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戏曲节目是什么演员表演的?

周涛:鸽子象征和平,爱好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美丽的白鸽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们都有着同样的认知,放飞白鸽,争取全世界永久的和平努力拼搏,在幸福快乐的道路上前进。
孙正平:今晚开幕式当中的放鸽仪式圣洁而独特,在演员带领下,所有运动员和十万观众一起轻轻挥动臂膀,仿佛上万只白鸽在鸟巢中轻舞飞扬。
周涛:我们以手臂做翅膀,让心灵去飞翔,我们在心中放飞和平的梦想,我们向繁星许下平安的愿望。但愿纷争平息,但愿战火消散,但愿情谊相通,就让我们用手,用心,用笑容,向全世界传达友谊的讯息。
孙正平:奥林匹克的圣火开始入场了,首先进入的火炬手是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教练员许海峰,他在1984年第21届奥运会男子自选手枪当中以556环成绩获得金牌,取得第23届奥运会的首金,同时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他曾经以不同的身份参加过七届奥运会,在执教期间培养出陶
璐娜等多名奥运冠军,并11次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周涛:许海峰点燃了跳水运动员高敏手中的火炬,高敏在1988年第21届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跳板跳水金牌,成为我国第一枚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1992年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蝉联女子跳板跳水冠军。1986年到1992年连续七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孙正平:第三位火炬手是体操运动员李小双。在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李小双用惊人三周跳获得自由体操冠军,95年获得体操锦标赛个人全能冠军,成为第一个获得个人全能体操金牌的选手,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再次夺得个人全能金牌。
周涛:第四位火炬手是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他曾9次打破世界纪录,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抓举162.5公斤,挺举195公斤和总成绩357.5成绩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夺得男子70公斤级冠军。
孙正平:第五位火炬手是羽毛球运动员张军。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与高伶一起为中国夺得了奥运史上第一枚羽毛球的混双金牌,2004年雅典奥上,他和高伶再次蝉联混双的冠军。
周涛:第六位火炬手陈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年仅18岁陈中成为赛场上年轻的飞马,一路杀进决赛,并勇夺67公斤以上级跆拳道冠军,这是中国首次取得该项目的奥运会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再度将这块金牌收入囊中。
孙正平:第七位火炬手是排球运动员孙晋芳。80年代初,时任中国女排队长的孙晋芳和全体队员一起顽强拼搏,夺得我国首个排球世界冠军,并实现女排项目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连冠,女排的拼搏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
周涛:第22228棒火炬照亮最后一名火炬手的面庞,体操运动员李宁。他高举火炬跨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这位被人成为体操王子的金牌运动员,无论赛场内外,都与体育有着深深的情缘。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此时此刻,奥运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
周涛:1908年到2008年,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运动热切盼望整整百年,从100年前开始对雅典奥林匹亚山上那一簇圣火的企盼到100年后奥林匹克圣火终于在北京的夜空点燃,孕育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和传承五千年的东方文明终于在此刻交相辉映。由一个人参加奥运会到13亿人共同努力承办奥运会,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脉。让我们共同凝集今晚快乐的中国,绚丽的北京,百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中华民族奥运之梦的灿烂实现。这一刻属于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才刚刚奏响。这一时刻,新北京,新奥运凝聚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未来的16天,我们将用13亿中国人绽放的真诚笑容,明媚在北京的奥运旅程,未来16天,用13亿中国人热烈掌声喝彩你2008年的拼搏征程,祝愿各国健儿顽强拼搏,在北京这片孕育希望
的土地上续写世界的奥运魅力,祝愿中国英雄奋勇阵线,在北京这块博大温暖的土地上烙印中国的奥运传奇。

}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唯美的影像,以及结合实物与特效的前卫尝试,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2800名鼓手用古代乐器拼出倒计时的画面,紧接着是数万个烟花照亮北京的夜空。为期17天的人类最大的节目拉开了序幕。

