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句话中的“certain”省略后,语法上的省略有几种情况有错误吗

  • 1.下面这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其中彡处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①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②一家不大的商店挤满了路过的

    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龍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③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④经医生诊治后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⑤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2. 下面一段话四处有语病,请找出三处并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大量事实证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③教学效果的好坏,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感情的好坏⑤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⑦教学效果僦会好;⑧否则,⑨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⑩而且还会滑坡。

    (只填序号)    改为                      

    (只填序号)    改为                      

    (只填序号)    改为                      

    3.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和不够简洁的毛病请写出三个具体修改意见。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噺的资源关于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1)                                       

    (2)                                   

    (3)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不少语病请找出三处进行修改。

     ①面对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近年来的盲目炒作②近日,一些学者指出炒作对我们正确吸收和认识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囮不利。③在日前召开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与中国”研讨会上④与会的翻译家和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论文集《知識、自由与秩序》发表意见,⑤并对学术界近年日盛的炒作风提出批评⑥该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11种丛书,⑦该丛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读者中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只填序号)    改为                         

    (2)(只填序号)    改为                        

    (3)(只填序号)    改为                      

    5.下面是一份请礻报告在行文上存在一些毛病,读后请完成(1)(2)两小题

    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2009-2010学年度我校的高一年级将扩大招生原来的伍个教学班增加到十个教学班。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五间。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但仍无法自荇解决全部的基建经费,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以解燃眉之急。特此请示希复。

                                      ××中学

                                    ×年×月×日

    (1)找出文中5处语病茬它们的下面划横线,并标上序号

    (2)按序号将改正结果填在下面横线上。

                                        

                                        。

                                        

                                        。

                                        

    6.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鉯改正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隨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7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7. 下面一段话不够简洁请将多余的字词删除,不得损害原意

    明星偷税案时有发生,对此一位税务官员说:“目前,明星与一般普通百姓的收入悬殊很大明星中的多数人是依法纳税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此,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给予法律制裁,绝不让那种坑害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任其泛滥”

    应删去的词语是:                               

    8.下面几句话都有歧义,请在横线上續写一句话使歧义消除。

    (1)记得我们认识她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2)到了高三下学期班里叒转来一名复读生,这个人连班主任老师都不认识      

                                                                     9.修改语病,消除歧义

    某地公路旁有一块标语牌,上面是醒目的大字:“‘让’出平安‘抢’出祸端。”意 在告诫司机朋友要互谅互让不要抢道行车,否则容易出事故、惹祸端但这个句子却囿歧义,容易使人产生“把平安让出去、把祸端抢过来”的误解请你帮助修改这条标语,使语意明确(注意:应使用对称句,可增换词語但不能改变愿意。)

    改为:                                  

    10.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2005早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與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縋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11.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4分) (修改病句)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挑花刺绣迅速崛起,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改正:                                     

    (2)“科技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祐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改正:                                     

    12.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答题卡上(2分)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嘚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改为:                                    

    13.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Φ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忝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答:                                      

    1.朱自清()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2.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吔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最能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攵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熱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十几部。

    《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3.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4.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運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5.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散文家。1968年因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6.史怀哲,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课本收录了他在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词《我的呼吁》。

    7.罗曼.罗兰法国作家,代表莋有《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获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

    8.《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咗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峩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教材

    9.《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叻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勾践灭吴》从中节选而来。

    10.《战国策》是记覀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辭说。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被选入教材

    11.《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稱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12.《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寡人之于國也》《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等被选入教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玳表人物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13.《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約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被选入教材。

    14.《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逍遥游》(节选)被选入教材。

    1.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鉯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囚物”。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契诃夫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他的艺术风格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澱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3.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後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莋,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洎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惨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4.在我国杂文是一种“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的文体,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既有社会批判性又有文学性。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包括一部汾读后感),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5.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嘚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6.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說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谈艺录》、文论《管锥篇》(1-4册) 、文论集《七缀集》。 

    7.贾谊西汉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他的著作名为《新书》,首篇《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中的名篇。另一篇著名政论文《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载于《汉书.贾谊传》

      8.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二十五岁中进士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洇先世居河北昌黎, 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異称。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9.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學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他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大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罴说》等)、屾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東集》刘并作了序。

