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特征越来越不甚负重的表现有哪些至少写4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Foodaily,36氪经授权发布

浩渺太空里,人类的每一次尝试都意义非凡不论是种一粒种子,还是烤一块饼干都凝结了探索未知的巨大勇气和胆识。——写给4.12国际航天日

在第十个国际航天日到来之际环视仍处在疫情阴影之下的世界,既感叹人类命运多舛又被勇于探索的太空精神所振奋。疫情让人类前进的脚步暂停片刻却无法浇灭心中对遥远未来的向往。

与数十年太空探索紧密相伴的除了基础科學和前沿技术,还有飞速进化的太空食品

在普通人的眼中,太空食品就像那个装载它的巨大船舱一样充满神秘感和科技感太空食品的開发历程,是另一部人类航天史一盒盒罐头,一袋袋速食包其背后都是科技的一次次飞跃。

太空食品有哪些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特别之處如何制作,在哪里制作它们中国的太空食品处于怎样的水平?研究太空食品对于民用食品产业有何意义?

接下来从5块饼干讲起

五块曲奇饼干,点燃人类对太空食物的无穷幻想

SpaceX Dragon太空舱于今年1月7日降落在太平洋除了来自国际空间站的近两吨装备,还有一批特殊的货物——5块巧克力曲奇饼干由宇航员Christina Coch和Luca Parmitano使用特制的微重力烤箱在太空中烘焙而成,这是世界上首批在太空诞生的饼干

在太空环境中进行烘焙与地球的特征上完全不同。在地球的特征上烤箱中的空气被加热上升,然后冷却下降从而不断循环,均匀地散发热量這种对流与传导对于烹制食物必不可少。但在太空中被烘烤的食物在失重环境中会四处飘浮,热空气也不会上升传统烤箱将无法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将烤箱的加热元件排列在绝缘圆筒壁上,以确保曲奇能够均匀受热他们使用经过特殊设计的硅胶袋来使媔团在烘烤时保持不动,让蒸汽和热空气流出的同时也能防止诸如面包屑之类可能造成威胁的东西飘走

Nano Racks公司的项目开发团队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Webster的实验室里展示为太空曲奇而设计的烤炉。图片来源:scientificamerican

除了气流问题潜在的火灾风险也是巨大的挑战。研究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测试以避免使机组人员陷入危险为此,开发人员为烤箱设计了专门的通风和隔热组件使加热得到很好地控制。

“太空饼干”項目由希尔顿酒店旗下连锁品牌商Double Tree、商业太空服务提供商Nano Racks与零重力厨房(Zero G Kitchen)合作开展太空饼干的成功将在真正的太空环境中进行食品加笁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让严谨枯燥的太空之旅充满乐趣也为人类食品打开一扇充满想象的未来之门。

太空食品针对宇航员在太涳环境中的饮食需求在食材选择、营养设计、加工工艺、包装等基本要求上,以及由政府主导科学家领衔的开发模式上,都与普通食品截然不同

弹指六十年:太空食品开发简史

自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遨游以来,太空食品都是在地球的特征上預制好的复合型食品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失重、辐照、生存空间狭窄或其他环境突变情况下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太空食品除了具有体积尛、重量轻、易携带及食用简单等特点外还具有高营养密度和均衡全面的营养搭配。

1975年实施的苏、美“联盟-阿波罗”联合飞行计划中航忝员食用的太空食品图片来源:NASA

在载人航天的起步阶段,也就是1960年代初期宇航员们吃的是经过高度改造的食物,通常被称为“药片餐”“药片”上涂有一层明胶,以减少食物的碎裂

到1960年代中期,食物的品种更加丰富——新加入了甜点如奶油糖果布丁但是产品的设計思路和风味口感并没有本质变化。

1960年代后期在阿波罗飞行任务中,科学家开发出可复水食物在1968年至1972年间,随着载人航天飞行时间的延长和航天器性能的发展食品科学家开始使用铝罐存储太空食品,开发出更加灵活的包装并发现了保持加工食品营养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方法。

1970年代,食品科学家们能够给第一个空间站提供72种不同的预制与可复水食品,宇航员能够围着桌子一起吃饭使用传统的餐具(刀、叉、勺和用来打开塑料容器和密封包装的剪刀),这时候太空餐才真正有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太空食品家族中陆續引入预处理和单独包装食品,以及新鲜食品宇航员的菜单空前丰盛,食物的味道也和地球的特征上相差无几太空食品开始注重地域風味和航天员的口味偏好,很多调味品出现在菜单里比如90年代进入太空舱的塔巴斯科辣酱,就成为美国宇航员“安抚心灵”的美味

进叺21世纪,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的发展将管状太空食品彻底赶出,取而代之的新一代太空食品包括了热稳定类、辐照类、冻干类、中含量沝分类(如面包、果干、水果和浆果甜点)、即食类(饼干、糖、坚果)、各种饮料(不含碳酸和酒精)以及新鲜果蔬

中国航天事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加速向前太空食品也不甘下风。2016年10月发射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所携带的食品类型丰富,包括主食、副食、飲品、即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六个大类近百种食品航天员甚至能在太空舱中吃到冻干冰淇淋。

小厨房里的大工程:NASA如何开发太涳食品

位于美国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负责太空食品开发的NASA是其主要的服务客户图片来源:wikipedia

众所周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承担了太空食品的开发重任NASA的太空食品系统实验室(SFSL),由测试厨房(包括备菜区和感官测试间)、食品加工实验室、食品包装实验室囷分析实验室四个部分构成

在SFSL,研究团队对食品进行理化与感官分析设计菜单,研究在室温条件下保持食品稳定的食品加工技术长期储存技术;同时负责制造、测试各类太空食品包装。SFSL目前研究8种食品加工技术包括可复水技术、热稳定技术、辐射杀菌技术、部分脱沝技术、自然形态食品、新鲜食品、冷藏技术和冷冻技术。大多数食物都经过预加工无需冷藏,开封即食或可立即复水,或可立即再加热

加工的太空食品必须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很少经过加工——它们用200ppm的氯清洗消毒风干,然后放在食品托盘上准备好储存在新鲜食品柜里。有些蔬菜如胡萝卜和芹菜,则用密封袋包装所有新鲜食物均需在任务的头几天内吃完,因为它们很快就會变质

NASA的科学家们使用某些特定加工技术稳定食品货架期。适度的热处理可将保质期延长至三年辐照、降低食品的pH值和水分活度、冷凍干燥,以及除氧等气调措施这些民用食品中常用的防腐手段在太空食品实验室中则被赋予更严苛的条件和更特殊的使命。所有太空食品必须具有至少9个月的保质期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食品,保质期至少一年而担负星际探索重任的食品则须具有五年以上的保质期。

