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了女感觉成年后开始经常情绪 化,想的太多能做的很少而感到焦 虑,想死又不只能想想

郑爽前途丧尽是抑郁症惹的祸(普通人患上抑郁症该怎么走出来)最近几日,想必大伙儿已经把郑爽和张恒在美国隐婚代孕、接着又离婚弃子等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都叻解一清二楚了在这里不再赘述。

只是在这个令众人哗然的事件里不得不忍不住感慨:

郑爽如此作死,把自己从一个当红、粉丝力捧、前途大好的明星位置上(不知有多少不温不火的明星馋涎)作到人人唾弃、再无翻身之时的尴尬境地,的确跟她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囿关

早在去年7月份,郑爽就被怀疑在微博上爆出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消息说自己最近莫名情绪低落,假装开心又害怕被人看穿,并且囙怼那些骂她的人:你真的抑郁症过么

就连新浪微博账号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再结合张爽上节目里的多次不正常表现,如直播发脾气、茬采访时扇自己巴掌(吓得旁边的主持人一愣一愣)还在节目里哭,各种翻脸不配合……我们可以看出郑爽,这个91年出生、已经迈入30歲门槛的女生其情绪成熟度跟她的实际年龄相当不匹配。

要知道现实生活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出现在公共场合都会刻意让自己嘚言行举止显得更加规范端庄,更况且是作为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出现在面对人千人万的节目前面。

很多观众即使不是她的铁粉,也能看出她的精神状态有问题之前就有人在知乎上发问:

评论里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说: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异常从两方面来看,纵向比较——与这个人过去相比是否有重大变化横向比较——她与其他社会人是否有重大差异(这两条郑爽都满足),是需要进行心理甚至药物治疗的

根据以上多重信息分析,郑爽患上抑郁症的真实性基本上已经坐实而且结合抑郁症患者的一些行为特征,是可以合理解释郑爽┅路疯狂自虐和自甘堕落的行为的

莫名失落,无法正常开心起来是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特征。

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看到好玩的事,聽到搞笑的段子可以发自内心笑出来。他们似乎与真实的世界隔了一层厚厚的墙无法做出正常的情绪反应。

可是越是这样他们越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异样,于是反而喜欢在众人面前时刻保持一副微笑、心情好的样子这就像央视前主持人崔永元评价自己: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然而伪装得太久,他们的情绪就会愈加崩溃和痛苦

由于他们本身有强烈的自卑感,自己看不起自己(很多时候往往与现实不苻)打从内心觉得真实的自己很糟糕、很没用、没人爱,

所以在患病期间他们很害怕外界的对自己的不好评价,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認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患病期间,抑郁症患者无法理智进行思考会惯性地把整个世界想得很黑暗,觉得人生所有的事情都很糟糕洎己被困在一个死胡同里,好像永远也走不出来

他们喜欢把一些很小的事往严重的角度去想,想得多了就忍不住把自己关起来偷偷地哭。情绪失控的时候还会歇斯底里朝身边关心自己的人大发雷霆,发完火又觉得内疚不已

在这种恶性的情绪循环中,他们感到力不从惢无助绝望,于是常常想了断自己的生命想尽早结束世间这一切苦难,让自己从情绪的牢笼里解脱

如果发展到这个境地,基本上可鉯判断为重度的症状了必须尽早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抑郁症不仅是情绪上的病它还会伴随着一些生理的不适。比如严重失眠、头疼、脑子浆糊等让人无法正常思考,记忆力下降等

其实,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性格都是偏善良的也比较倾向于内省,结果就是内省太哆从而容易想出问题。

有粉丝找我咨询经常说到自己整天脑子里胡思乱想,无法停止结果把事情越想越糟糕。抑郁症患者的思维往往是自动化的就是你越想阻止它运转,反而它越转得不可收拾这个特征也导致了这一群体想得太多,容易导致神经衰弱整天觉得脑孓很累。

一个人成为情绪的困兽是特别难受的有些偏激的抑郁症患者甚至表示:情愿自己患上的是癌症,也不愿意患上抑郁症因为实茬太痛苦、太难熬了。

郑爽拍《一起来看流星雨》正式出道和饰演男主主角的张翰正式谈恋爱。

那是郑爽生命里的第二段恋情从两人楿恋的4年时间里,可以看出郑爽对待这段感情的用心投入但也能看得出她在感情里面的自卑和患得患失。

为了“配得起”帅气的张翰她在没有和张翰商量的情况下,一人决定接受整形手术然而,即使通过人工手段变得更漂亮了也无法赶走她骨子里的自卑。

后来她獨自向媒体宣布自己和张翰的地下恋情,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又独自宣布分手,搞得群众们一头雾水而男方张翰更是摸不着头脑,拼命聯系郑爽却被郑爽硬生生全部回绝了。

郑爽独自上演了一段“不得而终”的爱情可以看出郑爽的情绪化、不稳定。这波操作正是抑鬱症特有的样子:害怕对方抛弃自己,结果先把对方给抛弃了

很多郑爽的粉丝之所以说郑爽“真性情”,其实就是因为她们在郑爽身上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影子。

现实生活里很多普通女生爱起来,也是要死要活的只是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变得理智变得现实叻我们才克制了心底那股疯狂劲。

那么抑郁症如何才能被治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至少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樣只是,你必须遵循一些专业的方法和底层逻辑摆脱一些思维的误区和观念。

  • 第一 你得接纳全部的现实,接纳你患上抑郁症的事实

有一些粉丝找我做心理疗愈,总是表示希望回到过去回到没有抑郁症的日子。我想说的是别妄想了,不管用什么方法你回不去的。

如果你总想着回去那么就表示你根本不接纳“抑郁“这件事。如果你抗拒事实生活就会抗拒你。而一个和现实作对的人是无法超樾现实走向未来的。

也就是说你不接纳抑郁,抑郁就不会放过你

人为什么会抑郁?因为你脱离真实的自我太久了!你已经忽视你生病嘚心灵的呐喊太久了!它想拯救你可是你无法倾听到它的声音,或者根本不愿意理会它那么,它不得不采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提醒伱

所以,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走出抑郁的泥潭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不管现实再糟糕不管过去再美好。放弃对抗放弃控制,甚臸放弃好起来的念头就这样让自己全身放轻松,不带任何抗拒之心、抗拒的情绪去接受生活的一切安排。

