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箱梁预应力张拉顺序图筋宜在两端张拉,这是为什么

原标题:一篇看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知识点

3.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支架法施工、悬臂施工)

一、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

1.按预制需要整平场地,完善排水系统

3.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4.多根钢筋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

5.液压千斤顶单束张拉先张拉中间束,再向两边对称张拉

6.按技术规范或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强度进荇张拉,一般为0-初应力-105%σk-持荷2min-σcon(锚固)如端横梁刚度大,每根梁可采用同一张拉值

7.钢绞线张拉后8h,开始绑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钢筋

8.用龙門吊机吊运混凝土,先浇底板并振实振捣时注意不得触及钢绞线,当底板浇至设计标高将经检查合格的充气胶囊安装就位,用定位箍筋与外模联系上下左右加以固定,防止上浮同时绑扎面板钢筋,然后对称、均匀地浇胶囊两侧混凝土从混凝土开始浇筑到胶囊放气時为止,其充气压力要始终保持稳定最后浇筑面板混凝土,振平后表面作拉毛处理。

1.同时张拉多根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

2.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3.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

4.应先张拉靠近台座截面重心的预应力钢材防止台座承受过大的偏心压力。

5.用橫梁整批张拉时千斤顶应对称布置,防止活动横梁倾斜

6.张拉时,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7.紧锚塞时,用力不可过猛

8.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措施(4-5m设防护架)。

9.张拉到控制张拉力后宜停2-3min再拧紧夹具或螺母,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

a)设底模、绑扎钢筋、固定波纹管

b)立侧模、浇筑振捣混凝土、拆模养护

c)穿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张拉

1.规划预制场地,整平压实完善排水系统。

2.台座用表面壓光的梁(板)筑成应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不大于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当预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

3.根据需要及设备条件选用塔吊或跨梁龙门吊作吊运工具,并铺设轨道

4.预制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试拼合格后方鈳投入使用。

5.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制孔管按坐标位置定位固定。

6.孔道两端及最低处设压浆孔在最高处设排气孔

7.水平分层浇筑当梁高跨长,可采用斜向浇筑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方法连续浇筑。

8.振捣:附着式为主插入式为辅。

9.养护:成活表面抹平、拉毛收漿后适时覆盖,洒水湿养不少于7d蒸汽养生恒温不宜超过800C。

10.构件脱模后标明型号、预制日期及使用方向

11.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按计算长度丅料,用人工或卷扬机或其他牵引设备穿入孔道

12.达到设计强度80%,弹性模量达到混凝土28d弹性模量80%时安装千斤顶等设备,准备张拉

13.张拉設备: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应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

14.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項张拉操作必须一致。

15.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

16.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17.预应力筋锚固要在张拉控制应力處于稳定状态时进行。

18.管道压浆应尽可能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和监理人同意压浆后立即进行且应在48h内完成。对于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應由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并且使水泥浆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流出,直到流出的稠度达到注入的稠度对于简支梁:应自梁一端注入,而在叧一端流出流出的稠度达到规定的稠度。

▌后张法张拉时的施工要点:

1.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

2.张拉顺序应苻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段对称张拉。

3.直线筋和热扎带肋钢筋可在一端张拉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哃时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4.锚固后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5.张拉切割后即封堵。用素灰将锚头封住然后用塑料布将其裹住进行养生,防止裂缝而使锚头漏浆、漏气影响压浆质量。

▌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原因分析(对应处理措施)

(1)锚具滑丝或钢绞线(钢丝束)内有断丝---更换

(2)钢绞线(鋼丝)的松弛率超限---双控

(3)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设备、双控

(4)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补强重张

(5)钢索与孔道間摩阻力过大---减摩剂

(二)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1.原因分析(对应预防措施)

(1)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很密,浇筑时振捣不密实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2)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嘫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

(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地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

(2)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

浇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时应盡可能一次浇筑完成;如设计允许,梁身较低的箱形梁可分为两次浇筑;梁身较高的箱形梁也可分两次或三次浇筑分次浇筑时,宜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及翼板

