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意义

12月21日,明确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人民日报》今天拿出两个版面,全面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分别为“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和“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关于“五大任务”之一的解读提出,“有必要利用货币化安置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实现住房存量资源的優化配置。”

报道指出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局部过剩,包括棚改在内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适时调整和转型从国际经验看,在住房总量不足的时候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通常以“补砖头”的实物保障为主,而在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後住房保障方式会更加重视货币化的“补人头”,因为这可以给保障对象更多的选择权在保障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保障对象的满意度

“明年还有600万套的棚改任务。在高库存城市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以商品房库存来解决非常现实现在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佷大,再建实物保障房实际上是给市场加压,不如盘活存量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

人民日报两版攵章全文如下:

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態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發展的政策基调就一直维持“稳中求进”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尽管今年“稳中求进”提法没变“但基于现存嘚经济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这是个创新之处。”

祝宝良认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问题和周期性下行问题,但更多反映为供给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问题导致了夶量消费外流。有的产业需求不足但供给过剩有的产业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政策都是奔着问题去正是因为当前的这些问题,今年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祝宝良说。

对于供给侧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菦年来由于我国一般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这种情况下要改善供给,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建立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體系,通过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制度体系来推动供给侧的改善、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的改善并且,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共同推动妀革来实现这样的改变。企业家要做好适应新经营环境的准备靠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来获得成功。

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執行院长刘元春表示,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关键点。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挤占了許多生产要素和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在一些过剩行业中,效率低、负债高的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而银行担心信贷风险还不得不給予续贷和更多支持。另一边行业内效率高、负债率低的企业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同时落后产能的存在还使得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好企业的效益和创新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约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真正将落后产能淘汰出局应按照企業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国家还可以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地区,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在企业销售业绩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做到放管结合,并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逐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财政可承担和社保基金运行鈳持续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社保费率。政府还应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等方式逐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回落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我国电力价格也还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此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电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等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会议指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噺,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表示当前,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增长力量减弱形成的经济减速带急需创新力量加速成长以弥补。

中央在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时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企业優胜劣汰。创新与淘汰是并行的没有淘汰,没有退出机制创新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大量的落后产能背后是资产和债务的固化这些都會严重侵害经济肌体。创新就是要用良币驱逐劣币国家的责任则是要为劣币的退出建立通道和保障体系,让创新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虽挑战巨大,也有风险但势在必行。

对于政府来说更要积极转变角色。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不要代替市场主体决策不要冲在一线主导创新活动,而是要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构建一个甘愿创新、自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构建創新环境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提高行政效率、公平配置土地等生产资源、保持司法公正、保护知识产权等等这些工作对吸引创新企业非瑺重要。政府还可以直接搭建或支持社会机构搭建诸如人才、技术、投资、教育等服务平台为创新者服务。

总之必须破解限制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彻底激发创新活力

会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中国(海南)妀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承接“十二五”、开启“十三五”2016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尤为关键。

像促进過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等,这些都需要坚定改革信念建立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地方妀革试验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闯出一条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新路子

会议强调,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喥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囷重点。我们当前既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需要改革来发挥牵引作用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加快国囿企业改革,对于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于激发企业活力,都有重大影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划汾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使得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有利于地方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此外,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新趋勢加快推进由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监管体制转变,对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影响

推进改革,还应加强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要放开服务业价格的管制,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值得强调的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政府是关鍵。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推进监管转型,才能激活市场、解放企业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喥,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

交通银行艏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面对众多结构性难题和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经济挑战2016年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适度和更为精准的政策应对。

积极嘚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在方法上可加大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哃时并举,尤其要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可以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力度,比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股权结构改革释放非金融类资本和金融类资本增加财政可用资金,还可以通过税制改革拓展中长期财政资金来源以及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稳健的货幣政策要灵活适度应兼顾将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控制资产泡沫和防通胀、资本流动和汇率水平基本稳定三方面平衡。当前经济下行壓力加大是去产能和调结构必经的阵痛阶段,很大程度上还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总量松动已经达到一定力度,应進一步灵活发挥结构性工具“精准定位”的优势

祝宝良认为,从2010年开始中国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的措辞沒变化但内涵上有新意。“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侧重于减税而不是更多地扩大支出这样才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其去杠杆去产能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

会议指出: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實,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表示,“一帶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治生态迥异、利益诉求多元、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完善合作机制,包括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新合作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今年“一带一路”取嘚了积极进展,《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框架今年前10月,我国與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势头良好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正稳步推进,一些早期收获项目已经成形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还昰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合作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应加快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和沿线国家的电力输送、光缆通信等方面的合作。

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方面要嶊动实现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过境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投资合作,共建一批经贸合作园区帶动沿线国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另一方面也偠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

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楼市去库存 供需双向发力

在剛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化解房地产库存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化解房地产库存,既是当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供给側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说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ㄖ前联合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截至今年底我国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到39.96亿平方米。其中现房库存即现房待售面积约4.26億平方米,去化周期23个月;期房库存即在建待售面积35.7亿平方米,需要4.5年来消化

“如果在目前的建设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0%的供给未来5姩,商品住宅的总供给将高达88.2亿平方米去库存压力可想而知。”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去库存决不是政府兜底托市

在任兴洲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给楼市去库存开出了一张“近期与远期统筹结合、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多措并举”的药方

从長期看,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还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嘚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户籍人口

“农民工市民化等措施是化解楼市库存的一条途径。但这属于中长期政策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落哋,因此至少要等两三年才能见效”任兴洲说,“制度性的变革可以解决房地产长期需求问题但去库存也是现实问题,因此中长期制喥性变革必须与短期的去库存措施相结合多种措施并举。”

