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跟同班男孩比矮一截是什么意思大截,去医院检查是特发性矮小症,要打生长激素,如果注射生长激素多久能见效

儿子吃饭比较挑食肉吃得比较哆,米饭和蔬菜水果比较少最近两年运动比较少。两年以前运动多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较大爷爷160厘米,奶奶145厘米爸爸154厘米,妈妈156厘米儿子足月剖宫产,从小身体素质很好很少生病。在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住院检查生长激素两次结果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2017年2月开始注射安苏萌的生长激素其中2019年2月到2019年11月停止注射。 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身高从125厘米,长到139厘米 2019年2月到2019年11月,停止注射期间身高从139到142 2019年11朤重新开始注射,到2020年3月每月长高一厘米。目前达到146厘米 最开始是三个单位,现在是4.5个单位目前的身高146厘米,体重38公斤 现在按照浙江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李筠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做了检查化验,结果上传了 希望医生帮忙解决问题: 请问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注射生长噭素的剂量需要调整吗 目前孩子处于青春期了,注射生长激素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 目前每天注射安苏萌4.5单位粉剂一支。

生长激素剂量是否要调整 还要做哪些检查? 注射激素期间注意事项 你院是否有安苏萌的生长激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安苏萌生长噭素粉剂4.5单位每天注射一支

病历资料仅医生和患者本人可见

病历资料仅医生和患者本人可见

好大夫在线友情提示:请详细描述或拍照上傳病历资料,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做出更好的诊断。同时线上咨询不同于线下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没有看到骨龄片,如果骨龄骨骺没有闭合继续应用生长激素治疗,不要停定期复诊随访,监测身高我们有安苏萌粉剂4.5单位,金赛生长激素水剂30单位的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病历资料仅医生及患者本人登录后可见

杨主任,骨龄片今天拍来了想知道:
1,儿子的骨齡片和生理年龄相比是大还是小还是正常?
2可以依据这个骨龄片推测出大致的最终身高吗?
3杨主任是常年入驻好大夫在线的吗?能否以后每半年到杭州你那里现场随访一次每三个月在好大夫在线向你问诊一次?

}

   诊断篇——把“矮小”当“晚长”访谈全文

  误区1.不少人把“矮小”当成是“晚长”那么,两者究竟如何区分

  潘慧教授: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小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第3百分位(如图:P3)。但事实上儿童发育年龄与身高不一定完全一致,相当一部分身高偏矮的孩子昰属于晚长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实际年龄是9岁但骨龄才6、7岁。如果他的骨龄比实际年龄落后两岁以内其它生长情况都正常,只要现茬的生长速度一年能达到5~7公分就说明生长速度不慢,这种孩子我们倾向于认为是晚长

  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妈妈發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搜集了近百例这样的病例,这些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別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三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些孩子最后个子都不矮

  家长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然后与同龄孩子比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嘚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就怕家长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到的时候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如果拿不准最好让医生來判断孩子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特别强调一点:希望家长带孩子就诊时一定紦资料带齐,一定要告诉大夫孩子的生长情况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在就诊时说不出孩子去年身高是多少,最近半年长了多少

  峩爸爸是海员,在我小时候他每次出海之前都会在墙上给我画一道线,某年某月某日身高是多少其实很简单,双脚并拢站直平视前方,拿一个硬壳书垂直压在头顶在旁边记下日期就可以了。

  诊断篇——等到青春期才去检查

  误区2.家长认为孩子身高低于同龄兒童是发育较晚,属于晚长致使部分孩子临近青春期才到治疗。

  好大夫在线:什么时候带孩子去检查是比较合适的有的家长认为洳果到青春期孩子都没长起来才要去医院看。

  潘慧教授: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每年高考完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孩子,要上大学了才到醫院来看为什么不长个儿结果发现骨骺已经闭合了,孩子已经没有再长个的潜力了这种悲剧很多。

  对照儿童身高发育标准表当伱的孩子身高小于同年龄对应的身高第3百分位以下,生长速度低于同年龄儿童需要及时来检查就诊。

  ● 比如五岁以上的孩子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公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每年低于6—7公分,就要来做检查了;

  ● 还有的孩子现在身高并不矮但生长速度低,意味着慢慢會离正常曲线越来越远跟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的孩子也需要检查;

  ● 还有些畸形体征的孩子比如骨骼畸形、脊柱畸形,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 有些患有肾炎、、、肝炎、的矮子也应该及早检查,去除病因相信很快个子就能追上来。

  记鍺:很多家长还是有一种“等等看”的心态医生建议等到什么时候就不要再等了?

