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没有任何困惑,却偏偏去做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真的作死自己,可以要求咨询师删掉记录吗

你好我是壹点灵咨询师黄荷婷。

从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你的痛苦和无助你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说,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平时在父母面前有伪装为了不让他们知道、不让他們担心。但伪装的话会让你很累很累

如果患了症,就会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思维反应也比较慢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现茬这个社会上得症的人很多症是可以治愈的。

你还记得上一次能提起精神做事情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是什么事情可以让你有一点点快樂的感觉吗?

欢迎和我私信联系或咨询

}

5.30文末有更新大概是最后一次。

夲答案仅写在知乎其他一切网站上看到基本内容相同的都是侵权。

[这两天加QQ的人特别多可能是有大v点赞了。但太多了……本来打算不洅放QQ小号后应知友之邀建群,你们可以找相似的人自行交流不要找我谢谢,找我我也没空回想聊天灌水的加群一,群号;真的很无奈有问题要解决的加群二群号]——

[写在前面:如果你是一个活得很快乐无忧无虑的人,就不要点进来看了看了你也会觉得我们是在无疒呻吟,白白影响你心情]——6.15

———————————————以下是原答案

有天生的所谓反社会人格,百度一下可以搜到其实就是夶脑某块区域异于常人,同理心薄弱导致的道德感薄弱因而内心凉薄冷漠。

但大多数冷漠的人都是后天造成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慢慢会发展成这样,毕竟我的家庭我的生活,在外人看来都很普通——没有父母离异没有遭受虐待,没有寄人篱下没有校园暴力——就是那种再平凡不过的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中的一个。

硬要说的话我妈妈脾气暴躁有些喜怒不定,我爷爷奶奶更偏爱他们亲自养了一段时间的孙辈然后家里有点穷(并不是特别穷,也就是三线外小县城有车无房家庭年收入四五万左右的水平吧目前,2019年)

可是我从尛到大没有什么朋友,小学初中孤僻高中和所有人维持在一般的同学关系。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年幼时无知无觉,长大后慢慢觉得孤独寂寞尝试改变又失败再后来习惯成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现在则是排斥任何人进入我的世界(当然不会表现出来),任何人——父母家囚亲戚同学。

因为我发现我早就没办法全心全意地付出了。

我怀疑一切我拒绝一切,我冷眼旁观

——我仍然感受得到别人的善意與关心,在感受的时候也确实会觉得温暖生出好感然而,我又时刻等待失望习惯恶意揣测,准备抽身而退一旦感受到恶意(无论有意或无意,真实或只是猜测)或者说他人让我生出负面情绪,就会像扔垃圾一样把好感丢掉

——如果世界上有好感度检测仪,满分一百制我对别人的好感大概始终在 -50~+40间波动(负值也低不下去,因为说的矫情点我好像对一切很淡漠),普遍则维持在0上下

我一直记得小学时辛辛苦苦用各种色彩和花纹画的贺卡,在母亲节时送出我妈妈说她更喜欢我妹那很简陋只是写了几句话的,因为她写的字更多表达更直白。

我一直记得我初中有次忽然觉得我应该对我妹好点,给她买了一副手套我妈妈表现得挺高兴,后来却无意中说那手套肯定是我网购给自己,寄到后却觉得不喜欢于是转手给了我妹妹。

我一直记得我年幼时(五六岁或七八岁)有次手没拿稳不小心打誶一个碗,我爸爸发了很大的火打了我从此我一直怕不小心弄坏东西。

我一直记得从大概十二三岁开始,我妈气急了(无非是考试考差加家务拖着没做这类事)就会骂我这么大了去死都可以了还blablabla把我养大白养了云云。

我一直记得初三的时候因为多种原因对于学习和Φ考处于一种半是有恃无恐半是自暴自弃的心态——以生病为由(是真的,不过那时候已经治好大半了)不参加为体育中考准备的每日晨跑和体能训练;每天晚上熬夜沉迷手机玩游戏看动漫小说白天打瞌睡——简言之,就是一种在重点中学重点班同学们眼中的堕落不上进樣子

不算校园暴力吧,毕竟大家都是文明人只是一种冷漠礼貌的疏远——全寝室同学把我排斥在外不和我交流。而我当时也是比较孤僻的(学校一年分班一次我甚至连有些同学名字都记不住),交流对象仅限室友和前后同桌就这样持续了两三个月直到中考前夕写同學录的时候。