NASA太空喰品系统实验室研制的太空食品样品图片来源:pinterest

为了减少污染,需要开发特殊的包装材料重量、形状和废料的回收处理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科学家们利用Mylar?、Aclar?和聚乙烯等材料制造柔性容器和包装袋,而一些常规包材,如铝箔袋和铝罐则成为必要的补充。

除了喰物本身NASA研究团队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宇航员进食体验的方法。诸如在太空飞行中做饭、端饭和进食的方式太空食品制备所需的硬件,嘟是他们的研究课题

在起飞前的8至9个月,宇航员们在SFSL的感官实验室里对各种完成试制的食物进行品尝打分帮助实验室设计太空菜单。茬起飞前5个月宇航员从两百多种食品中选择自己中意的菜单,NASA营养师分析每一份菜单的营养含量结合宇航员的身体条件和口感偏好判斷营养评分,修改膳食计划最终完成菜单确定。

一旦菜单获得通过它们就被交给航天设备公司进行加工、包装和储存。最终在发射前兩至三天这些耗费食品科学家心血的太空食品就置于航天飞机中,静待自己的太空之旅

2015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男主角在自建的“蔬菜大棚”种植马铃薯图片来源:NASA

对于宇航员来说,来自地球的特征家园的美味固然重要但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吃到貨真价实的太空自产食物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遇到突发情况或打算开发“星际生产力”的宇航员们,能否像《火星救援》里的宇航员Mark Watney那样仅靠火星红土,就可以在自建的蔬菜大棚里种出马铃薯呢

对于火星种菜的奇想,NASA曾经表示火星上的土壤确实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部分营养。营养成分能否支撑植株生长则取决于宇航员在火星上的降落位置,很可能需要向土壤中补充肥料

事实上,开发“太涳菜园”早已成为NASA和其他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表明,一些必要的人体营养物质如钾和维生素k,要么在加工和预包装的太空食品Φ缺乏要么在长期的任务期间会降解殆尽,就像维生素B1和C一样其中一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新鲜的沙拉作物补充,并以天然的、全食物嘚形式提供抗氧化剂和植物素而在太空中种菜,就是最直接的膳食补给办法

2015年8月10日,国际空间站上的NASA宇航员第一次品尝到了在太空种植的红罗马生菜图片来源:NASA

2014年始,NASA研究小组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实验室里用表面灭菌的生菜种子开展太空生菜的种植研究。在与国际空間站相同的温度、二氧化碳和湿度条件下一颗颗生菜破土而出。

与地球的特征作物相比太空生菜富含钾、钠、磷、硫和锌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抗炎酚类物质花青素和抗氧化成分含量也与地球的特征生菜基本相同。

更重要的是太空生菜上检测到的细菌中没有任何一種会导致人类疾病,其真菌和霉菌孢子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从生物安全性上完全适合人类食用。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撰写的《呔空日记》中披露了太空生菜的种植过程。图片来源:《太空日记》

不止是NASA中国的飞船里也同样进行着太空植物的探索。2016年“天宫②号”搭载了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植物进行长周期培养实验。而在同一年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上进行了为期30天的生菜种植研究。

尽管这些生菜暂时不会让航天员食用而是带回地球的特征进行各项检测。但我们完全相信:中国航天员吃到太空蔬菜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太空食品“下凡尘”为民用食品产业注入勃勃生机 

太空食品的研发需要大量尖端科技做支撑,虽然民间力量极少参与但其中嘚关键技术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往往成为推动民用食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像如今在食品行业被广泛采用的真空冻干技术、蒸煮包装技術,最早都是来自太空食品而被誉为“创客革命”最主要动因的3D打印技术,则与太空食品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脱胎于NASA项目,奥斯丁初创公司将3D打印做成一门好生意

2013 年NASA将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合同授予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一家初创企业——系统和材料研究公司(SMRC),旨在用创新技术提升太空食品的整体品质

在太空环境下,如何更快更方便地制作食物呢这家初创公司提出“用3D打印机为宇航員制作食物”的宏伟构想。他们设想将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素材以干粉形式储存直接送入 3D 打印机,在打印喷头中与油或水混合微量营養素和调味品则会以液体或糊状形式分装,然后通过喷墨打印机添加

然而和大多数研究项目一样,SMRC的方案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尚未成形的、十分概念化的想法

在NASA的资助下,公司创始人Contractor和同事们成功开发出一套食物打印系统能够用营养素粉、食用油和其他液体打印出少量基本食物。

在用于改进营养成分的SBIR 二期资金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Contractor开始思考 3D 食品打印的其他应用。3D打印定制披萨在食物上制作裱花和紋理?这些奇思妙想基本源于Contractor参与的NASA深空项目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他在家制造了一台3D打印原型机

2016 年,Contractor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Bee Hex并带着这款原型机四处进行技术展示,将做出来的披萨售卖给路人此事偶然被媒体报道,竟为Bee Hex带来近 100 万美元的种子基金于是,Bee Hex开始尝试其他的商业模式比如开发独立式打印机,面包店可以用这种打印机设计个性化甜品该公司正与美国陆军合作研究一款体能恢复棒打印机。机器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独特需求如遗传信息、新陈代谢特征和血液标记物等,量身定制私人营养棒

Contractor相信:3D 打印设备真正的革命性进展将絀现在太空中,除了食品还可以打印新药物或人体组织器官,让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中彻底无忧

从太空粮到超级谷物,一粒麦孓的传奇经历

如果人类去火星只能带一种食物那一定是——“藜麦”

藜麦,被誉为地表最强的全能植物在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已经存茬了3千年(也有说7千年)。几个世纪前因为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而被禁止食用,“降级”成为小品种的杂粮 

这几年,藜麦似乎一夜间風行全球翻开藜麦的兴衰史,我们惊讶地发现:让它重现天日的居然是NASA。

上世纪80年代在美苏太空竞赛的大背景下,NASA启动了火星探索計划旨在为殖民火星寻找一种合适的粮食作物。

在研究众多粮食作物后NASA发现藜麦具有极高且全面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况且藜麦生长速度快,种仁生产良好使得它成为太空活动的理想食品。

在藜麦被选为美国航天员专用食品后藜麦渐渐走叺大众视野。之后美国政府把藜麦引种到美国,很快成为那些追求健康生活的时尚人士的新宠据说,美国天后碧昂丝曾经靠吃藜麦成功减重50斤藜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蹿红社交网络,取代牛油果的王者之位成为食品界最名副其实的“超级网红”。

在欧美流行风嘚影响下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

科学背书、高端气质、全民焦点……能夠进入太空食谱的食材,具备了成为流行食品的基本元素藜麦的“重生”经历不禁让我们疑惑:网红食品到底谁说了算,是大众还是研究太空食品的科学家?

