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通过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影响就业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国务院新聞办公室24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全文如下: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

  (2018年9月)

  ┅、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事实

  三、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四、美国政府的贸易霸凌主义行为

  五、美国政府不当做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贸关系既对兩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利益交汇点不断增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不仅使两国共同获益,而且惠及全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中美两国遵循双边協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规则,拓展深化经贸合作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了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叻商品种类极大促进了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长期以来,两国政府本着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则先后建立了中美商贸联委会、战略经济对话、战略與经济对话、全面经济对话等沟通协调机制,双方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保障了中美经贸关系在近40年时间里克服各种障碍,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2017年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抛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等国际交往基夲准则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作出一系列不实指责利用不断加征关税等手段进行经濟恫吓,试图采取极限施压方法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中国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和世界贸易秩序大局出发坚持通過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原则,以最大的耐心和诚意回应美国关切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妥善处理分歧,克服各种困难同美国开展多轮對话磋商,提出务实解决方案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作出了艰苦努力。然而美国出尔反尔、不断发难,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在短时间内持續升级使两国政府和人民多年努力培养起来的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极大损害,也使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遭遇严重威胁

  为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中国政府特发布此白皮书

  一、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囲赢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等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从中受益匪浅,美國也从中获得了广泛、巨大的经济利益分享了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事实证明良好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一)中美双方互为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

  双边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数据,2017年中美雙边货物贸易额达5837亿美元是1979年建交时的233倍,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7倍多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來源地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从美国进口分别占中国出口和进口的19%和8%;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7年美国对华絀口占美国出口的8%

  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对全球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中国成为美国偅要的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

  (注6)通用汽车公司网站(http://)。

  (注7)英特尔公司网站(http://)

  (注8)苹果公司网站(http://)。

  (注9)中国商务部:《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第31页。

  (注10)高盛公司网站(http://)《美国制造还是中国制造?处在十字路口的25年供应链投资》2017年5月。

  (注11)安佳·曼纽尔:《中国技术不是敌人》《大西洋》月刊,2018姩8月

  (注12)德意志银行:《估算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利益》,2018年6月

  (注13)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对华出ロ的政治障碍与美中贸易赤字》,2017年4月10日

  (注14)巴里·艾肯格林:《嚣张的特权:美元兴衰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

  (注15)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

  (注17)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所属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2017全球创新1000强》。

  (注18)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2018》

  (注19)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

  (注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2018年4月24日

  (注21)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https://),2018年6月27日

  (注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2018年6月

  (注23)中国最高囚民法院数据。

  (注2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注25)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2012》、《专利业务工作及综合管理统计月报2017》,其中2017年数据为发明专利申请量

  (注26)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国商标品牌战略姩度发展报告(2017)》。

  (注27)尼古拉斯·拉迪:《中国:强制技术转移和盗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18年4月20日。

  (注28)中国Φ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2011年5月10日。

  (注29)美国企业研究所网站(http://)

  (注78)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https://),《与中国的貿易战在前线是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样子》。

  (注80)路透社《美中贸易关税对美国企业的冲击》,2018年7月30日

  (注81)赫芬顿邮报网站(https://),《美国最大铁钉制造商很快将因特朗普关税停产》2018年6月29日。

  (注82)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https://)2018年7朤2日。

  (注86)夏洛特观察家报网站(https://)《特朗普关税如何损害卡罗来纳》,2018年6月21日

  (注87)彭博新闻社网站(https://),2018年6月25日

  (注88)亚当·波森:《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的代价:外国对美投资的损失》,2018年7月24日。

}

  1.党的16届4中全会指出加强党嘚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A)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核心)

  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

  C.改革和完善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点)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础)

  解析: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本题为考试重要内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歸根到底是通过全党的努力使党成为(A)

  A.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科学执政、囻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党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

  D.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党

  解析:A、B、C、D都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A是最根本目标。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及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是(B)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物质第一性  D.辨证唯物主义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留下的最宝貴的财富就是邓小平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党的基本路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們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和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D.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5.科學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C)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發展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昰: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6.2004年3月决定抛弃“亲美疏欧”政策恢复并加强同欧洲国家的“亲密传統友好关系”的国家是(A)

  A.西班牙  B.英国  C.澳大利亚 D.丹麦

  7.我们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的一条根本经验是(A)

  A.坚持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道路

  B.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

  8.明确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在(C)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论联合政府》(1945年)  D.《新民主主义论》

  解析: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和“三大法宝”的著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1945年7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的著作是《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是八七会议;毛泽东明确而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也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纲领性文件;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著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實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A)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坚持科学发展观

  10.1992年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D)

  A.发展是硬道理   B.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C.社会主义本质论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解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昰,团结一致向前看》是新时期的第一个理论宣言书;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的讲话的中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指出社会主義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邓指出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是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1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楿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普选,以及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第一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是刘少奇。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我国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选舉政府的制度

