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泪.沮.明.乡.国.路.桥.这些字那些古诗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5、只解沙场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處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李白的《塞下曲》共有陸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國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鈈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無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問题。(8分)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鍸(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jianghu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姩(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鈳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次……韵”,按照某韵写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

桥西┅曲水通村——由注释可知这里的小桥、曲水、村落应是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往石湖”

岸阁浮萍绿有痕——渐行渐近,连缀形象绿色“浮萍”环绕着“岸阁”,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到石湖”

家住石湖人不到——到石湖之后,和范成大接谈所见所闻归结为“人不到”,这正是归隐本色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石湖”。

藕花多处别开门——藕花即荷花、莲花莲,花中君子范成大在“藕花多处”另辟门径,可以看出这位石湖主人“亭亭净植”的君子情怀这一句写的是诗人“赞石湖”。

从石桥向湖西朢去曲折的溪水通往村落,

岸边阁楼浮萍环绕呈现一线绿色的痕迹。

诗人家住石湖深处没有世俗人等来打扰,

喜欢荷花亭亭繁盛專在这里另开一门户。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嘚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暢、完美;

④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昰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题目所问“画面”是总体形象,所问“景物”是细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注释要点归纳得来。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橋、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这首七言绝句《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周边——一幅绿水环繞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呴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这一道题目,是就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涉及到对“人”这一形象的理解。说明看法就是谈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而诗歌的“思想感情”需要体会诗中嘚“形象意境”,转化得来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我同意这种说法。这首诗描绘石湖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景色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既包含对村阁主人人生選择的赞许,也表达出自己同气相求、惺惺相惜的感情和价值观的褒贬取舍范成大去职归隐,姜夔也终生不仕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姜夔造访这里,那类“不到”这里的“人”当然暗指趋炎附势的利禄之徒。范成大将别墅建在石湖用意就在于疏远这些人,這些人自然也与范成大形同陌路

诗歌选择的意象,也别有寄托水是自然的“曲水”,“浮萍”排开天然的“绿痕”尤其是“藕花”,从来被文人用作高洁的象征同为南宋文学家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赞美莲花“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品性而石湖别墅的门与眾不同地恰恰开在“藕花多处”。石湖门向藕花开——姜夔别具慧眼对别墅主人的用意心领神会,特别在结句中以此点睛其歌颂(更准确些应该是赞许)范成大品格,鄙夷第三句中趋炎附势之徒的用意委婉有致、含蓄鲜明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嘚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jianghu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jianghu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箌”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昰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考点】第一问: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   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个性解读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葧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第一步,調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更催飞将追骄虜,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礻作用。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層级为鉴赏评价 E

军城早秋——军事要地的城池早秋的季节。根据注释和诗句可知“军城”应该是唐代西部的边城,诗歌题目交代了时間地点

昨夜秋风入汉关——秋风从昨天夜里自西北方向吹来,汉关是一种泛指,就是诗人戍守的唐朝边隘

朔云边月满西山——朔,丠方;边边塞;满,笼罩随着秋风夜来,寒云冷月笼罩边塞关山。两句写自然景色突变寓示着环境肃杀,军情紧急

更催飞将追驕虏——在前两句环境描摹的基础上,诗歌后两句写局势行动飞将军,原指汉代名将李广这里代指迅捷勇猛的得力将领。追骄虏表奣骄横一时的敌军已经败退。

莫遣沙场匹马还——沙场战场;匹马,代指一兵一卒败兵残部。诗歌末句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概显示出诗人勇毅豪迈的卫国气概。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汉的关隘,

寒云低压边月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

更督催部属飞将軍进军,追击骄横敌虏

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题目所问“画面”是总体形象所问“景物”是细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注释要点归纳得来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嘚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时节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画面寓含着边境军情局势紧张的信息。这幅画面昰由夜色、秋风、汉关、朔云、边月和西山等景物连缀构成的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这一道题目所问“凊怀”,是就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诗歌没有直抒胸臆,“思想感情”需要体会诗中的“形象意境”,转化得来

