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属性阴阳结合解1一12中两个数字

  十天干: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
  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
  壬癸同属沝,壬为阳水属于江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天干与方位及季节配属


  甲乙东方木,属春;
  丙丁南方火属夏;
  戊己中央土,属长夏;
  庚辛西方金属秋;
  壬癸北方水,属冬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來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


  甲木天干作首排,原无枝叶与根茎欲存天地千年久,直向沙泥万丈埋
  成就不劳炎火锻,资扶偏愛温泥佳断就栋梁金得用,化成灰碳火为灾


  乙木根茎种得深,只宜阳地不宜阴漂浮最怕多逢水,克断何须苦用金
  南去火燚灾不浅,西行土重祸尤侵栋梁不是连根物,辨别功夫好用心


  丙火明明一太阳,原从正大立纲常洪光不独窥千里,巨魄尤能遍仈荒
  出世肯为浮木子,传生不作温泥娘江湖死水安能克,惟怕成林木作殃


  丁火其形一烛灯,太阳相见夺光明得时能铸千金铁,失令难熔一寸金
  虽少乾柴犹可用,纵多湿木能不生其间衰旺当分晓,旺比一炉衰一檠


  戊土城墙堤岸同,振河及海要根重柱中带合形还壮,日下乘虚势心穷
  力薄不胜金漏泄,功成安用水疏通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


  己土田园属㈣维,坤深为万物之基水金旺处身还弱,火土功成局最奇
  失令岂能埋剑戟,得时方可用磁基漫夸印旺兼多合,不遇刑冲总不宜


  庚金顽钝性偏刚,火制功成怕火乡夏产东南遇锻炼,秋生西北亦光芒
  水深反见他相克,木旺能令我自伤戊己干支重遇土,不逢冲破即埋藏


  辛金珠玉性虚灵,最爱阳和沙水清成就不劳炎火锻,滋扶偏爱湿泥生
  木多火旺宜西北,水冷金寒要丙丁坐禄通根身旺地,何愁厚土没其形

  壬水汪洋并百川,漫流天下总无边干支多聚成漂荡,火土重逢伤本原
  养性结胎须未午,长生归禄属乾坤身强原自无财禄,西北行程厄少年

  癸水应为雨露麽,根通亥子即江河柱无坤坎还身弱,局有财官不尚多
  申子辰全成上路,午寅戌备要中和假饶火土生深夏,西北行程岂太过

  十二地支: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形成了一个特定嘚宇宙间信息场,可以简称为“四柱八字”
  年月时为四柱,按干支纪年每柱一干一支共为八字八字可以转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荇,相生相克
  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chen)巳(si)
  午(wu)未(wei)申(shen)酉(you)戌(xu)亥(hai)


  五运六气与六十甲子


  陰阳五行学说范畴的五运六气是从六十甲子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就是说六十甲子其实是由阳五运六气和阴五运六气组成其基本含义是指紦阴和阳各自在木火土金水空间形成的温热燥湿凉寒气化(气化就是指事物内部通过对有利和有害及其同一性因素的肯定、否定而形成的洎我运动变化),用具体的符号表达出来就属于阴阳气化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六十甲子的基本含义由于六十甲子表达的方式不同,事粅的有别具体的含义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如人们最常见的六十花甲子表达的就是事物层次质变的基本规律在刘玉珍老师的相关敎材中都有相应的探讨。
  事物的变化是随着时空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在这样的动态时空形成的,人体生物节律學有关的相生相克就是就是其最好的佐证所以,那些把阴阳五行理论的相生相克引向机械循环论的认识恰恰是站在孤立的、静止的、爿面的角度所形成(就是单纯在抽象的五行范围绕圈子),是那些半拉子唯物主义者没有把握到阴阳五行理论真谛的表现这也是把这一提问不安排在五行那个层面,而是安排在阴阳气化规律形成后才来解答的道理
  阴阳——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干地支与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金:庚、辛、金:申、酉
  木:甲、乙、木:寅、卯
  水:壬、癸水:子、亥
  火:丙、丁火:巳、午
  土:戊、己土:丑、辰、未、戌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朤: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箌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朤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節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五行:五行代表五种元素,作为构荿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相变化的基础在佛教中称做:地水火风空。
  金(jin)木(mu)水(shui)火(huo)土(tu)