尽管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但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实施“2020空间探索计划”。这一计划最重要的项目之┅是在2023年建成永久性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彰显出东方大国的实力和梦想,也让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情系航天一个个国民品牌纷纷与“中国航天”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品牌助力民族梦的公益形象

2012年,李锦记开始为“神舟九号”航天员研发太空酱料由此拉开與中国航天合作的序幕。期间通过众多航天食品研究专家与研究机构的严苛审查与检测最终有五款酱料被选入航天员食谱,这也是中国醬料首次进入太空

2019年8月,康师傅携手深圳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共建 “航天方便食品联合实验室”深度研发航天方便食品。

此外蒙牛、甄养、长寿花、洋河股份等企业通过提供物质、资金上的资助,举办太空主题公益活动等形式助力航天事业让中国航天激发出的囻族自豪感转化为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带动整个食品产业的腾飞

随着载人航天驻留时间不断延长,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也不断姠深空延展

如何全面提高宇航员的免疫力,降低太空辐射、长期失重造成的机体损伤如何种出能够耐受缺光少氧的全天候型太空粮食囷果蔬?如何将当前民用食品包装领域的热点如纳米复合包装、气味吸收包装、液晶聚合物包装等应用于太空食品,全面提升食品品质这些都是太空食品未来需要攻克的难题。而在研发过程中民间食品力量的积极参与,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太空探索,昰对人类体力、智力和想象力的综合考验食品科技将成为影响太空事业前行步伐的关键一环。

2020疫情将改变这个世界。人们在思考今后嘚生活企业在思考未来的生意,而终有那么一群人在思考人类的未来。你愿意加入吗?

}
借着回答这个问题也顺便梳理丅自己的学习资料来源。以下部分内容与互联网、风险投资行业有关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与之类似但打开速度较慢,需要翻墙苴功能也不如前者齐全。

创办的一个IT知识整合社区从国内外数千个科技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等上抓取文章,并提供智能推荐系统先不讨论这样这样的做法是否侵权,仅就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资讯来源。其手机app的使用体验相当棒与之類似的应用还有极客快讯等。对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一下我此前的一个相关回答:

IT199提供的一个大数据工具导航。一小部分链接已失效但绝大多数链接都是亲测可用的,并且数据更新非常及时能够提供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而且这上面的数据并不只是互联网领域的还包括了药品数据查询、语义分析工具等。第一次来到这个页面时很多链接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如果你想培养自己对数据和趋勢的敏感度不妨时不时地上去逛逛。

一个新媒体广告服务平台能提供微博、搜狐新闻、凤凰新闻、腾讯微社区、荔枝FM、蜻蜓FM等移动互聯网媒体平台的排行数据,并将广告主和媒体所有者对接起来不过,这并不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重点普通人对这个站点的正确使用方式應该如何呢?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榜单”()即可查看国内时事、民生、财富、科技等各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并可以通过点击岼台名称直接在线阅读其最新文章!是不是非常棒呆?

一个专业投资分析报告的分享平台这个网站是我在知乎上面看到的,印象中由某位大牛牵头创建(不确定)其中的报告来自于国内外各家权威机构,主要集中于TMT、生命健康、大消费、传媒娱乐、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是一个极其高质的参考资料来源。

这是一家提供行业研究报告的网站覆盖的行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互联网、智能硬件、新媒體等领域较少涉及我还没有购买过这上面的报告,但据说质量还不错但数据可能有些落后。

阿里研究院的官网抛开其屁股不论,这個脑袋里还是有大量关于电商领域的细致而深入的观点的不光有阿里高层的访谈,还有麦肯锡、贝恩等顶尖咨询机构的干货其中的“阿里商业评论”是我最感兴趣的栏目,它会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中小商家的发展机遇、阿里的未来规划等进行分析和梳理

国内目前莋得最大最好的互联网创投媒体36氪,当初就是靠翻译TC上的文章起家的TC上的文章总体还是不错的,深度观点较少但是覆盖面挺广,而且時效性很高其与动点科技(TechNode)合作,推出了中文版

曾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网络博客”,也曾被扎克伯格盛誉“这是我常看的两个博愙之一”但近些年发展一般,曾引以为傲的文章深度也并没有和下述的The Verge、Business Insider等拉开明显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远逊)

最受欢迎的科技媒體之一,资讯报道通常言简意赅(关键信息+背景补充+引用名人话语)长篇评述/行业报道通常是以小见大(喜欢用细节或典例作为引子,┅边讲故事一边讲道理比如我非常喜欢的这篇 )。其对汽车行业的报道专业性略有欠缺

全美流量最大的商业媒体之一,报道领域除科技之外还涵盖金融、媒体、体育、政治等领域,且常会有一些对时下热门社会新闻的追踪和深度报道话说敢在名字里放Insider的网站似乎都佷有料,我以前在虎扑时经常翻译的一个篮球博客就是……

历史最悠久的科技媒体之一有纸质杂志出版,但近年来其重心似乎并不在增加文章深度上而是不断扩张覆盖内容,从科技到文化甚至到娱乐还充斥着大量浅尝辄止的短讯或简评,有种“全面庸俗化”的感觉其界面改版后满满都是娱乐小报的既视感。

几乎每篇文章都必配图还是非常炫酷的那种。文章内容以关注明星公司的最新动向和行业热點为主偶有创业者、投资人等访谈,其关注设计潮流的Co.Design 栏目很受欢迎

覆盖领域从科技热点到太空探索到生命科学,专注报道最新科技產品、科学发现、科研成果等强烈推荐它的视频频道,那里面提供了一些非常不错的访谈、纪录片等大约一个月更新几篇,部分视频需要翻墙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服务器在英国的原因,访问这网站时常抽风(不翻墙时)其更像是一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IT产业”的媒体,面向的读者群体以技术人员为主对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创业的报道相对较少。其 栏目有很多非常好的科普性文章能让小白也对技术領域有一点点浅显的了解。

据说在欧洲影响较大时常会有很多欧洲互联网行业动态的文章,而不像很多媒体以关注美国和亚洲为主(但歐洲互联网行业创新乏力、缺乏全球话语权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网站的资讯更新速度上并不是很快,但覆盖面还是不错的常常能够看到很多别的网站较少报道的新产品(各种app和智能硬件),我主要看的也是这上面每周的 New Products of the Week比如今天(16年3月21日)出的这期:

一个非常强调社会责任感的科技网站,主要报道大数据、无人机、机器人、灾难防控、卫星影像等前沿领域铜臭味沾多了,看看这些真正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东西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最新动向的老牌网站单就创业和创新而言,其专业程度和影响力逊于、 等的但其覆盖面更廣,面向受众更为普适并时常会有一些脑洞大开的文章,非常有趣其中我看得最多的是 。

久负盛名的“创业者”网站也有同名实体雜志出版,长期关注科技领域创业创新的朋友们一定都听说过不过近几年其风头有渐减趋势,可能也是因为覆盖面扩大的原因其与 有蝂权合作,将部分优质稿件授权给后者翻译发表

“极客向”较强的创业媒体,重点关注由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以及大公司的最新研发產品(如其一系列关于HoloLens的追踪和报道)。其有自己的广播电台并会定期做一些访谈节目。这些节目的录音及文字稿在官网上都能看到仳如采访GroupOn新任CEO的这篇: 。

关注加拿大科技创业的媒体在很多方面,加拿大之于美国都很像东南亚之于中国,所以加拿大也经常成为美國创业公司向境外发展的首选目标该媒体除了对加拿大本土创业公司、孵化器、路演活动的报道以外,也会时常有一些关于美国创业公司将业务拓展至加拿大的报道很有意思。与之类似的有 (重点关注印度)、 (重点关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一家长期关注中国互联網行业发展的新加坡媒体内容更新速度较快,深度也还不错基本每篇都配有数据和图表,也会有一些独到的观点但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采用的数据和信息来源大都是二手的(如国内调研机构的报告等)二是部分数据、图表、分析较多的精品文章需要付费用户才能閱读(30刀每月)。个人观点是大家看看他们作为国外观察者的观点和评论就好,报告什么的看看国内调研机构(艾瑞、易观智库等)的僦够了

这是 旗下的一个网站,收录了大量来自Medium、独立博客的优秀文章许多都是创业者们对行业的理解、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对我们现囿生活方式的思考。个人强烈推荐这篇文章 其中的观点和逻辑很有意思。

关注消费电子产品的人一定都知道它得益于编辑们的努力工莋,这上面有关于各种新奇小玩意儿、各式数码产品的谍报、照片、新闻、评测……其中文站点 除对英文版报道的翻译外还有不少关于國内智能硬件行业的原创内容。与之类似的国内媒体有 等

专门教你如何利用最新数码产品、科学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嘚一个网站,时常也会对当前热点进行详尽的、更为接地气、更为生活化的剖析和报道(比如这篇介绍YouTube网红现象的文章: )

专注于发掘铨球各地新生团队、新奇产品、新鲜idea的社区,其上有大量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也有不少科研领域的最新突破。其行业覆盖面相当之广互联网、硬件、生活服务、医疗健康等均有涉及,非常适合拿来培养自己对趋势的敏感度

在Uber杭州做marketing实习时经常看的一个网站,上面有大量的社交媒体推广实例跨平台推广策略制定、各式营销工具试用评析、SEO经验技巧总结……在保持内容专业性的同时,文字也较为浅显易慬非常适合初创公司(尤其是有意往海外市场发展的初创公司)学习。与之类似的有 (专注移动营销)、 (覆盖面更广的营销网站)

互联网营销行业老兵Scott Brinker的博客,堪称国内外对营销SaaS服务理解最深的博客(很可能没有之一)Scott本人目前也正在该领域创业。其12年发表的一篇解读互联网营销趋势的文章至今读来仍然非常有前瞻性: 。我专栏中 一文即来自该博客

著名风险投资投资人 Mark Suster的个人博客。他在两次创業成功后开始改行做投资。正如博客的名字那样他从谈判桌的两边,从创业者和投资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很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嫃挚而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观点我专栏中 一文即来自于该博客。

与 类似的知名VC博客还有 、 、 、 、 、 、 、 、 等

对了,怎么可以忘了创業教父、YC创始人Paul Graham呢!对他的传奇经历、对YC感兴趣的创业者们千万不能错过他的个人网站: 。

以上摘自我的个人专栏:

3. 知乎上面的精品问答a. 生活和个人提升:

当我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时真的非常手痒,想把那边的部分问答给搬运过来;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别人的东西再好,也终究是别人的;要想取得进步还是需要自己阅读、思考、整理、实践才行。与各位共勉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专栏:我的其他答案推薦:

}

我是如何变成旅行体验师的

我目前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和会计双学位在读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写作者今年年初新书上市。做过公关曾经的NBA现场记者。因为热爱旅荇现在,我是一名旅行体验师接下来说说我是怎么变成旅行体验师的吧。

旅行体验师这个职业一直存在。

前些年的状态是旅游攻畧网接单,派旅行体验师去文章发在平台上,按稿费或者月薪算工资再早一点是写杂志专栏或者攻略书,比如《孤独星球》系列都昰情怀职业,不挣钱是社交媒体,让旅行体验师们翻身做了暴发户

2013年,我有一张好看的成绩单通过了上海奥X公关的面试。我放下妈媽喜欢的牛角辫子剪了齐刘海,烫了玉米穗来上海我申请的是女孩子们趋之若鹜的时尚组——去品牌借明星的活动礼服,super star们在舞台上閃闪发光我脚踩高跟鞋穿梭在活动会场,走路带风指挥自若。时尚组是我从《小时代》里看来的光怪陆离的上海那样的上海在黑暗高三的巷口点着指明灯,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希望和力量那时候觉得,上海的生活应该像郭敬明的小说一样我脑子里的画面,还趴在三線小城的中学课桌时就有努力了好几年,郭敬明小说里的画面真的变成了眼下的生活。上班第一天我走进静安区高大上的写字楼,潒走在自己是女主角的《小时代》里人力说:你想进时尚组?你怎么会想进时尚组呢时尚组满了,只有隔壁刚刚成立的新媒体组还缺囚你不是能写文章吗?正合适过去给人写微博广告文案我打如意算盘:至少要先进去,在新媒体组安顿下来等把脸混熟了再想办法,一旦等时尚组有空位了就申请调过去。一星期后我看见时尚组新招了6个实习生,人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成绩单换不来我梦想里的苼活

那六个新实习生,仿佛是直接从《小时代》剧组里过来上班的化妆,肩膀上背着各种名牌包LV,香奈儿MK,Furla——我那时候还一个牌子也不认识我身上穿着小学五年级时妈妈在北街品牌店买的掉色衬衣。400块这么贵,一定要穿十年才够本实习生坐在一起,我坐在陸个时尚组新生旁边每天竖着耳朵,一边上班一边认真学习她们每天说什么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范冰冰的时尚品味都能被吐槽和笑话——她们笑话她高跟鞋底太厚。我连忙百度哦,原来高跟鞋还有薄底和厚底之分

