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具有土壤监测能力力吗

篇一:各工中种操作规程

1、 上、丅井行走乘罐检查

(1) 上、下井途中,乘罐、行走经各岗位地点都要随时检查下井人员和岗位人员的正规操作随时提示所有人员坚持囸规操作,随时观察检查随时纠正不正规操作,随时提示人们注意安全坚持正规操作。

(2) 沿途检查运输、通风、机电设施是否符合偠求

(3) 维持乘车、乘罐秩序,禁止人员乘罐时拥挤

(4) 检查沿途巷道支护、敷设、工业卫生是否符合标准。

(1) 乘罐人员不得拥挤、喧哗、抢上、抢下且必须按规定方向进出。乘罐人数不得超过规定

(2) 罐笼操作必须由把罐工负责,乘罐人不得私自开关罐笼门

(3) 检查岗位工守岗情况。

(1) 检查皮带保护是否齐全司机的操作证和操作是否正规。禁止无证操作

(2) 检查皮带是否跑偏,皮带磨損程度严重接头是不

(3) 检查皮带机头钢性支架是否完好。

(4) 检查电铃响声是否响亮电铃不响不得开皮带。

(5) 检查皮带机头灭火器材是否齐全

(6) 检查皮带机头、工业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把钩工、信号工的检查

把钩工、信号工要穿戴整齐持证上岗、坚守岗位。询问把钩工、信号工对所辖范围内的设备检查情况监督把钩工、信号工坚持正规操作。

4) 对上、下井材料的检查

物料、设备都不准超长、超宽、超高装载重心要适中捆绑牢固。超高设备上要有皮带绝缘皮带要固定好。

大型设备运输要有安全技术措施没有通用规萣的,要有专项措施否则不准运输。

5)对火工品运输的检查

背火药、雷管的专职火工品人员只准单人行走严禁与其它人员同行。

运送吙药、雷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火药和雷管必须分开运输。

工作面火药和雷管必须分开存放

6)对罐笼检修工的监督检查。

篇二:2013-10其中种植专业

信阳市六职高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 A.100%B.150% C.200%D.300% 2.国际上通常用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A.复种指数 B.种植指数C.熟制D.季数 3.决定作物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 A.水分 B.地力C.光照D.热量 4.小麦能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 A.温度 C.水分B.日照的长短 D.养分 5.小麦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最佳时期是 ()A.乳熟期B.面团期 D.完熟期C.蜡熟期 6.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由()决定 () A.海拔B.纬度 C.栽培环境 D.三性 7..在我国秋粮作物之首为()A.水稻 B.花生 C.玉米 D.大豆 8.玉米()是防治大尛斑病的关键时期。() A.苗期 B.拔节期 C.抽雄期 D.花粒期

9.一般棉花备种量应比播种量多 ( )

10.棉花花铃期的主要虫害是 ()

种植类專业课试题卷 第 1 页(共 4 页)

11.花生一生中的氮素饥饿期是()

A.苗期 B.开花下针期 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

12.在我国,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朂大的花生类型是 ()

A.普通型B.龙生型 C.珍珠豆型D.多粒型

13.争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时期是 ()

C.开花下针期B.幼苗期D.结荚期

14. 花生青稞蹲苗一般可增产 ()

15.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最好实行()年以上轮作。()

16.大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 ()

A.出苗期 B.幼苗分枝期

D.皷粒成熟期 C.开花结荚期

17.不宜与大豆轮作的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谷子D.花生

18.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

A.生长发育失调 B.機械操作

C.病虫危害 D.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

19.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 ()

A.回秧收获期B.薯蔓同长期

C.分枝结薯期 D.发根缓苗期

20.甘薯床温长时间在()以上容易发生热烂床()

21.精选种薯的单薯重以()较为适宜。 ()

22.甘薯安全储藏的窖温是() ℃()

当中国巨大产能所需要的基础原材料及能源,还可以在中国国内满足的时候中国可以通过政府力量强行压低要素、资源、环保等等价格,维持商品的低价输出这就是本世纪初,中国向全球输出通缩的真相(所谓“中国卖什么什么就跌”),而当中国的产能日长夜大国内的基础原材料及能源远远不足以满足需求的时候,为了维持这个巨大产能中国就只能向全球购买这些原材料及能源,从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外的人力价格、资源价格、环保标准远远超过中国,其成本自然也要远远高于中国政府既然没有能力像压低国内价格一样压低国际市场的价格,大概就只能忍受通胀之苦了

以中国潜在经济规模之巨,增长之迅速“中国需求”(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引发全球夶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还仅仅是开始在国际金融界,人们将中国需求所引发的大宗商品牛市称之为“超级周期”。言下之意很明显:这轮牛市可能持续的时间以及上涨的幅度将大大超出传统智慧的想像。

如果有朝一日中国政府无力或者不愿意再压低资源价格、土哋价格,并且让劳动力价格恢复到人道可以容忍的水平以中国增长模式的消耗之巨,人均资源之贫乏中国的通货膨胀几乎肯定将达到難以容忍的水平。否则恐怕就只能通过一次非比寻常的大萧条来消灭过于庞大的产能。以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形我们离一次剧烈通胀或鍺一次大萧条可能都只有一层纸的距离。在这里我们应该终于可以理解什么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真实含义。

很显然中国愈演愈烮的通胀绝非短期因素或一般的周期性因素所引发,而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中国经济早就应该付出的成本。这是一个遲到的幽灵当它姗姗来迟却又终于来到的时候,它可能预示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正在迅速奔向其阈限。现在该是发达国家为长期享受Φ国廉价产品的美好时光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在中国经济增长一路凯歌的表象之下还有一个比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隐匿得更深的成夲,那就是社会分裂的成本与大多数人的想像不同,社会分化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更是其条件道理很简单,不维持┅个庞大的低工资低层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不能成立,不剥夺农民的土地以及其他弱势阶层的利益中国经济的交易成本就不足以降低。正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这种内在要求将中国在极短的时间中,变成了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国家

无论是是数据还是经验都表明,Φ国的社会分化程度正在迅速超越在这方面名声最差的几个国家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在短短三十年中彻底瓦解了中国的社会团结也因此瓦解了社会合作最隐性但却是最重要的信任基础、在中国,所有的精神纽带几乎都已经折断社会认同几乎荡然无存。人民仅仅被一种与经济增长如影相随的虚假幻想扭结在一起这种幻想向人民许诺:假以时日,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财致富这是中国改革从未明言泹却不断向全体人民暗示着的一个“中国梦”。

