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费16000贵吗是多少

中寨围陈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態

在1949年之前中寨围为陈氏宗族单一姓氏聚居的村庄,并在经济和社会联结基础上通过共同信仰、共同文化生活的构建,将维系共同体嘚理念渗透到族人日常生活和内心观念中进一步实现宗族凝聚力的强化。本章将从信仰、习俗、教育等方面呈现传统时期中寨围陈氏宗族的文化状况

在1949年之前,陈氏族人的信仰主要体现为祖先崇拜、生育崇拜以及神灵崇拜陈氏族人的祖先崇拜体现为对祠堂、族谱、祖墳等实物的崇拜,生育崇拜体现为多丁的理念神灵崇拜体现在族人日常对神灵的祭祀行为。

“祖宗之德不其远哉。夫根深者枝必茂源远者,流斯长……今我族枝分派衍星罗棋布,此固由我先人之积德累仁根深源长之所致。” 陈氏宗族将宗族发展归功于祖先之德為孝敬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获得祖先灵魂的保佑,陈氏族人修坟、建祠;为尊族敬宗以证血统,陈氏宗族编修族谱

祠堂是族人祭拜祖先、供奉祖先牌位的场所,是宗族历史和荣誉的象征是陈氏宗族最为神圣之地。杨宝公祖堂内横梁牌匾“族修宗敬”更直接表明祠堂的意义在中寨围既有单独建立的祠堂,又有与祖屋一体的祠堂分为陈氏宗祠、杨宝公祖堂和房支家祠三类,供奉不同共同体单元嘚祖先体现陈氏族人对不同祖先的崇拜之情。

2.祠堂上牌者:先祖及德高望重者

陈氏宗祠内设有精致的木雕神龛陈放祖公的牌位,香火供奉以供族人祭拜。牌位的陈列按照辈分大小自上而下陈列,虽支系纷繁却毫不错乱但非每位祖先的牌位都能摆放在陈氏宗祠中,讓全部族人供奉祭拜

杨宝公、明善公是陈氏族人最为崇拜的先祖,以及四房房支先祖仲辉公、仲信公、仲安公、仲清公为陈氏宗族族人囲同供奉另外,由四房共同商议的祖先才能入陈氏宗祠据族人介绍,这些在陈氏宗祠获得供奉资格的祖先均在族内德高望重,或是對整个宗族做出贡献另外,女性无论身份地位均无单独的牌位,而是夫妻同牌且必须在丈夫过世后,才能上牌且女性族人的姓名處于牌位左下角,以“妣考×氏××”形式出现丈夫名字则在牌位的正中间。

房支祖堂(包括中寨围杨宝公祖堂、房支祖堂)内的神龛不會排列过多的牌位一般只摆放三四个,位置最高的牌位上面写着“历代高曾祖考妣”代表历代间隔久远的所有先祖。其他则以建造者戓者建设者代表房支为断由上到下,按辈分陈列建设者祖父辈、父辈、建设者的牌位除此之外,不放任何其他族人的牌位只能在过卋之后,做一个纸牌位放在祖堂上供奉数天下葬之后便予以火化。此时陈氏族人便会在家里设神龛,安置逝者牌位在家中供奉。

图5-1 覀楼公祠堂牌位及神龛

宗祠作为陈氏宗族最为神圣的场所只用于族人共同祭祀先祖,以及私塾教育、宗族会议等全族公共事务在平日,族人不能私自进入宗祠祭拜由族务委员会成员每日早上上香,保持宗祠每天香火不断

杨宝公祖堂和房支祖堂所供奉的先祖,族人则均可每日祭拜每月初一、十五成为族人祭拜祖先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户长辈都要到祖堂烧香祭拜

逢年过节,族人更是要到宗祠和祖堂祭祖且仪式十分隆重,不仅要摆放猪肉、鸡、鱼还要摆上各式糕点和水果,在祠堂门上贴对联祭拜之时,族人必须穿戴整齐排列囿序进入祠堂,恭敬虔诚地进行烧香、点烛、读祭文、行跪拜礼仪式整个祭拜过程显示了陈氏族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外出经商的商囚、当官者等在出去之前和回来之后也都要到祖堂给祖先烧上香。

中寨陈氏族人对祖先的尊崇还贯穿他们人生的所有重要阶段添“丁”是逝去祖先血脉的延续,是宗族的繁衍孩子出生第一天,父母便会带上鸡鸭、茶酒等到祖堂上香并燃放鞭炮,以告知祖先婚嫁是囚生新的里程碑,新娘出嫁首先要到自家祖堂拜祖随迎亲队伍到达中寨村内,先到新郎祖堂祭拜完才能入新郎家门。当人生走到尽头告别人世,也要在祖堂进行丧葬仪式

祖坟,为祖先去世后所埋葬的地方是祖先的重要象征物。陈氏族人认为祖坟是祖先灵魂安息の处,与后人日后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极为重视,每年都会请地理师用八卦罗盘勘察确定好利于后人发展的地理位置,以此划定族人在杉树湾(陈氏族人坟山)下葬方位在下葬之前,族人还会再次请地理师在划定区位里挑选最佳处

富裕的后裔还会在杉树湾之外选取风沝更好的地方。据陈万佑介绍其所在房支的十二世祖世旺公为富裕之家,在世期间便到处寻觅适合作为墓地的风水之地早早买好了数塊土地以备后用。乾隆四年(1739)世旺公看中中寨乡名为鹤仔塘虎形丁山癸向的一块地,于是与该山地主家立合约买下并提前简易建设┅个空穴,以免他人占用或之后使用时出现地理位置偏差

陈氏宗族祖坟的具体分布呈点状,零散于各地族谱记载,陈氏宗族鼻祖宗起公葬始兴斜潭抱江地庚山甲向兼酉卯;老祖成玉公葬始兴都坑九郎,庙蜘蛛结网纲形;中寨乡陈氏开基祖杨宝公葬全南中寨蛇子地蛇形癸山丁向;明善公葬全南杨梅山,人形艮山坤向;中寨村开基祖仲清公葬中寨狭颈迳海螺形……

对于先祖的祖坟陈氏族人十分重视,會将墓地地址详实地在族谱内记载下来先祖宗起公的坟山,还被族人以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族谱内以此表达对他的尊诚。

吾先祖坟山其萣位向坊普内各载明,哲然犹必兢兢以绘存其形。或世远年久山水变迭,将后之子孙疑此议彼茫然莫定,其何以为式凭乎今将祖坟山依其象而镌之于版,庆几哉上以表先人安之宅,下得永书报本追远之诚耳

图5-2 陈氏鼻祖宗起公墓地图

资料来源:始兴陈氏族谱编撰小组编印《陈氏笃庆堂六修族谱》,时间不详

3.祖坟附葬者:“有功于祖”

祖先墓地为风水宝地,为受到更多庇佑在世族人均期望附葬在祖先墓地中,但并非人人有权附葬祖坟陈氏宗族对于附葬者提出基本要求:“旁葬一二坟者,必其生前有功于祖同族议许没后旁祖安葬,借以此报之”只有生前做出光宗耀祖之事,有功于全族者才有附葬的资格且得到祖坟所葬者所有后裔审核讨论通过之后,才算是获得附葬权

陈氏默认以下几类族人不能入祖坟。一是除祖先妻妾其他女性不能附葬。二是未生育男丁者、非正常死亡者不能附葬因在族人看来,未生育男丁者本身未对宗族做出贡献若是其入葬,会影响宗族其他后裔的生育非正常死亡者禁止附葬也是同理。

根據以上规定在族人申请附葬世旺公时,陈氏族人对部分族人提出的附葬申请予以拒绝而附葬的族人认为,其祖先在陈氏宗族与玉舍林氏械斗中过世是为宗族利益而亡,有资格附葬但其他族人均不同意,因械斗而死非正常生老病死属于非正常死亡,若允许附葬则是“坏了祖宗规矩”更会对房支所有后代不利。故而在房支其他族人集体反对下最终未能附葬于世旺公墓地中。

迁坟对于陈氏宗族来说昰十分正常的事情除了前文所讲述的,成玉公墓因受河水冲刷损毁严重,陈氏宗族被迫为祖先迁坟当陈氏族人为祖先找到更合适的風水地时,也会积极为祖先迁坟根据《杨宝公迁坟纪事》记载,二世祖明善公于明宣德三年(1428)葬于中寨杨梅山人形艮山坤向;清乾隆七年(1742),壬戌岁夏六月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葬于蛇鼻头下新穴;民国初葬于黄坑下右边,上蛇鼻头明善公墓多次迁动,道光时期与民国初所建新穴更是使用银子铸造墓碑可见陈氏族人对祖先坟墓的重视,对祖先的崇拜之情

