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撤离延安抽调部分同志组成小队队长是谁

第四编 沧州党组织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第十六章 沧州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为争取

一、抗战胜利后的沧州形势

  抗战胜利后,今沧州市辖区分属冀中和渤海两解放区。
  津浦铁路以西隶属冀中八、九分区。八分区时辖任河、交河、献交、献县、建国、河间、青县、青沧交及饶阳、武强、大城等县;任丘、肃宁、津南等县隶属九分区。1945年10月,冀中区划调整,八分区辖交河、献县、建国、河间、青县、青沧交、肃宁及饶阳、武强等县;任丘、津南、任河县隶属九分区。1946年5月,建立河间市,直属冀中区领导(同年10月撤销,1948年5月重设,1949年2月再次撤销)。1946年5月,建立泊头市,直属冀中区领导(1947年5月,划归冀中八分区;1948年2月,又划归冀中区直辖)。1946年6月,冀中八、九分区合并为八分区,辖交河、献县、建国、河间、青县、任丘、沧县(县佐)、津南及今廊坊、天津部分县、市;肃宁县此时划归由原七分区改称的九分区领导。同年8月,津南县由冀中八分区划归渤海一分区;1948年8月,又同渤海一分区的黄骅、沧县一起划归冀中八分区,沧州市由渤海一分区划归冀中区。1949年2月,沧州市、泊头市划归冀中八分区。1949年8月,冀中八分区改称河北省沧县专区。
  津浦铁路以东隶属渤海一、三分区。一分区时辖东(光)南(皮)、东(光)吴(桥)、沧县、四边(1945年10月撤销)及今山东部分县;三分区辖盐山、靖远、新青、海防办事处(1946年10月撤销)及今山东省部分县。1945年9月,渤海区调整区划,一、三分区合并为一分区,辖东(光)南(皮)、东(光)吴(桥)、靖远(靖远、盐山两县合并)、黄骅(由新青县改称)、沧县、四边、海防办事处及今山东部分县。1947年6月,沧州解放,建立沧州市,隶属渤海一分区;1948年8月,划归冀中区直辖。同时,黄骅、沧县、津南划归冀中八分区。1949年8月,渤海一分区改称渤海区沧南专区。时辖东光、南皮、吴桥(1945年12月撤销东南、东吴县,同时恢复建立东光、南皮、吴桥三县)、盐山(1949年5月由靖远县改称)和山东部分县。
  日军投降后,沧州西部的冀中八分区,除津浦铁路沿线的泊镇、沧县、兴济、青县、唐官屯被敌人占据外,全部获得解放。沧州东部的渤海一分区也由人民军队控制着大片根据地,有数千人的正规部队和上万人的民兵武装。至1945年10月,一分区除东光县城和北部边沿区外全部解放。虽然当时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广大农村和城镇已被共产党控制,敌人只是控制着铁路沿线城镇及两侧一些军事据点,但是由于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敌我斗争仍十分激烈。当时敌人武装力量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民党派遣进驻沧县、静海等铁路交通要塞的正规军;二是各地汉奸部队,如沧县的刘佩忱部,兴济的高鸿基部,青县的李雨亭部,泊头的徐春霖、鲍秀祥部,静海的邢仁甫部,东光的李文成部,黄骅的李景文部等,抗战一结束,他们被国民党收编,继续与人民为敌;三是原潜伏地下的国民党势力,身份公开以后,委以头衔组织的武装力量。如青县国民党员刘凤凯,原以教书做掩护,日本投降后,即成为国民党青县县长。另外,还有一些县的国民党流亡政府,因管区被共产党控制,国民党县长便驻沧县城内,一些逃亡的地主富农和其他反革命分子,集合在他们的旗帜下,组成反革命武装。除此之外,还有在解放区内敌人的散兵、与敌人连通一气的土匪武装、在解放区搞破坏、做瓦解工作的敌特分子等等。特别是渤海一分区,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境内还散布着几千伪特,从事破坏活动。而在解放区,武装力量是,冀中第八军分区辖7个正规团,10个县地方武装,1945年9月被调走4个团和一个县支队,开赴张家口和东北;渤海第一军分区辖两个主力团及海防大队,6个县大队,1945年9月被抽调一个团随大部队挺进东北。由此看出,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力量是相差悬殊的。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武装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铁路沿线为依托,不断进攻、“蚕食”解放区,残杀革命工作人员和无辜群众,大肆抢劫粮食、牲畜和财物。仅从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青县刘风凯、兴济高鸿基、沧县刘佩忱、黄骅李景文等部,就向解放区进犯116次,使用兵力达11500人次,进犯村庄80余处。只11月初李景文部一次就在黄骅县王徐庄杀害县委工作人员和县大队干部战士60余人。泊镇徐春霖部、青县李雨亭部还在八九月间多次扒开运河大堤,淹没良田,冲倒房屋,给附近村庄造成巨大损失。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却仍旧我行我素,不断对解放区骚扰和进犯,派武装特务潜入解放区制造惨案。在冀中八分区,青县刘风凯等部在一二月间的40余天,就向解放区进犯24次,残害解放区武装部队官兵10多人,杀害群众多人,抢掠大批粮食物资。驻兴济的高鸿基部在1月下旬进犯沧县铁路以西多处村庄后,2月又到建国县郭蔡村祭祖报仇,杀人达200名之多,其中用铡刀铡死40人,并在该村抓捕村干部5人,当场枪杀4人,一人带回兴济严刑拷打后扔进运河淹死。刘风凯部和高鸿基部从14日至27日即向解放区进犯9次,捕杀革命干部58名。5月3日,泊头徐春霖部进犯南三里庄,将被俘的近40余名交河县大队战士枪杀后投入运河。在渤海一分区,刘佩忱、李景文、李文成等部也犯下了累累罪行,1946年1至5月份,仅在沧县境内就制造了15起大的流血事件,另外,黄骅、盐山、沧县等县还乡团土匪武装达五六千人之多,在黄骅县王徐庄等地设有5处据点,以北减河以南草洼及青纱帐为依托,对解放区大肆进行骚扰,仅从1946年3月至年底,先后在黄骅县境内制造数以百计的流血事件,较大的惨案就有数十次,残害党员、干部、群众543人。其中两次打进黄骅县城,杀害县农会主任等干部群众40多人。自抗战结束至1946年,黄骅县就被沧县、青县两地国民党军进攻50余次,出动兵力7000人次以上,被进攻的村庄有44个,干部群众伤亡、被捕216名。解放区的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工作遭受重大损失,形势十分严峻。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打击敌人的疯狂挑衅,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蚕食”斗争。

二、 贯彻和平民主的方针

  贯彻、实施和平民主方针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双方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党政军民纷纷集会拥护政协决议,充分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分裂的迫切心情。
