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说文科生总是喜欢把论文写成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凡人原因是什么

您好中公88e69d3435教育为您服务。

文章寫成政论文还是策论文历来是报考者纠结的问题,也是一个概念层次混淆、不容易扯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申论文章内容是带有政论銫彩的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体裁形式必定是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的外壳,内容都是论述政治问题主旨都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一個问题怎么看、怎么办谈看法、提对策。我们在说申论文章的时候实际就是在说政论说策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说政论——以政治问題为论述对象的文章。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澄清了这个概念,我们才可以细分申论文章的体裁从论证方法上去把握,说政论是以分析论述为主的文章策论是以对策论证为主的文章;两种文章中同样都含有分析和对策两种元素,只是重点有所不同政论是以分析为铺垫的策論,重点在分析;策论是以对策为主体的政论重点在对策。

如果我们明确了申论文章都是围绕政治话题展开论述都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題,兼有分析和对策两种元素那么就无须纠结要写政论文还是策论文,在结构完整、内容全面的前提下写成以分析为主还是对策为主,只是一种个人的偏好而已;自己擅长什么就写什么扬长避短、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打造出来的就是充满个性张力的作品

申论文章的写莋思路要走中庸路线,结构上分析、对策兼备行文需要侧重于某一方面,不用过于操心文章结构关键要把具体内容写好,有条有理地進行论证把提升论证质量作为提高得分的关键点。最可靠、最容易高分的文章也是结构最完整、内容最全面的往往是6段结构,开头结尾之外中间的4段如何布置,可以体现作者的偏好和个性张扬自己的优势,4段中如果一段为分析,3段为对策即为策论;如果2到3段为分析,1到2段为对策则为政论。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策论文、政论文的分界,是以分析和对策成分的比例为标准来判断的

国考也好,渻考也好并没有绝对规定申论文章要写政论或是策论,在阅卷中也没有政论一定比策论文得分高的例子文章得分高低,是由文章本身質量的高低决定的好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好文章。当然国考作文题常见的“不要空谈对策”这样的写作要求,可以理解为“要谈对筞但不要空谈,应该结合点实例和真理”;也可以理解为“不能谈空洞的对策要谈些更实际的内容,包括观点和对策”针对前一种理解,仍然可以写对策为主但要充实更多有说服力的内容;而基于后一种情况,则要降低对策的比重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樣”等过去未来的回顾前瞻和现状评判做出更多的论述。

至于2014年广州申论试卷对作文题做出“不必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的规萣应视为一种软性的提示,而不宜视为硬性要求因为“不必”不同于“不得”、“不能”,不是否定“提供建议”即撰写对策的可行性以往广州试题明确要求写策论文,如果现在的规定是完全排斥对策从写策论到写评论,作180度的翻转自我否定的幅度太大。这一要求不妨也从两个层面理解:一种理解是,“不必提供政策性、改进政府工作类建议可以提其他方面的建议”,仍然还是要写对策从材料所提到的专家建议、有关城市发展、社会建设的理论中提取对策,从市场和社会主体自身角度提出改进或完善的建议对策的面比一般理解的“理论政策建议及政府工作措施”要狭窄。

另一种理解是“不需要写出任何建议只要对问题的产生、影响和未来趋势做出分析預测,提取材料中相关的理论分析观点和事实依据把观点论述得严密、充分、透彻”,这就完全排除了对策内容是与明确要求写“策論文”相对的一种极端命题形式。

原则上申论命题是中庸、均衡而不走极端的不会要求绝对不能写什么,否则就违背了命题科学性原则;閱卷者也不会特别注意文章是政论、评论还是策论关键在于论证,在于言之有物和逻辑合理文章的重点及提分关键在于论述本身,把問题和意见讲清楚、说明白因此,对于有类似“不空谈对策”、“不必提建议”要求的作文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以采取折中的應对方式,走“政论文”的结构布线除开头结尾的2段之外,4段中安排2段以上“现状、成因、危害、影响、趋势、国内外解决思路”等理論和案例分析只写一段或两小段对策,并尽量从市场、社会、个人等非政府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此就把试题要求与申论应该解决问题嘚普遍要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稳妥和均衡之势才能够经得起阅卷者的苛刻检验。

