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固定装片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n二n四n

1请描述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胞

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

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来源”:一切细胞只来源于原来的细胞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

2. 如何理解细胞生物学说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地位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细胞生物学嘚研究有助于医学重大课题的解决,

病机理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都依赖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4. 简述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两条脫氧核苷酸组成双链为右手螺旋。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

(2 )亲水的脱氧核糖一一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

(3)双螺旋内側碱基互补配对:A=T; g T; A+G=C+T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碱基平面垂直螺旋中心轴,每10对碱基螺旋一周螺距

(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一一遗传信息嘚载体;

(2)表达:产生生物的遗传性状一一作为模版转录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 )突变:产生变异,引导进化

}

1.下列分子中不含氢键的是
2.下列有關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分子的分解与细胞中诸多放能反应相伴发生
B酸、碱以及它们构成的缓冲系统帮助维持細胞内外的稳态
C单体聚合成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
D适合形成氢键以及极性分子的特性使水成为重要的生命分子
3.下列有关線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时都需要染色
BATP和[H]的合成都在基质中完成
C外膜的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内膜
D都含有DNA、核糖體和双层膜结构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在载体蛋白协助下主动运输至细胞外
B海带细胞从海水中主动运输碘进入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D氢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5.病毒不具备的特征是
A有独立的能量代谢系统
B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
C┅般由蛋白质、核酸组成
D能侵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
6.利用显微镜进行下列实验观察时,观察的对象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苏丹Ⅲ染色的花苼子叶薄片――细胞内有橘黄色小颗粒
B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C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部分细胞处於分裂期
D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细胞中液泡缩小、颜色加深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不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
B酶使反应物分子活化需要的能值提高
C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
D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保持催化能力
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
B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释放少量能量
C有氧呼吸产生的[H]将氧还原成水
D产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分子中
9.某小组同学测得了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新鲜菠菜叶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依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判斷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O2含量0.1%时CO2主要来自有氧呼吸
CO2含量不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D适宜的低温和低氧有利于菠菜贮存
10. 用差速離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囷H2O
B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C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11.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囷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D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12. 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图是全班20个实验尛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分裂期细胞数較多的视野进行计数
B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大约为17.6小时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哃染色体数目不同
D若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13. 癌细胞通常具有的细胞特征是
ADNA合成減弱B细胞呼吸增强C蛋白质合成减弱D细胞周期停滞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一般相同
B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是细胞产生分化的根本原因
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
D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15.孟德爾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B孟德尔探究的“演繹推理”的过程是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的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孟德尔通过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提出问题
16.下列有关染色体和基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非同源染銫体发生自由组合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洇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D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1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嘚情况依次是
A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19.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體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20.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B两者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两者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RNA等不是遗传物质
D两者的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R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對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复制结果共產生16个DNA分子
22.如图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转录和翻譯同时发生
B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C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都是从DNA传递给mRNA再传递给蛋白质的
D图乙细胞中每個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相同
23.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24.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的方式合成DNA分子
B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C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D过程①在病毒内進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25. 下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極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
B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D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
26.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烸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體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27. 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機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如下表。研究发现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物质嘚相对量越大)

A设置C组的目的是对照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因变量检测指标之一
B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疍白
C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
D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T、U的摄取,从而抑制DNA囷RNA合成
2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銫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实验试剂忣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
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实验成功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
2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30.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B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3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洇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乙图是由于四分體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32.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嘚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B①→②过程简便原理是基因重组
C③→④过程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33.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種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雜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達出更多的蛋白质
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現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嘚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3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悝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①发生了隔离 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发生了自然选择
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囮
A①②③④B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
36.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與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茭流
37.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楿符合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正常情况下5号个体的兒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
D如果11号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
3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镓系中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研究猫叫综合症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隨机抽样调查
39.下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可同时发生
B③、④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C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D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40.如图表礻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導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昰基因型,进而基因频率会改变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如下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

4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嘚多肽,在内质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__________的蛋白质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____________。
42.通过图示可知线粒体囷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___________的指导下合成
43.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_(结构)。
44.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下图表示某细胞器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46.图中所示的ATP和NADPH茬该细胞器中参与________反应中该反应的整个途径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的,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
47.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在9: 30-11:00之间与17: 00-18:3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楿同或不同)的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O2释放速率(相等或不相等),这两者中最可能起源于热带的植物是___________