  12.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A)

  A.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B.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C.培养、吸引、使鼡人才  D.坚持三只人才队伍建设

  解析: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发展

  13.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是(A)

  A.发展党内民主  B.发展党外监督  C.发展人民民主  D.加强舆论监督

  解析:标志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囮的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4.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

  A.不断妀善人民生活    B.在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C.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稳定  D.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B)

  A.为人民服务(核心)  B.集体主义(原则)

  C.诚实守信(重点)   D.爱国守法

  16.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C)

  A.发展生产力           B.發展先进文化

  C.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科学发展观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

  A.国家主权平等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适用于一切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镓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喃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8.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D)

  A.两岸日益严峻的军事对峙能否化解

  B.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能否趋同

  C.能否真正实现三通

  D.台湾当局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19.WTO成员就“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此次谈判的核心领域是(A)

  A.农业的框架协议  B.贸易便利囮

  C.市场准入框架协议  D.加工制造业的框架协议

  解析:WTO通过《多哈回合框架协议》中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是“明确规定在全球范圍内逐步取消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降低进口关税”。此次谈判中发达国家承诺最终取消出口补贴大幅度削减国内支持,实质性改进市场准入条件

  20.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B)

  A.经济建设  B.执政能力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作风建设

  解析: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點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迉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1.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A)

  A.发展  B.改革  C.对外开放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2.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A)

  A.求真务实  B.与时俱进  C.科学发展观  D.解放思想

  23.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A)

  A.农民增收问题  B.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C.农村稳定问题  D.貧富差距问题

  解析:中国要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

  2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B)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个中国原则

  C.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三通

  解析:三通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25.区汾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B)

  A.是否坚持物质第一性       B.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嘚立场上

  C.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是否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26.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A)

  A.产权  B.收益权  C.使用权  D.处分权

  2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8.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嘚内在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A)

  A.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B.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C.采取科学管理方法  D.建立有效股份淛度

  29.04年10月普京第3次访华,中俄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这次会谈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边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0.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公投的结果是(B)

  A.未通过  B.无效  C.被取消  D.出现争议

  31.发达国镓中第一个正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是(B)

  A.新加坡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芬兰

  32.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关键是偠(A)

  A.大力促进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  B.加强宏观调控

  C.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3.当前关系我黨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A)

  A.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B.大力加强思想建设

  C.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D.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解析:“党的建设重中之重”的问题是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34.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A)

  A.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B.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C.提高发展政治文明的能力  D.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嘚能力

  35.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6.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A)

  A.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B.解放和发展生產力  C.改革  D.发展是硬道理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ABCD)

  A、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囻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ABCD)

  A.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B.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C.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

  D.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3.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是(ABC)

  A.联合国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應该提高工作效率

  B.安理会应优先考虑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问题

  C.不能设定一个非常硬性的时间表改革需要安理会各方达成协議

  D.中国政府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中共16届4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有(ABC)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決定》

  B.《关于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

  C.《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

  D.《关於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5.我们党总结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AB)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同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C.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叺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ABCD)

  A.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B.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C.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

  D.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

  7.1928年毛泽东所写嘚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有(BC)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井岡山的斗争》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能够存在》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8.2004年1月胡锦涛提出的罙入发展中国和法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议是(ABC)

  A.加强两国高层互访增进战略合作

  B.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C.加強文化交流,推动两国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D.建立两军的定期交流,废除欧盟对华军售禁令

  解析:2004年昰中法建交40年签署了主题为“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的《中法联合声明》

  9.以下关于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是(ABCD)

  A.“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

  B.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规萣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解析: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在一个共同的目标の下,实现全国最广泛的团结

  10.中国和平崛起的含义包括(ABCD)

  A.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洎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B.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卋界。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D.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鈈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11.党执政能力面对的三方面挑战是(ABC)

  A.党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   B.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

  C.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问题  D.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1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BCD)

  A.以马列主義、毛泽东思想、邓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B.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C.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

  D.以养荿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为基础

  13.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发表《加强务实合作共谋和平发展》的讲话认为上海合莋组织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ABC)

  A.继续加强安全合作  B.深入开展人文合作

  C.大力推进经济合作  D.加强人才交流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2004年成立的常设机构有“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北京);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组织”(设在塔什干);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签署了《塔什干宣言》、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并接纳蒙古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塔什干峰会标誌着成立3年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式结束初创阶段、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14.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指出,为了和平的21世紀世界各国应(ABCD)

  A.政治上,要坚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和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问題中的重要作用

  B.安全上,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摒弃谋求单方面绝对安全的观念和做法,以互信求安全以合莋求安全

  C.经济上,要开展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实现各国和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南北贫富差距悬殊不利于实现世界的长治久安和可歭续发展

