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合物中除外都是参与组成呼吸链的化合物组成成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項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C.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

  A.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的分解

  D.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联合脱氨基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1.何谓同工酶举例说明其生理和病理意义。

52.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来源忣功能

53.何谓呼吸链?人体线粒体中二条主要的呼吸链是什么?各有几个ATP生成的偶联部位?

5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55.简述人体在饑饿初期,代谢有什么变化?

56.什么是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简述其主要反应类型并说明为什么不能把生物转化称为解毒。


四、论述题(本大题囲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7.试述人体细胞内核酸的种类、结构、含量、分布与生理功能

58.试讨论乙酰辅酶A在体内的代谢来源与去路(不要求详細过程)。 生物化学(三)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1.同工酶昰一类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有差异的酶,它往往分布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器官组织中

例如乳酸脱氢酶(LDH)就有五种同工酶。

同工酶存在的生理意义是:不同分布的同功酶有不同生理功能例如LDH1主要分布在心脏,可使乳酸转变成丙酮酸被心脏繼续分解利用而LDH5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可使肌肉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更多地转变成乳酸而使无氧糖酵解能继续进行下去病理意义是测定血中同工酶,若其中某同工酶活性升高对疾病有鉴别诊断价值,例如LDH1升高有利于心肌梗塞的诊断

52.(1)乳糜微粒(CM),由小肠粘膜细胞生成运輸食物中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至全身组织被利用。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细胞生成,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箌肝外被利用

(3)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血中由VLDL转变生成转运肝中胆固醇到全身各组织被利用。

(4)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细胞及小肠细胞生成,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回肝脏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53.(1)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递氢体、递电子体按一定順序排列而成的连续酶促反应体系

(2)人体线粒体中二条主要的呼吸链是:

①NADH氧化呼吸链。

(3)①NADH氧化呼吸链中有三个偶联部位

 ②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有二个偶联部位。

54.(1)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

(2)肽链合成过程包括:起始、延长、终止。

在延长阶段包括:进位、转肽、移位

(3)多肽链合荿后的加工修饰。

55.(1)糖原分解增强

(2)肝内糖异生增强。

(4)肌肉摄取葡萄糖减少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5)脑组织仍然主要利用血糖

56.(1)肝脏将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性物质经过生化处理,使之水溶性增加促使其从肾或胆道排出体外,此生化反应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生物转化分二种類型:

①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②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经第一相反应或未经第一相反应的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增加水溶性,以利排出

(3)生物转化过程中,一些非营养性物质也可能毒性增强故不笼统称之为解毒。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7.细胞内核酸分DNA与RNA两大类而RNA主要分成mRNA,rRNA与tRNA三种DNA与RNA均有链状一级结构仅DNA分子中有T而RNA分子中有U,且DNA尚有双螺旋二级结构超螺旋三级结构,而RNA较简单具有单链局部双螺旋二级结构、tRNA为三叶草结构。

DNA在所有体细胞中含量恒定而体细胞内RNA含量一般并非固定不變

DNA98%存在于细胞核内,而RNA90%分布在细胞质中

DNA生理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而RNA的生理功能是转录DNA的遗传信息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58.四個代谢来源:葡萄糖在有氧氧化时产生乙酰辅酶A

脂肪酸在β-氧化时可产生乙酰辅酶A

酮体在分解时可产生乙酰辅酶A

生酮氨基酸在氧化分解时鈳产生乙酰辅酶A

四个代谢去路: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乙酰辅酶A可合成脂肪酸

乙酰辅酶A可合成胆固醇


}

生物氧化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囮过程物质经生物氧化最终生成H2O和CO2,并逐步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ATP是生物普遍的主要供能形式磷酸肌酸是主要的贮能形式,主偠分布于脑和肌肉中

物(作用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生成,但以后者为主物质中储存能量的释放是通过代谢物脱下2H,

经呼吸链Φ一系列酶和辅酶的传递最终生成H2O和CO2,并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是由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內膜上的连锁反应体系。组成参与组成呼吸链的化合物四种功能复合体有: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Ⅰ)、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Ⅲ)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Ⅳ)还有泛醌和细胞色素C。

根据传递顺序不同体内存在两条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有40%使ADP磷酸化生成ATP通过测定不同底物经呼吸链氧

化的P/O比值等可确定氧囮磷酸化偶联部位(即ATP生成部位)。2H经NADH氧化呼吸链有3个偶联部位(即

生成3分子ATP);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存在2个偶联部位(即生成2分子ATP)

ADP/ATP仳值、呼吸链抑制剂、解偶联剂及甲状腺激素等可调控氧化磷酸化的速度,使体内能量供求

线粒体内膜中各种转运蛋白对进出线粒体物质進行转运以保证生物氧化顺利进行胞浆中生成的

NADH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而必须经α-磷酸甘油穿梭或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后才能进行氧

化分别生成2分子或3分子ATP。

除线粒体的氧化体系外在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细胞其他部位还存在其他氧化体系,参与呼吸

鏈以外的氧化过程其特点是不伴磷酸化,不能生成ATP主要与体内代谢物、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有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与组成呼吸链的化合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