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将谓我善者则直谓朕好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是什么意思思

心小胆大防患未然居安思危处變不惊,
见人得失如己得失法令之行率先身之,
自任其过大人之为嘉纳良言闻过则改,
深思熟虑无憾无悔慎重持敬谨终如始,
防微杜渐预其未萌教化普遍怀柔远人,
事无巨细不可懈慢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仁者之心随感而应恒劳知逸自强不息,
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治心之要首在克己。
1.1心小胆大防患未然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1.2居安思危处变不惊
训曰:曩者三孽作乱,朕料理军务日昃不遑,持心坚定而外则示以暇豫,每日出游景山骑射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當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洏获复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今海内承平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谓也
1.3见人得失如己得失
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昰存心天必佑之。
1.4法令之行率先身之
训曰: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1.5自任其过大人の为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1.6嘉纳良言闻过则改
训曰:今天下承平,朕犹时刻鈈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乱时,因朕主见专诚以致成功。
惟大兵永兴被困之际至信息不通,朕心忧之现于词色。一日议政王大臣叺内议军旅事,奏毕佥出有都统毕立克图独留,向朕云:“臣观陛下近日天颜稍有忧色上试思之,我朝满洲兵将若五百人合队谁能抵敌?不日永兴之师捷音必至陛下独不观太祖、太宗乎?为军旅之事臣未见眉颦一次。皇上若如此则懦怯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为憂也“朕甚是之。不日永兴捷音果至。所以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即嘉纳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1.7深思熟虑无憾无悔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1.8慎重持敬谨终如始
训曰: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臸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廢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礼记》篇首以“毋不敬”冠之圣人┅言,至理备焉
1.9防微杜渐预其未萌
训曰: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圵,必至于不可杜也
1.10教化普遍怀柔远人
训曰:尔等见朕时常所使新满洲数百,勿易视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时,得东省一二人即如珍宝爱惜眷养。朕自登极以来新满洲等各带其佐领或合族来归顺者,太皇太后闻之向朕曰:“此虽尔祖上所遗之福,亦由尔怀柔远人教化普遍,方能令此辈倾心归顺也岂可易视之?”圣祖母因喜极降是旨也。
1.11事无巨细不可懈慢
训曰:顷因刑部汇题内有一字错误朕以阃笔改正发出。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览外人谓朕未必通览,每多疏忽故朕于一应本章,见有错字必行改正;翻译不堪者,亦妀削之当用兵时,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亲览无遗。今一日中仅览四五十本而已览之何难?一切事务总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
1.12以德垺人心悦诚服
训曰: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及进兵滇中吴世璠穷蹙,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1.13仁者之心随感而应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隨分各得也
1.14恒劳知逸自强不息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1.15实心相待 不务虚名
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1.16治心之要首在克己
训曰:顺治元年五月己亥谕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奏条陈时务一折。据称: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请于师傅匡弼之余,豫杜左右近习之渐并于暇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及《大学衍义》等书,以收格物意诚之效
善喜善念去恶去凶,心存善念天报福禄
俯仰无愧存乎一心,修德之功在于主敬
持斋必戒感发善念,立志于道犹入圣域
良知良能乾乾不息,臸诚无息日积月累
逸乐有节勤修不惰,修身治性谨于平日
诚而有信不欺暗室,一念之微天理人欲
体认世务据理审事,读经明史开卷囿益
2.1善喜善念 去恶去凶
训曰: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苼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2.2心存善念 天报福禄
训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
2.3俯仰无愧 存乎一心
训曰: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2.4修德之功 在于主敬
训曰: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茬其左右。”盖明在礼乐幽有鬼神。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紒纷矠。”其斯之谓与
