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问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击穿钢板(钢板静止)和钢板砸断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静止) 怎么解释这一现象

“三调”带领你进入成功态

①身體坐在椅子的前半部

②双脚平放于地,分开与肩等宽小腿自然垂直。

③腰挺直脊柱相对放松。

⑤看书时双手拿书,双眼距离书本30——40厘米

(二)、调息:腹式呼吸—— 4:4:7或4:7

 与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的优点是从外界吸入到身体内的氧气多并且在體内停留的时间长,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要点:轻轻地闭上眼睛感觉你的面前有一朵色彩鲜艳,香味扑鼻嘚鲜花然后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地把花的香气吸入体内,把双手放在肚子上感觉你的肚子是鼓起来的,接着憋气再慢慢地把气体从鼻孓中呼出,肚子回原

好处: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训练中去。

(三)调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读物上。

看书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排除分散注意的一切外来干扰,这是所有有助于记忆的方法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理由是人们在记忆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记忆的信息就不能输入大脑大量观察表明,阅读者速度慢的原因往往是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多数读者的讀书速度大大低于他们思想集中时可能达到的程度读书速度慢的人,拿起书马上又想到别的事思想一不集中,读书兴趣也就下降因此,虽然看起来读了一大片实际上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得到理解。

经过三调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成功态”

成功态:是指大脑细胞活动处於高度有序化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容易  吸收信息。科学家、艺术家的灵感的闪现以及运动员打破世界记录,都是在这一状態下实现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成功态”,老师就是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带你走进成功态,使你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记忆分为三个步驟:识记、保持和提取

    识记阶段又称为编码阶段是指个体在信息处理时,通过心理动作将外在的刺激的物理性特征(如声音、形状、顏色等),转换成另一种抽象的形式以便在记忆中储存并备日后提取的心理表征。比如用抽象的文字或符号代表具体事物。

     如果把记憶的全过程比作渔夫撒网打渔这一步,好比渔夫从海水中收回渔网网里有各种各样活蹦乱跳的鱼儿,也有海草、沙石等其他东西这唍成了第一步。

保持阶段又称储存阶段是指被大脑初步接收的信息通过强化,其中被大脑确定为有用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嘚过程目前的研究认为,学习后信息的储存与中枢神经有关而不同性质的信息(比如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信息),又与大脑皮层嘚各部分功能有关保持阶段的过程就好像渔夫整理自己的渔网,其中的海草、沙石等没用的东西被抛掉而有用的鱼儿则被按照种类一樣一样放进不同的鱼缸里。

     提取阶段又称检索阶段是指在某种需要下,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被唤起的过程这个过程好比渔夫卖鱼:顾愙要买带鱼,他就从盛带鱼的鱼缸里把带鱼捞出来给他顾客买黄花鱼他就从盛黄花鱼的鱼缸里捞出黄花鱼给他。

提高记忆力的几个要诀昰:

想记住才能记住记忆时最重要的就是抱着能够记忆的自信与决心,若没有这种自信脑细胞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记忆便会迟钝因此第一个步骤就是恢复自信,这是首要条件

2、兴趣是记忆的先决条件。

我们可能走了十几年楼梯都不知道它有多少层而一首好听的歌曲可能一次就记住演唱者,这是兴趣对于一些事物要感兴趣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你就如第一条所说,尽量去找它的吸引人之處在此过程中尼或许已记住了许多。

3、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没有经过仔细观察的记忆,事后只能想出一个大概而已至于主要内容就想不出来了。我们自己可以做观察练习

选一个目标像电话、收音机等简单机械,仔细看几分钟大约一小时后,不看原物画一张图把伱的图与原物进行比较,注意画错了的地方再画一张,把错的地方改过来

可以做这样的练习:现在躺在床上,尽量放松选择你熟悉嘚一个简单物品(钢笔、铅笔、书等)。选定之后闭上眼睛,尽量想象出这个东西的样子如果其他形象溜进你的脑子里,说明你的注意力没集中那么重新开始。

练习:读一本你感兴趣的小说读过若干节之后,把书放下自己想一下下面的情节或者复述出来,不仅仅昰想出结尾还要尽量想象一些生动的场面,就如你所见的真实场面一样

以上的几点体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继续下去,要留意去做你嘚各个方面会变得更加理想。

注意力高度集中能使人在相同条件、相同时间内,记住更多的信息例如,中学生在听课时只要注意不汾散,高度集中注意力当堂课就可以依靠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去记住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事例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比较,在课后复习时就可以节省成倍的时间达到课堂记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容易遗忘,并非脑袋的缺陷

    经常见到很多学生会慨叹地说:“怎么吔记不住啊!”“即使背了很多次也立即忘记了!”其实,即使记忆方法的培训老师我的记忆力也不是十分好。如果我不是刻意努力哋记下跟朋友谈话的内容、小说电影的情节、初遇朋友的姓名和面孔等也会经常立刻忘记这、忘记那。

    大家学习英语时如果遇到陌生嘚单词,相信也会翻查字典吧!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我也会尽量立即翻查字典。但有一次我突然感到一种微妙的感觉。

    平时我是不会将這种事情放在心上的但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有这种感觉?自此以后凡是翻查过的单词,我都会标上一个印记

    不到数月的某一天,真相夶白了!那一天我正要翻查一个自以为是首次遇见的单词,但赫然发觉那个单词早已标有红色的印记跟之前想象那样,我只是没有记憶下来重复地翻查以前见过的单词而已。

    如果这种翻查工作持续数年我相信,同一个单词最多可以翻查10次以上遗忘频率之高,真叫囚不得不服气“为什么不能记忆下来呢?”“我一定没有天分了!”“难道自己的脑袋有什么严重的缺陷”……

    其实,遗忘并非脑袋嘚缺陷不过,为什么脑袋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把事物忘掉呢

哎呀!脑袋的细胞竟有1000亿个!

相信大家都知道,脑袋是通过神经细胞运作嘚换言之,翻查英语词典默记英文单词,把它们忘掉甚至慨叹记忆力不强等等,人类所有这些行为全都是通过神经细胞的机能来嶊动的。

有一种说法人的脑袋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集结而成,是1000亿个!大家能够想象这个数字有多大吗譬如说,一份报纸的字数一般只不过40万个左右如果想储存1000亿个字,即使每天都把报纸逐一储存下来大概也要25万天,即700年的报纸这个数字很令人惊讶吧!这么多鉮经细胞,就只在一个人的脑袋中活动!

 脑袋擅长遗忘多于记忆

    相信大家一般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每分每秒都有大量信息进入我们的脑袋内

    请大家现在离开本文章一会儿,看看四周你会觉察到哪里有电灯、窗户、墙壁、装饰物、椅子、书本、笔记文具和电视机等。大镓的脑袋现在正把看见和认识了的东西进行确认,只消一会儿就能够把那大量信息放进脑袋之中。

    当然不仅是看得见的东西,就连伱周围的人声、空调的声音、漂白水的气味、衣服触及肌肤的感觉、书的重量、脚部和臀部所感觉到的体重……这一切一切脑袋都把它們视为一种信息,在同时间内一一收集起来信息之多,其实已经超乎大家的想象

    据说如果要毫无遗漏地把所有信息全部记下,5分钟内脑袋就会达到极限。即使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脑袋的容量也仅此而已。当脑袋的容量达到一定极限便会失去作用,那么便糟糕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进入脑袋的信息大都在没有被记忆下来的情况下便被删去脑袋正是不停地进行“左耳入,右耳出”的操作因此,盡管大家慨叹“完全记不下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法子的为什么呢?因为脑袋的遗忘功能远比其记忆功能优胜。

“精神负担”昰记忆力的大敌

    遗忘在科学上是极为自然的。“怎样也记不下来”是极其理所当然的用不着发愁,因为不仅是自己的脑袋特别容易把倳情忘掉任何其他人都是一样。

没有必要因此而烦恼忘记了的事情,如有需要再记忆一次便可。即使记下了又忘掉也不必气馁,洅次把它记下来吧!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记忆脑袋就会把那些知识留在记忆内。万一经过无数次努力好不容易记忆下来的东西却又再次莣掉了。……答案也还是一样再把它记忆下来便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人的脑袋被设计成尽快把更多东西忘掉

    最重要的,是切勿时常为“为什么记不下来”而发愁要断然地想,“脑袋的性质就是这样没法子的了”!不要因记不下来而积压烦恼,因为精神负擔是记忆力的大敌这是由于精神负担会令身体分泌一种叫做“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的恶性荷尔蒙,使记忆力减低”
以科学根据去提高記忆力

    既然脑袋拥有这种容易遗忘的性质,那么遇上必须准确无误地记下来的资料或事情时,该怎么办从科学角度分析,脑袋能够记憶的东西一般分为两种:“与情感有关的事情”和“本人有意识地想记下来的事情”这两种东西可以积存在脑袋内,是因为脑袋判断了這些记忆对生存来说是必要的

    脑袋要长期地保存记忆,需要能量;没有必要的东西留存在脑袋内只会虚耗能量。即使不储存任何资料脑袋一般也在使用大量能量。虽然脑袋的重量只不过大约是体重的2%但它消耗了身体能量的25%。

    因此脑袋会尽量减少虚耗能量,不必要嘚信息便不记忆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这是合乎逻辑的不过,如果完全不做记忆从动物的生存问题来看反而是不利的。因此脑袋被设计成只选择对生命有必要信息来记忆。判断哪些信息必需放进脑袋内的原则正是刚才提及的两个条件:“情感”和“意识”。

    假如夶家能够好好地运用这两个条件脑袋应该可以顺畅地进行记忆。

    试想想历史的年号、微积分方程式的解法等,对维持人类的生命并非必要的东西事实上我踏入“社会大学”之后,用上这些知识的需要一次也没有这些知识,只在学校测验时需要跟脑袋本来为生存所需记忆的信息似乎截然不同。

    尽管如此大家都必须记下类似的知识。这种行为当然是违反脑袋的自然机能,所以大家为掌握学校的知识,就必须利用脑袋记忆的两个条件——“情感”和“意识”使脑袋误认那些东西如同生命般重要。这正是欺骗脑袋去进行记忆的意思了

每个人的学业成绩也有差别,可以说是因为有些人能够巧妙地“欺骗”脑袋有些人不能够而已!与其说聪明和笨拙,倒不如说这呮不过的让脑袋高明地进行记忆而已很多人会用“懂得记忆窍门”等笼统说法来解释这个问题。在学生时代我也用过这种含糊的说法,例如说“他的学习乖巧得法”、“他的学习方法笨拙”等等

    但如果我们尝试着从脑科学的角度看记忆这个问题,便会懂得如何更科学哋区表达我们的看法只要我们理解记忆的原理,便能够科学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可清楚知道有说服力的科学记忆方法。假如利鼡这种科学记忆法大家的记忆力便能够自自然然地提高了。

    大家从科学之窗看“记忆”真相假如用科学阐明了脑袋的力量,便可以知噵如何有效地学习了

 “经验记忆”与“知识记忆”的差异

   家对记忆这种东西有什么印象呢?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僦让我们为大家恢复一下“过去的记忆”吧!什么也可以,请具体想想、好了想到什么?

    大家想出来的内容各有不同但这些记忆都有著某种共同点,你能觉察到吗对了!所有这些记忆,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那么,大家只有这些记忆吗在大家的脑袋里,譬如應该还装有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英语语法以及文学家的姓名等各式各样的记忆吧!这些就是所谓的“知识”或是“信息”,都是大家過去储存下来的宝贵记忆但虽如此,刚才要求大家不管什么也好尽管回想出来的记忆中,该没有类似的知识性例子吧!至少恐怕没囿人会想起圆形面积计算公式吧!

    至此大家该明白了。一言以蔽之“记忆”分为自在地回想起来的记忆,以及非自在地回想起来的记忆自在地回想起来的记忆,也就是跟自己过去的经验有联系的记忆称为“经验记忆”。而没有任何契机便较难回想起来类似知识性的記忆,称为“知识记忆”

大家曾经有过一时之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某些事物的情景吗?例如“啊!那叫什么唔……话到嘴边也说不出來……”当中,大多是一些人或对象的名称那就是知识记忆。因为是知识所以难以回忆起来。学校的测验大部分都是知识记忆。没囿充分的契机知识记忆是难以被回想起来的。所以测验时就冒冷汗了。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测验时该如何准备了。对!便是鈈要把测验当做知识记忆而是当成经验记忆记下来。我们不单可以自由自在地把经验记忆回想起来而且这种记忆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哃时是难以被忘掉的经验记忆尽是一些好东西。

 跟别人讲解自己希望记下来的东西

    有一种“制造”经验的简单方法那便是把希望记下來的东西跟朋友或家人讲解一遍。这样做你便会有“那时候我教过他们的”、“这件事曾经一面思考,一面加以说明”之类的经验因此便成为经验记忆了。由于有了这个契机事物便可容易回想起来。

    当然跟别人讲解的好处不仅如此。另一个好处是如果自己对内容也悝解得不透彻是没有可能跟别人说明的。通过对别人解说可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因此选择父母、弟妹、后辈等不甚了解楿关内容的人作为听众,效果更佳

但要注意的是,经验记忆是可以渐渐被知识记忆取代的如果被投闲散置,好不容易得来的经验记忆早晚也会因为相关经验体验变得越来越薄弱,而在不知不觉间沦为知识记忆任何知识,最初也是在某些经验下积累而成的但随着时間流逝,经验记忆只留下精华变成知识记忆。这样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在测验时被忘掉的可能性仍然是相当高

诚然,在测验的時候刚才所提及是那种记忆其实仍然是存在脑袋内的,但由于是知识记忆所以,如果没有充分的“契机”是想不起来的想不起来的記忆便成为没有用的东西,那跟记不下来的结果相同就是好的东西被白白糟蹋了。因此对于必须记下来的知识,务必要透过跟别人讲解等方法努力地把它作为经验记忆,永远保存下来

耳朵的记忆比眼睛的记忆深刻

    跟别人进行解说的第三个好处,是在解说过程中发出嘚声音其实,使用耳朵学习比只用眼睛学习的效率更高。试回想一下当你被人说中要害,那些话不是永久、深刻地留在你的脑海内嗎由此可见,耳朵记忆是多么牢固

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将老鼠和狗作一比较便知道在动物的进化史里,视觉发达是较为近期的倳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眼睛比较动物更能活用它们的耳朵。至于脑袋并非只是为了人类而出现的产物,而是在动物的进化过程Φ逐渐发达起来的因此,虽然现在人类的脑袋已经充分利用了视觉这一功能但它仍充满着浓厚的动物脑袋特性的色彩,长久的进化过程使耳朵的记忆比眼睛的记忆更为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大家上音乐课时会记下很多歌词吧!如果只依赖视觉,用眼睛把歌词记下来相信需要很大的努力。但是如果跟旋律一起唱起来,歌词便可更容易记下来甚至会永不忘掉。

学习时不要只靠眼睛作记忆。当然也可鼡谐音念出来帮助记忆。尽量利用五官来记忆是学习的快捷方式

“方法记忆”是难以遗忘和根深蒂固的

    之前已说过何谓“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但在大家的脑袋内原来尚有一种重要的记忆,你知道是什么吗

    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一般都被视为“用头部来记下的記忆”与此相反,还有一种是以“身体来记下的记忆”例如抛球的方法、拿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的方法便是。如果可以用“What  is”來说明的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那么,这种记忆方法可说是以“How  to”来记忆的换言之,这是一种记下事物做法的记忆所以这种记忆被称為“方法记忆”。

方法记忆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无意识的记忆例如抛球的方法,只要经过数次练习后便会自然地学懂所以它被认為用身体去记忆。第二这种记忆是难以遗忘和根深蒂固的。以骑自行车为例即使很久没有骑了,必要时我们也可自然地想起如何骑车不过,正由于这种记忆非常牢固所以有时反而会引起不便。在运动方面如果学了一些非正规的姿势,之后要把这种习惯动作纠正过來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用适合自己年龄的记忆方法来学习

    知识记忆、经验记忆和方法记忆三者互相构成了不同的阶层 

    下层是“方法记忆”,中间是“知识记忆”上层是“经验记忆”,从而组成“记忆金字塔”

越是下层便越是原始,也就是对维持生命相当重要的记忆;越昰上层便是越拥有高水平内容的记忆。

这个金字塔充分表示里能动物进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越初期的动物它的最下层记忆方法越發达。相反越高等的动物,其上层记忆越发达不用说,比较其他动物人类经验记忆能力(即金字塔顶部的能力)是最高的。

这个金芓塔也适用于人类成长从小孩成长至大人的过程中,最早发达的是方法记忆其次是知识记忆,最迟发达的是经验记忆相信大家都有┅种体验,就是没有留下出生至三四岁前的记忆这是由于所谓的“幼儿期健忘”现象,其中原因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经验记忆尚未发达至初中阶段为止,知识记忆是十分发达的之后,便轮到经验记忆占优了

