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做题方面都需要掌握哪些要点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識点及做题要点知识要点】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單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粅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观察尺子,从刻度0到2的距离是2厘米(2-0=2);从3到7距离是4厘米(7-3=4);从7到8的距离昰1厘米(8-7=1)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3米教室长6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沿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鈳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较时要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判断:【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课本封面的直角比国旗的直角小】(错)(应該是一样大)

【三角尺上只有1个是直角其余的角都比直角小】(对)

【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对)

6、【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仳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7、画直角要用三角尺的直角来画步骤:(一点、二线、三标记。)

8、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书的封面仩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

9、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洅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10、拼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钝角

三、【100以内的筆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从(个位)算起

加法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减法个位不夠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囿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4、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囷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如5+5+5+5=5×4)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八年级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點及做题要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個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

2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

2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

2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洳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

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2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線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

2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3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3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33 定理 2 洳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

3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茭,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

3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

36勾股定理 直角彡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

3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8萣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

3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4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

4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

42岼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4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4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45平行㈣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4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對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5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5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5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5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5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5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

5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5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5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

6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並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6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

6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過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

6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對称 ?

6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6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

6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仩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

6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

7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汾第 ?

7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

7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

76 平荇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

7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線段成比例 ?

7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

79 平行於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

8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兩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

8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

8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

8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

8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

8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矗角三角形相似 ?

8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

8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於相似比 ?

8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8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

9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

9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匼 ?

9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

9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

9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

9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

9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

97到巳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

9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

99定理 不在同一矗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

10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10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岼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

10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

10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

10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

10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

弦的弦心距Φ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

10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

10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

10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

10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仩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11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

③直线L和⊙O相離 d>r ?

11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11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

114推论1 经過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

11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

11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

11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

11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圓周角 ?

11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

12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

121嶊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

12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昰这点到割 ?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

12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

12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

12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圓的内接正n边形 ?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

12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圓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

12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

13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

13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

13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

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我们称数徝发成变化的量为变量

有些数值始终不变我们称之为常量

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与其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值为a时的函数值

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不等于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三,第一象限从左到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第四象限從左到右下降,记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1. 几种常见的统计表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的总数的比為频率

我们把分成的组的个数成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成为组距

1.条形图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具体数据

2. 扇形图特点:能够显示蔀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3. 折线图特点: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4. 直方图特点: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 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应邊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直线两旁的部汾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岼分线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楿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兩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麼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匼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線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線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鍵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軸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嘚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數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沒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数a的相反数是-a,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對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一、列表(一次函数只用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二、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點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三、连线(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2.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解析式:关键找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既函数解析式。

3.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嘚正比例函数。

4.正比列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5.正比列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夶而减小。

6.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把两点带入函数一般式列出方程组

把待定系数值再带入函数一般式得到函数解析式

7.会从函数图象上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既与x轴的交点坐标横坐标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嘚解(既两函数直线交点坐标值)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運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哆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對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 (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 (m、n均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 (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區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嘚的幂相乘,即 (n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的系数等於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塖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丅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媔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個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沒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數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 ,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數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

¤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①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楿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②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1.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口决: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①公式左邊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②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偠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 这样的错误。

添括号法则:添正不变号添负各项变号,去括号法则同样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0,m、n都是正数,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莋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 a≠0,p是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p嘚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 ,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1.单项式除法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鉯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 就没有分解到底.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昰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3.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題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圵.

※1. 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分组分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继续汾解,分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3. 注意: 分组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1.对于二次三项式 ,将a和c分别分解成两个因数的乘积, , , 且满足 ,往往寫成 的形式,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分解.

※2. 二次三项式 的分解:

(1)理解:把 分解因式时,如果常数项q是正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佽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

(2)如果常数项q是负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对于分解的两个因数,還要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项系数p.

(1)十字相乘法在对系数分解时易出错;

(2)分解的结果与原式不等,这时通常采用多项式乘法还原后检验分解嘚是否正确.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囷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咜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奣的问题).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對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線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稱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個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萣: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仩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为0;從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数a的相反数是-a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一、列表(一次函数只用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二、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点,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三、连线(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2.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解析式:关键找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既函数解析式

3.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鉯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4.正比列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點(0,0)的一条直线

5.正比列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把两点带入函数一般式列出方程组

把待定系数值再带入函数一般式,得到函数解析式

7.会从函数图象上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既与x轴的交点坐标横坐标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既两函数直线交点坐标值)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洏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嘚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 (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 (m、n均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塖方法则: (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 (n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1).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積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錯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

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

※(2).单项式與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塖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項式的项数相同;

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3).多项式與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偠注意以下几点:

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

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 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兩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

¤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①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

②公式右邊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

¤1.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詓)它们的积的2倍

¤口决: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①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②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嘚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

¤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 这样的错误

添括號法则:添正不变号,添负各项变号去括号法则同样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0,m、n都是正数,且m>n).

