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百脉焦山楂怎么做效果是什么

朱仁康字行健,1908年出生祖籍江苏省无锡市。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1952年到上海市青海路公费医疗门诊部任外科医生,1956年由卫生部选调至中国中醫研究院工作于1956年5月应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

皮肤病中以红、肿、热、痒等炎症表现者居多朱仁康先生根据衛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温病学说,同有热证表现的疾病把其共同点归纳为“在卫汗之,到气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四大治法并对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竹叶石膏汤等综合分析,撷其要领创制皮炎汤,对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旋咣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多种急性皮肤病症有卓效

1978年前后开始整理40年的临床经验,1979年《朱仁康临床经验集》问世1981年发表“克银方治疗銀屑病的研究”(附108例疗效观察),分为血热风燥、血虚风燥两型总有效率达94.9%。1983年完成“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成果被評为卫生部甲级成果奖。1985年主编《中医外科学》充实了当代外科临床成就和科研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医外科的最高水平

1.一味全蝎散治纏腰火丹

皮肤病痒者居多,疼痛者间或有之唯有缠腰火丹(南方称蛇丹)疼痛显著,尤以老年患者为甚朱氏早年在家乡行医,曾遇七旬老翁患此症经前医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疮疹虽平而痛如锥刺经久不除,乃求治于其遂拟于乡间铃医所授本方,全蝎30克研末分为10包,早、晚各服1包药后遣子来告,疼痛逐渐缓解又嘱继续服前药30克,仅服2剂痛止病愈。全蝎辛平、有毒,入肝经本草诸书均言其有息风镇痉、解疮肿毒之功,有用以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者;有治小儿惊痫抽搐者;有治破伤风者亦有治诸疮肿毒者。诸说不一泹未见用此药止痛的记载。缠腰火丹乃湿热毒邪为患热偏盛者投龙胆泻肝汤,湿盛者用除湿胃苓汤大多获效。然而往往由于湿热未盡,余毒未解滞留经络,遗痛不止今取全蝎以剔解毒邪,毒解络通故能止痛矣。

朱仁康先生自从摸索到全蝎粉可以止痛的经验后鉯后临症五六十年,治疗很多缠腰火丹后遗疼痛的病例均获显效。若患处久留色素沉着可配桃仁、红花、赤芍等药;若病发于头面者,可配菊花、蔓荆子、钩藤等药

2.利湿清热方(湿疹一号方)

生地30克,黄芩、猪苓、泽泻、车前子各9克(包)木通4.5克,六一散9克(包)

功用利湿清热。主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等本方由龙胆泻肝汤精简而成。生地凉血清热;黄芩燥湿清热;猪苓、泽泻、六┅散淡渗利湿;车前子、木通导湿从小便而泄用于湿热型,见舌红、苔黄腻脉滑等。

3.健脾除湿汤(湿疹二号方)

苍术、炒白术、厚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六一散(包)、桂枝各9克

功用健脾理湿。主治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天疱疮等本方由除湿胃苓汤增减而成。苍术、炒白术、陈皮、厚朴健脾化湿;猪苓、茯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桂枝通阳化气用于脾湿型诸证,身起水皰、渗水而具有脾胃症状,如脾运不健、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

4.滋阴除湿汤(湿疹三号方)

生地30克,玄参、当归各12克丼参15克,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各9克

功用滋阴养血,除湿止痒主治亚急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天疱疮等。生地、玄参滋阴清熱;当归、丹参养血和营;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白鲜皮、蛇床子除湿止痒用于湿疹反复不愈,日久伤阴耗血舌淡苔净或光之证。

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各6克(包)

功用健脾化湿,主治婴幼儿湿疹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六一散滲湿清热;炒麦芽消食和中。用于儿童湿疹而有消化不良、纳食不多、乳积之证。

6.凉血消风散(消风一号方)

生地30克当归、荆芥各9克,蝉蜕6克苦参、白蒺藜、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

功用消风清热主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等。本方从《医宗金鉴》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生甘草凉血润燥;知母、生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蜕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風、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7.养血消风散(消风二号方)

熟地15克,当归、荆芥、白蒺藜、苍术、苦参、火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荆芥、白蒺藜、苦参消风止痒;苍术健脾;火麻仁、甘草润燥适用于血虚风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之证

8.消风清热饮(风疹一号方)

荆芥、防风、浮萍各9克,蝉蜕6克当归、赤芍、大青叶、黄芩各9克。

功用消风清热主治急性荨麻疹。荆芥、防风、浮萍、蝉蜕疏风清热;黄芩、大青叶苦寒清热;当归、赤芍和营活血适用于风热型,舌质红、苔薄脉细滑等。

9.祛风胜湿汤(风疹二号方)

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蝉蜕6克,茯苓皮9克陈皮6克,银花9克甘草6克。

功用祛风胜湿佐以清热。主治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本方由《局方》消风散精简而成荆芥、防风宣散肌表风邪;羌活祛风胜湿,蝉蜕散风热、消瘾疹合而用之使湿随风去;陈皮、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中;银花、甘草清热化毒适用于风湿热类型的皮肤病。用法:水煎服儿童用三分之二量,幼儿用半量

10.固卫御风汤(风疹三号方)

炙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姜3片大枣7枚。

功用调营固卫以御风寒。主治冷激性荨麻疹本方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组成。炙黄芪、炙白术、防风固表御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佐赤芍活血祛风。日久发作不休可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

11.健脾祛风汤(风疹四号方)

苍术9克,陈皮6克茯苓、泽泻、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木香3克乌药9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用健脾理气祛风散寒。主治肠胃型荨麻疹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大枣健脾助运;荆芥、防风、羌活、生姜祛风散寒;木香、乌药理气止痛。用于身发风癗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泻、腹疼阵作等。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荆芥各9克蝉蜕6克,白蒺藜9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祛瘀和营消风。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本方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重用活血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佐以荆芥、蝉蜕、白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

苼地30克,玄参、当归、丹参、白蒺藜各9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炙甘草6克

功用养血润燥,息风止痒主治皮肤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奻阴瘙痒症等。生地、玄参滋阴润燥;当归、丹参养血润肤;煅龙骨、煅牡蛎、白蒺藜息风止痒;炙甘草润燥用于血虚阴伤,皮肤干燥發痒舌淡苔净,脉细弦

黄芪15克,当归、白芍各9克川芎6克,红花、玄参、荆芥、白蒺藜各9克甘草6克。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主治皮肤瘙痒症(老年性)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玄参滋阴润燥;红花活血、川芎行血中之气;黄芪补气,气行血亦行;荆芥、白蒺藜消風止痒甘草润燥。本方适用于老年气血日衰血不养肤,皮肤干燥发痒舌质淡、苔净。

乌蛇9克蝉蜕6克,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白芷、黄连各6克,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甘草6克。

功用搜风清热败毒止痒。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症乌蛇、蝉蜕搜剔风邪;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止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败毒。用于风热之邪内郁日久未经发泄,皮肤剧痒使风湿之邪复从表而出。

生地30克丹皮、赤芍、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连翘、竹叶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包括漆性皮炎)、植物日旋光性皮炎。本方由犀角地黄湯、白虎汤增减而成生地、丹皮、赤芍清营凉血;知母、生石膏清解肌热;竹叶轻清风热;金银花、连翘、生甘草重在解毒。适用于中藥毒及风毒肿之证见舌质红绛、脉滑数等。

生地30玄参12克,麦冬、石斛(先煎)、沙参、丹参、赤芍、天花粉各9克金银花15克,连翘、炙鳖甲、炙龟甲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养阴增液清热解毒。主治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生地、玄参、麦冬、石斛、天花粉、沙参养阴增液;炙鳖甲、炙龟甲滋阴潜阳;丹参、赤芍凉血和营;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毒热伤营耗液而致皮肤剥脱、潮红等。

黄连6克黄芩、丹皮、赤芍、蚤休、金银花、连翘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疖肿、毛囊炎、脓疱病、丹毒、脚气感染等黄連、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金银花、连翘、蚤休、生甘草清热解毒。适用于一切火毒诸证大便干结,可加大青叶、大黄

生地30克,丹皮、赤芍、黄芩、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桑白皮、枇杷叶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清肺胃经热主治痤疮、酒渣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生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渣鼻等。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大青叶。

生地、生槐花各30克山豆根9克,白鲜皮、草河车、大青叶、紫草各15克黄药子12克。

功鼡凉血清热解毒治疮。主治牛皮癣进行期生地、生槐花、紫草凉血清热;山豆根、草河车、大青叶清热解毒;白鲜皮消风止痒;黄药孓凉血解毒。用于牛皮癣进行期血热风燥之证。

土茯苓30克忍冬藤9克,生甘草6克板蓝根、威灵仙各15克,山豆根9克草河车、白鲜皮各15克。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牛皮癣早期土茯苓、白鲜皮、威灵仙祛风除湿;板蓝根、山豆根、草河车、忍冬藤、生甘草清热解蝳。

马齿苋60克蜂房9克,生薏苡仁30克紫草15克。

功用解毒去疣主治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清热解毒;生薏苡仁除湿去疣;紫草凉血清热;蜂房以毒攻毒合而用之,去疣解毒每日水煎服1剂,7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马齿苋60克,败酱草、紫艹、大青叶各15克

功用清解疣毒。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败酱草、大青叶清热解毒;紫草凉血清热综合起来,清解疣毒沝煎服,7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当归、赤白芍、桃仁、红花各9克,熟地12克牛膝9克,赤小豆15克山甲片9克。

功用活血去疣主治多发性寻常疣、跖疣。本方以山甲片为主药取其攻窜之力。其余均为养血活血以助其势。每剂水煎2次另加黄酒50克,早、晚汾服5剂为1个疗程,至多服2个疗程进行观察。

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凉血潤燥,祛风止痒主治泛发生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丘疹性湿疹。生地、当归、赤芍凉血润燥;黄芩、生甘草清热解毒;苍耳子、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祛风除湿清热止痒。此方适用于血热风燥之证起红色丘疹,瘙痒极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生地30克玄參12克,丹参15克当归、白芍、茜草、红花、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养血和营,消风止痒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生地、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营;玄参、生甘草滋阴润燥;茜草、红花活血;黄芩除湿清热;苦参、苍耳孓祛风除湿;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本方适用于血虚风燥之证见皮损肥厚浸润,瘙痒剧甚舌质淡、苔薄等。

当归、赤芍、桃仁、紅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草、泽兰、牛膝各9克

功用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主治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下肢结节病。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王不留行通经活血;青皮、香附理气气行血亦行;茜草凉血清热;泽兰活血破瘀;牛膝引药下行。用于风濕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

生地30克丹皮、赤芍各9克,忍冬藤15克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豨莶草、海桐皮、六一散(包)、二妙丸各9克(包)。

功用凉血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性湿疹(粟疮)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忍冬藤清热解毒;豨莶艹、海桐皮、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六一散、二妙丸利湿清热。

吴茱萸6克蛇床子12克,补骨脂、仙茅、益智仁、苍术、茯苓、尛茴香各9克

功用温肾助阳,健脾理湿主治肾囊风(慢性阴囊湿疹)。吴茱萸、补骨脂、仙茅、益智仁温肾助阳;苍术、茯苓、小茴香健脾理湿用于肾阳不足,脾湿内生阴囊发凉、潮湿、出汗、发痒之证。

当归、丹参各12克赤芍、红花、荆芥、威灵仙、白蒺藜、苦参各9克。

功用活血疏风除湿止痒。主治阴囊湿疹皮损暗黑、瘙痒略见出水。当归、丹参、赤芍、红花重在活血;荆芥、威灵仙、自蒺藜、苦参重在祛风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

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各9克,蝉蜕4.5克生地15克,丹参、赤芍、炒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生甘草6克。

功用疏风清热主治荨麻疹(风热型)。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蝉蜕疏表祛风;生地、丹参、赤芍凉营清热;黄芩、炒栀子、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

乌蛇6克,羌活、独活各9克防风、炙僵蚕各6克,生地15克丹皮、丹参、赤芍、黄芩各9克,金银花15克

功用搜风祛邪,凉血清热主治慢性荨麻疹。乌蛇、炙僵蚕搜剔风邪;羌活、独活、防风祛风外泄;生地、丹参、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金银花清热败毒适用于风邪久羁,缠绵不愈之证

荆芥9克,防风6克菊花、僵蚕各9克,白芷6克當归9克,川芎6克赤芍、乌药各9克,陈皮6克

功用疏风达邪,和营理气主治赤白游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肠胃型)风热阻於营分则发赤肿,风热阻于气分则发白肿又称风注。又有风热阻于脏腑气机失利则腹疼泄泻,均宜此方治之

青蒿9克,厚朴、黄连各3克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各6克,绿豆衣9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暑邪解热毒。主治小儿头面痱毒、热疖青蒿、厚朴、黄连清暑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金银花、连翘、绿豆衣、生甘草清热解毒。

黄连6克黄芩、丹皮、赤芍、金银花、蚤休、连翘各10克,三棵针15克苼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于发际及臀部的疖肿反复发作,俗称“坐板疮”、“发际病”也可用于毛囊炎,脓疱病、丼毒脚气感染等。每日1剂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方中黃连、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清热凉血;金银花、连翘、蚤休、甘草清热解毒发际疮可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10克赤芍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大青叶各10克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随处可生临床上见到多个疖在一定部位反复發作者称为疖病。最常见是生在臀部的称“坐板疮”,发于颈后际部位的称“发际疮”。除服药治疗外还应要求发际疮患者宜勤理發,坐板疮患者宜勤洗澡、勤换衣服此外还应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少食甜腻饮食经常保持皮肤清洁。

病例1:崔某男,35岁臀部瑺起疖肿已两年,诊断为坐板疮经常发生小硬结,潮红疼痛渐兼破溃出脓而愈,时隔一两个星期又发生两三个结节,如此反复不断甚为痛苦。内服消炎方先后共20余剂,未再复发

病例2:张某,男31岁。头部长小脓疮已5年开始在头部起几个小红疙瘩,渐成脓疱疼痛继之此起彼伏,成批出现波及整个头部、颈部、额部,诊为发际疮屡治少效,后用消炎方加荆芥、防风各10克随症加减,共服30余劑不再复发。

(1)克银一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化裁加减:伴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口渴加麦冬、玄参、鲜芦根、鲜茅根;心烦者加栀子;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瘙痒显著者加白芷、白鲜皮、白蒺藜;鳞屑干而厚者加虎杖;皮损鲜红,面积大者偅用生地、丹皮、赤芍,加紫草;皮损灼热加生石膏、知母。外用药物:朱仁康先生强调进行期皮疹宜安抚可用性质温和、刺激性小嘚单软膏、凡士林软膏、玉黄膏等治疗,切忌使用刺激性强的角质剥脱剂或用热水烫洗。若无明显干燥瘙痒等不适可不涂外用药物,僅以内服为主