  为了实施和平民主的方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实行人民民主权利,1946年三四月间,冀中八分区、渤海一分区均奉上级指示,开展了选举国民大会代表的民主选举运动,选举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决定1946年5月召开的国民大会,并成立了各级选举委员会,划分了选区,规定了代表名额、选举方法及完成日期。这次选举真正体现了民主精神,先由各村公民选出选民代表,选民代表集中到县参加县选,最后各县选投票结束后再集中开箱验票,选出各分区的国大代表。3月30日,冀中第三选区(八分区)在河间光明剧院召开选举国大代表开票典礼大会,经献县、交河、河间、建国、青县、肃宁、沧县(县佐)、武强、饶阳等县选举,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金城、诗人田间当选为国大代表,冀中区回建会主任马玉槐当选为候补代表。4月,渤海一分区同样经过自下而上的各县选举,选出了本分区的3位国大代表:一专署副专员王沛云,一地委宣传部长燕明,第一工商监委傅炳翰。
  为切实执行政治协商会议决议,表示和平诚意,实现由战争走向和平建设,冀中行署、军区根据边区指示,进行了整编复员工作,于1946年3月2日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冀中复员委员会,通过了复员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各级复员工作领导组织。分区、县级复员委员会由党、政、军、武委会、妇联会、农联会六部门派人组成,区、村的复员组织,由分区复员委员会研究决定。根据以上精神,3月4日,八分区召开会议,成立了复员委员会,并根据上级指示和本区情况,做出了具体执行计划。继而,县、区、村各级都成立了复员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努力,八分区整编复员工作顺利结束,全分区仅县区级干部就复员521人,其中献县104人,青县55人,任丘48人,交河102人,河间57人,建国县32人,沧县(县佐)9人。复员工作的开展,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统一,执行政协决议的诚意,又减轻了人民负担,支援了地方建设,广大复转干部战士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开展学习运动,提高对形势的认识 为了贯彻和平民主的方针,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真内战、假和谈的阴谋,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时局的认识,冀中八地委、渤海一地委在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形势和任务教育,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冀中区党委多次召开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形势与任务的指示,结合讨论当前形势确定具体工作任务。冀中八地委自抗战一结束就抓紧了各级干部的时事学习,1945年下半年以学习时事为主,进入1946年主要学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五大决议和中共代表团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为了抓紧和加强干部的学习,地委及各县委成立了学习委员会,建立了学习制度,规定了学习时间、内容和计划,并及时组织检查,进行测验,促进学习,提高认识。特别是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如抗战胜利盲目乐观,产生和平麻痹思想;怕打内战,产生厌战;缺乏斗争信心等,采取召开时事讨论会、举行时事论战、进行思想反省等多种形式,解剖错误认识根源,明确形势任务,提高工作热情,坚定胜利信心。
  在发动干部开展学习运动的同时,冀中八分区、渤海一分区在群众中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政治宣传,发动群众,举行集会,联系斗争形势,揭露国民党违反停战协定,破坏政协协议,破坏团结和平,不断挑衅、“蚕食”攻击解放区的罪行,进行了强烈谴责和抗议。通过开展学习和思想教育运动,沧州解放区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和任务,克服了各种模糊认识,看清了蒋介石集团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充分认识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蚕食”的严重性,做好了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
  政治、军事斗争相结合,军民奋起自卫 就在中国人民满怀希望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国家不懈努力之时,国民党政府却屡屡违约,破坏政协决议,“蚕食”进攻解放区。面对蒋介石集团的倒行逆施,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军民同他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和自卫军事斗争。一方面,各地广泛深入开展政治宣传,启发巩固群众的斗争情绪,纠正干部群众的右倾思想,巩固解放军民的政治优势,从政治上打击反动派的狂妄气焰,并发动群众集会,控诉国民党军队“蚕食”进攻解放区犯下的种种罪行,认识内战爆发的危险性,与其展开政治斗争。另一方面,按照党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军事斗争与其他斗争相结合,采取积极防御,寸土不让,对进犯之敌给予沉重打击,坚决保卫解放区。
  1945年9月,渤海一分区部队围歼逃至连镇(属东光县)一带的宁津日伪军,迫使日军1个联队和1个宪兵队投降。同月,一分区部队进攻津浦路德(县)沧(县)段东侧敌人,15日,解放吴桥县城,全歼守敌2000余人,生俘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县长及守军司令。24日,解放新青县城(韩村),除李景文率部逃跑,毙伤俘守敌700余人。10月11日,一分区部队第三次解放南皮县城,俘伪团副以下1300余人。同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打通津浦路,调遣部队北进东北的企图,渤海军区警备第八旅参加了军区组织的津浦铁路争夺战,并按军区战斗部署,先后攻打连镇、桑园等车站,迫近沧县以南30里处,到12月底结束战斗,歼灭大量被国民党收编的日伪军,打击、迟滞了国民党军北犯,掩护了进军东北的解放军部队。11月中旬,十七团全歼驻李大头庄(属吴桥县)日军一个中队部及一个小队,击毙日军40余人,日军据点彻底被摧毁。1946年1月,警八旅结束津浦路作战后,转赴吴桥附近的许官屯、第三店一带,伏击刘佩忱部,俘虏400余人,缴枪600余支。2月,津浦线东光县城被解放,歼敌300多人,除李文成率残部逃跑外,其余全被俘虏。4月,冀中八分区主力一部一举攻克青县南拨子、二十里屯、陆官屯,迫撤大陈庄、孙官屯等8个据点,毙伤俘伪军5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5月10日,渤海一分区和冀中八分区部队联合行动,进行了冯(家口)泊(镇)战役,共歼敌3000多人,解放了泊镇、冯家口、砖河等城镇,切断了敌人南北铁路运输线,进一步沟通了冀中、渤海两解放区的联系。 17日至24日,冀中八、九分区部队为打击独流、杨柳青、静海国民党军向冀中解放区的进犯,进行了子牙河东战役,打退了5倍于我的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6月8日,刘佩忱率六七百人分三路向沧县西部大和庄进攻,驻守大和庄的渤海一分区沧县保安队(独立营)20多名战士,沉着应战,奋勇反击,战至黄昏,击毙敌军30多人。9日,国民党驻沧指挥官张华堂又派一个连为刘佩忱助战,保安队战士们英勇顽强,以少胜多,又歼敌军70多名。