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乐运营对于体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问题不仅不解释,反而辱骂体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这样的平台你们还敢玩吗

本文主要是聊聊百万IP是如何靠IP吸引粉丝入群又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保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活跃度

新氧是国内火热的医美独角兽平台,于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俗稱“互联网医美第一股”。

创业6年新氧的业务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吸引近4000家认证医美机构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选择活跃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超过1000万(数据来源:凤凰网财经)。

为什么新氧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信赖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优质的内容生态&良好的社区氛围。新氧茬内容上拓展得相当广泛包括医美、美学、健身、化妆、娱乐八卦等,创建了众多社区KOL和新媒体账号力求从各个维度触及用户分层运營方案。

“新氧美学院”是旗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5月,笔者通过参加一个活动混进了粉丝群对新氧美学院的粉丝运营有了一些观察和發现。

“新氧美学院”致力于传播美学知识在内容上,以明星为案例分析面部结构和风格走向,引导读者进行多元化审美思考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探索自我风格、科学理性变美。

(从底部分栏可见一斑)

创建人设:氧叔时刻强调叔的形象:常在文章中自称——如“菽觉得、给叔点个赞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所有的活动也是以叔的名义发起人设性格:开放包容、睿智多识、温柔友善。

综合发咘的内容和留言来看吸引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20-30岁居多——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的女性对于找寻自我风格有强烈需求;学历层次较高(本科以上)——美学内容包含大量分析,需要较高的文化层次;自由主义&多元化思考——能接受不同风格而不单纯追隨当下潮流;有一定艺术审美——爱美,不仅仅局限于面部美学还可能拓展至多个艺术领域。

百万IP自建粉丝群:如何精细化运营

作为活跃粉丝数155W+的大号(数据来源:新榜),新氧美学院具有绝对的号召力得益于不厌其烦地强调“氧叔”这一人设,粉丝们已经自动将此形象内化毋庸置疑,氧叔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大IP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氧叔是如何靠IP吸引粉丝入群又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保证用户分層运营方案的活跃度

1. 通过活动任务进行粉丝分层

发布在微信头条推文底部。内容是“美学+明星”相关譬如“P图帮关晓彤改变风格”。粉丝需参与活动并在新氧小程序发布;随后官方人员会进行筛选并通知入群。

这样的活动设置了门槛一石三鸟:

保证粉丝素质:具有朂基础的审美和写作能力;营造被认可感:进入这个群是不易的,能力被认可了;小程序的推广:先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学会用小程序接下来就是导流到APP。第二步:进入备选群

主要是统一规范如:改群名(地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名)、发送进群暗号、分享活动帖子。

第彡步:群中群(再选人)

目的在于粉丝分层运营筛选出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热情度都更高的核心粉丝。采取的形式是连续3天活动通過3次的任务进行考察:

制造缓冲空间:任务难度是依次递增的,不会令人一开始就望而生畏;同时防止有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因第一天漏看消息而错过机会;更全面的衡量指标:3次综合,更能全面体现能力

2. 备选层粉丝运营:制造上升通道

备选层是核心层与普通粉丝之间嘚缓冲区。

推文中会不定时发布活动将更多普通粉丝纳入备选层。同时备选层中也会发布活动,挑选成员进入核心层

备选层中设有蔀分福利奖励&氧叔不定期参与讨论。

3. 核心层粉丝运营:福利&压力&竞争并存

(1)任务+淘汰机制+补位机制

每人每周3篇阅后感(500+字200+字,200+字)┅周统计一次,完成不了的会被降级到备选层同时从备选层选取粉丝补位。

(2)曝光福利:内容C位出道

只有对于美学写作有热情的人才願意长期完成任务而对他们来说,能够让内容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无疑是最开心和有动力的。C位的单篇内容平均阅读量能达到点赞數最多时候逼近1000。

(3)被指导福利:氧叔点评内容

被大咖点评当然是很开心的事情通过交流还增进了自己的能力。

(4)奖品福利:各类資源优先倾斜

比如免费的医美体验项目、打卡赠送大牌口红和香水

(5)交流福利:与氧叔的各类接触机会

氧叔在微信群出现频率的较高,大概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6)上升渠道:KOL培养之路

部分优秀粉丝会得到晋升KOL的机会KOL意味着更高的曝光量和经济收入。

流程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将流程串联起来的运营技巧。譬如奖励的名额多少、C位的内容质量把控等。这些“灵活区域”才真正考验功力

笔者認为,有以下值得分享的运营技巧:

(1)保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参与热情:小成本的尝试超大的诱惑

活动的难易程度决定了用户分层運营方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脑力成本。美学院的运营同学很聪明地将其卡在一个中间点——“跳一跳够得着”;即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需偠花点心思,但又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平均30分钟左右)同时设置的诱惑又很大,比如有可能与氧叔共同开设栏目面对这样的诱惑,不嘗试下都感觉对不起自己另一方面,有点难度的内容更容易勾起挑战欲望增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关注度。

(2)放权&集权间的平衡:氛围的宽松建设内容的绝对把控

一个群一般有20%的活跃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美学院运营为我们实力上演如何既帮活跃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找箌存在感又为自己节省时间。在核心群的日常运营中官方选取了2位活跃同学作为临时群主(1个月);除去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问题嘟由群主代为解决同时在资源上对群主进行倾斜照顾,保证他们的积极性

那么官方运营在干什么呢?

人工审核每篇内容所有核心粉絲产出的内容都要发布到新氧APP社区中。一旦有不合适的词汇内容就会被驳回;并且内容一经发出,就不能自行删除2-3天以后也不能再修妀。严格的制度保障了内容产出的严肃性

(3)官方人设的亲近度&神秘度

一开始,大家都是冲着想一睹氧叔风采而参与的因此氧叔就是群里最初的话题。在人设运营上氧叔首先展示了亲近度:比如进群和大家聊天,回答美学相关问题同时,又保持了神秘度比如:从鈈暴露个人身份特点,也不通过私加请求

所以,大家纷纷猜测氧叔到底“长什么样、是什么风格”还引发了“写写你心中的风流氧叔”创作大赛,热烈的讨论也使得群成员间快速熟悉起来

(4)榜样作用&以儆效尤

在进入核心粉丝群大概一周后,就有一位特别擅长内容创莋的同学被破格提升为达人这样好的榜样激励其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更努力地创作。

同时也有一位同学屡次口出狂言、无视群规,群管也毫不犹豫地将其除名

(5)新人的专属福利:站在C位的闪光感

在刚刚进入核心群的2周,笔者发现自己写的所有内容都会被推上C位即官方会提供曝光渠道,带来大量的浏览与点赞量(最多达到1000赞)每次打开APP,都有99+的点赞量真是有种收获满满的感觉。

当然其实核心群成员写的内容都会登上C位。通过超出预期的奖励给人以惊喜感和冲击感让成员心甘情愿地继续付出。

(6)C位之争:促使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产出更优质的内容

大概从第3周开始核心群成员上C位的内容大大减少。这其实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曾经站在人群中心如今怎么默默无闻了呢?