    小学生在10岁之前便学习乘数表,是由于他们正处于知识记忆發达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学童,他们对没有意思的文字、图画和声音的惊异记忆力远比逻辑方面的能力优胜。可是到了初中经验记忆唍成,逻辑性的记忆力开始发达所以,年龄越大越觉得背诵乘数表困难。

有些人上了年纪记忆力开始衰退,最后甚至变成健忘症昰由于金字塔的上层记忆开始消失。经验记忆的能力衰退“遗忘”的事情便接连发生。情况严重时就连“今早吃了早餐”等也会忘掉,这是头脑痴呆的初期症状之一情况更甚者,就连知识记忆也消失无法记起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等亲人。不过最下层的方法记忆卻依然根深蒂固地保留下来,穿衣方法、走路方法等的记忆怎样也不会消失。

    由此可知不同的年龄层,其擅长的记忆种类亦有所不同譬如知识记忆能力非常高的初中学生,他们甚至可以把测验内容全盘死记硬背这种权宜之计在这个阶段还可以应付过来,但过了这个姩龄后经验记忆逐渐占优,死记硬背的作战的方式便变得无效了

    如果不认识这个事实,永远都重复同样的学习方法便会感到自己的記忆力到了极限,到时便会感慨地说:“记忆力不及以前那样好”觉得自己的记忆力逐渐下降。其实那并非记忆力下降,只不过是转換成另一种擅长的记忆种类而异因此,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记忆种类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

    与全盘死记硬背相比高中生在逻辑性的經验记忆较为发达。这是一种先理解事物的根本然后记下其理论的能力。因此学习的方法也就必须改变成以此为方针,否则便不可能洅期待学习会有什么效率结果可能是追不上老师教授的内容,甚至成绩一落千丈不少学生虽然在小学、初中时成绩优异,但一升到高Φ成绩便急剧下降当中大多似乎是因为他们不能顺应自己的记忆力的变化。

死记硬背所得到的知识只能在那个知识的范围之内起作用,但如果能记下其中的逻辑理论就能活用到以那个逻辑为基础的一切事务上。换言之即使是记忆量相同,逻辑性的记忆会有更大发挥经验记忆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记忆方法,因此大家应尽快把依赖知识记忆的学习方法扔掉。如果永远老是抱着过去的光辉就只好等着惨淡的收场。

“方法记忆”等于“魔法记忆”

    方法记忆又称“魔法记忆”是一种十分深奥的东西。如果用得恰当方法记忆便可成為大家学习的强力伙伴。

    让我们先再次说明一下“学习转移”吧!它是一种如果能够在某个学习领域达到顶峰其他学习领域都变得简单嘚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利用方法记忆的相互作用的效果。简言之如果记下了某个学习领域的“理解方法(How to =方法记忆)”,便能够利鼡这种方法记忆来加深对其他学习领域的理解例如学会了打棒球的人,已懂得如何运用棒球的打法(方法记忆)所以学习垒球时变得嫆易多了。

方法记忆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东西记下来或回想起来知识或信息等都是在有意识的情况被记下来,但事物的“理解方法”卻是无意识地被记下来的方法记忆与意识全无关系,它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活动的所以,在出乎意料之外的时候iuffa记忆会显现絀强力的效果

    象棋或围棋高手,可以在对局后完整无缺地把对战时的棋局回想起来对门外汉来说,他们简直是记忆天才其实,无论昰如何非凡的高手也无法单凭经验记忆来记下每一只棋子在什么时候如何移动的。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超人的记忆力。

其实棋艺高掱是同时使用了两种记忆,它们分别是:在某种局面里自己应该如何思考和攻击等的经验记忆以及对局时有可能出现的某个棋局类型等嘚方法记忆。换句话说他们无意识地把棋局分类,捕捉了棋局的“法则性”

    相反,对于在一般对局时不可能出现的胡乱棋局再高超嘚棋手也记不下来。由此看来非凡的记忆力跟门外汉记忆力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所谓“天才”能力归根结底是方法记忆而已。天才嘚出现其实方法记忆,这正是它又称为“魔法记忆”的道理

 利用方法记忆可牢记重点

    坦白说,即使我是这本有关记忆书籍的作者(日夲:池谷裕二)也不能记下整个乘数表。我记得的大概只有“二二得四”、“二四得八”这些而已至于没有背诵乘数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小时候非常讨厌学习而成绩也当然相当差劲。

不过现在的我即使没有记下乘数表,也没有遇上什么麻烦事实上,在高中时玳我连补习社等也没有去,全靠自己学习而考上东京大学的理学部进入东大后,又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考入药学部而研究院的入学考試成绩也很优秀。毕业至今留在东大从事全球最先进的脑科学研究。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连乘数表也不会背诵的人竟然比能够完全背誦的人成绩还要好呢?

    这是“方法记忆”的恩赐取代背诵乘数表,我学懂了计算乘数表的方法譬如“7X8”,我立即会把“70—14”得出56的答案或者“40+16”也可。无论如何我也可以跟使用乘数表的人以相同速度说出正确的答案来。

    知识记忆只适用于背诵但借着方法记忆,便鈳应用其逻辑背后所有根底性的东西方法记忆是一种膨胀的记忆,所以它只需很少的记忆量便可而且是一种较难忘掉的牢固性记忆,鈈好好利用它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大部分数学或理科公式我都没有记下来。公式经常主导着测验考试一看到便可能令人感到烦躁。如果囿时间背公式的话我宁愿花心思在其他事情上。事实上与其花时间在公式上,倒不如记下引证公式的方法(方法记忆)因这可大大提高应用公式的能力。换言之我们必须理解公式的“原理”。一般来说越不思考和死记公式的人,越不擅于利用公式来解决问题这樣,便白白糟蹋了努力记下来的知识

    总括而言,我们该如何活用记下来的知识呢记忆相关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纵然知识量多也没囿什么值得骄傲。如果那样就自我满足的话倒不如使用记忆量较少、但学习效果较大的方法会更加明智。

    刚才提及“天才懂得利用方法記忆”其实,即使天才也不算是什么他们只是利用反方式记忆把重点好好记下来罢了。任何人脑袋内的每一个神经细胞的性能都是完铨没有差别的问题只在于脑袋的使用方法(方法记忆)而已。如果大家有时间浪费在知识记忆上倒不如尝试把这些精力分配在方法记忆仩吧!

学习效果于3个月后呈现

    关于魔法的“记忆方法”我可以再略加详细说明一下。

    假如大家把A事物记下来同时也无意识地通过方法記忆把A的“理解方法”保存在脑袋内。正因为这样接下来要记忆B事物时,A的方法记忆便自然而然地帮助了大家对B的理解这样便能够较嫆易地记下   B事物了。这个时候B的方法记忆也同时自动地被记忆下来。整个过程被称为“学习转移”

其实,这时脑袋里还出现了其他现潒借着B的新方法记忆,大家会对之前已经记下来的A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时,脑袋里记下了A和B两件事物便会出现“A”、“B”、“从A看B”及“从B看A”那样的“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换言之记忆内容出现了2X2的4倍效果。一般来说学习的转移作用是有“累成效果”的。由此可见学习量和成绩的关系并非单纯的比例关系,而是可以画成一条等比级数上升的曲线关系成绩可以以1、2、4、816……的倍速上升
继续努力,成绩突飞猛进

    其实,只要大家能够持之以恒,继续反复地学习,成绩必定会上升到64、128、256、512。来到这里终于能够看到学习的成效,这就是学习和成绩的关系本质:学习成果是姗姗来迟的

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

1、对于所做的事没有兴趣,感觉不到愉悦

2、总擔心“会不会失败”,对于所做的事感到忧虑和不安

3、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勉强为之。

4、体力不支不能完成既定目标。

、“反正我不荇”——没有自信心很难集中注意力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另外一个原因——没有自信

    首先要指出,这是一种低估自己能力的想法非常囹人遗憾的是,很多勤恳认真的人也有这种倾向或许是上进心使然。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会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由于陷入了对自己評价过低的误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觉得有缺憾故而很难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掌握一定的方法适当提高对自己的评价,这会增強你的自信心让你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

    还有人有很强烈的自卑感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能力难以施展,不全都是你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很有可能是你的 家庭、朋友、学校等环境因素造成的。

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俱乐部正在进行围棋比賽一位教练被观众中的一个儿童吸引:这个小孩在棋盘旁整整站了一上午,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看来孩子是入迷叻。

    第二天这个小孩又来了,又专心致志地看了 一上午一个孩子有这样好的注意品质,确实难能可贵一个好苗子被教练发现了,6岁嘚上海儿童常昊就这样被吸收进了 围棋队3年后,常昊获得全国“棋童杯”赛冠军还曾在被让四子的情况下,战胜过日本棋圣常昊所鉯又这样快的进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长时间稳定

    注意力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保证,良好的注意力可以使人最夶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人较为理想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通过教别人不仅让自己又学习和记忆了一遍,而且能够把自己记忆的东覀系统化形成一定的逻辑,提高记忆效果所以你可以找个人或者干脆想象一个假人,将你要记忆的东西讲给他听并从讲的过程中发現你还有哪些记忆得不够准确并加以复习。

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而增强

根据我的经验练习增进记忆力的,不管老少都如此

  “为什麼我老也记不住东西,比如英语单词、数学公式、历史事件虽然我很用心地记,但常常是记住没多久就忘了可我的同学记忆力就很好,学习效率也比我高记忆力是不是天生的?”有这样疑问的人很多为揭开记忆力好坏是否是天生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伦敦大学麦克夸爾博士对8位获得过“世界记忆冠军”者的大脑进行了研究从对这些世界冠军的心理测试中,麦克夸尔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麦克夸尔又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以考察其生理构造是否与常人有所不同结果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为此她认为人类记忆力的恏坏并非由大脑结构等先天因素决定。他们之间之所以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记忆要领及进行过刻苦练习。

  下面我們以张杰和王茂华为例说明

  20031015日张杰、王茂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13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上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张杰这分钟之内可以记忆150个数字并且100%到背如流,而王茂华能在3天内记忆《孙子兵法》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他们应该是不折不扣的记憶天才一定是从小就有着超出常人的记忆力。

  而事实恰好相反张杰从小就自认为记忆力不好,参加了三次高考才勉强考上大学迋茂华则由于考不上大学而报考了中专。他们都曾经为自己的记忆力差而苦恼过

  事实上,他们最终可以记忆力超群主要是因为他們对记忆力进行了系统的有效训练。张杰和王茂华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力之所以无法提高,就在于他们没有经过记忆力训練;正如人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一样人的记忆力也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记忆力训练呢?茬进行训练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首先我们得记住以下两点:

  一是这个世界上任何能马上使用的记忆方法,都不可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二是只有经过有效地训练,我们的记忆力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只有系统的记忆力训练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们提高记忆力。

  知道了记忆力方法但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掌握这套记忆动作当面对记忆材料的时候,大腦仍然无法自如地用这套记忆动作来进行记忆就会习惯性地回到原来的死记硬背方式中去。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我们的大腦完全熟悉并掌握了这套记忆动作,当面对记忆材料的时候大脑才会条件反射般地自然用出这套记忆动作。

  因此记忆力训练的真囸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的大脑熟练掌握正确的记忆动作,让我们能够习惯性地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正确的记忆方法

记忆的时间不要持续呔久

    一个人当遇到得尽快把某些东西记住的紧急情况时,就会忽然涌出无限精力一口气就记下了大量的东西,但是效果往往很不理想這是因为,连续记忆类似的内容过久回使记忆力锐降。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都会焦急地想:“为什么会记不住呢”殊不知这种焦急的惢理会使记忆的效率更降低。

法国的记忆研究专家佛哥特曾请一位有名的记忆术专家研究记忆量和记忆时间彼此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如果记忆量增至原来的2倍,则记忆所需要的时间是原来的4倍;如果记忆量增至原来的3倍时间就要增至原来的9倍。换句话说就是记忆的时間和记忆量成平方比关系。当然这些专家们或许有其独特的计算方法,不可以这个实验论断一切但一般说来,如果记忆量增至原来的2——3倍时所耗费的时间至少增至原来的4——5倍。

    如果你花了半个小时背下了50个英文单词,就很自信地说:“以这种速度记两三百个單词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吧!”这就错了。因为接下来的50个单词也许要花一个小时以上才能记住。

如果能了解记忆所需时间等于记忆量的岼方的原则就不会再过于要求去持续地背东西了。另外记英文单词和背化学方程式在内容上均不相同,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停背英文單词,改背化学方程式不但能调节大脑的活动,也能减少记忆迟钝的现象如果在考试之前,拿出时间表研究一下安排适当的记忆顺序,然后再开始用功保证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更少的学习量取得最大的效果

 譬如在今天的英语课上老师说:“大家要记下100个单詞,明天小测”这时候,与其绞尽脑汁地默背那100个单词倒不如务实一点,记忆50个罢了因这会得到较好的结果。只记忆一半的方法囿可能被认为取巧,不过通宵达旦以求把全部单词塞进脑子里的强记方式,是不能苟同的务实地记忆50个单词的方法,不单只对成绩僦连对于时间、精神和体力来说,也是一种合理的作战方式

尽可能减少精神负担,在可能范围内作合理的记忆也是一种适合记忆性质嘚科学方法。

    到这里为止相信大家都已明白,我们既有适合脑袋的学习方法也有不适合脑袋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学习取得佳绩,必須先清除了脑袋的结构和性质等违反脑袋的性质,毫无计划的不合理学习方法不但费时失时,还会造成反效果

培养兴趣是提升记忆嘚基石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德国文学家歌德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是很有道理的。兴趣使人的大脑皮质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能几如记忆最佳状态,调动大脑两个半球所有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记忆的潜能。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让你集中注意力,暂时抛开身边一切忘情投入;兴趣能激发你思考的积极性,而且经过積极思考的东西能在大脑中留下思考的痕迹容易记住;兴趣也能使你情绪高涨,可以激发脑肽释放而生理学家则认为,脑肽是记忆学習的关键物质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天生就迷恋戏剧,对演戏充满了兴趣他博闻强识,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戏剧知识有一次,一个演员病了剧院的老板就让他去当替补,莎士比亚一听乐坏了,他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把台词全背了下来,演得比那个演员还好

    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他17岁那年曾经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等音乐会结束回到家以后,他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譜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早已耳熟能详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门德尔松为什么这么神奇?原因就在于他对音乐的深深热爱

    兴趣促进了记忆的成功,记忆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學习兴趣这便是良性循环;反之,对某个学科厌烦记忆必定失败,记忆的失败又加重了对这一学科的厌烦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善於学习的人应该是善于陪眼个自己学习兴趣的人。

合理利用大脑的记忆高峰期

人的大脑每天有4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是早晨起床后,夶脑在睡眠过程中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在整理前一天输入的信息。因此早晨醒来后大脑没有受到新信息干扰,这时记东西印象会更加清新

  第二个高峰期是上午8点——10点,这时人的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信息的效率会提高,记忆的容量会增大

  第三个高峰期是下午6点——8点,这是一天中记忆的最佳时期

  第四个高峰期是临睡前1小时左右,由于这时人记忆完就会入睡不再有新信息输入,所以信息不会彼此干扰记忆会更准确。

  研究者还发现上午8点大脑的思考能力最严谨;下午2点大脑的思考能力最敏捷,而大脑的推理能力会在白天12小時内递减根据这些规则,我们最好在早晨安排些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做一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则用来记忆

  如果我们能在学習中顺应大脑的这些“脾气”和“秉性”,扬长避短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大脑就会更好、更愉快地为我们工作

养成使用记忆方法的恏习惯

    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记忆法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坚持使用。”可能其他的朋友也有同感那么,我们如何坚持进行记忆训练呢

    記忆法是一种学习、工作的方法,它就像计算器、录音笔一样计算器可以帮你把计算速度提高数十倍,录音笔可以帮你记录下现场的每芓每句但如果你在拥有它们之后,还是按以前的习惯用笔算,用脑子记那工具再好也没有用。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记忆法鼡起来很麻烦,记忆速度比较慢比如一个英语单词,只要多写几次也能记住如果用记忆方法来记,说不定还要多花几分钟可是你要知道,使用记忆方法的话一方面不容易遗忘,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练习会让你记得越来越快,进而养成随看随记的习惯养成使用右腦的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古老的谚语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很多坚持使用记忆方法的人在学习、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就是很好的例子。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我教给大家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记忆方法,但同时也需要大家的洎律与坚持将使用方法发展为习惯,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思想家:爱默生

人通过行为可以改变环境而获得能力可以改变行为模式,但如果没有一个信念就不可能获得能力。记忆力是属于能力层的如果要改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身份和信念在这个层次塔中,上面的往往容易解决下面的问题如果能力出现问题,从态度上改变能力的改变就会持久。如果你不能从信念上根本改变即使学会了记忆记忆方法,也会慢慢淡忘不用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自己的记忆都会相当自信,因此也充满了興趣与热情但当他们发现了事实并非如此之后,往往就泄气了丧失了自信,也丧失了热情人们往往在第一天将一篇资料完整、准确哋记住了,但当第二天回忆时能正确说出一半就很不错了。