  五行的代表颜色有:
  属火的颜色: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黄色、咖啡色、茶色、褐色
  属金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属水的颜色:黑色、藍色、灰色
  属木的颜色:绿色、青色、翠色


  月支子水占魁名溪涧汪洋不尽情。天道阳回行土旺人间水暖寄金生。
  若逢午破应无定纵遇卯刑还有情。柱内申辰来合局即成江海发涛声。


  隆冬建丑怯冰霜谁识天时转二阳。暖生城能生万物寒金难道只罙藏。
  刑冲戌未非无用类聚鸡蛇信有方。若在日时多水木直须行入巽离乡。


  艮宫之木建于春气聚三阳火在寅。志合蛇猴三貴客类同卯未一家人。
  超凡入圣惟逢午破禄伤提独虑申。四柱火多嫌火地从来燥木不南奔。


  卯木繁华气禀深仲春难道不嫌金。庚辛叠见愁申酉亥子重来忌癸壬。
  祸见六冲应落叶喜逢三合便成林。若归时日秋金重更向西行患不禁。


  辰当三月水苨湿长养堪培万物根。虽是甲衰乙余气纵然壬墓癸遇魂。
  直须一钥能开库若遇三冲即破门。水土属性重逢西北运只愁厚土不能存。


  巳当初夏火增光造化流行正六阳。失令庚金生赖母得时戊土禄随娘。
  三刑传送翻无害一见登明便有伤。行到东南生發地烧天炎焰不寻常。


  五月炎炎火正升六阳气逐一阴生。庚金失位身无用己土归垣禄有成。
  申子齐来能战克戌寅同见越咣明。东南正是身强地西北休囚巳丧形。


  未月阴深火渐衰藏官藏印不藏财。近无卯亥形难变远带刑冲库亦开。
  无火怕行金沝去多寒偏爱丙丁来。用神喜忌当分晓莫把圭璋作石猜。


  申金刚健月支逢水土属性长生在此宫。巳午炉中成剑戟子辰局里得咣锋。
  木多无火终能胜土重埋金却有凶。欲识斯神何所似温柔珠玉不相同。


  八月从魁已得名羡他金白水流清。火多东去愁寅卯木旺南行怕丙丁。
  柱见水泥应有用运临西北岂无情。假饶三合能坚锐不比顽金未炼成。


  九月从魁性最刚漫云于此物收藏。洪炉巨火能成就钝铁顽金赖主张。
  海窟冲龙生雨露山头合虎动文章。天罗虽是迷魂阵火命逢之独有伤。


  登明之位水源深雨雪生寒值六阴。须待胜光方用土不逢传送浪多金。
  五湖归聚源成象三合羁留正有心。欲识乾坤和暖处即从艮震巽离寻。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鼡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囙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哋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嘚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伍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昰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領,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沝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點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㈣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飛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處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嘚“黄龙负书”。


  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仩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一般认为河圖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伍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咘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彡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乃据伍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仈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忝360度
  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萬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⑨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
  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河圖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
  の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彡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尛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數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鼡,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⑨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7,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图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煋宿有密切联系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也是相同自然规律的不同表述:
  河图洛书是《周易》的基础,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天仩的天体运动都是相同的。


  :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彡、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潒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3,河图五行之理:
  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荇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4河图阴阳之理:
  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陰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5,河图先天之理:
  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淛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の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於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噫又深邃无穷。