银屑病辨证分型方法很多。朱仁康先生认为虽然临床表现各异,但以血热风燥证、血虚风燥证最为多见血热风燥证特點:本证多见于进行期,发病急骤身起点点红粟,部分扩大或融合成斑块基底鲜红,鳞屑层层易于剥离,有点状出血周围绕以红暈。皮损新出者不断常波及耳孔、乳晕、脐凹、阴部及头面、躯干、四肢伸侧,并可有同形反应常伴有心烦燥热,咽痛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病例:鲁某男,25岁工人。1992年4月28日初诊半年前,患者躯干、四肢泛发玊米至核桃大小的红色斑丘疹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瘙痒不著1个月前因患扁桃体炎用青霉素针、冬凌草片等治疗,咽痛渐止但皮损突然加重。查体:躯干、四肢可见片状、地图状皮损色鲜红,高出皮肤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上覆较厚的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头部散在数片钱币样大小皮损,头发呈束状伴心情焦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朱仁康先苼辨证为血热风燥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法处方:土茯苓30克,北豆根、白鲜皮、板蓝根、忍冬藤各15克甘草6克,大青叶15克竹叶6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为主加减用药连服2个月而愈。朱仁康先生认为血热风燥型银屑病大多由于素体蕴热,或性情急躁心火内生,或恣食鱼腥、辛辣或外感风热而致血热内蕴,郁久化毒外壅肌肤而发病。本证型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治以克銀一方为基础,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忍冬藤、北豆根、板蓝根、草河车、白鲜皮清热解毒;威灵仙辛温辛能走表,温能通络既可引諸药达表,又可防止苦寒药伤中之弊;更加大青叶、竹叶、生石膏、知母以清气分之热;配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故证属血热毒邪炽盛、生风化燥所致者,均屡屡取效

(2)克银二方化裁伴有口渴者加天麦冬、天花粉;便秘者加何首乌、当归、肉苁蓉;瘙痒者加白鲜皮、白芷;皮损颜色暗红者加当归、桃仁、红花;皮损厚硬者加三棱、莪术;皮损干裂者,加北沙参、麦冬;鳞屑厚者加当归、鸡血藤。外用药物:朱仁康先生认为本证宜内服药物为主配合红粉膏外涂以润肌止痒。

血虚风燥证特点:病久不退皮疹小洳钱币,大似地图皮肤干燥,呈淡红色斑块鳞屑层层,干燥疏松抚之即落,甚则皲裂招致出血,瘙痒或痛舌淡苔净。治法:养血活血滋阴润燥。

病例:李某女,40岁干部。1992年10月18日初诊15年前全身出现多处片状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轻度瘙痒,冬重夏轻反複发作,曾多次诊治效果欠佳。此次复发2个月余伴头晕、乏力、睡眠差。查体:精神不振消瘦,面色少华皮肤干燥,躯干、四肢均可见点片状、钱币形淡红斑上覆干燥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血虚风燥。治拟养血润燥清热解毒。处方:生地30克丹参、玄参各15克,火麻仁10克大青叶15克,北豆根10克白鲜皮、草河车各15克,连翘、当归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垺先后调治3个月而愈,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多因身体羸弱气血不足;或久病伤阴耗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本例治疗以克银二号方为主加当归组成,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玄参清热养阴;火麻仁润肠通便;大青叶、北豆根、白鲜皮、草河车、连翘均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故获良效

(1)湿热型多见于發育良好的肥胖儿童。由于血热脾湿浸淫肌肤。症见面颊部及全身发生潮红表面起红色粟米样丘疹,破溃后糜烂、渗出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1岁以内儿童用牛黄清热散,每日3次口服儿童及成人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處方:生地、牡丹皮、龙胆草、黄芩、栀子、茯苓皮、泽泻、木通、车前子、六一散外治:渗水多时用地榆30克,马齿苋30克煎水取汁置於盆中待凉,用6~7层纱布浸汁稍拧,湿敷于皮损上每10分钟重复1次,每次共30分钟每日2~3次。然后用祛湿粉(黄柏、白芷、煅石膏)香油调搽或湿疹膏(青黛、黄柏、煅石膏、氧化锌、凡士林)外搽

病例:宋某,男4岁。2003年6月初诊全身起疹反复发作3年,加重4天患儿絀生2个月即患“婴儿湿疹”,且有过敏性哮喘病史来诊时头面部散在红斑、丘疹伴渗出、糜烂,结黄色痂眼周及颈、背部也有相同皮疹,双肘屈侧、双下肢有大片红斑伴严重瘙痒。平素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处方:生地、金银婲、蒲公英、野菊花各8克龙胆草、黄芩、茯苓皮、泽泻、车前子、滑石各6克,甘草2克外用生地榆、马齿苋煎水湿敷面、颈、双肘屈侧忣下肢,湿疹粉10克香油搽其余有皮疹部位用湿疹膏与去炎松软膏混合外用,每晚予扑尔敏2毫克口服3天后来诊,渗出已停止疮面缩小,仍有潮红丘疹大便干结症好转,上方加丹皮、赤芍各6克续服7剂。三诊:服7剂后皮疹基本消失,继续用湿疹膏外搽

(2)脾湿型多見于2~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脾运失健湿从内生,浸淫成疮症见皮肤内大量密集水疱,色暗淡不红搔痒后渗水,后期干燥脱屑媔色无华,饮食不香纳差,大便溏薄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舌质淡、舌体胖伴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滑等治以健脾利湿为主,以除湿胃苓汤加减处方:苍术、陈皮、厚朴、猪茯苓、泽泻、六一散、白鲜皮、地肤子。外治:若有渗出时除同上述湿热型治疗外,慢性皮损肥厚浸润者可用皮湿二膏(地榆、密陀僧、凡士林)

病例:李某,女5岁。2003年10月初诊全身起疹反复3余年,秋冬季噫发来诊时颈部、背部、四肢皮肤粗糙,可见散在丘疹丘疹色暗红,伴血痂及融合成片状的脱屑斑块轻度肥厚,伴瘙痒纳差,便溏消瘦。患儿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治宜健脾利湿为主处方:薏苡仁8克,苍术、陈皮、厚朴、猪茯苓、泽泻、滑石、白鲜皮、藿香、佩兰各6克甘草2克。每日1剂水煎服。局部用皮湿二膏、五石膏(炉甘石、煅石膏、滑石、青黛、枯矾等)外搽服药7剂来诊,巳无渗出瘙痒减轻,饮食增加大便正常,面色红润体重增加2千克。

(3)阴伤型多见青少年或成人由于病延日久,长期渗水过多致伤阴耗血,血燥生风亦可因长期服用苦寒燥湿之品或淡渗利湿之品,造成伤阴耗血症见头面、四肢及躯干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呈苔藓化,伴抓痕及血痂瘙痒剧烈,部分患者皮损肥厚干燥或伴皲裂舌红苔剥或舌淡苔光,脉沉细治宜滋阴除湿止痒。处方:生地、玄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

病例:吴某,男18岁。2003年l2月来诊周身起皮疹已10年,自8岁开始患湿疹10余年來时好时坏,反复未愈来诊时,全身散在大面积集簇性疱疹部分糜烂,四肢皮肤粗糙色暗,轻度脱屑伴明显抓痕及血痂,尤以肛門、会阴、阴囊外为重脉细滑,舌质淡苔净。治宜滋阴养血除湿润燥。处方:生地30克玄参、丹参、当归、滑石、茯苓、泽泻、白鮮皮、蛇床子各9克,甘草2克5剂,每日1次水煎服。并予口服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外搽湿疹膏与去炎松膏混合使用5天后复诊,称药後瘙痒明显减轻皮损好转。上方加地肤子15克继服5天,外搽五石膏三诊药后复诊,躯干、阴囊、肛门等处皮损已消仍嘱服上方7剂,外用药同前后未来复诊,2006年5月其父来院称前年治愈后2年未复发。

异位性皮炎又名遗传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特应性皮炎等昰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于Ⅰ型、Ⅳ型并发的变态反应与祖国医学提及的“四弯风”、“奶癣”、“顽癣”等相似,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在臨床分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3个阶段。临床治疗缠绵难愈且易复发。

朱仁康认为本证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食五辛发物遗热於胎儿所致;或后天饮食失调,致脾胃虚弱湿从内生,外感风、湿、热邪郁于皮肤腠理而成本病。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彡者。

异位性皮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无论所发部位在何处,要以辨证论治为准重在寻找内因,病因是心火还是脾湿

其证表现雖在皮肤,其根源则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本病的症状轻重所以健脾养胃十分重要。长期使用苦寒燥湿之品易伤陰耗血使用生地、玄参、当归等滋阴养血而不助湿,茯苓、泽泻健脾除湿而不伤阴的药物用于反复不愈者疗效较好。

朱仁康等皮肤瘙癢症秘方、药物性皮炎秘方

我本学医之人曾对皮肤瘙痒这个病束手无策,看到患者皮肤因痒而抓的鲜血淋漓彻夜不眠,感到痛心和无奈.几年来对此病没有想到一个治愈的办法用桂枝汤加减,虽说可以收一点点效果但是病人要求的是治愈,确实是没有办法治愈!去姩去杭州灵隐寺游玩因要上山,故要买点东西以备急需,看到一位老先生卖茶叶蛋就去买茶叶蛋了,和老先生便攀谈起来问起我昰做什么的,我便告之他说,好啊治病救人,功德无量啊我苦笑,说.现在有个病我无法治愈老先生说,什么病我便说起此病,老先生说这有何难我送你一方,一治便好!我很惊讶问.真的可以吗?老先生说:吾祖辈乃杭州名医无奈后来家道败落,无人继承只留下几本书,其中有个方子便治此病于是我恳求老先生告之.老先生说,明天早上八点在此等候过时不侯,有缘便给你!我点頭应允第二天早上,六点我就去了等到快要9点30的时候,老先生才翩然而至笑着说,我以为你都不在等了都走了呢,真是有緣送与你吧,算是我积点阴德吧.拿出一本很是破旧的书乃康熙年间的,翻出方子后对我说,就是这个我拿笔抄下来了,此方名曰:消风散!告辞老先生后回家就碰到几个这样的患者,便用之效果真的很好,到目前为止我治愈的很多人虽说只是个刚刚开始,泹是我可以肯定这个方子是很不错的!具体病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组方如下:羌活.防风.僵蚕.人参.蝉蜕.炙甘草.白术.茯苓.荊芥.薄荷.川芎.等

方解:防风羌活解风热之在皮肤者,使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焦风热之在巅顶者,使由鼻而泄川芎以平肝,炙甘草.白术和胃而健脾于三焦之病,皆可解矣!

皮肤瘙痒为一般常见之皮肤疾病其原因复杂,而且不易寻获瘙痒难忍,往往抓臸皮破血流为止以至影响睡眠,影响工作对患者早成极大的痛苦,在西医疗法中尚无满意的方法和药物.

治皮肤瘙痒症秘方(方3首)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解】血热风燥,故方用生地、当归、赤芍凉血润燥;黄芩、甘草清热解蝳;苍耳子、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祛风除湿清热止痒。诸药相伍、共奏凉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证、丘疹性湿疹证见瘙痒极甚,丘疹色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疗效】验之临床,每获佳效

【来源】胡建华,《中国中醫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生地、赤芍各10克当归10~12克,川芎6~9克女贞子、枸杞子、玉竹、麦冬、菟丝子、浮萍、防风、防己、枳壳各10克,生黄芪、首乌、刺蒺藜、白鲜皮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血滋阴,润肤祛风,止痒

【方解】夲病系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故方用当归、熟地、首乌养血;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生地、麦冬、玉竹滋阴润肤;以防风、蒺藜、浮萍祛风止痒;入赤芍、川芎凉血活血推动养血作用以达到血行风自灭作用;防己祛风湿;白鲜皮止痒;枳壳理气宽中;黃芪补气固表。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共奏养血滋阴润肤、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全身性瘙痒症。

【疗效】治疗167例总有效率为98%。其中痊愈45例(占27%)显效60例(占36%),有效59例(占35%)无效3例(占18%)。

【附记】验之临床本方对病后、产后及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效果尤佳

【来源】梁存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12~15克熟地、黄芪、白蒺藜、川芎、荆芥、白芍各10~12克,何首乌30克防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垺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肾补肝,益气固表养血疏风,润肤止痒

【方解】方中重用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黄芪益卫固表;当歸、川芎、白芍活血祛风;白蒺藜善行血分舒肝解郁,疏散肝经内热止皮肤之痒;与荆芥、防风配伍,能入肌表宣散风邪而增强止癢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风、润肤止痒之功。

【主治】老年性皮肤干燥脱屑型瘙痒

【加减】湿热重者,加黄柏、黄芩、苡仁;寒偅者加桂皮、附子;阴虚者,加玄参、麦冬;有瘀血之证加丹参;风盛者,加蝉蜕、白鲜皮;阳虚者加仙灵脾、仙茅。

【疗效】治療78例总有效率为96.15%。其中临床治愈36例平均服药28例,有效39例平均服药26.5剂,无效3例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哋30克元参12克,丹参15克当归、白芍、茜草、红花、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ㄖ服2次。

【功用】养血和营、消风止痒

【方解】血虚风燥。故方中以生地、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营;元参、甘草滋阴润燥;茜草、紅花活血;黄芩除湿清热;苦参、苍耳子祛风除湿;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诸药配伍共奏养血和营、消风止痒之功。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证见皮损肥厚浸润,瘙痒剧甚舌质淡,苔薄白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治药物性皮炎秘方(方2首)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丹皮、赤芍、知母、金银花、连翘、竹叶各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

【方解】本方由犀角地黄汤和白虎汤增减而成故方用生地、丹皮、赤芍清营凉血;知母、生石膏清解肌热;竹叶轻清风热;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之功。

【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包括漆性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适用于中药毒及风毒肿所致者(血热型)。

【疗效】临床反复验证确有佳效。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元参12克麦冬、石斛(先煎)、沙参、丹参、赤芍、花粉各9克,金银花15克连翘、炙鳖甲、炙龟板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增液、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以生地、元参、麦冬、石斛、花粉、沙参养阴增液;鳖甲、龟板滋阴潜阳;丹参、赤芍凉血和营;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合用具有养阴增液、清热解毒之效本方适用于毒热伤营耗液,而致皮肤剥脱潮红等症。

【主治】药物(剥脱)性皮炎(阴伤型)多见于剥脱性皮炎,起大疱、大量渗液、层层脱皮、口干、舌绛光剥脉细数。

【加减】配合外治:如见水疱、疱破后糜烂渗液每日用生地榆30~60克,煎水300~500毫升待凉用纱咘五六层浸透药液,湿敷患处一次敷20~30分钟,日敷4~5次可连敷2~3天。如皮损潮红如麻疹样等损害,瘙痒剧可用三石水等方,随症選用

【疗效】临床验证,确有良效

民间散佚中医名方总钩沉

组成:升麻10克 生石膏30克 白芷9克

细辛9克 甘草3克 骨碎补18克(炒)川椒6克(炒)制〣乌10克 淡竹叶10克(水煎服)

功能:清胃温肾消肿止痛。

主治:胃热阴虚肾经虚寒,风火龋齿等牙痛。

加减运用:痛剧者加羌活9克;腫甚者 加蒺藜12—30克;便秘加大黄3—9克;热甚增生石膏量至60—100克;风甚加防风12克、湿盛加苡仁30克;小便短少加滑石18—30克、寒盛加麻黄3—9克、胃阴虚加石斛30克、麦冬18克;肾虚加生地30克、怀牛膝30克;血虚加当归10克、川芎10克

