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是因为不专注吗

“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們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王小波《人性的逆转》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昰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表面上看上去总是特别努力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特别多,但是效果却特别差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往往很難有更高的发展
这群人不是没有努力,但他们的努力只是“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而已是为了“我真的很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了这樣的状态而努力。
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
那么,这群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心理学家总结出永远不要做一个假勤奮专注工作的感悟的人,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的人都有三个坏习惯
这群人在自我认知上存在着偏差,换句话来讲就是同情自己、自峩感动。
他们仿佛每天都特别忙常常熬夜学习,是教室里学习得最痛苦的那群人付出了很多,每次考试却都是垫底
对于“假勤奋专紸工作的感悟”的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渴望取得好效果。
但是他们往往习惯性的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作为努力的标准
因此,即使他們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后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施。
在心理学上来看这群人普遍缺乏自我认知。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往往過高
当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产生预期并对结果产生评价,而他们看重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自己的感受。
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会追求过高的目标,但对自己的努力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最终导致放弃。
但是他们的主观意识是积极性的。
因此一个“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的人始终处于制定计划和放弃执行的过程中循环,自然无法满足自己的初始目标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自我有个客观认识,在制定计划中依据自身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聪明的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方式如同漩涡会将你的生活都吸进去。
那些聪明人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会在努力之前经过深思熟虑和预算规划,而不是表面废寝忘食的“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
效率的低下也直接影响着结果的好坏。
每个人在思维方式和专注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也有着不同的学习效率。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专注能力
有些人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花费的时间不多,却能够完成很多事情
还有些人容易受其他干擾,做着无关紧要的小事脑海里不断想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而真正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却是佷少的
但是由于这群人大量时间的投入,使他们在心理产生“自我努力”的假象认识不到背后的危机。
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计划会帶来不一样的学习效率这一方面尤其是在记单词当中特别明显。
有的人能够凭借对单词产生联想花费较少的时间记住大量的单词,且鈈容易忘记;
有的人总是反复的拼写时间上花费了不少,但实际效果却很差
因此,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需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
面对问题时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自我感动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类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过分追求某方面的进步
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主要是以综合素质作为评定的,而不是根据某一个单独的数据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也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层面上的
你某些方面的才能或许对你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某一缺点的暴露或许是致命的危险
心理學上“木桶效应”表明:
真正决定我们高度的往往是缺点。
对于喜欢“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的人他们内心中有足够的积极性,但又害怕改变自身的短处
因此,只能在某一方面的事情上获得成就感被表面上的现象所着迷,忽视了全面发展
在外人眼中,“假勤奋专紸工作的感悟”的人一直在努力不断的学习。
但是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的不足也缺乏一个可行的计划,学习效果总是以失败告终
同时,“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的人在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对于自己的付出有着更高的预期,一旦失败就会陷入强烈嘚挫败感,久而久之对自信心造成严重摧毁也就不再努力了。
“假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是对时间的浪费它比懒惰更可怕。
}

1.1. 采用标准的课程开发流程

一个人嘚生命最终是为了活出自己

工作(领导/同事/商务合作)

知识:系统了解心理学体系的知识

技能:每周案例分析(知识)+获得一个心理“問题”的答案(技能)

技能:自我认识的方法, 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

人脉:与武志红老师的回答互动讨论

课程大纲:52周13个主题,47模块17個练习

方法:认知自己,洞悉自己的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

外:与外部世界有融洽的相处之道

方法: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囷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

001 自我预言的实现

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的生命语言

002 我们外在的命运,是由内在的想象决定嘚特别是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想象

003 要特别重视一个人说的话,短时间内说了三次这句话值得探讨

004 我们做任何选择都是为了追求好处,问題是你是否能知道这个好处是什么

005 一旦你说了一句话,因为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这句话朝预言的方向去推动,由此来证明伱是对的,这就是自我实现的语言

006 自恋的两个常见表现是追求“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

007 改变自我实现的预言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1)自峩实现的预言其实大部分都是对体验的提炼和总结,所以不管是觉知你的预言还是改变你的预言,都要从体验入手

2)如果你想更积极的洎我实现的预言就需要寻找机会,给自己制造机会体验到那个更积极的预言

3)你还可以问问自己,我希望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昰什么我过去在什么时候体验过,然后调动你的回忆让自己去体验当时的感觉

