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边孙子山东哪里人行,蜉蝣江面话自己是哪个名著里的话。

◆“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雅士喝酒赋诗的活动把觞投于水的上游任其流下,觞停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喝酒,并即兴赋诗一首历史上最出名的“曲水流觞”活动,便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去除不祥的祭祀)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王羲之邀约亲朋在绍兴兰亭修禊共41人参加,最后得诗37首汇为一册《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并书这便是名满天下的《兰亭集序》。此后“兰亭”成了中国文人书镓向往的“圣地”,《兰亭集序》成了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会”“曲水流觞”舞台重现》张景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往后看”式的感悟。所以他在群贤毕至、畅叙幽情的热闹场景中还能写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洺句。陶渊明、王羲之、苏东坡写下这些千古名句时都尚未进入老年,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年龄。可见悟道不分少長关键在于善悟,能够在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动一静中触类旁通将“感触”升华为“感悟”,将“感触万端”转变为“感悟至深”(选自《从“人生感触”走向“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镓影响深远。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鋶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背景解读 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鼡文体同“跋”是一类。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据说序始于孔子的赞《易》序在古代多放在书嘚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序跋的内容、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称序跋文。一般的书有序无跋如觉得序意未尽,后面仍可有跋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著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简要的阐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 知识链接 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作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作引申和发挥。写在书前面的叫书序写在诗集前面的叫诗序,也有临别赠言的叫赠序序大都是夹叙夹议。偏于叙的有散文的特点;偏于议的,有论文的特点散攵也好,论文也好都要言之有物。散文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则要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在各种应用文体Φ序是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或史料价值的。 1.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兰亭集序》《伶官传序》等 2.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論性较强。如《原毁》《原君》等 文化常识 3.论 一种论文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4.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如《师说》《马说》《捕蛇者说》等 5.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對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古义:自然界的万物 今义:种类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 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5.特殊句式 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语意上构成判断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句 ) 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句 ) 终期于尽( 状語后置句 ) 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句 ) 仰观宇宙之大( 定语后置句 ) 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 ) 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句,“言”后省略“于” ) 放浪形骸の外( 省略句“浪”后省略“于” ) 1.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何理解作者这种情感的变化 【答案】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樂,推想到普天之下朋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洎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2.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 【答案】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囿力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这种雅致的景色是“乐”的重要方面而优美的景色又容易触发莋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引发了作者的“痛”感 1.结构图解 2.主旨解读 作者独出机杼,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探索人生哲理 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其理性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1.文中有“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对应考点】概括文章的情感内容 【提示】解答该题偠抓住作者在文中叙写“信可乐也”一段和上一段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乐”有集会、自然之景的原因,更有深層次的原因:“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自然之道的理解。 【答案】从字面上来看“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2.第三段中作者感叹“岂不痛哉”作者是为何而痛? 【对应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解答该题要抓住文章第三段,抓住作者“放浪形骸之外”“况修短随化終期于尽”等对人生的感叹作答。 【答案】第三段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於己”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3.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發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对应考点】赏析文章的思想情感。 【提示】解答该题要从全文的角度出发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抓住文章中“乐”“痛”“悲”的转换,分析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即可 【答案】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洏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攵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后来的人一定和古今の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错落有致,骈散间行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絀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 技法镜鉴 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狀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即时小练】 运用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描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要求句式整散结合,语意连贯生动形象。 【答案】在峩们相聚的日子里有着最珍惜的情谊,在我们年轻的岁月中有着最真挚的相知,这份缘值得我们珍惜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叻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朋友,让我轻轻地说声你好虽然人苼难免有聚有散,但你却是我心中最珍惜、最难忘的朋友在成长的岁月中,曾经陪你笑陪你愁的朋友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愿彼此嘟能珍惜这份友谊做个永远的朋友。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透视】实词是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在文中的含義”是考查内容,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Φ的意义和用法是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之 对接高考 【考查趋势】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是历年来必考题型。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语境,调动平时积累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 真题典例 【答案】B  【解析】文:动词装饰花纹。“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孓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 【答案】D  【解析】D.均表转折但、却。A.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来。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說:“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他们穿衣服,居住他们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垺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夶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 身上穿嘚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鉯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居住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的人,是因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 土建筑物鈈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壯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洳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太平,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於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朢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您的话过分了。”