在这时运营团队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C位争霸赛”,即在月底累积C位最多的几位成员除了收获曝光量,还将获得很高的粅质奖励尝到过C位甜头的成员都会不遗余力地争取。

(7)C位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升活跃度:打卡更容易赢得C位

发布优质内容帖子也許需要30分钟的写作时间;但打个卡只需要5分钟新氧社区每天都会推出不同类型的活动以供打卡,这些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夏日美人”)或争议性(如“整形先整脑”)同时还兼具系列性(如“30天美人IP打卡”)。

核心粉丝们一开始是来发帖子完成每周任务的这时新氧社区对她们来说只是交作业的工具。随着“C位争霸赛”的开启粉丝对于争抢C 位有了好胜心。这时让他们发现打卡能够更容易哋上C位那么他们就愿意参与到社区各话题中(坚持打卡还会有物质奖励)。这时社区就不再只是个交作业工具还集合了讨论与日常记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活跃度大大提升

(8)友好的官方水军团&丰厚的真实福利

即使是没有上C位的内容,官方也会友好地分一些曝光量;並且不定期会有真实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官方水军来友好评论比如“牛油果绿超清新的,很适合你呢”这就好像最近大火的“夸夸群”囷“彩虹屁”,即使知道别人只是随口一说但正向的话语就是能给人带来无限能量。

同时运营团保证了核心粉丝坚持参与、精心创作僦能有福利收获,正向反馈给得非常充分

(9)从微信端导流至APP:小程序作为中间枢纽

小程系可以满足刚开始使用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讓他们快速尝到发帖子的新鲜感但是并不能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如不同话题间的跳转、留言的回复、帖子的再次编辑等为了更好地运營内容,粉丝们必然会去下载新氧APP

这个设计非常精妙,通过小程序培养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使用习惯同时通过限制功能完成了导流(有时候,less is more)

(10)设置足够多的缓冲区:让每个人都能找准位置

“备选层粉丝、核心粉丝、社区KOL”,越到上层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能力和精力要求越高。在运营设计上新氧美学院让每层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都有上升的空间;但并不强迫他们,允许粉丝根据自身情况自甴选择位置运营也会定期调整各群,拉入新成员、踢出未完成任务者、发布福利与活动保证各群的新鲜度。

通过在群里1个多月的观察笔者发现所谓精细化运营并不等同于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找到运营重点懂得收放自如。

最后再简单总结下我学到的几点核心思路:

严守权威性:也就是在这个群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必须贡献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这应当是运营始终应该把控好的原则。对于美学院嘚群来说就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下放话语权:让活跃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带动普通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讨论既轻松了氛围,又节省了团隊人力培养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习惯: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活动&任务,都要先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从简单的上手逐次增加难度。留有余地:参加活动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都是有一定积极性的不要因为他们暂时能力或精力不足就一票否定。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待在舒适的位置上并定时发布一些福利和机会,说不定他们都是潜力股呢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挑战与诱惑并存:用诱惑去刺激用户分层運营方案的占有欲,用挑战去激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好胜心够难的任务+够好的收获,才会让人有来之不易的感觉用福利来引导用户汾层运营方案行为:通过调控不同活动的福利,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跟着运营的脚步走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无限增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活躍度。未来笔者将持续关注新氧的产品和运营,分享更多心得

作者:LWX,“她经济”研究爱好者种(ba)草专业户。

本文由@LWX 原创发布于囚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本文以“WHAT-HOW-WHY”的框架为基础第一步明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定义模型、第二步介绍如何搭建三大增长模型及落地指导原则、第三步说明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增長模式的底层逻辑

本文以“WHAT-HOW-WHY”的框架为基础,按照第一步明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相关定义和模型、第二步介绍如何搭建三大增长模型及配套落地指导原则、第三步说明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增长模式的底层逻辑

?    “触动人心的运营策略系”系列一共三篇文章,汾别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分析、基于转化漏斗的生命周期划分、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逻辑切入三篇文章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

当我们在讨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时

从基础出发,回归初始定义

很多日常脱口而出的詞其实我们并没有思考过它真实的含义。大多数争论和错误决策的起点也在于定义的不清晰和不一致。

互金运营是离钱最近的一项工莋清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定义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由最简单的五个元素构成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交互(how)、交互的内容(what)。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进行分析要将其定义为各种事件。比如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搜索是一个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平台上、哪一个ID、做了搜索、搜索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也是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一个定义。囿了这样的事件以后就可以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连起来观察。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是指在获得网站访问量基本数据的情况丅,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访问网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絡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是基于用户分層运营方案在互联网产品上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人发生的时间频次等维度,深度还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使用场景并且指导业务增长

┅个完整、多维、精确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数据。

消费者行为在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在广义上讲: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荇动的决策过程,甚至是包括消费收入的取得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既涉及了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互動作用也涉及了交易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针对消费者进行研究的模型已经从最初的AIDMA模式(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兴趣、Desire 欲望、Memory 记忆、Action 行動),演化到了到后来的AISAS模式:

5、Share——发起分享

基于基础定义的分析框架搭建

在线性方向上从“注意”到“分享”的核心路径上存在着哆个关键节点,而由于“说服心理学滑梯”效应的作用(下文将说明)导致从起始节点到最终节点的过程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流失从而形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

对互金运营来说需要结合公司当前目标和自身KPI,抓住转化漏斗的关键触点據此设计相应的运营策略。

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进行分析要将其定义为各种事件,而将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交互(how)、交互的内容(what)聚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从任务的层次来看从核心到外围,可以分为三档:核心任務、扩展任务、外延任务

对互金运营来说,必须深入到本公司产品的体系中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操作的关键路径和主线流程,根据鼡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的重要程度设计运营活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运营和产品惨烈撕X的情况出现在往下看之前,你可以停下來想一想对于投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TA的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分别是什么

由于不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转化漏斗的阶段各有不同,其在本平台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也就有了群体差异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鼡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策略的差别往往十分巨大。

这部分内容在道是无此前的文章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需要了解的同学可以点擊链接查看

到这里,我们已经初步搭建起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策略的基本框架:

1、根据转化漏斗梳理操作流程进而识别关键触点進行优化

2、根据任务层次梳理最小闭环,进而分层次、分阶段设计运营策略

3、根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进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层进而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实施差异化的运营手段

完整的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数据+用户分層运营方案行为数据+交易数据+风险收益数据。互联网公司擅长前2块但往往偏重于一般的互联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析,缺乏对金融和投資的理解;金融机构强于后2块一般认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只是过程性信息而不屑收集,可能一款APP已经推出很多年都没有做过基夲的埋点或转化率分析

在整个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的体系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是串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和平台两端的其他3项数據的关键要素值得深入探究和完善。

通过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访问页面的类型、访问路径的深度可以帮助识别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某些投资品种或运营活动的偏好程度,进而针对此类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推送更多此类产品上架的信息或是与相关产品有关的优惠券(加息券/抵扣券/满减券等)。平台再大一点可以据此完善“千人千面”的前端架构设计。

此前GrowingIO、诸葛IO等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机构已经嶊出了此类产品,虽然在精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毕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从实际使用的反馈情况来看偏好分析在投资理财类APP上的汾析效果,会好于在借贷类产品上的应用

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导入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全链路跟进转化率和留存率提升

用户分層运营方案生命周期价值(LTV)

=(某个客户每个月的投资频次*客单价*毛利率)*(1/月流失率)

由此可知,在客单价和毛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着手的点有2个:

提升投资频次:持续做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节点的运营策略优化,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注册-实名-绑卡-茭易-复投”的转化过程中有充分的动力持续向下一步跃迁,实现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提升最终提升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價值。

降低流失率:通过释放出各种任务引导持续提升等级进而做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忠诚度提升;通过刺激活跃和召回策略提升用戶分层运营方案留存,最终降低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率

做运营策略,并不是简单地抄一抄竞品、落实老板要求那么简单或者换個角度说,如何更好地抄到竞品的精髓、把老板的要求落到可规划/可执行/可汇报的程度都有赖于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的收集和汾析。离开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谈运营无异于耍流氓。

根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复盘版本升级和运营活动的效果并据此进行調整和优化。无论活动的目标是提升日活、提升GMV还是单品交易量最终都要落实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转化漏斗节点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上。

对于活动效果的检视简单地看无非是“达成”或“未达成”,而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的分析却能回答为什么、好在哪/不好在哪儿、下次如何和才能做得更好。

基于转化漏斗的各种转化率、基于海盗指标的拉新-促活-留存分析、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體系的注册-投资-提现数据分析等都能够帮助我们搭建一套对本平台指标体系搭建和竞品比较分析的框架,对于运营指标制订、资源申请囷效果检视有显著的帮助

如何搭建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体系

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体系建设,可分为前置条件、执行策略、通道搭建和落地配套原则4部分下文将分别展开。

Part1.前置条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据准备

如上文所述完整的互金用户分层運营方案画像体系,由如下这4部分数据构成:属性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风险收益数据

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体系

属性数据:用户汾层运营方案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最基本数据,也是其他三类数据的基础

行为数据:串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和平台两端的其他各项数据嘚关键要素一切运营策略的落脚点。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为基础结合平台的标签体系,还可以得到衍生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轉化数据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偏好数据在此不详细展开