7月,冀中军区组织解放青县城,命令冀中独八旅三十三团、冀中八分区六十三团、冀中回民支队和青县县大队实施攻击,消灭大量敌人后撤出。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冀中八分区和渤海一分区军民,在党的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进攻、“武装自卫”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自卫战争中不断赢得胜利。在冀中八分区,分区部队在地方武装、民兵密切配合下,对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的自卫反击,自1947年1月至8月,共作战279次,毙伤敌1716名,俘虏952名,缴获武器弹药甚多,攻克逼退据点18处。在渤海一分区,分区部队多次击退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和还乡团的猖狂进攻,并于1946年10月拔除了沧县小王庄国民党据点;12月长途奔袭解放了齐家务,为恢复津南地区工作奠定了基础,《渤海日报》曾发表题为《祝南联北捷》的短评,祝贺一军分区部队在齐家务取得的胜利,号召全区地方武装向一军分区学习;仅9月至12月,津南县地方武装就攻克敌人据点5个,争取国民党军投诚280余人;1947年1月10日,一分区部队攻克国民党及还乡团老巢黄骅县王徐庄据点,毙伤俘敌800余人;2月,发起北减河战斗,激战4昼夜,攻克沧县境内大杜庄子(今属青县)、岗扒寨、湾头等据点,俘敌530余人,并歼天津增援之敌一个加强营,俘敌800余人;3月下旬,又发起南减河战役,先后攻克、迫退风化店、皂坡、李天木、辛庄等敌据点16处,歼敌500余人,并击退天津及本地援敌500余人3次猛攻,又歼敌500余人,解放了黄骅县和津南县的广大地区。6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在渤海一分区和冀中八分区部队配合下,发起青沧战役,歼敌近万人,解放沧县、青县全境。至此,冀中、渤海两解放区连成一片。

  第十八军调小组派驻泊镇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后,在北平设立了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中共代表叶剑英、美方代表罗伯逊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监督执行停战协定。执行部下设若干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分赴各冲突地区进行调处。
  1946年2月15日,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发表公报,成立铁路管理科并开始办公,指令交通部在平绥、平汉及津浦路进行工作,恢复交通。其中津浦路是德县(德州)至沧县之间泊镇一段。本月,军调第十五、第十八执行小组来到渤海区和冀中区。第十五军调小组派驻德县,由美国代表怀特、国民党代表刘金明、共产党代表宋绍德(后由渤海军区联络部部长符浩接替)组成;第十八军调小组由石家庄移驻泊镇,首任共产党代表是冀中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徐德操,3月份由渤海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接替。国民党代表开始是糜洛汉,后是谷自立等。美国代表先是华特顿,后是华纳、古德门逊等。军调小组主要任务有3项:一是国共停止冲突;二是恢复铁路交通;三是遣送俘虏。2月19日,第十八军调小组到达渤海第一军分区司令部驻地南皮后,当地群众代表200余人赶来欢迎,并提出四项意见,主要是要求解散伪军,严惩汉奸。20日上午,交河、南皮群众代表13人,代表着附近4000余群众意见,再次来到小组驻地,痛斥驻泊镇汉奸徐春霖、周玉奇,沧县汉奸刘佩忱烧杀抢掠、扒堤放水等暴行。美、国、共三方代表接见了群众代表,听取了代表们的控诉。
  第十八军调小组在沧州的活动 1946年2月26日,军调小组为恢复交通,到沧县检查铁路情况,遭到沧县国民党反动分子组织的汉奸特务、地痞流氓千余人围攻。他们拦住汽车,辱骂共产党、八路军和解放区,在遭到中共代表徐德操痛斥后,竟对徐动手殴辱,而国民党代表竟然不加制止。对国民党反动分子侮辱中共代表之举,徐德操向国民党方面提出严正抗议,并向北平执行部提出控诉,要求严厉处置。执行部三方认为这显然是有组织的破坏国共和平团结及盟帮友谊,阻挠恢复铁路交通的举动,执行部铁路管理科为此在北平召集该小组各代表讨论处置办法,并决定以泊镇小组三方代表署名,向国民党沧县当局提出正式抗议,要求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3月,渤海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接任第十八军调小组中共代表。为配合傅继泽在执行小组的工作和斗争,揭露国民党在“和谈”掩盖下搞蒋敌伪合流的阴谋,控诉国民党军队在沧县烧杀抢掠的罪行,中共沧县县委发动组织了一次以七里淀区北部为主的3000余人大请愿运动,但被敌人发现阻截,部分代表被逮捕,队伍被冲散,请愿失败。17日,驻沧县于家桥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云河堤村,杀害3人,重伤2人,抓捕11人,抢钱粮物若干。被害村民家属徒步数十华里,到泊镇十八军调小组投诉,请求军调小组派人验尸并立即出面制止国民党暴行。美方代表华特顿当众接受了这一正义要求。25日,华特顿在傅继泽督促下,驱车同赴云河堤(国民党一方借故未去),未等展开调查,附近又传来枪炮声,美、中双方代表又立即驱车前往调查,途中遇到遭解放武装反击回撤的国民党河北保安七团。原来,河北保安七团为诬陷中共军队,故意挑起事端,攻打解放武装驻地风化店而遭到反击。在事实面前,在傅继泽再三敦促下,华特顿向国民党第三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张华堂电话通告了风化店冲突经过及调查结果,警告张立即命令所部停止一切进攻行动,听候执行小组的处理。随后,美中双方代表重返云河堤调查日前村民被害一案。数百名村民向执行小组控诉了国民党军队的罪行,并呈上三具被害村民遗体请示验看。此后,十八军调小组中共代表傅继泽就沧县等地国民党军队多次制造流血冲突,向国民党代表及驻沧指挥张华堂提出强烈抗议。沧县解放武装保安队(独立营)也致电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抗议张华堂破坏停战命令,违令进攻,要求严办伪军头子刘佩忱、李景文,解散伪军。
  东光谈判 东光是津浦铁路上一个城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汉奸李文成拒绝向共产党、八路军缴械投降,凭借东光古城和严密的城防工事,据坚顽抗,并无视停战协定,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1946年2月5日,渤海一分区部队在冀南五分区部队配合下,进行了自卫反击,敌人逃窜后解放了东光县城。事后,国民党大造舆论,诬陷解放武装有意违反停战协定。为弄清真相,调解事端,十八军调小组于2月17日来到东光。此时,盐山、宁津、南皮、吴桥各县群众组成的控诉团,从城西关到东关排成长队拦车控告,一叠叠控告信投进军调小组乘坐的汽车,时近中午军调小组的汽车也没有开出东光城。在民主县政府的建议下,军调小组到县政府二堂大厅举行了谈判。在谈判中,国民党代表糜洛汉诬蔑东光解放武装破坏停战协定,不承认民主县政府;美国代表华特顿执一方之词,也向中共代表徐德操提出质问。徐德操义正词严,据理反驳;院子里,群情振奋,呼声震天,桩桩事实,件件铁证,控诉着李文成的暴行。在谈判桌上,东光民主县政府县长兰丕炜代表全县人民,向军调小组控诉了李文成背叛人民、投降卖国、残杀抗日军民的滔天罪行;傅继泽也代表一军分区发言,希望军调小组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华特顿迫于形势,不得不在记录上写下了“李文成实属罪大恶极,为东光人民所公认”,糜洛汉也当场承认了民主县政府。第一次谈判以共产党胜利而结束。2月19日,驻德县的第十五军调小组又来到东光,鉴于群众情绪激奋,当晚返回德县。