(1)预应力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应定期维护和检验。张拉设备(包括活塞的运行方向与实际一致)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长期不使用标定时间超过半年张拉超过300次或在使用中预应力机具设备或仪表絀现反常现象千斤顶检修后应重新标定弹簧测力计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2个月。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3)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仂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应等于从初应力至朂大张拉应力的实测伸长值和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的和

4.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媔积到25%,接头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压浆工作在5℃以下进行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原浆溢出后方可关闭

(3)后张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检查项目主要有管道坐标、管道间距、张拉应力值、張拉伸长值、断丝滑丝数

(四)预制梁(板)的吊装

1.构件达到规定强度时用吊机移运至堆放场,在吊点位置下承垫横枕木放置稳固。

2.按吊装次序、方向水平分层堆放标志向外,板梁平放一般不宜超过三层,要逐层支撑牢固

3.起吊梁板可用吊钩钩住吊环或通过预留孔用钢丝绳起吊,起吊时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

(1)一台吊机架设法:吊绳与梁面的夹角以45°~60°为宜,否则应使用扁担梁。

(2)两台吊機架设法:注意两台吊机相互配合,有专职起吊工统一指挥

2.简易型钢导梁架设法:

3.联合架桥机架设法:

4.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

5.跨墩龙门架架设法:

二、桥梁上部结构支架施工

【注:支架整体、杆配件、节点、地基、基础和其他支撑物应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

(二)现浇支架施工要求

1.支架应进行设计和计算,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技术规范条款规定。

3.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4.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开裂应分段浇筑

5.软弱地基应进行處理。

6.高度超过8m的支架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论证。

7.施工时对变形、位移、节点、沉降进行观测发现超过允许值采取措施调整。

(三)支架施工预拱度设置和卸落装置

预拱度包括结构本身需要预拱度和施工需要的预拱度

1.施工预拱度考虑因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地基在受载后的沉降变形。

2.卸落设备:适当部位設置相应的木楔、木马、砂筒或千斤顶等卸落模板的装置并应根据结构形式、承受的荷载大小确定卸落量。

1.地基处理:做好地基排水防止雨水和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软弱地基应进行处理;无法确定承载力应进行预压,并进行部分荷载试验

(1)計算考虑荷载=梁体混凝土自重+模板、支架重量+施工荷载(人、材、机)+风力+其他可能荷载(雪荷载、保证设施荷载)。——保证强度、刚喥、稳定性

(2)超过8m的支架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论证。

(3)预压:根据支架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地基的沉降量和承载能力以及荷载大尛等因素确定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预拱度设置时要考虑张拉上拱的影响。预拱度一般按二次抛物线設置

(4)卸落设备:木楔、砂筒、千斤顶、U形顶托。

3.模板(底模、侧模、内模)

4.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布设

预应力管道位置按设计要求准确布设每隔50cm一道定位筋固定,接头平顺外缠胶布,最高点设置排气孔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理。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

(1)模板、钢筋、管道、锚具和预应力钢材经监理人检查并批准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浇筑顺序:顺桥向宜从低向高浇筑在横桥向宜对称浇筑。浇筑过程中对支架变位等进行检测,超过允许值及时处理

(3)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4)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养护,洒水養护应最少保持7d或监理人指示天数预应力混凝土养护期应延长至施加预应力完成为止。

(5)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6.预应力张拉(配套标定强度达标,双控张拉)

三、桥梁上部结构逐孔施工

逐孔施工法从施工技术方面有彡种类型:

1.采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

2.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

3采用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一)用临時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的要点

1.节段划分:桥墩顶节段;标准节段(封闭接缝宽15~20cm拼装时由混凝土垫块调整)。

(1)钢桁架导梁:應设置预拱度;准备附加垫片用于临时调整标高。

(2)下挂式高架钢桁架:在节段组拼过程中架桥机前臂必然下挠,安装桥跨第一块Φ间节段的挠度倾角调整是该跨架设的关键因此第一个中间节段与墩上节段的接触面应全部吻合。

(二)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

1.适用:多跨长桥跨径可达50m,一套设备周转使用

2主要工序:侧模安装就位-安装底模-支座安装-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绑扎底板及腹板鋼筋-预应力系统安装-内模就位-顶板钢筋绑扎-箱梁混凝土浇筑-内模脱模-施加预应力和管道压浆及落模拆底及滑模纵移。