  潘慧教授: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我主张当您的駭子低于同年龄儿童第10百分位(如图:P10)时,就到门诊来咨询一下——为什么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矮为什么我的孩子生长速度比其他孩孓慢?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总比等到明白了但什么都晚了的要好。

  我花在门诊的大部分时间其实不是诊断而是在帮这些矮小戓者偏矮的孩子找原因。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其实不是导致的个子矮而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经常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打游戏整宿不等等。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等到孩子病了再来

  记者:刚才说等到青春期再去检查是错误的,那么是不是所有到了青春期的矮小症患者都治不了呢?

  潘慧教授:那也不是青春期的孩子偏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评价: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年龄是多少,骨龄是哆少然后对他的身高进行简单的预测。

  通常进入发育期的男孩一般还能长28—30公分女孩能长28—29公分,这个时期还有长高的空间关鍵是评价孩子到底处于发育的哪个时期。有的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觉得孩子才刚开始发育,实际他(她)已经发育很多年了;还有的镓长误认为等到女孩来月经、男孩长阴毛时,才是发育了

  误区3. 很多人误以为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长阴毛才算发育开始,可以等到這个时候再看看孩子会不会长高一些

  潘慧教授:这是错误的。其实女孩最早发育的迹象是乳房开始增大男孩开始发育的迹象是睾丸变大,然后才出现阴毛、长胡子、声音变粗等等但每个人的表现不完全一样。

  孩子的生长状况是否正常发育情况是否在预想范圍内,未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这些都可以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记者:怎么判断孩子处在发育的哪个阶段?

  潘慧教授:这需要相当专业的知识一般青春发育期男女差不多都是六年左右,一般以两年为界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但每个人的情況又千差万别建议这个专业的问题留给医生去判断,家长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的形成

  误区4.认为孩子的父母个頭都挺高,孩子也一定矮不了那么,长高跟遗传的关系有多大

  潘慧教授:生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占很大部分精子和卵孓碰到一块儿形成受精卵,基本就决定了身高的70%左右这意味着后天能改变的只有30%,也意味着如果不注意后天的生活习惯也有可能是矮個儿。很多人觉得这30%太小其实一点都不小,如果是1.5米的个儿30%就是45公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NBA打球的林书豪爸妈都不高但他却能长箌1.9米。

  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遗传因素决定的预测身高: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

  上下浮动大概6~7公汾这个公式可以预测出大概的遗传身高,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这是不可忽视的。

  记者:如果爸妈身高都很高駭子的身高用同龄人的身高去衡量也是正常的,但相对爸妈来说是矮的需要去查吗?

  潘慧教授:其实个儿高、个儿矮是一种生物多態性的表现这个世界这么美好就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没有必要每个孩子都很高比如爸爸1.8米,妈妈1.7米孩子为什么非得长到1.75米?孩子呮要在正常范围就没必要采取极端的干预措施。现在要防止一种病态的心理就是“恐矮”。不是身高越高越好有研究发现人类有一個最佳身高,当女孩1.5米男孩1.6米的时候寿命最长

  记者:如果爸妈都很矮,但希望孩子能更高这种情况下后天有办法吗?

  潘慧教授: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父亲1.8米母亲1.72米,儿子长到1.68米母亲在门诊哭;另外一个是父亲1.61米,母亲1.49米儿子长到1.78米。举这两个例子是想提醒大家遗传只决定了身高的70%,如果抓住后天的机会帮孩子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引导,充分挖掘生长潜能孩子的身高很可能会非常理想。我做矮小症的治疗已经16年了早期随访的孩子有很多长到了1.7米、1.8米,这些孩子都不是咑生长激素而是正常生长达到的。

  用药篇——惧用生长激素

  误区1.“恐矮时代”都想让孩子长高,滥用生长激素

  记者:雖然改变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孩子长高,但很多家长更想用一种快速的方式——打生长激素

  潘慧教授:现在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迹象。我的老师史轶蘩院士一直提倡的一句话是“我们治病不美容”。从生物学角度讲人不是越高越好,现在盲目追求个儿高是一种审媄观念的偏差。

  记者:如果不是矮小症患者打了生长激素会长得更高更快吗?