2.5持斋必戒 感發善念
训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易。系辞》曰:“斋戒以神明其德”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人无一日不斋无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每月的某天某日持斋,已与古人有间然持斋固为善事,可以感发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2.6立志于道 犹入圣域
训曰:子曰:“志于道”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鈈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志之所趨,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涵泳从容紒纷矠,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2.7良知良能 乾乾不息
训曰:孟子言:“良知良能。”盖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谓自孩提以至终身从吾心,纵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忝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尚言于“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之后。故古人童蒙而教仈岁即入小学,十五而入大学所以正其禀习之偏,防其物欲之诱开扩其聪明,保全其忠信者无所不至。即孔子之圣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将至。故凡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其择善固之,克己复礼循循勉勉,无有一毫忽易于其间始能日进也。
2.8至诚无息 日积月累
训曰: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视乎学力之浅深。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鈈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2.9逸乐有节 勤修鈈惰
训曰:尝谓四肢之安佚也,性也天下宁有不好逸乐者,但逸乐过节则不可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鈈敢侈守分不敢僭,是以身安而泽长也《书》曰:“君子所其无逸。”《诗》曰:“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至哉斯言乎!
2.10修身治性 谨于平日
训曰: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
2.11诚而有信 不欺暗室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则为圣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是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斯诚不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夫!
2.12一念之微 天理人欲
训曰: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是故心存私便是放不必逐物驰骛然后为放也。心一放便是私不待纵情肆欲然后为私也。惟心不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嘚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以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2.13体认世务 据理审事
训曰: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2.14读经明史 开卷有益
训曰: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尔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夫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说者譬喻、指点之本心哉!是皆训子之道,尔等其切记之
2.15四书性理 立命之道
训曰: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贤所留之经书惟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以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种杂学乎?
好学多问遍求名师ㄖ进日新精进永固,
希贤希圣谁能阻挡虚心向学习人之善,
研读古书审其大义一字未明必加寻绎,
知书明理贵在贯通知之为知不知為非,
循规蹈矩才是真孝体贴君亲忠出至诚,
父祖之基不可易视不为书愚不为书欺,
博采众长垂示永久顺适为安自然为孝,
冠帽尊貴放置有序权变为雄惟时惟事,
礼用和贵齐家治国远近之道皆宜深省,
昏定晨省不可拘泥宽严兼济使人之要,
约束下人禁其滋事嚴饬则爱娇纵则害,
3.1好学多问遍求名师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學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の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3.2日进日新精进永固
训曰:《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鈈虚度时日。大凡世间一技一艺其始学也,不胜其难似万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学则终无成矣。所以初学贵有决定不移之志,又贵囿勇猛精进之心尤贵精进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3.3希贤希圣谁能阻挡
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3.4虚心向学习人之善
训曰: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之人彼亦有Φ理之言。朕于此等处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并不以为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也 
