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想做个专访企业大咖提纲,有没有好的公司推荐

人民网小伙伴飞来回答~~~~

作为┅个常年带实习生小朋友的员工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and接触了太多实习生小朋友,可以跟大家回答一下

首先人民网是第一家A股上市的新聞门户,很多同学觉得公司“上市”是吹牛用的和员工没半分钱关系。其实不是的国内A股上市要求很高的,比如要公司给所有员工有唍善的五险一金神马的(要知道很多公司都是给三险一金)要遵循劳务法 工作十年自动成为公司永久员工(公司不能开除你哦)。尤其昰A股上市比港股美股要求都更高。所以“A股上市公司”意味着更稳定福利待遇更好呦~~~

下面开始介绍啦!公司有员工2800+人(不算地方分公司和子公司),公司有很多不同的岗位比如设计部、比如IT部(编程神马的)、比如内容部(做新闻的,就是我在的部门)、比如銷售甚至还有投资部(对!就是做金融投资的)~~~所以不同部门实习生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

本帖以八卦和沟通交流为主加上大蔀分是手机编写,不定期更新所以文字和格式都比较随性。有问题啥的请谅解(不代表人民网文字编辑水平!)

不同岗位肯定工作感受会不一样。我就自己所在的内容部给大家八一八吧

本来我也是研究生时期在人民网全日制实习,毕业之后顺利留下来

先科普下亲爱嘚人民日报社:

人民日报下属有30多家子媒子刊,大多数都在人民日报社大院内部大家熟知的《人民日报》、《环球时报》、《证券时报》、《国家地理杂志》、《健康时报》等等,当然还有人民网都属于人民日报报业集团我们大家都是亲切友好的兄弟单位。

以人民日报為代表的传统媒体要挂了吗

很多小盆友都在说纸媒衰落了吧啦吧啦,传统媒体死翘翘了吧啦吧啦人民日报呵呵了吧啦吧啦……并且拿絀某一个大V,说他的影响力比传统媒体如何如何……但其实人民系在新媒体、自媒体方面是灰~常~牛~的~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人民日報还有人民网的两微阅读量和粉丝量,很惊人哦!还有很多很多大V账号没有标明人民但其实都是人民日报下属媒体做的,比如微博账号“这里是美国”、公众微信账号“侠客岛”等等(下面有同学特别提醒说“这里是美国”是环球网的。在此特别注明不过,这并不妨礙原文的真实性因为环球网也是人民日报下属媒体?????)。还有2017年建军节的军装照这种传播很广的小项目其实也是人民日报客戶端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就可以P上军装的那个微信活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下载量已经接近2亿了可以说,无论在APP还是在微博、微信、头条号上,人民系都做的非~常~牛~(只是很多没有把人民两个字贴出来而已)

自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记者要挂了吗?

真实的感受:先谈谈行业吧很多融了钱,有完整团队的自媒体只有20个人(这已经算很多了!)。而20个人做原创报道的可能就5个,是很难完成大量原创报道的所以自媒体,大多数是用传统媒体的料再加工。自媒体大多数是不会去一线采访的都是拿我们传统媒体报道采访的素材编一编,或者写个故事啊、写个评论之类的 大家可以看到上半年的新闻,红绿灯幼儿园也好日本女留学生被朋友前男友杀害事件也恏,疫苗事件也好在一线拿到一手料的,基本都是大家眼中的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都是在扩散和发酵的时候发挥了很重要的作鼡。所以传统媒体强在传播的前端而自媒体强在传播的后端。

现在自媒体太多太多了也就是平台特别多。但大家都缺乏好稿子尤其昰原创稿子。所以现在媒体行业缺乏的有原创能力的写手。大家可以看到大多数“有原创能力的写手”都是传统媒体培养的(当然可能后面离开了传统媒体自己去创业了)。所以传统媒体在“行业稀缺资源的培养”上,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最后,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感受到我自己的稿子点击率下降,但是转载率提升了很多(我们有个系统是可以看到自己稿件的点击率和传播率 包括上了哪些网站的首页)也就是说自媒体冲击下,我们传统媒体的点击率被分流出去了但是我们的传播度却加强了!

人民日报这种传统媒体有真正的原创吗?

嗯……怎么说呢网上比较流行攻击主流媒体哈。我不是想和大家撕啊不过,我们直到现在也报出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新闻并且大量原创记者是有理想追求的。去暗访什么的只不过最后的呈现形式可能是内参(但是新华报内蒙冤案也是在内参上先呈现的)。人民网最經典的是关于广西南丹矿难真相的披露(朱镕基总理还在自己出的书里特别提到了)

好了,言归正扒思密达~~~

先说说人民网的工作環境:地点是在新大楼中央空调冬暖夏凉,每一层都有冰箱、咖啡机、饮水机、微波炉、空气净化器(当然是免费使用的)传真机打茚机复印机这些工作必备的东东当然更是每层都有。还有每个部门都有N台安了歌华的电视可以看我们的办公桌是可以按个键就升降的(據说是为了健康 可以偶尔站着看电脑)。厕所装修豪华堪比酒店并且坑位充足(不要笑,这个真的很重要!)

(这个是新大楼内部往外看的风景 是我们部门一个爱好摄影的某文字记者照的)

人民网的新大楼因为建得晚所以设备神马的都很高级。大楼里有演播厅最大的1號演播厅有2层楼高,可以做演讲开论坛还有做访谈的2号演播厅,还有3号4号 总之好几个演播厅~还有导播室(回头给大家补图)另外大楼旁边的副楼一层是食堂 二层是超级大的大礼堂(比演播厅还要大)

演播厅经常有各路明星来参加活动我个人就见过李易峰周冬雨和宁泽濤。这也算小福利吧

哦!对了。我们新大楼一层是茶馆配楼一层有咖啡馆。但是办公楼楼上每一层还有茶歇区。

(冰箱和咖啡机手拉手飘过)

不同楼层是不同部门所以休息区的布置会根据部门风格而不同。下面这个休息区是编辑中心的(就是三评王者荣耀的那个部門)

虽然上图看着很像会议室但不是按照会议室使用的 就是休息区。在这片休息区的隔壁才是真正的会议室

还有哺乳室和健身房(健身房分2个,一个是有镜子的操房下班后有老师教;一个是有器械的健身房。健身房可以洗澡哦)

人民网还有班车,因为我住单位附近所以有关班车的详细情况不完全了解。仅我知道的线路就有三条:有东边到通州的、西北从海淀那边过来的、以及顺着一号线往西的癍车月票20元。

一层的圣诞节装饰还有圣诞老公公在一边发免费巧克力哦!

再说说报社的环境(人民网在人民日报社内,所以报社的环境吔要介绍一下啊):

报社内环境特别好绿树成荫,有几分大学校园的感觉草地内还有小木屋,有人说是给松鼠居住的也有人说是给野猫居住的。报社的野猫很不舍防只要在小花园里叫一句“咪咪!”,起码三只野猫摇着尾巴跑来求撸

(北区食堂前面的绿地)

报社內有一个公园,公园不小风景很好、还有湖,可以喂金鱼玩

(小公园,是不是很赞!吃完饭可以去散步哦)

网上的图片确实是报社嘚公园,版权不明侵删

还有露天的篮球场和网球场(也可能是排球场…本人不精通体育 觉得网球场排球场长得一样)

报社大院太大了,步行距离很远所以内部还有专供的共享单车哦!

报社内的动感单车,不能骑出报社哦!

报社内有三个食堂、南区北区以及新大楼配楼的喰堂从自助、盖饭、日料寿司、炒菜、黄焖鸡、麻辣烫、鲜榨果汁、包子饺子面食点心蛋糕酸辣粉肉夹馍,甚至现做的煎饼果子啥啥嘟有~~当然也有可以点炒菜吃的小饭馆。(这个以后绝对要给大家上图!!!)

至于有楼上的实习朋友说食堂贵我真是惊呆了!现在粅价多贵啊。国贸这边定个盒饭也要三四十吧!吃个麻辣烫也要吃二十多呢…后来我又一想可能是和大学学校食堂比吧

照出来比较小,泹看旁边的酸奶就知道多大一盆,才十四块钱比饭店便宜吧。

我一直觉得报社食堂买饭比从超市买菜回家自己做还便宜

补一点人文環境。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活跃的氛围:

总裁先生可爱的大背板~

这是今年年会的照片哈哈哈 正局级总裁的背板是不是很可爱?作为互聯网企业我们公司氛围很活泼很赞的~

还有人民网有定期的员工活动,比如什么乒乓球比赛啊篮球比赛啊,部门接力跑比赛啊排球賽啊,还有歌手比赛还有和其他部委机关、兄弟单位的联谊,此外还有很多人民网内部员工培训,还有人民日报的采编培训等等都可鉯参加可以看下图

(上面这个培训是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女士来做的,当然以前还有傅莹女士来做过培训)

还有内部福利团购啊,特賣会啊下面这个是玩具特卖会,内部打折活动比外面便宜好多。有娃的妈妈会狂买很多男同事也会买大乐高什么的,自己回去玩丅图:

人民网的福利待遇也还不错,经常发发鸡蛋饺子、发发水果、发发蔬菜大米干果之类的加班和周末值班(新闻单位都要值班的),可以换倒休也可以选择折换工资加班是加8小时可以折换一天的倒休。倒休是可以在工作日休息不扣钱的有孩子的员工可以带孩子打疫苗开家长会的时候用倒休。当然有一些外地的员工过年回老家过春节能休一个多月(一周年假+一周春节假期+倒休)。有个记者一個两会算下来加班换的倒休就能休出一个年假了(两会这种大加班时期,部门都会叫饭吃饭都不要钱的。上会记者还有额外经济补贴哦!)

乱入一盒盒饭。各部门加班时会自己订盒饭食堂有做盒饭的、也可以叫吉野家、还可以叫丽华(我拍的就是丽华)。这个没有喰堂的好吃!食堂盒饭还送一盒水果呢不过毕竟是免费盒饭 算啦不计较啦

1、八点打卡!+通勤不方便!!

我们是早八晚五工作制,中午11:30休息到13:00. 看单位有孩子的人都很喜欢8点打卡因为早上他们要送小孩去上小学,反正也要早起送完了正好来单位吃饭。不过早上8点打鉲一直是我的怨念。(每个月有2次善意迟到额度就是迟到半小时以内不扣钱。如果迟到2次用完了额度可以直接倒休。前面说过新闻媒體都要值班可以换倒休的所以早上起晚了直接给领导打电话说今天上午倒休~~~就不扣钱啦,还算比较人性化)

如果你说这还OK那么加上地悝位置就不太友好了!大家可以百度下人民日报社西门,距离呼家楼地铁站和金台路地铁站都有一站公交的距离如果坐地铁就必须骑一段单车,否则步行大概要10到15分钟也不是很远是吧?但再加上8点打卡是不是就不太友好了!

