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今日说法类似的书?

1. 钱江晚报:问题少年,问题出在哪儿

2. 南方日报:童模穿羽绒服拍照不是私事

3. 北青报:非珍稀植物就能“炫耀式破坏”吗

4. 中青报:年轻网民热衷“吃瓜”有错吗

5. 人民日报青春日记:做有信仰的奋斗者

6. 燕赵晚报:“教科书式让道”如何成为常态

7. 燕赵晚报:“拍照还是救人”不应是医生选择题

8. 广州日报:舌尖上的AI,有没有“妈妈的味道”?

9. 钱江晚报:“职业假笑”,你的笑料别人的伤口

10. 钱江晚报:请宽容对待一个受伤的家庭

钱江晚报:问题少年,问题出在哪儿

8月3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永和桥斗殴事件(上集)》节目,该节目聚焦了发生在南宁闹市街头的一起斗殴事件。据了解,2018年2月,18岁网红“小辣椒”怀疑被人抄袭自己原创的“社会摇”舞步,召集百余人与对方组织的20余人互殴,双方持有钢管、砍刀,并互扔自制爆炸物。同年12月,法院对这起聚众斗殴案进行集中宣判,主犯“小辣椒”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其他被告人被判决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至六年不等。

这起案件的经过大体如此:一个网红美少女主播,跟一个名为“小杰”的男孩,因为某“社会摇”舞蹈究竟归谁原创的问题,在网上起了严重争执,线上骂战不够,各自线下纠集了大批人员,约在街头(广西南宁一个叫永和桥的地方)聚众斗殴。

为了一段舞蹈的原创大打出手,这看似无厘头,背后折射出的其实还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问题。这也是笔者今天想来谈谈这起案件的主要原因。

从《今日说法》的介绍中得知,参与斗殴的两伙人,分别来自于两个地方,一个叫“万秀村”,一个叫“大沙田”。而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此次参与斗殴的100多个“社会青年”,只有4个是成年人,而且年纪最大的也刚满19岁。很多人因为年纪太小无法定罪,最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为5人,公开审理的只有1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相似的特征,或者说问题。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已经辍学,正常上学的只有两三个人,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开始在社会上混。按理说,这个年纪放在一般情况下正是拼命读书准备中考的年纪,而他们却在街头打架。

不过,我们在指责这群孩子“无聊”“无厘头”,居然为了一段舞蹈互殴的同时,是否思考过,他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舞蹈,甚至会为此大打出手呢?

“社会摇”是什么?笔者专门去查了资料,发现这是从农村、偏远地区等迪吧、迪厅中流传出来的一种舞蹈。它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家一起跳。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一群人步调一致,看起来很享受,很陶醉。

热衷于“社会摇”的孩子,多半是缺乏父母陪伴和管教的孩子,很少得到有效关注和陪伴。而这种团体舞蹈,或许可以让他们在同龄人里找到共鸣,成为他们弥补内心缺失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热衷于此的首要组织者——网红“小辣椒”就存在着明显的家庭问题,父母离异根本无人管教。

这些可以说明,该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几个孩子怄气所致的斗殴那么简单了,而是关涉到社会变迁下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和外来人员子女的管理问题。最迫切的就是这类孩子的教育如何落实?另外,这类孩子往往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约束,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又该如何解决?这无疑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思考的地方。

南方日报:童模穿羽绒服拍照不是私事

谁会三伏天穿棉袄?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在外滩看到不少反季节拍摄宣传照片的模特,他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或毛衣,在三伏天的室外进行拍摄,其中不乏孩子的身影。目前正值上海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样的场景引发了争议。

俗话说,“好汉不挣六月钱”。炎炎夏日,让一群小孩子穿冬衣拗造型,任谁都看不下去。吊诡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却不以为意,还找出了种种理由自我辩护。譬如,有家长说这是“锻炼意志”,现在的确有一些教育方法,教孩子冬泳、长跑,或者体验生活等。但总的来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征得孩子同意,而且得把握好度,不能损害他们的健康。还有人说,这是培养孩子的体态气质,给他们的未来铺路,这样的想法未尝不可,但在空调房里不是更好吗?很明显,像三伏天穿羽绒服拍照这样的事情,既不是锻炼意志,也不是教育成长,就是单纯把孩子当作了摇钱树,有着极强的商业目的,也难怪惹人非议。

让孩子做职业童模,还有一种极具诱惑力的说法是“私事论”。在这次事件中,就有童模的家人表示,“小孩穿的是未上市的新款服装,男孩则是自己的小孩,这是自家私事。”果真是自己的私事吗?我们要打一个问号。现在,我们对保护未成年人出台了各种法律规定,其意就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家长只是监护权的代理人。孩子们虽然因为行为能力限制暂时依附于成人,但不是谁家的财产,也不是家庭的私事。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所以,家长暴力打骂孩子,谁都可以进行干预,把孩子当摇钱树使用,我们一样可以报警。

还有人说,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完全可以表达反对意见,自己也会尊重孩子。这其实过高估计了孩子的判断能力,表明有些家长还是不懂得怎样做父母。鲁迅很早就写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今天看来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文章写到:“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不可否认,我们都爱孩子,但不能以爱之名,对孩子行侵害之实。一些家长让孩子过早涉及成人领域,还以“孩子不反对”为证据,难道不感到害臊吗?

三伏天穿羽绒服,这不是个别童模的遭遇。几个月前,一名3岁童模被妈妈踢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关于童模行业规范、童模权益保障等问题随后引发社会关注。现在我们注意到,有一个为数不小的童模群体,存在反季节穿衣、工作强度大、拍摄时间过长等商业化问题。对此,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立法,明确童模的劳务性质,对他们给予必要的保护。“妞妞事件”之后,杭州市发布《关于规范童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规定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不得连续活动超过4小时等,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相关部门应该广泛征求意见,考虑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儿童模特成为新兴产业,但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都不容忽视。没有什么绝对的私事,也不能以爱之名自谋“财路”,必须给童模行业定个规矩,让他们得到应有的保护。

非珍稀植物就能“炫耀式破坏”吗

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站在山上,笑着将手中的一株疑似“塔黄”的绿色植物拿起,三下五除二,将其叶子全部刮掉……因为在视频平台上上传了这样一段视频,这两天,云南香格里拉刘明的生活彻底被打乱。尽管他主动配合警方调查,发布致歉,但依旧有网友下“通缉令”。因“炫耀式破坏珍稀植物”,其信息被曝光,一度,他都不敢出门。(7月31日《成都商报》)

刘明发视频炫耀自己破坏珍稀植物,结果网民眼拙,真把他破坏的植物当成了珍稀植物,进而曝光了他的身份,并群起而攻之,让他不得安宁。后经专家鉴定,遭受刘明“炫耀式破坏”的虽然是塔黄,但塔黄并不是珍稀植物和保护植物,事发地也并非保护区。也就是说,刘明的行为并不违法,于是他又变得理直气壮起来,声称打算起诉“造谣的网友”。

首先必须强调,搞人肉搜索,曝光他人身份,并对他人进行辱骂或者骚扰,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是极不应该的。这种行为应该马上停止,假如有人因此违法,理应依法追究其责任。但要看到,网民有不对之处,并不能说明刘明就对,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刘明该检讨的地方,丝毫不会因为别人的对错而改变。

刘明上传这段视频的用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他自己是把塔黄当珍稀植物来破坏的。刘明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误导性,难怪网友会出现误会,如果说网友造谣,那么,制造谣言的人,正是刘明本人,网友只不过把他的错话当真而已,该为此负责的反而是他自己。

