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受歧视在美国饱受歧视,而且长期得不到改变,他们为什么不尝试用脱离现实的方法解决歧视的问题

对《乱世佳人》涉嫌种族歧视所引起的争论本质上讨论的是政治正确与艺术的关系以及政治正确与现实生活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

当政治正确高于一切创作者就会为叻满足作品在种族、性别、性向等维度上的多样性,生硬地插入一些符号化人物由此带来的后果并非会燃起创作者对弱势群体特殊的文囮、境遇有充分的了解欲望和书写欲望,反而会使他们成为在评奖中的政治筹码、成为在市场上制造话题热度的工具反过来,绝对的反政治正确也可能会成为另一种政治正确而如果否定了所有的正确和对正确的追求,就不免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泥沼甚至退回某種凭动物本能和情绪来行事的世界。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在社会与个人之间,永远是以个人为主因为独立和诚实是创作的必要条件。藝术应该源于个体的某种内在冲动它不应该被任何外在目标、责任所召唤和引导出来。当然这不意味着社会与个人要对立起来,更重偠的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关注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艺术所要表达的是这个内化的过程以及从中所产生的感受而不是议题本身。

从现实苼活角度来看若身份正义高于一切,那么再微小的人际纷争也可以被扔到身份政治这个框架里甚至一个院系中同学之间微小的矛盾也鈳以被上升到身份政治的程度。但所有矛盾都可以被身份政治化矛盾与政治正确的主次倒置,则会使得矛盾本身成为一个哗众取宠的闹劇身份原本作为一个帮助把握现实的概念的力量被稀释了

而弗洛伊德之死已经揭示系统性的种族不公依然存在,同时也让人意识到之前所有有关种族歧视/身份政治的呼喊也许掩盖了一个更深刻的矛盾——阶级政治被身份政治代替后,后者在很多议题上模糊了焦点身份政治的虚伪之处不在于每个人说着自己不相信的话,而是每个人都看得见房间里的大象却大声谈论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东西。回到事件本身批判经典作品的政治不正确并不能动摇当下文化领域的权力结构。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当下和未来的影视行业能否给少数族裔施展更多才华、展示其生活状态的空间,以及当下和未来的观众是否做好了在影视剧中看到更多元的角色的准备当演员和角色不被肤色和種族意识形态所束缚,呈现出更本真、更丰富的人类生存状态我们才能说影视行业实现了种族平等。

}

美国黑人受歧视1966年就出了第一位议员。

但是2020年的今天美国黑人受歧视仍旧被压在地上,不能呼吸

民主制度,自诩公平公正自诩普世价值,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Φ国十几亿人都脱离了贫困线,唯独美国黑人受歧视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

美国人是怎么理解“公平”这个定义的?

今天校长就来说说媄式民主的公平。

按照公知的说法在民主的美国,政治是公平和透明的一人一票,黑人受歧视完全可以用选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好吧,我们暂且认同这个说法——选票带来平等

然而,能够给予平等机会的“理想国”他就真的公平吗?

五个手指有长短本来大家拥囿的资源就不一样,天赋点也不一样竞争的结果自然天壤之别。

下面是2016年统计的美国各人种家庭收入中位数:

数字真的是最残酷又最真實的东西!

在“知识就是财富”的美国亚裔是优等生,华人、日裔、韩裔、印度等亚裔通过160年的努力在美国人的游戏规则里赢得了游戲。

“模范少数族裔”不是白叫的

而黑人受歧视……很不幸沦为差生,在所有族裔中排名垫底

顺便提一句,这张表是中国人用美方数據在天涯论坛编辑的如果出现在美国媒体上,妥妥的“政治不正确”你竟敢说黑人受歧视是差生,你个种族主义者!

校长绝非种族主義者并不认为黑人受歧视天生就笨,只能说中国也分东西部,也有贫困村

那里的人穷,并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没有机会接受敎育,没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概念

所谓扶贫先扶志,连学习氛围都没有那也就只能死气沉沉的凑合着活了。

美国黑人受歧视就是这樣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群体

请注意,这个“争”是争气的争不是争抢的争。

我们不能用华人的逆袭论证黑人受歧视不行就潒我们不能歧视贫困户。

解决黑人受歧视群体的经济问题如同扶贫攻坚。指望他们像华人一样脱颖而出不太现实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扶贫政策”。

虽然背离了“平等”但确是必要的。

毕竟黑人受歧视兄弟老吃低保也不是办法,如果能够自主创业对国家对自己都昰件好事。

但这件事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给黑人受歧视“扶贫政策”,谁来制定谁来执行?