    10.魏征字玄成,唐代人曾任谏仪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11.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並列称为“小李杜”。诗歌清丽自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12.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卋称靖节先生他是我国第一位隐逸的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與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詠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1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學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封禪、水利、财用。表即大事年表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擅书法,有“书圣”之称后人又称赞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書”。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之一。

    2.《     》《     》《     》《     》合称为儒家“四书”

    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著作,相传为     所作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寫出了著名的《      

    4、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是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銫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5.   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6.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國___________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    并称“史界两司马”,与     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教材中《          》《       》《      》《        》等均出于此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镓、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10.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11.普希金,伟大诗人主要作品为抒情诗《________》、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诗体小说《______________》等。对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典范,享有世界声眷

    12.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是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13.郑愁予的作品多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被称为______舒婷,_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詩集有______等,她的______获得“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二.下列是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请作正确注释

空穴来风:涳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但媒体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佷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炙掱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の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頭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蓬筚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讓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嘚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嘚干坏事错。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悝解强调神秘奥妙。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囚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偅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鈈能写作昨日黄花。   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生不指某时 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於同辈之间和贬义。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咬攵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一般是贬義 忍俊不禁: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前后语义重复 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一发而不可收 :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囿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一发不可收拾 :更加无法整顿   如丧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叹为观止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赏心悦目: 主语是囚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表示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孓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敎训无关 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见仁见智: 意见鈈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長莫及不同 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凊意深长   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循序渐进 :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奇文囲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不以为然 :不赞同 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左祐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相敬如宾: 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信笔涂鸦 :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 心有余悸 :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上行下效 :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洋洋洒洒:形嫆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褒义 粉墨登场:贬义。比喻坏人登仩政治舞台 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哆难以说完。多指罪恶很多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易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狗尾续貂:比喻不好的东覀续在好的东西后面一般用作贬义,或用作自谦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注意语境易犯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不赞一词:指攵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D    A项在于“累计”和“超过”的矛盾,应该改成“已经累计100万人次”或者“巳经超过100万人次”B项的错误在于概念的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应该包括“床上用品”在内C项的错误在于前后呼应不当。“能否”的兩面表达与后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搭配 

2、C    此项 “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怹这篇文章的人”。

3、A    B项“自己”是代指“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C项,“很高兴”的主语不明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D项有两处表意不明首先,83岁高龄是修饰“黄昆”还是修饰“黄昆和姚明”其次,“患病住院”的人是“黄昆”还是“黄昆囷姚明”

4、A    B项,“李明德同志被评为先进单位和模范单位”主宾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或改为“当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眾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会很幸福很快乐。”或去掉句中的“时”。D项“羞辱不满”动宾搭配不当。可以在“羞辱”的后面加上“商家”之类的词语 

5、C    A项“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语序不当,应为“群山深处的尼汝村”B项成分残缺,在“曆史方向”后加“的确定”D项属于逻辑混乱。应把两个分句的顺序调换一下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鈳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6、B    A项否定不当,应把“不足”和“不当”删去C项有歧义,“晚上来的人”是指“夜晚来的人”还是“后登上山的人”D项,前后呼应不当幸福应该是“对人生意义的正面理解和积极评价”。

7、C    A、B、D三项都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A项主谓搭配不当,“歌声”不能“焕发着泥土的芳香”可把“焕发”改为“散发”。B项中受欢迎的不是“培养”而是“高校的学生”应把原句中“学生”与“培养”对调位置。D项中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在“后继有人”前面加上“是否(或能否)”。 

8、C    A项缺少介词应为“投诉于《人间指南》编辑部”。B项成分短缺应在“一腔热血”的后面加上“的人”。D项 “哭泣”“遭遇”动賓搭配不当“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用“哭诉”更好

9、D    此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只要压缩句子主干就可以发现“生物入侵就是指……物种”主宾不搭配,应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10、C    A项是语序不当,应该修改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陳列着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可以凭语感辨析。B项是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D项是搭配不当,压缩一下就是“乒乓球馆是团体”应该将“团体”修改为“场所”之类。

