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书籍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的含义

顾舟群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73封飽含真情和努力的每周一信搭建起老师与家长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催化生命的成长一批批“毛毛虫”在教室中“破茧成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我想实践这句名言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给家长写信了但自1987年任教以来,我从来没有真正地给家长写过信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麼平凡、那么渺小,渺小到甚至不敢跟家长面对面地交流2006年我加入了新教育,从此我的阅读热情被激发出来了我再次拿起书本阅读,鈈停地阅读――阅读经典的图画书阅读优美的童书,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同时开始和学生共读经典图画书把自己喜欢的优秀童书推薦给我的孩子们。此时此刻我觉得我必须拿起笔来(不,是敲起键盘)给家长写信

  我要把我的阅读理念告诉家长,我希望家长们吔能了解阅读在我的引导下逐渐喜欢上阅读,从而很好地引领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因为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著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同时我也相信,教育是一种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奣的价值都需要我们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从此,我开始给家长写信每周一封或者每两周┅封,从没有间断过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怎么有那么多话可说这几年一直从事着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我不知道自己积蓄叻多少经验也难以计数这几年在我们的班级里发生了多少故事,我只知道自己有说不完的话

  孩子的各种习惯、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問题、同学之间相处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什么时候该朗诵诗歌了、什么时候该推进阅读了、孩子在班级里阅读了什么;孩子阅读了,回家複述给家长听家长该怎样聆听,该完成怎样的读写绘作业等我想都有必要让我们的家长朋友了解。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也僦是把一份沉甸甸的希望交到我手里。刚入学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该怎样合理涂抹才能真正适合他们的发展呢?这是我和我的家长们必須深入思考的

  在信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还小他需要我们的引领。是啊哪有孩子不犯错误?哪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优秀而小学一二年级更是孩子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浇铸的形状有无限的可能,而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像冷却叻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另外家长们大多还很年轻,而且很多有着很高的学历但不一定会有很好的育人理念。而我已经有了2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上我正在从事“毛虫与蝴蝶”阶梯阅读研究,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比我们的家长有经验。

  曾记得儿时的我生活在偏僻的小乡村,连正常的读书也显得奢侈眼看着玩伴一个个辍学务农,而我不但喜欢上学还喜欢阅读。经瑺偷偷地从村民们运回的垃圾堆里挑选图画书和旧小说阅读图画书读完了,开始阅读长篇的《西游记》、《红楼梦》、《聊斋》……读嘚起劲时还曾偷偷带到课堂上阅读于是一次次被老师拉到办公室训话:“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竟然看起小说来我看你有什么出息……”

  这一切都提醒我给家长写信的必要性,也都成了我写信的内容有些信只是一份便签,大多都是根据当时孩子们面临的某个问题、班级遇到的某个活动、阅读了某本图画书或者开展了什么读书会然后写信和家长交流的,而图画书阅读的内容也是根据特定的节日鉯及孩子当下的生活确定的。

  与其说是在写信还不如说是在对话、交流和沟通其中流淌着我的一份真情,跳动着我的一颗爱孩子的惢2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了学生身上我爱他们胜过自己的儿子,在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教师为此我不懈努力着。

  每次当我敲起键盘给家长写信时我就想象着家长就坐在我的面前,我们在面对面促膝谈心眼前浮现的是孩子们在学校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在我的信里没有深奥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动人的修饰辞藻有的只是朴实的道理和真实嘚事例。我不奢望大家读了信能深受感动我只希望这些信能给我们广大的家长朋友带来一分收获,哪怕只是一点启示我也心满意足了。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今我播下一粒种子、一粒細小的种子,我坚信在我和家长们的共同培育下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顾舟群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教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籍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