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儿一代艺人粤曲简谱?

据黄日进先生的研究,广东音乐(粤乐)与粤曲、粤剧音乐唱腔的关系很密切,是同一种方言的音乐语言,在音乐和戏曲中的不同运用。“前者是按音乐旋律建构的规律运用,后者是按戏曲曲牌结构的规律运用”。        粤剧吸收了粤曲的木鱼、龙舟、南音、粤讴这四种声腔。粤曲从师娘时期便吸收了粤剧腔调中的梆子、二簧腔系。粤曲吸收了粤剧腔调后,有着重大的发展,其成果又为粤剧所吸收。如粤曲艺人创造的反线中板、乙反中板等板式,“祭塔腔”、“冰云腔”、“燕子楼腔”等专腔都广为粤剧采用;燕燕、张月儿、小明星等粤曲艺人的唱腔广受粤剧艺人钟爱,其精粹对粤剧唱腔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清代道光初叶,八音班便从粤剧中截取唱段作为粤曲清唱。       民国初年,已有粤乐社不惜重金邀请著名的“师娘”到乐社唱粤曲,由乐社成员担任伴奏。此例一开,不仅是“师娘”,还有粤剧和曲艺的名演员也愿意不取甚至倒贴酬劳到乐社唱曲。       辛亥革命后,粤剧原有的“十大行当”唱腔,逐渐归并为大喉、平喉、子喉三大类。小生从原唱假嗓改为唱真嗓,创造了平喉唱腔。粤剧语言从使用“舞台官话”,改为使用广州方言。基本调从E调渐降为C调。粤剧的这些变革,被粤曲女伶们迅速地全部接受。       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有一批“粤乐玩家”被粤剧老倌和粤曲名伶聘请到粤剧班社或曲艺班社担任专业乐师,有些还担任乐队“头架”。大批业余“粤乐玩家”进入职业队伍后,对粤剧、粤曲的唱腔音乐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把粤乐演奏带上了舞台。所有的粤剧和曲艺班社,吸收粤乐比较流行的曲子,既用作气氛音乐和间场曲,也用作曲谱填词。          粤曲名伶小明星之所以能创造出影响至大的“星腔”流派,离不开梁以忠、陈卓莹等粤乐名家的帮助。粤剧的薛(觉先)派唱腔艺术的形成,也有粤乐“四大天王”之一的尹自重的功劳。        三、虽然粤剧、粤曲、粤乐三者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但在表现形式,审美功能上,三者之间的区别又是非常明显的。三者在各自的发展史上,各有精彩,各有辉煌。 

《黄飞虎反五关》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图片来源于21cn新闻网

       粤剧是在舞台上演的,除讲究唱、念,还讲究做、打。粤曲本来是在歌坛上唱的,只讲究唱、念,不讲究做、打。粤乐主要是在乐池里奏的,尤为讲究音乐性。粤剧演员称老倌。曲艺演员称唱家。粤乐演奏员称乐手或师傅。按中国艺术系列协会的常规,搞粤剧的入戏剧家协会;搞粤曲的入曲艺家协会;搞粤乐的入音乐家协会。       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用“歌舞演故事”五个字来解析戏曲。粤剧也是以唱歌和舞蹈演绎故事的。歌包含唱与念,舞包含做与打。戏曲还是一门特别强调形式美的艺术。一代代的粤剧艺人不但继承而且发展、创造了极为丰富,相当精美的排场和唱腔。这些排场和唱腔在演绎故事中给观众增加了很多美的享受。粤剧观众进剧场,不但是要知道你演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更主要的是要欣赏你怎样用粤剧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这个他已经熟悉了的故事。       学习王国维大师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这样说,曲艺是“说唱讲情、事”。粤曲是一个音乐性强,注重听觉艺术的曲种,讲究唱工,不长念表。原来的粤曲清唱,既无化装,亦无动作,唱多白少,不带表演。虽然,后来唱粤曲也时带些表演动作,但主要是说唱,或说人叙事,或抒发情感。粤曲听众特别强调悦耳的,情感宣泄的享受。       粤乐是通过器乐演奏来表现的。粤乐尤其善于从古今中西音乐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和吸收而为己所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既具有传统民间音乐韵味,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还具有典型的南中国亚热带风情。粤乐的风格特色绚丽多姿。基本乐器组合就有吹打乐、硬弓、软弓、以本地乐器为核心、以西洋乐器为主等五种。不同的组合演奏不同的乐曲,风采各异。     粤剧,据梁沛锦先生收集研究的剧目数据:至1981年,共有剧目11360个。从剧种的剧目数量来说,这无疑是中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其中民国元年至“五四运动”的9年间,曾演剧目1813个,平均每年210多个;“五四运动”后至抗日战争前的17年间,曾演剧目3617个,平均每年220多个;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的4年间,曾演剧目1030个,平均每年250多个。二十世纪20年代,省港班崛起。在广州,长期稳定的广府戏班超过36班。这些省港班涌现出一批很有造诣的演员;演出的剧目题材时新、广泛、多样;表演艺术博采众长;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从30年代初到四十年代初十年间的“薛马争雄”,他们积极改革粤剧,展开了一系列的革新和竞争。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革命前,“改戏、改人、改制”,使旧粤剧获得新生。推陈出新,创作、改编了大批现代戏,挖掘整理了大批传统戏。广州的“三(文化)宫六(戏)院”夜夜开锣。百花齐放,涌现了《搜书院》、《荆轲》、《十奏严嵩》、《寸金桥》、《金鸡岭》、《关汉卿》、《李香君》、《山乡风云》等经典剧目。 

