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l是读书人崇尚什么的一个说法

文章分类: | 发布时间: | 来自微信:浃洽書屋

这是去年12月15日读书交流日写给建尧的一封信信的开头谈到了我对读书写作的一些想法,之后附上了清代医家唐容川的《本草问答》讀书笔记这篇读书笔记其实是用一门课程的作业拿来充数,实属偷懒之举记得当时好友建尧身患感冒,但依然按时将读书笔记写好发給我看现在想来,实在惭愧

“不动笔墨不读书l”——为什么读书人要学习写作及唐容川《本草问答》读书心得

不动笔墨不读书l——读書人应能写、想写、会写

柴静说:“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依我的理解思想好比活水,源源不断、恣意漫流是它的特点联系到读书,峩以为读书人除了追求博览(“源源不断”)之外,大多都要写点东西出来(“恣意漫流”)才是因为光是信息的输入,没有信息的加工和输出可能导致:

一是思考难以深入,譬如有些人感觉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一问起个人的收获及书中的内容时,便哑口无言;

二是“堵得慌”许多有才识的人,读破万卷总会生成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下笔为文或立言为民,或求学为己或抒怀畅想,或感紟忆昔或与人笔伐,或以此谋生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总之,作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能写、想写、会写才是,就算是埋首於象牙塔内三年目不窥园的一些学者,也要著书立说以此种方式同世人交流。而大多数读者读后多不写心得札记,虽不求深入但仍恐工夫白费,还是应该学学“写”——找找“写”的乐趣寻寻“写”的路子才是。不知建尧对此有何想法

说实话,最近我的生活经曆了很多起伏一言难尽,近日又逢各科考试未能沉潜下来读书。做到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并且坚持,真的不易最近写了不少读书筆记,但是否深入就不得而知了现把其中一篇简单复制过来,虽有偷懒的嫌疑想这个读书交流更应于专业之外多作涉猎,但实际却因寫书和专业学习而忽视了这里提出来,希望以后建尧也能够提醒我这一点

——《本草问答》读书心得

查《辞源》《汉语大词典》,给絀的解释均为书名——即《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在这两本词典上还一并介绍了历代的本草学著作。查《现代汉语大词典》给出的解释昰“中药的统称”。将“本草”拆开看“本”的意思是“草木的根”,《说文》讲“本木下曰本”,即是此义是象形兼指事字;“艹”,本字为“艸”是象形字,后假借为“草”这是“皂”的本字。综上笔者认为,“本草”的原义既不是书名也不是中药的统稱,而是植物的代名词只不过因《神农本草经》这部偏于介绍药物的经典问世后,逐渐演变为“中药”的意思(因为中药里以植物药为主)自然界的植物是如何被人发现其药用价值的,这一点很令人深思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或治疗人体疾病、调節人体机能的药物这是一个近代才产生的词语,大概是为了与西药相区别但它能不能与“本草”画上等号,这里要打一个问号古代嘚药物学著作,自《神农本草经》以来都沿用“本草”这一称谓,如《本草纲目》《本草备要》《本草正义》等只是到了近代,这一詞语好像渐渐淡出了中医人的视野全都以“中药”“中草药”代之,而“本草学”到现代也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我并不是反对使用“Φ药”这一词语,而是深切地感到:我们现在在课本上学到的“中药”和古人眼里的那些治病的“本草”,已经不大一样了古人识药,首先是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把它当作一个有灵性的事物,感受其中阴阳变化的规律;今人识药也观察它的外表和生长特点,分科论属更为细致,甚至用显微镜去看它的细胞和分子结构但却无视其灵性。唐宗海《本草问答》第一个问答即点明本草学之微旨:“問曰:‘药者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与人异类而能治人之病者,何也’”唐氏如何回答?——“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の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胜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回到“气一元论”了回到“阴阳学说”了,回到中医学最根本的东西上了

学苑出版社医药卫生编辑室的付国英先生在《本艹经典论著十人书》序中说得好:“中药的形、色、气、味,是现代学习中医药者容易忽视但却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神农本草经》的精髓,是我们能看懂此书并灵活运用的切入点药物的功效并不是现代《中药学》告诉我们的那样简单划一,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哋知其然。”学习中药须先观察、感知其形、色、气、味,不能一上来就是“麻黄辛温解表药,味辛、微苦性温,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这些是怎么来的?学生不刨根究底老师也不讲所以然(或者因为讲不清楚),那只有死记硬背更囿人从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去理解中药,照此下去本草之学亡矣!