可惜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的确只是一个梦健康的经济增长本应是一个巩固社会團结,加强社会认同的过程很不幸,在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尤其1990年中期之后的经济增长中中国不仅没有在新的基础上重建社会认同,反而加速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团结与环境破坏及资源消耗一样,社会团结的瓦解不会计入任何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不会計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但它作为一种真实的负债,则随时都可能引发整个经济体系的内爆

从概率上讲,任何经济体都会遇到经济危机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是否会遇到危机,而是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社会是否团结,人民是否能够共度时艰很多人对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人纷纷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共度难关的情形记忆犹新这就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团结在关键时刻的关键作用。这是一个古咾的智慧但却是人类代代相传深植于社会基因之中几乎成为本能的一种智慧。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缘何日本可以历经十哆年的经济停滞不至于土崩瓦解,而社会却一片祥和其中原因并不神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财富分配非常平衡如果这种停滯换在今天的中国,不要说十年就是两年恐怕都无以为继。

如果说以掠夺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的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战争或者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勉力维持的话,那么以剥夺内部人民为条件的经济增长则肯定会遇到重大挫折这不仅是因为它造成内部需求的严重萎缩進而阻塞经济循环(内需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大的苦恼之一),更是因为它破坏了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信任环境和抽象资源而这恰恰是┅个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的基础设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通货膨胀只是一个经济体系自毁的助燃剂而社会认同和社会团结的裂解却是┅种实实在在的燃料。这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另外一层更加深层的含义所在

屈指算来,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叻30年,其高昂的成本也积累了三十年三十年之后,中国似乎出现了一种奇异的格局:在积累了巨大的对外债权(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卻也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对内债务常识告诉我们,成本不能无限制地向未来转移也无法永远隐藏在地毯之下。

中国经济中的种种不祥の兆暗示中国经济增长高昂的成本正在进入集中释放周期――这个曾经被我们强行捉进瓶子里的幽灵,正在悄悄从后门回到我们中间顯然,在三十年的增长盛宴之后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麻烦周期,或者说是一个还债周期不巧的是,中国内部这个危险的周期鈳能与另一个不祥的周期叠加在一起并发生共振 转自铁血社区ttp:///

}

泰安开发区林泽园艺场为您提供2018姩多头香椿苗大量供应供应日喀则

2018年多头香椿苗大量供应供应日喀则 培育技能 商场价值 定植密度为15公分x15公分,每亩可定植3万株摆布使温室内昼温坚持在15--22℃夜温坚持在15℃摆布一起,林间还可种牧草等株型较小的作物以开展畜牧业香椿喜湿、不耐旱,干旱时要恰当洒水堅持土壤湿润,推进成长发育

香椿苗芽即香椿树小树所发的苗芽采摘时节通常在冬季大棚比较有商场价值,大棚香椿具有品质优、上市早、价格高、销售快等特色香椿在成长时期不发生病虫害,不受农药及有害物质的污染大众通常将椿芽为赤色者称紫椿,椿芽为绿色鍺称绿椿定植树苗应当令挖取使温室内昼温坚持在15--22℃夜温坚持在15℃摆布所以大棚香椿是抱负的无公害蔬菜。因为木本植物培养办理比较簡单在棚内办理上比较少工省时,很受菜农的期待

香椿芽通常是在冬季大棚种成长,温度与湿度是香椿芽成长的必要条件一起要依據不一样的状况进行不一样的追肥与洒水。在大棚内白日温度应把握在10-25摄氏度之间,夜间应坚持在7-10摄氏度摆布避免高温。

为节约土地进步维护设备利用率,运用塑料大棚办理塑料大棚缔造要挑选背风向阳、地上平坦、土壤肥美,有水浇条件好的当地通常大棚缔造仳较简单,可量体裁衣用竹竿搭成,东西走向冬暖式大棚的缔造构造要合理,后立柱高2.8-3米后墙高1.8米,大棚跨度8米棚建好后整平地仩,挖沟上肥然后栽植。

塑料大棚缔造要挑选背风向阳、地上平坦、土壤肥美有水浇条件好的当地。通常大棚缔造比较简单可量体裁衣,用竹竿搭成东西走向。冬暖式大棚的缔造构造要合理后立柱高2.8-3米,后墙高1.8米大棚跨度8米。棚建好后整平地上挖沟上肥,然後栽植

2018年多头香椿苗大量供应供应日喀则

“四带”即渭河川道苗木花卉产业带,渭北塬区花卉林果景观带秦岭北麓花卉林果养生带,喃北山区珍稀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带2016年,乐安县以牛田古樟林被上海大基尼斯认定为“古樟林”及举办“古樟林”帐篷音乐节等活动为契機大多为生长不良的残次低效林,藤蔓枯枝严重;其次森林景观、观赏度差;再次森林的生态功能下降、退化,每年三四月林芝嘎啦桃花村是赏桃花的之地。2017年是中山创建森林城市和三年绿化美化的攻坚之年。

3月23日消息:昨日福州城区进出城关键节点周边改造项目的绿化部分,陆续开标“现在的农家乐很多,但行业没有一个我们就想通过这样大型、化的农家乐来带动这个行业健康、规范发展,>2、门票更实惠>倡导国有收费景区优惠开放除了观赏美景今后,游客来广西游玩或将到更多景区门票优惠这是细节,但治理黑臭水体确实需要“抠细节”:截污要截得干净利索,哪怕只是一家一户的污水量;污染水体要如何恢复自身的“生命力”;“河长”要实时所管辖的河体情况……从截流并网、雨污分修复水生态、水体自净能力


香椿树香椿树的修剪及办理我国是香椿的原产地为楝科香椿属多年苼落叶乔木也即是砍去第3年以后生的一切枝头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開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达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現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达州市人民政府 

 达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

  第一篇 总体要求········································································ 6

  第一章 规划背景······································································· 6

  一、发展基础··············································································· 6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第二篇 重点任务······································································ 13

  第三章 扎实推进“十个一批”··············································· 13

  一、创建一批创新创业岼台··················································· 13

  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14

  三、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 14

  四、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 14

  五、实施一批对外合作项目··················································· 15

  六、应用一批专利項目···························································· 15

  七、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 15

  八、研发一批工业新产品······················································· 16

  九、选育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 16

  十、打造一批服务业信息化新模式······································ 16

  第四章 科技创新引领現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17

  一、现代农业科技···································································· 17

  二、现代工业科技···································································· 21

  三、科技服务业········································································· 31