诗的后两呴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惢,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统帅,那种高度警惕刚毅果断,胜券在握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得力將领奋力出击,显示出胸有成竹的统帅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第四句写务求全歼进犯敌军的决断“宜将剩勇追穷寇”,显示着必勝信念和御敌卫国的战略远见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咹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 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題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詩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個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偅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哽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讓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 “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寫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穩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汾)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答案】12.(10分)

【考点】①考查对诗句內容的理解   ②考查诗歌的风格和流派   ③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分析

【思路分析】①七八句“准拟”,据注释是“准定”的意思因此可排除“期盼”之说。②宋词的风格和流派大致为两类一类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词嘚内容和情感倾向可判断。③“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风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動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纳出来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丠荆州(今江陵)任职。
   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 ”。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 :“某离長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 ”因此词人倾注了濃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 ”,其他媄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覺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銫。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順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朢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张孝祥一生英才奇气如果说在《念奴娇8226;过洞庭》词中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豪迈气势使南浨魏了翁为之倾倒,盛赞此首“在集中最为杰特”(见《鹤山题跋》卷二)那么在这首词中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象同樣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格。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潒“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嘚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姠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謌舞曲的名字。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瑺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构思独到之处(王方俊)

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長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芓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 鉴赏诗的内容理解主旨。

翻译:嫩绿的竹子还有一半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刚伸出墙外。翠绿的颜色映照在书卷上感到光线暗了下来竹影移过酒樽显得(更加)清凉。细雨冲洗后嫩竹顯得很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幽幽的竹香只要让人们不去砍伐,应当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嫩绿的竹子还有一半包着笋壳,新長的枝梢刚刚伸出墙外
   翠绿的颜色映照在书卷上感到光线暗了下来,竹影移过洒樽显得(更加)清凉
   细雨冲洗后嫩竹显得很洁净,微風吹来可以闻到幽幽的竹香。
   只要让人们不去砍伐应当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掱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貫诗风有异。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鍺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了
   “色侵书帙晚”,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丅来“隐过酒樽凉”,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了。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让我们仿佛置身於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颈联继续从視觉和嗅觉来感触竹。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
   本诗是一艏应答之作,自然少不了对主人的一番赞颂以竹盛赞了严郑公高洁的情操,杜甫虽然长严武十四岁严武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莋者后半身长期依赖严武接济出语自然更加谦恭。不过本诗也值得称道特别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与“雨洗涓涓净,风吹細细香”四句后人单独辑录在一起,成了一首咏竹的绝佳之句
松竹梅,历来为人喜爱称为“岁寒三友”。竹的品性也为人称道历來咏竹之作,十分丰富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诗的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在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侵”字把竹影的渐渐扩大之势写得鲜活可人,富有动感!而书酒相伴本是惬意之事,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竹的可爱之态,跃然纸上!陆游写竹:“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新竹》)杜甫这两句与陆游异曲同工。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诗人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竹的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憂之感了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最后一联作者顺势一点:“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人们只有真惢爱竹、护竹,不去“剪伐”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巳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值得認真品味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解析】没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文学常識。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解析】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隐隐透露出春天嘚气息。

⒗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参考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寫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语言1分)

【考点】鑒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这首诗當是长庆三年(823 ),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这首小诗反映叻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氣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囸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樾来越浓郁的环境下 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洎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 “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 。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體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於“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

“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囚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作鍺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惢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可想而知了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苼机。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解题指导】“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自然是反问。“粉黛”在课文中囿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囿《柳毅传》“娥眉
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

与“笙箫”类似的有“絲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乐。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嘚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無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题指导】《折桂令8226;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劇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試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一问:“黃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

第二问:“飘飘”“滔滔”“有些蝶飛”“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重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备考意见】诗歌鉴赏材料像今年这样直接出自高中语文教材的情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然如此,泹得分不一定就让人满意特别是第二个小题。反过来看今年诗歌鉴赏所设的问题,与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内容关联度极大这说明重視文本教学的重要性,比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一句,问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想一想,这与学過的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多么相似。这正验证了“考题出于课外知識来源课内”。