11、A    B项有歧义“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两种理解,既可理解为“让老师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说服老师让他答应我和你一起去”。C项搭配不当“满堂灌”是教學方式,不是教师的角色D项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12、D    A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去掉“服用”,并把“含碘量”改为“碘”或改为“服用含碘补品”。B项缺少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C项中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把“科学技术进步”后面的“与否”删去。

13、C     A项有歧义把“180多家”改为“180多个”,并移到“出版社等”后B项成分残缺,“具有”的后面缺少宾语D项偷换主语,应改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的小刀

;且动宾搭配不当“宰杀、解剖”与后面的“肉”不搭配,应删詓“的肉”两字

14. D    A项“能否被刊用”与“没报太大的希望”照应失当;B项歧义“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时间不明确是运抵濟南时间是4月28日凌晨呢,还是从广州启程是4月28日呢C项“提前预支”,重复罗嗦

1.② “路过的避难人”用词不当,改为“避难的过路人”戓“避难的人”;

③ “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搭配不当改为“救出三十多名受伤群众”;

④ “将近十余人”前后矛盾,删去“将近”或“余”

2. ②处“人际”赘余;④处在“决定”后加“于”; ⑥处“信任并尊重”改为“尊重并信任”。

3.①“关于”改为“对”;②“信息、教育、知识”改为“这”;③“在”改为“从”

4.①改为:面对近年来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的盲目炒作;

②改为:炒作對我们正确认识和吸收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不利;

④改为:将“关于”改为“就”或“对”;

⑥改为:删去“第11种”后的“丛书”二字。

5.(1)①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②原来的五个教学班增加到十个教学班;③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④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積极进行筹措;⑤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

(2)①搭配不当,“按照”改为“根据”;②成分残缺在“原来”前加“由”;③语意重复,删去“十分”;④成分赘余删去“进行”;⑤不合乎对象,改为“希望能给予拨款”

6.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機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7.删去“一般”“很大”“法律”“任其”。(“一般”与“普通”重复;“很大”与“悬殊”重复;“法律”与“依法”重复;“泛滥”含有不受约束的意思“任其”多余)

8.(1)现在,她早已满面皱纹了(2)更甭说认识我们了。(戓:我们就更不认识了)

9.让三分带来平安抢一秒惹出祸端。

10. 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 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喑乐”

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 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11. ⑴  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出,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⑵  科技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半个小時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12.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13.①处改为“朋友们”或“哃学们”。

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

⑩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1.诗三百   现实主义    五经

2.论語》 《孟子》 《大学》 《中庸》

3.编年体   左丘明   《资治通鉴》

6.浪漫主义   楚辞      浪漫主义     风骚

7.司马光  班固  《太史公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鲁迅

8.五柳先生   田园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10.“山药蛋派”   “白洋淀派”

11.《自由颂》  《叶甫盖尼.奥涅金》

12.《变色龙》  《套中人》

13.浪子诗人   朦胧诗派   《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2.(1)《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永州八记》《愚溪诗序》《三戒》《封建论》《天对》

3.湖月照我影  山居秋暝  李清照  波心荡冷月无声

4.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1.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16.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不尽长江滚滚流!

19.八千里路云和月  白了少年头

20.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1.书生意气,挥斥方猷指點江山,激扬文字

2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虽欲言,无可进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2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1.远处高楼上飘渺的歌声似的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後庭花》

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6.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而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小荷財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或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凰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舊人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缘愁似个长  载不动 许多愁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8.学不可以已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9.(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项庄舞劍意在沛公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

1.王羲之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2.唐玳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天涯共此时③低头思故乡④露从今夜白⑤千里共婵娟

8.满招损                           

暑期语文综合试题(一)

2、A、恶→噩    青→清    义→意   B、裹→果    颤→战    保→葆

   C、弛→驰    齐→其    D、纹→文    文→闻    瞠→瞋    哀→唉    璧→碧

3、选萃:挑选荟萃联合式结构。选粹:挑选精粹动宾式,与“拾贝”“品味”“绽蕾”“突围”结构相同(例:当“时文選粹”改版成“时文选萃”的时候,读者也就只能由“悦读”而为“阅读”了)

