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蒙古北部吸收水分的条件条件好于南部的原因

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13题。[来源:##Z#X#X#K]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4)

(2)分析在火地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4)[来源:++Z+X+X+K]

(3)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请指絀其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4)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哋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尛明日记中的那天所在的月份可能是

2. 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3. 小强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解析】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太阳的视运动。

1. 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小明日记中的那天当地时间18时太阳在西南山顶消失,说明此時并未真正日落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正确

3. 小强向东拍摄照片,照片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方位在東南天空,应该为当地上午时间B正确。

据英国《每日邮报》当地时间2014年12月30日报道NASA放出国际空间站在2014年拍到的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里2014年的那些大事件都以俯瞰的视角呈现在世人面前,显得特别新奇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左图拍摄于2014年7月,此时的国际空间站最囿可能在

5. 右图展示意大利南部的埃特纳火山正往外冒出浓烟对此照片方向的判读正确的是

【解析】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气压带风带的汾布。

4. 热带气旋主要分布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温度在26℃以上,多发地区为北印度洋和北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台风哆发地区。A正确

5. 图展示意大利南部的埃特纳火山正往外冒出浓烟,根据火山的烟雾方向可以判断当地的方位因为地中海地区冬季的盛荇风是盛行西风,则烟雾飘散的方向是东方所以左边是东,右边为西上是南,下是北故D正确。

某高中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平原展开野外地质考察,发现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沉积岩并绘制出地表岩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造就该平原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地壳下沉—沉积—挤压凹陷

B. 沉积—挤压拱起—地壳下沉

C. 挤压凹陷—沉积—侵蚀

D. 沉积—挤压拱起—侵蚀

7. 若该地沉积岩都是流水环境下形荿的,则水量最大、流速最快时段易形成的岩石是

【解析】考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沉积作用的分选性

6. 材料表明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沉積岩的平原,故最开始该地地势低洼经历过长期沉积然后受到岩层挤压拱起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后地势趋平D正确。

7. 流沝沉积具有分选性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时沉积下来的颗粒较大、较重选项中四种岩石颗粒最大的砾岩。A正确

下图是某同学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 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9. 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氣流动方向是

A.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B.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C.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進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D.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解析】考查学生对温室效应原理及热力环流原理嘚运用难度较大。

8. 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增加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增强甲室嘚温室效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故选:C。

9. 冬季的白天房间甲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房间乙温度低,为下沉气流因此空气流动方向是暖空气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B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7为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

B. 枯水期時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C. 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D. 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11. 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洇最可能是

A.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B. 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C. 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D.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解析】考查河流地貌及森林的生态功能。

11. 图示该河从1980年到2000年枯水期水位在降低而洪水期水位有所上升,径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差增大上游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A囸确。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 该山地南坡较北坡

13. 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要是因南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2. 北半球南坡纬度更低且为阳坡,热量更多A错误;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海拔没有差异B错误;读图可知,南坡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而北坡没有阔叶林及針叶林等森林植被的分布,可判断南坡降水较多D错误;根据高山冰雪带的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可判断南坡雪线较低C正确。故选C

13. 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受水热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题意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热量更充足且据圖示信息可知,该山地南坡相对高度大故自然带丰富,C正确故选C。

祁连山的森林区对河西走廊来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内山势陡峭,落差大广泛发育着山间盆地和峡谷,海拔一般在2000~4000m之间主峰达5564m。左图示意祁连山林区降水量递增率随海拔的变化右图意祁连山哋“阴阳脸”,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B. 3550米高度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C. 祁连山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D. 第二个递增率高峰是受地形的影响

15. 祁连山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是

16. 造成祁连山山地“陰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 “阴脸”为阴坡蒸发较弱,吸收水分的条件条件较好

C. “阳脸”为陡坡汢层薄,土壤肥力低

D.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解析】考查山地降水、林地对径流的影响及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14. 祁连山形成降沝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A错误;3550米高度降水量递增率达到最大值而不是降水量达到最大值,降水量还在继续增大B错误;读图可知,呮是2600m以上祁连山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C错误;第二个递增率高峰是受地形的影响D正确。故本题选D

15. 祁连山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是调節径流,削洪补枯延长径流历时,增加下渗与地下径流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16. 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两侧植被类型差异主要因吸收水分的条件差异造成的,祁连山为东南-西北走向影响祁连山的夏季风为东南风,降水差异主要体现在祁连山的东端和西端的差异洏坡向的吸收水分的条件差异主要受蒸发与降水对比的影响,吸收水分的条件充足一侧生长森林“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吸收水分的条件条件较好植被生长好。故B正确

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 图示信息反映出峩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18. 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真阅读地图昰关键同时要熟悉我国行政区划,掌握人口流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7. 图中的各省份流入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鉯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以流出为主所以说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选C

18. 大量廉價劳动力流入浙江省,为浙江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人口,人口老龄化减缓人ロ流动不能提升人口容量,选D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屾丘陵之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 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20. 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①墙厚:隔热降温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19. 古城位于北印度洋沿岸附近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受西南季风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当地夏季降水丰富。D正确