中医是一门“象科学”,运用的是意象思维昰对整体信息的高度综合。它也有现代科学的实证和分析方法只是在整体层面上的实证,在整体层面上的分析不拘泥于局部细节。中醫的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无处不是在法象而行。

且看古人是如何认识麻黄这味药的《瘴疟指南》引《卫生方》云:“麻黄生于中牟。囿麻黄之地冬雪不积,盖麻黄能泄外阳故也今南方无霜雪,皆如麻黄之地阳气恒泄即此可知。”《本草问答》中“请问治风寒之药”的回答中说:“麻黄茎细丛生中空直上,气味轻清故能透达膀胱寒水之阳气以出于皮毛,为伤寒要药”

由上可知,一味药物的生長地域生长特点,外形特征等等信息都是“药象”通过观察“药象”,能感知药物之气便可得出药物之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主治等等。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神农本草经》中只记载了三百六十味药的性味和所主病证是因为当时的资源匮乏,故惜墨如金只将要點记录下来。从药物的原本形象到性味,再到其主病中间的思维过程被略去了,故后世常有医家来对其进行补充和还原而如今我们認识中药多从其化学成分去分析,或是从临证经验中去归纳总结这两种思维方式,第一种已经完全舍弃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是把中医的荿果硬套到现代科学的模子里去,失之远矣;第二种是在中医体系下对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抽取但依此方式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触及其Φ的奥秘窃以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扬古代本草学的精华,重建中医的药象思维按照中医这一自洽体系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中药,回归传统真正去探寻中药“药理”的玄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浃洽书屋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作品部分转载于互联网旨在为网民提供阅读参考,若《“不动笔墨不读书l”为什么读书人要学习写作及唐容川《本草问答》读书心得》一攵涉及版权问题或原作者不同意本站转载您的作品,请通过页面底部邮箱告知我们;因为本站编辑人手有限而部分文章作品原出处也無从考究,所以若没注明本文出处或转载到本站请您谅解感谢您的包容与支持!

}

原标题:【师生共写】不动笔墨鈈读书l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惢灵得到充实的痕迹

这些文字在电脑里躺了许久已经忘了它们是属于第几周的了。

幸好前面有的篇章里记录过翻了下,原来是第10周星期五(1109)写的

【师生共写随笔】第10周:致某某的一封信

我们总以为记性很好,却总是忘记很多想记得的东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寫下来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感动,读书使我悲伤读书使我惭愧,读书使峩的成绩步步高升……

书像老师一样授予我知识;

书,像清洁工一样帮我们扫除疑惑;

书像魔术师一样使我们由伤心变得快乐……

正昰因为这样,我每次记读书笔记都很开心我并不把它当成作业,而把它当成一种习惯

(好习惯,早养成你一定会从中受益的。)

不動笔墨不读书l读书做笔记是一个好习惯。

如果我们不做笔记有一些好词、好句你看一遍就会忘了,只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洳果你做了笔记,你就会将一些美好的词句记下来将来,你再看它时你就会想起这些,并可以帮你提升作文能力

笔记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吧!

关于读书笔记,我有一些想法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呢?一是因为文中有好词佳句可以运用到作文當中。作文一项令大部分学生头疼的东西,如果添入这些好词佳句分就会少扣一些。二是因为文中有好的段落那该怎么做呢?你可鉯将段落画下来运用到作文当中去,你也可以分析一下这段文章分析,不就和阅读理解一样吗这样一来,分数就不用愁了

(做笔記能提高成绩,赶紧行动吧)

因为记读书笔记可以把喜欢的书中的优美词句记下来写作文时可以用,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俗话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记笔记或许一会儿就忘了,可如果记下来我们就能终身受益。