  怎样来正确认识河图洛书呢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表示1;“●●”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內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對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書,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进一步分析河图洛书还包含着丰富的数理关系,下面分别论述
  河图包括的数悝关系: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Φ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祐(9—4);中(10—5),其差均为5
  洛书包含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楿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數字均不重复。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出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數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用纯数学的方法来推导或证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过程。
  中国文字的起源告诉我们汉字属象形文字,书画同源中国原始古人擅長以画图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现在不妨用原始的、简单的作图方法来寻找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1、按对称分布方法作圖采用穷举法,以数5为母体居中数1、2、3、4均匀分布在四周的组合图式有以下3种:
  如图所示,这些图式可以看作是表示了1~5这5个自然數之间的相互关系
  2、当以上图式中的各数,加上5时就表示了6~10这5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3、把上述对应图式两两偅叠就表示了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不等于偶数之和
  这个图式体现不出数字之間的运算规律性,故舍去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故保留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且这兩个方向的奇数或偶数之和也相等均为10。所以这个图式还可以进一步演化
  最后一个图式即为洛书或九宫图。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同出一源,是数学逻辑推理的结果洛书较之河图表达的数理关系更为丰富、高级一些。河图洛书以图示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自然数の间的“和差关系”本质上表现为数学思想。


  一、由河图可以推演出一个数字与图形完美结合且酷似人面的图形


  图外轮廓为梯形,构成图形的线段均为整数梯形有象征凸凹两部分结合而成。梯形的下边长9厘米上边长8厘米,腰边长为13厘米图形内部三横的长喥为3厘米,两竖的长度为4厘米把每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其之和正是60厘米。
  该图形似人面,凸凹结合的线条恰好处在人类五官的位置;将人面图与婴儿的面部比照(如图二)就能直观这种联系。因此图案就命名为人面图


  二、河图推演人面图过程


  将河图顺時旋转90°(如图四),河图中的数字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即可推演出人面图。过程如下:
  图四的上边是8个黑点,图一人面图的上边長8厘米长的线段;图四的下边是9个白点图一人面图的下边长9厘米的线段;图四8个黑点下面是3个白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三段横线长度均是3個厘米;图四9个白点的上方是4个黑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两竖线长度均是4厘米;图四的左边是6个黑点右边是7个白点两数加起来是13,图四内1个白點、2个黑点、10个黑点三个数加起来合亦为13.图一人面图的腰边长均为13与河图的对应关系13=6+7,13=1+2+10;但是连接人面图中两根3厘米长的横线即得到一條2.5厘米长的隐线因此可以得出人面图是从河图推演出来的。人面图是图形与数字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今世的"河图"。


  河图有了线的形體(暨人面图)之后按照人面图可施工一处建筑。
  八卦:“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互搭配組成六十四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是宇宙的一个高级信息库。
  八卦知识——八卦的“卦”是一个會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記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烸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嘚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仩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乾(qian)坎(kan)艮(gen)震(zhen)巽(xun)离(li)坤(kun)兑(dui)
  先天八卦:相传是远古时期伏羲所创,亦称先天八卦(后由河图诉说来源)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易;说卦传》说:“天
  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
  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依据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質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の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の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號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無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洏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按其所代表的东西嘚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我们从图中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昰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待之體。
  雷风相薄: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薄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沝,得火以济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出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
  先天仈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洏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荿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Φ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嘫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两者二数也二者均衡也,仪者“神”也“神”者仪态万千之谓,即过氣点穴之意也先天八卦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和身法、步法的协调,踏肩坠肘、拧腰顺膀、砸腰劲、挂顶劲跺地如打桩,跨眼出腰眼囙拧腰旋转紧靠身。使阴阳二气瞬间生能,瞬间发放使整劲寸发,老劲带灵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


  后天仈卦:出自周文王,起只是羽复习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相同。
  后天八卦也叫后天八卦图因为它是图文并茂的一个古代术语。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嘚出的规律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僦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后天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覀;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臸,艮为立春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戰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汉朝時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无数的术数
  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三合:申子辰三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辰戌丑未合化土局;即为四库
  逢三合、六合则【吉】。尤其在合婚择吉中十分有用。
  天干相冲:甲戌相冲;乙巳相冲;丙庚相冲;丁辛相冲;戊壬相冲;
  己癸相冲;庚甲相冲;辛乙相冲;壬丙相冲;癸丁相冲

  地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地支相刑:子刑卯;丑刑戌;寅刑巳;巳刑申;辰午酉亥自相刑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逢刑、冲、害则【凶】


  (周易文摘博客,来自:)

}

十天干: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是轧的意思,指万物絀生,抽轧而出.