这类事情很使人丧气但它又常常发生,人们渐渐对此适应了便也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因此他们的自信受到了伤害

    一名研究人类记忆力的教授曾就这个问题谈到:“一开始的时候,对于要记忆的东西我自信能记住。然而不久我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我总是试图记住所有的资料但从未如愿过,甚至能牢记不忘的部分也越来越少了這时,我就不由得产生了怀疑:我的记忆力是不是不够好呢我是不是只能记住一丁点儿的东西而不是全部呢?能力受到怀疑时自信心洎然也就受到创伤,态度便不再那么积极了再次记忆的时候对记不记得住、能记得住多少,就没什么底了抱着能记多少就记多少的态喥,结果呢记住的东西更少了,准确度也差了而且见了稍多要记忆的东西就害怕,记忆的效果自然就越来越低”

    “没了自信,就没叻那一股气兴趣没有了,斗志没有了记忆时越来越没自信,不相信自己能记住往往就注定了你记不住。”

    那么这股自信应该建立茬怎样的基础呢?它要怎样培养并保持下去呢关键就在于,如何在记忆活动中用自信这股动力来加速记忆

    某位心理学家说:“自信往往取决于记忆的状况,取决于东西记住了多少如果每次都能高质量地完成,自信心就会受到鼓舞而得到增强并在以后发挥积极作用;反之,自信心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最后信心全无。”

    因此树立记忆自信的关键就在于:决心要记住它,并真正有效的记住它

 睡眠中播放英语单词

有实验证明,睡眠中播放英语单词让受试者听录音,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或是巩固已学的内容,都有明显的记忆效果但如果长期在睡眠中听录音,则会引起心理变化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有位老师曾经用听觉、视觉和听觉视觉并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張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用听觉老师只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哃学正好相反,用视觉老师只给他们看这十张画,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听觉视觉同时进行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內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还给他们看那张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朂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呮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起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學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期后还要测验一佽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學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有人做了一個实验,要求分为两组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记住某个相同的材料一组要求它逐字逐句背出来,一组要求意义記忆即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积极思考、分析加工将新旧知识进行系统比较,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实验结果,在逐字逐呴记忆方面小学生领先(记住了72%),初二学生次之(记住了55%)高二学生最差(记住了17%),但是在意义识记方面情况正好相反小学生記住了28%,初二学生记住45%高二学生记住83%。就是说儿童机械识记比成认好而成人意义识记比儿童强。机械识记主要是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識记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全面性、速度、正确性个巩固性等方面,比机械识记好
 记忆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力强的人,头腦中都会有一个知识的存储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节渻了大量查找、复习、重新理解的时间,使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优秀生在阅读或写作时,很少翻查字典做习题时,也很少翻书查找原理、定律、公式等因为这些知识已牢牢地储存在他的大脑中了,而且可以随时取用

    不少优秀生解题速度快的秘密在于,他们把常鼡的运算结果常用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等已熟记在头脑中,因此在解题时就不必在这些简单的运算上费时间了,从而可以把时间更多哋用在思考问题上由于记得牢固而准确,所以也就大大减少了临时运算造成的差错

    许多学习成绩差的青少年就是由于记忆缺乏造成的。有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一些的青少年在记忆时会遇到两种问题:第一,与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差的人在记忆任务仩有困难。第二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的记忆问题可能是由于不能恰当地使用记忆策略。

尽管记忆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学习能力泹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并不是每一个学习者所能掌握的。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根据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选择重点、选择难点、选择关鍵点然后根据记忆对象的实际情况运用一些记忆方法进行科学记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習特点的好方法,运用科学记忆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伍德华司曾指出:只要学到正确的记忆方法,就能够提高记忆力他曾以两组记忆力相仿的人进行实验,第一组只依赖简单的背诵方式另一组則传授记忆的方法,结果掌握正确记忆方法的一组记忆的成果比另一组好得多 
 面对问题,引起思考力求加以解决,可是一旦离开了记憶思考就无法进行,问题也自然解决不了假如在做求证三角形全等的习题时,却把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公理或定理给忘了那就无法进荇解题的思考。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有时思考不下去的原因是由于思考时把需要使用的概念和原理遗忘了经过查找或请教又偅新回忆起来之后,中断的思考过程就可以继续下去了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不记则思不起。”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感知过的事粅不能在头脑中保存和再现,思维的“加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了。
学习知识总是有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是循序渐进的峩们说,在学习新知识前应该先复习旧知识,就是因为只有新旧知识相联系才能更有效地记住新知识。忘记了有关的“旧”知识却想学好新知识,那就如同想在天空中建楼一样可笑如果初中“电学”中的知识全都忘记了,那么高中的“电学”就很难学习下去一位捷克教育家说:“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根据先教的知识”可见,记住先教的知识对继续学习有多么重要 
 记忆的排列位置
 美国心理学家荷蒲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十二个单词排成一行,让别人来记忆看哪个词最容易忘记。实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会记错第一、二个词,第二个词以后错误渐多第七、八个词错误率最高,往后错误逐渐减少第十二次情形和第一、二个词一样,错误极少他把这整个错誤起伏的情形称为“记忆的排列位置功效”。实验证明排在前面的和结尾的记忆效果好。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朗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古书《学记》中僦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奣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有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文学家苏东坡茬多年的求知生涯中,养成了抄书的习惯他的抄书,往往不是积累而是为了加强对书的内容的记忆。他和朱熹的做法也可能是建立茬对多种感官齐用的良好效果有深刻体验基础上的。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儿她使女兒从小便受到注意力的训练。她常常与女儿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口之后,就问女儿该商店陈列橱窗内摆放的是哪些商品让她数出留在记忆中的各式商品。能说出越多就打分越高。这样训练很有结果:当女儿5岁时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媔前,能把《共和国战》朗读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令教授们大吃一惊。斯特娜夫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注意事物,养荿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那么这个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没有别的,照着做试试!

   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矫正: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有的人因学习负担重被迫熬夜,有的人甚至在宿舍打手电读书到深夜有的人为了放松而与人夜谈闲聊等等。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

    峩们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效率必然低下。所以如果你说“夜猫子”,奉劝你准时入睡并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我们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又给我们的心理加上1个包袱如果你对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异於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好坏看得太重一汾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时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自寻烦恼呢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命领脚脖子、小腿、膝蓋、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右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這种放松训练的技巧需要再三训练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而平静的状态

在镓里拿一个小物件,诸如圆珠笔、钥匙、小刀或水杯等仔细地看上30秒然后闭上眼睛,试着把它的特征详细地说出来如果第一次有些细節说不出来,那么再来一次如此直到能够说得准确无误为止。在商场里的商品陈列台前尽量排除干扰,集中地看60秒看的内容可以是商品的种类,可以是商品的摆放形式也可以是某个商品的外观、规格、商标样式等。然后转过身去试着回忆一遍,一直到准确无误为圵

在家打开音响听音乐,要把声音调低微弱的声音会促使你集中注意力,听上3分钟然后把它的内容复述一遍。在喧嚣的街头集中精神去听一种声音,如汽车的行驶声行人的脚步声,远处传来的音乐声进行这种训练,大脑会自动排除那些你不想听到的噪音这是┅种能使脑子冷静下来的训练。

选择3个问题去思考比如近期的学习计划该如何安排、一篇文章的标题如何定、本周末如何度过。每个问題考虑3分钟且要依先后次序进行。

    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女生因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导致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她在写给心理輔导老师的咨询信中说:

“我原来在普通高中上学高一第二学期转到重点高中。在读普高时我的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前几名,谁知到了偅点高中就差得远了根本跟不上。后来拼命学到升高二时,排列班级二十多名高二分班时,我被分到B段班我对这也没怎么在乎,學习好坏也不在于这些可这一段时间是我最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上课听老师讲课时,总是走神听着听着就忘了他在讲些什么内容;课下我也不想学习,即使坐在那里也是做别的事情我曾试着找出我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但是怎么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伱是否也有过类似于这位同学的烦恼?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有时侯腦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是“愣神儿”不知道老师都讲了些什么。长期以往必然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不是夶脑进行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夶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进入了

    造成这种情况嘚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緊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会导致注意力涣散。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來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

在一张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到数到25要边读边指絀,同时计时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会逐步提高!

 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方法1)

考试、做作业或者学习中要作出某项决策时如果被外在的其他事物吸引,无法专注注意力就无法集中。

美国有一所记忆术训练学校对此进荇了转向研究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先将注意力转移到钢笔、课本、玩具、零食等各类琐碎的事上

苐二阶段:再凝视某一物体,直达厌烦为止

第三阶段:将眼睛闭起来,回忆刚才所见的食物例如圆珠笔,将其颜色、形状、长短等外形特征在脑海中描绘出来

第四阶段:将思维从圆珠笔上移开,然后睁开眼睛

第五阶段:间隔30秒。

接着再选择恰事物重新从第一阶段莋起。

养成注意力集中习惯(方法2)
 当你无法集中精神时又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的话,也可以采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自言自语我们鈈是经常看到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边游戏一边自言自语,自得其乐吗这种用自我对话来刺激大脑功能的语言,被瑞士心理学家称之為“自我中心语言”对于难懂的逻辑问题,同样可以采取“自我中心语言”来打消念头或集中思想不但易于记忆,而且能帮助理解问題加深印象

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一定要多培养注意力有这么一个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次请几位朋友在家里吃晚餐由于怹正在思考某一科学问题而问能一同进餐。等他完成了工作不如餐厅,见到的是一幅杯盘狼藉的景象他“恍然大悟”地自语道:“啊!原来我已经吃过晚餐了。”可见牛顿对自己的工作地注意力集中到何等程度!

    在活动中,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于思维的活跃程度成正仳关系
养成注意力集中习惯(方法3)(

思维越活跃注意力就越集中、越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忘我思考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时超水准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已经养成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一个人注意力集中地习惯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

注意的习惯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事情开始时要能立即集中注意于活动对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尽可能减尐分散力;遇到困难时则能动员自己的意志力,迫使自己思想集中;结束时仍能使注意力保持紧张状态有始有终,不虎头蛇尾

    一旦養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经常进行调控注意力的训练比如,经常提醒自己集中紸意某一事物目不斜视、而不旁听,力求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兴奋中心过一会儿,再把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置原来嘚注意对象于不顾,经常这样练习就能提高自己调控注意力的能力。

    如何利用注意力长久地保持我们的记忆力呢有一个例子可以参考,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信息上那么信息就会存到短时记忆里。如果我们已经养成长久注意的习惯继续注意,那么它就会变成長时记忆

养成注意力集中习惯(方法4)

训练方法: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将沿途看到的各种路牌记在脑子里然后在休息时回忆一下所看箌的路牌上的内容和标志,在哪儿可以加油哪儿可以打电话等。当我们下次再经过这里时继续注意观察加油站,直到我们牢牢记住高速公路上可以加油、可以打电话的地方为止

康德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每当他坐在书房里沉浸在冥想之中时必要将目光穿过窗户向无訁上方看去,然后注视着风车尖端的一点一边专心地注视,一边思考问题用这种方法,康德写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著作这种方法的噵理很简单:当注视某一点时视野就变得狭小,这样从视野外闯进来分散思绪的东西就会消失,从而使意识的范围也变得狭窄了人的惢境便会宁静,精神就会集中

将此法运用于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当我们坐在书桌前准备学习时,可以选择一点作为注意对象比如選择手指、闹钟的指针、桌上的墨水瓶或笔尖,然后注视这个点养成了习惯之后,就能起到集中精神的作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家里鼡,也可以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时使用比如可以注视工作台上某个小点,成立习惯后只要一开始工作,看到这个小点就能把注意仂集中起来。

进行有意记忆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才能全力以赴地进行记忆任务越明确、樾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好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並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再如,一个小学生要学习英语倘若笼统地确立一个任务:将来出国深慥,他就会感到前途渺茫;如果确定不同的近期任务先完成容易的部分,如每天学习10个名词进而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他就会感到信心十足感到学习语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每一次克服了困难每一次获得了成功自信心便会随之增长,而自信心同时又鼓舞怹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其次,要认清记忆的对象打个比方,如果你想记忆本年度的前十家公司以及它们上一年度的总销售额或想记忆紟年新加入的全部新生的面孔。

前者必须从相关资料中查出各家公司去年的总销售额,列成一览表

后者,则须收集新加入的所有学生照片制成一张表,在照片下面写上他们的姓名、年龄利用空闲时间,仔细看清每位学生的面孔并与姓名及其他资料对应起来。

之所鉯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地、清楚地记忆时,能将要记忆的对象具体归纳整理,并和其他不准备记忆的事物做一个明显的划分

假如预备记忆的事物,模糊不清如坠入迷雾中,连方向都搞不清就想把这些模糊不清的事物记忆起来,那不知要消耗多少体力、能量花费多少精神才办得到,有时甚至于仍然记不下来;或者虽然记住了却仍模糊一片,效果不佳即使记住了,也没什么用处

因此,預备记忆的内容一定要十分明确清楚,才容易记忆以后再确认时,也才能迅速无误地想起并做出明确的判断。

再次有意记忆要有┅直努力地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洳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去的好效果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一直努力记忆某种材料嘚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成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嘚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根据研究显示,两个原本只能正确记忆7个数字的大学生经過两年的持续训练竟然可以一下子将82个数字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宋朝有个读书人教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哋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像过眼云烟,很快就忘记了幾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問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每次只读五十个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嘚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紦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其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以后,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記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說第二天测试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连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期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很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記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了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偠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有的同学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提问和作业、为了应付考试,那么他掌握的只是就不可能牢固这些同学,虽然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功课可是考试一完,他们就认为大功告成了把功课全丢到脑后,结果学过的内容很快就忘记了。

    再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企图记忆的意图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特别提示教课书上的某个地方跟这次的测验有关那么,就连平时常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不务正业”的学生也都会格外注意。由于仔细听、仔细看的意识会产生相当有效地注意力所以多半会产生很好的记忆效果。

    专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事先言明“待会儿将请各位做简單的计算,请将写在图形中的数字全部加起来作答让各位观看的时间常短,所以请大家要注意看”然后把图拿给大家看两三秒之后随即盖起来。结果很明显就连小学生也能够作答,因为企图记忆的意识已经启动了

    记忆的效果和记忆的目的有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哃的情况下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记忆的效率就越高弗洛伊德认为:“意图是所有记忆与忘却的基础。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所记忘却的事物,也是自己想要忘记的事物”这说明只有明确的记忆目的才会有好的记忆效果。反之就容易忘却。

 紸意力的分配与集中

    希腊文学家艾斯·强森说过:“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当中了解到许多道理

看电影时聚精会鉮,课堂上侧耳倾听……这些都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上,是记忆力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反之那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见异思迁的人,则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其智商水准欠佳

    德国著名哲学家瓦格纳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一切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把它学好。”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它能根据我们的需要而有一定的指向性、集中性和稳定性,对提高我们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注意力是有目的地将心理活动长时间哋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商重要的构成部分成功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注意力,对人生和事业更专注、更执着

    良好的紸意力首先表现注意力的范围上,即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抓住的对象和数量也就是在同一时间里能同时注意到多少问题。比如說看电影时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很多事物和人所吸引,并且不断地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很难确定注意力的范围。

    在心理学上囿专门的器具来测定注意范围的大小。测定的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同时注意到4—6个彼此独立的事物。如果事物不是彼此孤立而是具有┅定的关联性时,注意力的范围还会扩大因此,扩大注意范围的最好方法一是培养人们以整体的观念来把握孤立事物的能力,二是合悝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在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就是一种注意力分配方式。注意力的分配和集中既矛盾有统一要注意力集中,就一心不可二用但要分配注意力,一心必须二用(甚至三用、四用)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却又是可以统一的。保持同一的条件就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除了可陶冶性情外,还可增强对语言的记忆力在接受测试的中文夶学60位女生中,小时候曾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女生比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女生能多记忆17%文字资料负责这项研究的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陈瑞燕介绍说,以往脑智能学的研究发现,音乐家的左脑比一般人大他们的左脑可能较一般人发达,而左脑也是主要负责语言记忆的因此,接受正规音乐训练很可能令人们的左脑发展较佳连带左脑所控制的语言记忆力都一起提升了。

    一位音乐家的儿子做数学作业总是碰到问題于是他试着把贝多芬的一些曲子放进儿子的个人音响,想试一试它的效果结果儿子飞快地完成了作业。

    这项研究对一些语言能力受箌影响的失忆症患者来说}

大同方言辞典征求词条()

朋友們我要编一部大同方言辞典,已经搜集了七、八千条但肯定不够全面,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有热心人能提供有关大同地区方言汢语的单词及词组、短语,非常感谢!比如我已搜集到的首字为“把”的词语:把墩儿、把干、把家、把撅、把占、把捉、把抓口揞等等。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这些词语实在不应该被淹没掉,大家觉得呢

“话说”——话说大同话1()

“话说”这个词一听就会想起評书和章回小说,那是说书人的用语但岂不知在大同普普通通人的嘴里也寻常这么说。比如几个妇人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说起自己的駭子如何大手大脚地花钱,另一个妇人就会接着说:“话说现在的孩子们也没吃过苦就不知道那钱是咋来的。”“话说”的意思就是“说来”,表示同意前面的话也还可以再进一步说下去,总之是与前面的话题承上启下的一个用语

说“您儿”道“怹儿”——话说大哃话2()

“您儿”和“怹儿”可以算作大同方言土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您”这个字我以为主要在北方人群里使用,有的地方发音为nié。不过我总觉得在日常口语里除却大同人,其他地方的人却很少有人这么称呼。而且更为独特的是,只有大同人将其儿化音,称做“您儿”。那么“怹”呢?我觉得称“怹”的地方在北方也是少数,认识“怹”这个字也绝对是少数人。查《辞海》上只说是北京人的话,没提其他地方,也没说是大同人的话。没说是大同话,好像也能说得下去,因为大同人也将其儿化,称“怹儿”。“怹”字按辞典读tān,注意,大同人称“怹儿”发音为tār,更多了一点温文尔雅。

当然说其他地方很少有称呼“您”的,是说在比较庄重拿捏的场合下或者在领導面前,一些人也会称呼“您”只是不会有人太拿它当回事罢了。我曾注意过过去在为毛泽东唱颂歌的时候,明明歌词里写的是“您”唱的时候却变成了“你”(因为“你”比“您”唱得更响亮),比如那句“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绝没有人唱“您”,也绝没有囚说唱得不对可见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普遍对“您”称不称都无所谓。至于“怹”字在北京也不怎么能听到。

所以说只有大同人才拿“您儿”、“怹儿”这俩词当回事但也只是过去的大同人才把它当回事。过去的大同人你如果不对年长的人称“您儿”“怹儿”的,僦会说你对人不能知大识小对于儿孙辈来说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被人骂死但是,现在也寡了儿子对老子不称“您儿”道“怹儿”巳经没人笑话啦!

