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结婚不脱裤子打一城市名字是什么?

接亲——上婚车——到饭店——举行仪式,这一过程中,新娘穿白色婚纱,新郎穿西装。 举行完结婚仪式就该宾客开席了,这时新娘去换衣服,一般换旗袍、唐装或者晚礼服。 散席了以后,新娘换上一套红色喜幸的套装,这套衣服最好是上班也能穿的那种 ,不太夸张的。 前两套衣服一般就只穿这一次,以后穿到的几率很小。。。 最后一套可以在婚后上班时穿,新娘子嘛,总得有点喜幸气~~~ 另外还可以在准备一套闹新房时穿。 新娘就去把婚纱脱掉换上晚礼服,开始敬酒。 如果时间允许,期间可以再换第二套礼服,然后很多新娘还会再换旗袍或唐装。 当婚宴差不多快结束时,去换上便装。这时可以欢送宾客,然后开始闹洞房。我 便装最好是穿裤子,不要穿裙子,因为闹洞房时会要你做很多动作 的,如果穿的是裙子,又比较短的话,那么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走光的了,而且这

通常至少准备四套衣服,举行三次仪式,酌量增减
一、迎新娘:齐地白纱,在女方家里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如开门,抢椅子,吃饭,拜别父母等。
二、拜天地,交换戒指,证婚人颁发结婚证书之类,也就是新娘接到男方家里时举行的仪式,仪式完了之后入洞房换旗袍然后开始闹洞房
三、闹过洞房之后大家一起去饭店,新娘新郎在饭店门口迎宾,此时仍穿旗袍,同时在举办酒宴的大厅里播放婚纱照的电子相册,迎宾结束后换好长拖尾的婚纱举行仪式,交杯酒,点蜡烛,切蛋糕之类,然后开席,新娘换衣服,将拖尾婚纱换为晚礼服或敬酒服,出来敬酒
四、婚宴结束,婚礼结束
另外,我们这边是当天下午回门,一般回门的时候都是穿旗袍,至少也是大红色的衣服,这个各地风俗不是很一样了。

新娘子你好!呵呵,首先恭喜你哦,要做新娘子了,是件幸福的事情!我结婚的时候是那照片的时候选的婚纱,因为如果选晚了可能会被别人选了,你就没法选到合适的了。我当时穿的婚纱,然后自己做了一套旗袍一套晚礼,做这两套衣服一共用了两周,我觉得你还来得及去做。如果你身材很娇小的话穿旗袍很漂亮的!闹洞房的时候千万不要穿婚纱,一般婚纱都很露,最好穿紧身一些的,比如旗袍或者其他的。如果有婆婆在身边的话可能你会受保护,呵呵,毕竟长辈面前要收敛一些,不过怎么说呢,结婚就是图个热闹,闹也是好的。祝你幸福哦!

做伴娘要穿的衣服,以浅色系、小礼服类为好。
浅色系包括粉、绿、紫、蓝、黄等。
特别需要避免正红色和白色,以免跟新娘撞色。
颜色最好事先跟新娘和新人父母沟通,
在中国绝大部分地方,婚礼绝对不能穿黑色,
还有些家庭规矩很多,连黄色蓝色都不好穿,
因为黄意味着婚事“黄”了,蓝跟“难”谐音。
问清楚了比较不会出纰漏。

款式视季节而定,夏季连衣裙、旗袍;
春秋厚款连衣裙或针织衫、衬衫配裙或裤;
冬季短一点的呢子外套,做事方便,
里边穿一件大方的毛衣,空调房间穿。
婚礼是个庄重的场合,特别时尚的款式不要穿,
鞋子方面最好也别穿靴子,不过凉拖倒无所谓,
连有小跟的人字拖都已经可以登大雅之堂了。

如果买旗袍的话,杰布唐林、荣萍、陶玉梅都有不少选择,
尤其陶玉梅常常有打折款,98就可以买件不错的了。
如果买小礼服的话,南京有很多婚纱礼服店,都可以定做,
一件短款也就100出头,具体地址可以到西祠去搜。

做伴娘要做的事情,视新人一天的事项安排而不等。
全套的程序是:上午接亲,下午外景,晚上晚宴,宴后闹洞房。
如果有任何一项省去,伴娘都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既然是伴娘,那么都是跟新娘待在一起的,所有的工作目的
就是为了替新娘着想,帮她实现完美的一天。

接亲是新郎来新娘的娘家把新娘接去婆家,一般是要经过闯关的,
伴娘和新娘一起关在门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节目,
什么脑筋急转弯啦要求唱歌做俯卧撑啦之类的问题,来刁难新郎,
顺便赚取红包,当然这种红包往往都很小,主要就是为了凑个热闹。
开门后,伴娘要替新郎新娘端茶,让他们给父母敬茶;
给新郎新娘端甜汤,让他们喝了甜甜蜜蜜。
出门时,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等娘家人背新娘下楼,
伴娘要跟在新娘后面,整理她的衣服,避免走光,
必要的时候还要帮忙托一托,免得掉下来……
按很多地方的规矩,新娘从出娘家门到进婆家门,脚不可以沾地,
所以如果中途要站在地上休息,脚下要垫两条糕,
所以伴娘要切记出门时带上这两条糕。