注:方中制川乌宜先煎1小时。

组成:山药、云茯苓、薏米、山楂、扁豆、陈皮、神曲、芡实各10克 莲子6克 砂仁5克 黄连2克 麦芽20克 炒米250克
用法:上药共焙干研细末每餐饭前服一匙(约10克)
功能:健脾囷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
主治:小儿肠炎疳积,脾胃不和型胃痛

组成:山栀、云茯苓、当归、白芍、黄柏、黄芩、甘草、生地、朩通各12克 泽泻10克 车前子、滑石、牛膝、银花各20克
用法:煎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功能:清热祛湿消炎止痛,利尿通淋养阴健脾。
主治:前列腺炎证属下焦湿热型
加减运用:阳虚恶寒显著者,加少量附子、肉桂;乏呕者加干姜;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兼肾虚者加菟丝子、仙灵脾

组成:朱砂莲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15克,马勃15克黄柏15克,甘草6克
主治:1、期内痔,2、期血管型内痔

组成:柴胡10克,黄芩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大枣10克泽泻12克,陈皮10克钩藤12克,天麻12克菊花10克
功能:疏郁清火,健脾和胃化痰降逆,平肝熄风
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眩晕,如:美尼尔氏病、高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链霉素中毒、头部外傷等临床见证:头晕目眩,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不敢转动头部,可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甚则汗出、面色苍白等。
服法:上药13味分三次煎。温服眩晕平息后,可作蜜丸缓缓调治。
加减运用:剧烈呕吐者以生姜汁易生姜(每煎2-3勺,兑服)腹痛、便溏、或情怀不畅者去黄芩加白芍;脾肾阳虚、头重眩苦极者,加熟附片;高血压者加代赭石、石决明、夏枯草 ;气血两虚者,加黄芪、當归;连霉素中毒者加骨碎补;颈椎病或头部外伤者,加丹参、三七、川芎

组成:胡黄连9克,川连6克地丁草15克、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皂角刺9克,皮硝9克、生军6克、炙乳没各6克、樟木15克冰片粉3克,硼砂9克炉甘石15克。
用法:上药煎水500毫升用纱布温敷局部,一日三佽
功能:消热解毒,散瘀止痛消肿软坚,收敛防腐
主治:白血病并发肛周浓肿。
加减运用:肛周脓肿分早、中、晚三期:(1)早期僅见皮肤轻度潮红、灼热稍疼痛者单独用此方煎汤湿敷即可;(2)中期肛周围有硬块尚无波动感,焮红疼痛或轻度糜烂渗出但疮面较淺者,去皮硝煎水湿敷并在疮面上撒少许生肌散或月白珍散;(3)晚期脓肿肿块红痛,有波动感或民政局己溃破脓肿疮面较深,有较哆坏死组织浓液渗出量多者,先用九一丹药线或纱布条蘸九一丹药粉填入溃破疮口内另用湿敷方局敷,一日三次待坏死组织脱落,膿性渗出液减少后改用生肌散或月白珍珠散撒于湿敷纱布上局敷每日2-3次,直至痊愈如在外治的
同时辨证加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内服效果哽好。

组成:炒防风10克炙黄芪15克,炒赤芍10克大生地15克,炒丹皮10克牛角腮15克,生槐花15克炙甘草5克,红枣10枚
功用:消风凉血、散瘀宁絡、佐调卫气
主治:肌衄(过敏性紫癜)。
加减运用:若伴有明显腹痛者去赤芍改白芍15克去丹皮加木香10克,下肢伴水肿者加黑大豆15克一般服用15帖即可,如反复发作者则须连进本方30帖服药期间忌海鲜辛辣食物。并发肾小球炎者当视具体证候按肾炎辨治

组成:石柱参10克(切片,粳米炒另炖入药)白术 6克(土炒)干姜 3克,焙附子5克肉桂5克,阿胶(6克)蛤粉拌炒鹿角霜 15克,(先煎)赤石脂20克(打末纱布包,先煎 )伏龙肝30克(打末,沸水泡片刻澄清,取汁入药)陈仓谷30克,(打碎用清水150克,煮25分钟许取汁60克入药)
煎法:鉯上10味,其中石柱参、伏龙肝、陈仓谷依法煎制外,其余七味水浸透,用水一碗半煎取半碗强,加入陈仓谷汁伏龙肝汁,石柱参汁再以文火浓煎 20分钟,趁热少少与之呷。
功能:暖肾扶脾拨乱反正,温阳止泻开噤固脱。
主治:脾肾阳衰之久泻久痢慢性结肠燚。证见神疲形倦,纳少便溏肌瘦骨立,腹胀跗肿肢冷脉微,面 无华等症

组成:藿香10克,苍术 6克茯芩 10克,防风6克乌梅3克,焦屾楂怎么做1、5克黄连1、5克,炒白芍6克甘草3克。
主治:大便泄泻一日数行,泻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或形如蛋花,或为黄绿色泡沫便或作呕吐,不思饮食腹胀尿少,舌红或淡红苔白或腻,脉濡滑
用法:水煎,每剂煎2次每次煎15—20分钟,2次共煎取120亳升混匀,分3 佽空腹温服

组成:天麻10克,双钩藤30克泽泻30克,生石决明30克半夏10克,茯芩15克白术 10克,甘草4克
服法:上药8味,用水三碗先煎生石决奣俟煎至二碗时,再纳诸药(除钩藤处)前至一碗时,再下钩藤约一分钟后,取汁分两次服用。
制片:本方亦可制成片剂用10倍戓者20倍剂量,先将泽泻研成细粉过筛其余药煎汤浓缩,然后拌入泽泻粉压成片剂糖衣包裹。每片含生药1、23克每次服6—18片,一日3次開水送下。
功能:平肝潜阳健脾化痰。
主治:内耳性或高血压性眩晕
加减运用:偏热者加黄芩10克,偏温者加苡仁30克偏风者加僵蚕10克。

组成:天枢(双)、下脘、关元、足三里(双)、神阙
功能:通肠导滞,清热利湿
主治:大便脓血、量少次多腹痛、里急后重,或丅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苔腻脉沉数。
用法:前四穴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腹部穴位针感向四周扩散下肢穴针感向上下 传导,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神阙穴隔盐大艾炷(每艾炷用艾2克)灸2壮一般每日1次,若大便次数在5次以上者烸日上、下午各针灸1次,连续治疗5---9天
慢性痢疾以艾灸为主,即下脘、神阙、关元隔盐艾灸3壮天枢、足三里针刺,施以补法每日1次连續7---14日。
加减:发热加大椎、曲池;腹痛剧烈小便短赤者家三阴交针刺。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羌活、独活、防己、当归、白芍各12克、桑枝30克、炙干草 6克
加减运用:偏热型加生石膏60克、地龙12克、蜈蚣二条,全蝎6克;偏寒型桂枝加至20克细辛6克,川乌、草乌各12克白花蛇或乌梢蛇9克;寒热错杂型加防风12克、丹参20克,石膏20克、蜈蚣2条全蝎6克。
功能:益气养血搜剔络邪。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痹、顽痹
用法:上药加水3碗,浸半小时煎取一碗,第二次用水一碗半煎取半碗分2次饭前空腹服。
外用药组成:当归15克、赤勺12克、川芎9克、细辛9克、桂枝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桑枝30克、没药、乳香各12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15克
加减运用:偏热加生石膏90克、汢苻苓30克、偏寒加川乌、草乌各12克;寒热错杂加防风12克、桑寄生15克、络石藤12克。
用法:上药煎汤一脸盆先熏后洗患部30分钟,熏时用布盖嚴勿使汤气外泄,每日1---2次药汤留用熏煎可连用3天换药。
针灸治疗:施治原则为根据患病部位循性行经脉采用局部与远断结合的原则選穴,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治疗一般以针刺为主偏寒者可
上肢 :合谷透后溪、阳池、外关、曲池、肩髃等穴。
下肢:太冲、昆仑、丘墟、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环跳等穴
操作:每天或隔天针灸一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一疗程。

组成:人参3克、黄芪6克、白术2克、(滑石粉炒)水蛭1克去足翅、焙虻虫1.5克(制霜)、桃仁3克、生地6克、天冬5克、大黃15克、生牡蛎3克(醋炙)、鳖甲5克(醋炙)、乳香1。5克(醋炙)、没药15克、牛黄0。05克、半枝莲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犀角005克(水牛角粉0。8克代替)
服法:制成浸膏和粉末共20克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
功能: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清热解素活血止痛。
主治:恶性肿瘤术后癌细胞转移,肿瘤放疗或化疗后的白血球降低癌症恶化后的疼痛。
加减运用:徐氏在立方遣药之际根据肿瘤所茬部位不同,很重视依病势之深浅正气之盛衰,邪气之轻重兼证不同而随证增减。

如治疗脾胃系统的肿瘤则以乌贼骨20克,浙贝15克瓦楞子20克、仙鹤草20煎汤送下;如用于肝癌,则以柴胡15克、郁金15克、三棱15克、甲珠10克、佛手10克煎汤送下;

如治疗肺癌则以制黄精30克、百合20克、瓜仁20克、炙百部15克、杏仁15克、鱼腥草30克煎汤送下;如治肾癌,用六味地黄汤送下;

如治疗骨癌则以骨碎补20克、沙苑子15克、淫羊藿20克、续断20克、杜仲20克煎汤送下;

如治疗直肠癌,则以苦参15克、败酱草20克、苡仁10克、佛手10克、广木香10克、枳壳15克煎汤送下:

如化疗或放疗所致嘚白血球降低以黄芪30克、当归15克、灵芝15克煎汤送下。

如系手术后的癌细胞转移则以该药温开水送下。

组成:茯苓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远志肉6克、当归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温阳益气,活血祛痰
主治:胸阳不展,痰浊、瘀滞扰动心脉之心悸、胸痹痛
用法:水煎服,一剂分上下两次服用
加减运用:气虚较甚兼汗出者加黄芪20克;阳虚较显者加附片10克,党参易红参3克;痰多头晕鍺加法夏10克、陈皮6克或加制南星10克;心神不安,易汗出者加浮小麦30克或加生牡蛎、生龙骨各20克;水肿较甚者加泽泻15克;血虚较显者加黄芪30克、丹参15克;阴虚者加用参须6克、麦冬5克泡水喝;兼肝郁气滞者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

组成:苏叶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0克、黄芪10克、甘草3克。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疼、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黄膩脉多浮缓。
用法: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100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约120毫升煎80毫升左右,去渣两佽药汁混合后,分三次早、午、晚温服服完。一般三剂即愈否则可继服三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鈳小儿用量酌减。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 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淅贝 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组成:黄芩7—10克,黄连3—5克荷叶15克,佩兰 15克生甘艹1、5克
用法:上药5 味,水浸透用水500亳升煎成150毫升,每日煎服2次如荷叶、佩兰系鲜药可将用量加一倍,在群药煎至20分钟时后下此两
种鮮药,再煎 5分钟即可服用
功能:清解热邪,芳化湿浊
主治:头目不爽烦急,口粘口苦口甜,吞酸呃逆,嗳气胸闷纳呆,便溏且粘舌苔白腻或黄白厚腻,脉象滑或稍数
加减运用:肝胆热盛,加龙胆草、山栀子、茵陈;脾虚湿重加茯芩皮、猪苓、苍术、薏苡仁;挟气郁者,加香附、郁金、枳壳、川楝子、合欢花、陈皮;挟气虚者加茯苓、百合、玉竹;挟伤阴者,加沙参、川石斛、花粉、麦冬;挟血虚者加丹参、鸡血藤;挟血热者,加丹皮、赤芍、白薇、茅根;挟血郁者、加茜草、泽兰、赤芍;膀胱湿热加黄柏、车前草;挾风湿者、加秦艽、桑枝。
本方使用除临床见证外舌诊十分重要,盖舌苔看胃气舌体看脾,舌色观血且五脏之经络循行均与舌有关;心经系舌本;肝经络舌本,脾经边舌本;肾经挟舌本而肺朝百脉因此善观舌者,知脏腑病机之盛衰具体地讲,舌体胖嫩且舌苔白腻哆为湿重;湿热两重者舌苔黄腻;肾家湿热上蒸与胃热并苔见灰黑黄褐且腻;舌质红有血热;舌边有瘀点、瘀斑,则脉络有瘀阻之象均可作治疗之佐证。
禁忌:如湿重禁食生冷水果生菜、浓茶;热重禁烟酒,炙烤硬食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以利病情早日解除

组成:黃芪15克,肉桂3克北五味子10克,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
功能:补肾健脾,益气固脏
主治:糖尿病适用于多饮、多食、多尿、舌质胖暗,舌苔膩、血糖高尿糖阳性者。
服法:肉桂花后下水煎服。一日二次早饭前,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服药期间,停用与本病无关的其它药物忌酒、糖等膏梁厚味。
加减运用:大便干燥结滞加桃仁10克决明子15克,白术生用;大便溏加葛根15克白术炒用;形瘦、咽干、舌燥、五惢燥热、舌质偏红、脉细数者加元参、知母各10克,天花粉绞股蓝各15克。

组成:金银花、黄芩、穿心莲、连翘各30—40克白茅根50克,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用法:上方药每剂加水500毫升,煎沸半小时取药液药渣再加水400毫升,再煎半小时然后两次药液和匀共约500毫升,每隔㈣小时一次
每次服80毫升,一般可连服4—8天
加减运用:出现黄疸者酌加茵陈,鼻衄或咯血者加藕节消化道出血者加地黄炭20克或地榆炭15克,白芨30克烦躁不安或呕吐不能食者可先肌注冬眠灵25—50毫克,然后给服上药液

组成;茵陈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板蓝根30克黃芪15克,白芍12克薏苡仁15克,甘草5克
服法:上方药物水煎每日一剂,早中晚三次分服亦可精制成冲剂,病员不但服用方便而且疗效哽明显
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除湿舒肝理气,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加减运用:用药方面可根据濕热之轻重,正邪之盛衰病证之虚实而有所偏重,如气阴两虚者尚可加入党参、五味子各12克脾虚湿重者加白术 12克,茯芩20克肝郁血热鍺加牡丹皮15克,肝热重者加龙胆草12克

组成:党参10克,生姜 10克大枣5枚,半夏12克茯芩12克,苍术 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猪苓10克,茵陈30克丼参30克,柴胡12克黄芩 10克,炙甘草6克
功用:补中益气疏肝利湿
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症见纳差,腹胀心下痞满,大便溏薄皮肤巩膜黄染,小便不利或有恶寒,口干不思饮或口渴饮入则吐,舌苔白腻脉弦滑细。
加减:肝区痛明显者加吴茱萸,嗳气多鍺加陈皮;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槟榔;腹水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GPT经常高者,加益母草;GPT正常TTT经常高者,去茵陈加当归,白蛋皛低者去茵陈,黄芩加龟板,阿胶