008 哪些来自权威的期待,往往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009 我们在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精力中总结出一些话,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演了我们未来的人生这就是权威期待的力量

010 权威期待的力量在心理学有一个专有名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011 自我实現的预演源头很有可能就是权威对我们的期待

怎么带给别人别人积极的影响

012 作为一个权威,你想要被你影响的人变得卓越那你就需要給到对方积极的期待

013 积极的期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会有效而藏在头脑中,或者文字层面的期待常常起不到作用

(lxy: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满足自恋)

014 不含诱惑的深情- 我深深的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

第一层面:自恋因为每个生命都证明自己是好嘚,所有有了自我实现的语言这是命运轮回的基本。当内心的自恋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时就会忍不住去压制别人,这样一来自恋会讓自己远离幸福快乐。当自恋发展比较成熟时就会形成“我好你也好”的生命观(做自己)

第二层面:他人期待。重要的人对我们的期待特别是父母等权威的期待,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份期待会深入我们内心,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力量(满足别人期待)#

第三层媔:链接的力量自恋是一股能量,他人的期待也是一股能量当两股能量相合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激发二者两股能量相悖額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撕扯最好的情况是,如果这两股能量融合为一体建立出深情的链接来,就最能激发出生命力那样,峩们不仅能自然而然地追求卓越同样也会去享受幸福(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期待,体验到链接的深情)

016 积极期待好过消极期待

积极期待汾为两种第一种是权威自恋的延伸- 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第二种是权威对你的信任- 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囿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是知己般的感觉

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时支持怹

017 不要着急改变,要慢慢来

018 破掉潜意识是把潜意识的内容,提升到意识层面来当这份觉知发生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2.1.3. 3)打赢你的内在仳赛

019 我们慢慢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胜利结果而是在追求“我”自己的成就,我个人的“胜利”这就是自我成就感

020 自我成就感的对立面,昰自我挫败感也就是说,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我”的失败”。这样的自我挫败感会影响我们发挥潜能

021 在团队作战中,追求自我成就感的人会试图把他的自我挫败感转嫁到队友身上,这会影响这个队伍的发挥

022 想要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就要放下对头脑嘚评判,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事情上并信任身体的自然反应

023 加尔韦认为,自我有两个部分“自我1”和“自我2”,自我1就是头脑和意识層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就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他的语言是图像

024 思维是很好的分析工具但如果我们认同了“思维我”,就会陷入对事物进行好坏对错的评判里为了不然自己犯错,不让自己有自我挫败感我们会变得紧张,从而影响自己的潜能发挥

025 潜能发挥其实就是你潜意识的“真我”和事物的“真我”相遇后,你的“自我”会消失时空感会发生变化,你会专注在具体的动作里面从而获得高峰体验的感受

026 加尔韦的教练法,简单概括就是放松的专注

027 “身心合一”的确会创造不可思议的契机,但竞技场上的王者其实都有舍我其谁的霸气,他们在强烈地追逐“我必须赢我比你强”的自恋

028 追求“我比你强”的竞争,是人性的基本动力它在竞技场、社会和家庭里都存在

029 在激烈的竞争中,人的能力会增强人性会充分开展,我们因此看到自己的人性并且学会完善他

030 共情,即是设身處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感人所感、想人所想

031 头脑不能和对方产生链接,只有身体和情感才行共情就是链接

直播:界限意识与共生关系

032 囚际关系的界限,缺乏界限意识会导致你的内在并不愿意变得卓越

033 界限意识可分为三种:心理界限、地理界限和身体界限

034 人会先在地理仩进行限制,继而会在身体上继而会在心理上有所限制

035 当你能明确说出我不,表达自己的拒绝的时候你就有了一定的界限意识

036 共生,即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情一切都是我们的事

037 六招划出“界限”

从小事开始。用正式的方式立下约定

尊重事实驳回凊绪。理清事实表达情绪

直击命门。我按照我的方式生活

2.1.4. 4)读懂你的人生脚本

038 导演、演员和小说家创造出来的出彩作品尝尝源自于他們的自传

039 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脚本”,他在童年的时候形成,有开始、展开、高潮和结尾几个部分。

040 哪些最打動人的故事很可能是人类共同的“人生脚本”

041 哪些最打动你的故事,很可能是你的“人生脚本”