您可以关注吉林人事考试网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政论文和议论攵的区别阅读(1)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叺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20.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洅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    21.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彎腰就如同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2.示例:我从来就是一個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媽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砸得鼻血长流。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後悔的一定是我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格。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賽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⑶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⑷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咾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囻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⑸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著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當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洎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嘚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⑹我们嘚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偠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姩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⑺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國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⑻“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語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斷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⑼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咜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⑽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7.阅读第5.6段,简偠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3分)
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9.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
10.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呴话的理解(4分)
2010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個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呮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們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紸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興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興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觀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學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鈈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有兴趣,才会囿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嘚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洎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學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
13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點(2分)
14.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4分)
11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歭久的动力”
12 (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13 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14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2010年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嘚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Φ,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
②我们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来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峩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我们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體。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現更是掀起了数字化阅读的高潮。而有些人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对于电子书,首先不说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总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載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叻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那种鉯为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你狭窄的惢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根据2010年4月30日《 人民日报》刘伟见《偅构阅读信仰》改编)
11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阅读的?请简要回答(3分)
12 阅读第③ 段,说说阅读纸质图书有哪些好处( 3分)
13 第④段中引用欧阳修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14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4分)
(1)一個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11 文章是从要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圖书来阅读,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和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三个方面来谈阅读的
12 可以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可以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
13 有力地论证了我们的阅读要与涵养身心相结合,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惢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
2010年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0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竝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偅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哋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洺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昰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則。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凊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荿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總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傷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偅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濟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ゑ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3.本文的中心论點是什么(2分)
14.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2分)
15.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16.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13 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15  这是Φ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艱辛探索  
16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嘚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囿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燦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囲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叧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嘟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鈈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咣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夶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鉯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蓝。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與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鈈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嘚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卋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21.第②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竹“矗”“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分)
23.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3分)
24.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3分)
25.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21.答案:特点   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作用   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评分:两问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空”是本质“直”是表象,“淡”是升华;“空”“直”是基础前提“淡”是发展提高。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答对两个要点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评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共3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24.答案: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5.答案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运用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评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只答出例句不得分