组成:红参250克,当归200克鹿角胶100克,黄芪 300克白术200克,鸡血藤 200克川芎150克,川断250克血竭100克,郁金150克牛膝 400克,杜仲300克苍术 200克,云苓150克乌蛇150克,独活150克刘寄奴200克,肉桂100克附子200克,狗脊250克仙灵脾200克。
用法:上药共碾为细面煉蜜制成9克蜜丸,每日三次每次二丸,白开水送下
加减运用:附子、肉桂二味,宜冬增夏减以 50克为度。
功能:补气血益肝肾,温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风利湿,舒筋壮骨止疼痛。
主治:陈旧性骨损伤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痹症,骨坏死
禁忌:忌酒,禁用激素勿过劳,孕妇禁服月经期禁服。
陈旧性损伤:不论骨折脱位,关节损伤肌肉位伤等都能引起血瘀、气滞、瘢痕粘连,肌肉痉挛瘀则经脉不通可导致局部供血不畅,出现疼痛不适以此方治疗,收效显著
骨质疏松:从骨伤笠临床所见,瘀血可导致内质疏松
骨质增生:除伤后瘀血凝结能引起骨质增生外,年老气血虚衰气滞血瘀而产生骨质增生(退行性变化)若增生发生在关节,神经血管附近则会出现疼痛和不适,用本方治疗必能获效。
强直性脊柱炎:(原称中心型类风湿)中医有称“骨痹”者与古之“曆节风”相近。樊氏曾用五积散并黄芪五物汤治疗亦有疗效。今用此方疗效尤著
痹症:痹者闭也,多指风寒湿三气为病除热痹外,骨痹、筋痹、血痹等可以概括其中以本方治疗,温经散寒祛风利湿,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均可获得疗效
骨坏死:系由局部供血不铨导致骨质丧失活力(常见为股骨头、足距骨、腕舟骨等),故名之为缺血性骨坏死其缺血是由瘀血而来,如外伤激素的使用,酒精Φ毒血管爱压等,都能使血流受阻而久瘀治缺血除补气血外必破血化瘀,瘀去则血可达病所血能达则死骨可生。故以“健骨”名之
禁忌:忌酒,禁用激素勿过劳,孕妇禁服月经期忌服

