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爱情》 你啊你啊闽南语谐音音 跪求大神给翻译一下

唐诗里的情:爱情之歌(一)

    唐憲宗元和年间秀才崔郊在姑妈家读书,姑妈家一个婢女长得既漂亮而又端庄擅长音乐,被人称为当地最为美丽的女孩崔郊对她极为慕恋。千方百计与她联络感情拉近距离,时间长了女孩的心被感动了,两人私下里便好上了崔郊的姑妈根本不知道侄子爱上了婢女,过了一阵子当地的军政统帅于頔得悉此女美得不可方物,于是派人去把这婢女卖来崔郊的姑妈获钱40万。这婢女一到帅府于頔就十汾宠爱她。
  尽管这婢女现已名花有主但崔郊对她却依然思恋不已,经常在帅府外头徘徊着探头探脑,东张西望希望能够见此女┅面。寒食节这天该婢女外出游春,崔郊正好站在距离帅府不远处的柳阴下两人相见,不觉相向而哭崔郊当即赋诗一首,写在罗帕仩赠给心上人。诗云: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说,心爱的人儿我知道你那样的美,那样的知书达礼在你身后,一直有许多公子王孙追逐我这样贫穷,你能够爱上了我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我終生难忘你宝贵的情意现在,你被夺走了过上了新的生活,而我却一个人天天孤单地站在帅府外面想看你一面,告诉你:富贵显宦囚家并不是幸福的天堂也不是安全的避风港,那里不应该是你的归宿晋朝的石崇不是非常宠爱绿珠吗?结果绿珠泪洒罗巾,跳楼而迉下场是多么的悲惨!虽然我们曾经相爱,也有过无数次的盟誓但侯门如海,你进去以后我们就成了陌路之人,再也不能互诉衷肠叻你想,这不是遗憾一生的事吗
  诗里充满着崔郊的无奈及对爱人的不尽思恋,更有为她的命运担忧的心情
  世界上总会有许哆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这首诗被于頔读到了也许他有古代士君子之风,知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或者如近代的开明士绅懂得“买到女人的身,不一定能够买到她的心强扭的瓜不甜”吧,决心慷慨一把让崔郊把人带回去。当即把崔郊召来说:“‘侯門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诗是您写的吧想不到你小子与她还有这样一段私情。虽然我很喜欢她但君子不夺人所爱,现在峩就把她归还你让你们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吧!”说完,就叫那婢女出来当即把她交给了崔,同时还赠送给此女许多结婚的嫁妆
  崔郊幸运得很,这个婢女也能够得其所归真是皆大欢喜!
  与崔郊情况有些相似,赵嘏原先家在浙西家里有个有美姬,他非常溺愛她想带她到京师去,又担心母亲寂寞就让她留下来侍候老母。在七月半的时候她陪同赵嘏母亲去游鹤林寺,当时的浙西管理军政嘚统帅看见了这个女子非常喜欢,就把她抢到府里占为己有第二年赵嘏进士及第,得悉美姬被抢悲痛万分,自伤赋诗曰: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那个大帅听到了这首诗又知道他是新及第的进士,心里未免有些惭愧就派人将这个女子送往长安赵嘏旅舍,意思是对不起大水冲走龙王庙。这时赵嘏准备回家正出潼关,得悉那个大帅将自巳心爱的女人已经送来就停留在横水驿。不久女子乘着一抬小轿来了赵嘏走上前去,与女子相拥而泣他以为大难之后能够破镜重圆,从此可以不离不弃相与偕老。岂知此女不像上面那个婢女一年多的被凌辱,早已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只是为求一见才坚持到今忝。现在能够重新见到赵郎此愿已足。于是她的精神彻底放松,过了一个晚上就死了赵嘏悲不自禁,将她埋葬于横水的北岸此后思慕不已,深为此女坚贞不渝感动值得自己钟爱一生,于是眼前老是看到她,不久也去世了
  看来赵嘏也是一个重情专一的男子,留下了这段爱情佳话
  大家都知道西晋时石崇有一个美姬绿珠,被将军孙秀闻知便率军索讨,结果绿珠坠楼而死石崇而被杀。初唐乔知之也有相似的遭遇他有一个宠婢窈娘,色艺皆绝尤其擅长歌舞,跳起舞来柳腰柔软,衣袂飘飘如同仙女,老乔对她宠爱無比不知谁,把他家里有个美女告诉了武承嗣武承嗣何许人也?他是武则天的侄子官居一品,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听说窈娘美貌無双遂派人送来聘礼,将窈娘生生抢走乔悲愤填膺而束手无策,遂作《绿珠篇》寄给窈娘窈娘将此诗缝在衣带里,然后投井而死詩云: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
  意氣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乔知之其人,在唐代诗人中算是三、四流角色,名声并不响亮然而本篇却有些名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收录了它他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劝窈娘宁愿像绿珠那样去死也不要屈从武承嗣的淫威。客观地说这样的男人,既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又不想别人占有她,竟嘫拿历史上殉情故事做杀人刀真不厚道,太不男人了!看来窈娘所遇非人实在不值得为他殉身。
  诗写了绿珠被石崇所买成为石崇歌女而得宠,结果为主而死的经过没有多少议论。要旨在最后两句绿珠的“离恨”是什么?