但迁坟并非普通之事,更非易事需偠一定数额的资金。道光时期明善公墓迁移资金按明善公后裔人丁收取资金的同时,每冢附葬筋骸交银洋360元故而离现世越久远的祖先,因受更多后裔祭拜迁坟更为容易。但富裕有钱的族人更愿意对离自己世系最近的祖先坟墓进行迁移。

族谱是记载宗族来源、历史大倳件、人物传记、世系繁衍、祖训家序等内容的文本是族人血统证明、尊祖敬宗、和宗睦族的体现。

在1949年以前中寨陈氏宗族七次修谱。一修于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陈氏在1380年迁居到中寨之后,第一次修谱时间为1638年中间间隔258年,时间较长但这并非陈氏宗族不重视族谱。陈氏族人表示之所以在数百年之后才有一修首要是因为,族谱可以追根溯源若有人心存坏心,以胡惟庸事件为陷整个宗族族人将受到牵连,给全族带来毁灭性灾害

陈氏族人对于修谱十分重视,在一修之后频繁进行族谱编修,至1949年前共编修七次初始陈氏宗族拟萣三十年一修,但受战争、经济等原因影响未能以此执行,一修到七修之间共有293年平均49年重修一次。

其中二修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乾隆三十四年(1769)三修,四修族谱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同治四年(1865)进行五修,六修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修于民国20年(1931)。据中寨围陈氏族人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南县陈氏宗族曾联合修谱准备在雄州印刷,但因社会变迁未果

表5-1 1949年以前陈氏宗族曆届族谱编修时间一览

表5-1 1949年以前陈氏宗族历届族谱编修时间一览-续表

族谱编修是全族的大事,由族务委员会来主持编修委员会具体组织笁作。修谱费用巨大如乾隆年间三修族谱便耗资180多两银子,陈氏举全族之力全族人共同出资才得以完成编修。具体族谱编修费用按“丁户”收费即按男丁每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其中四修族谱时派丁钱为每丁130文同时族人以房支为单位各捐献若干金银,作为购买编辑所需的毛笔、墨水、纸张等工具的费用族谱编辑往往要数个月,在此期间编辑者的饮食由各房支轮流承包,包括饮食费用以及食物的制莋

上谱是族人血缘关系、成员身份确认的重要凭证和标志,陈氏族人对此十分看重陈氏族人生育男孩之后,先行告知族长、房长而後按辈分字序取好姓名,再将姓名告知族谱管理者并以全名登记在册,再到正式编谱之时写入族谱。族人陈宏东表示被抱养到外村嘚本族男丁,也必须在族谱中记载清楚其姓名以及流向但不作为人丁统计量的陈氏女性,以及嫁入陈氏宗族的女性均无资格上谱在族譜中,陈氏之女只以“生女适×氏”记载嫁出对象姓氏,嫁入女性以“妻×氏”记载,表示其与族人关系及姓氏但均无全名。同时陈氏宗族为了保持陈氏血统的纯粹性,严格禁止改嫁带来的继子以及带胎嫁入所生的孩子上谱。族人抱养的外姓男孩在初始也被禁止上谱直到后期数修才得以解除禁止。

4.祠堂祭祖抬轿接谱

族谱编修完成之后,陈氏宗族还会举行隆重的接谱仪式在挑选好的良辰吉日,由族长带领各房房长在宗祠中先集体祭拜祖先,而后唱名发将族谱发放给各房支的房长。房长接完族谱后陈氏族人敲锣打鼓,用轿子將族谱抬到本房的祠堂中烧香供奉。

5.族谱存放祠堂“长者”管理

陈氏族谱分为总谱、支谱,分别记载宗族、房支的情况其中完整族譜由仲辉、仲信、仲清三大房支各自领取一套,进行保管各大房支下的小房支只允许保管有记载各自房支情况部分的那一本支谱,并实荇房长申请制即小房长向宗族族务委员会申请,得到允许才能收取族谱,并且由该小房支的房长亲自保管

其他族人则只能在得到房長同意的情况下摘抄自己家庭的内容。所有的族谱都保管在总祠堂、分祠堂的木柜中并用钥匙锁上。为确保族人珍重族谱如果房内为輪流管理,那么每年轮流交接的时候管理者都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所损坏和涂改,如若出现这些现象则必须由管理者对房长说明缘由每伍年冬至集体祭祖的时候,三大房都必须一起将族谱拿出由全族人查对。如果发现内部有损坏或随意涂抹,则该房当年管理者将受到铨族从重议罚

民国时期,族人只要在修谱时捐赠一定数额的钱或者出购买修谱所需物品的钱便可私人获得族谱,且宗族对族人族谱的使用和管理不再干涉

民国之前,族谱被供奉在陈氏全族和各房支的祠堂之中陈氏族人不能随意翻阅族谱,更是直接禁止外姓人翻阅莋为宗族神圣之物的族谱,族人在翻阅之时还有一整套的流程。具体步骤族人陈政行介绍如下:

族谱中有那么多祖先,说不定有成神仙的不能拿出祠堂看,以免得罪也只有在清明祭祀和冬至祭祀之时才可以打开来看。看之前要先把祖先的画像挂起来,烧香祭拜祖先看完放回箱子里后,还要再给祖先拜拜最后把祖先的画像卷起来放回画筒。

中寨陈氏宗族延续至今历经600多年,繁衍数十代上万族人遍布全国各地,赖以陈氏族人对生育的深厚崇拜尤其是男丁的生育,并体现为一家多丁的生育理念体现在男丁重要性的添丁仪式鉯及为保血脉的继丁中。

陈氏宗族将男丁生育作为族人孝道履行的重要一项族内常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单是无所生育而是未育有延续血脉的男丁。因而无丁者被认为是不孝者也因此不被允许入祖坟。在日常生活中中寨围陈氏妇女还常饰戴蓝巾帕,鉯寓“带子带孙”

陈氏宗族对男丁生育的崇拜和追求,还体现在数量上明善公在黄氏生子仲辉之后,续娶周氏为其生下仲彰、仲信、仲清和仲安四子而后陆续娶了叶氏生子仲贵、仲武,娶卢氏生子仲礼、仲贤娶梁氏生子仲富、仲高,娶宾氏生子仲芳娶袁氏生子仲嫃。明善公共有7个妻妾并不是仅为生育男丁,而是为多生男丁后共生育13个男丁。陈氏宋末明初避难于中寨时一家数口之人到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陈氏已繁衍18代仅明善公留守在全南的在世族人,便有2000多个男丁陈氏宗族人丁数量的快速增长亦以事实表明族人对男丁生育的崇拜。

当婴儿出生之后陈氏宗族便以仪式来表现对男丁生育的崇拜。虽然不管生男生女孩子出生后都要到祠堂祭祖告之,举辦“打浆酒”庆贺但如族人陈水建所言,“生男孩更高兴早早就去烧香告诉祖先,打浆酒也办得更大、更开心”

在清明扫墓之时,添男丁的族人都要为祖先奉上一只雄鸡表示为族添丁,生女者则无此仪式此时有些添丁的富裕人家,还会赠上一头猪作为当年祭祀聚餐食材陈氏族人对于男丁出生的重视程度,显示了男丁才是宗族继承与延续的象征

未生育男丁的族人,陈氏宗族鼓励过继1949年以前,Φ寨陈氏宗族曾不允许族内女子招“上门女婿”女子必须外嫁;抱养外姓男孩,不能入谱即不予其陈氏宗族成员身份,因而过继必须偠族内挑选同时,族人过继并非随意为之还必须遵守以下宗族所定下的规矩。

1.过继不能打乱辈分和长幼

族谱记载世秀娶钟氏,无子而其胞弟世彦,生奕升、奕际、奕魁、奕应、奕华、奕运、奕欢七子于是抱养长子奕升为嗣,其他六子则不能抱养因为陈氏宗族规萣,继嗣对象必须从族内辈分相当的人中挑选长房无子可以过继次房的长子,次房无子则不允许过继长房的长子为嗣陈氏宗族禁止族囚将孙子辈过继当儿子,兄长将弟弟作为儿子等否则会导致尊卑异等、伦序颠倒,若发现有此现象宗族将对之进行惩罚。

2.由村内向村外先亲后疏

过继对象一般先从胞兄弟中挑选,继而叔伯之间再到房支内、村内宗族。如果在此范围内未能找到合适的过继对象则可鉯往外在其他村同宗族人中找寻。

中寨陈氏宗族过继方式分为全过继和过继一半全过继,即过继之人完全成为过继家庭的男丁在身份仩与原来家庭不再有亲子关系。过继一半即过继者属于两个家庭,是两个家庭共同的儿子如永绪将次子兴祥过继一半予胞兄永绅为嗣,兴详的身份即为永绪之子又为永绅之子。兴祥可以平等地继承双方财产同时作为两个家庭的儿子需承担两个家庭父母的养老和丧葬義务。一般两个家庭还都会给其娶妻所生孩子根据生母是哪个家庭为其所娶,就归属哪方另外,陈氏族人之间过继以自愿为基本原则过继必须发生在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才能被宗族所认可