虽然最终确定刘明破坏的不是珍稀植物,也只不过说明他侥幸没有违法而已,而他当时将其当作珍稀植物来破坏,这个不良动机最初就存在。更何况,刘明随意破坏植物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产生,这种影响并不随“塔黄非珍稀植物”这个定性而消除。

退一步讲,即使刘明起初就知道遭他破坏的并非珍稀植物,他的行为也同样不合适。生态保护不是仅仅保护非珍稀植物,所有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植物,都应该得到保护。塔黄是喜马拉雅高山冰缘带的特有植物,数量上的确比较稀少,且高山寒冷地带生态脆弱,随意破坏塔黄对于生态保护不利,因此,作为非珍稀植物的塔黄同样不应该遭到故意破坏。

法律只是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还有道德等其他约束,假如一种行为虽不违法,却违反了道德,同样应该受到谴责。多反思自己,从而吸取教训,别再干这类哗众取宠的事,才是刘明当前最该做的事。

中青报:年轻网民热衷“吃瓜”有错吗

上个周末,新浪微博的服务器又经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7月28日下午,曾是“明星夫妇”的演员文章和马伊琍,同时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离婚的消息,迅速引爆了一波网络舆论热潮。由于许多影视明星都喜欢在微博上公布自己的情感动态,“围观”微博服务器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被热搜挤爆,几乎成了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保留节目”。一时间,与文章和马伊琍婚变有关的信息,迅速填满了很多年轻人的社交网络。不论此前对这对夫妇的了解是多是少,在大氛围的影响下,大家似乎都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到了“吃瓜”的热潮中,仿佛谁不关注,谁就落后了一般。

关注娱乐明星的私生活,已经成了网络上的一道“景观”。范冰冰、李晨、赵丽颖、冯绍峰、薛之谦、李雨桐、文章、马伊琍……不管其“咖位”大与小,其感情历程顺遂或坎坷,当其私生活动态被传到网上时,无一例外都受到关注。某种意义上,“吃瓜群众”可谓是网民中最具规模性与代表性的群体,也是年轻人网络生活的一个缩影。

所谓“吃瓜”,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一是“看热闹”的好奇心,二是“事不关己”的疏离感。人人皆有好奇心,而年轻人的好奇心又尤其旺盛,因此,对各种足以引起人关注的事件充满好奇,可谓人之常情,这也是人们选择“吃瓜”最主要的动力。然而,带着好奇心去探究事物,和“吃瓜”又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人们很少会用“吃瓜”去形容对严肃、深刻的话题与事件的探究,往往用其形容那些对引人注目却又无关紧要之事的围观。

明星的私生活,恰恰具有“引人注目但又无关紧要”这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特质,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了年轻网民们最大的“瓜田”。从这个角度上看,与其说是明星通过炒作操纵了网民的关注焦点,倒不如说是年轻网民自身的偏好,赋予了这些明星额外的光芒。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今天的年轻人将围观明星八卦当做一种减压手段,倒也无可厚非。但是,面对这种热衷“吃瓜”的风气,我们终究免不了要问:“吃瓜”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为何会流行于网络舆论场?

事实上,打开微博,我们会发现,在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话题上,网民们并不缺乏讨论热情。但细究下去却会发现,关心这些话题的,多是有一定网龄的“老网民”,越是年轻的网民,越显得“出世”“避世”,更关心那些轻松的话题。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讨论的质量因为互联网上戾气的增强而变低,新生代的网民对此难免厌倦,不愿参与其中。有理有据的“君子之争”,逐渐被网络上的暴躁风气“碾压”,许多网民不再将互联网视作一个可以认真讨论、互相说服的空间,而将不同观点的交锋,也时常成为你死我活、谁先把对方骂倒算谁赢的无聊争斗。这种低劣的讨论,自然会让年轻人感到无聊,转而关注那些热闹非凡却无关紧要的明星私生活。

当然,这并非网络舆论应有的正常状态,更不意味着这样的局面没有改善的空间。对于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对各种绯闻八卦充满热情,对年轻人而言,无论如何算不得一种健康的思维模式。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指责年轻人“无聊”显然有失公允,为他们打造更好的公共讨论的空间和平台,显然比指责他们只知道关心明星私生活更有意义。

人民日报:做有信仰的奋斗者

时下,一些青年人感叹,自己整日起早贪黑,奔波不休,拼尽全力进步仍不够快。于是,忙碌反而成为精神的慰藉:朋友圈“晒忙”,论坛帖下“拼苦”。

没有奋斗,无以谈人生。社会高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忙碌本是常态,但有一点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忙碌都叫奋斗,其中差别应是心中是否拥有信仰。只有拥有了真正的信仰,奋斗者才不会迷茫焦虑、徘徊不前,而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信仰是奋斗者的舵盘,于航行明确方向。没有信仰,人生很容易陷入漫无目的的窘境,既感知不到目标,也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往往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或南辕北辙误入歧途。而拥有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便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往哪儿走”,也标定了自身的差距,知道“该如何弥补”。即使雾霭重重,也不会停下脚步;即使暂无收获,也不会气馁放弃。纵使千里万里,终会抵达。

信仰是奋斗者的长帆,于中流之处激发续航动力。出发时大都是豪情满怀的,但到中途很多人便无以为继了。东晋举家北伐的祖逖或可为榜样,船至中流,进退无据,借力无处。众人迷茫间,唯有他毅然击楫中流,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行百里者半九十,信仰的力量,便是给予奋斗者不竭的动力,低潮逆境中,自能奋勇而前。

信仰是奋斗者的铁锚,于风口浪尖牢牢把定底线。船要安全靠岸,需要铁锚下定。人生路上如果丢了信仰,便很难平安落地,检视落马的官员,最初大多也是清清爽爽的奋斗者,但最后无一不是丢失了信仰,扭曲了自己内心,人生自此开始下坠,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古往今来多少事,都在不断证明一个论断:越伟大的信仰,越能激发恢弘的奋斗。愿当下青年做笃定信仰的奋斗者,不迷不惑,步履坚定,迈向实现自我价值和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燕赵晚报:“教科书式让道”如何成为常态

7月22日早高峰时段,四川省遂宁市消防人员驾车通过当地一处隧道去救火时,所有私家车司机听到警笛后,纷纷向行车道两侧挪车,腾出了可供一辆车通行的空间,让消防车优先通过。消防员拍下视频传上网后,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让道消防车”。(7月24日《北京青年报》)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这是广大驾驶员的法定义务,也并不难做到,但在现实中,熟视无睹、拒不让道的情况屡见不鲜,像这样数百辆车集体让道尤为难能可贵。“教科书式让道”应该成为常态,关键是要唤醒公众心中的责任意识。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容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遂宁这起事件中,许多车主都是从后视镜看到后面的车纷纷往两边靠拢,贴近隧道墙壁,于是自己也跟着将车子往边上靠,给消防车让路。相关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相信许多网友在感动之余,也会在心里有所触动,在遇到类似场景时同样主动让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从正面运用“从众心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让“教科书式让道”成为更多人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让“不让道即受罚”成为铁律。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如果因没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而造成后果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处以罚款并记3分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只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不让行的违法成本,才能倒逼广大驾驶员对于特种车的优先通行权产生敬畏。在这方面,消防车、救护车也应配备视频记录仪,提供给警方调查取证。