外景一般是到公园或风景区,伴娘要为新娘做一些拍照的准备。
晚宴时新娘会换造型,伴娘要跟着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所以伴娘最好随身带一个化妆包,以下东西随时都有可能用到:
湿纸巾、棉签、小粉饼、唇彩、别针、皮筋、小发夹、防晒霜等,

晚宴开始前伴娘要跟着迎宾,可能会保管红包,
没写字的提醒写上名字,晚宴结束后交给婚礼上专管礼金的人员。
因为晚宴时基本没时间吃东西,所以伴娘最好提前垫垫肚子。
晚宴上有些节目需要伴娘伴郎出现,比如撒花瓣递戒指送交杯酒;
新郎新娘敬酒时伴娘要跟着倒酒,必要时还要挡挡酒;
南京的规矩是婚礼晚宴上不闹新郎新娘而是闹伴娘伴郎,
所以伴娘要做好准备,方便的话在敬酒的时候换上裤装。
闹洞房有的地方的规矩也是闹伴娘伴郎的,
如果怕麻烦可以打声招呼提前溜掉呵呵。

总之呢,做伴娘最需要的是能说会道、察言观色,
最好还有一定的酒量,记住时刻保持笑容:)

好多次看见有人问,做伴娘要干吗,要穿什么,等等。
以我做伴娘、给人结婚帮忙以及自己办事的经验,简单回答几句吧。
如果你做伴娘只是随便去混个红包,当然可以不看;
如果想做好,最好精心地准备一下。

做伴娘要穿的衣服,以浅色系、小礼服类为好。
浅色系包括粉、绿、紫、蓝、黄等。
特别需要避免正红色和白色,以免跟新娘撞色。
颜色最好事先跟新娘和新人父母沟通,
在中国绝大部分地方,婚礼绝对不能穿黑色,
还有些家庭规矩很多,连黄色蓝色都不好穿,
因为黄意味着婚事“黄”了,蓝跟“难”谐音。
问清楚了比较不会出纰漏。

款式视季节而定,夏季连衣裙、旗袍;
春秋厚款连衣裙或针织衫、衬衫配裙或裤;
冬季短一点的呢子外套,做事方便,
里边穿一件大方的毛衣,空调房间穿。
婚礼是个庄重的场合,特别时尚的款式不要穿,
鞋子方面最好也别穿靴子,不过凉拖倒无所谓,
连有小跟的人字拖都已经可以登大雅之堂了。

如果买旗袍的话,杰布唐林、荣萍、陶玉梅都有不少选择,
尤其陶玉梅常常有打折款,98就可以买件不错的了。
如果买小礼服的话,南京有很多婚纱礼服店,都可以定做,
一件短款也就100出头,具体地址可以到西祠去搜。

做伴娘要做的事情,视新人一天的事项安排而不等。
全套的程序是:上午接亲,下午外景,晚上晚宴,宴后闹洞房。
如果有任何一项省去,伴娘都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既然是伴娘,那么都是跟新娘待在一起的,所有的工作目的
就是为了替新娘着想,帮她实现完美的一天。

接亲是新郎来新娘的娘家把新娘接去婆家,一般是要经过闯关的,
伴娘和新娘一起关在门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节目,
什么脑筋急转弯啦要求唱歌做俯卧撑啦之类的问题,来刁难新郎,
顺便赚取红包,当然这种红包往往都很小,主要就是为了凑个热闹。
开门后,伴娘要替新郎新娘端茶,让他们给父母敬茶;
给新郎新娘端甜汤,让他们喝了甜甜蜜蜜。
出门时,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等娘家人背新娘下楼,
伴娘要跟在新娘后面,整理她的衣服,避免走光,
必要的时候还要帮忙托一托,免得掉下来……
按很多地方的规矩,新娘从出娘家门到进婆家门,脚不可以沾地,
所以如果中途要站在地上休息,脚下要垫两条糕,
所以伴娘要切记出门时带上这两条糕。

外景一般是到公园或风景区,伴娘要为新娘做一些拍照的准备。
晚宴时新娘会换造型,伴娘要跟着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所以伴娘最好随身带一个化妆包,以下东西随时都有可能用到:
湿纸巾、棉签、小粉饼、唇彩、别针、皮筋、小发夹、防晒霜等,

晚宴开始前伴娘要跟着迎宾,可能会保管红包,
没写字的提醒写上名字,晚宴结束后交给婚礼上专管礼金的人员。
因为晚宴时基本没时间吃东西,所以伴娘最好提前垫垫肚子。
晚宴上有些节目需要伴娘伴郎出现,比如撒花瓣递戒指送交杯酒;
新郎新娘敬酒时伴娘要跟着倒酒,必要时还要挡挡酒;
南京的规矩是婚礼晚宴上不闹新郎新娘而是闹伴娘伴郎,
所以伴娘要做好准备,方便的话在敬酒的时候换上裤装。
闹洞房有的地方的规矩也是闹伴娘伴郎的,
如果怕麻烦可以打声招呼提前溜掉呵呵。

总之呢,做伴娘最需要的是能说会道、察言观色,
最好还有一定的酒量,记住时刻保持笑容:)

