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气和乙二胺的生成2-咪唑烷二酮酮反应方程式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H303吞咽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膚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P302 + P352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7 + P313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僦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403 + P233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P501将内容粅/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鍾并请教医生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粅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丅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囷工作结束时洗手。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湔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備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並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178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10.4 应避免的条件
10.5 不兼容的材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據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致癌性 - 老鼠 - 皮下的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致癌性。 血:肿瘤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致畸性 - 大鼠 - 腹膜内的

对生殖的影响:雄性生育力指数(例如#雄性使雌性受精每#雄性与可生育尚未受孕雌性交配)。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13.1 废物处理方法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悝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運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模块16 - 其他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咪唑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