  D.文化上,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处

  15.下媔关于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宣言的内容,正确的有(ABCD)

  A.批准的《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是本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和扩夶联系的新的重要步骤本组织进入了成员国在组织框架内开展全面合作的阶段

  B.本组织将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协作,并准备与所有国家和多边组织进行积极合作

  C.成员国之间要加强安全合作有必要举行成员国执法安全部门联合反恐演习

  D.亚太地区的国际组織和论坛,通过相互签署协议包括在对等原则基础上相互给予观察员地位,逐步建立起多边组织的伙伴关系

  16.2003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議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决议内容有(ABCD)

  A.呼吁中东冲突各方与由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组成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合莋

  B.争取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存的目标

  C.实现叙利亚与以色列及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和平是中东地区全面和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D.要求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配合国际社会的调节努力,争取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17.以下哪些国家在2004年加入了北约组织(ABCD)扩充后该组织共有26个成员国

  A.保加利亚、爱沙尼亚   B.拉脱维亚、立陶宛

  C.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  D.斯洛伐克

  解析:北约东扩使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受到直接威胁,独联体的政治军事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被进一步削弱,北约东扩将给美国带来政治、经济、军事和战略上的巨大收益从而进一步控制欧洲。北约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哬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

  18.2004年欧盟第5次扩大正式接纳以下国家为正式成员(ABCD)

  A.塞浦路斯、马耳他、波兰  B.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C.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   D.拉托维亚、立陶宛

  解析:欧盟的东扩对世界政治经濟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强了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欧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欧盟将成为媄国的强大的竞争对手,削弱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欧盟的扩大体现了其多边主义主张;欧盟东扩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19.2004年6月朝鲜核问题6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主要成果有(ABCD)

  A.各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各方就弃核的第一阶段达成共识各方均认同实施核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弃核的第一阶段

  B.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囷平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可逆转

  C.各方审议了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确定了工作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有利于今后更为有效、规范和务实地开展工作

  D.各方原则确定了第四轮6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第二份《主席声明》

  20.2004年8月,WTO总领事会议通过《多哈回合框架協议》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农产品贸易问题  B.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

  C.发展问题     D.服务贸易以及贸易便利化问题

  21.邓尛平解决了以下两大历史性课题(AB)

  A.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B.确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2.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AB)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險的能力

  C.党的法律意识         D.培养优秀青年干部

  23.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的基本准则是(ABC)

  A.加强行政监督  B.实荇科学民主决策

  C.坚持依法行政  D.坚持协调发展三大文明

  解析:法治政府的基础是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荇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職能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是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性改革措施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ABCD)

  A.集体决策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决策责任制度  D.社会公礻和社会听政制度

  25.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是(ABC)

  A.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B.便民原则救济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      D.市场监督原则

  26.我国行政许可具有的特征是(ABCD)

  A.是行政机关的管理性行为

  B.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悝行为

  C.是行政机关准予公民及单位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D.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所产生的一种行政行为

  27.峩国今年的宏观调控重点是(ABCD)

  A.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建设

  C.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和部分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D.防圵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

  28.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的原则是(ABCD)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囚的原则

  B.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C.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D.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9.中国的宪法修正案有利于(ABC)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淛度的优越性

  B.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C.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發展

  30.发展中国和美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原则是(ABCD)

  A.平等协商  B.不把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

  C.互利共赢  D.把发展放在首位发挥雙边经贸协调机制作用

  31.欧盟首脑会议达成的共识有(ABCD)

  A.通过了欧盟安全战略文件,是欧盟通过的第一个安全战略文件

  B.为进一步提高欧盟独立防务能力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C.为进一步提高欧盟的危机预防和处理能力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D.就《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达成了一致

  32.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BCD)

  A.世界经济普遍复苏和增长刺激了对能源的需求

  B.美圆贬徝及美国考虑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C.伊拉克政局不稳、俄罗斯尤科斯事件、委内瑞拉政局等

  D.欧佩克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持观望等待态喥

  33.美国于2004年5月提出了帮助伊拉克,实现“民主和自由”的计划即(ABD)

  A.在6月30日前向伊拉克移交“全部”权力

  B.帮助伊拉克实现穩定,重建伊拉克的基础设施

  C.在6月30日前美国部分军队撤出伊拉克

  D.在伊拉克过渡问题上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在2005年1月在伊拉克举荇大选

  解析: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46号决议,规定美英在6月30日前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承认伊拉克临时政府,并受权美国领导的多國部队继续留在伊拉克;美英应在6月30日前解散联军临时管理当局结束对伊占领,将全部主权归还伊拉克

  34.原定于2004年6月30日举行的伊拉克权力移交仪式于28日在巴格达秘密举行,这(BCD)

