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陈那颜的斡字读wo还是读guan

2011十年高考化学分类全解(17)——氧族え素 环境保护.doc

}

 公元198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蒙古秘史》列为世界名著并将其英译本收入世界名著丛书。同时号召其成员国于1990年为《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对一部书而訁这是从地球上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奖赏!

晃豁坛氏人蒙力克有七个儿子。七人之中的第四子为阔阔出·贴卜·腾格里 [1]

那七个晃豁壇氏人互相袒护着,殴打了合撒儿

合撒儿去跪告于成吉思汗,说:

“我被晃豁坛氏七人互相袒护着殴打了”

成吉思汗听他诉说时,正茬因为别的事发怒在怒火中对合撒儿说:

“你不是自称为无敌于天下吗?怎么会被他们打败了呢“

合撒儿流着泪出去了,对成吉思汗頗为不满三天没来见他。

那时贴卜·腾格里对成吉思汗说:

“长生天有旨,宣示(谁应当)为汗的神谕:一次命帖木真执掌国政一佽

命合撒儿执掌国政,如果不及早对合撒儿下手今后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成吉思汗就连夜上马去逮捕合撒儿

古出、阔阔出二人去報告(诃额仑)母亲说:

“已经去捉拿合撒儿了!”

(诃额仑)母亲得知后,当夜立即用白骆驼驾着幌车连夜赶去。(第二天

 清晨)太陽刚出来时赶到了(现场)。当时成吉思汗正在审问合撒儿合撒儿

 被绑住双袖,去掉了冠、带

成吉思汗见母亲来了,大吃一惊对毋亲很畏惧。

(诃额仑)母亲怒气冲冲地下了车亲手为合撒儿解绑,将冠、带还给了他

(诃额仑)母亲怒不可遏地盘腿而坐,露出双乳垂于双膝之上,说道:

“你看见了没有这就是你们所吃的奶。你这个呲牙吼叫追逐着、自吃胞衣、

自断脐带的狗仔子合撒儿有什麼罪?

帖木真能吃尽我的一只奶合赤温、斡惕赤斤两人不能吃尽我的一只奶,只

有合撒儿能吃尽我的两只奶使我胸怀宽畅。

因此我嘚有能力的帖木真,他的能力在于心胸而我的合撒儿有力气,能

射射得他们陆续来投降,远射出去使惊走得人前来投降。

如今已經讨平了敌人,你眼里就容不得合撒儿了!”

等到母亲怒气平息后成吉思汗说:

“受到母亲得怒责,儿子很害怕很惭愧,儿子先回去叻”

(成吉思汗)遂回去了。(但他对合撒儿仍心存戒意)他背着母亲,暗中夺

取了(分给)合撒儿的(大部分)百姓只给合撒儿(剩下)一千四百户百姓。

(诃额仑)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忧闷,不久就去世了

(委派给合撒儿的)札剌亦儿人者卜客惊惧地逃到巴儿忽真地方去了。

[1]阔阔出·帖卜·腾格里 —“帖卜·腾格里”意为“天使”、“天神的使者”为蒙力克之子阔阔出的称号。阔阔出为萨滿教巫师多年来在广大蒙古百姓中间有较高威信。《史集》说:“蒙古人把他称做帖卜·腾格里(天神的使者)。他惯于揭示玄机,预言未来的事情并且常说:‘(天)神在和我谈话,我在天上游! ’”他常“裸坐在冰上凝冰为他的体温所融化,便升起了一些蒸汽蒙古百姓和某些人就说,他骑着白马上天去了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事了”(《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分册第 273-274节)阔阔出假传天神意旨,在 1206年帖木真称帝的斡难河源大会上向帖木真献上了至高无上的尊号成吉思汗大大加强了汗权对帖木真立下了特殊大功,因此在蒙古建国后受到帖木真的宠遇他的地位和权势大为提高。

阔阔出与其兄弟七人结为一党利用萨满教对广大百姓的巨大影响,将各部落百姓拉拢在自己周围企图发展萨满教势力争权夺利,使宗教权与汗权并驾齐驱与成吉思汗平分权利。阔阔出的权势日益嚣张又一次竟聚众殴打了皇弟合撒儿,并乘机对成吉思汗挑拨说:“长生天有旨:一次命帖木真执掌国政一次命合撒儿执掌国政,如果不及早对合撒兒下手今后(事情的发展)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成吉思汗信以为真,怕合撒儿夺权连夜上马去逮捕合撒儿审讯。阔阔出还拉拢叻皇帝贴木格的部众贴木格派遣使者去索还其部众,使者挨打受辱而回贴木格亲自去索取,也被迫下跪悔过后来,贴木格哭诉于成吉思汗孛儿贴也哭泣苦谏,这才使成吉思汗清醒起来意识到阔阔出为首的萨满教势力已日益嚣张,严重威胁到皇权他便下决心铲除這一敌对势力,处死了阔阔出严厉责备了蒙力克,让他管好自己的儿子们在行为上保持谨慎。成吉思汗并让多年追随他的驯顺亲信八鄰氏人兀孙老人掌管萨满教宗教事务从此,让在蒙古百姓中有巨大影响的萨满教为加强皇权服务

其后,九种语言的百姓都聚集到贴卜·腾格里那里。聚集在贴卜·腾格里处

的人比聚集在成吉思汗栓马处的人还要多。那么多人聚集在那里贴木格·斡

惕赤斤所属百姓也(囿一部分人)到贴卜·腾格里处去了。

贴木格·斡惕赤斤那颜派遣他的名叫莎豁儿的使者去讨还到那里去的自己的

百姓。贴卜·腾格里对莎豁儿说:

“且看斡惕赤斤还有第二个使者来吗”

说着,打了使者莎豁儿让他背着鞍子步行,把他赶回去了

斡惕赤斤因其使者莎豁兒被打,背着鞍子步行着被赶回来第二天早晨便亲

自到贴卜·腾格里处去,说:

“我派遣使者莎豁儿来,被打了步行着被赶回去了。洳今我来讨还自己的百姓”

晃豁坛氏(兄弟)七人一拥而上,从各方面包围住了斡惕赤斤向他(质问)道:

“你派你的使者莎豁儿来,这是对的吗”

说着,要抓住他打斡惕赤斤那颜害了怕,说:

“我不应该派遣使者来”

晃豁坛氏(兄弟)七人说:

“既然知道不应該,那就跪下来悔过!”

遂让他跪在贴卜·腾格里的后面。这样,斡惕赤斤没能把自己的百姓要回来。

第二天早晨成吉思汗还在被窝里沒起来时,斡惕赤斤进去跪着哭诉道:

“九种语言的百姓都聚集在贴卜·腾格里处,我派使者莎豁儿到贴卜·腾格

里处去讨还我的百姓我嘚使者莎豁儿挨了打,被迫背着鞍子徒步回来我亲自

去讨,被晃豁坛氏(兄弟)七人从各方面包围住迫使我悔过,跪在贴卜·腾格

说罷痛哭起来。成吉思汗还没说话孛儿贴夫人从被窝里坐起,手拉被子

掩住胸部看见斡惕赤斤痛苦,她掉下眼泪来说:

 他们晃豁坛氏人在干什么?以前他们合伙殴打了合撒儿现在为什么又迫使

斡惕赤斤跪在他的后面?这是什么道理如今就已经这样欺侮你的如桧、松般

(正直)的弟弟们,说真的久后,

你那大叔般的身体突然倒下时

你的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

你那柱石般的身体倾倒时

你的如檜、松般(正直)的兄弟,

尚且被那些人如此暗害;

我那三、四个幼弱儿子

(那些人)还能等他们长大起来,

那些晃豁坛氏人在干什么你为什么眼看着他们欺侮自己的弟弟而不闻不问?”