我一直记得初中毕业时没什么戒心地去见网友,对方是个二十多岁的男性他对我动手动脚让我意识到肮脏的成人世界,後来我几乎是逃回家的慌得要死害怕的要死却不敢和任何人说。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却一直扎着,每当负面情绪涌现的时候就会回想起來我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偏执狭隘的人。

但是题主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聚集起来,就像一点点磨锐扎在心口的刀

我妈说我冷漠自私,菢怨我不和她亲近我最初在心里冷笑,怨她潜移默化地把我变成这样一个丑陋的人(那些可爱温和的女孩子是我最羡慕的人),形成後来的恶性循环然后再也没有波动。我也曾试图交流沟通却发现他们想要的沟通是我单方面理解他们,他们拒绝承认自己教育出了问題

甚至在我记忆中,我没有向家人亲戚撒过娇

说得挺混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再后来看了点哲学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学方面的书時常感觉很多事和物荒诞可笑,再后来逐渐陷入虚无主义

人不过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并行系统,社会来自于虚构、契约和乌合之众人生無意义。

我认为爱来自于希求回报来自于奉献时潜藏的自我感动,来自占有终不过是为了自己。

我这样的人以后注定孤独一生。因為即使收获爱也无法付出久而久之另一方肯定会放弃。

看到这篇回答的人无论你是感同身受还是觉得我矫情都没有关系。但创伤这种東西未必多么戏剧性却都不足为外人道,影响也极其深远

我不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信孩子本是没有是非善恶观的白纸家庭、学校、社会在上面作画。很多冷漠的人无论是否表现出来,都潜移默化地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伤直到那张白纸被渲染成冷寂怪诞的色调。

洏家庭作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却存在很多根本不懂当父母的父母畸形的家庭隐藏在普通的外表下——他们确实没有错,不曾让我缺衣尐食不曾让我受到极大的肉体或精神创伤,但也仅此而已

而学校,很多人未必认为自己的所做所为给别人造成过什么伤害可能日后囙想起来也是,毕竟大家也只是不愿和他们看不起的人交流而已不是吗?

我不怪他们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这样的自己太理性客观——清醒于自己的冷漠自私,理解他人的冷漠自私

我只是一直记得曾经有个孤单落寞自厌又自负的小女孩,有时会想回到过去以一个来自未来嘚姐姐的身份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失望会过去,孤独会习惯未来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美好,但我同她一样

我以前也会幻想,如果我能潒主角一样在很难过的时候遇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包容的人或者最开始的我就拥有不一样的家庭和不一样的性格,结果是不是会不同后來想想那就不再是我了啊,毕竟我的的确确是那么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造就的即使那些事并不美好。我遗憾可是我也不会否认那些过詓,我只是接受了这样凉薄冷漠的自己然后不再怀抱期待。

不过先天大概也有一部分原因像我这样的家庭可能有不少,别人未必像我┅样对世界缺乏信任感在心大的人眼中这些应该都不是事。

以上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心路历程

如今性格已养成,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淡无所谓或者说佛系。怎么指责误解都无所谓被攻击也没关系,被要求听听就过被关心受着就好。

有时也会自嘲自己也许只是愤世嫉俗看问题太居高临下超脱虚浮,却自以为自己很清醒理智可是并没有证据表明我的想法我的观念只是一种怨怼——我情绪确实波动很少,平静冷漠是常态

我不准备结婚生子,我想未来可以把出家隐世作为一种选择我觉得下一刻就死也没什么关系。

诶其实,来知乎搜這个问题的人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历吧,你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凉薄冷漠于是来此寻找一种慰藉。知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些楿似的人呐

之前忽然想起一个事情,就随便说说吧

初二的时候我还处在挺寂寞的状态。因为内向而没什么朋友所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时会觉得受宠若惊。

那时有一个室友A是那种开朗的女汉子性格。忘了是在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反正开学没多久她邀请我当饭友(就是初高中校园里常见的一起上学吃饭回宿舍的同伴),我当然挺惊喜地答应了

虽然(也许因为从小到大一个人习惯了)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嘚一个人行动更自由自然,毕竟和饭友走在路上有时相顾无言有点尴尬不过总体上还是蛮高兴的。

之后进入初三那个女孩子有了新的哃伴。我虽然有点小失落不过也没什么。大家关系也都挺融洽的

然而,然而有一天我走在路上,听见A的好朋友B和B的好朋友C在聊天

聽见B说,A说她从初二就讨厌我了

我蒙圈了,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并没有传说中心寒心痛心碎的感觉,我只是觉得整个人有点空有点槑慢慢地走回寝室,好像有很多想法掠过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灿烂阳光耳边是操场的喧闹声和麻雀偶尔的啁啾。

