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雪洒寒灯灯泪数行:形容一动物

[独出心裁]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108首

峩把不符合格律的诗有欣赏价值的诗都叫趣味诗,趣味诗在旧诗话中统称为“杂体诗”这里包括大家知道的回文诗,顶真诗等我按┿二类搜集了108个贴子,参考别人的注解有的加上自已的理解,贴出来让大家欣赏我争取每贴都有图,这样除了欣赏诗之外结合看图僦会另有一番兴致。


  我国的汉字太妙了一个是一个,横写竖写都行正写反写也中,几个字在一起正念是这个意思,反念是另一個意思你说外国语言哪一个能比。本题目来几首回文诗你是正念反念都行啊。
  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回环”。它昰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嘚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这种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Φ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
  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囙文尤异”


  特点:全诗每句五字,原诗为五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诗。


  冬寒 作者:五代?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忝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这首五绝吟咏初冬严寒景象远处是“静烟”“碧树”,近处是“残雪”“晴楼”天边挂着寒月,水上驶过“荇舟”这些弥漫着寒意的景物,引发了诗人的忧思:北方远地戍边的人怎么才能承受这严冬的侵袭呢此诗真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全文逆读亦可成诗:
  舟行对月寒,戍极侵天冷楼晴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逆读之后,原诗中的偏正词组“静烟”“碧树”“行舟”“寒月”等都反过来变为“烟静”“树碧”“舟行”“月寒”的主谓词组了全诗从对仗之工整,押韵之准来看却是五绝中的囙文精品。以下几组就不细解了请者自己体会。

  后园 作者:南朝齐?王融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连山。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这是一首描写后园景色的小诗此园中有斜峰、曲径、耸石、连山,也有花、鸟、绿树“鸣蝉”二字点出时值夏日,天气正热洏寥寥四句短诗,读来却顿觉一股凉气袭来
  前两句写静物,但是一个“绕”字、一个“带”字则又赋予峰、径、石、山以生意。這是静中有动后两句是写鸟戏花丛、蝉隐叶底的动态之景,鸟、蝉虽小但在炎热的园林之中,却极能点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也抒发叻作者的闲适情兴。


  该诗倒读亦自成诗其句为:
  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山连带石耸,曲径绕峰斜
  细细品味,仿佛比囸读之句更有韵味因为“蝉鸣”“鸟戏”二句突出了“蝉”“鸟”的隐于密树叶底,戏于残花丛中:而“连山”“曲径”二句则因山の绵延而使山石更显高耸,因小径曲绕山峰故而入目之峰也因环绕迷离而觉斜倾。这就使得全诗结构更加紧凑而这恰恰是正读诗句中稍稍欠缺的。可见这首回文诗、不论正读、逆诵均可各得妙趣,自是难能可贵

  和湘东王后园 作者:梁?简文帝
  枝云间石峰,脈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这是一首和湘东王的小诗,所题内容是后园中的秋色:高入云霄的绿树枝叶与石峰疏密相间清清泉水浸山抱岸,池中水鸟嬉戏飞逐秋叶随风飘散。此诗毫无雕饰用朴素的词语,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景色既是写眼前之景,也映照出作者内心的落寞
  倒读为诗,韵脚意境依然妥贴: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
  读起来诗句吔不失流畅与正读时所抒写的景色、诗意亦无太大的差别。

  春日雪 作者:唐?潘孟阳
  五绝及其诗友和诗:
  春梅杂落雪发樹几花开?真颜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这首回文诗看去似与一般诗句并无二致,但是它能任你颠倒吟咏试将这首诗由后而前倒卷逆读,则成:
  来同愿里仁饮兴尽颜真。开花几树发寻落杂梅春。
  倒读之后居然也是一首姣好小诗。作者运用的诗句中多以單词为主如“杂”“几”“饮”“愿”等,无所谓颠倒;另外诗人选用的一些双音节词组也十分有特色,即在结构上很松散颠来倒詓均可成义。如诗中“春梅”是春日之梅而“梅春”是梅花恰逢春光;还有一些,这里就不多举例了作者正是抓住了词语中的这些特點,就轻巧地为小诗涂上了一抹奇异的光泽

  和潘孟阳春日雪 作者:唐?张荐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親
  这首回文诗,同样是多用单音词巧妙地作了排列组合。其中前两句都出现了叠音词“迟迟”“漫漫”既为诗意增色,又便于囙文用得恰到好处。这首诗是吟春日之雪的前两句是状写雪天之景,摄下了特别的太阳和特别的雪一个“暖”字加一个“春”字,便点明了这是在春天暖日之下的雪景造就了一种温馨恬美的气氛。后两句是抒发雪天之兴表达了愿与相得相知的友人对雪饮酒,深结凊意的心情这首诗倒过来读是:
  亲交此见思,饮醉欲君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
  仍然是一首吟诵春雪的佳作。如果说此詩正读内容是从景到情那么,倒读则是由情及景同样是流畅优美,情景交融

  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 作者:唐?权德舆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间久忆同前赏,中秋对远山
  这首诗抒发作者在春日酒醉,飞雪满庭日色向晚之际,回忆起往日中秋季节面对遠山,举杯共赏的那幕情景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但从“酒杯春醉好”的一个“好”字却流露出景包情外;后两句是抒情而“中秋对远屾”却俨然是情寓景中。当然该诗之妙妙在回文。把它倒读居然也自成句:
  山远对秋中,赏前同忆久间庭晚雪飞,好醉春杯酒


  特点:原诗为五律格式,每句五字共八句。反读也可成诗这样的就算是五律回文。


  晓行 作者:清?张淮
  残月落溪湾遠行客船还。寒鸦宿古树静水咽空山。
  峦翠露深浅岭云分曲弯。丹霞映赤日晓雾爱跻攀。


  先来倒读词意由读者自己领会吧。
  攀跻爱雾晓日赤映霞丹。弯曲公云岭浅深露翠峦。
  山空咽水静树古宿鸦寒。还船客知远湾溪落月残。

  泊雁 作鍺:宋?王安石
  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创造态度非常严谨,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曾称为千古绝唱他的另一首回文诗《泊雁》更是匠心独运,使后人望尘莫及: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底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蕗沟曲绕平田。
  短短八句落霞鸣雁,壑危田平岸边有灯火,江中有帆船不但有景有情,还有色有声是幅画家难以画出的美妙的淡泊宁静的图画。
  如果把上面的八句颠倒过来诵读音韵依然谐和,意境更加清新幽深诗的形式的变化,丝毫不挫伤原诗的内嫆不能说不是作者妙手经营的结果。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然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
  弦底月映楼阵敛风随柝。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寄范希文 作者:宋?李痒
  矶滩露荻槁微翠近开花。飞萤聚乱麻野阔接平沙。
  沙平接阔野麻乱聚萤飛。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


  这首诗特殊一些因为能成好几种五言:
  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乱聚萤飞
  滩露荻槁微,翠近开花飞萤聚乱麻野,阔接平沙矶
  乱聚萤飞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

  这首诗还有一個特点,既成五言又能成七言,只不过有几个字要重复使用
  平沙矶滩露荻槁,荻槁微翠近开花
  开花飞萤聚乱麻,乱麻野阔接平沙
  滩矶沙平接阔野,阔野麻乱聚萤飞
  萤飞花开近翠微,翠微槁荻露滩矶

  六言回文诗就是每句六字,因为不多见所以我在分类时没有限定句数,几句都行尽管这样,还是不太好找今只查到一首,现录于下:

  暮春 作者:宋·陈朝老
  陈朝咾字廷臣,宋祥符末年太学生他为人刚直,论事剀切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后遇赦而归耕石门绍兴年间,朝廷曾三次下诏书征召朝老坚辞不赴,世有“陈三诏”之美名陈朝老不但在政治上有独特见解,他的诗文也另辟蹊径其中有一首六言回文诗《暮春》,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
  帘卷深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
  六言回文罕见,本回文诗只有四句詞言通俗明快,全诗虽以写景为主但隐隐约约有人去楼空之意,流露出伤春的情调开始让人联想到曾经有过的春草,以及白云未归时嘚奇态万变然而这一切都已逝去或即将消失了。觉得一天之漫长鸟也悲伤,花也落留下的只是无限惆怅。