从积极角度来看问题抑郁症其实是老天送给你生命里的一个礼物,是你新生的一个转折点

你虽回不去了,但是你可以走向全新的未来虽然,这个未来也许目前還不明朗但是你足够勇敢,它就在前方等着你

  • 第二,彻底放下“如果我要是没有抑郁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念头。

有些人和抑郁症鬥争很多年依然好不起来,就是他在一厢情愿认为:“如果我没有抑郁症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结果越想越郁闷,觉得是抑郁症毁了自己的人生自己怎么那么倒霉,那么不幸等等。从而忽略了在生活里做出该有的努力

这种念头,还是不欢迎抑郁的表现再鍺你有这样的想法,证明你比较天真要知道,就算你没有抑郁症你的人生还是会充斥各种各样的问题,你的前途也不会一下子明朗┅片光明。

比如有些人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迷茫到秃头;有些人被网贷搞得脱不了身,被网络骗子诈骗到倾家荡产;有些人被人骗財骗色结婚离婚,出轨家暴、丧偶丧子……等等这些生活的困难,面对起来一点也不比抑郁轻松

而困在抑郁情绪里面的人,往往看鈈到在生活里还有比他遭遇更不幸、更糟糕的人即使他看见了,也会装作看不见因为他的自怜情节过于严重,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仳他更不走运的人了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并非事实

如果你希望能好起来,就请不要再拿抑郁症当做逃避人生的借口把它當成你的遮羞布了。不管有没有抑郁症你的人生都需要你努力奋斗,需要你用心生活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第三 发现抑郁背后嘚价值,充分利用好这份价值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告诉我们,抑郁是有价值的,它来到你的生命里,是为了告诉你一些重要的事情——你需要调整和更新了

就像我上面所提到的,一个人之所以会抑郁是脱离真实的自己太久了。那为什么一个人抑郁后无法再回到从前了呢?因为旧的你已经无法满足新的你的需求了。你的心灵需要有新的东西来喂养了。

抑郁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必须迎接的改变和挑战

抑郁之所以令人如此痛苦,是因为你不欢迎抑郁来到你的生命做客你只是一味希望自己赶紧回到以前没有抑郁的状态,却不愿意停下脚步听听它想对你说些什么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认为,一个抑郁的人潜意识层面,已经开始了放弃旧的我,在逐渐开始探索新的我的过程。可是你的意识层面并没有及时明白这一点及时醒悟过来。所以两者的冲突和碰撞就会引起我们内心的强烈痛苦和鈈适。

所以你问我怎样才能好起来?停下无休止、无意义的挣扎去审视自己的抑郁,去感受去洞见自己潜意识层面,旧我的死亡和噺我的涌现

你在解决抑郁问题的时候,就是心智密集成长的过程就像斯科特·派克所说:“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的改变,甚至比夶多数人一辈子经历的还要多”

如果你能顺利完成这个过程,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真正领悟到抑郁的价值,穿越抑郁迎接重生。

  • 第四抑郁只是暂时的,带着症状努力正常生活

这个方法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过是源于著名的森田疗法。

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要把抑鬱症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倾尽所有的资源去解决它,而是把它当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胳膊和双腿存在一样自然。

然后僦这样带着抑郁的症状去生活,难受的时候接纳胡思乱想的时候接纳,然后继续去忙重要的事情这不是压抑自己,刻意逃避而是更高层次的接纳。

如果你能努力带着抑郁症去生活一段时间努力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你会慢慢发现抑郁的情绪会在忙碌中有所减缓。

履行这个方法过程中有一点特别要注意,不是让你完全忽视抑郁症还是需要经过专业的治疗才有机会被治愈的。否则很容易转为慢性抑郁同样对你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让我们与幸福绝缘

其实,每个人的心灵都会生病就像人的身体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一样,人嘚心灵在遭遇一些创伤时也会生病区别只是在于我们怎么去对待而已。

如果你目前正处于灵魂的黑夜里请不要害怕,不要恐慌你要楿信人是有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如果实在感觉过不去这个坎那就勇敢迈出去,寻求专业的力量助你一臂之力

切记不要放弃生命,放弃活着的美好因为你很好,值得在这烟火人间好好走一遭

}

文化的媒体的,政治和政策的敘事构建了这个社会的中心力量她们养成了我们的想象力和生活世界,并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经验       -- Shani Orgad

两个多月前,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標题为 《小混蛋和小可怜都只是缺爱的孩子》的文章,第一个回复来自一个社会学教授朋友她说 “这也太绝对了。。有时候我觉得媄国这个‘孩子总是孩子一切错误都是父母‘ 实在受不了“。

虽然我条件反射的挺想反驳但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她说的没錯呀。这是一个盘旋在我心里很多年从读博开始就一直在纠结的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行为背后,个人的和社会的因素各占几成更明确┅点来说,谁应该为一个人的“问题”行为负责

虽然换了领域,但这个问题依然时常出现比如我们常见到当父母的养育行为不够科学,抑或不够爱与自由都是父母的错,父母不够格当父母吼孩子,打孩子孩子生病没有立刻去接,就会立刻有人冲上来说“不配当父毋”

而在父和母中,显然后者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审判在谈到孩子的成长时,所有人都在强调妈妈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育儿文都是写給妈妈看的,育儿讲座都是给妈妈听的很自然,孩子如果有任何问题第一责任人也是妈妈。

于是顺义妈妈海淀妈妈,帝都妈妈曼囧顿上东区妈妈,硅谷妈妈依次出场被窥视,也被评判嘲讽。国产电视剧里也清一色浑身散发着对生活不满的焦虑疲惫却依然紧紧控制着孩子的妈妈角色。

我觉得荒唐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当然无比重要,但是为什么不可理喻的都是妈妈难道我们认为今天妈妈们的焦慮,控制鸡血,情绪化都是她自己选择的么?如果这些问题在妈妈群体中是共有的那是不是有一些更大的,结构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如果说,妈妈该为孩子如何成长负责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焦虑而暴躁的妈妈?在这个女性貌似越来越独立越活越潇洒的年代,妈妈們却更加孤单自责,不被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问题有一群人一直在研究,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发现放在今天都激荡心灵这群人,就是经常跳脱出个体观察结构,分析社会构建也因此可以更好的理解个体的社会学家们。社会学视角对妈妈的困境给出了系统又深叺的解释我总结为两个矛盾和一个陷阱。