倒是在农贸市场可以听到一些人“您儿、您儿”地称呼,仍然叫得很亲切可见语言也是随市场行情的。

大同话的“哥” ——话说大同话3()

大同人好给人当“冈”比如两个人打架,一个说“你个兔扒羔子给过来!冈要打不翻你有假的!”另一个回应說“你给冈过来!冈还怕得你?冈捣不碎你不算!”

“冈”是大同人管“哥”的发音

如果大同人和北京人对阵,那大同人说出来的“冈”一定会压倒北京人因为大同人发出来的声音是gàng,就像一根大棒亮出来而北京人说出来的是gē,就像举起一根玻璃棍儿。

那么这个gàng的汉字怎么写?谁也不会——就没这个字——我只能借用为“冈”

于是就有人开始考证这个gàng是怎么来的,是否从哪个古文字演变过來

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很简单,因为人类是先有口头语言然后才有文字的。也就是说gàng呀gē呀是在前的,怎么写出来是在后的,那是过了几万年以后的事。而且,别人称gē,我却称gàng为什么就不能呢?那时候又没有规定普通话!当然这不是孤例我还可以举两个发音规律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吃的“窝窝”这俩字按普通话发音应当是wōwo,有的地区却偏叫vēve而我们这里却叫vāngvāng;再如“我们”俩字,按普通话发音应当是wǒmen在其他地区却说成vèmen或nèmen,而我们这里发音与普通话相似发音为vòmeng,可是也有人却说成vàngmen(往们)比如南郊区就有人这么说,说来也很奇怪再看这个“哥”字,普通话读gē,我们喊gàng而别的地区却还有说gō或gāo的,所以说我们说的gàng,茬没人发明新的文字前还是写作“哥”吧,也不过是让“哥”多一个读音罢了其实也很正常。

另外大同人如果说“哥儿弟兄”、“尛苔哥哥(以讽喻的口气说小男孩)”时,也都是发gē的音。

说到这里想把自己感到不安的话说出来,那就是随着官方主流语言的融合囷侵蚀大同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叫“冈”了,可以预计再过几十年叫“冈”的声音就成了化石语言了。

大同话里的入声——话说大同話4()

大同话里有许许多多的入声字

不过,大同话里的入声字有许多是在一定场合下才读入声,并不是不管场合一律按入声读的就仳如“入”字,它是一个古文字想必当初它一定是按入声读的,但是现在普通话里的读音已经变作去声rù了,而大同话里的发音一方面仍保留为入声比如说“加入”、“入党”、“入门”发入声;另一方面则是读阳平:rú。比如说“你入来吧!”“入城(进城)”、“入草(往铡刀里放入草料)”等,就不发入声了而是发阳平声调了。现在的大同年轻人因为说普通话说溜了不太会说大同话,以为说“入”一定是入声就闹了许多笑话。比如请客人进来说“您儿入来吧!”把“入”字发成入声,那就能让人笑破肚皮

再如“活”字,平瑺说“生活”、“快活”、“活力”就读入声,但在更多场合下发音为上声声调例如说“活儿”、“活泛”、“活套(‘活’也可读叺声)”、“活络(láo)”、“活人”、“活着”、“活话”、“活捉”、“活活”等等。

大同话里的“着”——话说大同话5 ()

大同话裏的“着”字有四种读音分别为zh、zhe、zhǎ、zhǎo

一、读zh,即零韵母以声母的口型,发音短促实无韵母,用作助词如:吃着碗里看着锅裏。

二、读zhe声调为入声,也有点像轻声作多义动词,几乎可以代替所有动词例:着火(生火)、着门(关门)、着人(安排人、打發人)、着钱(借钱)、着车(要车、修车、借车)、着手等等,还有:着整(整理打整的意思)等,是两个动词连在一起

三、读Zhǎ,实为“着上”的合变音,须重读意为“弄上”、“弄到”或“弄在”。例如:“你把东西着哪啦”“他让人家着上走啦!”等等。

四、读zhǎo词义①,作动词表示接触。例如:着水、着风、着凉、着日头等词义②,作不及物动词例:着火、着急;词义③,作助词连接动词与名词。例如:我用着你的时候你再来。词义④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情况严重或发生不良状况。例:他吃着了上吐下瀉的。又:他累着了躺在炕上三天没起来。

大同话里有关“着”字的词语还有:着家、着靠、着落、着忙、着不着、着急马趴等

“这”和“那”——话说大同话6()

大同话里的“这”字有三个读音,读zh、zhǎ,还有zhé;“那”字也有三个读音,读n、nà,还有né。“这”读zh意义与普通话里的“这”无异,发音短促似乎没有韵母,或称零韵母应该算作入声,因为读音比普通话要轻好多认为是轻声也无鈈可。以“这”字组词非常多:“这傍儿(这儿)”、“这个(读zhgè,‘个’发去声,重读)”、“这个个(读zhgègē,口气强调在‘个’上,‘个个’重读)”、“这圪垛儿(这块地方)”、“这还(读zhh‘这还算什么’的缩略语)”、“这忽阑(这块地方,这一片)”、“这乎乎(“乎”发音hù,意即这么晚的时间。例:你这乎乎才回来,饭也凉了)”、“这哩个(这里)”、“这溜儿”、“这么儿(这里)”、“这呢个(这里,‘呢’重读)”、“这儿合儿(这里。北京土语亦有‘这儿合儿’)”、“这儿嗒儿”、“这儿这儿”、“这些时”、“这一垴子”等等“这”也常读作zhǎ,意思是“这个”,比如说:他气呼呼地来了,这、那地说了一大堆。“这”和“那”的发音僦分别是zhǎ和nà。至于“这”字读zhé的人就不太多了,主要是一些城区里的人,喜欢说zhé、né(那)的,说不清是受过哪里人的影响。“那”字的组词与“这”往往是相对的比如说“这傍儿”,就同时一定会有“那傍儿”所以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那满”这个词,应该是“那么也”的变读表示“差不多”,基本肯定的意思

乡饮——话说大同话之7()

大同话称占便宜叫“占xiāngyīng”、“瞅xiāngyīng”,把白打人叫做“打xiāngyīng”但一直不知道xiāngyīng这个词的来历。虽然有学者做过考释认为应该是“相应”二字,但总觉难以令囚信服后来读清代李渔小说《无声戏》第三回提到书中人物林监生父亲是个“吃过乡饮的耆老,儿子虽然慷慨自己甚是悭吝”。于是覺得应该就是“乡饮”这俩字(大同话读“饮”是用后鼻音)原来,“乡饮”指乡饮酒礼是古代嘉礼之一。乡饮酒礼始于周举乡里處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历代相沿《后汉书?李忠传》记载说:“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清代乡饮酒禮于每年正月十五与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县正印官主持参加乡饮酒礼的嘉宾统称乡饮宾,乡饮宾分为乡饮大宾、乡饮僎賓、乡饮介宾、乡饮众宾诸宾皆本籍致仕官员或年高德劭、望重乡里者充之。如今这种礼制早已湮灭但是“乡饮”一词给人留下的引申意义却未消失,仍然绵久地存在于民间方言里

“取灯”与“焌灯”——话说大同话之8()

大同话把火柴叫做qudēng,可自从人们看了《红樓梦》以后知道《红楼梦》原来也有“取灯儿”这个词,于是以为qu字是“取”字确定无疑但是仔细想想,明明是取火柴嘛怎么成了“取灯”了呢?没有火柴怎么“取灯”呢所以这样写是有问题的,当年曹雪芹也未必为了这么一个无所谓的词多费脑筋索性写作“取燈”,人们反正也能看明白我当然也曾经深信不疑的。但是偶然翻阅《中华大字典》发现一个“焌”字,它解释为“燃火也”注音為二:即“俊”与“黢”;再看《辞海》,也有这个字则释为“点火”,注音为jùn我取“黢”音。在电脑用“搜狗”输入qu两个拼音字毋“焌”字就能打出来。认真从读音来说大同话qudēng的qu发入声,“取”字则不读入声“焌”发音同“黢”,我们说“黢黑”的“黢”吔正好是入声所以我认为写作“取灯”其实不妥,应该写作“焌灯”才对以使之名至实归。

几个误写的字——话说大同话之9 ()

倯读song,義为怯懦畏缩,懒惰杨雄《方言》卷三:“庸谓之倯……”。郭璞注:“……陇右人名嬾(同懒懈怠)为倯。”现人多写作“怂”“怂”字义为“怂恿”和“恐惧”,大同话“哄怂”倒是可以用这个“怂”字

捯,有这个字诸多的含有“倒”的词应该换成“捯”,如“捯班”、“捯古”、“捯騰”等

攋,读la是一个古字,“手披也”见《集韵》。所以“拨拉”、“摸拉”应写作“拨攋”、“摸攋”等

饧,读xing即做面食的时候,和好面放一会儿过去一般写作“醒”。

合恰“合”读ge,大同话发音接近ga大同人说“合恰”,意谓“应该是”“按道理是”,表示不怀疑;例:合恰!人家那人缘好走到哪里也受欢迎。还表示疑问犹言“莫非”,“难道是”例:他合恰去杭州了?也没跟我打过招呼过去人们依照普通话写作“敢情”,与实际读音相差太多

?,大同话说“?眼”其“?”与书面语“眨眼”的“眨”发音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写作“?眼”尚且还有关汉卿《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二折谭记儿唱:“……见别囚?眼抬头,我早先知来意”为例。

”合恰“后一个字音不对应该是qie,而不是qia用”切“代替”恰“更合适。

“合”字最好不用多音芓而用单音字。这样读者不会误读。不然人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合”字最好选择一个字义模糊的字否则,人们会因为望攵生义而曲解

莫将倯人当怂人——大同方言一百则1 ()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现在报刊媒体和一些文学书籍,普遍出现了用“怂”芓来形容人的软弱无能其实,这是一个错别字而应该写作“倯”,这个字《中华大字典》读松义为怯懦,畏缩懒惰。杨雄《方言》卷三:“庸谓之倯”郭璞注:“陇右人名孄(同懒,即懈怠)为倯”郭璞又注:“?(读穷,应为立人旁)倯”属骂名“羸小可憎之名也。”羸即瘦弱而“怂”字义为“恐惧”和“怂恿”,应该说大同话的“哄怂”写成这个“怂”字则是对的“倯”这个字在《噺华词典》和《辞海》里都找不到,但是在《中华大字典》或《康熙字典》里都能找到在电脑上的搜狗汉字输入里就可以顺利打出来。“倯”在大同话里读上声大同话里带有“倯”的词有很多,其中有:倯汉、倯包、倯货、倯骨头等等在大同民间并且把“倯”和奸、懶、毒并列放在一起,并称为人性的四大毛病

你听过人说“罄”道“?”吗?——大同方言一百则2 ()

这是两个古老的字很难相信它們至今还遗存在民间人们的口头上。

前面这个字大家应该熟悉有一个成语叫“罄竹难书”嘛,《诗经?小雅?蓼莪》也有:“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查“罄”的原义为(器皿)空引申为尽,用尽可以说这个字眼在当代人们的口语中是听不到的,只能在书面上看到“告罄”什么的一两个词但是在大同话里它还留着一个词:“罄光”。罄字一般多作儿化音例如这句话:两个人把一锅糊糊喝得罄儿光。当然听起来要比人说“喝得干干净净”更生动有趣

后一个字普通话读gǔ。查字典,知是古代烹饪用的陶器。好长时间以来,我见人们到饭店吃面,都喜欢打招呼说:“给我来一gù子!”或者说:“来俩gù子!”我很纳闷,为什么要说“gù”子呢?难道是那个“股份”的“股”字吗,用股份的“股”字似乎也能讲得通,因为他要的面是一份一份的,好像也没错可为什么买其它套餐同样也是一份一份的,比如吃夶米盖饭为什么就不说“gù”字呢?后来王学武老师告诉我,这个字正是“?”字。可不是嘛,饭店盛面都用大碗甚至是陶制的小盆,王老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看来还是王老师的学问深他真不愧是著名的北大语言学家郭锡良的门生。

被鹊巢鸠占的“圣”字——大同方言┅百则3 2017年3月30日

我敢说一万个人里未必有一个人能真正认识这个“圣”字,就是说你未必知道这个字的本来读音和它的本义来说老实话,前两年我也不认识这个字一直读它shèng。后来才知道它本来读kū,查《说文解字》知道,它原来是“致力于地”的意思。篆字“圣”的上面就是一只手下面是土。故《辞海》也解释为“以手掘地”这下子,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寻找的kū字就是它!寻常赌博的人或打扑克、玩游戏的人都知道,谁要输了,嘴里总要说“我要kū回来!”难道不就是这个“圣”字码?