最后,鉴于伴娘一天的辛苦,
新娘一般会给伴娘准备一个大大的红包,

郑州结婚有什么风俗规矩? 作者:木舒克 浏览次数:14 发表于: 09:23 【大 中 小】 订婚了,准备年底结婚,老公是郑州人,我是开封人,两家对结婚地一些风俗规矩都不太懂,下一步该准备什么,比如结婚前男方家要买什么,女方家要买什么.婚礼头天晚上要不要到新房.结婚当天有什么规矩等等吧.哪位了解,详细讲讲.万分感谢.
新娘头天不能去新房 但是有没有结婚头天晚上去装扮新房,铺床啥地 我记得我朋友结婚地时候 我就跟着去了 好像还要在床上放枣 花生什么地
一般按男方地风俗办,只要热热闹闹地就成
有一点要注意:结婚前天晚上是不能去新房地,我估计全国都一样,呵呵
男方买房子.女方买嫁妆.也就是家具电器.
结婚戒指,礼服.婚纱照.红包准备好.伴娘一个.
放枣花生啥地有地是直接放在盆里端过去地,有地是结婚当晚撒在床上地~不必定~
= = 这些事你们家老头都不知道地么?该请个附近懂点儿地人啊~
要知道这种事情就算相隔很近地村与村之间也是有区别地.没有特别地规定.
男方家当然是要买房子啦..这还用问?女方家就是买嫁妆啦.家具电器等等日用地啦.结婚前一天新娘子是不可以去新房地,必需在娘家....
结婚当天新娘要早起做头发穿戴整齐,赶到新郎来接前要弄好一切在屋子里等着.婚礼必需在结婚当天中午十二点前结束...如果不在中午十二点前结束婚礼是不吉利地...
新娘当天要早起在娘家等着新朗来接,这时候什么都不可以吃哦.什么都不能吃.只能吃饺子.但是吃几个我忘了,但是是有数地,不是单数就是双数,你回来可以找懂地老头们.新朗来接了,要和新娘一起拜新娘地二老,然后二老发红包,然后就是跟着新娘地端盆儿地,压轿地,提鞋地,都要选用小小孩,可以是娘家亲戚家地小小孩,表弟表妹啦什么地.盆儿里面放地是象征吉祥啊有好地寓意之类地东西,具体地可以你们周围人家儿地,我记不大清楚了,新娘上车时要换上绿色地鞋子,这样到了婆婆家才不会受气,也就是之前说地提鞋地小孩帮新娘子换,记住鞋子穿好不能沾地地,直接伸进车里.然后车就可以开走了,压轿孩是一对儿地,要坐在新娘新郎身边,也就是同一辆车上.【在新娘在娘家期间,属相和新娘相冲地亲戚小小孩一律不能出现,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这么规定地.直到新娘子被新郎接走了才可以跟去新郎家.】我记得我表姐结婚地时候,车子开到十字路口就要扔一包红布包地烧饼和红包,红包里可以是毛钱,或者是白灰.如果路人去捡,也讨个喜气.不过我表姐和表姐夫是一个城地,很近.你们那么远,就算了,十字路口太多.后就是到了婆家了,这时候地婚礼才是正头戏,由司仪主持拜天地啦,男方家父母发红包啦,什么各种趣味活动啊,夫妻咬苹果啊.然后就是入洞房咯,家眷什么地可以跟进去热闹热闹,把之前准备好地一些东西安放一下,比如象征性地盆儿啦,箱子啦什么地.然后差不多就是去吃宴席了,新娘要换身衣服,一般是红色旗袍,出来和新娘一起给来宾敬酒.然后就可以随意啦,大家就可以各自散了,如果是年轻人,比如新娘新郎自己地朋友同事,晚上还可以去闹洞房,热闹热闹,然后就各自回家,新郎新娘累了一天就可以独处啦.三天以后新娘可以回家探望一次.
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规矩我都没说到呢,比如新娘出嫁地时候腰上要缠一百根针啊.还有新娘新郎身上披地绸缎要几段,颜色啊什么地.我说地是全中式地,不是西式地,新娘新郎都穿汉服地,不穿婚纱西服,然后新娘出门地盖头千万不能掀开,换鞋地时候也只能撩起一点点看清楚穿好就好了.不能让大家看到,到了新郎那里拜完天地,司仪可以说交换定情信物,耳环戒指什么地,都是金地,当然现在流行钻戒,然后才可以掀开盖头....
好多规矩啊..希望你还是可以找个人好好.
中间路上还有人拦路要钱过路费呢..可麻烦.
毕竟一生一次地大事.还是弄得热闹喜庆点好啊.
什么规矩 不规矩啊 两家老头在一块商量下吗 就按双方地风俗办 也不能指定按哪里 对吧 结婚前天晚上是不能去新房地

一般的结婚都要准备三套衣服,一个是婚纱,是从家里到酒店,以及在酒店迎宾和行礼的时候穿的;第二个是礼服,是在酒席中间敬酒的时候穿的,一般可以是中式的礼服,如旗袍等,也可以是西式的晚礼服之类的;第三个是套装,是在酒席以后送客的时候包括晚上闹洞房的时候穿的,需要比较方便一点,所以一般是...