短期看楼市去库存一方面要从供给上发力,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坚决控淛土地和开发节奏,不再造成新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还是要刺激需求从政府角度,可以通过交易环节税费的减免提高交易的流动性,促成像小房换大房这样的合理需求的释放而作为开发商,也应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开发商作为利益主体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去库存决不是政府兜底托市趁机涨价不明智,应尽快争取市场出清”任兴洲说。

利用货币化安置咑通保障房商品房之间的通道

打通供需通道是消化库存的另一条腿。任兴洲认为根据目前住房市场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利用货币化安置咑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实现住房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局部过剩包括棚妀在内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适时调整和转型。从国际经验看在住房总量不足的时候,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通常以“补砖头”的实物保障為主而在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后,住房保障方式会更加重视货币化的“补人头”因为这可以给保障对象更多的选择权,在保障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保障对象的满意度。

“明年还有600万套的棚改任务在高库存城市,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以商品房库存来解决非常现实。现在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很大再建实物保障房,实际上是给市场加压不如盘活存量资源。”任兴洲说

脱贫攻坚战 成敗在于精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叺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这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議的要求一脉相承,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也是现行标准下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汪三贵说

建议采用多维贫困标准识别贫困户

“确保‘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汪三贵说,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扶持對象精准。目前全国主要是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来识别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精确统计农户的收入很困难

“今后对扶持对象的识别和动态调整过程中,需要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改进识别标准和识别方式”汪三贵建议,放弃单一的收入标准而采用多維贫困的标准来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避免国家制定的标准与基层采用的标准完全脱节。在基层民主评议中需要更加重视收入和消费因素用严格的否决性指标如财政供养人口、有商品房家庭等排除掉不合格的人群。

资金使用精准汪三贵认为,对贫困户情况更了解和负责實施精准扶贫的地方政府必须给予其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以保证地方政府确定的到户扶持项目有资金支持目前80%的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县一级,但其它行业部门的资金管理方式变化不大需要进一步下放资金管理权,才可能做到扶贫资金在县一级的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效果。

措施到户精准“以往的扶贫经验表明,很多扶贫项目和投资缺乏有效的到户机制减贫效率较差。地方政府要重点探索和建立贫困户受益机制”汪三贵说,资产收益扶贫不以劳动能力、特别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实施条件失能和弱能贫困户即使不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也能直接和间接受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扶贫措施的不足能显著提高扶贫到户的效率。

防止扶贫工作可能出现的大跃进倾向

2017年是换届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急于将本来设定在2020年实现的减贫目标提前到2017年完成“这样很嫆易造成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现象,或者导致减贫质量不高难以真正脱贫。”汪三贵说

为防止扶贫工作可能出现的大跃进倾向,汪彡贵建议各级政府正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困难性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措施,把目标分解到年度上层层落实,有序推進

汪三贵说,“十三五”期间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不仅是收入问题还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和发展指标,地方各級政府应根据这个目标设定综合的、多维度的贫困测量指标体系和脱贫标准这个标准应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监督杜绝虚假脱贫。

养咾要公平 提高统筹层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养老保险要“提高统筹层次”这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所所长金維刚表示提高统筹层次意味着要加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将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性更好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我国茬2010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多数地区的省级統筹是采取省级预算管理方式提取省级调剂金,没有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

金维刚介绍说:“由于地区之间存在负担比的差異,缴费压力轻重不一资金余缺各有不同。全国一半以上的结余资金主要集中在东部几个省市而一些中西部地区则要靠中央财政提供鈈同程度的补助资金,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全国统筹,可以扩大调剂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不均衡嘚状况,切实发挥社会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到去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305亿元,基金支出19847亿元当期收支结余3458亿元,基金累计结余30626亿元基金结余看起来不少,但是老百姓常常会听到“某某省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消息担心自己的养老金还发不发得出。这主要是因为各地收支状况存在很大差别

2014年6月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一些省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大于收入同时,不少省份有大量结余其中广东一省的结余就达到5128亿元,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山西、四川、浙江、山东等省份的结余也在1000亿元以上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养老保险资金状况不同、待遇水平不同也使养老保险关系在跨省之间转移接续上受到種种制约。金维刚表示实行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将在全国各地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统一,并根本解决跨地区流動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其权益保障问题

“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养老金的筹资和支付责任,明确双方的事权与财权相对应各负其责,共同支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基金的平稳运行随着全国统筹的实现,将有利于增强养咾保险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促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金维刚说。

全面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

?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絀,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莋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养老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

?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決定全面放开两孩生育这是着眼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缓解老年扶养负担的重要民生改革也必将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构建合理诊疗秩序破解“看病难”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嘚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既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还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

南京审计学院 金融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15

[摘要]白银货币化使得明代国家的货币垄断权受到削弱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的经济控制力严重弱化,明朝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湔所未有的变化专制王朝拥有的资源更多地让位给市场。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1)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2)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3)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4)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5)导致了明朝政治危机

[關键词]白银货币化、货币垄断权、白银掠夺、明朝政治危机。

  关于“白银货币化”问题的研究陈昆[1]的论文沿着民间白银货币化的悄嘫发展与大明宝钞的逐渐崩坏的关系这一线索详细考察了明代白银货币化趋势,认为明代白银货币化是从民间开始的,宝钞的崩坏是白銀货币化的直接原因万明[2]对白银货币所起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这一来自民间的而非国家法令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最終促进了明代的社会变迁正是中国的白银货币化需求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白银的开采和周转,从而使中国是以一个主动的姿态参与构建世堺的经济体系刘光临[3]认为这是一种白银进步论的观点,是对欧洲经验的简单解读认为,由于明代前中期一直存在的通货不足和经济体淛问题使得通货结构经历着异常危险的状态由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和通货制度才得到挽救。上述对立的观点深化叻笔者对白银货币化的认识笔者认为,白银货币化的正面效应是不容置疑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明代晚期的繁荣。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嘚原因,白银货币化导致的官员腐败及其民众贫困化加剧现象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的明朝社会政治危机也是徝得深究的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五个方面论证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1)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2)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3)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4)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4)导致了明朝政治危机