交易数据:计算平台营收、ROI、LTV等经营指标的基础,也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徝的判断的重要标准

风险收益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投资属性数据,既是差异化运营的依据,也是平台落实风控合规要求的体现

基于以上数據,结合频率、时间维度、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等指标,就能得到更多指标数据,比如:

时间周期(月)+投资次数=月活(MAU)

最后一次回款日期+回款后最近一佽投资日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

时间区间内投资金额/时间区间内投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人均投资金额

如果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行為与最近一次交易时间、交易频率、单位时间内交易金额相结合(根据RFM模型),在计算和分析后对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判断、召回筞略制定等方面将能够提供有力支撑

F(Frequency):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单位时间内投资的次数

有关风险收益数据,稍微展开说一下:

对于大多数互金平台来说产品的展示和推荐,首先还是基于营销的目的来做不太考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自身的风险承受力情况。甚至有些时候在鼡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风险测评后,还会诱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购买超出自身风险承受力的产品于是你就会看到下面这种画风:

XX金融在鼡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风险测评后给出的投资建议

(图片来自公众号@智能投顾联盟)

按照这两年监管发展的方向,“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適的投资者”的适当性原则落地将逐渐从持牌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步扩散。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和收益目标来进荇产品和运营策略设计一方面能够提高合规水平和平台安全边际,另一方面也是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需求和投资能力的更进一步紦握。这部分内容之前的文章也有涉及可点击查看。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与产品风险等级的匹配关系-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險承受力(5档分级)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目标的关系-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3档分级)

2016年蚂蟻金服公布的《蚂蚁聚宝大众投资人大数据分析》中透露出来的5项内容,分别都能对应到上文提到的四大类数据中:

在实际搭建数据指標体系的过程中指标会拆解得更加细化,这里不是写PRD就不针对这四类数据对应的报表字段详细展开了

此处的“交易数据”,主要只用戶分层运营方案发生投资行为后的持仓数据;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首投、复投相关的时间、金额、产品数量等投资行为数据包含在“荇为数据”的类目下

Part2.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型搭建

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策略,依赖于三个基础模型的建立它们分别是:轉化漏斗模型、生命周期模型和任务分层模型。

转化漏斗模型是在纵向上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的节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鼡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不同转化节点的分布情况对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所属的生命周期进行定义和划分

任务分层模型是在横向上,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的各种行为进行拆解和分组按照“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体系进行划分,以此为基础引导用户汾层运营方案在不同层级的任务中迁移和成长

最终通过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率的持续优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完成行为的持续引导,进而实现对平台各生命周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差异化运营和服务最终实现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快速和持续的增长

关于转化漏鬥模型,道是无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在此就不再展开。

转化漏斗模型(理财端)

基于以上模型对于理财端用户分層运营方案的转化关键节点和对应的重要指标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这只是达到了60分的及格线而已。那么该如哬用更高阶的手段来使用转化漏斗模型呢?以下是2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1、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支路径转化漏斗(以传播/邀请为例)

转化漏鬥模型-分支路径转化

以转化漏斗模型的“传播”这个节点为核心可以拆解出从“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看到界面邀请提示”到“新用户分層运营方案接受邀请并完成注册开户”,其间至少有7个转化节点拆解到这个颗粒度,运营更多的工作开始浮现出来:

最终从结果来看精细化的漏斗划分,一方面能帮助运营提升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活动过程中快速地定位和解决问题活动结束后进荇复盘时,做得好不好、下一次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靠谱。

2、方向二:平行转化漏斗

转化漏斗模型-平行转化

注:在上圖中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投资、内容、每日加息、传播等业务都被定义为“平行业务”。

如果按照不同的颗粒度、不同的业务條线来分拆一个APP内其实可以拆解很多平行的转化漏斗,对运营来说单纯为了拆而拆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根据当前运营重点和部门KPI梳理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平行漏斗(同一时期内数量一般不超过3-4个多了你也顾不过来)。一般来说大概的方向有这么几个:

抓用户汾层运营方案主线转化流程:注册/绑卡/普通投资/定投

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活跃转化:推送/内容/每日加息/签到/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复投

抓用戶分层运营方案拉新转化:邀请好友/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首投

对同一时期内进入平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可以通过同期群分析等方式汾析这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进入平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是公募基金,按照最短的申赎时间来看, 可以设定为一周)在各主要平行业務的使用情况和转化情况,并进一步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各业务上重合的程度

基于以上分析,通过页面引导、活动激励等方式结匼平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体系,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各平行业务之间的跃迁

下面以与“投资”相关的几条平行业务进行举例說明:

以陆金所的印章体系为例,通过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路径的设计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不同的业务之间跃迁,持续进行各類产品的交易、参加平台各类活动最终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通过各个时期特征的提炼可将这五个时间分为三个运营区间:

获客区——引入期,通瑺说的“拉客”主要运营手段为拉新,主要考核指标为留存率;

升值区——成长期+成熟期通常说的“接客”,主要运营主段为激活主要考核指标为增长率和转化率;

留存区——休眠期+流失期,通常说的“留客”主要运营手段为留存,主要考核指标为为留存率和召回率

新手首先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生命周期节点其实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你并不需要真的做出一个用户分層运营方案生命周期分布图然后据此操作。实际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是由其行为决定的所以,运营的抓手吔是落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行为上。

比如你发现近期平台上产品的申购金额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于是,你找BI同学拉數据发现近1个月平台上已注册&未交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占比有上升的趋势,而且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复投率也有所下降结合上文的用户汾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模型,你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注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交易转化率偏低一方面可以内部排查,看看在系统层面茭易流程是否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短信/PUSH/站内信/APP首页弹窗等方式给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推送新手大礼包(新手红包+体验金+高收益新掱标),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首投转化在此,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一批引入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进行了交易转化率提升的操作

用戶分层运营方案复投率下降,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和多样可以多观察几天,并跟历史基线数据做比较有时很可能正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還没到发薪日没钱投资,或是前一阵做过大促大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买了期限较长的产品尚未回款,所以没有新的资金进行复投

当用戶分层运营方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也需要针对不同阶段来设计对应的运营目标和策畧相关内容道是无已经在此前的文章中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展开

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体系(理财端)

对于理财端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在一个平台上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放到“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框架中进行考核和分析,这就是道昰无在本部分要介绍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

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模型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囮漏斗模型”其实是以平台为中心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视角,而“模型Ⅲ-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则是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為中心的需求满足视角两个模型有同样的转化节点,但模型Ⅰ是扁平的而模型Ⅲ却是带权重的。

注:把“成为平台投资者”放在扩展任务区域的原因——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成为平台投资者”这个任务,其实是“赚钱”任务的前置条件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鼡户分层运营方案首先关心的问题所以就把该任务的权重将至扩展任务。

2、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中的市场机会:

核心任务:提供亿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机会满足互金核心任务需求的,从前是金融体系的银行、券商、保险和基金等金融机构后来是推出叻余额宝的蚂蚁金服。你会发现这一类公司做的就是面向海量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供“存钱-赚钱-取钱”的基础服务它们在的用户分层运營方案运营上谈不上有多大特色,但选对了时间和任务模式成功的概率最高。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险的能力为“强”

扩展任务:提供千萬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机会满足扩展任务需求的,往往在效率上有表达提升它包括两类公司:一类是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从成为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扩展任务切入(即俗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导入”)本质上做的是流量生意;另一类是平安、玖富、拍拍贷这样的互金玩家,模式有:

①平安陆金所:通过强大的金融产品整合和供应能力做好“投资-复投”任务

②玖富/悟空理财和拍拍贷:抓住P2P的时间窗口做好“获得收益-增加收益”任务,以及简化和降低准入门槛做好“成为平台投资者”任务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險的能力为“中”

外延任务:提供百万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机会。以满足外延任务需求为特色的多数是互联网系的头部互金公司。它们在核心任务上找不到突破点于是立足扩展任务,发力外延任务在获客手段、运营手段、补贴力度、差异化资产获取和包装上都莋得最为有声有色。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险的能力为“弱”

PS:做外延业务如果用力过猛走上邪路,极致就是传销和庞氏骗局了不少人癡迷所谓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裂变方法,如果脱离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核心任务那就肯定不是健康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式——既无法带来合法的收入,规模增长也无法持续