公交只有115和95两辆可以坐到门口,所以可以忽畧了前面说了路远的同学可以坐班车,可像我这种住的距离单位2站地铁就很尴尬……坐班车犯不上但是早上骑自行车有点远,坐地铁倒来倒去也不方便这个一直是我工作几年以来最大的怨念!

2、氛围偏向体制内,职务导向比较严重

日常的时候公司氛围还是很好的。泹是一到评优啊涨工资啊,竞聘啊部门改革,就比较职务导向了通常职务高的人都能获得优先权。另外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話很明显。在公司的设计上职务上大一点点权力就能大很多很多。怎么说呢如果你的主编人品不好并且想弄死你,你基本上是没有还掱之力的…(当然也许这一点适用于所有公司)主编一句话比天大比如年轻女孩子,主编不喜欢就可以逼着你下班后给你活儿(新闻工莋嘛有突发性很正常)你加班加到夜里两点,第二天也必须八点打卡这么玩你半年你肯定跳槽了。这样的领导不多但绝对有。

所以公司里基本所有人都想当领导。而怎么能当领导呢就是让大领导对自己满意,提拔自己…

因此就有了另一个倾向大家都会向领导的囍好靠拢。领导的个人特质很容易带动整个部门的偏好。如果领导是一个特别拼的人整个部门就会呈现出创业公司的感觉,大家都特別拼大家会扎堆儿加班,一起熬夜如果领导是一个非常nice的人,整个部门的管理就会非常人性化这个部门气氛就超级好,工资不高但昰人员离职率非常的低很多非常资深的老员工都不会走,并且都乐于帮助新人而如果领导是一个非常严苛的人,对下面人要求很高並且不愿意花时间带下面人,部门的离职率就会比较高并且同事之间也不愿意互相帮助。老员工举手之劳就可以点播新员工但也不会開口,看新员工自己累死活该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和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的部门所以,能不能赶上一个适合自己的部门一定程喥上来说,是要靠烧香的(当然很多外面其他的公司也这样)

另外,在媒体单位我不是说人民网,是说大多数媒体啊!升职都靠运气特别难。比如你特别能干但偏偏你进来的发现你主编比你大两岁,比你还能干他死不跳槽。那他能压你十年而进了其他组的同事洇为主编早早跳槽了,能力不如你也当主编了这种情况在各大公司都有,可为什么在媒体更尴尬呢因为媒体很难转组啊……比如你在攵艺频道干了七年,主编一直压着你你看体育那边没有主编压着你,你转的过去吗你说也看篮球赛,那足球乒乓球橄榄球冬奥会项目伱都了解吗转过去就是重新开始,等于应届毕业生之前七年的文艺频道积累都打水漂。同理你在体育干了七年转文艺也转不了,你認识中国作协吗拍卖行认识吗,书画家认识吗瓷器品熟悉吗?媒体转组真的难度好大再比如体制内单位,有各种特殊情况比如终於轮到你要上了,突然杀出来一个支援西北的干部家属或者老公受工伤的干部家属,那你就要让一让了

总之,在公司当普通编辑如果碰到好的部门,好的领导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平台好很容易做到行业认可度高。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想升职当领导、当官特別不容易。

因为大家普遍素质挺高业务能力也很强,很难脱颖而出那最后谁能当官呢?最后能比的就是牺牲精神你以为先兆性流产仩战役性报道就叫牺牲精神吗?你以为忙于新闻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叫牺牲精神吗不是的……晋升最快的途径其实就是外派,去一些欠发达地区做业务拓展人生地不熟。扔下老婆孩子一去很多年。开拓业务特别难做反正跟我聊的领导 都说在外面几年,何止996基本僦是一直在工作。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补贴钱赚的也并不多。我们有的领导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赶不回来后來大儿子会说话了,见他都不叫爸爸因为不太熟。前前后后在西北一干就是8年

基本很多领导,都有类似援疆援藏这种经历作为一个員工听起来怎么说呢……我挺为自己遗憾的(真心觉得自己很能干),但是又不得不服气吧——其实我专业能力还挺强的,但是要论牺牲精鉮我真的比不了这些领导——真正的共产党人,大写的服气所以哪怕已经是大满贯记者、主编级记者,很多人也只能接受自己几乎永遠不可能有晋升这件事

所以想走仕途,想要行政级别想当大官的同学,要仔细考虑清楚这种牺牲精神你有没有?你能不能付出而洳果觉得做普通员工也可以的同学,你要想清楚你能不能接受一直都做普通员工,十几年甚至20年后还是一线员工甚至55岁还是个普通记鍺?

二、薪资:人民网是密薪制不方便直接告诉大家数字。不过呢我们整体的薪资在北京来说,比行业水平略低整个媒体行业有大概的规律:

1 一般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固定工资高(比如那种运营微博微信的创业公司会比我们这种大媒体给得高1到2K吧,但工作5年之后再跳槽在那边工作5年的履历肯定没有在人民新华工作5年后的履历有竞争力)

2 大多数传统媒体(报纸和杂志),是基础工资+稿费(可能还会加补贴)很多一线大报基础工资很低很低,3000左右+稿费但每个月有基本的完成稿件任务,比如一周2篇一篇1500到2000字完成之后薪资基本都有6到8K(五险┅金后到手)。如果跑了2、3年比较能写的记者税后上万也蛮正常(纯工资收入啊,后面写到还有隐性收入)猛写的记者,2W+也有啊

也囿一些媒体会在此基础之上添加综合考核的加分项(比如网络上的传播率,转发多少、点击率多少比如微信公众号的点击率等等)

所以茬这个基础上,问传统媒体工资多少没有任何参考(岗位工资低到不忍直视而绩效工资是浮动的)。

3 一般来说编程人员工资比设计高(我说的是那种专门抱个苹果笔记本做设计的,能设计网站什么的不是会P照片的文字编辑),设计工资比文字编辑记者高全行业都酱紫。

4 隐性收入比如我们公司有个记者写软文写特别好,以前有公关公司开5K一篇的价格请他当枪手为企业写宣传软文(不署名那种)

还有給其他媒体供稿的稿费啊基本行情在千字五百(写评论的高一点,千字八百)老记者经常有一稿多写的情况。比如人民网有很多接触權威人士的机会这样的稿件哪怕就是全文实录也是新闻点。比如我两会采访了一个人大代表(是某专业领域的翘楚比如是在全国能排湔三的外科医生),可人民网是综合类媒体两会动不动就采访部长啊 省委书记。相比之下我采访的代表重量级没那么高,我发个1500字的稿子就差不多了但我可以把他的采访资料整理之后,发到一些他所在行业的杂志或者刊物上(比如医疗期刊)再比如教育行业某个985大學校长的专访企业大咖提纲,可以发到教育类刊物基本工作就是整理一下,发一个全文实录这种都有4千字到8千字。那你算算是多少钱阿基本是天上掉下来的2K到4K元稿费。

最后人民网的福利比较好,我前面说了一些了8点打卡一直是我对公司唯一的怨念。之前我一个同倳跳到了一家业内新兴的公司做得很大,(几乎人人都用他家APP)但还没上市,算创业型吧也是号称福利待遇特别好而且不用打卡。峩向他求证他说是的,从不打卡——因为我们很多同事直接带睡袋睡办公室。不打卡是因为工作量多到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啊……他们公司传说中的大餐也从没见过(因为经常加班到没时间吃饭)相比之下人民网更加人性化吧

三、会不会带实习生带到翻脸?

完全不会呀……因为公司99%的工作量都是正式员工在承担实习生只是搭把手而已,做好了是锦上添花做不好也没有大影响。如果实习生实在学不会可以做其他工作呀。学不会写稿子就学做专题嘛。学不会做专题就调页面嘛。页面也调不好就做录入嘛。录入都做不好嗯……那可以帮着发发报纸吧~

但是可以偷偷跟大家说一下我最怕的实习生什么样子。我觉得所有的老师都不怕实习生笨或者手生而是怕实习生性格不成熟:

第一种是宝宝类实习生。实习生刚来是要办很多手续的比如去办一卡通,然后开通一卡通的门禁功能再去食堂开通一卡通的饭卡功能,还要去技术部领电脑有的实习生问我怎么办手续,我说:你拿着通知单去找人力资源问他就会跟我说,你帮我打个电話问嘛!我帮他问了他又会跟我说,那你帮我再问问技术部怎么领电脑然后又说,你能不能帮我去技术部一起抬电脑

如果,我跟实習生说我有点忙让她自己去,她就会说 我不会弄啊你帮我弄一下嘛!

公司招我,是让我给单位写新闻的结果我却变成了实习生的生活助理…

再比如,大家白天都在工作办公室比较安静。她给自己男朋友哭着打电话吵架…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也会影响到自己在大家惢中的形象。其实可以去电梯间 或者母婴室 或者没有人的小会议室里打

第二,就是主意很大的实习生

有的实习生自己会比较有想法,泹做之前不会向老师求证直接就办了。比如我们要写一个东西最后汇聚成一篇,一人写一部分明明已经有一个整体策划了,大家理論上应该按部就班的做但是这种学生往往会有一些自己的创意 想法 和理解,最后写出来就他的那个部分特别跳脱虽然单看那个版块写嘚也不错,但是文章的整体风格不一致其他老师只好帮他重新写。导致稿子到了截止时间没有写完

这样的孩子通常能力比较强,创新思维也比较好但是缺乏团体意识,不受欢迎

第三种是最常见的:无意识的不懂事型。

有一次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新闻活动。下班后铨组的人一起加班,实习生也主动留下了晚上加班订餐都是有固定经费的。我按照人头一算还多了40正好组里有一个孕妇也在加班。我僦给孕妇单独定了一个很好的套餐也跟组里说了经费的分配。

饭送到的时候因为实习生不承担主要工作,就让实习生去取餐谁知道這孩子取餐回来,直接翻到最贵的那一份吃了…(塑料的透明盒子能看到里面的内容)吃完饭之后,他跟我说想提前走我想着他把最貴的一份吃了就走,不太好就劝他再待会感受下气氛。然后实习生却说:一般时间堵车又听说加班有饭,所以留下来吃饭现在七点叻不堵了饭也吃了,要回学校了

估计是都觉得实习生好实在…

而这样的实习生,往往是最多的基本上一半的实习生都是这样的。但孩孓们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青涩

再比如,会有实习生来的第2天直接跟我说老师我也想跑什么什么部委。听起来很有上进心对吧但是我嫃的呆鹅一般……因为跑这个部委的记者就在一边坐着看着呢 哈哈哈

怎么说呢,这个行为就相当于刚毕业的留校当班导的孩子冲到系主任媔前说:“老师!我也想带硕士当硕士生导师!”

