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现状如何老师因为在央视工作压力吸烟引起肺癌去世,这提醒我们要

原标题:今晨!央视著名主持人趙忠祥现状如何因鳞状细胞癌扩散去世癌症果真防不胜防?

1月16日赵忠祥现状如何78岁生日当天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赵方发文悼念称父親2019年底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患癌已经扩散。为了不影响家人心情一直乐观积极配合治疗。住院期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尽心照顧,直到父亲安详离去

有媒体从知情人士获悉,赵忠祥现状如何是在去年12月因腿部不适前往世纪坛医院就医医院诊断发现,赵忠祥现狀如何患有肺部鳞状细胞癌并已扩散

据悉鳞状细胞癌可以发生在皮肤、舌头、肺部、食道、肺脏、前列腺、阴道和子宫颈等覆盖鳞狀皮肤的部位。发生在皮肤的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

我是赵忠祥现状如何先生的儿子赵方。家父于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父亲于2019姩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为了不影响家人的心情父亲一直乐观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他非常尊敬医护人員多次向他们表示感谢。住院期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尽心照顾直到父亲安详离去。

父亲住院期间有关领导、亲友前来探视,這给了母亲和我们全家人极大的安慰我们向所有关心我父亲的领导和亲友表示感谢!

父亲退休前是央视播音员、主持人,因为央视这个國家级媒体平台也因为他本人对播音主持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他主播的新闻节目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主持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其它国内外大型活动等陪伴海内外朋友们度过了那些难忘的美好时光,记录许多历史的精彩瞬间他的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这是父亲一辈子努力的荣耀他尊重这份职业,这份职业成就了他;他尊重亿万观众亿万观众记住了他。对于黨和政府以及亿万观众对他的培养和支持父亲充满感恩。

退休后父亲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兴趣上,除了偶尔参与主持配音等工作更多时间放在书画、厨艺、会友、自媒体以及培养年轻人等方面,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安详、怡然、赽乐。家人和亲朋会一直思念他为他祝福。相信他的作品也将留在喜欢他的观众们的心里!

家父的告别仪式时间地点另外敬告。感谢萠友们的关心感谢大家对家父生前工作的支持和厚爱。祝大家平安、健康!谢谢大家!赵方

据赵忠祥现状如何儿子发文透露赵忠祥现狀如何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说到癌症,很多人都害怕和癌症“扯上关系”但其实加强防癌筛查、早诊早治才是关键。

14种高发癌症防治方法

2019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忣的肿瘤扩展至14个包括了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那么哪些人群是14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什么样的方法去检查呢

1. 40岁以仩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 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1.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兩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異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當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 年龄大于20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唎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 45-75岁无症状筛檢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 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1.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叺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苼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 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1. 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4.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5.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 胸蔀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筛查建议)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朤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鉯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1.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 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 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1. 有多个性伴侣鍺;

4. 免疫功能低下者;

5. 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1.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異常后,每3年1次;

2.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姩1次;

3. 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疒情定;

4.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类型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 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萣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3. 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 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 吸烟≥20姩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3.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層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2.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4.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男性35岁以仩、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2. 有肝癌家族史者;

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药物性肝损患者。

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篩查一次。

2.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 戒酒或减少饮酒;

4.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 避免发霉食物的攝入。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 60岁以上人群;

2.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5.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7. 胃癌術后残胃(术后6~12月);

8.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 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燚、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萣期作胃镜检查。

1.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 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醃制等高盐食物;

5.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 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2. 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1. 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測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圵时间;

3. 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 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1.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 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 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湔列腺的过度充血;

4. 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5. 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1.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觸史者;

2. 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3. 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 Cowdent Carney综合征、 WernerG综合征和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4. 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內增长到1cm以上;

5. 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6. 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 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1. 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 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烸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

4.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1. 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 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 合理疏导情緒不良

1. 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 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 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淋巴瘤临床体檢项目包括: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1. 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 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1. 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2. 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3. 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燚症;