名为“灿烂文明”的上篇,用充满中国特色的方式,向世界观众介绍了四大发明、飞天、丝绸之路、音乐、汉字、书法等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下篇“辉煌时代”表现了56个民族和谐共存的现在,并用宇航员、地球仪,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走向没有矛盾和歧视的未来。

“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一幅中国画卷徐徐打开,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随后出现了一张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舞蹈演员们在纸上用独特的身体语言,凸显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最后留在地面上的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岩画是古人类刻画在岩石上的图画。中国早期岩画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表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陶器的制作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

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古琴深沉飘逸,讲究一种空灵的美感,品格高雅,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近代以来继续发展。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宋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王希孟的山水画富丽细腻、气势磅礴,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孔子“三千弟子”手持竹简,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声音洪亮。接下来是活字印刷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活字印刷表演组合出了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接下来,活字块以线条的形式表现了长城,简洁而鲜活。最后,舞台出现了朵朵桃花,浪漫、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和门人在其逝世后记录、整理的一部集子,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论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竹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

活字印刷术是宋朝的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的,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汉字的演化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和为贵”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南侵,将原秦、燕、赵三国的长城整修贯通,始称万里长城。其后各代又不断加固扩展,明代时,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绵延6700公里的长城联成一体,完成了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戏曲也衍出数百种。在展示中国戏曲的环节中,舞旗演员身着兵俑服饰。

兵俑是兵马俑的一种。兵马俑是1974年在陕西省秦始皇陵墓区发现的。数千个兵马俑构成巨大的方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演员举纸前行,展现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接着,几百人手持船桨展示出“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最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出现在舞台上。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丝绸之路)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

郑和(公元1371-1433年),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约在12世纪就传到了欧洲,其在航海上的应用,为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做出了巨大贡献,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美妙浪漫的昆曲响起。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昆曲是中国古代的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钢琴家和孩子弹奏出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古代的画卷在无垠的星光中延展,寓意今天的道路更加美丽宽广。现代部分的表演,从黑白跳跃到彩色,风格绚丽。1000名演员搭建了一个“鸟巢”,空中飞来一只可爱的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越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的玩具。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一条线先是传到了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条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巨大的多环球从舞台上缓缓升起,在夜空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演员们走在上面,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由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响起,几千名志愿者、几千张孩子的笑脸进入会场,这是北京奥组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向全球征集而来的。与此同时,2008张灿烂笑脸出现在夜空中,这一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再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摘自《华文教学通讯》/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

虽然已经过去12年,但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仍然是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盛会,不光是因为它展现了我国的发展和运动员的优秀,还有时代与艺术的融合。

说到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在它展现在人们眼前之前,人们对于它的想象应该是有军人,用力量展现出中国的传统,表演锁步,但是后来却发现开幕式的舞蹈与想象中截然不同。

开幕式的舞蹈,现代舞《画卷》,利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来展现,似乎是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丝丝入扣,不先声夺人,但是却润物无声。

那时人们才恍然发觉,原来这样的舞蹈在开幕式也是完全合适且不显单薄的!

而现代舞《画卷》的编舞,正是沈伟,美籍华人,一个被华盛顿日报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的舞蹈家。

说到现代舞,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金星,通过主持《金星秀》,还有金星那敢说的果敢作风,认识了这位现代舞舞蹈家,但是相比于金星,沈伟又是另一个与之匹敌的伯仲。

26年的中国风熏陶以及几十年的西方感染

沈伟,出生于艺术世家,父母很注意培养他的艺术情操,所以8岁的沈伟就已经开始接触戏曲,学习了数十个角色,并且在搬到广州后,参与创立了最早的现代舞团之一广州现代舞团,也许那时,他以后的路就确定了,与现代舞有着不可分解的渊源。