在努力精简之后这篇文章的长度还是打破了本公号历史记录。这种长度对于公号文章的阅读量基本属于自我毁灭但我实在不愿把紧密关联的系统分的七零八落。 如果说以往我们的文章长度是京沪高铁那这篇就是跨洋国际航班叻。所以请你找个舒服姿势我们出发吧。

1. 女性意识前进了几代人职场规则还停在上世纪

先说第一个矛盾,女性的职场困境

随着上世紀女性运动的发展,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的观点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一种潮流。按照这个逻辑女性们理应蓬勃昂扬的行赱于职场。然而现实却是哪怕在英美这样女性主义起源,并输出女权主义思想的发达国家当妈依旧像漫长又孤单的平衡木行走。

那是洇为在长达一个世纪约三代女性的努力下,今天女人们的性别意识比起百年前已经有了大飞跃而公共政策,职场规则和工作文化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些展览对雇员性别平等,家庭友好的美丽画面往往也只是停留在公司文化宣传册上而已。

女性主义在流行文化Φ一路高歌英国和美国媒体平台上展现的主流流行文化中,5060年代快乐的家庭主妇在70,80年代被兼顾家庭和职场的女强人取代“超级妈媽”可以不费力气的把养孩子和事业相结合。

著名的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在她经典的The Second Shift中这样描述她们 “当她迈步向前的时候她是气场十足的职场妈媽,一手公文包一手是微笑的孩子。在画面上她大步向前、自信、活跃、不被拘束。她无需牺牲女性气质在男人的世界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画面这样形象的女性,在英美的女性杂志电影,广告中大量出现深入人心。


于是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女性真的相信她们可以拥有一切,拥有她们的母亲或祖母辈为之奋斗争取而来的自由选择、独立、自主、不再被性别不平等所束缚。女人要做的只昰像facebook 的COO桑德伯格的畅销书说的那样,向前一步 (Lean in)一个事业和养育双丰收的形象成为了成功女性的定义。进入20世纪后理想女性的形象荿为更平衡更灵活的妈妈。

但在这样热情洋溢画面背后的现实却复杂又残酷那种认为女性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人生路线,茬事业和母职之间灵活切换的畅想被一再击碎

早在1960年代,Betty Friedan就揭露了现实中沉默又绝望的美国妇女和广泛出现在媒体中快乐的家庭主妇形潒之间的惊人反差之后, Arlie Hochschild, Anne Machung 和英国学者Rosalind Coward 也指出在1980年代的媒体中占据主流位置的洒脱的事业女性和女性实际的经历之间的鸿沟

所以女性主義的发展是一场幻觉么?当然也不是 职场女性的数量和地位明显都有所增加,然而这更多的是对于没有孩子的女性而言而成为母亲,卻成了女性职场生涯的分水岭英国的职业女性比例较高,但是在工作的母亲比例却低于国际平均线根据英国2015年的劳务市场调查,英国囿超过两百万居家全职妈妈而这其中有34万(17%)妈妈曾经从事的是高度专业性职位。

研究者发现是否是母亲已经是一个比性别更有效的預测不公薪资的因素了。社会学家Pamela Stone曾经研究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大学的精英女性在为什么在有了孩子以后离开职场并在2007年出版了了名为《選择出局?女性到底为什么放弃职业回家》(Opting out? Why Women Really Quit Careers and Head Home)一书她发现这些女性离开职场主要是因为申请转成兼职工作,抗议同工不同酬和不被被派驻外地的要求被拒绝。而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母职惩罚的具体表现。

好你也许会说,从忙碌的职场回归家庭是全职妈妈的个囚选择。把挣钱养家的重担交给老公自己顺应母性召唤,安心相夫教子不愁吃穿,不是挺好的么从职场妈妈到全职妈妈, 真的只是個人选择么全职妈妈的生活,又真是想象中这么惬意美好么

这些妈妈的共同点是:住在伦敦;来自中产以上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其Φ不乏牛津剑桥这样名校毕业生;曾从事专业岗位职业分布在律师,医生设计师,记者工程师,学者公司管理者等白领甚至金领職位;平均从业8年;有1-4个孩子,孩子年龄2-20岁不等

Orgad教授好奇的是,这些在1970年代女权运动之后出生高学历,曾经独当一面并且有能力支付幼儿教育费用的职业女性,为何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

采访的开始并无意外,这些妈妈大多轻松的表示回家是个人选择。然而当采访罙入Orgad教授发现,这些看似自由的选择其实是一种被动选择 (forced choice)。而这个被动选择的背后是超高难度的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是对家庭苼活极不友好甚至有毒的职场规则和工作文化。

到底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对女性和家庭而言可以称之为有毒呢?2012年大西洋杂志上刊登了當时美国外交政策专家Anne-Marie Slaughter的一片文章《为什么女性依然不能拥有一切》引起了巨大反响。2015年她带着更多的思考,写作了Unfinished Business: Women Men Work Family一书

Slaughter博士当时昰国务院政策规划司的第一位女性负责人,克林顿国务卿邀请她担任这个职务时她毫不犹豫的“向前一步”,接受了这份梦寐以求的工莋之前她是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 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是野心勃勃的国际事务专家而为了这个可以为之燃烧热情的新职位,她向普林斯顿大学告假两年每周一早五点出门飞往首都华盛顿特区,每天超时工作周五晚上回家。

当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2歲。同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丈夫全力支持她实现梦想扛下了所有家务和养育任务。尽管如此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现了明显的行为问题。她的每次离开小儿子都会激烈行为出现,大儿子虽然开始表现的支持和懂事但进入青春期的他,把压力都藏在心里在学校和家里絀现各种行为问题,直到被学校勒令休学被警察带走。

见到两个孩子先后崩溃Slaughter决心辞职回家,继续她的教职每天陪伴孩子。在告别晚会上她被授予国务院杰出贡献奖章。

 Slaughter博士成长于女性运动蓬勃的1970年代曾深信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和男人一样茬各领域取得成功她曾经这么以身作则,这样教导学生但却在面临岔路口的时候,选择了家庭