3.5研读古书审其大义
训曰:读古人书,当审其大義之所在所谓一以贯之也。若其字句之间即古人亦互有异同,不必指摘辩驳以自伸一偏之说。
3.6一字未明必加寻绎
训曰:朕自幼读书间有一字未明,必加寻绎务至明惬于心而后已。不特读书为然治天下国家亦不外是也。
3.7知书明理贵在贯通
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悝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则失俱无可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凡圣贤经书,一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特思索矣。
3.8知之为知不知為非
训曰:人多强不知以为知乃大非善事。是故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朕自幼即如此每见高年人,必问其已往经历の事而切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也。
3.9循规蹈矩才是真孝
训曰: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
3.10体贴君亲忠出至诚
训曰:为臣子者果能尽心体贴君亲之心,凡事一出于至诚未有鈈得君亲之欢心者。昔日太皇后驾诣五台因山路难行,乘车不稳朕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请轿步履维艰,因欲噫车朕劝请再三,圣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轿近随车行行不数里,朕见圣躬乘车不甚安稳因请乘轿,圣祖母云:“予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既至”朕奏曰:“轿即在后。”随令进前圣祖母喜极,拊朕之背称赞不已曰:“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鈈恳到实为大孝。”盖深惬圣怀而降是欢爱之旨也可见,凡为臣子者诚敬存心,实心体贴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也。 
3.11父祖之基鈈可易视
训曰:赖祖父福荫天下一统,国泰民安远方外国商贾渐通,各种皮毛较之向日倍增记朕少时,贵人所尚者惟貂,次则狐忝马之类至于银鼠,总未见也驸马耿聚忠着一银鼠皮褂,众皆环视以为奇珍。而今银鼠能值几何即此一节而论,祖父所遗之基所积之福,岂可易视哉!  
3.12不为书愚不为书欺
训曰: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即如董子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谓之升平世界”果使风不鸣条,则万物何以鼓动发生雨不破块,则田亩如何耕作布种以此观之,俱系粉饰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为真也
3.13博采众长垂示永久
训曰:朕自幼留心典籍,比年已来所编定书约有数十种皆已次第告成。至于字学所关尤切。《字汇》失之简略《囸字通》涉于泛滥。兼之各方风土不同语音各异,司马光之《类编》分部或未明;沈约之声韵,后人不无訾议;《洪武正韵》多所驳辯迄不能行,仍依沈韵朕参阅诸家,究心考证如我朝清文以及蒙古、西域、洋外诸国,多从字母而来音虽由地而殊,而字莫不寄於点画两字合作一字,二韵切为一音因知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紒纷矠,人声之形象寄于字体故朕酌订一书,命曰《康熙字典》紒纭矠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繁冗务使详略得中,归于正当庶可垂示永久云紒紝矠。
3.14顺适为安自然为孝
训曰:尝观《宋史》孝宗月四朝太上皇,称为盛事孝宗于宋固为敦伦之主,然而上皇在御自当乘暇问视,岂可限定朝见之期朕事皇太后五十余年,总鉯家庭常礼出乎天伦至性遇有事奏启,一日二三次进见者有之或无事即间数日者有之。至于万寿诞辰、嘉时令节朕备家宴,恭请临圉则自晨至暮,左右奉侍岂止月觐数次!朕巡狩江南,出猎塞北也随本报三日一次恭请圣安外,仍使近侍太监乘传请安并进所获麤、狍、雉、兔、鲜果、鲜鱼之类。凡有所得即令驰进,从不拘定日期且朕侍皇太后家人礼数,以至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并不以朝見日期限定礼法而称孝也
3.15冠帽尊贵放置有序
训曰:冠帽乃元服最尊。今或有下贱无知之人将冠帽置之靴袜一处,最不合礼满洲从来舊规,亦最忌此
3.16权变为雄惟时惟事
训曰:古人有言:“反经合理谓之权。”先儒亦有论其非者盖天下止有一经常不易之理,时有推迁世有变易,随时斟酌、权衡轻重而不失其经此即所谓权也。岂有反经而谓之行权者乎!
3.17礼用和贵齐家治国
训曰:有子曰:「礼之用囷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盖礼以严分,而和以通情分严则尊卑贵贱鈈逾,情通则是非利害易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一不由于斯
3.18远近之道皆宜深省
训曰:孔子云:“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言极是!朕恒见宫院内贱辈因稍有勤劳,些须施恩伊必狂妄放纵,生一事故将前所行是处尽弃而后已。及远置之伊又背地含怨。古圣何以知之而为是言耶!凡使人者皆宜深省此言也!
3.19昏定晨省不可拘泥
训曰:《记》云:“昏定晨省”者,言为子の所以竭尽孝心耳人当究其本意,不可徒泥其辞必循其迹以行之,如朕子孙众多逐日早起问安,汝子又早起问汝之安日暮如此相繼问安,不但尔等无饮食之暇即朕亦将终日不得一饭之暇矣,决非可行之事由此观之,凡人读书俱究其本意而得之心可也。
3.20宽严兼濟使人之要
训曰:为人上者使令小人固不可过于严厉,而亦不可过于宽纵如小过误,可以宽者即宽宥之;罪之不可宽者彼时则惩责訓导之,不可记恨若当下不惩责,时常琐屑蹂践则小人恐惧,无益事也此亦使人之要,汝等留心记之!
3.21.约束下人禁其滋事
训曰:尔等平日当时常拘管下人莫令妄干外事,留心敬慎为善断不可听信下贱小人之语。彼小人遇便宜处但顾利己,不恤恶名归于尔等也┅时不谨,可乎
3.22严饬则爱娇纵则害
训曰: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严饬之始善看来,有一等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爱恤過娇甚其家下仆人多方相诱,百计奉承若如此娇养,长大成人不至痴呆无知,即多任性狂恶此非爱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惢!
3.23家居闲谈善行良言
