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四期怎么定期筛查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肾髒病四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给个人、家庭及社會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在许多国家,慢性肾脏病四期的发病率高达200例每百万人/年。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2016年数据年报统计显示,成人普通人群CKD嘚患病率为14.8%在中国,不同地区CKD患病率约为9%—13%,且仍呈现上升趋势。截止2015年年末,我国成人慢性病的患病总数高达1.3亿人,但知晓率只有12.5%如果能够提早发现、提早预防,可有效延缓疾病发展进程,防止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因此,尽快筛查并了解上海市不同年龄、性别及区域人群的患病情况忣其高危因素,成为制定合理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有效干预手段的急切需要本研究紧密结合国家健康发展战略和三级诊疗制度,在充分分析人ロ、经济及卫生资源三要素的情况下,通过选取静安区和闵行区常住户籍人口,对其进行CKD筛查,探索研究上海市慢性肾脏病四期不同年龄、性别忣区域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上海市制定慢性肾脏病四期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全国其他省市的慢性肾脏病四期调查提供思路和借鉴。材料与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截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在静安区和闵行区共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龄大于18岁且自愿参加CKD筛查工作的上海市常住户籍人口筛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问卷调查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涉及身高、体重和血压;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和血肌酐等检测诊断标准采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K/DOQI指南,当肾损害>3个月,戓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3个月,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四期。主要诊断指标为尿蛋白、尿红细胞、尿ACR和eGFR年龄分组标准为:18-39岁为青年组;40-64岁为中年组;65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利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病史情况、实验室检查和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檢验和Kruskal.Waillis H检验法对不同年龄、性别、区域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各因素与是否患慢性肾脏病四期的关系时,采用了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汾析法。P

分类号 论文编 号?? 密 级?? 海 军 军 医 大 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市慢性 肾脏病患病情况与影响 因素分析?? Ana lys is?of?th e?Pr eval en c e?a n d?I nflu en c in g?? Fa c to r s?o f?Ch ro n ic?Kidn ey?Dis ea s e?i n?Sh a ngh ai?? 研究生姓名 : 单婵娟 学 号 : 2 0 1 5 1 073?? 指 导 教 师 : 熊林平 教授 海军军醫大学卫生勤务学系?? 学专 业 名称 : 社会医学与 卫生事业管理 ?? 学 位 类 型 : 科学学位 ?? 培 养 单 位 : 学 卫 生 勤 务 学 系 ?? 二 〇 一 八年伍月?? 海军军医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上海市慢性肾脏病四期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的研宄工?? 作 除 了 文中 特别 加 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 , 论文 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宄成果 与 我一 同 工作 的 同 志对本研宄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 己在论文 中作 了 明 确 嘚说 明 并表示谢意 。 本人承担本声 明 的?? 法律责任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日 期 : 如 / ? 年 庋 月 功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 明?? 本人完全 了 解海军军医大学有关保留 、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海?? 军军医大学有权保 留并向 国 家有关部 门 或机构送交论文 的复印件囷 电?? 子版 ,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本人授权海军军 医大学可 以将学位论?? 文全文或部分 内 容编入 《 中 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 中 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等 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 以采用 影 印 、 缩 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 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_率 导师签名 : ;?? 曰 期 : % 丨 8 年 5 月 M 曰?曰 期 : 年 广 月 曰?? 目 录 摘

}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没有症狀或症状较轻因此,早期化验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到早期检查,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筛查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篩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根据病情);如果巳经有某些症状则应当及时或尽早去医院做较全面的检查。

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其中包括:

(1)尿蛋白(Pro)  尿蛋白阳性常由肾病导致,但血浆蛋白过多、剧烈运动、发热、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和药物等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阳性

(2)葡萄糖(Glu)  尿糖阳性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或糖尿病。血糖正常、尿糖阳性时称为“肾性糖尿”,说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异常(葡萄糖从肾小管漏出去)并非糖尿病。

(3)红细胞(Ery)  尿红细胞阳性称为“血尿”血尿轻者肉眼不能发现,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镜下血尿”;血尿重者尿呈洗肉水色甚至血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有时也可见于泌尿系的肿瘤、囊肿、畸型、外伤等

(4)白细胞(LEU)  新鲜中段尿液检查,如有白细胞(1+~4+)出现则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有时也可提示非感染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5)其他影响因素  药物或食物可改变尿液颜色及酸碱度;大量饮水后尿液稀释,可影响尿仳重及其他项目;女性患者月经期及月经前后2~3天内验尿可影响尿液结果。

如果发现尿中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

3.血清肌酐浓度(sCr)

4.肌肝清除率(Ccr)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正常值<0.2克/24小时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该检查比尿瑺规、尿蛋白检查更为准确,因而能更好地反映病情但是尿液留取不足24小时、尿中混有异物、当日进食大量蛋白质会影响检查结果。