此外,改革执法方式,少让驾驶员“自证清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车主任凭后面的消防车、救护车警笛大作,就是不敢闯红灯、压实线来让行。按照规定,给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让行而出现的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免于处罚,但需要当事人在接到罚单后,向交警部门提出复议,由警方在调查核实后撤销处罚。一些司机担心复议太麻烦,又害怕万一不能撤销处罚,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老实实地等红灯。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自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违法行为记录资料之日起的十日内,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记录内容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违法行为的证据。”对于因给消防车、救护车让道而发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完全可以在审核时予以过滤,免开罚单。与其事后复议纠错,不如事先主动避错,只有停车让行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教科书式让道”才会蔚然成风。

燕赵晚报:“拍照还是救人”不应是医生选择题

7月14日晚上9点多,武先生将外婆送到山西文水县人民医院,经过检查后,老人被送往心内科的重症监护病房内进行治疗,随后被下达病危通知书。武先生曾4次叫人来抢救,医护人员却忙着拍集体照,表示等拍完照再治,前后耽搁了20分钟,老人没能救过来。对此,文水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解释:因为当时医院要给心内科做宣传册,所以需要照一张集体照。(7月22日 观察者网)

就事论事,既然老人已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那么主治医生就应知道老人病情的严重性。如此情况下,不优先处置老人,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而惦记着去拍照,显然已经违背了医疗规程。更何况,在老人病情再次恶化,家属多次请求的情况下,主治医生反复推托,前后耽搁了20分钟,直至老人死亡。尽管二者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直线的因果关联,但推托延误宝贵的抢救机会和时间,与见死不救没有本质区别,毫无疑问已经严重违背了医疗基本的伦理道德。

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切发生在全体科室人员面前,如果科室负责人甚至是一般的医护人员站出来提出拍照缓一缓,先救人,或许事情就可以避免,然而不但病人的主治医生拒绝家属请求,其他大夫也出来阻拦家属。如此场景,反映出集体对病人生命的漠视,令人心寒,作为医生这种集体无意识显然要比单纯个别医生的医德缺失可怕得多。

事实上,医生拍照与救人从来都不是选择题。救人不但是医疗必须遵循的第一优先原则,更是医生从业的基本担当,还外延到个人的社会生活,比如公共场所急救援手、协助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给予医疗技术援助等,都是医生的责任担当,是处于矛盾关系的参照系,拍照与救人孰轻孰重,根本无须思考。

当然,医生因为职业作息的特殊性,同在一个科室照张全家福,把所有的人集中起来很困难,因此医护人员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从心情上可以理解。但是,机会再难得也得拎得清轻重,大家的时间诚然比较宝贵,但是耽搁了病人的病情,就会危及生命。再说,机会再难得、情绪再兴奋,也不能耽搁正常医疗。如此说到底是本末倒置的选择。

即便最终是出于医院宣传的需要,为了展示科室的医疗实力、服务形象,这么做也是南辕北辙,要知道医疗脱离了基本人性关怀,再高明的技术能力、再先进的设施设备,其实都是无源之水。如此,照出了好看的宣传照片,反而给恶劣的医疗德行立此存照。

广州日报:舌尖上的AI,有没有“妈妈的味道”?

据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今年年初踏入食品业,与某调料制造商合作,凭借从数百万个“数据点”采集的数据,帮助后者“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和预测新的调味组合,从而更快更高效地探索调味领域”。

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色不过是食物的外观,满足食客的视觉需求,而香与味才是食物的精髓所在,也是“老饕们”的终极追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提到,“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

美味的“发酵”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AI深度介入之后,一切或将改变。也许若干年后,美食交给AI操持,分析、合成、调制,美味便诞生了,人们再无须花这么多心思去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了。IBM利用AI探索食品风味,就有这层意思。业界亦有先例:美国一家公司就使用AI技术创造了“生蚝奇异果”这种令人震惊的搭配,这道菜已经成为比利时某餐厅的招牌。

AI能够做到的,远不止这点。比如,智利科学家团队利用AI分析不同食物、味道、口感的分子组成,并复制它们的分子结构,让人工生产的素食品具备肉的味道、口感、气味,从而替代肉制品;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AI分析某种风味食物的生长条件,将这些条件用于其他农作物,帮助这些农作物改善风味;瑞士一家公司凭借AI技术和 DNA 测试推出个性化定制营养指导计划,用户在家就可以对自己的 DNA 采样,并送至监测公司进行分析,从而帮助用户选择科学的膳食。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跃升,它在人类膳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阔、深入,许多场景将超出我们今天的认知。

“食色,性也。”饮食既是人类维系生存的底层需要,也是让人类愉悦的精神需求,AI改善食物品质、丰富味蕾体验,有助于提升人类饮食体验。食物也是人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纽带之一,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AI介入食物领域,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让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和谐。以肉食为例,人类吃的肉越多,地球的资源就消耗越快,AI若能够生产让人类普遍接受的替代品,对于节约资源将有巨大贡献。

硬币的另一面,舌尖上的AI,还有没有“妈妈的味道”?中国人对食材的要求,第一条就是真材实料,它不仅是味道保证,更是一种饮食伦理,AI打造的食物或调制的味道,即使能够欺骗味蕾,能不能过食客的心理关,还是一个问题。尤其是粤菜,对食材鲜味有极致追求,AI想“攻陷”谅非易事。再说开去,连吃个饭都被AI弄得面目全非,体验究竟是美妙还是糟糕,仍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AI干预人类生活应该有个度,以防过犹不及。

钱江晚报:“职业假笑”,你的笑料别人的伤口

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拿到放大镜下审视的,你的有趣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苦难。一个社会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换位思考,才能更理性地对待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据本地媒体报道,这两天,因为一段视频,“职业假笑”迅速上了热门话题榜。视频的主角是宁波一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因为在向驾驶员递出票据时露出了机械式的微笑,被车主拍上网,并引发了热烈讨论。据悉,被嘲讽的收费员已经报警。

正如网友所形容的那样,笑容的确很机械,程序化,可是仔细想想又能理解,任何一个人身处这样一个岗位,长年累月,面对一辆接着一辆过去的车子,司机,机械化重复性的劳动、枯燥单调的工作节奏,他的表情有时难免僵硬。这有什么可质疑的呢?道德化的指责并不适用。

何况,高速公路收费公司一般都规定有一套迎送流程,包含各个手势动作,必须要做到。比如,有些公司就规定,经过的每一辆车子,收费员都要至少微笑两次,一次是迎接,另一次是送行。可想而知,面对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收费员一天得微笑多少次。这个略显机械的笑容至少表明,高速公路收费公司对微笑服务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收费员的执行也是不折不扣的,这里面的诚意相信不带偏见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前一刻被骂哭,后一刻还得微笑”,看看他的同行的这句话,就大体上能品味出其中的不易。

职业式的微笑也不是收费行业独有的,我们周围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微笑,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职业保护,是情感的一种屏蔽。否则,一天到晚陷于单一的情绪中,再坚强的人也难免落下心理疾病。

这个道理并不难弄明白,从这个角度说,将这样一段视频拍下,放在网上,不考虑其背景或者成因,很容易引发过度解读,而这种质疑对当事人而言并不公平。这次,因为“职业假笑”引发的风波,大多数人持理解宽容的态度,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发出了冷嘲热讽的声音,对当事人构成了伤害,收费员甚至接受了心理疏导。可见,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拿到放大镜下审视的,你的有趣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苦难。一个社会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换位思考,才能更理性地对待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有权利随随便便将一个普通人置于曝光台下。记者采访还需要征得当事人同意,何况是民间的这种私底下的拍摄,你一声不吭就给弄到网上去,算怎么回事?而且这种娱乐性的拍摄跟公共利益无关,并不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目前,这个收费员认为他在努力微笑,结果网上出现嘲讽的声音,他不愿成为网红,觉得被侵犯了肖像权,已经报警处理。应该支持这样的维权行为,这个事,虽然尚未造成太过严重的影响,但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面对一些不合法的现象,就应该勇敢地说不,收费员拿起法律武器是不想和稀泥,更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尊严和权利不可撼动,这对社会是有意义的。