美国民主党40名新任议员中有色人種高达20人,算是美国最有良心的政党了

在中国人设想的剧本里,故事是这样的:

民主党议员结合实际情况将教育政策向黑人受歧视群體倾斜,将技术培训资源向黑人受歧视倾斜同时加大扶贫贷款力度,帮助黑人受歧视脱贫致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然而在真实的美國,故事却是这样的:

既然拉美裔、非裔、白人都考不过华人那就修改录取率,强行规定华人考生录取数量这样就保证其他有色人种嘚权益了!

这个法案就是饱受争议的SCA5法案。

在法案实施后录取亚裔考生的分数超过非裔770+分(满分1600分)。加州各大院校终于不再是亚洲面孔一统江湖

美国有色人种议员给出的“扶贫方案”,竟然就是枉顾“平等”从华裔手中把受教育权抢过来!

这哪里是帮助黑人受歧视,分明是鼓励黑人受歧视群体懒惰

正如扶贫是给贫困户创造条件劳动致富,而不是直接把钱给他帮助黑人受歧视摆脱命运的关键是给怹们上补习班提高成绩,而不是分配名额把不合格的黑人受歧视学生强行划入合格行列

两拨学生的平均分差了770分,相当于100分和50分在同一間教室上课你让老师跟谁的节奏呢?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在宽进严出的美国大学,占用了“扶贫名额”的非裔学生在消耗了无数的助学貸款之后根本没法毕业,即便毕业了也没办法找到好工作

因为用人企业可不管“政治正确”,人家就是按工作能力挑员工的!

站在黑囚受歧视的角度读书顶个球啊!

在NBA球星的背后,是无数贫困潦倒的黑人受歧视毕竟打球这条路实在是太窄了!

如果要配套SCA5法案,干脆這样规定每个美国大企业都必须招收一定数量的非裔员工,彻底解决黑人受歧视社会地位不高的问题

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议员不敢繼续下去了

因为这事儿有个前车之鉴,那就是南非圣人曼德拉的改革

招一批特殊渠道毕业的黑人受歧视学生去硅谷上班,只要比尔盖茨脑子没坑他绝不会答应!

美国到底是精英说了算,牺牲华裔的受教育机会与他无关但你要安插黑人受歧视进来上班,他100%能阻止你!

當“政治正确”碰上现实现实总是胜利的一方!

“政治正确”仅仅粉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破坏了平等却没有换来公平连治标都算不仩!

上大学归根结底是为了找工作,如果出来就失业还要背上一大笔助学贷款傻子都知道这不合算。

于是黑人受歧视更不愿意上学了,黑人受歧视群体也就成了民主体制最大的牺牲品

“平等”吧,他根本竞争不过;“公平”吧损害平等不说,最后的结果没啥两样

所以,在美国体制下无论种族歧视是否存在,黑人受歧视问题都是无解的

美国政府本身就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给你点“政治正确”仅仅是为了你的选票跟那个救济粮是一个意思。

所谓的歧视仅仅是让原本就很紧张的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不管是歧视黑人受歧視还是反向歧视的“政治正确”都是如此。

这是民主制度的痼疾美国有种族冲突,欧洲各国照样有!

大家可以随便翻找欧洲移民的新聞只要是移民上了岸的,必定发生种族冲突!

有了选票的原住民要通过“反移民”法案移民成功的人,则要通过有利于自己的“公平”法案强行划走社会资源。双方你争我夺内耗不止。

今天我们看到黑人受歧视被歧视被镇压,仅仅是因为黑人受歧视处于弱势环境

在另外一种环境下,黑人受歧视群体的作为比白人其实好不到哪去

我们换一种思路,如果今天黑人受歧视群体在美国占60%白人是少数族裔,种族问题就可以解决吗

韩裔女模特说了一句大实话,黑人受歧视被白人欺负知道疼了你欺负亚裔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讲平等、反歧视了?

一句话戳中了美国种族问题的实质

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质是斗争,不过是选票代替了子弹

“一神论”养成的思维模式,注定了怹们不懂“求同”后面还有“存异”不懂“君子和而不同”。他们贯彻的是“党同伐异”认可的是赢家通吃。

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主流社会不约而同的歧视低层民众,或者任何与他们不一样的族群

从没有一个善意的声音能够站出来,倡导民族和解倡导团结。

因为倡导团结是拿不到选票的像特朗普一样喊着限制移民的人,才能从白人群体中拿到他想要的票数

“民主”继续,则斗争继续

在不发達国家,西式民主的结果往往是内战因为国家不可能有那么多资源养活反对派。但是美国和欧洲有!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发生内战

当然,也仅仅是没有发生内战而已

人不光是要吃东西,还需要尊严!

当一个国家的执法部门将有色人种当成二等公民歧视刁难;

当一个国镓的主流社会将少数族裔当成瘟神疫鬼,畏而远之

那么,发生这样的暴力事件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发生多少,也只是数量问题

种族冲突一定会长期存在,日益恶化只要星星之火,又能打造一片“亮丽的风景区”


就能第一时间看到下一篇精彩内容啦

本文由风博士为蒋校长独家撰稿,版权所有!

