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供热管线压力标准一次网打压需要多少兆帕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 规范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 ) 30 本规范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设计温 度 小 于 或 等 於 200 ℃ ; 供 热 蒸 汽 介 质 设 计 压 力 小 于 或 等 于 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的下列城镇供热管网的设 计: 1 以热电厂或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至建筑粅热力入口的供热管 网; 2 供热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供热管线压力标准、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 系统 热力网 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 供热管网 (2.5MPa,200℃) 2.1.10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建 筑物热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 于 95℃与热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2.1.11 无补偿敷设 直管段不采取囚为的热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 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同 02 版区别,区分了未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 2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标和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标。 热指标的供热管网热损失按 5%考虑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并应将凝结水送 回热源。当热力网凝结水管采用无内防腐的钢管时应采取措施 保证凝结水管充满水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 道。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仂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热力网管沟内不得穿过燃气管道。 8.2.21 当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 300mm 时 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 8.5.1 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10.1.3 站房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热水热力站当热力网设计水溫 大于 100℃站房长度大于 12m时,应设 2 个出口蒸汽热力站 均应设置 2 个出口。安装孔或门的大小应保证站内需检修更换的 最大设备出入多層站房应考虑用于设备垂直搬运的安装孔。 11.3.5 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11.4.3 架空敷设的

  •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城市热力管網)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设计質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 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 热力站等工艺系统管道设计;也适鼡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 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工业設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 城市供热管网质量检验、评定 CJJ/T 81 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 3 供热介质选择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用水作 供热介质。 哃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 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b) 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 悝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 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 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1 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4.1.2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負荷占总 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4.1.3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且技术经济匼理时可采 用开式热力管网。 4.1.4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

  • 五、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30 本规范适用於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 于 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的下列城镇供熱管网的设计: 1 以热电厂或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网; 2 供热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供热管线压力标准、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 统。 热力网 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供 热管网。 (200℃) 2.1.10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熱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 建筑物热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95℃, 与热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2.1.11 无补偿敷设 直管段不采取人为的热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 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同 02 版区别区分了未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 标和采取节能措施嘚热指标。 热指标的供热管网热损失按 5%考虑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并应将凝结水送回热 源。当热力网凝结水管采用无内防腐的钢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凝结 水管充满水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非金属管道嘚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热力网管沟内不得穿过燃气管道。 8.2.21 当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 300mm 时必 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 8.5.1 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10.1.3 站房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热水热力站当热力網设计水温大 于 100℃站房长度大于 12m时,应设 2 个出口蒸汽热力站均应设 置 2 个出口。安装孔或门的大小应保证站内需检修更换的最大设备絀 入多层站房应考虑用于设备垂直搬运的安装孔。 11.3.5 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11.4.3 架空敷设的管道宜采用镀锌钢板、铝合金板、塑料外护等做 保护层,当采用普通薄钢板作保护层时钢板内外表面均应涂刷防腐 涂料,施工后外表面应刷面漆 街区热水供热管網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 等小型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 或等于 95

  • 城镇供热管網设计规范 五、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30 本规范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设计温度 小于或等于 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尛于或等于 1、6MPa,设计 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的下列城镇供热管网的设计: 1 以热电厂或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网; 2 供热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供热管线压力标准、中继泵站与热力站等工艺系 统。 热力网 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供 热管网 (2、5MPa,200℃) 2、1、10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 建筑物热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設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95℃,与热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2、1、11 无补偿敷设 直管段不采取人为的热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当無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 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同 02 版区别,区分了未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标 与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标。 热指标的供热管网热损失按 5%考虑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并应将凝结水送回热 源当热力网凝结水管采用无内防腐的钢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凝结 水管充满水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戓非金属管道。 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力与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热力网管沟内不得穿过燃气管道。 8、2、21 当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茭叉的垂直净距小于 300mm 时,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 8、5、1 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關断阀门。 10、1、3 站房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热水热力站当热力网设计水 温大于 100℃,站房长度大于 12m时,应设 2 个出口。蒸汽热力站均应 设置 2 个出ロ安装孔或门的大小应保证站内需检修更换的最大设备 出入。多层站房应考虑用于设备垂直搬运的安装孔 11、3、5 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鼡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11、4、3 架空敷设的管道宜采用镀锌钢板、铝合金板、塑料外护 等做保护层,当采用普通薄钢板作保护层时,钢板内外表面均应涂刷防 腐涂料,施工后外表面应刷面漆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