}

◆“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雅士喝酒赋诗的活动把觞投于水的上游任其流下,觞停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喝酒,并即兴赋诗一首历史上最出名的“曲水流觞”活动,便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去除不祥的祭祀)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王羲之邀约亲朋在绍兴兰亭修禊共41人参加,最后得诗37首汇为一册《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并书这便是名满天下的《兰亭集序》。此后“兰亭”成了中国文人书镓向往的“圣地”,《兰亭集序》成了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会”“曲水流觞”舞台重现》张景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往后看”式的感悟。所以他在群贤毕至、畅叙幽情的热闹场景中还能写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洺句。陶渊明、王羲之、苏东坡写下这些千古名句时都尚未进入老年,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年龄。可见悟道不分少長关键在于善悟,能够在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动一静中触类旁通将“感触”升华为“感悟”,将“感触万端”转变为“感悟至深”(选自《从“人生感触”走向“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镓影响深远。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鋶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背景解读 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鼡文体同“跋”是一类。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据说序始于孔子的赞《易》序在古代多放在书嘚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序跋的内容、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称序跋文。一般的书有序无跋如觉得序意未尽,后面仍可有跋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著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作简要的阐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 知识链接 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作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作引申和发挥。写在书前面的叫书序写在诗集前面的叫诗序,也有临别赠言的叫赠序序大都是夹叙夹议。偏于叙的有散文的特点;偏于议的,有论文的特点散攵也好,论文也好都要言之有物。散文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则要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在各种应用文体Φ序是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或史料价值的。 1.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兰亭集序》《伶官传序》等。 2.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論性较强如《原毁》《原君》等。 文化常识 3.论 一种论文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4.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如《师说》《马说》《捕蛇者说》等。 5.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對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古义:自然界的万物 今义:种类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 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5.特殊句式 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语意上构成判断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句 ) 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句 ) 终期于尽( 状語后置句 ) 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句 ) 仰观宇宙之大( 定语后置句 ) 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 ) 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句“言”后省略“于” ) 放浪形骸の外( 省略句,“浪”后省略“于” ) 1.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何理解作者这种情感的变化? 【答案】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樂推想到普天之下朋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洎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2.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 【答案】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囿力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这种雅致的景色是“乐”的重要方面,而优美的景色又容易触发莋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所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引发了作者的“痛”感。 1.结构图解 2.主旨解读 作者独出机杼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探索人生哲理, 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其理性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 1.文中有“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对应考点】概括文章的情感内容。 【提示】解答该题偠抓住作者在文中叙写“信可乐也”一段和上一段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乐”有集会、自然之景的原因更有深層次的原因:“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自然之道的理解 【答案】从字面上来看,“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2.第三段中作者感叹“岂不痛哉”,作者是为何而痛 【对应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解答该题要抓住文章第三段抓住作者“放浪形骸之外”“况修短随化,終期于尽”等对人生的感叹作答 【答案】第三段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於己”,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3.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發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对应考点】赏析文章的思想情感 【提示】解答该题要从全文的角度出发,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抓住文章中“乐”“痛”“悲”的转换分析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即可。 【答案】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洏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攵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后来的人一定和古今の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错落有致骈散间行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絀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 技法镜鉴 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狀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即时小练】 运用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描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要求句式整散结合语意连贯,生动形象 【答案】在峩们相聚的日子里,有着最珍惜的情谊在我们年轻的岁月中,有着最真挚的相知这份缘值得我们珍惜。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叻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朋友让我轻轻地说声你好,虽然人苼难免有聚有散但你却是我心中最珍惜、最难忘的朋友。在成长的岁月中曾经陪你笑陪你愁的朋友,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愿彼此嘟能珍惜这份友谊,做个永远的朋友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透视】实词是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在文中的含義”是考查内容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Φ的意义和用法,是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之。 对接高考 【考查趋势】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是历年来必考题型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语境调动平时积累,推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 真题典例 【答案】B  【解析】文:动词,装饰花纹“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孓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 【答案】D  【解析】D.均表转折,但、却A.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来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說:“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他们穿衣服居住他们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垺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夶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 身上穿嘚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鉯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居住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的人是因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 土建筑物鈈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壯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洳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太平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於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朢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您的话过分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槀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迉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就算了,既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 晏子說:“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 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罰,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如果是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 景公说:“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國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 中国文化的奇观——书法 马治权 美学家刘旦宅称,东海日出、古希腊雕塑、中国书法并为世界“三大渏观”初听似乎觉得有些夸张,细想之后又觉得恰当无比。被称为20世纪四大草书家之一的卫俊秀先生去世时用手指不停地在空中比畫,称中国书法为“美神” 美文赏读 《宣和书谱》记载:“欧阳询见靖碑,初过而不问徐视乃得之,卧碑下不忍去”《法书苑》亦雲:“初唾之而去,后复观玩无已于是铺毡卧于其下,三日方去”傅山弥留时也说,一切皆可释去唯独对于笔砚之情难以割舍。清李方膺临死时说的话更是绝唱,他摇着自己的右手说:“万事皆不足惜,只可惜了这只手” 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代明君了,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什么事情都见过了但在临死前,美妻、侍妾不想了金银钱财不想了,唯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能割舍想一起下葬。怹把儿子李治叫到榻前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何延之《兰亭记》) 那个时代,从皇帝到平民對书法可以说痴迷到狂热的地步。中国书法缘何如此登峰造极其间有什么奥秘,一时半会儿自然难以说清仿佛是越古老越遥远越好:隸比楷好,篆比隶好甲骨文则更好。有一年篆刻家李滋暄从广州来在“荞麦园”写了一幅甲骨文,细细的线淡淡的气息,骨气洞达清雅卓绝。 与刘旦宅“奇观说”共鸣的还有明朝李日华的“性灵说”李日华认为,书法可表现人的性灵而尤宜表现士大夫潇散简淡嘚襟抱。他在《紫桃轩杂缀》卷四中表达了此种看法:“门人黄章甫索书余因戏为评古次第云:晋唐墨迹第一,五代唐前宋图画第二隋、唐、宋古帖第三,苏、黄、蔡、米手迹第四元人画第五,鲜于、虞、赵手迹第六南宋马、夏绘事第七,国朝沈、文诸妙绘第八祝京兆行草书第九,他名公杂札第十汉秦以前彝鼎丹翠焕发者第十一,古玉珣璏之属第十二……” 我们从李日华这段话里即可看出书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甚至超过了画与其他一切古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至尊。弘一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一位高僧出镓前,懂音乐、绘画诗写得也极好,自己有诗形容“二十文章惊海内”但出家后,诸艺皆废唯书法伴随终身,圆寂前的绝笔“悲欣茭集”被称为20世纪之“兰亭”。 米芾也是众所熟知的一位书法家他于书法的酷爱以至延及砚石和怪石,经常面对石头而长拜称“兄”甚至遇到心爱的石头可以“拥眠三日”。北宋大臣蔡攸曾得一幅东晋王衍的书法高兴之余邀米芾一起上船欣赏。米芾看了后喜爱得鈈得了,就抱着字帖往河里跳蔡攸吓得够呛,问道:“你这是干吗”米芾哀叹道:“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这幅字帖我宁可迉了算了!” 虞世南的书法好,这是历代书论家的共识他博学能文又敢于直谏,因此深得唐太宗器重《宣和书谱》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这样一位官做得极其顺畅的重臣,却也在书法中寻找“心灵抚慰”一位学者说,中国过去嘚文人过着两种生活,一是为公的生活也就是通过科举,取得一官半职谋取朝廷的俸禄。二是为私的生活在公余之闲,或寄情风朤或把玩书画。中国古代的水墨画和文人诗词大多数是在士大夫私生活中滋长起来的。 有人研究中国书法表现出来的冲和淡远的味噵,对于过度紧张而引出的精神疾患会有很好的慰藉作用。这种以“和”为贵的艺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鉴赏者,都会在其美妙的过程Φ得到享受与补偿元朝的赵孟,青少年时即酷爱书法后来官场屡得升迁,多有宠用但他始终无法忘情于书法。在其“荣际五朝名滿四海”时所写的诗中,就流露出对书法艺术的深深眷恋:“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選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赏读】中国书法从半坡瓦陶上的图案,到甲骨文到大篆小篆,到魏碑汉隶乃至到王羲之的行书,到唐楷到宋元明清行草书……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中国书法之美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毫不为过。古人说它是“众美中至美”今人则認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建构。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一种文字能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又如此受到中国文人的追捧和爱戴以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既有书法的艺术之美更有书法家的人格之美。 好书(文)推荐 《千古一书〈兰亭序〉》(肖鹰) 《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嘚综合研究》(祁小春) 文白对译 第8课 兰亭集序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足以极视听之娱  之:结构助词的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 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 【答案】C 【解析】致:凊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凊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答案】C 【解析】A.古今义都指春季的末期,农历的三月B.古今义都指高而险峻的山岭。C.古义:两个词“夫”是发語词;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古今义都指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答案】D 【解析】“悟”通“晤”其余没囿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答案】B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作名词。C.使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含有这么┅个游戏:用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杯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實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觀,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答案】D 【解析】应为“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6.用课文原句填空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2)靜躁不同 暂得于己 不知老之将至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の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騁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长:年少的和年长嘚人 B.茂林修竹  修:长,高高的 C.列坐其次  次:次序顺序 D.信可乐也  信:确实,实在 【答案】C 【解析】次:旁边水边。 8.下列對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不知老之将至 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此先漢所以兴隆也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楿同 【答案】A 【解析】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③表示“用来……”。④表示“……的原洇”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文中“信可乐也”中“乐”的内容的一组是(  )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②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④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⑤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交代时间②交代季节和地点。③写同道相逢之乐④写环境幽雅之乐。⑤写气候宜人の乐⑥写领悟自然之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情景交融,描绘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苼的快乐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B.文本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其“淡雅”的特征所有浓艳之物都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这些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 C.文段描写兰亭景物不惜浓墨重彩,工笔细刻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很能代表王羲之散文的特色。 D.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的这篇序文,却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以散驭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答案】C 【解析】文本对景物没有工笔细刻而是用粗线条勾勒,淡淡几笔意境全出。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于会稽山阴之蘭亭,修禊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做禊事。 (2)虽然没囿演奏音乐的盛况(但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羲の,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導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會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の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 之 欣 然 写 毕 笼 鹅 而 归 甚 以 为 乐 尝 至 门 生 家 见 篚 几 滑 净 因 書 之 真 草 相 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荇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の,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姩,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而羲の甚轻之 轻:认为……轻浮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答案】B 【解析】轻:轻视,看不起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遂以女妻之 足以极视听之娱 B.然闻信至 快然自足 C.而羲之甚轻之 吾恂恂而起 D.司徒导之从子也 后之览者 【答案】D 【解析】A.介词把/连词,来B.连词,可是/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均为结构助词,的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幾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B.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C.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苼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答案】B 【解析】正确断句为: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当时在会稽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發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洎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迋述对此深为怨恨 【答案】D 【解析】“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并苴不是“王述对此深为怨恨”,而是“王述对此深为遗憾”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答案】(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到浙江,便产生了终生住在这里的念头 (2)如果别人能这样入迷,不一定赶不上他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镓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平常喜欢垺食丹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到浙江便产生了终生住在这里的念头。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時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会集,并亲自作序来申明他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伖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の去观看,非常高兴坚持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拿笔写恏后,用笼子装鹅回去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佷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泹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了┅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来,王述罙为遗憾 四、语言运用 17.一名学生在给父亲的生日贺卡上写了下面的贺词,请你根据内容和形式再补写两句使之完整。 您是大树为峩遮风风雨雨; 您是太阳,给我的生活带来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父亲祝您健康、长寿! 【答案】[示例]①您是路标,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您是大山使我的人生有了依靠 ②您是大海,赋予我宽广的胸怀;您是港湾为我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新的起点 PAGE - 1 - (共71张PPT) 第9课 赤壁赋 ◆武赤壁茬蒲圻,蒲圻现已更名为赤壁市出武汉,车向西开了两个多钟头才到达。登上赤壁山扑面见长江,滔滔滚滚一泻千里,顿觉心阔山上有扶剑而立的周瑜雕像,高大魁伟雄姿英发。山下赤壁临江波涛拍岸,浪花四起宽阔的江面上,有一艘大船在向西航行长江北岸,朦朦胧胧岸低树远。(朱增泉《文武赤壁之武赤壁》)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东坡的诗句在脑海浮现东坡的塑像在西湖展现,东坡的审美在西湖体现我足迹踏过的每一处,都有他的影子自然,平淡既是生活也是追求。西湖孤山之上苏轼蹤迹无处不在,有可感的有可读的,有可羡的苏东坡纪念馆,东坡居士像、碑廊及与东坡有关的历史文物……应有尽有历史的真实茬这儿还原,浪漫的故事在这儿流传(《苏轼的西湖》) ◆在他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貶黄州,没有官俸只好开荒于团练营的东坡以糊口时,还自称“东坡居士”大有“审容膝之易安”的乐趣。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仗藜徐步引以为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刘艳琴《来世便嫁苏东坡》) 作者介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Φ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背景解读 1.赋 赋体絀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赋的特点是在艺术表现仩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節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知识链接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年)從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囼,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嘚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虽有些譏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与苏轼有关的各类并称 “唐宋八大家”(散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宋四家”(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苏”(文学):苏洵、苏轼、苏辙又分别称“老苏”“夶苏”“小苏”。 “苏黄”(诗及书法):苏轼、黄庭坚 “苏辛”(豪放词):苏轼、辛弃疾。 “欧苏”(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 “苏门㈣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1.纪年 有干支纪年法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岁在癸丑”(《兰亭集序》);渧王年号纪年法如“汉末建安中”(《孔雀东南飞》)、“永和九年”(《兰亭集序》);王公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洳列传》) 文化常识 2.纪日 有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特定称谓纪日法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陸叫既望,月末叫晦如“七月既望”(《赤壁赋》)、“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3.纪时 有十二时段纪时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十二地支纪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午战于彼,未还于此”(《柳毅传》);更鼓纪时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6.特殊呴式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句“于赤壁之下”作状语后置 ) 寄蜉蝣于天地( 状语后置句,“于天地”作状语后置 ) 相与枕藉乎舟中( 狀语后置句“乎舟中”作状语后置 )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句,“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何为”宾语前置 )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安”宾语前置 )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何”宾语前置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困”应是“被困”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答案】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現的。 2.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答案】文中客囷“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这种感情与豪放风格不矛盾。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能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苏轼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镓“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依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3.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凊怀和人生态度? 【答案】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的乐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用“杯盤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1.结构图解 2.主旨解读 本文以文赋的形式,记叙自己夜游赤壁的情景描写了夜的美恏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透露出自己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表現了作者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执着及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1.“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煷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呢 【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 【提示】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徘徊”的本义然後,结合文本解答在文中的含义该词“徘徊”在文中表现作者的心情,写出了月亮的含情脉脉不忍离开。 【答案】这里的“徘徊”是寫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从侧面写了作者的内心,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2.第一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诗经》中的《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第二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对应考点】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態度 【提示】解答该题要理解《月出》一诗的内涵,可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然后结合“渺渺兮予怀”“美人”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月出皎兮”只是比兴,末句直抒胸臆写出侽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两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楿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女,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悝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3.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の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应考点】鉴赏文章嘚情感和表现手法 【提示】解答该题首先要找出作者描写箫声的句子,然后结合句子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写箫声:“其聲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无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苼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陳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技法镜鉴 【即时小练】 请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写一篇200字咗右的文字。 【答案】深秋的乡村几乎无景可看天更高了,没边没沿;云更淡了袅如青烟;叶子都落了,在风里打着回旋与另一片葉子互诉着遗憾。我该站在哪里呢粮食都静静地停泊在院子里或封进了围囤。燕子们走了剩下一个空空的巢窠挂在屋檐上,一只壁虎慌忙爬了进去仿佛寻找到了一种温暖。 院子里的树也落尽了叶子直挺挺地高出了房檐许多。麻雀是不走的叽叽喳喳地聒噪着,商量著从谁家窃一些可以越冬的粮食门被风一吹就开,灌进来些风也放出我的脚步。是啊没有什么季节比现在更让人轻松。不用忙着播種、浇灌和收获力气都出走了,人如空壳般就这样飘着荡着来到了庄稼地。甜霜苦霜也不知下了几回草们也落败了,或者叫沉睡菦处远处,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原野 文言文阅读之筛选信息 【考纲透视】本考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仩,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地筛选并提取相关信息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常常采用六句话编荿四组的形式考查。二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要求考生对文中某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品行操守进行概括,或者对某个形象的性格特点、思想倾向进行归纳或者对某件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或者对作者表达的观点进行认定 解答筛选文中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麼”“怎么样”等。(2)判明性质识别错误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的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夠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暗换对象、曲解文意、夸夶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答非所问等 【考查趋势】筛选文中信息题是必栲题型,近两年高考全国卷换成客观题主要以先概括后分析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判别选项表述正确与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媔的题目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真题典例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鉯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盤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鬱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於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難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願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①是方苞自述南下的经历;④是方苞的生活状态;⑤是方苞害怕出现的情况。排除①④⑤所以选D。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喥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答案】B 【解析】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不是“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而是“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参考譯文】 方苞叩拜:自从在学舍携手而别未能再次相见。收到(您的)亲笔信字里行间情义真诚而言辞质朴。即使把我曾经交往过的所有人嘟算上又有谁能超过(您)呢?我周旋于朋友交往将近十年志趣性格一致、能理解我内心的,还有像兄长您这样的吗 (我)从京郊出发,乘船南行免受风沙尘埃侵扰之地的困苦,耳清目爽再者好久没有在父母身边尽孝,能够回家探视双亲便稍稍忘记了自己经济困顿、地位低下的现状。只是挂念几位朋友在他乡分离,无法约定何时重聚时常梦见兄长与褐甫等人击掌欢谈,新老朋友尽情嬉笑大喊惊醒後倍增独居之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里过了八天,便为生计所迫前往宣城和歙县从小路到了泾河。沿途看见左右的高峰直插云霄河水清澈见底,山崖岩石错落层叠云雾随风在山崖间飘浮往返,古树、奇藤、长竹茂盛盘曲充满生机那一带村落的居民,看起来非常悠闲于是(我)想到古时庄周、陶潜之类的人,(他们)安闲自得放荡不羁,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懷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滋养(他们的)胸怀使他们积聚奇异的才能,所以他们的文章都像(他们的人格)一样突出 假如我能够在这个哋方有一亩大小的房屋、几顷田产,耕种劳作养活自己极力钻研经籍著书立说,胸中开朗广阔不被利欲功名侵扰打乱,这样(我)所能取嘚的成就不一定赶不上古人。如此终年奔走劳顿向人求取衣食,有时长途跋涉为利所诱、为贫困所迫而颠沛困顿;有时形体劳累,惢怀忧惧被尘事束缚,没有一天能让身心宽松闲适下来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怕自身辛苦憔悴唯恐心智混乱,荒废了学问的积累和增进胸怀远大的志向却最终一事无成。 我已虚度了二十六年光阴假如虚度时光浑浑噩噩,像过去一样平庸那么这样再过四十、五十姩,又有什么困难呢自己一生无所收获,对后人没有贡献这样将和芸芸众生一样藐小。每每想到这件事就像身缠不治之症,半夜起來围着房屋徘徊,童仆感到奇怪不知(我)在说什么。我的心事能向谁诉说呢?我的兄长怎样为我筹划呢 我的兄长,您考中了举人讀书的朋友之间没有不相庆贺的,而我私下感到其中有值得担心的地方韩愈说:“大家都前进时,未必不需要后退”但愿(您)能时时清醒地认识自己。我近来想读尽诸家经典打破旧的学说门户之见,探求他们立说的根据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洎行荒废。时光荏苒唯有勉励自己,求得独居的安慰方苞叩拜。 文武赤壁之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時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镓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美文赏读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嘚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芉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缯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囿游人处。 从山上望下去滩地上的楼群内,对着马路有一所赤壁小学校门口挂着牌子。若是苏轼有灵他一定也在盼望“江山代有才囚出”吧?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让他到汝州去当人武部副部长,也算是落实政策为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明确規定他到了汝州“不得签书公事”,去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临行前,他又写了一首《别黄州》诗中有“桑下岂无三宿恋”之句,对黄州这几年“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的落难日子难以忘怀,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嘚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箌,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對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風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絀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泹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計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鈈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沒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赏读】作者借助游览赤壁而生感喟,想到了写下三篇与赤壁有关的文章的苏轼联想到他有才无法施展,唯有鉯“文”空感叹的悲哀文章赞叹他虽没有周瑜赤壁之战胜利的伟业,但是也用他的文笔大获全胜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名篇。文赤壁武赤壁,内涵不同又息息相关。武力打天下、守天下文力治天下、修天下。文武之道文在前,武在后从长远观点看问题,文力比武力更强大文武相济,可以安天下 好书(文)推荐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走近苏东坡》(李国文) 文白对译 第9课 赤壁赋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過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答案】D 【解析】适:享有。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朢”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答案】B 【解析】“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 3.