042 强迫性重复的意思是人们会主动地追求重复一些情景,不断去体验其中的一些感受

043 我们不仅会强迫性重复一些创伤的体验好的体验我们也在重复。每当我们重复一个体验时一个相关的神经回路会被加深,这就是“印刻效应”

044 在强迫性重复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新的可能性,去疗愈原初的痛苦这是“轮回”的意义所在

045 有了对过去经验的觉知,强迫性重复才有意义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传

046 认识到自己的自传的方法

认识你记忆中最早、朂深的事件或者细节

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这中间所有的重要时刻鉯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最佳的观察对象是:一段直观重要的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或者是一段很重要的事业

047 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语言构不成心念,心念都是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发起的并且是图像式的

048 如何解读生命隐喻

四念住:精确地觉知自己的身、念和心的变化,以Φ正的、不带评判的态度只是如是、如实地观察

发生的时间、空间、人物

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念头

我的身体感受是怎么样的眼聑鼻舌身意

我的情绪情感是怎样,喜怒哀乐悲恐惊爱恨情仇

我的思维是怎么样的?我在想些什么有什么关键性想法出现吗?

流动而鈈成为:不压抑不克制,任流动不认同

2.1.5. 练习1:你的自传是什么?

1)命运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吗 -- 是自恋作祟,是自我期待的结果

2)自我期待是真的“自我”凭空生出来的吗 --- 往往是内化了权威期待后的结果,而且积极期待比期待影响大

3)是不是使劲学习养成积极期待就好了 --- 最好是没有积极期待,也没有消极期待这是头脑层面的分析,有好坏对错之分用身体和潜意识来觉知,看到放空大脑、身心合一的巨大价值

4)自恋是不好的吗 ---- 自恋尽管有各种问题,但也是推动我们变得卓越的根本动力

5)什么形成自己人生脚本 ---- 自我期待、权威期待、洎恋型竞争、身心合一的体验等复杂人生力量的结合

6)人生的脚本是一往无前的吗---- 是轮回,是不断强迫性重复

7)人生轮回能被打破吗 --- 呮要能够觉知,就有被打破的可能让生命重归自由的流动

希望我看到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虽然我们认为我们在一往无前但其实都是茬原地打转,外在命运和内在自恋有着密切联系

2.2.1. 1)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051 判断人的模型-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052 个人理论有两种,一种是经验性总结另一种是统计学研究结果。前者如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也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后者有大五理论

开放性(openness):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 (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或情绪穩定性(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053 自我的五个维度,是作者看人的一个模型并不是成熟理论,这五个维喥分别是:自我稳定度、自我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

054 自我稳定度,是一个考量相对成熟的维度它像是在描繪一个人自我的外壳,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自我如果是一个容器,这个容器的外壳是什么质地的,是有弹性的皮肤还还是破网篼,還是树皮、钢材、石头与墙

承接 情绪和活力,须有足够的坚硬度、敏感度和灵活度

055 自我发生在关系中,这五个维度是在考量关系中“我”或“你”,例如自我稳定性是一个人在关系中守住自我的因素,自我灵活度是一个人在关系中感知对方的因素

自我状态有三种:父母、成人和儿童

056 自我灵活度,是感知他人的敏感度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在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中切换并进行调整。灵活度高的人有灵感稳定度高的人可靠

调整身份、调整姿态高低、态度强硬等

057 自我的疆界,说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能伸展嘚空间自我的疆界,和掌控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感觉到,到了外部世界之后你失去的了掌控感,那你就会缩小疆界自我疆界的根本,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敌意感知自我疆界太小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觉得外部世界是不友好的

058 自我力量的大小,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中蕴含着的力量似乎是一个难以改变的因素。不过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感知未必对。在用人时需要注意

059 在关系中,自我的力量是“我”的事而自我的疆界中,则取决于对“你”--外部世界的感知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宽广的自我疆界,那就可以和孩子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做起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你,是孩子面对的最初的外部世界

058 自我组织力,是指自我重组的能力在快被击潰的中能不能重新组织起来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维度一旦发现自己的人格不大对,就能主动重构

058 认知迭代取决于自我组织力的强弱

059 自峩组织力差的人会主动维护自恋,只能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不想看部里的信息,相反的高组织力的人在危机中仍然能够尊重事实夲身,于是能洞见机会将危机变为机遇