钱江晚报:请宽容对待一个受伤的家庭

杭州失踪女童章子欣的悲剧,并没有随着章子欣遗体的找到而告一段落,她的家人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一轮舆论轰炸,充满着话语暴力的意味。

近日,有媒体称,章子欣的家人准备为她举行海葬。相关报道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民对章子欣的家人进行口诛笔伐,发表各种批评意见。比如,有人认为章子欣是在海里溺水身亡,怎么可以为她举行海葬?章子欣的父亲不得不公开回应,表示他从来没有说过这番话。可想而知,这些无中生有的消息,给章子欣的家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尤其是,章子欣遭遇不幸的消息刚传来,她的家人还沉浸在悲痛当中,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网络传言和人身攻击,换作谁恐怕都难以承受。

章子欣的悲剧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许多细节很难不被放大,接受公众的审视。但是,章子欣的家人不光是一起公共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这个事件的受害者,他们有自己的苦衷,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说他们难以经受得起舆论放大镜的审视,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更有权对一些无理纠缠说不。

悲剧已经发生,我们更应抱着同情的态度去看待他们,抱着同理心去更多地理解他们。很多事情,并不是说隔着一个屏幕就能轻易下结论,给出一个干脆的答案。社会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的,很多事情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甚至也没有那么多的因果关系。例如,此前有网民批评,章子欣妈妈为何那么狠心,在章子欣失踪期间来办理离婚手续却跟不肯见她一面。实际上,她妈妈办理离婚手续是事前约定,而且她并没有获知章子欣失踪的消息。

在一些不良网络舆论的关注下,这家人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我看到有记者披露,章子欣的家人,连记者上门时好意炒了几个菜都叮嘱不要拍照,生怕被网民误解。我不否认,网民有对这起案件进行评说的权利,但我更想说,以这种合法的方式去伤害受害者家人是不妥当的。合法的伤害,也是一种伤害。无论是媒体机构还是网上舆论,报道和讨论的前提都应该是事实,而不能纯粹为了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

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习惯对这个世界指手画脚,这是一种舒服的姿势,但不能为了自己吐槽吐个痛快,而加重了这家人的伤痛。生活还要继续,章子欣的家人还有漫长的前路要走。如果有什么可以告慰章子欣的话,我想就是让她的家人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段艰难日子,回归生活的日常。

章子欣的爷爷奶奶因轻信陌生人而付出沉痛代价,但信任本身并不是一种错。信任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质。如果人和人之间完全失去信任,这个社会又何以为继?我们要反思的是,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而不是毁掉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我们尊重原创,因无法查明原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掌握着经济大权,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

前段时间我还见过,就在我们小区门口,男人个很高,女人个很矮,女人为了扇到男人的脸,一跳一跳的,男人也不反抗,就任女人那么扇,起因很简单,就是逛超市引发的争吵,闺女应该读初中了,就在旁边看着,也不拉。

男人已经是逆来顺受了。

秋姐应该不会,怎么说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去年找过我一次,是她买了一套商铺,后来开发商跑路了,大家想成立维权委员会,因为她比较活跃,就一致推荐她当会长。

枪打出头鸟,你会遭到各种力量的狙击,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有一天你会难过,因为还会有内讧。

最关键的一点,这些都是无用功。

跑了就是跑了,我们做止损准备就可以了,至于哭也好,闹也罢,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非就是换点安慰剂。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开发商,就是我们原先办公室所在的房子,我发现苗头不对,我自己重新缴了契税自己去办出了房产证,之前我们在开发商那里预交过一次了。

损失几万块钱,但是,我把证办出来了。

有的被二次抵押了,有的被查封了,关键是你找谁去办证?工作人员都找不到了,各类手续都没有了,房子贬值到了冰点,我至少还原价出手了,要是现在的话?彻底砸自己手里了。

企业做大了,就可以欺负人了。

例如欠我的钱,我让给我写个欠条可以不?

剩余的钱,我已经当丢了。

沉没了就是沉没了,不可能起死回生,关注的越多,越是内耗,至于跟着去闹?

老百姓想的很天真,总觉得有人会给咱做主。

不是所有“头”都不能出,若是好事,例如搞公益活动,你积极申请当个队长,那很好,至少是正能量,而维权这种呢?

每个人内心都带着怨气,看谁都不顺眼。

这天,秋姐又找到我,两口子正在闹别扭,是她一个学生家长给她提供了一个信息,有套房子位置稍微偏了一点,略挡光,但是便宜,同小区已经7千多了,这套房子不到5千,她看中了,老公不同意。

我说,永远记住,机会不会留给外人的,你知道县城有多少家中介吗?你知道有多少职业买房的吗?大家天天就在研究这些机会,咋可能把肥肉落到一个外人手里呢?只要能落到我们手的,一定不是肥肉。

除非,你有一手的尾盘信息,例如阳哥买的那个尾盘,一手信息,同小区6千,他买的那个不到4千,付了5万定金,当天就卖了,加了6万,被谁买走了?中介!

中介买走以后也不办手续,接着再加价卖,这时才会被社会上一些炒房的、淘房的给抢去。

我推测,秋姐遇到的这个尾盘,就是处于这个阶段。

但是若是拿过来也能赚钱,为什么呢?

第一、农村人没住过楼房,不知道光线重要性。

第二、农村人只图便宜。

县城房产的消费主力还是农村进城。

若是用定金作为杠杆玩玩是可以的,至于说你接过来,贷上款过上户,那就太没意思了。

不要轻易接触这些领域。

因为,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属性,我们只是局外人,不可能拿到一手信息。

一旦尝过甜头,就欲罢不能。

阳哥现在全职进入了……(今天还宴请了朋友们,算是公布了!)

你要这么想,什么职业一天能赚6万?

2007年,那时电商刚有雏形,很少有玩淘宝的,电商的主要形式还是货到付款,有点类似电视购物,通过谷歌投放广告。

青岛有个哥们做的特别好。

巅峰期,能用小卡车发货。

但是,他觉得这么赚钱太慢,想再快一点。

学费1万元,教你如何日赚5千……

不用先给钱,先看,后给!

有图有真相,行不行的,至少去看一眼吧?

就是无论有没有交钱,回家后,都做起来了。

当时提供尾盘给阳哥的那个姐姐,原先就是在地产公司上班的,如今?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

她总是嫌我不信任她,每次给我机会我都没抓住,根源性的问题是什么?

有些东西,她看见了,我没看见。

我记得上课时,老师讲到了稻盛和夫,当年要创建一家通讯公司,那时电话还是有线的,他预测未来会有无线电话无线通话这个概念。

他反复地说了两句: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就是今天的通讯场景,他已经提前看到了。

你看,为什么搞直播的都有区域性。

我身边写文章的人不少,有的还写出了一定的影响力,前段时间他们搞了个什么自媒体小联盟,我看合影,至少有半数是以前跟过我的,现在独立山头成大哥了。

不是有句话嘛,你敢写就有人敢看!