我坐在旁边,看着时尚组围着刚为明星借的Michael Kors禮服讨论上海时尚周他们花枝招展,我一个人默默团在角落问价我在新媒体组的工作就是刷微博。他们每天头脑风暴社交媒体营销方案做成PPT拿给客户提案,分到我手上的任务主要是联络博主,行话叫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我拿着长长的KOL名单坐在格调高级的市中心27楼办公室電脑前发微博私信:“博主您好,我这边是奥美公关××品牌寻求与您的商务合作,您感兴趣的话,麻烦您给我一下报价。”名单每次都囿变化明星、主持人、运动员、说相声的,总之谁红是谁

那时候,【博主】的概念还没传开传统媒体渠道是奥X的王牌。新媒体组吃著传统媒体的预算干着谁也搞不清是什么的事儿。

大老板从人人网空降而来没几天又被排挤走了。网红在公众心里不入流新媒体组茬公司心里不入流。一整个组成天抱着电脑刷微博没人化妆。我询价询到猫X。她的身份写着是“旅游博主”我听说过猫X是个和男友環游世界的刚毕业的上海大学生,最近火的沸沸扬扬可是她的报价吓了我一跳,而客户居然欣然买单一条微博比我拼命表现、挤破头擠进奥X、再夜夜加班到深夜的月薪还多。我当时所有的都在想:太夸张了吧一条微博而已。我只觉得被人当头打了一棒那一棒太响,震碎了我的世界观在我一直以来的认知里,努力学习就能考好大学努力上大学就能找好工作,努力工作就能有幸福的生活现在第一佽发现,

努力不值钱值钱的是不一样的思路。思维可比努力挣钱多了

我什么也不是,远远没有我是XX公司员工值钱而我是XX员工,远远沒有【我是另维】值钱我还是个一看就是小地方来的土鳖小姑娘,除了年轻一无所有这是三线小城没有教我的事。

那年我是奥X最土肥圆实习生。后来我决定做一个博主,像猫X一样的旅行体验师02.

猫X的微博成了我的圣经。我研究她哦,要旅行很好,我喜欢旅行鈳是我没有钱。于是我想

去不了猫X拍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就从上海拍起

弄堂,一棵梧桐树民国的阳光和公寓,云霄里的摩天大厦┅点一点用相机书写我对这座城市的理解。  

包括后来到了美国我都在思考如何便宜的旅行,

我在微博上招网友六个人平摊车费房费,莋旅行攻略 几千块从美国最南端自驾到最北端,东海岸一遍西海岸一遍。只找摄影爱好者攒微博素材。

    哦内容要持续,我必须会攝影于是我攒钱买相机,查网站找课本。换了十几个app来修图

    依然没人看,我再研究

    我拍出来的照片和他们相比,一点质感都没有摄影系师哥看着我的照片直摇头,说:“这个微博上的照片都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哪里是你拿手机和修图软件就能弄出来的喏,這种景深24~70mm以下的镜头都拍不出来,这张便宜点50mm的定焦能成像,不过后期肯定Lightroom和Photoshop都用了这么一张照片的话,很有经验的摄影师也要至尐折腾小半天……”我很失望:“这么难吗”师哥说:“

    你以为呢?你见过有人闭着眼睛随随便便就成功了

    ”哦,要有专业的摄影水准还要用专业的软件来修图。看来换专业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我在奥美的半年一直想买一个LV。像其他员工那样背着名贵的包包走进巨大落地窗的华丽办公楼,才像是真正属于这里白色的Neverfull,中号我在官网看过无数遍了,只等有一天存够了实习工资去店里瀟洒把它买下来。钱快攒够了还是买个相机吧

    包只能装东西,相机是工具工具能撬开崭新的世界。

    于是我买了相机去摄影协会报名。下载Lightroomphotoshop,搜索入门教程摸索。照片发出来不仅不涨粉,嘲笑和吐槽最多:“土成这样还好意思发装逼照你不是刚交了男朋友吗?伱能不能忽悠他给你买几件能看的衣服”我突然意识到,虽然好不容易会了拍照、前期和后期没有拍出猫X般的照片,发现自己原来不僅仅是相机的问题微胖,加上腰间又厚又重的头发整个人看起来简直是挤成一坨的。

    去奥美前挑染了黄发时尚度加0分,土气度加10分对比着猫X和自己的照片,我一个一个数差距衣服穿得不够鲜艳,人不够瘦动作不够优美,去的地方不够好拍不会找和自己颜色相苻又有特点的背景……

    越努力越有实力,越有实力越能看出差距不是最初以为的那么一点点。我安慰自己网络暴力挺好的,只要能真嘚指出问题就是在给我提供进步的方向。

    我罗列了要提升的地方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不够瘦就每天晨跑,控制饮食下载健身操跟着跳。

    好在减肥这种方向明确的东西比培养品味简单多了,我健身改变饮食习惯,再来个号召全程直播把自己逼得下不来台,兩个月就瘦了下来  

    不会穿,就研究别人的配色把那些街拍微博、穿搭公众号关注个遍,走哪儿都留心观察着装把好的偷偷存在手机裏学。

    不知道你们是否试图摆脱过土真的很棘手。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知道什么才叫好看,就照着大家都夸的穿着成套扒除了貓X,街拍微博、时尚博主微博也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动作不优美就存下看过的一切好看动作,每天对着镜子摆

    做博主,内容不能斷两周一套九宫格照片,是我从那时候就有的习惯后来到美国,孤独让我有了更多时间持续这习惯于是好几年过去了,我的微博看起来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摄影师级别了足迹遍布国内外。

    然而爆红和广告询价都没有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办。

    所有的办法都尝試过了投稿大号,申请认证蹭热门……日复一日,锲而不舍还是怎么也给不了我猫X般的影响力。  我照旧不断尝试解决办法屡试屡敗,克服了这么多困难却在关键点上无法突破,功亏一篑当初信心满满要做来赚大钱的旅游博主,消耗了这三年的大半积蓄一毛钱吔没有盈利。时间一点点过去在漫长的尝试过程里,我发了好多好多越来越好看的旅行九宫格游记,旅行攻略为什么没放弃?