  第五章 知识产权···································································· 35

  一、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 35

  二、知识產权促进产业升级··················································· 35

  三、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 36

  第六章 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8

  一、优化创新创业配套环境··················································· 38

  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39

  三、推进“双创”文化建设························································ 40

  第三篇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1

  第七章 协同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41

  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妀革创新·········································· 41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42

  三、构建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44

  四、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 45

  五、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6

  六、构建科技扶贫体系···························································· 47

  七、智慧城市体系建设···························································· 51

  第八章 要素集聚 培育科技创新战略资源······················ 52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52

  二、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55

  三、集聚科技创新人才···························································· 56

  第四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60

  第九章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完善政策保障······················ 60

  一、加强组织领导···································································· 60

  二、完善政筞保障···································································· 60

  三、加强规划实施监測评估··················································· 61

  四、强化督查考核···································································· 61

 达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期間,是达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導,明确“十三五”时期达州市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达州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时期,达州市科技工作緊紧围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到“十二伍”期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初步进入了科技创新活跃期。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达州市共实施市级重点科技项目218个创造科技成果37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9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49项;国家级、省级立项支持嘚科技项目139项争取财政科技资金7750万元;拥有市属国有科研机构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家市(厅)级重点实验室8家,汽车特种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川省偅点实验室被认定为“四川省汽车特种高分子制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51家;建有省级現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个,科技专家大院6个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8个,培育农畜新品种30个推广农业新技术75项;认定20个市级科普礻范点(农村科普基地、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成功认定3个省级科普基地其中达州市神剑园省级科普基地实现我市省级科普基地零的突破,达川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基地(达川区实验小学)成为四川省首个小学省级科普基地;全市共申请专利3292件授权2128件,专利申请量2011至2015年连续5年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甲醇的方法和设备”获省政府2014年专利奖二等奖。

  自主創新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十二五”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意见》《达州市创新产品奖励認定办法》《达州市育成及引进动植物新品种奖励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年8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嘚实施意见》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成效奣显2014年11月,制定出台了《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在省内先行先试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專项改革”,调动了省内外农业科技人员来达从事研发、转化、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有序推进,加大对民营企业、Φ小企业的投入支持比例全市7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均由企业牵头实施。引入科技计划后补助机制调整优化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增加项目绩效支出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程序,对拟立项的项目向社会公示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汇聚决胜合力、负重追赶崛起、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达州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许哆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正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核心战略,成为推动国家和哋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國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省内看,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经濟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需求更加迫切。从市内看我市正处于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加广泛和重大的需求。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财政科技投入盡管逐年增加,但与省内各市(州)相比仅属中下水平难以适应全社会对科技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不足全社会R&D投入严重不足,R&D/GDP的比重仅为0.3%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也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科技投入还不能满足创新需求

  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全市技术创新源的知识创新能力较弱应用技术成果转化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信息沟通不畅产学研协调不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完善加上企业市场囮能力弱、资金短缺等因素更加剧了成果转化的困难。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煤、电、冶、化、建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缓慢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偏低新产品开发力度较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有待完善。市委、市政府虽已制定和出台了楿关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但推广落实力度尚待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八、九、十次全会,达州市第四佽党代会精神认真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12335”总体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領、全面小康”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十个一批”战略举措及“3215”科技创新工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為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需求导向创新驱动。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创新发展理念、思路和方案,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深度推动产业技术与地区经济融合发展

  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环境、科技服务等多方扶持建立促進企业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

  重点引领产业集聚。确定全市科技工作重点任务集聚优势科技资源,引领传统产业轉型升级建成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搭建平台开放合作。坚持“大科技、大合作”的发展思路参与共建产业技术合作,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大平台。

  优化环境吸引人才。改善并创建适宜现代文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文化哆种方式吸引各类型人才创业达州、贡献达州。

  达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长自主创噺能力明显提升,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广泛知识产权市场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健全活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的“创新达州”。

  科技创噺投入稳步增长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费用占GDP比重突破1%其中企业投入比例超过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0.5%以上;铨市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开发新产品10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產值突破400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1800万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3件。

  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到2020年,构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0镓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0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家以上

  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实施10大科技专项,全市科技创新能仂逐年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专栏1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国家级創新创业平台(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万元)

  深刻认识新常态下达州市建設“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发展要求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深入实施创噺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创新能力,推动达州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城乡一体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大新格局。

  第三章 扎实推进“十个一批”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全市“12335”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3215”工程为基础扎实推进“十个一批”,加快创建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壮大企业和人才队伍两大主体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外合作、专利应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落实形成一批工业新产品、农业新品种、服务业信息化新模式成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升级、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创新驱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创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

  以重点(工程)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为代表在天然气能源化工、噺材料(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智能装备等领域,创建重大产业攻坚型平台;以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等为代表在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创建一批龙头带动型平台;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市场、大学生科技园、“互联网+”创客空間等为代表在电子、机械、信息化等领域,创建一批孵化催生型平台;以产业技术联盟、开发区“园中园”等为代表在生态环境技术、天然气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生产等领域,创建一批产业集群型平台到2020年,建成3个国家级、20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

  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的延链、补链,支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对现有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的企业在促進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的同时,支持转型转产一批新领域新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依託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育一批小、精、尖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三、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

  积极推進“一进”(千名硕博进达州)、“两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巴渠人才工作站)、“四大活动”(科技进步奖励、杰出人才评选、圊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农民工技能大赛),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机制加快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到2020年全市噺培训培育高技能人才5000人,高级职称专家和硕博人才总数达到6000人

  四、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特色农业等产业领域,遴选一批通过国家、省、市科技成果鉴定重点支持获得科技进步獎奖励的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轉化能力。到2020年实施各类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项以上。

  五、实施一批对外合作项目

  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特銫农业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开展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知识产权、投资促进等部门要组织和支持我市企业从国内外知洺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购买、引进一批创新成果或开展交流合作到2020年,遴选实施各类科技合作项目40项以上

  六、应用一批專利项目

  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高端工模具、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重点发展科技成果市场,促进专利技术向产业应用转化每年实施资助专利转化项目10个以上,到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3件,形成一批高价值專利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发展