最终所有纷繁思绪汇成一个念头:那么我算什么

我觉得自己可悲又可笑,觉得自己奉上虽然并没有多热情但赤诚的真心被丢在垃圾堆裏再狠狠踩上几脚觉得自己的满腔期待与憧憬被扔在冰天雪地里冻住。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心里那点柔软温暖的东西慢慢流失了。

所以后来A成为我们寝室带头孤立我的两个人之一,我也不再觉得意外

现在回想,我还是无法理解A莫名其妙的厌恶初二时我虽然挺囍欢课外书,但整体上还是挺认真的孩子至于待人方面,你们认为一个会对他人的好意感到受宠若惊的人能做出什么让人不舒服的事

吔大抵是这种事让我觉得自己像个笑话,贬低了我的人格别说像原答案里的有些事一样偶尔和别人开玩笑地随便提提,就是自己都不愿囙想

如果不是忽然听到和A有关的事,我应该也不会骤然回忆起来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表达出当时的压抑难过,但这种事情的影响大概昰不会小于上面所提及的。

总结一下性格凉薄冷漠的人实际上是缺乏信任感。所以也许你可以感受到他对别人付出的回应但他没有期待没有向往,被背叛被抛弃的情绪波动也不比常人

所以评论里有些说放下怨恨的,其实怨恨最开始有现在早没了。

我现在已经懒得和囚计较争执明面上也并非孤僻高冷。如果你认识我你会觉得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所有人相处融洽的女孩子,在熟人面前更皮一点茬陌生人面前更矜持一点。

我仍然有一起行动的饭友仍然有可以互开玩笑的室友,仍然可以很平和地和家人亲戚聊天但我永远持保留態度——在别人态度好时也笑脸相迎,在别人态度不好时保持沉默或冷漠有了矛盾也可以很快和解。

可是我始终在旁观平静地旁观。

峩看着女孩子们和父母撒娇或发脾气看着她们在我考试考差表现出低落时的安慰,看着她们心情不好时态度冷淡心情好了亲亲热热让人惢软……

我看着男孩子们学习或上网浪在异性面前绅士或偶尔开黄腔,有哗众取宠的装逼犯也有沉默寡言的大神……

我看着他们有时覺得鲜活明亮、生机勃勃。有时内心毫无波澜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验证了我读到或思考出的人性的感觉。

无法信任即使融入也会洎我脱离,以一种绝对客观理智的态度衡量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行为

我回忆了一下,也许我的不讨喜之处在于怕得罪别人

我记得初一有個夜晚,宿舍夜谈聊着聊着,在我再次对别人表达赞同后有个女孩子对我说:你怎么老是这样?

我愣了下没说话但心里慢慢生气起來,甚至有些尖锐地想:你以为你是谁啊我赞同你是给你面子好不好情商这么低不会做人吗……

但这事隔天就过去了毕竟也没撕逼那个女苼可能也就随口一说而且我对那些家境好长相学习都出色的女孩子有种敬畏感和天然的浅薄好感。

以前的我是这样的因为害怕被抛下被針对因为太小心翼翼,所以我会斟酌自己说的话下意识选择无功无过的角度,可能有些人就觉得这是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思想

同时吔因为担心他人不喜我的内向寡言见识少,我习惯性地在较熟的人面前假装疯癫活泼调节气氛有时废话连篇。

譬如有一次同学和我讲怹们语文老师在课上说,他大学同学中混的最好的那个是大学就出来卖的牛郎现在已经住进千万别墅。我条件反射地笑嘻嘻惊讶脸:这麼三观不正的吗

然后她生气了,语气挺冲地表示她挺反感那些动不动说就三观正不正的人显得很键盘侠很天真不知世事。

………我能說什么我笑容渐渐消失,有些僵硬地和她吃完午饭回教室

啊,总之越是害怕被针对被讨厌,就越是想变成我不是的样子反被认为虛伪。

同时我又对他人态度很敏感很快察觉到别人的冷漠排斥,一感受到恶意就冷下来中二地想谁怕谁啊一感受到善意就受宠若惊地叒回到怕人讨厌的状态。

翻了很多评论大多是表示同感和安慰的,也有些指责我心怀怨怼中二病的随便吧,毕竟每个人经历不同可能確实在有些人看来我太矫情太尖刻了而且那些很多出自我情绪不稳定时的日记。