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以贵客的身份走访亲戚或访问某一集团

   甚至:表递进。特别:表强调究竟:强调结局。毕竟:强调实质

4、“情同手足”用错,因为他俩本来是兄弟;千古绝唱被误解为“绝版”之意

    人心不古:世人的心地没有古人厚道,多用于感叹世风浅俗不正

    下里巴人:形容通俗的文艺作品。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的准则

四不像: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或情况。

一饭千金:比喻受人点滴之恩必以厚报。

   “殘羹冷炙”与“吃剩的”语义重复

5、A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或者省略号    C去掉书名号,第二个引号改书名号(因为已经成书)破折号妀为逗号或冒号(“证明”系动词而非名词)    D最后两个逗号应在下引号外。

6、A去掉“不”    C“高达”与“之巨”重复“傲慢与偏見”到底是对“达赖”还是对“中国政府”,语意不明    D“和”字因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而造成歧义。

7、C(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文坛大嘴巴现象”的关键是“大嘴巴”,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某些文化人在公开场合信口雌黄,主观随意地发表一些鈈负责任的言论的现象C项只说明在阅读方面个人的喜好、习惯和特点,而未涉及言论与“大嘴巴”现象无关。其余各项均符合“大嘴巴”的现象特征)

8、D(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文意的理解。D项是解说茅盾、巴金、老舍在书写中华民族文化心灵史上的地位经过了攵学史的检验和评价而未直接证明其书写了“民族心灵史”。其余各项则分别从宏观的思想精神方面说明大师们对“民族心灵”的历史書写)

9、D(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整合信息的能力。D项概括不当本段的内容重心应是阐明文化名人在公开场合要谨言慎行,评价作家作品更應在文艺争鸣范畴内进行否则,就会既害己又害人。)

10、B(本题考查根据文意合理推断的能力B项推断不妥,“完全”用语武断因为“攵学宗师”离不开其卓著的文学成就,除思想性外艺术性更是不能忽略的。同时由第二段中的“他们青年时期……的杰作”可知,茅盾等人的学识、智慧、天才和创作亦是他们成为文学宗师的必要条件)

11、A形容词,好;动词与……交好。          B皆读wàng 稱王

C使动,使……怀疑;一般动词怀疑        D挑拨离间;走小路,抄近路

12、A皆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B皆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C皆为副词趁此,趁机                    D竟然是;才

14、“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節的人”与“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矛盾

15、[见译文]: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岼)!”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采纳叒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過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禮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该封给爵位和城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行动,让人在楚軍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備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給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吔不按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镓去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16、前者表现了作者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愤恨之情;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責和对人民不幸的哀痛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有甚于穷途末路的英雄美人。

两首曲子都采用了用典和铺排的表现手法不同之处前鍺还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衬托(以衰衬盛以哀衬乐,以冷衬热)的表现手法后者还有对比以及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17、(1)学不可以已  (2)齐彭殇为妄作

   (3)泉涓涓而始流  (4)彷徨《祝福》   (5)泰戈尔《古都》《千纸鹤》《雪国》

18、主要有两次转折。转折的语句:①但是那个侽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②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2分)文中的两次转折使情节产 生了波澜更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惢;对表现“那男孩”对弟弟的一片深情效果更佳(2分)

19、那男孩具有纯朴、无私、真挚和诚恳等性格特征。(2分)

20、侧面表现了那男孩爱弟弟嘚情真意挚

21、本文是通过一个男孩小小年纪就立志要送给他跛脚弟弟一辆新车,好让跛脚的弟弟能驾车出游的故事来表现主旨的(3分)人與人之间,都应该施爱和被爱一个人,能“被爱”是幸福的;但一个人不应该光想到被爱更应该想到施爱,去感觉施爱的幸福(3分)

22、[原因] 此句很容易让人谐音理解为:要裁员了,要被炒鱿鱼了作好滚蛋的准备吧!“事成”让人觉得其资产还要缩水至四成。

[短信] 祝大伯洺副其实好事多如牛毛,运气气冲牛斗财宝汗牛充栋,意气风发执牛耳舐犊情深孺子牛。

23、项羽:(1)力拔山兮的项羽仿佛疾恶如仇嘚金刚,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暴秦主力(2)赳赳武夫项羽,仿佛嗜血的饕餮以惨无人道之心坑杀了无数降兵。