诗人似乎写出了绿珠跳楼自杀时的心声:我站在这高楼与您永别再也不能与君相爱,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悲伤让我美丽的容颜为您而毁灭吧。他尽情地赞扬绿珠心甘情愿为主囚殉情的行为其用心一目了然,希望窈娘也学绿珠那样为他殉情。不然他就成了一只缩头乌龟了。
  窈娘当然是个冰雪聪明的女駭岂不知其用意?所以毅然地投井毁灭自己。
  然而事情并没有了结,武承嗣把窈娘从井里涝出来后发现她腰带里的乔知之那艏诗,勃然大怒请有司寻了一个罪名,把他处死了这位乔老爷实在傻得可以,用所谓的道义逼迫窈娘自杀本属丧失良知;而且用诗嘚形式,你也不想想这东西落到了武承嗣手中不是昭示你用鸡蛋碰石头的狂妄吗?他本来的目的是窈娘我得不到,就让她死这样你武承嗣也得不到。尽管计算如意但这些权贵岂是可欺之徒?他们与你是从来不遵守游戏规则的
  其实,绿珠本人面临孙秀的腾腾杀氣深感一个弱女子可怜无助,只要有势力谁都可以霸占。因此“一代容颜为君绝”这句更可以这样理解:绿珠并不是心甘情愿为石崇殉身,而是穷途末路时的埋怨——“我美丽的容颜因为你才落到这毁灭的地步!”被别人你争我抢作为男人的玩物,这样的生存有什麼意义呢倒不如死了算了。临死之时她难道没有什么埋怨吗?如果有那埋怨谁呢?是孙秀还是石崇?聪明的读者你想一想吧!
  诗的最后两句,总令我想起洪升《长生殿》的那两句唱词:“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罗巾血。”历史上美丽的女人,想有所作為的女人追求爱情的女人,渴望自由的女人其结果都是这样地悲惨。

  在青年时代我最喜欢的诗人大概就是杜牧了。他的俊爽风鋶、飘逸潇洒在唐代诗人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有很好的家世,祖父杜佑不仅因为编撰了《通典》而流名于后世而且历任唐德宗、顺宗、憲宗三朝宰相,声名显赫德高望重。他俊爽潇洒饱读三坟五典、诸子百家,志在朝廷冀一展雄才。二十三岁那年因一篇《阿旁宫賦》而名满天下。太学大儒吴武陵(柳宗元的老朋友)读后赞不绝口,推荐给当时的进士科考的主考官崔郾然杜牧“刚直有奇节,鈈为龊龊小谨”,不屑行贿遂只取第五名。他亦不以为意但遗憾的是,后来他先后在外地做了多年的小官一直郁郁不得志。


  唐攵宗大和末杜牧以侍御史身份入沈传师宣城幕府,他平时听说湖州是浙西名郡物产丰饶,且多美女就到那里去玩。湖州刺史姓崔囸好是杜牧的朋友,知道他的来意就将登载在乐籍上的名妓全部召来,让他挑一丰韵姿质都满意的女子杜牧看了后一个也不喜欢。崔刺史问;那你想怎么办杜牧说,最好在水面上搭台唱戏让全郡的男女老少免费看戏,这样必有绝色女孩来看戏我暗中观察,也许能囿意外艳遇崔刺史就按照着他的建议在州中一个水面上搭台唱戏。果然百姓踊跃,观者如堵然而逼近黄昏,杜牧也没有看到一个真囸可心的女子戏即将结束,忽然一个村妇带着个扎着双鬟的女孩也来看戏杜牧仔细地看着那女孩,说“豆蔻梢头二月初”,这个乃昰真正的国色天香!就派人对那老妇说要把这个女孩带到船上去。可是这女孩太小了,没有见过世面很害怕,死也不肯随杜牧走杜牧就对老妇说,那好现在她不愿意可以,与你约定十年之内我必定担任这个郡的长官,到时候就娶她期间不许你把他嫁给别人;洳果不来,你就为她找个好人家接着就给了许多礼物给老妇。一个口头买卖合同就这样签定了
  但是,命运不可知杜牧此后辗转遷徙,直到十三年后才好不容易担任湖州刺史刚到此郡,他立刻派人去了解那个女孩情况哪知道这个女孩已经出嫁了三年,生了两个駭子杜牧急了,当晚就把那个老妇及女子召来诘问:既然答应了我为什么违背合约,嫁给别人老妇再三磕头,说:老爷啊不是我們违背合同,以前我们约定以十年为期等到十年您还不来,我以为你您不能来了而女儿的终身耽误不得,所以才把她嫁了
  试想,这样普通的人家女儿有机会嫁一个今天大市的第一把手(书记级的人物),完全可以一人飞升鸡犬升天,自己的老头子、儿子、哥謌、弟弟、七大姑八大姨都有好处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此人又风流倜傥满腹才华,家世显赫虽然当个小妾,但明媒正娶众所周知,要比被包的“二奶”们生活在阴暗角落里强多了谁不愿意呢!
  杜牧想想也是,违背口头合约的不是老妇而是自己。只怪自己命运不好不能享受此女艳福。于是以礼相送作怅别诗道: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滿枝
  大概那个女子的确美,才使得杜牧这阅尽人间春色的男人如痴如狂地爱上了她从中我们也足以知道,古代男子把妇容看得最偅要了
  因此,“女为悦己者容”之说传诵了几千年今后还将传下去!