新娘敬酒的时候可以穿丝质的礼服啊或者旗袍,颜色尽量选红色的,如果闹洞房都不用再换。婚后的三天衣服都不要重复选喜庆一些,要不就选亮色些的.新郎结婚当天要穿长袖不要短袖哦,不过各地风俗不一样,也有地方不讲究这个。

大连的结婚一般是早上男方及婚车车队到女方家接娘家人,在娘家要吃过饺子(饺子馅可能有各种味道,酸甜苦辣)后,在床上帮新娘穿好鞋子才让出发,中间可能会遇到一些讨喜的小“刁难”(因娘家的讲究不同也可能没有),然后车队会选择一条有比较好风景的路线向中午婚宴所在酒店行进,过程中有录像,到酒店后举行仪式然后各桌敬酒(从娘家桌开始),一般开席时间为12点以前,酒席一般在一点半到二点结束,然后是摄影师及新人及相关好友同事,陪同去商量好的风景秀丽的公园或地方录像,晚上回新房之前,一般在新房附近选择自己满意的饭店答谢一下全天帮忙的主要人员,如伴郎,伴娘,摄像照相,如果晚上有朋友或同学闹洞房,也一并请了,吃过饭,闹洞房的与新人一起到新房,闹洞房是不准超过午夜12点的。你可以找一家专业的礼仪公司,他们会帮你安排。

冬天结婚穿什么衣服保暖又喜气呢?很多人准新娘会选择在冬天的时候结婚,那么冬天结婚穿什么衣服呢?绿盒子马上和你你一分析分析冬天结婚穿什么衣服吧!婚纱一般是可以在照婚纱照的地方租的,不过如果你的经济比较宽裕的话也不排除买一套婚纱,不过感觉总是有点奢侈。正规的婚纱店在冬天的时候都会有白色的毛皮披肩一同出租的,很漂亮的,所以不必担心上身会冻着。至于下身就更不怕了,婚纱下身是有好几层的,风吹不进去,所以如果怕冷可以穿上保暖的裤子,反正也看不见。至于款式那就要看你自己喜欢了,看合不合你的身材,还有你希望结婚当天是要做可爱的新娘,还是优雅的新娘还是别的味道,不同的味道决定了不同的婚纱款式
冬天结婚穿什么衣服之便装篇:
便装是应该在结婚之前就选购好的,应该放在结婚的新房里,方便从娘家出来后换上,穿的便装应该以红色为主色,就算不是全红,也应该以红色为主色调,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新娘。可以购买质量上乘的大衣,里面不要穿套头的那种毛衣,应该选拉链的那种,因为套头毛衣会把发型和妆弄花,下面配上裙子和靴子就可以了,便装可以简单一些。冬天结婚穿什么衣服之礼服篇:
剩下的是晚礼服,晚礼服也是可以在婚纱店租用的,...

结婚时穿衬衣,休闲裤,休闲鞋不可以!

婚礼当天该准备几套礼服比较好? 收藏 到收藏夹 到"我的收藏" 发布商家: 简单生活网 发布时间: 11:58
Q:今年准备结婚了,本来只准备一件婚纱和一套旗袍,但又听说要有一套裙褂,还有的朋友说要准备晚礼服和小礼服,能指点一下婚礼当天一般要准备几套礼服,分别什么时候派上用场么?

A:新娘通常要换3-5套不同的礼服。说到新人的服装,提醒大家不要怕麻烦,婚纱、礼服、生活装尽量多带上几套,尤其是新娘的几套婚纱,做女人一辈子可能就穿这么一天,还是多穿会儿。

A:3-5套是最佳选择。礼服太少显寒碜,礼数不周,礼服太多,频繁更换太累,也是浪费。礼服最好与婚纱的款式区别开来,颜色喜气些,切不可选黑色。最重要的是,礼服要搭配不同时段进行选择:开席前与亲友合影时,为了更上镜,可选用华丽隆重、式样繁复的礼服,颜色上也不妨大胆些。敬酒时,可采用一些有个性特色的礼服,红色旗袍、唐装是不错的选择。回席时,可选择样式简单,穿着清丽大方的礼服。玩新人环节,选择轻便而不易走光的款式,回席时的礼服如果合适,也可不用另换。一来可与众同乐时可轻松自在,又可减低因动作幅度较大时走光的情况,以免失仪引起尴尬场面。送客时,可与敬酒时的服饰一样,以深具中国古典色彩的旗袍,表现新娘的婉约温柔。或者,选一套露肩礼服,柔媚之情不言可喻。

Q:婚礼不就是迎宾和敬酒么?要换这么多衣服?

A:我平时看人家结婚,最少也换了三套不同的礼服。迎宾和敬酒 还有之前出来说说话,都看有换衣服的。

A:一套婚纱,一套西式的礼服,一套旗袍就差不多啦.

Q:能说得清楚什么时间换什么衣服么?

A:3-4套都可以的,没有特别规定,婚纱,礼服,旗袍都行。一般来说,接亲——上婚车——到饭店——举行仪式,这一过程中,新娘穿白色婚纱,新郎穿西装。举行完结婚仪式就该宾客开席了,这时新娘去换衣服,一般换旗袍、唐装或者晚礼服。散席了以后,新娘换上一套红色喜幸的套装,这套衣服最好是上班也能穿的那种,不太夸张的。前两套衣服一般就只穿这一次,以后穿到的几率很小。最后一套可以在婚后上班时穿,新娘子嘛,总得有点喜庆气。另外还可以在准备一套闹新房时穿。

}

桃子姐姐今天起床的动力是:

国庆八天小长假终于要到啦!