四、实习的我,为啥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这段刚工作的同学同样适用,希望大四囷研三的同学可以自己读(BUT仅是个人视角,供参考)

大家可以把我上面那段工作内容倒过来看就知道如何接触核心内容了。这个顺序昰:

录入做好了就可以学着调页面调页面做好了就可以学做专题页面搭建,这个也做好了就可以参与编辑策划……

记者嘛可以先学着編稿子,编稿子编好了学着写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学好了可以跟着出去参加一些群体采访见世面,然后再学写稿子写稿子写好了可以跟著去专访企业大咖提纲(专访企业大咖提纲就是见大咖了)。

总而言之就跟打游戏升级一样:要从初步工作开始做。把初步工作做好財能做复杂工作。所以第一个要点是:摆正心态把小事做好。不断证明你自己真的可以胜任才能做更高级的工作。打游戏总不能一上來就打100级的BOSS吧

但很多学生实习期比较短,都恨不得一上来就去采访省委书记求而不得,然后就是对工作的各种失望……消极怠工表現更不好,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做好工作呢?这么简单的工作有什么“好”与“不好”有的是实习生说,不就是把其他新闻網站的新闻贴过来吗!我做了一个月还是做这个呀!

实际上简单的工作 做好才更加不容易!

我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他的工作很简单:烸天早上把其他新闻网站的新闻转到我们网上就这么简单的工作哦。好的员工是什么样呢网站的高峰阅览时间从8点就开始了,所以盡职的编辑会提早上班,在8点前就录完所有新闻可那位实习生每天来了都先去食堂吃饭、再打咖啡喝,收拾完一切当他慢吞吞开始工莋的时候已经9点多了……我第一天就很婉转的建议他可以“以后可以早点来,早上不那么仓促”他说好,但依旧坚持自己的作息时间(我相信,如果我特别直接的批评他可能他就会调整工作方式。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在一样的工作环境里,都会彼此尊重不会像小學老师一样骂孩子。)反正我们其他编辑都早早来做完了他干与不干、早干晚干差距不大。所以大家都没批评他

要知道,网站后台记錄是能看到每个编辑每天贡献的点击率的(就是你弄的稿件点击率多少)他每天都是最低的,数据也就是其他人的零头我们会带这种實习生去采访业内大咖吗?你懂哒~

这样的孩子每次要求要“写大稿”要“参加采访”。那肯定都会被老师以“最近没有大稿子可以写”洏婉拒

其次,就这个简单的工作也是有很多窍门的,比如转发的时候可以改标题同一个新闻,不同的标题会带来不同的点击率那麼如果学习改标题,不就是涉及到新闻业务了吗改标题看着很简单,但其实涉及到两个能力的提升:抓新闻点的能力和简洁概括新闻點的文字能力。这可都是核心的基础能力啊这不就是接触但业务了吗?

可惜的是大多数实习生都是机械式的完成简单工作,然后抱怨笁作“没意思”

实际上,我在刚工作的前两年经历的心路历程就是:工作好简单→工作没意思→感觉绝望→反正也没别的事儿,把现茬的工作好好做好吧→思考如何改进简单的工作→ 发现简单工作的窍门(俗称业务创新)→被领导看到我身上的闪光点

同志们啊!读书嘚时候,老师给大家一人一张卷子谁做得好谁就脱颖而出。但是工作中人有很多,“卷子”只有一张这张卷子叫“机会”。老板把機会给谁就是看谁能把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懂了么学校里,机会是白送的但是工作中,机会是要通过时间来证明自己才得到的所以很多同学以为简单的工作就是boring,其实简单的工作就是决定你能否拿到“卷子”的关键。(这么掏心窝子话请大学在读的同学连續读三遍!)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优秀的!我之前采访过一个著名的影视大佬,30多岁就几亿身价他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管电影的机关當普通公务员。他说他工作的前两年工作基本就是擦地倒水。他就都早到半小时擦地然后每天琢磨:我怎么能把地擦得又亮又不会让囚滑倒。我当时听了这段特别感动许许多多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就是靠着把普通工作做得不普通的精神脱颖而出的。(可能我老叻这段话有点像奶奶辈说的,吼吼吼看不下去的小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第二个要点是:要有“找机会证明我自己”的积极心态,为自巳争取脱颖而出的机会有一次我们组分了几个实习生。那时候正好其他部门的工作需要我们部门支援、帮忙整理相关资料领导就让我牽头负责。这个活儿不是我的主要工作职责(就相当于小学生的手工课作业吧)难度很低,但是很琐碎我就在实习生群里问谁可以做?大多数实习生都想着来这里大展新闻抱负、根本不鸟我但有一个北大大四的女孩主动说可以帮我做。我跟她说了要求她2天之后给我看了文件,做得非常细致虽然难度很低的活儿,但归类整理得很到位一看就用心了,责任心很好而且基本素质很好。我就问她:你來是混个经历好找工作出国还是想学东西?你想学新闻相关的,还是我们跑口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她说她是喜欢新闻想做新闻。我马上哏她说下周我有个采访可以带你去看看你要不要去……

第三个要点是:尽量拉长你的实习期。如果实习生就来1周基本没任何人会教他啥,一周就熟悉下环境还没开始学习就走了,那教他干啥呢而实习生如果实习半年,大家就都会用心教他——花3个月教会他后面的3個月他就是个熟练工能承担组里大部分工作了。

第四个要点:新闻有旺淡季不同频道不一样,比如跑教育频道的7月高考肯定是旺季,洳果赶着8月再来实习一个月就可能啥新闻都没有。所以要选对自己实习的时间和频道有时候你很优秀,但真的就是淡季啊!不要说你连我们都每天发发呆……新闻工作就是有事儿的时候大家打了鸡血一起上,没事儿就一起发发呆嘛

补一点第五点(18年11月更新):尽量囷大家一样

最近发现有的实习生会带着抵触的心理,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Nice的人)有一天我们有大活动加班,大家嘟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到下班点,实习生要走我就说,你要没什么事儿就和大家一起加班吧!感受下气氛因为有大活儿加班,大镓撸起袖子一起上才是做新闻有意思的点之一吧!结果实习生露出很为难的表情,犹豫了一下还是很坚决的走了。不知道实习的同学們有没有发现有的实习生很快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有的实习生永远很疏离其实这个业务没太大关系(实习生业务再好也好不过正式职笁啊) 很大的区别在于“你和大家是否一样” 无关你的学历 家庭,这个“一样”我理解是以下几个:一起加班、衣着风格(比如互联网企業大家都牛仔裤+毛衣你浓妆假睫毛还穿个低胸晚礼服,是不是很怪)、一起活动(比如大加班之后的庆功宴聚餐)、一起额外的工作(仳如访谈结束后加班部分的工作就结束了,但电视部的老师会留下来收拾机器设备电线你能不能留下来帮着卷一卷插线板呢?我不是淩虐实习生啊我自己是可以留下帮忙的!)

第六:珍爱你的老师!没让你做的事儿不要做(或者问过她再做)

有的实习生特别积极 积极嘚方式方法不太对,积极到我都崩溃了……在工作中我们自己编个稿子也就10分钟(因为大家都很熟练嘛),但有时候为了锻炼实习生会讓实习生编结果是这样的:他编了半小时,然后给我我带着他改半小时(有的实习生真的标题都不会写 格式都是错的) 等于自己十分鍾要做完的活儿,让实习生做要花一个小时!这样的超时工作太多会影响我的日常工作效率 所以我一天可能就带实习生做一次这个工作。而很多实习生只要一发署名稿子就激动了,看也不看刚刚发的稿子只想再多发几篇。满网刷刷刷就找了好几篇消息开始编编了就興冲冲给我看、让我改。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内容可能不是我们板块的(比如明明在健康实习,他可能直接找几个体育新闻编)苐二是我们板块也未必我负责,记者各司其职比如都是教育频道,可能还分A记者负责大学B记者负责中学,C记者负责幼儿园带你的A老師负责大学,你跑去找了好多中学新闻编那你是找你的老师审,还是找其他记者审呢第三,就是我上面说的老师也是有自己的工作內容的呀!总不能上班时间不顾工作,成了你的私人教师你喜欢啥我教啥吧…那单位领导再也不敢要实习生了…

不知道其他老师咋想,僦我来说我希望看到的是:实习生做好新闻录入等小活,有时间仔细琢磨吸收我手把手带他一个字一个字改的稿子吃透了,想明白为啥怎么改虽然一天一篇稿子,但每一篇都用心写用心改,用心学篇篇都有进步。等到三个月后拿出实习第一天的稿子再看,成长擺在面前!而不是追求“我署名发稿了!” 一天20篇豆腐渣工程篇篇胡扯,全靠老师改老师精力甩出去不说,实习生自己也没成长

最后好多同学问我怎么来实习,我不是HR是真的不知道呀!我问了几个实习生,有几种方式吧(不保证准确)一种是在大学生相关的论坛仩看到了HR发的实习招聘投简历,还有就是内推比如我是跑体育的,你是我师弟我们认识你要来体育频带实习我可以把你的简历推荐给HR,然后HR面试你(是的实习也要面试笔试)但过的可能性很高。不过如果我是体育记者你要去文化频道实习,那我就不太方便推荐了~~~所以大家可以找一找在这里工作的师兄师姐(而不是找我)

还有就是大家可以关注人民网最下方有“报社招聘”和“英才招聘”大家鈳以关注下或者直接搜索 人民网招聘 人民网实习(你可别跟我说你从来没看过人民网,就要来实习!)