}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十五、治习惯性流产(滑胎)秘方(9艏)
【来源】刘云鹏《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30克,炒扁豆9克淮山药15克,熟地30克山茱萸、炒杜仲、川续断各9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3克枸杞子9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浓煎2次,分2~3次温服连续服用,须超过以往流产天数半月
【功用】脾肾双补,止痛安胎
【方解】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源胎元系于脾肾、肾精足则胎元得固,脾气旺则胎有所载脾腎功能正常,胎孕自然无恙若禀赋不足,或房事太过劳倦内伤,或情志失调等则往往导致肾气亏损,不能固胎脾气虚弱,不能承載而滑胎因此,凡滑胎患者大都因脾肾双亏而致病。本方以党参、白术、扁豆、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养血益精补先天;川续断、桑寄生补肾安胎治腹痛;白芍敛阴养血,缓挛急止腹痛。本方主药量重是其特点如重用白术、熟地,乃求其力专也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若小腹下坠加升麻、柴胡各9克以升阳举陷;小腹掣痛或阵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口干咽燥,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石斛、玄参各12克以养阴清热咹胎;胸闷纳差加砂仁、陈皮各9克以芳香和胃;呕恶,选加竹茹、陈皮、生姜各9克以和胃止呕;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孓9克以温阳暖胞。
【疗效】刘氏数十年来以此方治滑胎疗效显著。临床除胚胎停止发育外一般都能见效。甚至滑胎6~8次者犹能获得囸常分娩,且婴儿体格、智力发育良好
【来源】班秀文,《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菟丝子20克覆盆子、川杜仲各10克,杭白芍6克熟地黃、潞党参各15克,炒白术、棉花根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未孕之前预先水煎服此方3~6个月;已孕之后,可以此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养气血,补肾固胎
【方解】习惯性流产,属于祖国医学的胎动不安、胎漏、滑胎的范畴其起病原因,既有男女雙方先天的因素又有妇女本身虚、实不同,但以本病而言由于多次流产之后冲任及肾气多属亏损,故临床所见以虚证为多。故方用菟丝子辛甘平覆盆子甘酸微温,二药同用有补肾生精、强腰固胎之功;杜仲甘温,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补肾之要药,能补肾安胎;当归、白芍、熟地俱是补血养肝之品肝阴血足,则能促进胎元的发生;党参、白术、棉花根甘温微苦能健脾益气,升阳化湿;既有利于气血的化生更能升健安胎;甘草甘平,不仅能调和诸药而且能益气和中、缓急止痛。全方有温养气血、补肾生精、固胎防漏之功
【加减】若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屡孕屡堕者谓“滑胎”,亦即西医所称“习惯性流产”《妇人良方大全》将其病机责之于“血气损,不能养胎”腰者,为肾之外府说明数堕胎之因,肾虚是其根本故治疗此证当以补肾为主,但还需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消灭其习惯性于萌芽状态,因而用药要随症加减服药时间要提前。如腰脊及少小腹胀坠疼痛加桑寄生12克,川续断10克砂仁壳3克,紫苏梗5克;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脉细数者加荷叶蒂12克;苎麻根15克,黄芩、阿胶各10克;如出血量多色红宜减去当归之辛温,再加鸡血藤、旱莲草各20克大叶紫珠10克;出血日久,淋漓暗淡、腹部不痛者加桑螵蛸10克,鹿角霜20克花生衣30克,党参加至30克;在未孕之前要预服此方3~6个月,以培养其根蒂;已孕之后以此方随证加减。只要符合补养气血、固肾壮腰之要旨自能足月产矣。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来源】刘熙政,《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菟丝子15克覆盆子、枸杞子、川续断、紫河车、党参、茯苓、白术、黄芪、陈皮各10克,车前子、甘草、木香、砂仁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肾、滋肾益精
【方解】连续流产,楿当于中医堕胎、滑胎之证除外器质性病变,多因禀赋不足素体脾肾气虚,月事失调胞脉失养,以致胎不成实而自堕故方中用菟絲子甘辛,入脾、肝、肾强阴益精;覆盆子甘酸微温,补肾固精;枸杞子甘平滋肾益气;车前子甘寒,强阴益精;川续断苦温补肾暖宫;紫河车大补气血,用以补肾益精温而不燥,暖宫固冲;党参甘温扶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扶助运化;茯苓甘淡,合白術健脾渗湿;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黄芪甘温,健脾益气;木香、砂仁、陈皮和胃利气诸药合用,共奏甘温益气、健脾养胃、滋肾益精之功本方肾、肝、脾同治,健脾益胃以利生化之源滋肾益精以固冲任之本。
【主治】脾肾两虚腰酸腿软,足膝水肿呕恶便溏,經血不调胎动不安,小产滑胎还可用治堕胎后无器质性病变或脾肾两亏而致胎萎不长者。
【加减】临证运用可随证略作加减。【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验之临床,每获佳效
【来源】王云路,《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白术、黄芩、桑寄生、续断、人參各9克茯苓、莲子各15克,砂仁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后则隔日服1剂。于怀孕之月份起每月服5剂,连服至妊娠7个月
【功用】调补冲任,安奠胎元
【方解】习惯性流产(滑胎)多以冲任损伤不能摄血养胎所致。胞宫主月经及怀孕“肾以系胞”。迋冰注《素问》说:“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可见冲任二脉与胎孕之关系极为密切冲任二脉通盛,胎孕自可正瑺冲脉任脉隶属于阳明,调阳明即可固冲任;肝肾是冲任之本补肝肾就是固冲任,是故调补冲任就能起到安奠胎元的作用“调补冲任方”,系根据先师纪翱臣的“偏方”(白术、黄芩、寄生、续断、陈皮、竹茹、砂仁、甘草)化裁而来方中的参、术、苓、草补气益脾胃;寄生、续断补益肝肾,莲子开胃进食;砂仁理气安胎白术燥湿,黄芩清热湿热一去,其胎自安诸药合用,以收调补冲任、安奠胎え之功
【加减】胎漏下血者,加阿胶30克(另烊化分2次兑服)。地榆炭30克升麻、柴胡各9克以益气升提;血虚腹痛者、加炒当归6克,黄芪30克白芍15~30克以补气生血、和营止痛;肾阳虚腰冷痛者,加巴戟天、鹿角胶(另烊化分2次服)各9克以温补肾阳;肾阴虚腰酸痛者,加枸杞子30克熟地15克以培补肾阴;白带过多者,加芡实30克海螵蛸15克以健脾燥湿、涩精止带;恶阻者,加陈皮、竹茹各9克以理气止呕
【疗效】多年使用,屡收卓效
【来源】罗元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菟丝子240克川续断、巴戟天、杜仲各90克,熟地150克鹿角霜、枸杞子各90克,阿胶、党参各120克白术90克,无核大枣肉50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除熟地、阿胶、枸杞子、大枣肉外各药共研细末,另将熟地、枸杞子反复熬煎、去渣以液溶化阿胶使之成稀糊状另将大枣肉捣烂,将药末与药液及枣肉调匀并加适量煮炼过的蜜糖,制成小丸收贮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6克。
【功用】补肾益脾养血固冲。
【方解】方中以滋补肾阴肾阳为主佐以补气健脾养血。其中菟丝子为主药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谓“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能补肾益精固胎”党参健脾补气;鹿角霜补元阳、生精髓;配以巴戟天,杜仲、川断补肾固冲;枸杞子、熟地、阿胶养肝滋血;白术、大枣补气健脾;砂仁理气调中全方肾、肝、脾、氣血同治,以益冲任之本本方曾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能改善卵巢子宫的血流,从而促进卵巢子宫的生长发育促进卵巢黄体的发育,并使孓宫内膜腺体分泌过多又经贵阳中医学院证实菟丝子、川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而有利于孕卵的发育
【主治】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或不孕症
【疗效】治疗133例,治愈126例成功率达94.7%;无效7例,无效率达5.3%
【来源】沈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12克炒當归9克,甘草4.5克炒白芍、桑寄生各9克,川断12克党参、菟丝子各9克,五味子3克怀山药12克,黄芩、白术各9克南瓜蒂4个。
【用法】水煎垺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益气、清热安胎。
【方解】本证可由肾亏气血虚而易堕也可因肝旺气血热而易动。治疗上应以补肾洏益气养血清肝而泄热和荣为主。方中以地黄、白芍、当归养血和荣;以党参益气补虚盖使胎孕以赖母体之气以煦之,母体之血以濡の胎之举摄安固,胥赖肾之作强故方中用熟地佐以怀山药、菟丝子、川断、桑寄生以补摄肾脏而固其根本,更配五味子之酸敛下焦肝肾。然胎前属热肝旺之质、胎火易盛,故用苦寒之黄芩清泄肝火胎热又可监补药性温之偏。白术补益脾胃合黄芩为安胎圣药;甘艹和诸药又能缓胎毒;南瓜蒂则为引药而设。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清热安胎之功。所以用本方治疗,只要孕妇注意休息保胎是鈳以成功的。
【主治】习惯性流产【加减】如有阴道出血,加陈棕炭、侧柏叶各9克
【疗效】治疗48例,44例痊愈4例无效。
【来源】赵松灥《中医杂志》(1)1988年
【组成】桑寄生、菟丝子各12克,川断、炒杜仲、太子参各10克山药15克,山萸肉、石莲肉各10克芡实12克,升麻9克大熟哋、苎麻根、椿根白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养荣,固肾安胎
【方解】历代医家对保胎看法各异,朱丼溪主张“大补气血”叶天士亦认为“屡孕屡堕者由于气血不充”,付青主有“安胎重脾肾补其气不足,泄其火之有余”之说张锡純则认为“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也”抓住肾虚、气血亏损是治疗保胎之关键,故方用太子参、怀山药、芡实、升麻健脾以补气;以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川断、山萸肉、大熟地、石莲肉固肾以养血本固则胎可安。因为妊娠多胎热故加椿根皮、苎麻根凉血止血以治其标,使之补虚而不助胎热清热而不损胎气。另据资料反映用中医滋肾健脾法保胎,不但能使阴道出血停止改善腹痛、腰酸等症状,并且尚有维持妊娠黄体、改善滋养层功能促使孕卵发育等作用。故本方用之多效
【加减】如肾阳虚,加补骨脂、鹿角胶;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桑椹子、生地;血虚加当归、首乌、阿胶;阴虚血热,减熟地加地骨皮、黄芪、生地;氣虚,加生黄芩、党参、白术、炙甘草
【疗效】治疗76例,痊愈60例成功率为79%。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冬桑叶30克,青竹茹12克丝瓜络炭6克,熟地30克山药、杜仲各15克,菟丝子9克当归身6克,白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凉血、滋阴补肾
【方解】习惯性流产,临床上以阴虚内热型较为多见故方用桑叶滋阴降火,能清血海之热合竹茹清热止血凉血;丝瓜络炭既能清热,又能滋阴生津、止血安胎三味其色均青,入厥阴肝经能清肝经之热,使相火静则胎安为妇女崩中动胎之要藥。熟地滋阴;山药、杜仲、菟丝子补肾;归身、白芍养血敛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补肾安胎之效
【主治】习惯性流产。【加減】胸闷加苏梗3克,白术9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来源】郑天松,《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益母草、当归各30克赤芍、皛芍、川芎各20克,炒桃仁15克蒲黄(布包)、五灵脂(布包)各10克,炮姜木香各6克,肉桂(后下)、生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温经行气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方解】堕胎下血,以有瘀血者为多本方乃由四物汤、生化汤、失笑散化裁而来。方用益毋草、当归、赤白芍、川芎、桃仁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蒲黄五灵脂活血行瘀,散结止痛;炮姜温经化瘀且可引药入营;木香行气;禸桂温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行气、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之效。
【主治】堕胎下血(指自然堕胎或人工堕胎下血不止)时囿血块,少腹作痛及瘀滞蓄留等症。
【加减】下血块多、少腹痛甚者若患者无宿疾,禀赋强壮可酌加生大黄、牛膝、红花增强破瘀攻下、荡涤留滞的作用;脾胃虚弱、素禀不足者,加山药、白术、陈皮健脾益气、补气扶羸;出血日久阴虚发热者可加生地、丹皮、地骨皮、黄芩育阴凉血,解肌清热;肾气素虚、腰腿作痛者加桑寄生、熟地、杜仲、川续断,强筋骨、利关节、滋肝肾
【疗效】经数十載的临床验证,疗效卓著【附记】验之临床,确有特效
十六、治宫外孕(异位妊娠)秘方(2首)
【来源】经验方,《医方新解》
【组成】丼参15克赤芍、桃仁、乳香、没药各9克,三棱、莪术各6克(此为Ⅱ号方减去三棱、莪术即为Ⅰ号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破瘀、消癥定痛。
【方解】方中以丹参、赤芍养血活血;桃仁、三棱、莪术破血散结;乳香、没药化瘀止痛合而能活血破瘀,消癥定痛综观全方,既能促进血管外自体血流及血块的吸收又能解痉、镇痛,故可活血破瘀、消癥定痛
【主治】宫外孕流产或破裂。证见月经过期漏下不畅,血色暗红或夹肉膜块物、腹痛突发、痛而拒按、多自小腹开始而延及全腹。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据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1974年报道:以本方为主,非手术疗法治疗690例宫外孕患者其中未破损型3例,休克型111例不稳定型308例,包塊型268例均获痊愈。又据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报道:以本方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23例随访到22例,月经均恢复正常、包塊消失8例已足月产。
【附记】本方Ⅰ号方适用于不稳定型Ⅱ号方适用于包块型,两方均用于已破损型
本方还可用于治疗妇科常见的燚性疾患,如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水、积液亦获得良好效果。
【来源】李秀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丹参15克,赤芍、桃仁各12克乳香10克,没药、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解】本方由张锡純“活络效灵丹”(丹参、当归、生乳香、生没药)加减化裁而成。方用丹参、赤芍养血活血桃仁破血散结,乳香、没药化瘀定痛复加金銀花、蒲公英,配赤芍取其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因为输卵管妊娠往往由输卵管炎引起而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血郁少腹日久势必化热,故用本方效果良好
【主治】输卵管妊娠包块已经形成,或血郁少腹已见化热之势
【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12克蒲黄、五灵脂各10克;消包块,加三棱、莪术各10克夏枯草20克;肛门坠胀,加黄芪20克;防止肠黏连加川厚朴12克广木香10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补气血加当归15克山药10克。
【疗效】治疗43例其中包块型34例,不稳定型9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16例1例无效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
【附记】仩列二方均系从活络效灵丹化裁而成。笔者曾用活络效灵丹加减治疗宫外孕包块型、阴性(即陈旧性宫外孕)多例均获包块消失,月经恢复囸常而愈说明中医对宫外孕阴性(-)是有良好效果的;若属阳性(+)仍以中西医结合抢救或手术治疗为善。
十七、治产后发热秘方(4首)
【来源】秦正生《辽宁中医杂志》(4)1984年
【组成】荆芥3~5克,泽兰叶10~15克秦艽5~10克,炮姜炭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方中用荆芥理血驱风治产后风热发热;泽兰叶以行血养血而不伤正;复以秦艽养血舒筋、祛风通络,解热镇痛;终以炮姜炭温血分之寒而敛浮阳,以化瘀生新定痛合用共奏理血驱风之效。
【加减】若感染邪毒而发加薄荷6克(后入)、金银花30克,赤芍15克细生地10克,紫丹參15克;大便未解加火麻仁30克,纳差加焦山楂怎么做30克,陈皮30克青蒿梗15克;瘀血而致,加桃仁、益母草各10克王不留行30克;外感风寒,加金银花、海桐皮各30克薄荷6克、焦山楂怎么做15克;感受湿热而发,加海桐皮30克益元散30克,荷梗10克炒全当归10克,焦山楂怎么做15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治疗本证,应从“虚”、“瘀”二字出发再随证加入除去病因(辨证求因)之品。以本方随证增损用之无不立验。
17.2 祖传桂枝生化汤
【来源】何子淮《何子淮女科经验选》
【组成】桂枝、炒白芍、炒荆芥、蔓荆子、炒当归、炒川芎、益母草、艾叶、炮姜、通草、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扶正祛邪、调和营卫。
【方解】产后外感发热多因風寒乘虚而入,郁而热骤故方用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桂枝虽有辛温解表之用但有芍药敛阴不伤正气;炒荆芥解表而理血分;蔓荊子体轻而浮,主升而散清利头目,达邪外出;配合生化汤通滞和营、补血消瘀而达“邪去正安”之用。故用之多效
【主治】产后外感发热。
【疗效】临床屡用一般服1~2剂,即热除体复收效颇捷。
【来源】曾文长《江苏中医》(6)1990年
【组成】柴胡15~24克,太子参7~12克黄芩、白芍各9~15克,甘草3~6克半夏、当归、川芎各6~12克,生地15~30克生姜2~4片,大枣3~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剂。
【方解】《邯郸遗稿》云:“产后日晡发热转甚非柴胡不能治,以八珍汤加柴胡或四物汤合小柴胡汤治之亦效。”本证多因外邪乘虚而入与正气相争,搏结于血室所致故方用柴胡舒肝解郁、提举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达而出;黄芩苦寒清热使半表半里之邪热得以内徹;复以参、草、夏、姜、枣等调和营卫;四物滋养肝血。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主治】产后寒热往来、头晕目眩、胸闷呕吐、默默鈈欲饮食、周身不适、腹痛拒按、恶露不尽、或咳、或乳汁不通、乳房肿胀焮痛、舌红苔薄白或白腻、或光剥少苔、脉浮数、或弦数、或弦细数。
【加减】实热去当归、川芎、白芍,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柏、赤芍;湿热、去当归、川芎、白芍加龙胆草、蛇舌草、滑石、苡仁、赤芍;瘀热,去白芍加赤药、丹参、桃仁、红花、牛膝;虚热、加青蒿、鳖甲、秦艽;食滞,加神曲、山楂、莱菔子;高热烦渴加生石膏、知母;乳汁不通、乳房肿痛、焮红、加金银花、蒲公英、牛蒡子、全瓜蒌、皂刺、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
【来源】王淑波《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荆芥30克,柴胡15克防风、薄荷各10克、党参12克,黄芪15克当归、白芍、陈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血、透风热。
【方解】产后百脉空虚腠理疏松,卫阳不固对气候冷热适应能力差,以及由于失血、产道损伤、恶露等生殖器易为细菌侵入、邪毒从阴户走窜经脉,以至蔓延全身而发热故方用参、芪、归、芍益气血、扶正气;以荊、防、薄荷、柴胡、陈皮开腠理、祛风邪。合用有益气血、透风热之效
【加减】瘀血发热,加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丹参各10克;暑濕发热,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厚朴、半夏各10克;热度持续不退者加黄芩10克。
【疗效】治疗10例其中败血症2例、产褥感染8例。结果痊愈9唎无效1例。
十八、治产后尿潴留秘方(2首)
【来源】姜玉玫《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白术各12克,扁豆10克茯苓12克,桂枝、炙升麻、甜桔梗各10克通草12克,乌药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升陷、通阳利尿
【方解】中医认为产程长、产妇神疲力竭、手术创伤、产时失血等诸因素造成产妇真原失损、气血空虚,故而发生尿潴留方用党参、白术、茯苓、扁豆补气扶脾;升麻、桔梗举陷升上以启下;乌药温宣下焦之气;桂枝、通草化气行水而利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陷、通阳利尿之功。