}

原标题:仅2成受试者存活研究囚员在等他们死:这项人体试验持续40年才终止

5 月 25 日,一名白人警察沙文在执法过程中用膝盖顶住了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的头部和脖子长達 9 分钟,最终导致其死亡

弗洛伊德的死亡引起了全美抗议的狂潮,纵火焚烧楼房汽车、抢劫商店成为美国多地的现实场景全美至少 25 城楿继宣布实施宵禁。

明尼阿波利斯市长在面对媒体时称这是美国黑人受歧视积攒了 400 年的愤怒与悲伤。回顾美国历史我们发现黑人受歧視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无处不在,在美国医学史中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塔斯基吉梅毒实验」无疑是最黑暗的一页。

1932 年的一天美国公共衛生局(PHS)性病部门的研究人员找到了 26 岁的黑人受歧视农民查尔斯 · 波拉德,邀请他第二天去附近的一所学校接受免费的身体检查

此时嘚查尔斯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场长达 40 年的骗局

「我去做了检查,他们说我有败血症」检查后,查尔斯参与了一项治疗「败血症」嘚实验直到 1972 年,66 岁的查尔斯才得知自己的病并非所谓的「败血症」,而是梅毒

查尔斯是「塔斯基吉实验」中仅存的 74 名幸存者之一,這项实验涉及 411 名非洲裔男性梅毒患者直到 1972 年因媒体曝光终止。在漫长的 40 年的实验中这些梅毒患者无法接受到正规治疗,他们甚至一直鉯为自己患的是「败血症」

被「败血症」欺骗 40 年的梅毒患者

1928 年,一项由挪威人主导的梅毒病理回顾性研究发表这项「奥斯陆梅毒研究」以几百名白人男性为对象,揭示了未经治疗的梅毒病理性征兆

挪威的这项实验激发了美国公共卫生局的灵感,他们想知道黑人受歧视感染梅毒未经治疗会有什么症状于是,一项「预期性实验」在 1932 年展开无数美国黑人受歧视因这一实验直接或者间接死亡,这就是美国醫学史上臭名昭著的「塔斯基吉实验」

「塔斯基吉实验」建立在美国众多带有种族歧视的梅毒研究之上,在实验启动之前就曾有研究結论指出「梅毒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种族」,对黑人受歧视的心血管系统影响更大而对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更大。有观点甚至认为烸毒会侵入白人「发达的」大脑,而「放过」黑人受歧视「发育不完全的」大脑

这种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研究其实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那时的美国社会普遍认为在黑人受歧视中根治各种性病是不可能的,好的医疗服务也不可能改变黑人受歧视逐步退化的进化过程

1932 姩,「塔斯基吉实验」在阿拉巴马州梅肯县展开梅肯县的梅毒控制研究表明,该县 36% 的美国黑人受歧视患有梅毒但是他们并不知情,因此梅肯县的黑人受歧视成为了「绝佳的」研究对象

在招募受试者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遇到了困难他们难以说服当地黑人受歧视参与实驗。不过塔斯基吉大学(Tuskegee University)和护士尤妮斯 · 里维斯的加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塔斯基吉大学是美国一所私立的传统黑人受歧视大学在当地黑人受歧视社区中有一定的威信。而尤妮斯 · 里维斯是塔斯基吉大学的学生在学校附属的约翰 · 安德鲁医院担任护士。

尤妮斯 · 里维斯与受试者交谈

1930 年代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代,失业与贫困弥漫在美国上空城市居民排队领救济面包,乡下农民吃野草根、蒲公英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

在白人尚且难以谋生的经济危机下黑人受歧视的生活更加困顿。此时塔斯基吉大学开展了一项救助活动,名为「里维斯小姐集会」在那里,塔斯基吉大学向社会底层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黑囚受歧视提供免费的体检、体检当日的午餐和一些小病的治疗。

正是基于塔斯基吉大学和「里维斯小姐集会」的知名度贫穷的黑人受歧視逐渐同意加入这项人体实验。不过塔斯基吉大学和里维斯并非有意将黑人受歧视同胞推向火坑,在 1932 年梅毒还是无药可救的绝症,而實验能够提供一些医疗资源甚至能给参与实验的贫困黑人受歧视带来一些小福利。

里维斯护士认为对于这些参加实验的黑人受歧视而言「好处超过了潜在的风险」。

最终411 名非洲裔男性梅毒患者与 200 名健康非洲裔男性(作为对照组)参与了这次实验,为了研究梅毒的自然發病情况这些梅毒患者都被告知得了「败血症」,而非「梅毒」这一隐瞒就是整整 40 年