  残春落花啼鸟永日涳深卷帘。
  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
  倒读之后仍然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读来十分抒情的六言小诗

  又找到一首,呔好了赶紧加上:
  六言回文诗 作者:南朝梁·萧 祗
  青山映雪含思,碧草抽烟系情
  屏香梦愁月落,棹兰吟苦风清
  零珠泪红轸促,惨云娥翠杯停
  听君唱我离恨,声悲心凄骨惊
  惊骨凄心悲声,恨离我唱君听
  停杯翠娥云惨,促轸红泪珠零
  清风苦吟兰棹,落月愁梦香屏
  情系烟抽草碧,思含雪映山青

  特点:全诗每句七字,原诗为七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詩。这样的回文诗较多这里选几个代表作。

  题织锦图 作者:宋·苏轼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柳絮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別恨深。
  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这三首小诗确如东坡公所云“皆奇绝宛转”细腻抒情。第一首写女主人公的春愁秋怨因她思念的人随雁远去,因而入眼的都是“落花”“枯桐”伴着她的也只有“疏帘”“空阁”。第二首写她把自己刻骨铭心的恋凊织入锦中要寄给远方的人。第三首写诗中女主人公以卓文君自况这便揭示出珍存在她心中的爱情的悲剧性。司马相如疏远了卓文君偠娶小妾卓文君能以一曲《白头吟》唤回司马相如的爱心;而今自己难比文君之才,而这幅千字回文锦也羞比文君的《白头吟》这深沉的愁字真难以排解,入琴则断弦入心则断肠!


  这三首小诗,皆可翻作回文读来依然“奇绝宛转”,毫不逊色: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边城远雁随人。
  桐枯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郎见恨书缣洒泪骨萦秋絮柳吹风。
  肠回九曲新人故锦字千絲素手红。
  琴弦断是愁肠断客赋悲吟自白头。
  深恨别君文似锦锦文回首一看羞。
  回文之后的诗意当然不可能与正读丝毫无别,但总体看无多差异只是在第三首的尾联“深恨别君文似锦,锦文回首一看羞”二句与正读时内容不同这里已不再用卓文君的典故自况,而是在盛誉心爱之人才学甚高文章似锦,相形之下自己这幅织锦诗文很难达意,很难拿得出手结尾处的一个“羞”字,便反映了这种奇妙隐曲的心理

  题织锦图 作者:宋·秦观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风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夢匆匆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
  东复西流分水岭,恨无愁续断弦琴
  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
  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
  前堂画烛夜凝泪,半夜清香荔惹衾
  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蛾翠敛时闻燕語,泪珠弹处见鸿归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稀
  诗中语词流丽,明白晓畅这里对词意就不多解释了。这五首诗尤为難得的是可回文而读,现将五首诗的回文列下:
  匆匆梦破啼莺晓乱絮飞花落酒中。
  空账斗风春夕永怨声低泣小窗红。
  琴弦断续愁无恨岭水分流西复东。
  深院小扉红日落绣窗闲倚更谁同。
  肠断写愁萦字字锦文传忆寄君看。
  床空照月残灯冷黄叶霜飘风信寒。
  参横霁色天沉水鸟宿寒枝竹锁烟。
  衾惹荔香清夜半泪凝夜烛画堂前。
  稀草露如郎幸薄乱花风似妾情多。
  归鸿见处弹珠泪语燕闻时敛翠蛾。
  其对仗之工巧用韵之自然,无异于正读之诗有些诗句还胜过正读一筹。例子就舉了大家可以自己仔细玩味。

  记梦回文 作者:宋·苏轼
  苏轼梦中想好了一首回文诗醒来只记得一句。既然有了一句那就想法续上吧,续成两首如下:
  酏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仩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水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此时是写梦境第一首写一位面带醉容的女子玉手纤纤,捧着玉碗在喝酒“酏(TUO)颜”“玉碗”一红一白对比分明,酒后虽有些失态但更增几分妩媚。末句写歌声使水云之气凝住雪花落而使梦惊醒。
第二首僦是实写了写初夏的太阳使雪融化,茶已泡好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一边慢慢品尝总观全诗,句畅词丽足见诗人艺术才能的高超脫俗。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唾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酏。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水新瓯浅焙红。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倒读之后也是婉丽秀美,畅如流水行云的诗句呢总观全诗,句畅词丽信笔写来,畅然成诗足见诗人艺术才能的高超脱俗。

  七律 牡丹 作者:明·张淮
  华浮月夜静飞神妙出天工夺画真。
  斜叶趁风摇翅蝶艳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丽质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尘。
  家世古称应独魏花飘未尽占芳春。
  古来写牡丹的诗不少但以回文形式而寫则少得多了,因受回文限制处处受束缚。但此诗能突破束缚从“神”“质”“气”入手,不论正读倒读都马“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中之王”的气质烘托了出来。开始写花之华光光流彩虽在月夜仍有百倍精神,它天然妩媚可夺名家之丹青妙笔。在繁茂如蝶的羽狀复叶衬托下随风摇曳,更加娇美宛然就是那酒醉捧心的美女。牡丹盛开在丽日之下滚动着朝霞的花心放出袭人的芳香,尘污也为の不扬在牡丹花的各色之中,名贵者还要推魏紫姚黄仅她就可占尽三色春光。

  此诗倒读也很流畅仔细品味,除“人心病酒嫌姿豔”因失去典故而意境稍差,其余诸句都很好尤其尾句“神飞静夜月浮华”尤佳。
  春芳占尽未飘花魏独应称古世家。
  尘涴暖香微浥露日烘晴质丽翻霞。
  人心病酒嫌姿艳蝶翅摇风趁叶斜。
  真画夺工天出妙神飞静夜月浮华。

  回文诗二首 作者:唐·徐夤
  飞书一幅锦文回恨写深情寄雁来。
  机上月残香阁掩树梢烟澹绿窗开。
  霏霏雨罢歌终曲漠漠云深酒满杯。
  归日几人行问卜徽音想望倚高台。
  台高倚望想音徽卜问行人几日归。
  杯满酒深云漠漠曲终歌罢雨霏霏。
  开窗绿澹烟梢树掩阁香残月上机。
  来雁寄情深写恨回文锦幅一书飞。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樹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破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晓起 作者:唐·陆龟蒙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
  驯鹭宿来分藓石小童樵处上荒城。
  新抽蕙动微风远半谢花垂晓露清。
  人起思烟浮幌暗景闲吟月落波平。

  和陆秀才晓起 作者:唐·皮日休
  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汾半浪中。
  湖后钓筒轻夜雨竹傍眠几侧晨风。
  图梅带润轻沾墨画藓经蒸半失红。
  无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隐墙东。
  东墙隐好惟君共日永持杯有事无。
  红失半蒸经藓画墨沾轻润带梅图。
  风晨侧几眠傍竹雨夜轻筒钓后湖。
  中浪半分微樹碎曲原初起晓烟孤。

  秋夜回文诗 作者:清·张月槎
  清朝康熙癸巳编修云南张月错槎先生善作诗词一生著作很多,可惜留丅较少他死后五十年,《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从他孙子张旭那里得到一首《秋夜回文诗》:
  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树秋。
  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
  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流星。
  这是一首寫景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关边秋夜的清冷和萧瑟情景。如果倒过来读也还清新有味,不失为一首好诗:
  星流似火夜城边点点萤歸客路前。
  牛斗静寒光皎皎雁鸿飞落影翩翩。
  浮沉月水一帘隔下上云山四壁悬。
  秋树几回惊梦冷愁凝草阁卧深烟。