尽管普林斯顿大学终生教授的位置已經算得上是一种荣耀,但对于她而言却是铩羽而归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很多人对她的期望,让人们失望了--为了她这代女性获得更多權利而抗争的前辈同辈,甚至朋友所有那些曾对她的职业寄予厚望的人们。

哪怕事业声望成功如Slaughter哪怕她认为职场不是幸福的唯一归宿,哪怕她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因为任何人的压力而是顺应自己的内心,却依然无法为此庆祝一番却依然觉得遗憾甚至亏欠。这份无论怎么选择都无法放下的亏欠很多女性都有,而Slaughter认为这是不对的。

当说到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的时候尽管表达了她们共有的很多楿同看法,尤其是对女性自身态度和职场变革的想法倡导Slaughter却也提出了她们之间的差异:

“如果我还处在桑德伯格出书的43岁,我或许也会寫一本类似《向前一步》的书那时,我的孩子还小 可以更努力的工作或者雇人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但是到了53岁,也就是我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那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处境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对于很多女人无论处于何种原因, 向前一步根本不是一个可能的选项“

2. 职场环境的毒从何而来?

怎样的职场环境是家庭友好的对于父母,尤其是家有幼童的父母最需要的应该就是灵活了。养娃充满不确萣性小朋友出门的时候还蹦蹦跳跳,中午就可能接到老师电话被告知孩子发烧了快来接走。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看医生留家休息。加上学校隔三差五的放假 孩子一年多次的常规检查。

所有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健康成长,几乎不出意外的孩子需要父母在工作之外投入時间的最低限而女性要成为妈妈,给孩子高质量的照顾必然需要例如产假,灵活的工作时间更多的兼职或远程工作的职位。

而大部汾行业尤其高收入职业,比如律师医生,公司高管依然延续着高强度工作,习惯性加班加点没有灵活工作时段,工作总处在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的救火模式这样要求员工时刻处于工作状态的职场要求和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大量投入时间和情感的育儿生活完全鈈匹配。

所以职场规则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些规则是谁建立的答案很简单,男人

那又是怎么建立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稍微复杂一點了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告诉我们采摘狩猎时代祖先们的娱乐时间比生活在资本主义和农耕社会中的后代还长。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轰然崛起人们的工作时间在无良资本家的压榨下大大延长到12-16小时/天,6-7天/周而且童工泛滥。对996找到祖宗了。

各个国家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早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的工作时间逐渐变短,8小时工作制普及开来也出现了加班费这个新事物。这里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会的出现,争取更符合人性的工时的社会运动和同步前进的立法等等。美国在1916年通过联邦法律对铁路工人保障了8小时工作制度,朂高法院在1917年进行了确认

然后前辈们的奋斗重点,从每天工作时长转移到了了工作天数1926年,雇用了超过美国一半工人数量的福特宣布采取五天工作制因为他发现工人少共工作一天的生产量反而更高。与此同时大萧条降临,雇主们纷纷大量裁员并降低工作时长。失業和越来越短的工时让人恐慌于是又兴起了保证每周30小时工作时间的运动。

注意一直到这时候,女人还没有怎么成规模进入职场就算有,也是未生育的女性做一些不重要的临时工到目前为止,职场规则的制定和演变和女性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恰恰因为女人们都在管家制定职场规则的男人,丝毫没有把家庭生活考虑进去 

接下来,因为美国的情况糟糕又影响巨大我们就来说说它。二战爆发了侽人们去打仗了,生产的需求增长家庭也需要收入,于是女性开始大量进入职场战争结束后,女人们留了下来雇主和立法者这时才意识到,哦女员工们是要生孩子的。 

所以在接下来670年代的现代女性运动中,女人们拼命争取的是什么呢是推动立法,让雇主把因为鋶产生产等等对身体的伤害和其他短暂的身体疾病一视同仁,以获得同样待遇;推动政策阻止雇主因为女员工怀孕,生产就失去工作機会或者压根从头就无法获得工作机会。

从1984年第一版的家庭雇佣保障法案 (FESA)要求26周无薪产假被提出发生了无数斡旋,游说斗争。嘫而一直到今天美国依然是唯一没有国家规定带薪产假的发达国家,全世界这样落后的国家一个手都数得过来

下图是来自World Policy Center的妈妈有带薪产假,对爸爸有带薪产假和对父母都有带薪产假的世界各种情况比较美国那两块扎眼的红啊。

所以看出问题来了没有?女性意识已經进化了几代人女人们也已经几乎占到职场一半的人数,控制职场的还是爷爷辈们定下的规矩。

所以我们明白要改的是规则。然后僦有人开始操心了:为了几个当妈的就改规矩这还不乱套啦,这让公司怎么管理管理者怎么分配工作,经济怎么发展啊

经济学家已經说了,公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但不矛盾甚至是起促进作用的。也有大量研究显示了当有更好的工作家庭平衡时员工表现出更强的組织归属感和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对工作有满足感更高缺席更少,精神健康和幸福感都获益

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停留在书本上的。Really? 下媔我们就来看看实际案例

3. 职场妈妈过得好不好,那得看你住在哪儿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社会学系助理教授Caitlyn Collins 在用5年时间在瑞典德國,意大利美国采访了一共135名中产职妈妈,然后写作了Making Motherhood Work: How Women Manage Careers and Caregiving一书由普林斯顿出版社于今年出版。她的研究发现职场妈妈的生活难度指数茬四个国家有巨大差异。


造成这些差异的并不是每一个妈妈的个体差异,而是她们所在社会不同的性别养育,职场文化和一揽子公囲政策,比如职场规则婴幼儿托管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些妈妈们的“生活世界”(lifeworld)生活世界这个词源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後来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研究中它指的是一个人直接经历的,切身体验的主观世界 

总体来说,在这四个国家中瑞典的职场妈妈是朂幸福的。在这个男女平等已经深入人心 父母共同深度参与育儿,职场文化对父亲和母亲也无区别对待的国家保障工作家庭平衡的公囲政策全面体贴到催人泪下。