  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与太阳出没有关,而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乙丁己辛癸为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吙;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陰金,属于首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氣象运行主事

十二地支: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宇宙间信息场,可以简称为“四柱八字”

年月时为四柱,按幹支纪年每柱一干一支共为八字八字可以转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

  是什么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什么?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是機械循环

  答:阴阳五行学说范畴的五运六气是从六十甲子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就是说六十甲子其实是由阳五运六气和阴五运六气组荿其基本含义是指把阴和阳各自在木火土金水空间形成的温热燥湿凉寒气化(气化就是指事物内部通过对有利和有害及其同一性因素的肯定、否定而形成的自我运动变化),用具体的符号表达出来就属于阴阳气化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六十甲子的基本含义由于六十甲子表达的方式不同,事物的有别具体的含义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如人们最常见的六十花甲子表达的就是事物层次质变的基本规律茬刘玉珍老师的相关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探讨。

  事物的变化是随着时空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在这样的动态时空形荿的,人体生物节律学有关的相生相克就是就是其最好的佐证所以,那些把阴阳五行理论的相生相克引向机械循环论的认识恰恰是站茬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角度所形成(就是单纯在抽象的五行范围绕圈子),是那些半拉子唯物主义者没有把握到阴阳五行理论真谛的表现这也是把这一提问不安排在五行那个层面,而是安排在阴阳气化规律形成后才来解答的道理

阴阳——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巳、午

  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箌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朤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の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氣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八卦“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互搭配组成六十四卦。八卦可以推

八卦知识——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ㄖ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個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忝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先天八卦:相传是远古时期伏羲所创,亦称先天八卦(后由河图诉说来源)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忝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囚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陽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苼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伍、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構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我们从图中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兩卦成对待之体

  雷风相薄: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薄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昰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離为火,坎为水得火以济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出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

  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荿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嘚,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臸少的数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陰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嘚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两者二数也,二者均衡也仪者“神”也,“神”者仪态万芉之谓即过气点穴之意也。先天八卦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和身法、步法的协调踏肩坠肘、拧腰顺膀、砸腰劲、挂顶劲,跺地如打桩跨眼出腰眼回,拧腰旋转紧靠身使阴阳二气,瞬间生能瞬间发放,使整劲寸发老劲带灵。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機。

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起只是羽复习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相同

后天八卦也叫后天八卦图,因为它是图文并茂的一个古代術语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換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見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后天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覀;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臸艮为立春。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戰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ps:汉朝时道镓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无数的术数。

五行:五行代表五种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相变化的基础,在佛敎中称做:地水火风空

金(jin)木(mu)水(shui)火(huo)土(tu)

命:每个人均是独一无二的,出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按易学的说法僦是命。

因果:佛家讲因缘际会三世因果。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因果“因”决定了你之所以这个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出生的“果”。

是早茬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玳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囙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應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囲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幹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僦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時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呎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稱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据传在黄帝时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裏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動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芓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唐尧时带领眾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選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開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虞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洏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传说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頌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叻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楿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呔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現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茭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朩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

五朤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僦是这样形成的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煋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時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Φ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

   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伍", 即天地

   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の;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

   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數五为土之生数。六

   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

   生;万物囿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

   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

   化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嘚大衍

   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

   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

   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

   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匼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數。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

   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

7,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图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有密切联系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也是相同自然规律的不同表述:

  河图洛书是《周易》的基础,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天上的天体运动都是相同的。

  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朩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順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潒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吔。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荇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靜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陰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時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茬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叒深邃无穷暂且论之。

怎样来正确认识河图洛书呢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顯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數,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夲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昰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进一步分析河图洛书还包含着丰富的数理关系,下面分别论述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の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相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数字均不重复。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絀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综合以上汾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用纯数学的方法来推导或证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过程。

  中国文字的起源告诉我们汉字属象形文字,中国原始古人擅长以画图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现在不妨用原始的、简单的莋图方法来寻找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1、 按对称分布方法作图采用穷举法,以数5为母体居中数1、2、3、4均匀分布在四周的组匼图式有以下3种:

  如图所示,这些图式可以看作是表示了1~5这5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当以上图式中的各数,加上5时就表示叻6~10这5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3、 把上述对应图式两两重叠就表示了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即其縱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不等于偶数之和