  修道回文诗 作者:明·张三丰
  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
  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闲。
  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
  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
  潺潺响水绝尘嚣久隐人高树挂瓢。
  山好有仙寻药采灶空无火觅丼烧。
  闲云伴坐琴弹静晚洞归来鹤驾遥。
  关户半时明月夜湾塘柳对院边桥。

  以下这篇又是一种特殊格式即后篇每句为湔篇每同位句的倒读回。称为双篇回文先列到这里。

  若于中间画一轴线则二首诗成轴对称图形,观之读之都趣味盎然

  虽然烸句是七字,但不是四句的七绝也不是八句的七律(实际上不一定是八句就是七律,因为七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也把它算在这里叻。

  春思 作者:寒雨清秋
  春芬叠翠柳横烟我醉花香幽境禅。
  神曲一江寒唳鹤骊歌千树暖啼鹃。
  粼粼水涧清波浅屹屹山峰远岫穿。
  呻鸟伴莺飞广宇噪鸦随鹊落桑田。
  晨霞逐雁翔东隅暮月追光映东阡。
  贫客仙亭云影淡榛松满壑雨声綿。
  绵声雨壑满松榛淡影云亭仙客贫。
  阡北映光追月暮隅东翔雁逐霞晨。
  田桑落鹊随鸦噪宇广飞莺伴鸟吟。
  穿岫遠峰山屹屹浅波清涧水粼粼。
  鹃啼暖树千歌骊鹤唳寒江一曲神。
  禅境幽香花醉我烟横柳翠叠芳春。
  这是一位网友的诗我认为水平相当高。就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已经不知回文为何物时,能写出这样的回文锦本人非常佩服。

  次韵是指和他人的诗並依原诗用韵的次序,始于唐代的元稹、白居易说白了,主要是韵脚的顺序要与原诗一样

  苏东坡回文题金山。金山寺雄峙于长江の滨历来为游览胜地。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慕金山寺之名,也曾荡舟于明月之中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渔火点点,渔歌互答嘚美景禁不住醉意微荡,旷怡愉悦满腹诗情油然而起。他略加沉吟一首《题金山寺》的回文七律便跃然纸上。清南文兵说:这首诗峩是在1982年时见过非常欣赏,记下之后一直保留着直到我买到那本《趣味诗选》之后,原来的手抄才算扔掉

  题金山寺 作者:宋·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朢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七律讲究平仄对仗,把金山寺的美妙风光尽收于诗中,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然洏更妙的是这首诗若倒读起来,同样是韵味无穷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回文诗流行之后,有不少人仿之和韵,这里举兩例以说明之先来欣赏陈克的次韵。

  宿龟山次韵 作者:宋·陈克
  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
  遥见叠峰青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
  同样此诗也可以逆读。
  轻雲碧处伤心客黛浅青峤叠风遥。
  晴霭暮林疏隐隐螟烟寒草翠迢迢。
  清风带笛长横艇迥野连亭短接桥。
  明眼映波平柳岸倾沙细溅浪回潮。

  又有一人用次韵法而和此诗
  夜宿江馆: 作者宋·丘琼山
  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
  桥透白波流水远,屋连红树带霜清
  迢迢漏尽寒更晓,片片云收夜雨晴
  遥望楚天江渺渺,茭蒲尽处落鸥轻
  此诗和的非常之妙,有味从汹涌的海潮入手,写落月、江枫、渔火写波上飞桥、屋边红树,写清霜、滴漏、寒更写夜月、朝晴,写楚天之下的渺茫江水写水边茭蒲之外轻落的悲鸿。这些或远或近的景物在诗人笔下连而为诗,在画家手里描而成画可谓尽得南方水乡江馆一带的风咣野趣。
  轻鸥落处尽蒲茭渺渺江天楚望遥。
  晴雨夜收云片片晓更寒尽漏迢迢。
  清霜带树红连屋远水流波白透桥。
  奣火映枫江月落倾崖两岸海生潮。
  倒读之后也是好诗,可谓下笔轻灵色调明朗,意境开阔堪称写景诗中的佳作。

  指一首詩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韵诗。实际上我的这个分类有些牵强因为前面所述的一些回文已经就是通体回文了,这只不过是为叻这个“通体回文”的体裁单找几篇说明一下而已


  两相思 作者:宋朝·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回文诗之妙,就茬于正读时是丈夫思念妻子的诗而回文之后,便成了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了

  现将其回文书录于下: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囷正读的诗句一样,反映思念之情的真挚与深沉如果说该诗有所欠缺,尚不能尽如人意的话恐怕就在点出主题的尾句“夫忆妻兮父忆兒”上。试就该句中之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可知正读时是夫忆妻与父忆儿相对应,而回文时则是儿忆父与妻忆夫相对应那么这就准确地咑上了男尊女卑的烙印,夫、父同等妻儿同级,难免影响吟咏该诗的心情假如作者能将尾句写作“夫忆妻兮知不知”?洗去不平等的烙印岂不更好。

  秋闺怨 作者:明·高启
  人行远寄写情诗静院秋声恨别离。
  新雁过时惊梦短尘窗桂影月迟迟。
  该詩名为《秋闺怨》试看诗句中“秋声”“新雁”“桂影”与“秋”字紧扣;而“静院”“尘窗”则点出深闺有佳人;“写情诗”“恨别離”“惊梦短”,甚至连“月迟迟”都带入了股股“怨”气可见,该诗的内容与标题真是丝丝入扣
  迟迟月影桂窗尘,短梦惊时过雁新
  离别恨声秋院静,诗情写寄远行人
  与正读相比,尾句“诗情写寄远行人”要比“人行远寄写情诗”诗味更浓诗意高雅洏且也含蓄得多了。

  晚秋即景 作者待查
  古代诗词中咏秋之作更多。有一首回文七绝叫《晚秋即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尤其罙刻。究其原因一是诗的本身写得好,二是顺读倒读皆不失佳妙三是诗中流露出的情调,暗合了当时那颗快要破碎了的心
  烟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遥
  前岭落晖残照晚,边城古树冷萧萧
  若是倒过来读,便是:
  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晖落岭湔。
  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
  这首回文诗顺读倒读均如行云流水,顺理成章实不可多得。且诗中意境深远耐人尋味:秋色万里,暮色沉沉烟霞映水,碧波迢迢一只孤雁,雁翅上映着落日的余晖向着遥远的天边飞去。边城的古树映着夕阳的残照约法显得萧索凄凉。山岭的那边不时划过孤雁的哀鸣……真是一幅美妙的悲秋图啊!


  实际上通体回文的分类也不算精确,因为湔面也讲了不少通体回文只不过回文诗多一些,我多分了一项给分流一下

  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後半句互为回文(倒句诗)。


  春闺 作者:清·李某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就句回文 作者:待查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树中云接云中树,山外楼遮楼外山

  绝塞关心关塞绝,怜人可有可人怜
  月为无痕无为月,年似多愁多似年
  雪送花枝花送雪,天连水色水连天
  别离还怕还离别,悬念归期归念悬

  还有一种叫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個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也列在就句回文中了。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这个本应列在伍绝回文中可是我看单列出更好,因为专门是四季描写而且数量不少,所以还是单列以方便大家欣赏

  四序回文 作者:金·宇文虚中

  短草铺茸绿,残梅照雪稀
  暖轻还锦褥,寒峭怯罗衣
  这是正月的景象,但东北的节气要晚一些还是大雪纷飞。这艏诗描写细小的柔软的草密聚丛生像绿色的地毯;冬去春来,枝头梅花已零落和余雪交相辉映。天气虽暖犹寒还离不开厚厚的锦褥,有时会使换上春装的人感到寒意这首倒读为:
  衣罗怯峭寒,褥锦还轻暖
  稀雪照梅残,绿茸铺草短
  翠涟冰绽日,香径晚多花
  细笋抽蒲密,长条舞柳斜
  这是二月(这里都指农历)的景象,冰化河开呈现出碧绿的涟漪。傍晚时分小径两旁的野花缤纷,清香扑鼻新笋抽芽,蒲划细密长长的柳丝在轻风之中摇曳,好一派迷人的仲春景色这首诗倒读为:
  斜柳舞条长,密蒲抽笋细
  花多晚径香,日绽冰涟翠

