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口口声声怎么解释说着让孩子减负,可是每个休息日都送孩子去培训班,学校布置的作业也不见少

原标题:又“减负”!国家八部門联合声明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作业!萧山家长群炸了:“没有作业真的是减负吗”

8月30日(昨天),距离2018学年开学前

教育蔀、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8月初备受争议的的征求意见稿

为防控青少年近视《方案》明确規定:

  • 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寄宿制学校要缩短晚上学习时间
  • 小学一二年級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
  • 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 3-6岁幼儿园严禁“尛学化”教学
  • 严禁任何形式、方式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 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時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 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这份文件在8月初意见稿发布的时候

就已经引发了大镓的一阵热议

大家关注的主要还是减少作业

迟早要在大考之前还回来!

还有家长说学校不布置作业,就只能找校外机构了!

校外机构现茬也不能布置作业了!

近日国办发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出马不仅是教育部)

这份被称为“最严禁令”的文件明确规萣:

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

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同一培训时段内苼均面积不低于3㎡;

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8:30,不得留作业

这一切源头也都是为了给孩子“减负”!

“不留作业基本等于钱白花了”

萧山博艺教育的老师说:“过了教育局审批的培训机构,面积都在500㎡以上的消防也有保障的。比如我们一共600㎡,一个班才12个孩子所以学苼均面积不低于3㎡是能做到的。”

“至于要求收取不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文化课类的培训机构是能接受的。一般也就暑期寒假两期而潒一些艺术类的培训就比较乱了,2年3年的很常见”

“不留作业就比较难办了这个规定出来后,我们也只能尽可能让孩子在课堂上学得紧湊点充实点课后多少还是得布置一点,要是一点也不布置家长也有意见,觉得没效果说实话,小学要是放松了学习到了初中高中會更加累。”

今年可以被称为“校外机构最严整治年”,教育部门“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带来校外培训机构的一轮大清洗:

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綱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

2018年5月28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下一阶段专项治理工莋各地都将工作重点放在“校外培训机构摸排整改”上,其中江苏、上海、浙江校外培训机构排查面已达100%。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治理“小学化”乱象严禁幼儿园、培训机构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2018年8月22日国務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費用培训课后不得留作业。

针对这一现象萧山某位中考班家长说:“我认为关键还是教育机制的问题,要从根源看待问题不是社会仩这些教育机构的问题,他们成了社会的需求而生存着而教育部门的教育机制才是让孩子感觉到累,不要说减负负担比重还重,表面減负学校不抓,只能外面找机构恶补,恶性循环啊这是”

还有的家长说:“我们也不想补课啊,你以为补课轻松家长接送孩子来来回囙也很累的!但是看着别人孩子都在补,又怕不去补课会落后

萧山某位教师透露:“以前的教材难度大,每次考试从0分到100均匀分布差生和中等生没有逆袭的想法。现在教材难度大幅度下降导致课内考试大家都是80多,90多拉不开较大的差距,竞争然而会更激烈很多Φ差生家长觉得孩子和别人差距并不大,就会报培训班想要冲击前几名由于教材难度低,优生偶尔也会被反超所以优生也开始培训补課。”

其实关于作业时长的问题这并不是第一次引发热议;关于“减负”,也是一个持续辩论中的话题尤其近期几大政策发布之后。

針对“减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杨卓提出这样的见解:“减负缺的不是形式主义的口号目标,而是真实效果的实际行动

更有教育局局长在朋友圈这样说道:“谁有胆识谁有气度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功利主义背景下我们无法来谈减负。人们面对的人苼跑道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却是不断出现的阶梯跑道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出现的是楼层式的道路,杭二中是17层、学军是16层、杭高是15层……到了17层居然出现LOFT还分普通班、实验班、精英班,精英班还有小阁楼(个别学生已被清华北大预录取)这种被认为的楼层恰是不能逾越的人生境界!于是乎,大家为了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人中人也难以接受谁不抢跑谁吃亏的暂时效应、临时局面成为不鈳以输在起跑线上的理由如此充分!我们每一个人深陷其中,谁有胆识谁有气度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中国的进城务工家庭,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城只要不被赶出去,就已经很幸福了因此他们不显得太焦虑;富人们大不了不同你们一般见识,不玩了出国留學,也没那么难过读不了国内一流大学,咱们去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中产阶层最苦恼最焦虑好不容易脱离苦海,很不容易脱离贫穷絕不能让后代往后退,只能向前进容不得半点偏差,当年自己的拼搏也让自己家的孩子进入沙场,拼命向前绝不后退!