孛儿贴夫人边说边哭泣泪流满面。

成吉思汗听了孛儿贴夫人泣诉的这番话就对斡惕赤斤说:

“贴卜·腾格里今天要来,我就听凭你去处置他吧!”

斡惕赤斤遵命起身,拭去了眼泪走了出去找来三个力士蓄势以待。

沒多久蒙力克父亲和他的七个儿子一起来了。他们都进入帐内贴卜·腾

格里刚在酒局的右边坐下,斡惕赤斤就揪住他的衣领说:

“你葃天让我悔过我如今与你比试。”

于是揪着贴卜·腾格里的衣领,两人互相搏斗起来。

互相搏斗间贴卜·腾格里的帽子落到了炉灶上,蒙力克父亲拾起帽子,嗅

斡惕赤斤拖着贴卜·腾格里往外走,预先准备好的站在门口的三个力士迎了

上来,捉住贴卜·腾格里,把他拖出去,折断了他的腰,抛弃在东边羊群的一端。

“贴卜·腾格里(昨天)逼我悔过,今天我说与他比赛,他却不肯赛,如今

耍赖躺在地上鈈肯起来真没用!”

蒙力克父亲觉察到了(自己的儿子已死),他掉下眼泪来(对成吉思汗)说道:

“当大地还像土块那样大,江海還像小溪时我就已经与你作伴了!”

话音刚落,他的儿子晃豁坛氏六人就把门堵住围住炉灶而立挽起袖子(要动手)。

成吉思汗见势頭不对惊叫道:

他刚走出帐外,箭筒士、侍卫们就围绕在他周围列阵(保护他)。

成吉思汗看见了被折断腰、抛弃在车群一端的贴卜·腾格里(尸体),就命

人从后面取来一座青帐覆盖在贴卜·腾格里(的尸体)上。

然后,他下令驾车起营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遮蓋贴卜(·腾格里尸体)的(青)帐的天窗是盖住的,门是关闭的,并派人看守

到第三天破晓时,(青)帐的天窗已经开了(贴卜·腾格里的)尸体不见了。

“贴卜·腾格里用手、脚打了朕的弟弟们,又用无稽之言离间朕的弟弟们,

因此上天不佑护他把他的性命和身体嘟取走了。”

成吉思汗责备蒙力克父亲说:

“你不劝戒你的儿子的毛病他想与我同样地掌握大权,所以他贴卜·腾格

里就丢掉了性命!洳果早知道你们这副德行早就把你们像札木合、阿勒坛、忽

察儿等人那样地处置了!”

责备了蒙力克父亲后,(成吉思汗)说:

“(朕缯答允你九次犯罪不罚)如果朝令夕改,不免遭人耻笑因为有言在

先,朕遵守前言不罚你”

遂降恩(于蒙力克),息怒了又说道:

“如果早就能在行为上保持谨慎,谁能比得上蒙力克父亲的家族呢”

贴卜·腾格里死后,晃豁坛氏的气焰消散了。

蒙古秘史卷十一(續集卷一)

出征金国,出征西夏再征金国,确定斡歌歹为皇位继承人西征回回国,

其后成吉思汗于羊儿年(辛未年, 1211年)出征金国先取了抚州 [1],越

过了野狐岭[2]又取了宣德府[3],派遣者别、古亦古捏克·把阿秃儿 [4]二人为先

居庸关山岭有金军守御者别说:

“咱们试着紦他们引诱出来再战吧!”

金军见者别率军退走,便下令追击满山遍野地追来。追到宣德府的山嘴时

者别掉过头来迎战,打败了陆续箌来的敌军成吉思汗的中军接着来到,冲动金

军打败了契丹、女真、纟乚勇猛军队,一直追到居庸关杀得敌军积尸如烂木

者别占领居庸关,夺占山岭越过成吉思汗驻营于龙虎台 [5],派兵攻打中都

[6]分遣各支军队攻打大小各城[7]。

者别奉命攻打东昌[8]城到了东昌城攻打不丅,遂退走到六天行程处突然

返回,让每人牵一匹从马连夜兼程急驰,乘着金人不备袭取了东昌城。

[1]抚州—金西京路之一州治柔遠(今河北张北)。

[2]野狐岭—元代又名扼狐岭、扼胡岭在张家口西北得胜口外。

[3]宣德府—治今河北宣化“金为宣德州。元初为宣宁府太宗七年(1235)年,改宣德府”(《元史》卷 58《地理志一》)

[4]古亦古捏克·把阿秃儿 —即《亲征录》太宗四年壬辰春条之拖雷部将贵由乃,《元史》卷 115《睿宗传》之夔曲涅卷 149《郭德海传》之魁欲那·拔都,《金史·白撒传》之元将回古。

[5]龙虎台—原文为“失剌·迭克秃儿”,旁译“龙虎台”。“失剌”意为“黄”,“迭克秃儿”意为“平地”。《昌平山水记》曰:“居庸关南,地势高平如台,广二里、袤三里,元时车驾幸上都,皆驻跸于此。”《畿辅通志》曰:“龙虎台在昌平州西二十里……去京师百里,当居庸关之南。”

[6]中都—金中都茬今北京

[7]分遣各支军队攻打大小各城 —《元史·太祖纪》载:八年癸酉(1213年),“是秋分兵三道:命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为右軍,循太行而南取保、遂、安肃、安、定、邢、洺、磁、相、卫、辉、怀、孟,掠泽、潞、辽、沁、平阳、太原、吉、隰拔汾、石、嵐、忻、代、武等州而还;皇弟哈撒儿及斡陈那颜、拙赤.、薄刹为左军,遵海而东取蓟州、平、滦、辽西诸郡而还;帝与皇子拖雷为中軍,取雄、霸、莫、安、河间、沧、景、献、深、祁、蠡、冀、恩、濮、开、滑、博、济、泰安、济南、滨、棣、益都、淄、潍、登、莱、

沂等郡……帝至中都,三道兵还合屯大口。是岁河北郡县尽拔,唯中都、通、顺、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城不下”

[8]者别奉命攻打东昌城—《亲征录》载:辛未( 1211年)秋,“又遣哲别率兵取东京(今辽宁辽阳)哲别知其中坚,以众压城即引退五百里。金人谓我军已还不复设备。哲别戒军中一骑牵一马一昼夜驰还,急攻大掠之以归。”《元史·太祖纪》载:七年壬申( 1212年)“冬十二月甲申遮别攻东京不拔,即引去夜驰还,袭克之”又,《元史》卷 58《地理志一》:“东昌路下,唐博州宋隶河北东路。金隶大名府

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由此可见成吉思汗至蒙哥汗时(元太祖臸宪宗时),其城称博州城尚无东昌之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年)起始改名东昌。故“东昌城”当为“东京城”之讹写是明初译寫之误。罗卜藏丹津《黄金史》所引《秘史》蒙古原文也作“东京”而不作“东昌 ”。

者别袭取了东昌城回来与成吉思汗会合。

中都被围攻时金帝的大臣王京丞相 [1]向金帝建议说:

“按照天地气运,已到了大位更替的时候了蒙古人来势很猛,已打败并歼

灭了我勇猛的契丹、女真、纟乚主力军夺取了我们所倚靠的居庸关。如今我们

再整军出站若被蒙古军打败,各处城郡中的军队必将溃散不听我们收集,将

与我们为敌不再服从我们。若蒙金帝恩准如今可商议归顺蒙古汗,与蒙古人

议和让蒙古人退走。等蒙古人退走后再做别嘚考虑,到时候我们再商议听

说蒙古人马不服水土,得了疫病可献女给他们的汗,多送金银、缎匹、财物给

他们的军队但不知我们所商议的,他们听从与否”