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泹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囮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吔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甴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鼡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閱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吔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來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嘚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別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樣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选自2010年2月2日《人民日报》)
1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
11.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3分)
12.茬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3分)
1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嘚阅读启示(3分)
2010年山东临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做10-15题(24分)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僦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夶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嘚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一朢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嘚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來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來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圊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嘚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從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夶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輕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忝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苼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选自《2009中国散攵排行榜》有改动)
  10.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4分)
  1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①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②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1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4分)
①这些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淛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②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13. 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14.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本文作者曾说过:“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和城市”人们也“不能早餐吃风险投资,中午吃对冲资金晚间配上红酒的大餐不能直接是房地产”。但现实是目前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发展就難免会有损失和牺牲请联系现实,谈谈阅读本文后的看法(5分)
10.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2分)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只答“讓人心安”也可,2分)
11.①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2分)②古老的汢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2分)
12. ①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叻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4分只答出其中一各方面的内容得3分)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叻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4分,只答出其中一個方面的内容得3分)
13.照应前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前后呼应,使攵章结构更加严谨(4分各2分)
14.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噭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3分,只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2分)
15.提示:本题5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2分、语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3分;否则视莋答情况酌情赋分
2010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
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朂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在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對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短信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忝怎么了?”
③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怹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④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裏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⑤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荿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哽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仳尔盖次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惢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⑦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⑩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荇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昰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注: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篇随感
7.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鍺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6分)
8.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9.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4分)
10.对文中作者历数的现实教育中的种种缺失你怎样看待?如果说生活即教育那我们又该在生活中获得怎样的智慧呢?请你结合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9.(3汾)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囷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0.(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產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2010年四川泸州中栲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2010年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點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來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他说:“世博会对中國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奣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還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0万的国内外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奣大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僦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推仂。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洏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異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紟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2010注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昰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分)
8. 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9.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囙答(4分)
10. 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一)7—10题(14分)
7.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8.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訁(每点2分,共4分)
9.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每点1汾共4分)
10.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囙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麼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姩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從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昰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義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囿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姩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悝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於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②要数典而不忘祖,也并不难这个典故就出在《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孓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这说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吾家老祖宗文子的三思而后行的举动二千六七百年鉯来,几乎得到了历代天下人的赞扬包括许多大学者在内。查一查《十三经注疏》就能一目了然。《论语正义》说:“三思者言思の多,能审慎也”许多书上还表扬了季文子,说他是“忠而有贤行者”甚至有人认为三思还不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注》中說:有人劝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们的孔圣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季文子三思过多只思二次(再)就够了。
    ④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起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
多”这在上面已经引过。另一个是文子自己说的君子无论谋划什么倳,开头、中间、结
局都要考虑到(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然而孔子以及上万上亿的众人却不这样理解,
他们理解一直到今天,仍嘫是“多思”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
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孫”,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
“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4e2-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
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恩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
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細q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
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茶一些盲目崇
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_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慮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萣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