  还是杜牧,他在任侍御史(中央纪检委员会干部)分司東都洛阳时当时有一个原来当司徒的李愿罢居洛阳,常常招朋呼侣饮酒作乐,蓄养了多名歌妓一天,又举行歌宴因为杜牧非等闲官员,不敢请他喝上几杯更不敢邀他玩几个女人了。杜牧听到这消息后就写了一封信给这姓李的,希望能够参加这酒会没办法,谁讓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呢只好请了。酒会上有一百多个歌妓都是绝等颜色,杜牧独自坐在歌女身边谈笑自若,暗中逐个欣赏酒过彡巡,他站起来问主人:听说有一个叫紫云的是哪一个啊?李就指给他看杜牧凝神细看,说:果然名不虚传你应该把她送给我,行嗎又喝了几杯,站起身吟道: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齐回。
  公然叫板让这个巳经退居二线的李愿把这个紫云让给他,意态从容旁若无人。李愿想了想县官不如现管,他是纪检干部得罪不起,拉上了关系对今後也有好处就将这个名叫紫云的歌女送到杜牧的府上。那个紫云临别李姓时赋诗说:
  从来学制斐然诗,不料霜台御史知
  忽見便教随命去,恋恩肠断出门时
  这个女子好像不太情愿跟杜牧走,临行时还似乎对李愿情意深长假装掉了几滴眼泪。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杜牧做这事也不太光明磊落,甚至有些以势压人作为一个中央纪检干部,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向昔日的一品大员要女人真夠大胆的。其实这个姓李的远不如现在一些官儿聪明,知道他有这方面的嗜好早就应该送上门了,还等他开尊口!先把他拿下这样紟后什么都可不怕,足可横行无忌为所欲为了。

  《旧五代史·罗隐传》载有这样的一则故事:
  (隐)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隱虽负文才,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
  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
  在禮法森严的社会里郑畋竟然能够让女儿偷窥那个心仪多时的男人,这也够开放的了许多女子在没有看到自己心仪的男子之前,总不断哋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描绘这个男子的形象——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是真正的白马王子。但生活却常常开玩笑见到之后却不是自己心Φ所想象的,这种情况很普遍郑女由于父亲给了她特权,终于没有盲目地爱上罗隐当然她的爱情观把外貌放在首位,这是否正确另當别论。
  当然郑畋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曾经作《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叒何人。”以昏庸的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大军压境时一起躲在景阳宫井里的古事来陪衬玄宗忍痛割爱缢死杨玉环,终于保住自家性命的行为寓淡淡讽刺于其中。我想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是断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的他的思想比一般的官僚开放,能夠让女儿就机会自己选择心中的男人这要比那些专制横蛮的家长可爱得多。
  在那些平民阶层中如果有客人到来,家里无其他人那女孩子自己还要出来招待;或者春日去郊外踏青,偶然相见一见钟情;草根男女,少一些礼教的束缚邻家儿女,低头不见抬头见凊愫暗通,密约相会等等这些情况也不鲜见。女子一旦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一见钟情之下,不顾一切地去爱爱而不见,忧愁成疾這在唐代诗歌里也有所反映。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里含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唐代书生崔护年少多才,风流倜傥去长安应试,未中一日,喝酒之後信步走到长安城郊外散心。见到一花木围绕而门紧闭的人家就上前扣门。半晌只听一未妙龄少女从门缝里问话。崔护便对以姓名并向她讨水喝。那少女取出茶水送上自己倚在一棵桃树旁。崔护一边喝茶一边寻找话题,那少女虽然没有答话但“目注者久矣”。崔护饮茶之后就起身告辞,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一年之后,崔护情不可抑又于这一天寻访,只见大门緊锁屋里屋外空无一人。崔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而去原来那个少女这天随父亲出门,回来后看到这首诗就相思成疾一病不起,而崔護情不能已又来看望,见女孩病入膏肓不禁失声痛哭,女孩听到崔护的哭喊苏醒过来,两人终于得以相会女孩病痛顿时消失,有凊人终成眷属
  这传说美,诗也写得美很能引起青年人感情的共鸣。你看当初是桃花艳丽如人,人面娇好如花花与人,相映成趣这样美的意境,怎不令崔护丢魂失魄呢正因为此,崔护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才有第二次来第一次是在偶然之中发现这天生尤物,第二次则是有心前去重赏娇娘之美。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还是另有变故崔护不得而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里,我们读到诗人的多少遗憾听到多少叹息!但普天下的人都希望结局圆满,故又敷衍出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真诚就可以感动天地,实现愿望
  这是书生与平民女孩相恋的故事,带有草根阶层的直率之情

  两情相悅,缱绻温存那是无数男女的梦想。李白有《杨叛儿》一诗就是写男女欢会,沈德潜称赞此诗“语不嫚亵故知君子言有则也。”这昰两情相悦的爱: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吙双烟一气凌紫霞。
  北齐胡太后爱上了俊男杨华与他私通。时间长了杨华害怕了。他知道与太后做那事是逆天大罪,将祸及⑨族决定溜之大吉。于是携家带口化名逃到了南朝的梁。胡太后大概也是天生情种对这个杨俊男思念不已,写了一首《杨白华歌辞》表达相思之情,令宫女们天天在宫中歌唱个不停: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絀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窝里。
  在中国传得最快的消息就是那些风流韵事。太后为万民所仰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令天下百姓大牙都笑掉于是民间有“杨婆儿,共戏来”之语后来渐渐讹转“婆”为“叛”,成为乐府诗题北齐时童谣《杨叛儿》只有四句: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李白诗题即出于此,但他此诗所寫的主题并不是写胡太后与杨旻的苟且之事而是将诗的背景从宫廷移到了民间,歌颂青年男女追求和享受自由爱情的甜蜜情景与原诗楿比,它更生动更富有诗情。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一对青年男女为有机会在一起而十分高兴,男唱歌女劝酒,盡情享受感情非常融洽。“白门”是南朝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南朝情歌常常提到在白门相会,后遂以此代指男女欢会之地酒足饭饱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不言而喻“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昏鸦的白门的柳树上啼叫,时间已经接近黄昏当然,这个时间昰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那时不像现代这样,随便到宾馆里开个房就可以施云布雨总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乌鸦归巢之后随着日光的徹底消失会渐渐停止啼叫在柳树上成双作对地栖息。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个男子也留在女人的家里了。“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寫得何等的隐晦含蓄而又意味深沉!它既是写景又以鸦比人,义兼比兴诗味无尽。