林榆(右一)为粤剧《山乡风云》排戏,演员为罗品超(左一)、红线女(中)。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 

       粤曲,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粤曲曲目来源把过去依赖戏曲班本,改为请专人为女伶撰写粤曲;唱腔艺术、语言使用、基本调调降等,全盘接受了粤剧当时的变革;涌现了张月儿、熊飞影、张琼仙、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等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代表性人物。        粤乐,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乐的鼎盛期。这个时期不但粤乐名家辈出,粤乐名作潮涌,而且对外影响迅速扩大。当时,粤乐社扩展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大城市。东北地区,也有群众通过放唱片学奏粤乐。据广东几位老一辈音乐家回忆,朱德、叶剑英等老革命家都很喜欢粤乐。抗战时期,他们在延安,兴之所至,就约请几位粤籍青年“开局”。粤乐的传播还扩及海外。有人说,在世界上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听到粤乐。 


}

 邓曼薇(1911年-1942年) ,女、原名邓小莲、邓惠莲、粤曲艺人,艺名小明星,广东三水云东海伏户墩头村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困,幼年学艺卖唱,11岁即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

初习大喉,早年曾得音乐家梁以忠、蔡保罗、献盛三和盲艺人盲德的指导。其后结识撰曲家王心帆,为她撰曲多首,王所撰的粤曲曲词秀丽,小明星唱来也恻婉动人,其独特的“星腔”深受歌迷爱戴。小明星主要的特点是咬字清晰、运腔洒脱、跌宕有度、韵味浓郁,闻才有沁人腑肺之感。30年代前后与徐柳仙、张惠芳、张月儿合称“粤曲平喉四大名家”。艺术上勇于创新,形成感情细腻、低回宛转的声腔。独创的“星腔”流派流传至今,仍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抗战时期曾在澳门演唱,并居留多年。擅演《秋坟》、《夜半歌声》、《弄花影》等伤情剧目。 

小明星在艺术上勤学苦练,一腔一调都精雕细刻,且勇于创新。她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一种感情细腻,低回婉转,缠绵悱恻,沁人肺腑的声腔,在行腔运气,吐字转板,声韵格调方面自成一家,世称"星腔"。是至今享有极高声誉的粤曲平喉声腔流派。小明星在其卖唱生涯中,不少逆境给她在健康和经济上以相当严重的打击。体质很弱,日夜辛劳,终于染上肺病。