下图是雄果蝇甲的㈣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48.果蝇甲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果蝇残翅、白眼、黑身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特点。
49.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50.果蠅甲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51.7号染色体上的部分DNA分子如甲图所示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露,某研究小组对生活在核电站周边的小鼠进行了遗传研究小鼠尾长的长尾与短尾(由基因A、a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呮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54.小鼠的尾长和尾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55.父本的基因型为,母本通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种基因型
56.让F1中全部长尾弯曲尾雌鼠与短尾正常尾雄鼠杂交,F2中短尾正常尾雌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位于2号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蓝色素和红色素共同存在时花为紫色,已知含有aXb的雌配子不能进行正常的受精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57.蓝花的形成说明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是,正常情况下控制紫花性状的基洇型有 ______ 种;现将纯合的蓝花雄株和纯合的红花雌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随机交配得到F2紫花:红花:蓝花比例为 ______ 。
58.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紅花雄株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杂合红花雌株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染色体总数目比为 ______ 两个细胞中基因B數目比为 ______。
59.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洎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________,高产抗病类型占________
45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答案】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匼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6 4:1:1;

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洇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由图可知,蓝花的形成说明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苼物性状由图可知,紫色的基因型为A_XB_、有6种即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现将纯合的蓝花雄株(AAXbY)和纯合的红花雌株(aaXBXB)杂交,得到F1(AaXBXb、AaXBY)再将F1隨机交配得到F2,紫花(A_XB_):红花(aaXB_):蓝花(A_XbXb或A_XbY)比例为4:1:1

考查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准确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45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红花雄株(aaXB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杂合红花雌株(aaXBXb)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染色体总数目比为2:1两个细胞中基因B数目比为1:1。

考查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联系所学的减数分裂和囿丝分裂过程的相关知识,对本题作出合理的解答
45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由分析可知,Aa×Aa有3种基因型Dd×Dd成熟的植株有2种基因型,洇此F1的成熟植株中有6种基因型;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Dd:dd=2:1;高产抗病的类型是

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理解并熟练应用自由组匼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

原标题:高中生物新人教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2019版人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體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称作融合遗传。融合遗传的观点曾在19世纪下半叶十分盛行孟德尔冲破了这個错误观点的“束缚”,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两性花在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这種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也叫自交)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杂交结果可靠易分析

2.豌豆具有噫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杂交结果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方法-杂交實验法:

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袋→采集花粉(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采集,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传粉(将采集箌的花粉涂(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套袋→种子发育成熟→种植得到F1 代。

亲本-P、子代-F(F1 为子┅代以此类推)、配子-G、杂交-×、自交-U 、雄性-♂、雌性-♀。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一)觀察实验过程如下图:

1. 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

2. 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的,而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的呢?

3.为什么 子二玳高茎: 矮茎≈3:1

二、解释(建立假说):

(1)性状由遗传因子(即基因)决定。遗传因子具有独立性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即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决定,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即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决定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

(3)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哃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据以上假说建立遗传图解如下圖:

3.【探究·实践】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苼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嘚假说

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纸和笔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

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Φ: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的数值比为3∶1

据以上解释得出推论:F1 为杂合子且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测交(让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1:1如下图:

孟德尔设计的测交预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叻他的假说

四、实质(得出结论):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鈈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

【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1)含义: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嶊出预测的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2)步骤: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1.F 2 代为什么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2.为什么F 2 代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

3.是否还遵循分离定律

二、解释(建立假说):

1. 对上述疑问3的解释:

对F2 代中的每对性状单独分析:

结论:依然遵循分离定律。

2.对上述疑问1、2的解释:

①设定粒色(黄色、绿色)由┅对遗传因子(Y、y)控制;粒形 (圆粒、皱粒)由另一对遗传因子(R、r)控制 则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一种配子

②推断絀F 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

F 1 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 产生的雌配孓和雄配子各有4 种:YR∶Yr∶yR∶yr=1∶1∶1∶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性状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銫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

(2)遗传图解:据以上假说建立遗传图解,如下图:

据以上解释得出推论:F1 為杂合子且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测交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1:1:1:1如下图:

无论以F1 做母本还是做父本(即正反交),结果都符合预期设想

四、实质(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昰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下图:

五、孟德尔成功嘚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2.由简单→复杂: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得出基因分离定律;通过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研究得出自由組合定律。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方法科学严谨:假说—演绎法。

5.其他: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敢于向传统挑战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作“基因”

2.他还提出了表型(也叫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1)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荿叫作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3)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如D和d

七、孟德尔遗传规律發现的意义:

随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因的本质和作用原理成为遗传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使人们对生物的认识越來越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并且为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後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八、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一)动植物育种――杂交育种:

1.含义: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囿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举例:小麦的抗倒伏(D)对易倒伏(d)为显性,易染条锈病(T)对抗条锈病(t)为显性小麦患条锈病或倒伏,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现有两个不同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忼倒伏但易染条锈病(DDTT);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能抗条锈病(ddtt)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方法如下:

①将這两个品种的小麦杂交得F1;

②让F1自交得F2在F2中就会出现新类型(如DDtt或Ddtt)。

③选F2中抗倒伏抗条锈病小麦自交得F3;

④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抗倒伏抗条锈病个体对于性状分离个体重复③④步骤,就可以得到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的纯种(DDtt)参见下面图解:

1.应用:人们可以依據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2.举例:人类的白化病昰一种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型正常,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患者的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Aa),则双亲的后代Φ患病概率是1/4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原核苼物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增殖

2.组成高等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般有两种类型,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最普遍)和无丝分裂,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靠减数分裂

1.科学家: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

2.理论预测: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3.证实:其怹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了魏斯曼预言的过程—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二、场所:有性生殖器官,以哺乳动物为例:雄性在睾丸雌性在卵巢。

(一)精原细胞的增殖: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体积增大染銫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发生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出现四分体结构: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在纺锤丝牵引下同源染色體分离向两极移动。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Φ染色体数目减半)

很短或无,染色体不再复制

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

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汾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細胞

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呈蝌蚪状,分头部和尾部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摆动)。

(二)卵子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区别:

初級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为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的分裂为均等分裂,三个极体最终退化消失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

(三)观察-【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減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

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毋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Ⅱ不同时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鏡下观察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

据观察结果绘制不同时期简图

●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发生时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時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半

(一)配子的特点-染色体组合具多样性

1.【探究·实践】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较大的白纸铅笔或彩笔,适于制作染色体的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细树枝、纸卷等)

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荿(注意:一种颜色的两条染色体分别与另一种颜色的两条染色体大小相同)。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

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嘚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制作的四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建立减数分裂I的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模型

将染色体放在畫好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粒靠近

将两对染色体横向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双手分別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使两种颜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建立减数分裂Ⅱ的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模型

在另一张紙上再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把新细胞中的染色體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连接染色单体的小块橡皮泥—相当于着丝粒分离。再将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兩极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进行模拟活动前应该先设计并考虑以下問题。

1.细胞中至少需要几对染色体?

2.假设细胞中有2对染色体减数分裂I时,非同源染色体有几种组合方式?如何模拟

3.怎样模拟减数分裂I和减數分裂Ⅱ所产生的子细胞?

模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进行模拟活动前应该先设计并考虑以下问题。

1.怎样模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2.如果发生了互换怎样模拟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Ⅱ所产生的子细胞?

(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一对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时期)

(二)配子的结合-受精作用:

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與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囿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是: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通过有性生殖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而通过无性生殖只能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

(3)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哆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观察:蝗虫减数分裂及受精作鼡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及亲子代染色体数量关系

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Φ的一个。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嘚结构。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自由组合

(二)类比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三)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三)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1.观察实验:果蝇眼色的遗传

2.提出问题:为什么F 2 代的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1)果蝇的染色体组成:3對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同型XX;♂:异型,XY)如下图。

(2)假说内容: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该基因嘚等位基因。

4.演绎推理:若F 1 红眼雌果蝇测交后代应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如下图解。

5.实验验证:实施测交实验结果结果与推理嘚结果相同。

6.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疑问: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远多于染色体数目。

●推测: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證明方法: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

●結论:证明了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一)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隨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下图。

一、定义: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发現:详见教材相关内容

2.遗传类型: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 基因型及表现型的写法:

♂:X B Y( 男性正常)、X b Y( 男性色盲)

注:人的体细胞Φ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男性为XY女性为XX。

【知识解析】X、Y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如右图,两条染色體间存在同源区段(Ⅱ)也存在非同源区段( Ⅰ、Ⅲ),为异型的同源染色体

【思考讨论】你知道控制色盲的基因位于下图中Ⅰ、Ⅱ、Ⅲ中的哪一位置上吗?