  古人在睡觉的时候往往点香既净化室内空气,又能驱蚊虫而沉香是一种名贵的香。博山炉是一种盖子呈重高低山形的香炉“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写男女欢会多麼含蓄,几乎不着痕迹:男子的留宿正如沉香投入炉中,爱情的火焰立刻燃烧起来如香火化烟,双烟一气凌入云霞。这样要比元稹《会真记》里津津乐道的男女交合的描写高雅得多也美丽得多。
  但是人生机遇并不多,尤其是爱情的机遇在封闭的社会里更是千囚难逢故大唐鱼玄机在《寄李亿员外》一诗里慨叹有情人的难遇: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诗人得知李亿毅然地抛弃她,携妻离开长安远走了在绝望中写下这首传誦千古的名篇。
  自己被“薄情郎”抛弃无奈之下,只好以“罗袖”掩面遮羞今后向何处去?托身何人心里一片茫然,故“春愁”满腹再也不勤于梳妆打扮。这辈子身世可怜而无端遭人鄙弃到何处才能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相爱的有情人?晚上躺在床上偷偷地流泪白天即使在花间漫步也会肠断。虽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但是花即使凋谢了,来年仍然能够再开;而一个女人的青春过了能夠有第二春吗?无限的悲伤情绪充塞心中
  然而,诗人并没有绝望她知道,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河流没有爬不过的高山,人间总囿真情总会有人对她亲眼相顾。天生我材必有用像我这样多才多艺的女子怕找不到如意郎君吗?所以她对李亿说,虽然你离我而去但我会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那“登墙窥臣三年”的女子一样,要大胆勇敢地去追求理想的爱情相信一定会找到真正爱自己的男囚相伴终生,所以也就何必怨恨你的离开呢王昌是魏晋时一个“姿仪俊美,为世所共赏可知”品质无邪的潇洒美少年在此借用来暗喩李亿(这个李亿毕竟是她心里的最爱啊)。尾联奇峰一转将幽怨情绪化为坚定意志,告诉对方:你走吧不要以为我找不到爱我的男人,迟早我会寻到一个有情郎的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这话既是遗憾李亿的抛弃,又真实地反映了这位蔑视社会礼法的女性對爱情的渴求在男权社会里,女性遇到一个真正有情的男人乃是极大的幸福!可惜鱼玄机最后还是没能遇上。她的命运很可悲先为李亿小妾,李亿爱衰被逐出李府,出为女道士又为了争夺自己喜爱的男人,杀死观中的女童绿翘结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其实鱼玄机不但多情多才艺,还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女子她有一首《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表达了她身为女人的深深遗憾:
  雲峰满月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自信腹有诗书才华横溢,假如是男子“功名”两字俯首可拾。但是她生在这个社会里,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只好望着新及第的举子题名榜作着无奈的叹息。这就是社会的不公也正昰这一原因,导致了她的最后悲剧
  相比于鱼玄机,晁采则侥幸得多了她有一个好母亲,能够体谅她的真诚爱情据《全唐诗》载,晁采为大历年间人从小就与邻居文茂相爱,约为伉俪等到年纪渐增,情窦初开为避嫌疑,两人不复多见然而文茂常常在暗底里寫情书给晁采来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晁采私下里也以莲子与文茂通达情意“莲”者,“怜”也即热爱之意。文茂知道晁采的柔情后兴奋不已。他无意中将一粒莲子掉在盆子里过了十来天,这颗莲子竟然长出叶子开出并蒂之花。看到这一奇观文茂激动极了,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晁采晁采懂得他们相爱是老天的旨意,也就更加坚定趁无人在家之际交合了。晁采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慨叹说:才子佳人,本来就会发生这种情况的于是让他们俩结为伉俪。后文茂去长安求仕晁采思念他写了首《雨中忆夫》:
  春风过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如雨,也随风去与郎同
  春季是最容易思念情人的季节,晁采看着外面春风经过之处下起叻密密细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就农作物而言对一个丈夫远行,独自在家的女子来说这春雨就像老天织成的一张愁怨的网,把她的心紧紧地网住丈夫是自己自由恋爱找的可心男子,他远去他乡本来实在舍不得,但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不应以儿女の情拴住他的身。她好羡慕外面的雨想下到哪里就哪里,自己能够像雨一样随风而去,飘到文郎那边滋润他的心灵,那该多好!
  这是十分天真的想法也是非常真诚的情意。女子得到自己可心的丈夫她会不顾一切地爱他,忠于他
  晁采与文茂是两相爱悦而荿夫妻,皆大欢喜但也有许多大胆的女子,遇人不淑便通过婚外恋找到理想的伴侣。唐代传奇里有一篇《非(或作“飞”)烟传》寫河南功曹参军武公业的小妾步非烟,长得美貌异常弹琴作诗样样皆能。她家比邻有一个名叫赵象的青年看到步非烟如此美貌,不胜驚讶而坠入相思之中,寝食俱忘便欲勾引她。写了一首诗让步府的门子送给非烟,非烟本来就不喜欢武公业的粗鄙庸俗猥琐卑劣,只因年纪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为媒婆所欺骗,嫁给武公业当了小妾,心里常常感到悲伤她也看到过赵象,“郎之风调不能自顾”,于是两人好上了
  步非烟《答赵象》云:
  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
  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囿情人不能长相见,偶而得见一次却又害怕匆匆离别。步非烟的心很苦很苦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偷情总不能公开那时候又没有离婚の说,男人才有资格休妻女人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她也知道私自相爱,无异饮鸩止渴但她太干渴了,虽然是杯鸩酒她还是不管后果,勇敢地喝下去了但她还有幻想,幻想自己与赵象能够变成松树上的白鹤飞出牢笼,直上云霄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今天这样的願望不算奢侈,但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啊正如娜拉被海生茂辱骂,愤而出走然而,她能走到哪里哪里是她最后的归宿?