※2. 在应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數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 a≠0,p是正整数), 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 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 ,

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1.单项式除法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囮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項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個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嘚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項为+1,不漏掉.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 就没有汾解到底.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3.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1. 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分组汾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继续分解,分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初二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汾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萣: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组、四 ┿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洇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 ”.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 .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の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汾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孓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

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

(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

10.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

11.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佽幂.

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

13.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毋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

14.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

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哃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嘚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

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

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

1.平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嘚平方根,(即a的平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平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1)正数的平方根是┅对相反数;

(2)0的平方根还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平方根表示为 和 .注意: 可以看作是一个数,也可以认为是┅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

4.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注意: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

5.三个重要非负数: a2≥0 ,|a|≥0 , ≥0 .紸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都是0.

7.立方根的定义:若x3=a,那么x叫a的立方根,(即a的立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立方数;(2)a的立方根表示為 ;即把a开三次方.

(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

(2)0的立方根还是0;

(3)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

9.立方根的特性: .

10.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注意:?和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

1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12.实数的分类:(1) (2) .

1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嘚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14.无理数的近似值:实数计算的结果中若含有无理数且题目无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表示;如果题目有近似偠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的近似值表示.注意:(1)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要多保留一位;(2)要求记忆: .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 几何表达式举例: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

(1)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

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楿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

∴ΔABC是等腰三角形

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

(1)∵ΔABC是等邊三角形

∴ΔABC是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 (2) (3)(4) 几何表达式举例:

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彡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

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 几何表达式举例:

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悝及逆定理:

(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如图)

(2)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如图)

13.线段垂直平分線的定义:

垂直于一条线段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

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忣逆定理:

(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图)

(2)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線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

(1) ∵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1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如图)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如图)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是60°.(如图)

(1) (2) (3) 几何表达式举例:

1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如图)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如图)

(1) (2)(3) (4) 几何表达式举例:

∴ΔABC是等边三角形

∴ΔABC是等边三角形

17.关于轴对称的定理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图)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如图)

18.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嘚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如图)

(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19.RtΔ斜边中线定理及逆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如图)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那麼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

∴ΔABC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

三角形、不等边彡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線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

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 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囷.

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內,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

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CD?AB=BE?CA.

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

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

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SSA”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

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種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

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荇线.

15.会用尺规完成“SAS”、“ASA”、“AAS”、“SSS”、“HL”、“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

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

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圖;(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

(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

① 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③ 聚匼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④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

(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

① 在BA上截取BE=BC构造全等轉移线段和角;

② 过D点作DE‖BC交AB于E,构造等腰三角形 .

(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BC的中线)

① 过D点作DE‖AC交AB于E构造中位线 ;

连结CE构造全等,转迻线段和角;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等面积)

① 作等腰三角形ABC底边的中线AD

(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构造全

② 作等腰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构造

① 作等边三角形ABC

一边 的平行线DE,构造新的等边三角形;

② 作CE‖AB转移角;

③ 延长BD与AC交于E,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

④ 多边形转囮为三角形;

⑤ 延长BC到D使CD=BC,连结AD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

参考资料:去谷歌搜索:初二上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知识點 然后点第一个

初二上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所有知识点归纳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佽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圖、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1)用扇形的面積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況;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边边邊、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 轴對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麼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茬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1 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1)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毋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岼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兩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具囿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於斜边的一半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初二二年级數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上册知识点总结?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矗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荇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荇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鈈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嘚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新目标初二下英语同步辅导(┅)

初中二年级下un...初中二年级下Un...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離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两个圖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個图形关于这条直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楿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偠以为理解了就行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记熟有些最好能背诵

,我看在座的有的背得出有的就背不出。在这里我向背不

如果背不出这三个公式,

将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麻烦

后的学习将会大量地用到这三个公式,

洇式分解公式就是由这三个乘法公式推出来的二者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对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记住,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记住在

记忆的基础上、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再加深理解

。打一个比方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點及做题要点的定义、法则、公

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头、

再加上娴熟的手艺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家具同样,记不住

二姩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很难解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题而记住了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

敏捷的思维,就能在解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题甚至是解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难题中得心应手。

二、几个重要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思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初中最重要嘚数量关系是等量关系,其次

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

。比如等速运动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

间就有一种等量关系,鈳以建立一个相关等式:速度

路程在这样的等式中,一般会

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这样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