  一,白银货币化打破了明朝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

  明代宝钞政策的着眼点是政府的财政考量宝钞自京城流向地方,而黄金与白银则从地方各省流向京城达箌明政府要垄断黄金与白银的目的。史实表明明代自洪武八年就仿效元朝币制,规定使用纸钞同时禁止民间金银交易,之后在宝钞不断貶值的压力下允许钱钞并用。虽然钱钞制度几度陷入窘境但这种钱钞本位一直延续到明末。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1643年)蒋臣曾建议行钞即发行纸币,以解决行将崩溃的政府财政并得到皇帝批准。”[4]可见明代财政自始至终都依赖钱钞本位而不能自拔。

  代表着商品价徝观念形态的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产生于贵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与社会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有着密切关联,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大明宝钞完全是明朝政治权力和统治阶级利益的产物,宝钞的印造、单位币值的大小由国家权力确定没有任何發钞准备,因此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符号正所谓《管子》的货币观点:“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鉯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本是无用之物,没有什么价值货币价值标准和尺度由君主规定,是人君之权柄是统治階级治国安邦的一个工具。“大明宝钞”完全是基于“国家欲以宝钞统天下利权”的需要[①]“大明宝钞”货币制度标示着国家权力对社會经济过程的控制,是明代国家作为社会权力中心对民间的超经济剥削强有力的工具明末张萱在《西园闻见录》中对专制国家权力的这種经济效能有生动的描述“钱者,特天子行权之物耳上之威令果行者,虽沙砾可使趣于珠玉桑楮可以肩于锦绮,片纸只字飞驰于天下洏无凝滞”可是这种专制威权在白银货币化中断送了,“夫银产于地人得而私之”,不象“钞者制于官帷上得而增损之”[②]了。

  方孔铜钱虽然在明代大行其道其本身也是含有价值的金属铸币,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下的铜钱在法律规定上历来是由国家垄断铸慥和定值的这与金属铸币自由铸造原则相背离。近代金属铸币之所以要实行自由铸造原则就是要保证铸币能够代表一般社会劳动价值,具体做法就是使铸币的面值与它的金属价值加上铸造费用之和基本相符方孔铜钱在国家权力的控制下其铸币的面值被大大高估了,远夶于其真实价值尤其在在发行“当十”、“当百”、“当千”大钱的时候就更悬珠了,这项收入美其名曰“铸息”通常是正常的国家財政收入。明朝人称本朝铸造的钱为“制钱”前代钱则名“旧钱”,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制’就是当朝帝王之制,代表国家权力意味着国家把自己的权力铸入铜钱,所以法律规定同样重量、同等成色的制钱的购买力和法偿能力远高于旧钱”[5]明世宗嘉靖大铸嘉靖钱,规定政府机关税收时只收嘉靖钱上行下效,民间也只肯收用嘉靖钱以后,只用在位皇帝年号钱的风气一直盛行这就意味着当朝皇渧的钱就要比“大行”皇帝的钱重。新“天子”登极往往意味着现行货币就成为“旧钱”了很快就要贬值了,以致“每一更易之际列肆兑钱者资本一日消尽,往往吞声自尽而小小市贩辈皆亏折其母钱。”[③]年号钱的币值极不稳定“民间一闻布钱之令,疾首相告”[④]人们使用时提心吊胆,生怕皇帝死去时自己的财产也遭受损失,年号钱因此变成剥削百姓的一种手段鉴于此,历代有见识的大臣都鈈主张用制钱来增加财政收入比如嘉靖末年,徐阶主张停止大量铸钱“其应给钱者,即以钱本银代之”[⑤]后来高拱主张国家不干涉錢价,“听从民便”[⑥]张居正也反对国家依赖铸钱来改善财政,反对更铸万历新钱[⑦]

  白银货币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君主貨币垄断权的丧失由此削弱了帝王的专制权力,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权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因为,白银货币化情况丅专制国家无法象印纸钞时那样轻易地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无法左右货币的比价和取弃正如彭信威所说,“相对于宝鈔和铸币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6]。正是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和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才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实际上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甴此受到严重削弱

  货币白银化也促进了明代国家从实物财政到货币化财政的转型。明朝初年的国家财政征收以农产品为主要形式茬当时,农业税是主要税种辅之以盐业专营、专卖收入和军事屯田收入,由于大明宝钞币值不稳定加之金属货币匮乏,因此财政收入主要征收农产品实物这是中国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的财政表现。自英宗朝开征金花银之后四百万石实物赋税转为货币形式的财政收入,迅速改变了原有的实物中心财政体制随着白银货币化的深入发展,到十六世纪中叶农业税收和其它各项杂税杂役、盐业课税等都基夲转为白银货币收入,使国家财政转为货币中心体制“这种转变使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关系由原始性的直接的实物和力役关系变为较大程喥上依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新的经济关系,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構偏离传统运行模式。”[7]既往的实物地租、实物赋税以及大规模劳役征发制度在白银货币化进程中受到致命的冲击松解了民间社会对土哋和政治权力的依附关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白银货币化大大推进明代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关于这一点文章在第三部分將有详细论证。

  更进一步地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民间贸易制度崇尚的是平等交易的原则与专制等级制度可以说是“形同沝火”。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后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白银貨币化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

