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行凶抓老鼠打一生肖?

在十二生肖中,老鼠能排第一,绝不是偶然的,虽然老鼠身材小,但是它却代表着聪明和智慧。下面就来看看老鼠为何排在十二生肖首位呢?有句老话说:“双鼠夜游,吃喝不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双鼠夜游?


古人用十二地支来相配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都有最适合的动物,而老鼠最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活动,也就是子时,所以人们就用子时来代表老鼠。由于子时为每天第一个时辰,所以老鼠也就排在了第一位。


当然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十二生肖排位的传说,说老鼠趴在牛背上,抢先排在了第一位,牛很不服气,于是就与老鼠比大小,并让老百姓来评论。于是牛在大街上走过,人们都很喜欢,但却没人说它大,当老鼠经过时,人们纷纷喊道:“哪儿来这么大一只老鼠”。于是老鼠就排到了第一位。

由此也能看出老鼠的聪明,所以在十二生肖中,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马代表一往无前,羊代表和睦,猴子代表灵活,鸡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虽然老鼠很聪明,但是老鼠大多都很胆小。因为在排十二生肖时得罪了猫,所以猫和老鼠就成了天敌。因此在农耕社会,大多数人都是用猫来抓老鼠的,那时候猫的本职就是抓老鼠,不像现在的猫,大多已成为了宠物,就算见到老鼠也不一定能抓住。

正因为有猫的存在,所以老鼠很胆小,也只敢在夜间出来活动,并且要两只老鼠一起结伴而行,才可以稍壮胆色。这也是老鼠最佳的生活状态。所以“双鼠夜游,吃喝不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属鼠的人应该出生在夜间,最好是子时,并且生辰八字中有双鼠存在,就可以吃喝不愁了。


什么是“双鼠夜游”呢?

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都有干支相匹配,这就是所谓的“四柱”。在四柱中只要见到两个地支为“子”的组合,就叫做双鼠夜游。比如鼠年出生的人,也就是属鼠的人,如果出生在“子月”或者子日、子时都叫做双鼠夜游。

比如2020年腊月十六出生,就是庚子年、己丑月、丙子日、戊子时,这就是“双鼠夜游”,当然这组八字是鼠年子日子时,多了一个。意思就是生辰四柱中,只有有两个“子”,就是双鼠夜游,当然最好是出生在子时,那就更完美了。


因为每个时辰都对应着一种生肖动物,也就是说该生肖动物只要出生在自己的时辰内,就是最合适的。比如属牛的人就应该生在丑时,属虎的人就应该生在寅时等,即便是不能出生在自己的时辰,也不能出生在犯月。


而老鼠最适合的就是子时、子日、子月和子年,当然很少能四柱都占全的,所以能占两样就很不错了,于是就有了“双鼠夜游,吃喝不愁”的说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许多人都奇怪,自然界有这么多的生物,为什么偏偏是这十二种动物成为了生肖呢?为什么老鼠排第一呢?为什么没有猫和大象呢?原来,这其中蕴涵着古人的大智慧!

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十二生肖是天干地支的产物。古人用十二种熟悉的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代表年份,它们依次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中国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征动物作为生肖,所以中国民间常以生肖计算年龄。循环一次为一轮。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寅时:平且,又称黎明、早晨、日且等。凌晨3点至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是古人的「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已时:偶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上午9点至11点,属巳时。大雾散去,艷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一说古时野马未被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又一说11点至13点,烈日当头。红鬃烈马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未时:日跌,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称为日跌。午后1点至下午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5点至傍晚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傍晚7点至晚上9点,属戌时。一说人劳碌一天,准备休息。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又说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便是狗。故称「戌狗」。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人定也就是人静。晚上9点至11点,属亥时。此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另外,按中国人对阴阳的观念,又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而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中记载,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但唯独鼠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所以排在第一

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明代学者郎瑛在其所着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也提出「地支在下」,即以生肖动物的足趾数目区分阴阳。

那为什么十二生肖没有猫和大象呢?

原来,中国古代本没有这二种动物,猫和大象都是从外国传来的。据说,猫是跟随佛教一起从印度传来的,也有说猫是在唐代,随唐三藏而来传入汉地的。也就是说,当猫和大象来到中国时,十二生肖已经有了,所以,猫和大象都不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鼠很顽固怎么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