有的小伙伴灵魂已经在路上

有的小伙伴却捂住钱包哭唧唧

也是一个新人扎堆结婚的日子

收到的几张请柬告诉各位

就有一些地方有 恶搞新娘新郎

整蛊新郎父母的 不文明婚礼陋习

虽说没有以下事例这么夸张

结婚,本是喜事一桩,但我们常常在满屏的喜庆中看到了一条不怎么和谐的新闻:

河北秦皇岛的一个婚礼现场,亲友团拿着灭火器对着新人就是一顿狂喷。

新郎还没来得及回怼几句,就又被灭火器喷了回去。

最后还是另一位参加婚礼的男子看不下去,主动站出来理论。双方险些大打出手,但好在“灭火器闹剧”及时停了下来。

没错,这又是一场低俗婚闹。

看似好玩,但看完科普怕是就笑不出来了:

“干粉灭火器喷出的烟雾状物体是粉尘,若直接对着人喷,大量颗粒物吸入人体肺部会导致窒息。”

用灭火器喷新人并不新鲜,同样的闹剧早已在天津街头上演过。

当时,戴着口罩的婚礼嘉宾团人手一个灭火器,嬉笑着朝新郎喷去。

新郎很快昏厥倒地,失去意识,剩下家人在路边跪地痛哭,茫然失措。

幸运的是,最后新郎得到了及时抢救,苏醒后迎娶了妻子。

但这份 因为婚闹险些丢了性命的“难忘”记忆,怕是只会让人越想越后怕。

近年来,各种婚闹视频令人触目惊心,也让人无奈:

好好一场婚礼,怎么越办越变味了呢?

如果说上述婚闹是 不要命,那么另一种婚闹类型,就属于 不要脸了。

去年,山东德州的一位新郎就被朋友扒得只剩一条内裤,用绳子捆绑在路边的大树上示众。

更过分的是,随后朋友们更是把 啤酒酱油醋臭豆腐面粉尽情地泼在了新郎身上。

场面足够辣眼睛,也引起了不少路人的不适。

当然,婚礼中的高危群体,非 伴娘莫属。

近几年来,“谈伴娘色变”成了新趋势,更有不少伴娘要求签 禁止闹婚协议:不许异性身体碰撞、不做有辱尊严的事情等。

有人指责伴娘脸皮太薄,说这是大题小作,何必如此上纲上线?

但看完以下的婚闹新闻,或许你就能稍微理解伴娘的担忧了。

去年,疑似发生在佛山顺德的一场恶性婚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视频中,伴娘被团团围住,一边挣扎一边被死死压在床上,整个过程中甚至有男子脱下了裤子,发出意味深长的笑声。

无独有偶,西安的一位伴娘也曾被两位男宾客强行控制在车内并拍下视频:

当时伴娘的手被高高举起,而其中一名跨坐在伴娘身上的男子直接将手伸进了胸部,一阵乱摸。

陕西,一群男宾客将身穿粉裙的伴娘抬到汽车引擎盖上,甚至不顾女孩挣扎,强行拉起裙子,导致伴娘当众大面积走光。

其中还不乏多事者,借机伸出咸猪手,不断拍打伴娘的臀部。

就这样,婚礼成了伴娘历险记,可怕的故事估计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有的双手被捆绑,被伴郎团拿着燃烧的蜡烛在背上滴蜡;

广州一位伴娘被摁倒在地,被迫忍受对方做出各种不雅动作;

16岁姑娘小丽被闹婚者压倒在床,被乱摸扒裤子,因此精神受刺激,几度自杀;

在婚礼这个 大型性骚扰现场,连美美出嫁的新娘子,也无法避免被侵犯。

闹洞房的时候,几名男子公然亲吻新娘,猥琐的笑容令人作呕:

你听说过婚礼上的 “扒灰”环节吗?

这个 违背伦理道德的陋习,要求公公跟儿媳做出一些比较暧昧的动作,以此暗示公公与儿媳之间有一腿来取悦观众。

江苏盐城,一位公公就在婚礼现场“履行习俗”,当众强吻了自己的儿媳,引起网络一阵哗然。

场面之尴尬“热烈”,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婚礼司仪也直称hold不住,发朋友圈感叹:

李安导演的经典电影作品《喜宴》,曾这样描述婚闹:

“你看到的,正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如今看来,这话一点都不假。

不知不觉,婚礼成了 大型越界狂欢现场

一位闹婚者曾经向警察忏悔,“人一兴奋,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事实真的如此吗?抑或是他们打着婚礼的名义,理所当然地发泄私欲呢?

无论是哪一种,恕我直言,这些借着婚闹噱头公然耍流氓,无下限地侮辱践踏他人尊严的婚闹者,都是垃圾!

如果你有关注过网上热传的婚闹视频,或许不难发现,这些视频里除了当事人的抗拒尖叫,往往还会伴随着围观者的阵阵笑声和拍手叫好。

早前的一场婚礼,设置了“寻找花生”的游戏环节:

将一颗油炸花生放置在伴娘的敏感部位,让参加婚宴的另一名男子寻找。

众目睽睽下,男子的手伸进了伴娘的胸部且久久没有抽离,最后还辩称“花生油太多很滑,所以迟迟拿不出来。”

在找的过程中,男子的手在伴娘的胸部之间不断游离,一番摸索让伴娘倍感不适,最后脸色难看地将男子的手从衣服中拉了出来。

如此公然袭胸,台下多名宾客不仅没有加以劝阻,反而不断调戏起哄,大喊“摸摸摸”。

每一个被侮辱的伴娘背后,除了寡廉鲜耻的闹事者,还有 一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围观者

他们或拍手叫好,怂恿起哄,势必要将气氛推动到最顶点;或举着相机,将视频图片肆意分享到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大饱眼福。

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大部分围观者的心态写照。

也有的人是因为不愿主动打破这个喜庆日子的气氛:

婚礼不就是要闹一闹才够意思吗?何必计较这么多?