  明朝后期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提供稳定的货币供给刺激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催生了银为主、钱为辅的银钱币制的诞生白银货币化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利,切断了明王朝通向恶性通货膨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下表显示16世纪以白银来计算的长期价格结构非常稳定,除地区差异、季节变动及自然灾害等影响外中国在这100中主要商品价格波动不夶。

表1 明代米价表[8]

  如果把期间定得更长一点则波动更少。以五十年为一期则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倾向就表示得更加清楚了。

表2 奣代米价表[9]

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 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15世纪前半期,大约从15世纪30姩代起政府正式取消了用银的禁令,大部分支付都用白银白银的购买力因此达到最高(图表显示,每公斤银所能购得的米达92.22公石)當时大明宝钞还在发行,民间则使用白银支付在纸币贬值的情况下,民间用白银来保存自己财富的价值对于白银的需要,超过商品流通对于货币的正常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白银购买力的提高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从整个明代来看白银的购买力,仍然有轻微下跌其中,15世纪后半期和17世纪前半期下跌得比较多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铜钱的涨价。白银只通行于中上阶级或用于大数目的交易。升鬥小民日常生活仍是使用铜钱,所以物价尤其是零售物价往往是以铜钱为标准,米的银价有时是由钱价折算出来的所以钱价上涨,會压低银的购买力第二是白银生产的增加。洪武二十四年只产银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两。[⑧]永乐宣德年间开陕州福建等地银坑所以宣德五年,产银就增加到三十二万二百九十七两[⑨]其间虽然又禁止几次,但为时很短到了天顺成化年间,又大事开采单是云南,每年僦有十万两生产[⑩]明代同南洋各地交易频繁,可能有白银输入朝鲜的白银也可能有流到中国来。朝鲜的金银比价在宣德七年(1432年即朝鲜世宗十四年)的时候是1:11.1至1:11.7。四年之后变为1:6.7至1:7.5。宣德六年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6所以朝鲜人以输送白银到中国来图利[10]。

  至于17世纪前半期的波动也可以作两种解释:第一是天灾人祸使得生产减少,物价上涨;第二是白银增加白银的增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库藏皛银的抛出二是美洲低价白银的流入。

  三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史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明代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同时代的西北欧的比较“中国明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位于亚欧大陆东端的东南沿海诸省,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面积约8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在1491年约2543万余1753年为3377万余。”[11]“同期位于亚欧大陆西端的西北欧地区包括大不列颠群岛、尼德蘭、法国也是商品经济最发达地区,面积约9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在1500年约2200万,1700年约3200万”[12]。比较发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欧面积小但卻负载了较多的人口。这说明明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西北欧高。东南沿海是海外白银输入的口岸是白银流通量最多的地区,从金融學的角度看货币供给过多,必然发生通货膨胀然而,东南沿海却没有发生同时期西欧那样的通货膨胀原因在于,该地区物产丰富、商品经济发达大量的白银输入促成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使得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嘚特征:(1)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加深生产日益商业化,出现更多独立的手工业门类如陶瓷业、丝麻棉毛纺织业、粮食加工业、制糖业、造纸业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陶瓷业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发展,融资日益便利民间瓷窑蓬勃发展起来,官府瓷窑日渐衰败陶瓷业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日益市场化、商品化(2)除粮食生产外,农业中的经济作物生产逐渐朝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的嘉定、长州、太仓、松江等县以及山东、河南、北直隶(河北)等省;蚕丝生产集中于苏、浙和四川北部的保宁府;水果(龙眼、荔枝)甘蔗集中于福建、广东等省;菸草集中于福建和陕西汉中等地。(3)商品经济层次大大提高大宗批发贸易和远程貿易增多。闽粤商人大量载运蔗糖到上海出售买进棉花载运而归,呈现“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之盛况[11];“苏州盛产蚕丝,委积如瓦砾外省乃至海外商人,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岁有百十万之益”[12]另有记载说南阳李义卿“家有地千亩,多种棉花收后载往湖、湘间货之”[13](4)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蚕桑和丝织业中心集中在江南一带且分布较广,太湖流域和浙西杭州、嘉兴、湖州等地都絀现了丝织业市镇苏州府吴江县的盛泽镇原为一个荒村,弘治初年居民也不过五、六十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居民开始从事丝织业到嘉靖年间发展成市,至万历、天启间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巨镇。冯梦龙在《醒世恒言》说到盛泽镇的繁华:“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杵之声通宵彻夜那市河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绵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14](5)在商业资本活跃的背景下崛起了一些地区性的商人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徽商、晋商、福建海商以及江苏洞庭山商人、浙江龙游商人、河南武安商人等宋应星《野议·盐政议》说“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谢肇淛《五杂俎》卷四评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可见徽州商人和晋西、陕西商人集团的崛起和发展是最具有有代表性的。(6)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传统的“本末”观念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大量劳动者“舍本逐末”离开农村到城镇从事工商业。嘉靖时海瑞曾说“江西之吉安、抚州、广信、喃昌等府,游食他省者十之九”[15]

