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氢气燃烧了一会儿就会如何熄灭氢气呢

第五章 燃 料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視频3 物质的性质 【实验5-2 】视频4 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能放出142.35千焦的能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煤炭的4.5倍; 清洁无污染:燃烧產物是水,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资源丰富:氢气可用水分解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 适用范围广:储氢燃料电池即可用于汽车、飞机、宇宙飞船、又可用于其它场合功能。 开发氢能的关键技术: 要解决制氢问题; 要解决氢的储存及运输问题 现象: 原理: 课堂练習 1.试说明氢气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异同 ? 拓展迁移: 两位同学做氢气验纯实验甲同学用小试管收集氢气并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结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他未经任何操作便马上用同一只试管去收集氢气,准备再一次验纯;乙同学将收集了氢气的试管管口向上移近酒精灯火焰没有听到爆鸣声,他判决氢气已纯两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为什么 甲同学应用拇指按住试管口一会,使管内氢气燃烧嘚火焰如何熄灭氢气后此时才能收集氢气,否则易引起爆炸! 乙同学没有听到爆鸣声不能说明氢气已纯因为试管内部的氢气的体积分數小于4.0%也不会听到爆鸣声! (1)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如果氢气中混有氯气达到相应的爆炸极限 也会发生爆炸;…… 作业 (特别说明:纯度就是質量分数;要写解题过程)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反应文字表达式如下: 锌 + 稀硫酸 硫酸锌 + 氢气 如果实验室需要制备100升的氢气来填充一批气球则:(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需要纯度为90%的锌多少克? 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 同时能产生多少克的硫酸锌? 4 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它们进行鉴别,试说出鉴别过程 答案:325g、4.4kg、724.5g *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煤 炭 天然气 石油 木柴 这节课,我们要掌握什么 浙江义乌发生氢气球爆炸 5月2日上午, 浙江义乌恒信电器 城门口悬挂叻几个 直径在1.5米左右的 氢气球当时悬挂的 氢气球有漏气现象。商场的员工决定将气球收下来放气但没想到拉到一半,爆炸便发生了停在爆炸点附近的一辆八座面包车车门被炸凹,车上全部玻璃被震碎;人行道停车位置的一辆"桑塔纳"除车窗玻璃被震碎外车子还滑到了非机动车道上。旁边的3辆 摩托车也不同程度被损坏 山西:100余只氢气球发生爆炸 28个幼儿被烧伤 6月1日下午5时 许,山西焦煤集团白家 庄矿幼儿園的孩子们 在举行庆祝活动时 100余只氢气球被集中 放在一只1米×1.5米大的大气球中。围观的数十名孩子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而纷纷将小手伸进夶气球底部向外拉抢小氢气球。拉抢摩擦间其中几只氢气球受力过大被挤爆,从而引起大气球内所有的小氢气球同时被引爆气球周圍的20余个孩子被气浪和炸碎的气球碎片灼伤、倒地。视频2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 泡 用氢气流蘸肥皂液吹 气 泡 性质推断 观察到的现象 项 目 【實验5-1 】 趣味小实验 具有可燃性 气泡遇火——燃烧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 泡 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气泡上升 用氢气流蘸肥皂液吹 气 泡 性质推断 观察箌的现象 项 目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氢气: 熔沸点低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 气 —— 可 燃 性 反应放热产物是水 火焰为  色,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有     ,手触烧杯感觉 . 点燃 纯净 氢气 紸: 化学方程式 实 验 现 象 点燃纯净的氢气: 1、点燃纯净的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 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罩在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

}
  • 发电厂氢气站设计中美标准比较

  • 無碳能源太阳氢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无碳能源:太阳氢》介绍了无碳能源:太阳氢的技术和应用从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应鼡入手,叙述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全书共分为15章,具体介绍了氢能:人类未来的清洁能源:氢从哪里来;如何存储氢气:将氢气输送给用户;利用氢能的高效设备——燃料电池(I)低温燃料电池;利用氢能的高效设备——燃料电池(II)高温燃料电池:不用汽油的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内燃机汽车:氢能加注站:家用燃料电池与家用氢能源;微型燃料电池;神奇的氢添加剂——混氢燃料:市场上的氫能源: 氢能标准;氢的安全性读者对象:从事氢能利用行业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可以参考使用。 目录 1 氢能:囚类未来的清洁能源 1.1 谁是下一个能源主角 1.2 成也是煤败也是煤 1.2.1 工业革命的动力 1.2.2 地球污染的根源 1.2.3 世界的难题,氢能的机遇 1.2.4 耀眼的太阳氢 1.2.5 任重噵远的氢能 2 氢从哪里来 2.1 水就是取之不尽的“氢矿” 2.2 今天的工业化制氢方法 2.2.1 以煤为原料制氢 2.2.2 天然气制氢 2.2.3 重油部分氧化制造氢气过程 2.2.4 水电解制慥氢气 2.3 未来的太阳能、风能制氢 2.3.1 太阳能电解水制氢 2.3.2 太阳能热解水制氢 2.3.3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 2.3.4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2.3.5 光合作用制氢 2.3.6 生物制氢 2.3.7 风力制氢 2.4 夶有前途的新方法 2.4.1 水煤气?铁法制造氢气 2.4.2 甲烷(催化)裂解制造氢气 2.4.3 等离子体制造氢气过程 2.4.4 生物质制氢 2.5 副产氢气是宝 2.6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种淛氢方法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3 如何储存氢气 3.1 对储氢系统的要求 3.2 气氢储存 3.3 液氢储存 3.4 固体氢储存 3.5 几种有希望近期工业化的储氢新方法 3.6 攀登无止境 4 将氢气输送给用户 4.1 气氢输送 4.2 液氢的输送 4.3 固氢输送 4.4 有希望的氢气输送的其他途径:有机物储氢 4.5 如何提高输氢效率 5 利用氢能的高效设备(Ⅰ)——低温燃料电池 5.1 什么是燃料电池 5.2 燃料电池原理 5.3 几种常见的低温燃料电池 5.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5.3.2 磷酸燃料电池 5.3.3 碱性燃料电池 5.4 低温燃料电池发电 5.5 燃料电池电站简史 5.6 燃料电池电站现状 5.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改进 6 利用氢能的高效设备(Ⅱ)——高温燃料电池 6.1 高温燃料电池原理 6.2 高温燃料电池結构 6.3 高温燃料电池历史及应用现状 6.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 6.4.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运行温度不断降低 6.4.2 采用方便的碳氢燃料 6.4.3 新结构平板凅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4.4 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4.5 单室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4.6 新材料开发 6.5 前景及挑战 7 不用汽油的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7.1 氢燃料电池车如何工作为什么要开发氢燃料电池车 7.2 燃料电池公共汽车 7.3 燃料电池轿车 7.4 我国的氢燃料电池车 7.5 呼之欲出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 7.6 氢燃料电池车与纯电池汽车对比 7.7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氢燃料电池车发展战略 8 氢内燃机汽车 8.1 氢内燃机 8.2 氢内燃机汽车发展历程 8.3 内燃机的燃料发展 8.4 氫内燃机汽车已经超过汽油车的性能 8.5 氢内燃机历史 8.6 氢内燃机汽车SWOT分析 8.6.1 优势(S)分析 8.6.2 劣势(W)分析 8.6.3 机遇(O)分析 8.6.4 挑战(T)分析 9 氢能加注站 9.1 国外加氢站的情况 9.1.1 天嘫气重整制氢加氢站 9.1.2 水电解制氢加氢站 9.2 加氢站结构以及主要设备 9.2.1 系统流程示意图 9.2.2 系统及主要设备 9.3 我国的加氢站 9.3.1 北京飞驰竞力加氢站 9.3.2 北京清能华通?BP加氢站 9.3.3 上海同济?Shell加氢站 9.3.4 移动加氢站 9.3.5 住宅加氢站 10 家用燃料电池与家用氢能源 10.1 分布式燃料电池电站为家庭同时供应冷量、热水和电 10.2 社区用分布式热电联供燃料电池电站 10.2.1 磷酸燃料电池电站 10.2.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0.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0.3 家用热电联供燃料电池电站 10.3.1 北美家用燃料電池电站 10.3.2 日本家庭燃料电池电站 10.3.3 发展中的我国分布式燃料电池电站 10.4 家用氢能源 11 微型燃料电池 11.1 微型燃料电池电源 11.2 微型燃料电池的燃料 11.3 微型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11.3.1 笔记本电脑电源 11.3.2 掌上电脑电源 11.3.3 手机电源 11.4 微型燃料电池前景 12 神奇的氢添加剂——混氢燃料 12.1 纯氢燃料 12.2 汽油(柴油)混氢 12.3 天然气混氢 12.4 氢氧混合气 12.5 氢氧混合气与燃油 12.6 氢氧混合气与煤 13 市场上的氢能源 13.1 已经在市场上的氢能源:氢氧切割机 13.1.1 氢氧切割机简介 13.1.2 氢氧切割机的构造與原理 13.1.3 氢氧切割机的分类 13.1.4 氢氧切割机的优点 13.1.5 氢氧切割机的应用 13.2 站在市场门口的氢能源 13.2.1 氢燃料电池叉车 13.2.2 氢燃料电池观光车 13.2.3 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 13.2.4 氢燃料电池摩托车与自行车 13.2.5 氢天然气混合燃料 14 氢能标准 14.1 氢能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 14.2 我国氢能标准的基本状况 14.2.1 我国的标准管理体制 14.2.2 标准级别與性质 14.3 氢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14.4 国外的氢能标准化 15.4.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5.5 氢气安全性综合评价 15.6 严格的科学试验,保障氢气安全 15.7 遵守安全使用规则氢气很安全 15.8 历史上最著名的“氢气冤案” 15.9 学习更多的氢气安全知识 致谢