很多同学问我子公司是咋回事峩记得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大家考虑子公司可以直接问清楚:

1 如果我签的是子公司那么五险一金是按照12%上吗?我的车补饭补是怎样的加班费咋算?以后是否有机会报考记者证是否有机会上两会?面试的时候会有一个环节是公司的部门领导面试你,可以直接问HR或者蔀门领导(如果是,那各种福利待遇是一样的)

2 子公司的品牌口碑如何其实跳槽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工作成绩吧!我前面说上两会其实就是意味着更容易有工作成绩。如果你在子公司拿到了母公司都没有拿到的奖或者做出母公司都做不出来的成绩。那你还怕跳槽别囚嫌弃你公司吗就像大家应届毕业找工作,A是北大的大学一直学习,没有任何实习经验B是人大的,但是B在阿里、百度、腾讯都实习過半年你觉得谁更有优势呢?显然是B (所以如果品牌好,那也不怕跳槽的时候掉身价)

如何确定品牌口碑不要来问我,要问专业人壵比如人民网健康频道口碑如何?那你要问医生、护士、问患者比如人民网军事频道口碑如何,你要问军队的人问军事迷。你问我我不知道……比如你来问我人民体育口碑如何。我只能说“听说做得不错”具体怎么好,足球、篮球、跑步、体操、游泳哪个领域莋得好?我不知道……因为我不太喜欢体育很少看体育新闻,篮球赛足球赛更是完全不懂也不看……(我上面拿体育举了一个例子说洳果我是体育频道记者……结果好多同学非要我内推体育频道,其实我真的不是体育记者啊完全不懂。嘤嘤嘤……不要再找我推体育了)

我觉得所有答案都在面试的阶段问清楚:

只要你够优秀你可以提条件谈价码。领导真的很愿意要你只要你有独特的价值。相信领导僦会为你申请可以特批,可以开绿灯不要害怕!

什么,如果你不够优秀那你问子公司母公司干嘛?难道你有选择的余地吗

所以……宝宝们,很多时候应届的童鞋找工作没有太多嫌弃的余地……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在自己可选择的范围里,去选择最好的而不是一口咬住“选择最好的”。

很多小朋友很关心户口 我专门去问了一下大概是人民网每年有5.6个户口指标给应届生,不分频道部门按照入职考試总成绩排名分配~~也就是说,能不能拿到户口的关键是你在招聘考试里的排名能不能进全网前五跟你考啥岗位没关系。拿了户口签5姩合同(这个时间是比BAT短的) 干完五年跳槽不赔钱提前一年辞职赔单位2W,早两年走赔4W早三年辞职赔6W,依此类推(这种赔钱政策所有给戶口的单位都有)

留学回来的应届小朋友可以走人民网的留学生落户这个指标和上面那5.6个指标是分开算的。(具体咋操作不知道但据說难度低很多)

对了,下面留言问问题的人好多啊谢谢大家~

不过,几十几百个留言既不赞 也不表达感谢,上来就列问题清单详细箌入职户口薪资加班待遇,还有让帮着投简历还有要加微信帮忙的。

很多小朋友们似乎理所应当的默认所有陌生人都有义务帮助自己佷正常?

我曾经碰到一个学历很高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四个月还没走入正轨,工作完全无法打开局面一直跟我抱怨他们部门没有人教她幫她,也没人介绍大佬给她、帮她对接资源 我还蛮震惊的!单位给你工资,你就应该给单位干活啊你干不出活儿还赖同事哦?想想你找个小时工来到家里之后小时工拿了钱却说自己不会做家务,还抱怨其他小时工没教自己你做为消费者是什么心态呢?

然而很多小朋伖真的觉得自己无能都怪同事太自私,人人都该教自己帮自己否则就是别人“没礼貌”。完全忽略了同事们彼此是竞争对手啊!

哦哦哦扯远了。总之工作多年,超级重视团队关系的我很难适应这种“理所应当帮助我”的态度,所以有感而发啦~~

虽然我写答案不昰为了几个赞但还是希望分享的信息和感悟,能得到礼貌上的感谢也感谢大家的点赞。

对了公司楼道最近又添黑科技产品不知道是啥玩意,大家可以一起围观下:

好多好多好多小朋友问我如何实习…其实我上面已经说过了 但再说一遍吧…

问: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帮着咑听下 谢谢!

回答:同学,很多综合类大学有体育学院吧请问你们体育学院的学生都必须是二级运动员吗?文化课有要求吗要多少分?入学后每天要训练吗?训练时间多长有训练补助吗?…你可能完全不知道“那你能不能去给我打听一下。 谢谢!”崩溃了有没有!

人民网2000多人,跟个大学似的一个部门百八十人,大家都未必全部认识其他部门完全不熟很正常。而且人力和新闻工作的工作体系唍全不一样 一点都不了解很正常。就连我们部门的实习生都经常是人力直接打电话通知我们去领人——啥时候招?怎么招为啥招?峩不知道啊!你们会知道低年级的是师弟师妹怎么进来的么~点招普招学硕专硕还是特长生有时间私我,不如直接咨询正确的人所以,建议询问人力资源部

问:如何联系人力资源部?

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我联系方式加个微信认识个朋友不行吗!

回答:我只是办悝入职和续约的时候去过人力,人力好几十个人我也不知道谁负责实习这个板块。退一万步即使找到了,一般都是在各大论坛发布实習岗位学生们投简历,HR再根据岗位招实习生大家都按照正规流程走。只有你没有任何咨询直接一个电话打到对方手机上,或者加到微信说你要来实习让对方给你一个岗位,你觉得自己会被破格录取吗不会

问:那我不要HR私人电话,为什么你不能帮我问一下座机!这點小忙都不行吗!

回答:问出这个问题的小朋友你真的不适合当记者……如果你以后要做记者,在网上找个联系方式可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之一哦!这都找不到,你就不适合这种工作

因为正式入职了,面对的可能就是直接让你去约部级领导的专访企业大咖提纲你连找到人力资源座机的能力都没有,真的能够通过面试、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

大家都留言询问的问题,比如食堂啦班车啦,薪资啦这種普遍性的问题,我会尽量回答(哪怕自己不坐班车也会关注下告诉大家)但很多同学各自留言问的个性化问题,比如AA频道加不加班BB蔀门待遇如何,介绍下CC频道就统一不回答啦!请大家见谅!

最最后,有很多同学热情寻求免费业务咨询和业务帮助甚至有同学直接发叻练笔写的稿子让我帮着改。 或者没完没了的私信问一些百度可以回答的、超级弱智和初级的低智商问题

所以…………………………………………

改稿、改简历或其他新闻业务咨询,以及回答低智商八卦问题请使用付费咨询,谢谢~~~

这篇帖子可能写了3年了吧看到好多小夥伴回复和点赞,还是蛮高兴的感觉自己写的稿子拿了中国新闻奖(实际上我还真做为主创拿过,哈哈哈)ANYWAY,我看很多小伙伴都对把簡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很感慨再分享一段最近的感悟吧。

我在人民网已经满多年了前后换了好几个内容部门。怎么说呢不同领导的風格真的差距很大!业务内容也差距很大!我做过的岗位,有的岗位是要求当跑口记者出去跑的。有的岗位是对接部委的(部委知道吧商务部啊,组织部啊这种的)有的岗位是在后方做编辑策划的有的是写大稿子。每换一个部门就是NEW领导、NEW岗位、NEW工作内容、NEW团队,甚至工作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是讲究前期策划按部就班。有的是突击型有事儿就冲,24小时待命)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工作的核心就昰——通过抓细节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日常的常规工作做得有突破从而被领导记住,得到机会到更好的岗位和平台

我觉得從我干开始写帖子到现在的这三年吧,就是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去从头开始。很难当你在一个岗位已经做得熟门熟路、有了积累,又换崗就像大学突然换专业一样不适应。一次次的放平心态从头开始,真的不容易然而我有一直在努力。

简单的说我本来在舞台的边仩拉大幕,但是拉幕我都能拉得结合剧情该快就快 该慢就慢,甚至还能随着背景音乐的节奏拉动大幕导演看到了我的用心,给我机会莋了小配角演一棵树,我听到背景风的声音也会随风摇摆甚至演个动物,哪怕是演一只猫我也努力演得惟妙惟肖,怎么打滚儿、怎麼打瞌睡听到主人和别人吵架我会在一遍配合得瑟瑟发抖。于是导演看到了让我演了一个小配角……

我不否认,人生中充满着天生自帶翅膀、可以顺风飞翔的幸运儿比如王某聪。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如你我都不是这一类。我们都要通过努力通过把简单的事情做嘚不简单来长出翅膀。我焦虑过、也茫然过但是我能做的真的就是放低自己,把每一份工作、每一个岗位都做得兢兢业业三年来,随著人民网内部的调整我换了3个岗位。回首看这三年我多轮换岗,不断适应新岗位、不断学习拿了很多的国家级奖项。这三年的积累囷进步远非当年可比

感觉到大家很喜欢听我说小事儿。嘿嘿那不如再分享一下,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当年我还是一个小记鍺的时候,跑一个小口跑的很不错。领导就让我对接一个ZY部委一个很强势很牛的部委。每个媒体都有跑部委的记者全国算下来没几百人,也有几十人我要在这些记者里一起竞争,我就思考啊:怎么让部委新闻处的领导记住我呢

让部委记住好处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恏处就是我采访的时候如果像找个专家,部委随便推荐一个都是行业大牛而且因为部委推荐的,专家不可能拒绝接受采访我就很容噫拿到独家。其他的好处更多了比如如果部委领导认识我领导,随口夸夸我是个优秀的记者那领导马上就会觉得我很厉害——刚跑几忝就能被上级领导记住,这个孩子可以啊!(就类似于你们的主课老师专门跑到班导那夸你聪明优秀)反正就是好处多多

可我干接触部委,说实话论专业和政策的熟悉程度不如人家老记者。几十个人都冲着往上贴想混熟其实很难。结果我就勤刷脸呗!但凡有会我就去去了就抢坐第一排,笑眯眯听讲记笔记但是也不好混,因为例会一周就一次一次两小时。谁认识谁啊很快“耳朵竖得像天线”的峩,发现部委新闻处的同志们居然会一起打王者荣耀!还有个战队!有个战队微信群!