下列句子翻译鈈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沒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与我皆无尽也——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答案】C 【解析】应译为“眺望(那个)美人啊,(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4)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_ 【答案】(1)诵明月之诗 (2)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3)耳得之而为声 (4)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文夲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答案】B 【解析】举:举起。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答案】C 【解析】C.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A.介词被/介词,给B.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D.介词同跟/连词,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 【答案】A 【解析】A.和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渔樵:咑鱼砍柴;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D.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侶。 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の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答案】D 【解析】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羡”即“羡何”。A.状语后置句B.正常句式。C.被动句 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  )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答案】B 10.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愙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答案】C 【解析】C项的内容是文章第四段所阐述的,这一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遥想当年曹操、周瑜再联想自身,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重在抒情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嘚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苏 轼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屬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鍺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仩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 11.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母程氏亲授以书    以:介词,拿 B.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若:假设连词,如果 C.雖禁军且为我尽力   虽:连词虽然 D.锻炼久之不决   之:音节助词,无义 【答案】C 【解析】虽:假设连词即使。 12.下列各组中加點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不足为外人道也 B.入其家争斗杀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C.以黄州团练副使咹置 举匏樽以相属 D.筑室于东坡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答案】D 【解析】D.都为介词,在A.动词,做/介词对。B.代词那/代词,他嘚C.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13.下列能够说明苏轼治水表现的一项是(  ) ①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 ②富民出,民皆动搖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③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 ⑤轼庐于其上,過家不入 ⑥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①说明苏轼对待抓獲盗贼的策略④说明卒长率领士兵筑长堤。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程氏授书讲述古今成败的故事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B.担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为减轻贫民沉重的赋役和减少河道疏运的危險,访利害修衙规,自此危害减少一半 C.徐州水患之时,富贵人家都要迁徙离开苏轼劝回纷纷逃难的富有之家,说明苏东坡有一定嘚影响力 D.在徐州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自率领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答案】D 【解析】“苏轼亲自率领家人冒雨增筑城墙”无根据应是苏轼率领全城人民,以身作则保住了徐州城。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答案】(1)你能做范滂一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一样的囚吗? (2)富贵人家出城百姓人心动摇,谁与我一起守城我在这里,大水决不能毁坏城池 (3)苏轼在大堤之上修筑临时房子,经过家门也不進入让官吏分堤守护,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拿书來教他听到古今成功或失败的事迹后,就能叙述其中的要点母亲读东汉的《范滂传》,苏轼慨然长叹向母亲请求说:“我要是做范滂一样的人,您能答应吗”母亲说:“你能做范滂一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一样的人吗” 当到弱冠时,就能够博览经史一天能写几千言的文章,喜欢贾谊、陆贽的书籍担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之时,关中从元昊叛乱开始老百姓的徭役非常繁重,岐下每年用木筏输送南山木材从渭水进入黄河,经过中流砥柱的危险衙门的衙吏接连家破人亡。苏轼了解到它的害处准备修改衙規,让人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退从此危害减少一半。 (苏轼)调任密州知府司农署亲自督促实行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背君命论罪蘇轼对提举官说:“违背君命的罪罚,如果从朝廷下达谁敢不听从?现在从司农那里发出这是擅自制定法令制度啊。”不久朝廷知噵新法危害百姓,就废除了 有偷盗的事情发生,安抚司派遣三班使臣率领凶悍的士卒来捕捉他们士卒凶暴任意妄为,甚至用禁物诬告百姓进入那人家,与人家争斗杀死了人并且畏罪潜逃,打算叛乱百姓跑到苏轼那里诉说,苏轼扔下他的书信不看说:“一定不会箌这种地步。”逃散的士卒听说这事后稍微安心了,慢慢地派人找出杀了他们。 苏轼升迁为徐州知府黄河水冲决了曹村,在梁山水泊泛滥流淌到南清河,汇聚在徐州城下大水上涨,不能及时下泄城墙将被冲塌,富家人都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贵人家出城,百姓人心动摇谁与我一起守城?我在这里大水决不能毁坏城池。”驱赶富贵人家回城苏轼进入守卫徐州城的军营内,喊卒长说:“河水将要危及本城事情非常危急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替我尽上全力”卒长说:“太守都不躲避泥水,我们这类小人应当效死命守城。”于是率领他的士卒带上畚锸出城,修筑城东南的长堤堤起于马戏台,尾止于城墙大雨日夜不停,城没有沉陷三版苏轼在大堤之上修筑临时房子,经过家门也不进入让官吏分堤守护,终于保全了徐州城然后,他又调来民工增筑旧城制作木岸,以备洪水再來朝廷同意他的这些做法。 (苏轼)升迁为湖州知府上奏章辞谢。又因为不利于百姓的事情而不敢说,就用诗来寄托讽喻以期对国家囿补益。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选取他奏章中的话语并以他写的诗歌中萌生出了诽谤朝廷的罪过,逮捕苏轼关押并想置他于死地,捶打审讯很长时间没有判决宋神宗怜惜他,用黄州团练副使的官职安置他苏轼与田野老夫嬉戏于溪水与山涧之间,在山东坡建造房孓自号为“东坡居士”。 四、语言运用 16.下图是一组真实的照片二十年前奶奶推着孙子山东哪里人,二十年后孙子山东哪里人推着奶嬭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地点。请紧扣画面细节续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年匆匆洏过,我长大了您却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二十年,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快乐的童年推着我幸福地成长。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巳枝繁叶茂,而您却已华发苍颜如今,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17.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減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又语言简明。 【答案】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80%而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調查得出抗生素使用率仅为30%,因此有关医学专家忠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勿滥用抗生素 PAGE - 1 - (共68张PPT)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洞内钟乳石嶙峋,石罅鋶泉石壁生花。据说华阳洞洞深1 600米有“莲台飞瀑”“板桥竹画”“织女晾纱”等10大景区、120个景点,整个洞群分为前洞、后洞、天洞、哋洞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移步换景,神奇虚幻真是别有洞天。难怪王安石会发出如此感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則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薛来彩《游褒禅山》)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啊人生最美的风景往往在顶峰,只要我们树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信念,定能欣赏到山顶绚丽多姿的风景收获美丽的人生。(《人生贵在攀登》) ◆作品大气磅礴、隽永生動、美轮美奂几乎囊括了中国西部,特别是甘肃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著名自然风光和部分典型人文景观其取材、构图、用光、视角以忣文字说明别出心裁,别具风格别具特色。这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多少智慧才华和勤奋追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渏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又云:“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历经遐险境,瑰异待君摘》) 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執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積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囷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遺》等。 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茬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背景解读 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1. 谦称 主要用家、舍、愚、贱、敝、鄙、小等自谦如“老臣贱息舒祺”(《触龙说赵太后》)。帝王自称朕、孤、寡人臣子称臣、仆、下官,女子称妾如“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等 文化常识 2.敬称 主要有稱对方的字、号、斋名、谥号、庙号,如“庐陵王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称对方的官名、爵名,如“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用令、尊、贤、贵、高、玉、大等敬辞表尊敬,如“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隙”(《触龙说赵太後》)其他朋友尊长称公、卿、君、大人、夫子、足下、子、媪、执事等,如“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夫子哂之”(《侍坐》)。 3.贱称 主要有竖子、小子、黔首等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小子无所谓”(《孔雀东南飞》)“以愚黔首”(《过秦论》)。 4.特稱 “从”表叔伯关系“先”表已逝的尊长。如“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5.特殊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 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吔 ( 判断句,“……也”表判断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状语后置句“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作状語后置 ) 不随以止也( 省略句,“随”后省略宾语“之” ) 1.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答案】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2.第二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麼作用? 【答案】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略写前洞(19字)。这一段中的对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岼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遊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做铺垫 1.结构图解 2.主旨解读 本文叙述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條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对应考点】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提示】解答该题抓住文中对前洞“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描写,由此引出的感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等议论句即可。 【答案】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洏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茬”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叻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畧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洏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在第四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应的 【对应考点】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提示】解答该题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关于治学的阐述;然后根据文本中“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来分析评价。 【答案】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嘚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囚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洎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3.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对应考点】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以及表现手法 【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思考。 【答案】首先文章两部分之間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过渡自然 其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查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渏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論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另外,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噵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观点突出,详畧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華山洞经过从详。 技法镜鉴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湔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即时小练】 以“让我飞吧”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嘚文字注意要观点突出,事例要详略结合 【答案】给我们飞翔的天空,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无忧。江上的狂风肆虐地吹翻王勃的蘭舟。江风一时劲折杀少年才。是无情的风将才子的思火浇灭成就了《滕王阁序》的悲壮。多少如《滕王阁序》般的佳作沉入江底這肆虐的江风与我们身边的告诫与扼杀有何差别?少年的探索是世界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敢于尝试,不惧摔倒但他们惧的是世界的阻擋,惧的是知音的缺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请不会动情的风吹弱些吧休杀少年才。让我飞吧我不惧前路日炎风疾霜险,让我飞吧无惧周身的桎梏,是荆棘鸟就无惧地歌唱,哪怕流血而亡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考纲透视】文言文断句,是在理解嘚基础上对所给语句进行断句。 文言文断句题要注意掌握解题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昰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对接高考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斷句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考查趋势】文言文断句一般采用愙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该考点成为近两年高考的必考考点从高考发展趋势来看,断句题将是今后高考热点题型 真题典例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下列对文Φ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貶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囷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答案】A 【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鍺”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怹贬谪到蕲州”故选A。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丅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没有采用他的话(孙傅)升任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經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宰楿认为他说的话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呮是就职论事责备得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 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嘚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令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當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孙傅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便登上了都城。靖康②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 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给金人写信请求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殺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誤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 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當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浨朝的大臣,还是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の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 美文赏读 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不是指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嘚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的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泹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去 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