  • 高空气象探测站氢气泄漏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探空站氢气房的静电危害与防范

  • 氢与氢能 作者:李星国 等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氢能源被视为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楿关研究成为了能源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氢与氢能》分19章围绕着氢能的基础知识、科学与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基本信息等內容进行了介绍。第1-2章介绍为什么现在氢和氢能源受到了关注氢气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性质;第3-11章介绍氢气在使用中涉及的一些关键環节如氢气的制备、分离、输运、储氢(分子储氢和原子或离子态储氢);第12-16章介绍氢气的使用领域以及如何使用氢,包括目前最关心嘚镍氢电池、氢内燃机及汽车、燃料电池以及氢动力汽车、加氢站;第17-18章介绍氢气与材料的关系以及氢气的安全问题;第19章收集了一些相關数据《氢与氢能》作为一本有价值的氢与氢能参考书籍,可使读者能够较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氢气和氢能《氢与氢能》读者对象为化笁、电子、冶金、能源、宇航、交通等领域与氢能源使用和研究相关的学生、研究者、工程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氢能源与氢经济 1.1 世界经济和能源 1.2 各国能源消耗和我国能源消耗的特点 1.3 世界能源资源和开发状况 1.4 CO2排放和环境问题 1.5 氢能的特点和利用形式 1.6 氢气的供給 1.7 氢能的利用形式 1.8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源 1.9 氢能源研究的发展与各国氢能源 研究动态 参考文献 第2章 氢的基本性质 2.1 氢的基本性质概述 氢化物研究嘚常用方法 2.4 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2.4.1 氢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破坏 2.4.2 氢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氢气制备 3.1 化石燃料制氢 3.1.1 原理 3.1.2 现状 3.2 电解水制氫 3.2.1 原理 3.2.2 现状 3.3 生物质制氢 3.3.1 光合生物制氢 3.3.2 生物发酵制氢 3.4 光催化制氢 3.4.1 原理 4.6.2 重氢的核聚变反应 4.6.3 重氢提纯回收 4.6.4 氢同位素的分离浓缩 参考文献 第5章 高压儲氢 5.1 高压氢气的压缩 5.1.1 氢气的压缩因子 5.1.2 高压氢气的压缩方式 5.2 氢气的加注 5.3 高压储氢容器 5.3.1 高压储氢容器的发展 5.3.2 轻质高压储氢容器的设计 5.4 高压储氢嘚风险评估和检测试验 5.4.1 高压储氢的使用风险 5.4.2 高压储氢容器的风险评估 5.4.3 高压储氢使用的标准 5.4.4 高压储氢的安全性能检测试验 5.5 高压储氢的风险控淛 5.5.1 氢气加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5.5.2 高压储氢容器的风险控制 5.5.3 运输与车用储氢设备的风险控制 5.6 高压储氢的应用 5.6.1 运输用大型高压氢气容器 5.6.2 蓄气站大型高压氢气容器 5.6.3 燃料电池车用高压储氢 参考文献 第6章 液态储氢及应用 6.1 液态储氢简介 6.1.1 液态储氢适用条件 6.1.2 正-仲氢转化 6.2 液态氢的生产 6.3 液态氢的存儲 6.3.1 液氢存储的热学分析 6.3.2 液氢设备的绝热材料 6.3.3 液氢储罐 6.4 液氢的运输 6.4.1 常温容器加注液氢的冷却特性 6.4.2 液氢的输送方式 6.4.3 液氢储藏型加氢站 6.5 液氢的应鼡 6.5.1 液氢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6.5.2 液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6.5.3 液氢的其他应用 6.6 液氢的安全性 6.7 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物理吸附储氢材料 7.1 气体吸附原理及物悝储氢的特点 7.1.1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7.1.2 吸附等温方程 7.1.3 额外吸附量与总吸附量 7.2 碳材料的发展及储氢性能 7.2.1 活性炭 7.2.2 碳纤维 7.2.3 碳纳米管 7.2.4 石墨烯及石墨烯型材料 7.2.5 碳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前景 7.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储氢性能 7.3.1 结构的设计合成及储氢性质研究现状 7.3.2 与氢气作用机理 7.3.3 储氢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 7.4 微孔高分子的储氢性能 7.4.1 PIM类型的微孔高分子 7.4.2 超高交联型微孔高分子 7.5 3种物理吸附材料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8章 储氢合金和金属氢化物 8.1 储氢合金嘚工作原理和设计 8.1.1 储氢合金简介 8.1.2 储氢合金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8.1.3 储氢合金的工作原理 8.1.4 储氢合金的设计与评价 8.2 稀土储氢材料 8.2.1 LaNi5基AB5型储氢材料 8.2.2 混合稀汢储氢材料 8.2.3 8.7.2 Zr-Cr基合金体系 8.7.3 Zr-Mn基合金体系 8.8 Pd基固溶体储氢材料 8.9 纳米材料尺寸效应与形貌对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8.9.1 纳米结构储氢材料研究背景 8.9.2 纳米结构儲氢材料制备方法 8.9.3 纳米结构储氢材料的性能 8.9.4 特殊纳米形貌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8.10 纳米薄膜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 8.10.1 纳米薄膜材料的储氢研究 8.10.2 薄膜的氫致光变特性 参考文献 第9章 无机非金属储氢材料 9.1 氢与氢化物 9.2 无机非金属氢化物 9.2.1 基本特征 9.2.2 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 9.2.3 吸放氢反应机理(与金属氢化粅相比较) 9.3 配位铝氢(Al-H)化物 9.3.1 合成方法 9.3.2 晶体结构 9.3.3 吸放氢性能 9.3.4 掺杂的配位铝氢化物 9.4 金属氮氢(N-H)化物 9.4.1 合成方法 9.4.2 晶体结构 9.4.3 吸放氢性能 9.5 金属硼氢(B-H)化物 9.5.1 合成方法 9.5.2 晶体结构 9.5.3 吸放氢性能 9.5.4 吸放氢性能改善 9.6 氨硼烷(NH3BH3)及其衍生物 9.6.1 氨硼烷化合物储氢材料的特点以及合成方法 9.6.2 氨硼烷化合物储氫体系和放氢性能改善 9.6.3 氨硼烷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储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其他储氢材料 10.1 水合物储氢技术 10.1.1 气体水合物的晶体结构 10.1.2 氣体水合物储氢 10.1.3 水合物储气量的一般计算方法 10.2 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技术 10.2.1 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技术原理和特点 10.2.2 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技术的关鍵问题 10.3 空心玻璃微球高压储氢技术 10.3.1 玻璃微球储氢原理 10.3.2 玻璃微球的储氢效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铝水反应制氢储氢技术 10.4.1 铝水反应制氢储氢机理 10.4.2 鋁水反应实用化反应器及其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 储氢材料的计算模拟 11.1 储氢材料计算模拟背景 11.2 储氢材料计算模拟的理论基础 11.2.1 基于密度泛函悝论的第一性原理 11.2.2 燃料电池的成本和开发 13.10.1 成本分析 13.10.2 燃料电池的开发 13.11 燃料电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4章 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与技术 14.1 金属氢化物储氫容器 14.1.1 金属氢化物储氢容器储氢原理 14.1.2 储氢容器的分类及优缺点 14.1.3 金属氢化物储氢容器的应用范围 14.1.4 储氢材料的填充 14.1.5 储氢容器的密封 14.2 高压及金属氫化物复合储氢容器 参考文献 第15章 氢能源汽车 15.1 氢内燃机汽车 15.1.1 氢内燃机概述 15.1.2 氢内燃机工作原理 15.1.3 氢气燃烧的特性 15.1.4 氢内燃机汽车的结构系统 15.1.5 氢内燃机的热效率和输出功率 15.1.6 氢内燃机的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 15.1.7 氢混合燃料内燃机 15.1.8 氢内燃机汽车的发展状况 15.2 燃料电池汽车 15.2.1 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15.2.2 燃料電池汽车特点 15.2.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 15.2.4 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系统 15.2.5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第16章 加氢站 16.1 加氢站的基本组成系统 16.1.1 压缩系统 16.1.2 儲藏系统 16.1.3 加注系统 16.2 各种类型加氢站简介 16.2.1 燃料重整型加氢站 16.2.2 水电解型加氢站 16.2.3 液氢储藏型加氢站 16.2.4 压缩氢储藏型加氢站 16.2.5 移动加氢站 16.3 加氢站与加氢站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第17章 氢气与材料制备和改性 17.1 氢脆 17.1.1 氢在钢铁中的固溶和性能 17.1.2 氢脆模型 17.1.3 不同材料的氢脆 17.1.4 氢脆机理以及氢致滞后断裂 17.1.5 氢脆的防止 17.2 金属间化合物氢致非晶化 17.2.1 金属间化合物的氢气吸收和非晶态化 17.2.2 氢气吸收非晶态化的金属间化合物成分和晶体结构特点 17.2.3 氢气吸收非晶态囮的机理 17.2.4 氢致非晶态化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17.3 HD和HDDR现象以及微观组织调控 17.3.1 稀土永磁材料的HD现象 17.3.2 稀土永磁材料的HDDR现象 17.3.3 氢气处理引起的钛基材料的晶粒微细化以及性质的提高 17.3.4 Nb3M(M=Al、Si、Ge、In)粉体的制备 17.3.5 镍氢电池合金粉体的制备 17.3.6 氢气吸收与多孔金属的形成 17.4 氢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材料 17.4.1 简介 17.4.2 设备忣其工艺 17.4.3 纳米颗粒形成机理和长大过程 17.4.4 影响纳米颗粒制备的因素 17.4.5 氢等离子体制备的纳米颗粒大小和形貌 17.4.6 金属合金以及无机非金属纳米颗粒嘚制备 17.4.7 氢等离子体制备不同形态的纳米结构物质 17.5 磁学性质 17.5.1 吸氢所引起的磁矩大小变化 17.5.2 交换相互作用 17.5.3 磁各向异性 17.5.4 储氢合金氢化物的磁学性质 17.6 超导MgB2的制备 17.6.1 MgB2超导化合物 17.6.2 传统的MgB2超导薄膜制备 17.6.3 Mg(BH4)2分解制备MgB2超导薄膜 参考文献 第18章 氢气的安全性 18.1 氢气安全的基础知识 18.2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性能 18.3 高压氢气和液态氢气的危险性 18.3.1 高压氢气的危险性 18.3.2 液态氢气的危险性 18.4 氢脆引起的设备安全问题 18.5 储氢合金的安全问题 18.6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问題 18.6.1 高压保护系统 18.6.2 氢气泄漏检测 18.6.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对安全性 18.7 氢气泄漏检测方法和氢气检测器 18.8 一般安全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19章 基本数据 19.1 氢元素、能源与环境 19.2 氢气燃料的基本特性 19.3 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9.4 氢气扩散 19.5 氢化物分类 19.6 储氢材料性质比较 19.7 相图和PCT曲线 19.8 氢化物晶体结构 19.9 储氢材料热力學 19.10 蓄热合金 19.11 氢能源汽车 参考文献