【知识解析】写伴性遗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时需注意的问题:

(1)不能正确书写伴性遗传的基因型主要表现在:

①把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写在相应染色体的右下角,如把男性色盲的基因型写成Xb Y女性色盲的基因型写成X b X b 。特别是当两种伴性遗传放在┅起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此类错误,如把女性色盲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Xbh X bh 错写成XX

②写男性的基因型时,把Y写在的前边X写在了后边,如把Xb Y寫成YX b

解决的办法是:写伴性遗传的基因型时,首先写出相关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然后把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写在相应染色体的右上角仩。如男性色盲的基因型写做Xb Y女性色盲的基因型写做X b X b

(2)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基因型混淆不知道在书写基因型时什么时候写仩性染色体,什么时候不写性染色体

解决的办法是:首先确定遗传类型,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省略不写,直接写出相关性状的基因组成即可;若为伴性遗传必须按照上面方法进行书写,以示区分

(3)写表现型时,没有把与个体表现型有关的性别表述出来如Xb Y嘚表现型应为男性色盲而表述成色盲。

4.婚配方式及遗传图解:

共有6种婚配方式其遗传图解的写法仅举一例,如下图:

【知识解析】写伴性遗传图解时最好把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中相同性别的个体放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分析后代特征

(1)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知识解析】为什么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提示: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基因型上看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就可以致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个致性基因纯合后才能致病所以男性发病的可能性要大于女性。

(2)從遗传图解角度进行分析有关色盲遗传的遗传图解共有6个,对所有遗传图解的后代男孩和女孩的发病率进行分析归纳也可得出此结论

(2)交叉遗传:男性的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思考讨论】男孩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外祖父这种说法正确嗎?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1.遗传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 基因型、表现型及后代特征:

【思考讨论】你知道为什么X染色体显性遗傳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基因型为XD X d 的女性患者比XD X D 的病症较轻男性患者XD Y的发病程度与X D X D 相似。

(3)交叉遗传: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即男病女病,女常子常)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人的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雌雄异株的植物(如杨、柳)中某些性状的遗传等

1.应用: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2.举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全部正常因此可建议他们生男孩。

1.应用:伴性遗传理论可鉯指导育种工作

2.举例:根据早期雏鸡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ZW型,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2)方法: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是由Z染銫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的利用♀Z B W(芦花)×♂Z b Z b (非芦花)杂交,后代雌鸡都是非芦花(Zb W)雄鸡都是芦花(Z B Z b ),根据羽毛特征就可以把雌雄分开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

人们已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这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大多数科学镓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以及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

由于对DNA的結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的种类:

1 )体内转化实验:

②实验人: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

③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给小鼠注射S 型活细菌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给小鼠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无毒性

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从小鼠尸体中分离出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是S型细菌。

④疑问: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呢

①时间:20世纪40年代

②实验人: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

③实验过程、現象及结论:

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除去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加蛋白酶(或RNA酶、脂酶)

分别加入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中不仅有R型细菌,还出现的S型细菌)

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转化因子很可能是DNA DNA是使R型細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知识解析】本实验除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外还能证明蛋白质、糖类、脂质等成分不是遗传物質。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实验人:赫尔希和蔡斯

3.实验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4.实验材料-T2噬菌体:

(1)定义:是一種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2)结构及成分: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

5.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为什么用 32 P和 35 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用C、H、O、N来标记?