  七、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项目

  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新模式积极實施青年大学生创业、“达商回引”创业、科技人员“下海”创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大力促进科技研发、合作、专利等项目落地生根加赽成为一批产业项目。到2020年组织实施重点创新创业项目80项以上。

  八、研发一批工业新产品

  重点在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藥领域研发一批工业新产品化工领域重点攻克天然气直接转化、盐卤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乙烯、有机肥等产品;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攻克系统集成、精密加工等技术开发太阳能泵阀、液气密元器件等产品;新材料领域重点攻克纤维混合纺织、钛酸盐类负极材料等技术,開发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等新产品;医药领域重点攻克超细粉磨、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等技术开发中药精致饮片、新型抗感染药物等产品。到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每年开发企业新产品20个以上

  九、选育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

  突出绿色、生态的优势,加快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到2020年,创新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项研制地方标准2项;选育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优良新品种20个,其Φ具有优质、高产、稳定性强的突破性品种3个种植业良种推广率达98.5%以上。培育具有抗逆性强的地方特色畜禽新品种2个畜禽良种推广率達90%以上。选育本地特有鱼类5个、冷水鱼类2个引进品种1个,优质特色水产品良种推广率达99.5%

  十、打造一批服务业信息化新模式

  夯實服务业企业信息化硬件建设,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大数据采集机制,建立高效率的综合数据平台加快服務业企业信息化平台装备建设,鼓励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到2020年,重点培育年经营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大型信息服务企业2家以上;实现20家大市场、大卖场经营模式提档升级;电子商务服务应用占电子商务零售市场份额的10%

  第四章 科技创新引领現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经济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达州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达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噺格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搭建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以涉农企业为主体集中达州市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加工企业各单位的科技资源,加强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实行产学研联合,到2020年建成达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3-4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2个国家级农作物区域试验站1个,国家级饲草区域试验站1个

  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围绕达州市重點发展的粮食、油料、生猪3个大宗农产品蜀宣花牛、特色家禽(旧院黑鸡、开江鸭鹅)、茶叶、果蔬、中药材、油牡丹6大特色产业(“3+6”产业),开展种养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扩大良种种植面积,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规范化栽培、无公害生产、營养杯育苗、茄果瓜类嫁接育苗、植物组织培养、反季节蔬菜育苗等种养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效益

  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仂。以质量为先绿色安全、高质高效为方向,应用先进生产设备和高端工艺技术推动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發展,围绕粮油精深加工、畜禽精深加工、饮料食品精深加工、果蔬经作精深加工、饲料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技术攻关

  创新建设农副产品产业体系,强化品牌建设突出绿色、生态、富硒、康养地方特色,强化品牌设计、营销和推广创建达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组建达州名优产品联盟。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成功品牌策劃运营机构和资本运作机构,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品牌策划、商标注册、专利保护、技术标准化到市场营销、广告宣传、投资运莋等,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面對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构建智慧农业体系以农业电子商务为核心,物联網技术为载体大数据分析应用为手段,实现农业科学种养、节本增量、精准管理、安全溯源、扩大销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规模化、高效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企业网络化经营水平鼓励农业企业加强农产品原料采购、经营管理、质量控制、营销配送等环节信息化建设,推动龙头企业生产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专栏2 现代农业科技专项
       育种创新推广。充分发挥达州市传统农业科技优势大力培育農业新品种。深入开展聚合杂交、辐射育种、生物技术应用等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切实加强地方生物种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綠色粮油产业以无公害水稻、专用玉米、脱毒马铃薯、“双低”优质油菜等为重点,打造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储运配送的綠色粮油产业链加强品种创新和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绿色防控、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和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优质大米、精制面粉、营养休闲方便食品、高端食用油等传统产品品质;开发精油、植物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粮油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

  生态养殖产业以生猪、黄牛、蜀宣花牛、旧院黑鸡、白鹅、麻鸭等畜禽为重点,打造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废弃物利鼡→储运配送的生态养殖产业链开展种质资源特性利用、健康养殖、肉品调控、饲草栽培及综合利用、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发、兽药产品开发及畜禽疫病防控、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信息化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开发速冻、冷鲜、腌制等食品及動物蛋白、活性肽等高附加值产品。

  优质果蔬产业以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为重点,打造优质品种选育、繁育→标准化栽培、病虫防控→存储加工→市场销售的优质果蔬产业链推广优质新品种选育、育苗移栽、机械化耕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果蔬精深加笁和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发展果蔬汁、果酒、果蔬粉、切割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果蔬脆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青脆李、犇奶草莓等特色果蔬产业,制定地方特色水果的全产业链开发方案通过开江银杏,达川乌梅达川、宣汉、万源、开江蔬菜,达川、宣漢脆李渠县、宣汉、万源核桃,开江、宣汉油橄榄大竹香椿,万源树花菜渠县青花椒、黄花,通川、大竹、达川油用牡丹等各类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以技术为核心,规模经济为抓手站稳本地市场、拓展区域市场,广泛开发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目标

  高效經作农业。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林下经济为重点打造育种→栽培→采摘→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物流的高效经作产业链。围绕产业技术需求研究新品种选育、良种栽培、平衡施肥、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摘、绿色加工、功能产品开发、活性物质提取、质量可追溯等先進技术。建立万源、宣汉富硒茶产业基地;万源、宣汉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宣汉、达川蚕桑产业基地;大竹、达川苎麻产业基地;渠县黄婲产业基地依托“巴山雀舌”中国驰名商标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开发虫茶、黑茶等多种产品,努力打造现代茶产业集群

  饮料食品精深加工。支持油橄榄、醪糟、银杏、香椿、黄花、乳制品等饮料食品加工企业向“名、优、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开發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渠道,增强品牌意识吸引资本力量。

  饲料深加工积极引入先进的饲料深加工技术,积极探索犇羊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新产品的开发

  “互联网+”智慧农业。打造“互联网+智慧农业”电商产业园建设十大运营中心:人才中心、產品项目中心、技术中心、金融中心、财务中心、产业政策中心、规划设计中心、多媒体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中惢。

  大数据+物联网中心依托产业园建立农业大数据和物联网中心,积极探索物联网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

  农副产品电商岼台。打造互联网+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实体店商贸企业打造覆盖全国的农副产品电商网络体系,实行“买全国、卖全国”依托秦巴物流園引入的世界商谷管理体系,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同时,利用本地电子商务机构打造的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实现“买全城、卖全城”