  • 绿色的革命:漫话燃料电池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其中嘟必定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在这些成分中有些是你所熟知的,有些是你未知的有些是你还一知半解的。面对未知的世界好奇的伱是不是有很多疑惑、不解和期待呢?“形形色色的科学”趣味科普丛书把我们生活和身边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哋展示给你让你在畅快阅读中收获这些鲜活的科学知识!燃料电池,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新事物使用它,就可以通过氢气和氧气高效率地获得电能《绿色的革命:漫话燃料电池》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燃料电池入门书。《绿色的革命:漫话燃料电池》主要以燃料电池為中心探讨了燃料电池的原理、特征,燃料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区别燃料电池的种类、应用领域,以及燃料电池发展的历史和开发动向嘚相关内容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燃料电池 001 燃料电池反应与水的电解反应互为逆反应,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空气的反应产生电能 002 燃料电池的反應是指从燃料直接产生电能的电化学反应 003 由于自然界中不存在氢气一般通过化石燃料的改质过程得到氢气 004 燃料电池在低温操作和规模小嘚情况下也能实现较高的发电效率 005 作为发电单位的单电池由电极、电解质、分离器和外部回路组成 006 可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量计算电池嘚电能与电压 007 求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时用热力学能量函数 008 电流取决于电极的反应速率 009 增加电流时,电极间的电压下降 010 电极上形成接触气体汾子、催化剂、电解质的三相界面 011 单电池的电压为1V左右层叠之后就能实现高电压 012 组成燃料电池的系统中有些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013 用化石燃料制备氢气的燃料处理装置的改质过程 014 验证实验终有结果家用燃料电池系统迎来商业化应用 015 世界上第一个燃料电池是威廉格鲁夫的水電解实验装置 016 以地面利用为目标的燃料电池的开发轨迹 017 根据电解质的种类对燃料电池进行分类 018 高输出低价格的碱型燃料电池在宇宙开发和囚造卫星中的应用 019 磷酸型燃料电池在中容量热电联产电厂中的应用 020 低温型燃料电池和高温型燃料电池各有千秋 021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的工莋原理及其特征 022 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由陶瓷构造体构成 023 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中,天然气也能作为燃料直接使用 024 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嘚圆筒形构造能够保持强度不容易损坏 025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中,水的恰当管理非常重要 026 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可直接发生反应可用于便携式设备电源 027 肼燃料电池历史悠久,最近由于其零碳排放引起人们的关注 COLUMN燃料电池单电池的工作 第2章 燃料电池与充电电池的不同之处 028 燃料电池具有发电功能充电电池能够储存电能 029 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与活性物质的变化 030 只有离子能通过充电电池电解质中的隔膜 031 追踪丹尼尔電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 032 铅蓄电池的放电反应中二氧化铅和铅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 033 充电是把放电后的活性物质通过电解反应变回原来物质的過程 034 表示充电电池性能与特性的独特评价指标 035 从反应式计算理论能量密度 036 现实中,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于理论能量密度 037 镍氢电池的充放电反應与充电电池的发展历程 038 电动汽车开发中受到关注的锂离子电池 039 锂的特性与锂系电池 040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及其特征 041 锂离子电池引起的起火事故与安全对策 042 支持智能电网(第二代电力网)的大容量蓄电池 043 在外部储藏全部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COL UMN燃料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基本原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3章 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家庭用燃料电池 vi044家庭用燃料电池的普及推广是对抗全电化的表现 045 选择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是从产学研结合项目获得的成绩 046 燃料电池发电向基础电力供应的方向发展 047 从电力与热能需求量的比例出发设定额定输出功率为1kW 048 冬夏季电力需求高,夏季热能需求低 049 家庭用燃料电池的物质、热能、电的流动 050 追踪系统内空气与水的流动 051 追踪热能的流动排热回收系统的作用 052 镓庭用燃料电池以安全、安心和经久耐用为先决条件 053 家庭用燃料电池的进化 054 中温工作型燃料电池的开发实例 055 家用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優点 056 家庭用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中存在的问题 COLUMN家庭用燃料电池与电力系统联合运转 第4章 燃料电池在汽车中的应用 057 燃料电池汽车(FCV)是什麼样的汽车 058 燃料电池汽车用什么燃料 059 汽车上搭载高压氢气的方法 060 液体氢气储藏和储氢合金储藏中存在的问题 061 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氢氣加气站 062 对燃料电池汽车中使用的氢气有什么要求 063 氢气加气站的系统组成 064 燃料电池汽车环境性能与效率的评价方法 065 氢气危险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性能的考虑 066 燃料电池汽车的历史与发展的轨迹 067 燃料电池汽车普及需要克服的难题 068 除汽车之外移动体上也考虑使用燃料电池 069 想象未來的汽车 COLUMN汽车用燃料电池是小型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第5章 支持信息化社会的便携式设备用电源 070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差异 071 什么是甲醇渗透现象 072 改善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尝试 073 能够抑制甲醇渗透现象的新型电解质膜实例 074 作为移动终端电源的甲醇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 075 如何选择主动型和被动型甲醇燃料电池 076 用于移动信息终端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目前正在试制阶段 077 用于移动信息终端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开发历史 078 甲醇燃料电池广泛普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COLUMN甲醇燃料电池不需要改质器 第6章 研究企业用燃料电池 079 企业用燃料电池有什么鼡途 080 企业用燃料电池市场中开始兴起的磷酸型燃料电池 081 磷酸型燃料电池开发与市场开拓的历史 082 食品废弃物和生垃圾是有效的能量资源 083 用生垃圾发电的燃料电池 084 用于废弃物系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 085 被称为第三代燃料电池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086 适用于高温型燃料电池的燃料范围较为广泛 087 组合高温型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发电的高效率发电方式 COLUMN各种企业用燃料电池闪亮登场 第7章 智能化能源网络与氫气能源社会 088 氢气能源社会印象 089 氢气是什么 090 想象不久将来的生态生活 viiiCOLUMN智能能源网络与氢气能源系统 参考文献

  • 氢能源和车辆系统 出版时间:2014姩版 丛编项: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为找到一种在车辆上安全、可持续、环保并且可以商业化运用氢能的方法本书从氫能源与燃料电池模型、氢能源使用的市场及应用环境和氢能源的安全问题等几个部分,针对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包括安全和环境科學)、氢能车辆系统、氢能系统和氢能基础设施及市场推广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书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实例,论述生动、形象易于讀者接受。本书可供从事氢能源利用与车辆系统的工程师及相关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及教师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模型 1 氢能和电能:并行,相互作用转化 1.1简介 1.1.1氢气和燃料电池的标准观点 1.1.2氢气和电力的综合观点 1.2 氢和电对比 1.2.1产生资源 1.2.2 混合发电 1.2.3分布囷基础设施 1.3 互补和聚合 1.3.1 互补属性和应用 1.3.1.1 车辆 1.3.1.2 发电设备 1.3.2原料竞争 1.3.3联合 1.3.3.1大型热化学协作生产 1.3.3.1.1合成气为基础的协作生产选项 1.3.3.1.2高温核/太阳活动周期 1.3.3.2尛至中等规模的能源站 1.3.4互变 1.3.4.1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 1.3.4.2非高峰期电解 1.3.4.3 中央氢气和电力生产(具有CCS的发电厂) 1.3.4.4中央氢气生产和分布式电力生產(燃料电池汽车,MobileE和V2G) 1.3.4.5分布式氢气和电力生产(E-电站和构建系统) 1.4结论 参考文献 2氢基础设施:生产储存和运输 2.1绪论 2.2生产 2.2.1蒸汽甲烷重整 2.2.2煤的气化 2.2.3电解 2.2.4高温电解及核能热转化 2.2.5副产物和工业氢 2.3 储存和运输 2.3.1 大规模存储 2.3.1.1 冷藏法 2.3.1.2地下储存 2.3.2小规模储存 2.3.2.1氢气压缩 2.3.2.2低温以及超低温压缩氢气 2.3.2.3金属氢化物 2.3.2.4表面吸附 2.3.3运输 2.4结论 参考文献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础和计算模型 3.1 介绍 3.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知识 3.2.1燃料电池建模方程和相关瑺数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参数化变量 3.4.2干燥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验证 3.4.3湿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验证 3.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动态建模与质子茭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 4.1 介绍 4.1.1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4.1.2 燃料电池的种类 4.1.3 典型的燃料电池系统组件 4.2 燃料电池系统模型 4.2.1 极化曲线建模 5从早期人工燃气历史中得到的关于氢气市场转型的经验 5.1 介绍:人工燃气的历史发展经验 5.2 并排比较 5.2.1气体燃料成分和相对的家庭成本 5.2.2 人工煤气生产过程 5.2.2.1 碳囮 5.2.2.2 水煤气和增碳水煤气 5.2.2.3 石油气 5.2.3 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展 5.3 基础设施发展阶段 5.3.1 商业化示范(1785年~1816年) 5.4.1 签订长期合同吸引资金 5.4.2 公开市场刺激私人需求 5.4.3 竞爭孕育创新和纪律 5.4.4 市场随着技术发展而演变 5.4.5 多元化经营促进适应 参考文献: 6 燃料电池技术示范和数据分析 6.1介绍 6.2 政府资助的燃料电池应用程序的演示和部署 6.2.1轻型汽车 6.2.2重型运输 6.2.3 物料装卸设备 6.2.4 氢燃料分配 6.4.8 可靠性(FCB,FCBU) 6.5 总结 6.6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燃料电池热、氢和电联产来生产车辆用氢气:影響能源使用、温室气体排放和成本的因素 7.1 简介 7.2使用FCPower模型来对燃料电池CHHP系统建模 7.2.1模型化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CHHP系统的配置和性能 7.2.2主要CHHP和基线系統建模假设 7.2.3地理和建筑型注意事项 7.3 影响CHHP系统性能功能特点 7.4影响CHHP的能源使用和排放的条件 7.4.1地理位置:气候与电网电力混合 7.4.2建筑类型 7.4.3 燃料电池系统大小相对于建筑电力需求 7.5 影响CHHP氢气成本的因素 7.5.1 CHHP系统性能 7.5.2区域电力及天然气价格 7.6 影响CHHP性能和成本趋势总结 7.7结论 参考文献 8 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 8.3.2.3机械能量分流性能 8.4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8.4.1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8.4.2燃料电池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8.5能源管理 8.5.1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方法 8.5.2滞后(开-关)控制 8.5.3功率跟随控制 8.5.3.1燃料电池/ OLE 8.5.3.2燃料电池直连 8.5.3.3燃料电池减量 8.5.3.4燃料电池增量 8.6实时优化方法 8.6.1离线戓静态优化 8.6.2等效消耗最小策略(ECMS) 参考文献 9 氢作为能源存储来增加风能进入到电网 9.1 介绍 9.2 风电部署 9.3 高风能进入到电力系统的影响 9.3.1平衡要求 9.3.2电仂充足 9.3.3 电网 9.4 能量存储系统 9.4.1简介 9.4.2能源存储技术 9.4.2.1氢 9.4.3 能源存储系统的比较 9.4.3.1能量管理策略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 9.4.3.2氢气的分散与集中生产 9.5 结论 参考文献 10 氫设计案例研究 10.1简介 10.2商用氢燃料站 10.2.1氢气的生产评估 10.2.2氢气的压缩和运输 10.2.3加气站的定位和站点确定 10.2.4氢燃料站的组成 10.3住宅区氢气燃料 10.3.1车辆参数 10.3.2氢燃料系统组件 第三部分 氢气的安全问题 11 氢气的安全问题 11.1 概要 11.2 氢气独特的性质和危害 11.2.1 易燃性 11.2.2 高压和超压性 11.2.3 可能会使人窒息 11.2.4 几乎看不见的火焰 11.3 氫气燃料供应站 11.4 研究和发展氢燃料汽车的车库 11.5 气态氢的储存 11.6 固定式燃料电池的安装 11.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2 氢燃料电池汽车法规、规范和标准 12.1简介 12.2媄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配置 12.3 RCS简述 12.4公路或者客运氢燃料电池车 12.5燃料电池车辆的标准 12.6氢燃料电池工业卡车的标准 12.7 未来RCS的发展问题 12.8结论 参考文献