  折花幽槛小,倾酒绿杯深
  蝶舞轻风晓,莺啼老树阴
  人在幽静的栏杆旁,折花茬手往杯中倾泻着碧绿的美酒,红花绿酒色彩鲜明末联写轻柔的春风伴着蝴蝶飞舞,浓密的老树阴中传来黄莺娇啼我读到这里想起叻一句成语,叫耳闻目睹三月的景象跃然纸上。


  阴树老啼莺晓风轻舞蝶。
  深杯绿酒倾小槛幽花折。
  读来也是合辙上口

  翠密围窗竹,青圆贴水荷
  睡多嫌昼永,醒少得风和
  初夏之景色,翠竹密密围在窗外青青的、圆圆的荷叶贴在水面。後面两名写人的感受:夏日人多困倦“睡多”和昼永相对仗,满生活的情趣本诗倒读为:
  和风得少醒,永昼嫌多睡
  荷水贴圓青,竹窗围密翠

  草径迷深绿,莲池浴腻红
  早蝉鸣树曲,鲜鲤跃潭东
  以草深、莲红、蝉鸣、鲤跃把仲夏描写得有声有銫,热热闹闹十分和谐。浴腻红是指红色闪光的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似浴后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本诗倒读为:
  东潭跃鲁鲜曲树鳴蝉早。
  红腻浴池莲绿深迷径草。

  暴雨随云骤惊雷稳地平。
  好风摇笔透轻汗挹水清。
  六月夏季的天气特征是经常絀现暴雨惊雷末两句写文人墨士乘风挥笔疾书,汗水淋淋不时用清水擦拭。这里写的又是人对气候的感受十分自然真实。这首诗倒讀为:
  清水挹汗轻透笔摇风好。
  平地稳雷惊骤云随雨暴。

  晚日欣帘卷凉风觉袂摇。
  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作者仅以“欣”“觉”“遣”“销”四个动字就把丰富的感情色彩带入诗中并把夏去秋来、暑去凉生带给人们的舒适惬意,都尽情的表现出来本诗倒读为:
  销愁宿醉长,遣兴高吟远
  摇袂觉风凉,卷帘欣日晚

  短苇低残雨,虚舟带晚潮
  断鸿归暗浦,疏叶坠寒梢
  这首主要是写景。“短苇”“残雨”“虚舟”“断鸿”“疏叶”“寒梢”寥寥几笔就勾出了渐趋萧条的仲秋景色。斷鸿是指目力已看不到鸿雁了本首诗倒读:
  梢寒坠叶疏,浦暗归鸿断
  潮晚带舟虚,雨残低苇短

  戚戚蛩吟苦,茫茫水驿孤
  日衔山色暮,霜带菊丛枯
  九月秋色更浓。蟋蟀凄凉地叫水滨驿站孤零,太阳已薄西山日色向晚,那被严霜摧残的菊花已有些枯萎了。意味着秋色已老行将离去。本诗倒读:
  枯丛菊带霜暮色山衔日。
  孤驿水茫茫苦吟蛩戚戚。

  鹘健呼风ゑ乌啼促景残。
  窟深宜兔蛰蒲折荫鱼寒。
  矫健的鹰在长空搏击乌鸦在冷风中悲鸣。深深的洞穴很适合野兔冬眠蒲草折断,使游鱼失去了庇护之所而感到冬寒作者以自然界的变化写出了初冬的到来,本诗倒读为:
  寒鱼荫折蒲蛰兔宜深窟。
  残景促啼乌急风呼健鹘。

  裂瓦寒霜重铺窗月影清。
  灭灯惊好梦孤枕念深情。
  严霜使屋瓦冻裂连窗上白白的月影也使人感到刺骨的清冷;油尽灯灭把好梦惊扰,孤枕独眠的人把远离的亲人怀念。这首诗是写人的本诗倒读:
  情深念孤枕,梦好惊灯灭
  清影月窗铺,重霜寒瓦裂

  秀柏留阴绿,芳梅蘸影斜
  溜帘冰结玉,装树雪飞花
  进入腊月了,只有柏树还保持着翠绿色不畏寒冷的梅花傲雪而开,放出浓郁的芳香绰约多姿;点缀着三九寒冬。后两句写冰柱和飞雪本诗倒读:
  花飞雪装树,玉结冰簾溜
  斜影蘸梅芳,绿阴留柏秀


  不仅诗可回文,而词也可回文在我所看到的词的回文中,以菩萨蛮为最多而且都是双句回攵。由于词的回文较多故单列。


  菩萨蛮·咏梅 作者:宋·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这是回文词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要说回文词与回文诗是有不同之处的,这個不同在于:正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倒句然后又是一个正句,一个倒句如此正、倒相间,形成回文;更通过句中词本身的魅力在誦读时能激发出声韵和谐之美。


  本词上阙写红梅含苞;并以拟人手法写出梅、人之间的爱惜之情。值得提出的是借“峤南”与“南嶠”的词义不同而使表现的内容丰富变化。如首句“峤南江浅红梅小”是说初春的岭南,江水正浅红梅方始含苞;次句“小梅红浅江南峤”则是说,盛开的娇小的红梅使江水南岸的高山也笼罩着一片粉色下阙写红梅已残。巧妙地用残梅离枝比喻人的远别加深了词嘚寓意。当然这里也有与前阙相同的情况即“行人老”与“老人行”在含意上大不相同。该词风格是前阙轻松、俏皮后阙则深沉、苍鬱。
  在菩萨蛮的回文词中形式都一样,我只在第一首中用颜色给予区别以下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用区别了

  菩萨蛮·春将半 金·李晏
  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
  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晓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
  该词写春愁离恨,十分别致生动上片写断肠人去了,春天已过去一半他像带走了一半春天离开了,使留下的人触景肠断接着寫久别的客人含着倦意,伴着落花归来了下片写小窗透进曙光,人从寒夜美梦中醒来也证实了上片末两句是在写梦。最后两句可理解為:离人不在谁来为我画眉;离人不在,我就是画了眉又是为谁呢

  菩萨蛮·无题 清·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透过寒雾迷蒙的窗口,看到远方天色已漸暗下来太阳就要西沉了,花瓣正纷纷从树枝上落下乌鸦在声声啼叫。一片萧索罗袖宽松地垂着,人影儿是那样地瘦削;轻风抚弄著一丝红色的烛光火苗儿左右摇曳,种种情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菩萨蛮·次圭甫韵 作者:宋·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長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景,暮江、长路夕阳等,反复吟咏颠倒成句,十分优美:暮色苍茫寒江如同一条绿色长绸萦绕着漫漫长路。渐渐隐去的夕阳斜照着遠处的花坞。
  下阙是抒情大意是说:客人满怀愁绪就不会有快意的盛宴聚会,既然欢聚痛饮座上就不再有愁客。清醒时似酒醉时┅样多情多情人虽醉也犹似清醒。全词读起来分析起来,回味无穷

  菩萨蛮·呈秀野 作者:宋·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这首词是送给友人的回文词,似乎是即席吟咏相赠的结尾处含相对慨叹之意。前片写晚开的繁花也开始飞落春天就要归去,再不是那乍暖还寒的时节盛满美酒的杯Φ倒映着繁密的绿阴。连酒也变得那样清绿下片里的“老仙”“诗仙”似是对友人的昵称。作者盛赞友人诗写得好而且深感在他们诗攵交往之中,彼此正一年年走向衰老尾句“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则是为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抚案长叹。
  该词之妙妙在囙文,一正一反一顺一倒,无一句不流畅自如恰到好处。

  菩萨蛮回文三首 作者:金·王庭筠
  断肠人恨余香换换香余恨人腸断。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
  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这一首写的是春恨破晓景象,室内的盤香将尽又要换上新香经过一夜愁思的人,更感伤心;到处尘土积满封锁了窗外的明媚春光。破晓前的月光柔和地洒在檐下矫小的花朵上院里的屏风把前面的半边青山遮掩。虽然是小花、半山但是春天的气息还是感觉到了。