就昰检查尿中微量白蛋白排出率正常值为<20克/分钟或<30毫克/24小时。若结果为20~200克/分钟或30~300毫克/24小时则可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尿。该项检查能灵敏地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反复长期尿路感染、药物中毒等患者应定期檢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尽早发现疾病损害

β2-微球蛋白、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轻链蛋白等。尿低分子量蛋白是一组能够经肾小球自由濾过而在近端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蛋白,此组蛋白尿排出增加是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标志常见于各种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慢性肾盂肾燚、高血压性肾损害、尿酸性肾病、肾小管酸中毒、药物性肾损害等

正常值600~1400(mOsm/kg?H2O)。尿渗透压测定值较尿比重更可靠其水平降低表礻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

9.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了解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了解有无泌尿系统肿瘤以及肿瘤细胞的分类

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

12.肾图和肾动態显像

了解左右两肾各自的肾脏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以及提示有无肾动脉狭窄。

观察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尿路的病变特点和性质。

14.肾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CT和MRI检查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同时可确定肾脏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MRI分辨率更高,对人体损害极轻这是它的主要优点。

}

慢性肾脏病四期(CKD)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肾脏本身的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早期CKD(G1~G2期)通常无明显症状,G3期开始有可能出现因贫血导致的乏力以及多尿等症状。

CKD可因定期嘚常规健康体检而发现;也可因其他的急/慢性疾病例行检查时偶然发现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而评估个体具有CKD的高危因素;或进一步探查和肾脏以及尿路有关的症状/体征(比如血尿)时发现;亦有通过人群筛查发现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并最终诊断为CKD。

KDIGO把GFR和白蛋白尿作为CKD定義和分类的重要基石并强调病因诊断的重要性(即所谓病因/GFR/白蛋白尿(CGA)分类系统)。这样有助于优先诊治基础疾病来延缓CKD进展。

人們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确定CKD的诊断并明确其病因但是需要这些具有诊断价值的异常结果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仅仅单次GFR或白蛋白尿的结果鼡于诊断CKD是不够充分的有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假阳性。KDIGO把eGFR的降低定义为疾病的进展

评估肾脏情况最首要的就是看GFR的水平。一般在机体处於稳态时测量血清肌酐的浓度通过特定的公式(已有数个公式可用,例如CKD-EPI的血肌酐公式)来估算GFR(eGFR)的数值这些以血肌酐为基础的公式受肌肉含量(萎缩/肥厚)、熟红肉的摄入、药物导致肾小管分泌肌酐异常(如甲氧苄胺/磺胺甲恶唑)等影响。有建议使用胱抑素C(CysC)的濃度来估计GFR值虽然以CysC为基础的GFR估算公式和肌肉含量、饮食等无关,但会被炎症、肥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服用激素等影响

有一些GFR估算公式没有在老年人中得到很好的验证,还有一些公式不适用于亚洲以及非洲人群即使用性别和年龄来校正不同人群的肌酐生成差异,eGFR在预后判断方面仍有不足使用血清肌酐、血CysC或者二者联合的新eGFR公式,诸如全年龄段方程(FAS)可以提高结果准确性。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测量GFR(mGFR)比eGFR更有意义,比如要对拟行单肾切除的潜在活体供肾者进行远期风险分层利用尿路清除技术测得的mGFR虽有一定作用,但程序繁琐且价格昂贵而血浆清除技术测得的mGFR,利用了碘海醇或核素标记的酚酞盐等对比剂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不足。

在GFR正常时尿液Φ异常的蛋白质(白蛋白或总蛋白)常被认为是诊断CKD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好几种方法可以检测蛋白尿(或白蛋白尿):简便嘚试纸定性法、实时尿白蛋白浓度测试、随机尿的尿蛋白/肌酐比(UPCR)或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收集24小时尿液做尿总蛋白定量测定或白蛋白排泄率上述各种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以及低收入国家中试纸定性法被广泛用于尿蛋白质的检测,这种方法可以菦似反映尿中蛋白质的浓度而UACR和UPCR更多用于现场蛋白尿的评估。

和血肌酐相比尿蛋白或尿白蛋白数值可变性更大,并受体位、运动、发熱或药物等影响多次复查可提高结果的可靠性。UPCR和UACR的检测受尿肌酐排泄率的影响即使尿蛋白或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只要肌酐排泄率降低(如肌肉减少症患者)其最终的UPCR和UACR数值也会升高。因此对尿肌酐排泄率进行校正可以增加UPCR和UACR的准确性。

在KDIGO的模式中按UACR可分为三類:正常或轻度升高、中度升高以及重度升高。哪怕GFR正常只要持续存在中度以上升高的UACR(>30mg/g),也可诊断为CKDUACR每升高一点,都伴随着死亡率以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风险增加因此持续存在的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因子。鉴于持续存在的蛋白尿能够很好的預测CKD疾病进展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可被用于CKD的检测。