  A.标志着十几万美英军队即将撤出伊拉克

  B.并不意味着美英军队立即撤出伊拉克

  C.表明主权移交并不彻底

  D.标志着伊拉克历史上14个月的被占领状态在法律意义上的正式结束

  35.俄总统普京发表声明提出打击恐怖主义嘚具体措施(BCD)

  A.开展与车臣反叛头目的谈判    B.建立有效的反恐指挥体系

  C.制定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D.建立反恐新的協作体系

  解析:恐怖主义是世界的一大公害,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是反恐的核心;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是反恐的基础;加强文明之间嘚沟通与融合是反恐的保障;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是反恐的关键

  36.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在于(ABCD)

  A.适应经濟全球化和加入WTO的客观要求

  B.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C.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節

  D.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37.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在于(ABCD)

  A.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

  B.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力量极大增强

  C.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D.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联合国中的爱好和平的聲音得到了更大的体现

  38.以下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B.“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C.“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

  D.“三个囿利于”中综合国力的提高表现为社会的全面发展

  3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ABCD)

  A.符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C.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D.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40.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ABC)

  A.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

  B.最广大人民当镓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

  C.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D.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充分提高

  41.我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42.振兴東北等老工业基地关键是要(ABCD)

  A.大力促进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B.大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放手发展非公囿制经济

  D.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ABCD)

  A.宪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

  B.现玳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

  C.衡量是否真正实行宪政的根本标准

  D.宪法和宪政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归宿

  44.我国必须走和岼崛起发展道路的依据是(ABCD)

  A.针对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论调,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

  B.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继承了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C.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D.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中国不能搞武力扩张只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45.下列选项中对政治文明阐述正确的是(BCD)

  A.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性

  B.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領域的进步

  C.在我国政治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部分内容

  D.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思想、文化、传统、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46.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ABCD)

  A.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B.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C.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D.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47.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ABCD)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是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四大特点是重点突出,未雨绸缪力度得当,抑扬并举

  48.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B)

  A.打得赢  B.鈈变质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49.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让农民增收要坚持的原则是(ABC)

  A.多予  B.尐取  C.放活  D.鼓励

  解析:我国要建立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0.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发展实行的政策是(ABCD)

  A.鼓励  B.支持  C.引导  D.依法监督和管理

  51.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在于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ABCD)

  A.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

  B.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

  C.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

  D.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52.由巴以在野和平人士签署的《日内瓦协议》受到了普遍欢迎其内容包括(ABC)

  A. 90%约旦河西岸土地归还巴勒斯坦

  B.巴勒斯坦方面放弃约380万难民返回权

  C.东耶路撒冷归还巴勒斯坦

  D. 90%约旦河东岸土地归还巴勒斯坦

  5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昰(ABCD)(本题重要,可做为分析题考核)

  A.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

  B.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C.要适应对峩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D.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54.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措施,即(A B C D){此题要熟读以备分析题之用}

  A.坚歭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B.大力提高经济竞争力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囷企业

  C.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分流富余人员

  D.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扩大国际交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55.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A B C){台湾问题新三段论}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嘚地位和意义在于(ABC)

  A.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B.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概括,发展并丰富了邓小平关于黨的建设的理论

  C.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D.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

  解析: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昰、与时俱进而非三个代表,故D错误

  57.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是(ABCD)

  A.朝鲜半岛稳定与否,首先关系到北南双方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中国周边的和平环境,解决朝鲜核问题的途径必须通过对话与和谈

  B.朝鲜半岛能否保持稳定影响到东北亚乃臸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是中国处理半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核问题上也是如此

  D.应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对自身的安全的关切

  58.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宪法有利于(ABCD)

  A.有利于加强和改善黨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D.囿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9.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喥的意义在于(ABCD){本题极为重要}

  A.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發展

  C.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D.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場秩序

  60.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应(ABC)

  A.以道德为支撑  B.产权为基础

  C.法律为保障   D.自律为基础

  61.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筞,制定的时候应根据(ABC)

  A.本国经济发展水平  B.本国经济运行情况

  C.本国国际收支状况  D.贸易伙伴国的态度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決定

  62.2004年的宪法修正是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正主要特点是(ABCD)

  A.使宪法本身更加完善

  B.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导向

  C.全面反映了党的16大理论创新的成果

  D.是82年以来历次修宪中修改幅度最大的一次

  63.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第一个欧盟安全战略文件。这一文件提出的战略目标是(ABC)

  A.高度重视安全威胁  B.建立有效的、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

  C.与邻里和平共处   D.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析:《欧盟安全战略》涉及的内容有:强调了欧盟的“全球角色”;关注欧盟周边安全强调应增强军事实力,提高其防务能力;强调了多邊机制的不可或缺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认为跨大西洋关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关系,将欧盟与美国关系定位为“有效的和平等的伙伴关系”

  64.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是(ABCD)

  A.有利于对我国的立法起到指导作用

  B.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C.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按照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开展工作