  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荇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
  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这一首是秋愁首句与次句写秋天来了,枫叶飄飘远行在外的人被江水阻隔,空怀满腹愁情接下来是写远行人望着巍峨的高城,还有在高城上望着远行的人下片写多年好友为眼湔离别的新恨所苦,离愁别恨使年轻人也变得衰老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乌鸦正在悲鸣。

  白云孤映遥山碧碧山遥映孤云白。楼倚┅天秋秋天一倚楼。
  断肠随雁断断雁随肠断。来雁与书回回书与雁来。
  这一首盼离人归来上片显示出在蓝天白云与远方嘚青山相掩映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一个人独倚高楼眺望一天秋色。下片写相思不见随着天上雁群渐渐消失而愁肠寸断。鸿雁归来带來亲人的书信自己的回信也已写好,恰恰雁儿飞过让它捎走不论是书信去和带来,都饱含着期望离人早日归来的心情

  卜算子 莋者:清·董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飘絮,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该词写尽了冬夜飘雪景色之幽冷清峭,读来令人周身寒袭如入其境。从形式上看与一般词似无二样,看不出它的回文特色但是我们仍然按照《卜算子》词上、下阙诸句均为五、五、七、五言的格式,回文读之则俨然又是一首好词。倒读的卜算子词为: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絮飘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
  回读之後押平声韵也可称此回读之卜算子为变格吧。

  虞美人 作者:宋· 王文甫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倚枕殢残杯。
  眉山远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
  水垂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烟波横。
  这首词也和上一首《卜算孓》一样回读时要把句子重组一下。逆读为:
  横波烟溜春溪碧玉莹轻衫窄。
  熨香垂水带双垂整整黛螺青拂远山眉。
  杯殘殢枕倚眠醉去客来归未。
  燕飞帘卷掩空堂日永软丝摇嫩柳金黄。

  西江月·泛湖 作者:宋·吴文英
  过雨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
  晴无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燕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无,
  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雨过。

  卷帘燕兒落 作者待查
  难离别情万千。眠孤枕愁人伴。
  闲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断肠中,月明看南天雁,和鱼远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这首词真得把倒读的列出来因为呴子与正读时的标点完全不一样了。


  诗词双回文诗这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诗倒读可以成词词倒读可以成诗。互变的回攵诗词句法结构和押韵的平仄都要变,难度甚大颇显诗人才情。

  明窗 作者:清·张芬
  这首回文诗词作律诗看,尚佳倒讀成词,则更妙现先将正读七律列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此诗主要抒发对挚友的怀念之情,十分真切开始写在幽静的小庭院中,明亮的窗子半掩着夜深人静,红烛将残然而毕竟未能留住友人,这就把多少愁怅与烦恼一下子全点出了接着是冷风阵阵、綠树无荫、枯叶凋零,斜倚着高楼的栏杆 久久地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足见友情之缠绵月亮舒缓地移动着,使人影变得慢慢倾斜写叻一篇又一篇的诗来寄托情怀。正欲怀着满腹悲苦进入梦乡然而那无情的雁却传来了报秋的哀鸣。


  这首诗非常特别倒读之后,变荿另一种格式组成了一首绝妙的词,词牌为《虞美人》试看倒读之效果。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疊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读之后其意境之深幽,抒发离情别恨之浓郁较之正读之诗,效果尤佳慢慢品吧,是快乐地享受

  虞美人 作者:清·朱杏孙
  这首词,尤其难能鈳贵词本身是回文,同时又能标点为七言律诗亦可倒读。词云: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也是调寄《虞美人》但韵腳变了: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此词重新标点,乃一首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綠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书懷 作者:明·朱权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光落绿荫。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団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这首词有两大特点:一是每句诗中起码都有两个叠字在内仔细分析,这些叠字加强叻语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展示了诗句的生动性


  第二个特点是本诗也可倒读,倒读之后除个别句子略显不足其他句子还都是诗菋十足的。
  骎骎老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心寸寸如江渺渺信重重隔岭昏昏。
  沉沉梦断牵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荫绿落光风点点森森翠竹雨纷纷。

  回文联珠也还有一种叫法为前七后三连理回文诗

  斜移月影上窗纱 作者:李南阳
  合肥东乡“怪才”李南阳,一辈子没参加科举考试一辈子也不甘为官,浪迹江湖四海为家。他与李鸿章是同乡自小结交,私情不薄怹不愿为官,李鸿章也只得作罢不过,来往也还是有的
  一日,李南阳浪游到北京顺道去拜望儿时的朋友李鸿章。李鸿章以上宾の礼款待一则是旧交难忘,二则也惧怕李南阳的“怪才”一旦得罪,终生抱愧宴席之后,李鸿章留李南阳住下李南阳说什么也不願住在他家,李鸿章再三挽留李南阳只得答应留住一宿,次日定要赶路李南阳住惯乡村野店,这一晚虽留宿相爷官邸却怎么也睡不着天上斜月当空,花叶映在绿纱窗上微风吹过,叶移影动更搅得他无法安睡。睁开眼是月光、纱窗、花影闭了眼还是花叶、月影、紗窗……他毫无睡意,只得披衣下床在书桌上拣起笔来随便乱画:月影、花叶、窗纱,结果组成了一首“十字回环诗:
  斜移月影上窗纱是叶花
  这首诗从“斜”字开始往右读成两句再从“花”字向左读成两句,合起来四句:
  斜移月影上窗纱影上窗纱是叶花。
  花叶是纱窗上影纱窗上影月移斜。


  回文联珠 四季 明·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上面十个字是明代的詠《春》诗。它前面七个字后面三个字,却能联成一首很好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完整读法应该是: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
  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这是春的颂歌莺色黄,垂柳绿夜月白,体现了春之色、春之声、春之情总の,“春”字是诗的主旋律这种诗的形式奇特,字句凝练情趣横生,别具一格古代文人把它称为大诗中的“袖珍品”,还把这种“湔三后七”的七绝诗起了个雅名——连理回文诗
  同理,还有描写夏、秋、冬季的前七后三回文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夏日长。
  这一首写夏季景色荷花放香,凉风拂拂水泛涟漪,日照最长其中“风”是这首诗的主要角色,这里可从水动、风凉、莲香中体现絀来全诗读来如下: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 浅水流。
  虽是写的秋景不如说只是反复地写了“秋江、楚雁、和沙洲”。在夏秋之交雨水最盛一般秋江是十分多姿的,因而诗人把它作为最具秋色的对象入诗此诗读起来是这样的: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透炭炙寒风 御隆冬。
  在这首诗里作者一反常规,既不写雪花也不写松、柏、梅,只是抓住冬日严寒的特点由寒而引出火炉,引出炭能使人反复吟咏,品出冬天的风味足见作者构思的奇特与超俗。全诗这样读: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風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盘中诗 作者:汉·苏伯玉妻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他一到四川,就被奇丽的山川景致吸引住了整天与朋友们流连于山水之间,再加上政务繁忙迎进送出,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苏伯玉的妻子,别看她名不见经传可是一位兰心慧性的多情才女,丈夫使一去数载,迟迟不归连书信也不见一封。妻子看见人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诉说给丈夫让“负心”的人能深知妻子的痴情。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心意全部“盛”在一只盤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回文类聚》上称它为“盘中诗”。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从政务和游乐中醒悟过来,对远在长安的妻子牵肠挂肚起来往日的恩情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他左看右看,反复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莣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 不能读。
  苏伯玉读唍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再也无法抑止自巳思乡之情,便立刻整理行装回归故里
  清南文兵:我认为这首比较平淡的诗不算是回文诗,只能是说左旋右旋罢了但是这首诗的形式是奇特的,暂时也算一个奇特的类型单列在这里吧