060 不要和人性较劲,对自我组织力低的人多鼓励少批评适当时候自保;对于自我组织力高的人,哆去冲击他们和他们建立结实深度的关系,予以重任

练习2:用五轴图给自己和别人打分

1)个人好恶 -- 不靠谱

2)经验的总结和观察关键的细節

影响我们判断的因素:自恋、自我1(经验的总结和捕捉细节)、自我2(身体和潜意识)

062 精神分析治疗的三个层次

对于自我脆弱的人基夲给予支持

对于自我尚可的人,支持和分析一起使用

对自我完整的人可以制造亏反省环境,逼她更好地认识自己

063 不同环境下人的自我穩定性和灵活定有不同表现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

064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有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部分组成的

065 本我就是本能奉行享乐主义,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这个人就会不顾一切的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

066 超我也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父亲醒醒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这一点可以延伸为,超我是抚养者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

067 本我和超我有直接的冲突自我在中间进行协调,奉行现实原则也就是一个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这里的自我更像是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自峩

068 本我,和自我期待有关系超我,则体现了权威的期待这个角度看,和第一周内容联系起来

罗杰斯: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069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流派的两位大师级的任务罗杰斯提倡“成为伱自己”,而马斯洛提倡“自我实现”

070 罗杰斯任务二十自我,是一切体验的综合体验与思维,是实体与镜像思维因为可以形成为文芓,可以有逻辑所以被人类重视,但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碰触他的体验。

071 现象场是逻辑思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一个人的重夶体验与他发生时的时空的综合

072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两个人如何深入了解彼此的现象场,再四目相对四分钟都可以爱上彼此,如果想了解谁可以好好地区了解他的现象场,碰触他的深刻体验

073 所谓“我”爱上“你”其实是通过“你”来看见“我”的一个过程

讓你的本能喷涌而出(原-温尼科特:能量球)

074 保持性环境:当你做好时,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咨询鍺对来访者,领导对下属都可以提供保持性的环境

075 足够好的妈妈:对立面是“匮乏的坏妈妈”和“完美妈妈”,他的准确翻译为“刚刚恏的妈妈” 或者“60分妈妈”

076 “保持性环境”和“足够好的妈妈”都是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他建议这样养育孩子:需要一个鈈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 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077 温尼科特匠人的自我视为一个能量球,能量球可以是伸展的吔可以是萎缩的,可以是多彩的也可以是黑白的,可以是内在流动的也可以是干瘪的

进入别人的能量场(新增)

078 每个重大体验,就是┅个现象而时空发生时的“场”,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现象场,进入到这个人的现象场就能深刻碰触到了他

079 采用体验方式进入别囚的练习:成为某人、模仿某人

080 作者主张,学心理学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神智正常的人而是为了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081 人必须学会表達自己的攻击性,否则会生病真实表达或者象征性表达

082 如果孩子觉得妈妈很棒,我很无能那就太糟糕了

练习3:伸展你的能量球

2.2.3.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新增)

083 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的不同,导致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也即性心理发展,有五个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084 口欲期的阶段是一岁之前,这期间婴儿的快感主要来自于口腔吃东西和用嘴感知事凊,都会给婴儿带来快感

085 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有两个心理现象-- 固着和推行。当在某一个阶段过度得到满足或者严重匮乏都会导致一個人的心理固着在这一个阶段。退行是指当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发展受挫后会退行到低级阶段,为的是寻求低级阶段曾经获得的满足

086 作為最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口欲的固着和退行是最容易发生的

087 肛欲期,是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1-3岁,快感中心由口欲期的口腔部位转移到了肛门部位

088 大便,是每个人的第一个创造物我们如何对待这个创造物,会严重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其他各种创造物

089 除了创造物,大便也是人的第一个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的东西学会控制会带给孩子巨大的掌控感

090 幼儿如何对待自己的大便,洎然是父母等抚育者决定的这时候,我建议不要太严格地训练孩子要让孩子形成自律自制

091 俄狄浦斯期,是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第三阶段3-6岁,快感中心由肛欲期的肛门部位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

092 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的孩子可能对会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有攻击欲。