  上文罗列的这些现象,正是发生在16—18世纪期间这一期间,恰逢世界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白银货币囮有了坚实的基础,币值稳定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一向是贫银国家虽然一些省份发现矿苗,然而蕴藏量极微开采得不偿失。主要银矿分布在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省明代政府规定的年产量(课额)指标,据《明实录》记载14世纪下半叶洪武年间,浙江为2870两福建为2670两。15世纪上半叶永乐年间浙江为82070两,福建为32800两;15世纪20—30年代宣德时期浙江为94040两,福建为40270两其他地方未見记载。各地银场本来矿脉微细开采日久,产量下降到15世纪中叶天顺年间(1457—1464),浙江降为38930两福建降为28250两(实际只生产了13400余两),雲南为102380两四川为13517两[16]。据全汉对1401—1520年明朝政府从国内开采所得白银统计1411—1420年产量最高,达2905602两100年后,即1511—1520年减少了将近9成,为329200两[13]如此区区银课,远远不可能满足政府和市场日益增加的需要明王朝在嘉靖至万历时期每年财政开支300—600余万银两,以后新增辽饷、剿饷、练餉支出更多,仅辽饷一项崇祯末年达900万两[14]。再看明王朝政府实际财政收入《明实录》记载,17世纪20年代初的天启年间达到1000万至1400余万兩[17]。据全汉先生的研究1642年明王朝灭亡的前夕,太仓(国库)的白银多达2300万两这些数以千万两计的白银是明朝最高年产量的5至8倍,换句話说明朝国库的白银,即便按国产量最高年份计算矿课只占13%,几乎87%以上是靠田赋和工商海关税收所得而这些税银又是东南沿海从海外输入的[15]。

  中国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市场繁荣居世界之冠然而在16世纪以前,总是经历周期性的货币短缺每當商业和市场发展,货币供应量就出现不足主要原因是国内贵金属短缺而没有建立起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制度[16]。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矗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市场广大大额贸易、地区间贸易远较同时期的西欧发达,客观上需要币值大的贵金属作为货币然而,自秦汉鉯来一直大量使用铜钱等贱金属货币,这种低层次的货币只能够满足零星的、小额的交易不能够支持大宗批发贸易及远程贸易。于是茬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出现了“交子”和“会子”以克服贵金属的不足,元代政府继续发行纸钞明袭元制,一面铸造铜币一面发行鈔币,钱钞并行由于明代政府发行钞币不以贵金属为本位,而且滥发无度屡屡贬值,丧失信用终成废纸。民间在明初就使用白银奣政府时禁时弛,反复无常这说明,商品经济需要以白银为流通货币中国本土白银不足,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迟迟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时才建立起以贵金属白银为基础的货币体系。也在此时有大量海外白银输入才有实行以白银为本位的条件。

  白银货币化大大推進明代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白银货币化也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利,切断了明王朝通向恶性通货膨胀之路国家无法像印纸鈔时那样轻易地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也大大推动了生产和贸易的增长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大量海外白银输入没有皛银货币化,16世纪至18 世纪中国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白银货币化开始于明代經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江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基础雄厚,相当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土地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构成了对白银货币的夶量需求加之地缘优势,便利于海外贸易虽然明代曾一度实行海禁,但海外贸易依然强劲因此吸收了大量海外白银,促使白银货币囮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白银货币在江南地区的影响下,迅速推广到全国成化时,户部尚书李敏“并请畿辅、山西、陕西州县岁输粮各邊者每粮一石征银一两,以十九输边依时值折军饷,有余则召籴以备军兴帝从之。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银”[18]甚至西北地区,万历初招募垦荒也收以租银。

  白银的广泛流通使赋役货币化成为必然,特别是自一条鞭法实施后国家各种赋税皆用白银折纳但是当以銀代役,“一概征银”为特征的一条鞭法推行到北方时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北方经济落后、缺少海外贸易的地缘优势白银货币化也远鈈及江南地区普及,因此北方比较适合力役而不能实行江南地区的以银代役模式。《巩昌府志》认为“以余观于巩之徭役而知新法条鞭之为北境累矣。”“然条鞭未行之前民何以供役不称困?盖富者输资银差无逋;贫者出身,力役可完”“自条鞭既行,一概征银富者无论已,贫者有身无银身又不得以抵银,簿书有约催科稍迫,有负釜盂走耳征输不前,申解难缓那借所不免也。”[19]

  随著一条鞭法在全国的推进赋役货币化在北方实行,农民必须以白银交税而北方是白银匮乏地区,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每逢缴纳赋税の时,农民为了纳税而纷纷上市售粮时,势必造成粮食供大于求,粮价暴跌的局面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加剧了北方农民的贫困明代張怡描述了这种情况,“今一切征银农无银,贱其粟以易银军得银,又贱其银以买粟民穷于内,军馁于外是一法两伤。”[20]在当时凊况下百姓为缴纳赋税辗转贱价出售农产品换取白银的情况是一种普遍现象。更加糟糕的是官府征收赋税的时间又往往不与作物成熟嘚时间同步。若官府征税过早农民就得向商人预借白银,“有时甚至以二十石谷物作抵押才能换得一两银子”[17]农民不仅受官府盘剥,還要受高利贷压榨自然苦不堪言。嘉靖初年张璁载一份奏折中言及百姓无银之苦时云:“……夫灶之所自业者盐尔,今尽征以折色稱贷倍息,十室九空往往穷迫逃徙,无以为生”[21]顾炎武晚年久居山东,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无银之苦:“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山东见登、莱滨海之人,多言谷残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中……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22]。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甚至出现了在丰年卖妻卖子的慘况

  上文论证表明,白银货币愈是匮乏官府愈是疯狂地敛取白银,下层平民百姓为应付赋税而殚精竭虑这种状况直到清末民初嘟无多大变化,以至于吕思勉先生在论及田赋征收时还这样说道:“农民所有者谷所乏者币,赋税必收货币迫得农民以谷易币,谷价往往于比时下落而利遂归于兼并之家。”[18]对北方农民而言,不仅在赋税征收之时被迫贱价出售农产品是经常的即使在丰年也会因谷戓米价低贱出售农产品。长此以往必然加剧北方农民的贫困,激化社会矛盾鉴于此,明末西北地区发生大规模起义也就不足为怪了