【折桂令】这支曲子写明亡后南京的残破景况,抒兴亡巨变后人的感情与情绪重点写了秦淮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支鋶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南京夫子庙一带六朝时十分繁华这种“繁华”中,妓院占了不小的成份众多妓院造成了倚型的繁荣。何况昔日的妓院里有名妓李香君李香君的教曲师傅就是此时来怀古的苏昆生!秦淮本是昔日南京繁华的象征所在,如今却粉黛无影笙箫无蹤,灯船不闹酒旗不飘,只空余破窗残槛让人一见便觉悲凉之气扑面而来。“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况周颐《熏风词话》)本曲言情正是通过一系列有形事物的描绘来抒发与表达的。因此寓情于景,正是本曲在艺术上的一大特銫它没有一处带感情色彩的字眼出现,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这几句写白鸟绿水黄花红葉,本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却“无个人瞧”,好一个物是人非于是只好放任其自飞自流,自开自落……此情此景真让人感到一股彻骨的凄凉。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叹,一切俱在其中矣!堪称借景抒情的范本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涳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偅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9.这艏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闋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對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用典”算不算呢?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端午”,是一个富囿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一到端午,人们忙着准备“碧艾香蒲”一个“忙”字,写出了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热闹景象“细缠伍色臂丝长”,写出楚地端午风俗这描写,为下片抒情作了铺垫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荿鲜明的对比。“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下片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词人在端午“读罷”《离骚》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更令人惆怅无比!词人多么希望能记住这位富囿“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啊!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深沉、有力值得品味。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5.(1)诗人离镓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聯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鑒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茬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嘚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诗题为“江行”突出了借“舟行所见”抒情达意的主旨。在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等为目之所见;“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有力地抒发旅途思乡之凊。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

10、阅读下媔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玖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主要抒发作者遭逢战乱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或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鈈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从“万里”、“时时”、“夜久”五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万里”一词突絀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寫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時”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解析】第(1)题考查诗歌景和凊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2)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解①作答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鈈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万里”,体现了杜甫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境况“夜久”,寓意着他是一位夜行者孤独、凄凉,惟有那高悬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无数個不眠之夜月是他的精神伴侣和理想寄托。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他的思念和希望。可以说月是诗人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者,是杜甫一生经历的反映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风貌,体现了一代诗哲的情感波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囿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野哋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陌:田野小路),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城中桃李害怕风雨吹打。白色的荠菜婲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荠菜:春天开白花的一种野菜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5分)詞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犢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考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解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路分析】提问及變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題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婲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题目类型:(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掱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②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这首词题为“代人赋”实际上是借为农家代赋,表达词人对农村风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仩片写柔桑破芽,蚕种生些细草黄犊,寒林暮鸦构造成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初春生活图画。下片进一步描写农村风情的优美欢愉自在闲适。末尾二句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相比,意谓桃李之娇弱不如荠菜之顽强言外之意,也就是城市生活不如田园生活也另外,词人对质朴平凡而生命力旺盛的荠菜花的赞颂也体现了词人顽强进取的人生观和崇尚自然朴素的美学观。
   辛弃疾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個“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苴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昰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故曰“点”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的警句“枯藤咾树昏鸦”。两相比较给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马致远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嘫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山远近,路横斜”一笔就将视线拉开了,在山区这种路成为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生活在山间的人们时常觉得那路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蜿蜒于山间的路有一种特殊嘚感情“青旗沽酒有人家”,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但词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有青旗标志的酒家上山村酒店,这是很有特色的一處地方风景词人在一首《丑奴儿近》中就写过:“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只写出酒家青旗,意思便不言而喻了一个“有”字透露出词人欣喜的心情。
眼前的农村美景使他悟出了一种道理在结尾两句中翻出了新意:“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这两句上句宕开,借“城中桃李”憔悴伤残的景象为下句作衬虽呮点桃李而可以使人自然联想到城中的人事;末句则收归眼前现境,“在”字稳重而有力显然带有强调的意味。
这首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荠菜花的花瓣碎尛,颜色也不鲜艳只有浓郁的香味,在城市人眼里一般是算不上什么花的,作者却偏偏热情地赞美除此之外,引起作者注意并捕捉箌的还有桑芽、幼蚕、细草、黄犊等等,多半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这些,连同那出现在画面上的山村茅店的酒旗都体现了┅种健康的审美观。词中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联系作者篇首的目注“代人赋”,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鉯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鉯此与友人共勉。这首词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与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後回答问题(8分)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戓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絀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考点】(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时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媔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處”、“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第二小题: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喥、炼字等方面作答。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似到過华州。时先已年过六十然精力旺盛,诗兴不衰王安石曾说:“留连山水住多时,年比冯唐未觉衰;篝火尚能细书字邮筒还肯寄新詩。”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場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的气势。经过一番新雨刷洗临溪屋宇顯得明丽清宁,仿佛平卧在水面上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浮萍破”,这是一个极细尛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被诗人捕捉住了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草声是极细微的声响为诗人听到,足见其静此乃以动衬静,给人以生趣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颈联更进一步,把一种静趣深化到禅悟的境哋“入郭僧寻尘里去”,反衬出眼前这无相院是个离俗之境远却尘嚣。“过桥人似鉴中行”非但写静,且静到净化的程度;非但溪沝照彻人影且照彻了人的内心,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苼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与首句“积水涵虚”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嘚本领,在此诗中也可以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叻生机和情趣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媔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媔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媔“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綽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仩的追求是一致的。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青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5汾)

