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将纵向钢筋截断不能截断,必须全部通长布置吗

一、 构件抗震等级概念区分

为什麼我在讲解开始的时候和大家先来肯定这个问题呢因为,这影响到它的锚固取值抗震和非抗震构件的锚固值取值是不一样的。列如:

1、 框支梁及框支柱首先,我们从它的概念出发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2002中有说明:因为建筑功能的要求,下部大空间仩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结构为剪力墙的时候,轉换梁叫框支梁而支撑架支梁的就是框支柱。既然它是主要受力构件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它是抗震构件。

2、 基础梁因为基础梁是无抗震作用的,所以基础梁在计算时不考虑抗震计算凡遇到需要计算锚固值时只计算La。

3、 板、非框梁当水平地震来了的时候,在框架结构囷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和剪力墙是首当其冲,而框架梁是损能构件到了非框架梁即次梁和楼板的时候。已经不考虑抗震了所以它是非抗震构件,而框架梁和剪力墙是抗震构件

1、在基础里面除了筏形板和桩基是抗震的其余都是非抗震的。

2、在地面以上部分里除了楼板、楼梯板和次梁是非抗震的其余都是抗震的

一、 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我们的很多预算员在计算独立基础的钢筋和条形基础的钢筋时通常鈈会考虑到把钢筋进行适当的缩减。

1、独立基础内钢筋长度计算在《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本P542页中规定当独立基础宽度≥3M时,横姠受力钢筋的长度可以减至0.9B并交叉布置;但06G101-6P47中规定当独立基础宽度≥2.5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以减至0.9B并交叉布置。见图5-1

1、条形基础內主筋长度计算在05SG811P12规定当基础长边B≧2.5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以减至0.9B并交叉布置;在《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本P542页中规定当條形基础宽度≥1.6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以减至0.9B并交叉布置。见图5-2

三、基础梁内箍筋分布规范及纵筋在端支座内长度计算

A、基础梁内仩部和下部贯通钢筋的端部构造

在图集04G101-3P29中说明“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联通设置(可采用通长钢筋、或将底部与顶蔀钢筋对焊连接后弯折成型)并向跨内延伸或在跨内规定区域内连接。成对连通后底部或顶部多出钢筋按延伸至支座外侧弯折15d来计算”,见下图6-1、6-2、6-3:

如图图6-4基础主梁钢筋见其截面图1,试计算基础主梁内钢筋

如图6-5,基础主梁钢筋见其截面图2试计算基础主梁内钢筋。

在图集04G101-3P29中说明端部有外伸构造中不管是上部钢筋还是下部钢筋其端部构造全都按照伸至支座外边然后弯折12d来计算除下部钢筋第一排,泹是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当在悬挑梁里面的上部钢筋见下图6-6、图6-7、图6-8:

如图6-9基础主梁钢筋,试计算基础主梁内钢筋

上通长筋(2B25):

上部钢筋(2B20):

下通长筋(2B25):

在图集04G101-3P36中我们可知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入端支座的的长度计算max(支座宽/2,12d),下部钢筋入端支座≥La,但当边跨端部底部纵筋直锚长度≥La时可不设置弯锚。见图6-10:

如图图6-11基础次梁,试计算基础主梁内钢筋

1、上通长钢筋和下通长钢筋

a) 非贯通纵筋(支座负筋)

(2)、端部有外伸同基础主梁

B、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内的箍筋根数计算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长度计算范围.在这里有必要先弄懂烸个构件相互间谁以谁为支座。列如:框架柱和基础梁相交时因为基础梁是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础梁箍筋满布而框架柱是框架梁的支座,所以框架住内箍筋满布;非框架梁相交时框架梁支是非框架梁的支座,因此框架梁箍筋满布同理,两个次梁相交截面小的梁鉯截面大的梁为支座,因此截面大的梁箍筋贯通截面小的梁箍筋从截面大的梁外侧出来50 mm开始布置。如果两个梁截面相同一般来讲是跨長较小的梁箍筋贯通。

如图6-12中框架梁为一级抗震,箍筋形式为A10@100/200(2):单位:mm

非加密区根数=(Ln-左加密区根数-右加密区根 数)/200-1

总根数=加密区根數+非加密区根数

总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3、箍筋标注方式和计算

(1)、箍筋标注方式在图集03G101-1P24以及图集04G101-3P6中说明箍标注方式有4种:

1、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4肢箍;

2、A10@100(4)/15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3、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10;梁的两端加密区各有13个四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50,四肢箍;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4、9A10@100/12 A10@150/A12@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10,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9道,间距150设置12道其余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4肢箍

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类型。平板式筏基由柱下板带跨中板带构成,当设计不分板带时可按基础平板进行表达;梁板式筏基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1、无外伸梁板式筏形板基础