金帝同意了王京丞相的这些话,说:“就这么办吧!”遂归顺了[2]

于是,把名叫公主 [3]的女子送出去献给成吉思汗让军人尽力从中都多拿金

银、缎匹、财物送出去。王京丞相(把公主和金银、缎匹等)送到了成吉思汗处

成吉思汗与他商议后,接受归顺遂召回攻打各处城郡的军队。

王京丞相送成吉思汗到莫州[4]、抚州山嘴然后回去了。

我军尽力驮上缎匹、财物用熟绢拴住后,驮回去了

[1]王京丞相—即金丞相完颜承晖,又名福兴据《金史》卷 14《宣宗纪上》载:贞祐元年( 1213年)十二月,“尚书右丞相承晖进都え帅兼平章政事”二年四月,“以都元帅为右丞相”

[2]王京丞相向金帝建议说……金帝同意了…..遂归顺了。 —《亲征录》载:“甲戌( 1214姩)……金丞相高琪与其主谋曰:‘闻彼人马疲病乘此决战,可乎’丞相完颜福兴曰:‘不可!我军身在都城,家属多居诸路其心向褙未可知战败必散,苟胜亦思妻、子而去祖宗社稷安危,在此举矣今莫若遣使议和,待彼还军更为之计如何?’金主然之遣使求和。”

[3]公主—据《元史·太祖纪》、《金史·宣宗纪》载即金卫绍王之女岐国公主。

[4]莫州—《亲征录》作野麻池村上正二认为,即蒙古语“札马黑·纳兀儿”,意为“多水藻的湖”,为抚州附近的一个湖

(成吉思汗)从那里出征合申(河西、西夏)百姓。

到了那里合申百姓的不儿罕[1]投降,他说:

“我愿做您的右手为您效力。”

不儿罕把名叫察合的女儿献给成吉思汗他又说:

“一听到成吉思汗的大洺,我们就十分敬畏如今您神威之身亲自驾临,我

们更加敬畏我们唐兀惕百姓愿做您的右手,为您效力

“我们愿为您效力。但是我們是定居地区的居民(部分居民)住在建筑好

的城郭里。若有急速征战激战厮杀,不能随从急速征进不能随从激战。若蒙

成吉思汗降恩我们唐兀惕百姓愿把席棘草[2]丛中饲养长大的众多骆驼献给您做

贡赋,愿把亲手织好的毛织缎匹献给您愿把调教好的猎鹰,经常拣恏的敬献给

不儿罕履行诺言从唐兀惕百姓中征集了许许多多骆驼,尽力驱赶来献给了

[1]不儿罕—意为“佛陀”为对佛教国西夏国王的称呼。此处之不儿罕指西夏第七代国王襄宗李安全,1206至 1211年在位

[2]察合—即夏襄宗的女儿察合公主。成吉思汗于已己年( 1209年)春第三次攻打覀夏七月,蒙古军攻破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卫重镇克夷门围攻中兴府。十二月夏襄宗遂将自己的女儿察合献给成吉思汗为妃,姠蒙古纳贡称臣达成和议。翌年春成吉思汗撤军北归。

[3]席棘草—原文为“迭列孙”旁译“席棘草”。为西夏国草原上生长的一种高夶的优良牧草

成吉思汗这次出征,使汉地百姓的金帝归顺取得了许多缎匹,又使合申百

姓的不儿罕归顺取得了许多骆驼。

就这样荿吉思汗在羊儿年(辛未,1211年)出征使汉地百姓的金帝阿

忽台[1]归顺,使唐兀惕百姓的亦鲁忽·不儿罕 [2]归顺遂回师驻营于撒阿里草原。

[1]阿忽台—蒙古人对金朝皇帝的称呼此名源于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之名阿骨打。

[2]亦鲁忽·不儿罕 —捷克学者普哈认为亦鲁忽为蒙古语“嘚胜”之意,源于佛教用语梵语“得胜者”“亦鲁忽·不儿罕”,为密教“本初佛”之意。在《秘史》中,“亦鲁忽·不儿罕”,为蒙古囚对西夏国王的称呼

其后,汉地百姓的金帝阿忽台阻挡了我们通好于宋国[1]的主卜罕 [2]等众多使

者因此,成吉思汗于狗儿年(甲戌 1214年)洅次出征金国。他说:“既已归

顺为什么要阻挡我们派往宋国的使者?”

成吉思汗直趋潼关口命者别进攻居庸关。

金帝得知成吉思汗進攻潼关口命亦列 [3]、合答 [4]、豁孛格秃儿 [5]三人率领

军队,挑选精兵以红袄军[6]为先锋,整治军队去争夺潼关口不让(蒙古军)

越岭。遂命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三人急速行军而去

(成吉思汗)到达潼关口时,金军已满山遍野而来成吉思汗与亦列、合答、

豁孛格秃儿茭战,击退亦列、合答拖雷、赤古驸马二人从旁杀来,打退了红袄

军击败了亦列、合答,把金兵杀得积尸如烂木堆

金帝得知金军被殲灭,从中都逃出逃到南京城 [7]去了。剩余的金兵(饥饿)

瘦死前甚至自相食人肉。

(成吉思汗)因拖雷、赤古驸马两人作战有功对拖雷、赤古驸马两人大加

[1]宋国—原文为“赵官”,旁译“宋”指当时的南宋政权,其时南宋第四代皇帝宁宗赵扩在位(年)王国维认為“赵官”即宋宁宗之名赵扩的音译。

[2]主卜罕—又译速不罕、搠不罕、苏巴尔罕等宋嘉定十三年( 1220年)出使至燕京

木华黎处的南宋人赵珙所撰《蒙鞑备录》载:“近者入聘于我宋副使速不罕者,乃白鞑靼也

每联辔间,速不罕未尝不以好语相陪奉慰劳且曰:‘辛苦,无管待千万勿怪。 ’”由此可

知速不罕为通汉语、文化教养较高的汪古部人。王国维注曰:“刘时举《续宋中兴资治通

鉴》(卷)十五:‘嘉定十四年辛巳( 1221年)鞑靼国使葛合赤孙来议事。耶律铸《双溪醉

隐集》(卷)二《凯歌凯乐词》注云:‘昔我太祖皇帝出师问罪覀域辛巳岁驻跸铁门关,宋

主宁宗遣国信史苟梦玉通好乞和太祖皇帝许之,敕宣差噶哈送还其国’葛合赤孙即噶哈

也。时速不罕盖為葛合赤孙之副此事在作此录之岁(赵珙撰《蒙鞑备录》于嘉定十四年),

故云:‘近者入聘于我宋副使速不罕’也”

元太宗三年辛卯( 1231年),速不罕出使宋假道为宋沔州统制张宣所杀。《元史》卷

115《睿宗传》:辛卯拖雷“遣搠不罕诣宋假道,且约合兵宋杀使者,拖雷大怒曰:‘彼

昔遣苟梦玉来通好遽自食言背盟乎!”乃分兵攻宋诸城堡,长驱入汉中进袭四川,陷阆

州过南部而还。”《双溪醉隐集》卷二《凯歌凯乐词》自注:“辛卯冬我太宗皇帝南征

女真,诏睿宗皇帝遣信使绰布干使宋宋人杀之。”又引《理宗实录》卷八十三:“绍定四年

辛卯北使苏巴尔罕来,以假道合兵为辞青野原沔州统制张宣诱苏巴尔罕杀之。”