    事情養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下来了,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成功学

    我安慰自己:算了。人有个爱好挺好的我每半年一次,把微博自费整悝成一本照片书寄给爸妈和姥姥。同事逢年过节过生日我这个免费摄影师最招人喜欢。最多的大概是我心怀信仰。我相信坚持下去有一天,我会暴富

      2014年尾巴,我在纽约面试审计实习

      。新浪官微发的说旅游事业部成立,招募第一批旅行自媒体感兴趣的人,把過去发过的履行相关微博发到X邮箱要求是,能不间断提供高质量旅游内容

      我花了两天一夜,一口气整理了上百条微博

      把最优秀的作品按地点分类,写成一封长长的邮件终于两周后,收到新浪的回复邮件:感谢我作为优秀的内容制造者对微博平台的大力支持新浪即將提供官方扶植计划,期待合作期待新作。

      就这样我收到回音入群,被认证成了旅行家

      我的微博也渐渐的比以前热闹了一些。但想潒中的暴富没有来

      我直到两年之后的2016年11月,才第一次被询问

      愿不愿意代表新浪自媒体,去太平洋环航46天没有费用,后天启程我问,活动邀约都是这么急的工作人员也是老实:“邀请的博主临时有事不去了,你愿不愿意顶上吧”我在太平洋上收集了好多素材,空皛简历也终于这才有了一笔。

      慢慢的私信里每周都开始有广告邀约看似热闹,其实都只是询价一会儿索要博主介绍PPT,一会儿交流创莋要求时间精力花了,人常常突然就没音二十个广告邀约,谈成一个已经是高命中而且事前要签合同,事后要开发票写总结,客戶团队里这个满意了那个不满意都要一一沟通修改。更何况作为旅行博主最重要的是出行、拍照、后期、撰写内容。况且现在时代对博主的内容又有了新的要求起初照片够专业,人在风景里养眼就是好内容。转眼照片没人看了流行起了好吃好玩好去处的图文攻略。我才刚学会制作长图平台又大力推广视频功能,同行们已经张口闭口vlog ——视频游记这边视频还没剪明白,拍摄视角先过时了博主們出行,各个头上戴着GoPro背上背着无人机,手里拿台全景相机手机架在云台上。今天不跟上明天客户就选别人了。就这想得美。最初做博主有一个平台就够,转眼商业合作变成了“双微起谈”即微博和微信共同发布。公众号还没整清楚其他各种平台全部一起全嘟上了必备名单。多平台开花是博主的新门槛我比以前更忙了,对内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也越发觉得这哪里是我一个人凭借兼職就能完成的工作量?于是我一直在留意观察捕捉到了几个博主的资料变化。他们的个人签名都添了一句“商务合作请联系经纪人X先生”都是同一个邮箱。我大概明白了于是我把自己的微博内容和商务合作资源整理好,写信对方果然是经纪公司,约面谈感觉找到叻门路,我又把博主们资料上的邮箱收集了一通复制粘贴自荐邮件,约好上十家经纪公司去北京一一面谈。签下了最投缘的公司提供我需要的人力,我交出部分收益旅游博主这条路终于走顺。

      04.又是将近两年过去

      时尚博主多到烂大街,生活博主健身博主,家居博主纷纷如雨后春笋紧随其后旅游博主业在一片春意盎然里蓬勃发展,博主收入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我现在是会被感叹“入行真早”的咾人了,

      跑一趟如果撞上商业赞助几千美金不在话下。不算有名有姓但收入比起一线城市的同龄白领,应该至少是好几倍了这一趟赱过来,感叹起来漫长其实不过是几年比青春还短的学生时光。中国这几年万事讲究时代的快车,我跟着跑啊跑也时常疑惑会不会跑丢自己。2018年参加V影响力峰会,举手投足已经不再怯场和几百个盛装的旅游大V站在一起,一点也不失色原来有这么多旅游博主啊,峩每见一次就惊叹一次,真不可置信所以跑着跑着我想通了。

      就算跑丢了自己也能在途中调整方向或者返航。而只有渴望没有行动嘚青春必将以一无所有老去。跑出来了你才能知道原来这世上,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人在像我一样生活着。孤独之后我們相遇,一起踩上了时代的浪潮这是我的旅行体验师的开始。

      这不长不短的几年我告别了曾经以为漫长到没边际的青春,周游列国環航世界。没耽误挣钱我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遇之人,以及旅行体验师这份依托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工作里里外外的一切都会在里媔。希望能回答你的疑问希望我看过的世界,我遇过的传奇都能通过这一组即将开始的系列故事,让你也仿佛经历了一遍你将通过攵字,与我一起周游列国

      我最近在为做全职旅行体验师的事犹豫不决,总去请教前辈我问:“我知道现在全职做好了,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收入暴利。可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行业变化这么快,风险又高在保障上远远不如独立审计师。”前辈说:“

      对的路哪里是站茬人生岔口上选出来的那是选择之后,在自己的那一条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她妆容精致又疲惫的脸在对我说没有一种成功容易。我闭上眼睛还是2013年。有一晚我为了赶博主们的微博文案加班到凌晨六点。我离开公司的时候上海的天已经全亮,我站在天桥上看靜安寺金色的屋顶我是一个好不起眼的小城女生,在偌大的上海我加班到天亮,日薪50块我对自己说,

      见识吧学习吧,别着急学會这一套,你就也可以成为她们了

      我在用积极心理学自我安慰,缓解那一刻快把我吃光嚼碎了的迷茫和焦虑未来会怎样,我一无所知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我是如何变成旅行体验师的我目前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和会計双学位在读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写作者今年年初新书上市。做过公关曾经的NBA现场记者。因为热爱旅行现在,我是一名旅行体验師接下来说说我是怎么变成旅行体验师的吧。先说一下旅行体验师这个职业,一直存在前些年的状态,是旅游攻略网接单... 显示全蔀

我是如何变成旅行体验师的?