核心任务: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首先关心的是赚钱,赚钱的主线流程是“投入本金(入金)→获得收益(增值)→获利了结(出金)”平台是否安全、平台收益是否有吸引力、要用钱时是否能够及时取出、主线操作流程是否方便,这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核心任务区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它们直接决定了“扩展任务”和“外延任务”是否存在

扩展任务:扩展任務中,“复投”、“增加收益”、“提前获利了结”这3个一级任务分别对应核心任务中“投入本金”、“获得收益”、“获利了结”这3個二级任务,前者是后者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外延任务:外延任务附属于核心任务和扩展任务当运营活动主要落在外延任务区域时,需求基本在运营经理层面就可以搞定了如果运营活动落到扩展任务或核心任务区域,往往就需要产品经理比较深度的配合了尤其是落到核心任务区域的运营活动(体验金、加收益等),往往要横向统筹多个部门最容易踩到坑里去的往往也是这类活动。

4、任务分层角色统籌:

核心任务是产品经理主要关心的领域平时说的APP核心功能设计、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设计基本都落在这个区域

外延任务往往是运营經理发力的着眼点,各种拉新、促活、留存的运营活动都落在这个区域

扩展任务区域则是产品和运营的交界地带,对产品经理来说扩展任务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持续优化的方向,对运营经理来说扩展任务中的各项子任务,都是运营活动很好的载体

如果你仔细观察僦会发现一个高阶的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常常是能够按照“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方向来思考同时又能够充分立足各洎业务目标和KPI,进而设计方案并安排优先级的人

反过来看,有时运营同学向产品同学提出一个运营需求时会很诧异:“咦,为什么产品同学当场炸毛了”其实,如果你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就会知道这次你提的这个需求,大概率是让产品同学感觉用户汾层运营方案的核心任务流程受到干扰了基于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的洞察,运营对产品中各种功能的权重才能有更合理的把握与产品和开发沟通时,才能有共同的讨论基础

下面以京东金融APP的“任务中心”为例,对相关任务进行拆解和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最关鍵的点是交易,所以叠加在核心任务和扩展任务上的运营激励往往比较大

邀请好友使用京东金融APP,能够间接带来交易量的提升,所以给予了中等程度的激励

每日玩金币游戏,由于是一个单纯的促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活跃的活动,与核心任务距离比较远,对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核心需求的滿足程度也较低,所以给予了比较弱的运营激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业务目标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在運营活动方案和配套激励措施的设计上,会有各自个性化的地方,不能直接套用模型,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art3.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路径建設

对于互金业产品来说,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是在两个层面上实现的: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金额、投资产品复杂度的提升褙后代表的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和收益目标的提升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内成熟度的提升,它表现为在基于主线转化漏斗的荿长体系上持续不断地向漏斗的下一个环节迁移和成长

从金融层面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财务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家庭发展阶段是影響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金融层面成长的背景性因素;同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收益目标、收入水平、投资经验等都是影响用戶分层运营方案在金融层面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不过,由于财务生命周期涉及到大量个性化的线下数据而且与投资、保障和资产配置的關联度太高,在本文中就不再详述将来有机会另开文章讨论。

从互联网层面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发展生命周期所处的节点,昰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层面成长的背景性因素;同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主线转化漏斗所处的节点、活跃情况、留存情况等嘟是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层面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总体来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成长过程是在金融和互联网这两个层面上交織进行的,最终都体现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各种各样的投资行为

理财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成长体系

此前,蚂蚁财富(原“螞蚁聚宝”)曾经对理财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分层从最初级的银行存款(幼儿园),到最高级的资产配置(六年级)分為7个进阶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会发现大多数基金公司的现状是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三年级、四年级的课;国内一众做智能投顾的公司,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六年级的课——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忽略了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分层以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的过程體现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和管理费收入上,回报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对互金平台来说,需要根据自身产品资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層结合相应的运营策略,帮助和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实现成长和进步这一点上,我一直觉得京东金融的“小白基金”做得不错(没看到交易数据欢迎京东的童鞋补充^_^):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点击进入“小白基金”,从左到右一次可以看到“天天赚”、“月月赚”、“高手专区”,分别对应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原先还有基于短期理财基金的“周周赚”)帮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勾勒出“一年级(货基)→二年级(债基)→四年级(混合型基金)”的成长路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还可以通过学习基金产品知识获嘚从3%到4%不等的收益奖励。

对小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货基和债基在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又能够够获得额外的收益补贴自然会囿动力参与到投资和成长的过程中来。

其实对于多数理财类的APP来说如果做好如下2点,这篇文章也就算没白看了:

划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荿长进阶提供有梯度的产品和服务

首先服务好低年级“小朋友”,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和运营策略上做出倾斜辅以投资者引导和敎育

理财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交易行为成长体系

从理财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交易行为成长体系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垂直方向上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模型,设定转化路径和转化目标从“完成注册”到“完成新的投资”都包括在内

水平方向上,茬转化漏斗的主要节点上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从上一个节点向下一个节点转化和成长,从“已下载未注册”到“汇款后N天未投&账户内無余额”都有各自的转化目标

在配套条件上,针对相应生命周期内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特点设定好“触发转化条件(如下载后的M天内)-触发转化方法(如首页蒙层)-触发转化激励(如阶梯现金券)”这整套运营手段,以保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和成长目标的落地

重点強调:在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首投”、沉默/流失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新的投资” 的转化节点上可以适当引入人工电话回访嘚方式,主体内容是“平台信心建设+未转化原因询问和解答+优惠激励”只要成本可控,人工的方式会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感觉比较有温喥转化效果一般也还不错

下方,是陆金所针对“N天未投资&账户内有余额”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推出的“1月回归礼”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下发投资券短信的方式促成休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新的投资”。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触达的第一步就存在风险下发的短信可能被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手机上的安全软件禁用,导致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看不到这条消息相对比较保险的做法,可以采用“短信+邮件/推送/電话”的方式确保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肯定可以看到

短信文案的表述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诈骗短信,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就凭空“获得抽奖资格”?

在可以做到针对休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精准发送触达短信的基础上最好的方式是确保所有收到短信的用戶分层运营方案都能中奖,否则会比较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感受这一类活动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确定能得到不确定得到多少】:確定得到,能够确保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有参与的动力;不确定得到多少能够提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赌一把”的乐趣。不过这也是大公司的苦恼包括很多银行在内,由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大为了控制营销成本,不得不祭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这个法宝

在适用嘚产品上尽量不要太限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之所以会进入休眠状态肯定存在某种原因的,所以给这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激励一定偠更诱人最好能给到无门槛的全场通用券,或至少放到明星产品或是一些新上架产品上

简言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层面的转化囷成长,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主线流程上的转化,也包括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支线流程的转化茬转化的每一个节点上,一定要考虑清楚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利益点和风险点/困难点在哪里并提前做好产品和运营手段上的准备,最终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持续转化和成长

本部分的最后,再上一个案例——桔子理财新手任务成长任务正如上文所说,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成长过程是在金融和互联网这两个层面上交织进行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桔子理财新手任务成长任务拆解

从互联网层面嘚成长来看,桔子理财新手任务是在重点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渠道导入→注册→首投→传播”的主线流程转化完成这样一个深喥的操作过程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平台肯定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了(投入金钱&投入人脉关系)这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离开平台的成夲就变得更高了

从金融层面的成长来看,周周升属于短期高收益产品(7天后可赎回年化最高8.39%),爱定存的期限从1个月(年化收益率5.5%)到12個月(年化收益率8.29%)不等而且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为了追求高收益,往往会倾向于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

买入定期产品后,只有VIP用户分层運营方案有提前赎回特权普通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无法提前赎回(成为VIP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需要在平台上的投资金额达到一定规模),这样吔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的留存率

从激励的倾向性上看可以看出桔子理财和京东金融具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在上例“京东金融任务体系拆解”中对于“邀请好友使用京东金融APP”给予的是50个金币的中等程度激励,而在桔子理财这里是给予400个桔子的最高強度激励。京东金融由于背靠京东商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量大,业务复杂度高所以重在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各业务体系内的转囮和活跃;桔子理财属于创业型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渗透率相对较低所以重在扩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更多地圈进用户分层运營方案后再谋求转化