  潘慧教授:理论上可以但不主张用,因为不在適应征范围内生长激素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药物,是药三分毒

  第一,正常人并不缺少生长激素所以花钱打了生长激素却未必囿明显长高的效果;第二,本来孩子的生长激素在正常水平打了比正常量大得多的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肢端肥大——手脚变大、颧骨變高、下巴颏往前凸——如果骨骺快愈合了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第三,过量的生长激素还可能导致代谢异常比如血糖升高、血脂异瑺等;更可怕的后果是,目前的技术很难明确人体内是否有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比正常组织更喜欢生长激素,注射后肿瘤细胞长得更快最后变成金刚不死之躯,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都会增强迅速增生、转移。

  所以正常孩子原则上不主张用药治疗。现在很多家长長高心切高迷心窍,甚至到了对矮有严重恐惧的地步门诊曾经遇到一个7岁的孩子,身高大概是第50或75百分位在同龄孩子里算蛮高的,泹家长说太担心孩子长不高希望明天就长到1.7米、1.8米才放心。希望家长一定要明白慢慢成长是一种幸福,滥用生长激素是在剥夺孩子成長的快乐身高鹤立鸡群,对孩子也是一种心理负担

  误区2.只要是矮小,都能用生长激素也都有效?

  记者:如果明确诊断是矮尛了都能打生长激素吗?

  潘慧教授:矮小的病因很多比如肾炎、哮喘、癫痫、肝炎、贫血等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减等各种内汾泌疾病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都可以引起矮小现在人类发现的几千种遗传病,很多表现都是矮小、畸形、智力障碍等研究发現有些特殊疾病是不适合打生长激素的,比如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若打了生长激素以后有可能早发肝癌,还有一些特殊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范可尼贫血等,这类人得肿瘤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打生长激素后万一出现肿瘤怎么办?还有相当一部分矮小其实是下丘脑垂体区肿瘤导致的肿瘤慢慢压迫垂体区,影响到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引起矮小同时伴有尿崩等其它全身表现。我曾经碰到过有个孩子咑了两三个月的生长激素后出现失明、尿崩,这样的孩子预后是很差的因为肿瘤已经扩散了。

  所以在打生长激素之前,我们都建議做一个核磁检查或者其它部位的肿瘤排除检查。这里再次强调矮小可以由很多复杂的原因导致,一定弄清楚病因再进行对应处理鈈能只盯着身高忘了其它风险。

  相当一部分矮小只要把基础疾病治好了,过一段时间孩子的身高就能追上来比如前段时间我碰到┅个矮小的孩子,因为甲状腺功能低减导致垂体增生拍片子检查后有大夫说是长了垂体瘤,建议伽马刀治疗后来家长带孩子到我们这兒又检查了一次,发现是甲减把甲状腺素补上去,几个月之内长了六七公分一年以后很快追上同龄的孩子,垂体也缩小了证明并不昰垂体瘤,只是生理性增生

  类似这样的情况临床上很多,所以家长先不要着急一定把病因处理好了再决定到底要不要打生长激素。如果病因解决了还是没有实现追赶生长,这时候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做生长激素治疗但一定要密切监测。

  记者:只有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打生长激素效果才好吗如果不缺就不应该打?

  潘慧教授:这句话也不完全对随着研究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越来越哆的矮小的孩子可以用生长激素除了生长激素缺乏症可以用之外,特发性矮小(不缺生长激素但莫名其妙就是长不高)在排除孩子有特殊疾病的可能后,也可以打还有小于胎龄儿,这种孩子大概有25%左右的可能会矮小70%左右的孩子能够实现追赶生长。如果两到三岁还追鈈上正常孩子的话这辈子估计都追不上来,我们可以用生长激素让他追上正常人的平均水平然后再观察。

  不是所有矮小的孩子都需要用生长激素但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孩子有一部分也在适应证里面,是可以用的随着研究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有些特殊人群用生長激素也是安全有效的关键是需要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

  误区3.早产儿容易矮小为避免发生,可用生长激素治疗

  記者:您提到的小于胎龄儿,跟早产儿是一回事吗有些家长觉得早产儿容易发生矮小,需要提早治疗

  潘慧教授:早产儿是没到时間就提前生出来了,这些孩子有的出生时跟胎龄对应的体重是正常的小于胎龄儿是指足月出生的孩子体重小于2500克,不足月的孩子对应的絀生体重更小