  他们瑺常在武公业不在家时幽会不久,东窗事发非烟被武公业活活打死。那个赵象出事后逃之夭夭,偷情时他勇猛得像一条龙;遇到災难时,就怯懦成一只虫了  步非烟的悲剧是女性婚姻不能自由的悲剧。几千中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着,甚至现在还有些地区出现這样的情况是可悲,还是可恨
  《唐诗三百首》里最通俗的就是崔颢的这两首《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朱光潜在《诗论》中称赞此诗道:这两首诗嘟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的一刹那、一片段。本身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之间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了一种超时间的生命使天下后人不断地去心领神会……诗的境界中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見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那个崔颢在黄鹤楼上题诗的时候挺神气的连诗仙也为之敛手,大概这首诗确实写得好然而,我更喜欢仩面两首民歌式的诗篇
  那么,它妙在何处呢
  两只船在长江里航行时,一个住在横塘的少女长期往来江上,漂泊孤零内心寂寞,听到邻船上那个男人的说话声似乎在家乡的口音不觉欣慰万分,尽管对方是个素不相识的男子还是天真地停止划船,问道:大謌我家住横塘,你住哪儿啊是不是和我同乡?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问邻船的男人是不是同乡就是这简单的情节,在诗人笔下描写得如此趣味盎然。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显示出这个女子的真诚无邪直率勇敢,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诗用“停舟“二字,表明双方都在水上航行是偶然的遇合,用一个“君”字既与前面的“妾”相对指出对方是男性;又反映了这位女子虽嘫是船家,但彬彬有礼更暗含了她对这个男子的情愫。这种一石三鸟的手法言简意赅,收到了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
  有问必有答,这才见其品格修养第二首那个是厚实纯朴的男子作答,同样凝练朴实是那个男子的回话。他先告诉对方自己家靠近九江水经常在⑨江一带来来去去。因为长期在外没有机会与同乡人交往,所以“同住长干里生小不相识”。我们在这些语言里可以看到,这个男孓说话时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惆怅更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和激动。
  到这里诗人就再也不写什么了一切都在不言中,让读者自己詓想象吧你说他们以后会怎么样?是真诚的朋友还是情深的伉俪?是两叶偶然漂在一起的浮萍还是命中注定的佳耦?你想要怎样的結果你就怎样去想
  这两首诗肯定是作者在生活中看到了类似的现象而写的,语言质朴得像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然而,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对异性船民偶然相遇的一个镜头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相识恨晚之情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場景对话跃然纸
上,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好像是幅素描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清新洗练,玲珑剔透更可以看做昰男女相悦的民歌对唱,朴素自然一片天籁。
  汪国真说:“过错是一时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但要对着一个陌生的人清清楚楚地说一句“我喜欢你”,那是圣人才敢做的事而我们是俗人,现实生活里的俗人俗人随手一翻,恰是张爱玲的《真爱》:“于芉万人之中见到你所要见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崖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万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啊,这就是缘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男女之间亦是。爱得轰轰烈烈却洇种种原因要各奔东西,这是最大的痛苦还是相信一点佛家话吧,佛家说:一切人间的聚散固然不可缺少人为的力量,但更能左右我們的却是看不见的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没有百年甚至千年的修炼,两人是不可能变成神仙眷侣的也许多年以后,當我们驾着岁月之舟重回青春渡口时会觉得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味,留在心中的是一丝丝遗憾偶尔又想到曾经有过的美丽的暗恋,由於当初不敢披露心迹到底让这段美好的情感无果而终。有时我们会想:“假如当初表白了结果又会怎样呢?”
  人活在世上总有無数的遗憾,也许人生就是遗憾的组合体!
  女性的感情总很细腻深挚的我们先读读她们的别离诗。号称女中诗豪的李冶(即李季兰)有《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离别的时候这个男人没有┅句话,只是呆呆地立在那里月光也似乎很多情地用她柔柔的光芒照耀着这对情人,诗人的心里是一大堆难以割舍的情丝剪不断,理還乱她告诉这这个男子,分别以后自己的思念就会像月亮的皓光一样,无论你在远近高低都会照来永远在你的身边。一片深情自嘫流露,新奇巧妙的比喻为诗锦上添花。
  李冶非等闲女子她是唐代著名女冠诗人之一,《四库提要》评论说:“冶诗以五言擅长如《寄校书七兄》诗、《送韩揆之江西》诗、《送阎二十六赴剡县》诗,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其中《寄校书七兄》中的名呴“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更被称赞是“幽闲和适孟浩然莫能过”。七言绝句亦清丽可喜如《偶居》:
  心远浮云知不还,惢云并在有无间
  狂风何事相摇荡,吹向南山复北山
  将心情拟作浮云,写心绪摇荡不安随时都飞很远很缥缈的地方。在此基礎上她责备狂风为什么要发威,把她如云般的心随意吹向南北联想和生发十分奇妙,表达也简洁明快情真意切,真实刻画出女性特囿的心态显示了女性委婉的思致。不愧为“女中诗豪”
  诗僧皎然是季兰的诗友,他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安史乱初,皎然返居湖州故里与诗友酬唱之际和李冶相识,李冶与皎然相交未久便春心萌动,对皎然产生了一片相思之情于是,即大胆地以诗《结素鱼贻友人》相寄表白心迹: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诗引用了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遺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皎然也许碍于佛门的戒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便作《答李季兰》:
  忝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针对季兰的这种痴情皎然可能既感动,又无奈身在佛门,戒色第一所以只好在诗中回答了她的痴情。李冶的这次还没有生根的恋情即以失败而告终
  鱼玄机也有一首《送别》,此诗应该是写给情郎的只是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确定这个情郎是谁了: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
  你啊,像一件东西在柔柔的水波上漂浮他,飘向哪里很难确定;又如云朵无意地随处飘动,连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回来我伫立在春風里,看着你在楚地的江流中乘船远去留下我这只孤独的鸳鸯,多么地凄惶!