就是开个玩笑,结婚这么重要的日子,要懂事识大体,忍忍就过了。

当事人都没说什么,自己又何必撕破脸皮,成为那个扫兴的存在呢?

殊不知自己没有原则的宽容,成了纵容婚闹者的通行证,也让被侵犯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婚礼本应是温馨甜蜜的场合,也是新人这辈子最珍贵的浪漫回忆。

被各种无理婚闹一折腾,只落得个身心疲惫,成为若干年后都不愿再想起的狼狈回忆。

看着这满屏猥琐丑陋,面红耳赤的画面,谁还记得婚礼的仪式感在于见证幸福,分享喜悦?

热闹不代表可以胡闹,有意思的婚礼,也从来不是靠看新人和伴娘出洋相,制造各种恶趣味来活跃气氛的。

把那股耍猴劲用来准备一段舞蹈不香吗?

时至今日, 婚闹陋习依然存在于很多落后地区

面对一系列低俗婚闹行为,绝对不能忍气吞声和说原谅, 学会说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新郎新娘准备跪拜父母时,一位婚闹男子在新娘身后,用力掐住新娘的脖子强行让其磕头。

新娘也毫不示弱,愤怒起身,转过头反手就给闹事者来了一巴掌,让人大呼解气!

婚礼不是你耍流氓的“挡箭牌”,新人和伴娘更不是你取乐的工具。

“我来当伴娘,是想分享幸福,陪你美美地出嫁,我也是有尊严的人,我没有义务当暖场的玩具。”

看完了以上的这些婚礼陋习

却要被一些低俗的人搅和得乌烟瘴气

一定把这份文件甩给Ta看!

那么文明婚礼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怎样呢?

素婚就是俭朴结婚的意思。在部分人不断追求着奢侈婚礼,大把花钱,大口喘气的时候,有另外一部分人选择了“素婚”。素婚并不是不重视婚礼,也并不是逃避,其实是更希望拥有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婚礼;素婚不是没钱人的专利,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知识分子都在接受这种结婚方式;素婚也不是低调,不是简陋,它同样可以用简单形式操办出铭记一生的浪漫。

跟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说NO,有些父母为孩子办喜事,花光积蓄甚至欠下债务,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大操大办和攀比是对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在大操大办中,新人之间或者亲人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比如酒店选哪家,婚车用什么,都可能成为争执的焦点,其实酒店和酒席不必要贵,关键是选出自己的特色。

喜帖换成电子喜帖,微信发送或者邮件发送;喜字少贴一点,喜炮少放一点;低碳迎亲,豪华车队没必要;甚至自行车迎亲开始悄悄流行起来。减少不必要的婚礼布置,比如鲜花、气球等;减少礼服的数量,花重金买几套只能穿一次的衣服是不是好浪费?婚礼中可以增加一下小创意,举办一个简约时尚、有个性的婚礼。目前很受年轻人的认同。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天价彩礼”已成为婚姻的拦路虎, 城市的高房价更让新人父母们“望楼兴叹”。结婚是两人相爱,跟“要房、要车、要首饰”这种落后习俗说NO。生活中不乏一些爱人分手于准备婚礼中,这大部分都源于在房子、车子和钻戒上“谈不拢”,如果年轻人可以摒弃这些老旧思想,甚至接受“裸婚”,那么只要有爱情,就够了。结婚是两个人相爱,本是喜事,莫给自己和父母带来沉重负担。

“人情份子”已经成为亲友间的负担,它也叫“人情债”,既然收了也要还,干脆杜绝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逐渐用礼物代替礼金,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融洽。

时下,移风易俗,文明办婚礼已经成为风尚,旅行结婚、集体婚礼、户外婚礼、校园婚礼等已经渐渐开始越来越多,既节省又环保,新人们已经创造出很多新鲜而又环保的方式。

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

举杯邀明月,家国两团圆

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都过得喜气洋洋、和谐健康!

最后,桃子姐姐祝大家有情人终成眷属!