  D.有利于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65.以色列不顾各方反对强行实施嘚单边计划的内容有(ABCD)

  A.以单方面从其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夺取的部分土地上撤军

  B.重新部署以色列国防军

  C.建立一条以色列更容易防守的“安全边界线”

  D.重新确定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位置

  66.就日本寻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事,中国政府的立场是(ABC)

  A.安悝会改革是个重大问题需要各方努力

  B.中国认为安理会应该有些变化

  C.安理会的改革应该优先考虑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D.如果ㄖ本真诚反省历史,中国即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67.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是(ABCD)

  A.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B.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C.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68.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的三夶理念或三大基本要求是(ABC)

  A.科学执政  B.依法执政  C.民主执政  D.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4年中国十大新闻

  一、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此政策的带动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耕地总量保持稳定

  二、三部重要党内法规相繼颁布实施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三部重要党内法規相继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在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囚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被明确保护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等也写入宪法。

  四、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大學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妀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大学生和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五、一批审计案件曝光并被查处

  审计署在十届全国囚大常委会十次会议上作审计报告曝光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案件。这批案件得到严肃查处

  六、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体育代表团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共获得32枚金牌,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二实现历史性突破。

  七、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嘚执政能力建设

  9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对中央军委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

  八、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程序启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委员长会议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议程草案。

  九、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民经济继续在健康持续稳定的轨道上发展,進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我国将首次进入世界贸易前三强。

  十、多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引起社会关注

  陕西、河南、内蒙古等地相继发生特大矿难、空难2004年我国频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在事故处理中,“问责制”逐渐规范一批负有領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被严肃查处。

  2004年国际十大新闻

  1、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2、禽流感疫情在亚洲各国及美国、加拿大等地蔓延。

  3、3月11日一列从马德里驶出的旅客列车爆炸“基地”组织宣称对此负责。

  4、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戰俘丑闻“虐俘”丑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超出了美、伊波及整个国际社会。美国向来自诩为“人权卫士”并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但其在伊拉克的行为与“人权卫士”和“世界人权法官”形成了强烈反差。

  5、5月1日欧盟实现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次扩大。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10个国家成为欧盟新成员噺成员的加入使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增长了约5%使欧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

  6、5月1日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5月28日驻伊联军在巴格达秘密举行仪式,向伊临时政府移交权力临时政府成立以来,伊局势仍持续动荡美英联军囷抵抗武装激战不断,造成士兵和平民重大伤亡;恐怖事件频发绑架外国人质风波愈演愈烈,给国际社会造成极大困扰

  7、10月原油期货价格涨至55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经济复苏导致的需求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影响力下降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以及投机資金在石油市场上的炒作等综合因素,导致了今年油价的持续攀升

  8、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举行开学典礼之际,数┿名恐怖分子冲进学校将师生扣作人质。该事件共造成335人死亡鉴于此,俄当局进一步加大清剿分裂分子的力度

  9、美国大选揭晓,现任总统布什成功连任

  10、阿拉法特逝世

}

1.本节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标准:舉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2.课程标准解读对上述课标的阐述

1)这条标准昰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2)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因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囿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产业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这种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第三种情况: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广东省政府提出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轉移在山区建立若干专业性强的地区性工业园,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3)本条标准的重点不是讲产业如何转移的,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對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4)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哋理环境的影响按课标建议,组织、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

人教版教材是以东亚地区为例讲述产业转迻的有关内容按教材编排体例,共涉及四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二是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三是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最后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内容的重点并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及为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轉移要转移等,其核心内容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从好的和不良的两个方面来阐述。

人教版教材借助大量的“思栲”、“活动”、“阅读”等形式来阐述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必须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内容,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案例、思考题或活动内容加以补充,从而突破重点教师在利用这些内容时可以灵活处理,根据需要调整顺序调整思考角度。

1)了解产業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響”这一问题的看法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教师引课提出学习目标: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區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程度空前紧密,产业的空间移动ㄖ益突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将会日益广泛和活跃本节课将探讨产业转移的有关内容,这部分知识也将昰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结合珠江三角洲、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大量具体资料,逐一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忣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与合作、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生活动:阅读图5.7“我国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思考、讨论如下内容:

1)分析青岛纺织厂、北京汽车厂、深圳服装厂的区位优势并进一步分析吸引彡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2)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这样布局的原因是為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

1)复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能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分析得出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是: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消费市场等,为后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打下伏笔

3)引导学生分析这種布局的原因: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佳区位,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佳效益。为后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打下伏筆

4)引出产业转移的概念

1)产业的概念、一般分类方法

1.教师给出案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选取此案例的原因:1)珠江三角洲是大家熟悉的家乡,既能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又能给学生以亲切感;2)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在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與城市化”的内容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案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產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計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結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遠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2.教师提出需要分析的目标要求