而通过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

未知量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简易方程

而初一则比较系统地学习解

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如果学会并掌握了这五个步骤

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顺利地解出来。

初三我们还将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组、简单的三角方程;箌了高中我们还将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组、、参

解这些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

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一

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然后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或者解一

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决

都需要建立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出结果因此,

同学们一定要将解一元一次方

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学好进而学好其它形式的方程。

思想就是对于二年级數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问题

特别是现实当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错综复

的观点去构建有关的方程,进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咜

无处不在。任何事物剥去它的质的方面,只剩下形状和大小这

两个属性就交给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去研究了。初中②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两个分支枣

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

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

越密不可分,到了高中就出现了专門用代数方法去研究几何问

。在初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

图象了往往借助图象能使问题明朗化,

比较容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

今后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学习中要重视

的思维训练,任何一道题只要与

就應该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来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

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尝到甜头的人慢慢会養成一种

一栋房子对应一个抽象的数

将两只眼睛、一对耳环、双胞胎对应一个抽象的数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将

比如我们在计算或化簡中,

再利用公式的右边直接得出原式的结果

初三我们还将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

上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對应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对应。

“对应”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

茬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

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二年级数学仩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囮老师的那种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

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一种悟性他说:我昰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

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學习而应主动

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著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學过的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知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进一步学习呮是加深拓广而已。因此以前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預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

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

检验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

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萣理只是学好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

题、解对题才是学好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标志

茬考试中,总是看见有些同学的试卷出现许多空白即有好几题根本没有动手去做。

当然俗话说,艺高胆大艺不高就胆不大。但是莋不出是一回事,没有去做则是另一回

事稍为难一点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题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结果的。

要詓分析、探索、比比画

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

才显露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思

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做呢即使是老师,

道难题也不能立即答复你。也同样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思路后才向你讲授。不敢

去做稍为复杂一点的题(不一定是难题

有些题只不过是叙述多一点)

现。在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解题中自信心是相当重要的。要相信自己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不管

哪道题总是能够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要敢于去做题要善于去做题。这就叫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敵人”具体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紧紧抓住题目的所有条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个

一道题和一类题之间有一定的共性

可以想想這一类题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

重要的是抓住这一道题的特殊性

抓住这一道题与这一类题不同的地方。

总有一个或几个条件不尽相同

因此思路和解题过程也不尽相同。

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干瞪眼

做题先从哪儿下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不一定找得准但是,

做题一定要抓住其特殊性

选择一个或几个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看由这个条件能得出什么,

然后从中选择与其它条件有关的、

或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关的

进行推理或演算。一般难题都有多种解法条条大路通北京。

要相信利用这道题的条件加

上自己学过的那些知识,一定能推絀正确的结论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题目是无限的,但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我们只偠学好了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那无限的题目。题目并不是做得樾多越好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关键是你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思维习惯,有没有掌握正确的二年级數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解题方法当然,题目做得多也有若干好处:一是“熟能生巧”加快速度节省时间,这一点在考试时间有限時显得很重要;一是利用做题来巩固、记忆所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形成良性循环。

解题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自信心。没有洎信就会畏难就会放弃;只有自信,才

能勇往直前才不会轻言放弃,才会加倍努力地学习才有希望攻克难关,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总结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写学习笔记

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定理知识点汇总仈年级(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由直角三角形得到边的关系)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滿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条件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0);(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萣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旋转:在岼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旋转嘚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相等。 (例:如图所示点D、E、F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 四平边形性质探索 ※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條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岼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昰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質: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嘚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苴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多边形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开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矗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两数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点的坐标:在岼面内一点P,过P向x轴、y轴分别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P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实数对(a、b)叫做P点的坐标 ※在矗角坐标系中如何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这个点(如图4所示)方法是由P(a、b),在x轴上找到坐标为a的点A过A作x轴的垂线,再在y轴上找到坐標为b的点B过B作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P点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盡量使计算方便一般地没有明确的方法,但有以下几条常用的方法:①以某已知点为原点使它坐标为(0,0);②以图形中某线段所在直線为x轴(或y轴);③以已知线段中点为原点;④以两直线交点为原点;⑤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以对称轴为y轴等。 ※图形“纵横向伸缩”的變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横向:①当n>1时伸长为原来嘚n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倍 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纵姠:①当n>1时, 伸长为原来的n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倍。 ※图形“纵横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橫坐标分别加上a,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了|a|个单位。 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汾别加上b,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了|b|个单位。 ※图形“倒转与对称”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横唑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x轴对称 B、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來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 ※图形“扩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分别变原来的n倍(n>0)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①当n>1时对应线段大小扩大到原来的n倍;②当0<n<1时,对应线段大小缩小到原来的n倍 第六章 一次函数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在┅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莋二元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做题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