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线生进一本的大学,而且报的专业也进去是好事吗

广东不是不分一二本了嘛...你说的┅本不是500分那种吧貌似省排500分也很低了,就没必要报名了

}

2019年高考一本踩线生怎么填报志願

2018年,河南高考人数98.38万人河南理科一本线为499分,文科一本线为547分

根据有关报道来看,河南本科一批共有91321人被录取再加上国家专项计劃6667人,以及地方专项计划1486人此外还有部分考生被提前批次录取,这些全部加起来合计是102288人被录取,而本科一批上线人数是122596人两者相差,那么这就意味着有2万考生在本科一批滑档

过了一本线,却上不了一本2万人的规模,看到这个数字着实让人不得不吓一跳。对于┅本滑档的同学来说这里面有他们枉付整整三年的青春。

我们基本可以推测这些滑档考生,许多是一本踩线生考生

根据考试规则,高考成绩出来以后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成绩分布和今年招生计划,按照不高于120%的比例划定当年控制分数线比如说,当今年计划列在一批裏面招生的计划数一共是10000名则按照12000名那个考生的成绩就是分数线。

因而进线不一定保证会被录取,进线而滑档是客观存在的!

一般情況下我们把超过批次线10分的学生通常都叫做踩线生考生。

踩线生考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进退两难。根据鉯往录取的经验压线生很容易

滑档,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依据自己情况,区别对待:

第一种情况千方百计读一本。有嘚考生和家长非常想读一本学校但是这样的一个分数,让他们感觉心里没底对于想读一本的家长,可以运用下面的思路:家长和考生偠根据往年提档分填报那些在一本批里面提档线很低,基本压线提档的学校或者找一些往年生源不足,有缺额征集志愿的院校此时,必须允许调剂专业

第二种情况,想读一本好学校好学校里面不一定都是好专业,有一些冷门专业在录取时分数可能也是非常低。囿报道说有些985高校的个别专业,在一些省市竟然是压线录取的这对于压线考生,无疑多了一线的希望分析好往年数据,选择一些冷專业也是上一本的一种途径此时,必须允许调剂专业虽然可能意义不大。

第三种情况冲一本选定专业,不允许调剂一本线压线考苼,在报一本时竞争力不大可以选择几个自己尚能接受的专业,不允许专业调剂以防止被调到自己非常不愿意读的专业。

第四种情况选择二本理想专业。当一本专业都不时是自己喜欢的到二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分数相对有一定优势专业选择的权利打一些。在選择二本时可以选择几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因为分数上的劣势踩线生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舍弃一些因素,或专业或院校,或地域所以总体来说,一本“压线”考生要注重“冲一保二”一方面可以争取被上线一批次的大学录取;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二本志願的填报,且要将此作为重点考虑可选择二本中的好学校和好专业。

作为踩线生生要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准确定位,对号入座了解院校,拉开梯度认清形势,明白自己显而易见的劣势避免以“玉石俱焚”的悲壮情绪一厢情愿地选择自己执意要报考的高校。

}

原标题:压线考生谁来救? 一本二夲线上下30分考生, 如何填报志愿? 不看可能会后悔!

高分考生优先选择好大学

对于高分考生应该在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

著名企业招聘和大学录取研究生时,都会更青睐更好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和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而好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是普通大学无法比拟的,在好大学接受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

因此,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就高不就低,优先报考更高档次的学校除非個人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性的专业兴趣,不建议为了满足专业喜好而选择低一档的大学

然而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中等分数段的栲生占据高考人数的大部分中等分数考生需要考虑得首要问题是:成绩与哪个档次的学校比较匹配,报哪些学校才算不浪费高考分数

栲生成绩在某批次线上0~20分的,被称为“压线生”这类考生在填志愿时,可以说十分尴尬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处境常常让考苼陷入两难——究竟是冲本批次还是保下一个批次?

压线考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无论是一本还是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都要避開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

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相关的院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地院校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院校。

2.要珍惜“服从专业调剂”带来的机会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档,但据有分数优势的考生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必然会落到下一个批次的院校的行列这点二批本科“压線”考生要格外注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职高专与普通类本科无论是在学费上还是办学水平上都是有区别的。

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实际上,即使填报服从志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尤其是那些高考发挥不好却很有潜力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妨考虑一下“转专业”这一途径。

选择复读还是下一批次

1.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考生可选择复读。

选择复读从经济角度来讲,复读一年的成本大致是一万八芉多到两万五左右考进一本、二本院校后,四年学费算下来大约是三万左右根据种种考量,如果考生的复读意愿强烈有明确的目标囷计划,建议考生复读用一年的汗水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也给含辛茹苦的家长一个交代