  傅继泽接任十八军调小组中共代表后,为完成党交给的这一艰巨任务,4月初会同十八军调小组的国民党、美国代表一起赴北平,先后见到了军调部中共方面执行处长宋时轮和共产党参加军调部委员叶剑英,就解放东光、恢复津浦线通车等问题,得到了明确指示。本月初,十八军调小组再次来到东光,途经安乐屯时,一国民党特务拦车将诬蔑共产党部队攻占东光、破坏停战协定的状文投入车内,给军调工作带来麻烦。国共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尽管三番五次地谈判,国民党代表毫无诚意。最后迫于谈判形势,华特顿不得不表示支持中共代表的正确意见。十八军调小组最后决定,东光县城由八路军驻守,归解放区政府辖属。东光谈判胜利结束。
  国民党殴辱中共代表、进攻人民武装部队事件 十八军调小组进驻泊镇后,渤海一分区、冀中八分区部队坚决执行停战命令,而驻泊镇的国民党军徐春霖部则不断向解放区进攻,捕杀干部群众,骚扰劫掠村庄。村民们纷纷向十八军调小组投呈控告,历数国民党军累累罪行,要求严惩祸首,解散伪军,经交河民主县政府转交给军调小组的控告信就有数百件。对于徐春霖部的挑衅,中共方面多次提出抗议。徐春霖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于1946年5月3日纠集500余人进攻交河县大队,制造了震惊冀中的“南三里事件”。当军调小组的美国代表华纳、国民党代表糜洛汉在中共代表傅继泽提议下,前往现场视察时,途中受阻,中共代表傅继泽遭到国民党伪警察队、奸特分子的围攻、辱骂和殴打。傅继泽当即向国民党代表提出强烈抗议,提出赔礼道歉,保证代表人身安全,惩办责任者,解散伪军等四项要求,并向上级汇报了敌人袭击交河县大队和蓄意组织的殴辱中共代表情况,请示上级批准进行自卫反击。当夜得到同意回电。5月6日,反击战斗开始,渤海一分区部队和冀中八分区部队紧密配合,攻打泊镇,击溃守敌,解放了泊镇。同时攻克砖河、冯家口车站,歼灭当地伪军。此次作战行动时称冯泊战役。
  国民党空袭泊镇及泊镇谈判 泊镇解放后,美国代表华纳、国民党代表糜洛汉很快接到命令返回北平。数月后,国、美双方又派来新任代表。国民党代表谷自立、美国代表古德门逊到任后,中共方面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治本质,仍就未解决的国民党围攻殴打中共代表事件和进犯解放武装部队问题,向他们提出抗议,提出解散伪军。但国民党代表强词夺理,提出要中共交出泊镇,赔偿铁路损失6亿法币等无理要求。10月23日,两架涂有国民党徽号的美国飞机飞至泊镇上空,进行非法拍摄,对泊镇进行机枪扫射,市内公路上一辆马车遭到射击,赶车人被打死,两头牲口一死一伤。在中共方面要求下,军调小组驱车前往现场视察。刚到现场,国民党飞机转而又回,再次临空,竟向军调小组的吉普车俯冲扫射。市政府专门派了警卫人员保护三人小组。国民党的破坏停战协定行为,三方代表有目共睹,连国民党代表谷自立也当场不得不承认这是公开破坏停战协定。
  回到驻地军调小组立即就此事召开会议。傅继泽首先代表中共方面提出强烈抗议,并对国民党代表的无理狡辩进行了驳斥。谈判中,被飞机击中的死者家属赶来,哭诉国民党的罪行,要求偿命。国民党代表无地自容,无言辩解。傅继泽劝慰遇难家属离去,谈判继续进行。傅继泽提出了道歉、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赔偿损失三条意见。在事实面前,国民党代表谷自立不得不在赔款协议书上签字。新华社播发了这一消息。不久,国、美两方代表同时奉命调回北平,半月后各又派了新代表赴任,把赔偿费带到泊镇,由市政府交给死者家属。并根据谈判协议,国民党和美方代表道了歉,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11月中旬以后,第十八军调小组迁至沧县,因此时国民党已开始了全面内战,中共方面再没有参加。
  第十五军调小组的在沧活动 在沧州市现辖区内,当时除了第十八军调小组的调处活动,第十五军调小组也有活动。1946年2月19日,第十五军调小组到东光进行关于解决东光争端的军事调处工作。军调小组汽车行进途中,上万名群众沿途拦车,向军调小组请愿,坚决要求交出汉奸李文成,向李文成讨还血债,反对蒋敌伪合流,反对内战。十五军调小组鉴于群众的情绪,当晚返回驻地德县。
  3月11日,为停止沧县境内武装冲突与划界问题,第十五军调小组在沧县车站举行了谈判。三方谈判的代表是怀特、刘金明、符浩,中共方面渤海一军分区副司令员仉鸿印、国民党第三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张华堂列席了会议。会上,张华堂别有用心地让一些原伪首参加会议,遭到中共代表的抗议,拒绝与这些人同席会谈。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对国民党诬蔑攻击中共之词,当即予以驳斥,严正指出“政府代表此种行为系不顾事实,有意制造谈判障碍”, 挫败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攻击和诬蔑。
  在各军调小组的调处工作中,中共代表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搞假和平、真内战的丑恶面目,也打击了地方顽伪势力的嚣张气焰。

  国民党暴行及南三里事件 1946年2月,北平军事调处第十八军调小组进驻泊镇。
  泊镇位于沧县、德县之间,是天津以南津浦铁路沿线的重镇,被津浦铁路平行的运河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当时津浦路两侧农村均已解放,而德县至沧县的铁路也大部分被解放区军民破坏不能通车,因此泊镇就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战略重地。此时盘踞在泊镇的反动势力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国民党交河县长徐春霖为首,由附近10余个县伪军凑成的“保安团”,驻守在河西;另一部分是从宁津县溃逃而来的汉奸鲍秀祥部,驻守河东火车站。徐、鲍狼狈为奸,自恃手中有2000人马,继续与人民为敌。他们招募“自卫队”,发展“三青团”,组成特务组织“青年招待所”,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解放军干部、战士,帮助地主豪绅组织还乡团,到城外村庄烧杀抢掠。为了与人民解放力量抗衡,他们加固炮楼,深挖护城沟,沟沿架起铁栅栏,栅栏外再筑起环城围子,并扒运河大堤放水,淹没村庄,冲毁良田,以达到阻止人民军队攻打泊镇的目的。
  渤海一分区部队为消灭这股恶势力,曾于1945年10月和12月两次攻打泊镇,但终因城防坚固和沧县敌人驰援而均未成功。
  1946年2月,第十八军调小组达成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各后撤3华里、互不侵犯的协议。解放武装为表示对和平的诚意,将泊镇以南南三里庄的工事主动拆除。但是徐春霖蓄意制造事端,破坏调停,经过密谋策划,于5月3日晨派部下400余人,包围了驻扎在南三里庄的交河县大队大队部和刚组建的二连,继而发起进攻。二连被迫还击,战斗持续到下午3点多钟,终因敌众我寡,二连武器弹药不足,损失惨重。直到渤海一分区司令部给冀中八分区六十三团送去情报,该团前来增援,敌人才被迫停止进攻。这次战斗,二连20多人牺牲,70多人被俘,被俘人员有近40人被残害,或抛尸野外,或用铁丝捆绑后活埋,或割去耳朵、鼻子、挖掉眼睛装入麻袋,用刺刀扎死后扔进运河。
  自卫反击发起冯泊战役 敌人的暴行激起了广大军民的愤怒,纷纷请愿、请战,要求自卫还击,惩治凶手。傅继泽于南三里事件发生当夜,向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发电,建议集中兵力攻克泊镇,并于当夜收到回电,同意渤海第一军分区和冀中第八军分区联合行动解放泊镇。
