1996年残奥会男子400米接力冠军是哪个队

    天津残联9月15日消息:(天津日报记者王靖、王敬阳北京9月14日电)9月14日在北京残奥会男子200米T38级决赛中,天津的杨晨跑出了22秒99,名列第5名。此次残奥会发生在他身上的意外故事,让这位本来有很大把握拿到两枚金牌的脑瘫选手目前颗粒无收,没有获得奖牌,但是19岁的杨晨却并没有表现出沮丧的情绪。

    患有脑瘫的杨晨2002年开始田径训练,上届雅典残奥会,当时年仅15岁的杨晨一鸣惊人,获得4面奖牌,获得T37级100米冠军和200米、400米、4×100米、4×400米接力的亚军。2006年荷兰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他又获得了100米、400米冠军以及200米、4×100米接力亚军,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本届残奥会,杨晨将T37级100米和200米的金牌作为奋斗目标,在100米预赛中,兴奋异常的杨晨以11秒28获得小组第一名,将自己两年前在荷兰世锦赛上创造的11秒79的世界纪录一下子提高了0.51秒。

    没想到跑得太快惹了祸。杨晨回忆说,教练赛前告诉我,有个南非选手跑得很快,让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没想到,我跑得太快了,成绩远远超过了我平时的训练水平,教练和我都感到十分吃惊。当时自己很高兴,但就在坐上班车回选手村的路上,我和教练接到电话,说是我的成绩太好了,需要重新定级,只能参加伤残更轻的T38级比赛。

    T37级百米破纪录的成绩被取消,也令杨晨无缘这枚势在必得的金牌,而T38级的百米决赛却已经在前一天结束,杨晨无奈只能参加今天的T38级200米比赛。杨晨说,我参加了6年多的T37级比赛,之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被改换级的情况,而且平时教练也都是按照T37级的情况来安排我的训练,所以突然变为T38级,我也很不适应。

    稚气未脱的杨晨颇有大将风度,他说,当时得知被取消了成绩后,自己的确是心情很不好,但是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调整好自己。“我也不后悔自己当时跑得太快,只是对没能赶上T38级的百米比赛有些遗憾。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在100米和200米上都创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实现了突破。我在残奥会赛场上超越了自己,而且是大大地超越了自己,这比拿到金牌更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

  截至里约残奥会第四个比赛日,辽宁健儿共斩获三枚金牌,其中沈阳小伙孙启超夺得了田径男子400米-T12级的冠军。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xx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孙启超在“雾中”奔跑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20xx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孙启超在“雾中”奔跑的故事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残奥会男子400米T12级决赛中,沈阳90后盲人小伙孙启超以48秒57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个项目中获得金牌。9月12日,孙启超的教练在接受采访时说,孙启超从13岁便开始训练,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双腿修长 14岁就被选中练赛跑

  孙启超的教练谷华伟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孙启超今年22岁,家住浑南区望滨街道,是一位先天眼底脱落的低视力青年。他只能大概辨别出一米内的物体,一米以外只有模糊的光感。

  孙启超本来在健全人学校读书,14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残联的体育选拔老师发现了这位身形极佳的孩子。当时他身高只有1.6米左右,但双腿修长,他在奔跑中步伐大,爆发力和体力远比其他孩子有优势,因此教练对他的训练定位在400米T12级比赛上。

  低视力盲人的跑步训练很辛苦,最初孙启超看不清周围环境十分容易跌倒不说,看不清教练的动作示范,只能在脑子里一点点揣摩动作要领,这需要比健全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

  400米赛场上超越欧美选手

  如今,孙启超的身高已有1.86米,他腿长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经过长期训练,孙启超的成绩突飞猛进。他在20xx年全国残运会上获得400米T12级冠军;20xx年全国残运会获400米T12级冠军。可谷华伟教练说,比赛前他觉得孙启超拿前三名就算非常不错了,因为和健全人奥运会一样,400米竞赛项目不是中国人强项,几乎冠军都是被欧美人包揽。