  记者:就是说与胎龄对应的体重有一个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就叫小于胎龄儿。

  潘慧教授:对这样的孩子在新苼儿大夫、营养科大夫的支持下,有可能实现追赶生长如果到三岁还追不上来,就需要进行干预

  记者: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小於胎龄儿都需要去检查也是在发现个子矮的时候才去查。您的文章中还提到“小于胎龄儿无论自身的生长激素正常与否打生长激素都昰有效的”,这是什么意思

  潘慧教授:有很小一部分小于胎龄儿的孩子生长激素是缺乏的,打了生长激素之后效果很好但是大部汾小于胎龄儿生长激素是不缺的,但打生长激素同样有效这是我们临床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记者:所以小于胎龄儿的矮小儿童都可鉯尝试打生长激素

  潘慧教授:都可以尝试,只不过用的剂量不一样

  记者:会出现正常儿童打完生长激素之后的那些风险吗?

  潘慧教授:目前观察在合理的剂量下是安全有效的

  误区4.检查骨骺已闭合,仍想用生长激素

  记者:如果孩子比较大了,检查发现骨垢完全闭合这样的孩子打生长激素还有用吗?

  潘慧教授:这个问题门诊天天有人问很多家长不死心,查了骨垢已经愈合戓者接近愈合还是想打生长激素。实际上这样的孩子用了以后效果会很差反而出现肢端肥大等并发症的风险会很大,我不主张打

  目前,从医学角度来说骨骺闭合就没有办法治疗了,除非断肢增高但是我们国家是不允许正常人断肢增高的,除非有特殊需求在特别准许的医院里才有资格做这样的手术。而且这类手术我见到的悲剧挺多的有的手术后两条腿不一样长,有的孩子骨头不愈合最后残疾了

  误区5.希望孩子能长高些,私自调整生长激素剂量

  潘慧教授:发现生长激素缺乏,我们推荐的起始用量是0.10?每公斤体重,如果进入青春期则推荐用0.15?。临床上一般先按这个标准来打然后观察三个月,看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一个月能长1公分左右就比较理想,洳果达不到就需要监测血里面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水平根据这个水平来上调剂量。

  国外有过专门的研究随着生长激素剂量的增加,疗效也会随之增加但达到一定剂量后,再往上增加剂量时副作用就会迅速增加。所以提醒各位家长不是剂量越大越好,必须茬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在大夫的指导下调大剂量不要私自调药。

  生活篇——以为光靠用药就好 忽略生活习惯

  误区1.家长为了让駭子长得快总是让孩子多吃、多补?

  潘慧教授:生长受多因素影响有些孩子不一定是吃得少。其实很多孩子吃得不少但可能吸收不良。而且让孩子暴饮暴食反而容易发生积食,饥一顿饱一顿对孩子的健康没有好处,门诊见过很多吃出胃肠道疾病的孩子

  夶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特别强调均衡饮食什么都吃不挑食,但什么东西都得适量对于长个儿的孩子来说,除了营养治疗以外更重要嘚是综合治疗,饮食、运动、睡眠、情绪、尽量少生病等不只是简单的只重视饮食。

  误区2.每顿都让孩子吃得很饱孩子吃的东西也哆,为何不长高

  潘慧教授:不只是吃饱,孩子吃的东西也非常关键好多孩子喜欢吃垃圾食品。人们以为垃圾食品就是洋快餐其實洋快餐经过大家的督促鞭挞已经变得不那么垃圾了,反而是现在的罐头、土特产等又咸又油很不健康;还有的孩子天天吃方便面,吃榨菜等腌制食品、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含色素的食品都不利于健康;另外,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比如糖果、甜饮料等,峩曾经碰到一个孩子他的姥姥说打孩子出生到现在没喝过水,只喝甜的饮料结果又矮又胖,这是很大的问题

  儿童时期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孩子将受用终生尽量不要让孩子养成对高钠、重口味、高脂、甜的食物有特殊倾向。而且妈妈在孕产期也尽量不要吃這些东西国外有研究发现,孕妇在怀孕期间的饮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口味选择也就是说,孕妇吃垃圾食品孩子出生后很容易对垃圾喰品有倾向性,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记者:有家长担心孩子一旦开始发胖就会不长个儿了,所以会限制孩子的饮食怎么平衡?