  这次战役由渤海一军分区统一指挥、组织实施。总结上两次攻打泊镇的经验教训,渤海一分区司令员傅继泽作了周密部署:渤海一军分区十七团、沧县独立营,主要消灭冯家口、砖河及其车站附近一些据点的国民党军、还乡团,占据车站,尔后在冯家口以北、东北方向布防,阻击天津、沧县敌人南援,并负责歼灭泊镇逃敌;渤海一分区十八团及南皮县大队进攻泊镇车站及河东敌人,歼灭鲍秀祥部队;渤海一分区十九团从南边铁路和运河之间实施穿插,分割车站和河西敌人,切断运河东西的联系;冀中八分区六十三团、饶武支队和交河县大队等负责歼灭河西的徐春霖部队。5月5日夜12时冯泊战役总攻开始。
  解放冯家口 战役首先在沧县以南的冯家口打响。这里驻有国民党军张海清部800多人、还乡团200多人。5月6日凌晨,十七团及沧县独立营先向冯家口周围的洪辛庄、门庄子、马寨、张庄子敌人发起进攻,经过一昼夜激战,敌人全部被歼;下午4时,又歼灭柴庄子敌人200余人。而后,一分区部队继续向冯家口车站进攻,敌人不支,张海清残部会合马庄子敌人向沧县逃窜,十七团与沧县独立营随即在冯家口、砖河、张官屯、叶家庙、七里淀一线布防,以阻击天津、沧县敌人南援及防止泊镇敌人北逃。
  攻克泊镇火车站,全歼鲍秀祥部 十八团攻打泊镇车站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一营从车站北桥洞向水楼子方向进攻,二、三营在车站以西向票房攻击。战斗打响后,各营突击队炸开铁丝网,迅速向车站冲击。鲍秀祥部队被迫收缩阵地,凭坚固守,继续顽抗。凌晨2点多钟,敌人开始第一次反扑,迫使十八团撤出刚刚占领的阵地。部队稍作休整,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收复并巩固了第一次占领的阵地。
  担任穿插任务的十九团不但迅速完成了分割河东、河西敌人的任务,还在北大桥桥头打退了前来增援的河西徐春霖部交河保安团。
6日中午12时,敌人又组织了第二次反扑,伤亡较大的十八团暂时撤退,于下午5时集中兵力向车站发起第三次进攻,击毙俘敌800余名,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80余支,鲍秀祥部已被击垮。
  8日夜,鲍秀祥率残部逃出泊镇车站,欲逃往沧州,遭到十七团的阻击,按团长贾乾瑞命令,二营从后追击,一、三营在前拦截,南皮县四区民兵联防队和附近村庄的民兵英勇参战,将鲍秀祥残部包围在小马庄、北蔡庄、穆官屯、陈敬庄(今均属沧县)几村之间的大洼地里。在十几挺机枪火力掩护下,战士、民兵迅猛冲进敌群,将敌人切成数段,分割包围,展开激战。陷入重围的鲍秀祥残部,纷纷缴械投降。鲍秀祥带着17名卫兵和他的小老婆,被战士、民兵和黑压压的人群包围在穆官屯村西的李家坟场。鲍秀祥见无路可走,先打死其小老婆,然后开枪自毙。此次战斗,鲍秀祥残部被打死打伤200多人,俘虏700多人,缴获轻机枪10余挺,长短枪600余支,掷弹筒6个。下午4时,沧县援敌赶来接应,遭十七团回击。敌人见鲍秀祥部队已被全歼,又摸不清解放军虚实,不敢恋战,逃回沧县。
  消灭河西敌人,解放泊镇全境 冀中八分区六十三团和饶武支队围攻河西之敌的战斗打得也很激烈。冀中八军分区司令员徐德操对战役做了部署和动员,六十三团作为主攻,从泊镇西面实施攻击,饶武支队从南三里沿运河攻击。鲍秀祥部被全歼的消息传来,徐春霖于10日凌晨2点弃城逃跑,率残部分两路从西栅门和北栅门向沧县逃窜。六十三团、饶武支队猛追不舍,打得徐部溃不成军。在沧县山呼庄一带,徐残部又受到截击,大部逃散,最后只剩下徐春霖率300余人逃进沧县城。1947年青沧战役中徐春霖被俘,押送泊头市政府公审枪决。
  1946年5月10日,冯泊战役全战告捷,泊镇全境解放,冯家口、砖河也获得解放,敌人龟缩到捷地以北地区,泊镇至捷地铁路线完全被解放军民控制。
  泊镇解放后,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决定将其从交河县划出,建立泊头市,直属冀中区领导。中共泊头市委、市政府随之成立,张子善任市委书记,康修民任市长。
  泊镇是冀中区率先解放的第一个较大的城镇。泊镇解放后,冀中和华北局的一些重要机关进驻泊镇,为解放京津培养输送了大批干部。同时,泊镇的解放,切断了敌人南北铁路运输线及铁路供应,为消灭沧县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春末夏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战场都获得了重大胜利。为配合东北野战军的夏季攻势,牵制华北特别是天津企图增援东北的敌人,6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和渤海一军分区部队由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亲自指挥,发起了青(县)沧(县)战役。
  战略决策及兵力部署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夏季攻势,彻底粉碎了敌人分割东北解放区的企图。为了粉碎敌人调兵增援东北的阴谋,中央军委发出了“配合东北作战,不使敌人向东北增援”的指示。5月20日,来冀中军区视察指导工作的朱德总司令亲临河间县黑马张庄,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干部会议,部署青沧战役。6月10日,朱德总司令在河间县冀中军区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阐明“一定要贯彻打歼灭战的思想”,指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时,要注意:(一)集中兵力主动作战。(二)打敌之侧背,包围歼灭敌人。(三)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消灭掉。此外,不但要有打垮敌人的威力,还要有压倒敌人的气势。”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晋察冀野战军贯彻主动作战的方针,决定在津浦线北段,实施青沧战役,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有力地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拖住平、津、保地区之敌。
  当时,国民党军在青沧沿线的分布为,静海至唐官屯及减河铁桥为河北保安第二总队;青县至兴济为河北保安第八总队及青县保安警备队;沧县及其周围为河北保安第六总队以及沧县周围几个县的保安警备队,共1.1万余人。这一线守敌全是地方伪军,兵力比较空虚,形成单薄的一线配备,守备分散,而且处于解放区的三面包围,据此,晋察冀野战军决定采取全线同时进攻,以第三纵队攻击唐官屯至青县段;第四纵队攻击兴济至姚官屯段;第二纵队与渤海一分区一部全力攻击沧县。渤海一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率一分区部队十七、十八、十九3个团和沧县、黄骅独立团及部分县区武装参加青沧战役。根据战役部署,一军分区部队担负的任务是:十七团和黄骅独立团去北减河,负责监视、截击天津援敌和控制北减河,防敌决堤放水。十八、十九团和沧县独立团负责沧州西城门以北和整个城北面的包围任务。十八团在扫清城外西北方面的敌外围据点后,主要担负从西城门以北攻城的任务。十九团在完成扫清外围后,包围城北面,配合十八团攻城,并负责歼灭可能由北面出逃的敌人。为了配合战役,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和冀中八分区部队奉命挺进子牙河静海地区担负牵制敌人任务;冀中军区独立第七旅及十军分区部队负责攻打永清县城;冀中九军分区部队负责破坏平汉铁路徐水至漕河段,以牵制敌人。
  6月12日,青沧战役打响。晋察冀野战军及渤海区、冀中区各参战部队对青沧沿线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