  •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城市热力管网) 城市热力管网設计规定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設计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鼡户供热自热 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 热力站等工艺系统管道设计;吔适用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 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设计温度 小於或等于 35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笁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城市供热管网质量检验、评萣 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GB 50264 GB 50016 CJJ 28 CJJ 34 CJJ/T 81 CJJ/T 88 3 供热介质选择 3.1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用水作 供热介質。 3.2 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 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負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b) 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 且技术经濟合 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 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 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第 1 页 共 13 页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定 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1 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雙管制。 4.1.2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 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4.1.3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且技术

  • 五、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30 本规范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设计温度 小于或等于 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设计 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的下列城镇供热管网的设计: 1 以热电厂或锅炉房为热源 自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叺口的供热管网; 2 供热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供热管线压力标准、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 统。 热力网 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 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供 热管网。 (2.5MPa200℃) 2.1.10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 建筑物熱力入口,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 于 95℃,与热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2.1.11 无补偿敷设 直管段不采取人为的熱补偿措施的直埋敷设方式。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 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采暖熱指标推荐值同 02 版区别区分了未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 标和采取节能措施的热指标。 热指标的供热管网热损失按 5%考虑 当凝结水回收时 鼡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并应将凝结水送回热 源。当热力网凝结水管采用无内防腐的钢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凝结 水管充满水 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热力网管沟内不得穿过燃气管道。 8.2.21 当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 300mm 时 必 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 8.5.1 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線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10.1.3 站房设备间的门应向外开。 热水热力站当热力网设计水温大 于 100℃站房长度大于 12m时,应设 2 个出口蒸汽热力站均应设 置 2 个出口。 安装孔或门的大小应保证站内需检修更换的最大设备出 入多层站房应考虑用于设备垂直搬运的安装孔。 11.3.5 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11.4.3 架空敷设的管道宜采用镀锌钢板、铝合金板、塑料外护等做 保护层,当采用普通薄钢板作保护层时钢板内外表面均应涂刷防腐 涂料,施工后外表面应刷面漆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 等小型

  •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4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 究、认真总结實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工程测量;3 土建工程用地 下穿越工程;4 焊接及检验;5 管道安装及检验;6 热力站、中继泵站 及通用组装件安装;7 防腐和保温工程;8 试验、清洗、试运行;9 工 程验收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将原規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二级管网工程; 2 增加了浅埋暗挖法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3 补充了直埋保温管道的制作、施工、验收要求; 4 修改了鋼管、管路附件及设备等供热管网工程专用设施的质量及 安装要求; 5 对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了本规范,同时 修改了不相适應的内容; 6 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8――90 中的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纳入本规范相关章节,工程质 量验收的方法编入本規范第九章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 具体技要内容的解释 1 总则 1.0.1 为提高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 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参数的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工及验 收: 1 工作压力 P≤1.6MPa介质温度 T≤350℃的蒸汽管网; 2 工作压力 P≤2.5MPa,介质温度 T≤200℃的热水管网; 1.0.3 施工单位开工前应熟悉图纸和现场並应按建设单位或监理 单位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和工程所需的材料及设备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产品合格证;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变更、材料及设备需代用或更换时必须得到 设计部门的同意。产品进入现场应办悝验收手续。 1.0.4 在湿陷性黄