为什么身边人会去写作?

在健身房,别人问我,我都说是开书店的。

下一句肯定是问:书店在哪?

谈书店,谈书,都可以,问我利润如何之类的我也编的头头是道,但是我不愿意过多的谈我自己,也不想跟人讨论“懂懂”,没意思,因为有些东西是超过想象力的,不搞文字的可能会把我理解为网红,一天怎么不赚个三百两百的,搞文字的呢?会把我理解为签约式投稿,例如一个字多少钱。(传统作家都是这么赚稿费的)

还有读者在下面评论,哇,一篇文章竟然有好几百人打赏,怎么不要七八百的收入?写文章竟然可以月入两万?

因为,会超出他们的想象力和承受力!

我能告诉他们,一天就可以有2万吗?

他们认为,装B,吹牛B,大SB,反正全是B,然后给扣各类帽子……

那可能又会立刻开始动笔,懂懂能写咱也能写,他写了些啥啊?不就是咱身边健身房这些破事嘛,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八卦,有什么意思?

若有机会,可以咨询一下我身边人。

我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无论故事多么奇葩。

昨天,还跟一位朋友探讨了“奇葩”这个问题,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让我给提意见,我说故事一看就是杜撰的,太平滑就太假,一看就是高中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

他说,我若写这个故事的真实版本,没人信。

我说,写作的本身是催眠,催眠别人的前提是先自我入戏,你认为是真的,读者就认为是真的,另外不要总是照顾那些玻璃心读者,他们活在童话世界里,不要为了迎合他们而丧失真实性,虚假的故事是没有根的,就是同级别于我们的人或高级别于我们的人,都会出戏。

例如,别人会问,你身边咋那么多老板?咋那么多女人?

我本身是个老板,我的朋友能不是老板吗?我那些开大G的车友,哪个没有个三五千万?何况他们还喊我董哥。

我在临沂本地有4800位读者,哪怕有三分之一是女的,也有1000多个,我联系谁,谁不热情洋溢?

所以,我不会因为读者觉得写的太假而去迎合。

那样,反而会失去高端读者。

你要坚信,终究有人懂!

不要非去追求线性,现实是非线性的,线性故事的缺点是过于圆满,有因有果,讲究对应轮回,而现实呢?不是如此的,是跳跃的,随机的,不讲逻辑的。

所以,“我认为是真的”就足够了。

我写了“湖南”与“健美操”之后,健身房一位大波妹联系我,她就有点类似秋姐,很强势,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的,男人发了工资就交给她,男人还是个比较出色的医生,在业内有一定的名气。

大波跟我讲:是不是我自己是小三的缘故,为什么我觉得到处都是小三?

我问,你现在给谁当三了?

她说,我一直都是我老公的三,当了整整八年。

我问,他老婆知道不知道你的存在?

她说,我不知道她知道不知道。

男人是外地的,常年两地分居……

等于在这边跟她过着日子,她要是不说,我都不知道她是个三,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若是按照线性逻辑去分析,这里面有很多的BUG,例如妻子为什么不偶尔来看看?难道真的发现不了任何端倪?

还有一个,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案子,一个很闭塞的小伙突然自杀了,父亲报了警,才知道外面欠了60多万的各类贷款,小伙平时很安静,也读过书,为什么会借这么多钱?

从来没见过对方,也没语音过,也没视频过。

反正就是一个劲的给钱。

最终,把对方抓到了,是个男的。

若是有人写了这么一个小说情节,咱会不会觉得假?

咋可能网恋几年都不见面呢?就是不见面至少也要语音通个话吧?

有兴趣的可以把节目找出来看看,《今日说法》——两面人的生活。

也就是说,写作,不考虑读者的承受能力。

真假,以写作者自己的判断作为标准,我写的是真的,就是真的,读者也会信,我写的是假的,哪怕逻辑再严谨,也是假的。

大部分人都会陷入类似的困局。

写作者还容易进入一个困局,就是道德困局,把自己比拟成了法官,总想审判一些人一些事。

写作有个原则,只描述,不判断。

例如大波跟我表白她是个三,我再规劝上半天,你咋能当三呢?你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去找个男人嫁了,你这样不怕对方老婆来打你吗?

那?她也不会跟我讲的。

她确信我是懂她,包容她的,她才会讲。

我看过一本法国作家写的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要成为一个好的哲学家,必须不形于色,(思维)清晰,不存幻想。一个发了大财的银行家,拥有一种可以在哲学领域有所发现而必需的品质:就是看清问题本质。

马云在“悟”这一方面,要比很多高僧大德的道行还要深。

通俗一点理解这段话,应该这么翻译: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主观地,添油加醋地,一厢情愿地去想象。

再精简一点:超越善恶!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作家,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给大家批注文章,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家一写就写正经了,跟作文似的,看着很华丽,读起来很生涩。

大家都想把文章写的漂亮一些。

总觉得懂懂写的那类文章太水,没深度,这也叫文学?

不信?让懂懂写篇高考作文试试?肯定拿不到高分。

但是,我作为懂懂本人,我很喜欢懂懂的文风,仿佛就是一个人坐在对面跟我说话,很通俗易懂。

我跟身边朋友也是这么讲的,你要怎么定位写作呢?

我是要写给孩子看的,把自己的一些经历、见识讲述给孩子,等我们没有了之后,孩子翻出来爸爸妈妈写的文章……

给孩子讲故事,哪能讲大道理?

要把文风格调降低,跟说话一样,会说就会写,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要打破你心中所有的框框,格式、顺序、中心思想、承上启下。

写作真正的成就感来自哪?

有人是这么描写的:我们自己与这个星球上其他人彼此之间发生通联和交互,互相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纪念,这本身也是我们这一生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珍贵闪光点,是我们拥有生命的重大意义。

有人是这么描写的:我意识到生命的长河太短,而我又如此热爱这个世界,能通过自媒体传递我的想法观点,与很多人产生链接,是有意义的一件事,于是开始写文章,面对大家,哪怕数据不好,也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我觉得,可以描写的更简单一点。

就是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假设,我再写30年,30年后每天有10万人关注,读者层次也OK,我就是最幸福的人,等于每天开一场10万人的演唱会。

所以,我是绝对不会动摇的。

不需要,大家的钱就是我的。

我有梦想,大家会帮我一起实现的,例如我想在我们县城建个书店,可能不需要去融资之类的,我直接开个账户,大家看着捐吧。

你可以调动的系统资源。

钱,作为一种信号,是虚的。它背后可以调动的系统资源,是实的。

一个复杂的脊椎动物有上百种化学信号来控制其生命的机器。

影响力是一种更强的信号。

比钱,更直接,更高效。

大家初写文章会犯另外一个错误,就是总觉得读者智商太低,例如用到了一个专业术语还要把百度摘抄一部分放上去。

你要把读者理解为跟你一样聪明的人。

你不能总是试图挽留所有人,这就如同我问心理学老师,如何幸福?

她说,追随智慧有爱的人,离开不认同的人,不损耗不添堵,直接幸福。

文章可以长,但是不能冗,就是废话连篇,那就没意思了,我写文章就很长,看起来也很水,但是我有个原则,就是每一段都有用。

总试图写长,这样也是错误的,因为你是新人,大家没有耐心在你身上花费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短到三五分钟就可以读完。

写文章,不是把你肚子里的东西输出,你肚子里不会有太多东西,一般人的知识储存量顶多能写一个月,时间再长就白搭了,输出的核心在于输入,就是你必须要有大量的学习,而且是每天都在学习,这就需要你把写作当成一个巨大的工程,伴随一生的。

厚积薄发,越老越值钱。

成年人学东西都讲究速成,例如我媳妇读书时没学过英语,所以她格外崇拜会说英语的人,为此她去东莞待了半年,专心学英语,现在竟然能辅导儿子了,但是她学的英语与课本上的英语是两个概念,发音都不是一个体系,例如C,这个怎么读?