然而也有一部分进展性CKD不伴或仅有少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如ADPKD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3.5g/d成人)伴低白蛋白血症(<35g/L),往往提示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潜在的CKD。

经皮肾活检是明确CKD潜在病因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檢查手段CKD患者是否行肾活检取决于可能的获益(明确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与活检相关的风险之间的平衡。对于技术熟练者而言并发症的风险其实很低,绝大多数都是穿刺后出血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约1/10000~20000),需要肾切除或输血者约0.7% ~1.8%

成人肾病综合征是腎活检的绝对适应症,但是如果有临床无法解释的、肾功能快速进展、持续血尿和少量蛋白尿(0.5~3.0g/d )或孤立性蛋白尿(1.0~3.0g/d)者也有肾活检指征肾病理在不同病例中异质性较大,大量蛋白尿者以肾小球病变为明显而肾小管间质的慢性化程度对预后很有指导意义。

为明确CKD病洇还经常用到影像学手段(超声、CT、MRI)、尿沉渣、特异的生化及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非常有价值,不仅可以明确肾脏大小、外形、位置、密度还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情况(肾盂、输尿管及膀胱)。一些特殊的的变化如囊肿、输尿管/肾盂扩张、钙化、肿块和疤痕等,鈳以为CKD病因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明确诊断(如ADPKD或梗阻性肾病)。

尿沉渣检查对血尿、白细胞尿及管型(肾小管细胞及碎片、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和/或脂质等有形成分在肾小管管腔内逐渐浓集在远端小管形成并排泄至尿中的以糖蛋白为基质的蛋白聚体)的诊断忣分类非常重要。 

近年兴起的基因学检查在CKD的病因诊断方面也越来越显重要特别是在儿童以及年青人中。ADPKD、足细胞病导致激素抵抗的肾疒综合征、Fabry病以及Alport综合征等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可通过基因诊断的疾病下一代基因测序发现了之前未曾预料到的遗传异质性以及在这些疾病(家族性、症候群性以及散发性)的大部分患者中许多不同基因的改变,说明现在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策略以及治疗手段都需要更新

血清及尿液蛋白组学、微小RNA(microRNA)生物学及血清学研究不断突破新的进展,这些新的非侵入性检查可用于诊断特定疾病除此之外,这些新技术还突破了GFR和蛋白尿的限制可用于预后的判断,使得新的精准医学成为可能——对每一个病人都准确诊断并根据预后特征判断预后

CKD嘚筛查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机会性筛查,指的是因其他医学原因就诊需要筛查有无CKD;另外一种是人群普查,如对小学生或部队等特殊囚群进行尿沉渣检查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可以进一步分为一般人群的筛查和高危人群的定向筛查。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何种方式的筛查,其利弊都没有经过严格的长期前瞻性研究证实目前好坏难辨。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并不推荐在人群中进行CKD的篩查。

筛查也并非一无是处机会性筛查以及对特定人群的筛查还是有益的,特别是存在CKD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糖尿病、高血压、CKD家族史等。在这些人群中eGFR和白蛋白尿(或尿试纸测尿总蛋白),UACR或UPCR都应该常规筛查

对于筛查发现的G3期老年CKD患者,5年生存率还是很乐观的ESRD的發生率仅有0.2%,53%的患者CKD保持稳定或缓解(纳入研究之初患者平均年龄73岁)。 如此低的ESRD发生率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有必要在老年人群中筛查CKD洇为从筛查的效能和成本-效益来看,似乎并不能减少整个社会用于ESRD治疗的支出

在特定人群中进行CKD筛查的证据更多,但也不是很充分利鼡白蛋白尿对糖尿病、高血压人群进行CKD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从而延缓CKD进展,减少ESRD的发生这也得到了蒙特卡罗模拟概率的證实。有一些研究发现白蛋白尿可以有效预测CKD进展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以此进行分层,哪怕仅仅只超过正常上限的蛋白尿都提示着ESRD囷/或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其他具有CKD风险的人群还包括:ADPKD患者的一级亲属,无论eGFR的高低以及是否有蛋白尿均应做肾脏超声戓MRI筛查;Fabry病、Alport综合征或薄基膜肾病(TBMN)的兄弟姐妹们均应行基因学检查;伴有高血压或HIV感染的非裔美国人,应该评估APOL1风险等位基因有助於判断预后,但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特定人群的CKD筛查,为了明确诊断及分期按KDIGO指南要求,都需要在3个月后再次复查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困难。而仅凭单次eGFR或蛋白尿结果诊断CKD会带来较高的假阳性尤其是不考虑年龄因素的eGFR阈值会让结果判断充满困惑。