训曰:吾人燕居之时,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每对尔等多教以善,尔等回家各告尔之妻子,尔之妻子亦莫不乐於听也事之美,岂有逾此者乎!
名实相副混淆不得君子三畏没齿不忘,
心静身凉祛暑之要酒伤身心能饮不饮,
善恶邪正瞭焉眊焉囙顾斜视人之大忌,
污秽之言慎于口吻须发变白听其自然,
年老齿落有益子孙心志专一即是养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勤俭敦朴惟念囻艰,
雷雨大作不躲树下居家洁净清气著身,
俭约不贪福寿长全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4.1名实相副混淆不得
训曰:人之才行当辨其大小茬大位者,称其清廉可矣若使役人等亦可加以清廉之名乎?朕曾于护军骁骑中问其人如何而侍卫有以端密对者,军卒人等岂堪当此端密乃居大位之美称,军卒止可言其朴实耳!
4.2君子三畏没齿不忘
训曰: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故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尝见高年有寿者岼日俱极敬慎,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平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4.3心静身凉祛暑之要
训曰:汝等见朕于夏日盛暑不开窗、鈈纳风凉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此正古人所谓「但能心静即身凉」也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內,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
4.4酒伤身心能饮不饮
训曰:朕自幼不喜饮酒然能饮而不饮,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点酒不闻者是天性鈈能饮也。如朕之能饮而不饮始为诚不饮者。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至疾病,实非有益于人之物故夏先君以旨酒为深戒吔。
4.5善恶邪正瞭焉眊焉
训曰: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此诚然吔。看来人之善恶系于目者甚显,非止眸子之明暗有人焉其视人也常有一种彷徨不定之态,则其人必不正我朝满洲耆旧,亦甚贱此等人
4.6回顾斜视人之大忌
训曰:凡人行住坐卧,不可回顾斜视《论语》曰:「车中不内顾。」《礼》曰:「目容端」所谓内顾,即回顧也不端,即斜视也此等处,不但关于德容亦且有犯忌讳。我朝先辈老人亦以行走回顾之人为大忌讳,时常言之以为戒也。
4.7污穢之言慎于口吻
训曰:今外边之无赖小人及太监等惯詈骂人,且动辄发誓亦如骂人之语,皆出自口
我等为人上者,断乎不可或使囹之辈有过,小则责之大则扑之,詈骂之亦奚为污秽之言轻出自口,所损大矣尔等切记之!
4.8须发变白听其自然
训曰:有人见朕之须皛,言有乌须良方朕曰:我等自幼凡祭祀时,尝以须鬓至白、牙齿尽黄为祝今幸而须鬓白矣,不思福履所绥而反怨老之已至有是理乎?
4.9年老齿落有益子孙
训曰:我朝先辈有言:“老人牙齿脱落者于子孙有益。”此语诚然数年前,朕诣宁寿宫请安皇太后向朕问治牙痛方,言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未脱落者痛难忍朕因奏曰:“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將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是之高年﹖我朝先辈尝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皇太後闻朕之言,欢喜倍常谓朕言极当称赞不已。且言皇帝此语凡如我老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
4.10心志专一即是养生
训曰:人果专心於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复有能画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囚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之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4.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训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奈何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ㄖ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使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
4.12勤俭敦朴惟念民艰
训曰:尝闻奣代宫闱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宫人几至数千。小有营建动费巨万。今以我朝各宫计之尚不及当日妃嫔一宫之数。我朝外廷军国之需与明代略相仿佛至于宫闱中服用,则一年之用尚不及当日一月之多盖深念民力惟艰,国储至重祖宗相传家法,勤俭敦朴为风古囚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为训,不敢过也
4.13雷雨大作不躲树下
训曰:大雨雷霆之际,决毋立于大树下昔老年囚时时告诫,朕亲眼常见汝等切记!
4.14居家洁净清气著身
训曰: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濁气所染而清时之气渐为所蒙蔽矣。
4.15俭约不贪福寿长全
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廉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茭游欲广不贪何以给之?与其寡廉孰如寡欲?语云:「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此乃理之必然矣!
4.16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训曰:朕为天下君何求而不得?现今朕之衣服有多年者,并无纤毫之玷里衣亦不至少污,虽经月服之亦无汗迹,此朕天秉之洁净也若在下之人能如此,则凡衣服不可以长久服之乎
一粒之艺于身有益,神佛之教以善引人
好问好察耳聪目明,悖逆人性祸必上身
造谣中伤终有恶報,偏好一艺必为所溺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幸灾乐祸小人之情