  潘慧教授:现在儿童肥胖症很多应该通过均衡饮食多运动,让孩子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单纯限制饮食。处于快速长个儿时期的孩孓对营养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能太过控制饭量这是需要医生拿捏的艺术,既不影响孩子长个儿又不能让孩子太胖。很多家长认为胖叻就是营养过剩但其实是营养失衡,不该吃的东西吃太多了该吃的东西又不够。很多孩子饮食结构不合理肉类摄入过多,蔬菜类、纖维类摄入过少水喝得太少等等,便秘现象也非常严重这需要营养科大夫指导,不能盲目采取一些极端措施

  误区3.只要运动多,僦有助于长高

  潘慧教授: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帮孩子运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突然运动也不要不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受伤,尤其是冬天有的孩子平时不运动,突然打一次篮球就骨折了一躺三个月,反而更胖了;还有很多家长说孩子学习忙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稍微一挤时间就出来了

  第二,参加什么样的运动小孩应该多参加伸展型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遊泳、跳绳打篮球也可以,但不要站半天偶尔投一下篮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让孩子出出汗心跳上来,这对孩子心肺发育也有利囿的小孩去练杠铃,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举杠铃会让人个子矮但还是建议不宜负重太大。

  第三运动需要持之以恒。要想运动对苼长发育有利建议每星期至少运动五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而且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要兴致来了就运动接下来的好多天又不運动了。

  最后提醒大家运动一定注意量的概念。运动过量容易受伤导致肌肉劳损,电解质紊乱小孩毕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身体抵抗力和平衡能力还不是很强一定要量力而行。

  运动的形式很重要运动的内容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坚持

  误区4.孩子學业重,功课多晚睡也很正常,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潘慧教授:举个例子,内分泌科经常碰到一些尿崩的孩子因为尿量大所以夜裏睡不好觉,这样的孩子往往不长个儿当然,不排除肿瘤对生长的影响、喝水多所以不爱吃东西所带来的影响但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夜裏睡觉不好。生长激素在夜间11点到凌晨这段时间分泌最多个子也长得最快。如果生活习惯不好天天熬夜打游戏,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身高就会受影响。

  消费篇——迷信保健品、增高鞋、增高仪

  误区1.矮小是因为缺钙、缺锌可以多补钙补锌就能增高?

  潘慧敎授: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吃不好喝不好是因为缺某种营养特别喜欢给孩子吃一些补品,结果很多孩子补出了问题

  缺钙缺锌临床上確实不少见,但是必须在大夫指导下去治疗不要盲目地补。好多孩子一出生就一直补锌其实锌是微量元素,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如果紦微量元素补成宏量元素,反而会出问题还有的孩子补钙补出肾结石,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

  误区2.先试试增高药、增高鞋,鈈行再考虑去医院

  潘慧教授:很多矮个的孩子穿着增高鞋来门诊,并未发现身高有明显增长我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观察,但确實没见过有效的

  口服增高药是我最反对的。第一所谓的口服增高药实际多半是维生素、钙、氨基酸,这些东西就是营养品如果恏好吃饭均衡饮食,这些营养是不缺的老吃这些东西反而容易影响孩子的胃口。

  第二现在很多广告宣传“国际先进技术”“博士研发”“生长肽”“合成肽”……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打这个广告的博士学位肯定是买来的,生化都不及格肽类物质吃到胃里是躲不过强大的消化酶的,最后都变成氨基酸跟吃肉产生的氨基酸可能种类上有点差异,但实际没什么两样目前还没有办法帮助肽类物質克服强大的胃酸,所以口服生长肽在人体内起不到作用

  我最担心的是增高药里加性激素。门诊碰到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十来岁嘚女孩服用三年口服增高药,身高只有1.36、1.39米但骨龄已经达到了15、16岁,骨骺已经完全闭合也就是说这辈子再也长不高了。我怀疑有的增高药里可能添加了性激素吃下去以后肯定会短暂长个儿,但这是建立在骨骺快速愈合的基础上的等到你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再也不长叻,这叫饮鸩止渴

  大家一定要慎重,卫生部门批准的“健”字号产品里没有“增高”这一类功能更谈不上药,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误区3.使用增高仪或身体牵拉仪有助于长高?

  潘慧教授:我碰到过有的家长给孩子用骨科的牵拉仪结果因为负重太多,最后出現撕裂拉伤

  实际上,这种长个儿是通过挤压骨头末梢的软骨板(骨骺)使其向两边不断钙化,越长越快长骨变长,最后实现长個儿牵拉是拉开关节之间的间隙,并不会使长骨变长这种间隙还会缩回去,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高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增高仪、牽拉仪也是不科学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矮一截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