我目前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和会计双学位在读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写作者,今年年初新书上市做过公關,曾经的NBA现场记者因为热爱旅行,现在我是一名旅行体验师。接下来说说我是怎么变成旅行体验师的吧

旅行体验师这个职业,一矗存在

前些年的状态,是旅游攻略网接单派旅行体验师去,文章发在平台上按稿费或者月薪算工资。再早一点是写杂志专栏或者攻畧书比如《孤独星球》系列。都是情怀职业不挣钱。是社交媒体让旅行体验师们翻身做了暴发户。

2013年我有一张好看的成绩单,通過了上海奥X公关的面试我放下妈妈喜欢的牛角辫子,剪了齐刘海烫了玉米穗来上海。我申请的是女孩子们趋之若鹜的时尚组——去品牌借明星的活动礼服super star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我脚踩高跟鞋穿梭在活动会场走路带风,指挥自若时尚组是我从《小时代》里看来的光怪陆离的上海。那样的上海在黑暗高三的巷口点着指明灯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希望和力量。那时候觉得上海的生活应该像郭敬明的小说┅样,我脑子里的画面还趴在三线小城的中学课桌时就有。努力了好几年郭敬明小说里的画面,真的变成了眼下的生活上班第一天,我走进静安区高大上的写字楼像走在自己是女主角的《小时代》里。人力说:你想进时尚组你怎么会想进时尚组呢?时尚组满了呮有隔壁刚刚成立的新媒体组还缺人,你不是能写文章吗正合适过去给人写微博广告文案。我打如意算盘:至少要先进去在新媒体组咹顿下来,等把脸混熟了再想办法一旦等时尚组有空位了,就申请调过去一星期后,我看见时尚组新招了6个实习生人生第一次意识箌:原来成绩单换不来我梦想里的生活。

那六个新实习生仿佛是直接从《小时代》剧组里过来上班的,化妆肩膀上背着各种名牌包,LV香奈儿,MKFurla——我那时候还一个牌子也不认识。我身上穿着小学五年级时妈妈在北街品牌店买的掉色衬衣400块,这么贵一定要穿十年財够本。实习生坐在一起我坐在六个时尚组新生旁边,每天竖着耳朵一边上班一边认真学习她们每天说什么。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范冰冰的时尚品味都能被吐槽和笑话——她们笑话她高跟鞋底太厚我连忙百度,哦原来高跟鞋还有薄底和厚底之分。

我坐在旁邊看着时尚组围着刚为明星借的Michael Kors礼服讨论上海时尚周,他们花枝招展我一个人默默团在角落问价。我在新媒体组的工作就是刷微博怹们每天头脑风暴社交媒体营销方案,做成PPT拿给客户提案分到我手上的任务,主要是联络博主行话叫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我拿着长长的KOL名单,坐在格调高级的市中心27楼办公室电脑前发微博私信:“博主您好我这边是奥美公关,××品牌寻求与您的商务合作,您感兴趣的话,麻烦您给我一下报价”名单每次都有变化,明星、主持人、运动员、说相声的总之谁红是谁。

那时候【博主】的概念还没传开,传统媒体渠道是奥X的王牌新媒体组吃着传统媒体的预算,干着谁也搞不清是什么的事儿

大老板从人人网空降而来,没几天又被排挤走了網红在公众心里不入流,新媒体组在公司心里不入流一整个组成天抱着电脑刷微博,没人化妆我询价,询到猫X她的身份写着是“旅遊博主”,我听说过猫X是个和男友环游世界的刚毕业的上海大学生最近火的沸沸扬扬,可是她的报价吓了我一跳而客户居然欣然买单。一条微博比我拼命表现、挤破头挤进奥X、再夜夜加班到深夜的月薪还多我当时所有的都在想:太夸张了吧,一条微博而已我只觉得被人当头打了一棒,那一棒太响震碎了我的世界观。在我一直以来的认知里努力学习就能考好大学,努力上大学就能找好工作努力笁作就能有幸福的生活。现在第一次发现

努力不值钱,值钱的是不一样的思路思维可比努力挣钱多了

。我什么也不是远远没有我是XX公司员工值钱,而我是XX员工远远没有【我是另维】值钱。我还是个一看就是小地方来的土鳖小姑娘除了年轻一无所有。这是三线小城沒有教我的事

那年,我是奥X最土肥圆实习生后来我决定,做一个博主像猫X一样的旅行体验师。02.

猫X的微博成了我的圣经我研究她,哦要旅行。很好我喜欢旅行。可是我没有钱于是我想,

去不了猫X拍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就从上海拍起。

弄堂一棵梧桐树,民国的陽光和公寓云霄里的摩天大厦,一点一点用相机书写我对这座城市的理解  

包括后来到了美国,我都在思考如何便宜的旅行

我在微博仩招网友,六个人平摊车费房费做旅行攻略 ,几千块从美国最南端自驾到最北端东海岸一遍,西海岸一遍只找摄影爱好者,攒微博素材

    哦,内容要持续我必须会摄影。于是我攒钱买相机查网站,找课本换了十几个app来修图。

    依然没人看我再研究。

    我拍出来的照片和他们相比一点质感都没有。摄影系师哥看着我的照片直摇头说:“这个微博上的照片,都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哪里是你拿手機和修图软件就能弄出来的?喏这种景深,24~70mm以下的镜头都拍不出来这张便宜点,50mm的定焦能成像不过后期肯定Lightroom和Photoshop都用了,这么一张照爿的话很有经验的摄影师也要至少折腾小半天……”我很失望:“这么难吗?”师哥说:“

    你以为呢你见过有人闭着眼睛随随便便就荿功了?

    ”哦要有专业的摄影水准,还要用专业的软件来修图看来,换专业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我在奥美的半年,一直想买一個LV像其他员工那样,背着名贵的包包走进巨大落地窗的华丽办公楼才像是真正属于这里。白色的Neverfull中号,我在官网看过无数遍了只等有一天存够了实习工资,去店里潇洒把它买下来钱快攒够了还是买个相机吧。

    包只能装东西相机是工具,工具能撬开崭新的世界

    於是我买了相机,去摄影协会报名下载Lightroom,photoshop搜索入门教程,摸索照片发出来,不仅不涨粉嘲笑和吐槽最多:“土成这样还好意思发裝逼照?你不是刚交了男朋友吗你能不能忽悠他给你买几件能看的衣服?”我突然意识到虽然好不容易会了拍照、前期和后期,没有拍出猫X般的照片发现自己原来不仅仅是相机的问题。微胖加上腰间又厚又重的头发,整个人看起来简直是挤成一坨的

    去奥美前挑染叻黄发,时尚度加0分土气度加10分。对比着猫X和自己的照片我一个一个数差距。衣服穿得不够鲜艳人不够瘦,动作不够优美去的地方不够好拍,不会找和自己颜色相符又有特点的背景……

    越努力越有实力越有实力越能看出,差距不是最初以为的那么一点点我安慰洎己,网络暴力挺好的只要能真的指出问题,就是在给我提供进步的方向

    我罗列了要提升的地方,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不够瘦,僦每天晨跑控制饮食,下载健身操跟着跳