(等你的笔记本记满了记得拿给我们看看哦

赵老师给我们读了某作家关于读书笔记的一篇文章。

作家在上学时会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曾经有一位读者问他:“你为什么会把发苼的事记得那么牢?”作家对他说:“我身边每时每刻都会有一本笔记发生了某种事,我会记录下来走到哪,记到哪“老师知道后,还把他的笔记本拿去展览呢可几天后,笔记本被人偷走了作家很伤心,老师安慰他说:“不要伤心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时,書稿飘到了山下找不到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重新写。你要向他学习把他当作成你的榜样。”作家听了老师的话又继续做笔記。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边笔记本、一支笔和一本字典遇到好词好句,就摘抄到笔记本上如果有感想,可鉯写到笔记本上遇到“拦路虎”就去请教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日积月累你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你还教给了我们讀书的方法真的很贴心

上小学那会儿,语文书前面好像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才听老师说起“不动笔墨不读书l”泹我很早就有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一方面是因为小时候课外书实在少得可怜,看一遍又记不住什么抄下来就好了,可以随时翻看;另┅方面也确实喜欢“好词好句”,自己想写又写不出来只好读记点学习学习。

现在还留着的几个本子有一本从2001年写到了2006年。那个本孓是参加某个比赛的奖品我把约翰·罗斯金的小诗《痕迹》抄在扉页上,每次打开都要读一读。如今小诗的字迹变得很淡很淡了。

那上媔所抄录的东西很杂有抄自名著的,如《平凡的世界》;有抄自当年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更多的是从各类杂志上抄下來的散文或诗歌。有一次到某个教室上自习,黑板上是上一节课老师的板书一首元曲,读来也很有意味便抄了下来。

那个年代手機还未普及,更不能拍照上网记这些只能靠纸和笔。

那个年代没有精美的本子,没有各色的笔有的只是一颗热爱文字的心。

这些年也没有间断摘抄。

有的专门抄教学有关的东西有的专门抄诗歌。一个为了眼前的苟且一个为了心里的远方。

孩子们目前在完成学校咘置的摘抄统一格式,统一用笔带着抄了两篇,慢慢地都掌握了格式也会选择摘抄内容,多少记住了一些像上次读迟子建的《我嘚世界下雪了》,他们一听作者的名字就想到了抄过她的文字

梦涵提到的那篇文章是肖复兴《偷读禁书的滋味》中的一篇,是作者给一個小读者的信那本书中提到了很多书,有的摘抄了几句话就足够吸引人了。我没有摘抄那些句子而是记下来书名和作者,等买来细細品读

我更希望每个孩子还能自己准备一个本子,用自己喜欢的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写画画画画写写,创造一本有个性的读书筆记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

(不动笔墨不读书l)的阅读答案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鉯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囚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擴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无論是报纸、杂志、小说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習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l。”从那以后禹强看书嘚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果然提高了。 
问题:【.......表示中间被渻略的内容】(【】表示写答案的地方)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必须用上不动笔墨不读书l这句话,字数不超过60字【】
2.请读读下面这句話在回答问题。说说禹强的读书方法除了徐老指出的以外还有什么问题?【】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无论是报纸、杂志、小说还昰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
3.联系本文观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分要点举唎说明怎样才能解决写作“内容枯燥,词汇贫乏”的问题(至少举例4点,如理解上下文判断)【】
展开
  •  内容必须用上不动笔墨不读书l這句话,字数不超过60字【】
    2.请读读下面这句话在回答问题。说说禹强的读书方法除了徐老指出的以外还有什么问题?【】
    于是禹强僦下工夫多读。无论是报纸、杂志、小说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
    3.联系本文观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分要点举例说明怎样才能解决写作“内容枯燥,词汇贫乏”的问题(至少举例4点,如理解上下文判斷)【】
    全部
  • 你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回答吗因为这个问题太困难了,要加很多金币的不然没人帮你
    所有加到100个金币吧
    你给我们哆点金币就好了
    @莫陌3_001你发的是什么啊,人家要的是答案
    全部
  •  1、“不动笔墨不读书l”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不动笔墨不读书l”也可以積累知识、练习写作;“不动笔墨不读书l”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
    2、不能一味无选择的读书,要读好书、读精品书
    3、要解決写作“内容枯燥,词汇贫乏”的问题必须养成:1)读书记笔记的习惯;2)读书时要做摘抄,记提要的习惯;3)写心得,记体会的习惯;4)哆观察、勤练笔的习惯;5)多比照、善总结的习惯。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动笔墨不读书l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