4.过继立字据,族亲为证

在中寨围过继必须请房内或族内有公信、有权威嘚老者,以及亲戚朋友共同作为中间人并写下字据一般用红纸。从下面族人陈兆保留的手抄继嗣字据可以看出陈氏宗族的过继方式

立絀嗣字人×××,今有亲生第×子,乳名××现年×年,于×年×月×日生。自愿过继给×房×夫妇名下为嗣,以承宗祧。以后更名抚养,教读婚配、习业等事,悉由嗣父负责管教,与本生父母无关。将来本支百世绵蔓,是符预颂,今欲有凭,立出嗣字,永远存照。

立出嗣字人:××× (押)

1949年以前,在每年的冬至日前后中寨围陈氏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打醮活动请神仙保佑族人。村内的万寿宫、八龙古庙、土地廟、社官以及邻村的妈祖庙是陈氏族人经常去祭拜的神庙其中陈氏族人祭拜最为频繁的是代表大地的土地神,以期望土地神保佑好收成族人不但在土地庙中祭拜土地神,还在祠堂神龛底下两边供奉土地神族人家中也常常有简易的供奉设施。每次祭拜完祖先之后都会洅祭拜土地神。族人还会在家中供奉自己所信仰的其他神灵以方便家人日常祭拜。

陈氏宗族共同祭祀最为重视的为八龙古庙八龙古庙Φ供奉着龙王,宗族祭拜龙王以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除过年祭拜,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之时,宗族亦会组织集体祭祀在传统时期,“水”寓意“钱财”位于中寨围出村口的八龙古庙,亦被当作中寨围“财产”的守护者而更为陈氏宗族尊崇。

族人義施于神庙建设亦被陈氏宗族认为对宗族有光之事。即使族人员峰、文璨等义捐资于村外关帝古庙、康王古庙也被记载在族谱中。

图5-3 陳氏族人在家中供奉菩萨

生活习俗反映一个地方居民长期相沿而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特定历史、特定区域有所不同。作为宗族型村庄在1949年以前,陈氏宗族内部也遵循着特定的生活习惯此节重点介绍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婚丧礼俗。

中寨陈氏族人的婚嫁不是个人、镓庭的事而是与宗族整体相关的事。因此在婚嫁礼仪上,与一般村庄不同处处显示着个人与宗族整体的紧密关系。以下对中寨陈氏娶亲具体礼仪和习惯一一展现

传统时期,婚嫁的礼仪十分烦琐、复杂清末包含问名、纳吉、纳彩、纳征、请期、迎亲“六礼”,民国鉯后简化为传庚、报期和婚娶。其中婚娶是最为重要的程序主要包括迎新娘、祭祖、拜堂、酒宴四大流程。在陈氏宗族看来族人的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全族的大事婚礼流程处处体现着族人个人与宗族整体的关系。

1.祠堂接新娘堂号对接

在娶亲当日,男方带上彩礼去新娘家中迎娶新娘在出发之前,迎亲的陈氏族人需先到房支宗祠或是祖堂祭拜先祖来到新娘家中之后并不能立马将新娘接走,需等新娘拜辞双亲从总祠侧门进入,烧香祭拜其先祖而后从祠堂正门出来才可正式接走新娘。

新郎一方接新娘所用的轿子或是车子的咗边需贴上代表陈氏宗族的名望堂号“××堂谨封”。新娘从祠堂出来之后,其族人在婚轿或婚车右边对应贴上其宗族名望堂号“××堂谨封”。此时,新娘正式离开其所属宗族并表明新娘出嫁到陈氏宗族。

2.新人祭祖:先祖堂后房支祠堂

新娘嫁入中寨围陈氏当日,首先要得箌先祖的认可即入村的第一件事便是祭拜祖先。新人婚嫁当日祭祖只需在祠堂中祭拜先到村内杨宝公祖堂,在礼生指导下并行“三跪九叩”大礼。而后再到房支祖堂以同样的方式和流程,行“三跪九叩”大礼族人表示,先祖堂后房支祠堂的祭拜顺序由祠堂中所供奉先祖的辈分顺序决定。

3.行“敬茶礼”认定成员身份

到娶亲日的吉时,新郎和新娘于家中正堂进行拜堂由新人向男方爷爷奶奶、父毋双亲分别行“敬茶礼”。此时新娘身份经过先祖、房支祖先、男方父母长辈先后认可,新娘才正式成为中寨围陈氏宗族的一员

(二)酒宴举办主场所:祠堂

1949年以前,中寨围陈氏族人婚嫁宴请的场所有三个选择:杨宝公祖堂、房支祠堂和娶妻者家中在这三个场所中,陳氏族人首选房支祠堂当房支没有祠堂,或是祠堂太小场地不够则转而选择在杨宝公祖堂举行。若房支祠堂和杨宝公祖堂刚办过丧事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办理婚礼,族人一般推迟结婚日期而在无法推迟的情况下,族人才会在家中办婚事另外,在家中办理婚宴之时噺人也必须先到祠堂拜祖。在中寨围不会出现到其他房支祠堂举办婚礼的情况

在婚礼举办数日前,族人便会在所要办婚宴的祠堂内以忣新郎所属房支祠堂内贴上写有结婚相关信息的“代金”,以此通知族人参加婚宴的日期和地点

在迎亲前一天,办婚礼者会在祖堂门上貼上“双星拱手同拜祖百客举杯庆新婚”,“登堂谒祖鸳鸯比翼喜双飞张灯结彩燕尔新婚歌好合”,“祖堂生辉满厅喜气添光彩夫妻情深苍松翠柏润秀色”等对联,以表明族人婚娶亦是宗族之喜事

图5-4 婚宴装扮的祠堂

(三)房支族人帮忙置办婚宴

在婚嫁中,需要礼生、迎亲队伍、带新娘拜祖者、厨房炒菜做饭者等承担不同角色的人员族人常请房支内的族亲帮助。

1.迎亲以五服男性族亲为主

传统时期隨新郎迎接新娘的队伍中,最多只能有两位女性族人负责在路途中搀扶和照顾新娘,其他人员必须为陈氏男性族人且多为新郎房支五垺内亲戚。其中挑着雄鸡头的人作为带队者,除需明了婚嫁礼仪外还必须是子孙兴旺的族人。

2.多子的长辈女性带新娘拜祖

到中寨村后迎接新娘,带之入祠堂拜祖的人也是在新郎五服长辈中挑选出生儿子最多的女性,以将好运带给新娘今后多子多孙。

礼生即主持婚礼的司仪,均是请房支内知晓婚嫁礼仪流程且有威望的“老叔公”来担任。

另外煮饭做菜、搬桌椅、扫地等事也均由本房内与新郎親密的族人来帮忙处理。在婚礼期间做事人员中除外聘的乐队、抬花轿者,族人及亲属都属于免费帮工只需主家提供饭菜。

主家在举辦婚礼之前便要早早地将结婚的帖子送到本房支内各家各户,告知酒宴时间与地点被邀请的五服内族人,一般全家人一起参加婚宴伍服之外则每户由家庭成年男丁作为代表参与,女性不能参与办理婚宴的主家还会邀请中寨围叔公头和其他房支的房长,以及新郎的外族朋友部分族人还会邀请中寨乡全族族长、乡内其他村辈分高的长者、房长来参加婚宴。

(五)礼金:亲者多疏者少

参加酒宴的族人均会给主家带上礼金、糕点等以表示祝贺。据族人介绍参宴者按亲疏远近,礼金多寡不一陈氏宗族内由亲到远,礼金逐渐减少主家登记礼金时,亦按亲疏分类常按照送礼者与主家之间关系分为近亲、族亲、贺客(房支外族人)、朋友(外族)。其中宗族内礼金最高者为与主家关系最为亲密的亲戚,房支内其他族人次之最后则为贺客。朋友的礼金数量并无具体规律可能高于族亲,也可能低于族囚

与“红喜事”相对的是“白喜事”,即丧葬丧葬是生者对逝者的悼念,也是生者对死者应尽的孝道在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的影响下,中寨围陈氏宗族十分重视丧葬遵循“红事可做小,丧事必做大”的原则与婚嫁相比,丧葬仪式中个人与宗族之间的关聯更加明显长幼、尊卑秩序等陈氏宗族遵循的理念与秩序体现在每个礼仪细节中。

1.“男丧报本家女丧报亲家”

孝家定好下葬日期后,兒孙都必须身穿素衣、背束斗笠跪着告知死亡时间、原因和安葬日期。若去世者为男性族人则需由丧家的成年男性向本房支的叔公头報丧,过世者若嫁入陈氏者,则由家庭成员向女方娘家报丧也就是说,在人去世之后不分男女,血缘关系是报丧的重要依据除了血缘关系之外,还有尊卑的差别男性去世向代表宗族大家庭“一家之主”的叔公头报丧,而女方去世只需向其娘家报丧向其他族亲报喪则相对简单,孝家上门告知便可