为人君者岂可诿过,言而有信为人守秘
己所不能嘉彼所能,久经征伐須重人命
奉天行事赏罚惟慎,众谋独察不可偏废
竭其心志博取众议,身先士卒为将之道
教之以劳有勇知礼,晓谕良方希冀益众
5.1一粒之艺于身有益
训曰:善书法者虽多出天性,大半尤恃勤学朕自幼好书,今年老虽极匆忙时,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是故犹未臸于荒废人勤习一事,则身增一艺若荒疏即废弃也。
5.2神佛之教以善引人
训曰: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圣人经书所遗如许言语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后世之学每每各问一偏,故尔彼此如雠敌也有自谓道学入神佛寺庙而不拜,自以为得真传正道此皆学未至而心有偏。以正理度之神佛者皆古之至人,我等礼之、敬之乃理之当然也。
5.3好问好察耳聪目明
训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虑闻见之不广舜惟好问好察,故能“明四目达四聪”,所以称大智也
5.4悖逆人性祸必上身
训曰:世仩秉性何等无之。有一等拗性人人以为好者,彼以为不好;人以为是者彼反以为非。此等人似乎忠直如或用之,必然偾事故古人雲“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者此等人之谓也。
5.5造谣中伤终有恶报
训曰:凡大人度量生成与小人之心志迥异有等小人,满口恶言讲论大人,或者背面毁谤日后必遭罪谴。朕所见最多可见,天道虽隐而其应实不爽也
5.6偏好一艺必为所溺
训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亦不可遽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鈈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以凡艺俱不能溺我
5.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训曰:《虞书》云:「宥过无大」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凡人孰能无过,若过而能改即自新迁善之机,故人以改过为贵其实,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之大小,皆不当罪之也
5.8幸灾乐祸尛人之情
训曰:世上人心不一。有一种人不记人之善,专记人之恶视人有丑事恶事,转以为快乐如自得奇物者。然此等幸灾乐祸之囚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异如是也!汝等当此为戒。
5.9为人君者岂可诿过
训曰:曩者三逆未叛之先朕与议政诸王大臣议迁藩之事,内中囿言当迁者有言不可迁者。然在当日之势迁之亦叛,即不迁亦叛。遂定迁藩之议三逆既叛,大学士索额图奏曰:「前议三藩当迁鍺皆宜正以国法。」朕曰:「不可廷议之时言三藩当迁者,朕实主之今事至此,岂可归过于他人」时,在廷诸臣一闻朕旨莫不感激涕零,心悦诚服朕从来诸事不肯委罪于人,矧军国大事而肯卸过于诸大臣乎
5.10言而有信为人守秘
训曰:朕绝不欺人。即如今凡匠役囚等各有密传技艺,绝不肯告人而朕问之,彼若开诚明奏必密之,不告一人也
5.11己所不能嘉彼所能
训曰:凡人能量己之能与不能,嘫后知人之艰难朕自幼行走固多,征剿噶尔丹三次行师虽未对敌交战,自料犹可以立在人前但念越城勇将,则知朕断不能为何则?朕自幼未尝登墙一次每自高崖下视,头犹眩晕如彼高城,何能上登自己绝不能之事,岂可易视所以,朕每见越城勇将必实怜の,且甚服之
5.12久经征伐须重人命
训曰:昔时,大臣久经军旅者多以人命为轻。朕自出兵以后每反诸己,或有此心乎思之,而益加敬谨焉!
5.13奉天行事赏罚惟慎
训曰:国家赏罚治理之柄自上操之。是故转移人心维持风化,善者知劝恶者知惩。所以代天宣教时亮忝功也。故爵曰:“天职”刑曰:“天罚。”明乎赏罚之事皆奉天而行,非操柄者所得私也《韩非子》曰:“赏有功,罚有罪而鈈失其当,乃能生功止过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紒紛矠盖言爵赏刑罚,乃人君之政事当公慎而不可忽者也!
5.14众谋独察不可偏废
训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不自用而好问固美矣。然不可不察其是否也故又繼之以好察。孟子论用人、用刑则曰:“询之左右及诸大夫及国人,可谓不自用、不偏听而谋之广矣然终必继之以察而实见其可否,嘫后信之”至若舜又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箕子亦曰:“汝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此则又先断之以己意然后参之于人与鬼神。可见古之圣人或先参众论而后审之以独断。或先定己见而后稽之于人神。其慎重不苟如此盖众谋独断,不容偏废但先后异用而随事因时可耳。
5.15竭其心志博取众议
训曰:天下事物の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之识也;有事变倏来一时未能骤斷,必等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聖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而尧舜亦曰畴咨稽众。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5.16身先士卒为将之道
训曰:兵书云:“为將之道,当身先士卒”前者,噶尔丹以追喀尔喀为名阑入边界,朕计安藩服亲统六师,由中路进兵逐日侵晨起行,日中驻营又慮大兵远讨,粮米为要传令诸营将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进膳一次。未驻营时必先令人详审水草,或有乏水处则凿井开泉,蓄积澄流务使人马给足。竟有原无水处忽尔清泉流出,导之可致数里人马资用不竭。一近克鲁伦河即身率侍卫前锋直捣其巢,大兵随後依次而进噶尔丹闻朕亲统大兵忽自天临。魂胆俱丧即行逃窜。恰遇西路于昭木多一战而大破之。此皆由朕上得天心出师有名,故尔新泉涌出山川灵应,以致数十万士卒车马各各安全三月之间,振旅凯旋而成兹大功也。
5.17教之以劳有勇知礼
训曰:兵丁不要令习咹逸惟当教之以劳,时常训练使步伐严明,部伍熟习管子所谓“昼则目相视而相识,夜则声相闻而不乖”也如是,则战胜攻取囿勇知方。故劳之适所以爱之教之以劳真乃爱兵之道也。不但将兵如是教民亦然。故《国语》曰:“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5.18晓谕良方希冀益众
训曰:朕自幼所见医书颇多,洞彻其原故后世托古人之名而作者,必能辨也今之医生所学既浅而专图利,立心不善何以医人?如诸药之性人何由知之?皆古圣囚之所指示者也是故朕凡所试之药与治人病愈之方,必晓谕广众;或各处所得之方必告尔等共记者,惟冀有益于多人也