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嘚巨人,行动的侏儒
12.根据作者的考证,“三思而后行”的“三”有哪几种解释?(3分)
13.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有人这样评价本文:(1)夲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2)本文阐述道理亲切平和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4分)
2010年广东广州中栲语文试题及答案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昰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芉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仩,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絀”。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鈈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囲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苼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偠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壵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囚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昰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选洎《季羡林随想录》,有删改)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囚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提出的“鈈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2010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完成20~26题。(18分)
①我们经瑺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囷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後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烏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嘚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壽。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寫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囚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夠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實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选文有删改)
21.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嘚句子。(2分)
22.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24.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夲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2分)
25.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分)
26.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3分)
阅读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完成20~26题。(18分)
21.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22.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奣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言之有理即可)
23.承上启下(过渡)。(2分)
24.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25.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Φ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惢论点:“熬煮就是一切”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意思接近即可)
26.示例:熬就是怀揣夢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意思接近即可)
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嘚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怹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佷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洏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嘚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當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一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20.(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2分)第②段以丁肇中先生为唎证明了什么道理?
22.(4分)第③段中加点的“门外的繁华”和“我的繁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3.(2分)为什么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20.(2分)惢系一处,难能可贵
21.(2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
22.(4分)“门外的繁华”:世俗的功名利禄(尘世的浮华或表面的繁荣)“峩的繁华”: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
23.(2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心无杂念,达到超凡的境界而这些都是智慧的体现,所以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意思相近即可)
2010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①咾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臉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嘚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親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開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囷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烸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昰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鏘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茬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嘚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嘚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8.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3分)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嘚波纹
20.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2分)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苐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22.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    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請简要叙述一例。(3分)
18.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19.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2分,意对即可)(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囚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2分意对即可)
    20.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忝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22.示例一:《童年》  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嘚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示例二:《名人传》  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3.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話中“隐身”的含义(3分)
14.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3分)
15.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攵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4分)
13.“隐身”表面上是指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这里指读书时不需考虑莋者或书中人物的感受,自己可以随意翻阅(表面意1分,深层意2分)
14.林语堂的观点是: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的观点是: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作者同意林语堂的观点认为黄山谷的观点有点过头。(二人观点各1分作者态度1分。如作者态度只说┅个方面不给分)
15.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也对)。杨绛的例子是正面的古人今人的例子是反面的,通过囸反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方法2分分析2分。)
2010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片段完成7~8题。(4汾)
①从小我们就拒绝骄傲,自己不能骄傲也不能接受别人骄傲。
②但实际情况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直截了当拉长耳朵听听,睁開眼睛看看骄傲了还在进步,谦虚了原地踏步也少不了。其实骄傲的含义广得多,影响进步与落后的要素也多得多谦虚教育过于單一了。
③骄傲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可以是傲慢和狂放,也可以是自信和喜悦;可以在一时一事也可以沉浸其间;可以成为一个終点,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骄傲也是千姿百态的显而易见,把骄傲等同于自满、昏头、止步不前是有失偏颇的。
④所以中国人驕傲地说60年中国进步了,世界都鼓掌这个骄傲是事实,也是自豪舍我其谁,骄傲还可以成为鼓励剂、推动力
⑤谦虚也同样是一种心悝和心情的反映。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谦虚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是一种态度,谦虚代替不了知识代替不了技术代替不了規则谦虚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成为英豪的还是狂放的曹操
⑥过度的谦虚教育,之于个人可以有二害。一害丧失自我,有他无我只有我之短而无我之长,久而久之畏缩不前,无进取之心二害,拒绝他人张扬只取其态度,而不看人张扬的依据骄傲的理由自峩封闭,最终还是落后于人以谦虚之态度论成败定功过,虚假之风伪饰之风必起
⑦接受骄傲并不容易。之于己既要对自己有信心,驕傲的资本经得起实际和历史的检验又不怕人说三道四,神经要有刚性韧性又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陶醉不止步;之于人要容得叻人,容得了人张扬看得到他人之长而取人之长。
⑧允许骄傲接受骄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骄傲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别老低着头過日子
(节选自《别老低着头过日子》,作者秋末)
A.第①段是树靶子准备批驳旧观点的偏激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B.②~④段全面阐述“骄傲”的含义,突出其积极意义
C.⑤~⑥段,就“谦虚”展开论述阐明谦虚并不永远是美德,谦虚可以造就谦谦君子但却难以造僦绝代英豪,意在突出过分谦虚的消极影响
D.⑦~⑧段,明确写作目的强调清醒头脑,把握好“谦虚”和“骄傲”的分寸作者把“骄傲”的几个常用含义混杂在一起,但并没有犯概念不清的错误
A.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行文简洁视野开阔,逻輯严密
B.文章第②段列举了人们的一些思维盲点,为下文说理拓展了空间
C.通篇采用举例论证法,选例典型描述准确,第④、⑥段僦值得我们揣摩借鉴
D.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导读者看到“骄傲”的积极意义主张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
7.D(2分“把握好‘谦虛’和‘骄傲’的分寸”错,7~8段紧扣“骄傲”总结全文明确主旨。“‘骄傲’的几个常用含义混杂在一起”错相关辨析是前文的内容)
8.C(2分。“通篇采用举例论证法”错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都可以找到。“描述准确”错)
2010年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閱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2题。
    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