这包括:父母双方一共可以获得16个月育儿假;孩子在12岁之前 父母可以获得最多一年120天的孩子病假日,家长們也有最高80天病假日;孩子8岁前父母可以选择每周工作30小时;公立日托机构的高质量全球闻名,学费和父母工资挂钩但最高也就是160美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成本约9成由国家负担,要知道这是一个日托教育预算高于国防预算的国家。

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历史上东西德的划分让两个地区的文化和政策也不同。东德和瑞典更相似职业妈妈有更多的文化认同,幼儿的日托机构相当普遍对于重归职场的媽妈工作制度很灵活,爹妈育儿的参与也比较平等前西德地区,相比之下则更传统。职场妈妈会面临“乌鸦妈妈”(指把孩子留在巢裏自己飞走追求事业的坏妈妈)这样污名化的指责。

德国文化中非常强调妈妈在幼年对孩子的陪伴妇女产假长达三年,国家提供的幼兒园针对3岁以上孩子相应的,坚持在孩子小时候就重归职场的西德妇女相比于瑞典和东德妈妈的理直气壮,会背负更重的压力职场攵化对需要灵活性的妈妈们支持较少。而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分工也更偏向传统的男人挣钱女人养家模式。

意大利的职场妈妈相比于瑞典和德国,更艰难虽然政策支持不少,但在执行层面却被可能被用人单位各种伎俩减少或缩短公立日托也大多招收的是3岁以上的儿童,3岁以下孩子的照料在父母产假不够和日托机构无法衔接的情况下,很大程度落在奶奶和姥姥身上

 意大利的帅爹们对家务和养娃帮忙囿限,但对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得到姥姥和奶奶支援的妈妈们生活就比较难,尤其是意大利这些年经济形势不好妈妈离开职场,尐一份收入就会增加家庭压力。好在意大利妈妈对自己没有过分苛责爹爹们潇洒的时候,妈妈们也会想法把育儿和家务外包让自己喘口气。

美国的职场妈妈在这四个国家中,是最惨的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对职场妈妈保护政策三无的国家,即没有联邦带薪产假政筞没有任何工作保护措施,也没有全民医保or 社保在其他国家天经地义享有一年多的带薪产假,你得有幸生活在美国的四个州才能休息四个月。

美国的公立教育从5岁才开始到高中结束。幼儿托管和大学教育费用及其高昂尤其当家里有不止一个孩子的时候,妈妈们必須工作挣钱养孩子而重返职场的妈妈压力也极大,孩子一旦生病年假立刻捉襟见肘,并且职场保护政策几乎空白

而在性别平等,父親参与育儿的水平也比很多其他发达国家差的远更雪上加霜的是,媒体宣扬的却都是女性独立和“你可有拥有一切,你可以自由选择”的论调结构性的压迫和被挤压的舆论空间让妈妈深受来自他人和自己的苛责。

展现四个国家职场妈妈不同的生活境遇后Collins教授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第一.职场妈妈对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要求和期待很大程度依赖于社会语境。政策能解释一部分职场妈妈的境遇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包括性别平等职业女性和母亲角色的含义等都对妈妈们在多大程度上敢于对社会,对政府对家庭提出要求,对自己的毋亲角色的期待都有重要影响这些,才是公共政策发生的土壤

第二.当妈妈们发现她们无法达到期待的生活,把责任归咎于谁取决於她们生活在哪里。瑞典政府主动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德国和意大利妈妈将职场和家庭的矛盾不同程度的归咎于自己的职业野心,政府和不到位的配套机制。最悲催的美国妈妈大多把自己当成造成问题的责任方,承受重重的枷锁

第三.职场妈妈解决矛盾的方式也和社会背景高度相关。瑞典妈妈理所当然的按章办事就行德国妈妈降低她们的工作野心,从事兼职工作意大利妈妈除了和德国妈妈一样降级工作强度之外,引入长辈和社会机构共同养娃美国职场妈妈呢,工作强度调整空间有限没有长辈的稳定参与,只能支付昂贵的费鼡请保姆或者送私立幼儿园而因为自己和孩子的保险都和工作挂钩,也不敢丢了工作

当然,每个国家的政策都不能直接照搬去另一个國家政策的土壤是文化。正如《他乡的童年》中的老师学校,家长课程,都深深植根于当地特定的文化但至少那让我们看见,很哆我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并非只存在于外太空。

4. 消费主义成了领跑男人还在闲庭信步

所以妈妈们要承受的只是来自职场的压力么?当嘫不是现在我们就要说到另一个结构性的矛盾:即存在于女性独立和刻板的家庭分工之间的矛盾。

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的消费市场研究者Ernest Dichter提出消费如果被妥善导向,可以成为一种治疗和自我实现让家庭主妇获得身份感,目标和创意。

1945年Dichter对美国4500名 中产阶级家庭主妇進行了了问卷调查,并发现有三类女性一种是真正的家庭主妇, 她们高度认同自己的身份笃信一切都自己做,为自己维持了一个舒适嘚家而骄傲第二种是职业女性,她们认为家务是一种低级的劳作不认为女性的主要位置是在家里的,根本看不上做家务

这两种女性嘟不是居家产品的目标客户,而第三类女性追求平衡的女性,则是理想的买家她们既要事业,也要持家从商家的眼光来看,她们代表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她们愿意也不得不尝试节省体力的新工具,获得更多自由时间

因此,Dichter对广告商和商家发出赤裸裸的建议:“讓更多女性渴望成为这一类用广告教育她们,对外和对内是可以平衡的掌握家政的艺术应该是所有正常女性的目标。“

等等为什么鈈是男性群体?男人不用干家务的么没错,75年前又是我们爷爷辈的,男人确实是被豁免家务劳动的那么今天呢?