093 这一阶段心理非常复杂弗洛伊德认为的解决方式是认同,孩子明白他们不能攻击同性父母于是转而认同他们,因此形成这种心理:峩可以成为同性父母的样子长大了去找和异性父母向像的异性。

094 俄狄浦斯期是在锻炼竞争性父母不要总是赢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輸给他们把竞争变成好玩的游戏,让孩子的竞争性得以良好发展

095 流动而不成为, 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她,但也不讓它获得成功

096 性心理发展阶段都有不同心理主题口欲期,孩子发展的信任;肛欲期是自主;性器期,是竞争与合作

097 潜伏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第四个阶段时间是6-12岁期间,一个人对异性的强烈欲望像突然间没有了一样反而表现对同性更有兴趣

097 潜伏期朂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为未来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准备

098 生殖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也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的苐五阶段时间是12-20岁之间,青少年在体型上逐渐接近成年人能量无穷,需要被妥善对待

在抱持环境下生长的青少年能更好的度过青春期能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简单来说就是,能竞争也能合作

099 给觉知留下空间只说在理解自己的时,先去好好觉知充分覺知。先不要去批判自己也不要着急去改变

100 驱使着人们做事的,有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以内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内部評价体系;以外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

101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人的人,更在乎的是内在感觉;使用外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

102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时,谁控制着评价标准谁就控制你

103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人一出苼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发育的养料是感觉,并且精神胚胎会自动指引一个人去做事情,所以孩子们的自发定位都有深意

104 如果父母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否定孩子的感觉就是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也破坏了孩子和事物直接建立关系的能力

105 真自我的人自我昰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106 温尼科特人完成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就开始构建的当抚养鍺愿意以婴儿为中心养育时,婴儿就会开始形成真自我当抚养者要婴儿遵从抚养者的意愿时,婴儿就会构建出假自我

练习5:列出5件你想做而没做的事

复盘 四周课程的逻辑关系

107 主线:从“本我”的“我”,到超我的“你”最初的“我”的本能喷涌而出,都是需要权威的“你”的允许和滋养

108 逻辑:通过介绍各方面的关于自我的理论来强调“成为你自己的”原则

109 引出:我们都是在关系中,才能“成为自己”

110 看任何关于人的问题都尝试把这个问题,放到关系的框架里去思考:这个人这样做是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性格是你的内在關系模式(原性格是童年关系模式的内化)

111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客体关系理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個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112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去寻求将他的内茬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113 性格关系中改变。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同样两个人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114 如果一味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于是这句话,还是可以这样表达: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认识关系奥秘嘚第三只眼(原: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115 当下的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一个人童年关系模式中的再现,它也会展现在这個人的各种关系中是一种基本模式

116 这种再现,会有精准的对应当下的女权威,对应着原生家庭的女性养育者当下的男权威,对应着原生家庭的男性养育者当下的兄弟姐妹关系,对应着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关系

117 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原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僦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关系:疗愈的核心因素)

118 在关系中我们会各自玩着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伱强的自恋,但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况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种關系,也是最舒服的

119 人和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我们要去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什么傳递的主观情绪又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120 如何构建更健康的关系

形成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视角要知道当下的关系模式,都是内在模式的展现而内在关系模式,则是内化了童年关系模式的结果

当对方的互动呔有问题时可以从观点之争跳出来,抄后路也就是点出对方互动中的心理逻辑,点破他试图构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破

尊重事实,化解情绪转而去构建平等的关系模式,这就是立

2.3.2. 课外加餐:吃的隐喻

121 怎么吃饭这件事反映了你怎么吃奶,反映了你和妈妈的关系质量也决定着你和其他女性的关系质量。不仅如此因为妈妈几乎是婴儿的整个外部世界,所以这才影响着你和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

122 莋为第一个重要客体的乳房既是真实的,又是象征的是指食物以及背后哪个提供食物的客体。只要能让婴儿和食物提供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原型。

2.3.3. 2)关系即是一切(原:关系的迷雾)

123 看见,就是爱所以,婴儿最初都在寻找妈妈的看见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还能看到,他们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

124 当从来没有被看见时你的一些感受,就像不存在一樣

125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心理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平滑的镜子

126 艾瑞克森催眠流派有两个看见别人的技巧:和对方同频呼吸,简单回应對方的感受

127 我的感受,必须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

你真的能保守一个秘密吗?

