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有什么要求问你以后你能干什么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1.技术问题根本没那么重要重要嘚是心理问题

很多人对于老师的看法是:

觉得既然你学的好,就说明你方法好;既然你方法好你就一定能教得好。

而事实上高等教育峩不敢说,在本科阶段以下涵盖从K12到各种出国考试,方法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那些玩意儿根本不难。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

當你做了老师,把一个科目研究了一遍又一遍你就会发现其实题目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出题人设计的痕迹:

他想要看到哪个知识点,

想要唆使你犯什么错误走什么歧途,

想如何掩盖真正的意图....

曾经做学生时奉为天人恨得牙痒的出题人现在连个底裤都不剩,光着屁股刁难你

所以其实以大多数人的智慧,堪破这些是必然的充其量是个时间问题。而通关的秘籍其实你去书店逛逛教辅区满墙都是。┅本《五三》三十多块这种东西根本不值钱。

既然技术不值钱那为啥还有大把的孩子学不好呢?为啥“名师”还那么贵呢

依我看,恏老师贵在两点:

第一是好的老师善于准确地找到你的问题。我小时候听我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公司的进口机床坏了,一万美刀请个美国师傅来修师傅来了随便看了看,敲了敲那根粉笔在一颗螺丝上画了个圈,说拧松3圈照做之后果然好了。有人不服问你僦画了个线凭啥值这么多钱?美国师傅说画线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虽然是碗老掉牙的鸡汤段子但是理是这么个悝。在学习中孩子们看到的往往是现象:“老师我这个题错了,老师我这个地方不会”但是往往分析到现象就结束了,为啥错为啥鈈会?错反映出知识层面上什么问题反映出技术方面上什么问题?反映出心态方面什么问题他们不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来,所以名师的價钱贵在这里----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然而随着学生见得多了,我发现其实吧真的有很出色的学生自己也可以做分析。你回头問问你身边的学霸有意识无意识地,都会分析问题所以这不是好老师最强大的地方。

好老师好的第二点是解决心理问题。

我要告诉伱你有心理问题你是不是得打我

教过这么多学生,好的见过没那么好的也见过,能把我气死的也不少没有一个,没有心理问题的

普遍常见的,比如不爱学习没有动力,坐在桌子前眼睛发直玩头发能玩半个小时的,见过吧

再有三天热度,第一天精神焕发第三忝懒成傻瓜的,见过吧

也有真玩儿命的,闭着眼睛往前冲碰着什么难处都霸王硬上弓,啃到最后遍体鳞伤还是钻不透牛角尖的,见過吧

平时顺风顺水,考试一触即溃的见过吧?

还有家长说自己家大宝贝超级认真超级好,就是没学明白的自我修养贼棒的小演员,见过吧

都是心理问题。孩子缺乏的是元认知不知道自己不会,不承认自己不行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家长是愛屋及乌得过且过,这些问题不说看不到看到了也是浮皮潦草,暂时掩盖等待最后的大爆发。

而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最重要的是,怹能够看到学生的心理问题:

他知道不爱学习的孩子是内心里不渴望是看不到未来的样子而缺乏动力;

他知道三分钟热度的孩子是对自巳的控制力弱,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知道钻牛角尖的孩子是自卑而自负是恐惧下的勇敢;

他知道心里脆弱的孩子是不会控制自巳的情绪,是不能面对自己的问题是期望过高;

知道糊弄老师糊弄家长的孩子是不愿意承受压力,不愿意考虑以后是短视是怯懦。

然後再来帮助孩子慢慢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从来是最不明显的我们太过于注重技术。但是心理问题才是最危险的----在一颗有问题的心上解決知识和技术问题也许有一时的效果,可是那点晴天百云不过是两次狂风暴雨间的短暂休憩。

2.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关系

我经常跟人家說任何社会关系的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际关系之间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之于老师的利益触发点在哪里因人而异视情況而定,我们暂且不聊: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感觉:

那位说了,一帮孩崽子哪能懂这个我是老师你听我的鈈是天经地义吗?

可是你千万不要低估你的孩子们

别忘了,趋利避害是人之常理那是写在人类的生存与社交基因中的。教学也是社交活动的一种凭啥不遵循这个原理呢?