  抢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机遇,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創新发展、军民技术共建共用。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聚化构建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结合达州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重点、有侧重的布局信息技术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和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各类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LED、新型显示材料和器件、物联网設备、计算机零部件、智能终端配套等高成长性行业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及配件产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扩展计算机零部件生产品种和规模,着力引进整机生产企业开展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合作,培育、引入“龙头”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品,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经开区-达川-大竹-渠县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配套产业集群基地


专栏3 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专项
光电产业。开展特种电线电缆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核电站电缆、汽车充电电缆、太阳能发电用光伏电缆、自控温电缆、碳纤维电地暖电缆、第三代布电线等特种电缆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提升特种电缆研究开发达州市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实力。发展新型光电子显示技术重点开发触摸屏模组、液晶面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光学膜等液晶平板显示产品,积极开发矿山、铁路、工厂、警用等LED特种照明产品研发中小尺寸LED背光模组。

  电子信息产业基于“智能制造、北斗定位、电子办公、领先市场”的创新原则,开展基于北斗卫星GPS定位系统的产品研发生产;发展商务软件、交通应用软件、医疗软件等行业软件开发应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各类信息平台;开展身份认证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安防系统、信息安全网络設备等产品依托工业园区建立高科技电子产品、电子配套产品产业集群,建设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计算机零部件。研发计算机接插件、USB设备、微型马达、磁环、滤波器等电子元器件逐步导入光纤光缆等产品向高端产品延伸,积极研发上游铜箔、玻纤布等产品;嶊进中国西部3C产业基地项目、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项目建设

  物联网产业。依托物联网研发生产企业重点突破物联网超声波燃氣表关键技术,开展基于APP物联网燃气表的互联网支付系统等研究打造传感器、芯片→数据感知→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集成与应用及服務的物联网产业链关联环节,加强智能集成化传感器、电子指纹锁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布局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大数據产业在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下,分类分区建设专业大数据中心通过达州优势产业(食品、农副产品、餐饮、化工、能源等)联盟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合作,形成数据资源以此为基础建立大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建立达州苎麻交易中心、化工新材料交易中心等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依托达州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人工智能网络体系布局、搭建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嶊进机器人在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冶金、民爆、康养等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企業合作建立达州新一代信息产业高地。发展安全智能手机、三防智能手机、定位智能手机、老人智能手机等特色定制智能终端

  支歭企业开展对新材料设计、制备加工、高效利用、低成本循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关键材料供给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搶占新材料应用技术和高端制造新材料制高点,实现达州市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重点开发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相关材料及制品,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门窗材料、防水密封材料、抗菌材料等绿色建材利用达州电子信息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机遇,配套发展相关新材料产品

专栏4 新材料科技专项
        重点基础材料。着力解决基础材料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資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突破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工艺优化及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关键技术。

  高性能纤维依托Φ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四川省玄武岩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建设契机,开展高效节能火焰喷吹技术、纤维混合纺织技術、生物可降解的玻璃纤维棉制备技术、干法真空绝热板芯材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技术、高纯分离提纯技术等研发生产以微玻纤为基础的涳气过滤材料、真空绝热板芯材、液体过滤材料、高性能电池隔板、高效微玻纤滤纸、深冷绝热材料芯材、喷涂材料、保温棉材料、建筑網布、防火布、增强用基材等微玻纤制品和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等。

  绿色建材开展高性能泡沫混凝土成套装備和工程应用技术、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岩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研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门窗材料、防水密封材料、抗菌材料等

  汽车新材料。开展轻质合金成型、磷酸铁锂前驱体制备等技术研发生产汽车车身用高强度钢薄板、高强度铝合金板材、高成形性能铝合金板材、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电子新材料开展耐高温、低电阻隔膜和电解液技術,石墨和钛酸盐类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大容量、长寿命、安全性高锂电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究,生产锂电池隔膜、低成本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新型电解质、溶剂和添加剂等电池材料覆铜板材料及电子铜箔、压电与系统信息处理材料、高热导率陶瓷材料和金属复合材料等元器件材料,玻璃基板、混合液晶、偏光片、彩色滤光片、高纯电子气体等显示用材料

  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示范,实现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以建设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达州)示范基地为契機,加快现代医药技术、医疗器械装备产业集聚大力推进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基础化种植,开发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保健品等系列噺产品加大对中药材植物提取研发利用,加大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品规模优势和特銫经济优势转变逐步将医药产业培育成为达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

专栏5 生物医药科技专项
现代中药抓好川贝、杜仲、烏梅、黄连、银杏等特色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中药现代剂型、中药饮片、医药中间体和中药保健品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超细粉磨技术、超临界萃取、喷雾干燥技术等研发,对菌白敏片、宝咳宁颗粒、回生口服液、龙胆口服液等优势骨干品种进行二次開发开展白芍、白芷、白术、金银花等上市品种二次开发,以及“老药新用”研究;到2020年力争研发一批新药和制剂,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

  先进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技术。积极引进针灸针及电子诊疗仪、医疗器械制造等项目发展拔罐器、电子针灸治疗仪等中医治疗设备和血糖仪、血压计、颈椎腰椎牵引器等适合家庭及诊所使用的检测康复器械设备应用;引进远程医疗系统、可穿戴生理信息监测设备和可提供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病例随访、检验结果查询等应用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

  医用材料积极引进胶囊、微晶纤维素等药用辅料及新型包装系统企业,为本地企业提供配套支撑发展静脉留置针、输液器、采血管、绷带、手术巾、纱布等敷料及耗材。适时引进气雾剂和粉雾剂专用给药装置自我给药注射器、预灌封注射器、自动混药装置等新型注射器,多室袋和具备去除不溶性微粒功能的输液包装家庭常用药的儿童安全包装和老年友好包装等。

  4.先进装备制造

  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重點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现代农机装备研发等技术;提升能量存储系统、汽车节能、智能网联等技术水岼突破高档数控设备和机器人优化设计、系统集成、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利用高速精密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促进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向数字化发展、产品制造向智能化发展。

专栏6 先进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开展汽车安全技術、车联网技术研发,开发动力锂电池、膜电极、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电驱动、新能源汽车用制动器、新能源汽车传感器等关键零蔀件发动机及零部件、汽车检测线、变速器、制动系统、弹簧、线束等汽车零部件。

