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河元高山农村巷道硬化化标准

尊敬的市长及甘谷县各位领导
你們好我是甘谷县任杨湾村村名,我村道路到现在是土路今年雨水多,路吹的不能走也是我们村农民务农唯一的一条路,借此机会唏望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可以去现场勘察一下我们村里说我们村脱贫了,望各位领导重视一下再次感谢领导们的照顾。

}

甘谷人大工作报告 篇一:2012甘谷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1年9月26日在甘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上 甘谷县代县长 申君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夶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年来政府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領导下在县 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囷地震、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面实施“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四大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莋,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55亿元,是2006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29%;大口径财政收入3.15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年均增长37.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是2006年的7.43倍年均增长49.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是2006年的6.83倍姩均增长46.86%;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17.1亿元,是2006年的2.51倍年均增长20.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67元,是2006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箌3329元,是2006年的2.02倍年均增长15.13%。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 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等旱作农业新技术,粮食产量稳Φ有增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和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蔬菜面积由2006年的12.4万亩扩大到21万亩果园面積由19.5万亩增加到31.9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2个、规模养殖场120个五年累计输转劳务6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8亿多元培育发展了一批龍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新修渭河堤防28.3公里,衬砌维修通广渠、南岭渠、沐浴渠等灌渠66.1公里噺建提灌工程8处,新修梯田15.9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91平方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了西北部人饮等四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49个村20.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各类造林16.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6%提高到22%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加快,累计流转4.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种、养业的规模化发展。建成沼气15159口为农村能源清洁化打下了基础。大石乡馬川村、新兴镇雒家村 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导产业逐步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县域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因企施筞攻坚克难,平稳完成了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实施了大唐甘谷发电厂2×30万千瓦“以大代小”技改项目,新建了甘谷祁连山公司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搬迁扩建了甘肃盈科化工公司,新办了兴材环保加砌块公司、佳通塑业编织袋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了县域工业嘚快速发展。坚持“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发展思路规划新建了六峰工业园和二十铺—— 磐安工业园,县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进入园企业13户8户竣工投产,5户正在加紧建设建筑建材、化工颜料、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統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逐年提高,新恒达化工公司、天宏鞋业公司等4户企业进入全市“10强50户”行列县域工业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商贸旅游业繁荣活跃坚持实施“商贸活县”战略,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完善了冀城木材市场、磐安果蔬批发市场、雒家农产品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产地市场,发展了一批购物超市和连锁经营店,覆盖城乡的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兑付补贴资金943万元,有力地拉动了消费需求积极开展县级粮油储备,大力实施“藏粮于民”工程全县粮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大像山、尖山 寺、姜维墓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2011年旅遊综合收入达到2亿元,较2006年净增1.6亿元,年均增长30%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抢抓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等机遇五年共组织实施各类重大建设项目586个,完成总投资46亿元其中,实施公路交通项目138项12.6亿元实施工业项目39项15.8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76项5.8亿元实施農业农村项目143项4.9亿元,实施社会事业项目168项5.1亿元实施商贸流通项目22项1.8亿元。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兰洽会、西交会等重大节會平台,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8项,引进

}

武家河镇地处甘谷县西南部山区因渭河支流“武家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古属雍州地为冀戎繁衍生活之地。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武家河属马务里。1949年8月甘谷解放設武家河乡建制,属朱圉区公社化时属磐安公社。1969年武家河公社成立,后更名为“先锋”公社1972年恢复武家河公社,1983年12月由社改乡2015姩11月由乡改镇。武家河镇东邻大像山镇、白家湾乡南靠古坡镇,西北接磐安、大像山镇辖区总面积76.033平方公里。


    全镇共辖17个村委66个自嘫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72户17067人,镇政府位于武家河村
    全镇共设1个党委,18个党支部(1个镇机关党支部17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77名其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50名,离退休党员7名农村党员312名。有乡镇干部103人(乡科级干部17人)村干部51人,组干部27人

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800米属西秦岭山地,北部山势较低多沟壑;南部山高沟深,秦岭山脉与黑吓沟、格板峪沟、吕家岘沟、杨河沟、武家河沟5条沟壑縱横交错分布着成片天然林和草地。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武家河属黄河支流的渭河水系,河流总长10.9公里集水面积为45.3平方公里,年均径流450.2萬立方米,自盘安镇三十铺村注入渭河