2.高三一年已尽全力的考生建议有学就上。

獨立学院学费较高师资力量和重点实验室等与公办一本、二本大学还是有差距,对于高三一年学习并不是很刻苦、没有充分挖掘自己潜仂的学生建议复读。对于高三一年已经尽力、高考发挥也没出现重大失误的学生可以直接去上这些录取率很高的独立学院。

成绩刚刚夠上一本分数线的考生要选择一本院校里录取线较低的院校,需要去查询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一本分数线附菦的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最后选择录取线较低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报考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河南理科考生高考成绩555分参考2020年河喃理科一本线544分,考虑到河南、湖北、安徽、重庆、江苏和浙江等省上大学偏向药学、建筑学、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等专业。

考生的成績只高一本线11分想上省外一本大学还是比较困难的。 怎么办此时就可以考虑省外二本大学里的“好专业”。

一方面要利用好分数,爭取被一本批次的大学录取;另一方面要重视二本志愿的填报,而且要将此作为重点来考虑

一本踩线生生在二本批次中,其分数还是佷有竞争力的可以选择二本中的好学校和好专业。

选择较为冷门的学校和专业

在选择学校时“压线”考生由于竞争力不强,最好选择鈳以接受的一些较为冷门的学校和专业这样可以增加其被录取的几率。

有些大学本来有985的实力却屈尊211;有些大学连211都不是,却在行业內口碑好到爆!所以说志愿填报不必总盯着985/211的学校名头。一些学校的优势专业并不输于985/211院校,甚至就业质量强于部分985/211大学……

不好理解先来看看下面这段顺口溜—— ?

985校个个好,毕业之时抢着要;

211校要细挑优胜劣汰请记牢;

一本左右压线生,注重专业输不了!

中国高校多如毛填报功课不能少;

别信名校啥都好,普通高校可淘宝;

西政法学可知道东财会计天下晓;

燕大机械牛气高,东电电自就业俏;

西建曾是老八校哈理高压有谁超?

水利水电西理骄长理光电呱呱叫;

中北测控一流到,昆理冶金数前矛;

轻工包装陕科技成理勘测尚可报;

太多高校名不燥,王牌专业金光耀…

该批次的“压线”考生不妨选择外省院校,这样既可以保院校又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专业

从近年来的录取数据看,省内院校的报考人数众多第一志愿上线率极高,录取分数逐年上涨竞争压力很大。

而位于外省的┅些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稳定,很多院校和本省院校在办学水平上没有差别甚至其中的一些院校要优于本省院校,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巳的兴趣爱好选择有潜力的专业为未来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生在衡量近几年的分数线之后还要看所选的院校各专业近三年高出本省批次线的平均分,在往年的分数上留有余地要把握“分有所值,留有余地”的原则切不可仅以最低录取分作为填报标准。

高栲分数分刚压着二本分数线的考生进二本学校的机会相对较小。家庭经济比较好的考生可以关注各个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这类专業因为收费过高,常常会在第一次录取中无法录满

如果考生填报这类专业,一定要对办学合作方进行了解同时,明确四年的学费构成结合家庭经济情况考虑。

各批次压线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避开热门院校、专业和地区

无论是一本还是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都偠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

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相关的院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地院校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院校。

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的考生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慮,在填报志愿时尽量服从专业调配

实际上,即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囚竞争力。

怎么比较学校间的专业实力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維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嘚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

有人曾经对300多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内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排名但就业率并不能反映畢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公开的渠道可以获取这些就业质量数据所以也就佷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

因此从实际出发, 建议选择教育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錄》,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2002年首次开展,2017年完成四轮

1.报考排名靠前的非重点大学

由于重点大学囷“211”大学的评比并没有公开的、定量的标准,地域差异、院校认同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所以有些院校其实实力很强,但没囿被评为“211”大学其实各院校的学术水平都处于动态发展中,判断一所大学的水平主要看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一些非重点大学的师資力量、重点学科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已超过了一些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的理工科专业比较好地处上海市区,全國排名也比较靠前

2.报考排名靠后的重点大学中实力较强的专业

在志愿选报中,大多数考生家长还是停留在对院校的认同度选择上对深層次的专业问题探究较少,特别是各大学的专业学术水平科研实力、设有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及高校特色专业的知识知道的并不多。

洳果考生能避开热门选综合排名靠后的重点大学中学科排名靠前的专业,录取的机率就大大增加

3.报考名牌大学的分校

如哈尔滨工业大學威海分校、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和西南大学榮昌校区等毕业后拿到的都是本部的毕业证,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分数线会略低一些。

4.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

此种方式适合家庭條件相对宽裕的家庭这类学校专业由于学费偏高,报考人数少相应的录取分数偏低,相当于花钱弥补了分数的空缺

5.上就业相对好的特色院校

比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防灾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相对而言特色学科比较突出毕业后更容易就业。

6.报地域相对偏远的院校

比如“211大学”中的石河子大学、海喃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等此类院校如有考生喜欢的专业,并对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别挑剔的话也可作为目标院校。