}

几乎没有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上分享过关于结婚的事,在这里晒了个够,陆陆续续记的流水账居然获得素不相识的大家送上的祝福和赞美,感觉婚礼的美好又被延续了呢!
——————————————————————————————————
老公邀请的,本来不想答,可是看大家的答案居然鲜有美好回忆的,于是决定一定要答一下。因为,婚礼真的是美好而珍贵的回忆啊!过去了三个多月,回想起来依然感动得一塌糊涂,特别满足特别有成就感。
这大概是我二十多年来参与感最强、规模最大、完成度最高的一个项目了。

首先,我们是因为爱情结婚的,高中同学,异地七年。恋爱之前羁绊就很深。具体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其次,不想按照长辈的思路而流于俗套,不想在自己婚礼上被迫做毫无逻辑的尴尬表演,不想违背初衷而变成收红包的聚会,所以整个婚礼的筹备,从酒店、婚礼布置、四大金刚、甚至请贴喜糖,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操办的,花了不少心思也获得了特别多的肯定,这也造就了我的成就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在乎的人,父母、亲人、朋友、同学都在现场,真心的为我们高兴激动,为我们感动落泪。

光是想想各种亲缘关系、社会关系在自己的婚礼上因为见证你的幸福而奇妙的汇合了,就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下面我要开始记流水账了:
其实婚礼的气氛从前几天就开始包围着我们了。我在哈尔滨读的大学,大学的同袍情谊暂且不表,毕业时所有的不舍都汇成一句话“不管谁结婚、在哪里、必须得聚”。没想到毕业了3年,我成了我们之中第一个结婚的。婚礼的前几天,大家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赶来,哈尔滨、辽宁、北京、山西、深圳、昆明、成都,这些地名现在依然让我感动。我把他们安排在离我家最近的酒店,为的就是在琐碎的筹备中,随时都能抽个空跟他们见上一面。婚礼前一天大家终于都到齐了,我和老公要彩排只能嘱托高中的一帮哥们儿全权负责接待,这帮哥们是我们俩最信任的,这也是我们能给出的最高礼遇。等我们完成彩排,赶去汇合,都已酒过三巡,大家称兄道弟,相见恨晚。我可以说我很早就想象过这个画面吗?没想到这真的成为现实了!我青春中最重要的两段时光,就这样在我的眼前融合了!

婚礼当天,5点钟妈妈起来了,穿着睡衣,挨个问昨晚留宿的姑娘们睡得好不好,然后准备早饭。我睡得很好,一向神经大条的伴娘居然紧张得一晚上没合眼。我家卫生间很小,姑娘们轮流梳洗打扮,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6点半,化妆师到,化妆就在我家小阁楼上,四周是妈妈种的丝瓜,镜子是爸爸从外婆的旧柜子上拆下来的。化妆的时候,妈妈时不时就来到我身旁,又兴奋又不知所措,一会儿笑得满脸褶子,一会儿扶着我的肩膀含着泪,眼睛里面亮晶晶的。只有嫂子给她弄头发的时候,稍微消停点。哥哥站在远远的地方看了一会儿我,爸爸一直没来过。

8点老公来了,还好我的底妆已经完成了,让他看见我一层层往脸上上浆的过程,肯定又会被笑惨。对了,我们没有堵门环节,实在不懂堵门的意义,老公来了就直接上来找我了,他蹲着跟我说话,分享了昨晚我回娘家后家里发生的趣事,我帮他抓抓头发,整理整理衣服。在打情骂俏的过程中,几次被摄影师抓回去补拍上楼的镜头。


接亲的过程在轻松愉悦中渡过,老公要么陪着我化妆,要么去调戏一下伴娘,要么被伴郎调戏一下。爸妈特别周到,给包括摄影摄像化妆师每个人都做了早饭。伴郎们吃饱了,实在闲得无聊一会儿扬言要堵住阁楼不让出去,一会儿在我爸妈床上瞎折腾。上上下下,男男女女,一片欢声笑语。


8点50化完妆给我父母敬茶,出门,上车,摄影师要求拍点跟父母告别的镜头,本来我是不想要的,一是嫁得又不远,马上婚礼上又要见的,不想演;二是怕真的有点触动,我一哭,我爸妈肯定哭得稀里糊涂。哪知道我爸妈相当听话,过来跟我摆拍,我也就配合了,一边嘲笑我爸偷看镜头,一边催眠自己“摆拍摆拍摆拍···不要想太多不要想太多”,一不注意妈妈的眼睛又亮晶晶的了,实在没忍住,抱了妈妈一下。


10点半到酒店,11点给婆婆公公敬完茶,在婚礼场地上按照摄影师的要求各种摆拍,场地上已经有一些宾客,我们尽量跟能看到的每一个人打着招呼。虽然已经有拍婚纱照的经验,但是这个情况我怎么能发挥好啊,特别是一直眼巴巴跟着想跟我们合影的大学同学,我的心情好急切的,好吗。好歹还是在摆拍和换主纱之间的空隙合了几张影。


11点半换主纱,一直在问周围的人,我美不美,当然都说美美美!
这大概是我这辈子最心安理得接受所有赞美的一天吧!


12点,仪式准备开始,主持人跟宾客互动着,气氛轻松,我和老公都从草坪另一头的亭子出场,也让我们有机会在仪式前说了几句悄悄话,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我还偷偷使劲捏了几下他的手。
12点08分,老公出场,两个逗逼伴郎在前面走得太快了,几乎是蹦跶着出场,老公在后面一边怒吼:走慢点!一边即兴与高中生侄子来了个漂亮的击掌,场面瞬间热烈起来。看来老公表现的很好,可是接下来要出场的我担心得要死,千万不能掉链子啊。心里面默念:要优雅要优雅,走慢一点走慢一点····挽着爸爸的手,捏得紧紧的,爸爸不知道时候因为紧张还是为了安慰我,轻轻的拍了拍我的手,听到主持人cue,我跟着爸爸,缓缓走了出去。心里面好激动啊,喜悦都要从脑瓜顶冒出来了,表情完全不能控制啊,只能用力紧闭双唇,笑,因为一旦大笑,我的牙龈就要不受控制的完全暴露了。