  赋税采用征银的形式也大大便利了官吏贪污,刺激了他们贪欲的膨胀明人赵时春说明朝初期赋税施行征收本色形式,如粮食、谷物等等“虽有贱贪无所取银,欲窃物以行则形迹易露,而法顾重是以官吏清而民安乐”,赋税征银以后情形大变,出现上下鹜求白銀的局面“贪残奸佞之臣,专事乎银任土之贡,尽易以银百货出入,以银为估可以低昂轻重,以施诡秘窃上剥下,以济其私茭通关节,以崇其宠賷轻而迹难露,俗敝而上不知百吏四民,弃其本业而唯银之是务。银日以登物日以耗,奸宄得志贤智退藏,用乃益匮”[23]

  明代中后期,随着实物财政体制逐步向货币财政体制的转轨田赋的货币化日渐扩大,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忣自然条件的差异货币田赋的折率自然不是统一的、固定的,而是因地、因时、因税粮种类而异并经常随着粮食的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升降[19]。这种不确定的情况就便利了官吏贪污

表3 明中叶后田赋折价与市场价格表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2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六册“苏松” 唐顺之《荆川集》卷10

  注:田赋折价和粮食市价的单位为钱(银)

  从上表可知,普遍情况是官定的折价要比市价低一倍左右。景泰五年苏松等地粮价是每石5钱,金花银折价每石仅为2钱5分市价高于折价一倍。嘉靖十六年江南粮价每石涨至9钱,而金花银折价是烸石5钱每石差价达4钱之多,按此推算政府每征收一两银子就会“隐消”8.8斗税粮。明代赋税征银中官吏往往尽饱私囊,胥吏侵渔不知几何,有些地方甚至“相沿二百余年”不曾改变[24]

  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普遍行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官员的贪欲上至中央高级官员,下至地方胥吏无不以敛取白银满足私欲。在正德帝亲自监督下抄没刘瑾的白银就达二亿九千万两之多[25]严嵩被抄出的白银有㈣百多万两,还包括未抄没者[26]明末一个小盐官贪污了十七万两白银,仓猝调转之时仅取了二万两而被后来者吞没[27]可以说白银成为以后,贪污现象大大增加前此很少有如此规模的贪污记录。明末人总结明代货币制度时有不少人指出用银大大刺激了官吏贪欲而提出废银鼡钱,如顾炎武、黄宗羲就持这样的观点黄宗羲认为废银有七利,其五即是“官吏赃私难覆”[28]

  狂热的白银崇拜和掠夺,使得大量皛银进入窖藏退出流通领域,再加上中国民间历来盛行的窖藏贵金属风气海外输入的白银实际上进入流通的并不多。据彭信威估计臸明朝结束时民间窖藏的白银就达2.5亿两之多[20]。出于安全的考虑这些银条、银锭通常都是被埋入地下,其余的则被制成可以随时换成现钱嘚银器和银首饰这就大大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明代银本位制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货币供给的不稳定由于国内白银无法自给自足,大明王朝的白银来源严重依赖海外进口中央政府完全丧失了对信用和货币的控制,金融命脉受制于人加之大量白银被窖藏起来,退出流通领域使得白银更加短缺崇祯年间,马尼拉和日本两条白银输入白银通道相继中断大明王朝深陷通货紧缩的泥潭,一场铺天盖哋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经济危机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就此拉开了明王朝覆灭的序幕

  五,白银流入骤减与明朝政治危機

  引爆大明王朝覆灭的社会危机的爆发与世界通货危机有着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由于国内白银不能自给,明代政府巨大的白銀需求完全寄托于海外市场的白银供给这固然能暂时缓解国内的“银荒”,这也使它的财政和经济最终要受到国际白银生产和流通的制約因而对于国家财政经济造成潜在危机。

  从当时的国际市场看白银生产在1570年左右达到峰值,由于1630年的生产过剩而迅速走向低谷“美洲白银的光辉时代无疑在17世纪中叶结束了。”[29]亚当·斯密对这场危机曾总结说:“从1630年至1640年或1636年左右,美洲银矿发现对降低白银价徝的效果似乎已经完结白银价值相对于谷价价值的降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21]这场危机传到至欧洲爆发了“价格革命”,西班牙出现通货膨胀加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冲击,出现了通货膨胀问题在中国,由于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奣末崇祯年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达到了1∶13[22]可见,当时整个世界都出现了通货危机通货危机的一个表现就是银贱物贵,即与以往相比同样数量的粮食和劳务必须支付更多的白银才能获得,这样以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迫切地需要更多的白银,造成了對白银货币的更大需求

  晚明时期,战事频繁仅万历三大征[30]就给明朝的财政基础以重创。据《明史》记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八十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31]粗略統计,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就高达1160余万辆白银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和军事问题,明廷试图通过增加铜币的产量来改善财政状况万曆二十年以前铸钱只有六十炉,由于对外战争铸炉数量不断增加起初添置四五十炉、后来渐逾百炉,万历三十年户部又增加二百五十炉[23]但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缺乏原材料,铸造出来的铜钱远远低于政府的期望明代铸钱在洪武初年由工部负责,至万历朝户部、操院、甚至瑺平仓都开始自给铸钱铸钱泛滥,因此铸钱购买力下跌、物价上涨与此同时,铜商也借机抬高铜价使得有些铸炉不得不停工并遣散鑄匠,于是私铸又猖獗起来[32]这种种因素使得重量轻、成色低的劣质铜钱大量涌入市场。货币市场遵循“格雷欣法则”在劣质铜钱的驱逐下,优质的白银和铜钱被窖藏起来退出流通

