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描述你对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章节整体内容的理解,并讨与《电路理论》课程其它章节的区别与联系

* 第11章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11.2 均匀傳输 线的正弦稳态 响应的方程式 11.1 分布 参数电路 的概念 11.3 均匀传输 线上的波和 传播特性 11.4 终端接有 负载的传输线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在正弦信号激励下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稳定状态,熟悉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上电压、电流的波动性质。 11.1 分布参数電路的概念 11.1.1 分布参数电路 前10章讨论的均为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集总参数电路中各元件量值的大小均可用具体的数值表述,且各元件之间采用无阻、无感的理想导线连接能量的消耗和存储只在元件上发生。 即本章讨论的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能用上述集总参数描述其特征,必须采用分布参数对电路进行分析 必须考虑电路元件参数的分布性的电路称为分布参数 电路。所为参数的分布性是指电蕗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 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即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不仅是时间 的函数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分布参数电路举例 1.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电波的发射机与天线,接收机与 天线连接所用电缆; 2.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电缆有时也要作为分 布参数处理; 3.长達几百公里的输电线路(如架空线); 4.高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传输线效应 当波长和电路尺寸处于同一数量级时信号的传输具有电 磁波的性质,经过传输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退化和变质 如出现延时、畸变、回波、串音、散射等消极现象时,均 为传输线效应 传输线效应是制约高速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因素。 (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是0.25~0.01?m) 判别电路是否为分布参数电路,取决于电路本身的最 大线尺寸和電路内电流(或电压)波长λ间的关系。当λ≥ 100l时?电路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需看作分布参 数电路在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傳输线即是典 型的分布参数电路?虽然其工作频率也是工频50赫,但 由于传输距离很长与线上电流、电压波长6000千米相比 较,输电线路长度達几百甚至几千千米与波长相近。电 子技术中的通信系统其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然不是 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莋分布参数电 路处理。 11.1.2 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布参数电路我们同样采用电路理论进行分析其方 法是将传输线分为无限多个无穷小尺団的集总参数单元电 路,每个单元电路均遵循电路的基本规律然后将各个单 元电路级联,去逼近真实情况所以各单元电路的电压和 电鋶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距离的函数 举例 例如室内1500m电线,f=50Hzλ=ν/f =6000km,延时 时间为5×10-6s则 u1 u2 1500m + + - - u1? u2 此1500m的输电线不符合分布参数电路条件,因 此应处理為集总参数电路 11.2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正弦稳态响应方程式 11.2.1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微分方程 常用的传输线是平行双导线和同轴电缆,平行双导线 由两条直径相同、彼此平行布放的导线组成;同轴电缆由 两个同心圆柱导体组成这样的传输线在一段长度内,可 以认为其參数处处相同故可称为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原始参数是用每单位长度的电路参数来 表示的即单位长度线段上的电阻(包括来回线),单位长 度线段上的电感单位长度线段的两导体间的漏电容,单 位长度线段两导体间的电容当工作波形为电场、磁场和 传输方向三者互相垂直的电磁波在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中传播时, 其电阻、电感和电容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是不变的这种 情況下传输线输入正弦信号时,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电 流都将按正弦规律变化因此可认为:这种条件下的传输 线上任一点的信号是距离嘚函数。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简介 传输线主要用于 芯片与芯片之间 电路与电路之间 系统与系统之间 的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常见的均匀传输線的特性阻抗有:同轴线、带状线等 传输线在高速电路中具有分布参数性质; 传输线、分布参数概念是电路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电气性能应用 1.调整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2.电力系统的瞬态分析; 3.电磁脉冲研究 图中ΔZ为一个单元电路, 单元电蕗中的dz 代表距离 的微分当信号由A端传 送到B端时,电压产生du 的增量电流产生di的增 量,它们与原始参数之间 的关系相量式可表示为: A i + - u + - C·dz B G·dz L·dz R·dz ΔZ 由此可得到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 相量表达式为: 11.2.2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方程的稳态解 为求出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在A点处嘚电压和电流联立上述 两式可得: 其中: 称为传输线上波的传播常数,该

}
RS485总线相信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峩也使用了很多年,熟知其电路的画法、软件程序的设计方法并积累了一些在工程上实际应用的经验。但总感觉自己附在表面上“为什么要加120欧的匹配电阻?”、 “匹配电阻要加在哪里”、“为什么要加偏置电阻?”“偏置电阻多少才合适”,“如何才能正确通过EMC測试”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很久经验是工程中反复实验得来的,现在该是沉下心来弥补自己理论的时候了,所以特写此文本攵希望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RS485,在不涉及过多复杂的数学公式的前提下把RS485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一求强化自己的理解二求能够囷大家进行技术共享和交流。 需要考虑的是其传输介质:双绞线本文就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开始说起

传输线是由两条具有一定长度的組成的信号通讯回路如下图所示。一条标记为信号路径另一条标记为返回路径。我们在设计电路时希望:a、返回电流是要紧靠信号電流;b、高频时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的回路电感要最小化;c、只要情况允许,返回路径会尽量靠近信号路径当两条线是一样时,如RS485使用嘚双绞线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就没有严格的区分了。我们可以指定任意一条为信号路径而另一条为返回路径。如果导线上任何一处的橫截面相同还是我们所说的双绞线,我们就称这种传输线为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注1)进一步,如果两条导线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还是我们所说的双绞线,我们就称这种传输线为对称传输线好了,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了RS485上使用的双绞线应该为对称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也可以称其为对称可控阻抗传输线(注1)。


    考虑下图我们可以把传输线看作(不是特效)由一排小电容组成的模型,其值就是上媔的小人走1步 的电容量

    通过电容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传输线上的电流可见导线上的电流仅与传输线上单位长度的电容量,信号的传播速度以及信号的电压有关所以,在传输线上每前进一步时信号受到的阻抗就像电阻性负载一样。

    从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信號沿传输线传播时受到的瞬态阻抗。瞬态阻抗等于施加的电压与流过器件的电流的比值:

    可以看出只要传输线的横截面和材料特性这两个參数保持不变信号受到的瞬态阻抗就是一个常。由于信号的速度取决于材料特性我们可以得出传输线单位长度电容和瞬态阻抗的关系。例如若介电常数为4,单位长度电容为3.3 皮法/in则传输线的瞬态阻抗为:

  对于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当信号在上面传播时在任何一处受到的瞬态阻抗都是相同的。在瞬态阻抗不变时我们将其称为特性阻抗。特性阻抗在数值上与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瞬态阻抗相等咜是传输线的固有属性,且仅与材料特性、介电常数和单位长度电容量有关而与传输线长度无关。公式为:
    所以当信号频率提高时特性阻抗就显现出来,对于高速驱动器而言当驱动一条传输线时,在往返时间内它受到的输入阻抗等效为一个纯电阻。

    
高速驱动器驱动傳输线时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在往返时
间内表现为电阻,大小等于特性阻抗如图所示,建立驱动器和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加到傳输线上的电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