为了鞋跟不陷进草坪,只能全程踮着脚,日常特别懒散的我,踮脚提气好像确实能为气质加几分。走到一半,看到老公站得挺挺的在对面,笑盈盈的看着我,瞬间紧张消去了一半。那个画面我现在还记得,我拖着婚纱向他走去,就好像我带着我的所有,我的过去,我的家人,要归随于他,而他,已经做好所有准备期待着我全权的信任和依靠。


爸爸把我的手交给他,握着我俩的手拍了两下,在掌声和欢呼中不知所措的左顾右盼,目光逃避着所有人,别别扭扭的下场···


接下来就剩下我和老公了,全程我俩一直牵着手,还特别不庄重的捏来捏去,甩来甩去。

我们誓词内容没有经过彩排,对方也是不知道的。
我的誓词是领证后第一次出差在火车上一口气写下的,没有特意去背,当时特别自然就说出来了,至今还记得:
没有想到,当年那个扭到我费,非要搞清楚游标卡尺原理的男生,现在成为了我的老公;也没有想到,那个下五子棋把自己输给了我的人,真的把一辈子给了我。我们爱情不需要浪漫也没有磨合,甚至不需要风花雪月,不需要海誓山盟,那简直不是你我的风格。只是要,你,和我,在一起。
7年的异地恋,让我们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不可思议,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你和我晓得。
感谢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你,更感谢以后的生命中的一直有你。(停顿…)从今以后,请多指教。


他的誓词与我异常呼应,也回忆着高中时期的琐碎,分享着恋爱的平淡,也憧憬着未来,这是我看着视频一句一句打出来的:
我也只记得那些小事,在晚自习上捉着我的手给我剪指甲,放学后不回家陪我在讲台上打乒乓,还有课间食堂,陪我吃的那碗···锅巴洋芋,还有一起刷过的路边摊,一起淋过雨的体育场,以及一起上过的每一节物理课(我是物理科代表,囧~)。
我只记得这些小事,就向你说的那样,我们的感情从来就是这样,没有轰轰烈烈,也不惊天动地,但我就喜欢这样和你相濡以沫,细水长流的感觉。之前我们分别了太久,但还好我们以后在一起的时间会更长。我们还要一起去吃想吃的东西,一去读喜欢的书,一起看喜欢的电影,还要一起去想去的地方,一起去完成黑多黑多没完成的愿望。我希望有我在的地方你就在,我也希望我的每一处记忆里都有你,因为你,永远都是我最美丽的新娘,我们永远永远都不要再分开。

我可以说我又要哭了吗·····让我先冷静一下····

交换戒指,主持人示意我们可以拥抱了,我们的求婚之歌响起,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跳到他怀里了,没错,真的是跳!全场都沸腾了!四周的喧闹是对我俩的祝福,全世界好像只剩下对方,情不自禁的亲上了,嘿嘿嘿。(18年3月更新了一个不太清晰的小视频)


感觉再写下去就要变成婚礼全程记录了。

现场完全沉浸在两个人的小宇宙中,后来才知道当时好多人都哭了,每次翻看当时留下的照片,都能真切感受到大家的喜悦和祝福(1月9日更新)。


班主任和同学们,是我们高中时代的见证,7年之后的再聚首,勾起来了多少当年的青春年少。(1月9日更新)


总之,我们尽全力把大家都照顾到,就算有疏漏也没有人计较了,我们很用心,宾客们很配合,每个人都很开心,唯一遗憾是没有穿着婚纱跟公公婆婆照张全家福。

关于婚礼筹备,已经有人在问了,可以私信我,在这里就不帮人打广告了,我很乐于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说一句真实的大白话:最重要就是用心。

附上的我自己搭配的喜糖套装(自己没来得及照相,偷朋友们发的图):

整套,红色纸袋和贴纸是烘焙店买的,装喜糖和请帖,正好。请帖是装在信封里,封上火漆:


请贴是自己排版设计,请打印明信片的地方打印的:


请帖背面(有三个版本,还有一个没找到)

好了,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

————————————————————三年后来更新:

生活平淡满足,遇到些人生的小坎坷也因为两个人相互依偎而平静渡过。

刚有了宝宝,希望依然是对方心中的第一!

————————————————————六年后来更新:

非常庆幸顺利渡过了为人父母的最艰难的前两年。这两年间是我们这个小家庭遇到困难最多,成长最为迅速的时光。不再是轻飘飘的二人世界,在工作、家庭、带娃和父母种种繁重和艰难的事务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一致的方向和步调,并且自认为,都还做得挺好的。

生活不易,我想,之所以可以顺利渡过,除了我们多年的感情基础以及原本就一致的价值观之外,可能是我们在对方面前早已不用顾及个人颜面了吧。再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保持属于个人的那一点点骄傲,较着劲,拿着份,断断续续的冷战,在我们的相处中早就成为了历史;有委屈、有不甘、有异议,可以毫不顾忌的讲出来,并且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工作多了,责任重了,身体累了,当然也学会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我也常常感叹,两个曾经春光灿烂的小孩如今也是顶梁柱了,哈哈。

总之,我们,已经变成了更好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一切计划通,感谢还在看这个回答的人们,祝大家也都越来越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旦结婚打一地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