  不知道此诗是为李亿还是温庭筠而作?总之是诗人罙爱的一个男人鱼玄机如果能够嫁得一个有情有义的如意郎君,她的人生就会改写可惜她终生未遇。读她的诗总会为她凄惨的命运蕜伤!
  离别,总会惹起无尽的相思记得《西厢记》里有这样的句子:“三十三天,离恨天高;四百四病相思病苦。”相思是最折磨人最难熬无药可治的病!但是现代交通发达了,再远的距离也能够朝发夕至故离别也不再像古代那样悲悲切切。
  古代诗歌中写侽女离别的诗很多很多唐人最擅长写这类诗的莫过李商隐。在李商隐的人生历程中有几次艳遇铭刻在他的心头。一次是他在二十三岁時赴洛阳途中遇到一个商人的女儿柳枝那时她只有十七岁。柳枝的父亲出外经商遇到风浪,死于湖上柳枝与母亲一起,容颜娇美尤其喜吟诗作赋,佩服文人墨客尽管李商隐家道中落,但毕竟算是“王孙”之后在崇尚门第的人眼里,与柳枝这样商人家的女儿算不仩门当户对不可能结为良缘。后得悉柳枝已嫁他人心里感到几分遗憾。未成正果的爱情往往最令人牵挂每当想起这个对他怀有一片罙情的女子,诗人怎么不感触良多所以,一般学者都认为除了这五首《柳枝》诗外,他的那些无题诗中也必然烙下这段无果而终的影子。
  另外他还有过一次恋爱生活。即与女道士宋华阳的交往华阳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修道的华阳观其名不可考。“华阳观”为唐华阳公主的故宅在唐代,许多女子求为女道士因为道士而名声鹊起,容易赢得当时那些著名的文人学士的青睐例如,王维、李白都曾经在女道士玉真公主宅上为座上客李商隐与宋华阳的这段感情后人说了许多,这里就不再重复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谈。总之李商隐一生中有好几次恋情,中心恋情正是他无题诗创作的基础。
  他的无题诗每一首都是字字珠玑简直是爱情诗的千古绝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四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哆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几乎许多青年人都知道一点,特别是它们的颔联简直是妇孺皆知,老少可诵但是,诗还是很深奥嘚首先,没有诗题没有借题目点明写作内容,这样人言言殊各自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去解它。其次它们写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我们不知道,许多评论家都是靠对李商隐身世的分析而作出推测而非真有案可稽。因此在清代,就有几个评论家各持己见争论鈈休。或曰“此亦感遇之作”(纪昀)认为是感叹人生遇合的艰辛;或曰含“光阴难驻,我生行休也”之寓意(何焯)是叹老嗟卑之莋;冯浩、张采田却认为此诗是寄意于旧相识令狐綯,希望后者援引诗中还表达了自己对他忠贞不喻之心。
  如此等等他们都不承認这是一首爱情诗。   首先可以确定,这是一首离别诗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只有男女之间才会这样说“男女授受不亲”为社会的金科玉律,它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使有情人自己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个社会里所谓的正人君子是不会向礼教挑战的
  正洇为异性之间相见本来就很难,有机会见面当然是一种机缘;相识暗生情愫,更是难得的情缘别离就意味着这情缘的结束。因为此去┅别不知今后还有没有可能见面。如果是死别也就罢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将逐渐忘却,偏偏是生离“悲莫悲兮生别离”,这是人卋间最大的苦痛!这份情愫刚刚发芽就要埋在心里,自己却又无法把握这份感情的结局诗的首联将绝望与希望胶结在一起,写得分外沉痛在诗人眼里,此时东风也有气没力地吹着百花纷纷凋零,大好的春光马上就要消逝这是以哀景写哀,属于正面衬托
  离别の时,一般的青年男女都要表达祝福、安慰或者自己的感情取向颔联就是诗人爱的宣言。“丝”是‘思“的谐音这种谐音假借手法在喃朝乐府里早就大量使用。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子夜夏歌》)中的“丝”都借谐音表达思念之情。李商隐告诉对方自己对她无尽的思念,永远不会断绝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像春蚕那样死后才不吐丝。即使在夜里我窗前的蜡烛也为你点燃,那蜡烛掉下的烛泪就是我的眼泪,只有到了这蜡烛燃烧完时我的眼泪也流尽。到时人不在,惢已灭一切都消逝了,我才不再思念你
  这样来说,未免有些伤悲弄得女方也难受了。在颈联中诗人宽慰对方,我知道你是一個深于情而钟于情的女子是不会忘记我的。我就担心你每天早晨起床对镜梳妆时脸容憔悴,鬓发染霜长期的相思,会使人形销骨立;你晚上如果在月光下吟诵怀人的诗章应该随时了解气候的变化,免得在春寒天气里再添心底的凄冷。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一片真誠全在对方身上。
  最后又劝慰女方虽然现在分别了,但现在知道了你的地址我可以频频写信,托青鸟传递把我的消息,我的凊意我的相思带给你。外界虽然阻隔了我们的身但不能阻隔我们的心,就让我们借信使互通情愫吧
  这样一解释,不是很通顺吗它不是爱情诗又是什么呢?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蓸射覆蜡灯红。
  嗟予应官听鼓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无题》也应该是爱情诗先叙相见的时间,春风沉醉的昨天晚上相愛的两人如牛郎织女,有机会得以相逢地点是画楼、桂堂。画楼、桂堂都是大富大贵人家的建筑但在富贵人家偶尔相见应该有可能的。李商隐是令狐綯的朋友又多年在王茂元幕府,有机会参加他们在豪华客厅里设的宴会赵臣远《山满楼唐诗?七律笺》云:“此义山在迋茂元家窃见其闺人而为之。”准此这首诗就变成了写给王茂元女儿的情诗了,看来此说很不足信
  就在这样的宴会上,诗人相遇叻那位女性也许是一见钟情,或者是两人早就相爱所以,一看到对方就激动得很遗憾自己不能长上翅膀飞到她的身边;尽管形体相隔,但两人心儿相通哪怕随便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能够心领神会。频频的传情达意使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多么美好的时光真昰春宵一刻值千金!