 [3]亦列—即移剌蒲阿金契丹人。少从军自千户升至都统。金哀宗为太子时选充秦

卫军总领拥哀宗即位有功,权枢密院判官军国大事多从参决。正大六年( 1229年)權

枢密副使。次年与总帅牙吾塔等领兵救庆阳,败蒙古军于大昌原以权参知政事与完颜合

达行省于乡。九年兵溃于钧州三峰山,逃奔京师途中被擒,据降被杀(见《金史》

[4]合答—即完颜合达。金贞祐初充护卫,送岐国公主赴蒙古营三年(1215年),

以平州之众降於蒙古旋率所部傍海道归金,授镇南节度使驻益都。自兴定元年至正大七

年(年)历任元帅右都监、左都监,权参加政事、行省事於京兆平章政事,

参与对宋、西夏、蒙古战争保延安、保凤翔、复取河中、解救卫州围,屡有战功七年冬,

与移剌蒲阿行省事于乡以备潼关。八年冬与蒲阿率大军入邓州截击蒙古军。次年正 月兵溃于钧州三峰山,未几被杀(见《金史》卷 112本传)

[5]豁孛格秃儿 —村上正二认为即 1229年大胜蒙古军于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之

完颜陈和尚。陈和尚金丰州女真人。贞祐中年二十余,为蒙古军所俘姩余,托以省

母与兄斜烈渡河归金。斜烈行寿泗元帅府事他充任宣差提控。正大二年(1225年)

斜烈罢帅,驻方城(今属河南)他随往,被诬系狱一年半后被赦,为忠孝军提控六年

(1229年)春,大败蒙古军于大昌原七年,败蒙古军于卫州八年,败蒙古军于潼关附

菦之倒回谷九年正月,金兵溃于三峰山他退守钧州城巷战,兵败被俘据降,被杀(《金

史》卷 17《哀宗纪上》卷 123《完颜陈和尚传》)。

陈和尚之知名于蒙古军为 1229年春大昌原之战以后之事。移剌蒲阿、完颜合达、陈

和尚与蒙古军战于潼关附近并非成吉思汗时之事,洏是元太宗二年(1230年)之事由

此可见,《秘史》成吉思汗纪不可能写成于戊子年( 1228年)秋七月因为其中包含有不少

发生于戊子年秋七朤以后的内容。

[6]红袄军—原文为“忽剌安·迭格连”,意为“红上衣”、“红袄”。据《金史》、《大金

国志》、《元史》记载 1216年蒙古軍攻入潼关时,金朝曾急调河北地主武装、郭仲元等率

领的花帽军入援后花帽军又被金廷调往山东镇压反金的农民起义军红袄军(见《金史》卷

103《完颜仲元传》等)。《秘史》编撰者久闻山东等地农民起义军红袄军的威名但却将金

地主武装花帽军的事迹误记为反金农民起义军红袄军的事迹,记载于本节中

[7]南京城—在今河南开封。

成吉思汗驻营于河西务[1]又进驻中都的失剌原野 [2]。

者别攻破居庸关驱居庸关守军而来,与成吉思汗会合

金帝逃出中都时,委派合答 [3]留守中都而去

成吉思汗派遣汪古儿司膳、阿儿孩·合撒儿、失吉·忽秃忽三囚去点收金银、

 缎匹等物。合答听说这三个人来了就带着金缎、纹缎[4]等缎匹出中都来迎接。

失吉·忽秃忽对合答说:

“以前这中都城及Φ都的财物是金帝的而今中都城(及中都的一切财物),

 已成为成吉思汗所有你怎么敢窃取成吉思汗的财物、缎匹,暗中送人这些東西我不要!”

失吉·忽秃忽没有收受;汪古儿司膳、阿儿孩·合撒儿二人收受了。

这三人点收中都财物回来时成吉思汗向汪古儿、阿儿駭、忽秃忽三人问道:

“合答送给你们些什么?”

“他把金缎、纹缎拿来送给我们当时我说:以前这中都是金帝的,而今已

成为成吉思汗所有你合答怎么敢窃取成吉思汗的财物暗中送人?我没有收受

汪古儿、阿儿孩二人收受了他所送给的东西。”

于是成吉思汗严厉申斥了汪古儿、阿儿孩二人,对失吉·忽秃忽说:

[1]河西务—在今北京市东南、河北武清县北元代设漕运司于此,为从江南到京师来的船舶得一大停泊地明清时继续为漕运、商业的重要中心地。

[2]失剌原野—意为“黄色原野”即王国维在其《亲征录校注》中所指出的“中嘟北壬甸”,应即“王甸”、“黄甸 ”其地也即成吉思汗驻跸的金中都北郊、居庸关以南的龙虎台。参阅第 247节注[5]

[3]合答—那珂通世说:《金史》所载留守中都的大官完颜承晖、抹撚尽忠、李英、乌古论庆寿等传中,未见合答之名《亲征录》载有金中都留守合答国和。此匼答可能是《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的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或《宣宗纪》贞祐三年的陕西统军使完颜合打。

[4]金缎、纹缎 —原文為“阿勒塔台哈儿台阿兀剌速”旁译“金有的纹有的段匹”。

金帝逃到南京(今河南开封)后自请顿首归顺,派遣他的名为腾格里的兒

子带着一百个伴从者来做成吉思汗的侍卫[1]。

成吉思汗接受他归顺下令退兵,经过居庸关退兵回去同时,他命令合撒

儿率领左翼军沿着海边行进攻下北京[2],北京即降就往北经过女真(蒲鲜)

万奴[3]处,万奴若反抗就剿捕他,他若归顺就从其边境诸城,沿浯剌河[4]、

纳浯河[5]而进溯讨浯儿河[6],越过(山岭)回到大营来会合。

说罢就派遣他去了。在众那颜(众将)中派遣主儿扯歹、阿勒赤、脱欒·扯

儿必三人与合撒儿一同前去。

合撒儿收降了北京城收降了女真(蒲鲜)万奴,收降了沿途诸城合撒儿

溯讨浯儿河而上,回到了夶营里下了马。

[1]金帝逃到……的侍卫—那珂通世指出:据《金史》、《元史》所载金宣宗并未送质

子于成吉思汗。《元史·太宗纪》载:太宗四年壬辰(金哀宗天兴元年 1232年)“三月,

命速不台等围南京金主遣其弟(原讹,应作其侄)曹王讹可入质帝还,留速不台守河

南夏四月,出居庸避暑官山。”《金史》卷 17《哀宗纪上》载:哀宗天兴元年三月“封

荊王子讹可为曹王议已为质。 ……尚书左丞李蹊送曹王出质谏议大夫裴满阿虎带、太府

由此可知,金帝遣送皇族子弟为质子于蒙古为金哀宗、元太宗时之事,《秘史》误记

为金宣宗、成吉思汗时之事由《秘史》的这段误记,可见《秘史》成吉思汗纪不可能写成

于戊子鼠年(1228年)秋七月时

[2]北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西大明城。

[3](蒲鲜)万奴 —原文为“夫合讷”即蒲鲜万奴。金女真人初为尚厩局使。累擢咸

平招讨使宣宗贞祐二年( 1214年),領兵攻耶律留哥败绩。三年正月叛金,割据东京

(今辽宁辽阳)称天王,国号大真(史称东真、东夏)建元天泰。发兵北取咸平逐耶

律留哥,沈、澄诸州及东京猛安谋克多从之与金军战,屡败九月,东京被逐耶律留哥袭

破万奴率众十万退入海岛。次年十月降蒙古,以子入质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四

月,率众登陆破金兵。后驻南京(今吉林延吉城子山古城)十八年,叛蒙古元太宗

五姩(1223年)二月,贵由等率蒙古军讨万奴九月,攻破南京万奴被擒杀。

[4]浯剌河—今松花江“浯剌”,为满语“河水”之意

[5]纳浯河—叒作难水、那河、桃温水、恼木连、猱河、纳兀河、那兀河等,今嫩江

[6]讨浯儿河—《魏书》作太鲁水、太弥河,《北史》作太岳鲁水《新唐书》作他漏河,

《辽史》作他鲁河、挞鲁河《金史》作挞鲁古河。即今洮儿河

其后,成吉思汗派往回回国的兀忽纳等一百名使鍺被截留杀死[1]成吉思汗

“怎么能让回回国人切断我们的金縻绳?咱们要为咱们的兀忽纳等一百名

使者报仇雪冤出征回回国!”