26岁时,由于获得全国现代舞第一名的好成绩,开始了他的国际舞蹈生涯,三次参加林肯中心艺术节,这也是中西方艺术领域上的一个新的记录。

前26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了湘剧、杂技、武术,还有水墨画,到了纽约之后,融合了西方舞蹈,欣赏过无数次的音乐会,参观过无数次的艺术画展,所以沈伟所创作的舞蹈中既有东方的古典韵味,又融合了西方的文化,使观看者耳目一新。

在舞蹈的世界里,不分国界和地域,能够打动人心的舞蹈都是好的作品,我想这也是观众们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可以不懂舞蹈的动作要领,也可以不懂舞蹈的融会贯通,但是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入眼入心。

所以,当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找到沈伟时,他并没有用最基本的方式来体现中国风,而是选择结合自己所涉领域,用代表着中国传承的水墨画来作为底色,舞者们用肢体语言来作为画家的手,在画布上展现黑、白、灰相互映衬的水墨风。

舞蹈风暴——专业的评判和国际的水准

近两年,沈伟参加了湖南卫视的节目《舞蹈风暴》第一、二季的录制,以风暴见证官的身份来点评舞者带来的作品。

而《舞蹈风暴》两季节目都在豆瓣评分9分以上,这是以往的竞技节目所没有的高分也说明了节目的精彩程度以及高手如林,只看一期节目,就很容易发现,在这个节目中的比拼,与其他的同台竞技节目真的是不太一样。

这里有享誉国际的专业评委,也有在国际上获得无数奖项的顶级舞蹈家,他们作为选手来参加比拼,这种精神真的令人感动!

在外,如沈伟一样,他们是有无数嘉奖的成为舞蹈家,艺术家,但是他们选择把自己归零,来到《舞蹈风暴》的舞台,重新出发,重新感受自己与舞蹈之间的联系,生命与艺术之间的融合。

节目中的评委们都用最直接的话语,来评判舞蹈的价值与展示程度,不带任何杂念,也不沾任何功利。

沈伟的观点或者说他所奉行的原则就是,原创+肢体语言,原创是毋庸置疑的最基础也是最底线的原则,无论是舞者还是作家还是画家,原创性这一点是大家都在认真遵守的。

而肢体语言则是更加深奥的东西,演员用台词和动作来表达自己语言,歌者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而舞者也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来作为语言。

但是肢体语言看起来简单,想要完全掌控自如,却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这也就需要舞者们穷尽一生去探索去追寻。

如果在《舞蹈风暴》中,我们只能看到沈伟的专业点评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独到的观点视角,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则是能看到他的生长环境、所学所想以及精神世界。

在沈伟的世界中,舞蹈于他,是非常神圣而庄严的存在,每一个动作都要达到极致,为了某一个动作可以不眠不休是正常的,曾经他因为一个新的肢体语言而推翻了排练一个月的其他动作,这也是他对于自己水准的坚守。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编舞时,他把脚底沾满墨水,用舞蹈动作在画布上挥毫泼墨,每天几万个动作,一次一次的去寻找最佳动作,最好的转折点,甚至满身都是青紫。

在编排动作过程中,他发现了在画布上最终会形成一幅画卷,所以我想这也是这个舞蹈的名字的来源之一。

不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但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最终形成的动作,真的就如中国的水墨画一般,温润、典雅、流畅、自在。

舞者们的肢体就像画家们的画笔一样,在这块画布上尽情的释放,尽情的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出来,一笔一画挥手间,一甩一收舞袖间,都带有感情与意境。

画家沈伟,也是舞蹈家沈伟,艺术家沈伟,他用自己几十年的经历与故事,创造出了很多独一无二的舞蹈,这是值得我们反复观看的。

也许你完全不懂舞蹈的分类,也许你完全不理解舞者的肢体语言,也许你看不懂舞蹈的前后联系,但是基于舞蹈最基本的,就是传递感情,也许你对于舞蹈甚至连一知半解都没有,但是舞者们的强烈的感情,你肯定能体会到。

你喜欢什么舞蹈呢?欢迎留言。

这里是椰子圆圆,娱乐解读,喜欢请关注。

(图源网,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著名戏曲演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