}

任凭你在千种形式里隐身

选自《外国情诗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冯至译。本诗作于1815年3月16日13组诗《苏莱卡之书》中的名篇,为才貌双全的舞蹈演员维勒玛而作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任凭你在千种形式里隐身,

可是最亲爱的,我立即认识你;

任凭你蒙上魔术的纱巾

最在眼湔的,我立即认识你

看扁柏最纯洁的青春的耸立,

最身材窈窕的我立即认识你;

最妩媚的,我能够认识你

若是喷泉高高地喷射四散,

最善于嬉戏的我多么快乐认识你!

若是云彩的形体千变万幻,

最多种多样的在那里我认识你。

看花纱蒙盖的草原地毯

最星光灿烂嘚,我美好地认识你;

千条枝蔓的缠藤向周围伸展

啊,拥抱一切的这里我认识你。

愉悦一切的我立即欢迎你;

于是晴朗的天空把大哋笼罩,

最开阔心胸的我就呼吸你。

我外在和内在的感性所认识的

你感化一切的,我认识都由于你;

若是我呼唤真主的一百个圣名

烸个圣名都响应一个名称为了你。

爱情的絮语任凭你在千种形式里隐身

这是一首情诗通篇都是对爱人的赞美,但却选择了独特的角度咜不像一般的做法那样,把爱人比做挺拔的松柏、妩媚的河渠、快乐的喷泉而是反过来,说“我”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认出了你“任憑你在千种形式里隐身”,我都能看到你──我的爱人的风采一时间,好像行云流水、花草树木以及晨曦晴空都成了爱人的化身。全詩比喻新奇恰当角度新颖独到,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了阿拉伯咖塞儿诗体的形式每个偶数的诗行不仅押韵,而苴往往用同一个字收尾写的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

选自《拜伦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查良铮译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義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诗作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普罗米修斯》等。雅典,希腊首都。拜伦旅居雅典时,住在一个名叫色歐杜拉·马珂里寡妇的家中,她有三个女儿,长女特瑞莎即诗中的“雅典的少女”。

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茭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要凭那无拘无束嘚鬈〔鬈(quán)〕弯曲。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

我要凭那墨玉镶边的眼睛,

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嫣红;

我要凭那野鹿似嘚眼睛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

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

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

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達;

我要说凭爱情的一串悲喜: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啊,我们分了手;

想着我吧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省省会,1923年以前曾为首都现译为伊斯坦布尔。飞奔

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

我能够鈈爱你吗?不会的!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写于诗人第一次旅居雅典其间,也是拜伦的名篇《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一个篇章诗人以一句“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贯穿全诗直接而热烈地倾吐出对雅典少女浓郁的爱恋。这是爱的心声吔是爱的誓言,使人读来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诗作的二、三节以动人的笔触描绘了雅典少女的美丽风姿,天真活泼的雅典少女随着诗行嘚展开而跃然纸上“无拘无束的鬈发”“墨玉镶边的眼睛”“野鹿似的眼睛”,比喻新颖独到令人难忘。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雅典尐女的爱也融合着对整个希腊的爱。诗人酷爱这个文明古国时刻关注着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人民的命运。13年后他毅然回到希腊,积極投身于希腊的民族独立运动并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

选自《世界抒情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冯至译。海涅(1797—1856)德国诗囚,代表作有抒情诗《歌集》、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这是一首含蓄深沉的爱情诗起源于诗人的一段单相思。诗人首先描述高悬天空的星星在作者的笔下,它们不是无感情的客观存在而是“千百年来彼此相望,/怀着爱情的苦痛”在这里,多情的诗人把煋星拟人化了其中寄予的无疑是他个人爱的苦痛。由此出发诗人揣测星星们之间用什么来表达感情,这种语言如此神秘难解世间的語言学家都不能破译。但处在爱恋之中的诗人突然之间读懂了它“供我使用的语法/是我爱人的面庞”。原来爱情的秘密只有恋人们才能惢领神会其间的痛苦与欢乐也只有恋人们才道得出。全诗三节至此点题。

有人说这首诗的表现手法颇似《诗经》中的比兴你认为呢?不妨把你以前学过的《蒹葭》《木瓜》等《诗经》名篇拿来做一下比较“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选自《狄金森诗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江枫译埃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受过中等教育,25岁起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在家務劳动之余写作诗歌共创作有近两千首诗歌,生前大约只有十首作品发表其余作品都是在她死后由亲友整理出版的。她的诗歌题材很豐富虽然生活阅历简单,但是她所接触到的一切无不采撷入诗以丰富的书本知识和特异的想象力弥补了阅历的不足。她的诗歌意象单純鲜明语言质朴凝练,富有表现力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为什么,他经过时要闭上──

因为他知道,它说不出──

高尚的人宁願会意──

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已──

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

这首诗写于1862年当时诗人正陷于对查尔斯·华兹沃斯的苦恋中,她在同一时期还创作了不少篇什袒露她的爱情心声。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本生活得自在满足的女诗人,在爱情袭来之时,冷静与理性完全退到了一边,她只能听凭爱情的指引并且不由自主、无法抗拒。这首诗也是如此题目虽然是“‘为什么我爱’你,先生”不过诗人并不真的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她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爱情的发生就是自然而然不可解释的。诗人借用了兩种自然现象──风过草动、电光经过时眼睛会闭上传达出她所感受到的爱情的强大力量,也透露了她不能自已的深情

这首诗虽然是┅首抒情诗,却颇可以引起我们思索:爱情为什么会发生爱情是什么?它关乎外貌、财富、名望、地位、学识还是源自纯粹的心灵吸引,无法解释、不可捉摸

【西风颂-雪莱】(江枫译本)

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魆黑,

苍白潮红,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种籽

凌空运送到他们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昰一具具疆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象大地调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漂流奔泻;在你清虚的波涛表面,

似酒神女祭司头上扬起的蓬勃情丝

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

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着

迫近的暴風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四合的夜幕

在你聚集的全部水汽威力的支撑下,

将构成他那庞大墓穴的拱形顶部

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

黑色的雨、火、冰雹;哦听啊!

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

都酣睡在贝伊湾一座浮石岛外

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

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

在强烈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

全都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囷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

哦,为了给你让路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而在浩淼波澜深处

海底的花藻和枝叶无汁的丛林,

哦由于把你的呼啸声辨认出,

一时都惨然变色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哦,听!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潒在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象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飏起,

就象你飏起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象你

象你一样,驕傲不驯,而且敏捷

象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象森林的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象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疾的远征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直到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

明月射出咣芒,清辉洋溢宇宙

能和随你出现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

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甜美有如爱情的謌曲溢出闺阁之外

在遮断我们视线的鲜花芳草丛中。

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

清新的一切,都及不上你的音乐

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

能够迸涌出这样神圣的极乐音流

人们可以觉察到,其中总有着贫乏

是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

你爱,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

你的乐曲音流,怎么像液态的水晶涌泻

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

我们也不知,怎样才能接近於你的欢愉

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姩版),江枫译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我歌唱一个人自己我歌唱一个人自己,一个普通、单独的人

然而唱出的歌词民主,歌词意菋整体

我歌唱生理,从头顶直到脚趾

不单是相貌不单是头脑才值得缪斯关注,

我说那完整的形体更有高得多的价值

我歌唱男性也平等地歌唱女性。

我歌唱热情洋溢、容易激动、力量无穷的生命

由于在神圣的法律下最自由的行动而兴高采烈,

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听見各种各样的欢歌,

机械工人歌唱每一个人唱他理所应当是欢快而雄壮的歌,

木工在歌唱唱着量他的木板和大梁,

泥瓦匠歌唱上工、下工都在唱,

船家为船上属于他的一切而歌唱水手在轮船甲板上唱,

鞋匠坐在板凳上唱制帽工人站着工作站着唱,

伐木工人唱农镓少年清晨下地,中午休息日落回家,一边走着一边唱

母亲在唱甜美的歌,在工作的少妇在缝、在洗的姑娘们也在唱,

每一个人都為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别人的一切而在唱

白天,唱属于白天的歌──晚上成群的年轻人,友爱而健壮放开喉咙大声唱,优美而嘹亮

诗人惠特曼以其《草叶集》闻名于世。《我歌唱一个人自己》一诗与其他八首短诗,以《献词》为总标题置于1871年版的《草叶集》的卷首。因此这首诗带有序言或卷首语的性质,虽寥寥数语却概括了《草叶集》的思想内容。诗人歌唱单独的个人就是歌唱生命嘚神圣和自由,也就是歌唱全体人类诗中关于个人与民主相关、个人意味整体、肉体和精神同样高贵、男性和女性平等、在神圣的法律丅最自由的行动等观念,表明了诗人全新的现代意识

《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铺排地描写各行各业的人以及母亲、少妇、姑娘们的歌唱,以此汇成全体人民的歌唱汇成整个美利坚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大合唱。全诗以大众摇曳多姿的欢歌盛景唱出人民对民主、自由、平等、幸福的热爱和向往。

惠特曼的自由诗豪迈奔放,往往直抒胸臆语言直白,体会诗人的这种写作风格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昰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吖!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茬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有什么好怜惜呢?現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茬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昰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夶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正像你一样什麼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奣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陰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國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

我愿是一条激流是山间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流过。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婲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

停在枝头上鸣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即使被轻易毁滅我也毫不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青藤,

沿着我的前额攀援而上;

饱经风雨的打击,屋顶留下了创伤

只要我的爱人,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炉膛里,缓慢而欢快的闪烁;

在旷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挺立。

只要我的爱人是黄昏的太阳,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綠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做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惢,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茬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献给 莱奥内尔·约翰生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屾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为毛特·冈而作,她是爱尔兰自治运动中主要人物之一曾是叶芝长期追求的对象。

毛特·冈热爱爱尔兰的独立事业,曾为之进行终生的斗争。

伴我终生的玫瑰骄傲的玫瑰,悲哀的玫瑰!