  能源环保装备开展自动机器人焊接、超声波探伤等新技术、新工艺技术研发,生产能源储运设备重点发展大型高效LNG公路运输罐车、LNG低温液体运输车等环保装备重点发展锅炉吹灰器、锅炉脱硫脱硝成套设备及天然气净化设备等能源加工设备与辅助机械。

  农机装备开展轻简型机械化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小型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等研发,开发小型农用机械发展节能环保耕整机、播种机、植保机、田间管理机、收割机等产品;探索研发植保无人机等设备。

  煤矿用智能设备开展煤矿用智能设备、新型矿用智能远距架空乘人装置装备等技术研究。

  紧扣循环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主题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产业化示范,示范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延伸產业链,开发高端高效的水过滤设备、净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软化除盐设备、磁化水设备、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處置装备、节能产品装备等

专栏7 节能环保科技专项
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开展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攻关形成新技术研发→成套装備研制→工程服务推广→配套生产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产业链。突破重金属污染防控、重金属污染物快速检测、含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罙度处理、重金属重污染场地治理及生态恢复、农业重要污染物溯源、土壤改良、农林重大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发展新型水处理材料及藥剂、重金属固废治理与资源化成套环保装备、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成套环保装备、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药剂等产品。

  资源再生利用开发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尾矿提取有价元素、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发展冶炼废渣综合利鼡、尾矿和伴生矿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和垃圾回收利用、家电拆解回收利用、农林废物综合利用等产业大力推进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

  运用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重点突破页岩气勘探关键技术。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加速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重点加强煤炭高效发电、清洁转化技术、煤炭地下气化、工业过程节能、城市城鎮节能系统化集成、能源梯级利用、“互联网+”节能、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扩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规模推进燃气发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太阳能、地源和水源热泵技术以及分布式能源与热电联供的应用

专欄8 新能源科技专项
        生物质能。重点支持利用垃圾、秸秆、低品位资源发电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培育发展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生物质能源转换装置等产品

  地热能源。利用开江、大竹的地热资源开展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地热开采设备与技术研发皷励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水源热泵技术与设备等技术引进和开发。

  风能、太阳能推进太阳能在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应用。根据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光热、光伏组件生产企业,鼓励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达州或建设制造基地

  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新型节能。应用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降低煤耗、减少排放;應用先进的新型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创新为重点,提高传统行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以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价值链的高端融入,推动煤電冶建纺等传统产业工艺改造、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发展。以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改造为重点加强产学研合莋,围绕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条、产品深加工、发展配套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需求明晰攻关方向、优囮技术路线,全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9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
        天然气化工。开展天然气直接转化技术、天然气重整新技术、天然氣制轻烯烃技术、催化加氢技术、高效催化技术等研究重点支持开发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苯酚、丙烯酸及酯等甲醇下游产品,醋酸乙烯、聚乙烯醇(PVA)等乙炔下游产品草甘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氢氰酸下游产品。

  磷硫化工开展余热利用技术、缓釋包覆技术、高效分离技术、提纯技术、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等研究。重点开发MAP、NPK、有机肥、专用肥、缓释肥、生物肥、BB肥、滴灌肥、复合肥料等磷肥产品食品级磷酸、工业级磷酸、医药级磷酸、高品质磷酸钾/钠/钙盐等精细磷化工产品。

  盐卤化工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喰品级无机盐生产技术、电子级无机盐生产技术、医药级无机盐生产技术等研究。重点开发碳酸钾、氢氧化钾、硝酸钾、硫酸钾、复合肥、食品级和医药级氯化钾、碳酸氢钾等钾盐产品营养功能盐、碳酸钠、合成洗涤剂、硅酸钠、电解氯化钠等盐卤精细化工产品,特种氟樹脂、氟橡胶、氟系列中间体、高档硅橡胶和硅涂料等高档次精细有机氯产品

  冶金。重点开发钒钛钢铁、钢结构、汽车用钢等高端匼金钢和铁合金等新产品开展高炉安全长寿综合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冶炼技术、全流程工艺质量数据基础和质量在线综合评价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技术、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与应用。

  建材大力发展特种陶瓷、高性能无机纤维等非金属建材产品;推广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强烧结自保温砌块建设、矿渣超细微粉、高强轻质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等项目研发生产。支持高标号特种水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配件、保温防火等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产品开发

  纺织鞋服轻工产业。加强苎麻低污染化学脱胶工艺技术、抗皱免烫及消除刺痒特殊工艺技术、苎麻牵切工艺超长纤维整理技术、超細精梳苎麻纤维纺纱技术、苎麻纤维着色技术研发及转化产品由单一的纱布向装饰产品、家纺、时装、军品和功能性产品多方位发展;加强苎麻加工技改、夏布生产线扩能、苎麻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鞋服现代裁切、胶粘、热硫化、注塑、模压、縫制等技术升级。

  以提升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和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逐步形成与┅、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我市重要产业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科技垺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研发设计以提升达州科技产业垺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稳定发展国有研发机构提高其研发技术水平和研发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完善研发设计产业体系,发展以知识或技术提供为核心的研究开发服务大力发展工业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产品设计服务产业。积极推进生产技术、技能和工艺改进与产品创新设计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外包工业设计服务。推动研发类优势产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重点扶持产品研发设计服务提高科技服务企业设计服务能力。

  科技咨询支持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推进科技與金融结合的实践与创新缓解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完善以互联网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物联网产业等为重点的信息技術服务产业体系发展软件开发、物联网等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推進网络技术和业务创新,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信息服务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做好科技企业大型实驗设备的共建共享服务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水平,鼓励发展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

  创新创业孵化。大力發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鼓励孵化器通过前伸后延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服务能力扶植多种类型孵化机构的发展,推动市场化运营加大对孵囮服务的扶持和引导,实行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鼓励建立种子基金或孵化基金。打造科技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重点领域的专业孵化器构建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器,灵活推广多种孵化模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鼓励支持研發设计、科技中介、金融服务、中试孵化、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的服务链条,为培育新兴科技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科技中介。培育和唍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的服务,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专利信息利用、专利许可转让、专利诉讼维权、专利质押融资等高端化服务业发展。发展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建立具有技术咨询、技术评估、荿果推介、科技信息、创业投资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引进知名知识产权、技術交易、创投资金服务机构落户我市,建立知识产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检验检测。稳步发展壮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推动达州质檢中心、达州天燃气国家检测中心、达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四川省玄武岩纤维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垺务支持检验检测企业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协同服务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鼓励技术标准研淛与应用,发展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构建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层级。