小明星与张月儿、白婵娟

 小明星本名邓小莲,又叫“大眼妹”,在9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因家境贫寒,在8岁时更被送与广州河南一位叫“六婶”的妇人做养女。养母靠帮别人洗衣拉扯小莲勉强度日,小莲亦并冇咩上学读书的机会。当时广州有小贩卖飞机榄,在招徕生意时,弹着秦琴或拉二胡来唱粤曲,所唱的多数是谐趣歌曲,例如《发疯佬自叹》、《赌仔叹五更》之类。小莲聪颖过人,听到卖飞机榄的小贩唱曲,很快便学会了,而且唱得很好。当时广州已有歌坛,做歌伶有很不错的收入,有人看见小莲颇有歌唱天分,便怂恿养母把她栽培成歌伶。于是,养母请了一位姓周的师傅正式教她唱曲。小莲十一二岁就以童星身份灌录唱片,最初两首是《发疯佬自叹》和《水晶帘下看梳头》,其腔韵为人惊叹,被誉为“小小的明星”,于是周师傅帮她取了“小明星”的艺名。

 小明星初登台时本来是唱大喉的,后来有人认为她的体质太弱,便建议她改唱平喉。她改唱平喉以后,果然表现不凡,大受听众欢迎。这时候,她每晚唱曲可以赚到1元。这样的收入已是很不错的了,因为当时物价低廉,几元便可以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那时候广州以咏觞茶楼的歌坛最旺,小明星在咏觞演唱时,很想自己能唱独有的歌曲。恰巧遇到撰曲人王心帆,便请他替自己撰写新曲。王心帆很欣赏小明星的唱腔,便一口答应下来,并帮她改了个邓曼薇的名字。她为小明星写的第一首《痴云》,由于曲词优美,小明星唱来更是婉转幽怨,使到听客如痴如醉,于是声名鹊起。王心帆再替小明星撰作新曲《悼鹃红》,亦大受欢迎。以后,王心帆几乎是专心替她撰写新曲,前后一共撰写了30多首。后来,留声机面世,唱片公司为了拓展本地市场,便要投本地人所好灌录粤曲。于是,唱片公司便邀请了吴—啸和胡文森来替小明星撰曲。唱片使小明星的歌声一直留传到现在,而且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星腔”。以后,因唱“星腔”而大受欢迎的歌伶数不胜数,业余唱家仿效她的腔韵来唱她的歌曲,也成为一股热潮。

50年代广州茶楼里嘅粤曲表演

瑶头人所开的"添男茶楼"正因小明星嘅故事而‘名声远传’

 广州添男茶楼的创办人为海珠瑶头村人赵俭生,拥有省港“添男”、“庆男”和“得男”等众多茶楼。佢有三个女,盼望添男丁,求子之心都反映了在茶楼名字上,故此同自己嘅茶楼起名‘添男’。添男茶楼内设有歌坛,当时属大型茶楼,它能成为广州市历史建筑以及粤曲爱好者心中的“朝圣地”,係因为它的“名伶绝唱地”身份。这个名伶,正是粤曲平喉四大名家之一的“星腔”创始人“小明星”邓曼薇。上世纪30年代,茶楼曾经是粤剧名伶的舞台,那时许多茶楼都会搭台上演折子戏或者粤剧,添男茶楼也不例外。于1943年农历七月十三晚,小明星在广州浆栏路"添男"茶楼歌坛登台,一曲《秋坟》唱至"只有夜来风雨送梨花"一句时,吐血昏迷台上,翌日与世长辞,年方三十,死后靠生前好友捐赠始得殡葬。粤剧名伶“小明星”的故事亦让“添男”的名声远传千里。

   为了深切哀悼她,作曲家吴一啸专门撰了一首《七月落薇花》之曲,并由“星腔”第二代人梁瑛唱出,曲中“一曲秋坟成绝唱,可怜月落薇花”之句写尽了人们对她的无限怀念哀思之情。小明星生命虽短促,但她却演唱过一百多首曲目,其中《痴云》《夜半歌声》《知音何处》《前程如梦》《风流梦》《无价美人》《归来燕》《人类公敌》《故国梦重归》和《秋坟》等为最具代表性曲目。   正当小明星走向辉煌之时,日寇侵华,那时广州、香港均已落入日军之手,处处烽烟战火。小明星虽是一介女流,小明星为人称道之处还在于她的爱国热忱。她不怕受迫害,联同众艺人,传唱宣扬抗日的歌曲。此等情操令人折服,爱国之心却是巾帼不让须眉。1937年上海事变,小明星演唱了《抗战胜利》。七七事变后,小明星愤慨日军侵华劣行,特请撰曲家胡文森写了一首《人类公敌》,并灌成唱片,唱片一经发行,立即在粤港澳卖到断市。众所周知,小明星的声线并不适合演唱这些抗日歌曲,但她坚持用大喉演唱。小明星的星腔现已传至四代;李少芳、黄少梅、梁玉嵘。