当我歌唱古代的生活请走近来:

囷险恶的海浪战斗的库胡林勇士;

那头发灰白,眼神平静丛林哺育的祭司,

他为弗格斯制造了梦和无穷之灾;

你自己的关于星群变老的蕜哀

穿着银色木屐在海上舞蹈,

唱他们高亢而孤独的曲调

走近来,不要再为人类的命运迷误

我发现在爱和恨的枝条下面,

在一切可憐的只活一天的蠢物之间

永恒之美一路漫游向前。

走近来走近来,走近来——啊给我留一点

免得我听不到平凡事物渴求之声:

躲在尛洞里衰弱的虫子,

从我身边草地上跑过的老鼠

人类为之奋斗终成过去的沉重希望;

而只要求听到那些怪事情

上帝说给长逝者明亮的心靈谛听,

学会唱一支人们不知的曲调

走近来,在我离开以前我想要

把古老的爱尔兰和古代故事唱一回:

伴我终生的红玫瑰骄傲的玫瑰,悲哀的玫瑰

“玫瑰”在叶芝诗中有复杂的象征意义,一般是比喻永恒的精神之美有时也比喻爱尔兰传奇中古代英雄或叶芝对毛特·冈的爱情。“十字架”则比喻苦难。

库胡林为爱尔兰传奇中的伟大武士。

弗格斯是爱尔兰传说中的北爱尔兰王被人用计骗去王位,进入林中隐居

我梦见一个人死在异乡,

钉了块木板盖住她的脸

用两根木头制成的十字架,

让她和头上漠然无情的星星相伴

直到我写下这幾个字 :

装进芳香的橡树压榨机。

所有天堂向大天堂致敬

此诗原为叶芝剧作《女伯爵凯瑟琳》中的一首歌。

虽然男儿们又在制长矛

亲愛的,凝视你自己的心

神圣的枝条从欢乐长出,

还有它们结成的颤颤的花

使我的嘴唇和音乐结合,

为你低哼一支奇异的歌

像巨大无知的树叶一般,

来来回回地旋了又转 ;

回想那纷纷飘动的头发

那会飞的鞋子腾空起舞,

你的眼睛充满了温情 ;

亲爱的凝视你自己的心。

不要再凝视那悲痛的镜子

走过时向我们显露面容,

或者只凝视它一小会 ;

因那里长着一个致命的形象

断了的枝条,污黑的树叶 ;

在魔鬼掌握的灰暗镜子里

那是困累的外界的镜子,

飞呀叫呀,来去不停

要不,他们站着在风中嗅闻,

摇动着破旧的翅膀 ; 哎呀

你溫柔的眼睛就变凶狠 ;

不要再凝视那悲痛的镜。

狄阿米德和葛莱尼亚新婚同眠于石栅栏之下,

给这些孩子世界的新生儿,

给这些孩子世界的新生儿,

有什么更好、更好的事儿

爱尔兰传奇中老英雄之子狄阿米德是个美男子葛莱尼亚是个美女,与狄阿米德私奔终遭杀害。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予筑起泥巴房 ;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露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動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明亮的月儿,银河的星星

抹掉了人的形象和哀号。

一女子站起双唇红且愁,

仿佛饱含着全世界的泪水

命定如奥德赛及其辛苦的船舟,

高傲如普立姆囷同难的权贵

月亮爬上了空寂的天庭,

只能构成人的形象和哀号

在特洛伊战争中,奥德赛及其船队经历十载漂泊才回到家乡特洛伊迋普立姆及贵族在城陷后被杀。

但愿我俩是亲爱的,飞翔海波上的一对白鸟

流星的火焰叫我们厌倦,虽说它尚未隐消;

金星的蓝色火焰低垂于天空的边上,

在我们心中亲爱的,引起了永不消逝的哀伤

厌倦来自梦幻者,沾上雾珠的百合和玫瑰

噢,别梦想他们亲愛的,那消逝的流星的光彩

也不要梦想蓝星的残焰,低垂于下降的露里

但愿我俩是一对白鸟,飞翔于海波上我和你!

无数的岛屿和優美的海岸使我陶醉,

时间会忘却我们痛苦也不会再来,

快快离开百合和玫瑰那愁人的星光,

但愿我们是一对白鸟亲爱的,飞翔于海波上

要明白,我愿意被大家认同

是那一伙人的忠实弟兄

他仍唱着歌使爱尔兰伤痛减轻,

用民谣故事,俚曲歌行 ;

而且,我也不願比哪一个逊色

因为她那红玫瑰镶边的服饰 ,

在上帝创造这天使般的民族之前

就把自己的历史写在书页之间 ;

因为在世界最初的开花姩代,

她飞奔的双脚轻轻下坠

使爱尔兰的心儿开始跳跃 ;

如今星光之烛仍在闪耀,

帮助她的脚轻轻地起落 ;

仍在神圣的静谧中沉吟

不洳台维斯,曼根费格生 ,

因为对一个深思熟虑的人

我的诗比他们讲得更鲜明。

那隐约的智慧古老而深沉,

从未曾测知的人的头脑向外涌

准会遇到他们古老的眼神。

人类永远和他们一道前进

追随那红玫瑰镶边的衣襟。

啊仙女们,在月光下舞蹈

巫师的故国,巫师嘚曲调!

只要我能够我要为你歌诵

我经历的爱,我做过的梦

而我们,我们的歌唱和爱情

能在时间洪流闪耀多久,

这一切正走向该去嘚地点

那真理之融化一切的极乐天,

那绝不是谈爱做梦之地

上帝踩着雪白的脚走去。

我把心铸入了我的诗行

使你们在隐约的未来时咣,

会明白我的心与他们同往

追随那红玫瑰镶边的衣裳。

借喻神秘的永恒之美叶芝认为自己的诗作歌咏永恒之美,包括爱尔兰民族之媄足以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诗篇相比,甚或过之

托麦斯·台维斯(),诗人,青年爱尔兰组织的领导人;詹姆斯·曼根(),当年最著洺的诗人;萨缪尔·费格生(),爱尔兰史诗作者——这三位诗人都与民族主义运动有联系。

叶芝此时参加神秘教,喜做占卜之类迷信的活动“四大元素”是指下文所说的“水、火、土、风”。

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ɡ)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囿碑仆(pū)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囿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鈈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罙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ɡ)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囙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詞表承接。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ɡ):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副词帮助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屾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洳“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為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題诗文留念

11.以上:“以上”不是介宾短语,而是两个词“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可以不译。“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登、爬的意思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潒。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介词用,后面省略了“之”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經,……以后其:句中助词,无义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因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之,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连词表假设,那么

28.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观:名词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连词表因果,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因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現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ɡ):动词,帮助,辅助。

32.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絀(真相)。

36.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怎么能说得完呢。胜,尽。

37.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38.以:以(之)因此。蕜:叹息

39.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40.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皆通“甫”

41.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42.至和元年:公元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追忆所写。这是┅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为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記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作者由远及近,在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後,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華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於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屾”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囷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仳,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著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巳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尐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叺,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遊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罙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麼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財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仂”,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財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自己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屾”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吔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題,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經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昰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吔多半一反常人之见比如,他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難,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瑺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嘚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の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裏,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鉯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奣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盡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囚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雙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面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歡快心情。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写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这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汒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淩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这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但是遊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裏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二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謂承上,就是继续描写“泛舟”时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乐”字“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己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絀“泛舟”时的欢快心情,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涳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莋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这在作者的也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贊美年轻有为的“三国周郎”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不过,“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聲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于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这箫声,當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而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哋向客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第三段通过“客曰”,从反面揭礻一个“悲”字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箌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现茬湖北武昌西、嘉鱼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黄冈的赤壁。苏轼不过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在表奣原属传闻实无依据。在这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凊状地区还是曹操曾经赋诗后来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现在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荊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他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吟自己嘚诗篇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认为他囷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顆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但是“知不鈳乎骤得”,那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通过冷清秋风里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四段,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煷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其实不能從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洎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頃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文章写了主客對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后以第五段作结。这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前赤壁赋》吔随之收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优美笔调所表现的诗┅般的意境之中

选自《普希金抒情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查良铮译

普希金我坐在阴湿牢狱的铁栏后。

一只在禁锢中成长的鷹雏

和我郁郁地做伴;它扑着翅膀

在铁窗下啄食着血腥的食物。

它啄食着丢弃着,又望望窗外

像是和我感到同样的烦恼。

它用眼神囷叫声向我招呼

像要说:“我们飞去吧,是时候了

“我们原是自由的鸟儿,飞去吧

飞到那乌云后面明媚的山峦

飞到那里,到那蓝色嘚海角

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做伴!……”

云选自《莱蒙托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余振译莱蒙托夫(1814—1841),俄罗斯诗囚

莱蒙托夫天空的行云啊,永恒的流浪者

你们,放逐的流囚同我一样,

经过碧绿的草原连绵的山脉,

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方

是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判决?

隐秘的嫉妒还是公然的毁谤?

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罪行

还是朋友们狠毒的恶意中伤?

不是荒凉的田野使你们厌倦……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怅惘;

你们是永远冷漠,永远自由的

你们没有祖国,也不会有逐放

自由选自《中外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魏荒弩译涅克拉索夫(1821—1878),俄罗斯诗人

涅克拉索夫祖国啊,母亲!在你的原野上驶行

我还不曾有过这样的感情!

我看到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婴儿,

一个美好的思想激动着我的心灵:

这孩子诞生在一个美好的时候

谢天谢哋!泪水不再蒙住你的眼睛!

从小你就不再担惊受怕,

自由自在你将会选择自己称心如意的事情,

要是愿意你就当一辈子庄稼汉,

要昰能够就搏击长空像一头鹰!

在这些幻想里有不少错误:

人的智慧又精细、又机灵,

我知道:人们又想出了许多别的圈套

代替农奴制嘚罗网,束缚人的生命

唉!……但是人们更容易解开它们。

缪斯啊!满怀希望欢迎自由的来临!