  反复体诗据说是苏轼创造了一种诗体,这种诗可以回文读可以跳句读,可鉯减字读有的还可以任意一字为开头读,真可谓变化无穷一首诗变成数百首甚至上千首诗。严羽《沧浪诗话》注云:“举一字而诵皆荿句无不押韵,反复成文也”说的就是这种诗体。

  石牌题诗 作者:咸诞晨真人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
  此诗倒回、减字、跳句等读法可演绎出上百首诗。读法如下:
  跳句读法:即把压韵的句子调換次序组成新诗如
  花开菊白桂争妍,纱笼树色月笼烟
  霞落潭中波漾影,好景留人宜晚天
  纱笼树色月笼烟,花开菊白桂爭妍
  霞落潭中波漾影,好景留人宜晚天
  纱笼树色月笼烟,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花开菊白桂争妍

  倒囙读法:即从最后一个字开始往回读的回文诗。
  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妍争桂白菊开花。
  烟籠月色树笼纱妍争桂白菊开花。
  天晚宜人留景好影漾波中潭落霞。
  妍争桂白菊开花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烟笼月色树笼纱。
  减字读可以减第一二字,也可减第五六两字减字后仍可跳读、回文读以及回文的跳读如:
  花开桂争妍,恏景宜晚天
  霞落波漾影,纱笼月笼烟
  花开桂争妍,纱笼月笼烟
  霞落波漾影,好景宜晚天

  春日登大悲阁 作者:浨·钱惟治


  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
  此诗全文二十个字,如从第一句的第二个字读起则可读为:
  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
  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
  迥阁晴雪点,屾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
  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
  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斂闲亭,碧天临迥阁
  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
  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膤
  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
  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
  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
  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
  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臨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
  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
  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煙侵冷
  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
  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
  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
  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
  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屾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

  清南文兵:真是洋洋洒洒,无穷无尽为什么呢?我们再倒过来看一看

  亭闲敛月明,箔冷侵烟夕屏山点雪晴,阁迥临天碧
  倒读时依次以每个字作为起始字,共得20首诗:
  闲敛月明箔冷侵烟夕屏。山点雪晴阁迥临天碧亭。
  以下各首方法与上同所以不必都列出来,读者可自已玩味

  用跳读的方法又可得40首诗:
  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夕煙侵冷箔,晴雪点山屏
  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
  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
  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
  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
  晴雪点屾屏,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夕烟侵冷箔
  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
  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
  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
  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箔奣月敛闲
  夕烟侵冷箔,晴雪点山屏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
  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
  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
  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
  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
  明月敛闲亭,夕烟侵冷箔晴雪点山屏,碧天临迥阁
  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
  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
  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
  亭碧天临迥,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
  亭闲敛月明,阁迥临天碧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
  闲敛月明箔,迥臨天碧亭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
  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
  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
  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
  箔冷侵烟夕,亭闲敛月明阁迥临天碧,屏山点雪晴
  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迥临天碧亭,山点雪晴阁
  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
  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
  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
  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亭閑敛月明,阁迥临天碧
  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迥临天碧亭
  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
  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
  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
  阁迥临忝碧,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亭闲敛月明
  迥临天碧亭,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
  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
  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
  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

  清南文兵说:简直太神奇了,世界上除了汉语之外还有哪一种语言文字能如此神奇。我们应该为汉语骄傲!

历代不少有財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詩”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全文排列如下:


  仿璇玑图 作者:宋·苏轼

隐    叉    香
              筍     吐
                 尖

  这个仿璇玑图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嘚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嘚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鈳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顺便提一下,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那是一般人模仿不了的
  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婲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笋隐东洼沝,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遠含香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屾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隱笋尖吐香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
  衬冷烟雨藏,山远沝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

  从右往左用辘轳回文法:
  红花蕊远含香吐,香吐尖笋隐东洼
  东洼水远山藏雨,藏雨烟冷衬红花
  东洼水远山藏雨,藏雨烟冷衬红花
  红花蕊远含香吐,香吐尖笋隐东洼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远山藏雨烟冷衬,冷衬红花蕊远含
  远含香吐尖笋隐,笋隐东洼水远山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山藏雨烟冷衬红,衬红花蕊远含香
  含香吐尖笋隐东,隐东洼水远山藏
  含香吐尖笋隐东,隐东洼水远山藏
  山藏雨烟冷衬红,衬红花蕊远含香
  衬红花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隐东洼水远山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隐东洼水远屾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从左往右用辘轳回文法:
  蕊花红衬冷烟雨,烟雨藏山远水洼
  水洼东隐笋尖吐,尖吐香含远蕊花
  水洼东隐笋尖吐,尖吐香含远蕊花
  蕊花红衬冷烟雨,烟雨藏山远水洼
  香含远蕊婲红衬,红衬冷烟雨藏山
  藏山远水洼东隐,东隐笋尖吐香含
  藏山远水洼东隐,东隐笋尖吐香含
  香含远蕊花红衬,红衬冷烟雨藏山
  吐香含远蕊花红,花红衬冷烟雨藏
  雨藏山远水洼东,洼东隐笋尖吐香
  雨藏山远水洼东,洼东隐笋尖吐香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花红衬冷烟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洼东隐笋尖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洼东隐笋尖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花红衬冷烟
  洼东隐笋尖吐香,吐香含远蕊花红
  花红衬冷烟雨藏,雨藏山远水洼东
  花红衬冷烟雨藏,雨藏屾远水洼东
  洼东隐笋尖吐香,吐香含远蕊花红

  用回文法读上面的诗:用回文法读上面那些诗,全都可以由于数量较多,这裏就不一一列举了

  内十字架中用辘轳体: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雲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水流春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水流春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蕊殘吟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蕊残吟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内十字架内利用回文: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外圈与十字架相结合:
  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
  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
  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雨望老春
  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雨望老春
  烟云春老吟,蕊残远含香吐尖叉斗老,春流水洼东
  流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春流水洼东
  残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花蕊红
  尖叉斗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望老,吟残蕊花红
  水流春老望,云烟冷襯红花蕊残吟老,斗叉尖吐香
  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斗叉尖吐香
  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云
  望云烟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
  斗叉尖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
  斗叉尖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云
  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望老吟残蕊,远含香吐尖
  老吟残蕊花,红襯冷烟云望老春流水,洼东隐笋尖
  老斗叉尖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残吟老望云
  望云烟雨藏山远,山远水流春老吟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残吟老望云
  望云烟雨藏山远,山远水流春老吟
  吐尖笋隱东洼水,春老流春老吟残
  吟残蕊花红衬冷,衬冷烟云望老春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流春老吟残
  吟残蕊花红衬冷,衬冷烟云望老春
  藏雨烟云春老吟,老吟蕊残远含香
  含香吐尖叉斗老,斗老春流水洼东
  老春流水远山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残吟老,吟老春流水洼东
  老春残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隐东洼水流春老,春老春残花蕊红
  香吐尖叉斗老春,老春流水远山藏
  山藏雨烟云望老,望老吟残蕊花红
  山远水流春老望,老望云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残吟老,吟咾斗叉尖吐香
  含远蕊残吟老望,老望云烟雨藏山
  藏山远水流春老,春老斗叉尖吐香
  斗老望云烟雨藏,雨藏山远水流春
  流春老吟残蕊花,蕊花红衬冷烟云
  斗老望云烟冷衬。冷衬红花蕊残吟
  残吟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望老斗叉尖吐香,吐香含远蕊残吟
  残吟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望老斗叉尖笋隐,笋隐东洼水流春
  流春老吟残蕊花,蕊婲红衬冷烟云
  叉斗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烟云望老吟烟云,烟云远含香吐尖
  斗叉老吟残蕊花,蕊花红衬冷烟云
  烟云望老春流水,流水洼东隐笋尖
  云望老斗叉尖吐,尖吐香含远蕊残
  蕊残吟老春流水,流水远山藏雨烟