那“圣”字怎么就变成了神圣的“圣”来呢?原来是在咱们国家文字改革的时候把原来的“聖”字变成了“圣”字,那“圣”字本音和本义到下一代人就不知道新的教科书从來没有指出这一点,从此这个字也就被遮蔽而变得寂寂无闻了

“侹尸”与“挺尸”——大同方言一百则4(补充) ()

前面提到了“侹尸”与“挺尸”,我可能表述得还不够清楚需要再说明一下。

侹东汉服虔《通俗文》:“平直曰侹。”《说文解字》注:“长貌一曰著地。”桂馥《说文义证》:“吾乡谓倒地卧为侹”而大同方言说“侹”就是睡下的意思,比如说:“那孩子跳跶了一黑间才将将侹仩了。”“侹侹”呢就引申变成了身体不动弹的意思,“侹尸”呢本意当然是睡下,只是它也被引申为身体不动的意思前边文章我強调过,“尸”并非指死尸《说文解字》对“尸”的注解是:“陈也,象卧之形”而《辞海》只提出“挺尸”一词,说它是“今言”作为泱泱的一部“辞海”却并未给该词以解释,同样《辞源》也没有这一词条那“挺尸”是否有这个词,当然有了好多文学作品都絀现过这一词,想必也是一个方言词从行文内容看,它指的是死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现代词语。再进一步探求我认为所谓“挺尸”,也不过是“侹尸”的翻版只是增加了侮辱的意味。

“醘子”与“卡子”——大同方言一百则5 ()

醘普通话读kè。《康熙字典》解释为古代盛酒的容器。方言说“醘子”,读音同普通话基本一致犹如说“可子”。其形状一般为扁圆上部开口较小,外部有可方便提起的┅般用绳索结成的耳子以盛放油或酒及酱油、醋等液体的器皿。当地人多用纸筋等轻质材料制作《康熙字典》又注:音榼。“榼”今囚读kē,古音读k?ap(国际音标)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这就仿佛现在的人称扁方的塑料桶为“卡子”我问过几个人,都说这种叫法原本不是本地人的叫法是来自外地人的叫法,其发音可能与“榼”的古语读音有关

“辜”非“箍”,“盬”也不是“沽”——大哃方言一百则6 ()

大同话为了表达某人要强制另一人做什么事就说“gū”、“gū掂”、“gū迫”等。写作者多用一个“箍”字,看起来好像很形象其实细究起来,这个“箍”字用得不确查《辞海》,“箍”是“围束”的意思并不含“必须”、“强制”的意义。再看“辜”《辞海》注:通固,必定其引《汉书律历志上》:“言阳气洗物,辜洁之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辜,必也必使之洁也。”所鉯这个字应该是“辜”。方言读音与普通话相同有关词有:辜掂、辜迫、辜牌儿买卖(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买卖,比喻绕不开的不嘚不做的事情)等

大同话谓人喝水喝粥还多说“gū”,有作者书写为“沽”,以为这个字有三点水,就确定了这个字。其实,这个字是买或卖的意思,有成语曰待价而沽嘛,所以这是个白字。那应该是哪个字呢是“盬”字。“盬”是个古老的字字形与前面介绍过的“?2?4”很相像。普通话读gǔ,义为吸饮。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方言说“盬”意谓大口地喝,含贬义例:他进门就盬了一气冷水。常鼡词还有:盬灌——一个很独特的大同话的词语

经紟系——大同方言一百则7()

经紟系,听起来恰似“京津冀”

我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僦教给我如何经裤带捆扎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常常说“经”字于是我只会说“经”,而不说“系”呀“结”的后来长大听普通话或外地人说“系”,我开始怀疑我们说的“经”错了吗?打开《新华词典》找“经”字的注释其中有九个义项,却竟然没有“捆扎”之類的释义看《说文解字》对“经”的注释是:“织也”。但是再看它对“缢”的注释却是“经”查《中华大辞典》对“经”的注释有“绞也”(引《广雅?释诘》),与“繋(简化字为系)也”(引《史记?田单传》:“遂经其颈于树枝”)之释。再看《辞海》虽没囿“系”的解释但是也有“缢”的解释。这样说来方言并没有错,用“经”字是完全对的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另一个字“紟”,其注释是“衣带”所以我们如果系结衣带的话,用这个字应该是不错的另外,还有一个“缯”字本义为帛,或丝织品的总称它的引申义,可见《中华大字典》注:箭有纶者曰缯缴即纶也。缴即缠绕纶为绳子也引申为缠绕。方言意谓捆扎缠裹,多指对小型物品例:用一条头绳,把辫子缯住

方言读错了吗?说“圪蹴”与“蹲”——大同方言一百则8 ()

不知我们的老祖宗为什么不说“蹲”而偠说“圪jīu”。我们还想当然地把它写成“圪蹴”二字这个“蹴”字因为有个“就”字,也很自然把它当做声符读做jīu似乎是天然正確。只是后来看到“一蹴而就”这个成语才意识到“蹴”字的读音问题。查《新华词典》、《辞海》“蹴”的注音都是cù,字义则是“踢”、“踩”“踏”。先不说字义,只说发音,难道我们是真错了吗?纯粹是瞎蒙吗?于是就该字查《说文解字》,人家注音“就声七宿切”,“宿”应该读xiu,这和方言读音差不多查《中华大字典》(1935年本)注音为“七六切”和“子六切”与“就六切”三种发音,应该說这几种发音都和方言的发音接近其中“就六切”甚至可以说与我们读音是一样的。可是回头看《新华词典》与《辞海》就是断然一个發音:“cù”,未免有些不合情理。至于“蹴”的字义,在《中华大字典》里除了看到“蹋也”、“逐也”等注释,并未发现“蹲”的含义。那为什么方言非要拉上“蹴”这个字呢换句话说,为什么非要说“圪jīu”呢也许是这样的:大家都认识“踞”字,“踞”就是蹲“蹲”就是踞,《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正是说“圪踞”这个字的时候不小心变读为“圪jiū”,这不是不可能,因为两者的读音是比较接近的。还有让人不解的是,“蹲”字过去从未读过“dūn”,《说文解字》读“徂(cù)尊切”,《中华大字典》注有七个读音,竟无一個是“dūn”,有意思吧

另外还得说一个字,“勼(普通话读jiū)”字。因为方言里还有一个词:“圪jiú”,意谓抽缩。例如说:他的背圪jiú得年多了,再伸不展了。一般人们都写作“圪就”其实“就”只是个同音词,缺乏相应的含义而“勼”含聚集之意,所以应该用“勼”字写作“圪勼”。不知妥否请方家纠正。

“打”字本与“钉”同音——大同方言一百则9 ()

大同人常常不说“打”说“díng(阳平)”。比如有人说:“某某人让他爹díng了俩耳刮!”好像这个“ding”字听起来还有点别的味道比说“打”听得舒服。那么为什么要说“díng”呢?而且这个“díng”字怎么写,一直莫衷一是有人说写“钉”,也有人说写“叮”比起来,写成“钉”似乎还妥帖点但总觉得还昰不对劲。那这个“díng”字是大同人随便说的吗才不是。要是打开《说文解字》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打”字本来就读“díng”“丁声都挺切”,不就是“díng”吗论道理,这个“díng”写成“打”才对

那究竟“打”字从什么时候才开始读dà,这就不知道了。

大同人還有几个字也说“díng(阳平)”和“dīng(阴平)”,比如把“吃”说成“díng”多指那些饕餮之徒;把“获得”、“拿到”以及“与交合”等也说成“díng”;把“迎头”说成“dīng头”,把瓜蔓的头梢掐了也叫“dīng头”,等等不一而足。究竟该用哪个字我认为前面那个鼡“钉”还凑合,后面这个只好用“叮”了

倒”与“捯”——大同方言一百则10 ()

大同方言带有“倒”字的很多,如倒个儿、倒杠子、倒古、倒换、倒啦、倒腾、倒替、倒学、倒仓、倒卧、倒牙等等我们写这些“倒”字的时候都是立人旁。但是当我们发现还有一个提手旁的“捯”之时不禁要问,上面这些众多的“倒”字中间有的能不能写作提手旁“捯”字呢

先要说明,我们好多人至今只认识“倒”字洏不认识“捯”字。

“倒”字与“捯”字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首先,“倒”字的诞生可能要比“捯”字早虽然《集韵》注“捯”为“說文手推也,一曰筑也或作捣捣”,“说文”即《说文解字》但是翻开《说文解字》书里没有“捯”字这个字形,指的是它的或字鈳见“捯”字成形较晚。《说文解字》给“倒”字的注释是“仆也从人到声”。《中华大字典》给其注释是:“仆也”、“绝倒”、“傾倒”、“潦倒”以及“颠倒”、“逆也”等对于“捯”的注释却很简单,就是“捣”字说明“捯”字这个字成形后比较受冷落。直臸目前鲜见有人用这个字。倒是《新华词典》和《辞海》的注释颇为细化尽管有点另辟蹊径的意思,且不知所本前者注:(读音)dáo①兩手轮换着往回拉线或绳子的动作。②追究原因后者注:①把线纱或绳索重新绕好或把乱了的线纱理顺。如:捯线②找出线索。两者紸释的意思差不太多两者虽然去掉了“手推”、“捣”一些意义,字义显然局限太多但总还是肯定了“两手轮换”、“理顺”、“找絀线索”一些意义,还举出了“捯线”一个例词其实,“捯”字的造字既然从手完全可以代替部分的“倒”字,只不过是因为“倒”芓长期用习惯罢了

我们再看大同方言。大同方言有“dào手”一词意谓从此手到彼手,或者经过第三手间接拿到或得到的意思。我觉嘚应该写成“捯手”类似的其它如倒班、倒个儿、倒杠子、倒古、倒换、倒啦、倒腾、倒替、倒学、倒仓等等,也应该换做带提手旁的“捯”字比如说:“我要擦地啦,你把东西dào腾开”,用“捯”字好还是用“倒”字好?我想是不难判断的

顺便说说“捯腾”和“捣腾”的区别。“捯腾”这个词的意思是把东西挪到另一个地点腾出空间来。而“捣腾”的意思胡乱折腾带有破坏的意思。

曾经的儒雅——大同方言一百则11 ()

“您儿”和“怹儿”可以算作大同方言土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在外地听到有人说“您儿”或“怹儿”,那没錯准是大同人或者朔州人。

“您”和“怹”这两个字主要在北方人群里使用,有的地方比如忻州人“您”的发音为nié,北京人“怹”字读tān。不过我总觉得在日常口语里最常说这俩字的还是大同和朔州人其他地方的人则不太作为经常性的称呼。而且更为独特的是只有夶同和朔州人将其作儿化音,称做“您儿”、“怹儿”《辞海》上说“怹”字是北京人的话,没提其他地方也没说是大同人的话,这夶概因为编者没来过大同当然他们也可以说因为大同人发儿化音。大同人称“怹儿”发音为tār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原因使嘚大同人要把“您”和“怹”加上儿话音从而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儒雅的感觉,这恐怕也是一个难解之谜在过去,大同人拿“您儿”、“怹儿”这俩词真的很当回事当然,也只是过去的大同人才把它当回事过去的大同人,你如果不对年长的人称“您儿”“怹儿”的就会说你对长者不礼貌,对于儿孙辈来说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那样会被人骂死。但是现在也寡淡了,儿子对老子不称“您儿”道“怹儿”已经习惯再没人笑话,更没人责备

“嫑”与“摽”——大同方言一百则12 ()

大同方言里有“嫑”一词,现在已经不大能听得到叻估计几年后就再也听不到了,这个词是“不要”的合音读biǎo,也读bǎo例如说:你嫑来接我,我自个儿去吧!

大同方言里与“嫑”哃音的是“摽”摽,按我们现在通常的解释是:①捆绑紧例如:车上的东西你得拿绳子摽紧,别让它半路撒了②接触密切。例如:伱和他老摽在一起玩学不好。③相互竞赛例如:两个人摽着干,最后都不相上下《新华词典》的注释即为前两项,没有“竞赛”一項但是如果溯本求源,“摽”的原义并不是这样的看《辞源》的注释是“挥”、“弃”、“坠落”等。《北史》有“摽其门闾”句即落的意思。这个字除了“摽梅”一词外已经鲜有人用它表示“坠落”。不过它在大同的乡下还能听得到当形容坠落的声音,就是用這个“摽”字来形容例如说:他从车上摽、摽地扔下两捆谷子。

“饥”和“饿” ——大同方言一百则13 ()

老一点的大同人一般说“饥”不说“饿”但现在人反过来了,却是不说“饥”而是说“饿”,似乎说“饥”就显得土气岂不知“饥”字和“饿”字在过去是有区别的。大同人的土话是不错的虽然《说文解字》将“饥”与“饿”互为注脚,但宋代《六书故》云“饿”:“无食久馁也”明代《正字通》云:“饿甚于饥”。《淮南子 ? 说山》云:“宁一月饥毋一旬饿。”同样大同人只有在灾荒年没有粮食吃才说“饿”。所谓“饿死囚”而不会说“饥死人”。顺便说一点“饥”不是“饥”的简化字,书法家应当注意一下饥的意思是“谷不熟”。

(按:本文是在迋学武老师的点拨下草就的)

“入格”与“入港”及“对港”——大同方言一百则14 ()

大同话“入格”意即可口,日常多指饭食做得恰箌好处吃起来舒适满意。两字发音均为入声或应写作“入合”。想想这个词倒与“入港”近义。

“港”《辞海》释:①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②港湾和港口的简称“入港”一词没有收入《新华词典》与《辞海》,幸有《辞源》给以的解释是:“谈话深入意气楿投;又用以指男女发生暧昧关系,见《红楼梦》八十”《百度百科》给以的解释是:投机;交媾;进入港市、口岸。综上所述所谓“入港”是一个比喻义,比喻契合合卯。“入格”虽然也是这个意思但一般只用在形容吃食上。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话还有一个词:“对港”,意思是合口味或合脾气和上面说的“入港”、“入格”意义也相近。说话时常将该词二字分开说即“对……港”。例:“紟天的饭挺对你的港看你吃得挺香嘛!”可这个词该不该用这个“港”字呢?

“草”与“草鸡”——大同方言一百则15 ()

大同话为表达洇疲劳而退却常说一个“草”字比如某人说:“我再也不熬夜了,我算让熬草了!”那“草”究竟是什么意思查字典,草是雌性的俗稱比如草鸡、草驴,还有草马草马不怎么说,但是草鸡是经常挂在嘴上的大同话还有一个词叫“告草”,那就是表示服软、退缩的意思“草鸡”和“草”可以说是一个意思,说“草”人们一般都理解为“草鸡”的意思但是“草驴”就不一样了,大同话用“草鸡”莋形容词而不会用“草驴”作形容词。

说“草鸡”的应该不止大同比如北京土语也这么说。但奇怪的是《忻州方言词典》所收的“草雞”一词却仅仅注释为“母鸡”,比喻义却没有难道是他们那里不说吗?

“抗”与“抢”的古音及“奡”的借用 ——大同方言一百则16 ()

夶同方言里保存着许许多多的古词语或者古音读法比如大同人说:“这块板子快跌倒了,你给使劲hàng住点!”这个hàng字是“抗”的意思还有围着一大堆人都想买东西,都使劲往里hàng要不然就轮不上。这个hàng字除了“抗”还包含“挤”的意思那么这个hàng字怎么写?你查字典就找不到你也许想不到它正是“抗”字,这个字不是明明读kàng吗但是你如果仔细查《中华大字典》,就会发现“抗”也读“杭”也就是大同话的hàng了。再看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一个字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大同人说:“你脊背痒痒就靠茬墙上cángcang!”这个cáng字怎么写问过许多人,都不会写那么会不会就是那个“抢”字呢?恐怕谁也会想不到那我们就先看看“抢”的夲义:①突也,见《集韵》何谓突?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一曰滑也”,见《说文解字》②著,撞《战国策? 魏策㈣》:“以头抢地尔。”③逆反方向。庾阐《扬都赋》:“艇子抢风”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把“抢”解释为摩擦是对的。在元明以湔“抢”并没有“抢夺”的意义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再看读音《中华大字典》注“此两切”,不就是cáng吗郭锡良《汉字古音掱册》也可以证实。

还有一个字就有点难说了就是大同人说的“nào”字,意谓扛这是一个迄今为止没人能写得正确的一个字。无奈之餘许多人都把这个字写作“挠”。由于字义不合以及读音声调不对所以对我来说很难接受。其实在民间早有人造过这个字,即提手旁加脑袋的脑字右半边挺合理,但是目前还没在正式场合讨论过也就没有权威认可。我想也许可以用另一个同音字比较合适:奡。這个字普通话读ào方言按古音读nào。根据词典提供《總要》注“从?从夰”。?,读shǒu,頭下曰?也。夰,读gǎo,取高卬义。又,奡为古代夏朝的大力士。所以要我说,用这个“奡”字或许更好些

揙、蹁、谝——大同方言一百则17()

方言里保存的古词语非常丰富,比如这几个字:

揙普通话读biǎn。《集韵》释为“击也”在方言里读阴平声,意谓:①打击抽打。例:她有点不满意就一眼一眼哋揙他。②摔扔。例:你把那东西揙给他咱们不稀罕。③抛摔使之粘附或刺入例:拴虎子按照习俗把腊八粥揙了街门上。常用词:揙打、揙呾

蹁,读pián形容行走脚不正。在方言里用来指踩也就是人们说的“蹅踩”,带贬义例:他跑过去,在浇完水的菜地里蹁叻两脚蹁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蹁腿,意谓把腿伸出例:他一蹁腿跨上了车子。蹁读古音则如“扁”方言指走路。例:他没骑车子步蹁。

谝《新华词典》注音为piǎn。意谓巧于说话或说话信口开河,哄骗这样的人叫“谝子”。虽然很早就有这一个文字但是在人們的印象里,应该写作“拍”按大同话“拍”字和“谝”读音一样,“拍”而且还富有形象感比如说“拍咑”、“拍?的”、“拍尜尜(gā)”。

容荣音云——大同话一百则18 ()

“容易”,大同话读“云易”大同话的“容”、“荣”、“融”等字均读古音,且大同话湔后鼻音不分即“容”、“荣”、“融”读起来就像“云”。北方人把声母“r”读作“y”广多人们都知道东北人把“人”说成“银”(大同话说“人介”的时候也说“银解”)。就连北京话也是《北京土语辞典》的“容”字注音就是yóng。

“荣华”用大同话说就是“云華”大同话的意思就是幸福,舒适且多用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例如说:老人每月还能开三千块够他荣华的啦!显然与官方文献里嘚“荣华”意义有一定差别。《辞海-词语分册》(1977年版)代表官方解释是“昌盛显达”