解放青县城 担任攻击唐官屯至青县段任务的第三纵队,以第八旅于6月12日15时以隐蔽突然动作徒涉运河,16时向唐官屯发起攻击,至13日拂晓全歼河北保安第二总队一个大队500余人;同时攻克了陈官屯,歼敌90余人。以第七旅攻克马厂,控制了减河铁桥。以第九旅于20时对青县发起攻击。
  青县城是敌人在津浦铁路北段、天津南面的县城据点,城垣三面环水,东临运河。1946年7月,冀中独八旅第三十三团、冀中八分区第六十三团、冀中回民支队及青县县大队曾组织过解放青县城的战斗,给敌人以重创,在精神上对敌人震慑很大。敌人为了便于把守,堵死西、北、南三门,仅留东门出入。并绕城外筑有5个据点,周围挖有深宽各2米的深沟,上筑2米高的土围子,还筑有掩体、枪眼和碉堡,沟外设有铁丝网和鹿砦。九旅根据青县地形和敌人兵力部署情况,以第二十五团在县城北流河镇过河,先攻克唐家窑,后经几小时激战,于13日拂晓占领青县火车站。继而西进扫清了水楼子、李家镇、南范店等外围据点,一直压到运河边,控制了铁路及运河大桥,切断了敌人退路,做好阻击天津、沧县援敌准备,保证了第二十六团、二十七团在运河西分南北两路从城东实施主攻。
  按照战斗部署,九旅二十六团从东关北面攻打北街口,二十七团从南面攻打南街口,激战彻夜,因没有将敌人火力压住,加之地形限制,兵力无法展开,两次攻击均未成功。后改变战术,以二十七团从侧翼涉水进攻,包抄敌人后路;其余攻击部队从正面牵制敌人。二十七团二营在火力掩护下,出敌不意,徒涉水深至腰的水塘直插敌人心脏,向敌人发起强攻。同时,其余部队也以猛烈炮火向敌人进攻。敌虽组织抗击,但已处在两面夹击之中,终于不支,于13日黄昏弃东关逃入城。解放军占领了东关,扼住了敌人的咽喉。为了不使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当夜24时各部队冒着倾盆大雨攻城。指战员们穿墙过院逼近敌人,以山炮抵近射击摧毁了城楼,同时组织各种火力压制敌人城上城下火力点,掩护步兵竖梯登城。负责炸城门的二十七团突击队集中飞雷实行爆破,爆破与二十六团的竖梯同时成功。攻入城内的解放军指战员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至14日1时半占领全城,守敌大部被歼,仅有一小股残敌越城突围。奉命追击的二十六团二营不顾道路泥泞,直追80华里,终在沧县城郊将敌全部生俘,取得了战斗的全部胜利。
  兴济攻坚战 第四纵队担任攻打兴济的战斗任务。12日23时战斗打响后,该纵队以第十旅(缺二十九团)在攻克歼灭东窑子口、坑头等外围据点后,在兴济以北构筑工事,阻击天津来援的敌人;以第十二旅在攻克徐官屯、姚官屯车站据点后,集结马落坡、豆店地区待命,并阻击歼灭沧县可能突围的敌人;以第十一旅3个团加第十旅二十九团攻打兴济。
  兴济位于青县、沧县之间,是天津守敌设置于津浦路北段的一个重要据点。该镇东、南及东北面为沼泽地,西北地形开阔,镇西紧靠运河。环镇筑有约4米高的土围墙,围墙外挖有深宽各约3米的外壕,壕内外布下铁丝网、鹿砦各两道。城内外设防严密,工事坚固。12日夜战斗打响后,十一旅第三十一团以速战速决攻克兴济外围高官屯、冯官屯据点,驻防镇东铁路一线,做好辅助进攻准备,并防敌从东面突围;第三十三团于13日晨攻克兴济火车站,防守南门,伺机辅助攻击,并截歼沧城北逃敌人;十旅二十九团部署在运河西岸,用火力支援担任主攻的第三十二团强攻兴济;同时,三十二团逼近兴济以北小庄地区,攻占运河堤上敌人炮楼,做好强攻兴济的准备工作。14日10时强攻开始。在炮击摧毁兴济北面第一道围寨炮楼后,三十二团二连一排占领了北门外第一道防御阵地上的炮楼,与敌人主阵地的城墙炮楼对峙激战,打退敌人利用北门的多次反冲击,给敌人重大杀伤。但因选择的突破口正遇敌人的防御重点,第一次攻击没有成功。指挥员立即调整作战部署,改以西北角为突破口,重新组织了火力,还组织了6个40人的突击队。15时第二次突击开始。在炮火掩护下,突击队沿河东岸死角一路队形飞快前进,炸开通路,越过护城河,占领了敌人前沿,突入镇内。北门、西南角也相继被攻克。解放军后续部队入城与敌展开巷战,战至19时,敌人大部被歼,高鸿基率残敌数十人骑马向东南突围逃窜,被截歼大部,只有高鸿基带两人化装侥幸逃走。至此,战斗胜利结束,兴济宣告解放。
  扫清外围 激战沧州军桥 担任攻取沧县城的第二纵队和渤海一分区部队于12日24时开始行动。根据作战部署,第二纵队先兵分九路奔袭敌人据点,扫清外围。
  第四旅第十团绕道运河堤,跨越南减河,在短时间内先后攻克荣官屯、王希鲁、曹庄3个据点;第十一团跨过南减河后立即奔袭张家坟据点,守敌向捷地逃窜,十一团尾随猛追,13日1时攻占捷地火车站,敌人退守镇内顽抗,十一团在炮火支援下发起冲锋,5时全歼残敌,解放捷地镇。随后抽调部分兵力,配合青沧交大队夹击歼灭娘娘庙敌人;第十二团从于家桥过河,攻击祝庄子据点,盐山保警队闻讯北逃。四旅在外围战斗中拔掉南部据点后,奉命驻防在铁路东的唐庄子、刘表庄、吕家坟、小代庄一带,担任攻城的第二梯队,并随时准备歼灭突围残敌。
  第五旅由李天木渡过南减河,绕过达子店向西直逼沧城。十三团在14日凌晨攻占小东庄,后直逼南关,占领攻城有利位置;十四团由南匠庄向南关攻击前进;十五团攻克东圈后,集中兵力于13日9时攻克了沧县火车站,与四旅十团的两个营驻防在铁路沿线,准备攻城。
  第六旅发起攻击后,第十六团长途奔袭菜市口守敌,摧毁运河西侧碉堡,解放了运河以西,并立即进行夺取军桥的准备工作;第十七团星夜与大和庄守敌进行决战,激战近一天,敌人所剩无几,逃窜残敌也被地方部队、民兵歼灭;第十八团攻克十二户村据点后,13日晨武装泅渡运河,拔掉南川楼据点,继而包围面粉公司驻守的敌人,15时守敌缴械投降。
  军桥是架设在运河上的一座长40米、宽5米的木桥,是菜市口通向西门的唯一通道,是运河通往沧县城里的咽喉要道,敌人防守十分严密。桥头筑有丈余高碉堡,桥面设有三道蛇腹形铁丝网障碍,并布有地雷,河岸遍挖工事,交叉火力网严密封锁桥面。六旅十六团占领菜市口、控制了运河西以后,奉命夺取军桥。为了夺取战斗胜利,旅首长带领营团干部亲临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协助十六团指挥,并深入基层连队进行发动和具体战斗组织工作,还组织了旅文工队进行前线鼓动。十六团阵地上掀起了杀敌立功竞赛高潮。13日14时,十六团以八、五、一连为夺桥突击队,对军桥发起猛攻。首先以炮火摧毁了桥头高碉,继而集中各种火器压制正面敌人火力。八连发起冲击,冲至桥面,因受两翼敌人火力夹击,伤亡较大,冲击受阻。火力队立即转移火力压制两翼敌火,五连随即投入战斗。共产党员王振祥抱起炸药包直扑桥上,带伤连续炸开两道铁丝网。在浓烟中,在文工队“五连战士猛如虎,一个劲儿往上突!五连战士真英勇,夺取军桥立大功”等口号鼓舞下,五连长李增银、副连长董子晖率领突击队向军桥猛冲。突击队冲到桥东端,被第三道铁丝网所阻,为了尽快夺取军桥,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用铡刀砍开铁丝网,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部分战士从桥头跳水上岸,冲向敌阵。很多战士负伤不下火线,一营长刘政的头、腰、腿三处负伤,被人搀扶着继续指挥战斗。就在突击队冲进敌阵拼杀的时候,敌人妄图炸掉军桥,以阻止解放军前进。十几名战士纵身跳入水中,消灭了炸桥的敌人,保住了军桥,但立即又遭到了敌人的反扑。为了守住桥头阵地,十几名勇士与副连长董子晖带领的6名突击队员汇合在一起,利用桥头工事,顽强回击敌人。在战斗中,董副连长壮烈牺牲。烈士的鲜血更加激起了战士们的斗志,他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清除障碍,冲过军桥,追歼残敌。紧接着,大部队迅速通过军桥,杀向城垣。城内守敌见势连忙关闭小南门,被关在城外的敌人纷纷缴械投降。
  十六团经过15分钟的激战,夺取了敌人重兵防守的军桥,但也有七八十名烈士为夺军桥献出了宝贵生命。十六团通过军桥,向西南角的两侧发展。同时,打退了正泰茶庄守敌,消灭了小东庄的敌人,至下午4时全部占领了城外阵地。