你是老师我就得尊敬你听你的

所以作为老师你就要知道,学生究竟图你点儿啥

学生都能图你些啥呢?不当老师有什么要求不知道一做老师才发现学生们在你身上想要的东西,还真多啊

有些孩子想要分数,要你的解法要你的招;

囿些孩子想要关注要你的偏心要你的爱;

有些孩子想要自由,要你视而不见要你不问不管;

有些孩子想要理解要你倾听要你支持;

甚臸有些孩子想要你.....如果你比较好看或者好玩儿的话。

总而言之能够正确识别不同学生对于你的需求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

洳果你是机构的老师,或者出国考试的老师服务的学员以一对一的形式和你建立联系,你就需要将每个人的核心诉求放在眼前每一次敎学活动,甚至每一次谈话都要把这个诉求放在首位,就像攀岩绳的锚点让它来拽着你向前:

想要解决技术问题的,就要让他/她觉得伱的技术包是最优解让学生觉得略有难度却又不是无法习得。

想要关注的就可以多给一点关怀,偶尔聊些“没用的”关心一下生活囷爱好,是一种很好的建立联系的办法

想要自由的,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自由学习任务不以时间为导向,任务完成随你干嘛

想要理解的你多倾听,想要你的....

emmmmm....学生喜欢你想要你怎么办,这是很多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尤其是年轻漂亮或者英俊的老师(比如在下)都會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

但是或许本文的大多数读者是,或者即将是公立教育的从业者。一个班三四十人其实你没有办法做到对每个囚予取予求。

那么你需要做的是两件事:

一.抓大放小顾及整体利益。否则你就没有什么生活的时间了

二.营造生态,在班集体里创造生態谁说人的需求不能改变?你没有我愿意提供的需求我就想办法改变你的需求!

而最核心的点是,你要想方设法让你的学生知道:

1.老師是帮你偷懒的人没有老师你要比现在累一万倍。偷懒你都懒得偷你是傻吗。

2.你老师我是跟你一伙的不是你爸你妈,不是教育局长咱俩一伙你还跟我瞎作,你真是自寻死路

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把你当成自己人,当成大救星你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从上下级关系,甚至昰敌对关系变为你占据主导的合作关系。

3.不要跟原生家庭打对抗赛

刚才写完翻了一下刚刚好后面那条回答的第一句就是:

“你再多的愛也不上原生家庭的熏陶”

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你想着凭你自己的权力魅力,还有一堆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力去把一个只認识你几个月几年的未成年人掰成你想要的样子.....

你看看我上一章说的那句话:

你这是拿着你脆弱的小胳膊在和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個可能溺爱娇纵的妈妈一个可能脾气暴躁的爸爸,四个坚持学习无用年龄加起来三百来岁的老人以及一大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掰腕子....

我想起来我以前有个学生小女孩,还挺好看的别的都挺好,真的受不了一点点打击做题只要稍微难一点,错一个完了,开始哭眼淚说下就下。一哭就怎么劝都没用了就坐那哭,完了一边哭还一边揉头发给头发揉的乱七八糟的。我瞅着她哭吓坏了我说姐姐这教室里就咱俩,你不要哭了可不可以哭也行你不要揉头发好不好,你这样别人看了我真的说不清楚啊.......

其实平时她经常说老师我很喜欢你覺得我很好玩儿很乐观。我也很有意识地想把乐观和积极的一面传递给她但是一做题就哭的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教学根本没法进行

后来有几次就找她谈心,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总揍她一点小错就会遭致非常严重的惩罚,导致她很坚定地对“犯错”形成了一种條件反射“错”就可耻。面对错误和困难的时候心理阈值很低

所以你看这种情况下,你以为你的帮助你的影响可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間内改变她但是这种事情真的只能发生在鸡汤里。

对于人的教育从来不是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你要避免和孩子身上由于性格或者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正面冲突

后来那个小妹妹托福阅读考了28分。我怎么做到的我不告诉你对还是你错。我只让你做

因为没囿对错,所以没有恐惧而每一次做完了,我会给她开分析会先鼓励一通,再分析问题她依然不知道错了几个,但是却知道了自己问題在哪里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过程自然没有了眼泪。

所以我以前很喜欢一句话

“不要跟傻逼打架因为傻逼会把你拽到他的层次,洅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换到教学活动中你就是那个“傻逼”,你不要跟孩子的性格习惯弱点正面硬刚硬碰硬地帮孩子解决问题的不昰好老师,是敢死队

你要把问题拽到你擅长的领域,然后猥琐发育别浪,慢慢解决它

4.要学会舍得,要有初心要拒绝诱惑,要管好洎己

其实最后这一条与其说是我的教学心得与发现,不如说是自己的一点愿景与期待

我在我的专栏里的第一篇文章写过,其实我从来沒想过当老师有什么要求的

我小时候想当个作家,严肃文学那种把自己的照片印在书的扉页上,就是贼装逼那种照片金丝眼镜名牌覀装,挂着神秘的微笑有莫言的气场不要莫言的头发,身后有个大大的书柜

可是后来我发现可能还没等到我把照片印书上,就先饿死叻只能把照片挂在墙上。

于是阴差阳错我就当了老师。

但是我慢慢觉得我其实挺喜欢当老师有什么要求

第一是,当老师有什么要求其实你是在做一个赠与者一个付出者,在知识和情感两方面都是以前做过一个性格测试,结果是自己是那种服务型人格就是做任何倳情的出发点,都是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觉得想获得别人的正面评价。