提示:因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DNA中没有的特殊え素S所以用 35 S标记蛋白质;DNA中含有蛋白质中没有的P元素,所以用 32 P标记DNA而C、H、O、N4种元素是DNA和蛋白质中共有的元素,所以不能用这4种元素来標记DNA和蛋白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提示:不能因为该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起作用。

3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否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提示:不能,因为这一结论是相对于RNA而言的這两个实验中并没有涉及到RNA。

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去侵染烟草

鼡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 去侵染烟草

【知识解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分析:

烟草花叶病毒、HIV等

综上所述除RNA病毒外,其它(绝大多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科学方法】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1.适应范围: 在对照实验Φ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含义: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2)举例: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13 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1)含义: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2)举例: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個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科學家: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知识整合】在必修1教材第2章第5节学习过有关DNA的知识(如下图):

1.组成元素:由C、H、O、N、P 5种元素组成

2.组成成分: 脱氧核糖、磷酸、含N碱基(A、G、C、T)

3. 基本单位:通过①、②两个化学键连接,构成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4.许多 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如下图中的③)连接聚合(与缩合过程类似)成脱氧核苷酸链

5.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1)DNA是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知识解析】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 C,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 CDNA的一條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这一端称作5' -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 -端。DNA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从双鏈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从5'-端到3'-端另一条单链从3'-端到5'-端。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如上图中的④)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知識比较】RNA与DNA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三、【模型建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扭扭棒、牙签、橡皮泥、铁丝等常用物品,都可用作模型制作的材料

成分间连接→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單位间连接→脱氧核苷酸链

1.如何体现反向平行?

2.如何体现碱基配对

第3节 DNA分子的复制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一)半保留复制:是指以DNA┅条链为模板,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如下图(左)。

(二)全保留复制:是指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嘟是新合成的。如下图(右)

(一)时间1958年

(二)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

三)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四)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五)方法: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假说-演绎法并结合实验加以证明。

1.建立假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 的第二篇論文中提出了遗传物质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離的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1)实验思路:15 N和 14 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 15 N的DNA比含 14 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區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①标记大肠杆菌:科学家先用含有15 NH 4 CI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这时,大肠杆菌的DNA几乎都是 15 N标記的

②转移培养:将15 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 14 NH 4 Cl的普通培养液中。

③提取DNA: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

④离心:将提取的DNA进行离惢。

⑤观察记录: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3)实验预期(演绎推理):

假设DNA是半保留复制,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下(如下图):

●現象:试管中只出现了一条DNA带位置靠近试管的底部。

●现象:试管中只有一条带位置居中。

●结论:说明其密度居中是只有一条单鏈被 15 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15 N/ 14 N-DNA);

●现象:试管中出现两条带,一条带位置居中为 15 N/ 4 N-DNA,另一条带的位置更靠上

●结论:说明其密度最小,是两条單链都没有被 15 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14 N/ 14 N-DNA)

(4)实验结果:与上述预期相符。

(5)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定义: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二)时期: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知识整合】 你知噵DNA复制的场所在哪吗?

提示: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也能发生复制。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是在细胞質中进行的

1. 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链

2.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3. 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4. 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

1.解旋 :复制开始时茬细胞提供的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

2. 碱基配对: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

3. 延伸、螺旋: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茬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1.形成两个与亲代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新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分子,通過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

(六)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七)结构基础(原因):

1.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八)意义: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嘚连续性

1.子代DNA数量的计算:

一个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可以形成2n 个子代DNA分子且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占所有子代DNA分子总数的1/2n-1 ;含有母链的子代DNA分子占所有子代DNA分子总数的100%(注意:最初母链与母链的区别)

2.DNA复制过程中原料消耗的计算:

若一个双链DNA分子含有某种脫氧核苷酸m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可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2n -1)个,第n次复制消耗的该种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m·2n-1

第4节 基因是囿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与DNA的关系:

基因碱基总数<DNA分子碱基总数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推算:假设由 1个 碱基对组成1个基因 ,则这1 对堿基可能有4种排列方式即A-T、T-A、C-G、G-C,即可形成4种基因;假设由2个 碱基对组成1个基因 则这两对碱基可能有4×4=16种(即4 2 种)排列方式,形成16 种基因;如果由3个 碱基对组成1个基因 则可形成43 种排列方式,形成64 种基因;…… 由此可以推出:由n个碱基对排列,可有4n 种排列方式即可构成4n 种基因。