  谷教练虽然没有去现场观看比赛,但他每天都会在网上看转播。孙启超在预赛、复赛、决赛三场比赛上,都跑出了他的最好成绩。记者在决赛视频中看到,起初欧美选手气势逼人,没想到孙启超最后冲刺阶段越跑越快,将强壮的欧美对手甩在身后,最终以48秒57的成绩拿到了冠军。

  务农父亲还不知 残奥会金牌有奖金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孙启超的父亲孙作斌。孙作斌告诉记者,他们全家都是农村人,孙启超小时候非常瘦小,但活泼好动,虽然眼睛看不清,但敢上山、下河,什么都敢尝试。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健全人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获得金牌后国家给的奖金额是一样的。但直到记者采访时,孙启超的父亲还不知道有奖金这回事。他只是连声说:“没想到、真没想到”。上天为孙启超关上一扇门,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视力二级残疾的他比赛时就如同在“雾中”奔跑,克服心理障碍是他最大的难关

  从比赛现场照片中很难看出孙启超有视力残疾,看似与正常人无异。教练古华伟解释,“孙启超为视力二级残疾,外表并不明显,起初家里人也未发现他视力有问题,只知道孙启超总是说看不清,就连小学他也是在正常学校就读,并没有去盲校。直到12岁时,经过检查才确诊为视网膜半脱落,视力只能看到1-2米的距离。”

  发现视力残疾后,在办理残疾人证时,偶然得知残疾人青年队正在广纳人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孙启超踏上了奔跑之路。孙启超从小好动,爱好体育,在进入市队两年的时间内就达到了运动员二级水平,这样的进步让教练也很吃惊,那年他才14周岁。

  残疾运动员收获的每一次成功与常人相比都更为不易,孙启超也是如此。虽然视力能看到1-2米,但由于清晰度有限,再加上跑起来速度快,奔跑时就如同在浓雾中一样。

  “对于残疾运动员来说,更多的是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跑起来后对速度的把握、节奏的控制,前方道路的未知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困难。”古华伟教练说,孙启超训练中特别能吃苦,由于病情,他训练强度大了就会刺激到眼睛,常常疼痛不说,有时候还会呕吐不止,就连药物都缓解不了。即便如此,孙启超也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终于努力有了回报,在20xx年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孙启超取得男子400米-T12级的冠军,同年在多哈残疾人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取得400米银牌。本次残奥会上,孙启超更是以48秒57的成绩获得了金牌,圆梦里约。

  据省残联工作人员介绍,里约残奥会第四个比赛日,辽宁运动员为中国代表团又斩获2枚银牌、1枚铜牌。其中,在我省首次参与的新项目赛艇T20xx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孙启超在“雾中”奔跑的故事级男女混合双人艇1000米比赛中,刘爽获得银牌,也是我省在赛艇项目获得的第一枚残奥会奖牌。在女子F44级铁饼项目中,杨月获得银牌。在女子SB5级100米蛙泳项目中,宋玲玲获得铜牌,并打破了亚洲纪录。

  • 2022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孙启超在“雾中”奔跑的故事 相关内容:
  • 你喜欢吃零食吗?我可称得上是零食迷,尤其是巧克力迷。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吃巧克力,每一次我一看见巧克力,眼睛就散发着一股绿光,就好似是一头饥饿的大灰狼紧紧地盯着一块大肥肉一样。...

    六年级的语文课,有好几篇与鲁迅相关的课文,例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精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鲁迅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家来到了位于绍兴的三味书屋。...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

    在初中的校园里漫步,运动会前后的一幕幕如潮水般涌来。运动会前,老师要挑选有方块队的同学。老师竟选中了我。我虽然很诧异但是我还是不由自主自豪和骄傲。选定人后,便开始训练了。...

    兔子和狮子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动物,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兔子和狮子的故事作文一从前,有一只胆小的狮子和一只胆大的兔子。...