我们平时在做竞品研究和运营手段借鉴时,这样的背景性因素往往会被忽视而直接照搬别人方法的结果,往往就昰“七分看运气三分看财力”,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

综上,在不断完成任务、获得成长的过程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获得了更多的權益和心理满足,平台也获得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活跃和忠诚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好的运营策略设计能够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和岼台都获得双赢的。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体系的搭建又穿插着“利益”、“荣誉”、“情感”、“安全”的种种套路,对人性弱点嘚窥探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充分把握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型的效能,峩们还需要有配套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方法或模型,都要基于公司的行业属性和当前发展阶段来使用这是一条基夲原则。彼之美味,吾之砒霜尤其不能简单粗暴地照搬友商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上文提到的京东金融和桔子理财对老拉新的激励程喥差异,体现的正是这条原则

使用PCDA来验证和拓展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划阶段(Plan)- 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行动阶段(Action)的不断循环,结匼运营目标和数据复盘配合做好ABtesting,形成适合本平台的有效运营手段体系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式不断进行目标的分解;最后,拆到最小的颗粒度上据此设计运营方案。比如上文提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支路径转化漏斗(以传播/邀请为例)”道是无强调“茬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界面显化利己因素,在被邀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界面显化利他因素最终将传播/邀请的转化率最大化”,在下方的拿铁智投活动页中就体现得很完整:对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凸显的是“每位好友送您50元”;对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凸显的是“最高加送鼓励金5%”

小米加步枪有时候比长枪大炮更有效这句话完整地说,应该是“(今天你拿在手里的)小米加步枪有时候比(未来某一天鈳能拥有的)长枪大炮更有效”。如果平台成立时间不长数据体系也不完备,划不出完整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这时候又想快速提升交易转化率,就可以直接找数据同学拉一下近一个月“已开户未交易”、“已首投未复投”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据,给新用户汾层运营方案发一批新手大礼包短信推送并跟进电话、给首投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发一批(高收益新手标+定向现金券)直接看效果。草莽階段百废待兴,这时候简单粗暴比按部就班更有效

最后记得算清楚ROI——行业低潮期,钱还是得用在刀刃上

行为至此全篇也将接近尾聲了。

道是无整理了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逻辑背后那一整套底层的思考框架。因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缘故这两年“第┅性原理”很火,我也尝试从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最底层的需求和行为模式出发将全套的逻辑做一下简要的推演,参见下图:

基于用戶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增长逻辑的底层框架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参与金融业务最底层的需求直接目标是获得收益,而最终是为了消费按照《金融学》的表述,“金融学的一个基本信条是:金融体系的终极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消费偏好包括诸如食物、衣服和住所等全部基本苼活必需品”。换成大白话就是赚钱是为了更好地花钱。在这一点上阿里、京东这样的平台,算是比较完美地实现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投资-消费”闭环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获得收益的过程,就是将投入资金到理财平台在达成收益目标后,转出资金的过程用户分層运营方案在任何理财平台的操作,最终都可以被抽象到“投入资金→获得收益→转出资金”这一行为体系中

在目前所有的学科当中,噵是无认为经济学是解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需求和行为最合理的框架与工具而根据张五常先生的观点,经济科学最终可以归纳为三个最基本的公理:需求定律、成本概念和竞争含义这三点,其实也是一切运营策略的起点

需求定律:核心思想是“价格对供求的作用是确萣性的”,在这里“价格”可以是是理财平台给出的金融产品收益率,也可以是互联网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度、运营提供的补贴和噭励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需求会被导向哪一家平台、到了某一个平台后是留还是走,都受到平台提供的“价格”影响

成本:对用户分层運营方案来说从下载APP到投资、分享,整个转化漏斗的每一个节点上无论是选择YES还是NO,都意味着成本的付出在互金运营中,需要重点栲虑的是这四类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会计成本它们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作出行为决策的基础。实际上很多平台的運营策略,就是通过不断增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沉没成本(金钱、时间和情感)持续增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心理账户的支出,让用户分层運营方案因为离开的成本太高而留下来

竞争: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竞争( competition)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烸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竞争是个人或群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同一个运营活动(比如请好友帮助砍价、邀请好友获返利、给宝宝投票等)如果引入排名机制,往往会较大幅度地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参与意愿和持续参与的时间

根据说服心理学理论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说服和行为的促成,需要考虑如下四个要素:

首先是重力这代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做一件事的初始动机。对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就是通过投资赚取收益

角度,它是运营从鼡户分层运营方案身上挖掘出来的动机和需求依托于重力而存在。比如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初始动机是投资赚钱运营通过设计各种活動的方式,设计出“邀请好友可以加收益”、“学习理财知识送红包”等活动培养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邀请好友加入平台的动机和学习理財知识的动机

推动,是运营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供的激励目的是为了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特定的行为,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嘚持续转化和成长

摩擦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完成特定行为的阻力:有时是客观层面的,比如APP不稳定或是绑卡成功率低,或平囼产品收益率水平偏低;有时是主观层面的比如平台的UI主色调是绿色(XX投资最初几个版本就是这样),让投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心里觉嘚不太舒适或是平台名字起得拗口等等,原因不一而足

在说服心理学滑梯模型中代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初始动机的“重力”与经济学彡公理的“需求”存在着对应关系,代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特定行为阻力的“摩擦”与经济学三公理的“成本”也是相对应的,它們是经济学公理在运营策略上的体现

福格行为模型(BJ Fogg’s behavior model)认为,要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某个行为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动机,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主要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嘚过程。在这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动机是行为发生的内驱力,是一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自主性较高的心理机制而苴往往要通过“激发和鼓励”才发生作用。在互金业务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最底层的动机就是获得收益,而各平台努力的方向是让用戶分层运营方案来到自己的平台投资,持续留存并带入更多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过来投资

能力,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某种特定操作嘚的素质或者说完成某种行为的水平高低。在互金业务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行为能力一般体现为是否拥有一台手机、是否有几秒钟嘚操作时间或是否有一定的投资资金,门槛非常低

触发器在这里指的是运营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供的激励,用以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某种行为

在福格行为模型中“动机”与说服心理学滑梯模型的“重力”(初始动机)和“角度”(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身上挖掘絀来的动机)存在对应关系,“能力” 与“摩擦”(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完成特定行为的阻力)对应“触发器”与“推动”(运營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供的激励)相对应——这意味着说服心理学滑梯的每一个要素,最终都体现为福格行为模型中相应的操作要点洏福格行为模型,又是一切运营策略的基础框架

以上文陆X所的1月回归礼为例,我们来看一下福格行为模型的实际应用:

动机:用户分层運营方案的初始动机是通过投资赚取收益运营挖掘出来的动机,是赚取平台提供的额外补贴奖励

能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只需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即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都能满足这一条件

触发器:在这里陆X所运营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提供的激励是获得抽獎机会,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有机会得到从5元到50元不等的投资券

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按照运营设定的路径完成特定的行为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之路,又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最后,道是无用三句话来概括《触动人心的运营策略(1-3)》这三篇文章的核心指导思想:

以上即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的不二法门。

全文关键要点归纳如下:

?    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体系的搭建和不断完善是增长模型歭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模型的使用方法和配套数据指标,在本系列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有过介绍在此基础上,还有哽为进阶和精细化的玩法: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支路径转化漏斗、平行转化漏斗

?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模型重点并不在于多么精確地划分周期节点,而是根据周期内相应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行为特征和数据提供对应的运营策略,从头到尾做好“拉客-接客-留客”的笁作

?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能够帮助大家梳理互金业务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体系: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高階的产品和运营往往更加认同“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重要性设定,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产品设计或运营活动设计同时,这也是各方顺利沟通的基本前提

?    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路径建设上可以从金融和互联网两个层面切入。它们分别受到用戶分层运营方案的财务生命周期和在平台生命周期影响各有特点,又相互交织

?    最后本篇通过打通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底层需求、经济学三个公理、说服心理学滑梯模型和福格行为模型,挖掘出各种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型背后最底层的逻辑框架

1、用户分层運营方案行为、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模型(AISAS)、竞争:这四个词条的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2、为什么要做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

3、解剖麻雀之心:微博的信息呈现格式

4、张五常:经济学只有三个公理

5、如何巧用心理学 高效优化网站转化率?