星腔第三、四代传人黄少梅、梁玉嵘,师徒2人献唱

梁玉嵘-旧梦不须记  星腔除咗用嚟唱粤曲悦耳祥和之外,唱流行歌亦‘一流’

 小明星不爱收徒,正名分的弟子仅有陈锦红一人。但受她直接或间接传授的人却是粤曲界人数最多的,且多数成为名家。如第二代的陈锦红、李少芳、刘凤、辛赐卿、白瑛;第三代的黄少梅、周颂雅、李月友;第四代的粱玉嵘、何萍等。至于星腔爱好者,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全球。凡有广府人聚居之地,必有粤剧粤曲,而有粤曲之处,必有星腔。其辐射力之广之远之深,在曲坛首屈—指。被誉为“星腔”第三代传人的黄少梅,1931年生,广东番禺人。自幼喜爱粤曲,对“星腔”情有独钟,拜小明星大弟子李少芳为师,13岁登台演出。她的演唱柔媚婉转,行腔流畅,极为抒情,一曲《子建会洛神》唱了40余年,如今又传给了她的得意弟子梁玉嵘。她演唱的曲目还有《血染桃花扇》、《唐伯虎思秋香》等,已录制了唱片。

小明星故乡佛山三水云东海伏户墩头村的‘小明星纪念馆’

   小明星毕生为粤曲唱腔艺术的革新、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曲艺志》评价她所创造的“星腔”,对广东曲艺和粤剧唱功艺术的发展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是整个广东曲艺和粤剧界众多唱腔流派中,造诣最深,成就最高的唱功艺术。

}

二、同是诞生于珠江三角洲的粤剧、粤曲、粤乐,都具有很突出的兼容性。三者之间长期存在着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

据黄日进先生的研究,广东音乐(粤乐)与粤曲、粤剧音乐唱腔的关系很密切,是同一种方言的音乐语言,在音乐和戏曲中的不同运用。“前者是按音乐旋律建构的规律运用,后者是按戏曲曲牌结构的规律运用”。

粤剧吸收了粤曲的木鱼、龙舟、南音、粤讴这四种声腔。粤曲从师娘时期便吸收了粤剧腔调中的梆子、二簧腔系。粤曲吸收了粤剧腔调后,有着重大的发展,其成果又为粤剧所吸收。如粤曲艺人创造的反线中板、乙反中板等板式,“祭塔腔”、“冰云腔”、“燕子楼腔”等专腔都广为粤剧采用;燕燕、张月儿、小明星等粤曲艺人的唱腔广受粤剧艺人钟爱,其精粹对粤剧唱腔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早在清代道光初叶,八音班便从粤剧中截取唱段作为粤曲清唱。

民国初年,已有粤乐社不惜重金邀请著名的“师娘”到乐社唱粤曲,由乐社成员担任伴奏。此例一开,不仅是“师娘”,还有粤剧和曲艺的名演员也愿意不取甚至倒贴酬劳到乐社唱曲。

辛亥革命后,粤剧原有的“十大行当”唱腔,逐渐归并为大喉、平喉、子喉三大类。小生从原唱假嗓改为唱真嗓,创造了平喉唱腔。粤剧语言从使用“舞台官话”,改为使用广州方言。基本调从E调渐降为C调。粤剧的这些变革,被粤曲女伶们迅速地全部接受。

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有一批“粤乐玩家”被粤剧老倌和粤曲名伶聘请到粤剧班社或曲艺班社担任专业乐师,有些还担任乐队“头架”。大批业余“粤乐玩家”进入职业队伍后,对粤剧、粤曲的唱腔音乐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把粤乐演奏带上了舞台。所有的粤剧和曲艺班社,吸收粤乐比较流行的曲子,既用作气氛音乐和间场曲,也用作曲谱填词。 粤曲名伶小明星之所以能创造出影响至大的“星腔”流派,离不开梁以忠、陈卓莹等粤乐名家的帮助。粤剧的薛(觉先)派唱腔艺术的形成,也有粤乐“四大天王”之一的尹自重的功劳。