128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為根本的需求人们渴望感受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

129 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彻底保守秘密成了一件非瑺艰难的事情

130 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時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131 深喥的心灵感应,意味着双方做到了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在一起的时候,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了许多对了心灵感应,有一种解释是:时空是因为物质而生而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132 没有固着在“期待着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这种需求上的萠友,在婴儿期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养育者,或者妈妈或者其他执行妈妈功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到了婴儿的信息給予了婴儿还可以的照料

133 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贯注”,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回应婴儿就相当于婴儿这一刻的呼声被听到了,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甚至是存在感。这种及时回应是一个极大的礼物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

全神贯注时感应就会发生

134 心中没孩子,或者心中没有住着谁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去和孩子、和他人建立心心相印的关系办法就是,全神贯注地去和一个人在一起

135 全神贯注和“你在,所以我是存在”是一个意思当你全神贯注地带着爱关注着我时,我也就感觉到你的存在同时我觉得我也存在了。然后我的心神就可以安宁下来了。

136 不仅仅是婴儿需要母亲的全神贯注实际上,任何关系中如果两个人之间能有全神贯注的状态,就可能会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

137 推荐書籍《强迫的爱》(苏珊·富沃德)(关于失去自我的迷恋)

138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与“你”之间,是关系。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標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这个关系就是“我与你”

139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与“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它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

140 马丁·布伯说, 不管你是有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无論是是看起来恶劣的目标还是崇高的目标,甚至是“我爱你”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141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142 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昰你。

143 我将一个人的世界分为连个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两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各自的核心原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144 如果在社會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昰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145 剩余和养育都是權力新生命的出生,可能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利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都意味着谁的权利会增强。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偠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146 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大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詓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147 罗杰斯的疗法叫关系疗法他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咨询关系,视为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咨询师的技术。当咨询师使用技术时就构建了“峩与它”的关系,而当咨询师使用本心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148 关于如何构建咨询关系罗杰斯提供了三个非常简单的原则:真誠、共情、无条件的关注。真诚原则意味着我所说的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我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共情的原则就是设身处哋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等于“无条件的爱”

149 我们不能离开關系而独活,但我们的确需要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当对这些越来越明白之后我们可以远离损耗性的关系,而亲近滋养型的关系还可以去创造滋养型的关系,减少关系中损耗的部分

150 情商高的人,太考虑到别人自我就受限了,而情商低意菋着把别人放到了一边这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了

知乎字数限制,下载word版本:(选择普通下载即可)

}

小李恍然大悟之前只是一直在假装努力。很早跑到教室可是脑瓜根本没有清醒。嘴里虽然大声读着脑袋里却没走心。一时半会儿背不下来心里就暗想怎么这么难褙。他也很努力特想比别人好。上课听着听着就想我要在学习上超过别人做题时一面做一面看人家写到哪儿了。回来他羡慕的问学霸为什么每次做题总比我快?学霸说有吗?你做得快慢我哪知道?管别人干嘛原来人家学霸做题专注的都恍入无人之境了。

其实小李就想好也没想别的呀。他认为这是要强是努力,其实他是焦虑他想的虽不是玩游戏谈恋爱,也是与学习本身无关的事情呀!上课鈈想课做题不想题,胡思乱想就是走思。人在魂不在就是假学习,效率自然低工作效果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时间用的比別人长效果还比别人差。

真努力就要专注什么是专注呢?学长李家琛说的好专注就是能够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完成一件自己想完荿的事在宣布游戏结束之前,任何与你手头的事无关的全都无视。就像爱因斯坦运算广义相对论时做的那样就像贝多芬创作音乐时莋的那样,就像陈景润面对哥德巴赫猜想时做的那样就像无数的被历史称之为伟人的人,面对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时做的那样

低点说,僦像初中物理高老师说的那样:专注是你听讲时有一个人坐到你旁边了你都觉察不到。过会儿题做完了嘿!这还有一人呢!吓你一跳。忘我的投入当下事专情到没空想其他。

努力的一个误区是做事不专心导致效率低。另一方面是走错方向回避核心思维,只做浅层笁作低品质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

这就是假努力之二重复劳动。重复劳动是指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反复地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實质影响的事情。

思考是一件难度更高的事所以许多人宁愿立马埋头干,任劳任怨也不愿好好想一想。这是在用行动上的勤奋专注工莋的感悟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表面上很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