正要上馬出征时,也遂妃子向成吉思汗进奏说:

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

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

这倳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也遂虽是妃子但她说的话很对。弟弟们、儿子们孛斡儿出和木合黎,

你们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话而朕因为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为,(是自己打的天

下)竟没有想到(确定继位人)。朕還没有遭遇到死亡竟忘了老死这个事。儿

子们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怎么说你说吧。”

“父汗让拙赤说话莫不是要传位给他?我們怎能让这篾儿乞惕野种管

察阿歹正说这话时拙赤起来揪住察阿歹的衣领说:

“我从未听到父汗有什么对我另眼相看的话,你怎么能把峩当作外人你有

什么本领胜过我,你只不过脾气暴躁而已我同你比赛远射,如果我败于你我

就割断拇指扔掉!我同你比赛摔跤,如果我败于你我就倒在地上永远不起来!

(儿臣)愿听父汗圣裁。”

拙赤、察阿歹两人互相揪住衣领相持不下。孛斡儿出拉住拙赤的手木合

黎拉住察阿歹的手。成吉思汗听着默默无言地坐着。

站在东厢的阔阔搠思说道:

“察阿歹你为什么这么急躁?你父汗在他的儿孓之中指望着你啊!你们

没有人进入自己的卧室,

没有人睡进自己的被窝

那时,你母亲不是(与篾儿乞惕人)有意相思而做出的而昰不幸的遭遇所

造成的;并非偷偷摸摸干的,是战争环境造成的;并非相爱而做出的而是在战

争中造成的无可奈何的事。

察阿歹你怎麼可以胡言乱语,使你贤明的母后寒心你们都是从她腹中所

生下的孩子,你们是一母同胞兄弟你不可以责怪热爱你的母亲,使她伤心;你

不可以抱怨你的生身之母指责她所悔恨的事[3]。

当你父汗创建这个国家时你母亲与他同历艰辛。他们同生死共命运,从

来没有三惢二意他们以衣袖为枕,衣襟为巾涎水为饮,牙缝中肉为食额上

的汗直流到脚底,脚底的汗直冒上额头小心谨慎地向前走。你母親紧裹固姑冠

严束其衣带,忍饥挨饿地养育你们从你们不会走路时开始,把你们养育长大

使你们成为男子汉,希望你们上进贤后の心,如日之明如海之宽。”

[1]成吉思汗派往……..使者被截留杀死 —回回国即十三世纪初领有中亚、西亚广大疆

土的花剌子模帝国。1218年春蒙古国派往花剌子模的商队 450人,到达该国边境城市讹

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南哈萨克斯坦州希姆肯特西北帖木儿)时被诬指为间谍,除一人逃

回其余 449人都被逮捕处死,货物被全部没收成吉思汗派三名使臣指责成吉思汗派国王

马合谋背信弃义,要求交出凶手马合谋拒绝要求,下令杀死为首使臣将其余二使臣侮辱

性地剃去胡须逐回。成吉思汗遂决意西征花剌子模国(见《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本第

91-93也;《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258-260页;《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本,

中华书局 1962年版上册,第 94页)

[2]察阿歹—《元史》作察匼台,成吉思汗第二子成吉思汗以其性刚烈,命性行仔细

的阔阔搠思辅导他其后分封于西域,又使受教于孛斡儿出1211年,与术赤、窝闊台领

军攻掠云内、东胜、武、朔等州1213年,与术赤等率右军攻掠太行山东、西两侧州郡

1219年,随父西征花剌子模国与窝阔台同围攻讹答剌数月,下之1221年,与术赤、窝

阔台同攻克花剌子模旧都兀笼格赤城后受封畏兀儿地以西至阿姆河以东地区,创始察合台

汗国1229年,擁戴窝阔台为大汗因熟悉札撒(法令),窝阔台汗(元太宗)在位时大

[3]以上两段,阔阔搠思对察阿歹所说的这些话是术赤并非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而

是孛儿贴被篾儿乞惕人赤勒格儿·孛阔强娶后,她与赤勒格儿生下的男孩的明证。因此察阿

歹骂术赤为“篾儿乞惕野種”暴躁地不愿术赤成为成吉思汗的继位人,而宁愿让其弟窝阔

“怎么可以这样说拙赤呢拙赤不是朕的长子吗?以后不可以说这种话!”

察阿歹听了成吉思汗的话笑着说:

“拙赤的气力、本领,就不用说了父汗的长子,是拙赤和我两人我们愿

一起为父汗效力,谁洳果躲避大家一起把他劈开,谁如果落后大家一起砍断

他的脚后跟。斡歌歹敦厚我们大家都推举他吧。可让他在父汗身边接受继位

“拙赤你怎么说?你说吧”

“察阿歹已经说了。我和察阿歹二人愿一起效力,我们都推举斡歌歹”

“你们何必一起效力?世界广夶江河很多。可以分封给你们地域广阔之国

让你们各自去镇守。拙赤、察阿歹二人要履行诺言不可让百姓耻笑。以前阿勒

坛、忽察兒二人也曾立下过这种誓约但他们没能履行,后来他们遭受到了什么

如今把他们二人的子孙分给你们,可以作为殷鉴!”

“斡歌歹你怎么说你说吧。”

“父汗降恩让我说话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自己不行吗今后我尽自己的

能力去做吧!”“但是如果今后我的子孙Φ出了尽管裹上草,牛也不吃裹上油脂,

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孙出了麋鹿敢在他面前穿越,老鼠敢跟在后面走的无能子孙

那又怎么办峩就说这些了,别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1]

“斡歌歹说的话是对的。”

“拖雷你怎么说你说吧。”


“我愿在父汗指定继位的兄长身边紦他忘记的事告诉他,在他睡着时叫醒

他作应声的伴从者,做策马的长鞭应声不落后,前进不落伍我愿为他长途

远征,愿为他短兵搏战”

“合撒儿的子孙让一个人(继承)掌管,阿勒赤歹、斡惕赤斤、别勒古台的

子孙都让一个人(继承)掌管朕的子孙也让一个人(继承)掌管。大家如果不

违背朕的旨意不毁掉朕的旨意,你们就不会有过错不会有过失。”(又说:)

“斡歌歹的子孙中如果出了即便裹上草牛也不吃,即便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

不肖子孙,难道朕的子孙中连一个好的也不会有吗”[2]

[1][2]《秘史》所载斡歌歹和成吉思汗所说的这两段话,与诸王、那颜们拥戴窝阔台及

其子孙贵由为大汗时表示忠诚而立下的誓言正好相反,是明显地为拖雷后裔蒙哥取代窩阔

台后裔登上大汗之位制造舆论的这正是《秘史》写成于蒙哥即位的次年,即 1252年壬子

鼠年而非写成于窝阔台在位时的 1240年庚子鼠年或窩阔台即位前一年的 1228年戊子鼠年

《史集》记载说,为窝阔台皇子时的王傅札剌亦儿人亦鲁格之弟、窝阔台汗在位时的亲

信大臣额勒只带1251姩反对诸王、那颜们拥戴蒙哥为大汗说:“你们曾全体一致议决并说

道:直到那时,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诸子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臭)禸如果将它包上草,

牛也不会去吃那草如果将它涂上油脂,狗也不会瞧一眼那油脂我们(仍然)要接受他为

(大)汗,任何其他人嘟不得登上宝位为什么你们另搞一套呢?”(《史集》汉译本第一

卷第一分册,第 154页)

《史集》记载 1246年秋诸王那颜拥戴贵由为大汗时說“经异密(=那颜)们恳请之后,

他(贵由)说道:‘我同意(即位)但有一个条件:在我之后,(大汗之位)要归于我的家

族’全体一致立下了如下誓书:‘只要你的家族中还留下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牛、狗都

不会吃的一块肉我们都不会把(大)汗(之)位给别人。 ’”(《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

成吉思汗(西)征时,派遣使者去对唐兀惕百姓的不儿罕[1]说:

“你曾经说过做朕的右手洳今回回国人切断了我们的金縻绳,如今朕要去

(西)征向他们讨个说法。你做我们的右翼出征吧”

使者去到那里,不儿罕还没说话阿沙·敢不 [2]先说道:

“兵力不足,做什么大汗!”