三、虽然粤剧、粤曲、粤乐三者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但在表现形式,审美功能上,三者之间的区别又是非常明显的。三者在各自的发展史上,各有精彩,各有辉煌。

《黄飞虎反五关》唱念做打样样俱全 图片来源于21cn新闻网

粤剧是在舞台上演的,除讲究唱、念,还讲究做、打。粤曲本来是在歌坛上唱的,只讲究唱、念,不讲究做、打。粤乐主要是在乐池里奏的,尤为讲究音乐性。粤剧演员称老倌。曲艺演员称唱家。粤乐演奏员称乐手或师傅。按中国艺术系列协会的常规,搞粤剧的入戏剧家协会;搞粤曲的入曲艺家协会;搞粤乐的入音乐家协会。

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用“歌舞演故事”五个字来解析戏曲。粤剧也是以唱歌和舞蹈演绎故事的。歌包含唱与念,舞包含做与打。戏曲还是一门特别强调形式美的艺术。一代代的粤剧艺人不但继承而且发展、创造了极为丰富,相当精美的排场和唱腔。这些排场和唱腔在演绎故事中给观众增加了很多美的享受。粤剧观众进剧场,不但是要知道你演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更主要的是要欣赏你怎样用粤剧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这个他已经熟悉了的故事。

学习王国维大师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这样说,曲艺是“说唱讲情、事”。粤曲是一个音乐性强,注重听觉艺术的曲种,讲究唱工,不长念表。原来的粤曲清唱,既无化装,亦无动作,唱多白少,不带表演。虽然,后来唱粤曲也时带些表演动作,但主要是说唱,或说人叙事,或抒发情感。粤曲听众特别强调悦耳的,情感宣泄的享受。

粤乐是通过器乐演奏来表现的。粤乐尤其善于从古今中西音乐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和吸收而为己所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既具有传统民间音乐韵味,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还具有典型的南中国亚热带风情。粤乐的风格特色绚丽多姿。基本乐器组合就有吹打乐、硬弓、软弓、以本地乐器为核心、以西洋乐器为主等五种。不同的组合演奏不同的乐曲,风采各异。

粤剧、粤曲、粤乐三者在各自的发展史上,都有其独特的精彩和辉煌的岁月。

粤剧,据梁沛锦先生收集研究的剧目数据:至1981年,共有剧目11360个。从剧种的剧目数量来说,这无疑是中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其中民国元年至“五四运动”的9年间,曾演剧目1813个,平均每年210多个;“五四运动”后至抗日战争前的17年间,曾演剧目3617个,平均每年220多个;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的4年间,曾演剧目1030个,平均每年250多个。二十世纪20年代,省港班崛起。在广州,长期稳定的广府戏班超过36班。这些省港班涌现出一批很有造诣的演员;演出的剧目题材时新、广泛、多样;表演艺术博采众长;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从30年代初到四十年代初十年间的“薛马争雄”,他们积极改革粤剧,展开了一系列的革新和竞争。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革命前,“改戏、改人、改制”,使旧粤剧获得新生。推陈出新,创作、改编了大批现代戏,挖掘整理了大批传统戏。广州的“三(文化)宫六(戏)院”夜夜开锣。百花齐放,涌现了《搜书院》、《荆轲》、《十奏严嵩》、《寸金桥》、《金鸡岭》、《关汉卿》、《李香君》、《山乡风云》等经典剧目。

林榆(右一)为粤剧《山乡风云》排戏,演员为罗品超(左一)、红线女(中) 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

粤曲,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粤曲曲目来源把过去依赖戏曲班本,改为请专人为女伶撰写粤曲;唱腔艺术、语言使用、基本调调降等,全盘接受了粤剧当时的变革;涌现了张月儿、熊飞影、张琼仙、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等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代表性人物。

粤乐,二十世纪的20和30年代是粤乐的鼎盛期。这个时期不但粤乐名家辈出,粤乐名作潮涌,而且对外影响迅速扩大。当时,粤乐社扩展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大城市。东北地区,也有群众通过放唱片学奏粤乐。据广东几位老一辈音乐家回忆,朱德、叶剑英等老革命家都很喜欢粤乐。抗战时期,他们在延安,兴之所至,就约请几位粤籍青年“开局”。粤乐的传播还扩及海外。有人说,在世界上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听到粤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宝莹粤曲独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