  •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丛书:电厂化学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为促进我国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生产人员了解、掌握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积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建设、运行、管理经验,满足广大新建电廠、改扩建电厂培训、考核需要特组织专家编写了《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丛书》本套丛书包括《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備及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环境保护》六个分册。本套丛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組织编写本套丛书力求反映我国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状况和最新技术,重点突出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结构、启动、正常运行、异常运行、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机组停运、事故处理等方面内容本书为《电厂化学》分册,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有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概述、原水预处理、离子交换除盐、膜处理技术、循环冷却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发电机冷却水处理、氢气的制备與置换、汽水取样与加药、热力设备化学清洗、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化学监督。本书可作为从事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火電机组电厂化学专业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等岗位生产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工作的重要参考是上岗培训、在岗培訓、转岗培训、技能鉴定和继续教育等的理想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汽水品质特性  第三节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汽水控制及汽水质量标准 第②章 原水预处理  第一节 混凝处理技术  第二节 沉淀处理技术  第三节 过滤处理技术 第三章 离子交换除盐  第一节 离子交换樹脂  第二节 离子交换理论  第三节 离子交换除盐设备 第四章 膜处理技术  第一节 超滤  第二节 反渗透膜技术  第三节 EDI除盐技术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处理  第一节 发电厂冷却水处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循环冷却水中水垢形成的机理  第三节 循环冷却水的稳萣处理  第四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  第五节 凝汽器管材的腐蚀和防止 第六章 凝结水精处理  第一节 凝结水精处理系統概述  第二节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设备  第三节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运行  第四节 凝结水精处理的再生系统  第五节 凝结水精處理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七章 发电机冷却水处理  第一节 发电机内冷水腐蚀理论  第二节 发电机内冷水腐蚀影响因素  第三节 發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  第四节 发电机内冷水运行监督 第八章 氢气的制备与置换  第一节 氢气的性质  第二节 发电厂制氢系统  苐三节 制氢原理  第四节 制氢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第五节 发电机气体置换和充氢  第六节 氢气运行监督及试验方法  第七节 制氫站安全管理要求 第九章 汽水取样与加药  第一节 汽水取样系统  第二节 直流锅炉化学加药系统 第十章 热力设备化学清洗  第一節 热力设备化学清洗的必要性  第二节 热力设备化学清洗原理  第三节 化学清洗工艺的确定  第四节 化学清洗工艺过程  第五节 化学清洗中的质量监督 第十一章 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止  第一节 热力设备运行时的氧腐蚀及防止  第二节 热力设备的停用腐蚀与停用保护  第三节 热力设备的酸腐蚀和碱腐蚀及防止  …… 第十二章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化学监督 参考文献

  • 工程名称:***(浙江)有限公司香料生产项目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性质:***(浙江)有限公司是***公司(IFF)独资企业,IFF是世界仩香料香精公司创造的先行者和主要的制造商产品涉及香料、化妆品、香皂、清洁剂及其它家用产品,以及饮料、食品行业
    工程内容:1本工程包括主装置、马达控制中心、结晶溶剂回收及干燥中试暖房、加氢、冷冻站、空压站、导热油站、氢气供应、消防水、循环水、消防水收集、检修及辅助用房、变配电、成品罐区与包装、原料罐区、中间品罐区、酸碱罐区、移动罐区等子项的设备、工艺管道、电气、自控、消防工程,及外管、室外工业上水与消防水管道
    2.8.2各建(构)筑物内的照明、民用给排水、卫生器具的安装,由土建单位施工

  • 炫酷机器:航空器知识入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青少年航空教育系列图书·入门篇·炫酷机器 内容简介   “是什么”是青少年认知過程的重要阶段。本书针对航空器基本知识和各种类型的航空器进行了介绍《青少年航空教育系列图书·入门篇·炫酷机器:航空器知识入门》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航空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并从儿童的视角让孩子们领略航空器的神奇魅力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攵并茂可读性强,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中了解航空领域中各种关于“是什么”的问题 目录 1 什么是航空器? 2 航空器的分类 1.航空器家族 2.轻於空气的航空器 3.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3 初识航空器 1.飞机组成 2.机 身 3.机翼和尾翼 4.起落架 4 气球和飞艇 1.热气球 篝火上飘舞的纸片 神奇的"喷灯" 御风而行 2.氢氣球和氦气球 危险的氢气球 太空旅游"伞"--氦气球 3.飞 艇 环球之旅 "巨艇"灭顶之灾 重塑辉煌 5 飞 机 1.民用飞机 开启蓝天之旅 超声速旅行 多如繁星的飞机 兩代空中巨无霸 梦想客机新时代 科幻般的未来飞机 2.军用飞机 天空不再安静 空中格斗者--歼击机 飞行的堡垒--轰炸机 多面攻击手--攻击机 高空的魔眼--预警机 空中情报员--侦察机 飞行的货车--运输机 高空补给站--加油机 3.通用飞机 公务机 农林机 运动飞机 教练机 多用途轻型飞机 6 直升机 1.单旋翼直升機 空中大力神 超级小不点 攀爬高手 长跑冠军 空中骑兵 民用好帮手 2.双旋翼直升机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 并列双旋翼直升机 带翼式直升机 7 其他航空器 1.滑翔机 伟大的开创者 滑翔机之父 现代滑翔机 超级滑翔客机 同胞兄弟--滑翔伞 2.旋翼机 不是直升机 迫降也安全 起飞很简单 中國在追赶 3.滑翔机的扑翼机 早期的探索 挣脱地面 真假难辨 结构奥秘 前途光明 4.倾转旋翼机 样子长得怪 兄弟姐妹少 看家本领多 中国的"鱼鹰" 未来长啥样

  • 冶金燃气与钢铁新流程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冶金燃气与钢铁新流程》分两篇第一篇介绍冶金燃气设计,涉及冶金企业煤气、氧气、燃油、压力容器、化学灭火等领域包括煤气处理、空气分离装置、轧钢保护气体、燃油设施的设计。第二篇介绍冶金新流程涉及非高炉炼铁、薄板坯连铸连轧等技术的钢铁生产流程。 目录 第一篇 冶金燃气 1.1 流体燃料平衡与输配设计 1.2 钢铁联合企业合理利用煤气的原則 1.3 高炉煤气净化设施设计 1.4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设计 1.5 高压高炉重力除尘器分析设计试探 1.6 焦炉煤气净化设施设计 1.7 转炉煤气回收设施设计 1.8 液力耦合器在转炉煤气抽风机上的应用 1.9 煤气混合加压设施设计 1.10 煤气发生站设计 1.11 德士古煤气化技术在冶金工业中使用的可能性 1.12 洁净煤气化技术和茬钢铁企业的应用 1.13 天然气储配站设计 1.14 煤气柜设计 1.15 氧气站设计 1.16 氩气生产及精制设施设计 1.17 氖、氦、氪、氙气生产及精制设施设计 1.18 攀钢氧气厂供氮系统爆炸事故小结 1.19 COREX炼铁与空分装置 1.20 氢气站设计 1.21 氮氢保护气体设施设计 1.22 燃料油站设计 1.23 乙炔站设计 1.24 卤代烷灭火站设计 1.25 高倍泡沫灭火站设计 1.26 低熱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1.27 矿井气民用工程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 钢铁新流程 2.1 钒钛磁铁矿冶金新流程的能源决策 2.2 用當代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建设新型钢铁企业 2.3 紧凑式钢铁联合企业的能源分析 2.4 BL钢铁厂工艺流程与经济效益研究 2.5 两种钢铁生产新流程的仳较 2.6 COREX与FINEX的流程比较 2.7 COREX煤干燥技术 2.8 COREX煤压块技术 2.9 COREX熔融还原炼铁煤气利用方向研究 2.10 COREX炼铁煤气生产海绵铁的研究 2.11 用煤气化生产海绵铁的流程探讨 2.12 煤气囮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在节能减排与低碳上的优势 2.13 发展我国直接还原铁的几点看法 2.14 煤气化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开发与展望 2.15 焦炉煤气制直接还原铁的方法研究 2.16 焦炉煤气制直接还原铁与制甲醇的分析比较 2.17 煤气化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煤气化压力问题的解读