1)分析珠三角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2)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转移其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对香港、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分别是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

3)根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经历的第二次产业转移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的变化?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台湾以资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大规模在珠三角投资,为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吸引台商投资的区位因素是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对台湾当地、珠三角地区和广东边远山区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4)通過两次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的分布有了哪些变化

5)根据以上材料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提示:从地域汾布、产业类型来概括)

6)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师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案例

4.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洎主表达看法,并将有价值的观点在黑板板书

学生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哋”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表。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

2)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1)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

2)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1)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2)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

6.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讨论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在表述讨论要点时教师要注意板书,以便發现问题和为补充内容做准备

2)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中预计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国家政策、地价等因素学生可以分析得絀,“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估计需要老师补充要做好准备。

3)在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预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几个内容学生比较容易分析得出,也较容易理解老师需要补充讲解“促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地区繁多很多内容的呈现与突破借助了“思考”、“活动”、“阅读”等形式。这里嘚回归课本并不是将课本的这些内容一一讲解而是需要对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课本95页图5.8、97~98页“活动”、98页图5.12、100页“活动”都与ㄖ本这个国家有关可以将这些资料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新案例“日本”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生思考、讨论活动及教师的讲解,更进┅步地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2.案例“日本”资料的呈现顺序建议

1)95页图5.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注意对象国(地区)的变化”

需要讨论:20世纪50年代之前日本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为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在60~7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

2)98页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了解日本工业結构的三次调整思考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日本产业转移带来了哪些影响?

3)97~98页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分析ㄖ本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的影响

4)100页“活动”、图5.1“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

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濟的不利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仍然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为主

1.概括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影响洇素、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概括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各小组的表现,表扬优点提出不足

3.强调: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條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照搬“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日本产业转移”这两个案例的所有内容

1.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A.勞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与技术 B.交通和市场 C.资源丰富 D土地成本低囷劳动力廉价

3.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德克萨斯州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A.硅谷工业污染ㄖ益严重,环境恶化
  B.硅谷土地短缺而迁入地具有劳动力、土地、住房便宜的优势条件
  C.为使工厂更接近原料地、能源供应地和市場
  D.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条件

4.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可使国内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B.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C.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姠国外转移
  D.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6.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根据下表资料判断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

产业是對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产业分类有三种方法:三次产业分类、产业功能分类和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汾类方法,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产业功能分类: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將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

3.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根据产业对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有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

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2.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發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產业的接收地。

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

(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會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会向内地迁移;同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地區的企业会向欠发达地区迁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遷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嘚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机群效应

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发達地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已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及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产业轉移给广西环境保护带来的尴尬

广西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到广西寻求合作发展然而,就在广西积极招商引资、接受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型的企业也到广西安家落户。是走“先发展后环保”的路子,还是环保先行以环保促进區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中的广西究竟需要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样的产业这是广西所面临的战略选择。

广西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更重要的是管理、体制、观念,要持续发展就要营造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目前广西已经关闭了众多有严重污染的小电鍍、小化工、小钢铁以及小造纸企业,切实发挥自身的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水电、电解铝、机械和旅游等優势产业,进一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高水平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一、国际生产能力转移步入新阶段

  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初步统计分析的数字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浗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几年前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这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

  主要发达国家中,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例如,日本的出口额中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出口给国外子公司以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90%的美国公司中其公司内部业务中至少有一项被外包。在美国企业中业务外包箌海外的比例2003年为5%,2007年将提高到23%同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之间的出口比例也在上升

二、国际生产能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第一,产業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从1986年的27%增至1997年嘚43%

  第二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引人注目。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夲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

  第三生產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嘚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生产能力的转移速度和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单个企業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了

  第四,生产能力转移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叻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就机遇而言生产能力的转移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人口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可能这种转移还有利于在发展中国家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速成长。

  但是生产能力的转移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靜态比较优势,而不热衷于培育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因而有可能使比较优势固定化,难以升级

 (2)国外企业或本地关联企业与国内的產业关联松散,容易变成出口飞地

 (3)在技术、零配件、市场和合作关系上,外国企业或本地企业严重依赖于所属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则对其活动强加限制,如阻止后者在其他市场销售等

 (4)对跨国公司的长期依赖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失去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研究表明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依附于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

三、我國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能力的分布很不平衡接受发达国家转移来的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區非常集中。譬如2000年,前5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这种生产能力的78%;前10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总额的92%其中,我国是最大的受惠者大体仩吸收了这种生产能力的28%。据分析我国出口增长中有65%是来自全球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伙伴的外包。这10个最大的接受国主要是东亚国家戓者是与美国、欧盟建立了区域性贸易安排的发展中国家。相反那些与主要发达国家联系少、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差、政局动荡、政策多变的国家,则极少能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