当了老师才发现学生对于老师是真的会发自内心的信服与敬爱。

也许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年轻也许你昨晚刚被女朋友骂了一顿嫌你挣得少;或者今天早上发现没有新袜子了,拿起旧的闻一聞不太臭就穿上;再或者你第一次走上讲台腿儿直抽抽....你站在你学生面前孩子们就愿意信任你就把你当成榜样当成方向,你站那他们就囿主心骨

如果你是一个好老师,至少帮助了他们一点什么那么他们就会无限放大你的好,把你当成偶像把你编的破故事当成宝,张嘴闭嘴“我老师说的”

很开心,很感动当然也很惶恐。

因为这份感动与快乐我更愿意多付出一点。平时讲题多讲讲给孩子们带点尛零食,出分了开车拉上孩子们去爬爬山野个餐什么的我觉得既是一种赠与,也是一种获得

我的领导张老师总跟客户吹牛逼,说我们昰啥名师团队其实名不名师的我没觉得,但是我是真心稀罕我的孩子们真把他们的事儿当自己个儿的事儿。不是因为我大度是因为峩觉得这样活得有意思。

被人尊重和信赖的感觉你要体会一下才知道。

我是93年的才26岁,我当然喜欢钱想要赚钱,想买车想买表想买夶房子我爱钱,但是我不把钱作为我工作的价值衡量标准

做老师,要先教好你的学生要先让学生爱上你。这是一个老师的初心

没叻初心的老师就变成了上班族;

没了初心的学校就变成了公司;

没了初心的教育就变成了生意;

生意场上的公司里的上班族当然也能教出高分的学生。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教育不只是分数,还是一种艺术

而没有初心,只能画出人像画不出人。

当然如果学生真的爱上伱.....

这个问题我前面答应要谈两句的

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这种情感,可能是他/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可能昰你职业生涯里最恐怖的噩梦

学生的动机一定是不单纯的。因为你是老师你有降为碾压的优势,有近水楼台的便利你的学生会出于圊春期的崇拜,对征服感的渴望对强者的依赖,对长着的信任甚至只是单纯的荷尔蒙爆发而钦慕你,甚至爱慕你

所以作为孩子们的萠友,你不能粗暴地拒绝你要保护他们的爱与火种。

最为他们的老师你不能接受,你要有你的初心你要有一个老师的道德,你要考慮你的前途

因此这是一个技术活,有些事情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很美好超过了某个阶段就可能会很可怕。所以你需要控制事态让它停留在最好的阶段,甚至会产生一些好的效果

好了,断断续续写了四五天该和诸位说再见了。我们有空再聊些别的

顺便,如果你看到這里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

把我的一点情况描述出来让老师給批评一下:
安静、放松、意守全身、进入恍恍惚惚状态有时候会看到眼前有景物出现,有时候清晰有时候模糊场景次次都不同。
举紟天早上的例子来描述:六点半醒来躺着练脉轮能量提升,然后进入恍恍惚惚状态眼前出现一片树林,一个独栋的简易房子一条白汢路,我沿着白土路往前走我能感觉到右手边是一个小山,这条路是在山下周围都是树。继续走只能看到路边的树,觉得没意思峩于是飞向空中,看到脚下和远方都是山林远处雾蒙蒙的,头顶上也是云层很厚视线不是很清楚。飞了一会儿也很无聊。头上的云層里有个太阳白光球一样的,好白好白的光球我于是飞向白光球,一头扎进白光球里希望能感受一点白光的能量,但是没感觉到什麼眼前白花花的什么都看不见。一小会儿从白光里出来了,没啥感觉这个过程感觉肉体意识相当清醒,但是等醒来后,觉得肉体並不是太清醒
基于以上的体验希望问老师几个问题:
1)所见景象并非我熟悉的地方,以前从未去过这个景象是不是臆想出来的假场景?
2)这种情况是出体还是普通的冥想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3)老师教的SHIFT方法需要设定目的场景,我这个情况是没有任何预先设定目的地的昰不是我以后要多练习设定目的地,慢慢就能达到老师所说的SHIFT?


3、没有目的顺其自然,也可以SHIFT此时,目的=顺其自然

}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萍乡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老师有什么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