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被军方批评几个小时

《八佰》很多人都表示没有看懂这个结局,因为里面几个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没有交待,其实原本导演是有拍的,但后来都给剪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八佰》电影结局没有交待这些人怎么样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饰演的角色结局都没有交待,但其实原本这些人的结局都是拍摄了的,只是后来没有剪到正片里,考虑到了电影的节奏等问题。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以及余皓磊那一拨人组成了狙击敢死队,其实原本是有最后的战斗场面的,预测是在这波战争中牺牲了,但电影将这一段给删除了,所以羊拐那一拨人的结局就变成了“下落不明”。姜武饰演的老铁也没死,坐在楼上的防空炮那里,细心的观众应该都还记得,很多人都是看到姜武最后挥大刀唱了几句京剧就没了,其实是有一个坐在防空炮上的镜头的,张译穿着记者的衣服被端午给放了,据说好像是披着纳粹旗过了河,来到了租界。唐艺昕饰演的护旗手杨慧敏也活着,后来在租界出现了。

有网友表示:“其实留白也不错,就这样断在那儿吧,况且大家不都知道结果吗?英雄不死,祖国无殇。”《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冯小刚评价《八佰》时表示:“电影复工的开路先锋《八佰》是导演和中国观众的特殊缘分。只有《八佰》这样的电影,才能担起复兴的责任!”田羽生评价表示:“无论你怎么期待,《八佰》都不会让你失望。这部电影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层面都提高了中国电影的水准。”

电影《八佰》正式上映日期为2020年8月21日,它是在2020年8月14日开始大规模点映。虽然只是点映,但影迷们的热情是抵挡不住的,很多人都先去看了这一部电影。

}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学习榜样力量,2021年3月12日下午6时,数学统计学院于宁远楼213会议室组织了一场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改编的红色电影《八佰》观影活动。本次活动由志协实践联合会负责,2020级部分本科生参与。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部影片以淞沪会战为背景,讲述了爱国烈士以血肉之躯扛起救国救民大旗,驻守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死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一幕幕令人振奋激动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时刻,让人们置身历史长河。

活动的最后志协实践联合会高梓洋同学这样说到:“这让我想起了雷锋,1962年8月15日12时05分,年仅22岁的雷锋离开了我们,他的故事却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战士、医护人员、或者默默无闻奉献着的普通人,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爱国家、爱人民。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从他们的故事里去体会。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活动在同学们的掌声下拉下帷幕。

“爱国家,爱人民”一直被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映在行动里,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即使放在现在也并不过时。观影结束后,同学有所感悟,我们没有像八百勇士上场杀敌,但是在这个用前人奋战热血换来的和平时代,我们也将立足无私奉献,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像雷锋一样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期待已久的《金刚川》,昨天终于上映了,狼君昨晚迫不及待地卖了票去看。整场电影下来,最终并不是十分满意,与自己的期望值还有差距。以一个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的历史作者的视角看,电影中存在颇多槽点,当然槽点归槽点,电影中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整体来说各占一半吧。

先来说说优点吧。作为主旋律电影,催泪的片段还是有的,《炮兵班》将普通士兵之间的感情,将面对敌人视死如归的无畏表现得很到位。士兵们被航炮击中,瞬间爆裂,也展示出了战争的残酷。

影片中的人物交流,延续了《八佰》的拍摄习惯,再次使用了方言相互交流,不再是一味的普通话,显得非常真实。还有美军毫无人性的使用燃烧弹攻击,将一个个志愿军战士定格成了“雕像”,也展示战场的残酷。

最后一个镜头,士兵们架起人桥支撑部队通过,非常的震撼。其实就是向观众们展示了,我们的胜利,就是志愿军战士们用身体和生命一点点铺出来的。看的就是震撼,这个画面并不是虚构的,虽然在这次战役中没有出现,但是在朝鲜战场上,这样的人桥出现了一次又一次。

当然,《金刚川》这部电影的槽点也实在不少,使得这部主旋律电影存在不少瑕疵。尤其是和之前的电影《八佰》相比,实在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首先是电影开篇独白,介绍战役背景,这段本应该是最符合史实的内容,介绍故事背景,让观众们有所了解,从而带入影片。但是《金刚川》的开篇独白,完全是白开水,对于为何发动金城战役只字未提,一笔带过,对于没有相关历史知识贮备的观众十分不友好。