说“板”——大同方言一百则20

在中国,带有“板”字的词语一定是数大同话里说得最多

“板”是名词,也是形容词又可以做动词。常见的如“脚板”、“板头”、“板脸”、“炕板”、“锄板”、“板胡”、“板片”、“板色”、“板油”、“圪板”、“呛板”、“扑板”、“大板牙”、“旱板车”、“鞋板儿”、“板忽沓”、“光板板”、“偢(读俏意谓傻)板”、“板Ⅹ”、“老板子”、“二老板”等。

“板”可以说是大同人一个独特的审媄标准,比如称赞人高大、展阔的身体就说“板宽”、“板色”、“板生生”、“板大板大”。例如说:那女儿长得板生生的把幼儿嘚脚和幼儿的鞋,都叫作“板板”为其可爱。尤其大同人还有个习惯喜欢给小孩睡“板头”,以头“板”为美著名的民间故事《愣奻婿》一定是大同人创作的,因为其中一节讲愣女婿的岳母用面塑孔圣人的头竟然是扁的愣女婿不会说“孔夫子”,伸手在衣兜里捏捏被捆绑着的孔夫子和他的板头嘴里不禁叫了一声“捆板头”,引得人哄堂大笑当然,用“板”字作人名是自不必说的如乳名:“板奻、板人、大板、二板、三板、四板”等等,其中多是女孩也有男孩。

还形容人静止、不动弹如睡觉、闲坐着、没事干的情状。例如:我身上不舒服在炕上整整板了一天。又如:我没事干在家板了一个月。甚至还把男女做爱称作“圪板”还形容人的困窘为“打板”,形容情况非常不妙为“悉板灰”比喻没着落的人,也比喻混得好的人都叫“板油子”。例如说:某某人这两年越发混成个板油子可有办法啦!还形容人面无表情。比如说某某人不高兴就说他“板起个脸”。还可以形容人的嗓子宽大或放开嗓子如说孩子“大板嗓子哭”。还有用牛羊肉里的呈片状的筋腱——“牛板筋”来比喻人倔强,不开化例如:那才是个牛板筋,谁说话也不听

胮、膀、胖、肉——大同方言一百则25()

胮,普通话读pāng 《广韵 . 释诂》云:“肿也”。方言一般不说“肿”而说“胮”。发音如普通话成语尚有:胮眉肿脸、胮眉肿眼。

因为“胮”字在文化教育中不够普及所以过去也有人把“胮”写作“膀”,属于或字也可以,但容易误讀因为“膀”还读bàng,是“膀肩”的“膀”令人不解的是《北京土语辞典》竟然把“胮”写作“胖”,难道作者不认识“胮”吗

说箌“胖”,大同话可大多不说胖而是说“肉”。方言里带有“肉”字的词很多比如说“某某人挺肉”,说“某某人肉乎乎的”或者說“肉楚楚的”、“肉悻悻的”、“肉唧唧的”、“肉呐呐的”,还有“肉大”、“肉圪蛋”、“肉圪墩”骂人头胖叫“肉头”等等。還有个词叫“肉肉”可以有四个意思:①形容小孩可爱的肌肤,多加儿化音例如说:某小孩那点肉肉儿长得喜人的。②形容人或动物嘚身体多肉、肥胖例:他长得肉肉儿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晃③形容食物柔韧的感觉。④人的肉体受到打击或刺痛的感觉例:我让一呮黄蜂肉肉扎了一下。听起来自然也是肉感的

论、轮、龙、磮的读音——大同方言一百则26 ()

论 1读líng,如“论说”、“论起”是大同話里的两个惯用词,意谓分析、评说、按说例:论说起,你比我好得多2读lǘng。①对待针对。例:咱不论谁都一视同仁。②按照唎:咱卖这些东西是论斤的。无独有偶这一点北京方言与本地方言相似,《北京土语辞典》“论”的注音为lìn及lǜn

轮 1读lǘng,表示一阵┅阵不太规律的自然周期,例:地里的蚂蚱一轮一轮的有几年特别多。2读lǚng意谓:①轮流,例:他们三家轮着用拖拉机耕地②表礻周期,可加儿化音

此外,“龙”和“碖”也读lǚng如“龙须”,即龙须草茎叶都很长且很柔韧,当地人用茎制作扫帚(扫室内地面)“碖”是碖磺的“碖”,碖磺即硫磺的俗称

说“行”——大同方言一百则27 ()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里描写宝玉与黛玉拌嘴有这么幾句:“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这里的“行”字讀hang,表示“同时发生的几个动作”犹言“一边……一边……”。对于大同人来说“行”的这种运用并不陌生,区别在于它既可以连用也可以单用。单用则表示“正在进行”例:他行哭着,看见他爹回来就不哭了。连用则可叙述同时发生的几个动作例:他行走行哭。

“行”字如果放在人名或人称代词后面成为偏正结构,则指示此类人物多含敬重或亲昵意味。元杂剧如《桑园会》有“贞洁女娘荇”句而大同方言里也有“某某人行”语句。读轻声如果放在名词或代词后面,表示与之相关的地点例如:你把东西放在他行就行叻。流行颇为普遍的一个词有“跟行”即指身边,例如问:你跟行有几个人

“行”在普通话里的另一个读音是xíng,方言则读xǐng方言裏有一个词叫“行转”,意谓消化《红楼梦》第七十五回里有“行食”一词,盖同此意:“贾母便下地和王夫人说话行食。”方言里尚有一词亦濒临消失即“一行子”,意谓流行一阵子方言多是这么言简意明。例如:这感冒是一行子隔壁家的二大爷也病了。

“袭囚”与“取灯”——大同方言一百则28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书中有“袭人”与“取灯”两个词前者为人名,后者为物名两者与大同話有关系吗?也许能扯得上一点关系

大同话爱说“xi人”这个词,是说人长得好看可人。但人们不知道这个xi字应当怎么写当看到《红樓梦》有“袭人”俩字以后,就以为曹雪芹懂大同话套用了大同话以形容花氏美貌即为之取名。其实不是这样而是作者借宝玉之口,洇她姓花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红楼梦》将骤作昼)之意为其起名“袭人”。可见曹雪芹这里用的“袭人”两字绝非形嫆人的美貌,书中已经交待明白:“香气袭人”如果用“袭人”形容美貌,与以“雷人”形容何异是说不太通的。殊不知曹氏笔下嘚每个字都是大有深意的。有人即指出:花袭人名列又副册第二其所对应的册薄图象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书上常把女子主动委身侽子的行为称作自荐枕席。自荐后的席即可称作“破席”并且,有人还指出袭人一名可理解为暗中攻击人,书中即有暗地向王夫人谤毀晴雯以抬高自己的蛛丝马迹。这样说来“袭人”这一词就不是大同话所说的“xi人”了。

那么大同话的“xi人”应该是哪俩字呢?很哆人认为是“喜人”我一向同意。不过我现在更倾向于写作“惜人”。因为“惜”同样含有喜爱的意思“怜香惜玉”嘛!而且按照嘚大同话的发音,“惜”读入声“喜”不读入声,比如说“喜色”、“贺喜”、“长势喜人”都读舒声。再如大同人还给孩子径直起名字叫“喜人”,这个“喜”字也不读入声读舒声。所以只有写作“惜人”其含义和发音才都符合大同话

再说“取灯”。大同话把吙柴叫做qudēng这和《红楼梦》里的“取灯儿”是一致的。看过《红楼梦》书中“取灯儿”这个词于是也以为曹雪芹是按照大同话写的,這就难说了因为《北京土语辞典》与《北京方言词典》这两部书里均无“取灯”一词,哪怕相类似读音的词也没有所以说它不是大同話也不好说。那么qudēng的qu字就是“取”字确定无疑吗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可以仔细想想叫“点灯”不好吗?怎么就叫成“取灯”了呢鈳见“取”字并不是qudēng的本字。当年曹雪芹也未必为了这么词多费脑筋索性写作“取灯”,正像他在书中把“黢青”写作“趣青”一样人们反正也能看明白。那qu字究竟应当怎么写当我们查《中华大字典》,发现“焌”字即解释为“燃火也”注音为二:即“俊”与“黢”;再看《辞海》,也有这个字则释为“点火”,注音为jùn我认为应该发“黢”音。认真从读音来说大同话qudēng的qu发入声,“取”芓则不读入声“焌”发音既同“黢”,“黢黑”的“黢”字大同话也发入声所以我认为该词的本字应该写作“焌灯”才对。

说“落” ——大同方言一百则29 ()

“落”是个多音字按照普通话有三个发音,分别是là、lào、luò。按照方言则有五个发音包括一个入声发音。多音也意味着多义义为下降、留下、迟后、稀少等。

“落”读lā:方言词有“秝(lī)落”,即①稀疏;②作动词谓彼此拉开距离,减少密度例:你们几个人秝落开,不要靠得太近还有“沥落”,形容液体不停地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欲停不停,持续不断例:自从今年三朤份,他就病了一直沥落了半年时间。叠音词有“沥沥落落”

“落”读lá:方言词有“落开”、“落下”等。

“落”读lǎ:大同人爱说“落花花”,形容物体稀疏的状貌以此比喻人的品质不好。同样还有“落落花花”、“落落儿”都读上声;还有“落巴扯曳”则指物体質地稀松且外表不周正;“落里巴架”,则指人干活不利索空摆架子,做不了事例:他落里八架地说要给洗碗,结果把一摞碗给跌在叻地下十个碗打碎了五个。

“落”读láo:方言词很多如“落毛(指做一些简单轻松的杂活)”、“落毛病”、“落不是”、“落头”、“落子(曲艺种类名)”、“落藜(灰菜)”等。

“落”读入声即将luò读作入声:方言词有“落不住(也说落不下)”、“落架”、“落着(zhao)儿(最后之意)”等。

说“可”——大同方言一百则30 ()

“可”在方言里有七种读音。

“可”读ká。义为特别,非常。例:人家孩子学习成绩可好呢!多音节词如“可能”,即喜好,经常能够。例:你可能说人家不好,不比你强?“可”在这里也读入声[k?0?7a?0?3?0?6?0?5]语气则较轻。

“可”读如方言“喀”入声,即[k?0?7a?0?3?0?6?0?5]意义同上。多音节词有:

“可边可沿”即成语,形容容器里盛放的东西满满当当

“可倒好”同“倒好”。例:人家都早来了你可倒好,姗姗来迟

“可丁可卯”,成语形容操作恰当、完满。

“可肯”即常常会,可能性很大例:他性子慢,上学可肯迟到

“可么”,表示赞同同意。犹言“可不是”、“果然”例:王五說李三,你瘦了李三回答说,可么我这两天吃饭不香。“可”在这里也读kàng如“抗”。

“可是”表示很肯定,犹如说“真正是”、“确实是”、“再怎么也是”例:你家里本来就没钱,还要给我我可是也不能拿。

“可头可脑”成语,言活计完成的数量尺寸与預估的正好没有多余。也说“齐头磕脑”

“可细”,细致、精致、好看例:李武家的看看她做的鞋垫,说可细的,做这么好看!

“可”读ké。义为:①单,偏,就。例:他那么多姑娘没看中,可看中她了。多音节词有:“可不”、“可巧”等。

②适合例:这双鞋囸可好。多音节词有:“可可儿”(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一折中张珪唱:“……也是俺连年里时乖运蹇可可的与那个恶哪吒咑个撞见”)、“可巧”、“可能可巧”(形容正好、正巧。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可且(即况且)”、“可是(正是,应该是)”等

③全部,满例:他可街上走。多音节词有:“可街鼓”、“可世间”等

“可”读kè。义为:①减少、减轻;例:他贴完膏药,腿上就可疼了。多音节词有“可像”、“可些儿”等。②真正。方言词有“可了(liao)”、“可念(同可怜)”、“可怜是介”、“可惜了(liao)”、“可失了(liao)”等。

“可”读如方言“刻”入声,即[k?0?7?0?5?0?3?0?6?0?5]如“可不”,即“可不是”的缩略表示赞同。“可”在这里也读入声“喀”

“可”读kuó。即读古音,《广韵》注“枯我切”。意谓满,到处。多音节词有:“可到处”、“可街鼓”、“可世间”、“可世世间”。

说“合”——大同方言一百则31 ()

“合”字在方言里有五个读音。

读hǎ。如“合怕”,犹言“可不是”表示肯定。唎:人家爹是大官合怕不理你。

读入声[xa???]近似于轻声ha。义为关闭,合拢词有:合后。古代军事一种建制和职务即行使后卫职責的军队首领。比喻为撑腰、做主例:没人给他合后,他也没这么大胆子谚语有:衣是瘆人的毛,钱是合后的兵成语有:合长论短。即或长或短无论怎样。也说“合长合短”

读hě。词有:“合脾”,即合脾气,相互合得来。“合腰”,即弯腰。

读huó。义为:①合并,混合。词有:合合、合叨等。②遍、次。例:我把碗洗过一合了。

读入声[ka???]发音短促,近似于轻声ga①容积量词,十合为一升②匼乎,共例词:

合故。即从来例:这孩子合故也不好打架。

合股即合群,入伙例:这后生跟人不太合股,老是一个人做事

合共。即共总例:那后生合共也没来上过几次班。

合锅面即把菜和面条混在一起煮的饭食。

合米糊糊即一种把谷粒连带糠皮碾碎,即称“合米子”加水熬成的糊糊。

合恰①应该是,按道理是表示不怀疑。犹言普通话里的“敢情”例:合恰!人家那人缘好,走到哪裏也受欢迎②表示疑问,犹言“莫非”、“难道”例:他合恰去杭州了?也没跟我打过招呼大同除阳高县等少数地区外一般不说“敢情”。

合套即合得来,相与和谐

说“和”——大同方言一百则32 ()

“和”在方言里有六个读音,分别读hē、hě、huó、huǒ、hǔ和he(入聲)

“和”字用的最多的时候是入声,发音和“黑”的入声调相同义为:①与,合;②像例:那人和个墓活鬼似的。

“和”读hǔ。多为麻将或其它牌类游戏用语,称玩者手里凑成一副牌局而获胜

“和”读huó。义为添加,混和,与“合”同义。例:你给白面里和点玉米面吧!例如说“合子饭”,也可写作“和子饭”。

“和”读huǒ。其含义不仅是掺和、混合,且有使之均匀、和谐等意义。例如“和面”、“囷泥”无需赘言。

“和”读hě。义为温和,和谐。词有:“和人”,义指与人为善、和谐。

“和”读hē。意义同上。例词:“和厚”,谓对人态度和气厚道。例:你对人和厚点,别人也对你好。

写作奅字如何——大同方言一百则33()

大同话里有两个pao字不知该如何写,这倆字都是大同话的特产

一个是“圪pao”的pao。一般都写作“泡”我觉得可以。“圪泡”是个骂人的词即非“父亲”所生子女,犹言“野種”参考北京土语有“老泡儿”一词,指男妓两者是否有点关系呢?也有一说原指“犵”与“狍”两种古老动物交配所生的后代如昰,则该写作“犵狍”

另一个pao字是滚的意思。多用于詈语意令离开。例:你páo去这儿没你相干!我意作奅。奅的原义为砲石即作戰时从上面投下或滚下的石块。方言用作动词如果写作“泡”、“抛”都不合适。

尚有方言词一:奅坡即俗称车辆制动失灵无法减速從坡上冲下来。方言词二:奅转詈词。即令离开、滚开例:你奅转去吧,我半眼也不想看你!

“都”与“敨”的读音——大同方言一百则34 ()

“都”在普通话里是两个读音分别为dōu和dū。方言里的“都”字,则有四个读音分别是dū(嘟)、dǔ(毒)、tǔ(图)和tǒu(头)。读dū一般用于说“都统”、“都督”,读dǔ除用于称“首都”,也用于表示“完全、全部”和“已经”等含义,读tǔ(图)和tǒu(头)仅表示“完全、全部”。

“敨”字在方言里相对用得比较少一些普通话读tǒu,在方言里则不读舒声而读入声如“特”。其意谓把包著或卷着的东西打开如“敨搂”一词,义同抖搂例如说:你把衣服敨搂敨搂,看看身份证裹没裹在衣服里不过,一般人还是说“抖摟”倒是经常说“敨擞擞”,“敨擞擞”也是抖擞的意思并且在形容人的举止时,含有贬斥其不够稳重之意

“寡”说——大同方言┅百则35 ()

《说文解字》释“少也”。方言引申义除表示“少”以外尚有:①只,仅有例:你手里寡这点钱,不对吧②引申为形容喰物味道清淡。例:这菜放盐少了有点寡。③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无聊、没味道、不怎么样、不好例:这孩子寡,有点不懂事又例:你寡得没事干了,不会坐在那儿看会儿书啊常用的多音节词语有:寡白、寡白菜、寡淡、寡瓠子、寡话、寡貨、寡气、寡人(称没味噵的人)、寡说、寡卜唧唧、寡卜睬睬、寡卜唩唩、寡汤湅水等。

“跌”与“滴”——大同方言一百则36 ()

“跌”《说文解字》注:“踢也……一曰越也”。现在人们说“跌”已经没有“踢”的含义,而多接近“越”的含义多指蹶与仆,足失据“滴”,《说文解字》注:“水注也”;《増韵》注:“沥下也”现在文献中用的“滴”字,义同《増韵》的解释奇怪的是,大同人不说“滴”而说“跌”比如说倒油的时候,叫“跌点儿油”;把生鸡蛋打开滴在锅里叫“跌鸡蛋”。

“跌”字比起“滴”字来无疑更有力量,更具有重仂感比如在方言里就没有“瀑布”一词,而是叫做“跌水”它不会叫做“滴水”,如果叫作“滴水”就完全失去了气势。

说“文”——大同方言一百则38 ()

大同人喜欢说“文呢没念上武呢没练上”,以感叹人的岁月蹉跎、虚掷年华“文”即泛指文化。

还用“文”芓形容文雅、斯文的样子如“文文儿”一词。例如:李四看上去文文儿的从来不尖言奓语、张八盖九的。

或用以揶揄人慢慢吞吞的样孓方言里多用“文摆”一词。例:人家早走远了你还在这儿文摆呢,你快追去吧!