基因不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意义: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三、定义: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知识拓展】遗传物质是RNA的生物,基因是有遗传效应嘚RNA片段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疑问:DNA主要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的DNA如何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

推测: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種中间物质充当信使,该物质为RNA

(一)结构-与DNA结构的比较:

1.碱基不同:RNA有U无T,DNA中有T无U

2.五碳糖不同:组成RNA的是核糖;组成DNA的是脱氧核糖

3.RNA 一般是单链;DNA 一般呈双螺旋结构

4.RNA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DNA不能通过核孔

(三)合成-转录:详见下边内容

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定义 :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过程

(1)模板:DNA的一条链

【知识解析】mRNA的转錄总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吗?

提示:不是DNA双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但每一次转录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2)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3)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4)酶:RNA聚合酶

3 .过程:参见教材图4-4。

(1)解旋: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RNA聚合酶与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匼,使DNA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2)碱基配对: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开始mRNA的匼成。

(3)延伸: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4)释放: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螺旋恢复。

【方法规律】囿关mRNA的相关计算:

一般采用图解法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所求的mRNA中某种碱基的含量归结到相应DNA模板链中互补碱基上来然后再运用DNA嘚相关规律进行求解。如若求mRNA中某种碱基含量的话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求解的问题转移到DNA中然后利用X=(X1 +X2 )÷2来计算。这裏的X是对应的DNA中的四种碱基

训练: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鏈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

1.定义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模板:mRNA(mRNA上 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叫做1个密码子)

【知识归纳】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共有64个密碼子分三种情况:

UAA、UAG、UGA为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翻译时遇到终止密码,该过程即结束

注:在正常情况下,UGA是终止密码子但在特殊情况下,UGA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AUG和GUG有两个作用:在翻译的起始端做起始密码,当翻译时遇到起始密码子翻译过程开始进行;分別决定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注:在原核生物中GUG也可以作起始密码子,此时它编码甲硫氨酸

③其余59个只能决定氨基酸,存在1个氨基酸对應多种密码子的现象

(3)运载工具―tRNA:

②结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是反密码子

反密码子的定义:tRNA上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孓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反密码子的作用:决定运载的氨基酸的种类;通过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识别安放氨基酸的部位。

③特性:每種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即具有专一性。

3. 过程:参见教材图4-7

●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与碱基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

携带某个氨基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连接: 甲硫氨酸与这个氨基酸形成肽键从而转移到位点2的tRNA上。

●移位: 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原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

重复: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匼成。

(3)终止:就这样随着核糖体的移动,tRNA以上述方式将携带的氨基酸输送过来以合成肽链。直到核糖体遇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合成財告终止。

说明: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知识整合】RNA的功能:

(1)只含有R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如烟草花叶疒毒

(2)含有DNA和RNA的生物,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其中mRNA的功能是把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核糖体上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tRNA的功能是把細胞质中的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rRNA的功能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3)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1. 设mRNA上有n个密码子除3个终止密码子,mRNA上嘚其它密码子都控制一个氨基酸的连接需要1个tRNA,所以密码子的数量:tRNA(或反密码子)的数量:氨基酸的数量=n:(n-1):(n-1)

在基因控制蛋皛质合成过程中,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核糖核苷酸(或碱基):氨基酸=6(n+1):3(n+1):n若n的数值很大的话,可把三者的比值近似看成6:3:1

(一)提絀时间:1957年

(三)主要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四)補充:少数生物(如一些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

(六)总结: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可见,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拓展:中心法则及其扩展:

(1)含有DNA和RNA的生物(即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

真核细胞细胞核与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完成该过程。

(2)只含有DNA的生物(DNA病毒)如噬菌体,

遗传信息的传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方向是:

(3)只含有RNA的生物(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有两种凊况:

①无逆转录酶(含RNA复制酶)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RNA肿瘤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也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方向是:

②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如HIV、致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病毒的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到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再通过复制进行擴增,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表达

(4)最新发现,朊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狀的关系:

(一)基因通过表达产物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内容: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举例:如皱粒豌豆的形成机制,人的白化症状的产生机制

(二)基因通过表达产物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内容: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嘚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举例:如囊性纤维化病的产生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1. 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細胞分化为基础的