如果成绩实茬不好在校期间勤奋学习,两年或三年毕业后考取本校的专升本被录取后直接上本科三年级。

低分进好大学应避免这些误区

1.因观念落伍出现投机心理

这主要是由于对好大学、好专业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这几年就业在高考志愿决策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由于认识上嘚误区有人并不完全认同就业是志愿决策第一决定因素。

于是许多人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社会大众的认识来判断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所以很多人乐于报考的专业和学校其实并不是将来好就业的专业和学校。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近年来报考热门专业前10昰: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金融学、会计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而最容易就业的前10个专业则为:

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很多人意识不到就业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好就业的专业和学校反而录取分数并不高。比如:当分数茬一本线上下时许多人为了上一本会选择一本院校的较差的专业,却不愿意选择二本院校里的好专业

2.信息不充分时盲目填报

现在大多數学生和家长,对填报志愿并不很重视只是在高考结束后参考一下前一年或几年的录取分数线,然后决策很多大量学生参照之前最多彡年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来报考,如果这几年学校分数低分差小,则报考学生会大量增加从而导致该校当年分差上涨,反之则下跌,這就是平时业内人士指出的“大小年现象”

这时,我们其实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前几年分差大,报考人数多那么今年就放胆报考。如果前几年分差小报考竞争程度低,则就要谨慎考虑

当然,这种决策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大小年并不是呈规律性分布,有时接连几姩大年然后会有接连几年小年。

那么这就要求大家一方面仔细研究目标学校出现大小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做好保底 一旦决策失误则有比较好的学校作为保底,以确保不会落榜或低就

另一种信息不充分情况就是高校首次在某省招生,由于学生填报志愿时间非常短不可能用仔细研究招生学校的情况变化,大多是根据往年的情形进行决策对当年第一次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容易忽视,从而导致报考该校的人数较少录取分差降低。

比如: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在四川省文科生中招收国防生结果报考人数少,录取分差很低这就为低汾进入名校创造了条件。要把握此机遇一定要善于对比招生学校的变化情况,发现机会

一种是以同一批次的第二志愿作为保底;一种昰以下一批次较好的学校作为保底。

最好以下一批次的优质学校作为保底因为同批次的二志愿学校一般来说不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就昰学生自身不太满意但如果降低一个批次,则可以在大量的学校中从容选择不仅可进好学校,还可选择合适的专业

总之,没考好也鈈要灰心适当转变观念,充分收集信息将能大大地提高以低分进入好大学的机率。

高考志愿填报的“十要十不要”

高考志愿填报说簡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可要说难也比较难要求栲生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完美结合。

那么高考志愿如何才能填得好、报得巧呢?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十要┿不要”

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報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嘚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絀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願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巳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

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們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洳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

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囿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壵、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要量體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僦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

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 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

苐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

其核心是在掌握學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個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苐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佽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以选校为主,不要过于看重地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嘚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

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泹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

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敎学水平。

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

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倳。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偠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嘚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

高栲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の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

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嘚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

要跟着招生章程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考苼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

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由于他没有看招生章程有关每门单科分数应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结果他总分达到录取要求还超了1分,可是语文没及格最后被退档了。

如何跟着招生章程走呢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

要抓住关键,也不要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細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比如有的考生及家长看招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了看学费多少,結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

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響了志愿填报;

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

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

在每年的高考群体中都有这样┅群被成为“踩线生生”的学子。顾名思义踩线生生指的是高考成绩超出批次线不多,甚至正好与批次线相同的高考生们

近些年,高栲志愿填报形势愈发严峻院校投档线的波动更加频繁,这也令填志愿变得越来越艰难而一本踩线生生在填报时更显得尤为尴尬。报一夲的院校可能出现滑档报二本院校又非常令人不甘,进又愁、退亦忧不上不下,让人手足无措

那么,若成绩恰好在“踩线生”范围內考生们又该如何做呢?

今晚8点关于“一本及踩线生生”的免费专题讲座即将开讲。本次讲座意在教会一本及踩线生生们如何把握志願实现低分增值让踩线生生也有机会读到重点大学,同时也将针对一本生的志愿填报问题进行讲解课程详情如下:

1、一本及踩线生生洳何把握志愿实现低分增值;

2、一本及踩线生生如何规划志愿,不浪费分数;

3、一本及踩线生生如何把握志愿填报中的特殊机会实现低汾上名校;

4、一本及踩线生生志愿填报的技巧及策略分析;

5、超一本0分如何上重点大学;

6、经典案例先借鉴--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及技巧分享。

【课程时间】:今晚8点

【听课方式】:2020届高三家长群(已满员)与2020届高三家长1群两个群都未进的家长请申请加入1群(群号:)!

【温馨提示】:本次课程没有回放,请各位家长抓紧时间入群参加以免错过哦~

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旭德教育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踩线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