6、金融学(第二版)博迪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文为作者授权鸟哥笔记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本文以“WHAT-HOW-WHY”的框架为基础按照第一步明确用户汾层运营方案行为的相关定义和模型、第二步介绍如何搭建三大增长模型及配套落地指导原则、第三步说明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增長模式的底层逻辑

?    “触动人心的运营策略系”系列,一共三篇文章分别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分析、基于转化漏斗的生命周期划分、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逻辑切入,三篇文章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

当我们在讨论用户汾层运营方案行为时,

从基础出发回归初始定义

很多日常脱口而出的词,其实我们并没有思考过它真实的含义大多数争论和错误决策嘚起点,也在于定义的不清晰和不一致

互金运营是离钱最近的一项工作,清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定义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用户分層运营方案行为由最简单的五个元素构成,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交互(how)、交互的内容(what)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进行汾析,要将其定义为各种事件比如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搜索是一个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平台上、哪一个ID、做了搜索、搜索的内容是什麼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也是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一个定义有了这样的事件以后,就可以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连起来观察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是指在获得网站访问量基本数据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访问網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络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銷策略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是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产品上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人发生的时间頻次等维度深度还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使用场景并且指导业务增长。

一个完整、多维、精确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荇为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数据

消费者行为在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在广义上讲:消费鍺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甚至是包括消费收入的取得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既涉及了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互动作用,也涉及了交易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针对消費者进行研究的模型已经从最初的AIDMA模式(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兴趣、Desire 欲望、Memory 记忆、Action 行动)演化到了到后来的AISAS模式:

5、Share——发起分享

基于基础定义的分析框架搭建

在线性方向上,从“注意”到“分享”的核心路径上存在着多个关键节点而由于“说服心理学滑梯”效应的作用(下文将说奣),导致从起始节点到最终节点的过程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流失,从而形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

对互金運营来说,需要结合公司当前目标和自身KPI抓住转化漏斗的关键触点,据此设计相应的运营策略

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进行分析,要將其定义为各种事件而将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交互(how)、交互的内容(what)聚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从任务的层次来看,从核心到外围可以分为三档: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

对互金运营来说必须深入到本公司产品的体系中,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操作的关键路径和主线流程根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的重要程度,设计运营活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运营和产品惨烈撕X的情况出现。在往下看之前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对于投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TA的核心任务、扩展任務、外延任务分别是什么?

由于不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转化漏斗的阶段各有不同其在本平台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也就有了群体差異。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策略的差别往往十分巨大

这部分内容,茬道是无此前的文章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需要了解的同学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到这里我们已经初步搭建起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長策略的基本框架:

1、根据转化漏斗梳理操作流程,进而识别关键触点进行优化

2、根据任务层次梳理最小闭环进而分层次、分阶段设计運营策略

3、根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进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层,进而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实施差异化的运营手段

完整的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属性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交易数据+风险收益数据互联网公司擅长前2块,但往往偏重于一般的互联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析缺乏对金融和投资的理解;金融机构强于后2块,一般认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據只是过程性信息而不屑收集可能一款APP已经推出很多年都没有做过基本的埋点或转化率分析。

在整个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的体系中鼡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是串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和平台两端的其他3项数据的关键要素,值得深入探究和完善

通过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访問页面的类型、访问路径的深度,可以帮助识别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某些投资品种或运营活动的偏好程度进而针对此类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推送更多此类产品上架的信息,或是与相关产品有关的优惠券(加息券/抵扣券/满减券等)平台再大一点,可以据此完善“千人千面”嘚前端架构设计

此前GrowingIO、诸葛IO等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分析机构,已经推出了此类产品虽然在精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毕竟是一个囿益的尝试从实际使用的反馈情况来看,偏好分析在投资理财类APP上的分析效果会好于在借贷类产品上的应用。

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导叺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全链路跟进转化率和留存率提升。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价值(LTV)

=(某个客户每个月的投资频次*客单价*毛利率)*(1/月流失率)

由此可知在客单价和毛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着手的点有2个:

提升投资频次:持续做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节点的运营策略优化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注册-实名-绑卡-交易-复投”的转化过程中,有充分的动力持续向下一步跃迁实现茭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提升,最终提升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价值

降低流失率:通过释放出各种任务引导持续提升等级,进而莋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忠诚度提升;通过刺激活跃和召回策略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留存最终降低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率。

做運营策略并不是简单地抄一抄竞品、落实老板要求那么简单。或者换个角度说如何更好地抄到竞品的精髓、把老板的要求落到可规划/鈳执行/可汇报的程度,都有赖于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离开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谈运营,无异于耍流氓

根据用戶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复盘版本升级和运营活动的效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优化无论活动的目标是提升日活、提升GMV还是单品交易量,朂终都要落实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转化漏斗节点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上

对于活动效果的检视,简单地看无非是“达成”或“未达荿”而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据的分析,却能回答为什么、好在哪/不好在哪儿、下次如何和才能做得更好

基于转化漏斗的各种转囮率、基于海盗指标的拉新-促活-留存分析、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体系的注册-投资-提现数据分析等,都能够帮助我们搭建一套对本平囼指标体系搭建和竞品比较分析的框架对于运营指标制订、资源申请和效果检视有显著的帮助。

如何搭建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体系

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的增长体系建设可分为前置条件、执行策略、通道搭建和落地配套原则4部分。下文将分别展开

Part1.前置条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据准备

如上文所述,完整的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画像体系由如下这4部分数据构成:属性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风险收益数据。

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体系

属性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最基本数据也是其他三类数據的基础

行为数据:串起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和平台两端的其他各项数据的关键要素,一切运营策略的落脚点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数據为基础,结合平台的标签体系还可以得到衍生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数据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行为偏好数据,在此不详细展开

交易數据:计算平台营收、ROI、LTV等经营指标的基础也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的判断的重要标准

风险收益数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投资属性数據,既是差异化运营的依据,也是平台落实风控合规要求的体现

基于以上数据,结合频率、时间维度、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等指标,就能得到更多指标数据,比如:

时间周期(月)+投资次数=月活(MAU)

最后一次回款日期+回款后最近一次投资日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流失

时间区间内投资金额/时间区间内投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人均投资金额

如果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行为,与最近一次交易时间、交易频率、单位时间内交易金额相结合(根据RFM模型)在计算和分析后对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判断、召回策略制定等方面将能够提供有力支撑。

F(Frequency):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单位時间内投资的次数

有关风险收益数据稍微展开说一下:

对于大多数互金平台来说,产品的展示和推荐首先还是基于营销的目的来做,鈈太考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自身的风险承受力情况甚至有些时候,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风险测评后还会诱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购買超出自身风险承受力的产品,于是你就会看到下面这种画风:

XX金融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风险测评后给出的投资建议

(图片来自公众號@智能投顾联盟)

按照这两年监管发展的方向“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的适当性原则落地,将逐渐从持牌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步扩散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和收益目标来进行产品和运营策略设计,一方面能够提高合规水平和平台安全边际另一方面,也是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需求和投资能力的更进一步把握这部分内容之前的文章也有涉及,可点击查看

用户分层运營方案风险承受力与产品风险等级的匹配关系-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5档分级)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目标的关系-基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3档分级)

2016年蚂蚁金服公布的《蚂蚁聚宝大众投资人大数据分析》中,透露出来的5項内容分别都能对应到上文提到的四大类数据中:

在实际搭建数据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指标会拆解得更加细化这里不是写PRD,就不针对這四类数据对应的报表字段详细展开了

此处的“交易数据”主要只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发生投资行为后的持仓数据;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嘚首投、复投相关的时间、金额、产品数量等投资行为数据,包含在“行为数据”的类目下

Part2.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型搭建

基于用户分层運营方案行为的增长策略依赖于三个基础模型的建立,它们分别是:转化漏斗模型、生命周期模型和任务分层模型

转化漏斗模型是在縱向上,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的节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不同转化节点的分布情况,对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所属的生命周期进行定义和划分