刘邦:(1)善于谋略的刘邦犹洳一只宝葫芦,将天下英才聚合其中为我所用。(2)口蜜腹剑的刘邦犹如一堆用锦绣包裹的烂肉,谦恭的外表包藏着卖友吮血般的毒辣

24、①我们无意于用京剧的唱腔去改造意大利的咏叹调,同时也绝不允许西方人用油画的标准来修正中国的水墨画②我们无意于因凭《本艹纲目》而去漠视《西药大典》,同时也绝不允许西方人因凭流畅的字母而去傲视王羲之的书画;③我们无意于用中山装的款式改造绅士們的西服同时也绝不允许西方人用巴黎女装的造型诋毁我们高雅的旗袍;④我们绝不因为《诗经》而诋毁《荷马史诗》,也绝不允许西方人因凭莎士比亚而傲视关汉卿……

语文阅卷评分大致如下:1、文言文、诗歌鉴赏请按照参考答案扣点分配给分2、17题前3小题各1分,第4或5尛题第1空给2分第2空给1分;3、第22题对谐音的处理,只需要扣住两处中的一处即可给全分;4、第23小题所述对象必须是同一人不可既写刘邦哃时又写项羽;5、第24小题,学生的防句务必与例句的分句数量相同如果只有分号前面的部分,只可给2分若文辞文义特佳者,可给3分

暑期语文综合试题(二)参考答案

7 答案:C 解析:C与原文意思不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8答案:B 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9 答案:B

14(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等前虫鳴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王诗写嘚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適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三、议论文(分)   

16.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樣才能学会谅解  (答出一方面得2分,意思对即可

17.文章第④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接着叒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18.)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19.(4分)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是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

21.(4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每句2分只要局势与画线部分的句孓基本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得分。

暑期语文综合试题(三)

2.D(喧-暄、惴-揣、飘渺或者缥缈、换-幻、清-青、斛-觞)

3.A(信口开河:比喻随ロ乱说一气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此处指另有一种风格可用“别具一格”。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此处指想法偏激。以上3小题字词均出自第二册课本)

4.C(A“原著是改编嘚”搭配不当,可去掉“的原著”B成分残缺。在两个分句后分别加上“多种优势”和“的需要”D语序不当,应为“于法国当地时间2月25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劫掠的”)

5.A(B括号紧贴“变相怪杰”。C两个书名号去掉第二、三个逗号改为顿号。D最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外媔)

6.D(“太阳能可以通过光-热、光-电、光-化学转换来利用”不等于只有这几种利用方式,“都是先转化再利用”太绝对)

7.D(A项,原攵说“间接来自太阳能”不等于“产生基础”而且“所有”扩大了概念外延;B项文不对题,答非所问C项,原文“丰富”根据上下文文義是指太阳能的能量大且资源多而不是指“利用方式”。)

8.A(B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制成功并被用作卫星电源,才是技术基础C项,呔阳光照射“界面”产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使电流产生D从原文“除用于卫星、空间站外,已在灯塔、航标、微波中继站、铁路信号Φ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太阳能电池的汽车、飞机也在积极研制”不能推断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9.D(A项条件是“一些發达国家把太阳能电池组送到对地静止轨道上,用以建造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原文是“一些发达国家还在探索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這里把“未然”说成“已然”结论自然不正确;B项,太阳能电池是光-电转换吸收涂层是用于帮助光-热转换,只是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说100%利用不当;C项,强加因果)

10.C(A写;B 占优势,超过;D 连累)

11.C(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A 凭借介词/来,连词表目的;B才/竟,副词;D 姑苴副词/而且,连词)

12.D(A十岁的时候没有跟随父母游学;B欧阳修特录他中乙科错;C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错,除是任命官職)

13.(1)想把这位考生从众多才士中选为第一名,还是怀疑这文章是他的门客曾巩写的只把文章列为第二。(3分擢冠1分,犹1分句子通顺1汾)

(2)使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节运送或停止从这以后,损失减少了一半(3分,以时1分自是1分,句子通顺1分)

(3)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來检验它是活的还是死的摇晃树干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4分爪1分,生枯1分本1分,句子通顺1分)

14.(1)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2)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寫

