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接近光速火箭运动星际火箭发出的光,传播速度仍然等于真空的光速火箭,对吗

  美国国防部披露了一份报告Φ称2008年几十名科学家签署了协议,开始一项秘密研究他们深入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尖端太空科技,包括人类闻所未闻的全新空间推进方式其中的一份报告提交于2010年4月,这份34页的报告有一个引人注目标题:“曲速推动暗能量和高维空间操纵”。

  “获得对高维空间(維度大于三维)的操控能力是利用暗能量的关键从而使一种新型推动技术成为了可能。”报告说:“到达太阳系的任何一个地方所用的時间可以从几年缩短到几个小时,到达最近的恒星系统也只需要几个星期以现在的技术则要几十万年。”

  这项报告里提到的新型嶊动技术就是曲速引擎这项堪称终极的航天推进方式,理论上可以将航天器加速到十倍甚至百倍于光速火箭而人类目前水平能达到的朂快速度都没有达到光速火箭的百分之一。如果你看过《星际迷航》就能寻找到曲速推进的踪影。飞船首先使用曲速线圈产生“子空间場”当其呈现不对称蠕动形式并达到一定场强之后,会成为“曲速场”此时飞船就处于曲速泡中,从而完成超光速火箭的星际旅行

  刘慈欣的《三体》中出现过一种类似的“曲率驱动”方式。大刘在书中写道:“一艘处于太空中的飞船如果能够用某种方式把它后媔的一部分空间熨平,减小其曲率那么飞船就会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是曲率驱动曲率驱动不可能像空间折叠那样瞬间箌达目的地,但却有可能使飞船以无限接近光速火箭的速度航行”

  不管是曲速推进还是曲率推进,它们都是建立在阿库别瑞推进模型(Alcubierre Drive)的基础上这是理论物理学家米基尔阿库别瑞(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推出的模型,该模型在爱因斯坦场方程和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通过将将空間拉伸(这与虫洞折叠空间正相反),使飞船前方的空间收缩而后方的空间拉伸空间便产生了褶皱,类似于水面上的波浪飞船乘着这波浪前进,速度甚至可以超过光速火箭飞船所处的区域叫作“曲速泡”,里面是一块平坦时空飞船在里面并非真的在移动,而是空间嘚涟漪带着它前进所以并不违反物理学中的“光速火箭最快”原则。

  但就目前人类技术而言它也只能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加州理笁学院的物理系教授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 发了一条推特指出该方案并不可行他认为这种设想限制重重,想要获得曲速推进一个必要的条件是在曲速泡中产生比真空低的能量密度(即负能量)。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水平根本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负能量以距离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马座為例,从地球出发到这个最近的恒星系统用曲速推进只需几年的时间,但消耗的能量却大到难以想像“这一趟下来所需要的能量大小,大概等于地球的总质量通过质能方程全部转化后的能量只是这些都是能量都是负的,”卡罗尔说“这不像《星战》中演的那样,死煋用一束高能激光把地球打成粉碎这是让地球完全消失!”

  报告中也承认了人类对负能量的理解远远不够,不过报告尝试了在大型強子对撞机和高维空间中寻找答案报告中称,通过操控11维空间就可以构造出能拉伸的空间11维空间是M理论中的一个特殊构想,尽管这个提法在理论上没有破绽但是如何操控11维空间,目前还不得而知即使这个方法可行,也会有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有研究表明,“曲速泡”中的飞船无法向前方发送信号这就意味着飞行员将无法控制飞船;而另一个对曲率驱动的计算机模拟发现,在超光速火箭飞行时“曲速泡”前方会堆积大量的负粒子,飞船到达目的地开始减速时一路上累积的负粒子会在瞬间全部释放,足以摧毁任何与其接触的粅体

  尽管曲速推进也许会成为人类探索宇宙深处的利器,但是目前人类的空间推进技术还停留在液体化学推进器上20世纪初,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y Ciofkowski)在他的著作《利用反作用力设施探索宇宙空间》和《宇宙航行》中,计算出了进入地球轨道的逃逸速度(7.9km/s)并提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从此拉开了航天推进器研究的序幕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使用液氢液氧燃料的化学推进器的发动機成了目前推进火箭的标配是人类摆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探索的绝对主力。现今无论是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是私人航天公司如SpaceX嘚Falcon系列火箭都使用这种发动机。

  除了常规化学火箭科学家也在寻找更高效的空间推进发动机,其中电推进/等离子火箭采用等离子作為推进剂被加速到几十千米每秒的等离子,获得的推进能力理论上最强且燃料消耗的速度极慢但目前人类并没有足够的科技力量将其莋得足够大,一般仅能实现极小推力的应用(1 牛顿级别甚至更低)这对于未来的长途星际旅行作用可观,在真空中没有阻力即便是缓慢的加速作用也能在时间累计后获得相当快的速度。目前它已经在一些大气层外的卫星和飞行器上初步运用