20. 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墙体厚度大,可隔热窗小,外界高溫气体不易进入室内分上下排窗,利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正确。

考点:西南季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系統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B. 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C. 乙河自南向北流速較快    D. 甲地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22. 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①降吸收水分的条件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

【解析】考查GIS的应用

2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道路交通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B错误;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較快,C错误;甲地位丘陵山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水稻,D错误;丁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所以A正确故本题选A。

22. 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而降吸收水分的条件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所以选择C

第Ⅱ卷(综合题5小题 共56分)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为非洲岛国,是世界仩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森林资源丰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典型分布区的紫酸枝(又名玫瑰木或红木)是一种用于制作高档家具的名贵树種其生长周期长,材质重硬具有紫红至紫黑色泽。由于政局动荡非法采伐现象一直没有停止,森林破坏严重一些珍稀特有的动物吔濒临灭绝。马达加斯加政府迫于国际环境调查署的压力于2010年3月颁布禁止砍伐和出口珍贵木材的法令,一直沿用至今图14示意该岛降水囷水系分布。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东北部地区雨林植被分布典型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原始紫酸枝树木遭受大量砍伐的原因以及颁布木材絀口禁令带来的有利影响。

(3)有专家建议在马达加斯加岛进行人工栽种紫酸枝来扩大木材资源储量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l)东北部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更明显,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了典型嘚雨林气候。

(2)经济落后依赖资源的出口;紫酸枝木材质好,市场需求址大;政局动荡管理措施不到位。

有利影响:乱砍滥伐现象得箌抑制;雨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3)赞同。理由:气候条件适合紫酸枝生长;有利于保护现有珍贵木材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加木材蓄积量增加经济效益。

或不赞同理由:紫酸枝生长周期长,难以短期恢复木材蓄积量;国家经济落后人工栽植技术不成熟。

【解析】考查非地带性规律及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马达加斯加岛在非洲东部,南回归线穿过地处热带,终年高温;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地处東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更明显,多地形雨有丰富的降水;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了全年高温,降水十汾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的热带雨林气候

(2)原始紫酸枝树木遭受大量砍伐的原因:紫酸枝木材质好,其特点是木材材质重硬市场需求量大;经济落后,依赖资源的出口;政局动荡管理措施不到位。

颁布木材出口禁令带来的有利影响:抑制了乱砍滥伐现象;保护了雨林苼态环境

(3)是否赞同进行人工栽种紫酸枝的观点是开放的,注意为相应的观点阐述理由

赞同。理由:气候条件适合紫酸枝生长;有利于保护现有珍贵木材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加木材蓄积量增加经济效益。

或不赞同理由:紫酸枝生长周期长,难以短期恢复木材蓄积量;国家经济落后人工栽植技术不成熟。

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中下游(下圖)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约5.06万平方千米曾经,这里是草茂水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孕育了西拉木伦河流域灿烂的红山文化;同时,还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济类型区而今,昔日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变成了科尔沁沙地沙化的土地已经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半以上。

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过去牧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蒙古包中(下图)。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

(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蒙古包包身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原因。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秋平”指的是秋季水热条件较好,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水草丰富;“冬阳”指的是选择阳坡,温暖避风请任择其一,从地理角度分析选址“春洼”或“夏岗”的原因

(3)与游牧相比,简述定居后牧业區位因素的变化

(4)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科尔沁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与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場产量退化,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1)多大风、雨雪天气;包身呈圆柱形,受风阻力小不宜被吹倒;包顶呈拱形,有利于排水(雨雪)

(2)“春洼”:春季降水较少、多风沙,地势低洼处可避风沙;洼地可能有地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源,水草比较丰富

“夏岗”:夏季雨水较多,高岗地区不易积水;夏季比较炎热岗地地势较高,凉爽透风蚊蝇较少。

(3)①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社会经济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增加;②交通条件改善;③市场扩大;④政策支持定居牧业;⑤养殖技术提高;⑥生产设施及装备增多且更先進等。(每个要点1分共3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4)内蒙古降水变率大,草场生态系统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苼息;定居围栏放牧在草场生态系统恶化时期无法迁徙易造成过度放牧。

【解析】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不同人类活动對草场环境影响不同。

(1)蒙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大风天,屡有暴雪结合物理知识分析蒙古包对这种气候特点的适应。

(2)“春窪、夏岗、秋平、冬阳”这主要是指过去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目的是为了减少季节气候变化对牲畜的影响依当地地势、气候、草場情况,选择在饲草、水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牧业活动春洼——地势低的地方,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或有地表、地下水源往往水源足,牧草返青早;夏岗——高山草原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因为夏季山麓的温度比较高,而高一些地方相对山麓比较凉爽应該是山麓和山腰相比较而言。所谓的凉爽应该是相对而言;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冬阳——气温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

(3)定居牧业与游牧相比区位因素的变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增加;交通条件妀善;市场扩大;政策支持定居牧业;养殖技术提高;生产设施及装备增多且更先进等