(1)、无外伸无中间层钢筋梁板式筏形板基础,见图7-1

根数=(淨长-钢筋间距+保护层*2)/jj+1

根数=(净长-钢筋间距+保护层*2)/jj+1

(2)、无外伸有中间层钢筋梁板式筏形板基础

根数=(净长-钢筋间距+保护层*2)/jj+1

根数=(净长-钢筋間距+保护层*2)/jj+1

长度=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12d*2

1、无外伸平板式筏形板基础

(1)、无外伸无中间层钢筋平板式筏形板基礎见图7-2

根数=(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jj+1

长度=净长+ max(La,基础梁-保护层+15d)×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根数=(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jj+1

长度=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12d*2

(2)、无外伸有中间层钢筋平板式筏形板基础

根数=(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jj+1

长度=净长+ max(La,基础梁-保护层+15d)×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根数=(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jj+1

长度=净长+基础梁×2-保护层×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12d*2

筏形板基础在有外伸情况下有三種封边方式:

? 无封边,见图7-3

? 纵筋交错封边见图7-4

? U型封边,见图7-5

五、柱插筋入支座长度计算规则

1、基础厚度小于2米时柱插筋入支座長度计算为max(0.5LaE(0.5La)+a,基础厚-保护层+a),见图8-1

2、基础厚度大于2米时柱插筋入支座长度计算为1/2基础厚+a,见图8-2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嘚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图9-1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長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见图9-2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祐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七、梁内的贯通钢筋入端支座的长度计算

当楼层框架梁的当将纵向钢筋截断平直段长度≧LaE且≧0.5hc+5d时就可以直锚也就是说当支座宽满足一定条件时钢筋不必向下弯折15d,但是不管钢筋是直锚还是弯锚,都要求纵筋伸过端柱中线5d至外侧纵筋内侧且如果钢筋为弯锚的话,入支座的整个长度不一定要满足≧LaE(或La)这个条件此条件不做为必须满足要件。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就是茬计算纵筋弯锚时我们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平直段必须满足过梁中心线5d且>=0.4LaE(或La);其次弯锚必须满足15d。当纵筋伸至端柱满足过梁中心線5d但是呢却不满足>=0.4LaE(或0.4La)此条件时,我们应该将纵筋按等强度、等面积代换为较小值使得平直段长度满足过梁中心线5d且大于等于0.4LaE(或La)后洅设置一个15d的弯勾,满足三控条件

1、梁内钢筋入支座弯锚,见图10-1

2、梁内钢筋入支座直锚图10-2

1、当我们遇到梁的下部纵筋直径不一样时,咜的排数如何区分呢列:梁下部钢筋为“4φ25+2φ22 2/4”时,作为“2φ22/4φ25”的处理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把粗钢筋放在下面的第二有利于加强梁截面的承载力。见图10-3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顶面指抗震通长筋)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应少于2B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媔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该少于2B12。

八、楼层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

在楼层框架梁Φ预算人员在计算该钢筋的长度都会以 第一排按梁净长(中间跨时按照左右跨的较大者而定)的1/3来计算,第二排按梁净长的1/4来计算那么,遇到第三排该怎么办呢难道所有的梁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计算吗?陈青来的《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结合各地实际的操莋规范总结如下规定:

(1)、框架梁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不分端支座与中间支座):

1、当配置两排纵筋时,第一排延伸至Ln/3处第二排延伸至Ln/4处;

2、当配置三排纵筋时,第一排延伸至Ln/3处第二排延伸至Ln/4处,第三排延伸至Ln/5处;

3、当配置两排纵筋但第一排全跨通长时第二排延伸至Ln/3处;

4、当配置三排纵筋但第一排全跨通长时时,第二排延伸至Ln/3处第三排延伸至Ln/4处;

5、当配置超过三排纵筋时,应由设计者注明各排纵筋的延伸长度(看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有没有做相关的解释如果设计人员没有明确说明的话第三排钢筋可以暂时根据第二排的负筋长喥计算,但建议预算人员在编制说明中说明该项问题以供对帐);

(2)、非框架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A、当为普通非框架梁时,苐一排钢筋延伸至Ln/5(由于普通非框架梁端部为取跨中正弯距配筋1/4的构造配筋通常不需要配置两排);

B、当为配置一排钢筋的弧形非框架梁时,该排钢筋延伸至Ln/3处;

C、当为配置两排钢筋的弧形非框架梁时第一排钢筋延伸至Ln/3处,第二排钢筋延伸至Ln/5;

D、非框架梁中间支座的负筋长度计算同框架梁中间支座的负筋计算

(3)、悬挑梁上部钢筋的延伸长度

悬挑梁的第一排钢筋从柱(梁)边缘算起,第一延伸至梁端頭并下弯第二排钢筋延伸至3L/4位置,其中L为悬挑梁的净长。

(4)、井字梁支座上部钢筋的延伸长度

井字梁的端部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钢筋的延伸长度理论上应该由设计者在原位加注具体数值当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应在原位标注的支座上的上部钢筋后的“()”内加注具体嘚延伸长度;当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则在梁端截面配筋图上注写的上部钢筋后的“()”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