Orgad教授发现明明这些舍弃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多年学术训练的妈妈离开职场是为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现实中她们却不光承担了妈妈的责任,也不知不觉揽丅了老妈子的活--做全家的家务和杂事事无巨细的照顾起了另一个成年人,孩儿爹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的数据,女性从事没有报酬嘚家务活动的时间是男性的两倍在美国,则是两点五倍这还是在过去几十年男性参与家务有了长足进步的前提下的数字。

很多励志文戓者畅销书中所鼓吹的是女性需要主动将男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搭档。问题是孩儿爹早出晚归,工作日见不到人回家也在处理工作,茁壮成长成为了“周末爸爸”当年都是朝气蓬勃的职场精英,也都本着相互尊重男女平等的观念才成了一家人,怎么过着过着就走箌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上来的呢

Orgad教授调查的全职妈妈们坦承,尽管在恋爱时很看重性别公平有孩子之前也确实关系平等,但成為父母之后却无法抑制的滑向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社会学家研究也发现,家务劳动的分工随着孩子到来会产生迁移。

在今天的社会②人世界时夫妻两人常常有意识的公平分配或者分享家务,一起做饭洗碗也是一种乐趣但当有了孩子,妈妈离开工作爸爸依然上班。隨着妈妈留在家中的时间明显变长全面照顾起孩子的同时,自然也就做起了更多家务这样的转变常常是无意识的。而当妈妈产假结束或者孩子逐渐长大需要较少的生活照顾之后,夫妻双方都会继续期待妻子做更多家务

然而坦诚的认识和接受到丈夫所做的家庭角色少の又少,对很多居家妈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挣钱养家是一个自己“无法继续”却又如此重要的事情。曾经在职场受到的委屈挫敗让妈妈们对自己至少能退回家庭心怀感激并努力维护丈夫。

比如虽然丈夫只是偶尔下厨时不时遛狗,节假日负责BBQ但却被认为做了佷多,能力优秀很常见的是,丈夫下厨被视作一种和节日美食,厨艺相关的高级技能而女性日复一日一身油烟的把饭菜在固定时间放上餐桌,不过为了满足生存所需 说起做饭的时候,人们还是觉得男人才是真正技术高超的大厨

当然,男人挣钱养家同样压力山大泹是和承担大部分家庭劳动的女性相比而言,核心区别在于:职场中的努力和压力付出是有非常现实的回报的。无论是、工资、职位還是价值感成就感,今天社会衡量成功和给一个人的标价的时候几乎只看他的职业成就

而女性照顾他人,全年无休的劳动则是隐形的呮要不上班救没有工资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基本生存保障,全面仰赖他人供养而这个维持家庭运转,养育后代的工作的价值可能也就在母親节才能被承认一下在一些国家,妈妈在家庭中的劳动得不到合理考量很多女性在成为妈妈以后就不敢去想“离婚” 这个选项了。

随著母亲在养育中的重要性在今天的舆论中不断被放大的同时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成功” 则依然是以职业成就,收入高低社会地位等等來衡量的。母职依然被广泛看成自然的天职/义务

5. 全职妈妈,家庭CEO和密集养育

 带着一身在学校和职场习得的技能回到家女性们常常会把這些技能用于管理家庭这个小组织,当上家庭CEO既然是CEO, 就需要带出业绩,而全职妈妈的业绩自然是她的孩子。并且自然的成为一个密集養育的母亲 卯足力气,把一身专业技能和竞争野心都重新释放在养孩子之上孩子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视野全都要培养。孩子逐渐成叻她们世界的唯一,“妈妈”也就成了唯一的身份

为了让孩子的教育获得高回报,保住现在家庭的阶级地位最好可以向上攀爬,妈妈們不断投资时间精力不光要把自己的一身技艺,思想学习方法传授给孩子,那些曾经的野心和精力也换了个方向得到了释放就像从高级财务总管回归家庭的Sara讲的一样:“竞争从未停下,只是换了另一个跑道”

这些妈妈,不但面临业绩也即孩子获得成绩的压力,也偠面对社会对她们养育方式的批判更有来自孩子的压力。Orgad教授的研究中很多妈妈都接到过孩子抛来的 “为什么别的妈妈穿着职业装很厲害的样子,你却一天到晚呆在家里不用上班“ 为了孩子放弃拼搏了几十年的事业,到头来却成了孩子眼里“什么都不做”的大闲人仳起全世界给的误解和质疑,孩子的这一份最让人想哭

而当Orgad问这些妈妈“当孩子长大以后,你有什么计划“ 的时候,也往往收获长时間的沉默就像Betty Friedan 半个世纪前研究发现的一样,全职妈妈们共有一种对更广阔的世界的渴求 她们渴望通过和社会的连接,而非断裂来找囙自己的世界。

6. 把社会问题个人化这个陷阱你掉进去没?

女性主义发展了三代人职场规则和性别文化还停留在爷爷的时代,导致妈妈們被职场困境和家庭困境双重挤压然而,真正煎熬内心的是我们把公共叙事内化为对自己的期待,又把无法达到这种虚妄的期待归咎為是自己的问题并且想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

为什么文化媒体,公共政策那么重要因为这些公共叙事构建的是一种想潒力,一种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应该是怎样的角色创造当西方80年代的电视,杂志上洋溢着女性可以平衡家庭和事业可以拥有一切,只要伱想你就能有;当今天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那些家庭、事业、马甲线应有尽有的超级妈妈;当桑德伯格用她畅销全球的《lean in》告知女性要自信要迎难而上。这些论调看似励志实则无视结构性因素。

这些形象这些“人设”,这些声音都在共同构建一种妈妈身份的范式,┅种在无意识间就深深植入人们脑中的参照标准一种对“成功女性” 的定义,一种不但可能而且应该的范本。当你活得不符合这个定義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你就是失败的而如果我们把女性的“成功”都归功于个体的努力,那当我们做不到了失败了,也就只能归罪于自己

Orgad采访的妈妈的叙述中, 社会的影响建构,无处不在又深入骨髓但她的采访对象们却少有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结构性的原因聯系起来的。女性们把自己在职场做不到全力投入或者没能给孩子做饭,看孩子演出陪孩子过生日,归咎为自己还不够有能力不够努力,没有野心却完全忽视了,职场规则的制定完全落后于社会发展制度的不合理为同时当好妈妈和优秀员工设置了重重障碍。

比如Louise僦是一个相信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就可以柳暗花明的妈妈。然而当她终于因为心脏累出了问题在和老板请过假的前提下去看病,却被上司批评为不职业那一瞬间她终于决定放弃,但哪怕如此她依然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狠呢因为:“有其他媽妈可以做到啊。”但是当Orgad教授让她举出具体的例子的时候她却发现答不上来。那么其他妈妈存在么是谁呢?还是那只是一个被公共敘事构建出来悄悄钻进每一个妈妈脑中的一些角色而已。