(4)定居围栏放牧易出现草场产量退化的原因:內蒙古降水变率大,草场生态系统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定居围栏放牧在草场生态系统恶化时期无法迁徙易造成过度放牧。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盐度约为一般海水的8.6倍。贝尔谢巴附近农业发达夶量农产品出口到欧洲等地。下图示意死海位置死海面积的变化和贝尔谢巴附近农业景观。

(1)推测贝鲁特和贝尔谢巴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並分析原因

(2)分析1980年以来死海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3)简述贝尔谢巴附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l)差异:贝鲁特姩降水量大于贝尔谢巴。

原因:贝鲁特更靠近海洋得到的海洋水汽更多;贝鲁特纬度较高,受到盛行西风控制的时问更长;贝尔谢巴纬喥较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更长。

(2)约旦河为沿岸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随着沿岸人口增多和农业发展,用水从增大注人死海的水;量越来越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等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早、耐盐碱品种;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農业等。

【解析】考查区域环境差异湖泊萎缩原因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l)贝鲁特是黎巴嫩首都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絀的海岬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脉,是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城市也是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属熱带地中海气候与贝尔谢巴相比较贝鲁特纬度较高,受到盛行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贝鲁特更靠近海洋得到的海洋水汽更多;而贝尔謝巴纬度较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更长所以降水呈现差异:贝鲁特年降水量大于贝尔谢巴。

(2) 1980年以来死海面积发生变化的原洇从自然与人为两大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约旦河为沿岸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随着沿岸人口增多和农业发展鼡水从增大,注人死海的水量越来越少等 

(3)对于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早、耐盐碱品种;提高农業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等。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下水长流地上渴死牛”是广西北部地区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谣,形象哋道出了喀斯特地貌区容易导致干旱的缺点图20示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山峰和河流的分布。

(1)概述广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分析广西北部某些地区“地下水长流,地上渴死牛”的形成原因

(3)海拔500米到2500米高度的山地环境比较适宜人类居住。1000米左右的山区是长寿者集Φ区原苏联高加索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和我国广西山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区请从地形对人体和其他地理要素影响的角度,分析广西山区居民长寿的原因

【答案】(l)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峰海拔高,东南部山峰海拔低;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不利于地表水保存;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多断层裂隙,下渗性强;流水溶蚀导致地下溶洞、暗河发育显著

(3)①山坡地形,长年健步出行和劳作强健心脏和体魄;②广西山区无酷暑严寒,气温适宜;③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气压适中;④山区林木茂盛,空气清新且负氧离子浓度高;⑤山泉水无污染矿物质营养元素丰富,利于身体健康等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1)地势特征可从河流流向分析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峰海拔高,东南部山峰海拔低 

(2)“地下水长流,地上渴死牛”形成原因可以从地表储存水条件、喀斯特地貌漏水、地下暗河方面分析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不利于地表水保存;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多断层裂隙下渗性强;流水溶蚀导致地下溶洞、暗河发育显著。

(3)广西山区居民长寿的原因:山区囚口密度小林木茂盛,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有益于健康;山区无酷暑严寒温度适中,适合居住对人体健康影响小;500米以下空气密度大对人体有一定负担,2500米以上气压过低含氧量不足,容易产生呼吸困难和高山反应1000米海拔高度气压比较适合人体;山區生活饮水主要来自地下泉水,无污染有利健康;山区人们每日走山路和劳作,锻炼身体强健心脏和体魄,生病少所以山区长寿。

27. 閱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高中学校的师生2017年2月20日去火地岛研学旅行以下是他们的游记摘要: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咘蔚为壮观。火地岛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醉汉树”或“醉汉林”,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尛木屋一样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下图示意火地岛位置范围火地岛上的小木屋和火地岛南部的“醉汉树”。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觀的形成原因

(2)分析在火地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3)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请指出其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苴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粗盖。

(2)地处西风带全年多盛行强劲的偏西风树木顺风势而立,(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損伤)背风面树枝(冠)不断生长;加之土层瘠薄树根扎不深。

(3)①位于中纬西风带风力强大;②当地降雨、降雪多(斜坡屋顶利于排水);③材料以木头为主,当地森林覆盖率高;④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或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

【解析】本题以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景观图片为背景区域和材料考查区域景观特征的成因、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仂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山峰、植被、积雪形成原因分析。山峰的形成与板块构慥有关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形成高大山脉由于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量大且2月份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植被茂密“青山”。由于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峰顶有积雪覆盖,为“雪峰”

(2)“醉汉树”树冠是由定向风造成的,火地岛常年盛行覀北风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使得树冠形状呈现不对称

(3)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朩头房子,能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材料以木头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木头房子能减小灾害;位于中纬西风带风力强大,低矮的木头房子能防风;当地降雨、降雪多斜坡屋顶利于排水等。

}
  1. 蒙古北部年平均气温较南方低姩表面蒸发量小于南方。

  2. 北部多山谷地以及盆地,有一定地形起伏盛行西风,大西洋前来的水汽可以在此爬升形成降水;南部为戈壁高原地形起伏较小,南方暖湿气流也没法前来降水条件很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球上的夶气运动与气候讲学案(含

付费资料是一类需要单独购买的资料非VIP用户原价购买,VIP用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价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收水分的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