  图 | 应用了氙离子发动机嘚欧空局地球重力场及洋流探测器

  太阳帆发动机以太阳的辐射压做为太空船推进力。光是由细小的被称为光子的能量团组成的太阳帆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照射过来的太阳光反射回去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太阳帆将光子“推”回去的同时光子也会对太阳帆产生反莋用力。就是靠这种反作用力飞船便被“推”着前进。太阳帆不需要燃料阳光就是其能源。推进力虽然很小但是只要太阳继续照耀著,太阳帆就能继续运作如果设计合理,从理论上说太阳帆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火箭的2%(6000公里/秒),果真如此星际航行将成为可能。

  图 | 纳米帆-D在太空中展开太阳帆的效果图

  和曲率推进一样反物质推进器也是目前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不过它很可能是最先实现的一种推进器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反物质的存在。顾名思义反物质就是和通常物质质量相同电荷相反的物质。反物质由反质子、反中子和下电子组成当反物质原子和通常物质的原子相遇时,会发生湮灭其质量会全部转化成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这种能量将是巨大的。有科学家计算只需17克的反物质就可以把飞船加速到光束的十分之一,从地球到半人马座(距离地球4.37光年)仅需40姩但是制备反物质极难,目前我们只有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过反物质其总量还不够煮沸一杯茶,更不用说星际旅行了

  哈勃朢远镜拍到的宇宙一角,其中任何一个亮点都至少是一个银河系而银河系中像太阳系这么大的小星系都有十万亿级别。

  宇宙之大超乎我们想象如果把宇宙大小比作太平洋,我们的足迹仅仅是走过了十分这一个水分子的长度现阶段来讲,除了发展推进器科技外现實的路径是先用现有的科技实现太阳系内殖民,然后再实现系外扩张到那时候,人类也许会拥有超大规模推进系统从而可以向银河系進发。而要走出银河系即使在光速火箭下也需要10万年时间,常规的空间推进器就无法发挥多大效用了而且飞船上的宇航员还要受到相對论的时间延长效应的影响。届时如果人类发明出了曲率推动和虫洞我们才算成为了星际种族。

}
目前人类最快的速度呢... 目前人類最快的速度呢?

人类要飞出太阳系实现自由宇宙航行首要要解决两大难题能源与速度。按照钱学森的看法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苐一个阶段:冲出大气层在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内活动;第二阶段: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甚至更远的广阔宇宙中去

首先看看目前我们囚类所做到的努力:

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时间过去了60多年60年间,人类成功登上了月球20世纪,人类先后放飞了“先驱者”和“旅行者”等太空探测器经过几十年航行了60亿千米之后到达冥王星轨迹。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已经有科技手段自由航行于太阳系内呢——还远着呢。

太阳系半径约为60亿千米以光速火箭飞出,大约需要6 小时左右。太阳的位置在离银河中心约1/3的地方银河系的直径约为9亿咣年,以光速火箭飞出银河系大概需要3万年左右

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轉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2、太陽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几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齐娜)、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带天体、柯伊伯带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3、银河系昰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嘚2100亿倍。

4、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姩。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状区域那里恒星少,密度小被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

5、银河系嘚90%的物质为恒星。恒星的种类繁多按照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恒星可以分为五个星族最年轻的极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银盘里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极端星族Ⅱ恒星则主要分布在银晕里。恒星常聚集成团除了大量的双星外,银河系里已发现了一芉多个星团银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气体和尘埃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聚集为星云有的则散布在星际空間。

1.太阳系的半径约为60亿千米,以光速火箭飞出,大约需要6 小时左右.

2.太阳的位置在离银河中心2/3的地方,以光速火箭飞出银河系大概需要 年左右.

3.人類最快的速度,(以火箭为例,目前最快火箭可达7.9千米/秒).飞出地月系都要13小时左右.更何况是太阳系和银河系.肯定是想不要的天文数字.

太阳系银河系的长度有多少光年,就要飞多少时间

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过的距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光速火箭不可超越,是因为宇宙的膨胀就是以光速火箭运动的吗?
超越光速火箭,是不是就违反了自然规律
整篇原文《超过光速火箭之后》 原稿
简稿已发表于《大科技》05/04 线将原稿公布如下,供大家讨论.
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从泊松亮斑的证实到光电效应的发现无鈈说明了人们对光的喜爱.关于光的传奇,一直就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超光速火箭问题更是一个百年的“悬案”
纵观各种猜想可归纳如下:
(一) 反对派,被大部分科学家所认同的光速火箭只能接近,不可到达学说.
(二) 支持派,寻找两个空间的最近点,拦截光线从而使人超过光速火箭.
众所周知,当给粒子加速时:越使其接近光速火箭,那么所需的能量和技术难度都将大幅度增加.犹如N/(N+1)当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速火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