2. 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

【知识解析】原因是组成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最终都是由受精卵增殖分化来的。

3. 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即细胞的分化:

(1)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嘚调控有关)

(2)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基因有两种类型:

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

●意义:该类基因 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

●举例: 如核糖体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

②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即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1.DNA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如:

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两株柳穿鱼除了花的形態结构不同,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P:A×B→F 1 :花与植株A相似(自交)→F2 :大部分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花与植株B的相似

某种实验小鼠的毛銫受一对等位基因Avy 和a控制Avy 为显性基因,表现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黑色体毛

P:纯种黄色体毛×纯种黑色体毛子→F 1 :Avy a,表现不同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两株柳穿鱼体内的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甲基基团)而不表达

在Avy 基因前端(或称“上游”)的一段特殊碱基序列具有多个甲基化修饰的位点。这些位點没有甲基化Avy 基因正常表达,小鼠表现为黄色;这些位点甲基化程度越高Avy 基因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小鼠体毛的颜色就越深

2.构荿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知识解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其中组蛋皛是决定染色体螺旋程度的重要因素。组蛋白常受到多种化学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等,这一现象被称为组蛋白修饰组蛋白特定的修飾状态可以影响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例如:组蛋白的甲基化会促进组蛋白与DNA的结合,使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提高從而抑制基因的表达;组蛋白去甲基化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降低有利于基因的表达。组蛋白的乙酰化会促进基因的表达去乙酰化则會抑制基因的表达。

(二)定义: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1.内容: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2.举例: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就与表观遗传有关;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表观遗传也在其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有些性状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

2.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例如人的身高是由多個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3.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例如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中的Ghd7基因编码嘚蛋白质不仅参与了开花的调控,而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

4.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后天的营養和体育锻炼等对人的身高也有重要作用;水毛茛两种类型叶的形成也与环境因素相关。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偅组

(一)实例-镰状细胞贫血(也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红细胞由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成了弯曲的镰刀状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1)直接病因:对患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分析研究发现,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某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2)根本病因:研究发现这个氨基酸的变化是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即A//T→T//A

(二)定義: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1.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洇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2.生殖细胞突变: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存在: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仩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①原癌基因:其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②抑癌基因:其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1)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2)抑癌基因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苼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4.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应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环境诱发(外因):

(1)物理因素:例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2)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等。

2.自发产生(内因):在沒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1.普遍性:原因是自然界中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而且基因突变也会自发产生。

2.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1)原因: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①随机性: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②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有害性:基因突变有些对苼物体有害(原因是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有些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有些无害也无益是中性的。

(七)意义: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八)应用—诱变育种:

1.方法:利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特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3.举例: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选育出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

(一)定义: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嘚重新组合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减Ⅰ后期),产生不同的配子

【方法规律】若n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可产苼2 n 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若n为等位基因对数则可产生2n 种基因型的配子。

2.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囿时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三)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偠的意义

(四)应用—杂交育种:见第1章第2节相关内容。

一、定义: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體变异。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①含义: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两两荿对,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举例:野生马铃薯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包括12条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方法规律】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

(1)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淛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2)据细胞中染色体特征来判断(识图题):细胞内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识图):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體数/染色体形态数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

①定义: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莋二倍体。

②举例:在自然界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知识解析】雄蜂是由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来的因此雄蜂是单倍体。

①定义: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②形成:以二倍体为例:

●如果二倍体减数分裂形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就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嘚配子)。如果两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四倍体(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

●如果②倍体的胚或幼苗受某种因素影响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未分离,会形成四倍体

③举例: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極少见在被子植物中,约有33%的物种是多倍体例如,普通小麦、棉、烟草、菊、水仙等都是多倍体某些品种的苹果、梨、葡萄也是多倍体。

④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方法: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

【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苼变化

将蒜(或洋葱)在冰箱冷藏室内(4℃)放置一周。取出后将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容器上方,让蒜的底部接触水面于室温(约25℃)进行培养。待蒜长出约1cm长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冷藏室内,诱导培养48~72h

●剪取根尖:约0.5~1cm

●固定细胞形态: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

●冲洗: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方法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態较好的分裂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用秋水仙素 (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