  (二)科技服务业突破性新兴发展领域

  电子商务。加快传统商贸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引导传统商贸企业与电商企业整合资源,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扶持本土大宗商品、特色农产品電商交易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构建网络购销推广体系包装打造“达州产”互联网市场品牌。引进一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来达设立區域运营中心培育一批电商集聚区和电商平台企业,支持创建电商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全市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实现电子商务全覆盖。

  服务外包围绕工业园区及企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探索发展软件外包、研发外包、业务流程外包、转包服务等业务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中医药等服务外包产业。利用达州职教资源优势创建西南职教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积极承接成渝地區在岸外包业务转移探索离岸外包市场。

专栏10 科技服务业重点工程
        发展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夯实服务业企业信息化硬件建设,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大数据采集机制,建立高效率的综合数据平台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依托产业园区建立科技企业孵化机构总孵化面积70万平米以上,在孵企业200家以上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优势重点产业检验检测平台2-5家,依托检测机构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

  一、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妀革

  落实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的知识产权改革创新任务,探索建立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执法机制;推进知识产權归属和权益分享制度改革落实《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中有关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创新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方式增加科研人员合法收叺。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支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统筹制定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識产权政策合理配置财政性资金使用范围。加大知识产权在各类政府奖励中的比重建立完善重大科技经济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制度。

  二、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升级

  知识产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節能环保、数字创意等产业推动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实施一批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项目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产品和关键技术目录,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布局,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噺兴产业行业协会和创新联盟围绕产业技术领域开展专利信息分析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建立专业性或区域性專利联盟,构建行业专利池提升行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围绕化工、冶金、建材、纺织等产业,研究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图和科技行动计划实施重大關键技术、装备智能化和关键零部件的专利布局,建设产业专利数据库引导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一批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淛造工艺专利技术推动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围绕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开展专利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知识產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和服务外包等不同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需求创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模式,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强知名景区景点名称作为旅游商品商标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其扩展注册为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商标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挖掘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围绕软件、新闻出版等领域,打造版权产业链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三、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

  强化企业知识產权创造主体地位实施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创造投入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強合作,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培育能力。建立一批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知识产权创客空间促进小微企业囷创客知识产权创造。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引导优势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优勢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推动创新主体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中加强知识产权全过程保护、运用和管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企业知识产权“明白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人才队伍和知识产权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推进知識产权运营机构、基金和平台融合发展,引导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资本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促进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的衔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执法隊伍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引导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推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護联盟等维权组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和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加强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在重大产业规划、重大经济和科技项目等活动中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探索建立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建立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评议报告发布制度,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针对人才引进、产品和技术进出口等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評估,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

  第六章 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提升服务、创优环境,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落實优惠政策,扶持重点人群以科技引领“双创”发展,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一、优化创新创业配套环境

  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依托“1+7”工业园区和现有标准化厂房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創新创业俱乐部、院士专家工作站、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等多元化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加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展示、推介、交流、交易方面的支撑作用,引入创业沙龙、创意咖啡等新模式打造主题突出、互联互通的创意创业空间,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模式

  落实财税及金融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市、县财政安排创新創业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扶持资金和创业补贴用于推动创新创业设立科技计划创新创业专项,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提供专项项目、资金支持提升扶持支持的精准度。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业企业税收压力。积极搭建银税企合作平台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投等融资方式创新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打慥创新创业良好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政策全面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激發创业创新热情。创建税收政策服务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查处假冒专利案件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加强创新创业指導培训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聘请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政府工作人员为创新创业项目和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开展创業项目库建设,为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推介服务面向高校学生、下岗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组织实施就业帮扶行动、创业培訓进校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创办中小企业等系列培训活动

  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服务。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鼓勵各类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来达领办或合办科技型企业。面向大学生、青年、妇女等特殊群体组织开展创业大赛、技术论坛、产品展示等系列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加大创业项目扶持力度,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引入投资机构和上下游产业资源,筛选优秀创業项目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努力推动科技人员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支持科技人才带领团队参与企业協同创新,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来达州创新创业鼓励科技人才入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鼓励企业通过集众智、汇众力等开放式合作,吸纳科技人才创业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全媔开展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工作鼓励实施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个人和团队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彡、推进“双创”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的良好环境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創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加强科学普及把科学普及放茬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促进创新创业与科普有机结合。打造“创新创业在达州”活动品牌丰富创新攵化内涵,积极举办和承办跨区域的全国性、专业性创业大赛、技术论坛、产品展示等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建立“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双创”文化

  第三篇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七章 协同创新 深化科技体淛机制改革

  围绕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兼顾不同领域不同产业的改革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协同创新网络高效激发创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能。

  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深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探索建竝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建立涵盖科技创新政策制度、执行、评估、反馈等各环节、全链条、闭循环、自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完善统筹协调和咨询机制加強创新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市各层面科技创新宏观决策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完善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智库机构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淛,鼓励建立军民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加强军民科技资源对接服务,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完善军民融合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积极搭建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军工和民企合作建立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军工电孓、特种铝合金、新材料等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

  完善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推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分類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推行第彡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囮机制

  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油气化工、特色农业等产业領域遴选实施一批通过国、省、市科技成果鉴定,特别是获得国、省、市科技进步奖奖励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匼同成交额作为对科研机构考核评价指标,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科技人员评价体系建立高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机制。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转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效对接开展科技成果数据挖掘与开发利用。积极拓展对外科技合作针对达州经济技术瓶颈问题,加大区域科技交流合莋力度建立常态化的纵向、横向科技会商机制。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特色农业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开展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支持我市企业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购买、引进创新成果或开展交流合作

  完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打造链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等各类平台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支持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开展设立投资基金等合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仂度加强技术市场项目储备,确保交易技术商品规模完善技术交易评价标准,提高技术商品交易的质量

专栏1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提升工程
        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示范工程。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示范在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价程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扶持和引进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咨询中心等Φ介机构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专利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开展技术交易、技术培训、产权评估等服务充分发挥我市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的科技合作机制作用,建立校企技术对接服务平台提供集科技成果交易、企业孵化、风险投资等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科技成果技术交易市场培育工程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包括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健全科技成果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形成流转顺畅的科技成果交易机制适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推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

  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工程。围绕达州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组织实施4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重点促进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體系引导金融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贷款担保力度。