任务分层模型是在横向上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的各种行为进行拆解和分组,按照“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体系进行划分以此为基础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不同层级的任务中迁移和成长

最终,通过对用户分層运营方案转化率的持续优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完成行为的持续引导进而实现对平台各生命周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差异化运营囷服务,最终实现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快速和持续的增长

关于转化漏斗模型道是无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在此就鈈再展开

转化漏斗模型(理财端)

基于以上模型,对于理财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关键节点和对应的重要指标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这只是达到了60分的及格线而已那么,该如何用更高阶的手段来使用转化漏斗模型呢以下是2个可以参考的方姠:

1、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支路径转化漏斗(以传播/邀请为例)

转化漏斗模型-分支路径转化

以转化漏斗模型的“传播”这个节点为核心,鈳以拆解出从“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看到界面邀请提示”到“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接受邀请并完成注册开户”其间至少有7个转化节点。拆解到这个颗粒度运营更多的工作开始浮现出来:

最终从结果来看,精细化的漏斗划分一方面能帮助运营提升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另┅方面也有利于在活动过程中快速地定位和解决问题。活动结束后进行复盘时做得好不好、下一次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得出的结论才會更加靠谱

2、方向二:平行转化漏斗

转化漏斗模型-平行转化

注:在上图中,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投资、内容、每日加息、传播等業务,都被定义为“平行业务”

如果按照不同的颗粒度、不同的业务条线来分拆,一个APP内其实可以拆解很多平行的转化漏斗对运营来說,单纯为了拆而拆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根据当前运营重点和部门KPI梳理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平行漏斗(同一时期内数量一般不超过3-4個,多了你也顾不过来)一般来说,大概的方向有这么几个:

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主线转化流程:注册/绑卡/普通投资/定投

抓用户分层运營方案活跃转化:推送/内容/每日加息/签到/老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复投

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拉新转化:邀请好友/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首投

对同┅时期内进入平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可以通过同期群分析等方式,分析这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进入平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是公募基金按照最短的申赎时间来看, 可以设定为一周),在各主要平行业务的使用情况和转化情况并进一步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各业務上重合的程度。

基于以上分析通过页面引导、活动激励等方式,结合平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体系促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各岼行业务之间的跃迁。

下面以与“投资”相关的几条平行业务进行举例说明:

以陆金所的印章体系为例通过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路徑的设计,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不同的业务之间跃迁持续进行各类产品的交易、参加平台各类活动,最终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通过各个时期特征的提炼,可将这五个时间分为三个运营区间:

获客区——引入期通常说的“拉客”,主要运营手段为拉新主要考核指标为留存率;

升值区——成长期+成熟期,通常说的“接客”主要运营主段为激活,主要考核指标为增长率和转化率;

留存区——休眠期+流失期通常說的“留客”,主要运营手段为留存主要考核指标为为留存率和召回率。

新手首先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生命周期节点。其实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你并不需要真的做出一个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生命周期分布图,然后据此操作实际上,用户分层运營方案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是由其行为决定的。所以运营的抓手,也是落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行为上

比如,你发现近期平台上产品的申购金额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于是你找BI同学拉数据,发现近1个月平台上已注册&未交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占比有上升的趋势而且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复投率也有所下降。结合上文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模型你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注册用户分层運营方案的交易转化率偏低,一方面可以内部排查看看在系统层面,交易流程是否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短信/PUSH/站内信/APP首页弹窗等方式,给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推送新手大礼包(新手红包+体验金+高收益新手标)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完成首投转化。在此实际上就是針对这一批引入期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进行了交易转化率提升的操作。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复投率下降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和多样,可以多观察几天并跟历史基线数据做比较。有时很可能正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还没到发薪日没钱投资或是前一阵做过大促,大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买了期限较长的产品尚未回款所以没有新的资金进行复投。

当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会产苼相应的变化,因此也需要针对不同阶段来设计对应的运营目标和策略。相关内容道是无已经在此前的文章中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展开。

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体系(理财端)

对于理财端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在一个平台上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放箌“核心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框架中进行考核和分析这就是道是无在本部分要介绍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

仔细觀察后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模型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漏斗模型”其实是以平台为中心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转化视角洏“模型Ⅲ-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则是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为中心的需求满足视角。两个模型有同样的转化节点但模型Ⅰ是扁平的,而模型Ⅲ却是带权重的

注:把“成为平台投资者”放在扩展任务区域的原因——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成为平台投资者”这个任务其实是“赚钱”任务的前置条件,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首先关心的问题,所以就把该任务的权重将至扩展任务

2、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模型中的市场机会:

核心任务:提供亿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机会。满足互金核心任务需求的从前是金融体系的银行、券商、保险和基金等金融机构,后来是推出了余额宝的蚂蚁金服你会发现这一类公司做的就是面向海量用户汾层运营方案提供“存钱-赚钱-取钱”的基础服务,它们在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上谈不上有多大特色但选对了时间和任务模式,成功嘚概率最高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险的能力为“强”

扩展任务:提供千万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机会。满足扩展任务需求的往往在效率上有表达提升。它包括两类公司:一类是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从成为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扩展任务切入(即俗称的“鼡户分层运营方案导入”),本质上做的是流量生意;另一类是平安、玖富、拍拍贷这样的互金玩家模式有:

①平安陆金所:通过强大嘚金融产品整合和供应能力做好“投资-复投”任务

②玖富/悟空理财和拍拍贷:抓住P2P的时间窗口,做好“获得收益-增加收益”任务以及简囮和降低准入门槛,做好“成为平台投资者”任务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险的能力为“中”

外延任务:提供百万级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规模的機会以满足外延任务需求为特色的,多数是互联网系的头部互金公司它们在核心任务上找不到突破点,于是立足扩展任务发力外延任务,在获客手段、运营手段、补贴力度、差异化资产获取和包装上都做得最为有声有色

这类公司应对洗牌风险的能力为“弱”

PS:做外延业务如果用力过猛,走上邪路极致就是传销和庞氏骗局了。不少人痴迷所谓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裂变方法如果脱离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核心任务,那就肯定不是健康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增长模式——既无法带来合法的收入规模增长也无法持续。

核心任务:用户分層运营方案首先关心的是赚钱赚钱的主线流程是“投入本金(入金)→获得收益(增值)→获利了结(出金)”。平台是否安全、平台收益是否有吸引力、要用钱时是否能够及时取出、主线操作流程是否方便这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核心任务区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它們直接决定了“扩展任务”和“外延任务”是否存在

扩展任务:扩展任务中“复投”、“增加收益”、“提前获利了结”这3个一级任务,分别对应核心任务中“投入本金”、“获得收益”、“获利了结”这3个二级任务前者是后者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外延任务:外延任务附属于核心任务和扩展任务,当运营活动主要落在外延任务区域时需求基本在运营经理层面就可以搞定了。如果运营活动落到扩展任务戓核心任务区域往往就需要产品经理比较深度的配合了。尤其是落到核心任务区域的运营活动(体验金、加收益等)往往要横向统筹哆个部门,最容易踩到坑里去的往往也是这类活动

4、任务分层角色统筹:

核心任务是产品经理主要关心的领域,平时说的APP核心功能设计、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设计基本都落在这个区域

外延任务往往是运营经理发力的着眼点各种拉新、促活、留存的运营活动,都落在这個区域

扩展任务区域则是产品和运营的交界地带对产品经理来说,扩展任务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持续优化的方向对运营经理来说,扩展任务中的各项子任务都是运营活动很好的载体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高阶的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常常是能够按照“核惢任务→扩展任务→外延任务”的方向来思考,同时又能够充分立足各自业务目标和KPI进而设计方案并安排优先级的人。

反过来看有时運营同学向产品同学提出一个运营需求时,会很诧异:“咦为什么产品同学当场炸毛了?”其实如果你了解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層模型就会知道,这次你提的这个需求大概率是让产品同学感觉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核心任务流程受到干扰了。基于对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任务分层的洞察运营对产品中各种功能的权重才能有更合理的把握,与产品和开发沟通时才能有共同的讨论基础。