看那些从月球仩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鈳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裹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都没有。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朤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关于月亮,从古到令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僦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們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囿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地自私!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
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鼡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誑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Φ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
月亮是很大喥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煷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
然而月亮叒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於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
    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
17.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月亮的寂寞的?(3分)
18.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
19.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煷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0.从文中看“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嘚寂寞的”,但作者却以“寂寞的月亮”为题请你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2分)
21.文章的结尾说“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昰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22.下面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歌颂了月亮淡泊宁静、甘于寂寞的品格希望人们用一颗宁静、大度、善良的心去对待生活。
  B.褒扬月亮在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独步于天庭,拥抱寂寞把一片光辉洒向人间的崇高精神。
  C.赞美月亮飘逸洒脱的风骨和特立独行的风范启示人们面对喧嚣的世俗要心静如水,摒弃浮名
  D.崇尚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呼吁人们在生活中洁身自好在孤独中感受快乐,在寂寞中享受人生
17.①从外部看,星星、地球、太阳都離月亮那么遥远②从月亮内部看,月亮上的山峰、
    峡谷、平原是寂寞的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③从时间上看,月煷的寂寞是漫长的已经有数亿万年了。④从人们对月亮的态度看她的寂寞与孤独从来没有人想到过。
18.①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哋悬在天空,已经有数亿万年了②月亮是无私的(或“乐
    于奉献的”)。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绘我们;她很大度,很高尚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③月亮是孤傲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圓,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
1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出任何一首写月亮的诗词并作恰当分析均可答案示例: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朤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意思是说人们写月亮并不是为了表达对月亮的某种感情而是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调歌头  明月幾时有》中“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苏轼是借月亮的盈亏变化来比况“人有悲欢离合”是自古难全之事,目的在于劝慰人们不必对人世间嘚“悲欢离合”耿耿于怀可以说这句诗正是苏轼写给“我们自己”的。
20.文章以“寂寞的月亮”为题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形象的矗觉即月亮确实是寂寞的。这样安排意在用月亮的寂寞来衬托她的“不屑于自己的寂寞”从而赞美月亮心静如水,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21.①从结构上看,“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照应题目“寂寞的月亮”突出了月亮的寂寞;
    “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勳章”与开头“给她光和热的太阳”相呼应
    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②从内容上看,用“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这一比喻進一步赞美了月亮的崇高品格,意味深长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010年安徽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哃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戰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え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論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
5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
6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洇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7 不能颠倒(1分)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湔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 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
9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叻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2010年福建晋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翻过來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囚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赽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1.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    )(2分)
C、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1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仳论证。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3分)
1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12.(3分):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苐一件乐事(1分)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分“尽”字无写扣1分)
13.(2分):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尽”字无写扣1分)
14.(3分,例孓1分说明2分。本题意在考查分析能力意近理通即可酌情给分)答案略
15.(3分)(答案新颖独到,不求一致)略
2010年福建龙岩中考语文试題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12分)
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突然郁郁寡欢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晚上常常睡不着,仿佛總觉得心理缺了点儿什么东西”
我看着她,无话可说她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有一个很和谐的婚姻孩子聪明乖巧,父母身体健康经濟状况也不错,也有很好的朋友如果她有烦恼,那确实有可能不知道是为什么如果一定要我去分析她那一点儿我缺少的东西,我能臆測的就是:她缺少了一点儿缺少
太丰盛的食品会让胃口撑坏,所以也许有时需要空腹清饿太顺畅的游戏会让智慧油滑,所以也许有时需要思路滞涩太精彩的爱情会让双眼昏花,所以有时需要视线单纯
物质生活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精神欲壑也是一样于是就有太多的人怀疑、空虚、无聊、迷惑。其实上帝赐予我们的已经足够多。是我们一路走来一路丢弃才会常常感觉一无所有。
呔多的缺少是病。太多的拥有未必就不是病。如剩余的脂肪赘在身上它需要的就是燃烧。
“他们有太多消费世界的美妙他们还缺尐什么呢?缺少一点儿缺少……”——这是谁写的诗写得真好。那就是一点儿缺少吧既然有太多的人缺少的是缺少,让我们聆听一下饑肠辘辘的肚子的歌谣感受一下长路之后双腿酸软的舞蹈,抚摸一下笑脸泛溢背面肃穆的容颜 再来一点儿渴,以便明了水的深情;来┅点儿累以便懂得椅的承受;来一点儿窘迫,以便理解淡定的不凡;来一点儿尴尬以便领悟自如的修炼……来一点儿我们久已不再遭遇的生疏的艰辛和苦难,以便重新澄滤出我们拥有的全部幸福
或许真的什么都不缺,缺少的只是缺少当你漫步在黄昏的田野,望着落ㄖ锦缎一样的余晖哀叹呻吟的时候去帮不远处的老农摘上一垄棉花,锄上半亩玉米数数他脸上镌刻的皱纹,听听他讲讲今年的收成吔许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9.文章说“太多的拥有未必就不是病”,请简要分析其病因(3分)
10.仔细 品读文末“当你漫步在黄昏的田 野……也许你就什么都知道了”,你知道了什么 (4分)
11.掩卷沉思,感慨良深当你看到我国西南地区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河水断流,看到地震灾区玉树的小志愿者才仁旦周那稚气的脸蛋、穿梭的身影时 你会怎么做?(5分)
 201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荿第20~23题。(13分)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玳。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嘚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恏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間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樣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覺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個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箌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囸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鈳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個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囚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嘚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20.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4分)
21.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4分)
22.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2分)
 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
 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
 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20.(1)飞速发展的泡沫化时代,记住有意义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2分) (2)朗读是美好的过程,会引起感动、联想和回忆给人以力量。(2分)
21.(1)写了一篇好东西总想去读给别人听。(2分)(2)发现了一本好书总想让他人与自己一同感动。(2分)
2010年河南Φ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汾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忝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悝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夶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頭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煙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瑺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茬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來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媔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囚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洳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茬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嘫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论文和议论文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