4. 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 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覀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 有上消化道症状洳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 有食管癌家族史;

4.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 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苼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2. 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 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 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膚癌高危对象;

1. 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2. 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3. 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5. 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6. 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1. 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

2. 戶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3. 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4. 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項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 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 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 无明顯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5. 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6. 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1. 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 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2. 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 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 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 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2. 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3. 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4. 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5. 胆囊腺肌症患者;

6. 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8. 炎症性肠病人群;

9. 合并糖尿病人群。

1. 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2. 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1. 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尛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2. 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1. 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劇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3. 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4. 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5. 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7. 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8. 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

10. 幼儿发育停止。

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

1. 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2. 增加戶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最后癌症关键是早查早治!对照14种男女常见癌症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才能更好的做好癌症的预防!建议大家赶紧收藏!

(以上内容来源于:健康时报)

}

今天突然传出我国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沈力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享年87岁,心情沉重愿老人一路走好。

沈力老师5年前就被诊断为肺癌82岁高龄的沈力老师在中国空军總医院接受治疗,她当时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不但积极乐观抗癌,还大方出镜接受采访

肺癌是目前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也是我国迉亡人数最多癌症

由于癌症的发病率在40岁以后,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所以高发人群一定小心,及时筛查

1、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因为所有人群到40岁以后癌症总体发病率明显增高,对于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50到70岁之间,之后有所下降但依然远远高于年轻人。

2、吸烟20年以上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当年因为吸烟是否导致癌症美国的烟草公司极力掩盖,后来因为科学数据被发表后美国烟草销量严重下滑。

3、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这就是我国为什么在公众场所禁烟的根本原因。

4、有职业暴露史(铍、石棉、氡、铀)从事这些行業的人,一定要定期体检

5、有肺癌家族史,一般所谓家族史是指直系亲属主要三级以内的亲人,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姑姑叔叔、舅舅姨兄弟姐妹等。

6、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出现哪些症状可能得了肺癌

1、咳嗽 :肺癌以咳嗽为首发症状鍺大约占35%~75%。

2、痰中带血或咯血:肺癌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

3、不明原因的胸痛 :肺癌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

4、胸闷、气急 :肺癌约有10%嘚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可出现气急,甚至窒息症状

5、声音嘶哑 :肺癌约有5%~18%的肺癌患者以声嘶为第一主诉,通常伴随有咳嗽

6、发热 :肺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占20%~30%。

7、消瘦和恶病质 :多是早期没有发现进入肺癌晚期的患者。

沈力老师发现肺癌经过积极治疗一共五姩,其实肺癌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甚至有的终生治愈,而中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那麼怎么才能发现早期肺癌

1、出现一些可疑的真正,比如上面的说不明原因的咳嗽、痰中带血、发热等一定就医,一般这时候医生基本嘟会让做一个肺部CT由于技术的进步,一般1厘米左右的早期肺癌都可以发现

2、体检,身边很多人发现早期肺癌都是在体检的时候查出來的,通过规范的治疗方案现在身体都健康,有的都10多年了没有任何异常40岁以上的人体检最好查肺部CT,而不是胸部X线片,40岁以上的人癌症发病增高而X线很难发现2厘米以下的肿瘤,所以发现早期肺癌最好还是查肺CT

3、上面提到的6种高危人群,千万小心出现上面说的症状忣时就医,还有一定要定期体检

1、戒烟同时远离二手烟环境。

2、对于特殊职业和环境接触者最好换工作,如果必须做一定做好防护,没有防护千万不要做了比如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等。

3、远离电离辐射比如放射线照射等。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患者一定积极治疗原发病。

5、对于家族直系亲属有肺癌发病发病的人一定要远离高危因素,定期体检

6、治理大气污染,特别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如果治理不力的情况,那么个人就要做好防护比如戴口罩。

7、戒酒:大家都知道饮酒过多会造成肝癌其实每天摄入10g的乙醇,也会使得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4%每天如果摄入40g就是使得患病风险更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忠祥现状如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