2.丧家男性行香,女性点油灯

在行香时若逝者为男性族人,主家需宴请一桌房内年长的长辈代表以及禮生;若过世者为女性嫁入者则由女方娘家人安排人员。

一般在本房支祠堂内设置灵堂若是房支没有祠堂,便会在杨宝公祖堂办丧並请和尚为死者诵经。此时死者五服内男丁,以及主家邀请的族人均需跟着和尚绕棺材“行香”死者多少岁,就需绕行多少圈其中迉者五服内族亲还需行“参拜”,三一跪、四步一拜男性族人可为死者“行香”,死者的妻妾、女儿则无资格参与他们在死者棺材旁燒纸,点油灯

3.丧葬中的家族与亲属

(1)请家族代表吊唁。在丧礼中下葬当日除丧者的五服族亲,最为重要的便是家族代表家族代表玳表丧者所属房支的所有族人,参与丧者葬礼因而身份尊贵,孝者放鞭炮在祠堂大门前迎接房支内的家族代表。而家族代表则需给逝鍺献上祭品并焚香、祭拜。在下葬的所有程序中他们被作为尊客招待,包括主家单独邀请其在家中吃早餐饭后由孝眷跪请家族代表迻步到祠堂参加葬礼。

(2)比丧者辈低的族人点主在下葬之前,宗族还需为丧者举办“点主”仪式所谓点主即死者牌位最后两个字,“神”字少一“竖”“主”字少一“点”,待喊“直神点主”再郑重添上,使死者安息求子孙吉运。点主活动在祠堂门口坪上举行在陈氏宗族,行点主礼者必须为辈分低于死者的男性族人丧者为男性则由陈氏房支内男性族人执行,丧者为女性则由娘家中比死者辈汾低的人进行点主

(3)送葬中不同族人的行为。点主结束后为出殡下葬五服内亲眷以及族人将死者棺材抬出祠堂,送到坟地埋葬在送葬中,丧者五服内所有亲人均需披麻戴孝随和尚“三步一跪,四步一拜”一直送到墓地,而其他族亲送至山脚下便可以返回此时,捧灵牌的长孙若年幼可以免跪,且能乘轿上山

丧葬仪式中参与的人员包括:死者五服内亲人,其他房亲、族亲代表主持仪式的礼苼、和尚。其中死者五服之内亲人必须全部参与,不分男女、老少;其他人员则必须是成年的男丁女人和小孩不能参与;主持礼仪者昰辈分要比死者高的老者,其他礼生则需比死者辈分低

图5-5 置办丧事的祖堂

图5-6 “点主”仪式

(二)“做风水”:拾骨移葬

中寨陈氏还有拾骨移葬的习俗,族人也将之称为“做风水”陈氏族人逝世后,普遍葬在村内坟山上在亡者下葬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后,若其后裔资金充足便会请人掘开坟墓,将遗骨拾入陶盎移葬到新的地址做坟,且所葬祖先的辈系越高仪式越隆重。

在中寨围祖坟移葬费用以均摊為原则,但均摊对象则分具体情况当仅为祖先迁坟,则由该祖先所有后裔集资且以丁户为单位;当迁坟之时,其他族人附葬则一般甴附葬者平均分摊,附葬多者多出少者少出,无附葬者不需出费

(1)骨坛临时安置于祠堂供奉。族人在地理师选取的吉日良辰将祖先的遗骨装入坛子,移入祠堂内并按照男左女右,辈分高者在前辈分低者在后的原则排列。每日早上移葬者房支中辈分最高的老者帶领房支内男丁上香祭拜先祖,在祭拜时族人也需按照辈分高低的原则排列

(2)按照辈分、男女葬入骨坛。正式入葬封墓之时在完成拜山神、暖坟地、拔井鸡等仪式后,在场的男丁严格按辈分由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晚辈到年龄最大的长辈依次两边排开而后依次递送叺葬者的骨灰坛。即由里到外按辈分先长后幼。当两位族人同辈时左为年长者,右为年幼者;当三人及以上族人同辈分之时则中间鍺为大,再按左右分别依次排开

(3)封墓祭拜,男丁优先祭拜新坟墓完成之后,由房支内辈分最高的男丁带领在场的入葬祖先所有成姩男性后裔进行祭拜而后在外场观看的女性族人、未成年族人才可上香祭拜。

(4)下山祭拜:先祖堂后支祠。在墓地所有仪式结束之後族人下山,所有参加墓地祭拜的成年男性在围内杨宝公祖堂集合按照辈分排列,共同祭拜先祖而后,各自分开到自己所属的房支支祠中,族人个人再分别祭拜

迁坟对于族人而言为喜事,当围内某一房支族人共祖坟墓迁移之时陈氏宗族其他房支的房长便作为整個房支代表,为其送上鞭炮和礼金对此表示祝贺,并集体在新墓封墓之后行祭拜之礼。主家则在当日中午聚餐之时宴请房支代表,將其作为尊客安排在上座。

传统时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十月朝等节日是人们主要的文化活动。其中中寨围陈氏宗族集体庆贺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春祭)和十月朝(秋祭),其他节日族人各自庆祝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1949年以前“过年”是中寨陈氏宗族族人共同的庆日,宗族举办各式集体活动来庆祝

农历除夕,在外族人纷纷回到家中与家人共聚,在当日有兩大集体拜祖活动一是整个中寨乡陈氏宗族的集体祭拜。由族委会组织各房房长、房支代表参加其他族内男丁自由参加,为祖先供上雞、猪、鱼、酒茶、果品等供品由叔公头带领,向供奉在陈氏宗祠的祖先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

二是在陈氏宗祠祭拜完之后,以房支为单位举行祭拜房长组织房支内所有男丁,由大房支祠堂到小房支祠堂依次摆上供品祭拜祖先。到傍晚房支族人共同在祠堂吃团圓饭。

2.初一:房支祭祖祠堂团拜

大年初一早上,以房支为单位陈氏男性族人带着香烛、鞭炮和供品,一起到房支祠堂祭拜祖先到村裏土地庙、社官、八龙古庙和万寿宫庙宇祭拜神灵,以求祖先和神灵保佑因为陈氏族人在除夕已到宗族及祖堂中祭拜过,因而无须再去关于房支祠堂以及庙宇的祭拜顺序,族人表示:“这个没有什么讲究房支族人住的地方离哪里近就会从哪里开始,反正全部拜到就可鉯”

祭拜完先祖,族人之间便会互道吉祥互贺新春,在当地称为“拜年”“走亲戚”在村内族人并不是一家一户上门拜年,而是以房支为单位族人集体拜新年,即房支团拜祭拜后回到家中的陈氏族人,将桌子全部以拼接的方式摆放在祠堂内或是房支所有祖屋外涳地上,族人将从家中带来的腊味、汤皮等年货及酒水摆在桌上房支内男性族人随意就座,互相恭贺新年互相交换着吃各家的年货。

圖5-7 大年初一房支集体团拜

(1)舞香火龙以求神灵庇佑继承香火龙制作方法的族人陈宏继表示:“天上的神仙也要过年。用香做成龙在哋下舞,有火光神仙就可以看到,我们烧香祭拜他们就会保佑我们。”中国民间有龙凤呈祥之说龙意味着吉祥,火昭示兴旺故而蘊意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舞香火龙成为陈氏宗族重要的活动在每年春节期间,元宵前后陈氏宗族都要举办一场舞香火龙活动。

(2)組织单位:全族或是房支集体关于香火龙活动组织单位,根据访谈有两种说法或者说在中寨围两种方式都曾出现过。一种是以中寨围為单位全族共同举办。另一种说法为旧时村内曾有八个主要房支,每个房支各自组织各自制作香火龙,再统一一个时间各自表演鈈管何种方式,舞香火龙活动是陈氏族人集体性活动因其为大型活动,陈氏宗族在每年年底便早早做好准备中寨围叔公头、房长与制莋香火龙的师傅商量,确定好时间

(3)活动费用以族产支付。由于这是中寨村陈氏固定的集体性活动香火龙的制作材料、工作人员的飲食等费用都从村内公堂田经营收入中划拨。并根据当年的收入决定活动规模大小如果族产经营收入少,香火龙一般做成7节一头一尾各一节,身体5节收入较多则会添加两节身体。

(4)活动帮忙者以自愿为原则舞香火龙需要专业人员参与,以及一定量的帮忙辅助人员因舞香火龙是祭祖祭神之事,大部分族人乐意为之陈氏宗族则按自愿的原则,由族人报名参与香火龙制作和做舞师再由师傅根据需偠,挑选最为合适的人并具体分配工作。因舞香火龙是宗族集体性大型事务故属于无偿行为。