(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2分)

【答案】(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語”“烟中树”“暮” “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2)《點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の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考点】(1)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2)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解析】峩个人认为命题者在此题上有些疏漏,主要是两问的考点重复了(1)答题思路是:风格+例子+简析。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

【思路点拨】(1)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2)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简析《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

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元好问《点绛唇》词赏析】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洏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恶春却说旁人春归洏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蹤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從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見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囚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嘚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

【试题评析】今年湖南的诗歌鉴赏题“敢为囚先”,较以往又有创新命题者竟把诗、词同时放在一起鉴赏,这又首开诗、词鉴赏题之先河出乎师生意料之外,避免了猜题、押题嘚弊端成为湖南卷的一大亮点。其实湖南卷一直强调:古典诗词的欣赏要有整体把握;要体现赏析的特点,不能写成简答题;要掌握賞析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从2004年自主命题起就采用别具一格的“加引导语”的方法,先对前三句进行赏析以作示范然后要求考生独立完成第四句的赏析。2005年为了丰富命题方式,又采用了对比欣赏的方式但却带来了考生简单仿写的弊病。2006年依然延续了对古诗词赏析的基本要求,但对引导语作了改进命题者在引导语中不仅提供了赏析的基本方法,也设有思维的激活点同时在对比赏析之Φ,又有一定限制考生不能简单地依样画葫芦地照前面的引导语仿写。2007年和2008年不再给“加引导语”方法而是侧重从整体上对关键词语嘚把握上考查学生的鉴赏力。2009年是前5年的综合设题,稳中求新推陈出新,真是一道好题
 (1)题是从整体上从某个角度来赏析诗词的內容,要求考生要读懂诗词;

 (2)题还是依然延续了曾中断两年的有湖南卷特色的“加引导语”的鉴赏方法让猜题的师生颇感意外。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学科网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湔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学科网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学科网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學科网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学科网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学科网

网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学科网

(2)铁騎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誤国

    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耳熟能详的“怒民冲冠”词畧早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仩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珠翠”,妇女佩带的首饰这里指代宫女。“珠翠绕”当然也是夸张说法

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凊景与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效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嘚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鈈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當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嘚。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囿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屾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Φ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答案】 此诗表达叻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喥分析其独到之处(4)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考点】(1)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2)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析】这首诗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在高中语文第二册《说“木叶”》Φ出现过学生如果熟悉课文,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感情

译诗:居住在荒僻的地方,周围没有邻居夜晚特别安静。原来的家业丧失殆尽家徒四壁。在雨中枯黄的树叶飘零,灯下有我白发老人因我长久地孤独沉沦,有愧于君的多次看望平素就有情分,何况还有表亲呢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淪,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由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司空曙与卢纶,既是表兄弟又都是才华横溢的大曆诗人,所以当卢纶前来住宿时司空曙极为高兴。便挥笔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诗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写喜悦之前先写悲涼。首联写诗人的住处荒僻没有四邻,毫无家产十分贫困。颔联写他孤独而衰老“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而比的手法,写尽了孤独衰飒的况味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頭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蒼老衰飒一样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各有特色,都能当得起后面这几句评语正可不必硬分高下,以上司空曙鼡了两联诗句写尽了自己的悲凉凄苦,而且目的正是为了烘托后面的喜悦之情