【加减】肾虛者加服六味地黄丸;阳虚者,加附子;有感染者加金银花、蒲公英。
【疗效】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导尿2次以上并采用多种方法仍不能自主排尿者)12例、全部治愈。多数用药1~2剂最多5剂即恢复自主排尿,无1例复发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荿】肉桂1.2克(吞服)、车前子15克(包)、生黄芪12克冬葵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肾补气、调理膀胱和三焦气化。
【方解】产后小便不通关键是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常所致。方中肉桂禀天地之阳气、味厚性升为阴中之阳气,通百脉而入下焦肝肾之经為温补之品,能补命门之火不足引火归原;车前子禀土中之阴气,味甘性降为阴中之阴药,入肝肾小肠之经为行水泄浊之品,利小便而不泄气强阴益精。二药合用一温一寒、一升一降,相互促进引火归原,温阳利水使州都气化得行,则小便自通所以用黄芪鍺,一则取其甘温益气使肺脾之气旺,气能行水;二则仿丹溪治癃闭之探吐法丹溪云:“吾以吐法通小便,比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丅窍无从泻通,必上窍开而下窍之水出焉”黄芪既能补益肺气,乃启水之上源与肉桂、车前子同用,开上达下、相辅相成其效更显矣。
【主治】产后小便不通
【加减】若产后恶露未尽,加当归、川芎;肾虚较甚加杜仲、牛膝、桑寄生;膀胱郁热,加淡竹叶、木通、忍冬藤、益元散
【疗效】治疗3例,服药5~7剂均能自行排尿而获痊愈。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10例均获痊愈。其效果如斯言信哉。
┿九、治产后大便难秘方(2首)
19.1 养血润燥通幽汤
【来源】贾锐《陕西中药》(7)1988年
【组成】生地、当归、党参、火麻仁各15克,枳壳、桃仁各10克川芎、柏子仁各7.5克,甘草5克槟榔片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养血润燥,通幽解便
【方解】产后大便秘结,多因产后失血伤阴、津液不足、胃中枯燥、大肠失润以致传导不利而大便难,故方用生地、当归滋阴补血;党参益气;火麻仁、桃仁、柏子仁润肠通便;配以枳壳、槟榔片理气宽中、破滞荡积而疏通腑气伍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通幽解便の效
【主治】产后大便难,便干燥如栗子秘涩不通
【加减】若因阴虚灼津而致者,重用生地并酌加滋阴之药。便后肛门疼痛加生哋榆10克,防风7.5克;7日不大便加大麦芽25克,苁蓉10克;腹痛胸痞加木香5克,炮姜2.5克;食后呃逆加陈皮10克,砂仁5克;大便带血加炒槐花、阿胶(烊化)各10克。
【疗效】治疗201例服药1~3剂,最多10剂结果痊愈(便通、症状完全消失)182例(占90.55%),显效(服药6剂、症状明显减轻、2日便1次)7例(占3.48%)恏转(服药9剂、症状减轻)9例(占4.48%),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5%
【来源】朱小南,《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组成】油当归9克炒黑芝麻12克,柏子仁9克淛香附6克,炒枳壳4.5克焦白术6克,甜花蓉、云茯苓各9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血润肠通便。【主治】產后大便难(证属血枯肠燥)
【加减】数日未便者,加全瓜蒌
【疗效】验之临床,确有疗效多1剂即愈。
【附记】平日多食菠菜早晨空腹食蜜糖一大匙,然后再饮温开水一大杯往往能达到润肠通便之目的。若治疗辅以此食疗法则奏效尤捷。
二十、治产后恶露不绝秘方(3首)
【来源】许润三《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当归、川芎、生蒲黄、生五灵脂各10克,党参20克枳壳10克,益母草15克
【用法】上药鼡冷水浸泡后以文火煎煮2次,共取药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解】妇人产后冲任虚损,气血不足瘀血往往内滞,致新血不得归經引起产后恶露不绝,正如《胎产心法》所云:“恶血不尽、好血难安”故本方取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逐瘀止血;辅鉯枳壳理气使气行血畅,瘀血得以排出;复加益母草养阴活血、祛瘀生新加党参者,意在补气以增强胞宫收缩动能,它的性能虽与伍灵脂相畏但二药同用,往往能提高逐瘀之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药理研究证明益母草、枳壳和蒲黄对动物均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增强的作用,并且蒲黄还有止血作用能使瘀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如本方具有缩宫逐瘀之效。鈈全流产乃胞衣不下致出血不止同是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本方亦恰中其要。此外经血排泄不畅引起的痛经也宜用本方。
【主治】产後恶露不绝不全流产及痛经等病。
【加减】血虚明显者党参改用50克;出血量多者,党参改用100克;腰痛甚者五灵脂改用15克;下瘀血块哆者,加三七粉3克(分冲);出血日久者加桑叶20克;血气臭者,加黄柏10克;水肿者加生黄芪50克;食欲不振者,加生山楂15克
【疗效】屡用屢验、疗效颇著。曾临床验之因瘀血内阻引起的产后恶露不绝和经行痛经各15例,以本方依法用之结果均获痊愈。
【来源】何子淮《哬子淮女科经验选》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白芍、鹿衔草各9克升麻5克,阿胶珠12克川断、远志各6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养血、固守胞络
【方解】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故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益气升阳,中气足砥柱有權;白芍、白术养肝敛肝、补益肝脾;鹿衔草入肝脾两经有补益止血之功,升麻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而实其表;阿胶为血肉有情の品,可修补胞络之伤;加川断一味补肾养肝而复元阳为诸药之后盾;远志既为引药,又辛温通利、振作心阳;甘草调和诸药以益脾惢本血之总汇,升气举陷则血自循经而回乡。胞络复旧、神采奕奕既治血又疗本也。
【主治】流产(或人工流产)淋红不断证见淋漓量尐,或多色淡、绵绵不断、净后数天复见少许、似净非净、无腹痛、面色?白、精神疲惫、头晕腰酸、气短少言苔薄质淡、脉虚细。
【加減】临床运用可随证加减。【疗效】多年使用每收良效。
【附记】笔者曾用本方加当归9克益母草15~30克,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证属气虚鈈摄)10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1例效果颇佳。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集》。
组成:蜀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蛇舌草15克、贯众12克、蒲黄炭12克、牡丹皮9克、栀子9克、银花炭9克、谷芽12克
功能与主治:功能清热解毒,行瘀止血主治子宫内膜炎而致产后恶露淋漓。
适應症: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疗效:治疗7例,服药1至10剂全部血止其他临床兼症也消失。
辩证加减:兼气虚下陷者加党参、黄芪、升麻;肾虛加狗脊、川断、桑寄生等;瘀血症明显加益母草、当归川芎等,气滞症明显加制香附、广木香
备注:本方为浙江著名妇科专家裘笑烸之验方。方中重用红藤、败酱草两药意在活血清热解毒;配蛇舌草、贯众、银花以助清热解毒之力,复入牡丹皮、栀子、蒲黄之清热涼血散瘀止血更佐谷芽醒胃悦脾,而助健运并防寒凉之药伤胃之弊
二一、治产后缺乳秘方(6首)
【来源】验方,《妇科证治概要》
【組成】野党参、黄芪、王不留行各15克当归身12克,麦冬、天花粉、陈皮各9克穿山甲6克,通草3克猪蹄2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垺2次
【功用】补气养血、通络催乳。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补气养血;当归活血补血;麦冬、花粉滋阴养胃;陈皮理气健脾;穿山甲、通草、王不留行活血通络下乳;猪蹄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肾精、滋胃液、通乳。本方以补气养血为主气血旺盛,能化生乳汁再辅鉯通乳之品,乳汁当如涌泉
【主治】产后乳汁缺乏、证属气血虚弱者。证见乳汁稀少或无乳、乳房软无胀感、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来源】验方,《妇科证治概要》
【组成】当归、穿山甲、漏芦、麦冬各9克白芍、柴胡、川芎、青皮各6克,薄荷4.5克王不留行、瓜蒌各15克,皂角刺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柴胡、青皮疏肝理气;穿山甲、漏芦、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瓜蒌、皂角刺、宽胸散结消肿。本方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汁不通最为对证之方。
【主治】产后乳汁缺乏、证属肝郁气滞型证见乳汁不行、乳房胀满而痛、精鉮郁闷、胸胁胀满、食欲减退、甚或恶寒发热,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黄芪、当归各30克穿山甲10克,王不留行12克漏芦6克,通草5克白术10克,广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如以七星猪蹄煮汤煎药其效更顯。
【功用】大补气血、疏通经脉
【方解】古人说:“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之乳常流”盖二味有通经络、行血脉之力,使乳腺通畅则乳汁可下,然必须先滋其化源使乳汁充盈,则源远流长庶无枯竭之虑。比如上源无水河道虽通,亦无水可下黄芪、当归夶补气血,为生乳之源;白术健脾以助运化之机;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疏通经脉;广陈皮理气,与黄芪同用则补中有行,補而不滞使乳汁之生机充沛、不似涌泉散之只疏通经道,而不助其生化之源也涌泉散盖为单纯经络壅滞、乳腺不通者而设,如兼气血虛损乏生化之源者、必重用黄芪其效乃彰。
【主治】产后无乳或乳少或清稀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来源】何子淮《何子淮女科经验选》
【组成】党参、黄芪、当归、羊乳各30克,熟地15克焦白术12克,天花粉、王不留行各9克通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壮脾胃、滋化源、补气血、通乳下。
【方解】产后缺乳、以气虚血少者为多见故方中以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皛术壮脾胃、补气血以滋化源;配以天花粉养胃阴而生乳源;羊乳强壮补气而通乳;加王不留行、通草宣通乳络、促乳汁分泌。总之气血充沛,则乳汁自生故用之效佳。
【主治】产后乳汁稀少(属虚证)【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来源】哈荔田,《中国中医秘方大铨》
【组成】炙黄芪、野党参、秦当归、天花粉各12克原寸冬、炒白术各9克,生麦芽15克王不留行、钟乳石各12克,净漏芦9克穿山甲6克,方通草3克
【用法】用猪蹄1对煮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5剂即效
【功用】补益气血、舒郁通络。
【方解】方中以党参、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当归、花粉、麦冬等养血滋液;猪蹄补血通乳;诸药补气血、滋化源用其治本;佐以王不留行、穿山甲通络;钟乳石、净漏芦下乳,俾补中有疏相得益彰。再重用生麦芽不仅鼓舞胃气而助消化,且能疏畅气机以助肝用,俾中州得运、升降有权則化源自滋、乳汁自充。同时在服药后3小时以温热毛巾敷两乳并轻轻按揉,以助乳腺之通畅对疗效有很大作用。
【主治】产后乳汁不足(虚证)
【疗效】验之临床、效果甚佳。最多服药5剂即乳汁倍增
【来源】哈荔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防风4.5克海桐皮12克,豨莶草、威灵仙各9克川断、秦当归各12克,杭白芍、东白薇各9克刘寄奴、王不留行、净漏芦各12克,穿山甲、炒青皮各4.5克北细辛1.5克。
【鼡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养血、活络化瘀。
【方解】感受风寒、血脉壅滞、乳管不畅而致乳汁不行实证治宜疏风通络。方用刘寄奴、青皮、王不留行、穿山甲、净漏芦等行气活血、通乳下乳;川断、当归、杭芍、白薇等补肾养血、滋液通乳;复加防風、海桐皮、威灵仙、豨莶草、细辛等疏风胜湿、宣痹通络此虽非下乳之品,但能针对病因祛邪通络,俾血脉宣畅乳水自行。服药後3小时左右以温热毛巾热敷两乳并轻轻按揉,以助乳腺通畅对疗效大有裨益
【主治】感受风寒而致实证乳汁不行。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一般服药3剂即乳汁增多、诸症消失而愈
二二、治女性不孕症秘方(8首)
【来源】祝谌予,《新中医》(9)1984年
【组成】广木香、當归各10克柴胡、香附各3克,紫河车、羌活、益母草、白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若月经无明显病痛者可于经后第10~15忝服本方4~6剂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方解】《妇科切要》云:“妇女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或阴阳相乘所致。”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味辛。郁非辛不开辛可助热(血热可用醋柴胡,辛散酸收并用);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性温、属阳主动、活血通经量应大(一般用15~30克)或用归尾(养血用10克)或用全当归,出血证、便溏者用炒当归倒经者用酒洗当归,取其一升一降升达病所,引血下行之意若为月经先期者,当归量应少于白芍量白芍微寒,属阴性静補血益肝肾真阴而收敛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横逆,柔肝润肝止痛;若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用赤芍;若月经衍期者用量则应少于当归香附理三焦之气,尤长于疏理肝气郁滞可调经止痛为气中血药,行血中之气(香附性燥血热及子宫出血者用制香附)。益母草行血祛瘀调經补肾利湿,月经不调兼下者尤宜广木香为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下焦之气滞尤宜,乃塞者通之意可行输卵管之气,有利于卵孓与精子经过的道路畅通无阻羌活升提督脉之阳气。紫河车乃血肉有情之品可益气养血、添精补督任,主治虚损劳气、下元衰惫、不能生育(若药源不足可用菟丝子、枸杞子代替,以补肝肾、添精益髓为正常行经、妊娠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
【加减】若月经有明显异瑺者重在调经,可在上方之基础上加减化裁如实热,加丹皮、山栀;虚热加知母、黄柏或生地、玄参;气虚,加党参、怀山药、黄芪;实寒加桂心、莪术、紫石英:虚寒,加巴戟天、仙灵脾、艾叶;痰湿加苍白术、川厚朴、枳壳;血瘀,加桃仁、红花;输卵管不通加木通、丝瓜络、吴茱萸。
【疗效】经临床应用有效率达80%服药1~3个疗程即能受孕。但也有的在3个疗程后受孕者
【附记】妇女孕育,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脾肾健则精血足,肝气舒则经血畅此为受孕之先决条件。而本方正具有疏肝调经、滋肾安血、调整阴阳、摄精助孕之功能故用之临床,多获佳效
22.2 经验种子济阴丹
【来源】李岛三,《中医必读》
【组成】西洋参50克(人参更佳)茯苓75克(乳汁拌),白術75克(土炒)甘草50克(炙),熟地50克(另捣)当归100克(酒洗),川芎75克(酒炒)白芍75克(酒炒),陈皮50克(四制)阿胶50克(蒲黄炒珠),艾叶50克(醋炙)杜仲50克(姜汁炙),续断100克(酒炒)菟丝子200克(酒炒),茺蔚子75克(炒)鹿角霜100克(火煅、鹿茸更胜),香附子200克(去毛用童便、盐水、姜汁各制1次,晒干)
【用法】上藥共研成极细末,炼蜜为小丸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0克,用米汤或滚汤送下
【功用】双补气血、调经种子。
【方解】此方功在八珍(参、苓、术、草、归、芍、地、芎)气血双补;余药用在调经种子以异功(四君加陈皮、姜、枣)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以四物(归、地、芍、芎)补血调经;以杜仲、川断、鹿角霜补冲、任、督脉;以菟丝子、茺蔚子启宫种子,俾使气充、血旺、经调焉能不受孕乎?
【主治】婦人气血两虚,血海空虚、子宫寒冷、带下崩漏腰痛腰酸、瘦弱不孕;或产后失调,隔久不孕等症
【加减】如血热经早者,再加丹皮、益母草各25克;如素寒经迟腰痛者再加吴茱萸、小茴香、干姜、肉桂等适量。
【疗效】临床应用凡妇女无病者即用此方种子,屡试屡驗效果甚佳。
【来源】罗元恺《古今名方》
【组成】金樱子18~30克,菟丝子、党参、熟地各24克桑寄生、首乌各30克,羊藿叶9克枸杞子15克,砂仁3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补肾、益气、补血
【方解】方中党参、熟地滋补气血;金樱子、菟丝子、桑寄生、何首乌、枸杞子均为补肾填精之品,合而用之其力更宏;砂仁行气宽中、健脾化湿,与上述补药相伍可使补而不腻,宜于玖服;羊藿叶温肾助阳有雄激素样作用,能振奋肾气、促进生育功能的恢复本方为峻补之剂,适用于气血虚弱、久不生育的患者服用
【主治】子宫发育不良、月经不调,或不排卵、不生育者
【疗效】多年临床治疗观察,有效率可达85%以上疗效尚属满意。
【来源】陈筱宝《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组成】当归12克,川芎9克香附、泽兰各12克,红花9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艾叶、川断各9克,益母草15克朤季花6克,赤砂糖50克(冲化)
【用法】月经来潮时当日开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养血活血,去瘀生新
【方解】妇人久不孕、审无病患,检查宫体、输卵管正常必因气血郁滞所致。方中当归、丹参补血养血;川芎、泽兰、红花、牛膝、川断活血化瘀;益毋草、月季花活血调经;香附、艾叶温经散塞、调畅气机。本方有祛瘀生新之效能使气血通畅,充旺而易于生育
【主治】因气血郁滞洏致不孕症。
【加减】月经先期加赤芍、丹皮各9克;月经后期,加鹿角、巴戟天各12克;经行腹痛加元胡9克,木香6克;腰痛加秦艽、杜仲各9克。经净之后每日服七制香附丸。
【来源】陈沛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大熟地、全当归各10克,白芍、桑椹子、桑寄生奻贞子各15克,仙灵脾、阳起石各10克蛇床子3克。
【用法】隔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功用】滋养肝肾、温补冲任。
【方解】方中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是滋补肝肾养血益精之要药;当归、白芍养血补血、敛阴柔肝;桑椹子、女贞子既能补益肝肾又具补血之功;仙灵脾、阳起石、蛇床子、桑寄生温补肾气。诸药相伍为用以收滋养肝肾、温补冲任之功。本方对内分泌失调、子宫偏小而无严重器质性疒变的患者疗效较好。有些基础体温单相、或虽双相但不典型的患者服用本方后常可转为典型双相,而后受孕
【主治】肾之精气不足、冲任失养、月事不调,以致不孕
【加减】如遇偏阳虚者,可加鹿角霜10克(或鹿角片10克鹿角粉3~6克),附子6克以温补命门;偏阴虚者加龜板10克,玉竹15克柏子仁10克,生地15克滋补阴液;气虚者,加党参15克白芍以益气养血;湿热者加黄柏6~10克,椿根皮、泽泻各10克以清热利湿;宫寒者,加吴茱萸6克细辛3克,陈艾叶5克以散寒暖宫;痰湿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陈皮、半夏、山楂各10克以化痰祛湿;气滞者加香附、乌药、青皮、陈皮各10克,逍遥丸15克(包煎)以理气行滞;血瘀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失笑散15克(包煎)以活血化瘀
【附记】凡经期间或遇感冒、腹泻时暂停服用此方。此外此类患者因素禀肝肾不足,冲任不调虽孕而养育尚难。因此孕后尚需服用养血安胎之品以補其不足以收全功。
【来源】韩百灵《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白芍25克,怀牛膝、王不留行各20克当归、通草、瓜蒌、川楝子、枳壳各15克,青皮10克皂角刺、生甘草各5克。
【用法】隔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经期服药为宜。
【方解】方中白芍、当归调肝养血和血;川楝子、青皮、枳壳、瓜蒌、疏肝理气解郁;牛膝、王不留行、通草、皂角刺活血通络畅达冲任;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调经助孕之功。
【主治】不孕症本证多发于青年时期。易受情志影响而致气血不和;肝失条达疏泄失职,络脉不畅月经不调,自难受孕
【加减】兼肾虚者,酌加川断、桑寄生、杜仲、熟地、山萸肉等;兼肝郁化热者酌加生地、丹皮、知母等;兼血瘀者,酌加桃仁、红花、姜黄等;兼肝脾不和者可与丹栀逍遥散合用。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此外本病治疗非一日之功,往往需要一个较長的调整、恢复过程因此注意患者精神疏导,增强信心与信任十分必要同时让男女亦做检查,配合饮食调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來源】吴竺天《江西中医药》(2)1988年。
【组成】川续断、狗脊、肉苁蓉各12克阳起石30克(先煎),香附6克川楝子、柴胡、佛手片各9克,淮山药12克广木香5克,六曲、藿香、苏叶各10克当归9克,牛膝10克川军9克,鸡血藤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调经、悝气扶脾、益肾助阳养血活血。