我认同儿子的读法,因为这就是标准教学读音。

老师肯定也是这么教的。

媳妇认为老师教错了……

因为,她学的都是一些日常沟通用语,是情景对话,事实上用到的概率极小,在现实生活中,我这种哑巴英语反而很管用。

我虽然未必会说,但是一听这个单词,或者看到,我就懂是什么意思了,我们在奥克兰机场丢了一个行李箱,老外做事很古板,让描述箱子是什么品牌的,什么尺寸,什么颜色,什么材质,我能听懂一些关键词,那我也可以反馈给他,交流的很顺畅。

若是短期培训班的口语教学呢?

因为,这些复杂的单词没学过,反而会呆若木鸡。

单词+手语,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异域沟通。

缺少对应的底蕴,写文章也是如此,哪怕你现在是零基础,也不要去学那些速成班,会害了自己,因为他们讲述的都是格式套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点类似文案培训班。

咱不这样,咱把学习拉长到10年,慢慢地自学,系统地学。

那如何平衡写作与赚钱的关系?

若是写作与赚钱不冲突。

非常大的关系,一级有一级的水平,这个水平就是财富高度导致的眼界高度与思维高度,文章的本质是文化注射,就是要把你的想法注射到读者大脑里,注射靠的是什么?

意识差是由经济差导致的。

例如香港经济好的时候,我们是听他们的歌,这几年,香港有新歌流行过来吗?

文化永远和经济捆绑在一起,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不可能有强势的文化。

王锐、刘胜,他们俩都是一写就火。

不用太高的财富高度,在县城里是亿万富翁,从0读者到日均1000,也就是半年时间……

不要觉得1000人次/天的阅读量很低,这已经能超越8成作家的传播力了,你知道1000人是什么概念吗?不写文章的人不知道这些数字概念。

那,老作家们没有钱,不是也写的挺好吗?

大部分老作家,都已经没饭吃了。

有的也开通了微博、博客,你看看那访问量,个位数、百位数。

之前我还科普过,就是贾平凹、刘震云、莫言,他们的财富高度远超出外人对他们的猜想。

没有人知道作者的真实身份。

我曾经帮BOSS预约过,也被拒了。

你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牛吗?

有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第一、不需要这些小恩小惠。

第二、能以上帝视角看人看事。

文章为什么写的那么好?

所以,我一直都说,马云是真正的小说家,王思聪也有这个潜力,首先他们站的够高,虽然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又不是同一阶层。其次是他们都是悟道者。

不要把王思聪理解为阿斗。

三国期间在位时间最长,41年。

你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你自己必须足够强大,还要有一流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还不能总顺着读者,要有自己的姿态,你的姿态决定了你吸引什么读者,所有关系就四个字:你进我退。

30年后,可能就稍微懂点他了。

当年媳妇怀孕时,我就在想,若是个儿子就叫董一二,若是个闺女就叫董九儿,我觉得成功要从名字开始,要起个20年后依然很时尚的名字。

我姐否定了,我姐的观点是孩子可能有叛逆心理,你想让他当画家,他非去当县长,若是当了县长,董一二这个名字还合适吗?

不合适!关键是还有人给起绰号:二货!

上次我们几个车友在无人区聊天,聊到了一个话题,就是有什么事今天觉得不可思议未来一定是必然的事。

有车友提到了一个:就是再过几十年,一定有名为宇轩或一诺的大BOSS。

我很喜欢董九儿这个名字。

甚至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准备,包括注册微博、公众号、商标……

昨天我问媳妇《九儿》这首歌好听吗?

媳妇说,滚一边,我在看电影。

听着歌,我想起了巩俐,想起了周迅,想起了高粱地里的那场啪,还想起《红高粱》的开篇: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一个人,把脑子里的想法写了出来。

注射进了所有人的大脑。

更牛的是金庸,例如我们讨论乔峰厉害还是扫地僧厉害,都不过是探讨的金庸脑子里的一个想象而已,整个武侠世界都是他构造出来的。

有生之年,我也要有部属于自己的作品。

………………………………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

}

魄如锋锐利剑,心若清澈琴音——记百里屠苏(第一部分)
明明自诩为苏粉,我却一直迟迟未能写完屠苏的评论。大概因为太爱了,总觉写得不尽如人意。从去年七月到现在,古剑发布已近八月,这个,便算作我对古剑的告别长评吧。

随便说明一下:有网友问:“百里屠苏会复活吗在下一部古剑中?”。在这里说明一下:答案是不会了, 因为晴雪在那段话里已经说了苏苏已经化为荒魂不能轮回然后晴雪也获得了长的生命也不能轮回了!

每次想要写起苏苏,总不知从何处下笔。
这个眉宇间总带三分沉重、坚毅寡言的黑衣少年,是古剑的灵魂,也是我有史以来最爱的游戏人物。
诚然他并不完美,他有很多优点和缺点,可是,那张写满了永不言输的坚定面孔,那些顺从心意而不言悔的行动决断,却每每让我笑中含泪,既感痛心又觉欣慰。

百里屠苏,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侠之大者,不是什么超脱凡俗、高高在上的圣人,只是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十七岁少年。
不平凡是他的经历,平凡的却是他的思想行为。
他有爱有恨,有血有泪,他会喜悦、会愤怒、会冲动、也会冷静思考,甚至他也有弱点、也会败给强大的敌人,然而那颗心却一直坚韧无比,也让他在一步步磨难考验之中强大起来。

韩云溪,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孩,有着其他千千万万男孩子的小毛病,爱玩爱闹,有叛逆心,争强好胜不服输,会说点小谎言,会崇拜看上去很有本事的“大哥哥”,会想法子讨好玩伴却一不小心说错话反而惹恼了人。
是呵,屠苏原本有着平淡温馨的童年,乌蒙灵谷里的族人都待他极好,虽然也有他是大巫祝继承人的关系,可是那些笑容、关心、纵容、赞许,又岂非不是真心?
俄蓝天会笑着给他新鲜的果子尝,俄婶会关心地询问他要不要把脉,静光会想着当上巫祝协助他和大巫祝一起保护大家……
母亲韩休宁虽然待他严厉冷淡,对他要求严苛,可是也曾缝过布老虎给他。即使心中将守护焚寂剑的责任视为第一,也是希望他能够活过来才将焚寂剑灵封印在他体内。
然而,八岁那年,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外人侵入村里,残忍地杀死他的所有族人亲人,就连他的母亲也因守护焚寂而死去。
从此以后,他没有了家园,也没有了亲人。
没有人会笑骂他贪玩,没有人会斥责他任性,没有人会保护他或让他保护,没有人可以与他真心分享喜悦悲伤。

我无法想象当时屠苏的心境……当那个只有八岁的男孩从废墟残桓中苏醒,面对母亲和众族人染满鲜血、已经冰冷的尸骨,怎么叫唤也再无人醒来,心中是何等的绝望悲伤?
而又是何等的不甘心和执着,让那个幼小的男孩一双手慢慢将亲人的尸骨一具具的搬到冰炎洞下,仔细地封存起来,揣着有朝一日所有人还能活过来的希冀?
甚至韩休宁都来不及告诉他焚寂以及相关的一切、乌蒙灵谷世代巫祝的责任,韩云溪已经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守护族人的责任已经不存在了,连村子都毁灭得干干净净;而刻苦修习希望能得到母亲的赞许也做不到了,那张严厉冷淡的眼睛已经永远闭上了。
从此天大地大,却没有他的去处了。