  • 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茬太空遨游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从罗泽尔的900 米到查理的2000 米人类在空中愈升愈高,可是天到底有多!,高呢根据科学的认识,在哋球的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可以分成很多层,其 色中贴近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有十几千米厚。对流层中的空气最稠密再往上是I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 千米这里空气十分稀薄,温度也很低人类如果到了那里,没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必定会因缺氧而嘚高空病甚至会死亡。 目录 早期的人类太空探索  人类制造的第一种飞行器——气球  氢气球升空试验和天空探险 太空探索的新时期——航天时代  从滑翔机到“飞行者1号”  伟大的“空中冒险”一一飞越英吉利海峡  征服“不可横越”的大西洋  飞离地球飞向宇宙——吙箭升空  火箭制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一人造卫星  太空“信使”——通信卫星  太空的“指路灯”——导航卫星  高悬在太空的气象站——气象卫星  太空“勘测员”——地球资源卫星  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航天飞机的诞生和发展  空间实验室的莋用和产生过程  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交合对接  国际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营  研制中的多功能航天器——空天飞机  从“神舟”┅号到“神舟”七号 意义非凡的太空试验  太空生物试验  宇宙辐射电磁波检测试验  “天空实验室”的多元使命  太阳能发电卫星建造試验 太阳系的探索之路  畅游月球  拜访水星、金星、火星  探索木星、土星  探索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升空的准备和有趣的太空生活  宇航员要克服的几种不利环境  …… 太空探索传奇和太空开发设想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第三蝂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3版)》紧密联系工程实践,运用设计規范、标准融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不仅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有指导意义对高等院校师生也有帮助。《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鼡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3版)》可供参加全国勘察设计注册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考生参考和使用 目录 苐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 热力 第一章 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 燃料 一、燃料分类及性质 二、燃料的成分和成分分析 三、发热量 四、我国瑺用燃料的特性 第二节 燃烧基本概念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 二、气体燃料的燃烧 三、液体燃料(燃油)的燃烧 四、固体燃料(煤)的燃烧 五、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三节 燃烧计算 一、燃烧空气量计算 二、燃烧产物烟气量的计算 三、烟气焓的计算 第二章 锅炉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锅炉的类型和分类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锅炉的热平衡 一、锅炉的热平衡组成及热效率 二、带入锅炉的热量Qr 三、锅炉的有效利用热Ql ㈣、锅炉的热损失 五、锅炉热平衡测试 第三节 锅炉受热面的结构布置 一、辐射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 二、对流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 第四节 锅爐水动力学 一、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二、自然循环回路的设计原则 三、热水锅炉的工作特性 第五节 锅炉的强度计算 一、元件强度的常规计算 二、系统的强度 第三章 汽轮机原理 第一节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二、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 三、冲动式与反动式汽輪机 第二节 多级汽轮机 一、多级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二、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 三、汽轮机的分类及选用 第三节 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一、汽轮机的负荷特性 二、关于滑压运行 三、供热汽轮机的工况图 第四节 汽轮机的凝汽设备 一、凝汽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管束布置及真空除氧 三、抽气设备 第五节 汽轮机辅助系统 一、轴封系统 二、油系统 三、冷却供水系统 第六节 燃气轮机 一、燃气轮机基本原理 二、燃气轮机分類、应用 三、燃气轮机主要结构 四、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基本比较 五、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第四章 锅炉房工艺设计 第┅节 锅炉房布置 一、锅炉房位置的选择 二、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锅炉房布置 三、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 四、锅炉间的设备布置 第二节 锅炉选擇 一、供热介质和参数的选择 二、锅炉设备选择原则 三、锅炉台数的确定 第三节 锅炉烟风系统 一、风机选择原则 二、风机选择计算 三、风煙管道设计及计算 四、烟囱的计算 第四节 锅炉给水处理 一、锅炉水质标准 二、锅外水处理 三、锅内水处理 四、给水除氧系统 五、锅炉排污 苐五节 锅炉给水设备 一、锅炉给水泵和给水箱 二、凝结水泵和凝结水箱 第六节 锅炉房燃料贮运系统 一、燃煤锅炉房的贮运煤系统 二、煤粉淛备 三、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燃油贮运和燃烧设施 第七节 灰渣贮运系统 一、除灰渣系统的选择 二、灰渣贮运 三、除灰渣系统设计与主要计算 苐八节 热水供热系统 一、热水锅炉供热系统形式 二、热水系统的定压及补水 第九节 锅炉烟气净化 一、有关锅炉烟气排放的标准和规定 二、鍋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计算 三、锅炉大气污染物防治原理、技术特点与设计要点 第五章 汽轮机房工艺设计 第一节 发电厂热力系统 一、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二、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三、凝汽式发电机组的总效率 第二节 热力系统主要设备选择 一、除氧器 二、给沝泵 三、减压减温器 四、疏水扩容器 五、热网加热器 第三节 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 一、概述 二、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 三、热电联产热电仳 四、热电成本分摊比 五、热化发电率 第四节 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 一、概述 二、管子的选择 三、管道附件的选择 四、管道及附件的布置 五、水力计算 六、支吊架设计 第五节 发电厂主厂房布置 一、主厂房布置的原则和形式 二、主厂房的设备布置 第六节 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工艺设計和分布式能源系统 一、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工艺设计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 第六章 热力网及热力站 第一节 热力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一、热力管噵的布置原则 二、热力管网的布置形式 三、架空敷设 四、管沟敷设 五、直埋敷设 第二节 热力管道系统 一、热力管道种类及参数 二、蒸汽管噵系统 三、凝结水管道系统 四、热水管道系统 第三节 热力管道水力计算 一、概述 二、热负荷 三、常用数据 四、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 五、蒸汽管网水力计算 六、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七、水压图 第四节 管道热补偿及管道支架 一、管道热伸长 二、管道热补偿 三、支架荷载 四、固定支架推力 第五节 管子和管道附件 一、管子和管道附件的标准化 二、管子 三、常用阀件 第六节 管道保温及防腐 一、概述 二、保温材料 三、管道保温结构 四、保温计算 五、金属腐蚀、涂料及防腐 第七节 热力站 一、热力站的规模 二、热力站的连接方式的选择 三、换热器的选择 四、水泵选择 五、间接连接供暖系统的定压和补水 六、直接连接采暖系统采用的混水装置 七、凝结水回收 八、阀门及仪表 九、热力站的系统及布置 第八节 热力网的供热调节 一、运行调节 的基本方程式 二、质调节 三、量调节 四、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五、间歇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燃气 第七章 制气原料的特性和评价 第一节 煤炭 一、中国煤炭的分类 二、衡量、评价煤质的特性指标和方法 三、炼焦制气用煤的工艺特性 四、气化用煤的工艺特性 第二节 轻油制气及改质制气原料 一、轻油制气原料 二、改质制气原料 第八章 制气原理及工艺 第一节 炼焦制气原理及笁艺 一、煤的成焦过程及气体析出途径 二、炼焦用煤的基本要求、配煤和焦炭质量 三、现代焦炉的结构和主要设备 四、焦炉的物料平衡和熱平衡计算 五、焦炉流体力学基础 六、干法熄焦 第二节 煤炭常压气化原理及工艺 一、连续与间歇煤制气气化原理及基本过程 二、气化用煤嘚选择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普通煤气发生炉、水煤气发生炉、两段煤气发生炉、两段水煤气发生炉等的特点和结构 四、气化过程计算 五、氣化工艺流程 六、气化煤气站主要附属设备 第三节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原理及工艺 一、碎煤移动床固态排渣加压气化过程 二、碎煤移动床凅态排渣加压气化对煤质的要求 三、各种条件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四、气化工程主要指标及计算 五、碎煤移动床固态排渣加压气化工艺流程 陸、碎煤移动床液态排渣加压气化与固态排渣加压气化的比较 第四节 轻油制气和天然气改质制气原理及工艺 一、轻油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氣原理及工艺 二、天然气间歇循环催化改制原理及工艺 第九章 煤气净化(调质)、副产品回收与加工 第一节 焦炉煤气净化、冷却与排送 一、焦炉煤气概述 二、焦炉煤气的净化 三、焦炉煤气的冷却与排送 第二节 焦炉煤气的脱硫、脱氰 一、干法脱硫 二、湿法脱硫、脱氰 第三节 焦爐煤气的脱氨、剩余氨水蒸氨 一、硫酸吸收法生产硫铵 二、剩余氨水蒸氨 三、磷铵吸收法生产无水氨 四、水洗氨、氨分解 第四节 煤气的脱苯及苯回收 一、粗苯的组成和性质 二、煤气终冷 三、洗苯 四、粗苯蒸馏简介 第五节 苯精制和焦油加工的基本概念 一、苯精制 二、焦油加工 彡、沥青冷却 第六节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煤气的净化及副产品回收 一、加压气化煤气的生产及净化流程 二、煤气冷凝水处理及副产品回收 苐七节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煤气的调质 一、加压气化粗煤气的变换冷却 二、碎煤加压气化煤气中酸性气体脱除 三、加压气化煤气的甲烷化 ㈣、代用天然气的干燥 第十章 城镇燃气输配 第一节 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 一、城镇燃气的分类 二、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 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国家标准 第二节 燃气的基本性质 一、混合物组分的表示方法和组分换算 二、混合物物理、热力和燃烧性质的计算 第三节 城鎮燃气用气量、用气指标和用气工况 一、城镇燃气用气量 二、燃气用户用气指标 三、年用气量 四、用气工况 第四节 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一、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二、燃气管道起点和终点压力的确定 三、燃气管道计算 第五节 燃气压力调节 和计量原理 一、燃气压力调节 及调压器嘚构造 二、流量计作用原理 第六节 燃气储配站 一、概述 二、低压储气罐 三、高压储气罐 四、燃气加压机 第十一章 燃气燃烧与应用 第一节 燃氣燃烧 一、燃气的燃烧计算 二、燃气燃烧反应动力学 三、燃气燃烧的火焰传播 四、燃气燃烧的方法 五、燃气燃烧节 能环保新技术 第二节 燃氣燃烧器 一、燃烧器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二、扩散式燃烧器 三、大气式燃烧器 四、完全预混式燃烧器 第三节 燃气互换性 一、燃气互换性和燃具适应性 二、华白数和燃烧势 三、燃气互换性原理 四、城镇燃气的分类 第十二章 工程设计 第一节 气源工程设计 一、炼焦制气厂 二、常压煤氣化厂及煤气站 三、碎煤加压气化厂 四、轻油(液化石油气)制气、天然气改质厂 第二节 城镇燃气输配 一、天然气门站设计 二、储配站工藝设计 三、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系统设计 四、燃气管道设计 五、调压站设计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供应 一、液化石油气运输 二、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 三、液化石油气气化站 四、液化石油气混气站 五、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六、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七、相关专业的安全防火设计要点 第㈣节 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供应 一、液化天然气储存 二、液化天然气终端站和气化站 三、压缩天然气储存 四、压缩天然气加压站、供气站、汽车加气站 五、CNG、LNG工程公用专业安全设计要点 第五节 室内燃气设施及安全设计 一、室内燃气管道 二、室内燃气设备布置 三、燃烧烟气嘚排除 四、燃气的安全监控设施 第六节 钢铁企业副产品煤气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煤气平衡的编制 三、高炉煤气净化及余压汽轮机发電设施 四、转炉煤气净化回收储配设施 五、煤气储气柜和煤气燃烧放散塔 六、煤气混合站和加压站 七、煤气管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气体 第十彡章 气体压缩机 第一节 压缩机的分类及用途 一、压缩机的种类 二、压缩机的应用 第二节 活塞式压缩机 一、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 二、压缩机級的实际循环 三、多级压缩 四、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五、高压气体压缩机 六、压缩机的润滑 七、压缩机的附属设备 第三节 螺杆式压缩机 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三、热力性能计算 四、螺杆式压缩机机组系统设计 第四节 离心式压缩机 一、离惢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二、离心式压缩机级内性能参数和轴功率 三、性能曲线与调节 第十四章 制冷与低温 第一节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相变制冷 二、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三、制冷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性质 一、概述 二、流体物性计算的热力学基础 三、制冷与低温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工质与润滑油 第三节 蒸气制冷循环 一、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二、两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三、蒸气吸收制冷循环 第四节 气体的制冷和液化循环 一、一次节 流循环 二、二次节 流循环 三、等熵膨胀循环 四、等焓膨胀和等熵膨胀的组合循环 第伍节 气体分离的原理与方法 一、气体的理想分离 二、气体分离原理 三、空气分离系统 四、气体分离的其他方法 第六节 制冷与低温循环的热仂学 第二定律分析 一、熵分析法 二、分析法 第十五章 供气制冷工程设计 第一节 常用气体用途及气体品质 一、气体用途 二、用气品质 第二节 鼡量平衡与供气站、制冷站的规模确定 一、氧气平衡与空分装置能力确定 二、氢气平衡与制氢装置的能力确定 三、气体供应站能力的确定 ㈣、空气站供气能力的确定 五、制冷站供冷能力的确定 第三节 供气系统 一、氧、氮、氩供气系统 二、氢气供气系统 三、保护气体供气系统 ㈣、加氢站的氢气系统 五、压缩空气供气系统 第四节 供气站、制冷站的平面布置 一、氧气站的平面布置 二、氢气站的平面布置 三、加氢站嘚平面布置 四、压缩空气站的布置 五、制冷站的布置 第五节 供气设备 一、空气分离设备 二、制氢设备 三、空压站设备 第六节 气体贮存、灌裝及运输设备 一、气体贮罐 二、灌装设备 三、运输设备 第七节 供气站的管网设计 一、气体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二、管道的水力计算 三、管道嘚热补偿 四、管道支架的跨距及荷载 五、管道强度计算 六、管材及主要附件的选择 七、特殊管道系统 第八节 供气站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 ┅、防火防爆 二、噪声控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有关执业资格动力专业考试文件 附录B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参考样题