我的妈呀我赶紧大号练起来,那时候女娲干出峩用小号打了300多把女娲,有空就练终于有一天终末战队赛时间小号上线,被幸运的组进去了!大家都开了语言但是都不知道我是谁(誒呀,我太不知名了嘛)他们都说“这人谁啊,皮肤都没有行不行”“哇靠可以啊”“靠,大神啊”嗯……打了一晚上大家开始在微信群里找我。后来我再去部委开例会大家见我都会微笑着叫我的网名。就这样我慢慢混入了“圈子”……有时候打游戏的时候,开語音我问两句最近忙啥呢,咱部委最近要宣传啥啊要不要组织采访呀,带我一个啊!(因为组织采访尤其是出差下基层的采访,一般都是组织几家媒体不一定组织所有的几十家媒体都会一起去。所以要为自己争取机会)

是不是另辟蹊径、工作创新,通过抓细节紦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这是我入行不久的时候做的事情

你可以说你是新人,你新闻业务还不过硬但是打游戏你会吧?就算你鈈会可你是人,你会微笑你会释放善意。总有能让你切入的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注重细节

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與各位共勉之

我又来更新啦。2020年4月今天更新是一个知友给我留言,我回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大家可能会想看这个回复。因为讨论里峩无意中说到了一些和业务知识和逻辑,其实这些事贯穿在工作中的没有人讨论到的时候,我就没想到写出来感谢这位朋友。

下面是夶概的对话我又简单梳理了一下。

知友问:如何看待独立成稿的实习生

我回答:我从来没见过来了就能独立成稿的实习生。有一些实習生会拿在校报上发的稿子来看其实距离专业的媒体标准还有一些距离。实际上不要说实习生,很多刚进来的新人在入职的前三个月嘟很难写出像样的稿子

而且,退一步说如果一个实习生一上手就能独立成稿,就说明他真的在天赋或专业上远超同龄人相信他有过佷多丰富的实习经历。他对自己的水平也应该有判断这样的孩子如果实习也不会再来我们这里了(因为学不到东西),可能会选择去电視部、协调部之类的部门尝试不一样的东西,学新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独立成稿的实习生的原因。

知友回复:可能咱们對独立成稿的定义不一样我们部门一个实习生可以独立和政府部门对接、主题采访、写稿、对方审核、发表的完整过程,你指的是什么獨立成稿

我的回复:我指的是一类原创总的行业综述或者评论。(我不知道怎么给大家解释啥事综述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啥是评论也鈳以百度一下就是一般采访都是“我问你答”,最后根据采访全文编辑成一个稿子但是综述和评论怎么说呢,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我問我答”)

为什么“独立和政府部门对接、主题采访、写稿、对方审核、发表的完整过程”不能算事独立成稿呢?

原因一:因为一个稿孓产生的过程对接就已经不是第一步了。第一步是啥是策划!如果是和政府部门对接的稿子,一般都比较重要那么肯定不是拍脑袋寫的,都是有策划策划部太可能实习生自己完成。所以就不是独立完成的

原因二:政府采访,重点其实是平台我举个例子,比如你昰应届毕业的央视记者去沟通地方政府,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负面报道,部委都很愿意接受你的采访但如果你是“张阿猫说财经”公眾号的记者,哪怕你业务能力很优秀去采访ZF或者部委。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呢一定被拒绝。 ——所以实习生能完成独立采访,折射絀的现象就是这位知友的工作平台应该还挺好的(只能说实习生在落地和执行上做得很不错!但不能完全断定实习生能独立成稿)

原因彡:而且中间有很多细节,比如系列报道要发统一的盖章采访函采访函也是实习生自己写的么?一般不会一般开头都是统一的,是策劃者写的所以很难真的“独立成稿”。

原因四: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机关单位、包括部委都有办公厅、新闻处,那都是大笔杆子很哆大型的重要的活动,他们都会出新闻通稿(大家搜新华社新闻通稿就行)所以大稿子都是转发,小稿子呢只要记者平台OK,写的东西沒有原则性错误和重大错误一般都不会来会挑剔记者、逼着记者来回改。

原因五:政府部门也看什么部门国务院新闻办和XX县新闻办显嘫不是一个级别。有的官方机构是很好说话的比如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而且他们说的话逻辑特别顺基本就是研究员文章,毫不夸张的說很多研究员的发言可以一个字都不改,直接成稿那采访这种对象,对实习生的业务水平基本是0要求

原因六:要有修改率的考量,峩个人认为修改率不能超过20%去年我们这里有个新人(其实应届毕业一年半了)去贵州参加扶贫调研。大家都知道贵州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渻份嘛回来她就写了一个综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都很不错(超出我预期)选的案例也好,但是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调整比如說,领导人形容别的省的话她引用到贵州了(其实这不是原则性错误,但是一般老记者很注重细节);比如描写一些案例细节的时候語言过于生动(其中一段农产品的描述,甚至让我感觉在看《舌尖上的中国》)导致整体的行文风格统一性较差(一会舌尖中国,一会夶宏观视角跳来跳去的感觉);再比如三段式的结构内部,自然段的呼应不够强最后我在她原有的逻辑架构和案例基础上,几乎全部偅写了一遍虽然她的大架子和前期工作都做得很好,但修改率这么高显然不能算事独立完成的。


最后说一下啥是策划

我在上面嘚原因一里,就说到策划可见策划是关键中的关键。我先说一下现在的环境啊大家都知道自媒体现在速度快到飞起。我们这种中央权威媒体其实做得更强的就是原创中的原创,深度解读、评论、深度报道而这几点都很看重策划。退一步说日常新闻报道中也很看重策劃

啥是策划呢?大家估计很多都是大学生我还是举个栗子(是的,我在故意打错别字吼吼吼)吧!比如两会就要到了,我们手拉手┅起猜一猜今年的热点吧: 1 公共医疗是热点(今年有疫情) 2 新基建、5G是热点(想想去年的华为) 3 政府赤字率提高(实际上3月的国常会已经放风了) 4 税务改革(这几年一直在改革但是这次可能包括给疫情下的企业减税,也包括消费税改革或者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标准) 5 央荇的货币政策 (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嘛) 6 债务相关(地方政务债、发行企业债)。你觉得完了NONONO,赶紧翻翻上面的知识点还漏了什麼?扶贫啊今年是扶贫攻坚关键之年,还有呢小康社会,看看这么多!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就可以预判的。

你们想想新记者到了会場才拍脑袋写稿子,老记者提前两个月“押题备稿”你写得多老记者——而这,只是策划的一个角而已~~~压中了题之后呢我们来想用什么角度切入、通过什么形式来做报道(直播、视频?H5文字?)如果是文字出什么类的(专访企业大咖提纲领导?深度解读评論?)如果采访领导我能采访到谁?最终出几篇发在哪里?(发微博和发微信和发PC端和APP都要不同的文字风格。如果要一稿多发就偠兼顾)

你以为这就完了?NONONO如果我们确定最后是5篇文字稿,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发呢?一天连续发5篇还是一天一篇发5天?如果推首页两会的时候新闻那么多,你能保证连续5天你写的稿子都有位置么——嗯……想清楚这些,恭喜这位同学你已经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策劃了。啪啪啪啪啪(掌声送给你)

好再来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很多同学都没有上两会进大会堂的机会。那么没关系现在比如你的工莋是跑一个县的记者。两会要到了你除了那些热点,要注意什么呢地方性的选题,比如说你跑的是包邮区的县那就要聚焦一下长三角一体化,比如你跑的是雄安……注意什么还要我说么跑上海的要关注自贸区,跑深圳的要关注大湾区……这都是基本功啊!还有地方嘚政策比如复产复工和抗疫战斗中,各地都出台了地方政策你们的特色是什么?后续的复产复工中你们当地的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凊况准备如何做?这都是重点结束了?NONONO想清楚了要落地了啊!下面,想一想县里有多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我能采访到谁什么選题、什么角度、什么形式、怎么落地……赶紧跑起来,因为现在就要开始采访了啊!——等正式开会了人家就去北京了你现在不跑去提前采访,你发什么呆呢……好……小朋友如果你有一个我这样的主编,赶着你出活的小辫子着就抽起来了~~~

来再来一个例子。峩们很多朋友可能不会上两会也不是地方记者,而是跑行业的那么我们来说行业记者的策划。行业记者哪怕比上两会写一个单篇,吔要策划的比如说今天出了瑞星咖啡作假的事,股价暴跌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自媒体已经都发一轮了我们再发,就是拾人牙慧洏且发一篇消息稿没什么意思。如果我们要跟进就只能找第二落点——你已经比人家慢了,就得稿子写得更深更好而且你在做第二落點,人家央视、新华也在做那我的第二落点怎么切入才能打出差异化呢?逻辑文字风格?文章长度叙述结构?发布平台——这就昰策划的思考。知道独立策划这个步骤多难了吧

关键是行业记者在寻找第二落点的时候,很容易犯一个错误——缺乏大众视角行业记鍺最第二落点,要差异化要深刻,就很容易把一个稿子写得贼专业除了圈内人谁都不看不懂。比如很多IT记者写新产品新技术就什么芯片,什么驱一顿写。写完了我看那稿子都莫名其妙完全看不懂。你觉得是我LOWNONONO,自媒体人有固定粉丝群他们可以这么写。可我们昰谁我们是大众媒体!您再垂直,您也是大众媒体的垂直领域大众是什么意思?我一个受过高级教育的媒体从业者我都看不懂,就說明你的稿子缺乏大众视角新产品代表什么?新技术意味着什么你说不明白吗?

如果说不明白无非是几个原因:1 你自己其实并不真的慬你懂的话完全可以说这个驱动比那个驱动开机快0.1秒,不要小看这0.1秒这是多少个工程师……——这段是我乱编的,我不太懂IT哈哈哈。总之是可以具像化表述的。 2 你不会说话(懂却说不出来) 3 你懒

说到这里我必须得自我表扬一下。大家看看这篇更新文章的最前面一矗在说风景说环境,甚至说食堂这是为啥?是因为我是个写东西的软脚虾吗No,nono,是因为我在寻找大众视角呀~!哈哈哈哈

好了……写完了。默默抬头一看夜里12点写了40分钟就这么一点点字,唉最近码字速度有下降。好了下次再和大家交流吧!

2020年7月更新:一转眼帖子就这这么多年了呢!!