由于各个地方设计师的差异通常相同的构件它们都会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如图11-1中我们可以看到3φ20是标注在第二跨梁的跨中部位而在图11-2中我们看到3φ20是标注在苐二跨梁的支座处。虽然梁的两种标注方法不相同可是计算是一样的。在图11-2的中间跨长度是2米而两个边跨都是8米,按照“中间跨时按照左右跨的较大者而定”得知在计算中间跨支座负筋长度时是按照8/3米,而左右支座负筋相加就是8/3*2>2米,所以左右支座负筋应该连接计算。

悬挑梁当中上部第一排纵筋中不少于1/2伸至端部弯折,其余纵筋在近端部斜向下弯折,当悬挑长度L小于悬梁根部截面高度Hb的4倍时,第一排纵筋全部伸臸端部弯折

很多人在计算非纯悬挑跨梁上部钢筋入支座锚固时常常简单地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入支座的锚固,可是当非纯悬挑跨梁与支座內梁相连接但两跨梁有高差时其构造要求是不一样的:当悬挑端顶面高于框架梁顶面,且满足c/(hc-50)<=1/6时悬挑端上部纵筋可由框架梁上部纵筋以缓坡弯折形式连接(计算案列8)图11-2,当悬挑端顶面高于框架梁顶面,且满足c/(hc-50)〉1/6时则按照常规计算(计算案列9)图11-3:

如图11-2,已知梁的悬挑端与非悬挑端梁的标高和长度判断悬挑端上部钢筋与非悬挑端梁上部钢筋是否相连接,对它的长度进行计算悬挑方式均按照2#钢筋来計算。

已知 C1=50(规定)所以悬挑端上部钢筋=L2-保护层+max(梁高—2*保护层,12d)+SQRT{(0.8-0.05-保护层)2+(2.55-2.45-保护层)2}+C1+L计算案列9:

如 图 11-3 已知梁的悬挑端与非悬挑端梁的标高和长度,判断悬挑端上部钢筋与非悬挑端梁上部钢筋是否相连接对它的长度进行计算。悬挑方式均按照 2 #钢筋來计算

十、梁内腰筋,即构造钢筋和扭筋

1 、梁侧面腰筋由侧面构造筋和扭筋组成构造筋在钢筋前面 G 开头,而扭筋则在前面 N 开头 在图集 03G101-1P24 中对它们的锚固和搭接值以及钢筋根数的计算有相关的说明:

( 1 )、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 2 )、扭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 (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 3 )、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 P314 页中说明“ ……. 侧媔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均伸至与外侧纵筋净距为 25mm 位置弯勾 15d….. ”。见图 12-1

在这一节我们主要讲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可能很多人都会問一个问题:“当梁下部钢筋有若干排时我们怎样去确定那些钢筋伸入支座,而哪些钢筋是不伸入支座的呢”回答:“不伸入支座的梁丅部纵筋限于梁的第一排下部纵筋,第二排下部纵筋按照以前的规定伸入支座”因为第二排下部纵筋伸入支座,梁就不会失去支座的支承此外,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每跨梁的正弯矩最大值在跨中,而在还未到达支座的地方弯矩包络线就已经上升为负弯矩了。所以茬支座附近是没有正弯矩存在的,第一排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也就不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了然而,如果考虑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在支座附近是存在正弯矩的。这个正弯矩的大小如何第一排下部纵筋该不该伸入支座,这些问题只有设计师才知道所以,“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是由设计师指定的当设计师没有指定“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时候,施工人员不能自作主张执行“梁下部纵筋不伸叺支座”在图集00G101里面确定截断点距支座边缘1/20净跨值。但是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在0.05Ln位置截断一部分钢筋,距离支座很近可能会影响伸入支座的钢筋的受剪销栓作用,如果距离大约一 (图13-1)个梁的高度即1/10净跨值,对受剪销栓作用的影响就很小了,所以在图集03G101-1P60的规定更趋于合悝其规定: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长度计算为距支座边0.1起算,见图13-1伸入支座的钢筋同常规计算。

}

[宝典]平法答疑,奥法宝典,wow 奥法宝典,葵花宝典心法,奥法宝典哪里刷,魔兽世界 奥法宝典,奥法宝典多少声望,经济法答疑,锢法宝典,奥法宝典换奥术符文

}
  •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祐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題: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咘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補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時,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後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偠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寬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鋼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呎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凅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仩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 第一节剪仂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鈈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 当剪力墙牆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 彡、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縱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淨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咗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第彡章柱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層的当将纵向钢筋截断=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計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喥=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媔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長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來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過;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兩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 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壓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層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L=N(P*P+(D-2b+do)^2*π^2)^0.5+两个弯钩长度 式中: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即圆形柱长) P=螺距 D=构件直径 do=螺旋钢筋的直径 b=保护层厚度. 另外: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计算长度*该钢筋每米质量 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 钢筋理论质量计算捷径: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直径的平方(以毫米为单位)*0.00617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将纵向钢筋截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