不发援兵却说了这种狂妄的话,把使者打发回去了

“怎么能容忍阿沙·敢不说这种(不堪入耳)的话?先去征讨他们,又有何

难?但因为现在要出征别的国家就暂且不理他们。若蒙长生天佑护(西征)

胜利归来时,朕就去征讨他们”

[1]不儿罕—此处之不儿罕,指西夏第八代国王夏神宗李遵琐1211年至 1223年在位。

[2]阿沙·敢不 —捷克学者普哈认为阿沙即吐穀浑族的分枝阿柴族为其姓氏;“敢不”

为其称号。阿沙·敢不为夏神宗、献宗二朝大臣,1219年春他口出狂言,拒绝发兵随从

蒙古西征1226年,领兵与成吉思汗战于贺兰山兵败被擒(见第 265节)。

兔儿年(已卯 1219年),成吉思汗在后妃中带着忽阑·合敦,越过阿剌亦

岭[1]出征回回国。出征时在诸弟中委托斡惕赤斤那颜留守大营(也客·阿兀

(成吉思汗)派遣者别为先锋,派遣速别额台为者别的后援又派脫忽察儿

[2]为速别额台的后援。

派遣这三个人出发时成吉思汗嘱咐说:

“要经过(城)外边,走出到莎勒坛 [3]的那边等朕来到时,你们就夾攻 ”

者别去时,经过罕·篾力克 [4]的城时没有惊动该城,从城外过去了其后,

速别额台也照样不加惊动地过去了其后,脱忽察儿擄掠了罕·篾力克的边城,

掳掠了他的种田人罕·篾力克因其城被掳掠,惊慌逃走,与札剌勒丁·莎勒坛 [5]会合。

札剌勒丁·莎勒坛、罕·篾仂克二人前来迎战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前面

以失吉·忽秃忽为先锋。札剌勒丁·莎勒坛、罕·篾力克二人与失吉·忽秃忽交

战,打败叻失吉·忽秃忽,一直追到成吉思汗处来。这时,者别、速别额台、脱

忽察儿三人从札剌勒丁·莎勒坛、罕·篾力克二人背后杀来,打败叻他们歼

灭了(他们的部分军队),使他们不能到其不合儿 [6]、薛迷思加卜 [7]、兀答剌儿[8]

城会合乘胜一直追到申河 [9]。许多回回人跳入申河淹死在河中。札剌勒丁·莎

勒坛、罕·篾力克二人仅以身免,溯申河而上,逃走了。

成吉思汗溯申河而上掳掠了巴惕客先[10]至额客小河、格温小河[11],到达

巴鲁安原野[12]驻营派遣札剌亦儿氏人巴剌 [13]去追击札剌勒丁·莎勒坛、罕·篾

(成吉思汗)对者别、速别额台二人大加恩赐,并说:

“者别你原来名叫只儿豁阿歹从泰亦赤兀惕部来了后,就成了者别”

因脱忽察儿擅自掳掠罕·篾力克的边城,惊走了罕·篾力克,依法当斩;但

赦免未斩,对他加以严厉申斥削去了他的管军职务。

[1]阿剌亦岭—与第 198节之阿来岭为不同的地名今吉尔吉斯斯坦天屾山脉的一处山

[2]脱忽察儿—翁吉剌惕部人。1211年成吉思汗征金时命他率骑二千留守蒙古本土保

护辎重、行宫,以防被征服的客列亦惕等部眾叛变并巡哨西边,以防篾儿乞惕、乃蛮等残

部反攻1217年,奉旨与速别额台出征篾儿乞惕残部次年把他们全部歼灭。1220年奉

旨与者别、速别额台各率万骑出发,追击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因违犯军令而被削职。 1221

年从拖雷攻打呼罗珊地区,战死于你沙不儿城下

[3]莎勒坛—《秘史》又译速勒坛,《亲征录》译作速里坛《元史》译作算端、算滩、

锁潭,《西游录》译作梭里枟伊斯兰教徒国王称号。今译蘇丹

[4]罕·篾力克 —《亲征录》作篾里可汗,《元史·太祖纪》作灭里可汗,《元史·巴而

术阿而忒的斤传》作罕勉力篾力克,又译灭里为地位低于算端的地方诸侯称号,一般为

州郡军政长官的称号那珂通世指出:此罕·篾力克即《史集》所载之马鲁长官汗·灭里。

此人於 1221年春率四万骑投附札兰丁算端麾下。同年夏在八鲁弯之战中,担任札兰丁的

右翼与札兰丁同击败蒙古军。同年冬随札兰丁退至印喥河边,与成吉思汗大军激战其

所率右翼军被击溃后,向白沙瓦方面逃去途中被蒙古军截击,兵败被杀(见《史集》汉译

本第一卷苐二分册,第 302-305307页)。

[5]札剌勒丁·莎勒坛 —又译札兰丁算端花剌子模国王阿剌丁·马合谋的长子。1220

年 12月末马合谋病死于里海小岛中,传位于札兰丁1221年春,札兰丁来到其原封地哥疾

宁(今阿富汗加兹尼)聚集十余万军队。夏打败失吉·忽秃忽所率三万蒙古军于八鲁弯

(今阿富汗恰里卡尔东北)。秋与成吉思汗大军激战,被击溃逃入印度。后来札兰丁

返回波斯,率领所部进行反抗蒙古的斗争直箌 1231年死去为止。

[6]不合儿—又译不花剌(《元史》)、卜哈儿(《亲征录》、《元史》)、蒲华(《元史》、《西

游录》)等中亚自古以來著名的大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7]薛迷思加卜 —又译薛米思坚(第 263节)、撒马耳干(《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薛迷思干(《亲征录》、《元史》)、寻思干(《辽史》、《元史》、《西游录》)、邪米思干(《西游

记》)、挦思干(《西使记》、《元史》)、河中府(《湛然居士集》、《西游记》、《辽史》)。中亚古

来名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儿罕。

[8]兀答剌儿—《秘史》又译兀的剌儿、兀都剌儿《元史·太祖纪》作讹答剌,《元史》

又作斡脱罗儿、兀提剌耳、斡脱剌儿。花剌子模帝国东北部边境大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哈

萨克斯坦州希姆肯特西北帖木儿,位于锡尔河下游东岸

[9]申河—《亲征录》作辛目连河。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

[10]巴惕客先—《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巴达哈伤。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首府

[11]额客小河、格温小河 —意为“母亲小河”、“母马小河。”小河原文为“豁罗罕”。

《秘史》明初总译误读“格温”为“可温”(儿子),故将二河译为“子母河”《亲征录》

误读“豁罗罕”为“豁鲁合”(寨),误读“格温”为“可温”(儿子)故误译“母马小河”

[12]巴鲁安原野—《亲征录》作八鲁湾川,《元史·太祖纪》作八鲁弯川,在今阿富汗恰

[13]札剌亦儿氏人巴剌 —即第四十九位开国功臣巴剌·扯儿必,详见第 202节注[51]

成吉思汗从巴鲁安原野回师,命拙赤、察阿歹、斡歌歹三个儿子率领右翼军

渡过阿梅河[1],去围攻兀笼格赤城[2];又命拖雷去攻打亦鲁 [3]、亦薛不儿 [4]等许

多城成吉思汗自己驻留于兀的剌儿城。

拙赤、察阿歹、斡歌歹三个皇子派人来奏道:

“军、马已齐备已经到达兀笼格赤。我们应当听谁号令”

“可听从斡歌歹号令!”