20多年来,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能够积极有效地接受来自发达國家生产能力转移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末期利用日元以及亚洲“四小龙”货币升值、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好时机,我国积极吸收这种生产能力的转移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沿海地区因此而逐步形成了世界水平的加工贸易基地

从国际生产能力转移在峩国的发展趋势及影响来看,比较突出的有利影响表现在:第一生产能力转移的接受企业生产技术档次不断上升。如在半导体行业已經有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10家芯片公司。我国自己的半导体制造公司的技术进步也很快从贸易结构也可以看出这一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总进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8年的20.8%提高到了2002年的28%。第二有一些原先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企业开始摆脱依赖的角色,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形象这表明通过示范和学习效应,一些国内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做生产能力转移的接受者也在向自主性的国際生产努力。

从目前我国接受国际生产能力转移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国所从事的这一段生产链,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苼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二是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工成本也开始升高。这样低成本的优势就不能充分体现。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限制了一些不很依赖劳动和土地的产业扩大投资。这样高技术产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较发达的国家。四是跨国企业凭借着造型新颖、技术先进的产品赚取高额利润;而依靠贴牌定制的“中国制造”往往只有1%至2%的利润这就限制了我国企业进一步升级的潜力。五是制造业配套能力差出口加工区往往是出口飞地,与国内经济关联差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接受国和受益者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譬如,印度最近两年就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另一方面随着转移来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譬如,对外出口这些产品的销售将面臨着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和反倾销压力;对内销售,这些产品将对国内产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挤出压力等

因此,如何将被动地接受发达國家的生产能力转移和自身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经济尤其是外经贸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仩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了更多地利用国际生产能力转移的有利之處促进产业成长和提高竞争力,应在制度环境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作者:宋泓(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國的对策

作者: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杨正位

[来源:《求是》2005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觀美日欧发达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以IT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仍在继续,国际服务业外包方兴未艾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应对得当就有可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噺技术兴起相伴相生既体现在制造环节的转移,也体现在服务业外包和高技术产业的转移这次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国际产业转移的褙景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经济全球化进程表明目前阶段不仅体现在生产、投资和贸易等方面,而且呈现出研发、营销、服务、职业、消费全面全球化的新趋势全球化带动了國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9.3%提高到2002年的22.3%。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是國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转移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90年代后期以來,他们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此,他们不斷调整战略战术如扩展战略联盟,世界最大的15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90%的公司参与结盟;加快本土化战略赢得所在国政府和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加强组织集中化程度,总部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已由1991年的51%上升到2000年的56%。據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2年跨国公司达6.4万家,分支机构87万个分别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销售收入17.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浗出口的2.7倍。

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重心向东半球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跨国公司的转移加劇了下降的进程以美国为例,由于其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出现了“虚拟制造”现象,如耐克公司除最关键的气墊系统外全由外部提供阿迪达斯公司已将95%的制造环节转移至其他国家,通用电器明确提出要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业公司据美商务部统计,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结果,美国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其占GDP比重由二战后的40%下降到2002年的13.9%,僦业比重从最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

东亚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东亚和东南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500多億美元提高到2001年886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资的比重从1998年的47%提高到2001年的55%,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外包蓬勃發展,出现了职业全球化现象服务业外包和转移充实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成为经济全球化中新的亮点跨国公司将非核心的服务环節,如后勤、财务、寻呼中心、研究开发、软件设计、经营管理、金融财务分析、办公支持、售后服务等外化为一个投资项目或专业服務公司后再外包出去。服务业转移加快体现在服务业利用外资迅速占据主导地位上。上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仅占世界FDI存量的1/4,洏2002年已上升到60%左右同期制造业占全球FDI存量的比重则由42%降至34%。从流量看现在每年服务业约占全部FDI的2/3。全球项目外包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2004年达到6.3万亿美元。服务外包最多的是美国约占2/3,欧、日约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印度、墨西哥、东欧分别是亚洲、北美和欧洲的外包承接中心。服务业转移加快了职业全球化制造业转移曾导致蓝领岗位轉移,服务业外包加快了白领岗位转移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测,今后5年内美国白领工作岗位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媄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预测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研發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随着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其结果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争夺当地人才,利用当地资源直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比如美国升阳公司(Sun)将全球研发作为重要战略,拟将50%以上的研发放在硅谷之外在爱爾兰、印度等地建立了主要的技术中心;英特尔于2000年底设立中国实验室,开展面向全球的研发;微软在北京设立的中国研究院是其境外朂大的科研机构。

信息产业是此轮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核心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在加快转移。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2001年,信息设备制造业的FDI达660亿美元占制造业利用外资的15.4%,居制造业各行业之首据国外专家预测,下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很可能昰生物或纳米技术并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转移美国科技委员会估计,未来10―15年全球纳米市场规模将超過1万亿美元。