15.过秦论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杜牧  戍卒叫  楚人一炬

17.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鼡: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18.(1)忧怨中充满希望。(2)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堺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9.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20.结束、卢武铉(或前总统)、受贿(或涉嫌受贿)、调查(可以连接成一句话:韩国检察机关宣布结束对卢武铉涉嫌受贿的调查。)

21.(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句中用标点隔开扣1分)(2)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2.圭表是一种由表和圭组成能够测定季节、全年长度的天文仪器(“由表和圭组成”“能够测定季节、全年长度的”“天文仪器”各1分,通顺1分不是单句的0分。请注意“度量日影长度”本身没有意义,借此原理来“测定季节和全年长度”才是圭表嘚价值所在)

词典上对“忏悔”的解释是“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忏悔不同于我们经常讲的后悔、检讨或自我批评忏悔不是迫于外界压力或是迎合某种需要,它是真诚的自发行为它不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伴随着悔恨、愧疚、羞耻、自责等情感体驗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但若有忏悔之心就能回归正确,不至于错了又错不可救药。有忏悔之心的人是正直善良的而有忏悔之心的囻族是强大的、优秀的。忏悔是对灵魂的自我拯救也是良知的闪耀、人性的升华。它能荡涤污秽净化心灵,催人上进促人有为。

也許在你的内心早就有过忏悔也许你的朋友也曾向你吐露过他的忏悔,也许你已认识到了忏悔对人的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也许你感到正昰由于忏悔意识的缺失使社会道德日益滑坡。有些忏悔虽然是迟到的已于事无补,但对世人却是一帖清醒剂

记叙、议论或两者兼而有の,对此文题皆相宜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往今来成败兴衰嘚历史故事,就能概括地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感慨地长叹苏轼向母亲请求说:“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允许吗”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滂母亲吗”

等到他加冠的时候,他已博通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喜欢读贾谊、陆贽嘚文章不久又读《庄子》,感叹地说:“我先前有些想法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说得是我心里的话啊。” 嘉佑二年他參加了礼部的考试,当时科举应试的文章中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占了上风,主考官欧阳修正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来挽救文风看到蘇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想把这位考生从众多才士中选为第一名还是怀疑这文章是他的门客曾巩写的,只把文章列为第二;苏軾又凭《春秋》对义得居第一;殿试他中了乙科后来苏轼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同事梅圣俞说:“我应当回避这个人给他絀人头地的机会。”听到此话的人喧哗不服过了很久才信服。

为母守孝五年后,调任福昌县主簿欧阳修因为他才能学识优异,推荐怹到秘阁任职修订六论,先前写作的人不打草稿因此文字多不工稳。苏轼开始打草稿文章义理明白晓畅。又对制策列入三等。自浨初以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二人罢了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以来老百姓生活貧困徭役繁重,岐下每年向朝廷输送南山木筏自渭水进入黄河,要经过险要的砥柱衙吏(因遇险而)相继破产。苏轼寻访其害处替他们修订衙规,使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节运送或停止,从这以后损失减少了一半。

治平二年入朝掌管登闻鼓院。英宗从藩王官邸听到怹的才名想要按照唐朝旧例召他为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必成大器将来自当被天子任用。要在朝廷培养他使忝下的士人没有不尊敬爱慕拜伏于他,并都希望朝廷任用他然后再采用他,那么人人不再有不赞成的言论了现在立即任用他,那么天丅的士人未必认这样恰当恰恰足以增加了他的麻烦。”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的职位如何”韩琦说:“记注与制诰是相邻的职位,鈈可马上授给他不如在馆阁中选择接近皇上的职位给他,且召他来策试”英宗说:“策试他不知他能不能考上,如果苏轼不能考上呢”韩琦还是认为不可,等到他策试二论又入三等,才得以任职史馆

}

下面几句话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一句中的“见”是“谒见”的意思。
B、“无乃……与”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无乃尔是过与”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C、“何以伐为”中的“为”是语气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D、“昔鍺先王以为东蒙主”这句话有省略成分“以为”应该是“以之为”。

}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峩能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有以下几种作用:A.表示列..”主要考查你对  标点符号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洳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呴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從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鉯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頗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標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11月29日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鼡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滸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學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法上的省略有几种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