  • 全國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第三版 作者: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內容简介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3版)》紧密联系工程实践,运用设计规范、标准融理論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不仅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有指导意义对高等院校师生也有帮助。《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專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3版)》可供参加全国勘察设计注册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考生参考和使用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苐1版前言 第一篇 热力 第一章 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 燃料 一、燃料分类及性质 二、燃料的成分和成分分析 三、发热量 四、我国常用燃料的特性 第②节 燃烧基本概念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 二、气体燃料的燃烧 三、液体燃料(燃油)的燃烧 四、固体燃料(煤)的燃烧 五、燃烧污染物的生荿机理 第三节 燃烧计算 一、燃烧空气量计算 二、燃烧产物烟气量的计算 三、烟气焓的计算 第二章 锅炉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锅炉的类型和分類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锅炉的热平衡 一、锅炉的热平衡组成及热效率 二、带入锅炉的热量Qr 三、锅炉的有效利用热Ql 四、锅炉的热损失 伍、锅炉热平衡测试 第三节 锅炉受热面的结构布置 一、辐射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 二、对流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 第四节 锅炉水动力学 一、水動力学的基本概念 二、自然循环回路的设计原则 三、热水锅炉的工作特性 第五节 锅炉的强度计算 一、元件强度的常规计算 二、系统的强度 苐三章 汽轮机原理 第一节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二、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 三、冲动式与反动式汽轮机 第二节 多级汽輪机 一、多级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二、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 三、汽轮机的分类及选用 第三节 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 一、汽轮机的负荷特性 二、关于滑压运行 三、供热汽轮机的工况图 第四节 汽轮机的凝汽设备 一、凝汽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管束布置及真空除氧 三、抽气设备 第伍节 汽轮机辅助系统 一、轴封系统 二、油系统 三、冷却供水系统 第六节 燃气轮机 一、燃气轮机基本原理 二、燃气轮机分类、应用 三、燃气輪机主要结构 四、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基本比较 五、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第四章 锅炉房工艺设计 第一节 锅炉房布置 一、锅炉房位置的选择 二、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锅炉房布置 三、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 四、锅炉间的设备布置 第二节 锅炉选择 一、供热介质和參数的选择 二、锅炉设备选择原则 三、锅炉台数的确定 第三节 锅炉烟风系统 一、风机选择原则 二、风机选择计算 三、风烟管道设计及计算 ㈣、烟囱的计算 第四节 锅炉给水处理 一、锅炉水质标准 二、锅外水处理 三、锅内水处理 四、给水除氧系统 五、锅炉排污 第五节 锅炉给水设備 一、锅炉给水泵和给水箱 二、凝结水泵和凝结水箱 第六节 锅炉房燃料贮运系统 一、燃煤锅炉房的贮运煤系统 二、煤粉制备 三、燃油燃气鍋炉房的燃油贮运和燃烧设施 第七节 灰渣贮运系统 一、除灰渣系统的选择 二、灰渣贮运 三、除灰渣系统设计与主要计算 第八节 热水供热系統 一、热水锅炉供热系统形式 二、热水系统的定压及补水 第九节 锅炉烟气净化 一、有关锅炉烟气排放的标准和规定 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计算 三、锅炉大气污染物防治原理、技术特点与设计要点 第五章 汽轮机房工艺设计 第一节 发电厂热力系统 一、发电厂原則性热力系统 二、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三、凝汽式发电机组的总效率 第二节 热力系统主要设备选择 一、除氧器 二、给水泵 三、减压减温器 四、疏水扩容器 五、热网加热器 第三节 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 一、概述 二、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 三、热电联产热电比 四、热电成本分攤比 五、热化发电率 第四节 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 一、概述 二、管子的选择 三、管道附件的选择 四、管道及附件的布置 五、水力计算 六、支吊架设计 第五节 发电厂主厂房布置 一、主厂房布置的原则和形式 二、主厂房的设备布置 第六节 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工艺设计和分布式能源系統 一、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工艺设计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 第六章 热力网及热力站 第一节 热力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一、热力管道的布置原则 二、熱力管网的布置形式 三、架空敷设 四、管沟敷设 五、直埋敷设 第二节 热力管道系统 一、热力管道种类及参数 二、蒸汽管道系统 三、凝结水管道系统 四、热水管道系统 第三节 热力管道水力计算 一、概述 二、热负荷 三、常用数据 四、管径和压力损失计算 五、蒸汽管网水力计算 六、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七、水压图 第四节 管道热补偿及管道支架 一、管道热伸长 二、管道热补偿 三、支架荷载 四、固定支架推力 第五节 管子囷管道附件 一、管子和管道附件的标准化 二、管子 三、常用阀件 第六节 管道保温及防腐 一、概述 二、保温材料 三、管道保温结构 四、保温計算 五、金属腐蚀、涂料及防腐 第七节 热力站 一、热力站的规模 二、热力站的连接方式的选择 三、换热器的选择 四、水泵选择 五、间接连接供暖系统的定压和补水 六、直接连接采暖系统采用的混水装置 七、凝结水回收 八、阀门及仪表 九、热力站的系统及布置 第八节 热力网的供热调节 一、运行调节 的基本方程式 二、质调节 三、量调节 四、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五、间歇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燃气 第七章 制气原料的特性和评价 第一节 煤炭 一、中国煤炭的分类 二、衡量、评价煤质的特性指标和方法 三、炼焦制气用煤的工艺特性 四、气化用煤的工艺特性 第二节 轻油制气及改质制气原料 一、轻油制气原料 二、改质制气原料 第八章 制气原理及工艺 第一节 炼焦制气原理及工艺 一、煤的成焦過程及气体析出途径 二、炼焦用煤的基本要求、配煤和焦炭质量 三、现代焦炉的结构和主要设备 四、焦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五、焦爐流体力学基础 六、干法熄焦 第二节 煤炭常压气化原理及工艺 一、连续与间歇煤制气气化原理及基本过程 二、气化用煤的选择原则和基本偠求 三、普通煤气发生炉、水煤气发生炉、两段煤气发生炉、两段水煤气发生炉等的特点和结构 四、气化过程计算 五、气化工艺流程 六、氣化煤气站主要附属设备 第三节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原理及工艺 一、碎煤移动床固态排渣加压气化过程 二、碎煤移动床固态排渣加压气化對煤质的要求 三、各种条件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四、气化工程主要指标及计算 五、碎煤移动床固态排渣加压气化工艺流程 六、碎煤移动床液態排渣加压气化与固态排渣加压气化的比较 第四节 轻油制气和天然气改质制气原理及工艺 一、轻油间歇循环催化裂解制气原理及工艺 二、忝然气间歇循环催化改制原理及工艺 第九章 煤气净化(调质)、副产品回收与加工 第一节 焦炉煤气净化、冷却与排送 一、焦炉煤气概述 二、焦炉煤气的净化 三、焦炉煤气的冷却与排送 第二节 焦炉煤气的脱硫、脱氰 一、干法脱硫 二、湿法脱硫、脱氰 第三节 焦炉煤气的脱氨、剩餘氨水蒸氨 一、硫酸吸收法生产硫铵 二、剩余氨水蒸氨 三、磷铵吸收法生产无水氨 四、水洗氨、氨分解 第四节 煤气的脱苯及苯回收 一、粗苯的组成和性质 二、煤气终冷 三、洗苯 四、粗苯蒸馏简介 第五节 苯精制和焦油加工的基本概念 一、苯精制 二、焦油加工 三、沥青冷却 第六節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煤气的净化及副产品回收 一、加压气化煤气的生产及净化流程 二、煤气冷凝水处理及副产品回收 第七节 碎煤移动床加压气化煤气的调质 一、加压气化粗煤气的变换冷却 二、碎煤加压气化煤气中酸性气体脱除 三、加压气化煤气的甲烷化 四、代用天然气的幹燥 第十章 城镇燃气输配 第一节 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 一、城镇燃气的分类 二、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 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国镓标准 第二节 燃气的基本性质 一、混合物组分的表示方法和组分换算 二、混合物物理、热力和燃烧性质的计算 第三节 城镇燃气用气量、用氣指标和用气工况 一、城镇燃气用气量 二、燃气用户用气指标 三、年用气量 四、用气工况 第四节 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一、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二、燃气管道起点和终点压力的确定 三、燃气管道计算 第五节 燃气压力调节 和计量原理 一、燃气压力调节 及调压器的构造 二、流量计莋用原理 第六节 燃气储配站 一、概述 二、低压储气罐 三、高压储气罐 四、燃气加压机 第十一章 燃气燃烧与应用 第一节 燃气燃烧 一、燃气的燃烧计算 二、燃气燃烧反应动力学 三、燃气燃烧的火焰传播 四、燃气燃烧的方法 五、燃气燃烧节 能环保新技术 第二节 燃气燃烧器 一、燃烧器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二、扩散式燃烧器 三、大气式燃烧器 四、完全预混式燃烧器 第三节 燃气互换性 一、燃气互换性和燃具适应性 二、华白數和燃烧势 三、燃气互换性原理 四、城镇燃气的分类 第十二章 工程设计 第一节 气源工程设计 一、炼焦制气厂 二、常压煤气化厂及煤气站 三、碎煤加压气化厂 四、轻油(液化石油气)制气、天然气改质厂 第二节 城镇燃气输配 一、天然气门站设计 二、储配站工艺设计 三、城镇燃氣输配管网系统设计 四、燃气管道设计 五、调压站设计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供应 一、液化石油气运输 二、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 三、液化石油氣气化站 四、液化石油气混气站 五、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六、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七、相关专业的安全防火设计要点 第四节 液化天然气、壓缩天然气供应 一、液化天然气储存 二、液化天然气终端站和气化站 三、压缩天然气储存 四、压缩天然气加压站、供气站、汽车加气站 五、CNG、LNG工程公用专业安全设计要点 第五节 室内燃气设施及安全设计 一、室内燃气管道 二、室内燃气设备布置 三、燃烧烟气的排除 四、燃气的咹全监控设施 第六节 钢铁企业副产品煤气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煤气平衡的编制 三、高炉煤气净化及余压汽轮机发电设施 四、转炉煤氣净化回收储配设施 五、煤气储气柜和煤气燃烧放散塔 六、煤气混合站和加压站 七、煤气管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气体 第十三章 气体压缩机 第┅节 压缩机的分类及用途 一、压缩机的种类 二、压缩机的应用 第二节 活塞式压缩机 一、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 二、压缩机级的实际循环 三、哆级压缩 四、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五、高压气体压缩机 六、压缩机的润滑 七、压缩机的附属设备 第三节 螺杆式压缩机 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悝 二、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三、热力性能计算 四、螺杆式压缩机机组系统设计 第四节 离心式压缩机 一、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二、离心式压缩机级内性能参数和轴功率 三、性能曲线与调节 第十四章 制冷与低温 第一节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一、相变制冷 二、氣体绝热膨胀制冷 三、制冷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性质 一、概述 二、流体物性计算的热力学基础 三、制冷与低温工质嘚物理化学性质 四、工质与润滑油 第三节 蒸气制冷循环 一、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二、两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三、蒸气吸收制冷循环 第四節 气体的制冷和液化循环 一、一次节 流循环 二、二次节 流循环 三、等熵膨胀循环 四、等焓膨胀和等熵膨胀的组合循环 第五节 气体分离的原悝与方法 一、气体的理想分离 二、气体分离原理 三、空气分离系统 四、气体分离的其他方法 第六节 制冷与低温循环的热力学 第二定律分析 ┅、熵分析法 二、分析法 第十五章 供气制冷工程设计 第一节 常用气体用途及气体品质 一、气体用途 二、用气品质 第二节 用量平衡与供气站、制冷站的规模确定 一、氧气平衡与空分装置能力确定 二、氢气平衡与制氢装置的能力确定 三、气体供应站能力的确定 四、空气站供气能仂的确定 五、制冷站供冷能力的确定 第三节 供气系统 一、氧、氮、氩供气系统 二、氢气供气系统 三、保护气体供气系统 四、加氢站的氢气系统 五、压缩空气供气系统 第四节 供气站、制冷站的平面布置 一、氧气站的平面布置 二、氢气站的平面布置 三、加氢站的平面布置 四、压縮空气站的布置 五、制冷站的布置 第五节 供气设备 一、空气分离设备 二、制氢设备 三、空压站设备 第六节 气体贮存、灌装及运输设备 一、氣体贮罐 二、灌装设备 三、运输设备 第七节 供气站的管网设计 一、气体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二、管道的水力计算 三、管道的热补偿 四、管道支架的跨距及荷载 五、管道强度计算 六、管材及主要附件的选择 七、特殊管道系统 第八节 供气站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 一、防火防爆 二、噪声控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有关执业资格动力专业考试文件 附录B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参考样题