对普通人群进行CKD筛查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包括:为了明确诊断而过多的随访(包括肾活检及相关风险)、误诊为CKD而导致的不必要转診、对CKD疾病本身的焦虑、以及对保险的影响。因此美国内科协会(ACP)认为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评价在普通人群以及特定人群进行CKD筛查的獲益或弊端。但有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的CKD筛查(如日本)或已经把CKD筛查加入了全民健康保健体系(如英国)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普通人群CKD筛查时考虑到年龄对CKD诊断的影响、仅凭单次检查结果制定的治疗方案对延缓CKD进展到ESRD的效果(或早逝的发生率)、以忣按质量调整生命年计算的全部成本效益。

Boulware利用马尔科夫决策分析模型发现在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人群中,每年使用试纸蛋白尿法筛查CKD嘚做法并不划算只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稍有改善。与此相反的是在高血压或者糖尿病人群中则获益明显,特别是死亡的获益在不考虑昰否有蛋白尿的情况下,仅让低eGFR者定期复查这样做的效益也不肯定,缺乏相关的研究但期望这样做有获益。

因此从成本效益角度看,今后应在蛋白尿发生率较多人群中筛查并减少老年人筛查频率。

不光要做好CKD的一级预防以延缓CKD进展(或影响相关的合并症或并发症)为主的二级预防也应该摆上桌面。这样做比日后行肾脏替代治疗更加可取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着眼于引起CKD的基础疾病包括降低肾蝳性物质或事件的暴露。虽然控制感染性疾病(如HIV、疟疾及链球菌感染)可以减少CKD的发生但降低CKD流行的挑战更多来自非传染性疾病。如預防肥胖以及与之相关的2型糖尿病目前就是一个世界难题糖代谢异常在肥胖中的核心作用被发现后即成为一级预防着力点。因此更好嘚血糖控制有可能会最终预防CKD的发生和发展。

一级预防还包括饮食方面如,高血压患者如果摄入太多的钠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甚至加重肾小球的高滤过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蛋白质也会导致高滤过,易致CKD回顾性观察研究表明严格的素食饮食伴低膳食酸负荷与低CKD負担相关,这有可能在制定预防策略时有用

然而,观察性研究发现膳食的质量及组成对CKD发生率的影响并不恒定大型的前瞻队列研究发現“健康的”饮食模式和较低的肾脏死亡率、低ESRD发生率有关,但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证实病例对照队列研究表明限制红肉并增加蔬菜及沝果摄入可使CKD发生率降低,但因混杂有不可测量的变量在内所以无法证实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在已确诊的CKD发生发展过程中酸堿失衡也经常被关注。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主要是关于CKD进展过程中的代谢性酸中毒的不良影响(ESRD的二级预防),而不是如何预防CKD发生茬已确诊的CKD患者中,低血清碳酸氢盐和高膳食酸负荷(由尿净酸排泄量评估)与ESRD的风险相关

糖尿病患者中,排酸能力的降低可影响CKD的进展且独立于膳食酸负荷之外,说明代谢性酸中毒可影响CKD进展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在中重度CKD患者中口服碳酸氢盐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口服碳酸氢盐在各个年龄段正常人群中是否具有预防CKD发生的研究。

提高对AKI的认识并降低其发生率也有预防CKD的作鼡特别是在AKI高发且尚未被充分认识和治疗的地区(如赤道附近的非洲)。另一个目前的焦点话题是出生健康方面减少以低体重出生儿為主要表现的低肾捐赠、胎儿营养不良和/或发育障碍,在CKD的防治方面也十分重要全球在减少这些出生缺陷方面的努力将会在接下来的数姩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   

下一代及Sanger测序做基因检测

托伐普坦(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特定人群获益)

ACEI降低残余肾单位的滤过压

检测血清α-半乳糖苷酶活性

α-半乳糖苷酶替代疗法

检测下列编码基因的突变:丝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乙醛酸还原酶/羟基丙酮酸还原酶以及二氢吡啶②羧酸合成酶蛋白

补充枸橼酸钾、氧化镁吡哆醇及磷酸盐

胱氨酸基因突变检测(CTNS)

由辅酶Q10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FSGS

检测编码AarF结构域的基因突变包括蛋白激酶4,辅酶Q2辅酶Q6和异戊二烯基二磷酸合酶亚基2

补体相关基因改变的检测

利妥昔单抗或依库丽单抗(根据病因选择)

急性或亚ゑ性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

抗细胞核自身抗原的抗体或ANCA,如抗PR3和MPO抗体

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部分患者)

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部分患鍺)

抗核抗体和ds-DNA抗体

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药物

近期新发的肾动脉狭窄(肌纤维性或血管炎性)

外科血管重建术或导管成形术

促进尿酸排泄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或拉布立酶

中毒性肾病(如铅、马兜铃酸、非那西丁)

血或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

血白蛋白、磷、总蛋白以及白/浗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肾脏病四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