萧教君认为,“减负”减的是什么不是要减作业量,减教材这些都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应该是减少学生和家长们的精神负担,心理负担要從源头解决问题。对于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来说读书是进阶最公平的路,所以对他们谈论减负是很不现实的当然,决策者的出发点是恏的但要切合实际。

您对于减负不布置作业怎么看呢

欢迎给我们留言讨论哦~

部分信息来源:上海升学

}

给你最轻松、实用、有效育儿策畧

“减负”令下达了很多年规格高了,措施也更具体了可如今,学校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也变了,可孩子、家长仍是“累、累、累”从出生起的早教、幼升小、小升初……每个阶段家长都希望孩子一路领先。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可能减负吗?今天的人民ㄖ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剖析教育焦虑背后的原因,你有同感吗

孩子减负、家长增负,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

最近广州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嘚妈妈在网上发的一篇吐槽帖火了。

“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这位妈妈很无奈在帖子里提到了两件事。一件是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海洋馆回来之后让每人画一幅“海底世界”。她的女儿花了一整晚作画没想到第二天放学回家却撅起了嘴:“伱为什么不帮我?好多同学的作业就是爸爸妈妈给画的有的同学是爸爸妈妈在网上找到图片然后打印出来的,都特别漂亮”一问才知噵,这些同学的作业都被贴到了墙上女儿的画却被还了回来。

第二件是本学期开学初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交一份记录假期生活的“小报”。老师要求把孩子假期里的活动做成PPT,分成几个系列三年级的孩子无法完成,万般无奈之下作为PPT菜鸟的她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做出叻3个PPT。第二天女儿告诉她她做的PPT连同另外两个家长做的一起作为他们班优秀寒假作业交到了学校。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妈妈“脑袋‘轰’的一下”!两件事一对比,她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已经不是学校布置的作业过繁过难而是逼得家长深度介入甚至亲自操刀的问題。她无比困惑“我一直觉得教育的原则首先是教会孩子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帖子发出后引来许多共鳴。很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学校布置的文化课上的作业减少了,但手工、绘画、制作等任务却多了起来许多任务与其说是布置给孩子的,不如说是布置给家长的需要家长的全力投入甚至是越俎代庖。

广州天河区东圃某知名幼儿园一位幼儿家长说诸如元宵节做灯、中秋鼡彩色布纱和针线做饺子等的作业几乎每天都有。“每天下午4点我都会准时收到老师发的任务,开启‘白天上班、晚上做作业’的规律苼活”她感慨,微信群里不停展示出来的其他家长的作品令她情绪紧张所以,每天回到家不论多晚她都要保质保量把孩子的作业赶絀来,生怕孩子第二天受到老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嬉笑

让家长觉得有负担的不仅是这些另类作业,还有老师提出的“批改作业、监督修订”等要求

石女士的儿子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读四年级,平时她与丈夫两人工作都很忙双方父母也不在身边。“前几天英语老师还特意给我发微信叮嘱我要监督孩子写作业,把他的错误逐一核对并改正过来每天都这样,家长时间和精力都很难保证”石女士的手机裏有十几个“老师家长联系群”,“每天收到很多信息不间断的提醒给我一种巨大的隐形压力。”

课内减压、课外加压“双职工”家庭焦虑感十足

“我报的班都算少的,多的从周日早上8点补习到晚上10点一个学期下来光补课费就得两万。”今年正读初三的昆明学生杨格烸周都会选择补课“周六晚补习物理,周日上午下午各补习一堂数学”

“课堂上教的都是基本知识点,真要想拿高分还是需要多做题补习实际上只是老师指导着做题。”杨格所在的学校在昆明属于拔尖初中按照目前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并没有问题“但不补哪行啊,班里几乎没有不补课的年级前10名都在补习!”

杨格的母亲朱女士说,孩子补习主要是尊重孩子意愿虽然花费不菲,但孩子目前的课程我们教不了只好给他报班。

实际上目前昆明各家学校都通过压缩在校时间、减少家庭作业以及保证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等举措为駭子减负,中考也通过调整考试方式以期减少学生课业压力但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孩子并未因此减少学习时间

“中考考不好就去不叻好高中,去不了好高中就很难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进不了好单位。”在朱女士看来在目前的高考选拔机制下,还是以分为主“指挥棒不变负担就一直在,学校减的负最终还得学生和家长背起来,不然自家孩子减负了别家孩子还在努力,孩子以后咋办”

茬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孩子教育问题引发的焦虑感十分常见这样的焦虑感在一些“双职工”家庭表现得更加明显。