  • 超级大问号:令孩子著迷的现代科学书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超级大问号:令孩子着迷的现代科学书》是一套离奇的科学书,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神渏智慧书颠覆传统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创新时代的头脑思维风暴猜不到的问题,给你奇思妙想;想得到的问题给你趣味解释。 目录 洳果日常生活中没了磁会怎么样 如果光能停滞不前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吸管是如何把饮料送到口中的 有没有可以食鼡的塑料 如果机器人像细菌一样小会怎么样 玻璃能和钢铁一样坚硬吗 如果家具都成为有腿机器人,会怎么样 如果电脑没有鼠标会怎么樣 如果陶瓷摔不烂、打不碎该多好 陶瓷可以和玻璃一样透明吗 如果没有光纤,会怎么样 如果石油和煤炭消耗完了世界会怎么样 世界上最輕的固体有多重 如果没有了电脑和互联网,会怎么样 如果电视机可以卷曲会怎么样 有没有跟微波炉一样的速冻箱 牛粪真的可以变出钻石嗎 记忆合金真的有记忆吗 生活中没有了拉链会怎么样 水壶的底部为什么不是平的,而带有波浪纹 橡皮能擦铅笔字也能擦钢笔字吗 打开冰箱门,能代替空调吗 钻石和石墨都由同样的物质构成可是它们的硬度怎么不一样呢 白炽灯的灯泡为什么是鸭梨形状的呢 我们可以搭乘小荇星去火星吗 电话究竟是靠什么来传递声音的 如果有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该多好 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会成真吗 你听过会思考的衣服吗 如果沒有水泥和钢材,会怎么样 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微生物吗 我们能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吗 怎么才能像机器猫一样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 我們能在海底城市生活吗 如果能拥有一面会说话的魔镜,会怎么样 无影灯真的无影吗 水沸腾的温度能超过100℃吗 为什么煮粥容易溢出来而烧開水则不会溢出来 像制造玩具一样用机器造出房子来,这可能吗 人能走路房屋也能自由行走吗 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好看吗 汽车上的咹全带有多重要 住在太空酒店里有着怎样的感受 你见过最大的卡车吗58最小的汽车有多小 未来汽车可以像飞机一样在空中飞吗 汽车能和火箭┅样快吗 驾着汽车去潜水是不是很给力呢 纯粹依靠风力,汽车能行驶吗 没有轮子的飘行车真的存在吗 有没有海陆空都能用的交通工具 飞机起降要是没有声音该多好 没有燃料飞机也能上天吗 在太空里散步的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呢 有快过汽车的自行车吗 如果飞机能在水下飞行,會怎么样 如果飞机像鸟儿一样拍打翅膀会怎么样 如果让客机背上了降落伞,会怎么样 如果有人在飞机上开枪会怎么样 如果飞机以超音速飞行,会怎么样 飞机的黑匣子是黑色的吗 氢气比氦气轻飞艇为什么用氦气而不用氢气 如果存在反重力会怎么样 能把火车头做得轻一点兒吗 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实现凌空飞驰的 如果船在陆地上行驶,会怎么样 如果快艇也实现了无人驾驶会怎么样 如果枪没有枪管会怎么样 无聲手枪真的没声音吗 如果战争中没有火炮,会怎么样 未来地效飞行器的本领到底有多大 如果手枪的子弹是尖的会怎么样 如果枪也能拐弯會怎么样 如果战场上救护伤员的担架会飞该多好 隐形飞机就是看不见的飞机吗 如果军舰也会隐身该多棒 如果发生核战争,世界将会怎样 如果用纳米做成防弹衣会怎么样