紫胤的出现,成为百里屠苏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后日在虞山芳梅林夜晚,十七岁的屠苏对着阿翔,平静地说出“若不是师父当年相救,我无处可去,说不定早因煞气而亡”,也并非对一直敬仰的师尊的夸大,而真的是辛酸的往事。
韩休宁虽然将他复活,却也在他体内埋下了毁灭的种子——无法抑制的煞气。
紫胤“救”了屠苏,不仅是收养了孤苦无依的他,更是教会了他为人处世之道。若无紫胤,一个满脑子怀着复活母亲族人的执念的孩子、一个眼里染上刻骨仇恨的孩子,体内又封印着凶悍的邪煞之力,就此放任他游历于人世间,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不忍去想象另外一个没有遇到紫胤的韩云溪……于是,我只能万分感激紫胤的收留,有了紫胤,才有了日后的百里屠苏。

紫胤教会了屠苏什么,游戏中并没有详细地刻画出来,可是没有关系,屠苏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背后都可以看到紫胤淳淳教诲的影子。
紫胤对屠苏是极好的——不在于对他温言细语、维护关照的“好”,而是在于教会他善恶是非、做人之道的“好”。
屠苏敬仰师尊师兄,友爱阿翔师妹,从不污言秽语;不轻浮不狂妄自大,能自我反省。
他虽然念念不忘刻骨深仇,却不会因为无法报仇便欺凌弱小、滥杀无辜而达到自我满足。
他有气量,能容忍别人态度上对他自己的不敬和辱骂,却断断见不得旁人言语辱及他所在意之人。
为保护重要之人,他会刻苦修行却从不夸耀,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毫无怨言悔意。
种种言行,述不胜述。紫胤,是真正的长者,为师之道炉火纯青,由不得人不敬重景仰。

屠苏身上有许多美好的品质……
譬如他处事态度冷静,三思而后行;
譬如他心性坚毅,不轻易屈从言输;
譬如他嫉恶如仇,是非分明,绝不纵容姑息恶徒;
譬如他相信自己,从不软弱卑微;
譬如他不愿以谎言欺骗朋友,宁愿明白地说出自己不能说;
譬如他本性善良,绝不会因一时喜怒便滥杀无辜;
譬如他从不仗着武力欺凌弱小;
譬如他面对坎坷不幸的真相,也会很快接受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会逃避或怨天尤人;
譬如他意志力坚强,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可是这些也只是平凡的人性,无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也好、相信人性本恶也好,屠苏表现出来的性情,在这世界上绝非看不见听不到。
屠苏更不是什么完美无缺的假人,他也有许多缺点……
譬如他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行事果断极少听从他人之言;
譬如他太过骄傲孤僻,虽然不至于狂妄自大,却也导致他不愿轻易受人恩惠;
譬如他自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即便被人误解,也不屑费口舌自辩;
譬如他不喜委婉客套,说话直白容易得罪人,而且显得态度倨傲专断;
譬如他对陌生人总是防备警惕,不愿轻易接受他人的善意;
譬如他并不擅长阴谋诡计,导致他被欧阳少恭算计了一场。
这样不完美的屠苏,只是一介凡人而已。
可是,他此一生,坎坷不幸,绝不平凡。也许正是因此,才造就了这一缕历经风霜却始终散发着灿烂光辉、历经绝望黑暗却始终保持着纯净清明、独一无二的灵魂。

八岁便已经丧命,逆天复活之后却因体内封印的煞气,注定此生短命……甚至,连死了也得不到安息,煞气会吞噬他的尸骨,将他化为邪魔。可若是解开封印,他也会在三日后便化作荒魂,永无转世之可能。
进退都是无望的绝境,不过才活了短暂的十七年,未及弱冠之龄,许多美好事物还来不及经历,便已生机断绝,上天何等残忍!
屠苏但凡心中有一点阴暗,也许便会想要报复社会,这种“看到他人不幸自己就好受”的自私想法并不少见;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连一点想法都没有。
甚至最后,他选择了解开封印,除掉欧阳少恭,救下千百苍生性命。而付出的代价,便是魂飞魄散,百里屠苏永远不复存在。

舍己为人,为的是一群陌生人、甚至包括那些畏惧你厌恶你的人,若换作你,可做得到?若非圣人,谁能做得到大公无私?
屠苏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想救的,要救的,不仅是那些他素未谋面的无辜百姓,也包括了他的亲友同伴,他所珍惜所重视的人。
不除掉欧阳少恭,迟早欧阳少恭会一个个杀害他所在意的人。因此,手中有剑,方能保护珍惜之人;而心中有爱,方能舍身成仁、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

屠苏对心底真正亲近之人,是极好的。
幼年丧母、失去家园,体内煞气又让他在天墉城受尽白眼;因此屠苏自认不祥,不愿意轻易接纳其他人,然而,一旦被他放在了心上,他的态度却是真诚不疑、尽心维护。

比如阿翔,他从未将阿翔视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物,而是真心照顾爱护。
阿翔被人嘲笑,他会恼怒生气,甚至会恫吓威胁那些说阿翔坏话的人;阿翔贪吃,他纵使担心阿翔会继续胖下去,却也不愿拂逆了阿翔的意思。
他懂得尊重阿翔的意愿,不因身份而别。翻云寨中阿翔对着妖物尸体馋嘴,他虽阻拦,却仔细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吃;花满楼他将阿翔托付给瑾娘,也对着阿翔耐心解说为什么这么做。
因此,在青玉坛惊变中,阿翔会奋不顾身地狙击欧阳少恭,只为屠苏被欧阳少恭所伤;而屠苏也会在阿翔受到重创后,心中怒恨汹涌、以致于煞气发作。

常见人叹屠苏傻,竟在红玉几次三番提醒之后依然选择对欧阳少恭毫无怀疑。可是若去细想,为什么屠苏在欧阳少恭并未翻脸无情之前,始终不去怀疑欧阳少恭?
非是不能,而是不愿也。
欧阳少恭几番赠药相助,不辞辛苦奔波寻找玉横碎片,屠苏在心中已经视他为友——既是朋友,屠苏如何愿意无缘无故地去质疑对方的真心?
一如后日在祖洲,屠苏虽然答应悭臾不能说出实情,却也不愿意谎言欺骗询问的兰生晴雪等人。他只能略含歉意地说,“绝非有意隐藏,但确有原因无法言明”。
朋友相交,贵在坦诚。屠苏不是傻,只是诚心以待而已。
他这番真心,即便有欧阳少恭弃之如敝履、反为利用算计,却也有晴雪兰生红玉等人真心回报。
红玉本是奉紫胤之命照顾他,却逐渐视他为亲人,真心相待;兰生一开始看他不爽,几番斗嘴嘲讽,却在结局为他的生死安危担忧愤慨,倾力相护。
而晴雪,始终对他不疑不变,相信他不是杀人凶手,从不质疑他的决定。
一路同行的同伴尚且如此,配角之中更是少不了关心他、诚心待他的人。比如向家兄弟,真心希望他去蓬莱国能够平平安安回来,再为他摆酒庆祝。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屠苏为人如此,叫人如何能不怜不敬。