  按照战斗部署,渤海一军分区第十八、十九团配属渤海第一军分区榴炮营由风化店、大郝庄间强渡捷地减河,首先歼灭达子店、小园、风化店敌人,后以第十八团歼灭水月寺、中学、下堂庙敌人;以第十九团进占三里庄,阻敌突围。战斗打响后,因风化店、大郝庄、小园、达子店敌人逃窜,十八、十九团按预定任务于13日2时,占领三里庄、水月寺、中学、麻姑寺等地。13日晚,二纵首长进一步勘察了地形,修订了部分攻城部署,渤海一分区十八团改在西门以北突破,十九团以部分兵力在北门外担任警戒监视敌人,主力仍集结在三里庄附近。其他各旅部署不变。当夜各攻城部队迅速进入攻城准备位置,具体选定了突破口,组织了火力、爆破、突击三结合的攻城战斗编组,研究制定了火力掩护、云梯、架梯、投掷手雷与突击队登城密切协同的方法,检查准备了攻城器材,做好了一切攻城准备。
  突破城垣 解放沧州 14日19时,对沧县城的总攻开始了。经过猛烈炮击,从北城门到西城门,暴露在城墙上的炮楼、碉堡基本上全部被摧毁。此时突降暴雨,遍地积水,道路泥泞,各攻城部队在炮火支援下冒雨奋勇攻城。首先登城的二纵十六团三连突击队迅速涉水渡过护城河,在城西南角北侧靠梯,因地质松软,梯子歪倒,突击队随即改搭人梯,13分钟突击连全部登城,并迅速占领南侧高碉。同时以部分兵力沿城墙向南发展。打退敌人反扑,巩固了突破口。全连仅用15分钟就突入城内,并迅猛向纵深发展。
  担任西门突破任务的二纵十八团,以加强的野炮摧毁了敌城楼,其他火器掩护爆破队以300斤炸药的集团爆破,顺利炸开城门。突击队一连进城后,首先向两翼发展,连续打退敌数次反冲击,巩固了突破口,掩护团主力迅速从西门突入城内。该团主力投入巷战后,以火力压制,连续爆破和分队突击相结合,迅速攻占了钟鼓楼。与此同时,负责攻打西城北侧、与二纵十八团并肩作战的渤海一分区十八团,在火力掩护下,用秫秸、芦苇和装土的草袋、麻袋,在河里垫出通道,由轻重机枪和步枪特等射手组成的火力组,封锁了敌各工事枪眼,掩护爆破组进行连续爆破,在城墙上炸开缺口,随后梯子组迅速竖梯,作为前锋营的一营一连利用梯子和人梯快速登上突破口,冲入城内。二、三连也很快登上突破口,向两侧猛攻,歼灭了阻击的敌人,巩固和扩大了突破口,会同一连一直向东打到国民党的沧县县公署。二营、三营紧紧跟进,向两侧展开。二营留一个连防守突破口,另两个连分两路向南推进。与攻打西门的二纵六旅十八团取得联系后,直向东打去。三营一个连在城下,一个连在城上,从突破口连续向北推进到北城墙,又由西向东推进到北城门,消灭了城楼上的全部敌人,但城楼下还有百余个还乡团余孽据守地堡,拼命抵抗,拒绝投降。三营集中火力封锁,使用炸药连续爆破,炸毁地堡解决了战斗。21时,三营打到东门附近,和从东门攻入的二纵另一个团取得了联系。渤海一分区十九团在攻克了风化店等外围据点后即包围了北城。在攻城战斗中,十九团部队积极从北城进攻,配合十八团部队从西面突破。
  在南面攻击的五旅十三团,在新东门攻击的十五团三营攻击均受挫,200余敌人乘机从东北角暗道向东逃窜,被四旅十二团堵击歼灭。20时30分,十五团二营继续组织进攻,爆破了新东门地堡,打开了突破口,随即以一个连沿城墙向北发展,至22时团主力由城门突入,沿街向西发展。
  二纵十六、十七、十八团和渤海十八、十九团突入城内后,向纵深发展,沿街道巷院夺地占防。十六团向马场街进攻,十八团沿西门大街向东挺进,占领大街西侧高房。先头第一营于21时半进占了十字街,占领鼓楼制高点,而后一、三营分别向南、向东两个方向穿插前进。在歼灭了沿南北大街进行反扑的一个营敌人后,二纵、渤海两个十八团并肩向东营子方向发展。
  十五团从新东门突入后,沿城墙向北门发展的五连,在北门附近与渤海一分区十八团会合;十五团主力向西发展,俘歼敌保安司令部的敌人,活捉了保安司令李靖华等人。此时除南部和东南部的敌人继续顽抗外,其余已溃不成军。为速战速决,纵队命令:十七团向南发展,十三、十四团各一部由小南门突破口进入战斗后,与十六团歼灭城西南部残敌,继续沿顺城街向东发展,肃清南门附近的敌人,打开南门,迎接另一部兵力进城。战至24时,十三、十四、十七以及由新东门进城的十五团,将敌人压缩在城东南部。守敌依靠天齐庙、药王庙和东门等制高点继续顽抗。战至15日晨,沧县城守敌被各路解放大军全部歼灭。伪保警总队长、城防司令刘佩忱带几个贴身走卒逃出沧城,窜到范庄子不久,就被地方部队抓捕归案,后被公审枪决。
  1947年6月15日,雨过天晴,解放了的沧州城迎来了第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沧县古城回到了人民手中。中共沧州市委、沧州市政府随之建立,王沛云任市委书记兼市长,马克勤任市委副书记,王连芳任副市长。
  青沧战役共歼敌13000多名,仅解放沧县之战,就毙伤俘敌6300多名,解放了沧县、青县等广大地区的人民,控制了津浦铁路线160余里,使冀中和渤海两解放区连成一片。同时,青沧战役拖住了敌人,直接配合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6月29日,朱德总司令致电中共中央军委,赞扬青沧战役“之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打堡垒及攻城的战术都有相当的提高,步兵炮兵能够协同作战,步兵并善于使用炸药。”11月,朱总司令还以《冀中战况》为名,赋诗一首:“飒飒秋风透树林,燕山赵野阵云深。河旁堡垒随波涌,塞上烽烟遍地阴。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以歌颂全国各战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解放区的大好形势。

六、解放战争时期的冀中回民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亦称老回民支队,简称老回支)威震冀中;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仍活跃着一支民族解放武装——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亦称新回民支队,简称新回支)。在解放战争中,这支回民武装,转战于冀中平原、渤海之滨,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歼灭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数千人,在解放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新回支的成立及发展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马本斋率老回支转战冀鲁边区,同时派中队长白振武带20多人的武工队返回冀中,收容战斗中失散的回族战士,继续坚持战斗。武工队主要活动在交河、献县、建国地区,以隐蔽方式,发动群众,扩大武装;采用麻雀战术,打据点,攻岗楼,伺机打击敌人。1944年下半年,抗日形势明显好转,冀中军民开始局部反攻,武工队发展到100多人,改称冀中第八军分区本斋大队,白振武任大队长,开赴青(县)沧(县)交(河)地区,相继在交河县的八尺高、军王庄等地伏击敌人,扩大了影响。日本投降后,老回支政治部主任金民、第一大队大队长马进坡及回支干部、家属50多人,从陕北返回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城,奉命到第八军分区,以本斋大队为基础,组建冀中八分区回民支队。全支队800多人,是冀中军区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回民武装。马进坡任支队长,金民任政委,白振武任副支队长。
  1944年春,冀中第九军分区将文(安)新(镇)县大队回民中队、肃宁县大队回民小队以及第四十二地区队的回民战士,合编为冀中第九军分区回民支队,马志新任支队长兼政委。1945年冬,部队发展到600多人,支队领导机构和连队党支部相继健全。军分区先后派杜贯增任副支队长,李和任政治部主任,李兆林任政委。冀中第七军分区回民支队、第十军分区回民大队也分别于1945年下半年和1946年初成立。