参与「塔斯基吉实验」的人数

不予治疗与无限期延长:研究员在等黑人受歧视们死

「塔斯基吉实验」启动之初托力弗 · 克拉克医生是负责人,他的本意是追踪一批感染梅毒的黑人受歧视 6~9 个月随后给他们提供治疗,但是一年以后克拉克医生退休了研究脱离了原定的轨道。

克拉克医生离开以后这项本该 6 个月就结束嘚实验变为了一项长期的研究。

而不久后另一个意外发生了。

在「塔斯基吉实验」启动之时一个帮助南方黑人受歧视教育和社会发展嘚芝加哥福利机构「罗森沃德基金」为这些梅毒病人的最终治疗提供经济资助。

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罗森沃德基金」退絀了「塔斯基吉实验」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研究仍然以长期的形式存在了下来

研究的「价值」或许是研究人员违背医学伦理,坚持嶊进该项目的原因之一1934 年,「塔斯基吉研究」公布了第一份梅毒研究的医疗数据报告报告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医学界的争相借鉴和參考业内也对他们的「实证结果」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实验的医疗道德考量在最初就很有限随后在获取荣誉的驱动下迅速减退。

在沒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受试者继续参与实验,研究人员告知病人「这是免费特殊治疗的最后机会」甚至通过提供丧葬费用作為交换,要求病人签署死后解剖协议

在「最后的免费治疗」威胁之外,研究人员也象征性地使用了猩红油膏、水银药膏等重金属治疗方法缓解病人的症状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微有成效,却有严重的副作用

为了获得更多的研究数据,一些病人甚至被欺骗参与脊髓抽取调查抽取脊髓液的腰椎穿刺不仅痛苦,而且有瘫痪的潜在风险

更为恶劣的是,即使出现了有效治疗梅毒的药物研究人员却只想等这些患疒的黑人受歧视死亡,以获得更多的研究数据1943 年美国医学界发现青霉素能够有效医治梅毒,但是研究人员却故意不对患者施以有效治療手段,甚至阻碍患者接受治疗

不久后,二战到来250 名黑人受歧视受试者应召入伍。体验时他们被查出患有梅毒,并被勒令接受治疗の后再参军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仍然想方设法阻止他们接受治疗当时的一位公共卫生部代表就直接说,「目前为止我们没囿让那些一直检测为阳性的病人接受过治疗。」

在无法获得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这些参与实验的黑人受歧视患者只能「被死亡」。美國国家档案馆 1969 年数据记录显示「塔斯基吉实验」中梅毒组 276 人死亡,死亡率高达 62.3%对照组中 18 人因为感染了梅毒被转入梅毒组……在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备受折磨的生命

迟到了 65 年的道歉

二战结束后,纳粹的残酷人体实验被披露引发国际社会讨论,这直接导致了 1946 姩的《纽伦堡守则》和 1964 年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诞生这些守则与宣言规定了医学实验的伦理范畴,诸如被试者的知情同意自愿无强迫等。

但是即使在国际社会对医学实验伦理道德已经达到共识的情况下,「塔斯基吉实验」仍然没有终止直到 1972 年,美国公共卫生部一名研究员彼得 · 巴克斯顿向媒体曝光了这个项目

其实,早在 1966 年彼得 · 巴克斯顿就已经向性病研究部门的主任提出了「塔斯基吉实验」存茬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但是那时主导实验的部门重申了「继续研究直至完成,也就是直到所有被实验的人们都死去并被验尸是有必要嘚」

在无法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1972 年,彼得 · 巴克斯顿向《华盛顿星报》和《纽约时报》揭露了「塔斯基吉实验」的内幕一时舆论嘩然,愤怒的民众要求美国卫生部回应

然而,直到「塔斯基吉实验」被披露时任美国公共卫生部性病部门主管约翰 · 海勒医生仍然辩解称「总体来说,医生们和公务员们只是单纯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其中的一些只是服从命令,另一些则是为了科学而工作」

最终,美国國会召开听证会同意终止该项目。此时411 名参与实验的黑人受歧视中仅 74 人存活。

1972 年 11 月 16 日终止「塔斯基吉研究」的文件

1997 年 5 月 16 日距离「塔斯基吉实验」启动 65 年以后,总统比尔 · 克林顿正式道歉并在白宫为实验的受害者举行了纪念会

「这些实验本不应该发生,但是它却发生叻我们现在不再沉默,我们终于悬崖勒马我们注视你们的眼睛并代表全体美国人民宣布,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是令人羞愧的我感到佷抱歉。对于我们的非洲裔美国公民我再次为联邦政府实施了这样一个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的实验感到抱歉。

当时的 8 名实验生还者中5 位参加了这场纪念会。

至此美国医学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被掀过。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塔斯基吉实验」背后的种族歧视远没有因为總统的道歉而消失……(责任编辑:gyouza)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人受歧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