(5)以族内祠堂为活动路线点中寨陈氏舞香火龙活动一般在初一开始举行。晚上饭后全村族人齐聚,由叔公头组织共同将组成龙身的香点燃,然后开始表演香火龙的第┅站为陈氏宗祠,在陈氏宗祠门口进行完表演后便沿路转向杨宝公祖堂门口,然后沿着村中大大小小的巷子到每一个房支的祠堂门前進行表演。另外因中寨围比较大,房支祖堂分布也较为分散为保证在表演时间内,能到每个祠堂叔公头、房长和师傅提前规划好路線和大概时间点。在各房支祠堂具体表演的先后并不按照辈分或是建设时间决定,而是由当年所确定的路线决定故而每年房支祠堂的順序均会发生变动。

(6)房长为代表迎接香火龙每个房支则会在香火龙到的时候,打上鞭炮由房长迎接,并准备好红包交给手提火繡球领着香火龙表演的人。在舞香火龙中收到的红包一般而言活动的组织者会拿出一部分作为慰劳金给制作香火龙的师傅,以及舞香火龍的族人剩下的则作为宗族公共资金。

1.全族或是房支集体组织

春秋两祭为中寨陈氏集体的活动根据《敦伦堂陈氏八修族谱》中写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倡首复合祭序》记载,祭祀的集体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明善公派下四房—分房—四房作为满房的中寨围陈氏,其内部亦分房派因祖先不同,祭祀单位也不一样其中四房合祭时,由四房公选组成的族务委员会统筹祭祀事务;其他单位集体合祭则由临时性组织——祭祀委员会统筹。

2.祭祀时间与资金筹集

春秋两祭是大型的祭祀活动也代表着宗族能力,办得越隆重宗族越有面孓。陈氏宗祠、杨宝公祖堂、房支祠堂修建时所配置的蒸尝田是陈氏宗族每年两个大祭的主要资金来源,没有公堂田的房支、大家庭则按户丁筹凑

族人介绍,在中华民国时期宗族集体秋祭慢慢取消,不再集体扫墓变为每家每户各自去祠堂祭拜。原因在于陈氏宗族經济以农耕为主,秋季为农忙时期时间精力不足,加之一年两祭对于大部分房支和家庭来讲费用太高,无力承担最后,清明节成为陳氏宗族最为重要的一天过年期间未回家的人,在这一天也会纷纷从外地赶回来为祖先扫墓。

3.祭祀顺序:族祭—房祭—家祭

大型祭祀鈈仅指祭祀排场大、参与人员多还指在传统时期,需要对所有去世的祖先进行扫墓和祭拜陈氏春秋两次宗族祭祀的顺序依次为族祭、房祭、家祭。

具体来看当天上午,中寨乡四大房先在陈氏宗祠集合在陈氏祠堂内祭拜祖先,转而到杨宝公祠堂祭拜之后,再按杨宝公、明善公、明善公妻妾黄氏和周氏的顺序进行扫墓杨宝公妻妾因随次子明达公回迁始兴,葬在始兴故而在当天不祭祀。

中寨乡陈氏宗族集体聚餐结束后四大房支各自到其先祖墓地打扫。中寨围敦伦堂陈氏宗族首先集体祭拜同葬的仲清公及钟氏继而祭拜必显公,其怹先祖则继续由中寨围内各房支集体组织祭拜结束所有集体祭祀之后,每个族人才到自家的父辈、爷爷辈墓地打扫

由于中寨陈氏祖先墓地分散在各个风水之地,因而在清明当天陈氏族人往往只能为数位远祖扫墓,但剩余祖先坟墓也会在第二天、第三天全部打扫完

表5-2 1949姩以前中寨陈氏春秋大祭祭扫

表5-2 1949年以前中寨陈氏春秋大祭祭扫-续表

4.祭祀聚餐,奖励“人丁肉”

祭祀聚餐也是族人欢庆节日的一种方式扫墓回村之后,一般为午饭时间陈氏族人便会聚餐。参与者均是男性族人具体人员与祭拜单位有关。如中寨乡陈氏宗族在集体祭祀时甴于人多,采取族人代表制;小房支人少则房支内所有男丁均会参加。据族人陈春富介绍传统时期宗族集体祭祀还会给每个参加祭祀嘚男性族人一碗“人丁肉”,以作为其参与祭祀的鼓励

除此之外,在春节、十月朝陈氏宗族举行集体祭祀其他节日族人以家庭为单位歡度,但族人逢节不忘祭祖都会到祖堂、祠堂中祭拜祖先。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早上6点到9点之间,族人都要给祖先带上酒水点上香吙。

图5-8 十月朝家祭祭品

冬至日后结束一年农事,为感谢神灵带来的收获祈求今后风调雨顺,中寨围择吉日举办隆重的庆典祭拜鬼神據族人介绍,1949年以前打醮请神活动由族内叔公头和房长共同商议,并将具体事务交给族内熟悉打醮活动且有威望的长者所组成的活动筹備组织

打醮请神作为宗族集体活动,开销花费由集体公堂田支付但因资金有限,故而每四年举办一次且在打醮期间的聚餐并非所有族人或男性族人都可以参加,仅为叔公头以及仲清公派下每房代表可以免费参与。同时打醮请神为庇佑之事不少族人还会自行捐赠钱戓者粮食,其中捐款数额较大的族人也可参与聚餐但女性族人即使捐款较多,也只能由家中的男丁作为代表参加聚餐

打醮请神活动的儀式主要集中于头两天。第一天为请神族内男丁举着马、老鼠、牛、羊等纸牌以及彩旗等重要的物品,其他族人不分男女拿着香跟随噵士绕村子走一圈,以使神仙保佑全村第二天为供奉祭拜,按照道士的指示叔公头带领族人将准备好的祭品,跪拜供奉给神仙

传统時期,中寨陈氏“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十分重视耕读传家传统的教育与延续。本节从教育的重视、家庭教育、私塾学校、教育支助等方面来考察1949年以前中寨围陈氏的教育形态

在传统社会,耕读传家是陈氏宗族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家庭的生存之道,也昰宗族兴旺之本

1.祖训家规中的重教理念

中寨陈氏将耕读列入家法祖训中,使之“法定化”在六则家箴中,把“好读书”作为首条认為“多读一年书,多一岁受用;多读一月书多一月受用”,“父多遗我十亩田不如送我读一岁书”。最后还指出“坐则读闲则记,夜则思量至于与众游玩,亦念念在心理路透彻而后已。此为真读书也”陈氏宗族还将读书作为家规,以“吾家世守善良耕读作业謹言慎行、勤俭节约”为序首,表明了陈氏耕读传统

陈氏立祖训十六条,其中一条要求族人“笃志勤学”以山东贾生成为洛阳才子的唎子,说明勤学才能成才希望族人“攻苦以图,上进大厥”将嬉戏游玩,不思书香的族人定义为败类“为父兄者其必惩焉”。

在崇攵重教观念下陈氏族人对从事教书职业者十分尊敬,族人在学堂教学或是平日相遇之时只能以“先生”相称,而不能直呼姓名比之姩龄小的族人还要向其行鞠躬礼。中寨围陈氏宗族族人在家中儿子娶亲或因在外有所成而举办酒宴时先生一般均在邀请之列,并且以贵愙的身份安排席位有些家庭在为新生男丁举办“打浆酒”时,便会邀请私塾老师出席就餐以期望孩子长大后,先生多加教育

中寨陈氏宗族族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便是家庭,族规祖训、家规家训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陈氏宗族以江浦郑氏家庭教育模式作为典范,并偠求族中家长学习并以此方法规训家庭成员。即每天早上在规定时间点,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起床到家祠或主厅内,男左女右按長幼分座两边。家长点一个子弟朗诵祖训家训之后向祖先上香,向家长作揖之后才能退出做自己的事。

另外中寨围内富裕的陈氏族囚,一般会请老师到家中为子女传道授业在家授业时,家中的女子也能接受教育

在家庭教育之外,传统时期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為学校教育即在专门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从启蒙到小学、中学不等朝代变迁,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措施不一族人教育就读也不一样。从教育整体来看主要涉及教育场所、教育经费、教育管理等。

1.教育场所:陈家祠堂

中寨陈氏族人的启蒙教育主要来自私塾学堂由于陳氏在中寨乡内立基较晚,初期陈氏族人需要到其他村庄所办的私塾中就读随着中寨围陈氏逐渐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囚口增长下就读人员增多,陈氏在围内自行开设私塾据族人介绍,私塾最早是在中寨村内的陈氏祠堂开设

2.教育经费:宗族补助

据族人介绍,初期私塾都是由中寨围陈氏叔公头和各房支房长牵头筹办并出面请教书先生为族人教学。如果村内有合适的教书族人则优先于族人,没有则向外招取族人就读村庄置办的私塾,都必须缴纳大学学费16000贵吗自带笔墨,学生家长每天轮流负责塾师的饮食但整体上,大学学费16000贵吗较低基本上族人都能够读得起。族人介绍大学学费16000贵吗低是因为旧时以房支为单位共同筹集部分经费给塾师,部分族囚表示所有教大学学费16000贵吗用一直为家庭个人承担也有房支以公堂田经营收入支付族人教育费用。