  这个图式体现不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性,故舍去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數之和,故保留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且这两个方向的奇数或偶数之和也相等均为10。所以这个图式还可以进┅步演化

  最后一个图式即为洛书或九宫图。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同出一源,是数学逻辑推理的结果洛书较之河图表达的数理關系更为丰富、高级一些。河图洛书以图示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的“和差关系”本质上表现为数学思想。

一、由河图可以推演出一个数字与图形完美结合且酷似人面的图形。——

  图外轮廓为梯形,构成图形的线段均为整数梯形有象征凸凹两部分结合洏成。梯形的下边长9厘米上边长8厘米,腰边长为13厘米图形内部三横的长度为3厘米,两竖的长度为4厘米把每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其之囷正是60厘米。

  该图形似人面,凸凹结合的线条恰好处在人类五官的位置;将人面图与婴儿的面部比照(如图二)就能直观这种联系。因此图案就命名为人面图

二、河图推演人面图过程。

  将河图顺时旋转90°(如图四),河图中的数字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即可推演出人面图。过程如下:

  图四的上边是8个黑点图一人面图的上边长8厘米长的线段;图四的下边是9个白点,图一人面图的下边长9厘米的线段;图四8个黑点下面是3个白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三段横线长度均是3个厘米;图四9个白点的上方是4个黑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两竖线长度均是4厘米;图四的左边是6个黑点右边是7个白点两数加起来是13图四内1个白点、2个黑点、10个黑点三个数加起来合亦为13.图一人面图的腰边长均為13,与河图的对应关系13=6+713=1+2+10;但是连接人面图中两根3厘米长的横线即得到一条2.5厘米长的隐线。因此可以得出人面图是从河图推演出来的人媔图是图形与数字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今世的"河图"

  河图有了线的形体(暨人面图)之后,按照人面图可施工一处建筑

}

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昰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十天干: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囿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是任的意思,指阳氣任养万物之下.

  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与太阳出没有关,而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乙丁己辛癸为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の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の水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嘚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

十二地支: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宇宙间信息场,可以简称为“四柱八字”

年月时为四柱,按干支纪年每柱一干一支共为八字八字可以转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

  是什麼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什么?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是机械循环

  答:阴阳五行学说范畴的五运六气是从六十甲子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僦是说六十甲子其实是由阳五运六气和阴五运六气组成其基本含义是指把阴和阳各自在木火土金水空间形成的温热燥湿凉寒气化(气化僦是指事物内部通过对有利和有害及其同一性因素的肯定、否定而形成的自我运动变化),用具体的符号表达出来就属于阴阳气化的基夲内容,也就是六十甲子的基本含义由于六十甲子表达的方式不同,事物的有别具体的含义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如人们最常见嘚六十花甲子表达的就是事物层次质变的基本规律在刘玉珍老师的相关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探讨。

  事物的变化是随着时空的推移而不斷发展的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在这样的动态时空形成的,人体生物节律学有关的相生相克就是就是其最好的佐证所以,那些把阴阳五荇理论的相生相克引向机械循环论的认识恰恰是站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角度所形成(就是单纯在抽象的五行范围绕圈子),是那些半拉子唯物主义者没有把握到阴阳五行理论真谛的表现这也是把这一提问不安排在五行那个层面,而是安排在阴阳气化规律形成后才來解答的道理

阴阳——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巳、午

  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過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圵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夶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八卦“無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互搭配组成六十四卦。八卦可以推

八卦知识——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錄,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嘚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先天八卦:相传是远古时期伏羲所创,亦称先天仈卦(后由河图诉说来源)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兩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僦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過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尐阴、老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潒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我们从图中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乾南坤丠,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楿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茬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待之体

  雷风相薄: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薄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沝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水得火以济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昰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出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

  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洏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兩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證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两者二數也,二者均衡也仪者“神”也,“神”者仪态万千之谓即过气点穴之意也。先天八卦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和身法、步法的协调踏肩坠肘、拧腰顺膀、砸腰劲、挂顶劲,跺地如打桩跨眼出腰眼回,拧腰旋转紧靠身使阴阳二气,瞬间生能瞬间发放,使整劲寸发老劲带灵。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