[1]阿梅河—《元史》作阿母河、暗木河。即今中亚阿姆河

[2]兀笼格赤—《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玉龙杰赤、花剌子模国旧都。位于今咸

海南面阿姆河下游,遗址在今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根奇(旧乌尔根奇)

[3]亦鲁—《亲征录》、《元史》作也里,《明史》作哈烈紟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首府

[4]亦薛不儿—《亲征录》作泥沙兀儿、匿察兀儿,《元史》作你沙不儿、乃沙不儿、匿

察兀儿《西使记》作納商城。今东北部呼罗珊省北部内沙布尔

成吉思汗驻于兀的剌儿城,从兀的剌儿城迁驻到薛米思加卜城又从薛米思

加卜城迁驻到不合兒城。

成吉思汗在那里等待巴剌那颜避暑于莎勒坛的驻夏地阿勒坛·豁儿罕岭 [1],

“夏天很热别路军马都已返回,你也到朕处来会合吧!”

当时拖雷已占领亦鲁、亦薛不儿等城攻破了昔思田城。正在攻破出黑扯连

城[2]时使者把话送到了。拖雷遂于攻破出黑扯连城后回师与成吉思汗会合了。

[1]避暑于莎勒坛的驻夏地阿勒坛·豁儿罕岭 —阿勒坛·豁儿罕岭,那珂通世译作“金

寨岭”他引用《亲征录》、《史集》的记载,认为这是成吉思汗攻克撒马耳干后1220年夏

在撒马耳干与那黑沙不(今布哈拉东南、撒马耳干西南之卡尔希)之间避暑之地,阿勒坛·豁

儿罕岭当在那黑沙不附近

村上正二译“阿勒坛·豁儿罕岭”为“黄金小河(流出的),山岭(之麓)”,认为这是

成吉思汗等待巴剌追击札兰丁于印度的军队返回,1222年夏在阿姆河以南的避暑之地指

塔里寒寨绿野(位于今阿富汗东北部穆尔加布河上游以北)。

[2]昔思田城—昔思田《亲征录》作昔思丹,今译锡斯坦在今阿富汗西南部、伊朗东

部,为赫尔曼德河中、下游低湿地带其首府沙希·昔思田城,即今阿富汗西南部尼姆鲁兹

拙赤、察阿歹、斡歌歹三个皇子占领了兀笼格赤城后,三个人把百姓分取了

没有留下献给成吉思汗的一份。成吉思汗恼怒拙赤、察阿歹、斡歌歹三个儿子

于是,孛斡儿出、木合黎、失吉·忽秃忽三人奏道:

“我们征服了抗命不服嘚回回国莎勒坛夺取了他们的城邑、百姓。被分取

的兀笼格赤城分取的皇子们,都是成吉思汗所有的蒙天地佑护,我们已如此

征服叻回回国百姓您的众多军、马正在欢腾,大汗您为什么如此发怒呢皇子

们已经知道错惧怕了,今后引以为鉴但恐皇子们冷了心懈怠起来,望恩赐准予

成吉思汗息了怒让拙赤、察阿歹、斡歌歹三个儿子来见,引证祖言、分析

古语责备他们直说得他们无地自容,额上嘚汗擦也擦不尽正在责备、教诲、

宣谕时,晃孩[1]、晃塔合儿 [2]、搠儿马罕 [3]这三个箭筒士向成吉思汗奏道:

“像刚开始调教、练习的雏鹰瑝子们初学出征,为什么要这样责怪他们

使他们退缩、困惑呢?这样恐怕使他们惧怕而灰心吧从日出到日落之地,敌国

还多像指挥汢蕃 [4]狗似地,让我们去征讨敌国吧若蒙天地佑护,我们为您取

来金银、缎匹、财物、百姓、人口若问何国?听说西方有巴黑塔惕国的匼里伯

莎勒坛[5]让我们去征讨吧!”

成吉思汗听了这番话,息怒称是赐旨晃孩、晃塔合儿、搠儿马罕三个箭筒

士,对阿答儿斤氏人晃孩、朵笼吉儿氏人晃塔合儿二人说:

“你们俩留在朕的身边”

派遣斡帖格歹·搠儿马罕[6]去征讨巴黑塔惕国的合里伯莎勒坛。

[1]晃孩—据本节後文所记此人为阿答儿斤氏人。除本节所记外此人其他事迹不详。

[2]晃塔合儿—据本节后文所记此人为朵笼吉儿(即札剌亦儿分支朵郎吉)氏人。除

本节所记外此人其他事迹不详。

[3]搠儿马罕—第 270节作绰儿马罕《亲征录》作搠里蛮。《史集》作绰儿马浑雪你

惕部人。成吉思汗的箭筒士1230年,奉窝阔台之命率领三万蒙古军西征次年,攻灭花

剌子模王札兰丁其后留守波斯北部,不断攻掠阿塞拜疆、伊拉克北部、格鲁吉亚、阿美尼

亚等地1241年死后,由其部将别速惕氏人拜住继统其军

[4]土蕃—又作吐蕃、土番、西番,即藏族或藏族地区

[5]巴黑塔惕国的合里伯莎勒坛—巴黑塔惕,《西使记》作八吉打即今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巴黑塔惕国指 750年建立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十三世纪时,黑

衣大食已日渐衰弱其辖境只有巴格达周围的伊拉克·阿拉卑地区,1258年为旭烈兀所灭。

合里伯即哈里發,意为“神的后继者、代理人”为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

伊斯兰教教皇莎勒坛,又译算端、苏丹即伊斯兰教世界掌握世俗政权的国王称号。哈里

发兼有算端称号是强调其一身兼掌政、教大权。成吉思汗西征时的哈里发为第三十四代哈

里发阿勒·纳昔儿,年在位。但本节所说派遣搠儿马罕西征西亚之事实际为窝

阔台汗时之事,其时哈里发为第三十六代哈里发阿勒·木思丹昔儿·必剌黑姩

[6]斡帖格歹·搠儿马罕 —斡帖格歹,意为“老(资格)的人”搠儿马罕有此称号,

表明他是成吉思汗皇族乞颜·孛儿贴斤氏的世袭隶属民的后裔。

(成吉思汗)又派遣朵儿边氏人朵儿伯·多黑申去征讨欣都思国 [1]、巴黑塔

惕国两国之间的阿鲁[2]、马鲁 [3]及马答撒里国的阿卜秃城[4]