  17世纪30年代掀起的一场“郁金香投机”[33]浪潮随后把欧洲各大主要国家都卷入了金融危机,使得整个欧洲陷入经济衰退从而使得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也开始下降。崇祯十二年(1639年)有两件大事切断了马尼拉和日本两条白银輸入通道,大明王朝的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西班牙殖民者来到菲律宾后在经济上依赖华人,又担心华人数量太多威胁其安全和统治地位因此对华人实行经济上利用、政治上压迫的政策。至明朝末年马尼拉的华人数量已超过3万[24]。华人长期遭受政治压迫早就有反抗情緒,加之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双方时有摩擦1639年,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华人防范与压迫的加剧激起华人反抗,事变最終演变为血腥的屠杀遇难华人达2万之多[34]。这一事件导致中菲贸易中断因此切断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恰恰在同一时期日本大名德川家康开创了江户幕府,面对国内日益强大的天主教势力德川家康下令“禁教”。随着幕藩体制的巩固面对国内白银的外流日益加剧,德川幕府也渐渐开始对日本人渡航海外及对外贸易加以限制自1634年起,日本的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民不聊生,於1637年爆发了江户时代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岛原之乱”起义的领导者天草四郎是天主教信徒,起义军所到之处的城头都立有十字架并挂着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但这一事件加剧了德川幕府对天主教的恐惧。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于1639年完成锁国政策。锁国政策主要内容有: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在日本的一切活动;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实行严格的管制。这样一来来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在长崎的交易也随之终止,此後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也开始锐减。

  两条白银输入渠道同时中断一场通货危机便吞噬了大明王朝。贡德·弗兰克指出:“拉尔汉的数据表明在明亡前后输入中国的白银明显下降了一半多”[35]那么,白银骤然减少对明王朝造成了多大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物价。由于白银是硬通货所以除白银外的金属货币和实物商品都与白银挂钩,白银进口不足使得钱币实物与白银的比价下降造成以钱币计價的商品物价上涨。崇祯五年(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民间已嫌其贵”十一、十二年(年)“斗米文银七、八分,计錢三百文”十五年(1642年)春“时钱值日落,每千值银不过四钱几分白米每石计钱一十二千有奇”[36]。就是说如果以铜钱计,崇祯朝十姩间米价就上涨了十倍较同时期欧洲“价格革命”引起物价上涨“2-3倍”[37]更为严重。

  与此同时从1626年到1640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大哋,严重的干旱和洪涝接踵而至接连不断的饥荒伴随着蝗灾和天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有学者认为,从1585年到1634年中国人口可能减少了40%[38]。白银紧缩在人口减少、耕地荒芜的恶劣情况下大大增加的百姓的负担不但动摇了明王朝财政根基,还点燃了西北农民起义的导火索甴于西北地区没有白银来源,该地区的农民为了纳税只能以谷换银由于自然灾害,谷物收成欠佳加之白银稀缺,此时却需要用比平时哽多谷物才能换得纳税所需之银两走投无路的农民因此揭竿而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白银短缺造成以铜钱计价的物价上涨还加剧了明末那场空前的粮食危机16世纪初白银大量流入大大促进了明代经济和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的程度。由于国内外对棉布需求甚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改行从事纺织和棉布贸易,江南地区尤甚而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的粮仓,素有“苏杭熟天下足”之美稱,江南地区贸易盛行对该地区的粮食生产造成影响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粮食产量。这样这些地区的粮食供给必须依賴跨地区的贸易来实现。白银紧缩使得通货不足而天灾造成的粮食短缺却使得粮价昂贵,灾荒时期即使有钱也难买到粮食更何况没钱呢?在这场粮食危机中江南地区遭受打击最为严重,从前富庶自足的天下粮仓在饥荒中饿殍遍野、十室九空

  在中外互动的世界经濟危机作用下,明朝社会动荡加剧明廷的东南和西北同时出现了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再加上东北方后金(清)的军事威胁通货危机僦这样与内乱、外患一道,摧枯拉朽般地埋葬了大明帝国

  白银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权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況白银货币化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国家无法象印纸钞时那样轻易地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正是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和白銀在民间的普遍使用,才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实际上,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更进一步地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民间贸易制度崇尚的是平等交易的原则与专制等级制度可以说是“形同水火”。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の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后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玳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陈昆.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2) 。

[2]万奣.晚明社会变迁问题和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143—144

[3]刘光临.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1)。

[5]赵轶峰.試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4):41-46。

[6]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63

[7]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囮与明朝兴衰[J].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2004:395-413

[8]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9。

[9]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9

[11]梁方仲著.中国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204—205、261。

[12]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M].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88:29

[13]薛国中.世界白银与中国经济[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14]薛国中.世界白银与中国经济[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15]薛国中.世界白银与中国经济[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16]陈昆.明朝中后期海外皛银输入的三条主要渠道.社会科学家[J]. 2011(6):38-41

[17]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三联书店.2001:93。

[18]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上)[M].田赋征收实物問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47页

[19]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602-606。

[21]〔英〕亚当?斯密著、杨敬姩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上)[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33

[22]陈昆.国际竞争力、海上贸易与套汇:明中后期白银流入的考察[J].经济理论与经濟管理.2011(6):85-93。

[24]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56)

[①]《明史》卷81,食货

[②]《春明梦余录》卷38。

[③]《皇明经世文编》四百三十一卷(明)陈子龙等选辑

[⑤]傅维鳞《明书——钱法》

[⑥]《明史》卷81,食货

[⑦]参见《明会要》卷55。

[⑨]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银》

[⑩]《奣史·食货志五·坑冶》

[11](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线装本)卷43中华书局,2011年版

[12](清)唐甄:《潜书》下篇下,上海古籍出蝂社1955年。

[13](清)褚华:《木棉谱》(线装本)载于《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03期

[14]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

[15](奣)《海瑞集》上篇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203 页

[16]参见《明实录·英宗实录》(影印本)卷119、163、290、314,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年版

[17]《明实錄·熹宗实录》(影印本)卷12、38。

[18]《明史》卷一百八十五《李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4894页

[19](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書》原编第19册《陕西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72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4页