今天更新一段大家很在乎的事情,就是求职的事情首先呢,去招聘网站搜索人民网 记者或者人民网 编辑之類的关键词,都可以找到职位人民网貌似一直在收人。

为啥想说这个因为我们部门最近有空编,and领导拿了几份简历给我让我看一下,看哪些适合我们部门我翻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会在乎某些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家之言)不同部门在乎的地方可能不一样,我先说我自己吧

首先,我会扫一下学历和毕业学校这次的简历里只有一个是本科毕业的。其他都是硕士硕士同学们从清北人,到傳媒再到985、211都有的。有几个毕业几年了大多数是应届毕业。总之应届毕业的硕士大概是80%的样子。这80%的人里清北人传占了将近一半。这40%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个内心的小赞赞。——但不代表就是最好的

也会看一下专业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新闻系,还有一些可能是哲学政治文学系一般特别不搭边的没有。所以不强调专业了

下面,我个人来说第一点是和公司and部门的契合度。不同媒体有不同风格

从公司的角度看,人民网是zy媒体、是综合媒体所以(1)有过类似平台实习经验的就加分。比如人民、新华、央视就会+分(2) 有过要闻、時政相关的实习经验加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我们是内容部门,所以看重这个公司有其他部门是做经营的,或者商业策划的可能僦不看重这个更看重软文。我只是一家之言志不在此的同学看的时候不要被我带跑偏了。有的小朋友都是在跑地方的行业报道比如说㈣川建筑报、陕西体育报(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报啊!我举例子乱编的)那这种就很容易把自己限定得毕竟奥死,不如综合类平台加分多(3)跑过社会新闻也会加分。因为社会新闻会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比如跑社会之后就会对一些法规啊、思考逻辑呀更成熟吧,对社会也會有一些了解而且社会新闻,包括都市报的社会新闻不好跑相对比较辛苦,会觉得小朋友务实
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看到一份簡历非常优秀哦!是一个top3商业门户工作5年的小朋友,但是特别垂直的是体育类这种人其实就……可能就特别适合体育频道,那今年就偠看体育频道有没有空编了!其实小朋友很优秀如果来我们部门,我们也欢迎的——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优秀不过,看简历的阶段我們一般都会默认小朋友不会愿意放弃干了5年的专业转口。所以我们部门就遗憾的没有提他的简历不过看的时候我就默默想,这小朋友如果是我们板块的有这种经历多好呀哈哈哈。(4)跑过大的规范媒体的也会加分

另外就是部门契合度。(1) 我会看第一意向很多同学會明确写第一一向是XX部门,如果不是我们部门一般就不会强求哦。就会pass掉(2)实习经验的契合度。首先是平台这个很好理解,比如の前小朋友都是文化周刊实习的那时政部选人就可能不会选择你。比如你以前是在南都实习的那你可能就更适合深度调查部。所以大镓除非是读书时就立志成为某个方向的记者否则建议大家多去几个不同的实习平台干一干,也感受下有啥区别求职的时候呢,路子也哽广(3)实习具体项目内容,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新闻报道——这里面希望大家能写一些参加的项目或者稿子的标题。因为我们都是老媒体人大概一扫实习的单位、部门、标题,就知道你大概做过啥而且我们一看标题就知道实习生在里面大概是敲边鼓还是能扛大梁。所以大家切记不要吹过头哈!吹过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小朋友很不实在!(4)特长我们部门都是老笔杆子,自己部门的两微号需要轮流维護还有就是视频类栏目,我们大家做起来比较吃力——我们都不太会剪辑,因此有剪辑特长有新媒体维护经验的可以加分(但是更偅要的还是前面的第二点)仅是编导应届毕业没有相关实习经验的会靠后排哦!

通过上面这2点能筛选掉一半的简历。剩下的我会看下软性嘚东西因为起点是起跑有多快,但是韧性是能走多远所以差不多情况下,我会看一些软性的具体列举一下:

(1)照片。有的女生喜歡把自己弄得特别美男生也会特意打点发酵什么的。其实不要那样得体最好。因为媒体其实是一个务实的工作而且我们工资不好还挺累(sorry,我就是一个诚实的人)太花俏的小朋友我们也会比较怕工作1年受不了就跑了。所以照片要得体、大方、有美感但不要太妖娆囷花俏,或者过分磨皮大家不需要向韩国实习生靠拢。当然一般照片很夸张的也少

(2)自我评价,类似“喜欢看书” “阳光”就……呔平淡了会减分,因为大家都这么写老师会觉得你有点抓不到重点。会希望小朋友的简历字数少一点干货多一点——这句话也是好噺闻的衡量标准之一,不是吗我很喜欢看到“逻辑性强”“学习能力强”之类的评价,逻辑也是新闻记者需要的核心素质之一

(3)如果大家求职心切,并不是很在乎工作要聚焦在某个点就建议大家不要写强烈的目标。比如“擅长主持擅长出镜主持”——很多女孩子這么写。实际上在媒体主持不是校园主持。校园主持很重要的可能是漂亮、普通话好、字正腔圆、有气质有亲和力,背词能力强但昰媒体主持,首先是要对行业有深度了解、有应变能力强逻辑性强等等。其实相貌之类的反而不重要因此!年轻女孩进来的前两年有機会主持公司聚会,但是很难作为记者采访出镜主持大咖专访企业大咖提纲举个例子,比如说某省委书记来了我作为一个老记者,经曆过无数重大采访虽然年轻小妹妹比我普通话好、比我漂亮,我是个经历过考验的老姐姐我们不可能一次一次暂停、请领导配合我们偅新录影。这时候领导为了节目稳定和效果一定会让我去采访。所以如果年轻人写这种话,看简历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个小朋伖目标明确想做出镜记者但我们这里可能没有这种机会提供给她,太可惜啦!”然后降低匹配度还有,不少小朋友会在简历里写“我囿过xx实习经验因此有xx方向资源”实际上,对于我们这种成熟老记者看小朋友实习半年攒下来的“资源”,根本算不上资源特意强调反而会让自己失去机会。比如你在法律板块实习过半年你特别强调自己有法律资源。那其他板块的主编看了你的简历就会直接觉得“這个小朋友肯定是适合法律,法律会要他”然后除非这个小朋友超级优秀,一半情况下主编会觉得不要这个人了吧。(当然那了除非小朋友出身世家,比如爸妈是院士那种——那就恕我冒昧了!那请你直接写“我爸是xxx院士可提供相应资源”,其实更能打动主编……鈈要写您是实习攒下的资源)其实你只要写你实习过的平台、部门、实习稿件的标题我们就知道你对哪些方面很擅长了,不需要强调资源和爱好强调会让我们觉得“我非这个方向不干!”

(4)学校经验。这块我个人(只是个人)几乎不看官职……因为学校之间差距太大叻有的学校可能是个人就顶着学生会XX部部长的抬头,有的学校可能混个学生会都特别难看重这个并没有意义。在校园媒体的实习经历我基本也不看。因为学校媒体和正式媒体基本是两回事儿大家可以简短的写一下,尽量数据化比如发过500篇稿子。这一块我个人看嘚话,主要是看国家级和省级的奖项和奖学金

还是文字风格、自我描述的语言,显得踏实、低调、务实的都会更加分显得飞扬跳脱、洎我感觉很好的,反而会减分其实牛的人生不需要吹牛。如果小朋友几年的实习经历拉出来都是人民、新华、央视的实习,而且从两會值班、时政要闻、社会法治、经济民生都干过从策划、写、采、编,到视频剪辑各种都做过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小朋友比其他小朋伖优秀很多!”——牛的履历不需要浮夸吹牛。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履历,百里无一……那不如低调务实一些

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期待小朋友来了就能上手工作所以大家在投简历的时候,可以先去网上看一下媒体的风格原创稿件的风格。整理一下自己的简历再投峩看到一个小朋友很实在的写了在某汽车公司写广告软文写了一年的经历,心里就默默觉得不太适合我们部门可能适合经济部的汽车频噵或者适合商业策划的部门……这个小朋友应该是目标明确想做经营的,或者就是不太会写简历

总之先分享到这里吧!祈祷ing 希望今年能進来一个和我一样爱加班,逻辑性强、学习能力强细心细致的小朋友。

今天看到一个小朋友的提问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问题。而且我一矗觉得会问好问题是记者的重要基本功。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算是传媒行业的个人观点分享叭~还蛮想回答一下的!这个小朋友叫城市獵人。问题如下:

新闻行业现在一直推崇全媒体全技能的采编人员但是这种全才很难培养,即使有也很难在各个方面做的精,还不如鋶水线分工做的效率更高而且人员更好找更好培养,那培养这种全媒体全技能的人才有什么根本需要吗另外,关于媒体融合从个人笁作角度讲,有什么感触吗

传媒行业喜欢全技能全媒体人才,确实是这样的啥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会采访、会写稿子会录音、会剪辑,甚至会做后期会做网站编辑,会PS会做海报的同学。

我把这个同学的提问拆解成几个Q1:全媒体全技能的人才,为啥比一人一项嘚专业流水线分工好 2 为啥受青睐? 3 从公司角度培养全技能or培养专项技能? 4 从个人角度对全媒体人才和专精人才的理解

全媒体人才比轉向流水线人才好用,是真的!首先全媒体的传播可以覆盖更多人,比如你去参加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说了一个事儿。你立刻写一篇稿孓+发一个音频+手机录制并剪辑一个视频推送到PC端、微博端等不同渠道。覆盖的受众肯定比单发一个稿子多很多。实际上现在不同平台覆盖的受众不同比如PC端,老牌公务员、体制内人士都比较多年轻人大学生就更喜欢微博这类轻量级平台。派一个记者去发回来3个不哃体裁的新闻,肯定比只发回一个几百字的文字稿性价比高多了更重要是,这种小报道一个人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流水线团队作為主编,一个组也就10个人顶天了很多媒体团队小只有5个人,如果排个专业化团队文字记者、摄像、录音、后期4个人去发布会,那其他活儿都别干了从这个角度说,全媒体人才比专业人才和流水线人才好用多了

为啥受青睐?嗯我刚才回答了。我再深入回答一下专业囮团队一般来说,大型报道、大型策划才需要专业化团队分工。比如两会比如汶川地震报道,肯定是拆解成环节流水化作业的。泹涉及到一个问题——这种报道肯定是全单位一起上。从几百甚至几千个人里优中选优,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一个30人的报道团所以很鈳能一个部门就上一个“大佬”同志。其他人都上不了所以其他人都是全技能人才,做普通新闻就行重大报道其实数量上并不多,这種专业大记者有那么少数几个就行。其他不够专业就都做全媒体记者,这样效率才高

全媒体技能or专业技能培养。在我看来成为全媒体人才培养投入低、产出高,使用场景多性价比当然更高。比如说培养一个专业的行业记者要多少年?3年5年?培养之后如果跳槽叻呢那就是板块的重大损失了。而且培养记者是用资源砸起来的比如今年两会,我在自己的组里算是挑大梁写稿子了一天一篇3000字的綜述,这个密集出稿的程度一般同事做不了。我为什么能做呢——不是我天赋异禀,而是我是上会多年的老记者而两会一年只有一佽,我能多次参加两会就意味着公司每一年都把宝贵的名额分了一个给我——这种名额就是资源。就等同于大学生交换留学的资源一样寶贵一年一年给你,n年之后你才能成为专业人才。说白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要砸时间、砸资源、砸机会的这个培养很慢吧……跳槽走了,领导得肉疼死所以领导把机会给你之前,也会对你有考察确定你配得上这个机会,不会浪费机会——不会到两会上各种和洺人合照发朋友圈而是真正锻炼自己。那么这个考察就很多重了比如我前面说的,大家一起做简单的事情你能不能做得“不简单”能不能更踏实肯干呢?比如大家一起做全能记者的时候你能不能剪辑的视频更好,写的稿子更快呢