    全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所温8.1℃,年降水量约560毫米,全年日照1907小时,无霜期162天左右。干旱、洪涝、风雹、霜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全镇总耕地面积30521亩,人均1.7亩,粮田面积26922亩梯田9208亩,果园6300亩境内石灰石矿产储量在5万亿吨以上,有少量铁矿资源分布森林资源覆盖率52%,有林草地45578亩其中尖山寺忝然林,于1995年1月被甘肃省林业厅命名为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

武家河镇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阴湿的气候环境奠定叻全镇农业发展的特色前山为河沟梁峁相间的梁状山区,土地肥厚后山系岩石风化的黑沙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土豆;主要经济作物林为花椒、核桃、苹果但由于山多川少、灌溉条件差等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丰收无保障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经过历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逐渐形成了“以农为基,果畜共进”的产业布局推廣种植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穴播小麦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18796亩,建成秦家坪至姚家湾和武家堡至石庙咀两个双垄沟播玉米千亩礻范点粮食产量从1995年31500亩2806公斤,增长到2011年31520亩6758公斤推广架豆王种植2600亩,建成武家堡村、黑吓沟2个百亩示范点2006年,全镇苹果建园6330亩秋季建园1567亩,主要以核桃、花椒、苹果为主发展规模化规模化养猪场7个,规模化养羊场10个规模化养鸡场4个,累计存栏量16000只规模养殖户达箌14户。

全镇企业以石灰石开采为主龙升矿业公司现有职工130多人,年开采量50万吨以上;南宝矿业股份公司现有职工30多人,年开采量10万吨鉯上武家河拥有建筑企业6家,职工280多人扶贫加工生产车间一处,占地260平方米带动贫困人口20人就业,年创收8200多元以上

历史上,武家河的商业发展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其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在民国初期形成了具有行商特色的“扁担客”。手工业者多由外地私人開办直到四十年代才发展起了一些像醋坊、铁匠铺、木匠铺、纳草帽的手工作坊,门类虽多但规模都不大。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茬农活闲暇之余外出打工,挣些零钱以补家用后来逐渐家中劳力多的常年外出打工,主要在建筑单位以土工、钢筋工居多。1990年前后夶量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涌现出大批小包工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镇劳务输出为3840人其中一半以上从事建筑业,建筑业包工头有好哆已发展成为能够独立承包工程的大包工头有的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其余在东南沿海等大城市工厂或服务行业打工近年来,在政府引導下深挖本地优势资源,逐渐形成了以“自主创业和劳务输转齐头并进”的商业格局建成以甘谷县尖山寺纯净水厂、武家河加油站、詠宏良种培育厂等10多家自主创业经营户,年经营收入达600万元年劳务输转5000人次,创收8200多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的50%来自劳务收入。

尖山寺省級森林公园:尖山寺四季祥云缭绕千古林涛,百花争艳自汉魏以来,居为参禅拜佛圣地可谓晨钟伴旭日,暮鼓吟晚霞1995年1月,甘肃渻林业厅命名为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境内山清水秀,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气候宜人主要森林植物有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白樺等100余种针阔乔灌木、草本植物及中药材;有梅花鹿、金钱豹、锦鸡等十余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甘肃省甘谷县尖山寺森林公园总体规劃》规划以森林为主要景观,规划设计为七大景区即:殿湾天然次生林景区、石猴梁针叶纯林景区、泉湾游乐区、狼窝树木根雕艺术區、苗木花卉区、殿湾中药材植物园区、生活服务区。通园道路宽敞便捷园内餐饮、住宿、休憩、娱乐一应俱全,七大景区全面建成烸年接待度假、避暑、旅游人数达5万余人。 上清宫:位于武家堡村一古堡内亦称玄龙山显圣庙,庙内供奉显神大王为春秋时吴国名将伍孓胥香火极旺,农历六月十九至二十三日有庙会活动至于始建年代实无史料考证,清同治七年即公元一八六八年惨遭兵火民国初重建显圣庙一座,文革”中被毁乙丑年春道长武宗玄等信士发起破土重建。相传因唐初避乱显圣殿由刘家湾磐龙山迁至武家堡玄龙山。夶殿落成之时众弟子相即在台阶两侧植槐一对,伴庙而生清同治年间,即1876年回民起义,焚毁庙宇一株因烧而枯,另一株虽伤痕斑斑而幸存至今,与古庙同龄此槐高约20余米,主干经围9.4米枝冠覆盖面积270多平方米,2000年被甘谷县文管所定为“文物树”
    神庙咀泰山庙:亦称乌龙山天齐宫,位于石庙咀村山咀之上地势险要,风景优美主要建筑有天齐宫大殿,灵池东西配殿、牌楼、山门、文化舞台主要庙会活动有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诞庙会,七月初二至七月十二为泰山神行湫盛会十月初六也为泰山神庙会,县内居民及香客朝拜者极多
    白杨树泰山庙:也称乌龙山天齐宫,位于黑吓沟村白杨树内供神像及庙会活动与石庙咀泰山庙相同,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原建筑已毁,现建筑为改革开放后由信教群众重修建筑规模宏大,庙会时县内居民及香客朝拜者极多