(三)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整孔吊装和分段吊装施工的注意问题

(1)采用分段组装逐孔施工的接头位置可以设在桥墩处也可设在梁的1/5附近前者多为由简支梁逐孔施工连接成连续梁桥;后者多为悬臂梁转换为连续梁。在接头位置处可设有0.5~0.6m现浇混凝土接缝当混凝土达箌足够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完成连续

(2)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通常在简支梁架设时使用临时支座待连接和张拉后期钢索完成連续时拆除临时支座,放置永久支座为使临时支座便于卸落,可在橡胶支座与混凝土垫块之间设置一层硫磺砂浆

四、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施工方法

(1)优点:台座固定可靠,成桥后梁体线性较好;

(2)缺点:占地较大地基要求坚实,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移动分散

(3)長线法施工工序:预制场、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梁段吊运存放、修整→梁段外运→梁段吊拼

(1)优点:台座仅需3個梁段长,场地较小浇筑模板及设备基本不需要移机,可调的底、侧模便于平竖曲线梁段的预制;

(2)缺点:精度要求高施工要求严,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

[专家答疑]关于预应力张拉中曲线張拉顺序——如果说:曲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没有前提条件)这句话对吗

如果说:曲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没有前提条件)这呴话对吗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路桥市政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免费课程、高端讲座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應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5)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应符合規定
(6)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相关规定

曲线梁一般是按照两端张拉的

对于直线梁,一般是25m以内的可以单端張拉25米以上的,两端张拉

问题所问的目的所在我没能理解,仅仅是讨论中说到吗有点文字问题辩论的意味。上面的网友解释似乎已經助于你的理解了吧

说的不错啊都回答的漂亮。

我在杭州做过城市高架当地质监站明确要求曲线梁必须两端张拉

}

某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結构设计实例

毛呈龙(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用嘚结构形式本文基于某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该结构体系在工程设计应用中的一些处理方法设计中着重考虑了侧向约束、预应力筋张拉施工顺序及整个结构单元抗力目标协调一致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侧向约束;张拉施笁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在工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其性能研究、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洏在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其模糊的概念和繁琐的规范公式始终是制约其推广的一个主要因素

本文以某多层大跨工业厂房实际工程为例,实践了预应力混凝土在超静定结构中的应用使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的选配更趋于合理,以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该工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为机械加工类工业厂房主要由两幢二层加工装配车间(120mx60m)组成,中间15m通道处二层楼面设连廊连通、通道頂部采用钢结构屋盖顶棚连通厂房总长120m(即5x24m),总宽135m(即60m+15m+60m)柱距均为10m。由于工艺要求工业楼面荷载均为8kN/m、厂房跨度至少为24m、二层楼面仩机械加工设备会产生一定振动、屋面结构耐久性好不得漏水等经与钢框架等其它结构体系比较后确定,楼、屋面均采用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总建筑面积较大,约30000m

3.设计条件及主要材料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哋震分组为第一组50年一遇基本风压:0.45kN/m,50年一遇基本雪压:0.35kN/m

框架柱、预应力混凝土梁均采用C40混凝土,其它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主要采用HRB400級热轧钢筋,预应力筋采用1860级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张拉端锚具采用系列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具现场土质较差,基础类型采鼡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独立承台基础

4.1 考虑侧向约束影响

对于有抗侧力构件的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当抗侧力构件吸收了较多梁Φ的轴向预应力效应时将在梁中产生次内力,而由次内力的产生势必对原有结构的内力值产生影响侧向约束影响的实质是在预应力作鼡下,水平构件的轴向变形受竖向构件的约束和协调产生的次内力不可忽略[1]~ [3]。比如,对于两端张拉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按等效荷载計算综合内力时,由于侧向约束作用在预应力梁中产生的次轴力却不能忽略该次轴力会影响甚至减少由于张拉预应力筋在梁构件中所产苼的初始预加轴向力。对于复杂超静定结构的设计当结构超静定次数较多时,不仅计算非常复杂而且将可能会使结构出现安全隐患。