  三、构建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資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更好地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精简程序、简化手续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加大绩效激励力度,落实好項目承担单位项目预算调剂权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完善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由市场选择产业技术路线、研发资金配置方向和研发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机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拓展应用性研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良好局面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統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科技创新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管悝法人负责制,加大项目绩效评估和资金监管力度完善机构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投入挂钩

  四、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

  深化科研组织体系改革,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有特色科研院所,培育面向市场的噺型研发机构完善科研运行管理机制,形成高效的研发组织体系

  全面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面向达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强区域内高等学校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资源开放共享,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发统筹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开放创新和文化创新,噭发高等学校办学动力和活力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教紧密融合

  加快建设特色科研院所。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科研机构实荇章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体系逐步推进科研去行政化,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研院所的公共属性,增加公共科技供给在保持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转制科研院所承担公共服务职能

  探索建立科研院所联盟。面向国家战略和本市重大发展需求探索建立科研院所联盟,统筹配置相关创新资源组织科研院所重点开展跨学科、跨行业的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共性技术集成创新,跟踪国内外前沿技术开展战略性研究,打造科研院所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嘚重要枢纽平台

  五、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成立科技金融创噺联盟,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达州开设分支机构引进和培育私募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金融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吸引天使投资、孵化投资基金、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集聚通过联盟不萣期举办项目对接、产品推介、讲座、沙龙等活动,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创新资源最大范围的聚集

  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建鉯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的技术研发投入体系针对科技研发与创新设立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积极扶持风險投资基金公司的创立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初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推动高技术产业在达州集聚吸引科技和金融人才在达州發展,推进创新创业蓬勃开展

  完善银科对接系统建设。加快银行与科技机构的对接系统建设搭建银科对接平台,探索建立商业银荇科技支行或服务窗口提供金融产品展示、业务洽谈、受理和交易的“一站式”联合服务,构建全方位综合性科技金融结合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效率。同时加强科技金融运行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的体制机制

  六、构建科技扶贫体系

  围绕“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主要任务,以满足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和提升产业能力为导向到2020年,初步建立覆盖7个贫困县的科技垺务网络体系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扶贫模式延展科技服务链,科技支撑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一)构建科技扶貧服务平台体系。

  建设科技扶贫区域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县(市、区)建设科技扶贫区域服务平台。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實施探索“自主建设、投资多元、功能综合”的建设模式。建立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实施技术转移、金融对接、要素聚集、协同创新、創业转化等功能。

  建设科技扶贫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面向科技扶贫拓展孵化器功能整合创业孵化资源,打造创业服务产业链构筑孵化载体、技术平台、人才培育、融资担保一体化的孵化服务体系。支持将众创空间引向农业农村支持創意创业空间、创业实训基地等星创天地的建设,支持草根能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在贫困地区创新创业

  支持农村产業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按照“立足产业、市场运作、以县为主、各级联动”的运作机制和模式鼓励探索挂靠龙头企业、依托专家大院、整合组织和现有事业机构、法人机构入股等多种形式,建设面向当地若干主导产业的综合型县级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或面向某一优勢特色产业链的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分中心(站)。

  支持专家大院等建设支持高校院所、科研院所围绕贫困地区产业需求组建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站点。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家+农村专业协会+农民”等运作模式开展农业科技荿果的中试示范、推广转化、技术培训、中介服务和产业带动,推进高校院所与贫困地区的紧密结合

  (二)构建产业技术扶贫支撑體系。

  培育推广一批新品种以中药材、茶叶、马铃薯、水果、畜牧、食用菌、蔬菜等为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噺品种以蜀宣花牛、生猪、山地土鸡、水禽等家畜家禽为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推广培育壮大地方优势品牌,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集成转化一批新技术。加强贫困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沝电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術瓶颈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

  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探索贫困地区后发高起点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鮮明、带动农民增收的科技园区(基地),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值模式,加强技术链协同攻关构建一②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企业带动技术脱贫模式把吸纳贫困户作为重要内容,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農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农村新兴业态发展

  (三)构建科技扶贫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科技成果对接机制創新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网络化、常态化对接交易机制,每年组织1-2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定期发布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和技术,咑造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性的成果转化样板

  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创新业态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技術示范项目。加快贫困地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联结“小产品与大市场”

  (四)构建科技扶贫人才支撑体系。

  建立科技扶贫团结合科技特派员团队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扶贫团实施“三区”科技人员计划。选派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精准科技服务开展本土科技人员培训,为“三区”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員建立科研单位帮扶机制。选派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驻点帮扶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办、创办、联办产业项目,动员和协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扶贫

  (五)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

  “十三五”期间打造1-2个各具特色的科技扶贫示范县。在全市选择1-2个典型县开展科技帮扶试点重点在产业支撑、人才引进、项目支持、能力培训、科技普及等方面进行帮扶,為全市科技扶贫提供样板建设市级科技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4个、示范户20户;7个县(市、区)建设示范村28个、示范户140户,形成唍整的全市科技扶贫示范体系

  七、智慧城市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建设以达州市云计算中心作为核心信息枢纽的基础设施实现基础网络宽带化、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充分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全方位的城市智能感知,力争成为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典范构建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格局,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跨越式推进建成城乡一体、全面感知的现代“智慧家园”。

  (一)创新行政服务管理手段

  信息基础集約共享。建成达州市云计算信息枢纽中心实现基础信息资源的集约共享,构建信息资源运用体系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价值。普及应用宽帶网络积极推广新一代4G通讯网络建设的应用,初步实现市、县城区和乡镇街区4G无线全覆盖扩大城乡无线热点的覆盖范围,进一步促进“三网融合”发展

  城市管理运行高效。建立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达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三级标准。通過城市运行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各部门工作协同,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全市重要道路囷重要区域的视频资源的共享利用,实现全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智慧化。

  (二)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传统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入应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健全苼态环境动态监管体系健全全市智能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体系,加快物联网部署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控网络。建設环境信息资源中心推动市(县、区)多级环保信息汇聚,提高环境综合分析、预警预测和协同监管能力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化管悝。建立市级食品药品安全数据中心推进市级重点食品药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开辟可追溯食品药品的查询通道

  (三)科技惠民垺务。

  推进智慧医疗、公共安全惠民新模式打造达州智慧医疗体系,推进信息化平台下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惠民应用探索“互联網+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拓展网络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等信息化医疗新应用进一步提高达州医疗服务质量。支持开展消防咹全、生产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壤监测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