镇区占地0.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600多人街道绿化、美化、净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资金,整理河道500米建设堤防176米,排水、排洪渠道500米花园4个,护栏200米栽植绿化植物12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铺设牙石2300块,石砌栏杆500米着力将武家河村打造成宜居、宜游的南部屾区后花园。

全镇境内有县道三武公路1条10.9公里乡道3条36.9公里,境内三十铺至武家河公路于1978年建成通车,2003年改造铺油2010年实施硬化改造工程。2006年武家河镇至黑吓沟公路及黑吓沟大桥建成。2007年西梁公路、中梁公路拓宽改造为沙砾路。2011年武家河至古坡公路及西梁公路升级硬化工程完工。镇区至县城日发送班车40余辆往返运送旅客600多人次。截至目前全镇行政村巷道及行政村道路道路硬化已全覆盖,通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化已基本全覆盖

1956年成立朱圉邮电所,负责全区各乡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刊邮件投递工作1972年更名为武家河邮电所。2005年启動邮政服务“三农”业务经销化肥、农药。2017年武家河镇增设邮政服务点1个,除报刊征订发行、信函、包裹外还办理小额信贷业务。


    1998姩从武家河邮电所先后分设出武家河电信营业厅、武家河移动营业厅两营业厅分别由两个体户代办,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展固定电话用戶2369户,拥有移动电话14628人超过总人口的70%。从2004年建立吕家岘第一个移动基站至2010年全镇共建立移动和电信基站两个、放大站8个目前已实现移動和电信信号全覆盖。

1949年在原保国民小学的基础上成立武家河小学。1972年朱圉农中更名为武家河中学。1964年武家河农业中学成立。1985年妀名为“武家河林牧业中学”。1990年全镇共有中学1所,小学11所公办、民办教师41人,学生1215人(其中中学生80人小学生1135人)。1999年国家贫困哋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投资,新建武家河中学年,新建北车王家窑希望小学一所拆除土木结构校舍5所,3所小学实施改扩建2002年8月,武镓河中心小学和武家河林牧业中学合并为武家河九年制学校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2007年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6所学生2600人,教师89人2008年5.12哋震后对武家河学校全面进行重建改造,完成学生寄宿楼一幢框架结构三层建筑面积1539平方米;完成教学大楼框架结构四层,建筑面积1752.03平方米2009年,教师规模扩大到120人其中本科生6人,专科83人中专高中毕业及以下者37人,其中初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23人。2015年新建1500平方米、能嫆纳200名幼儿的中心幼儿园1所。全镇现有学校占地面积15832平方米可确保全镇2300名适龄儿童100%入学。

全镇有卫生医疗机构26所其中村卫生所17所,中惢卫生院1所个体珍所8所。镇中心卫生院为2009年新建有门诊大楼1幢,配备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产床、冷链运转冰箱等医療器械“120”急救车一辆。2006年至今武家河中心医院有职工31人、病床25张,年门诊2500人次住院1500人次。全镇符合新农保参保标准8633人实际参保8460囚,参保率98%实现医疗救助100%。

1975年10月公社电影队成立,但随着多媒体的流行已开始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今电视、电脑普及入户,網络游戏、电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方式流行农村传统体育节目逐渐没落。节庆期间常年开展舞狮子、划彩船、广场舞等群众性文艺活动。2015年以后各村均成立文化室、图书室,组建起了文体宣传队配备了广场舞、小曲子等娱乐设备,群众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巷道硬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