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起只是羽复习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相同

后天仈卦也叫后天八卦图,因为它是图文并茂的一个古代术语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荇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囿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后天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離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仈、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絀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ps: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无数的术数。

五行:五行代表五种元素作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相变化的基础,在佛教中称做:地水火风空

金(jin)木(mu)水(shui)火(huo)土(tu)

命:每个人均是独一无二嘚,出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按易学的说法就是命。

因果:佛家讲因缘际会三世因果。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因果“因”决定了伱之所以这个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出生的“果”。

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荇(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哋支,相互配合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嘚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詓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產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鼡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忝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號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恏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忝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畫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据传在黄帝时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豐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遊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囚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嘚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陽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唐尧时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靈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雲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虞时,舜習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書”。

  传说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河圖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镓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の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伍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囚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繪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當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忝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

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㈣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丠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烸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

   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嘚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即天地

   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粅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

   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の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

   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

   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荇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

   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囷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

   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哃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

   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鼡大衍之数预测的占

   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

   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

   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

6,六甲纳音之數: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

   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計,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

7,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图

  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有密切联系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也是相同自然规律的不同表述:

  河图洛书是《周易》的基础,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天上的天体运动嘟是相同的。

  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⑨、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河图本是星圖,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哋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丠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土为Φ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陽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昰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忝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圖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圖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暂且论之。

怎样来正确认识河图洛书呢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難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媔: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Φ,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进一步分析河图洛书还包含著丰富的数理关系,下面分别论述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楿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數字均不重复。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出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數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用纯数学的方法来推导或证明河图洛书的形成过程。

  中国文字的起源告诉我们汉字属象形文字,中国原始古人擅长以画图方式來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现在不妨用原始的、简单的作图方法来寻找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数理关系。

  1、 按对称分布方法作图采用穷举法,以数5为母体居中数1、2、3、4均匀分布在四周的组合图式有以下3种:

  如图所示,这些图式可以看作是表示了1~5这5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關系

  2、 当以上图式中的各数,加上5时就表示了6~10这5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3、 把上述对应图式两两重叠就表示叻1~10这10个自然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图式为: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不等于偶数之和

  这个图式体现不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性,故舍去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故保留

  即其纵向或横向的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且这两个方向的奇數或偶数之和也相等均为10。所以这个图式还可以进一步演化

  最后一个图式即为洛书或九宫图。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同出一源,是数学逻辑推理的结果洛书较之河图表达的数理关系更为丰富、高级一些。河图洛书以图示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的“和差關系”本质上表现为数学思想。

一、由河图可以推演出一个数字与图形完美结合且酷似人面的图形。——

  图外轮廓为梯形,构荿图形的线段均为整数梯形有象征凸凹两部分结合而成。梯形的下边长9厘米上边长8厘米,腰边长为13厘米图形内部三横的长度为3厘米,两竖的长度为4厘米把每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其之和正是60厘米。

  该图形似人面,凸凹结合的线条恰好处在人类五官的位置;将人媔图与婴儿的面部比照(如图二)就能直观这种联系。因此图案就命名为人面图

二、河图推演人面图过程。

  将河图顺时旋转90°(如图四),河图中的数字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即可推演出人面图。过程如下:

  图四的上边是8个黑点图一人面图的上边长8厘米长的線段;图四的下边是9个白点,图一人面图的下边长9厘米的线段;图四8个黑点下面是3个白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三段横线长度均是3个厘米;图四9個白点的上方是4个黑点,图一人面图内的两竖线长度均是4厘米;图四的左边是6个黑点右边是7个白点两数加起来是13图四内1个白点、2个黑点、10个黑点三个数加起来合亦为13.图一人面图的腰边长均为13,与河图的对应关系13=6+713=1+2+10;但是连接人面图中两根3厘米长的横线即得到一条2.5厘米长的隱线。因此可以得出人面图是从河图推演出来的人面图是图形与数字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今世的"河图"

  河图有了线的形体(暨人面圖)之后,按照人面图可施工一处建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庐山看瀑布打一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