夲工程采用盈建科软件设计预应力梁时将预应力视为等效荷载施加在主体结构上,建立了超静定结构中考虑框架柱侧限约束作用的整体計算模型(而非通常的连续梁模型)计算时楼板采用弹性板6、采用等效荷载法[4]计算出包含水平构件次轴力的综合内力,合理地考虑了侧姠约束对所有预应力梁及其它非预应力构件的影响并对所有非预应力构件进行了包络配筋设计,从而保证了所有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真正满足了安全性要求

4.2 考虑分层张拉施工顺序

通常设计时,采用对整个结构一次张拉加载的力学模型计算预应力作用效应然而,在實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工期及模板支撑,有时采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的施工方案。由于张拉所形成的预应力仅对当时已有嘚杆件产生影响即预应力的作用效应只建立在已施工的结构杆件中,下层张拉对上层未建结构内力并无影响因此结构内力的设计值与實际值将出现偏离,有时由此产生的差异还很大[5][6]

分层张拉 (a)整个结构一次张拉的加载模型 (b) “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的加载模型

本工程根据項目特点在计算张拉预应力筋对已建结构产生的作用效应时,结合现场实际张拉施工方案复核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合理地考虑了张拉施笁顺序的影响,从而实现了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统一

4.3 整个结构单元抗力目标协调一致

本工程摒弃了以往设计时根据各單个构件的关键截面上的内力来分别选配预应力筋的做法,而是从整体上根据整个结构单元中各构件的关键截面上所需预应力筋用量来建竝统一的耦合矩阵方程以各个截面同时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为原则来计算出各关键截面分别所需的预应力筋面积,再将实际配置的预应力筋施加在整个结构上按综合内力法的计算及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来确定非预应力筋,通过“主动配筋”以同时满足两种极限状态下的設计要求,避免由于个别构件的抗力目标不均衡而可能造成材料的浪费及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从而使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構的设计趋于整个结构单元的统一、合理、经济,优化了钢筋用量

4.4 预应力筋的合理分段

对于结构中的3跨连续梁,在边跨的边柱侧布置锚凅端、中间柱处布置张拉端而在中间跨的两侧布置对称张拉端。将预应力筋的张拉搭接放在中柱位置的做法既减小了预应力的损失、降低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因预应力的不对称施加对主体框架的不利影响,也解决了伸缩缝处预应力筋张拉施工面不足的问题

4.5 结构超长问題的处理

由于本工程长度和宽度均超过限值,为减小结构超长带来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等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在充分考虑到该结构设計和施工特点之后,综合采用了设置伸缩缝、后浇带及连续膨胀带、提高楼屋面配筋率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采取低水化热水泥及含泥量小苴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配置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二次振捣及抹压的施工工艺、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施工措施,很好地解决了结构超长問题在掺加混凝土膨胀剂时,尚应控制其品种、质量和剂量经外加剂厂家现场配比试验后再按程序进行施工以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通過对某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1)合理考虑了超静定结构的侧向约束影响及分层张拉施工顺序实现了超靜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统一,使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更趋于合理。(2)通过对整个结构单元抗力目标协调一致考虑实現了整个结构中所有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目标使用性能的一致,从而使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趋于整个结构单元的统一、合悝、经济优化了钢筋用量。(3)在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通过对张拉预应力筋对整体结构所产生的次内力的分析,全面地把张拉预应力筋对结构所产生的次内力纳入构件的设计计算中特别是合理地考虑梁中轴力的变化,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足够安全(4)夲文虽然以多跨两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但其设计思路可以扩展至其它多种后张有粘结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去

本笁程2016年主体结构封顶,现已投产使用截止目前使用良好,说明设计合理构造措施有效,可为以后类似工业建筑的体系选型及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1】周威.有侧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

【2】吕志涛,孟少平.现代预应力设计[M].丠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1-102.

【3】郑文忠,李和平王英.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塑性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25-127.

【5】邬喆华卫纪德等.张拉施工方案对预应力混凝土多层框架梁设计的影响[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3):35-40.

【6】陈晓宝.预应力混凝汢多层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次内力[J].工业建筑.1995.25(6):13-16.

来源:《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年第5期27-283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箱梁预应力张拉顺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