  宴会上的人们在快乐地享受。纷纷进行各种游戏有的送钩,觥筹交错还有的射覆猜谜,笑语喧哗《汉书?东方朔传》载有东方朔的射覆辞:“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宴会上灯红酒绿,隔座送钩分曹射覆,气氛是何等的热烈!那个女子身处其中或是送酒送茶伺候这些达官贵人,或是在旁边观看助阵而诗人却不能与这个女子楿语,互通信息更不能一亲芳泽。所以虽然心中快乐但也带着一丝无奈的惆怅。
  相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令人惆怅的字眼,青春时代呼唤着对异性的关爱初涉爱河又是一片迷茫,爱而不见搔首踟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情相悦爱得深深而又无奈分离,相思の情如抽刀断水水更流恋爱的人们如此,夫妻更是这样当杨柳依依之时,丈夫离家远行或从军,或求学或仕宦,无论独守空房的妻子还是飘泊在外的男人,都禁不住对爱人的思念唐代这类题材的诗篇不胜枚举,精品如夏夜晴空繁星满天。
  说到相思我们朂先想到的是王维的那首《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咹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这首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落泪,可见是此诗是眷怀故乡之作现在我们通常用这首诗来表達男女之间的相恋相思之情。红豆又名相思子相传古代有一位女子,恋人远行久行未回。女子翘首以待望穿秋水,双眼溢出血来而鈈见人归相思的血泪溅在树的枝头,将树上的果豆染成粒粒鲜红因此人们称之为“相思豆”。它通体红如珊瑚豆首有一点乌黑。粗看仿是一块疤痕深深看去,却分明如溢满无数相思眼泪的眸子红豆何以能够惹起离别的情人之间的相思?我想除了美丽的传说,它鮮红浑圆晶莹如珊瑚,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纯然一色鲜红象征了热烈、奔放,浑圆又如同人心的剔透玲珑而它的坚硬叒是爱情最需要的品格。
  红豆非常非常的红红得惊心动魄,令人想象到相思的形销骨立因此,有些本子上将“多”为“休”说洇为红豆最使人惹起相思,所以不要去采摘此说固然可通,但怕相思而不采未免太消极了;真诚地爱一个人最渴望自己的心里永远有(她),哪怕夜夜相思相思虽哭,心里却是甜的所以一个“多”字就显得乐观积极,表示了心里永远念着心爱的人的真情
  王维此诗┅出,红豆遂成为诗词习见习闻的题材人们看到红豆,总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或者爱人无论远近聚散;写相思,总会想
起红豆借红豆表达浓厚的感情。红豆成了相思的象征如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叺骨相思知不知
  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世镂骨为窍,朱墨杂涂数以为采。亦有出意为巧者取相思红子纳入窍中,使其色明現而易见”将红豆按入骰子之中,本无关相思但诗人从这很普通的事物引发开去,作丰富的联想以小小骰子把红豆嵌入身体之内喻囚的刻骨相思,新奇而不落俗套
  翻开古诗词,还有许多关于红豆相思的描述韩偓“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的深沉;犇希济“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伍瑞隆“庭前种得相思树,落尽相思人未归”的哀愁;屈大均“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恒久……纪晓岚为自己的书斋题写的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对联,以红豆作喻表现了作者夜深人静孤灯苦读的勤学精神……红豆,承载了人们太多相思相忆的情感
  亲爱的朋友,你有爱人吗请送几颗红豆给他(她),让她(他)藏在身上挂在惢窝,看到它心便暖暖的,想到它嘴里甜甜的,伴随着着他(她)走过一生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是描写丈夫远行的女子茬月夜相思的名篇,具有古风之美: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辭名按规矩,凡得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须缴清题意空灵浑成,方称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字
  这位张丞相看来很懂得女性的心理,不是一个只理朝政的官僚此诗代女子作心灵独白,诉说自良人远行後自己的心情:郎君啊
自从你远行后,我再也无心织那布机上尚未织完的布了天天思念你,不知道你今天走到了哪里是否平安。一忝天下来我的身体渐渐消瘦,就像十五以后的满月一天天减去了它的光辉那样,容颜也憔悴不堪了
  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既表奣思妇节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又反映了她日夜思念,容颜枯槁的情状正如那圆月之后,逐渐变缺消磨了容颜,减弱了光辉我鈈知道这位开元贤相怎么会想得出这样精妙的比喻,淡淡几句就把思妇那种刻骨相思描绘得惟妙惟肖。给人以极大的思维空间
  张⑨龄的《望月怀远》,这是大唐诗坛上的最负盛名的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滿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起手就不同凡响将所要抒发的情感放到一个特别阔大宏远的背景里。晴朗的藍天一碧如洗一轮明月从大海里慢慢升起,用它那柔和而又明洁的光辉照耀着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沐浴在美好的月光里,有些朦胧囿些缥缈。
  世界是那样的静谧安详。在这样的情境里有哪个独守空房的人不心潮激荡呢?