屠苏不是什么满腹经纶、惊才绝艳的书生,却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他不欺暗室,面对出浴后半裸的晴雪做到了非礼勿视,会正色说“男女夜深共处一室终是不妥”;他不贪小便宜,自认对襄铃并无救命之恩,不愿以恩人居之。
君子重诺,他许下承诺便绝不反悔,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便会做到。答应悭臾不告诉旁人悭臾的存在,即使面对朋友也不曾泄露半分;答应欧阳少恭寻找玉横碎片,而次日便开始执行任务,即使欧阳少恭离开了队伍,也时刻记挂在心上。
唯一令人心酸的“负约”,便是他未能遵守“平安回到天墉城任职执剑长老”的三年之约。然而,我无法去责怪他半分,当时那个情景,若不答应,便绝了陵越芙蕖的最后一丝希望。双方都不是不知道,这只是空头承诺,然而,有这个约定,就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仿佛总有一天,那个清癯的黑衣身影便会从远方归来。
屠苏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相信,若有半分生机,他一定愿意活下去,只是,天不佑人罢了。

他不是大侠。一直好奇那些小说中的“大侠”,每每助人之后分文不取,究竟是从何而得来存活的银钱,而且纵容百姓受人恩惠却不思报答,又岂是好事?
屠苏便非如此,他活得很实际,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然而,他不会去接下那些伤天害理的任务,只会在助人的同时收取报酬。
他并非那种忧国忧民、恩泽万方的侠之大者,然而若是路见不平,他也不可能袖手旁观。此亦是人之常情,毕竟他有善恶是非观,见到无辜百姓被残害,自然不可能不出手相助。
他会因为玉横夺人魂魄的残忍作用而皱眉,会去秦始皇陵拯救被青玉坛当作祭品的儿童,会阻止欧阳少恭使用玉横之力带来沿海灾难。
但他绝不迂腐,并不视所有妖类为邪魔,人有恶人,妖有善妖。或许,这有他本身便被视为异类的缘故,他已经深受其苦,又怎会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对恶徒不会宽容不会耐心教化,翻云寨中那抹黑发黑影一身杀气,长剑染满鲜血,眼中并无半分温情,面对几日之前尚是人族的山贼亦毫无犹豫,怎能不让陌生人心生畏惧,方兰生皱眉不满。
这个孤僻倔强、心智坚定的少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处事果断,绝不拖泥带水,该狠的时候毫不留情,该忍的时候一语不发。
甚至他的举止行为,已有些脱离世俗规则——他是真心敬重师尊师兄,却又不愿听从他们回去天墉城,在旁人眼中难免被视为离经叛道;他不惜与陵越动手也要反抗到底,明知这么做是要“请罪”依然强为之;而面对紫胤,他自知不敌,便明明白白说出了不愿意回去门派,以理劝之、以情动之,逼得紫胤不得不让步。

百里屠苏这个人,性情极其复杂,绝不可一言概之。
若说他冲动——可他凡事三思而后行,绝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比如被囚禁于铁柱观地牢里,他判断周围情况后,决定按兵不动,等待朔日夜晚才破牢逃离。岂非心性坚忍,头脑冷静清晰?
若说他冷静——可他被戒律长老冤枉为杀害肇临的凶手,就任性地私自下山,若说他半分不知这样会更显得他心虚,想来也是不可能的。
若说他木头脸——可他对着晴雪告白的时候会脸红,在得知是自己害襄铃失去尖尾巴时会尴尬无措。
若说他情绪外露——可悭臾却微微嘲讽他“惯于将惊惶悲伤压抑在心”,而他素来不喜谈论自己的事情,总将那些悲伤的往事隐忍在心底。
若说他宽厚大度——可他面对天墉城弟子辱及师尊的言论,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甚至厉声恫吓;面对琴川捕头称呼阿翔为肥鸡,他拔剑威胁,说事不过三。
若说他气量狭窄——可晴雪对他说在天墉城弟子身上放了跳跳,他第一反应是“解药拿来!”。他虽然出手抵抗天墉城弟子的追捕,却始终不曾真正伤人性命。
若说他狠——可他放过巽芳,并未把对欧阳少恭的仇恨报复在巽芳身上。面对利用算计害惨了他的欧阳少恭,并无恶语痛骂,也并未用巽芳来威胁欧阳少恭的阴险手段,而是凭一己之力击败欧阳少恭。
若说他不狠——可他在翻云寨斩杀妖化山贼、在水下铁柱杀死狼妖之时并无半分犹豫迟疑,因为妖化山贼害人,而狼妖亦出言要害死他的同伴亲友。
这样的屠苏,这样一个明明有着许多优点缺点的少年,这样一个有着普通人的复杂人性的少年……却又偏偏如此的耀眼,如此的独特无双,叫我如何能不爱。

爱极了屠苏心中坚守的原则……也爱极了他的倔强不屈、他的冷静从容、他的隐忍、他的冲动、他的果断、他的狠与善……种种种种。
可他实在,太不为自己着想了。
是何等的倔强,何等的不愿屈从命运……让这个少年想着要逆天而为,复活自己的母亲族人……可是偏偏又在希望尽数落空后,丝毫不怨上天,也丝毫不将愤怒发泄在其他人身上,只是自责自省。
是何等的坚忍,何等的责任感……让这个沉默的少年,宁愿换得魂飞魄散的结果,也不愿意让自己和欧阳少恭的恩怨牵连到所在意之人。他是真的,不想欧阳少恭伤害任何人,不想师尊插手,不想同伴再被牵连,不想江南数城百姓再遭受类似疫病的灾难。
他明明体内有凶悍煞气,催动煞力又会使他力量增强数倍,却始终不曾凭此作乱,压抑着这份力量,不愿狂性大发伤害无辜世人。
他明明知道渡魂之术或许可以让他活下去,眼前的欧阳少恭便是成功的例子,可他宁愿化作荒魂,也不愿害其他人之性命来成全自己的活命。
他明明历经诸多磨难,历经算计欺骗,却始终不曾心性大乱,不曾仇视所有人类,保持着一份纯净清澈的心灵。
他一生坎坷,幼年被母亲当作封印焚寂剑灵的容器,造成了他注定毁灭的命运,却能够做到不怨不恨。
他为旁人付出性命,却始终不曾夸耀半分,不曾心怀不甘不满。
他说,只求亲手选择怎么去活,他日遇事,亦不言悔。
他说,心之所向,无惧无悔!愿求仁得仁,复无怨怼!

记得主题曲《剑魄琴心》的介绍里说,“如利剑般锋锐的少年,如琴音般清澈的灵魂”,若非百里屠苏,又更有何人当得起如此形容!
他如出鞘的利剑,美丽炫目,光华绚烂;又如泠泠琴音,纯净透澈,不含杂质,若涓涓溪水。
仿佛连上天也容不下这样的人,注定他只是如同那昙花一现,风华已逝,空凭后人悼念,只留下一个永不言悔的传说。

他不是太子长琴,太子长琴不过是他的一缕影子。
他是韩云溪,或叫百里屠苏,对我来说,毫无分别——他只是他自己。
不管作为谁而活,他都只是做了他自己。
举世无二人的百里屠苏。

若无古剑奇谭,便无百里屠苏。可若无百里屠苏,古剑奇谭便不会是现在的古剑奇谭。
剑魄。琴心。在我心中,剑魄是他,琴心亦是他。
他既已随风而去,便只留下琴心剑魄今何在的叹息。
君子如玉,温润坚韧,无畏无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同的书值得看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