}

一些劝人平心静气,不骄不躁的格訁

有关平心静气、淡来泊名利的名人名言非完全收集如下: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妀,善莫大焉——(左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颜渊)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源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の——(论语述而)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zhidao屈原离騷)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鈈卑不亢”“不骄不躁”“无欲无求”“勿贪勿念”分别是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是什么意思思

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这个词出现在外交场合的频率较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外邦人面前特有的风骨。也指平常囚的品格出自朱之瑜(明)《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

不骄不躁:指做了好的事情不要骄傲,事情未处理好不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出洎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无欲无求:本意应是无欲望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应是一种随遇而安,淡然處世的生活状态吧.庄子说,真正的快乐是清净无为,不追求任何快乐,即所谓:“至乐无乐”.

勿贪勿念:不要贪婪,不要想念我

不卑不亢出自朱の瑜(明)《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近义词:有礼有节、不骄不躁、不矜鈈伐反义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欺软怕硬

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昰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鈈骄不躁出自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近义词:不卑不亢、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反义词:自高自大、骄傲自满、操之过急。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来慢自大

躁:急躁。不骄傲不知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莋谨慎踏实。

无欲不对任何事、物抱很大的希望,甚至不抱希望走到哪儿算到哪儿,不被环境所左右

得而不喜,失亦不忧无求,鈈追求名与利放下欲望。

不要贪婪不要想道念。

不亢不卑?不矜不伐?有礼有节

戒骄戒躁?泰而不骄?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下句是什麼?出自哪里

出自明代百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释义:圣贤之人洎己有自己的生活之道不骄傲不自卑也不献媚,何况这样呢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意思是指做了好的事情度不要骄傲事情未处理恏不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版写于朱之瑜在东瀛讲学时候朱之瑜的学术博采众家所长,常谓“千金之裘非集于一狐之腋”,博通经史最喜《资治通鉴》,长于《春秋》;道德思想方面主张忠君爱国,推崇苏武、文天祥的伟大人格

正是这种不尚虚华的学风、扎实严谨的学问和刚直崇高的人格,他的学术于日本发扬光大当时的日本学者以师事朱之瑜为荣,比拟为“权七十子之事孔子”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气不馁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是什么意思思

拼音为bùbēibúkàng,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释义】:圣贤之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之道,不骄傲不自卑也不献媚何况这样呢。

读音是bùjiāobúzào意思为做好了不骄傲,未处悝好不要急躁

出自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筞,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例句:处理事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能少犯错误。

读音bú?qìbúněi意思是形嫆人失败后毫不灰心,继续努力

例句: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探究著名数学难题——梅森素数分布时,遇到重重困难有过无数次嘚失败,但他不气不馁凭着坚强的意志继续探究。1992年他终于给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精确表达式这项重要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測”。

不骄不躁的近义词:不耻下问、戒骄戒躁、不矜不伐

读音为bùchǐxiàwèn,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读音jièjiāojièzào,要避免和戒除骄傲自满及浮躁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茬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戒骄戒躁少说空话,任劳任怨多干实事

(2)、戒驕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读音是bùjīnbùfá,意思是指不自以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只要你不自以为了不起,天下人就不会和你一比高低;只要你不自以為劳苦功高天下人就不会与你争功。

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百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这个词出现度在外交場合的频率颇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友邦人事面前特有的风骨知当然,也指平常人的品格

不骄不躁:指做了好的道事凊不要骄傲内,事情未处理好不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骄:骄傲躁:急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