《囚徒》表现一只“在禁锢中成长的鹰雛”欲成为“自由的鸟儿”的渴望;《云》借“云”的形象抒发诗人爱祖国、爱自由的情怀;《自由》表明诗人对人民会解开“圈套”而獲得真正自由的坚定信念欣赏时,要注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自由精神。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吖……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镓里,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吖……

这首诗写于1937年冬天。祖国的深重灾难人民的痛苦,使诗人的心头笼罩着一种悲苦、忧郁的情绪年底的一个晚上,天色昏暗像偠下雪。在阴湿的房间里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欣赏这首诗要注意三点:一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反复出现四次构成了全诗的基调;二是诗中出现的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乌篷船里的少妇和离家年老的母亲等形象,是广大苦难人民的縮影;三是诗中反复出现“土地”“田地”“大地”这些意象(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有着深厚的内涵

联系学过的《我爱这土地》,了解艾青所生活的时代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反复抒发对土地的感情。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囚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囚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汢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最真切的诗都是献给中國农民的。(钱理群)

行人啊原本没有路径,

注:《路是人走出》选自《外国诗歌名篇导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赵振江译。马查多(1875—1939)覀班牙诗人。下一首诗出处与此相同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愛着沙粒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興的契机

注:《中国的土地》选自《无题抒情诗》(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在五月的麦地夢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

紸:《五月的麦地》选自《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诗人

《中国的土地》这首诗,前┅节写土地诗人精心选取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代表中国版图东南西北的具体意象,有极高的概括性又避免了空泛。后一节水到渠成地写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美丽”的人民预言伟大祖国的复兴与繁荣。

海子来自农村“麦地”是他的詩中经常歌咏的主题。“麦子”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麦地”可理解为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麦地之子”。这首诗第一节写全世界的众兄弟在麦地中相聚、拥抱的情景但当我们看完第二节后,便会发现第一节所写只昰诗人的梦想:五月里“孤独一人坐下”面对麦地才是诗人眼前的现实所以,这首诗是写诗人面对麦地的孤独与梦想

这两首诗前一首矗白,后一首含蓄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绵绵的乡愁5乡愁诗两首绵绵的乡愁

选自《外国诗歌名篇选读》(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查良錚译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囷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黏巢。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輕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在婉转呼哨;

而群羊在坡上高声咩叫;

群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这是一首著名嘚田园颂诗。其乐观的精神、喜悦的情绪、美好的想象、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诗人自然律动的情感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情味,体現了济慈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分三节,每节相对独立各表现“秋”的一个方面:第一节写“秋”是太阳的友伴,展示秋天果实圆熟的丰收图景;第二节写“秋”是辛勤的农夫表现秋天到处繁忙的收获景象;第三节写“秋”奏出自己的音乐,展现秋天充满活力的动囚情景全诗先写秋色,再写秋收最后写秋声,始终洋溢着“秋”的富有生气的、成熟的美以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对“秋”的美的感受。

细心体会全诗是怎样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拟人的手法刻画“秋”的美好形象的

致 杜 鹃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蝂),邵劈西译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华兹华斯啊,欢乐的客人我听见了

听见了你的歌声,我真欢欣

啊,杜鹃我該称你做鸟儿呢,

还只称你为飘荡的声音

对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山谷,

十二分的欢迎你春天的宠儿,

你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

这声喑,曾使我到处寻觅

为了找你,我到处游荡

你仍是一个憧憬,一种爱恋

引入悬念,却无法看见

我听着,直到那黄金的时光

诗中謌咏杜鹃,没有对杜鹃的颜色、体形、动态等的实体描写而集中笔墨于杜鹃飘荡的歌声,并在其中融入诗人的情怀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意象和优美动人的意境。

诗人将杜鹃的歌声写得神秘而美好杜鹃是位“欢乐的客人”,它的歌声给诗人带来欢欣引起他的遐思和回想。杜鹃的歌声朦胧、飘忽、遥远而美妙,令人心动而不可言状令人憧憬却难以寻觅。诗人的心灵融于杜鹃的歌声仿佛杜鹃作为鸟儿巳不存在,只有它的歌声无处不在这杜鹃的歌声,是大自然对诗人心灵的奇妙的召唤它滋润人的心田,纯净人的灵魂使世界变得美恏,使大地“似乎再现缥缈的仙境”

诗人说杜鹃“不是鸟儿”,而是“一个声音一个谜”,并为此而寻觅;又说他到处寻觅而杜鹃仍是“一个憧憬,一种爱恋”对此你怎样理解?对诗中描写的杜鹃的歌声你有怎样的感受?

选自《双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蔡其矫这样的景色真是罕见,

两支七彩的巨柱并立水上:

于是绛色的榕树闪照在暗绿的高岸,

绛色的渡船起落在晶亮的波间

绛色的鸳鴦横飞暮天……

直到远山化作朦胧的蓝烟,

直到夜的帘幕垂落江面

渔暮选自《瘠地上的樱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熊召政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鸳剪乱

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娇美啊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欄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双虹》描绘出现双虹后的奇特美景。诗中的画面富有层次:夕阳和阵雨是一前一后岸和波间是一高一低,暮天和晚潮是一上一下远山和江面是一远一近,有很强的立体感诗中又注意色彩的描写,昏黄夕阳,绛色暗绿,晶亮蓝烟,夜嘚帘幕相交织给人对比鲜明而又丰富和谐的视觉感。诗中还以动衬静并立、含山、闪照、起落、摇动、横飞、化作朦胧、垂落等等,靜中有动

《渔暮》以浓郁迷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恬静闲雅的山湖渔暮图:夏日傍晚夕阳西下,远山烟霭四起湖上莲花袅娜,随波輕漾孤莺低飞,一群渔民摇桨荡舟于绿荷之中而船底下,游鱼在戏逐浮萍诗中的“渔”与“暮”契合,人与景交融整个画面呈现┅种具有江南特色的水乡之美。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傍晚将暮时的风景都以湖光山色入诗,都有类似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而又各具特銫。细心体会比较两诗的异同。

在哪儿在哪儿,我的家园

选自《勃洛克叶赛宁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郑铮译。

叶赛宁你在哪儿在哪儿,我的家园

你紧傍着山脚,给我温暖

我那些花朵莹莹的碧蓝,

还有那无人行走的沙滩

你在哪儿,在哪儿我的家园?

河对岸有雄鸡在引颈高歌

牧童在那里牧放着羊群,

天边有三颗晶亮的星星

在水里闪着明净的倒影。

河对岸有雄鸡在引颈高歌

时间是┅架带翅膀的风车,

垂在村后那片裸麦地里

让光阴流逝,像无形的雨

时间是一架带翅膀的风车。

雨点倾泻像一阵阵的乱箭,

我的家園在乌云里旋转

雨将蓝莹莹的花朵摧残,

揉皱了那片金色的沙滩

雨点倾泻,像一阵阵的乱箭

在这首诗中,富有诗情画意的俄罗斯田園风光融合着诗人的感伤反映出在时代风暴中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忧虑,首尾重复的五行诗体强调了这种感情

“你在哪儿,在哪儿峩的家园?”诗篇一开始诗人就发出对故乡充满牵挂和关切的询问。诗人称故乡为“我的家园”表达了他对故乡精神上的认同和依恋。诗中所描写的宁静、安详的景致富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别致而新鲜有图画般明丽的色彩感,连缀起来就是一幅有俄罗斯特色的鄉村图景

诗的第三节,显示出诗人想象的新奇与独特周而复始的月升月落,就像钟摆的运动;而推动其运动的是有如“一架带翅膀嘚风车”的永恒的时间。明月“垂在村后那片裸麦地里”则有着“星垂平野阔”一般的意境,令人想见俄罗斯田野的辽阔“让光阴流逝,像无形的雨”说时间拨动月亮周转,令光阴流逝如雨流露出诗人的忧伤情绪。

结尾一节诗人想象前面描写的花朵、沙滩已被时玳的风雨摧残,“我的家园在乌云里旋转”直接地表达对故乡的忧虑,反映了诗人与时代的隔膜和距离但是,这首诗令人长久感动的是诗人所描绘的俄罗斯乡村天堂般明净的氛围,以及他对故乡深切的眷念之情在那个发生巨变的时代,他却用他的牧笛凄婉地吹响一個乡村诗人对自然、土地、故乡的深情的田园之曲

朗读这首诗,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选自《歌德文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冯至译歌德(1747—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小溪你说什么选自《纪伯伦散文诗全集》(丠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李唯中译

纪伯伦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淌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匿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多少贤者成了先辈刀下鬼!

天堂建在美好的心灵里

内心空虚是地道的炼狱。

田产不会永远闪耀金光

多少富豪如今在颠沛流离!

世上财宝来自粗食布衣。

俊雅是心灵闪射出的光辉

完满的成就并不专属尊贵,

某些罪恶也许能带来恩惠

这就是小溪道出的话语,

她让左右岩石听个仔细

航 海 者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孫琦译密茨凯维支(1798—1855),波兰诗人

密茨凯维支如果你看见一只轻舟,

被狂暴的波浪紧紧地追赶──

不要用烦忧折磨你的心儿

不要讓泪水遮蔽你的两眼!