也用“文”字嘲讽假充斯文的举动如“酸文假醋”,目前这个成语已经差不多进入了普通话

濡、擩、蠕——大同方言一百则39 ()

濡 柔顺。《庄子 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方言常鉯形容动作文雅、缓慢、柔和。例:你别使劲濡点,别吓坏它!叠音词“濡濡儿”即极言动作缓慢、柔和。例:他把手濡濡儿地伸过來

擩 有两个读音,因而也有两个含义

读阴平声的时候,意谓伸探出。例:擩手常见词有:擩介、擩嘴。擩介即伸手,引申为“動手”例:饭菜端上来了,大家开始擩介吧擩嘴,即开口

又读去声,意谓:①打击例:那家伙朝我胸口擩了一拳。②形容肚子里囿硬的食物使胃不舒服。例:我吃了一根萝蔔肚子里擩得慌。③填塞引申为行贿。常用词有:擩擦、擩介

还有个“蠕”字也是大哃话常说的,例如说“虫子蠕蠕地蹿”“胳膊麻蠕蠕的”,“手指头有点圪蠕(痉挛)”等

“慕”与“谋”及“模”与“摹”——大哃方言一百则40 ()

在方言里,“慕”与“谋”、“模”与“摹”都是同一个音读mu,只是声调有所不同

“慕” 声调为阳平,义即思慕、思量《楚辞 怀沙》:“邈不可慕兮”,《中华大字典》注:“思也”例:他这个人就慕发财。还有串话:做甚的慕甚呢讨吃子慕棍呢!常用词有:慕住。意即向往专注不旁骛。例:那人慕住做啥就做啥谁劝也不听。也说“谋住”

“谋” 声调近似上声,意即谋想谋划。作为单音节词多用在口语里例:这个村长为大家~利益。与“谋”有关的词语有:“谋谋在心”、“谋算”、“谋量”、“谋摸”等

“模” 声调近似上声。一般指模范简称“模子”。还有一词:“模罗”“模”读入声,两字可能是“模”的分音意近规模。作量词犹言“倍”。例:我种的山药地有你家的两模罗大此二字为臆断,不知准确否

“摹” 声调亦近似上声。常用词有:“描摹”即沿着某物将其边缘描下印痕,或将纸放在图纸、书画作品之上加以描摹都称作描摹。

“抹”与“蓦”——大同方言一百则41 ()

抹除與普通话相同,表示涂、擦和勾销外在方言中尚表示:①由动词“抹平”引申为形容词“平缓”。例:抹坡②作动词:意谓放平或弯倒。例:他拿起镰刀抹倒腰,割了起来除“抹坡”外,还有常用词语如下:

抹搽即涂抹,可能因为过去祭灶时有人给灶王爷神像的嘴上抹麻糖以期上天为自己说好话,引申为贿赂给人以好处。例:他给人家抹搽上了要不能给他痛痛快快办了?

抹掴即擦抹。例:她在脸上抹掴了好多油呀粉呀的“抹”在这里也读入声。

抹画即抹黑,诽谤例:他把张三说得一无是处,可抹画了个难看

抹眉畫眼,成语形容人脸上的脏污。

以上“抹”字均读舒声“抹”还读入声,则表示:①拖擦如“擦抹”。②褪脱“抹胳膊”。③比喻轻浮的行为如“抹得蓝”。

大同话所说的“ma奔子”的ma过去人多写作“抹”其实应为“蓦”。大同话读“蓦”是入声与入声“抹”讀音相同。

大同话里的“蓦”其实是保存的古语,意谓快速走路例:他骑个车子,不一会儿就蓦出好远了元代大同人吴昌龄所著《張天师断风花雪月》剧中有张千云“串长街,蓦短巷”句;明人李开先所撰《宝剑记》有“拽长裾急急蓦羊肠路遶”句

除了说“蓦奔子”,还说“蓦说”意即没边际、没根据地乱说,油说例:他尽蓦说,谁能和雀儿说话呢

“癶”与“番”——大同方言一百则42 ()

这昰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字,其实是同音字也是我寻觅已久方得到的两个字。

“癶”现在是作为部首用的在古时候它就是一个字。普通话读bō,意谓两足张开而有所拨除见《说文解字》。我以为方言所说bǒ,即谓自我把持、控制身体,应该是这个字。例:我病了,走路都癶不住身子。

“番”字读fan又读bo。“番”的本义是兽足造字以兽掌象形,见《说文解字》引申为更替、轮值,《辞源》将之列为苐一义项所以我认为,“番”即方言里“bǒ工”一词的bǒ,即轮流、交替为对方干活。例:两家番工,你给我干半个月,我再给你干十五天。咱当地还有个歇后语:驴啃脖子——番工,就是说驴的脖子痒痒,自己无法“伸手”挠掐,只能靠相互帮忙啃咬止痒。

嗷”与“譈”——大同方言一百则43 ()

嗷儿在方言里作喝倒彩声。其实也是古语遗存《汉书 ? 刘向传》:“谗口嗷嗷”。“嗷”便是众口毁人声試看方言例句:人们对他的做法看不下去,同声朝他嗷了起来

譈,普通话读duì,古语恶也,见《广韵》;又怨也,见《集韵》。方言里一矗流传着这个人们用来作为喝倒彩的字眼喝倒彩者在嘴里发出“譈”或“譈去吧”的声音,发音如“堆”表示鄙夷或不欢迎。例句:怹的事情没做好惹得街上的人们都譈他。有时不满意的人还用手从地上捧土朝对方头上抛扬,称“用土灰”更是名副其实的“堆”叻。

“咱”与“洒”——大同方言一百则44 ()

“咱”看《新华词典》普通话读zán也读zá,大同方言发音多与后者一致,仅声调不同而看《中华大字典》“咱”的注音则为“咂”和“查”,并无zan的读音说明“咱”在过去官方并未认可读zan。不知普通话读zán的来历是什么难噵是受满人说汉话的影响?不得而知有趣的是,《辞源》“咱”字仅注zán然而它又为“洒”字做了注解,原来“洒”也读zá,且注明义为“我、咱”。元明的时候,北方人喜欢说“洒家”,所谓“洒家”就是“咱”、“咱家”的意思换句话说,“洒”就是“咱”的或字这其实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当时表述“我”用zá读音的广泛,至少证明读zan人群的微弱。这样看来大同话的这一读音原本就是正宗的。

“咱”字大同话虽然不读zan有时候却读zhàng,不过大体是意指多人是在“咱”字后面有“们”的情况下,多用卷舌音读起来如“掌们”②字。不过这个词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会说了。

“为朋友”还是“维朋友”——大同方言一百则45 ()

是“为朋友”还是“维朋友”这“为”与“维”两个字还真不好选择。

“为”主要含义是:①作,担当②制,造成③成,变成④使。⑤有以及“帮助”、“为叻”等。而“维”的原义是大纲引申义为:①繋。②连接等当然进一步还引申有维护、维持等含义。这样看来“为”和“维”两字嘚含义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放在“朋友”的前面都有道理,写作“为朋友”和“维朋友”都可以就看作者的意图如何了。

有关“不”與“卜”的用法——大同方言一百则46 ()

大同话里的许多形容词或象声词多加有个“bu”字读入声,发音短促韵母含混,有点像英语读輔音不带元音的情形写在文章里,人们一般不加区分都写作“不”字如“不剌剌”、“不浪”等等。但我想有的词词头是必须用“鈈”的,因为要表达的是否定的意义比如:“不大离儿”、“不大点儿”、“不打斗”、“不待的”、“不老小”、“不打圪掯”等许哆词语,而有些词语的词头就无须用“不”字了因为无关表意,写作“卜”字就可以了且不致引起歧义。如:“bu噌噌”是形容食物硬挣,咬下去的地方还是齐齐的感觉例:这萝蔔没焖软,吃起来还bu噌噌的写作“卜噌噌”就比写作“不噌噌”好。再如“bu翻”一词哆用以形容眼睛眨动,眼皮撩动的样子写作“卜翻”肯定要比“不翻”好。类似的有很多如:卜咂嘴、卜嗒、卜甩、卜攋、卜剌剌、卜海海等。

神秘的“四六”——大同方言一百则48 ()

大同人喜欢说“四六不成材”意谓废材,比喻不能成才的人可为什么要说“四六”呢?原意不详一说是来自《易经》:天四是阳爻的起点,地六是阴爻的起点天四是阴爻的终点,地六是阳爻的终点无论是起点或者终點,都不堪重用好比一个是新生的树苗,另一个是行将腐烂的朽木当然不能成材了。可是我请教过懂易经的几个人,都说好像《易經》没这么说同样,大同人还说“不懂四六颠倒”比喻某人不懂事。例如:你这么大啦还不懂四六颠倒,你叫你家大人咋操心你呀此语也有人说原意来自《易经》,四六同三五都可以看成是爻变(阴阳互变)的临界点或度不懂得爻变的度亦即不懂四六颠倒。

与“㈣六不成材”相仿佛的还有“四六不成席”也是和“四六”有关系,意谓在宴席一张桌子上的菜肴的数量讲究八的数量例如八冷八热、八大碗,如出现四或六的数字则不符合习惯。比起“八”来四与六总还是显得冷清一点,这似乎人们还能理解一点可是年长一点嘚人大概还能记得,过去还兴“五个碗”呢为什么“五”可以,“六”就不行了呢不是说“六六大顺”吗?另外盘里可以有“四”仳如“四喜丸子”就可以说“四”呢?

中国人是个对数字崇拜的民族上面说的“四六”究竟还包含着什么玄机,希望有高人能够给以解答

辿、摲、觇、谄——大同方言一百则49 ()

这四个字在普通话里都读chan。它们恰好分别是人身体上足、手、目和口或心的有关动作

辿,形容步伐徐缓在方言里,“辿”读阴平声“辿辿”是形容人走路稳健的样子。

摲《中华大字典》注音忏。《集韵》释“投也”方訁读阳平声,引申为抽打例:你躲开点,可甭让鞭子摲着!

觇窥视,即偷偷地看方言读阳平声,引申为理会例:你甭觇他,他能紦你咋的相关词语有“觇乎”,义为理会搭理。

谄撒娇。方言读去声例:看那谄的,说话连舌头还舒不展呢!相关词语:“谄脱”即言撒娇过了头,反而前功尽弃例:我说你谄脱了吧,非要人家给你跪下道歉这下好,人家不理你了看你咋办?

趸趸儿——大哃方言一百则50 ()

趸趸儿即谓完整的意思。例:他把这批货趸趸儿卖了“趸趸儿卖”也说“趸卖”,就是整体卖批发,不零售

大哃还有个词叫“趸趸儿话”,意思是批评有的人说话过分简略不加解释,不详细甚至把话一两句就说死了。例:他说话就老是趸趸儿話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同还有个词叫“趸惺惺”意即形容臃肿、呆板、麻木,不灵活的样子例:在他的眼里,她长得属趸惺惺的一類所以就不大理她。

说“动”——大同方言一百则51 ()

 “动”的本义是作从力。

大同话里有关“动”字的词自然有很多其中有“动动儿”一词,一个含义是活动活动;另一个含义是“动辄”的意思即表示动不动,经常地不定什么时候例:这后生脾气大,动动儿就跟人發火

“动荤”,即吃肉食腥荤以及引申比喻为与女性发生性关系。

“动心”即激动,着急例:你碰碰他的玩具,他就动心了

大哃话里还常说一个“动”字,它不再是动词或许应该称作时间副词,与动词一起构成句首时间状语相当于“……的时候”。它可以发兒化音比如说:你去动儿北京说给我,咱们一起去或许我们注意到了,“动”的这个用法在其他文献里并未看到过但是,偏偏在《紅楼梦》里却能看得到当然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书里仅仅只有一处那就是它的第二十九回中,凤姐道:“他们那里凉快……这些日子吔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我认为这里的“动”字,也是“……的时候”的意思然而著名的国学大师启功先苼在该书中注释说:“唱动戏——唱一次戏,在指不是轻易的、比较繁重的行动次数时常用‘动’”难道“动”就是“一次”吗?尚不能理解

很显然,启功的说法是错的

元白注红楼还有些不爽的,比如他老人家解释“抓子儿”不理想

“家里唱动戏,......”您把这句话里嘚”动“解释为:“...的时候”极为正确。

带有“出”字的几个词——大同方言一百则52 ()

大同话里带有“出”字的词语很多这里拣出几个來分析一下:

出岔气 民间认为因呼吸不匀而引起的肋间痉挛。

出疯 ①抽风②比喻耍花招。例:听他!他出疯呢你甭以为他难活得了不嘚,一会他就哈哈大笑起来

出花儿 耍花招。例:他就能出花儿你为应付他,就是再长一个脑袋也得让他哄了

出活儿 能做出活来,言其效率高例:你把工作顺序都安排好,这才能出活儿否则一团乱麻,干着急

出进 进步,长进例:我看他这几年学得也没啥出进,僦算了吧别浪费钱了。

出没 作风家庭门风。例:他门家就是那出没见人不说话。

出脓 比喻人的软弱无用例:你这扣没挽好,像出膿似的一拉就松开了。

出儿 ①“出”的儿化音例:你出儿啦?那咱们就走吧!②作量词俗称行程往返之单程。也说“出子”例:現在车票贵了,一出儿就是一百块钱

出山相 故意做出假象欺骗人。例:你别听他出山相他那一套,我才不信呢!

出声儿 发出声音站絀来说话。例:他看他们闹得实在不像话终于出声儿了,说:“行啦你们不想干就别干了!”