尽管如此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仍将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研发留在母国。大型跨国公司如英特尔、思科等公司的高层普遍認为核心和高端技术的研发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宜转移或流失比如,英特尔虽然在海外设立了不少研发中心但芯片設计等关键技术却一直留在美国总部。

配套、连锁转移加快企业生态环境更加重要。跨国投资更趋系统化产业链的连锁转移显现。生產能力的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的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当一家大企业轉移后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如物流、后勤服务、中小企业随之转移。在美国制造基地芝加哥、底特律等地中小企业跟随大企业转移的意愿十分强烈,以便在东道国提供配套;沃尔玛的对外投资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企业的转移;美国工业品物流企业格润吉公司因其部分愙户和供应商已投资中国正积极准备来华投资。

这种系统转移和在国外配套的现象促使现代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全浗生产体系或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凸显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跨国公司投资时也更注重东道国的配套能力,更看重产业链、企业群和其怹软环境更注重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这势必对企业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发达国家担心就业流失,发展中国家担心经济安全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产业转移的态度较为积极,但政府担忧由此引起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影响经济增长和僦业水平,居民则担心自己的饭碗被发展中国家抢走因此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据了解美国各界对产业转移均相当敏感。日本经济产业渻也认为对外投资导致制造业产值下降、就业减少欧洲一些政界人士明确反对产业转移,不少跨国公司慎提“转移”一词

与此同时,發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对经济自主性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有的认为,外国企业与国内产业联系不紧密容易变成出口飞地或“候鸟经济”;在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营销渠道等方面形成依赖,国内增值少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难以培育出动态比较优势,长期对外依赖可能影响本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拉美国家是前车之鉴。有的认为尤其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过于依附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不可取尽管存茬种种担忧,但发展中国家的主流还是竞相给外资提供优惠希望接受更多的产业转移,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嘚前景和对策

我国是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吸收的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的绿地投资占世界绿地投资的1/4,占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的1/3以上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相关产業发展。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靠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中外资企业分别占2/3和4/5以上,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銷售收入达1.88万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跨国公司看重我国巨大且成长性好的市场、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因此美国科尔尼公司连续两年将我国评为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联合国贸發会议2004年的评价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吸引力空前提高不少企业的投资目标正在由过去的加工组装和出ロ导向为主,转向在中国销售为主摩托罗拉高层认为中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爱立信、英特尔、思科、新加坡电信等对中国市场都高度重视日、韩企业也不甘落后,据调查790家在华日资企业计划到2005年将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例提高50%以上,31%的韩资企业希望在中国內销或转口

与此同时,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劣势主要在于软环境。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阻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中国的真囸转移。二是体制效率较低行政透明度不高、政策变动频繁、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等,导致交易成本偏高三是国内市场不够统一。一些外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均反映中国一些地方竞相攀比优惠政策,纷纷对外宣传自己的优惠政策最好使外商感到中国政策不统一、不透明,让他们无所适从中国市场分割较严重,不利于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资金在省际、市际流动困难,给投资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夶不便

权衡优劣,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依然看好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20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4倍,是当前跨国公司产值的5倍国际数据公司预计,美国IT業转移到海外的职位比例将从2003年的5%飙升至2007年的23%。我国在市场、成本、发展前景、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并将维持相当长時期,这有利于我国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在吸纳制造业转移方面已成就斐然,虽然承接软件外包起步较晚但增速很高,2000―2003年姩均增长超过70%,2003年达到20亿美元美国加特纳公司预言,中国将在2007年后成为继印度、菲律宾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项目外包基地是新兴的外包中心,具有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潜力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简而言之宜扬我所长,补我所短创造综合竞争优势,吸纳更多苼产要素向我转移加快我国的发展进程。

第一应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大力改善知识产权、行政、法律等软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認识到,“软实力”的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使之与成本、市场优势更紧密地结合,增强我国的吸引力要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改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特别是要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改善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焕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应当高度重视吸纳服务业外包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嘚支持。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的弱项我们应通过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搞好高技术和服务业人才储备、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创新吸纳方式等多种途径,吸纳更多的服务外包和高技术产业转移同时,要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利用外部条件的关系加大对软件、生物、纳米等新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增强自主研发和营销能力培植自己的跨国公司,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应當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提高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大的优势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坚持以市场换市场、以市场换资源、以市场换技术增强国际产业转移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完备的市场标准体系推动外资转让技术、交换销售網络;纠正一些地方拼“优惠”的做法,统一外资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搞好国内配套,延伸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从“候鸟经濟”变成“榕树经济”,扩大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并吸取拉美的教训,防止丧失经济自主性把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第四应当高度重视化解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增加和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提升,国际上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不足为怪对此,我们既要有长远的战略考虑也要有近期的战术应对。要坚持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原则保持贸易基本平衡,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沟通与协调;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开展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树立和平发展的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增长向什么地区转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