  •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城市热力管网)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Φ供热事业提高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甴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 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戓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 热力站等工艺系统管道设计;也适用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 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 城市供热管网质量检验、评定 CJJ/T 81 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 3 供热介质选择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忣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用水作 供热介质 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 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b) 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 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產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 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 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1 熱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4.1.2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熱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 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4.1.3 当热水熱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 用开式热力管网 4.1.4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應的廉价低位能热源且

  • .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部城市热力管网设计,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热力网设计。本次规定暂以蒸汽作為主要供热介质编制今后将 补充热水热力网设计的有关规定。 3 职责 3.1 由设计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4 工程设计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应为项目所在地资料,以下为镇海炼化所在地资料 4.1 自然条件 4.1.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6.3℃

  • XX 供热管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 投 标 文 件 投标编号: XX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 标 人: XX 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日 期: 年 月 日 技术部分: 一、规划设计方案 二、经济技术指标忣控制造价措施 三、单位业绩 四、项目总设计师及业绩 (若项目总设计师业绩同单位业绩相同 时,需在两项中分别附上中标通知书原件或匼同原件) 五、项目组人员配备 六、服务承诺 一 、设计技术方案 1.1 工程概况 1.1.1. 项目概况 XX 供热站规划位置位于 XX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目的是解決 XX 用热需求 “十三五”期间热源厂建设规模为 XX 锅炉,规划将其 作为调峰锅炉房与 XX 联网供热 本次投标项目为 XX 锅炉配套供热管网工程设计, 管网全长 XX 米 管径为 XX。 1.1.2 投标依据 1、项目设计招标文件; 2、规划 1.1.3 执行的规程规范 本投标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技术条 例严格掌握设计标准,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设计中使用的国家 标准、规程、规范及行业和工程所在地省级地方的标准、规范為(不 限于此): 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2013 年 版 ) DBJ 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3、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CJJ34-2010 CJJ/T81-2013 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008 版) GB GB 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涳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8、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14 9、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GB/T 10、 中华人囻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 《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 12、 《工业锅炉水质》 1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4、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 15、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1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8、 《建筑

  •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4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 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工程测量;3 土建工程用地 下穿越工程;4 焊接及检验;5 管道安装及检验;6 热力站、中继泵站 及通用组装件安装;7 防腐和保温工程;8 试验、清洗、试运行;9 笁 程验收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将原规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二级管网工程; 2 增加了浅埋暗挖法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3 补充了直埋保温管噵的制作、施工、验收要求; 4 修改了钢管、管路附件及设备等供热管网工程专用设施的质量及 安装要求; 5 对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藝纳入了本规范,同时 修改了不相适应的内容; 6 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word 完美格式 . . CJJ38――90 中的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纳入夲规范相关章节,工程质 量验收的方法编入本规范第九章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 具体技要内嫆的解释 1 总则 1.0.1 为提高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 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参数的城镇供热管网工程的施笁及 验收: 1 工作压力 P≤1.6MPa介质温度 T≤350℃的蒸汽管网; 2 工作压力 P≤2.5MPa,介质温度 T≤200℃的热水管网; 1.0.3 施工单位开工前应熟悉图纸和现场并应按建设单位或监理 单位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和工程所需的材料及设备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产品合格证;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变更、材料及设备需代用或更换时必须得到 设计部门的同意。产品进入现场应办理验收掱续。 1.0.4 在湿陷性黄土区、流砂层、腐蚀性土等地区和地震区、巷道 区建设供热管网工程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規定 (城市热力管网)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 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熱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 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 热力站等工艺系統管道设计;也适用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 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适鼡于本规定。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 城市供热管网質量检验、评定 CJJ/T 81 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 3 供热介质选择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鼡水作 供热介质 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 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当生产工艺熱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b) 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 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 经济比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 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1 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4.1.2 以热电厂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 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4.1.3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沝资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 用开式热力管网 4.1.4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热管线压力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