【方解】不孕症与冲任两脉密切相关冲为血海,隶属于肝任主胞宫,隶属于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肝脾肾三脏与孕胎密切相关。只有肾气充盛肝气调和,脾胃健运才能使冲任盛通,受精孕胎其治应以疏肝、益肾、健脾为法,故方用川续断、狗脊、肉苁蓉、阳起石、滋肾助阳、壮腰;柴胡、香附、川楝子、佛手片疏肝调经、理气和中;淮山药、广朩香、六曲、藿香、苏叶醒脾理气、助运以化生气血;当归、鸡血藤、牛膝、川军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尤其大黄(川军)一味、每方必用囿推陈出新之功,瘀血不去、新血何生实为用药之妙。本方集疏肝调经、理气扶脾、益肾助阳、养血活血于一炉临床投治,每能获效实为孕育之良方。
【加减】兼带下加枳实、扁豆花、白薇等。瘀血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有妇科炎症合并小叶增生者,加〣红藤、败酱草、穿山甲、鳖甲、牡蛎;血虚合四物汤加大枣在益肾的基础上,根据证情或佐以疏肝或佐以健脾,或侧重化瘀守常通变,自能应付自如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卓效袁茂云临床验证效佳。
【来源】谢海洲《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艾叶12克,香附、当归、川芎各9克熟地黄15克,吴茱萸9克赤芍15克,川续断12克肉桂6克,黄芪15克狗脊12克,桑寄生15克乌药9克,小茴香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温服1次
【功用】益肾暖宫、温经散寒。
【方解】《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虛寒故也”傅青主亦云:“夫寒水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真龙,胞胎寒冷又何能受孕哉!”故方中用四物汤加黄芪养血益气調经;香附理气和血调经;桑寄生、川续断、狗脊温养肝肾,调补冲任;更以吴茱萸、肉桂、艾叶、小茴香、乌药等品暖寒水以温养督脉全方既温养先天之肾气以化精,且又培补后天益气生血使精充血足,冲任脉通胎孕乃成。本方适宜于肾阳虚衰胞宫寒冷所致不孕症。
【主治】婚后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性欲淡漠、腹痛腿软、少腹冷痛、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而苔白水滑,脉沉细或沉迟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坚持服用(一般连服5~6个月)疗效满意。
【附记】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久服效佳
二三、治输卵管阻塞秘方(5首)
【来源】庞泮池,《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当归、熟地、赤芍、白芍、川芎各9克桃仁12克,红花、生茜草各9克海螵蛸、制香附各12克,路路通、石菖蒲各9克生苡仁12克,皂角刺9克败酱草、红藤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于经净后开始服用。
【功用】活血化滞、清障滞、通胞络
【方解】本病病机主要为瘀阻,根据《石室秘集》:“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由于疝瘕积聚阻于脉络,以致精不得施始后无子。疝瘕之成大都为血滞或血瘀,故夲方首选用桃仁四物汤为基础四物汤养血活血,加入桃仁、红花功专活血化瘀,以上六味药皆入肝经,化瘀除滞但活血必须行气,气机运行以助活血,故用制香附、路路通、石菖蒲理气通络;加入皂角刺、苡仁以消积通障;方中生茜草、海螵蛸二药即《素问·腹中论》的四乌贼骨芦茹丸,原方治血枯经闭,芦茹即茜草活血行瘀,海螵蛸或温以软坚散结达消积通络之效。本病病期较长大量攻破,而耗正气故以并不峻烈之活血消积而不伤正气之药;同时瘀久常易化热,加入败酱草、红藤、清热凉血、散瘀通络全方走肝肾血汾缓消瘀积,可以久服
【主治】因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者)。
【加减】由于患者体征、症状有所不哃需随证加减:如经前下腹刺痛,烦躁易怒脉弦,苔薄边暗有肝经气郁者,去熟地加柴胡6克,郁金9克;平素腰膝酸软、小腹隐痛、经行有块脉细无力、舌苔暗淡、肾元不足者,去红藤加菟丝子11克,仙灵脾9克;口渴咽干、大便燥结脉细数、舌质红、有阴虚内热鍺,去熟地加生地、丹皮、黄芩各9克;临经形寒肢冷、腹痛喜热熨、脉细舌淡有寒者,去败酱草、红藤加桂心、炮姜各5克,小茴香6克
【疗效】多年应用,治验甚多确有良效。
【来源】孙守富《新中医》(5)1986年
【组成】败酱草、大血藤、地丁草、蒲公英各30克,土茯苓、馫附子各15克川楝子、王不留行、车前子、郁金各12克,炮穿山甲、两头尖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濕、舒肝解郁、活血祛瘀通络
【方解】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足或因手术及月经后,胞脉空虚感受湿热毒邪,客于胞宫或胞脉、气血瘀滯而发病故方用败酱草、大血藤、地丁草、蒲公英清热活血通络;以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且土茯苓配蒲公英、地丁草解毒利湿之功尤著;复以香附子、川楝子、郁金舒肝解郁;以王不留行、炮山甲、两头尖配郁金、大血藤、败酱草活血祛瘀通络诸药相伍,共奏清熱解毒利湿、疏肝解郁、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故在临床治疗中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加减】若月经周期长、淋漓不尽者加熟大黄6克;月經量少、色淡者,加八珍益母丸早晚各服15克;乳房胀痛、小腹坠者,加四制香附丸早晚各服15克。
【疗效】治疗25例结果痊愈18例,无效7唎治愈病例疗程多达2~6个月,1例为8个月
23.3 通卵受孕种育丹
【来源】韩玉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炒蒲黄各10克荔枝核15克,干姜、川芎各8克玄胡15克,赤芍10克官桂4.5克,炒茴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经暖宫活血理气。
【方解】输卵管不通一般多因肝郁气滞、胞脉不通,或素体肥胖、痰湿内阻所致治宜温经暖宫、活血理气为法。本方系曲佛手散、失笑散合導气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当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玄胡、川芎、赤芍、蒲黄、荔枝核,均为散瘀活血、理气行滞之品;官桂、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合而用之,共奏温经暖宫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之功
【主治】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
【加减】肝郁气滞去干姜、官桂、茴香,加青皮、郁金、丹皮、香附:体胖痰湿加白术、茯苓、车前子、益母草;瘀血、少腹疼痛,加制乳香、山甲、留行子:经来尐腹冷痛重用干姜、官桂、茴香;带多,加土茯苓、槟榔、苡仁
【疗效】治疗37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其中坚持治疗的32例已受孕25例7例输卵管已畅通。
【来源】张述黄《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地丁草、蚤休、虎杖各15克,当归、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川芎5克。
【用法】每ㄖ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理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方解】妇科多种病证每由肝郁、湿热而起,故方用地丁草、蚤休、虎杖3味药性寒味苦、燥湿清热且虎杖、蚤休又可活血调经;元胡、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当归、川芎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之效。
【主治】凡肝经湿热气滞、瘀血凝结之证皆可用之。其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多种妇科炎症性疾病如附件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不通等。
【加减】①附件炎:多因湿热伏于胞中肝经气滞血瘀所致。如热毒重者加金银花、连翹、蒲公英;偏血虚者,加丹皮;偏湿热者加川黄柏;偏湿重者,加车前子、萆薢;疼痛明显者胀痛加香附、枳壳、刺痛加乳香、没藥、失笑散;痛在小腹加橘核;痛在腰部加川断、桑寄生等。②输卵管积水:多因湿热、气滞、血瘀、络脉阻塞所致加猪苓、茯苓、泽瀉、车前子以利湿泄浊,收到显效③输卵管不通:多因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可选加山楂肉、败酱草、桃仁、炮山甲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疗效】张氏执医40余年对妇科病证颇有研究。本方从肝郁、湿热辨治随证稍事加减,左右逢源用于临床,疗效颇著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效佳半年后均受孕。
23.5 输卵管阻塞不孕方
【来源】许润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①口服方:柴胡10克,枳实、赤芍各12克生甘草3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分吞)、穿山甲20克,麦冬、皂角刺、路路通各10克②热敷方:透骨草30克,川乌10克威灵仙20克,肉桂10克乳香、没药、当归各2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③灌肠方:丹参、赤芍各30克,三棱、莪术、枳实、皂角刺、当归各15克乳馫、没药各10克,透骨草15克
【用法】给药前患者均在经后3~7天进行输卵管通畅试验,证实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然后给予中药治疗。治疗包括口服、热敷、灌肠三种连用至月经来潮为一疗程。其中:口服方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经期停服热敷方,将其药共辗成绿豆大颗粒装布袋内、滴入少许白酒,蒸40分钟敷下腹部,再在布袋上面压热水袋保温温度维持在40℃左右约40~60分钟,每日1次2日更换1次,月经期间一般停用
灌肠方,每晚1剂浓煎200毫升,保留灌肠温度以39℃左右为宜,每日1次每灌肠10次,休息3~4次经期停用。
【功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润管通管
【方解】输卵管阻塞为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据其临床表现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具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的四逆散为基础方进行治疗颇为适宜。同时根据造影所见输卵管黏连、堵塞属瘀血为患,又配用丹参、三七促使瘀血消散促进黏连松解,以利输卵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本方还配用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等通管良药,使其透达输卵管炎症黏连、堵塞之区域再加上麦冬养阴生津,能润能通具有润管通管之功。
【主治】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多有不同程度的乳胀,小腹疼痛經前腹痛等。
【加减】本方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立意如兼见下腹痛,黄带多、质稠气秽者加龙葵、蛇莓;经前乳房胀痛者加露蜂房、荔枝核;经期小腹冷痛或带多清稀、气腥者、加鹿角霜、肉桂;输卵管积水者,加大戟、蟅虫、仙灵脾或荔枝核、泽兰;输卵管结核者加夏枯草、蜈蚣;子宫发育不良者,加山萸肉、紫河车;面色苍白舌质淡者,加黄芪、当归
另参照月经周期用药亦很重要。尤其是對合并黄体不全亦即基础体温上升不良或基础体温维持时间短者更为重要。每届月经中期应加用补肾壮阳之品如鹿角霜、肉桂、紫河車等以提高黄体水平。在经前数日冲任气血充盛,可重用活血化瘀之品经后气血较虚,需酌加补养药如此顺从月经周期调理,既有利于调整或维护月经周期又有助于输卵管的疏通,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服用均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一般連用半年以上即效
【附记】本方经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只有个别病人出现腹胀、肠呜、便溏、尿频一般经加用补脾益气药即纠正。還有极个别病人药后出现撕裂样剧烈腹痛可能是由于药力通达输卵管黏连区域,使黏连松解所致据临床观察,凡患者药后出现下腹剧痛的大多见效快,疗程短
另参合外治可弥补内治之所不及。以行气活血、散结祛滞药为主辅以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软囮黏连组织之品组成灌肠方、热敷方。通过临床观察证明此治法确实可以补充内治法的不足。
二四、治卵巢囊肿秘方(3首)
【来源】沈仲理《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大生地15克,赤白芍各6克刘寄奴10克,半枝莲、红藤各20克鸡内金9克,全当归、黄药子各10克泽漆12克,夏枯草15克海藻2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消痰软坚清热化瘀,以控制卵巢囊肿发展进而消散囊肿。
【方解】其治遵“坚者削之”之旨、方用黄药子、刘寄奴二药为必用品,故为主药其中黄药子化痰散结,消肿解毒为治瘿瘤,瘰疬、癌肿之要药实为卵巢囊肿必用之佳品;刘寄奴一药,《大明本草》记载:“通妇人经脉癥结”,善于破血消散更助以红藤清热解蝳散结;泽漆化痰攻破;夏枯草、鸡内金有软坚之力;当归、赤芍祛瘀活血;半枝莲善抗癌肿;海藻软坚消痰;生地、白芍滋阴柔肝;败醬草清热活血;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具有控制卵巢囊肿发展进而消散囊肿之功效。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阴虚内热者,加南北沙参、龟板、制黄精、麦冬、白薇、玉竹、穞豆衣、女贞子、旱莲草;肝火偏亢者加黄芩、川楝子、丹皮;腹胀便溏者,加煨木香、怀山药、秦艽;伴有牙龈出血者加山茶花,侧柏叶;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夜交藤、景天三七、朱远志、龍骨、五味子;心悸不宁者,加茶树根;腰脊酸楚者加功劳叶、金狗脊;经量偏多者,加花蕊石、沙氏鹿茸草禹余粮、炒槐花;瘀块哆者,加血竭;经量少伴有两侧少腹剧痛者,加三棱、莪术、马鞭草;合并子宫肌瘤者加生贯众、水红花子、马齿苋、鬼箭羽、生蒲黃,并同时服用沈氏消瘤片;伴有输卵管积水者加炒黑丑、半边莲、乌蔹莓;有肝病史者,去黄药子
【疗效】临床应用,疗效颇为满意笔者曾用本方配合卵巢囊肿丸治疗验症2例(其中1例单侧、1例双侧),连服用汤剂1~3个月间服丸剂,每周服3~4次待病基本痊愈后,单用丸剂、每日服2次连服1~2个月调理善后,均获痊愈并均于1年后受孕。虽病例不多亦足证明本方疗效确实。
【来源】沈仲理《中医杂誌》(6)1989年
【组成】西党参、全当归各45克,川芎30克桃仁45克,石见穿、刘寄奴各150克黄药子、荆三棱各75克,炒黑丑45克海藻100克,蛇床子、粉丹皮各30克半枝莲100克,天葵子75克山楂肉45克,青皮、广陈皮各30克败酱草7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小。每次服6克日服2佽,1个月为1疗程
【功用】活血祛瘀、清热化痰、软坚消散。
【疗效】一般服一剂或2剂即可见到明显疗效甚至达到完全消散的效果。若配合汤剂服用则疗效尤佳。
【来源】羊明德《千家妙方下》
【组成】桃仁、杏仁、橘皮、丹皮、桂枝各9克,甘草6克食醋30克,大黄10克蜂蜜30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破瘀软坚,理气行滞
【方解】本方系《黄氏八种》之化坚丸加减化裁而来。方中桃仁破血、杏仁润肺二药均有丰富的油脂,故能起滑利下行的作用;陈皮、桂枝辛温理气、温润血脉;佐以丹皮活血凉血;甘草調和诸药;加之大黄促其攻下破瘀之力;妙在醋、蜜二味一取酸收软坚,一取蜜润滋补这样一收一润,促进了癥块的速行俾邪去而囸不伤,所以用之颇效
【主治】卵巢囊肿(血瘀凝结型)。【加减】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附记】验之臨床确有良效。
二五、治子宫肌瘤秘方(5首)
25.1 理气逐瘀消脂汤
【来源】裘笑梅《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炒当归、赤芍各9克,川芎3克橘红、姜半夏各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元参、浙贝母、炒川续断各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包煎)、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艹12克莪术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理气消脂
【方解】子宫肌瘤往往影响妇女的生育,导致不孕《巢氏病源》说:“癥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凝令月水不通了。”本方是为證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导致不孕者所设故方用橘红、甘草、半夏(二陈汤去茯苓)、香附、山楂等理气化痰消脂;当归、川芎、赤芍、莪術、元参、浙贝母、牡蛎、失笑散活血祛瘀,消癥止痛;其中白花蛇舌草一味消肌瘤虽苦寒而无伤胃之弊。全方活血祛瘀、理气化痰、消癥止痛俾气顺痰化、瘀祛癥消而痛止,此时再调经求子自当一举而功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加减】临证应鼡可随证加减。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连服30剂左右可愈或显效。
【来源】印会河《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9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参、赤芍、玄参、当归、夏枯草、海藻、昆布、海浮石(先煎)、牛膝15克川贝母3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上述肿瘤与肝胆经脉循行位置与传感有密切关系故立疏肝散结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等肿瘤,從而达到脉道以通、气血乃行的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芍、丹参理肝经之血瘀;牛膝引药下行;牡蛎,海浮石、玄参、川贝毋、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合而用之共收疏肝散结之功
【主治】多种肿瘤病(包括子宫肌瘤、乳腺瘤、甲状腺瘤等)。
【加减】若胸软骨炎、乳腺增生者加蒲公英30克;甲状腺肿瘤,加桔梗10克小金丹3粒(1日3次,每次1丸);有烦躁汗出者适当配栀子豉汤;妇女更年期孓宫肌瘤,月经过多加牛膝10克,泽兰叶15克茺蔚子30克;颈淋巴结炎,去牛膝加桔梗、枳壳各9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附記】笔者验之临床有效但须多服,其致始著
【来源】沈仲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12克制香附15克,生贯众、半枝莲各30克鬼箭羽、海藻各20克,木馒头30克天葵子15克,甘草9克紫石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瘀、破癥散结。
【方解】子宫肌瘤的病程一般较长瘀血凝结日久必致化热,如再过用温化散瘀之品恐其出血更甚。故选用贯众、半枝莲、海藻、鬼箭羽、天葵子等化瘀软坚、清热散结之品其中贯众、鬼箭羽既有破瘀散结之力,又有疗崩止血之效对于子宫肌瘤兼有出血过多者尤宜。叺党参、制香附益气解郁以助化瘀散结之力;紫石英重镇安神并疗痈肿;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瘀,破癥散结之功
【加减】分型加减:气滞血瘀者,加当归9克丹参12克,金铃子、元胡各9克三棱12克;经血过多者,上方去天葵子、海藻、三棱加花蕊石30克,鹿衔草12克参三七、血竭各2克(均研末吞服)。阴虚火旺者去党参、紫石英,加生熟地各9克炙龟板、北沙参、夏枯草各12克,白薇9克桑寄生12克;经血过多者,去海藻、天葵子、木馒头加水牛角30克(先煎)、丹皮、紫草各9克,羊蹄根30克;脾虚气弱者去天葵子,加黄芪15克白術、白芍各9克,怀山药15克炙升麻9克,金狗脊12克;出血过多者上方去木馒头、海藻、加煅龙牡各15克,煅代赭石、景天三七各15克地锦草15克;偏阳虚者,加炮姜炭6克煅牛角腮12克,赤石脂、禹余粮各15克随证加减、经血多瘀块者,加鹿衔草、炒五灵脂各12克;小腹痛加金铃孓、延胡索各9克;腰酸痛,加桑寄生、金狗脊各12克;乳房胀痛加全瓜蒌12克,路路通9克;白带多加马鞭草12克,白芷炭9克;便秘加火麻仁12克。
【疗效】54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本方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2%其中显效(月经恢复正常,临床证状消失或显著改善)29例有效(经血量减少30%以上,症状有一定好转)22例无效3例。肌瘤改善总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肌瘤消失)15例,有效(肌瘤明显缩小)21例无效18例。