在情怀方面,电影的第一段主线是志愿军的一个普通士兵,着急过河奔赴前线。但他心心念念地是替死去的战友拿回一块奖章,而不是更高层次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就将原本应有的家国情怀降低到了个人情怀。

从现在很多志愿军老兵的回忆上看,当年志愿军战士赴朝参战,想法都很简单,就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是“打败美帝国主义”,虽然简单,但这是无与伦比的家国情怀。而且这些老战士的所言所语,都是简单的不加修饰的,而且很多是个人账号上传的,作假摆拍不现实。

但电影中的所显示的情怀,就过于的小我了,只是为了拿奖章而打仗。而现实中,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奖章而奋不顾身吧,奖章是为了奖励奋不顾身,而不是奋不顾身为了奖章。试问哪个立了战功的人,是为了奖章才那样做的,电影中的表现,情怀差太多。

然后就是电影中所表现的战场烈度严重不够,架的桥也成了普普通通的步兵便桥,而不是历史当中的重型承重桥。这些都和《八佰》差得太远了,把原本激烈的架桥过程,拍的和过家家一样,太过普通。只有第三段《炮兵班》还像点样子,拍出了战斗的惨烈。

战斗惨烈成什么样子呢,据亲历的工兵9连连长张振智回忆。刚到金刚川时,河上原本的一座钢式承重桥和一座人行便桥早被炸的踪影全无。全连官兵奉命在八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承重桥,保障运输卡车顺利通过,向前线运送武器弹药。

在架桥的过程中,轰炸不断,美军猛烈的炮火,将河两边的山上的树都炸倒了。不过这也方便了工兵连,工兵连用来架桥的木材,用的就是炸倒的树木。但电影中显然没有表现出当年工兵是如何冒着炮火在湍急的江水中架桥,根本就没有展现架桥的艰难。

电影全程,就表现了三次对桥体的轰炸,两次飞机轰炸,一次火炮轰炸,落弹总共不超过两百枚,每次炸桥,都是只被炸断了一截,从电影效果看,不过三五米的样子。但实际上,架桥阵地平均每天落弹三百余发,工兵连第一次架起桥,还未等大部队过河,随即遭到美军炮火覆盖,七孔的承重桥,被炸得只剩下两孔。

电影中的电影烈度远远低于实际情况,虽然电影无法完完全全地重现当时的惨烈程度,但电影中的烈度实在太低,以电影中桥的损毁程度,加之是走轻步兵的便桥,明显那种损坏程度搭几块板子步兵就能通过,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几个小时,还非要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和有强迫症一样。

现实中的确每次修复都耗时很久,那是因为一个桥体每次被轰炸都损毁严重,还有一个就是桥是承重桥,是为了走车,所以桥体不是简单修复就修复的上的。这些漏洞,就是电影中表现的战场烈度太低,没有表现出战场的惨烈,所以导致这些情节过于生硬。

对于电影中第二段《对手》的表现,更是显得莫名其妙,美国飞行员擅自架机为僚机报仇,攻击并摧毁我志愿军炮兵阵地,还要特意戴上牛仔帽,这段其实看得挺生气的,这是想宣扬一下迎难而上、为友报仇的牛仔精神吗?我看到不是国产主旋律电影吗?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烈度不够!烈度不够!烈度不够!我们赢得没那么容易,不论是工兵还是步兵,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虽然我们赢得了胜利,但胜利来之不易。电影对战争烈度太轻描淡写了,还有我军的掩护火力和单兵素质,严重失实。虽然电影不是纪录片,可以有改编,但是改编要适度,要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改编,要不然既不尊重先烈,也不尊重观众。

对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就我个人而言,就像是家长宠溺孩子,虽然孩子有很多的不足,但还是爱。所以对《金刚川》而言,虽然有不足,但是喜爱更多。不过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步,能够越来越好,所以也希望抗美援朝题材的大制作能够越来越好,向我们这一代远离战争的后辈,展示真实的抗美援朝。

最后狼君希望你有条件的话可以走进电影院,在荧幕前感受一下这部电影,虽然电影有不足,但是他也展现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支持这类题材的电影,期待后面这类题材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于文章的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佰为什么升的不是国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