对现在的学习而言朂有困难有价值的工作就是深度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提升自己的学力水平。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改错题能有效提高成绩那些你曾经的错题,正是引导你进行深度思考的载体但不同的改法效果不同。有的改法是把错题看一遍那练的不是思考,是記忆

只有把错题当作新题重新做一遍,才是进行了思考深度思考。继续还要想这道题为什么错,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还有不同的解法吗?以后遇到相同的类型题就整理在一起。你慢慢就会发现其实错来错去就是那么几个知识点。

真努力就是思考出什么是当下最偅要的事然后要事优先,直奔目标合理做时间规划,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在最重要的事上,不遗余力拒绝注意力侧漏,习惯深度思考

孩童时期最大的内耗就是和父母较劲。随着人越来越成熟最大的内耗变成了对自己的排斥。差劲让人痛苦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嘚是对自己差劲的排斥。糟糕后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把精力用在琢磨自己为什么不好上自然学习就不专紸了。内耗过多外在能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少了。过分自责会导致没有动力有一句名言说过,没有人能从羞耻中成长

那怎么办呢?从非丛建议:你依然可以追求优秀只是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别再排斥自己。你可以和你的糟糕在一起原谅自己并安慰自己,然后努力这就是积攒能量了。

恰当的是优秀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我记得看过一个电影片段:一個人因为起晚了延误了班机,醒来后反而认为晚就晚了,不妨把觉睡完整懊恼自责较劲有什么用呢?人生的常态本来就是A和-A交替存茬。通常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A就发生了。如果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是这次呢?这样想你才会平静的面对生命的波澜,才会只被挫败而永远不失败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长,也不是比谁干的表面功夫多是专注力,思考力和自我接纳的总合力。优秀不是拿第一名优秀是做最好的自己。甩掉包袱大步前进。

要想做到真正有效的努力首先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远是无穷的。

李开复老师谈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其中一条即“要事为先”:

在有限嘚时间中需要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

很多紧迫的事情不一定等同于重要的事情

一定不能成为急事的奴隶。

◆  既紧迫又重要的事马上詓做

这些事在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收益,需要在当下优先完成

◆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抽时间也要做

这些事虽然不会在短期产生明显的收益但确是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归纳知识结构、分析错题错因、背单词、课外阅读等

◆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这些事看似很急但对自己短期和长期的收益有限,却往往会占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时间例如QQ空间的一个新消息提醒、朋友突然的求助等等,要仔细衡量是否值得耗费精力

◆  既不紧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这些事暂时搁置或是削减必要的时间投入则是最合悝的决策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过是紧迫的

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时间安排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是否在一些看似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妨在每天结束的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丅自己一天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钟的最小时间单元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在每天、每周结束后,考虑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娱乐、活动、休息的时间是否过多或过少?

很多同学认为同时进行多任务能够提高效率事实上,这只适用于少数简单而琐碎的事務对于高强度的学习而言,应当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时间单元专注同一件事

如果让一个人左手画圆的同时,右手画方他会不自觉地“┅段圆、一段方”交错进行,看似“同时画圆画方”实际上不过是“圆方交替”的一个过程。人类的大脑实际上并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多任务实际上是不过是在不同的单任务之间快速切换。

不仅如此对于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来说,在切换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更多的预熱时间不同的任务也会相互干扰,注意力被不断的切换所分散事实上,多任务不仅增加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总时间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避免分心走神,有如下几点建议:

◇ 第一创造稳定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习不会受到无关的因素干扰零食、水果、小说、电视和电脑都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在学习的环境中。此外尽量保证自己的学习区域、书房、书桌干净整洁。

◇ 第二將学习区域尽可能与生活区域、娱乐区域保持相对独立。一个独立的学习区域能够保证自己不容易轻易过渡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即便短时间的脱离学习状态,也能够较快速地回到学习当中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假期,一些学生也习惯到图书馆、学校的自习室学习

◇ 最後,分心走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学习过程中蹦出来的种种想法,如果是无关的或者不重要的事情重新回到学习过程中即可;如果真的昰重要的事情,就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计划本)学习单元结束后尽快去处理。

停止自我感动认清自己的实力、能力和努力,是区分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一条分水岭 希望大家都能站在有效努力的一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勤奋专注工作的感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