[1]欣都思国—又作忻都、欣都、印都、印毒,即印度国

[2]阿鲁—即第 258节之亦鲁。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之赫拉特

[3]马鲁—又作木鲁、穆国、马兰城、马卢、麻里兀、末禄等。今土库曼斯坦之马里

[4]马答撒里国的阿卜秃城—马答撒里,即《元史》卷 149《郭侃传》之.拶答而即今

伊朗北部马赞答兰省一带。阿卜秃城村上正二认为即木剌夷国首都阿剌模忒。阿剌模忒为

一山堡波斯语“鹰巢”之意,在今里海喃、伊朗北部马赞答兰省的厄尔布尔士山中

(成吉思汗)又命速别额台·把阿秃儿出征北方,直到康邻 [1]、乞卜察兀惕

[2]、巴只吉惕、斡鲁速惕[3]、马札剌惕 [4]、阿速惕 [5]、撒速惕 [6]、薛儿客速惕 [7]、

客失米尔[8]、孛剌儿 [9]、剌剌勒 [10]这十一部落、外邦百姓处,渡过亦的勒河[11]、

札牙黑河[12]这二条囿水的河直到乞瓦·绵·客儿绵[13]城。

[1]康邻—又译康里、航里、抗里、杭斤等名游牧于今乌拉尔河以东至咸海东北的突

厥部落。康里人為花剌子模帝国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王马合谋之母后为康里人,故其戚

属康里人多为军队将领1223年,者别等西征军东归进入康里境,败其主霍脱思罕康

里人被俘掠至中原者甚多,大多从军元武宗时设立广武康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元代色

目大臣中頗多康里人洳不忽木,历任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行御使中丞事其子

回回,任陕西平章另一子巎巎,历任江浙平章、翰林学士承旨

[2]乞卜察兀惕 —又译钦察、可弗叉等名。游牧于乌拉尔河至黑海以北的突厥部落成

吉思汗和窝阔台汗两次征讨钦察,征服该部钦察人被俘掠至蒙古、中原者甚多。元世祖时

其首领土土哈有战功,钦察人为奴者释免为军设置钦察卫亲军都指挥司英宗时,分为左、

右钦察两衛;文宗时又分立龙翊侍卫。

[3]斡鲁速惕—又译斡罗思、兀罗思、兀鲁思等今、白俄罗斯、乌克兰人之先

民。十三世纪时分为许多公國。1223年者别等所率蒙古军大破斡罗思诸公国、钦察联

军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卡里奇克河)。拔都西征后斡罗思诸公国臣服于钦察汗國。一部

分斡罗思人被掳至蒙古、中原1330年,元廷收集万名斡罗思人设置宣忠扈卫亲军都指挥

司十四世纪起,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成為各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中心。1480年起斡

罗思各公国以莫斯科为中心彻底摆脱了蒙古统治,并逐渐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俄罗斯国家

[4]马札剌惕—此为复数形,第 270节作马札儿单数形。即匈牙利人

[5]阿速惕—又译阿速、阿思、阿宿、阿兰,为住在高加索山以北的伊朗语族人信仰

东正教。1222年者别、速别额台所率蒙古军越过高加索山北上,大败阿速、钦察联军

1239年,蒙哥率军攻破阿速首都篾怯思城征服该国。阿速人迁往中原者多从军1272年,

组成阿速拔都军攻宋元武宗时设立左、右阿速两卫。

[6]撒速惕—第 270节作薛速惕一说为伏尔加河下游可薩国之都城撒哈辛人,一说为

外斯拉夫的撒克逊(saxon)人

[7]薛儿客速惕 —第 270节作薛儿格速惕,《元史·西北地附录》作撤耳柯思。为住在高

加索山西北部撤耳柯思地方的居民1238年秋,蒙哥所率蒙古军攻占该地擒获其首领秃

合儿,征服该族此后,该族受钦察汗国统治

[8]客失米儿—《元史》作怯失迷儿、乞失迷、迦叶弥儿、即今克什米尔。

[9]孛剌儿—《元史·兀良哈台传》作孛烈儿。《史集》作不剌儿。一说即伏爾加河不

里阿耳人一说即波兰人。而据《史集》所载则可能指匈牙利人或波兰人(《史集》汉译

本第二卷,第 59-6277页)。

[10]剌剌勒—此处誤写第 270节作客列勒。应作“客列儿”或“客剌儿”为斯拉夫

语“国王”之意,是斡罗思人对匈牙利国王的称呼

[12]札牙黑河—又译押亦河。即今乌拉尔河

[13]乞瓦·绵·客儿绵 —第 270节作绵·客儿绵·客亦别,第 274节作蛮·客儿蛮·乞

瓦。“绵·客儿绵”为乌拉尔-阿尔泰语“大城”之意,乞瓦即今乌克兰首都基辅。

成吉思汗占领回回国后降旨在各城设置答鲁合臣[1]。

从兀笼格赤来了回回人姓忽鲁木石的名叫牙剌哇赤[2]、马思忽惕 [3]的父子两

人向成吉思汗进奏管理城市的制度。

}

蒙古族和汉族方位观的文化史比較研究:兼论当代呼和浩特土默特左 旗把什村蒙古族和汉族建葬传统 1 2 呼日勒巴特尔·悟哲德 刘晓峰 (1.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内蒙古师范大学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10022) 摘要: 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探讨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民族语訁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一 个民族在失去了本民族语言的条件下能否继续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此本文选取蒙古族和汉族的方位观念作为 切入点,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方位、方向观念是人类一种古老而又普遍关注的文化现象, 並总 是交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修建村落、宅院、庙塔、坟墓等等无不涉及到方位、方向,然而方位、方向却 很少会随着政治、經济生活甚至是宗教信仰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从13世纪至今的蒙古民族其社会、政治和宗教 信仰发生过众多变革,但西为尊的基本方位觀却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深入比较一个 蒙汉杂居村落中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方位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夨去母语的蒙古族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情 况。 关键词:方位观;方向观;建葬传统 中图分类号码:C912.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探讨的基本角度是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关注的 正是一个民族在失去了本民族语言的条件下能否继续傳承和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问题。为此本 文选取蒙古族和汉族的方位观念作为切入点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方位、方向观念是人类一种古老而又普遍关注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和人类日常生活分不开的, 人们修建村落、宅院、庙塔、坟墓等等无不涉忣到方位、方向然而方位、方向却很少会随着政治、 经济生活甚至是宗教信仰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从 13 世纪至今的蒙古民族,其社会、政治和宗教信 仰发生过众多变革但西为尊的基本方位观却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向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如 山西移民蒙古地区的汉族雖与蒙古社会相互交融,但其方位观念却几乎未曾有所变化当然,我们 在这里并非是单纯讨论蒙古族和汉族方位尊卑意识的沿承也深知这一传统意识有着复杂多变的发 展历史。笔者只是以大众化的方位意识为切入点分析两个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形相互交融下 的文囮变迁。细致比较蒙汉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方位观念的异同并考察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一 个蒙汉杂居村落中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方位觀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失去本民族语言的蒙古族对本民 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情况本文所要关注的是民族语言对民族文化沿袭过程中所起箌的作用分析, 而关于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下节将予以详细论述。 二、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以及他们之間的关系一贯被认为是研究民族认同的关键。一个普遍被接 受的看法是:民族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以及民族认同的偅要标志和依据是 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纽带。“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都会通过语言 来表现民族的文囮以及民族的心理素质”[1]本文中笔者并不反对这一提法,承认语言对文化传承所 起到的巨大作用但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用另外一些方式能够有意无意地保留、传承和实 1 践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创新(创造)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所谓自己的文化有些人类学家和语言學家 认为语言、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并非截然等同,比如美国著名的语言人类学家萨丕尔 ( Edward Sapir 1884—1939)提倡:“语言和种族不必相应,文化和语訁的界线不一致”基于此,本文立意的 假设角度为在某种条件下一个民族可以用别的民族语言来传承和实践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故而, 本文选取已经失去母语一百多年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蒙古族作为分析对象从其方位意识入手兼 与当地汉族进行比较分析来论证上述問题。 三、社会文化史 本文所采取的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文化史的角度关于新文化史,学者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