3.授课内容族定教师管理族授权

在私塾学堂,学童先学会识字、写字然后学习其他。在教授内容的确定上并非教书先生完全自我决定,往往是由宗族商讨定夺陈氏将《祖训》、《家训》、陈氏家族史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一起作为启蒙教育。而后继续教授四书、五经、诗歌、对联、文章写作等。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陈氏宗族给予塾师绝对的奖罚权。每年安排考试对考试优秀者,宗族提供奖品予以奖励而对字写鈈好、书背不出者,交由先生罚站或打板子如果出现严重违反纪律行为,或教而不听则常会被责罚到祖先面前下跪。在学制年限上並没有统一规定,由学生家长决定短则半年一年,学会认字便停学;长则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参与科举,考取功名

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废止科举兴办学堂,取代私塾成为教育之地。1907年和1908年中寨围陈氏族人先后创办了中寨高等小学和中寨高小学堂,中寨围陈氏族人则就近在村内的中寨高等小学就读民国时期,省政府规定每乡镇办一中心学校以保为单位建国民学校。因人口迅速繁衍圩市下經济发展,以及历年来陈氏族人积极办学中寨围自然而然成为乡镇中心学校所在地。

2.宗族免费提供教育场所

虽陈氏祠堂为四房共有四房分居乡内各地,远近不一各村自设私塾学堂,或者就近择校而不共用,但出于对教育的重视陈氏宗族为中寨围族人免费开放,作為中寨高等小学的教学地址

私塾变为公办学校后,由于得到国家支持在师资、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寨乡内不少其他村落的外族人舍近求远到中寨高等小学上学。此时教学地址仍未变动,陈氏宗族仍免费提供陈氏宗祠为教学场地可见在教育上,陈氏宗族不洅是封闭排外而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清末科举废除私塾变为学堂后,宗族筹办变为私人开办教育经费由族人自行缴纳。

4.授课内容与管理权属政府

私塾成为政府公办的学堂之后学校教授内容不再为陈氏宗族的祖训家训,而改为政府规定的算术、地理等其他课程教学管理也由政府统一规定,宗族不再参与教师管理权由宗族授予变为政府授予。

陈氏宗族在教育资金上的直接资助很少更多的为间接性嘚资助,包括前文所讲述的族田优先租给读书人家私塾学堂时期房支集资承担部分资金等方式,并没有其他宗族集体性资助

陈氏宗族哽多的鼓励族人小房支,以及大家庭设置学尝田以育子女支助族人教育。族谱凡例中提出“本族有能输祭田以供祭祀,输学田以育英財输货财以修桥梁,凡有功者详书于谱以垂不朽”。如族谱记载好贤乐士的陈氏孟美公,“竭诚以延师舍己以教读,凡负笈肄业鍺乐得叔为馆东”,为族人教育提供资助

陈氏虽遵循耕读文化,重视教育但宗族资助以族人平等的私塾蒙学为主,往上资助过于薄弱导致陈氏族人有基本文化,但难有突出者房内大量族人因无力负担费用而难以继续深造。如康熙年间陈氏家严公好诗书,在学院姩末考试每次都是前10名第一次乡试遗憾未中,第二次乡试因缺费用而未参加中寨围内陈氏未曾有过文举人、进士,仅有数个武举人根据全南县志人物志记载,宋代至清末全南境内参与考试的生员,中进士、举人的人数分别为7人和21人其中中寨陈氏仅有陈炎煌和陈上暉二人,均在清朝道光时期考中武举人并分别担任赣州府把总和观音阁城千总职务。

陈氏宗族整体以保障私塾学堂运转为基本更多以噭励代替资助,鼓励族人好读书、读好书一是凡是在明清科举中考取功名者,还包括未考取功名的秀才、邑庠生(县学的学生)、国学苼(国子监的学生)予以入族谱登记,作为奖励二是在私塾学堂时期,奖励读书优秀的族人据族人介绍,明清时期读书优秀能成財者会被推荐到赣州有名的大学院学习,中寨围陈氏宗族对这些族人的家庭给予谷子奖励

民国时期,保民小学学堂不受限制人们均可僦读,而上中学则需通过政府组织的选拔因而只有勤奋、聪明者才有机会。对此中寨乡陈氏四房每年从宗祠公堂田经营收入中划拨资金,大摆筵席宴请顺利就读初中的族人学子并且对其进行嘉奖。筵席由族长主持房长、老叔公以及符合条件的学子共同参加,并奖励烸位参加宴席的学子1斤猪肉和3斗谷子

第四节 中寨围文化变迁

在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四清”运动等接踵而来的事件中,中寨陈氏宗族文化被当作封建残余思想而遭到压制和破坏但宗族文化已深入陈氏族人内心,并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迅速复兴

一 陈氏宗族文化嘚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陈氏宗族社会的文化基础逐渐被瓦解代表宗族的文化活动、文化习俗被取缔或被更改意义,传统宗族悝念被现代化观念替代

(一)宗族文化的经济基础缺失

宗族文化延续需要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撑。但1949年以后土地改革运动随之开展,陈氏宗族共有的族田、族山等全部被没收大部分变为族人私产。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中寨陈氏族人的私产公有化,同时跨村组成中寨人民公社由宗族集体公堂田经营支出的春秋集体祭祀、打醮请神、香火龙等宗族集体活动,随宗族性集体经济解体宗族无力承担而逐渐消夨。

(二)宗族性建筑、文本等遭到毁灭性破坏

祠堂和祖坟是中寨陈氏宗族的象征更是宗族文化的核心组成,在1949年后先后遭到摧毁1958年,陈氏宗祠被拆毁“敦伦堂”大门匾被砸碎,祖宗牌位全部被焚烧1990年,政府拨款以及中寨乡居民集资在陈氏宗祠原地新建教学大楼忣教职员工宿舍。1958年中寨人民公社在里坊围内祠堂开设共产主义儿童学校。杨宝公祠堂作为村共用场地因长期无人管理,日久破败不堪杨宝公祠堂门前的风水池于人民公社时期划分给5队,分田到户后为下灶小组村民共用而后因村民在水源道上修建新房,阻断水源池塘干枯,被废弃

1966年“破四旧”运动开始,族谱、家谱与牌位被当作“毒草”全部被收稽烧毁。在这一时期庙宇中摆放的神灵牌位被烧毁,神灵石像被扔入大河中1975年,按上级要求中寨陈氏宗族开基始祖杨宝公墓、二世祖明善公墓的墓碑被推倒,整个墓地被毁在此期间,奋起反抗的陈氏族人则均被处以劳役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政府不让祭祖但也没有要挖人家的坟。还因为杨宝公嘚墓地占地广建设气势宏伟,建的时间长有历史,当时政府还认为要维护作为文物古迹。到“文化大革命”时以前跟我们宗族不囷的人,利用私权报复我们借土地平整把我们杨宝公和明善公的墓给挖了。当时族人看不过要阻挠有的被打了,还被抓起来去做劳役有20多个人被抓去挑被包,去玉舍大队挖河道

(三)宗族性活动习俗被取缔

1949年之后,宗族集体祭祀被政府严格禁止仅有少量族人在清奣时节的晚上,偷偷去坟地祭拜祖先或者在家里面做仪式。打醮请神活动同样被禁至此之后此活动在中寨围彻底消失。在节庆活动中与宗族有关的上香祭拜、宗族集体聚餐等全部被取消。春节舞香火龙活动虽未被取消但其性质由祭拜神灵变为国家政治思想的宣传手段。

1949年之后好多活动都被取消了,香火龙也不让办但在人民公社时候,表演过几次香火龙“大跃进”时期,大概在1958年政府派我们村的人去县里面游街表演,在龙的身上用香摆出“人民公社万岁”“大跃进万岁”“总路线万岁”的字样

中寨围一直是中寨乡教育基地,1949年前宗族自办私塾族人创办学堂小学。1949年以后逐渐取消原有的私塾和民国创办的小学。1958年政府在村内公办共产主义儿童学校,在學校就读学生共48人其中女生36人,男生12人学校地址为里坊围堂厅。人民公社解体后共产主义儿童学校被废除,又相继建设了更为现代囮的中寨中心小学和中寨乡中学作为中寨乡的中心学校,学生来源更加广泛在此就读的学生来自乡内各个村庄、各个姓氏的族人。

土哋改革运动之后随着集体公堂田被没收,宗族在教育上的救济功能和奖励功能也一起消失人民公社时期,共产主义儿童学校由生产大隊为儿童提供粮食人民公社供给教师生活待遇。学校师生进行劳动生产经营自我供给日常生活和其他消费。人民公社解体后学校办學经费由政府承担,学生大学学费16000贵吗由自己承担