    编者按:人物的对话部分,省略号用得非常妙,写出了富人因内心焦急而表现出来的

}


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400米T11级(视力障碍)决赛,刘翠青和徐冬林(左)身披国旗庆祝夺冠。(新华社 发)

8月28日上午,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400米T11级(视力障碍)决赛传来好消息,名将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协助下,以56秒25的成绩获得金牌,又一次打破了残奥会纪录。

在残奥会田径赛场上,领跑员作为为数不多走上赛场的健全人,同样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在一些田径项目中,盲人运动员由领跑员带跑协助完成,他们各自握着引导绳的两端,领跑员通过引导绳控制方向,成为运动员的“眼睛”。而刘翠青的“眼睛”便是从景德镇走出去的运动员徐冬林。

从短跑运动员到盲人领跑员

1988年出生的徐冬林家住珠山区竟成镇洋湖村,曾经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徐冬林小的时候就特别爱跑步,每次参加跑步比赛都是第一名。”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徐冬林的家中采访,他的父亲徐淑喜告诉记者,徐冬林在浮梁一小读书时就特别喜欢跑步,后来在浮梁一中参加学校里的跑步比赛都是冠军,因为跑步成绩突出,徐冬林被江西师大体育专业录取,并进入了江西省体工队,成为了一名短跑运动员。

“后来经过教练推荐,他选择做盲人领跑员。”徐淑喜介绍,徐冬林之前仅对这个角色有些许了解,但没有丝毫经验。一开始,他也比较困惑:“自己一个专业运动员,怎么去领着一个女孩跑?”

“拉个小女孩,他开始可能还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地,两人熟悉了彼此。徐冬林称她为“翠青”,刘翠青管他叫“冬哥”。

“当领跑员与当运动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种责任感吧,带她们比当运动员责任心更强了,自己参加比赛成绩好坏是个人的事,带她们就要对她们的成绩负责。”徐冬林曾对徐淑喜这样说道。

徐冬林成为刘翠青的“眼睛”

和普通田径比赛不同,在赛场上,领跑员就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因为跟当时搭档身高差太大,不利于配合,2013年,身高1米84的徐冬林成为1米65的刘翠青第五任搭档,参加了T11级别的比赛。

记者了解到,在刘翠青之前,徐冬林曾担任过几名盲人运动员的领跑员,而刘翠青也曾尝试过和别的领跑员合作,但最终刘翠青和徐冬林成为了坚不可摧的搭档。

19岁那年,刘翠青成为了国家队一员,2013年,徐冬林成为刘翠青的领跑员。在2014年亚残会上,她一人独揽女子T11级100米、200米、400米,T11-12级4×100米接力和跳远5项的5块金牌,从此一鸣惊人。2015年,是刘翠青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一举赢得了四项T11级别的冠军,打破了巴西选手保持了10年的世界纪录。2016年,刘翠青在里约残奥会T11-T13级4×100米接力赛和女子400米T11级决赛中先后两次夺得冠军。

徐冬林成为了刘翠青的“眼睛”,指引着她在跑道上越来越强大。刘翠青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如果自己能够重见光明,她最想看看自己的领跑员。

徐冬林的父亲徐淑喜展示满满一面墙的奖牌

给家乡再次带来荣誉很开心

在盲人田径运动中,领跑员大多数是匆匆过客,能坚持3年以上的,都是非常有毅力、能吃苦的人。而徐冬林和刘翠青却坚持了八年。

“其实,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上,徐冬林的腿部就已经拉伤,半月板撕裂,走路都有些不稳,还打了绷带。”徐淑喜告诉记者,徐冬林非常能吃苦,他的右腿膝盖一直有伤。8月28日上午决赛前的1小时,队医还为他进行检查、治疗,并打上绷带,带伤出战,没想到又一次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记者看到,在徐冬林的家中,有整整一面墙都是奖牌。徐淑喜说,这些奖牌都是他儿子这么多年打拼下来的。尽管儿子常年在外参加训练和比赛,很长时间才回一次家,但父子俩隔一两天就会通过微信聊天。每次获得金牌,就会第一时间跟他分享。

记者还了解到,因为备战东京残奥会,徐冬林和他的妻子连婚礼都取消了。“这个职业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得了的,他们不仅仅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同时也是一种力量的支持。”采访快要结束时,徐淑喜表示,儿子跟他通话时说,能为家乡再次带来荣誉很开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4*100接力赛男子结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