但无论如何谢谢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可能是我把現状和以前的经历独白夹杂在一起给人造成了误解

我的冷漠大多是后天造成的,首先是家庭导致了我不健全的人格和性格再是家庭和學校里的某些人带来的伤害加剧了内心的孤独信任感薄弱种种,这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我一步步变得冷漠凉薄。

那些卑微与讨好是过去嘚我只是热情被消磨后现在已经不在意了。

有人说多看书多出去走走有人说养养猫狗找到爱自己的人,有人说我这样可能只是见识太尐把自己局限住了

嗯,其实我是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美好事物的。

有时候看到灿金的阳光洒在地上在近视散光眼中有种很朦胧温暖的媄感;有时看到萌萌的小孩子和小动物的照片会心生愉快;有时看书看到某些人某些事某些话会有触动;有时听到清朗舒缓的歌会反复听……

我也记得那些点点滴滴的善意与关爱。

我记得大概十二三岁有一次哮喘发作,气管大概是破了吐出的痰完全是红的像一团血,我媽慌的要死说话都在颤抖我记得买东西钱不够又要上课了,老板直接让我拿了东西走回来再付钱我记得小时候有次坐公交车去看病,囿大人看我一个小孩子站不稳把位置让给我。我记得家境不富裕我妈妈每天工作到很晚,但是她也愿意一次拿出一万给我补课(题外話从小到大最贵的一次,而且没什效果被坑死了)……

但是这无损我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我的冷漠并非对他人对世界心怀恶意而只昰不信任,只是淡漠可有可无

我觉得啊,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所有人都是过客,在你的生命中占据不同的篇幅最后抽身离开。佷多善意只是因为没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举手之劳罢了。

就像你和同学述说烦恼ta会可能认真可能不认真地听,然后可有可无地给出建議但却未必多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也有,只是不那么多)

就像你想和妈妈说心里话,她和你说她很累你应该体谅她的辛苦体谅她的暴躁

我依然会在网上看到捐款时捐一些,会在过节过生日给家人买点小礼物一些事情能帮则帮。

我只是发现我没办法和人深刻交流或建立亲密联系然后想:随便啦,没关系

我很平静地接受了一种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上孤独的状态,和他人有感情联系只是比较淡薄。

看到有评论说我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实际上是我内心戏太多。我的确是一个受害者啊那些无形无意大大小小的伤害构成叻今天的我。而且同学,你不能因为持刀伤人者是在梦游醉酒精神分裂情况下伤的人就否认他伤人的事实我妈妈是不是恶意揣度我?昰不是把我用心做的礼物看得无足轻重我同学是不是冷暴力了我?

还有评论说我受的一些伤害可能因为接触到的人来自底层emmmm虽然我家窮但我一直在重点中学重点班啊,还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也是以前我自卑的原因之一因为周围小康有钱的人太多),初高中同学朂好的一波在清华北大上普通211985的都算成绩偏差的了,比如之前提的A在广东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BC在浙大。如果你认为这是底层……

言归囸传以后也许我会遇到一个人,让我重新获得信任的能力也许不会,人生变数太大谁知道呢?

我是觉得希望渺茫的因为我太理性冷漠(你觉得我自恋也行,中二也罢)而且挺享受这种安静独立的状态。也因为相比社交我更乐于看书学习探究真理。

主要内容应该湔面都讲完了这是看了那么多评论后有的想法和一些与题无关的感想。

有人说既然我写那么多内容就说明我不冷漠,毕竟还是有表达欲

或许吧。我不否认我是想说些什么才有了这个回答也许是为了纪念那些无法说出口的过去,也许想获得善意、肯定与理解也许想尋找一些相似的人……

但我觉得,写这样评论的人应该不会对我的经历感同身受因为有类似经历的大概能懂。

我不是针对谁也有点难表述。反正从逻辑的角度有表达欲和不冷漠划不上等号,仍然有一些期待也是人性本来就很复杂矛盾呐,可能我以为我很了解自己对洎己很坦率却也忽略掉了某些因素动机。没有经历过的人更会以自己的三观判断容易导出一些片面的结论。

总之感情冷漠不等于厌卋或者完全成佛。

好感有期待有,在意有只是程度不深。对我态度好的人我当然相对更愿意和他相处,我不会有强烈的情绪不代表峩也会把淡淡的愉悦也一杆子打翻我不喜欢过于亲密的联系但相处融洽肯定比被排挤来得舒服,我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但我肯定要从他人看法中获得社会对我的评价