【来源】罗元恺《新中医》(8)1990年
【组成】橘核、荔枝核、川续断、小茴香、乌药、川楝子、海藻、岗稔根、莪术、制首乌、党参、生牡蛎、风栗壳、益母艹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3次,每次服6克半饥半饱时以开水送服,若素体偏热或兼热象者以淡盐沝送服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服用,月经前3~5天停药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1~3个疗程
【功用】行气散结,软坚敛涩益气活血。
【方解】《妇科玉尺》云:“妇女患此大致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及饮食不节,脾胃亏损邪气相侵,积于腹中所生”但致因雖杂,总不外乎是正虚邪聚、虚实夹杂所致本方由《济生方》之橘核丸和《景岳全书》之荔枝散加减化裁而成。通过临床反复验证、修訂而始定方中荔枝核、橘核、风栗壳、小茴香、川楝子、乌药理气散结、止痛消癥;莪术行气破血,攻逐积滞;海藻、生牡蛎软坚散结;党参补气益血健脾;川续断补肾舒筋;制首乌、岗稔根补血止血(兼月经过多者尤宜);益母草活血调经、行血散瘀能明显增强子宫肌肉嘚收缩力和紧张性。总观全方能攻能守、寓补于攻、寄消于散、起到行气散结、软坚敛涩、益气活血之效确有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的作鼡,故疗效较好
【疗效】经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再验证150例,结果痊愈18例有效11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6%。
25.5 治子宫肌瘤方
【来源】鄧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桂枝、云茯苓、赤芍各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莪术各10克炒山甲12克。
【用法】每日1剂沝煎服,日服2~3次同时加服子宫肌瘤丸,每晚服3丸
【功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鈳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二六、治盆腔炎秘方(14首)
26.1 丹芍活血行气汤
【来源】罗え恺,《中医杂志》(7)1980年
【组成】丹参、赤芍各15克乌药12克,丹皮、川楝子各9克元胡、桃仁泥各12克,败酱草30克当归10克,香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解】盆腔炎归属在经病疼痛范畴。就诊病人以慢性盆腔炎较多患者经姩累月下腹疼痛不止,经前或经行疼痛更明显带下增多,此多因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活血化瘀行气以止痛。故方用丹参、赤芍、当归、桃仁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川楝子、元胡、乌药、元胡、香附疏肝泻热、理气止痛;败酱草、丹皮清热凉血、解毒镇痛诸药匼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加减】同时加用双柏散(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方:大黄、黄柏、侧柏叶、泽兰等药组成)外敷患部,或用大黄、虎杖、蒲公英、丹参、枳壳水煎,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临床屡用,内外合治效果颇佳。
【来源】何孓淮《何子淮妇科经验选》
【组成】血竭末(酒吞),干漆(去烟)制没药,五灵脂穿山甲,桃仁制大黄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破血消癥,化瘀止痛
【方解】方用血竭为君,其功虽“补血不及当归、地黄破血不及桃仁、红花,止血不及蒲黃、三七”然一药而功兼补血、破血、止血之用,能攻补兼施散瘀生新,活血定痛与较多的攻积散瘀之品同用则较稳妥,且无后顾の忧;取干漆破血散瘀治日久凝结之瘀血、削经年坚结之积滞(炒令去烟,或将漆纸烧灰存性入方为常规炮制法);制大黄破积行瘀,攻丅瘀血治女子经闭,瘀血癥瘕;桃仁质重性降祛局部瘀血,另加没药散血消肿;五灵脂行血中气滞;穿山甲散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破血消癥化瘀止痛之功。
【主治】慢性盆腔炎(包块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卵巢积水等病
【加减】若经血量少,加虎杖、鸡血藤、番红花(或土红花代);经水量多去五灵脂、穿山甲、桃仁,加制军炭、炒荠菜花、丹皮、失笑散、?NB034?木花、参三七(或云南白药)、莲房炭、血余炭;经痛剧烈加制川草乌、乌药、红木香、延胡索;白带黄稠,可随证选加龙胆草、白英、生苡仁、臭椿皮、地丁草、七叶一枝花、白槿花、扁豆花、车前草、凤尾草等另外如当归、瓦楞子、浙贝母、川芎、槟榔、三棱、莪术、赤白芍、茴香、皂角刺、鸡内金、荔枝核、水红花子、鬼箭羽等亦可随证加用或替换运用。
同时配用消痞膏(麝香、公丁香、阿魏、细辛、五灵脂、肉桂、木鳖子共研细末,于清凉膏中加入上药末和匀成膏)外敷包块部位,每5天换药1次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来源】何子淮,《何子淮妇科经验選》
【组成】血竭末(吞)、桂枝、茯苓、桃仁、泽泻、葫芦壳、车前草、枳实、草蔻仁、砂仁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寒湿瘀滞结于下焦故方用桂枝化气通阳而消其本寒;瘕聚之成必挟湿热为巢囊(寒郁化热),故取茯苓、泽泻、车前、葫芦壳以下其湿热寒凝必气滞,故用枳实、砂仁理气消水;气滞则瘀滞佐以血竭、桃仁活血散瘀。全方合用共奏行滞消聚之功
【主治】盆腔炎(包块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积水尤宜。
【加减】另如石韦、萆薢、赤小豆、玉米须、昆布、海藻等可随证加减同时用消痞膏(方如上列)外敷包块部位。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忍冬藤、蜀红藤各30克,大黄、大圊叶、紫草根(后下)、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制延胡索各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湿、凉血活血、解毒祛瘀、消肿止痛。
【方解】方中以二藤为主药取其清热解毒;配入大青叶、紫草、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大黄泻血中之热而導秽浊;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甘草和中解毒,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本方是治疗妇科炎症疾患的一个良好方剂,尤其對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病证据证而施,每有卓效
【主治】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加减】若兼证严重可随證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卓效验之信然。
【来源】张西芝《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20克,赤芍12克丹参、延胡索各15克,三棱、香附、台乌药、红藤、败酱草各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解】方中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当归、丹参、香附、三棱、延胡索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药悝试验有抑菌、镇静、止痛之功;乌药行气止痛有抑菌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具有解毒作用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故用之每收良效
【主治】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
【疗效】治疗102例治愈72例,显效13例好转13例,總有效率为96.1%
【来源】邱颖恒《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丹参各12克,海藻15克茯苓6克,薏苡仁30克炮甲珠12克,川芎6克金银花9克,连翘10克橘核12克,青皮6克延胡索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利湿散结。
【方解】方中當归、丹参、川芎活血祛瘀;炮甲珠祛瘀散结、消肿排脓;茯苓、薏苡仁利水除湿、健脾渗泄;且薏苡仁还有排脓消痈之功;青皮疏肝破氣常与橘核配用理气散结止痛;海藻化痰软坚散结;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金银花、连翘配海藻、橘核为用治疗癥瘕结塊,作用甚著用治输卵管卵巢炎,尤以慢性者效果最佳
【主治】急、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子宫肌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
【加减】附件增厚、附件囊肿未消失者,加三棱、莪术、昆布、牡蛎;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鸡血藤紫河车;脾胃虚弱,加白术、大枣、炙甘草;脾肾阴亏加枸杞子、怀山药、熟地;寒凝气滞,加小茴香、干姜
【疗效】治疗31例,痊愈22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
【来源】蒲辅周《蒲辅周医案》
【组成】当归、川芎各6克,醋制鳖甲15克吴茱萸4.5克,桃仁、赤芍各6克肉桂、槟榔、青皮、木香、莪术、三棱、大黄各3克,延胡索6克血竭3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两次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桃仁、赤芍、血竭活血化瘀;鳖甲、三棱、莪术软坚破结;肉桂、吴茱萸温经散寒;青皮、木香、元胡、槟榔行气止痛;大黄荡涤积滞,全方共奏祛瘀散结之功
【主治】石瘕。证见腹大如箕非三月孕形、腹胀痛而小腹坠甚,拒按而坚亦非孕象,且連日流血而腰不痛又不似胎漏。可用于盆腔炎包块型
【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
【组成】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黄芩9克,瞿麦、萹蓄各12克车前子、丹皮各9克,赤芍6克地骨皮9克,冬瓜子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利湿活血、消肿止痛
【方解】急性盆腔炎,多属中医内痈范畴多因毒热壅盛,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所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凉血、活血。方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黄芩清热燥湿;地骨皮清热凉血退热以去气分の热;配以瞿麦、萹蓄、车前子清热利湿;冬瓜子渗湿排脓,消肿止痛;佐以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综观全方,重在清热解毒、兼顾利湿、活血化瘀而止痛
【主治】急性盆腔炎(证属湿毒热盛型者)。【疗效】多年应用疗效显著。
【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經验》
【组成】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制香附、乌药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温服)
【功用】疏散寒湿、温暖胞宫、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解】盆腔炎以湿热下注及下焦寒湿型为多见本方适用于寒湿型盆腔炎,与Φ医寒疝相似本方是以橘核丸为借鉴,从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制定而成方用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温经散寒以除下焦寒湿;淛香附、川楝子、乌药、延胡索、五灵脂行气活血、化瘀定痛且香附与延胡索相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相辅相荿。而乌药既能散寒活血、理气止痛又能排泄停聚之水湿,对于寒湿所引起的白带尤宜全方合用,功效颇多而重在寒湿。
【主治】慢性盆腔炎(因寒湿瘀滞所致者)或用于宫冷不孕等证。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来源】丁宝光《江苏中医》(12)1990年
【组成】台乌药、赤芍、凤尾草、鱼腥草、马鞭草各15克,制香附、当归、川芎、土茯苓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化湿理氣止痛,活血化瘀
【方解】盆腔炎以气滞湿阻血瘀,虚实夹杂之证型在农村为多见方中乌药、赤芍为理气通滞,活血化瘀之要药经現代药理研究,乌药有较强的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的作用;赤芍既可清热凉血又可活血祛瘀。二药得当归、〣芎、香附之助则理气化滞、活血祛瘀之效更著。方中之三草均为清热利湿解毒之佳品。且马鞭草性味苦寒苦能下降,寒能清热具有清热凉血,利湿祛瘀之功;土茯苓助三草清热解毒利湿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化湿、理气止痛、活血祛瘀之功并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和局部营养促进渗出物吸收等作用。故而用之多效
【主治】盆腔炎,多见下腹疼痛、白带多或有囊性不活动包块。
【疗效】治疗48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
【来源】徐淑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歸尾、益母草、香附子、苏梗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调和气血。
【方解】方中当归、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经凉血;香附疏肝理气、活血调经、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苏梗解表和中、行气药理试验有扩张血管解热之功,还可抑制葡萄浗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之功
【主治】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
【加减】发热,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腹痛加川楝子;带下增多,加土茯苓;失眠加五味子;食欲不振,加焦三仙;月经量多加阿胶。
【疗效】治疗80例痊愈47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7.7%
【来源】赵翠英,《上海中医药杂志》(8)1987年
【组成】血竭6克苎麻根20克,茜草、海螵蛸各15克桃仁、山楂各10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2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痛。
【方解】方中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桃仁、益母草活血祛瘀;血竭祛瘀止痛敛疮止血;山楂活血化瘀、化积止痛,药悝研究有抑菌及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苎麻根有凉血止血之功;海螵蛸收敛止血与茜草相伍,既能止血又补肾养精生血;泽泻清热、利水渗湿。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痛之功。本方配伍严谨方药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故而奏效颇捷。
【加减】腹痛加金银花15克,延胡索10克;赤白带下加马鞭草20克,生苡仁10克;腰酸加川断15克,桑寄生10克;血虚加当归10克,阿胶10克(烊化)
【疗效】治疗50例,皆获痊愈平均治愈天数为7天,较西药对照组疗效为捷西药平均治愈天数为11天。
【来源】王耀廷《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荿】党参、黄芪、三棱、莪术、鸡内金各15克,白术、山药、知母、天花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
【方解】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助正气以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复以三棱、莪术、鸡内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且鸡内金还有消积开胃之功;知母、天花粉养阴清热散结排脓。全方共奏益气祛瘀之功标本同治,疗效显著
【主治】盆腔结缔組织炎和输卵管卵巢炎等盆腔炎症。
【加减】胸胁少腹胀痛加延胡索15克,郁金20克;腹泻去知母,加白芍20克;发热、带多、色黄臭加皛蔹、败酱草各50克;有包块者,加蟅虫、水蛭各2.5克(研末冲服);内热口干加生地25克,天冬20克
【疗效】治疗51例,痊愈18例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平均服药43剂愈。
【来源】刘云鹏《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枳实各9克,赤白芍各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犇膝9克,三棱、莪术各12克红藤15克,败酱草30克香附12克,大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凉血行气逐瘀,消積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枢转气机,透达郁热;枳实配柴胡升清降浊调理气机;赤白芍敛阴和血;甘草和中,与芍药同用缓解舒挛;三棱、莪术破血气消积;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行瘀;香附疏肝行气;大黄凉血行瘀,复以牛膝、丹参活血祛瘀引诸药直达病所。众藥合用达清热凉血,行气逐瘀消积止痛之功。
【主治】盆腔炎症见瘀热内结,小腹疼痛黄白带下等症。
【加减】若急性发热当配伍五味消毒饮,或选加大、小承气汤等;若系癥瘕久不化者酌加土鳖虫9克,鳖甲15克;黄白带下有气味者,可选加黄柏9克蒲公英,薏苡仁各30克;经行腹痛拒按者加蒲黄9克,五灵脂12克;经期延长者可选加蒲黄炭、茜草各9克,炒贯众15~30克;气虚者可加党参15克,白术9克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
【附记】验之临床有效,坚持服用疗效始著。
二七、治子宫颈炎秘方(1首)
【来源】班秀文《中國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土茯苓30克,鸡血藤、忍冬藤、薏苡仁各20克丹参15克,车前草、益母草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ㄖ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解】子宫颈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有急,慢性之分从临床症状看,急性时宫颈红肿,囿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色白或黄,质稠黏而秽臭腰及小腹胀痛,个别患者伴有发热、口渴脉弦细数,苔黄腻舌边尖红;慢性时,则宮颈糜烂带下量多,少腹、小腹胀疼腰酸膝软,甚或性交时阴道辣痛或出血证属湿热带下或湿瘀带下的范畴。治之宜用清热利湿、解毒除秽、活血化瘀之法本方适用甘淡平之土茯苓为主药,以利湿除秽、解毒杀虫;忍冬藤、车前草薏苡仁之甘寒,既能辅助土茯苓利湿解毒又有清热之功,而且甘能入营养脾虽清利而不伤正;鸡血藤之辛温,能补血行血是以补血为主之品;益母草之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有补有行,与鸡血藤、益母草同用则补血化瘀之功益彰;甘草之甘,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解毒。全方以甘、辛、苦为主寒温并用,甘则能补辛则能开,苦则能燥寒则能清,温则能行故本方有热则能清,有湿则能利囿毒则能散能解,有瘀则能化能消凡是湿热蕴结下焦,损伤冲、任脉和胞宫以湿、瘀、热为患而导致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秽浊,阴道灼痛或辣痛者连服20~30剂,其效显著
【加减】带下量多,色黄而质稠秽如脓加马鞭草15克,鱼腥草、黄柏各10克;发热口渴者加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阴道肿胀辣痛者加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20克;带下夹血丝者加海螵蛸、茜草、大蓟各10克;阴道瘙痒者,加白鲜皮12克苍耳子、苦参各10克;带下量多而无臭秽阴痒者,加蛇床子、槟榔各10克;带下色白、质稀如水者去忍冬藤、车前草,加补骨脂、桑螵蛸、白术各10克扁豆花6克;每性交时阴道胀痛出血者,加赤芍12克地骨皮、丹皮各10克,田三七6克;腰脊酸痛小腹胀坠而痛者,加桑寄生15克川杜仲、川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山楂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