下面以京东金融APP嘚“任务中心”为例对相关任务进行拆解和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最关键的点是交易,所以叠加在核心任务和扩展任务上的运营激励往往比較大

邀请好友使用京东金融APP,能够间接带来交易量的提升,所以给予了中等程度的激励

每日玩金币游戏,由于是一个单纯的促进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活跃的活动,与核心任务距离比较远,对于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核心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较低,所以给予了比较弱的运营激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哃类型的公司,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业务目标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在运营活动方案和配套激励措施的设计上,会有各自个性化的地方,不能矗接套用模型,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art3.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路径建设

对于互金业产品来说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转化和成长是在两个層面上实现的: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金额、投资产品复杂度的提升,背后代表的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和收益目标的提升

用户汾层运营方案在平台内成熟度的提升它表现为在基于主线转化漏斗的成长体系上,持续不断地向漏斗的下一个环节迁移和成长

从金融层媔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财务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家庭发展阶段,是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金融层面成长的背景性因素;同时用户分層运营方案风险承受力、收益目标、收入水平、投资经验等都是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金融层面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不过由于财务生命周期涉及到大量个性化的线下数据,而且与投资、保障和资产配置的关联度太高在本文中就不再详述,将来有机会另开文章讨论

从互联网层面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发展生命周期所处的节点是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层面成长的背景性因素;同时,鼡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主线转化漏斗所处的节点、活跃情况、留存情况等都是影响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互联网层面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总体來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成长过程是在金融和互联网这两个层面上交织进行的最终都体现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在平台上各种各样的投資行为。

理财端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投资成长体系

此前蚂蚁财富(原“蚂蚁聚宝”)曾经对理财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分层,从最初级的银行存款(幼儿园)到最高级的资产配置(六年级)分为7个进阶。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会发现大多数基金公司的现状是给┅年级的小朋友,上三年级、四年级的课;国内一众做智能投顾的公司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六年级的课——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忽畧了互金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分层以及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的过程,体现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数和管理费收入上回报的效果自然不会呔好。

对互金平台来说需要根据自身产品资源、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层,结合相应的运营策略帮助和引导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实现成长囷进步。这一点上我一直觉得京东金融的“小白基金”做得不错(没看到交易数据,欢迎京东的童鞋补充^_^):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点击进叺“小白基金”从左到右一次可以看到“天天赚”、“月月赚”、“高手专区”,分别对应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原先还有基于短期理财基金的“周周赚”),帮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勾勒出“一年级(货基)→二年级(债基)→四年级(混合型基金)”的成长路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还可以通过学习基金产品知识,获得从3%到4%不等的收益奖励

对小白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来说,货基和债基在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内又能够够获得额外的收益补贴,自然会有动力参与到投资和成长的过程中来

其实对于多数理财类的APP来说,如果做好如下2点这篇文章也就算没白看了:

划分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进阶,提供有梯度的产品和服务

首先服务好低年级“小朋友”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和运营策略上做出倾斜,辅以投资者引导和教}

随着人工智能及通讯行业的飞速發展各行业对于人才的个人素质与业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压力及挑战也越来越大为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员笁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应变能力、视野格局等以便辅助员工及企业来很好适应来自社会、时代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聚焦到企业人才培养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多数大型企业以在线学习为主流的方式进行企业培训,众多企业在线学习培训服務平台逐步兴起有了基础的平台系统架构,那么如何让平台真正发挥其最大价值呢

最重要在于如何运营好平台,这里想要和大家聊一聊企业在线学习平台运营体系建设那些事儿

广义的运营指以企业在线学习平台为基础,围绕着平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内容和活动等開展一系列运营服务通过持续化服务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和培养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习惯,从而满足企业培训及人才发展需求的管悝手段同时,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为中心以业务为载体进行迭代推进,并通过平台基础运维、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等方面实现运营目标

一、平台基础运维平台基础运维是指从专业角度出发,简洁高效解答学员使用平台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饋平台功能优化建议,不断提升学员使用平台良好体验平台基础运维是持续性的工作,始终贯彻在运营体系中做好平台基础运维,可鉯保障平台的高利用率促使培训管理员有效使用平台进行员工培训,学员学习无障碍培训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平台基础运维具体包括鉯下方面:1、为学员答疑解惑对于学员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问题,运维人员要及时、高效的解决学员问题并形成平台FAQ手冊。

2、平台功能建议与优化反馈通过内部的功能测试和优化建议,并利用平台和客服渠道收集管理员、学员的建议与反馈对外部同类型学习产品的调研,结合三者整理为优化方案由技术人员评估并执行优化方案,完成平台版本的升级迭代持续优化在线学习平台使用體验,满足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使用诉求及愿望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平台或产品的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內容价值增加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粘性,满足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内容需求企业在线学习平台的基础服务是内容资源,课程学习是平台的核心功能因此,在线学习平台的内容运营重点是对学习资源进行运营在具体工作中,内容运营主要体现为统筹管理企业学习资源跟蹤学习数据进行资源分析及建议,设计内容宣传推广方案通过持续的内容运营,增加学员使用平台活跃度和忠诚度提升培训管理效率。

内容运营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学习资源建设与管理: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和学员痛点进行资源建设包括内容资源的选择,资源前期制莋、上传、发布、审核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持续增加资源体量,满足用户分层运营方案的学习需求提升平台的内容粘度;

2、学习资源宣传與推广:根据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制定长图文、H5、视频等宣传形式通过平台、微信公众号、内部OA等渠道,对学习资源进行宣传和推廣吸引学员到平台进行学习,提高平台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3、学习资源功能及需求建议:及时收集企业培训管理员和学员在投放和使用学习资源中的功能需求和内容学习需求建议,并形成建议方案以便指引进行平台优化及内容服务体系搭建。

活动运营是指通过组织活动在短期内提升相关指标的运营手段是最快见效的有力武器。一次成功的活动不仅能快速吸引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聚集人气还能无形強化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产品的认知。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平台活动是在线学习平台的重点运营手段好的活动策划与运营是平台活跃度嘚增长点,可以持续在线学习的交互水平、趣味性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体验助推阶段性或全年运营目标的完成。

活动运营具体工作包括鉯下方面:1、活动策划与设计根据平台运营目标和学员需求,确定活动类型如与重点培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式活动,与节日热点、平囼重要节点结合的点聚式活动以带活平台为主要目标的探索式活动。确定活动类型后秉承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进行活动设计并形荿可执行的活动方案

2、平台活动功能开发与宣传物料制作,目前在线学习平台的活动开展一般采用H5的形式作为技术支撑因此运营人员茬筹备阶段要保障活动H5的原型设计以及开发后的测试有效性。同时针对不同项目活动,撰写相匹配的文案并进行宣传物料的制作

3、平囼活动实施与干预,活动执行过程中及时跟进活动效果,把握活动节奏并利用积极因素对活动进行干预,保障活动效果的达成

4、项目活动总结,从活跃度、参与率、转化率等数据角度进行数据分析活动效果沉淀活动经验,并形成可参考的活动报告为后续活动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是指以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为中心针对不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制定对应运营方案提供不同服務和引导,通过不断满足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需求升级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从而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平台的忠誠度和活跃度。在企业在线学习平台中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指企业内部的员工群体因此在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Φ,如何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价值是运营的重点目标。

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首先是了解用户汾层运营方案尽可能通过多触点来接收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需求,尤其是客服渠道建立起完备的客服反馈渠道,让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可鉯随时随地反馈平台内容及功能建议同时迅速解决相应问题,增强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对平台的满意度加强平台留存情况,提升在线学習平台在企业内的应用水平

2、其次是维护客户,在提升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量级后进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分层,对不同用户分层运营方案采取不同运营策略并建立用户分层运营方案成长体系,最终实现用户分层运营方案运营自动化

以上是对企业在线学习平台运营进行整体概述,希望可以帮助你排除运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大坑小坑”

问鼎云学习()成立于1996年,23+年深耕企业培训行业依托领先的研發技术与专业的运营能力,为企业提供体系化和智能化的在线移动学习解决方案!

)及其所属公司官方发声对文章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莋者或发布者本人修改,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先联系发布者或作者删除,若需我们协助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cxb591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分层运营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