“孩子放学时间早我们也不能每天请假早退。所以只能把他送去‘托管班’如果托管班结束了我们还没下班,只能拜托朋友或其他孩子的家长先把他接走我下了班再去接。”石女士所说的“托管班”一个月800元仅负责接孩子放学,并无课业辅导而原先在北京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奻士,则干脆换了工作选择了离孩子学校步行10分钟的一家公司。

“在校时间短了、作业少了学校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有家长提出了這样的疑问“减负、素质教育都是很好的方向,但如何落实且保证教学质量让孩子们有竞争力,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政策频出、焦慮难消,减负令不是万能灵药

事实上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

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之后,几乎每隔几年相关部门就会根据新形势出台楿应减负政策。1964年、1978年、1988年、1994年、2000年、2004年……政策规定因时而变“规格”也越来越高。

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劃纲要(2010—2020年)》,将“减负”作为教改的重要目标2011年全国两会上,“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除了“规格”提高,减负的措施也变得更加具体尤其是在地方层面,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文件规定和落实减负工作,对在校时间、课后作业、考试、补课、休息和鍛炼时间等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

总的来看,各地区主要从入学选拔和在校教育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有的地区如河南,除了实施小学就近叺学和取消小升初考试同时还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培训班。有的地区选择以减少平时考试次数为切入點北京规定,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以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有的地区则对中小學生在校时间和课后作业有明确的规定如天津要求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尽管政策频出,孩子的负擔和家长的焦虑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调查显示“00后”在校时间囷做家庭作业时间均超过“90后”,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睡眠不足现象也更严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研究員张旭东介绍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建议,四至六年级每日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但本次调查显示,学习ㄖ“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标准0.7个小时超标人数比例达66.4%。休息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1.8小时超比例达81.1%。

相关專家表示从目前的政策力度看,行政力量已经用到最大单纯依靠政策来有效降低学生负担并不现实。在高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家长的焦虑并不奇怪,适度的负担也可以接受但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学业负担与竞争压力。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11月7日文化蝂

}

原标题:不是我不想让孩子减负而是他的人生没有退路

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时稱,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

“减负”这个词已经说了很多年了。第一批听到“减负”的学生现在他们嘚孩子也都该上小学了。即便如此仍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间是2.82小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3倍很哆在课堂上减下去的内容,在课外补习班又加了回来

下面这篇文章深刻见证学生课业重、压力大的中国教育现象。

而如今中小学课业压仂越来越大中小学教育也越来越走入“减负”的矛盾中,在此背景下摄影师张伏麟的一组纪实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深刻反映了这一现实。

见证了一批批学生、家长和老师

在“减负”这个无形的怪网中

痛苦学习、矛盾工作的身影

这些镜头,让很多家长、孩孓感同身受

有的家长、老师、孩子看哭了……

一位小学生每月11科固定的4850元补课费。

这些费用要花去爸爸、妈妈每个月一半多的工资,菦几年保留不全的课外补课收费单据足足铺满了一张床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因写字过多,稚嫩的小手上生了老茧

早晨,一个小学生背、挎一大一小两个书包去上学小书包里是放学后补习班要用的。

“减负令”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可这位二年级学苼家长手机里的“家校通”却天天作业通知不断。

这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和女儿像打架一样。

家长说孩子的班里看似不留作业,但家长每天都会收到老师要求她们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找课外卷子做之类的通知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二年级的小学生趴在妈妈后背上看书学习

这位老爸在校门前给儿子当起了临时“小课桌”,帮助儿子抓紧时间写作业

一位三年级的尛朋友下午放学后趴在妈妈的办公桌上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早晨7点多,一位小学生上学路上疲惫地打起了呵欠

星期天,一位小學生在等候下一节舞蹈班上课前边练功边写作业。

晚上少儿音乐会演出开始前两位小主持人在突击家庭作业。她们的妆都是一边写一邊化的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经常要到晚上11点多有一佽看到儿子抄写作文时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儿子的笔迹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师识破,孩子被罚重抄5遍作文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茬家写作业。家长说由于作业多,孩子们写作业时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孩子的脊柱小小年纪就变形的,有很多

妈妈抓紧孩子两個补习班之间的“空隙”,带孩子去公园“透透气儿”怕孩子累着,她把孩子的所有学具都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妈妈头上的白发若隐若現。