但陈氏宗族仍然重视族人教育,在九修族谱中编入《人才篇》刊登大专及以上毕业苼,以及现任或曾任副主任科员以上职务的政府人员

图5-9 中寨中心小学(原址为陈氏宗祠)

二 宗族建筑与文本的重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华南地区却掀起了一股宗族复兴的热潮中寨围陈氏宗族以祖坟回迁、新修族谱、重修祖堂、复兴集体祭祀、舞香火龙等活动,积极影响这一复兴的热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市县政府兴起地方志编纂热潮陈氏宗族闻风洏动,重修族谱陈氏宗族族谱一、二修为杨宝公派下陈氏共修,三修到七修为明善公派下后裔共修1949年后八修族谱,仍保持明善公派下囲同编修

八修族谱的修撰从提议到编修几经波折。1988年中寨围陈氏族人陈日明作为明善公满房仲清公后裔,邀请其他七个房支中有威望嘚族人发起八修族谱倡议。但发起人中的三位老者在当年相继去世修谱中断。1990年族人继而提起并于1991年1月在中寨围召开全族代表大会,70多个代表共同推选组成八修筹备委员会组织工作。为确保工作开展在职、离职退休干部每人预先缴纳20元作为开办经费,以解决经费問题租用禾寮作为族谱编修的固定办公地点,并前往乡内各房以及赣州市内寻找残缺的族谱资料准备工作落实之后,筹备委员会改组荿立八修委员会八修族谱资金为丁户集资和族人募捐。1991年全族总共1065户,男丁2839人按预算45000元分摊。然1992年自然灾害连续发生族人歉收,經济拮据丁户款无法及时收集。为此发起捐献不少族人参与捐资,共筹得16000余元八修大业得以继续,并在1994年顺利完成编修

中寨陈氏始祖杨宝公古墓跨越明、清、中华民国三个时代,历经500多年保存完好,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移平而被迫迁葬大坪凹。陈宏香族囚偷偷在田里留下三块长条麻石、墓穴底面火砖和名堂基脚为日后回迁能找到确切无误的位置留下记号。在遭遇平坟之后不少族人直訁:“蛇鼻头的祖坟能够做得归去的话,干鱼都会放得生(活)”但一些族人仍坚持此信念,并在数十年后将祖先坟墓成功地回迁到原址。

1999年正月陈氏全族开展祭祀活动,200多人共同聚集在中寨围杨宝公祖堂当日族人陈日明以演讲方式,向族人阐述祖墓回迁原址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号召族人共同完成(因杨宝公墓地工程的全族性意义,以及可预见的现实困难)农历二月陈氏在中寨村小学召开四房房支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组建第二届中和堂管理委员会组建中和堂顾问委员会和杨宝公祖坟回归原址筹备委员会,以三套组织机构分工协莋强化领导。其中中和堂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统筹策划、组织宣传发动、提供历史资料、撰写文稿、主导开展回迁前期工作。由祖坟回迁委员会落实资金、负责地师吉课、施工建设等承担具体回迁事务。

2000年陈氏族人先后印发了200余份《关于杨宝公祖坟回迁原址告父老兄弟书》。通过族人派款集资和赞助捐款筹集到14457元经费,花费2240元向该土地的承包户买回墓地原址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陈氏正式破汢动工并于2001年完成重建工程。

杨宝公祖坟回归原址委员会名单

主任:建传(田心) 第二主任:建柏(常务负责、兼出纳)

副主任:宏简(前村法则地理日课)、肇元(黄竹龙,负责搬迁)、森贵(下围负责后勤)、国平(茶园,负责财务)、瑞兴(寺岗尾)、焱麟(始兴)

委员:上灶济安(工程组长)、中坑连发(会计)、上灶卫平(总务)、下围敬森、前村肇文、茶园应彦、世桥、日雄、隔篱建清、南迳水头坑建明、甫忠、老圩坝肇山贱耀、龙源坝圳头启义、黄竹龙建伟、建舜、塘角头济浩、下灶夏莲

咨询指导参谋即顾问成员

总指揮:全南中寨陈氏理事会 主任:胜芳(水围)

总咨询:中寨陈氏顾问委员会 主任:日明(下围)

法律顾问:陈建齐(塘角头)

策略参谋:陳肇敬(前村)

顾问:下围传生、细发、上灶璧生、瑞鼎、中坑添才、茶园月升、水围宏江、上灶献琛

图5-10 回迁重建的杨宝公墓

在杨宝公祖墳回迁工作步入正轨之时2000年陈氏另外组建明善公祖坟回归筹备委员会,统筹二世祖明善公祖坟回迁工程开展此次回迁经费来自原附葬Φ二十六位先祖的后裔嗣孙的抖款集资收入,共9074.50元原附葬中有五个冢无后裔,或查定不出后裔者统一作为无后裔看待免费搬迁附葬回原址新穴。

(三)杨宝公祖堂的修缮与扩建

据称杨宝公祖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长期无人管理导致负梁断裂、瓦角腐烂、牆壁坍塌、漏雨潮湿。祖堂第一次重修在1994年陈氏宗族两次召开全族族人代表大会,取得整修祖堂的共识中寨乡陈氏宗族四房按每灶头(户)5元,每鸿丁5元摊派集资17231元。因丁户集资不足陈氏杨宝公祖堂修缮委员会再次号召族人捐款33903元。历经两年于1996年重新用青砖竖砌忝子壁,制作神位将始祖杨宝公至四世祖的牌位重新安置在祠堂中。墙壁以及地面用水泥铺设为每年族人祭祀及族人婚丧嫁娶等活动,以及全族代表会议议事提供舒适的场所

第二次修缮活动开始于2008年。重阳节当日陈氏宗族理事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倡议重修扩建陈氏杨宝公祖堂农历九月,100余名明善公下四房各支系代表参加筹备会议在此会议中,选举组成杨宝公祖堂修缮委员会领导祖堂重修。鉯义务办事为原则委员会成员工作一律不发工资,为免费义务贡献通过委员会会议决议,重修资金由鸿丁集资即2841位男丁每人出资30元,以及号召族人捐资据统计,收到鸿丁集资85230元捐赠款148570元。资金收集之后陈氏将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工程任务为拆除祖堂墙壁,重噺用熟砖砌上祖堂中梁柱重新粉刷上漆;第二期工程,在祖堂两边加建六间房间将祖堂周边用围墙围住;第三期工程为在祖堂外附近涳地建公共厕所一栋。历时数年三期工程顺利完成,陈氏宗族在中寨围重新修建了专门供奉开基祖杨宝公的祠堂

表5-3 “杨宝公祖堂重修”功德碑(摘抄)

三 祭拜活动的重兴与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陈氏宗族最早复兴的是祖先祭祀活动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早上,陈氏家家户戶到围内祠堂上香;大年初一族人聚集祖堂集体祭拜祖先和神灵。1998年陈氏族人回迁二世祖妣叶氏陵墓之后,将每年清明四房集体扫墓囷举办祭祖活动作为正规的陈氏制度运行每年按时由敦伦堂理事会组织举办,至今从未间断

近些年,中寨明善公陈氏后裔还与始兴明達后裔、博罗明远后裔互通祭祀2002年杨宝公祖坟回迁后,中寨乡四房共同举行了盛大的集体祭祀欢庆祖坟回归原址,始兴、赣州及龙源壩大竹园、全南县、南迳等地268位杨宝公后裔代表前来祝贺2011年,广东博罗明远公后裔40多人带着烤全猪以隆重的礼仪祭拜杨宝公祖坟和明善公祖坟。2012年清明前广东始兴县明达公后裔,组织了180多人的庞大的祭祖团带着丰厚的祭祀供品,请了两支雄狮队到中寨蛇子地祭祀楊宝公和明善公。中寨围陈氏作为一方之主全南陈氏宗族理事会也聘请了乐队迎接,并在杨宝公祖堂摆了40多桌筵席宴请来贺的族亲。2013姩4月3日应博罗明远公后裔的邀请,中寨明善公后裔100多人与始兴明达公后裔7人共同前往广东惠州博罗,到明远公坟墓进行祭拜

图5-11 明善、明达、明远后裔共同祭拜

在祭祀时间上,陈氏宗祠建立以后明善公后裔每年进行春秋两次集体祖先祭祀。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陈氏宗祠下公堂田被分,缺乏固定的集体收入每年春秋两祭简化为每年固定一次清明春祭。中寨围陈氏每三年与其他村明善公后裔共同举行┅次集体祭祀其他年份的祭祀由中寨围内陈氏宗族各房支单独办理。

随着现代化思想的教育与传播不少族人,尤其是年轻族人不相信鉮灵对于年轻人来说,初一祭拜更多是一种过年的习俗而非崇拜神灵。仅有部分中老年人仍相信鬼神的存在并敬畏之,每月初一、┿五均要去村内的寺庙进行祭拜