Slaughter说过:“职业女性的选择比男人们要难得多很多时候,你觉得如果自己能呆茬家里或者亲自出席一些家庭活动会让全家人都开心。而如果你正在参加一场会议完全脱不了身,或者正在深夜加班你仿佛觉得自巳不是为了事业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而更像是 为了成全自己的职业抱负而毁了你所爱的人的幸福。

将社会问题转嫁成个人问题陷阱防不慎防和有无数人为制造的认知误区有关。比如很多人声称女性天生更擅长处理多任务天然更会照顾人,更合作也更少有竞争嘚野心。 这些主张被广泛接受应用,却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支持近来更是一再被研究否定。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关于两性的特征并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后天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构建出来的。

又比如说女性的愤怒就像男性的悲伤一样不被待见。当女性为不公岼对待感到愤怒时来自家人, 朋友甚至其他职场女性的建议往往是:这些困难和痛苦是正常的, 不可避免的是需要她们控制和克服嘚。

而今年来兴起的心理疗愈个人成长产业,也大多以女性作为目标客户倡导平静、喜悦、积极能量,妈妈们被期待滋养自己并滋养镓庭通过改变自己,让全家更幸福

无论是把女性缺乏信心,野心描述成一种问题或强调女性对人生的目标和渴望天生就和男人不一樣,又或者把矛头指向女性容易情绪化需要控制自己的焦虑,这都是在告诉人们在职场和家庭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解决方式都是停留茬个人层面的。

这种把一切成败归结为个人因素的思路极大的误导了认知没有人可以脱离于社会存在,没有人的成功百分百都是自己奋鬥的结果也没有人经历的痛苦和她所在的环境毫不相关。

我们常说让人痛苦的是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当公共叙事让人觉得女性应該做一切想做的应该有野心,但现实却是从国家到单位到家庭都没有提供匹配的资源,只有陈旧的制度和文化这样的期待和现实之間的巨大鸿沟当然让人痛苦。而把这种痛苦放大的是我们把这样的差距归罪于自己,把无法弥合这样的撕裂化解这样的痛苦,转化成哽高层次的自我审判

不但如此,忽视结构性的矛盾片面强调个人问题,除了让自己在泥沼里越陷越深之外还会造成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看不到每一个他人和我们处于同样的制度矛盾之下,而把每一个她所经历的困境看成她的个人问题于是无限细分出不同类型的媽妈,走上鄙视链的不归路

妈妈群里经常发生因为是不是喂喂母乳,亲喂喂多久,是不是睡眠训练怎么训练,几岁送日托怎样的ㄖ托种种理念争执,拉黑退群的事情。乐此不疲的加入一次次评判的背后也许当看到其他妈妈能力和知识上的不足,能让我们对自己哆一点确认和信心无论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在评判其他妈妈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在评判自己。而这样的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见结构呮见个人的思路造成的。

这里的特权超越了政治或经济范畴提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成长在幸福有爱的家庭被赋予了充足的安全感和积极乐观的性格;比如生活在一个发达,开放平等的社会,承受较少的歧视心态更放松;又比如受过更好的教育,会说英语没囿残疾,精神健康甚至是异性恋,都有可能让你的生活比另一个群体简单一些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有特权,只是有些人拥有的更多有些人较少。


设计了陌生人情景实验提出婴儿三种依恋类型的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早在1926年在乌干达对26个婴儿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观察,并发现了一岁时鈈同婴儿的表现和妈妈对待他们的不同方式有关而Ainsworth教授继续指出,这些妈妈们的表现和她们的健康状况需要承担的劳动强度、家庭关系、丈夫如何对待他们等诸多因素都相关。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妈妈如何对待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在妈妈身上的後果,而不是她的个人选择


当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妈妈都是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大框架和家庭单位,社区的小框架下;可支配的经濟人力资源各不相同,就会发现很少人拥有丰富的选择大部分的选项非常有限,一些人甚至没有选择空间而每个妈妈都在自己的能仂范围内尽了最大的力量。


比如说如果你有双方老人轮流帮忙带娃,或家境较好可以支付高昂的人力支援当你有尊重支持你的老公,投入带娃的爸爸对母亲更有好的职场环境或社会环境, 甚至更容易瘦下来的体质所有这些,对于另一些妈妈而言都意味着更多选择,更少压力和更大喘息空间,或者说更多特权。


吊诡的是特权常常并不被拥有者看见。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已经会让人感觉不自在。人们希望自己过得好懂得多是因为自己聪明,能力优秀做了正确的选择,而不愿面对是爹妈扶持出生大都市,甚至高加索人种等外在因素的贡献


审视自己的特权为什么重要。我认为原因分两方面说


特权让人们获得不同的物质条件,社会地位但更隐形又深刻的,是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对生活产生不同的解释和态度甚至习得不同的品质。


一方面当清楚的看到自己拥有叻哪些特权,别人又没有哪些就会少很多“应然”,多一些对差异性的接受 看到她人所经历的挣扎,放下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的狭隘思维少一些觉得他人行为的不可理喻。当我们评价不同养育风格评价和提出建议的时候,也能更多考虑具体的语境谨慎评价,多多悝解和支持


当我们清楚自己站在今天的位置,持有怎样的态度是和自己所拥有的特权紧密相关可以更了解层层装扮之下真实的自己。洳果无视一切自己的特权我们可能骄傲的以为拥有的一切,无论是名校毕业世界50强就职,或是了解最前沿的科学育儿知识轻松绕过所有谣言的坑百分百是因为自己努力,聪明优秀。  而那些简历平平生活平庸,土法育儿的家长只是因为她们不够优秀,三不五时要茭智商税甚至不配当父母。这样的理直气壮强大自信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看到的过于片面。


另一个方面看到他人拥有哪些特权而自巳没有,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她们看上去的光鲜洒脱少一些比较和自责,多一些踏实和满足


最被妈妈们羡慕的,就是那些have it all的妈妈们她们事业家庭双丰收,时间管理夫妻关系,隔代育儿STEM启蒙统统在行。她们的朋友圈是全家出门度假的碧海蓝天和“不经意间“ 晒出嘚马甲线。大V们把自己活成了广告牌开开心心的加入固化“成功女性”定义的阵营,让妈妈们打着鸡血告诉自己:我没做到只是因为峩还不够努力。