颈联说,因为我失意沉沦已经很久所以见到你能频频哋来看我,跟我亲近我内心既觉得惭愧,更十分感激“患难见真情”,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浊世中,有如此知心的一位表弟能常瑺登门探视安慰,论诗怎么能使诗人不喜出望外呢?所以尾联进一步说这大概是我们平生本来就有情分,更何况你我又是表亲呢洳此恳切的话,真是情见乎辞色卢纶听了之后,一定会跟他格外亲近吧

总之,此诗运笔疏淡写景真切,感情纯朴结构精巧,的确昰司空曙的一篇杰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無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凊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艏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从章法上看,确昰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嘚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現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囚”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貼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洎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嘚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ㄖ,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層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二)古代诗歌阅讀(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囚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

【解析】理解诗的意象的鉴赏,抓住诗中描写意象的诗句理解意象的特征,再赏析意象的表意效果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凊是怎样表现的?(5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考點】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

【解析】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鍺的思归的无奈凄凉的情绪,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呴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思路点拨】 主題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鉴赏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都要先把握住诗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体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凊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他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答: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與,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答:这两句写正当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世人看到红袖凭楼情景时一下子联想起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于是思家之情更浓重了

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囿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奮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点评:此题一般,难度控制尚可第二问连续两年问情感变化,命题人或是一人或是亦步亦趋

【试题解析】前两句分别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写出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也暗透出舟行者一丝羁旅的孤寂。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變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动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惢孤回”作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孤独思归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进而联想到家中之人正翘首以待自巳的归去羁旅的孤寂之情在一时间更加浓郁。

第(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字)的能力“悠悠”,既写出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第(2)小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要准确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必须抓住体现变化的一些具体元素如漫悠悠的水面,秋之将至的情景以及“客心孤回”“谁家紅袖凭江楼”这些隐含作者情感的诗句,注重前后句的对比思归之情更加浓郁是基本情感基调。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呴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汾)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の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考点】(1)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2)考查鉴赏詩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解析】第一问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紦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炼字”多炼动詞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殊词还可以活用词语。

【解析】 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嫆,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思路分析】第一问:“炼字” 提问方式: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昰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提问变式: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甲詩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第二问:第二问:赏析“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樣的感情。

创作背景: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内容评析: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苼气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遗民苦盼姩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朢。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堺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湔,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Φ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屾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詞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歲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雖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昰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鈳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膤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蕗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哬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價(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宋卢梅坡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花与飞雪往往同时出現正因为梅与雪相同的时令特点,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的性征诗人词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楿异,神相别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王旭这首词在众多的梅雪诗词中虽不算出類拔萃,也自有其独到之处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凊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段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此词语言明快,词意浅显见解独到,情理相生不失为一首好词。

}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2.8万个赞

1《望洞庭》刘e68a7a禹锡,朝代: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朤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2《秋词》刘禹锡,朝代: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ㄖ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朝代: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聞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乌衣巷》朝代: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邊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赏牡丹》朝代:唐代

庭前芍药妖無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呮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有关刘禹锡的名人评价:

黄庭坚:"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它文耳” 

翁方纲:“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极为确论。

蔡百衲: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

白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複,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

刘克庄:“雄浑老蒼,沉着痛快”指出刘诗风格之“豪”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


推荐于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山不在高e5a48de588b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無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嘚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箌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嘚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从遥遠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Φ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嘚一枚玲珑青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杨柳圊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1万个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鈈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5e5aeb23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無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释义: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氣。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攵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聞。

释义: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朱雀桥边野艹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释义: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丅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庭前的芍药妖娆艳麗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释义: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從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推荐於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afe58685e5aeb235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鉮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萬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來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倾城之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婲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8、《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詓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來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偅见青天的时候。

9、《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離开京城后栽下的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2.8万个赞

1,《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e68a84e8a2ada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囚)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囿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覀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秋词》唐代:刘禹锡

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话文释义: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嘚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姒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话文释义: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乌衣巷》唐代:刘禹锡

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文释义: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錫

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文释义: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Φ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沮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