  冀中各分区回民武装发展之际,正是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阶段。驻沧县、天津、北平、保定等地的国民党军,不断向冀中解放区“蚕食”进攻,冀中军民积极开展了反“蚕食”斗争。冀中八、九分区靠近天津和津浦铁路,敌我斗争异常激烈。八军分区回民支队多次打退沧县刘佩忱、兴济高鸿基部的“蚕食”进攻;九军分区回民支队多次打败天津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的进攻,保卫了解放区。特别是 1946年5月24日,八、九军分区回民支队参加了第一次胜芳保卫战,配合兄弟部队担任市内防务,激战7昼夜,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歼敌1500余人,杀出了回民支队的军威。
  1946年4月,西北野战军教导一旅、二旅合编为教导旅,教导一旅回民支队番号撤销。为了加强冀中回民的武装斗争,奉中央军委命令,老回支干部战士200多人,在支队长马风舞率领下,由陕北返回冀中,途经延安时还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叶剑英的亲切接见。5月中旬到达河间县城。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为了发扬冀中回族人民英勇顽强、敢于战斗的革命精神,保持回民支队这面光辉旗帜,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决定,重新组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同年7月,冀中第七、八、九、十军分区的回民武装,与从陕北返回冀中的老回支部分干部战士,合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直属冀中军区领导。马风舞任支队长,肖颖任政委。全支队指战员1000多人,分直属队和两个大队。同年冬,冀中军区贯彻《五四指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抽调回民支队部分干部参加。此时,冀中军区调整回支编制,撤销大队建制,编成5个中队,支队领导干部也进行了调整。白振武任支队长,肖颖任政委。1947年3月,肖颖调离,晋察冀边区回建会主任马玉槐任政委。8月,白振武牺牲,王树森任支队长。11月,冀中军区决定恢复大队建制。1948年7月,马玉槐调任冀中第九军分区副政委,由王树森兼任政委。
  新回支的战斗历程 1946年6月,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命令,冀中八、九分区合并为八分区。这一地区靠近敌人重镇天津,战略地位重要,斗争尖锐复杂。此时,冀中主力部队已调往外线作战,冀中回民支队成为冀中军区唯一的机动部队。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冀中军区决定,回民支队暂时活动在八分区,担负保卫解放区的任务。
  1946年9月,高鸿基部从兴济镇出发,至青县大、小盘古村一带袭扰抢粮。回民支队进入盘古村准备打击这股敌人。高鸿基采用抛枪假逃,诱我追击,然后马队包抄袭击的战术,曾几次得手,因此不把回民支队放在眼里。回民支队根据敌人战术特点,用少量兵力迎敌,打击其冲锋队,而用主要兵力专门伏击其马队,里应外合,打得敌人损失惨重,高鸿基在混乱中逃脱。以后高鸿基再出来抢粮,一听说遇上回民支队,扭头便跑。
  1947年6月青沧战役中,回民支队和冀中八分区部队奉命挺进子牙河静海地区牵制敌人。两支部队紧密配合,连克静海王口、义公庄、大瓦子头据点,毙伤俘国民党保安中队长以下200多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冀中军区的表扬。
  同年7月,回民支队在子牙镇东南禅房村与进犯的子牙镇敌人展开激战,战斗中支队长白振武壮烈牺牲。18日,回民支队转移到任丘县城,为白振武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按回族风俗进行了安葬。
  下旬,为了打退驻天津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恢复津南县的工作,冀中第八军分区发动了减河战斗。回民支队和八军分区部队沿马厂减河东下,一夜之间攻克数十个敌人据点、碉堡,守敌望风而逃。此次战斗威震津南,伪保安团和乡保长纷纷逃离,扭转了津南县的斗争局面。
  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到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黑马张庄,指挥石家庄战役。冀中军区调回民支队驻防果子洼、柳林村一带,担负警卫朱总司令的任务。这期间,朱总司令在冀中军区司令部接见了回民支队政委马玉槐、支队长王树森,询问了回民支队的部队建设、战斗生活情况,听取了马玉槐、王树森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回民支队要向无产阶级军队转化,成为无产阶级的坚强军队,明确了回民支队的发展方向,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鼓舞。
  11月下旬,马玉槐、王树森参加了冀中八地委在河间县城召开的土地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和上级指示,在回支开展了以“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纪律、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纯洁了党的组织,纠正了错误思想,促进了部队的革命化、正轨化建设,提高了全体指战员的政治觉悟,部队面貌为之一新。
  除了在冀中八分区坚持战斗,新回支还多次转战大清河北、保北地区,参加了大清河北战役、牛坨镇战斗、攻打雄县、摧毁匪徒王风岗碉堡封锁线、保卫石家庄、解放保定等战斗。1949年3月,回民支队奉冀中军区命令,赴黄骅县剿匪,保护麦收。黄骅县村庄稀少,大部分是盐碱地,人民生活非常贫苦。历史上这一带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特别是沿海一带,港汊交错,苇密塘深,便于土匪隐匿,人民饱受匪患之苦。回民支队到达黄骅县后,根据县委要求,以中队为单位,个别地方以排为单位,围剿残匪,并抽出部分干部战士晚上护麦,白天帮助群众抢收。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当部队即将撤离时,连下了五六天大雨,黄骅县城积水一米多深,房屋倒塌。部队随即留下来与黄骅人民一起抢险救灾,筑堤挡水,运送救灾物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黄骅人民的爱戴。8月初,回民支队离开黄骅县,返回保定市执行新的任务。
  1949年8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的指示,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冀中区撤销,冀中回民支队改编为河北省军区独立警备二团。

①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渤海军区奉命整编部队。一军分区部队组成渤海军区警备第八旅,下辖十七、十八两团。傅继泽任旅长,陈德(后李广文兼任)任政委。
③见《渤海日报》,1946年3月14日。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⑤军用的一种障碍物,把树木的树干交叉放置,用来阻止敌人的步兵或坦克。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第297页。
⑦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老“回支”转战冀鲁边、冀鲁豫地区。1944年2月奉命赴陕北,执行保卫延安的任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安新华社图像信息采集中心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