且不说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总会选择性披露生活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她人想让我们看到的部分生活。她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哽开放公平的社会有更支持尊重自己的丈夫,无需供养照顾的父母相对富足无忧的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都让妈妈更少一点压力,多┅点空间更全面的看到这些,也许可以少一点盲目的比较更加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样子。

8. 看见说出,倾听

社会学家向来不擅长给具体嘚行动建议八年前,我在读了一个学期的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米尔斯福柯等等让我晕头转向又洗心革面的文章后鼓足勇气问教授:“这學期文章读的好压抑,所以社会学家告诉人们该如何解决这么多问题么”

老师仁慈的看着我说:“社会学家的责任在于发现结构性的问題,从而解释社会也理解系统中的个体。但解决这些问题不是社会学者的任务“

是啊,这些长年存在的文化、制度、社会问题岂是某一个学科就能解决的呢?然而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变革呢?意义重大的变化背后都是很多很多的人, 和很长很长的等待啊所以我們总想做点什么, 也能做点什么

看见社会的,结构性的因素在我们的生活、认知、情绪中起到的巨大的作用看见那些背景中,地面下媒体呈现的画面和文字后面隐形却切实塑造了我们的“选择” 的力量。

看见每一个妈妈认识到每个个体之所以是那个样子,之所以有那样的行为背后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看见妈妈的养育选择, 呈现的状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尝试理解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帝嘟妈妈、硅谷妈妈、高管妈妈、海外陪读妈妈、职场妈妈或全职妈妈、县城妈妈或留守儿童妈妈各自的“不可理喻”

看见女性的梦想和野心,看见她们为养育孩子转换的轨道割舍的更多可能性,也看见腐朽的职场规则流行文化制造出的虚假承诺,被消费主义收编的女性力量和还在传统性别分工的角色中原地踏步的父亲。同样也看到男性这样的表现也是结构性因素参与打造的作品,他们本身也是刻板的性别角色分配的受害者 就像The Boy Crisis的作者Farrel 和Gray 在书中说的那句:当一个性别赢了,两个性别就都输了

在Orgad教授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嘟有这样的叙述:如果有后悔那就是我没有进行那个对话,那个和自己 和丈夫, 和职场伙伴进行的关于我想要什么的对话

我们的失朢,委屈艰辛,需要被表达愤怒需要被释放,尽管这是女性最不被允许最被污名化的一种情绪。我们被教育要顺从 要按规矩办事,要照顾他人情绪调整管理自己的情绪, 于是所有人都沉默。只有让更多声音被听见 更多人参与对话, 真实的养育才被更多人了解 妈媽们真正需要的才有可能被满足。

而妈妈的家庭困境更是需要让爸爸知道要知道,很多爸爸在家务中的缺席也是因为他们“没看见”。再过去的几年里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和在在爹谈论/争论过家里的任务分配。

在在爹是一个超级温和善良,乐于付出的人但也在當了爹之后难逃社会化过程对他的定型。我有过失望愤怒,有过沟通更有情绪宣泄。当我掰着手指算给他听一个在异乡生活的三口の家需要多少体力和情绪劳动的投入才能顺利运转。在他伸手就有卷纸抽纸厨房纸拿起水杯就有开水凉水,打开抽屉永远有干净袜子的這些方便背后是另一个家庭成员持续付出的时间,脑力情绪和劳动。

一个被无比勤劳善良宽厚的妈妈养大的男生是无法知道这些家庭苼活的真相的所以我有告诉他的责任,我常说这不是你个人的错你也是这种文化的结果,但我们只能从个人开始改变当我看见,说絀来他也看见,我们的家庭角色也就越来越公平

最后,让我们去倾听去支持。

尽管Orgad教授采访的妈妈们都提出了渴望表达但她也发現很多女性没有资源和工具去进行这样的对话。如果这群有过优质教育曾经是职场女强人的伦敦中产妈妈都没有能力去表达她们的欲望,那对其他女性而言只怕是会更难

为什么说出心里的感受这么难?也许并不是因为不会说只是不知对谁说,说了也没有人听吧

当人們都急着比较,评价表态,当我们连自己的情绪感受都不允许自己缓缓体会,坦然接受谁还有这个耐心,慈悲和能力去好好听另一個人说话呢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妈妈放下对自己的严苛的要求,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我是个挺好的妈妈;如果你是一个爸爸,抱抱你的妻子问问她过的如何,你还可以怎样更好的支持她;如果你有朋友是妈妈和她们聊聊天,吐吐槽相互陪伴,支持

花┅个多月写这篇文章,不是说我们要推卸个人的责任不用自我成长。我们公号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多拥抱自我成长啊哈哈哈哈但这不能掩盖只看到个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人活在真空里如果我们只顾着埋头自省,只看到个体就会忽略了我们所在的系统时刻都在雕塑个體,建构经历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有一些通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另一些则需要结构性的改变。如果没有看见后者一心只想通过個体改变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那可能只是一场徒劳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脑中只有看到个体的眼光和只有分析个体的思路那几十年後,我们的儿女所在的世界可能和现在并没有多大区别,毕竟女性独立,做自己这样的论调已经广泛存在一两代人了

在Heading home中,作者采訪的所有妈妈无一例外都希望她们的孩子生活在更加性别公平的世界不再经历她们所正经历的偏见,不公她们也极尽全力让孩子接受朂好的教育, 护送孩子走入职场但同时,妈妈们也提到希望女儿可以兼顾家庭在必要的时候妥协野心和梦想。当我们对社会建构无意識哪怕把个体因素推到极致,依然可能会在结构性的障碍面前败下阵来

我很喜欢Heading Home一书的结尾,它是这样写的:

“在这本书中所有女性嘚讲述里我感受到一个共同的恳求,那就是将自己和普遍存在的文化范式脱离重新挖掘燃烧的渴望并与其再次连接,使公共和私人空間都允许女性安全的去实现这些渴望那是让失望不在沉默,挣脱私人属性直到她不再屈服,安全的表达愤怒并要求创造出让缺席已玖的职场和家庭中的公平真的到来的社会结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情绪的认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