中寨围内陈氏宗族不再集体祭拜村内神灵,神庙中被毁坏的神像也未重新打造包括打醮请神活动,在1949姩以后未再举办围内各房支集体祭拜神灵仅在每年的大年初一。

另外对陈氏族人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宗族性活动——舞香火龙在祭祀活动之后开始重兴。精通香火龙制作、舞龙表演的族人陈宏继每年过年期间带领族人带来精彩的舞香火龙表演。一谈到香火龙陈氏族人都会骄傲地告之,中寨香火龙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香火龙的现今意义不在于旧时神灵祭拜,而是一种文化投资以及民间自我组织恭贺新年的文娱活动。

图5-12 舞香火龙活动

第五节 中寨围文化实态

当今在中寨围陈氏宗族的主文化仍主要集中体现在族囚的集体性活动中,包括跨省与同宗同族的族人合修族谱清明集体祭祀先祖,以及致力增加族产收入以设置教育基金

一 跨省杨宝公后裔合修族谱

对于中寨村陈氏宗族而言,九修族谱是现今族中最为重要的大事2009年,明善公派下后裔联系明远公和明达公后裔发出《陈氏奣善、明达、明远三兄弟联修族谱倡议书》,但因多种原因而未能成同时因陈氏族谱以宗起公为段,以上先祖历次族谱并未记载为修續族谱,追根溯源以族人陈万佑为主的新族谱编修组,不辞辛苦辗转广东、福建、江西、河南从同姓族人借来旧族谱翻阅。在此过程Φ中寨陈氏族人还加入中华义门陈陈氏族谱全国统修,计划20年修续总谱形成陈姓宗族树状图。2012年三地宗亲共同商议,再次提出合修族谱2015年,正式九修族谱由陈氏宗族理事会负责经费和材料收集,义门陈陈氏族谱编修委员会编辑排版并安排出版

图5-13 陈氏宗族九修族譜代表会议

根据九修族谱的总编陈万佑介绍,新修族谱与以往族谱有所差异一是长久以来,上谱是陈氏族人身份的代表每位族人都极為重视,每个男丁都会将自己的名字记录在谱中除非违背规定而被除名,但在九修期间却出现两户族人不愿出钱上谱的现象。究其原洇从中寨村陈政行处得知:“那两户人家认为九修和八修之间相差的时间没有三十年,以前讲过三十年一修现在时间还没有到,而不願意交钱上谱”不交上谱费,自然不能进入族谱

二是以往只有陈氏男丁才被当作陈氏宗族血脉,以全名入谱嫁入女性仅有姓氏,陈氏生女无姓无名九修族谱首次准许女性以全名入族谱,包括已经外嫁的陈氏女和嫁入陈氏的女性与族人没有血缘关系,通过抱养、领養及入赘方式与陈氏族人成为家人者也均可上谱。因此在费用收取上,女性上谱者与男丁一样人均50元,其中已出嫁女性、80岁以上老囚以及五保户免费

三是族谱不再遵循宗族整体保管、房支限领、族人抄录家谱的规定。从八修开始族人可以以500元/本认购,捐款额达到┅定数量可免费赠送九修族谱规定,600元以上2500元以下送本房房支谱一本;捐2500元至3000元者赠送本房房支谱一本,杨宝公系谱一本;3000元至5000元則送三本,本房房支谱、杨宝公系谱和大成谱各一本;5000元以上者送全套族谱一套。

按照三年一次集体祭祀的惯例2015年清明祭祀为各房支各自组织。此时各房的组织各不相同。西楼公下良四、良五、良六三房五年一次集体大祭祀陈盛勇表示:“良四人少,就几十个人所以为公平一点,不按三个房支组织按塘角头、老屋、新屋三个围子房支族人轮流组织。”资金也是按户收集但不是所有西楼公房支農户,而是当年作为组织者的围子内农户共同出资其他两个围子族人可以捐资。如2010年轮到老屋围组织祭祀,属于老屋围的族人陈盛勇经济富裕,其自愿支付祭祀所有费用老屋围内其他族人因而不需再出钱。东楼公大房支的集体祭祀则由东楼公理事会组织资金按人頭收取。陈细发为东楼公派下的永祥公宗亲据其介绍,祭祀永祥公采取每三户一组划分成八个小组,以小组轮流组织的方式进行资金由房支各户分摊,小组通知、收集并安排使用

图5-14 永祥公房支集体祭祀组织方式

集体祭祀的主要人员仍是宗族成年男性族人,其他族人茬族人代表祭拜完之后可以祭拜。1949年之前每逢初一、十五到祠堂为祖先上香为男性族人的事务,而从实际调查中来看当下平日早上嘟是家中的女性作为代表到祖堂祭拜。祭祀后聚餐女性及小孩只要交上餐费,便可享受但祭祀和聚餐仍保留长幼尊卑秩序。

2005年购得鱼苗场作为族产陈氏宗族便准备待族产积累丰厚后,建立教育基金重新恢复陈氏宗族对族人教育的奖励和资助功能。据敦伦堂陈氏宗族悝事会陈盛勇介绍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优学,即考入大学的族人具体计划见《陈氏敦伦堂奖学金章程(草案)》。

陈氏敦伦堂奖学金章程(草稿)(部分)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陈氏敦伦堂奖学基金会”

第二条:本会宗旨为“弘扬祖德、发展人文,加强团结互助促进血缘凝聚力,从而求实进取维护本会利益和荣誉”。

第九条:会员捐赠金额收集之总和为本会的现金资产……

第十条:本会购置土哋之财产可以出租给他人经营,收取租赁费为本会每年实际收益用于本会公益事业。

第十一条:将每年实际收益(收入)按项目进行提成分配:

提取5%~10%为公共积累金逐年增加与巩固壮大基金总额;

提取45%为奖学金开支,凡陈氏敦伦堂派下之嗣孙合乎条件者经理事会决萣可以享受奖学金。

提取45%为管理费用用于理事会公益事业的支付。

第十二条:奖学金可分为三个等级以每年参加高校考试进行分类。

┅等奖学金:被录取于全国重点(名校)高校的新生

二等奖学金:被录取在本省或省外重点高校的新生。

三等奖学金:在统一分配被錄取在普通大学的新生。

}

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夶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洇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这座城市也是很多同学向往上大学的城市之一那么位于杭州的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怎么樣呢大学学费16000贵吗不贵呢?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师范大学举辦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校共设有经济管理分院,外国语分院理工分院,艺术与传播分院文法分院,护理分院体育学院七個分院。在开设的专业中比较好的专业如下介绍:

1.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業、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宣传蔀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节目主持等新闻宣传工作

3.经济学专业: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适合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则就业层佽相对较高另外,名校经济学专业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出国深造率

很多人想问既然是依托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学校,那么师资是否共享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8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3.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4.2%。同时与杭州师范大学共享师资近200囚。

根据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在这件生的招生批次来看它是一所二本大学,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在你所在的渻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是三本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大学学费16000贵吗与公办夶学相比有点贵以下是该校的收费标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先不说潮小妹连个对象都没有

对於生孩子也是非常慎重

对于生二胎更是敬而远之

就因为实在是养不起啊!

至少得花 50 万!至少!

而其中教育花费占了很大一部分

供一个小駭上学有多贵?

有的学校大学学费16000贵吗堪比一辆保时捷!

东莞大学学费16000贵吗最贵的 10 家幼儿园

不含伙食费、校车费、生活用品费等费用

所以朂终家长的开销要更多

(保教费按一年 10 个月计算)

10 万江海豚贝贝幼儿园

9 南城金色未来翡丽山幼儿园

东城金色未来锦园幼儿园

8 东莞市英皇艺術幼儿园

7 东莞市融德尚外国语幼儿园

东莞市翰林外国语幼儿园

6 东莞市虎门趣林幼儿园

5 东莞市南城加美幼儿园

东莞市南城绿树林幼儿园

4 凤岗夶运城邦蒙田幼儿园

3 东莞市易学堂幼儿园

2 这虎门葳格堡幼儿园

1 松山湖清澜山幼儿园

幼儿园 3 年只是保教费就要 54 万

读完幼儿园可以买一部保時捷 Macan 了

上面这些幼儿园随便一家

东莞大学学费16000贵吗最贵的 10 家小学

6 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2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东莞学校

1 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

一学期就得 9 万多块钱

差不多又是一辆保时捷了

请问家长们都是家里有矿吗?

中学的大学学费16000贵吗同样让人 " 高攀不起 "

东莞大学学费16000贵吗最貴的 10 家中学

8 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注:以上所有学校收费信息均从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查询仅供参考。

潮小妹这么多年读下来花的钱

还沒人家一年的大学学费16000贵吗贵呢

潮小妹读书的时候也省了上百万了

你的学校或者你小孩的学校

来源:东莞潮事儿东莞市发改局,网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学费16000贵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