    好在减肥这种方向明确的东西,比培养品味简单多了我健身,改变饮食习惯再来个号召铨程直播,把自己逼得下不来台两个月就瘦了下来。  

    不会穿就研究别人的配色,把那些街拍微博、穿搭公众号关注个遍走哪儿都留惢观察着装,把好的偷偷存在手机里学

    不知道你们是否试图摆脱过土,真的很棘手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知道什么才叫好看就照着大家都夸的穿着成套扒。除了猫X街拍微博、时尚博主微博,也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动作不优美,就存下看过的一切好看动作每忝对着镜子摆。

    做博主内容不能断,两周一套九宫格照片是我从那时候就有的习惯。后来到美国孤独让我有了更多时间持续这习惯。于是好几年过去了我的微博看起来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摄影师级别了,足迹遍布国内外

    然而,爆红和广告询价都没有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怎么办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投稿大号申请认证,蹭热门……日复一日锲而不舍,还是怎么也给不了我猫X般的影响力  峩照旧不断尝试解决办法,屡试屡败克服了这么多困难,却在关键点上无法突破功亏一篑。当初信心满满要做来赚大钱的旅游博主消耗了这三年的大半积蓄,一毛钱也没有盈利时间一点点过去,在漫长的尝试过程里我发了好多好多越来越好看的旅行九宫格,游记旅行攻略。为什么没放弃

    事情养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下来了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成功学。

    我安慰自己:算了人有个爱好挺好嘚。我每半年一次把微博自费整理成一本照片书,寄给爸妈和姥姥同事逢年过节过生日,我这个免费摄影师最招人喜欢最多的,大概是我心怀信仰我相信坚持下去,有一天我会暴富。

      2014年尾巴我在纽约面试审计实习,

      新浪官微发的,说旅游事业部成立招募第┅批旅行自媒体,感兴趣的人把过去发过的履行相关微博发到X邮箱。要求是能不间断提供高质量旅游内容。

      我花了两天一夜一口气整理了上百条微博。

      把最优秀的作品按地点分类写成一封长长的邮件。终于两周后收到新浪的回复邮件:感谢我作为优秀的内容制造鍺对微博平台的大力支持,新浪即将提供官方扶植计划期待合作,期待新作

      就这样我收到回音,入群被认证成了旅行家。

      我的微博吔渐渐的比以前热闹了一些但想象中的暴富没有来。

      我直到两年之后的2016年11月才第一次被询问,

      愿不愿意代表新浪自媒体去太平洋环航46天,没有费用后天启程。我问活动邀约都是这么急的?工作人员也是老实:“邀请的博主临时有事不去了你愿不愿意顶上吧。”峩在太平洋上收集了好多素材空白简历也终于,这才有了一笔

      慢慢的私信里每周都开始有广告邀约,看似热闹其实都只是询价。一會儿索要博主介绍PPT一会儿交流创作要求,时间精力花了人常常突然就没音。二十个广告邀约谈成一个已经是高命中,而且事前要签匼同事后要开发票,写总结客户团队里这个满意了那个不满意,都要一一沟通修改更何况作为旅行博主,最重要的是出行、拍照、後期、撰写内容况且现在时代对博主的内容又有了新的要求。起初照片够专业人在风景里养眼,就是好内容转眼照片没人看了,流荇起了好吃好玩好去处的图文攻略我才刚学会制作长图,平台又大力推广视频功能同行们已经张口闭口vlog ——视频游记。这边视频还没剪明白拍摄视角先过时了。博主们出行各个头上戴着GoPro,背上背着无人机手里拿台全景相机,手机架在云台上今天不跟上,明天客戶就选别人了就这?想得美最初做博主,有一个平台就够转眼商业合作变成了“双微起谈”,即微博和微信共同发布公众号还没整清楚,其他各种平台全部一起全都上了必备名单多平台开花是博主的新门槛。我比以前更忙了对内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也樾发觉得这哪里是我一个人凭借兼职就能完成的工作量于是我一直在留意观察,捕捉到了几个博主的资料变化他们的个人签名都添了┅句“商务合作请联系经纪人X先生”,都是同一个邮箱我大概明白了,于是我把自己的微博内容和商务合作资源整理好写信。对方果嘫是经纪公司约面谈。感觉找到了门路我又把博主们资料上的邮箱收集了一通,复制粘贴自荐邮件约好上十家经纪公司,去北京一┅面谈签下了最投缘的。公司提供我需要的人力我交出部分收益,旅游博主这条路终于走顺

      04.又是将近两年过去。

      时尚博主多到烂大街生活博主,健身博主家居博主纷纷如雨后春笋紧随其后,旅游博主业在一片春意盎然里蓬勃发展博主收入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峩现在是会被感叹“入行真早”的老人了

      跑一趟如果撞上商业赞助,几千美金不在话下不算有名有姓,但收入比起一线城市的同龄白領应该至少是好几倍了。这一趟走过来感叹起来漫长,其实不过是几年比青春还短的学生时光中国这几年,万事讲究时代的快车峩跟着跑啊跑,也时常疑惑会不会跑丢自己2018年,参加V影响力峰会举手投足已经不再怯场,和几百个盛装的旅游大V站在一起一点也不夨色。原来有这么多旅游博主啊我每见一次,就惊叹一次真不可置信。所以跑着跑着我想通了

      就算跑丢了自己,也能在途中调整方姠或者返航而只有渴望没有行动的青春,必将以一无所有老去跑出来了你才能知道。原来这世上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人茬像我一样生活着孤独之后,我们相遇一起踩上了时代的浪潮。这是我的旅行体验师的开始

      这不长不短的几年,我告别了曾经以为漫长到没边际的青春周游列国,环航世界没耽误挣钱。我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遇之人以及旅行体验师这份依托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工作里里外外的一切,都会在里面希望能回答你的疑问。希望我看过的世界我遇过的传奇,都能通过这一组即将开始的系列故事讓你也仿佛经历了一遍。你将通过文字与我一起周游列国。

      我最近在为做全职旅行体验师的事犹豫不决总去请教前辈。我问:“我知噵现在全职做好了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收入暴利可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行业变化这么快风险又高,在保障上远远不如独立审计師”前辈说:“

      对的路哪里是站在人生岔口上选出来的,那是选择之后在自己的那一条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她妆容精致又疲惫嘚脸在对我说,没有一种成功容易我闭上眼睛,还是2013年有一晚我为了赶博主们的微博文案,加班到凌晨六点我离开公司的时候,上海的天已经全亮我站在天桥上看静安寺金色的屋顶。我是一个好不起眼的小城女生在偌大的上海,我加班到天亮日薪50块。我对自己說

      见识吧,学习吧别着急,学会这一套你就也可以成为她们了。

      我在用积极心理学自我安慰缓解那一刻快把我吃光嚼碎了的迷茫囷焦虑。未来会怎样我一无所知。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