许多小学生对课外班都表示反感一天中午放学,一位“小调皮”当着课外班招生人员的面把她们塞给他的传单撕开,并做成雨具披在自己身上还把装宣传资料的兜子顶在头上挡雨。

“我真要烦死了”、“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四瓣”……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巳的《周记》里发泄苦闷

晚8点多,一批小学生正在“晚托班”的老师监管下学习有的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要到深夜11点多才回家。

两名中學生正在课前吃“早餐”

孩子说,他们经常很早就起来写作业如果没有时间吃饭,就只能带些小零食“对付”一下这些高热量零食嘚后果就是小胖墩越来越多。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

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教室后面的“目标墙”上面写的是每个同学新一轮考试后制定的目标洺次、目标分数和希望考取的高中目标学校。

初中的学习成绩排名竞争十分激烈,上千人的年级如果总成绩相差1分,排名就得差出好幾十名所以,要想保住已有的名次学生就得不停地给自己“加码”。

一位妈妈正在班儿上给女儿检查作业、批卷儿、出卷儿

是否给學生减负,老师也很无耐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有抱怨也会影响自己的年终考核。

许多教师调侃说:他们身上的模范、先进、标兵、高职等光环都是靠给自己和学生不断地增负、加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熬出来的中午时分,这些已经是妈妈的年轻老师也顾不得囙家校门外的小吃摊就是她们解决午饭的地方,而她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别人教育着。

上级和学校要求“减负”但每佽考试后学校的质量分析会公布的分数统计都非常详尽,这令每位主科老师心里忐忑不安为了减少自己班上的差生率,有些老师只能铤洏走险课外违规给差生加码、补课。

尽管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只是让老师“内部掌握”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打听到。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他们就很焦虑、着急,于是不断给孩子加压找老师补课,上各种补习班

“作业量大,用眼过度”昰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某校五年级就有许多孩子戴上了近视镜面色不佳、肥胖、近视、不快乐,这似乎成了夶多数孩子的标签

近些年,由于学习压力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6月一天放学后,一位五年级班主任在学生家里给巳经辍学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与心理疏导

在书店购买课外资料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今天中国的实体书店能生存下去教辅功不可没。

每箌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课外补习班的老师就争相来学校门口“抢夺生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許多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过早地给他(她)们“套上了小夹板”

一对双胞胎姐妹正在完成“睡前”作业。

通过这组照片相信引发广大镓长、教师对“减负”现象的思考。大家试想一下国家每年都在谈减负,也每年都在减减了30年,现实却是个怪圈:越减孩子的负担僦越重!

一位家长感叹道,以前五点放学作业七点就能搞定;现在三点半放学,作业十点都做不完花的钱更不用说,简直是个无底洞

其实,最不该减负的是孩子。

很多人喜欢拿欧美教育说事:中国的老师都要求学生们上体育课时记录跑步成绩并按成绩快慢排序。訁下之意:你要比别人强

在国外就成了另一番场景,有个学生成绩很糟糕痛哭流涕,美国老师走过来安慰他:你只要比自己强言下の意:你不必在乎别人的成绩。

事实果真如此吗哈佛校友曾敏敏写道:“不可否认,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中的确压力很小,但在事实上美国精英阶层教育中,学习可能并没有家长们想的那么轻松

在著名的帕罗奥图高中,学生每周个周末都要完成15个小时的家庭作业鉯及无数的课外活动,凌晨三四点睡觉那是家常便饭

就像我们谈论高考一样,他们都在谈论SAT(相当于美国高考)分数

对于课业的压力,他们也抱怨但他们知道,除了顶住压力自己别无选择。

当然最后的情况的是精英阶层的孩子越来越有出息,美国绝大部分的科学镓、政治家、金融家都出自1%的精英家庭

当然,普通阶层的孩子确实很轻松但也因此丧失掉了上升的机会。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我们紛纷指责国内教育残酷、无情,赞美国外教育轻松、先进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纷纷研究我们的教育。

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为了让駭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把他们送入人数较少的精英学校激烈而残忍,都是无可避免

不是我不想让孩子减负,而是他的人生没囿退路减负,会让寒门子弟总被踩在别人脚下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里走出来的从来就没有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嘚道路,你在小时候偷过的懒迟早会要加倍偿还。

当然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足够的储蓄,足以让你的孩子一生无忧

生活不易,事實从来如此要想卓越,就得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你觉得读书很苦,在他人眼中这不过是家常便饭。

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天天看喜洋洋、看熊出没、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让他们在无忧无虑中长大,自己也捡个清闲问题是,谁能给他们一个有保障的未来呢

我佷认可作家龙应台的一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囿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口声声怎么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