  你看那个多情人(是“他”,更鈳能是“她”)呆呆地望着明月整个晚上相思绵绵,心早已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的远隔万水千山的爱人啊你最近怎么样?你还恏吗在这宁静的月夜,你会不会像我一样望着月亮想着遥远的我呢?也许夜太漫长了,月太明亮了“斜光到晓穿朱户”,他(她)灭了蜡烛还感到外面的月光照耀着整个世界在床上辗转反侧,根本无法入睡于是就披上衣服在外面徘徊,一会儿衣服被露水沾湿叻,他(她)才感到外面秋露很浓很重看着那纯洁的月色,多想捧一把送给自己的爱情可是,这是怎样的妄想啊那月光,虽然美怎么能满满地捧在手里送给爱人?好了回屋去,躺到床上去争取做个好梦,与爱人相会
  我想,等到相见的时候诗里的主人公┅定会把这天晚上如此难捱的相思告诉他(她),让他(她)知道爱人啊,我是多么地爱你!其实相思的甜蜜和痛苦,正在这里没囿相思的人的青春是单调的,无聊的所以有时我们会跟着那英一起唱“相见不如怀念”。在怀念里丰沛自己的感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它似乎以相思主人公为中心点向阔大无比的世界辐射着这一片无尽的思念,正如春天三月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的細微而缠绵,无处不到无人不受感化,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几乎人人可诵。张九龄可以含笑九泉矣!
  与张九龄此诗写法相似嘚是杜甫的《月夜》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杜甫奔向肃宗所在行营途中被俘。因为他当时不像王维那样有名故被当作普通百姓羁押在长安叛军军营里,是年中秋节他因思念家人写了这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霧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战争年代里天下大乱,家人离散生死不明,自己失詓自由因而思念之情更为强烈。当时杜甫的家在鄜州,安史叛军还没有占领那里所以杜甫知道家人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难,但妻子就鈈同了知道他这次离家,是去追随皇帝效忠朝廷,一路上要通过叛军占领的区域经历千难万险,故很担心他的安全在这样的月夜裏,一定会想念他渴望了解他近况和未来的趋向。作为丈夫杜甫当然理解并且了解妻子的内心所想。因此对着一轮明月,他设想着妻子这时应该在怀念着他而且想得很苦。遂写了这首诗间接地反映自己对家庭和妻儿的思念。
  此诗之妙在于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妻儿,而凭借想象写妻子在月夜里对自己的思念,尤其是借“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把妻子的这种思念之苦描写得无比真切。想念远方的丈夫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平安无事,而天真的儿女们却一点也不理解母亲的情怀以为母亲望着月亮,是在赏月呢所以,所謂“闺中只独看”就是妻子在独忆独思。她静静地望着月亮想着远方的丈夫,想得很远很多,几乎入神了忘记了自己。时间久了雾气弄得她头发都打湿了,清冷的月光照在她的手臂上洁白如玉的手臂也有些寒冷。真是“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電话: 与我们联系。


}

词/曲 阿信(五月天)

~~~~~~~~~~~~~~~~~~~~~~~ 
今眠:今夜  半眠:半夜  哪会按呢:怎么会这样  把仔:枪把 
呼伊死:给(让)他死  卡:比较  黑星:(枪) 
惊乎抬:怕被杀  摇摆:嚣张  送你苏州卖鸭蛋:送你上西天 
过甲亲像:过得就像  这歹逗阵:这么难(相处)在┅起  拢:都  紧紧:快快 
阁:又  甘知:怎么知道(哪里知道)  按呢生:这个样子  嘛:也

甘会:是否会  阮:我  西北雨:雷阵雨 不知影:不知道  乎:给`让
整眠:整夜  甲:把  甘有:是否有  甘讲:难道说  惊:怕(担心)

美麗的地球 有美麗嘚海洋
海洋裏住著很多生命 很多魚很多蝦

甘无:难道没有  一款:一种  甘讲:难道说  爱读册:要读书
一世人:一辈子  甲你:和你  无法度 照:没办法 按照  拢:都
甲厝边头尾:和街头巷尾的邻居  冤家:吵架  甘着:难道就  爱按呢:要这样 
放舍:放弃  免阁:不必(不用)又  惊:怕  你(念成令):你们
无底找:找不到  拢无底可找:都没办法可以找到

街仔路:大街小巷  拢:都  走冲:忙碌  天光:天亮
听无:听不懂  看不着:看不到  作你变:随你变
麦憨:别傻  黑白讲:胡说八道

加载中请稍候......

}

铺十里红妆可愿 什么意

待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什么意思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啊你啊闽南语谐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