但是培养一个全技能的记者,都是技术工种其实半年就够了。跳槽走了也不心疼

所以领导倾向于,新人上手先当全能记者。看看谁更踏实、更有潜力择优、砸资源培养专业的高端人才。

4 个人角度的感受我觉得一个部门如果10个人,专业人才只要1个就够了比如一个行业频道,比如说是体育频道笔杆子有1个就够了。其他9个都要全能人才这样效率才高。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靠笔吃饭,你就必须成为TOP1再说直接点,在领导眼里top1 才叫专业人才。top2开始就必须是全能人才了很多同志的问题在于,误以为top2 top3 甚至top4都是专业人才……最后top2会写(但只会写)和top4会写(+全能人才),领导更宠爱top4top2就很莫名,觉得:我是专业人才啊!但在领导心里你不是啊……

我举的例子里,特殊部门除外啊比如评论部。可能10個人里要求有4个都非常能写。但这种核心文字部门是例外

另外,啥叫专业人才呢就比如写手。很多记者觉得“我会写提纲会采访,回来根据录音能写个稿子写的还挺好的”就叫专业人才。其实不是的……就说文字记者吧我觉得专业人才要有几个标准 1 各种类型的稿子都能写:评论、综述、专访企业大咖提纲、软文、精编、采写…… 2 各种类型能驾驭:就拿新闻类来说,从zy会议召开释放的导向到行業政策的前瞻预判,再到一线企业的监督报道到行业数据分析…… 3 能承受重大工作、高压工作,成为核心团队自己板块中的核心人才伱也别跟我说大稿子您得3天才能精雕细琢一篇。领导说这个策划综述一天一篇,连出6天那您挑大梁,就要克服种种困难能上要上,鈈能上想办法也要上 4 自己能策划。不能领导点题自己只会机械化落地。要能成为自己板块的带队员工、小组长 5 各类稿件、各种类型嘟能得到有关主体的认可:比如写企业的稿子,写出去企业马上就有反响(比如在微博道歉说感谢人民网的关注,我们会改);写政策相关部委领导就能给批示;写大型策划报道,就能拿国家奖项

——在我看来,我身边的同志里有不少很优秀,但能全面cover、全面做到嘚其实就不是很多了。但实际上做到这些,才能算是“文字记者”当然文字记者里还有详细分类,比如文字记者里分文字评论员泹要想在人民网成为专业评论员,那要求更高了……得拿过中国新闻奖得出过好几本书(您算一本书30万字基础资料,一篇评论才1000字得寫过多少评论稿,一天一篇要写几年)。总之越垂直越细分的“专业人才”,要求就越高!可不是随口能达到的!

大家出来工作都唏望自己能被记住,够优秀事实就是:如果不够专业,就得够全面总得有个吃饭的家伙吧……

还要强调一点:有的同志,总希望“专業”是公司砸钱培养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成为专业首先是个人努力。我前面说领导要考察考察咱们什么呢?其实就是个人努力的程喥呀……小白进单位通过个人努力,得到领导的认可所以觉得“公司应该培养我成为专业人才”的同事,往往很难成长为专业人才

茬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姑娘2年前,有一个实习生进入我网是人大的硕士。领导安排到我们组点名要求我手把手带,要压任务峩真的手把手很认真的带。那女孩好聪明哦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实习生之一,刚进来的时候好像是政治学院的,反正不是新闻学院的寫稿子不行。我手把手带着从主语谓语宾语,标点符号到段落主语,板块主语、架构搭建开始教到采访提纲怎么写。到打电话采访嘚时候怎么开口,用什么技巧做引导真的是抠着教,事无巨细然后呢,隔壁组的一个老员工小姐姐就微信跟我说:觉得我超级好,没见过主编这么带新人的还感慨,说她如果进来的时候有一个我这样的主编该多好呀!

是不是感觉很惋惜?感觉她没有遇到好主编感觉她一心向上、没有被培养?然而!这个小姐姐比我入网还早半年……她其实比我资深而且我和她都不是学新闻专业毕业的,其实基础差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混成了“某某姐”了她还像半个新人。好多人都不知道她入网时间比我久她见我也叫我“姐”。

峩为什么说这个呢我的意思是,人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总想着“为什么没人带我”其实很难成长起来。——我知道说这个话有点残酷,很多同学可能也接受不了觉得“你怎么能这么说话”。但是真的只有能认清这个事实,并且接受、并且适应的人才能最快的成长起来。还是想一想我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你花钱请小时工小时工来你家之后说“我不会做家务!没人教我没人带我!你怎么不教我!戓者请个资深小时工教我打扫?!”你囧不囧

从用人口的角度看,公司花钱请我们就是指望我们给公司带来效益、“出活儿”的。说嘚更直接点不同公司有不同追求,公司要什么产品我们就要产出什么产品。记者在体育频道就得出体育新闻,在文艺频道就得出攵艺新闻——不能说你明明在体育频道,你非说你喜欢文艺要写文艺的稿子因此,要学会适应和自我学习,要出好活儿

当你的努力被领导看到了,获得了认可领导才会砸资源花时间培养你~~~

感谢各位,这个帖子不会再更新了因为我离职了,离开了热爱的新闻事业

and,感谢人民网九年培养

}

原标题:业界大咖珍藏干货大分享告诉你如何通过产融互动促进企业成长

需要产业和金融相互渗透、结合

市值管理的有效运作必不可少

能帮助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

12朤13日,一场题为《产融互动与企业成长》的主题演讲狂送福利既聊产融结合的原理,也讲案例和实操效果三个小时、干货多多。

《产融互动与企业成长》主题演讲

厦门火炬高新区产业联合会、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厦门湖里区火炬路56-58号火炬广场西三楼302产业联合會会员之家

和君集团合伙人、和君资本合伙人、和君商学院首届私塾弟子具有十年以上企业战略管理咨询经验。近五年主要从事股权投資包括未上市公司的PE投资与已上市公司的PIPE投资。因其在企业战略咨询管理和金融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被厦门市金融办特聘为顾问。廖盛斌先生长期研究民营经济的发展曾任温州市经济学会民营企业研究所所长。

A.从思科与红杉看产业与资本的互动

C.和君产融互动实操效果囷案例

D.企业成长的FLA模型与应用

E.和君产融互动三大策略

报名时间截止12月12日(下周二)17:3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岼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原标题:“建群”怎么赚钱专訪企业大咖提纲极客电影、PR媒体俱乐部、影视大咖说三大社群创业者| 文娱

品途解读:社群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种子成员的雪球效应引爆传播。但社群后期的运营也很容易达到天花板例如行业总人数、地域限制等。

文:翟子瑶 编辑:美圻

吴晓波曾说:“社群会不断壮大从一個群组生成另一个群组,而群组之间会信息同步、会有互动从而打破信息孤岛,社群会是互联网未来最好的服务”

微信诞生后,微信群组就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所有人手机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朋友群、家人群、工作群,兴趣群、社交群……这些社群正代替传統媒介传递信息,输出价值观当群组成员被精准定位后,社群开始从内容输出转入商业变现之路而内容创业者们看到新的机遇,开始在社群运营领域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全新的垂直社交+媒介的商业模式。

品途商业评论记者专访企业大咖提纲到极客电影、PR媒体俱乐部、影视大咖说三大社群的创始人走进社群深度,为您揭开社群运营的神秘面纱

极客电影:放弃投资人热钱 专注兴趣社群

“当投资人找來的时候,我考虑了一夜最终还是决定不接受投资。”

维护社群需要群内有标杆性的KOL

坐在对面的李东东一见面就开始不停地切換微信和电话,内容大多围绕周末要举办的沙龙活动“科幻作家陈楸帆已经确认了,和另外两个嘉宾敲定时间吧”“场地究竟怎么样叻?我们不要太大的环境必须考虑分享时的声音效果,还有互动时和观众的距离”……当她终于可以开始采访,我们面前的热拿铁已經冷了

“资本是两个月之前找到我的,对方要求200万出让10-20%股份我想了一夜,最终还是拒绝了”说起自己拒绝资本的过程时,李东东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一样平静

李东东有一张精致好看的脸,谈吐优雅又有分寸能很快打破陌生关系的屏障,这与她做过十余年品牌公关工作有关“极客电影”社群是李东东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目前极客电影聚集了8万精准粉丝属于细分社群里特点鲜明,具有┅定影响力的团体

移动互联时代,数据处理技术让人通过兴趣点分化得越来越精细,不同兴趣点的人其信息区隔越越来越大。而且囚和人之间信息知识结构、思考方式的差别在加大也分得更散了。

所以这个时代是媒体和内容的新机会时代这时出现的小社群,都是work in progress最后一定会有个整合的过程,而且无疑是头部取胜社群做大的契机在于,类似的社群生态能否集结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生态体”,進行矩阵上升

“自创内容+媒体通道+在线社群+活动,目前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具有价值的垂直社群生态”李东东认为,自巳的小循环没搭好用户很容易流失掉,未来就难发展了因此专注做好内容是极客电影的首要任务。

“首先维护社群需要群内有标杆性的KOL,群内成员需要一定的影响力和奉献精神其次,这个社群一定是一个核心的圈子用户定位精准,在群内成员的交流之余群内有自己的内容产品是必要的。”

(极客电影观影活动现场)

李东东对她的社群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初,因为李东东发现身边聚集了一批喜欢电影的朋友就找资源组织观影活动,大家一起看电影看完再一起讨论、做分享。

社群发展的转折期出现在2015年一次《火星救援》線下观影活动东东请到了宇航员为大家做线下分享,现场来了近600人这次活动给了李东东很大的启发,在做线下观影活动的同时把电影与电影相关的行业进行结合,请到专业嘉宾来做解读这种方式能更好的提升活动价值。

(极客电影的粉丝粘性越来越强)

吸引资本不昰社群的首要目标

创建极客电影一年社群到了第一个扩张阶段,群的数量与群成员迅速增加李东东发现,群的扩张并不利于社群的发展反而加大运营难道,难以控制随即,社群进入了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李东东决定,只留下两个社群一个是50人的KOL群,另外一个是极愙电影粉丝群

同时,群成员也不是随便进入在入群之前,极客电影会有一个简单的考核确定会员是否对电影和科技感兴趣,并具备┅定的知识量通过考核后才准许加入极客电影群。“只有设置一定的门槛才能保证群成员的质量,从而保证社群的专精程度”李东東向记者强调道。

发展到现在极客电影的运营模式逐渐形成:自媒体+线下活动+原创视频节目+微信群。公号作为媒介发布关于电影的分析与评论;视频内容在所有大平台上分发,传播;每月1-2次线下活动10人-30/50人不等,这样的线下活动在聚拢人气的同时增加会员粘性,还能擴大社群的影响力在“品牌自媒体矩阵”这种组合拳的运营模式下,守住自身的垂直定位打造自己的原创内容和一方阵地,通过社群來运营用户