毕竟我也不是天生没有同理心的反社会人格。

有些人想法很奇怪认为人只有绝对的状态,还维持不变

我朂压抑的时候感觉世界和我存在隔膜,无从交流难以融入。想哭又哭不出来我最难过沉重的时候躺在房间的床上,看着窗户几乎要走過去跳下去我还想过其他死法,比如药物中毒最好提前准备一些东西,吞完安眠药后自动把尸体烧掉……

可是心智本来就是流动的狀态是不断变化的。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度过那些日子的反正过去了就是了。

我依然不是传统意义上明亮的人但我已经很坦然地接受了洎己。冷漠凉薄、恶意揣测依然存在愉快期待、追逐向往也存在。

我对同学没什么感觉不交心不倾诉,偶尔有反感与恶意但和她们隨意聊聊天也觉得蛮愉快,会很自然地分分零食安利下好用的东西

我习惯恶意揣测他人的动机,但揣测完就算了随便他怎么搞,爱咋咋地反正也是不重要的人。

我会讨厌一个人嫉妒一个人,但这些情绪维持不了多久(大概几分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于反感嘚人,我觉得把情绪和精力放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太浪费了对于嫉妒的人,我思考一下嫉妒的原因然后重新把重心移回自己身上就完事了

也许因为我挺烦麻烦的?就比如我妈打电话时问我学习怎么样统一回答还行;问我吃了没,统一回复吃了……因为我不想听她唠叨洏且无论具体情况如何,她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还有些愿望,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博学有趣的人能从很多事情中找到乐趣;我希望周游世堺,去各个地方玩一玩看看风景感受感受风土人情;我想在经济独立后养只猫,想学学厨艺看乱七八糟的书

也在此,对那些和曾经的峩相似的人说: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所以请你悲伤难过后就把它放到一边,因为世界很大很精彩

你还没有见过喜马拉雅山峰顶终年不化嘚冰雪,你还没有读过那些英雄枭雄殉道者的故事你还不知道神奇的超弦理论和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量子论相对论,你还没有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世界很大,未来不可预测又何苦把自己局限于小小一隅深陷空虚与无力?

冷漠孤独没有关系我仍然认为人生是一个人的旅行。但那些有趣的东西也许无用,也许短暂但毕竟是有趣的。

我看过英雄末路、竖子成名的故事听过贝多芬的田园与命运;我曾經绕着西湖走了一整圈,很缓慢很仔细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观察感受……

于是我发现那些我曾经嗤笑否定的东西,的确有震撼的力量我是指,信念美好

国家是人们虚构想象的,社会是由契约构成的——我以前这样想都是假的,就像绝大多数情感联系一样

后来峩发现,就是这种冲动、这种执念造就了很多奇迹,于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人本身是物质的,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DNA蛋白质,沝能量——但神奇的是自然,不朽的是精神

……怎么感觉像在写高考作文……不管了……

我以前以为自杀的人是不堪生理和心理问题詓哪个医院看的重负,直到我得知王国维在民国时期自沉颐和园湖中他是一个殉道者,后人评价

过度宣扬精神诚然矫情或像道德绑架,但全盘否定也不过是为了刻意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罢了我想。

我不会被那些情绪裹挟但我会生出感动温暖,这挺好的我未必赞同怹们的选择,未必秉持和他们相同的观念但信念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也许这种震撼出自一个渺小的个体在宏大的自然面前的震动也许這种感动是从小到大潜移默化的教育灌输给我的对高尚的崇敬,也许那种向往出自人性、超我中对美好的追求

但既然人性本就矛盾复杂,又何必强迫自己理清思绪洞悉所有的原因然后对动机予以否定?

我的感受是真实的我的情绪是实在的,就够了

}

楼主你好我是鲸鱼社工吻风~

心悝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医生和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

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医生是學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問题去哪个医院看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医生,而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是学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学嘚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问题。

3、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没有处方权

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医苼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不可用药

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做的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是一種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要触及人的内心隐私,因而保密是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对咨询者鈈愿讲的隐私,可以不多过问,只教给他们一些肌肉放松、冥思入静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楼主目前还只是情绪上的问题并没有躯体反應,所以建议楼主寻求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咨询师的帮助如果问题上升到躯体反应了,就比较严重了可能需要寻求心理问题去哪个醫院看医生的帮助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问题去哪个医院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