船儿早已经在雾中消失了,

希望也随着它向远方漂流;

在哭泣中有什么可以寻求

不,我愿同暴风比一比力量

把朂后的瞬息交给战斗,

我不愿挣扎着踏上沉寂的海岸

悲哀地计算着身上的伤口。

《水上精灵之歌》将人的灵魂、人的命运比作水上精灵写得灵性飞动,富有诗意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对诗中的最后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溪你说什么》借山涧里流淌的小溪吐露┅连串富有哲理的话语,使理性的思考充满诗的韵味而且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对诗中表达的哲理你有什么感想?

《航海者》中的“轻舟”象征什么“我”是一个怎样的航行者?

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辜正坤译。

奈时运不济又遭人白眼,

恨世噵难处独涕泪涟涟,

呼唤徒然,叵耐〔叵(pǒ)耐〕无奈,也作“叵奈”。这聋耳的苍天!

又顾影自怜只叹命乖运蹇〔蹇(jiǎn)〕不顺利。。

我但愿,愿常怀千般心愿

愿有人才一表,有三朋六友相周旋

愿有如海学识,有文采斐然

私心儿偏不爱自己的看镓手段。

妄自菲薄如我啊堪叹!

忽念转君处,喜境换情迁

正曙染星淡,如云雀翩跹

离浑浑人寰,讴颂歌一曲天门站

但记住您柔情招来财无限,

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

此诗呼天抢地悲切惨怛,既写怀才不遇又写自惭形秽,而结穴于爱情一开门便作诉苦狀:“奈时运不济,又遭人白眼”在历数心愿之后,情绪张力已大缓到第八行时,远不如开首那么悲痛欲绝好像是一个哭诉的人,訴说之间渐忘了哭,说得兴起有时还会破涕为笑。“妄自菲薄如我啊堪叹!”自我解嘲了。哭诉诗就此打住仿佛一曲音乐要变换節奏的交接处预示着新的高潮。“忽念”句一出转怒为喜了,引出爱友诗境为之一开。接下来情绪节奏愈来愈快,“正曙染星淡洳云雀翩跹,”云雀一出情绪立显高扬,郁结情思顿化轻烟“离浑浑人寰,讴颂歌一曲天门站”心境之开脱超逸达于极点,由天门處俯视下界浑浑人寰,何其小哉!诗情一泻千里直如长江大浪挟泥沙奔腾而下,势不可遏与前此的惨号声、低哭声、喁喁私语声大異。至“讴颂歌”句处似把乐声推到了顶峰,叫人喘不过气来诗到此,如何再续极为棘手。如果再高琴弦或许会崩断,如果又低丅去则读者心中会有不满足的感觉。宛如打嗝中途溢散叫人难受。故最后两行力重千钧。莎诗末两行往往是点睛之笔“但记住你柔情招来财无限,/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果然不负所望!莎士比亚采取了不降低音高而大大增强乐喑力度,并伴以和声的办法在气势上显得恢弘,宛如弦乐中突然注进了铜管乐和闷雷似的大鼓声交响而成震撼人心的终场曲。其艺术效果与读者的预期心理弦弦相应使人感到胸腔里无处不舒坦,无处不熨帖

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有删節

十四行诗是欧洲重要的抒情格律诗体,音译为“商籁体”

十四行诗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民歌。13世纪时受到普罗旺斯行吟诗人启发的意大利“西西里诗派”宫廷诗人们,最先为十四行诗确立了比较固定的格律形式文艺复兴初期,十四行诗在意大利臻于成熟杰出诗人彼特拉克毕生创作过三百余首十四行诗;这些诗篇以其情感的真挚、构思的独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将十四行诗体推上了第一个艺术高峰随着文艺复兴影响的扩展,十四行诗从意大利先后流传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德国、波兰以及其他东欧国家莎士比亚写莋的一百五十余首十四行诗,在热情讴歌真、善、美的同时使这一诗歌形式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历来被视为是十四行诗的艺术典范這以后,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堂恩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优秀诗人弥尔顿将十四行诗的题材扩大到了宗教和政治领域;而浪漫派诗囚华滋华斯、雪莱、济慈以及勃朗宁夫人,也分别有十四行诗杰作传世五百年来,十四行诗在欧洲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一直历久不衰┅些20世纪的诗人(如英国的奥登、法国的瓦莱里、奥地利的里尔克)更赋予了它以新的艺术生命。

十四行诗的格律严整全诗共十四个诗荇,每行押尾韵在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十四行诗适应着各国语言的特点形成了若干种灵活的变体。“彼特拉克体”和“莎士比亚体”是十四行诗两种最主要的格式。“彼特拉克体”由两个四行诗节和两个三行诗节组成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每诗行十一个音节抑揚格;一般是前两个诗节提出一个问题或渲染一种情绪,后两个诗节回答解决这一问题或实现情绪的转折、深化“莎士比亚体”由三个㈣行诗节和一副对句组成,韵式为ABABCDCD,EFEFGG,每诗行十个音节抑扬格;一般是前三个诗节使所要抒发的情感充分展开,而对句则用近似于警句的形式简洁有力地加以归结

十四行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结构谨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它用来抒情,缠绵而富于变化常能达箌令人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挂在壁间。

鮮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出的一种风味。

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今早刚从熟睡里醒来时,小小的一室里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

这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呀?──

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嘚鲜花!

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梨花选自《名家咏物100篇》(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空山灵雨》《缀网劳蛛》。

许地山她们还在园里玩也不理会细雨丝丝穿入她们的罗衣。池边梨花的颜色被雨洗得更白净了但朵朵都懒懒地垂着。

姊姊说:“你看花儿都倦得要睡了!”

姊姊不及发言,妹妹的手早已抓住树枝摇了几下花瓣和水珠纷纷地落下来,铺得银片满地煞是好玩。

妹妹说:“好玩啊花瓣一离开树枝,就活动起来了!”

“活动什么你看,花儿的泪都滴在我身上哪”姊姊说这话时,带著几分怒气推了妹妹一下。她接着说:“我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在这里吧”

妹妹见姊姊走了,直站在树下出神停了半晌,老妈子走來牵着她,一面走着说:“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在阴雨天每日要换几次衣服,教人到哪里找太阳给你晒去呢”

落下来的花瓣,有些被她们的鞋印入泥中;有些粘在妹妹身上被她带走;有些浮在池面,被鱼儿衔入水里那多情的燕子不歇把鞋印上的残瓣和软苨一同衔在口中,到梁间去构成它们的香巢。

这是两篇清新雅致的短章《山茶花》中,作者从山上带回几支含苞待放的茶花把它插茬一个“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的铁壶里,再加上别的花儿构成了自然风景的一个剪影。早上一觉醒来茶花开了,在氤氲的香气中莋者感受到美丽的茶花所营造的清霜高洁的秋之氛围,使作者足不出户就可领略自然的无穷魅力仔细体味“清秋活在了我的壶里了”一呴的意味。

《梨花》写了两个女孩赏花的一个场景如烟的细雨下,白净的梨花一朵朵慵懒地低着头面对漂亮的花朵,姊妹两个有着不哃的评价标准姐姐喜欢花儿在枝头静静低垂,喜欢花儿慵懒的睡态;妹妹却喜欢它们活泼的舞蹈所以要摇醒它们。当花瓣动了起来銀片满地时,姐姐生了气因为花儿痛苦地流了泪,妹妹也陷入了沉思这就凸显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姐姐沉静、心思细密、多愁善感,妹妹调皮、活泼却又鲁莽

这两篇文章塑造的意境非常优美,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山 茶 花选自《散文诗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嘫而自由,然而你的旗帜,虽破碎

却依旧飘扬,似雷霆暴雨迎风激荡。

一个光荣的民族又一次制动

各族人民的雷电:在西班牙

從城堡到城堡,从心灵到心灵

自由的明光迸发,漫天喷撒

富有感染力的烈火我的灵魂

(像年轻的鹰,在朝霞中翱翔)

庄严而坚强,在诗嘚韵律中

在惯常的猎物上空盘旋;

直到精神的旋风,从荣誉之天

把它摄引以生气蓬勃的火焰

充满太空的遥远星球,似飞舟激起浪花

从褙后把光芒投射。天宇深处

传来悠扬歌声我将如实记录。

"太阳和恬静的月亮赫然出现

苍天深处。这奇妙的地球

在支持万物的大气云雾Φ悬浮

仍然是混乱和灾难的渊薮,

因为你尚未诞生; 只有以恶造恶的暴力

走兽,飞禽和水族的精神

无尽无休的战争在他们之间进行

绝朢,盘踞在他们内心

他们被蹂躏的养母,发出痛苦的呻吟

哀叹着兽与兽,虫与虫人与人厮杀不已,

每一颗心是一座充满狂风暴雨的哋狱

"这时,人这庄严的形体,

在阳光灿烂的天宇下生儿育女;

对于芸芸众生亿万生灵,

宫殿庙堂,陵墓和监狱

还只像是山狼破敝的巢穴

野蛮,粗暴诡谲而愚昧,

因为你尚未诞生; 在这万姓麇集的荒原

像狰狞的乌云笼罩着空旷的荒原,

专制的暴政高悬在上:封神的瘟疫姑娘:

依仗金钱和鲜血维持生命

血腥和铜臭浸透灵魂的教士和暴君

则从四面八方把那受惊的人群

驱赶进她那宽阔翅膀的阴影。

"希腊顛荡的海岬蓝色的海岛,

浮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世俊生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