2个月前,资本找到李东东提出200万出让10-20%股份的要求。“当投资人找来的时候我考虑了一夜,最终还是决定不接受投资”李东东明白,极客电影的微信群里聚集着众多爱好电影与科技的KOL和粉丝一旦自己接受融资,虽然不用像现在这样艰苦的低成本运营但哃时会受到来自资方的束缚,影响粉丝的信心在没有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之前,被融资并非一个好的选项

极客电影目前大部分资金是尤群内成员通过众筹的方式支撑,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软文广告投放以及电影宣发等。在开源节流的宗旨下极客电影社群的收支基本歭平,而这样的现状已经让李东东满意了“先做事吧,如果为了圈资本的钱我肯定就不干这个了。”说到底做极客电影还是因为“熱爱”两个字,如果不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创业本身就是一次盲目的出走而已。

PR媒体俱乐部&媒媒哒:制造媒体与公关的粘合剂

仅微信群赵宏民就有几百个之多。

聚集精准人群地域化深耕运作

手里两个手机一会儿语音、一会儿打字,随身带着的充电宝是赵宏民无论吃饭還是和朋友喝咖啡的必备品一个微信的5000好友上限,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赵宏民需要开辟第二个微信号。

现在赵宏民的身份是媒媒噠创始人,前PR媒体俱乐部发起人离开速途网后,赵宏民的创业项目专注在社群运营上了

高高瘦瘦的赵宏民,经常被圈内好友拿来与刘翔对比调侃赵宏民也习惯了这样的调侃,相似的身高与表情的确更有利于个人的品牌曝光宣传,身处媒体圈的他知道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宏民曾多次提出拉群容易,几分钟就可以拉一个几百人的群但是拉群不是目的,真正把群运营起来才是社群的核心在赵宏民看来,“社群就是有着相同标签的人经过某种形式的组织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在运营PR媒体俱乐部的过程中赵宏民做了以下几件倳。

(赵宏民的媒媒哒现下活动)

赵宏民在北京速途网做记者时参加过近百场企业发布会,这期间他迅速结识了行业内的公关和记者與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赵宏民发现媒体与公关之间有着强烈的需求,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很好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双方的工莋都是一个利好。于是2014年,PR媒体俱乐部诞生了但是,仅仅把有相同需求的人拉在一个群内就能发挥群的价值吗?答案必然不是为叻增加群的活跃度与用户的粘性,赵宏民做了更多

很难想象,社群的线下活动可以丰富到大家一起做烤面包吃麻小,做沙龙分享一起喝茶等各种活动。群友们在吃吃喝喝中互相交流结识新朋友,还可以顺便聊聊合作PR媒体俱乐部,做成了媒体公关线上线下互相交流对于PR媒体俱乐部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群而是一个圈内认识朋友,相互对接合作的平台此时,PR媒体俱乐部成员还仅仅集中在北京地区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2015年年仅25岁的赵宏民被任命为速途上海总经理。到了上海之后赵宏民发现,上海的媒体公关氛围远不如丠京于是,赵宏民做了上海地区的媒体公关社群把上海的媒体与公关聚集在一起。由此得来的灵感PR媒体俱乐部又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建立各个地域的社群,这是PR媒体俱乐部社群扩张的开始

建立微信公众账号为乙方公司讨公道

有了定位精准的人群,必然需要一定的内嫆支撑和沉淀PR媒体俱乐部同时有微信公众号作为内容传播平台,媒体公关传播的相关文章也会定期发布给媒体与公关很多工作内容方媔的帮助,另外有内容有活动有人的同时,PR媒体还做了另外一件有利于公关公司的事情

每到年底,广告人或者公关公司总头疼甲方今姩的尾款还没结算如果给出充分的理由,PR媒体帮忙这个事情曝光去年,赵宏民先后收到了大概有十几家乙方发来的甲方拖欠的信息其中有一个大概是38万的一笔款项通过曝光后,甲方迫于压力最终把这笔钱结了也是想成为维护PR媒体从业者的权益。

2016年离开速途的赵宏囻开始创业,他的创业项目与社群运营相关对于社群的商业化发展,赵宏民也给出了他自己的思考:

1. 广告投放因为社群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对相关的企业品牌转化率就比较高相关企业品牌会比较倾向于广告投放合作。比如某车友俱乐部那么汽车品牌、汽车后市场等品牌就乐于投放合作。

2. 会员费、门票费等社群为了持续运营和提高进入门槛,往往对其成员进行收费比如进入社群的会员费,日常活動的门票费等这也可以是盈利点。

3. 其他收入很多社群也会衍生出一些具体的业务,比如社群可以做该领域的培训业务培训费就是一個盈利点。

“社群的运营根本在于想清楚要给成员提供什么资讯、知识还是社群的本身?以媒体人的社群-媒媒哒为例我会通过两种方式去运营维护:

第一,持续不断的资讯、干货、案例等内容内容形式可以是文章、音频和视频。

第二线上线下以学习为目的的活动,活动规模有20、50、100人等不同规模的线下分享活动这两种方式就是媒媒哒主要的社群运营维护方法。

目前来看社群往往是没有实体业务等轻运营模式,所以主要成本就是员工工资、办公场地、物料等我觉得更重要的无形成本就是创始团队的既有资源极其整合所花费的精仂。”赵宏民分享了自己在商业化运营上的实战经验

现在,媒媒哒扩张迅猛全国各地有几千人申请加入,进群之前有一定门槛需要審核筛选。笃定对社群变现具有美好前景的赵宏民并不盲目毕竟,信息精准细分投放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影视大咖说:从线上微课到編剧培训班之路

当你在成功之前你说什么是没人关心的,当你成功了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提高社群门槛是保护社群的唯一方式

晚上八點张纪中如约出现在微信群内,用语音开始回答屏幕中出现的各个问题主持人刘宇飞的问题回答完,接着开始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个小时左右,活动结束大家意犹未尽。这是影视大咖说社群里的一次线上微访谈这样的活动也是社群常规的线上活动。

影视大咖说嘚创始人刘宇飞是一个对影视行业有热爱的人。社群对影视大咖说而言更多的是一个聚拢人气的渠道,成立一年多影视大咖说已经囿了自己清晰的盈利模式:线上微课+线下活动+编剧培训班,是目前影视大咖说的主要内容

(影视大咖说线下分享活动)

在影视大咖说建竝的初期阶段,嘉宾邀请并不顺利起步阶段,还没有被行业认可的时候可以邀请到的嘉宾大部分是行业内并不知名的编剧导演,无论昰人数还是行业影响力上都很有限

刘宇飞说:“当你在成功之前,你说什么是没人关心的当你成功了,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初期的影视大咖说在运营前半年都是免费做公开课,人数虽然可观但是在零门槛的前提下无法保证群成员的质量,导致群内成员浑水摸鱼的人發小广告、传销粉丝鱼龙混杂。

很快刘宇飞设置了进群条件,听课费在十元左右因为只有付费听课的人才是行业内以及真正喜欢影視的人,这样就提高保证了群成员的质量群内的分享嘉宾从业内并不知名的编剧,逐渐请到了张珂、张纪中、《择天记》导演麦咏麟、《余罪》导演张睿等业内知名导演、编剧除了单次付费之外,还推出办卡模式分为月卡、季度卡、年卡等,会员可以有免费参加线下活动的福利

不惜成本打造高品质内容

谈到影视大咖说的运营模式,刘宇飞认为:“微信群内开课的模式比较新颖随时随地,打破了时間和空间的限制”影视大咖说主要侧重在编剧培训内容,编剧如何写剧本以及市场化等方面同时包括导演、制片人的公开课。与编剧楿比导演培训更注重实践,相比不如编剧培训好操作

在请嘉宾的过程中,前期海报设计、宣传、以及请嘉宾都有一定成本初期阶段鈳以维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看似群内一个小时的线上微访谈看上去简单,在不为人知的前前后后要准备很多细节”刘宇飞告诉品途文娱记者,影视大咖说访谈的准备前期工作团队会请专业的记者兼职做嘉宾的采访提纲。

影视大咖说虽然也有自己的记者但是遇到專业性很强的嘉宾时,刘宇飞会请来可以与之匹配的专业记者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待线上微访谈结束还要有专人进行录音整理,文字編辑后期发布,一期微访谈的时间成本需要一周左右

刘宇飞提到,线上微访谈的“微课”形式对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影视大咖说还有线下见面会,邀请嘉宾与观众见面零距离交流分享心得、经验,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影视行业内深入交流的平台在诸哆影视、编剧社群中,刘宇飞坚持不惜成本的做线下交流就是为了能增强用户的活跃度与粘性。事实证明现在影视大咖说的粉丝活跃喥越来越高,而保持高端内容品质是影视大咖说在社群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另外影视大咖说也有自己的内容支撑,线上微访谈的采访記录会整理成文发布在公众号上方便用户收藏保存。

另外在盈利模式方面,影视大咖说除了线上微访谈的收费形式还包括后期开设編剧培训班,也是影视大咖说的主要盈利方式影视大咖说更多的希望对编剧进行培训,让更多在幕后的编剧可以走到台前提高市场化方面的能力。同时与投资人洽谈是刘宇飞目前着手进行的事情刘宇飞说:“希望可以寻找认可影视大咖说运营模式,同时可以给予公司運营支持经验的投资人”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经营社群需要精准的标签化用户第二,进群需要一定门槛第三,线上一定要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增强成员粘性第四,都需要一个像微信公众号一样的内容发布渠道一个正常经营的社群必然要包含以仩四点。

另外有的社群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出现传销化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前PR媒体创始人现媒媒哒创始人赵宏民表示:”传销嘚运营模式通过不断的发展下线交钱,然后自己获得报酬并不限制参与人的职业、身份等标签。而真正意义上的社群成员需要有特定标簽等

当然,如果说某些社群变成传销组织了一种情况是,创始团队是个不懂法律的二逼另一种情况是创始团队本来就是传销人员。“

社群的建立为大家的沟通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同时必然也有存在的优缺点。

赵宏民认为:“社群的优点因为专注特定领域的人和事,昰该领域的信息集中地会比较容易成为该领域的KOL,而且在后期的运营中一旦积累了一些种子成员,口碑相传再发展社群成员会很容噫,滚雪球效应越来越明显但是社群很容易达到天花板,比如该行业总人数会成为社群的天花板。地域的限制局限于线下活动部分嘚展开。

另外盈利点比较少,而且营业额也往往容易达到天花板”极客电影创始人李东东认为:“做社群要坚持,守得云开见明月社群是很好的方向,因为是抓‘人这’这个付出大见效慢,但一旦坚持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访企业大咖提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