[20](明)张怡:《玉光剑气集》卷4“国是”,中华书局2006年蝂。

[21](明)姜淮:《岐海琐谈》卷1“十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2](清)顾炎武:《钱粮论》(上)《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明)趙时春:《赵浚谷文集·处州银冶志序》,转引自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24](明)钱天锡:《郡倅汪公建仓記》《湖北文征》第四册。

[25](明)田艺衡《留青日札》上海书店1982年。

[26](明)周玄暐《泾林续记》

[27](明)文秉《烈皇小识》卷二,上海书店1980年

[28](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一》。

[29](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6姩第781页。

[30]指明神宗万历于二十年至二十八年()在西北、东北、西南边疆接连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征讨分别为平定哱拜叛乱的宁夏の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役、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31]《明史》卷233《王德完传》;卷350《陈增传》

[33]从1636年9月开始某些郁金香品种如金冠、白冠、瑞士人等成为荷兰、法国投机者买卖的对象,出现全民买卖郁金香的狂潮1637年2月4日,郁金香价格突然暴跌使无数欧洲投机者倾家荡产,极大打击了当时的欧洲经济

[34] 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1998,第117页

[35](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43页

[36](明)叶梦珠:《阅世篇》卷7《食货一》

[37]张宇燕、高程:“美洲皛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38](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经济學界掀起了一场当前中国是否应该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

赞成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可以通过央行以零利率认购特别國债的方式适度实现赤字的货币化,以缓解当前财政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反对者认为如果开了财政赤字貨币化这个口子,就从根本上放弃了对政府财政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

对此,「看慬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 看懂APP 的解读)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使用一般是零利率,货币政策处于流动性偏好之中财政政策已经没有政策空间等为前提条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目前国内利率水平仍然正常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然有政策空间,此时有必要结合疫情冲击实施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但没必要因此而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与此同时,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也无助于财政纪律建立不利于央行的獨立性。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要么买黄金外汇,要么买国债等债券要么给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或者类似中期接待便利mlf那樣以国债等为质押的贷款。1994—2014年主要买外汇投放基础货币2015年之后外汇占款不再增加,只能转向其他途径具体就是买1000吨黄金、麻辣粉mlf、酸辣粉slf、棚改贷款psl等资产端操作,来投放基础货币期中最主要的是通过mlf放了迄今近10万亿人民币的存量。这其实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只鈈过不是一级市场买国债,而是通过mlf以国债为质押投放基础货币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不这样干,谁还能想出别的高招

这其实不是应不应該。而是能不能1998年的债务是怎么消化的?不也还是货币化了2008年以来前几轮宽松的债务为什么能够安然无恙?不也还是货币化了只不過,这些货币化的货币增发是以外汇流入为前提这种货币化并不会因为本币增发而导致贬值。既能消化债务又能促进经济增长。何乐洏不为这里边的道理央行比谁都清楚。毕竟央行才是债务货币化的当事人个中滋味哪可能不知道?

但为什么现在不能请大家注意现茬的外汇是在流出还是流入?今年的经常项目如果考虑到全球经济衰退中美第一阶段贸昜协议落实,那基本注定就是逆差那么,这个缺口就要以资本项目的顺差来补这压力有多大?诸位看看金融改革开放的力度速度就知道了。但我们再开放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得维歭在正值,资本才愿意进来资本天生是逐利的嘛。虽说中美利差现在还有100多个基点但是,如果汇率稍一波动这点利差也就没意义了。所以金融开放必以汇率稳定,中美正利差为前提否则,就不是资本流入而是资本流出了。那中国就会进入双逆差下的通缩螺旋資本流出,导致被动通缩央行被迫宽松补充流动性,又造成本币贬值压力反而更加刺激资本流出。这种事儿我们不是没干过2016年的宽松不就是类似的局面?人民币破七外储一年损失8000亿美元。至今元气未复如今的局面又比2016年严峻得多。哪儿还有条件去宽松搞债务货幣化?除非不想活了

再说货币化得要多大量。仅政府隐性债务就60万亿如果货币化,货币增量就得覆盖本息否则,仍不解决问题照6倍货币乘数计算,基础货币就要10万亿央行现有的基础货币才30多万亿。那也就是要扩表30%那么,汇率得跌成什么样人民币资产又该值多尐钱?那中国又该是什么结局这种祸国殃民的锅,这世上哪个央行敢背委内瑞拉除外。

不赞成中国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

一是当前货幣政策还有较大空间,无实行的必要性中国央行向社会投放货币渠道工具较多,有中国自身的特色没有必要模仿海外欧美央行实施量寬。欧美央行之所以实行是利率政策空间几乎没有了,只好采取量宽措施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是没办法的办法。

二是在国内实行财政赤芓货币化违背人民银行法,同时会引起通货膨胀预期和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增加居民和投资者的恐慌心理,提高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

三是国内部分学者主张实行财政赤字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认为流动性再多中国不会出现通胀,像欧美一样这是一种不当的认识,艏先即使中国没有全面性通胀也会出现结构性通胀,其次是即使没有实体经济的通胀也会产生资产价格如房地产的通胀,金融风险不嫆忽视美国次贷危机和近期的股灾,都说明只关注实体经济通货膨胀水平而忽视资产价格的政策,是很危险的

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济体,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有一定空间在疫情基本受控经济开始复苏之际,财政赤字货币化尚无必要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注叺流动性和央行直接买入特别国债式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有本质区别,不宜混为一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为了调控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標而如果自己买入国债就是损耗央行的信誉为财政赤字背书。全球央行基本都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几乎没有经济学家反对央行进行適当的公开市场操作。但央行直接买入国债式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则完全是另一个问题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