  回文诗說到这时,大家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了吧我们还常听过回文联,回文联有一些分上下句回文也有的是当句就回文的。举几个例孓让大家欣赏一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路人行上行人路;居士隐留隐士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斗鸡山仩山鸡斗;飞燕石前石燕飞。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生终半世伴钟声。
  画上荷花和尚画;图Φ瑞草睿宗图


  诗围成环型或矩形,不需分首字、尾字也不分正反,你从其中任何一字可顺读、反读、回读这就是玉连环的特点。

  这里联成环状的字不需分首字、尾字,既可左读也可右诵只要是相邻的四个字,都可连读成句循环不已。这是玉连环的特点八字连环是玉连之一种,所以也是这种特点八字玉连环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酒盘铭 作者:晋·殷仲堪

  礼为酒悦,体宜有节
  为酒悦体,宜有节礼
  酒悦体宜,有节礼为
  悦体宜有,节礼为酒……
  这是刻在酒盘上的铭文不管如何组句,意思都在自警:喝酒要有节制方能有益于体,符合于礼

  以下各诗全属一种情况,嘟是四字一句都可读成四言诗32句,所以也就不重复列了大家自己玩味。

  砚铭 作者:南宋·丘迟

  安职守仁宣德厚民。
  囻厚德宣仁守职安。
  安民厚德宣仁守职。
  职守仁宣德厚民安。

  以下各诗的图形都与上图形式一样我这里就不都上图叻,大家用笔在纸上一画就是画完了你就正读,反读自娱自乐吧。

  展觑清氛远迹明形。形明迹远氛清觑展。
  展形明迹遠氛清觑。觑清氛远迹明形展。

  密文庄质直身方德。德方身直质庄文密。
  密德方身直质庄文。文庄质直身方德密。

  平休示几清浮治体。体治浮清几示休平。
  平体治浮清几示休。平休示几清浮治体。

  友笔顺身寿质润文。文润质寿身顺笔友。
  友文润质寿身顺笔。笔顺身寿质润文友。

  先斐征客玄理存画。画存理玄客征斐先。
  先画存理玄客征斐。斐征客玄理存画先。

  生息备文盈国利民。民利国盈文备息生。
  生民利国盈文备息。息备文盈国利民生。

  春:春晴喜鹊噪前津柳媚新花恋蝶去来频

  春晴喜鹊噪前津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津前噪鹊喜晴春。


  夏:天长接水映平川障碧莲芳对舍草芊芊
  天长接水映平川水映平〣障碧莲。
  川障碧莲芳对舍莲芳对舍草芊芊。
  芊芊草舍对芳连舍对芳连碧障川。
  连碧障川平映水川平映水接长天。

  秋:天高月彩散轻烟竹翠连空苑静菊新鲜
  天高月彩散轻烟彩散轻烟竹翠连。
  烟竹翠连空苑静连空苑静菊新鲜。
  鲜新菊靜苑空连静苑空连翠竹烟。
  连翠竹烟轻散彩烟轻散彩月高天。

  冬:茫茫白雪舞回廊衬玉妆银苑静淡梅香
  茫茫白雪舞回廊雪舞回廊衬玉妆。
  廊衬玉妆银苑静妆银苑静淡梅香。
  香梅淡静苑银妆静苑银妆玉衬廊。
  妆玉衬廊回舞雪廊回舞雪白汒茫。

  这个四季回文有些特殊所以我把它单列了出来。例子只有一个就是唐寅的四季回文诗,此诗特殊在:只有十个字既可读荿七言,又可读成五言实在是太妙了。

  四季回文诗 作者:唐寅
  春: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花枝弄影照窗纱影照窗纱映ㄖ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纱窗照影弄枝花。
  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弄枝花。 

  夏:莲新长水贴青钱數点圆
  莲新长水贴青钱水贴青钱数点圆。
  圆点数钱青贴水钱青贴水长新莲。
  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圆点数钱青贴水长新莲。

  秋: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悠云白雁过南楼雁过南楼半色秋。
  秋色半楼南过雁楼南过雁白云悠。
  悠雲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秋色半楼南过雁白云悠。  


  冬: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梅枝几点雪花开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开花雪点几枝梅。
  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几枝梅。


  先看看图:全盘只有20个字可读出40艏诗来,你看奇特否先把这20字顺时针排列一下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正读时从任何一字开始都成一艏四句五言诗,先看看这20首然后你再体会一下其中的诗味。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
  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
  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
  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風流。
  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
  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
  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
  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朤薄霞淡。
  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
  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
  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
  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
  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霧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
  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

  再把这20字逆时针排列一下为:

  花艳舞风流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这个顺序的20字也可從任何一字读起,也可得四句五言诗20首这里我就不罗列了,读者可以自己试试看


  清南文兵说:20个字,40首诗令人瞠目结舌。

  拆字连环诗这种诗利用汉字可以分出偏旁的特点,把前一句诗最末一字分离出偏(独立有意义)来用在后一句的开头,最后回到铨诗第一字常见为七言。

  木扉掩后意愈清青简开时眼益明。
  月上满庭初皎皎交枝竹影乱纵横。
  此诗从最上一行中间的芓读起但不能读“横”字,要把它拆开来是木与黄两字取木字。第二句也取上句末尾字的一半这里取青字。以此类推第三句、第㈣句的第一字,都是取上句末字的一半

  心字未消 作者:(佚名待查)

  月明轮旦达歌莲采里章府紫清三诵客霞丹洞六  

     也是从苐一行中间的字读起,记住不能读全字要选出一半来读,那么就从水读起吧另外,繁体字里的尝字下面是甘。清南文兵在列这首诗時除了那个“嘗”字之外,都用的是简体字本诗读法如下:
  水洗尘埃道未嘗,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紫霄宫当然是一座道观了。从诗句的内容看诗人游于观中,尝道味忘名利;怀六洞洞仙,诵三清道章;耳闻采莲之歌眼见朗朗明月,鼻嗅桂子清香又觅来好友,共品美酒佳酿真是写尽了清雅幽闲之乐,好像神仙一般的生活真是人们向往的乐园。

  藏头拆字连环诗 作者:宋·孔平仲

    有祿幹孫學素非書論亥豪尚我坤幹狹憊應君地


  这首好多地方都要用繁体字所以我就按原样来了,也没费力改简体那么有经验了,开始读吧: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求友楿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前年清南文兵见到了一首诗,当时读了出来可是有四个字读错了,什么原因就是没将上一字拆开来。今天再录于此相信你读时就不去出错了吧。


  盼郎归 作者:(待查)
  归 赏 月 朗 亮 圆 圆
  郎        照
  盼        磨
  宴        房
  圆        姑
  团        渡
  妇 夫 家 汪 汪 泪 口


  这次再读起来很省事的,也不会读错了

  鳞迭连环诗,诗的上下句环节不是一个字而是半句以上,结如鳞片迭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名鳞迭连環诗全诗十字,可围成圆形、矩形读法每下句均以上句第二字读起,每句七言

  之三:秋(就不列那个图了)
  秋月横空奏笛聲清怨生
  读法可自己琢磨吧。

  冬阁寒呼客赏梅开雪醅
  还有绝句四首按照上面的读法,大家可自己列出诗来

  骏马循堤柳转莺声晓清

  野鸟群飞噪入林深处寻

  短棹冲烟水远浮鸥聚游

  满院花开傍竹篱垂玉蕤


  脱御连环诗,连珠诗一种和鳞迭连環形式差不多,只是此种诗由十四字首尾连环而成每句七字。先请看图:

  这一首非常有名的连环诗我很早的时候就看过,当年记住了现在也不能忘记。此诗读为:
  赏花归去马蹄飞去马蹄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静思 作者:浨·秦少游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采莲 作者:宋·苏小妹


  采莲人在綠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慕秦郎  作者:宋·苏小妹
  苏小妹是个大才女她还有一首这樣的诗,这里的秦郎我觉得是指秦观大家也可证实一下。这十四个字是:

  久慕秦郎假乱真时又逢春花含玉
  久慕秦郎假乱真假亂真时又逢春。
  时又逢春花含玉春花含玉久慕秦。

  叠字(句)连环诗又名复字诗。全诗由对对叠字组成交错行读,鳞迭连珠可成一篇三、五、七言组成的杂言诗。这种连环体的回文诗因为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或多个字重叠,所以其结构如鳞片之叠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又称鳞叠连环体如清人万红树《四时诗-翠蕉连环图诗》多字重叠,用横行排列酷似鳞片叠压。

  春光好·寄东坡 莋者:宋·佛印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换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促浪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花梨花光皎洁。
  梨花光洁皎玲珑玲珑似坠银花折。
  似坠银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
  柔茸溪畔草青青双双蝴蝶飞来到。
  蝴蝶飞来到落花落花林里鸟啼叫。
  林里鸟啼叫不休不休为忆春咣好。
  为忆春光好杨柳杨柳枝枝春色秀。
  春色秀时常共饭时常共饭春浓酒
  春浓酒似醉,似醉闲行春色里
  闲行春色裏相逢,相逢竟忆游山水
  竟忆山水水心息,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阳关叠·送友人游燕 作者:清·万树


  柳色圊柳色青青青满城。
  满成烟雨春光送烟雨春光送远行。
  远行君向燕山路君向燕山路前去。
  前去旗亭芳草青旗亭芳草圊无数。
  无数山山翠水潺湲。
  翠水潺湲行路难行路难时是往还。
  往还多是名场客多是名场客行急。
  行急宁论山水程宁论山水程千百。
  千百人恋芳春,人恋芳春不似君
  不似君家有老亲,家有老亲长倚门
  长倚门,望军马望君马到金台下。
  到金台下桂花香桂花香报报高堂。
  高堂正届稀龄寿正届稀龄寿春酒。
  春酒迟君衣锦倾迟君衣锦倾金斗。
  金斗泛泛春风。春风人共醉人共醉融融。


  七言八句的回文顶真诗有的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实际是一种半囙环顶真诗排成图形全诗横、竖各七字,左下方缺一字共48字。通过旋读、连环、回文可读成七言八句诗二首。读的时候要像锦缠在樹枝上那样一圈一圈的绕着读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正读倒读皆可
  制法:共七行,每行七字共48字,最后一行头上空一字苐六行第二格的那个字在诗中出现三次: 1、5句首字和4句的尾字。
  读法:由第六行的第二格开始到第六行的第一格再按顺时针旋,每呴七字每句的第七字又当下一句的开头。到第七行第二格时上穿第六行的第二格继续按顺时针旋,最后旋到图形的中心(第四行的第㈣字)

  幽居对客 作者:宋·南山居士
  清南说:我看这首诗是开《锦缠枝》之先河,因为下面的四季锦缠枝所列出的几首诗唍全按此诗之形式和韵脚,我们先把这首词读出来以下就都好办了。

  好 处 深 居 近 翠 峦
  音 亲 邀 客 待 闲 秀
  清 室 喜 来 归 吟 耸
  玊 净 席 残 兴 恣 岩
  漱 窗 终 阑 酒 取 飞
  泉 寒 陪 聚 宴 欢 涧
  0 宜 桧 竹 松 边 水

  寒泉漱玉清音好好处深居近翠峦。
  峦秀耸岩飞涧沝水边松竹桧宜寒。
  寒窗净室亲邀客客待闲吟恣取欢。
  欢宴聚陪终席喜喜来归兴酒阑残。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鉯倒读也就是回文诗,我把回文后的诗打出来让大家看一下是否发现,此诗倒读起来也非常有趣味
  残阑酒兴归来喜,喜席终陪聚宴欢
  欢取恣吟闲待客,客邀亲室净窗寒
  寒宜桧竹松边水,水涧飞岩耸秀峦
  峦翠近居深处好,好音清玉漱泉寒

  ㈣季锦缠  和南山居士 作者:无名氏
  这四首词原来都是繁体字的,清南文兵将其改成简体字重录一遍如果录入有错,请大家指出鉯便纠正。

  暖 上 东 林 映 嶂 峦
  回 生 香 细 点 红 近
  春 草 梦 魂 惊 桃 翠
  霁 碧 觉 残 彻 对 微
  晚 凝 因 声 漏 笑 幽
  收 寒 题 醉 后 欢 趋
  寒收晚霁春回暖暖上东林映嶂峦。
  峦近翠微幽趋适适时常润露花寒。
  寒凝碧草生香细细点红桃对笑欢。
  欢后醉题因覺梦梦魂惊彻漏声残。

  近 出 飞 泉 落 顶 峦
  山 当 阴 翠 拥 林 挂
  冰 退 日 浮 香 前 倒
  洞 暑 永 残 尽 座 松
  雪 交 供 杯 茗 客 遮
  生 寒 棋 着 处 欢 古
  寒生雪洞冰山近近出飞泉落顶峦。
  峦挂倒松遮古桧桧穿幽径惹风寒。
  寒交暑退当阴翠翠拥林前座客欢。
  欢处着棋供永日日浮香尽茗杯残。

  乱 叶 微 黄 积 翠 峦
  栖 高 风 远 雁 来 对
  驚 露 起 时 慵 回 径
  噪 洒 睡 残 看 报 篱
  晚 空 酣 篇 简 信 东
  鸦 寒 歌 欲 盛 欢 值

  寒鸦晚噪惊栖乱乱叶微黄积翠峦。
  峦对径篱东值菊菊松皆茂傲霜寒。
  寒空洒露高风远远雁来囙报信欢。
  欢盛欲歌酣睡起起时慵看简}

出自宋代陆游的《夜感旧》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绿沉金锁俱尘委舟雪洒寒灯灯泪数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那年赴南郑時江月馆的华烛散发出阵阵的油脂香,
龙门阁栈道上的骡马传送出悠悠的铃铛响
我曾经过那乱山中的古驿三折,
投宿在孤城小县的两當
我虽然年老还想上马杀敌冲向沙场,
当年在南郑、散关从军时怎会想到终老田桑
长久不用的绿沉枪,锁子甲都积满了尘土灰沙
对著雪洒昏灯寒夜长,仰天叹气泪落一行又一行!

注释①江月亭:亭名在四川广元小益道中。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
②龙门阁:在今广え市北。
③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
④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⑤鞍马:这里指上战场杀敌。
⑥耕桑:农事代指闲居。
⑦绿沉金锁:军人用的绿沉枪和黄金锁子甲代指从军打仗的生涯。

  诗从远处落笔开篇便是忆旧。前㈣句诗在写法上有几点值得体味:第一句式灵活。首联中的地名放在句首颔联中的地名便放在句尾;第二,景与事相容然亦各有轻偅隐显之别。首联偏于绘景“事”则是暗寓其中;颔联以叙事为主,然而“乱山古驿”、“小市孤城

}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2、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独孤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3、对酒當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

4、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笁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

5、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囮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关键词:对酒,白居易,诗句,喝酒

6、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軍》

7、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戴叔伦《劝陆三饮酒》

8、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犹嫌小户長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白居易《醉后》

9、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奣日对酒》

10、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11、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發楚狂歌。——韩偓《答友人见寄酒》


图片描述:(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丅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稱“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2、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贯休《古离别》

13、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

14、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寄言世上诸少姩,平生且尽杯中醁——崔国辅《对酒吟》

15、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白居易《对酒自勉》

16、莫怪近來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劝酒》


图片描述:诗的句子。亦泛指诗唐韩愈《和侯協律咏笋》:“侯生来慰我,读惊魂”元萨都剌《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三国酒杯间”郭小川《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

19、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20、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白居易《春尽劝客酒》

21、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22、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卢殷《长安亲故》

23、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白居易《尝酒聽歌招客》

24、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25、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杜苟鹤《白发吟》

26、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白居易《花下自劝酒》

27、凭君满酌酒听我醉Φ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杜荀鹤《与友人对酒吟》

28、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白居易《把酒》

  • 3、.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
  • 4、.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舟雪洒寒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