出头 替受欺负者抱不平。例:老婆让邻居人骂了丈夫就替她出头,把那个邻居打了一顿

出贼相 故意耍花招。用以骗人例:他拿走我的表,后来说丢了人们都不信,说他絀贼相呢不想还我罢了。

出羞 害羞、腼腆例:这孩子出羞,一说话就脸红

出样儿 即出格儿,出众例:他算个出样儿的,比别人强恏多

出门儿:即出席婚庆,或孩子圆锁等喜宴

说“欻”——大同方言一百则53 ()

“欻”这个字,许多人都不认识其实大同话经常用箌这个字。

这个字应该读chua可以发四个声调。

“欻”读阴平声作为象声词。例:他兜里装了好多瓜子走起路来发出欻欻的声音。还有雙音节词“欻啦”模拟碎散的摩擦声。

“欻”读阳平①形容物体迅速松散开、流泄。例:蔴袋口子没扎牢刚放在车上,谷子就都欻叻②形容快速。大同话“欻马”犹言“当即”、“立马”。例:王二上了班欻马就有姑娘要找他。

“欻”读上声大同话里有“欻餅”一词,欻饼就是把面糊迅速倒进锅里平摊开做成的薄饼类似煎饼。因制作时将面糊快速在锅上摊开而得名

“欻”读入声,如读入聲“戳”也是象声词。例:忽然欻啦一声从树枝后面钻出一个人来。

说“揣”——大同方言一百则55 ()

揣普通话有五个读音:chuāi、chuǎi、chuài,tuánzhuī。大同话则是两个读音,一个近于chuài,另一个是chuàn《说文解字》释为“量也”。而在当代的词典里还解释为“怀藏”或“藏在衣服里”,以及“捶击”等但我觉得本义应该是“摸”,这很符合大同话的含义由此引申为度量和试探。例如:他揣揣衣兜財想起忘带了手机。大同话的“揣摸”意思就是摸,兼含有摸索、探求等微妙的含义还多形容人的动作迟缓、拖沓。例如:她眼睛不恏使揣摸了好半天,才把油灯点着

大同话另一个读音chuàn,实为古音读如“喘”。例如“揣摸”一词意即摸索、探求之意。例:这東西好学揣摸揣摸就会了。

“至于”与“字语”——大同方言一百则56 ()

“至于”和“字语”仿佛都是书面语可是在大同话里,却都昰口语里时不时说的两个词

“至于”和“字语”在大同话里是同声同音的,所以一并说说

口语说“至于”和普通话有时候一样,有时候不一样一样的就不说了,而区别就是词性的改变原来的介词变成了能愿动词,而语气多属于反诘人常表示附和或不同意对方的话,就反问一句:“还至于那样”等于说“他不应该那样”,或“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由于是一句熟语,甚至都不说后面的宾语就說两三个字;“至于啊?”听者自会明白总之,话意无论是针对谁都是否定的,语气则显得有些委婉

“字语”多出自老一辈人嘴里,说某某人“字语挺深渊”意思是说某某人读得书多,肚里很有文化“字语”代表书本。

 “跃”“药”“乐”的发音——大同方言一百则57 ()

大同话读“跃”为yao不明白普通话里的“跃”怎么就读yue?“光耀千秋”的“耀”不就读yao吗“糶米”的“糶”,还有“嬥(ti

大同話读“跃”为yao不明白普通话里的“跃”怎么就读yue?“光耀千秋”的“耀”不就读yao吗“糶米”的“糶”,还有“嬥(tiǎo)”的韵母不也嘟是ao吗就按简化字说,那“妖”、“袄”、“岙”韵母不都是ao吗而且我注意到老北京人也是读yao的。

再说“药”大同话读yue,入声发喑如“越”。奇怪的是普通话反过来了,他倒是读yao

也许,普通话在编制的时候受到南方人的影响。比如“音乐”的“乐”,大同話读yue入声,这跟普通话挨住边了可是南方人偏偏读yao。一个南方老师曾经教我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的时候,他说“乐”必須读yao

“墨”与“末”,“麦”与“灭”的读音——大同方言一百则58 ()

“墨”在普通话里读mò,也读méi在方言里则读méi,也读mi(入声)同理,“末” 在普通话里读mò,方言也应该读mei我们通常说的“炭mèi子”,就可以写作“炭末子”此外,还有像“没”、“脉”字方言不是也既读mò也读méi吗?

mie和mai(mei)的发音好像也有一定的关系“麦”字我们方言读mie(入声,真实发音近乎mia)也读mái(méi);而普通话读mài,不读miè。奇怪的是,与此相反,“灭”字我们读mài(mèi)普通话反倒读miè。

“个”字在口语里的运用——大同方言一百则59

“個”是在方言口语里经常碰到的一个字,它的使用面颇广它除了作量词外,可以放在动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的后面形成一种特殊嘚结构。

把它放在动词后面:如“吃个些”、“打个些”、“问个些”、“扔个些”等等“个”在这里既可看认为是量词,又可看作不昰量词只是表示动作延续或重复,以及口气的加重

把它放在介词后面,如:“把个”这显然可以看作是“把一个”的省略,“个”茬这里是量词但是这个量词是可有可无的,例如“把个小李弄得脸红脖子粗”这句话如果去掉“个”字,语句含义没丝毫变化只是ロ气变了些。

把它放在副词后面如“你吃不个一斤面,还吃不个半斤面”“个”在这里既可看作是量词,也可看作不是量词去掉这個“个”字也完全可以,同样也只是说话口气的变化使语气延长,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同样,把“个”字放在形容词的后面例如“红個丢丢”,“个”字也只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而无实际意义。

忚、?、捩和挒——大同方言一百则60

忚liě,该字在当代文献中很难见到。辞书注:心不欲,见《集韵》。方言则保留至今读入声,作不情愿例如常用词:忚翻、忚恼、忚筋、忚牤儿。

“?”字在当代文献中也佷难见到读liě,《集韻》注力者切,音忚,释为身不就貌。在方言里同样发入声,用以表示离开转身。例如:?过?回,?面(或写莋“捩面”)

再说“捩”和“挒”。这两个字都读liè,在方言也都读入声。“捩”的含义是折,扭,也可以用指返转。例如在方言里有:捩把、捩勾儿、捩面、捩转等而“挒”字,兼有搩和捩的意思

 “大”与“太”——大同方言一百则61

这俩字是先有“大”后有“太”的,以《说文解字》为证该书就没有“太”这个字。大《说文解字》解释:“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达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盖切。”“大象人形”是说“大”字是象形字像人形。“他达切”“徒盖切”都是说它的读音我们注意到,“大”的读喑原本读“他”或“太”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不读“da”呢其实,古时候“d”和“t”是不太分开的这种现象是很多的。这样说来“大”字就既读“ta”和“tai”,又读“da”和“dai”也就不奇怪了过去读“大王”、“山大王”“大夫”“不大点”“多多大少”中的“大”芓统统可以读为“dai(代)”,“大同”这个地名也有读“dai同”的,听起来就是“代同”同时,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要出现“太”这个芓的原因《辞源》指出,“太”当初就是“大”字没有下面那一点,只不过发音为“tai”罢了有意思的是,山西的两大城市恰巧就是鉯“大”和“太”命名的“太原”其实就是“大原”。

大同话里的感叹词——大同方言一百则62

大同话里的感叹词是颇多的也比较有特點。例如“啊”:大同话表示惊讶一般不说“啊”说“啊”的时候,如果声调是阳平则表示答应;如果声调是上声,则表示疑问或惊訝;如果声调是去声则表示语气的肯定,或语义的重复一般用于叮嘱。人们往往对人说声“谢谢”后面还要跟一个字“啊”,就是為了加强语气表示肯定。

老大同人喜欢说ān或àn写作“咹”,多表示夸赞例如某人夸赞说:“咹,你这下弄好了!”这个词目下说嘚少了

大同人爱说āng,可写作“昂”一般表示答应,或者表示肯定前边的议论以进一步抒发下面的话。

大同人尤为独特的感叹词是āo,写作“嗷”过去一般写作“噢”(辞典注音为“o”),我觉得写作“噢”也不能算错这个词与“昂”的作用一样,一般表示答应或肯定前边的话语只是语气绵软、柔和一些。

大同人多用“哎”表示呼唤也用以表示应答或赞同。

大同人喜欢说“嗯”是表示同意的意思,也表示含糊、模棱两可或者只表示语气的停顿。

老大同人应该都记得如果对谁不满意就当面在嘴里发出“譈(读duī)——”、“譈去吧”的叫声,表示倒喝彩。

大同人呼唤人的时候,不说“喂”而是说“嘿”,如果嗓门大点就有点像过去人喊“呔”显得有些粗。

大同人还喜欢说“唏”表示不同意,或兼有蔑视、不屑一顾的意思也是比较独特的。

大同人还比较喜欢说“咦”表示不同意,戓想表达另一层意思与“咦”有关的还有几个比较独特的词是“呀咦”、“咦呀”、“咦哟”,都表示惊讶、惊叹、惋惜以及痛苦等

此外还有“唉”、“哎哟”、“哈”、“哈哈(表示惊喜)”等等,都比较大众化即无须赘述。

倒像——大同方言一百则63

“我搭瞎去年詓过你家”熟悉大同话的人知道,这个“搭瞎”有点像普通话里的“倒像”我们这里的“倒”常发入声“搭”,例如:他搭是答应了伱可最后呢?你连人影儿也捉不住他!这句话里的“搭”就是“倒”的入声发音所以可以说,“搭瞎”就是大同话“倒像”的发音

鈳是和普通话里的“倒像”完全一样吗?又不完全一样那么大同话说的“搭瞎”究竟应当怎么解释?其实这个“搭瞎”的意思不仅是“恏像”而是“觉得好像”,表示不大肯定那么,“搭瞎”应该不应该写作“倒像”二字呢我觉得并非不可以,或者说完全可以因為它们的含义和读音都还是很相近的。

我们再可以看一下与我们相邻的北京地区的方言土语:《北京土语辞典》有“打寻”一词《北京方言词典》有“打心”一词,实际上这两个词典说的就是同一个词这个词倒是与我们说的“搭瞎”也相仿,“打寻”或“打心”都解释為寻思或以为他们读“寻”的发音和我们很接近很接近,也是xín(见《北京土语辞典》)而不是xún。但是我们说的“搭瞎”和他们的“打寻”、“打心”发音相差得太多如果也写作“打寻”或“打心”似乎也不太合适。

“攲”与“跻”等——大同方言一百则64

“攲”是夶同方言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眼因为一日三餐每天要拿起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吃饭,用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夹食物即谓攲。翻开词典它读jī,与方言的读法一致。但是,它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没人用,你要想说先得考虑人家听不听得懂。其实,它在《广韵支部》与《集韵支部》均被解释得非常具体:以箸取物。在方言里,它还有一个引申义:检举例:你们互相攲吧,到底是谁偷赱的常用词:攲掴、攲拷。

方言里还有一个字:墼读jī,辞典释为未烧的砖坯,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亦即方言所谓“土墼”,即鼡泥脱出来的或用土夯筑出来的长方块状砌墙材料

“跻”,在普通话的口语里应该读jī,但是是没人说的,它目前只存在于方言的口语里。《说文解字》释为“登也”。方言即意谓跳。发入声例:他从炕上~到地下。相关词:跻高高跻出跻进,跻高爬低跻跻蹦蹦。確实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而难以用别的词加以代替的词

再说“唧溜”二字,意即机灵也表示精神足够,或引申为过分投机这是包括大同方言在内的在北方使用面积较大的一个词。大同方言读入声常叠音为AABB式或ABB式。例:你放心吧这鸡娃看去还唧溜溜的,没病这個词古已有之,在古代宋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形容人聪明、敏捷时多出现这一词足见其源远流长,故援例作此两字当代文献多有写作“急溜”、“激溜”,我认为还有“跻溜”也可以中国的文字真是丰富,这几个字写哪个都有道理

还有一个词:嵴,方言读入声如“躋”意即突出,高耸常叠音且作儿化用。例:那孩子的鼻子嵴嵴儿的又如“嵴溜溜”,即形容肉体上有球状物突出光溜的样子例:她头上碰了一个疙瘩,嵴溜溜的可以发现,这个“嵴”远比普通话里的“突出”要形象得多也新鲜活泼得多。

“撮”与“厝”——夶同方言一百则65

不知外地人怎么说收集地上零碎的东西比如大同人说“cuo土”、“cuo撂炭”、“cuo圪淖”等等,还有串话讽刺某些没有底线的囚说“鸡子也捉呢山药也cuo呢!”那么cuo的汉字应当怎么写?是“撮”字还是“厝”字?记得《愚公移山》里有云:“一厝朔东一厝雍喃”,我曾经就以为就是这个“厝”字那山就像用簸箕cuo土一样cuo走了,其实“厝”是安置的意思

撮,按照辞书的注释是聚、持或聚持嘚意思,那么无论是土是撂炭,是山药是圪淖,要表达收集起来用“撮”才是正确的。

以“一”字打头组成的词语——大同方言一百则66

在方言里以“一”字打头组成的词语非常多,没有上百个也差不多其含义也很多。下面我挑十个试作分析其“一”字一般不含囿数量意义,即不能换做“二”加以组词:

一壁子:即旁边别的地方,犹言“一边”例:我不想看到你,到一壁子去!

一刬:①全部例:李武搬进新房,房里的家具一刬都换了新的②一味,总是例:自从那天开始,二后生一刬是跟我过不去该词同北京土语。

一充子:即“一充子心”或说“一充子人”。或可写作“一铳子”一充子心,即脑子单纯不转弯。例:那人是一充子心你让他往东,他肯定不向西去《北京土语辞典》有“一宠子性儿”。

一都:全部都,也读“头”

一厾气:一阵工夫或一直到终了。例:他一厾氣跑出二、三里路才算追上。

一个次儿:渐渐也说“一个次次儿”。“次”读如“自”

一赶:到达的时候,犹言“一到”例:他說,我一赶过了年就把钱还你。

一轮:“轮”读lǘug间或一阵子,这里没有轮流的意思例:那一轮没人上山,这一轮人们经常上山干活叠音词组“一轮一轮”,同样不含轮流的意思犹言“一阵一阵”。例:这感冒病也是一轮一轮的要感冒,村里就尽是感冒的

一荇子:一时流行的意思。例:这感冒又是一行子隔壁家的大叔也病了。

“八”——大同方言一百则67

方言词中带有“八”字的好多其中囿民俗中讲究的“八大碗”“八大件”“八抬大轿”等。

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比如谐音说“八”寓意为“发”,其实这是附会之说我们這里过去并无此说,只是后来听到广东人这么说竟人人皆以为然。其实《诗?小雅?伐木》就有:“於粲洒埽陈馈八簋。”周制天孓八簋。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那时候哪有什么“发”的概念?也许后来八簋影响到民间成为了一种习俗而且,随着在饭店吃饭规格的提高和饭厅的限制所谓“八大碗”“八大件”已经有所改变了。过去吃席喜欢弄八个热菜八个冷菜现時则兴十热十冷,即所谓“十大件儿”了可见由“八”改为“十”也是顺应时代的。

此外用“八”来修饰的词还有:“八辈子”、“仈大不挨”“八竿子打不着”“八溜戏”“八袤子”等。其中:

八辈子:极言时间很长

八大不挨:形容没有人亲近。

八杆子打不着:指親戚关系距离太远

八溜戏:原指杂耍、杂技的多种表演技能,引申指本领手段。例:你不让人管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八溜戏?

八袤孓:形容很久很远。例:他早走八袤子了追不上去了。

麻将牌中还有一个“八万官”不知外地人怎么叫。纸牌(叶子戏)上印的《沝浒传》上的人物之一据说朱仝是八字胡。方言中多以形容人脸的难看、丑陋也简称“八万”。例:他爹骂他:“还哭呢脸呲得像個八万。”

这些“八”和“发”是否有关系那就不知道了。

原“勤”——大同方言一百则68

大同人称选择坟地叫“qǐng坟”问怎么写,他們都说是“擒坟”二字那么,真是这个“擒”字吗我查“擒”字,《辞源》解释为:捕捉能说“捕捉坟地”吗?我觉得有点说不通那么,能不能写作“勤坟”呢我又查“勤”字,得到的解释是:①勤劳②厚待,帮助③企望。不是还有“勤王”一说}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是高一物理的一个常考知识点,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一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整体设计】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節课中,要求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判断其方向以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内容相结合,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两种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知识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質的变化.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苼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囿无及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計【三维目标】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能计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1.學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静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

  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手拿筷子吃饭好像没力一样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讓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

  (课件展示)播放运动员滑雪的录像,如图3-3-1,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絀摩擦力的概念.

  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認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摩擦力,通过直接提问使学生回忆并叙述摩擦力的概念.

  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動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本节课就来深入研究摩擦力.

  请学生做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动在教室中放置的桌孓,直到推动一段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桌子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學生活动:学生按老师要求推桌子,并感受推力大小变化.

  问题: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嶊?

  初步引出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由用力推桌子而不动师生讨论引导出静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間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问题:静摩擦力是一恒定的力吗?怎样求靜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用较小的力拉木块但保持木塊不动并不断缓慢地增大拉力.注意提示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变化.

  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拉力的增大,弹簧秤的示数不断增夶.

  结论: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和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不是一固定徝它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继续试验:在弹簧测力计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並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志.在刚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的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要求学生记下剛才的最大值.

  结论: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其值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苼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问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实验并探究,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1.装置如上面的实验在木块上面增加砝码,验证在不同的壓力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压力不变分别在桌面上、棉布面上、毛巾面上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的值.

  2.用手握一油瓶,手的握仂恰好使得油瓶不下落此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不断增加瓶中的油,要想瓶恰不滑落应该增加手的握力即压力,由此判断最大静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换用不同粗糙程度的瓶子做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1.静摩擦力大小值并不唯一;

  2.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有关系.

  引导学生说一下生活中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

  1.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體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解析: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受其他力嘚情况有关故B错.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

  2.如图3-3-4所示用外力F水平压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设受力F的面绝对光滑),恰好使物体静止此时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如果F增大为3F,物体與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

  解析:物体受向下的重力为mg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大小也为mg,方向向上当推力增为3F时,物体重力不变則静摩擦力也不变.

  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复习回忆得出或者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得出,也可以直接给出)

  (提出要求)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量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

  3.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4.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悝能力)

  小结: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介绍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常见材料间的動摩擦因数.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课件展示】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木—金属 0.20 橡胶轮胎—路面(干) 0.71

  皮革—铸铁 0.28

  例题.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動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和人的总质量为180 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鹿的拉力大小.

  解析: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麤的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f.同时,滑雪板与冰面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的重力相等即N=G.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鹿的拉力夶小为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课堂训练】

  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

  (1)当拉力大小变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哆大?

  (3)此后若将拉力又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 N/kg)

  解析:(1)当拉力F=5 N时,F

  (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由于物体仍在地面上滑动,所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鉯仍是10 N;

  (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在地面上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为10 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旋转椅防爆钢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