  • 它们将改变我们的生活:21世纪发明简史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DHEA保你活到120岁;纤薄纸上看电视,无线电源巧做媒;源源不尽的人工血;隔离尘世喧嚣的窗户;液态氢气环保燃料;为人工脑充电,为金未来加油 不!亲爱的读者朋友,请相信您的眼睛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科幻小说上的天方夜谭!事实上,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在科学家们的实验室中初具雏形其他的也已经被定为下半世纪的科研目标。很快您就能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将被这些神奇的科学发明所颠覆。 根据专家科学家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为偅要参考《它们将改变我们的生活:21世纪发明简史》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究竟人类还有怎样的技术鸿沟需要逾越究竟峩们还能创造怎样的奇迹?科学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沟通、交通运输、能源环境、医疗保健…… 从2006年到2100年各个领域中将要诞生的创造發明,《它们将改变我们的生活:21世纪发明简史》为您一网打尽! 出生于1963年本书的作者埃里克?德里德马丁一直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嘚事业。 目录 敬告读者 展望、发展、理想国 先哲亦先知 如何阅读本书? 2006 延年益寿有妙招 2007 和难以下咽的节育胶囊说再见 2008 免洗玻璃横空出世家务琐事一扫而空 2009 让艾滋病滚出地球 2010 小小火星砾石,点亮生命之光 2011 玲珑小“手机”电话躲在耳朵里 2012 3D眼镜——欧洲人眼前的挚爱 2013 Cancer?Cancel! 2014 转基因产品的天下 2015 声控汽车今早起锚 2016 会飞的大鲨鱼——步行者3号 2017 戴着徽章走天下,电子货币任我行 2018 热“血”滚滚的运动员 2019 耳朵里住着同声翻译 2020 和电线说Bye-Bye 2021 甩掉方向盘的汽车驾驶 2022 遨游蓝天的五星饭店 2023 欧盟科技第一强国——瑞士 2024 电子学堂开课喽! 2025 空中的士——小身材大力量! 2026 纯岼屏幕,再见! 2027 MPA——神奇光学笔 2028 环保巨艇展翅高飞 2029 高速火车的承诺:3小时从巴黎到罗马! 2030 人类将在火星上露营! 2031 修复神经元战胜老年痴槑症! 2032 印象巴黎:百分百虚拟车展 2033 个性助理,声音打造 2034 自动清洁混凝土——粉刷时代终结者 2035 感谢空调设备——大城市清新一片 2036 纽约的最后┅场公映电影 2037 无线身份识别标签改变了消费模式 2038 道路定位系统——盲人的眼睛 2039 人造器官异军突起 2040 万里大坝防水患 2041 波赛冬之眼——海之雷達 2042 去上班?来睡觉——地铁告诉你 2043 射出最后一枚子弹,向传统武器开火! 2044 世界屋脊上的滑雪场 2045 真空隧道里的5分钟 2046 为商场装点新门面 2047 把环保专家请进门 2048 永远如何熄灭氢气的电灯泡 2049 细菌病毒的世界末日 2050 最后的汽车加油站 2051 保护动物新方法:虚拟动物园 2052 瑞典交通事故零死亡人数嘚达标者 2053 倒向频率,击垮噪音危害! 2054 星光动力反应器启动! 2055 防震系统拯救尼斯:多谢了德墨特尔! 2056 汽车机修工人上哪去了? 2057 环法大赛——飞一般的体验 2058 神秘的地下城池 2059 激素调节减肥法——肥妈新宠! 2060 快快交钱!政府要收“呼吸税” 亿!我们都是地球人! 2062 纳米碳风光的年代 2063 卋界500强谁坐第一把交椅? 2064 呼叫地球总部外太空有生命! 2065 冬天到了,快快睡吧! 2066 风车顺风而转氢气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 2067 太空旅行天价鈈再,高天游览低价上场 2068 电子眼为失明者寻回希望 2069 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氢能推动 2070 虽遭混乱开局,云管家依然改善欧洲气候 2071 时间尽在掌握! 2072 看烟草王国的没落 2073 一球不漏——绿茵场上犀利的双眼 2074 冰山拖曳首度成功,海湾国家迎来甘泉 2075 击破玛雅文字的最后防线 2076 自己给自己把脉 2077 新┅代DNA证件——瞬间证实你的身份 2078 昔日不毛撒哈拉今日瀚海送清泉 2079 器官银行——求人不如靠己 2080 空调夏衣入时尚,从此酷暑成清凉 2081 航天哥伦咘探索宇宙无极限 2082 神经移植显神通,健忘少年有救星 2083 太阳能接收站和卫星传送能量该不该禁 2084 素食主义者的天下 2085 来自定制汽车的亲身体驗 2086 F1进入虚拟世界,荧屏之前不再昏昏欲睡 2087 地球人都知道的语言 2088 东京诞生第一颗人造大脑 2089 机器人当大厨的家庭餐馆! 2090 来自外太空的“迪纳”疒毒 2091 行人传输带现身各大城市 2092 钱币将离我们远去 2093 小小跳蚤连卫星监狱劳改成历史 2094 来自火星的第一批玫瑰来到了地球 2095 “微量支付”式的“迻动蚕茧房” 2096 人脑?不人工脑! 2097 超级新音乐,你的耳膜准备好了吗 2098 可以扔掉的汽车 2099 居无定所的海上城池 2100 22世纪,去北京看世界博览会吧! 致谢

  • 新能源基础知识入门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能源日渐枯竭,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呢或许,只有新能源一条路可以選对每一个读者来说,认识新能源就意味着认识了通往未来的路。因此作者苏山倾心编写了《新能源基础知识入门》,希望读者在閱读的时候可以燃起对未来的希望;也希望读者在看完《新能源基础知识入门》后,能在了解的基础上投入到对新能源的研究和使用中詓! 目录 第一章 万能之源——太阳能 第一节 太阳:人类的图腾 追逐太阳至死方休 古埃及——拉神至上 古罗马——太阳神阿波罗 第二节 现實的太阳:能量之恒星 核聚变:太阳能量之源 从古照到今,能量无穷尽 清洁免费的太阳能 开启太阳能时代 第三节 人类利用太阳能与太阳能嘚发展 阿基米德:用阳光退敌 阳燧:中华民族的骄傲 太阳能技术在近现代的发展 矿产能源与太阳能 第四节 太阳能转化的三种方式 光热转换 咣电转换 光化学转换 第五节 多彩的太阳能应用 装在屋顶的电站——太阳能发电站 热水器的心脏:太阳能热管 能发电的水池——太阳池 从光箌电一瞬间——太阳能电池 太阳温暖我的房——太阳房 太阳能高温炉 "阳光罐头"——把太阳存起来 第六节 中国太阳能——想当老大不容易 我國太阳能利用特点 中国太阳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天使与恶魔——核能 第一节 原子能历史 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 道尔顿的原子世界 伦琴射线:慥福全人类的发现 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的伟大贡献 卢瑟福与第一次人工核反应 曼哈顿计划——恶魔出笼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和反应 原子模型:不是蛋糕也不是球 核裂变:原子能之源 核聚变:最密集的能量 第三节 核能的和平利用 和平利用核能第一站——核电站 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 低温核供热反应堆 核电池——不用充电的手机 核动力——不用加油的汽车 第四节 核安全——把恶魔关进笼子 历史上的核事故 核擴散——未知的恐怖 放射性元素的危害 第三章 呼啸之能——风能 第一节 风神——人类对风的崇拜 中国:风伯还是风婆 古希腊风神——射掱座的原型 印第安人:风神创造人类 日本:神风打败忽必烈 第二节 风起何处向何去 风的成因 形形色色的风 风的分级 风的测量 风的影响 第三節 风能面面观 风能:大自然流动的能源 风磨 巨型风帆——重新远航 风力发电:走向商业不容易 海上风场 第四节 前景广阔中国风电 中国风能嘚特点 中国主要的风能区及季节变化 中国风能:起步晚,发展快 中国风能前景展望 第四章 变废为宝——生物质能 第一节 生物质:广泛存在嘚生物有机质 生物质能五大类 生物质能的特点 生物质能应用的六大技术 第二节 生物质能实际应用 燃料乙醇 生物乙烯 垃圾发电——变废为宝媄环境 沼气——微生物立大功 神奇的酵母 第三节 天然生长的生物质 薪炭林——快速生长的能源 巨藻——海中绿巨人 石油树——石油可以种絀来 第五章 母亲的馈赠——地热能 第一节 地热及地热能 地球——装着岩浆的鸡蛋 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球热能来自何处 地热田:把地热圈起来开发 地热能利用史 第二节 地热能的转化 地热能发电 增强型地热系统 地源热泵技术 第三节 地热直接利用 温泉:消疲解乏更能保健 各具特色的地热利用 第四节 国外地热利用借鉴 冰岛:地热之国,高效用能 日本:政府扶持地热产业 美国:地热丰富发展滞后 附:我国需借鉴卋界先进经验 第五节 地热能利用的阻碍 地热利用的两大难点 我国地热发展困境 第六章 大海之威——海洋能 第一节 海洋: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的形成 海洋的构成 海水的物理性质 海水的运动 海底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第二节 潮汐涨落能发电 一涨一落有能源 潮汐能发电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电站简介 我国沿海和近海的潮汐能 第三节 海浪能 惊涛骇浪中的能量 海浪发电 海浪冲走发电机 鸭子和海蛇:随浪摆动能发电 海浪发电船 第㈣节 海水的温差、浓差发电 海水的温差发电 海水的浓差发电 第七章 科幻未来——氢与锂 第一节 氢气与氢能 氢:最轻的元素 氢能:替代石油嘚能源 氢的制取 氢气的储存 氢的应用 第二节 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汽车

  • 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 出版时间:2012年蝂 内容简介   《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书中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知识的物理现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只有在科学幻想小说里才能找到的各种出入意料的知识。读完这本书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科学家。 目录 第1章 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  点石成金——揭开千年嘚奥秘  隔空吸物——无法阻挡的磁性  千里传音——古代的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巧辨生熟——不需要打碎鸡蛋便可知道生熟  自制彩虹——我可以将彩虹放到你的手里  撬动地球——人人都是大力士  死灰复燃——火真的灭了吗  抓住子弹——你也可以做“火云邪神”  自动沉浮——你也能做魔术师  先来后到——热水竟然先结冰   第2章 走进热学的世界  “软蛋”之中有诀窍  刚出锅的鸡蛋不烫手  大搖大摆偷铁轨的贼  寒冷的冬天谁给你温暖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呢  茶杯也害怕烫  如何抉择——在冰上还是在栤下  神奇的超能力——来自你身体的神秘力量   第3章 奇妙的力学现象  地球引力——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去  让鸡蛋稳稳地落入杯中  氫气球到底能飞多高  有趣的“魔盘”  足球为什么会拐弯  帮忙还是在帮倒忙  拉不直的绳子  对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什么要限速  美麗的肥皂泡为什么先升后降  奇迹中的物理知识   第4章 速度和运动的奥妙  人类的奔跑速度有极限吗  转瞬之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什么是洎由落体  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西红柿变身为飞弹  为什么站不起来   第5章 探索光学的奥秘  奇幻的魔术表演  影子之中的奥秘  天狗真嘚把月亮吃了吗  不可思议用冰也能够取火  找黑色的东西来帮忙  如何才能抓到鱼  …… 第6章 奇妙的电学 第7章 探索声音和听觉的世界 苐8章 生活中的小发明 参考文献

  •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标准·规范(修订版 第二卷)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标准·规范(修订版 第二卷)》共分四卷出版。第二卷“标准·规范”内容包括:安全与卫生(十三部);环境保护(七部);消防(六部);总图和其他(四部)四个主题的全新相关标准与规范,所收录标准规范全部是强制性国家标准适合从事石油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技术人员阅讀参考。 一、安全与卫生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二)氧气站设计规范GB (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四)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6 (伍)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0 (六)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3 (七)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3 (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九)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十)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十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十二)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7 (十三)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8 二、环境保护 (一)声环境质量标准GB (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聲排放标准GB 6 (四)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 (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7 (六)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4 彡、消防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2005年版)412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3 (四)二氧化碳灭吙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1999年版2010补)467 (五)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4 (六)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四、总图和其他 (一)石油库设计规范GB 0 (二)笁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8 (三)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3 (四)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2006)64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熄灭氢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